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2024/08/30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精选2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1

孩子与家长沟通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家庭教育的责任逐渐加重,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成为了每个家长必须掌握的技能。下面,我将结合我的教育经验,分享一些关于孩子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首先,建立信任。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信任是沟通的基础。如何建立起信任呢?可以通过多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在孩子需要帮助解决问题时积极给予帮助,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支持,这样才能在孩子心目中建立起信任关系,从而有效地进行沟通。

其次,主动了解孩子的情况。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主动了解孩子最近的`事情,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和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问题的积累和恶化,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爱护。

再次,不要批评孩子。家长在和孩子进行沟通时,要注意不要对孩子进行批评和指责,这样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感到不被尊重,不被认同。相反,家长应该尽量给予孩子肯定和赞扬,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支持和鼓励,激发其自信和积极性。

此外,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在沟通中也需要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尊重,家长不应该只是一味地说教和指导,而应该倾听孩子的想法和心声,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给予孩子自由发言的空间。只有在家长倾听和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与孩子的有效沟通。

最后,要注重沟通方式。在孩子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沟通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应该采用积极、有效的沟通方式,例如关注孩子的情绪,采用愉悦的语调,给孩子提供积极的反馈等。

总之,孩子与家长沟通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通过建立信任、主动了解孩子情况、不批评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以及注重沟通方式,才能够与孩子有效地沟通,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护,帮助孩子成长成为一个自信、独立和有爱心的人。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2

首先,我觉得家长工作源于幼儿。幼儿是教师和家长之间交流的唯一焦点,无论是教师主动还是家长主动,在两者之间展开的话题都应该是围绕幼儿的一日生活和长远发展,我们没有必要与家长讨论家长里短,更没有必要评判双方的家庭事件,教师与家长之间,除了孩子这条纽带,不该有太多的接触和交融,因为这非但不利于保证教师角色的纯正,也不利于幼儿正常的发展需要。

要用智慧和勤奋来做家长工作。读懂家长心里,知道家长在想什么,不单纯的迎合家长,也不让家长觉得心里不舒服,这就需要处理技巧。经过在园的学习,我觉得很有必要将家长进行分类,对于不同类型的家长实行不同的工作方法。

对于知识型的家长,可以讨论一些理论的内容,用确实可信的理论依据分析孩子的发展情况,用规矩稳妥的态度面对家长;对于长辈型的家长,要用尊敬的态度、较缓慢的语速以及先报喜后报忧的方式对待,隔代人对幼儿一般都比较骄纵、宠爱,而且长辈级家长思维保守、固执,完全逆反于他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引起冲突和矛盾,不利于家长工作的顺利开展;中等阶层型家长,在知识量方面没有知识型家长丰富,在育儿观念方面也存在误区,在这个类型的家长中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有的家长比较关注孩子的发展,但不知道方法,整天向老师提出各种问题,有的家长干脆就是将孩子送来幼儿园请老师当保姆看孩子,不跟老师交流沟通,不关心孩子的在园表现,对于这两类家长,教师既要耐心的解答家长的问题,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进行家园共育,也要及时主动地与家长沟通,逐渐转变家长的育儿观念,让其认识到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扮演什么角色,并如何扮演。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教师开动脑筋,寻找与不同家长进行沟通的不同方式,并勤于思考和实践,找到与家长交流的最佳方式,为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寻求良好的途径。

以上是我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点家长工作的心得,总的来说,家长工作复杂多变,需要教师端正态度、明确目的、勤奋学习、善于分析、随机应变,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幼儿,关爱幼儿,为了幼儿的和谐发展认真做好家长工作。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3

过去我只用作为孩子与我的父母家长交流我的学习与生活,现在我得跟我们班孩子的家长们沟通这些由他们生养由我教育的孩子,着实让我有了全新的人生体验。我们班xx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而每一个孩子的家长亦是不同的。在与这些家长的沟通中,我逐渐意识到对孩子的教育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家长的沟通更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在与我们班孩子的家长的沟通中,我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作为老师的我不能够完全了解的个体,必须要时刻与孩子的家长保持沟通,时刻“通着气儿”才可以了解清楚这些孩子都在想些什么。

特别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对他们的教育必须要从了解他们的家长开始。我们班有好几个学习上有非常大困难的孩子,后来我在与这些孩子的`家长沟通中发现,这些家长自身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孩子们的这些学习困难。

而作为老师的我是不可以不尊重的向家长们直接指出来的,我只能委婉地提出或许这些困难需要家长们的配合才可以彻底克服。这些家长自身的问题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必要性。这些家长在过去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也肯定是因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才会有这么多的自身问题。

甚至有的家长在成年之后也没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就把孩子生了下来,生下来就开始了自身问题的一个延续。好几次因为我的沟通方式没有把握好,导致一些家长对我给孩子的教育产生不放心的心理,还有的会直接上报我的领导说我对孩子的教育不负责任或者说我不配做老师。我知道这些都是我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没有完全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导致一些不够成熟的家长直接爆发出对学校教育的不满。

后来在不断地沟通中,我意识到我和家长都是出于爱,为了把孩子教育好,只是每个人的方式因为每个人的性格而有所偏颇。我也就在与家长的沟通之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式,学着更加尊重家长也尊重孩子的方式去展开我的教育。

说实话,这也让我意识到当老师的艰难与高尚。我们作为老师,要教育的不仅有那些来听我们课的孩子,而且还有那些孩子的家长,以及身为老师的我们自己。我只有不断的学习才可以去做这样一个普及知识的老师,这样才可以配得上“老师”这个称谓。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4

首先,我觉得家长工作源于幼儿。幼儿是教师和家长之间交流的唯一焦点,无论是教师主动还是家长主动,在两者之间展开的话题都应该是围绕幼儿的一日生活和长远发展,我们没有必要与家长讨论家长里短,更没有必要评判双方的家庭事件,教师与家长之间,除了孩子这条纽带,不该有太多的接触和交融,因为这非但不利于保证教师角色的纯正,也不利于幼儿正常的发展需要。

要用智慧和勤奋来做家长工作。读懂家长心里,知道家长在想什么,不单纯的迎合家长,也不让家长觉得心里不舒服,这就需要处理技巧。经过在园的学习,我觉得很有必要将家长进行分类,对于不同类型的家长实行不同的工作方法。

对于知识型的家长,可以讨论一些理论的内容,用确实可信的理论依据分析孩子的发展情况,用规矩稳妥的态度面对家长;对于长辈型的家长,要用尊敬的态度、较缓慢的语速以及先报喜后报忧的方式对待,隔代人对幼儿一般都比较骄纵、宠爱,而且长辈级家长思维保守、固执,完全逆反于他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引起冲突和矛盾,不利于家长工作的顺利开展;中等阶层型家长,在知识量方面没有知识型家长丰富,在育儿观念方面也存在误区,在这个类型的家长中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有的家长比较关注孩子的发展,但不知道方法,整天向老师提出各种问题,有的家长干脆就是将孩子送来幼儿园请老师当保姆看孩子,不跟老师交流沟通,不关心孩子的在园表现,对于这两类家长,教师既要耐心的解答家长的问题,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进行家园共育,也要及时主动地与家长沟通,逐渐转变家长的育儿观念,让其认识到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扮演什么角色,并如何扮演。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教师开动脑筋,寻找与不同家长进行沟通的不同方式,并勤于思考和实践,找到与家长交流的最佳方式,为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寻求良好的途径。

以上是我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点家长工作的心得,总的来说,家长工作复杂多变,需要教师端正态度、明确目的、勤奋学习、善于分析、随机应变,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幼儿,关爱幼儿,为了幼儿的和谐发展认真做好家长工作。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5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沟通,教师与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的引路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双方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目的,按说,家长与教师在大方向上,是没有矛盾的。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有各自特点,

所以,教师在与家长交往与沟通中,也会出现家长与教师产生矛盾的现象,最明显的一方面是在沟通方面产生误解。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怎么样才能尽量保持与班上的几十名家长协调一致,良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第一、沟通之本为爱心

教师首先要用自己宽阔的心胸来欣赏、包容、热爱孩子。欣赏每一个孩子的长处,包容每一个孩子的短处。本着全心全意为孩子的目的,来与家长进行交流孩子在园的表现,并且在交流中把自己的这种爱传递给家长、感染家长。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在爱他的孩子,尽心尽责为孩子们的教育而工作。那么家长自然会信任教师,并且持积极的态度来与教师沟通,热心支持、配合教师的工作。

第二、先鼓励在提意见的沟通方式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每一个家长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喜欢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孩子的完全否定。所以,教师在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园情况时,要多抓住孩子的闪光点来表扬孩子的优点、肯定孩子的进步。在肯定孩子的同时,与家长一起共同来探讨孩子存在的小缺点,双方形成一致的教育目标、教育方式。这样,家长就会很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我们、支持我们。如:我班的覃琅小朋友是个很安静、学习很认真的孩子,但她的性格比较内向、与小朋友一直不怎么玩的来,也比较少与老师沟通。在妈妈接孩子的时候,我首先向覃琅妈妈肯定孩子的懂事与乖巧,然后把她比较少与人交往的情况反映给***妈听,双方一起探讨孩子形成这一性格特点的原因,寻找帮助孩子改进的方法及家长和老师在今后的教育方式上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既达到了家园同育的目的,而家长也不会因自己孩子有缺点或者在园表现不好而心情不愉快。

第三、及时反馈的沟通策略

一个班的'孩子,有些比较文静,有些比较淘气。针对个性不同的孩子,教师的教育方法应该有所不同,那么对于他们的家长,沟通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对于懂事、乖巧的一类孩子,教师不需要费那么的心思来管教,家长对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也比较放心。对于这类孩子,我们除了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外,还可以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偶尔也要提醒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的地方。而对于比较淘气、容易伤害到别人的一些孩子,教师需要花更多的心思来关注他们,对他们的要求也会严格一些。那么,教师就要在观察到孩子的顽皮后,把自己的这种教育想法告诉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与这一类孩子的家长达成教育理念上的共识。当孩子在园做错事情时,教师除了严格要求孩子,向孩子讲清楚教师严格要求的原因,让孩子明白事理,在接受教师教育的同时,也应在家长接孩子的时候,及时对家长说明事情的情况。一来,可以起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时也会避免出现个别幼儿不能领会教师的意思,回家对家长表述不清楚事实原由,让家长对老师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与矛盾。记得刚来南外的第一学期,有一天,我比较严厉地批评了一位上课玩耍、并影响到别人学习的孩子。孩子回家后,向家长诉说他在园所受的委屈,结果,第二天家长来园询问孩子昨天的情况。虽然没有引起太大的误会,但这种家长上前询问的方式确实让我尴尬了一番。那么,针对目前班上一些因淘气影响别人利益或者犯小错误的幼儿,在坚持我的教育原则的同时,我会想方设法让这些孩子懂得教师对他教育的良苦用心与原因。同时,及时向家长反映情况,以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

第四、因人而异的沟通艺术

一个班的家长,性格、受教育程度、职业等都有许多不同。所以,我们在与他们沟通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性格直爽、心胸开阔的家长,可以采用直接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如:今天宝宝上体育课把球打到别人了,我们要一起提醒他以后玩球时注意安全;而对于脾气急躁、比较没耐心的家长,教师又要运用循循善诱、多表扬、婉转提醒的沟通方式;对于缺乏主动与教师沟通的家长,教师要积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表现。这些都需要教师根据平时的观察,分析各类家长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

总之,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怀着一颗一切为了孩子的爱心、热心地向家长介绍园内活动、教学状况;诚心地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问题;虚心地接受家长的建议;耐心地解答家长的疑问等等。有了爱,我想,所有的工作也就会迎刃而解,我们当老师的也会做到问心无愧。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6

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间一学期的时间过去了,与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相处了一年的时光。更是与这一批陌生的家长慢慢地通过沟通、交流,到彼此之间的熟悉。同时也非常感谢日常中家长对班内活动的支持,对老师的尊重、对孩子的爱护。感谢家长带来的教育理念,让我们相互学习、相互探讨。

在这一学期中与家长的交流慢慢地发生改变,从不认识到最后的一起讨论孩子,分析孩子生活中的点滴。在交流中慢慢地懂得,面对众多不同性格的家长要有不同的交流方式。

面对家长,随着与家长的交流中,慢慢地也懂得学会倾听,倾听他人的讲述;与家长沟通时细细地耐心倾听家长讲述孩子的一点一滴;倾听后将慢慢地分析孩子出错的点滴。首先,面对与家长的交流中,切记以“告状”的形式、以直接说出“目的”的形式来与家长交流,以告状的形式与家长交流,反而会适得其反,同时也会让家长心中不舒服;其次与之交流时切记要学会慢慢地和家长分析孩子的近期情况,慢慢地引导着家长去关注孩子。以平等的方式与家长交流,切不可逾越过线,觉得自己是老师就高高在上,而要以平等、交流的语气与家长探讨、学习。交流时要学会运用技巧的交流。交流中一定要字字在理,不可含糊其辞的说不清楚;更不可用一些流行的语词来形容孩子,面对问题学会用理论来与家长分析。

面对孩子,学会包容,引导家长当孩子在犯下错误时,不要急于地去指责孩子、怒骂孩子,要学会去试图地包容孩子;面对孩子时,有时在家长眼中看似是错误,可能在孩子的世界中只是一个小小的任性或玩耍。试图去包容孩子的每一点,然后与孩子坐下来分析自己刚才的行为,再指出其中的不足或存在的隐患,这样孩子就会易于接受,家长或老师也不会由此地去生气、埋怨孩子的不理解。学会蹲下来,有时在和家长交流中,时常听到家长评价自己家的宝贝有时说他几句还不高兴或弄坏了东西说说他还嘟囔着嘴不情愿;听到这些后,我问了家长一句您是站着与孩子交流还是以平视的眼光与孩子交流呢;家长一听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似乎明白其中的含义。因此鼓励家长在与孩子交流中,要学会蹲下来以平视的视线与孩子交流,不要高高在上地让孩子仰视您;蹲下来和孩子交流,孩子内心会得到尊重,更加会愿意与您相处。学会换位思考时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为什么在学校中表现的如此得好,在家中就什么也不干,那么得懒啊;听到这样的话时,引导着家长换位思考一下,就好比自己,白天上了一天的班,在领导面前时刻地约束着自己,回到家后就会放松很多。孩子一天在学校中回到家也会想着释放一天束缚的自己,也想找一些自由,当看到孩子放松自己时,家长不要去制止孩子可以适当地加入孩子中和孩子一起放松自己。

在这一学期中,在家长身上也学习到不少的东西;如:把孩子当成朋友每天分享彼此之间的开心事、不开心的事情;讲述自己一天的经历;与孩子制定平等的规则相互监督等等。也感受到现在家长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先进,为了孩子希望我们多交流、多沟通,相互提出宝贵的建议。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7

为了有效地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学校和家庭合力育人,班主任必须与家长互相沟通,寻求有效的解决学生问题的办法。沟通是连接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重要桥梁,也是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因此如何做好这一个环节,是广大班主任教师所应慎重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此我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要克服互相埋怨的情绪。

由于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困难认识不一致,特别是当教育教学效果不佳时,双方就易产生互相埋怨的情绪:如一方怨老师不会“教”,对自己子女有偏见;而另一方则怨家长家教不严,纵容、袒护其子女。此外,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老师了解的较多是学生的在校情况,而家长了解的较多是学生在家的情况,而学生由于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会有所差异,如果双方缺乏沟通的话,就会由以上的埋怨情绪导致某种对立情绪,最终将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我班就有不少学生在校调皮、吊儿郎当,各项基本工作不做或马虎了事,而家访时家长都声称其子女在家如何听话,如何懂礼貌。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及时地找机会与学生家长坐下来,互相交换意见、看法,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协商其解决的办法。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问题,适时、适当、科学地进行家访。家访中要防止向家长“告状”,要同时尊重家长。因为每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虽然有时“恨铁不成钢”,个别家长会在一怒之下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但心底里还是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喜欢看到、听到自己孩子的长处、优点,而往往忽视其短处、缺点。因此,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要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不要使用推卸责任的讽刺、挖苦的语言。通过家访,要使家长真正感到:老师是在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并适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传递教育的正确方法,以取得家长配合。

二、对学生的要求要达成一致。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都会有所差异,加之文化素质及道德修养不尽相同,对学生的期望有所不同,对学生要求的标准不相一致,这样就会导致对学生各方面的评价产生较大的差距。如班主任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家长要求学生考试成绩好,能升学,有“出息”。于是,有的家长就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参加学校以及社会的各项活动,说这些活动会耽误学习。

三、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

多数班主任在约见家长时,说得多,听得少,只顾自己痛快,把学生的种种不是和自己的苦水一股脑倒出来。家长听了难免对老师的能力产生怀疑或对老师产生厌恶情绪,而使沟通产生隔阂,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不妨换个方式,班主任作个听众,如何呢?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迷上电脑游戏,经常上网吧玩,上课无精打采,放学就往网吧跑,甚至出现旷课。他家人也知道,但无论如何怎么骂、甚至打还是改正不了。对于他的表现,我一直不满意,多次找他谈话,但每次都没有多大的成效。最后到他家与家长会面。家长很主动地向我了解情况,并将这位学生从小学一直以来的情况给我作了反映。从他谈到的情况中,我了解到这位学生在初一就已经迷上电脑游戏,可谓中毒至深。要想一下改正恐怕困难,所以对于他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对待。因此本着解决问题的思想,我并没有来一通告状词,而是给其家长一个建议:让学生写一份保证(或是协议)书,给自己一周定个打游戏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外绝对不允许打游戏,然后给其一定时间慢慢改正,然后请家长对其子女的上下学时间进行督促,后来证明效果还可以。因为该学生有了名正言顺的时间玩游戏,他得考虑若不守信可能面对严厉的处罚。因此见了家长就劈头盖脸地一番数落,结果可能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找到更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可见,有时候多说不如少说,甚至作个听众也不错!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

四、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出,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的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多数学生在学校作了错事之后是不会向家长坦白的,反而说别人怎样错,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同学,这往往引起家长的误解。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驾驭好批评的艺术,用爱心感化家长,使他能理智地与老师一起解决问题,工作起来就容易得多了。事实表明家长能理智地中肯地教育好子女,那么,他的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也会相对较好。所以,班主任应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更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因此,老师应对学生家长的文化修养、职业背景以及他们对子女的期望水平有所了解,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客观、全面地向家长反映其子女的表现情况。在谈情况时,要克服对优生家长谈优点,对差生家长谈缺点的习惯,也要防止报喜不报忧的老好人心理。对于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要说全面,说透彻,指出其危害性,并表示出想与家长共同商量解决办法的意愿。在与家长进行心理沟通时,还要注意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对学生家长的意见要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以便与学生家长达成共识。“沟通无限”,方法不拘一格。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技巧,你都要出于真诚,并力求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8

家长工作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工作几年来,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家长,一直以来认为家长工作是由老师做的,而忽视了与家长沟通,今天,园里组织生活老师学习“保育员如何更好的与家长沟通”,听了吴老师的经验交流,明白了家长工作的重要性,从中让我学到了很多经验,其实保育员和老师一样每天都接待孩子与家长,与家长打交道。因此,保育员和家长的沟通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一部分,孩子们的时间大部分在幼儿园,与老师有着亲缘,衣食,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亲密关系。俗话说:“老师是孩子的样子,孩子是老师的影子。”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孩子的一举一动常常是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结果。要做好幼儿园的工作,首先应做好家长的工作。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掌握了沟通,你就掌握了世界。”是的,有生命就有沟通。人与人有了沟通,消除了隔膜,增进了相互的.了解,也就成了朋友。老师同家长沟通,使家长感受到你对其子女的关心,了解了其子女在园的表现及教师的教学动态,以便自身在家给予相应的辅导和教育,巩固和提高了在园的教育成果。同样的,在沟通中教师也了解到幼儿在家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家园同步。做好家长工作,不仅对孩子、家长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和家长沟通呢!首先,要给家长树立一个良好的保育员形象,做到心中有孩子。除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外,也要和孩子心贴心,关心每一位幼儿的生活,协助教师照顾好每一位幼儿。清晨,当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时,对有事要交代的要诚心听取家长的嘱咐,给家长带去一份安心。

离园时,当家长问及孩子的情况时,及时地配合教师汇报孩子的饮食起居,并适时地结合孩子的身体状况,给家长一些建议,指导家长更合理地安置孩子的饮食、床褥、衣服……这些细心的指导会让家长更放心,更信任我们保育员,拉近了家长和我们的距离。其次,为幼儿创设清洁卫生、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家长走进干净又清爽的活动室时,家长一定会感受到保育员的辛劳,地上、桌上一尘不染,连孩子们的衣服都是折叠得很整齐,各类幼儿物品井井有条,各就其位,无不体现保育员对孩子的责任心。尤其是卧室,每一张床铺叠得平平整整,每天保持通风,定期消毒,并适时地主动提醒家长给孩子增减被子、洗晒被子。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严格执行幼儿安全、卫生保健制度通过学习。但我深知在与家长的沟通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语要委婉

我们不要使用“你应该”或“你必须”这样命令性的字眼,而应该说“我认为”或“你认为怎样?”这些婉转、协商性质的词语,这样家长更乐意也更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当然也不能过于谦虚,在确定无疑时,语气也应该十分肯定,让家长相信你的意见是不容质疑的。

2、要有针对性

在解答家长的疑惑、给家长建议时,一定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要仔细认真的观察每位幼儿,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优缺点以及你采取了哪些教育措施,需要家长的怎样配合等等,不能模糊不清,泛泛而谈,让家长不着边际,听似全有理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产生失望情绪,进而对教师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

3、换位思考,用诚恳的态度以心换心

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有时手或头碰破一点皮,家长接孩子时十分惊讶、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师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态度,认为家长大惊小怪,那么,一件小事立即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对自己孩子不够关心,对工作不够负责,进而影响家长与教师的关系,给家园沟通设置了障碍。如果教师从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受伤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会很自然的理解家长的心情,处事态度也会大不相同,那么家园沟通就不会受阻。

总之,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9

第一,我认为必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家长的基本信息。

因为家长的职业、性格、认知水平的不同,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

你可以通过走访、电访或和学生的聊天中,了解家里父母的立场,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甚至可以感觉出家庭是否和睦,什么是他们忌讳的,什么是他们喜欢的等等。

这样,在和家长的沟通时,就更能知己知彼。

第二,对不同的家长,一定要有不同的态度。

比如对于那些对孩子相对宠爱的家长,交流时,首先应该肯定他孩子的优点,在充分、客观的赞扬中,家长会对你的尊重回报尊重,之后,你再委婉指出他的孩子的不足之处,这样让他接受你的观点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又比如对于那些平时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不管的家长,我们要不断激发家长的责任感,积极主动让他们参与到对孩子的各项教育活动中来,也必须对他们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成长带来的危害。

再比如对那些后进生的家长,我们不能总是横向比较,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和成长,家长对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主动跟我们班主任交流,配合我们的工作。

第三,在信息发达的当今,我们可以用多种先进科学、便捷有效的的方式提高交流的实效性。

像笔者所在学校,交流形式就是丰富多彩。

比如家校联系通,每周一次的反馈,包括学生的近况,家庭作业,要交的费用,家长要注意的事项等等。

比如班级QQ群,一般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群,有必要时家长(或兄弟姐妹等)都加入进来,可以聊下当天的作业,学生的表现,教育的心得等。

比如电访,学生有任何特殊表现或要请假出校门,班主任都要告知家长,当然不是随意把学生的缺点放大,更不是打小报告。

比如走访,这是最有效的'家校联系手段。

像我们学校,每个学期期末都会组织全校教职工,自上而下,大面积的对学生家庭进行走访。

在这种近距离的交流中,我们总能及早发现问题,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还有每学期的家长会,让家长之间多交流心得,谈谈自己的教育经验,也是深受家长喜欢并有很好效果的沟通方式。

当然,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策略多多,我想我们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必须遵循下列几条原则:

1、坦诚相对,有礼有节。

班主任要本着诚恳的态度和家长进行交流,尊重他们

的人格与观点,耐心、虚心、诚心地听取他们合理有益的建议。

家长都是要面子的,我们不能为了孩子一点错误,就立马让家长到学校来接受“教育”,如果方式方法不对,可能还会引发家长的反感甚至抗拒心理。

只有我们先积极主动,诚心诚意去打动他的心,再循序渐进,慢慢实现教育目标。

共同的坦诚,换位思考,有礼有节,才能让沟通和谐、持续。

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首先必须能沉得住气,不能性急,更不能辱骂家长,否则一切工作前功尽弃。

2、天时地利人和。

和家长的沟通,一定要抓住最好的时机和地点,还要找准话题的切入点。

假如是很小的问题,可以电话通知;假如是私人的问题,就绝对不能在办公室里交流;假如学生犯错比较严重,也适宜选取走廊、或人少的地方交流。

话题的切入点要合适,比如学生父母,可以直接入正题,而学生的爷爷奶奶,最好能以拉家常的形式进入话题,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进行沟通。

只有场合找对了,人的心情才能舒畅了,交流就顺利多了。

3、平等独立,不卑不亢。

我所说的平等更多意义上是指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尊严。

相信每位班主任都能在工作中遇到那些蛮不讲理甚至仇视班主任的家长,在他的咄咄逼人下,许多年轻班主任会招架不住,委曲求全,甚至痛哭流涕。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大可不必发言,无须过多解释,只要我们的处理合情、合理、合法,我们不必庸人自扰,更不必低声下气,有损了教师的形象和人格。

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永无止境的技术。

和家长说什么,怎样和家长说,都需教师深思熟虑。

把家长说恼了,我们的德育工作就遇障碍了;把家长说通了,我们的德育工作就顺了;把家长说开心了,我们的德育工作就如虎添翼,处理学生事件将得心应手。

当然,最主要的是,教育本身就是家庭、学校、社会三维一体的,只有三方面和谐了,教育才能发展,才能进步。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10

在没有当老师之前,我和我的家长沟通起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当了老师之后,我发现我和我的家长沟通起来却成了一个我必须要不断学习的事情。当然,这两个“我的家长”已经不是同一个所指对象了。

过去我只用作为孩子与我的父母家长交流我的`学习与生活,现在我得跟我们班孩子的家长们沟通这些由他们生养由我教育的孩子,着实让我有了全新的人生体验。我们班xx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而每一个孩子的家长亦是不同的。在与这些家长的沟通中,我逐渐意识到对孩子的教育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家长的沟通更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在与我们班孩子的家长的沟通中,我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作为老师的我不能够完全了解的个体,必须要时刻与孩子的家长保持沟通,时刻“通着气儿”才可以了解清楚这些孩子都在想些什么,特别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对他们的教育必须要从了解他们的家长开始。我们班有好几个学习上有非常大困难的孩子,后来我在与这些孩子的家长沟通中发现,这些家长自身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孩子们的这些学习困难,而作为老师的我是不可以不尊重的向家长们直接指出来的,我只能委婉地提出或许这些困难需要家长们的配合才可以彻底克服。这些家长自身的问题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必要性。这些家长在过去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也肯定是因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才会有这么多的自身问题,甚至有的家长在成年之后也没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就把孩子生了下来,生下来就开始了自身问题的一个延续。好几次因为我的沟通方式没有把握好,导致一些家长对我给孩子的教育产生不放心的心理,还有的会直接上报我的领导说我对孩子的教育不负责任或者说我不配做老师。我知道这些都是我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没有完全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导致一些不够成熟的家长直接爆发出对学校教育的不满。

后来在不断地沟通中,我意识到我和家长都是出于爱,为了把孩子教育好,只是每个人的方式因为每个人的性格而有所偏颇。我也就在与家长的沟通之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式,学着更加尊重家长也尊重孩子的方式去展开我的教育。说实话,这也让我意识到当老师的艰难与高尚。我们作为老师,要教育的不仅有那些来听我们课的孩子,而且还有那些孩子的家长,以及身为老师的我们自己。我只有不断的学习才可以去做这样一个普及知识的老师,这样才可以配得上“老师”这个称谓。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11

第一,我认为必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家长的基本信息。

因为家长的职业、性格、认知水平的不同,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

你可以通过走访、电访或和学生的聊天中,了解家里父母的立场,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甚至可以感觉出家庭是否和睦,什么是他们忌讳的,什么是他们喜欢的等等。

这样,在和家长的沟通时,就更能知己知彼。

第二,对不同的家长,一定要有不同的态度。

比如对于那些对孩子相对宠爱的家长,交流时,首先应该肯定他孩子的优点,在充分、客观的赞扬中,家长会对你的尊重回报尊重,之后,你再委婉指出他的孩子的不足之处,这样让他接受你的观点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又比如对于那些平时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不管的家长,我们要不断激发家长的责任感,积极主动让他们参与到对孩子的各项教育活动中来,也必须对他们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成长带来的危害。

再比如对那些后进生的家长,我们不能总是横向比较,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和成长,家长对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主动跟我们班主任交流,配合我们的工作。

第三,在信息发达的当今,我们可以用多种先进科学、便捷有效的的方式提高交流的实效性。

像笔者所在学校,交流形式就是丰富多彩。

比如家校联系通,每周一次的反馈,包括学生的近况,家庭作业,要交的.费用,家长要注意的事项等等。

比如班级QQ群,一般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群,有必要时家长(或兄弟姐妹等)都加入进来,可以聊下当天的作业,学生的表现,教育的心得等。

比如电访,学生有任何特殊表现或要请假出校门,班主任都要告知家长,当然不是随意把学生的缺点放大,更不是打小报告。

比如走访,这是最有效的家校联系手段。

像我们学校,每个学期期末都会组织全校教职工,自上而下,大面积的对学生家庭进行走访。

在这种近距离的交流中,我们总能及早发现问题,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还有每学期的家长会,让家长之间多交流心得,谈谈自己的教育经验,也是深受家长喜欢并有很好效果的沟通方式。

当然,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策略多多,我想我们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必须遵循下列几条原则:

1、坦诚相对,有礼有节。

班主任要本着诚恳的态度和家长进行交流,尊重他们

的人格与观点,耐心、虚心、诚心地听取他们合理有益的建议。

家长都是要面子的,我们不能为了孩子一点错误,就立马让家长到学校来接受“教育”,如果方式方法不对,可能还会引发家长的反感甚至抗拒心理。

只有我们先积极主动,诚心诚意去打动他的心,再循序渐进,慢慢实现教育目标。

共同的坦诚,换位思考,有礼有节,才能让沟通和谐、持续。

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首先必须能沉得住气,不能性急,更不能辱骂家长,否则一切工作前功尽弃。

2、天时地利人和。

和家长的沟通,一定要抓住最好的时机和地点,还要找准话题的切入点。

假如是很小的问题,可以电话通知;假如是私人的问题,就绝对不能在办公室里交流;假如学生犯错比较严重,也适宜选取走廊、或人少的地方交流。

话题的切入点要合适,比如学生父母,可以直接入正题,而学生的爷爷奶奶,最好能以拉家常的形式进入话题,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进行沟通。

只有场合找对了,人的心情才能舒畅了,交流就顺利多了。

3、平等独立,不卑不亢。

我所说的平等更多意义上是指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尊严。

相信每位班主任都能在工作中遇到那些蛮不讲理甚至仇视班主任的家长,在他的咄咄逼人下,许多年轻班主任会招架不住,委曲求全,甚至痛哭流涕。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大可不必发言,无须过多解释,只要我们的处理合情、合理、合法,我们不必庸人自扰,更不必低声下气,有损了教师的形象和人格。

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永无止境的技术。

和家长说什么,怎样和家长说,都需教师深思熟虑。

把家长说恼了,我们的德育工作就遇障碍了;把家长说通了,我们的德育工作就顺了;把家长说开心了,我们的德育工作就如虎添翼,处理学生事件将得心应手。

当然,最主要的是,教育本身就是家庭、学校、社会三维一体的,只有三方面和谐了,教育才能发展,才能进步。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12

第一,我认为必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家长的基本信息。

因为家长的职业、性格、认知水平的不同,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

你可以通过走访、电访或和学生的聊天中,了解家里父母的立场,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甚至可以感觉出家庭是否和睦,什么是他们忌讳的,什么是他们喜欢的等等。

这样,在和家长的沟通时,就更能知己知彼。

第二,对不同的家长,一定要有不同的态度。

比如对于那些对孩子相对宠爱的家长,交流时,首先应该肯定他孩子的优点,在充分、客观的赞扬中,家长会对你的尊重回报尊重,之后,你再委婉指出他的孩子的不足之处,这样让他接受你的观点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又比如对于那些平时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不管的家长,我们要不断激发家长的责任感,积极主动让他们参与到对孩子的各项教育活动中来,也必须对他们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成长带来的危害。

再比如对那些后进生的家长,我们不能总是横向比较,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和成长,家长对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主动跟我们班主任交流,配合我们的工作。

第三,在信息发达的当今,我们可以用多种先进科学、便捷有效的的方式提高交流的实效性。

像笔者所在学校,交流形式就是丰富多彩。

比如家校联系通,每周一次的反馈,包括学生的近况,家庭作业,要交的费用,家长要注意的事项等等。

比如班级QQ群,一般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群,有必要时家长(或兄弟姐妹等)都加入进来,可以聊下当天的作业,学生的表现,教育的心得等。

比如电访,学生有任何特殊表现或要请假出校门,班主任都要告知家长,当然不是随意把学生的缺点放大,更不是打小报告。

比如走访,这是最有效的家校联系手段。

像我们学校,每个学期期末都会组织全校教职工,自上而下,大面积的对学生家庭进行走访。

在这种近距离的交流中,我们总能及早发现问题,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还有每学期的家长会,让家长之间多交流心得,谈谈自己的教育经验,也是深受家长喜欢并有很好效果的沟通方式。

当然,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策略多多,我想我们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必须遵循下列几条原则:

1、坦诚相对,有礼有节。

班主任要本着诚恳的态度和家长进行交流,尊重他们

的人格与观点,耐心、虚心、诚心地听取他们合理有益的建议。

家长都是要面子的,我们不能为了孩子一点错误,就立马让家长到学校来接受“教育”,如果方式方法不对,可能还会引发家长的反感甚至抗拒心理。

只有我们先积极主动,诚心诚意去打动他的心,再循序渐进,慢慢实现教育目标。

共同的坦诚,换位思考,有礼有节,才能让沟通和谐、持续。

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首先必须能沉得住气,不能性急,更不能辱骂家长,否则一切工作前功尽弃。

2、天时地利人和。

和家长的沟通,一定要抓住最好的时机和地点,还要找准话题的切入点。

假如是很小的问题,可以电话通知;假如是私人的问题,就绝对不能在办公室里交流;假如学生犯错比较严重,也适宜选取走廊、或人少的地方交流。

话题的切入点要合适,比如学生父母,可以直接入正题,而学生的爷爷奶奶,最好能以拉家常的形式进入话题,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进行沟通。

只有场合找对了,人的心情才能舒畅了,交流就顺利多了。

3、平等独立,不卑不亢。

我所说的平等更多意义上是指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尊严。

相信每位班主任都能在工作中遇到那些蛮不讲理甚至仇视班主任的家长,在他的咄咄逼人下,许多年轻班主任会招架不住,委曲求全,甚至痛哭流涕。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大可不必发言,无须过多解释,只要我们的处理合情、合理、合法,我们不必庸人自扰,更不必低声下气,有损了教师的形象和人格。

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永无止境的技术。

和家长说什么,怎样和家长说,都需教师深思熟虑。

把家长说恼了,我们的德育工作就遇障碍了;把家长说通了,我们的德育工作就顺了;把家长说开心了,我们的德育工作就如虎添翼,处理学生事件将得心应手。

当然,最主要的是,教育本身就是家庭、学校、社会三维一体的,只有三方面和谐了,教育才能发展,才能进步。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13

第一,我认为必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家长的基本信息。

因为家长的职业、性格、认知水平的不同,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

你可以通过走访、电访或和学生的聊天中,了解家里父母的立场,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甚至可以感觉出家庭是否和睦,什么是他们忌讳的,什么是他们喜欢的等等。

这样,在和家长的沟通时,就更能知己知彼。

第二,对不同的家长,一定要有不同的态度。

比如对于那些对孩子相对宠爱的家长,交流时,首先应该肯定他孩子的优点,在充分、客观的赞扬中,家长会对你的尊重回报尊重,之后,你再委婉指出他的孩子的不足之处,这样让他接受你的观点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又比如对于那些平时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不管的家长,我们要不断激发家长的责任感,积极主动让他们参与到对孩子的各项教育活动中来,也必须对他们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成长带来的危害。

再比如对那些后进生的家长,我们不能总是横向比较,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和成长,家长对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主动跟我们班主任交流,配合我们的工作。

第三,在信息发达的当今,我们可以用多种先进科学、便捷有效的的方式提高交流的实效性。

像笔者所在学校,交流形式就是丰富多彩。

比如家校联系通,每周一次的反馈,包括学生的近况,家庭作业,要交的费用,家长要注意的事项等等。

比如班级QQ群,一般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群,有必要时家长(或兄弟姐妹等)都加入进来,可以聊下当天的作业,学生的表现,教育的心得等。

比如电访,学生有任何特殊表现或要请假出校门,班主任都要告知家长,当然不是随意把学生的缺点放大,更不是打小报告。

比如走访,这是最有效的家校联系手段。

像我们学校,每个学期期末都会组织全校教职工,自上而下,大面积的对学生家庭进行走访。

在这种近距离的交流中,我们总能及早发现问题,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还有每学期的家长会,让家长之间多交流心得,谈谈自己的教育经验,也是深受家长喜欢并有很好效果的沟通方式。

当然,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策略多多,我想我们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必须遵循下列几条原则:

1、坦诚相对,有礼有节。

班主任要本着诚恳的态度和家长进行交流,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观点,耐心、虚心、诚心地听取他们合理有益的建议。

家长都是要面子的,我们不能为了孩子一点错误,就立马让家长到学校来接受教育,如果方式方法不对,可能还会引发家长的反感甚至抗拒心理。

只有我们先积极主动,诚心诚意去打动他的心,再循序渐进,慢慢实现教育目标。

共同的坦诚,换位思考,有礼有节,才能让沟通和谐、持续。

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首先必须能沉得住气,不能性急,更不能辱骂家长,否则一切工作前功尽弃。

2、天时地利人和。

和家长的沟通,一定要抓住最好的时机和地点,还要找准话题的切入点。

假如是很小的问题,可以电话通知;假如是私人的问题,就绝对不能在办公室里交流;假如学生犯错比较严重,也适宜选取走廊、或人少的地方交流。

话题的切入点要合适,比如学生父母,可以直接入正题,而学生的.爷爷奶奶,最好能以拉家常的形式进入话题,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进行沟通。

只有场合找对了,人的心情才能舒畅了,交流就顺利多了。

3、平等独立,不卑不亢。

我所说的平等更多意义上是指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尊严。

相信每位班主任都能在工作中遇到那些蛮不讲理甚至仇视班主任的家长,在他的咄咄逼人下,许多年轻班主任会招架不住,委曲求全,甚至痛哭流涕。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大可不必发言,无须过多解释,只要我们的处理合情、合理、合法,我们不必庸人自扰,更不必低声下气,有损了教师的形象和人格。

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永无止境的技术。

和家长说什么,怎样和家长说,都需教师深思熟虑。

把家长说恼了,我们的德育工作就遇障碍了;把家长说通了,我们的德育工作就顺了;把家长说开心了,我们的德育工作就如虎添翼,处理学生事件将得心应手。

当然,最主要的是,教育本身就是家庭、学校、社会三维一体的,只有三方面和谐了,教育才能发展,才能进步。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14

让我们与孩子一同成长!

持续学习,努力做一个合格的智慧型家长

——“智慧型家长的五堂课”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学校组织这次家长学校日活动,也特别感谢张梅玲教授理论结合实际的精彩授课。

在短短两个多小时的培训过程中,跟随张老师的讲课节奏,我想到孩子以往的种。种表现和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想到身边年轻员工的优缺点和我对他们的教育方法,想到我们单位“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的口号和择人标准,想到我们国家创新型大环境对创造性人才的召唤等等。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的高瞻远瞩的讲座,对我们教育孩子甚至工作中培养年轻员工都很受用。

张老师首先引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的“冰山模型”讲述了“要成才先做人”、“看不见的部分有时比看得见的部分更重要”的道理。这让我联想到了我们一直倡导的厚德载物和厚积薄发的中华美德,有德有才才是精品人才。国家要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的人才是基础,要创新就要有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经验的积累,更要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作中,我常常要求我的组员发现问题要有预见性,向领导和同事提出问题要带有自己考虑好的解决方案供选择,要激发所有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一两个人。孩子的教育也是这样,鼓励她在生活中和学习中去发现问题,帮助她结合所学提出科学的有价值的问题,教给她分析问题和寻找答案的科学方法,和她一起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无比喜悦,最后认真记录下整个过程中的成长和喜悦。

为什么“责任心是最重要的素质”是许多知名企业选人和用人的一个标准?因为在我们的周围有太多的抱怨和相互推诿,许多人不敢承担责任,所以企业需要有责任心的员工,国家需要有责任心的国民。只有每个人都负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都树立起个人品牌,中国才能制造出精品。所以,孩子从小就培养起负责任的良好习惯和阳光心态至关重要。该他们承担的责任一定要他们承担起来,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帮助她,但她必须明白爸爸妈妈是在帮助她,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而不是认为这些都是大人应该做的。这一点对我们的下一代至关重要,因为独生子女的特殊性,他们得到了太多的溺爱。我们应该向西方国家学习,父母和孩子都有自己的事,各自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抱在怀里的孩子永远无法成长,加强孩子责任心的培养迫在眉睫。

张老师在讲解完“责任比兴趣更重要”后,向大家对“什么是家庭教育?”和“孩子是谁?”进行了解答。家庭教育是家庭人员之间的互动性教育,既包括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包括孩子对家长的教育,是在互相尊重和友好的氛围中进行的互动性教育,通过家庭教育实现家长和孩子的共同进步。以前我对家庭教育的.理解是单方向的,即认为仅仅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通过学习,明白了家庭教育是相互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大人好好学习了,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孩子是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以平等的心态与其交谈,尊重孩子的选择,他们有权拥有自己的爱好。表扬要真诚,要有具体内容,不要空洞;批评要善意,对事不对人,即使是批评也要找到闪光点,教育他怎样能够做的更好。这一点我做的不够好,特别是批评,不管批评孩子还是批评年轻员工,情绪往往控制了我的言行,特别容易造成对对方的伤害,以后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修炼,做到批评也要找到闪光点,教育孩子在现有基础上如何能够做的更好。

“做最好的自己”是张老师给家长上的第一课。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会听到“差不多”这三个字,在吴甘霖著的《执行重在到位》这本书中,给“差不多”作了解释,“差不多差多了”。我们往往被差不多给绑架,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以致于状态越来越差。古人就明白“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求其上,必求上上”的道理,今人为什么会“差不多”就行了。没有目标,或者没有远大目标最容易造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被动局面。在我们国家要向精品制造迈进时,“差不多”先生恐怕没有好日子过了,我们的下一代需要拥有远大理想,将目标深深的刻在石柱上,将计划写在沙滩上,为了宏伟的目标调整自己的计划,培养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做事习惯,这是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目标之一。

吴维库教授著的《阳光心态》一书中指出“心态影响能力的发挥,影响生理的健康,最中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从小锻炼和培养孩子发现美的能力和“正念、正语、正精进”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至关重要。我也深刻体会到张老师提出的“对孩子的爱很重要的体现在对孩子的耐心上”。要求孩子心态健康、阳光,家长更应如此。针对孩子一个接一个的提问应该鼓励和引导,教会他如何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手段找到答案,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将来进一步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做作业速度慢的确是一个让大部分家长头疼的问题,我们也是其中之一。联想许多国企的低效率,其根源是做多做少一个样,没有任何激励,做的越快任务越多。孩子做作业速度慢也许跟这个类似,所以我建议将孩子的作业内容逐条写在一起,由孩子自己决定先做那个后做那个,做完一个用笔划掉一个,划掉所有的作业内容就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给她自由,由她做主,还可以体会到划掉所有作业项后所得到的喜悦。

以长远的目光来规划和教育孩子,培养有民族精神和全球视野的接班人是我们应该承担的义务。

让我们以此为锲机,共同努力,整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给予孩子健康的体魄、快乐的心态、良好的习惯、灵活的思维和多彩的舞台,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栋梁之才。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15

过去我只用作为孩子与我的父母家长交流我的学习与生活,现在我得跟我们班孩子的家长们沟通这些由他们生养由我教育的孩子,着实让我有了全新的人生体验。我们班xx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而每一个孩子的家长亦是不同的。在与这些家长的沟通中,我逐渐意识到对孩子的教育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家长的沟通更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在与我们班孩子的家长的沟通中,我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作为老师的我不能够完全了解的个体,必须要时刻与孩子的家长保持沟通,时刻“通着气儿”才可以了解清楚这些孩子都在想些什么。

特别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对他们的教育必须要从了解他们的家长开始。我们班有好几个学习上有非常大困难的孩子,后来我在与这些孩子的家长沟通中发现,这些家长自身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孩子们的这些学习困难。

而作为老师的'我是不可以不尊重的向家长们直接指出来的,我只能委婉地提出或许这些困难需要家长们的配合才可以彻底克服。这些家长自身的问题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必要性。这些家长在过去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也肯定是因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才会有这么多的自身问题。

甚至有的家长在成年之后也没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就把孩子生了下来,生下来就开始了自身问题的一个延续。好几次因为我的沟通方式没有把握好,导致一些家长对我给孩子的教育产生不放心的心理,还有的会直接上报我的领导说我对孩子的教育不负责任或者说我不配做老师。我知道这些都是我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没有完全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导致一些不够成熟的家长直接爆发出对学校教育的不满。

后来在不断地沟通中,我意识到我和家长都是出于爱,为了把孩子教育好,只是每个人的方式因为每个人的性格而有所偏颇。我也就在与家长的沟通之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式,学着更加尊重家长也尊重孩子的方式去展开我的教育。

说实话,这也让我意识到当老师的艰难与高尚。我们作为老师,要教育的不仅有那些来听我们课的孩子,而且还有那些孩子的家长,以及身为老师的我们自己。我只有不断的学习才可以去做这样一个普及知识的老师,这样才可以配得上“老师”这个称谓。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16

在没有当老师之前,我和我的家长沟通起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当了老师之后,我发现我和我的家长沟通起来却成了一个我必须要不断学习的事情。当然,这两个我的家长已经不是同一个所指对象了。

过去我只用作为孩子与我的父母家长交流我的学习与生活,现在我得跟我们班孩子的家长们沟通这些由他们生养由我教育的孩子,着实让我有了全新的人生体验。我们班XX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而每一个孩子的家长亦是不同的。在与这些家长的沟通中,我逐渐意识到对孩子的教育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家长的沟通更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在与我们班孩子的家长的沟通中,我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作为老师的我不能够完全了解的'个体,必须要时刻与孩子的家长保持沟通,时刻通着气儿才可以了解清楚这些孩子都在想些什么,特别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对他们的教育必须要从了解他们的家长开始。我们班有好几个学习上有非常大困难的孩子,后来我在与这些孩子的家长沟通中发现,这些家长自身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孩子们的这些学习困难,而作为老师的我是不可以不尊重的向家长们直接指出来的,我只能委婉地提出或许这些困难需要家长们的配合才可以彻底克服。这些家长自身的问题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必要性。这些家长在过去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也肯定是因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才会有这么多的自身问题,甚至有的家长在成年之后也没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就把孩子生了下来,生下来就开始了自身问题的一个延续。好几次因为我的沟通方式没有把握好,导致一些家长对我给孩子的教育产生不放心的心理,还有的会直接上报我的领导说我对孩子的教育不负责任或者说我不配做老师。我知道这些都是我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没有完全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导致一些不够成熟的家长直接爆发出对学校教育的不满。

后来在不断地沟通中,我意识到我和家长都是出于爱,为了把孩子教育好,只是每个人的方式因为每个人的性格而有所偏颇。我也就在与家长的沟通之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式,学着更加尊重家长也尊重孩子的方式去展开我的教育。说实话,这也让我意识到当老师的艰难与高尚。我们作为老师,要教育的不仅有那些来听我们课的孩子,而且还有那些孩子的家长,以及身为老师的我们自己。我只有不断的学习才可以去做这样一个普及知识的老师,这样才可以配得上老师这个称谓。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17

第一,我认为必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家长的基本信息。

因为家长的职业、性格、认知水平的不同,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

你可以通过走访、电访或和学生的聊天中,了解家里父母的立场,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甚至可以感觉出家庭是否和睦,什么是他们忌讳的,什么是他们喜欢的等等。

这样,在和家长的沟通时,就更能知己知彼。

第二,对不同的家长,一定要有不同的态度。

比如对于那些对孩子相对宠爱的家长,交流时,首先应该肯定他孩子的优点,在充分、客观的赞扬中,家长会对你的尊重回报尊重,之后,你再委婉指出他的孩子的不足之处,这样让他接受你的观点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又比如对于那些平时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不管的家长,我们要不断激发家长的责任感,积极主动让他们参与到对孩子的各项教育活动中来,也必须对他们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成长带来的危害。

再比如对那些后进生的家长,我们不能总是横向比较,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和成长,家长对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主动跟我们班主任交流,配合我们的工作。

第三,在信息发达的当今,我们可以用多种先进科学、便捷有效的的方式提高交流的实效性。

像笔者所在学校,交流形式就是丰富多彩。

比如家校联系通,每周一次的反馈,包括学生的近况,家庭作业,要交的费用,家长要注意的事项等等。

比如班级QQ群,一般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群,有必要时家长(或兄弟姐妹等)都加入进来,可以聊下当天的作业,学生的表现,教育的心得等。

比如电访,学生有任何特殊表现或要请假出校门,班主任都要告知家长,当然不是随意把学生的缺点放大,更不是打小报告。

比如走访,这是最有效的`家校联系手段。

像我们学校,每个学期期末都会组织全校教职工,自上而下,大面积的对学生家庭进行走访。

在这种近距离的交流中,我们总能及早发现问题,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还有每学期的家长会,让家长之间多交流心得,谈谈自己的教育经验,也是深受家长喜欢并有很好效果的沟通方式。

当然,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策略多多,我想我们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必须遵循下列几条原则:

1、坦诚相对,有礼有节。

班主任要本着诚恳的态度和家长进行交流,尊重他们

的人格与观点,耐心、虚心、诚心地听取他们合理有益的建议。

家长都是要面子的,我们不能为了孩子一点错误,就立马让家长到学校来接受“教育”,如果方式方法不对,可能还会引发家长的反感甚至抗拒心理。

只有我们先积极主动,诚心诚意去打动他的心,再循序渐进,慢慢实现教育目标。

共同的坦诚,换位思考,有礼有节,才能让沟通和谐、持续。

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首先必须能沉得住气,不能性急,更不能辱骂家长,否则一切工作前功尽弃。

2、天时地利人和。

和家长的沟通,一定要抓住最好的时机和地点,还要找准话题的切入点。

假如是很小的问题,可以电话通知;假如是私人的问题,就绝对不能在办公室里交流;假如学生犯错比较严重,也适宜选取走廊、或人少的地方交流。

话题的切入点要合适,比如学生父母,可以直接入正题,而学生的爷爷奶奶,最好能以拉家常的形式进入话题,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进行沟通。

只有场合找对了,人的心情才能舒畅了,交流就顺利多了。

3、平等独立,不卑不亢。

我所说的平等更多意义上是指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尊严。

相信每位班主任都能在工作中遇到那些蛮不讲理甚至仇视班主任的家长,在他的咄咄逼人下,许多年轻班主任会招架不住,委曲求全,甚至痛哭流涕。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大可不必发言,无须过多解释,只要我们的处理合情、合理、合法,我们不必庸人自扰,更不必低声下气,有损了教师的形象和人格。

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永无止境的技术。

和家长说什么,怎样和家长说,都需教师深思熟虑。

把家长说恼了,我们的德育工作就遇障碍了;把家长说通了,我们的德育工作就顺了;把家长说开心了,我们的德育工作就如虎添翼,处理学生事件将得心应手。

当然,最主要的是,教育本身就是家庭、学校、社会三维一体的,只有三方面和谐了,教育才能发展,才能进步。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18

很多家长可能一向忽视了这一点,总觉得这在幼儿园阶段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对于迟到的孩子来说,长此以往不仅仅影响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还会因为晚睡晚起、作息时间不规律而直接影响到孩子一天的生活。另外,自家孩子的迟到也会打断并干扰到其他孩子的正常活动。

如果您是不习惯按时接孩子离园的家长,那么请仔细想一下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时间。一般状况下,老师早上七点三十分上班(保育老师上班要更早),晚上五点半或六点下班,中午要看着孩子们午睡,孩子睡着之后,老师还要进行一些环境布置和案头上的工作,而且这些工作是中午时间所无法完成的。

所以,如果你能够按时把孩子接走,老师或许就能利用这段时间完成不少工作,然后按时下班,多一点时间与自己的亲人和孩子相聚。事实上,这不仅仅仅是配合和尊重幼儿园作息时间的问题,对孩子来说,早一点见到爸爸妈妈,还能在回家的路上玩上一会儿,每一天都有一段完美的亲子时光,将是孩子成长路上甜蜜的回忆。当然,如果确实有意外状况,偶尔不能按时接孩子,那么请记得跟老师提前打个招呼,并说声“谢谢”!

一、在开展家长工作中,忽略了父母对于孩子的缺点、优点关注度一样高。

每次和家长谈及孩子的表现时,我都尽量说出孩子好的方面,无意间隐瞒了孩子不好的方面,这个不好的方面可能会因我而越酝酿越大,一但形成习惯,要改就没那么容易了。

二、家长对教师的工作知道得太少。

在于家长沟通时,我常常会忽略我的苦劳和功劳,促使有一些工作家长都没能好好配合,我的工作也因此艰难进行。

三、常常会忽略给他们以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回答问题。

我现教的是小班,很多孩子还不足三岁,在教育教学中,我提问题,让他们思考回答,但是时间还不到一分钟,我就会迫不及待的说出我想要的答案,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他们回答不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我成了主导地位,孩子却成了配角。

四、批评犯错误的孩子,给他们讲的道理微乎其乎。

还是因为孩子太小,促使我在教育过程中常常会忽略应该给孩子多讲道理。每次孩子犯错误时,我都会以批评为主,比如:小明打了小军,我就批评小明:小明,你又打人了,这样小朋友都不跟你玩了,老师也不喜欢你了。这样的批评,没能以道理来服众,还是在潜意识里认为他们大多还不能理解“道理”。这点体现了:自己并不是个合格的教师。

五、我给孩子鼓励、赞赏的微笑太少。

我是个比较严肃的人,在孩子面前,我给的微笑都只是友好、疼爱,在他们脆弱、成功的时候却很少给他们投与鼓励和赞赏的微笑。

的教育方法帮助她,把爱渗透到他幼小的心里。现如今,孩子的`小脸上时常挂着开朗自信的微笑,语言表达能力更是有了明显提高。更难得的是,几位老师对家长都很周到热情,经常同家长保持良好的联系沟通。

梁子傲原本是一个害羞、内向、怕生人的孩子,通过在幼儿园四个多月的成长,逐渐变成了一个开朗活泼、懂礼貌的男子汉了。孩子的这些变化离不开老师们的谆谆教导。老师们在教育中能做到育教寓乐,让孩子在游戏中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在游戏中学到很多知识。

我们深深明白孩子的点滴进步得益于园长的直接领导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

老师们一整天与孩子们相伴左右,不仅要教授教育教学课程,还要关心孩子的“吃喝拉撒”,工作量很大,十分辛苦,但她们毫无怨言,总是满面笑容的把快乐带给孩子们,是孩子的“好妈妈”。老师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每次去幼儿园接送孩子,总看到她们在忙这忙那,没有歇息的时候。她们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

说实话,开始我们把子傲送到幼儿园也是不太放心。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幼儿园的老师对孩子的照顾细致入微并能从幼儿教育教程方面入手,与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对老师有了依恋的情感。现在,每天去幼儿园成为子傲最开心的事情,作为家长,我们深刻了解孩子的点滴进步和老师的关心、照顾和教育分不开的,心中感谢老师们。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19

为了有效地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学校和家庭合力育人,班主任必须与家长互相沟通,寻求有效的解决学生问题的办法。沟通是连接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重要桥梁,也是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因此如何做好这一个环节,是广大班主任教师所应慎重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此我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要克服互相埋怨的情绪。

由于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困难认识不一致,特别是当教育教学效果不佳时,双方就易产生互相埋怨的情绪:如一方怨老师不会“教”,对自己子女有偏见;而另一方则怨家长家教不严,纵容、袒护其子女。此外,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老师了解的较多是学生的在校情况,而家长了解的较多是学生在家的情况,而学生由于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会有所差异,如果双方缺乏沟通的话,就会由以上的埋怨情绪导致某种对立情绪,最终将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我班就有不少学生在校调皮、吊儿郎当,各项基本工作不做或马虎了事,而家访时家长都声称其子女在家如何听话,如何懂礼貌。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及时地找机会与学生家长坐下来,互相交换意见、看法,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协商其解决的办法。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问题,适时、适当、科学地进行家访。家访中要防止向家长“告状”,要同时尊重家长。因为每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虽然有时“恨铁不成钢”,个别家长会在一怒之下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但心底里还是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喜欢看到、听到自己孩子的长处、优点,而往往忽视其短处、缺点。因此,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要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不要使用推卸责任的讽刺、挖苦的语言。通过家访,要使家长真正感到:老师是在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并适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传递教育的正确方法,以取得家长配合。

二、对学生的`要求要达成一致。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都会有所差异,加之文化素质及道德修养不尽相同,对学生的期望有所不同,对学生要求的标准不相一致,这样就会导致对学生各方面的评价产生较大的差距。如班主任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家长要求学生考试成绩好,能升学,有“出息”。于是,有的家长就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参加学校以及社会的各项活动,说这些活动会耽误学习。

三、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

多数班主任在约见家长时,说得多,听得少,只顾自己痛快,把学生的种种不是和自己的苦水一股脑倒出来。家长听了难免对老师的能力产生怀疑或对老师产生厌恶情绪,而使沟通产生隔阂,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不妨换个方式,班主任作个听众,如何呢?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迷上电脑游戏,经常上网吧玩,上课无精打采,放学就往网吧跑,甚至出现旷课。他家人也知道,但无论如何怎么骂、甚至打还是改正不了。对于他的表现,我一直不满意,多次找他谈话,但每次都没有多大的成效。最后到他家与家长会面。家长很主动地向我了解情况,并将这位学生从小学一直以来的情况给我作了反映。从他谈到的情况中,我了解到这位学生在初一就已经迷上电脑游戏,可谓中毒至深。要想一下改正恐怕困难,所以对于他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对待。因此本着解决问题的思想,我并没有来一通告状词,而是给其家长一个建议:让学生写一份保证(或是协议)书,给自己一周定个打游戏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外绝对不允许打游戏,然后给其一定时间慢慢改正,然后请家长对其子女的上下学时间进行督促,后来证明效果还可以。因为该学生有了名正言顺的时间玩游戏,他得考虑若不守信可能面对严厉的处罚。因此见了家长就劈头盖脸地一番数落,结果可能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找到更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可见,有时候多说不如少说,甚至作个听众也不错!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

四、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出,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的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多数学生在学校作了错事之后是不会向家长坦白的,反而说别人怎样错,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同学,这往往引起家长的误解。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驾驭好批评的艺术,用爱心感化家长,使他能理智地与老师一起解决问题,工作起来就容易得多了。事实表明家长能理智地中肯地教育好子女,那么,他的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也会相对较好。所以,班主任应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更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因此,老师应对学生家长的文化修养、职业背景以及他们对子女的期望水平有所了解,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客观、全面地向家长反映其子女的表现情况。在谈情况时,要克服对优生家长谈优点,对差生家长谈缺点的习惯,也要防止报喜不报忧的老好人心理。对于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要说全面,说透彻,指出其危害性,并表示出想与家长共同商量解决办法的意愿。在与家长进行心理沟通时,还要注意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对学生家长的意见要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以便与学生家长达成共识。“沟通无限”,方法不拘一格。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技巧,你都要出于真诚,并力求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20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表现是否一致,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的愿望和一致的社会责任,要求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必须合作和交流,建立一种和谐的友情关系,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发挥教育的功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与家长怎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真诚交往,密切联系

教师要想与家长取得联系,主动热情地与家长相交,在心理双方架起彼此信任的桥梁,以争取家长的有效合作,例如:我通过家园双方互相访问,电话联系;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拉近家长与老师的距离,密切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还可定期开展家长个别咨询活动,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说:班上的嘉睿、戎腾、乐添、郑佳等小朋友的.生活独立性较薄弱。那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独立性呢?是这些家长们所关注的。因此在于家长的沟通中,我建议家长平时多给孩子一些处理事情的机会:如洗自己的手绢、袜子,自己洗漱,自己收拾玩具、作业本、小画书等。随着孩子常时间的锻练和培养,相信孩子们会逐渐增强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能力。以上这些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与家长沟通的途径。

二、尊重家长,增进理解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家长存在许多不合作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家长尊重不够或双方不理解而造成的,因此,在教师与家长的交往中,一是要尊重家长,尊重他们的感情,尊重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人格。教师不可摆出一付教育权威的架子,或明或暗地对家长进行旁敲侧击,使家长不愿接近。二是要理解家长,并让家长也理解教师,作为家长,一般都期盼孩子成才,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关心,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就会觉得脸上无光,教师在与家长接触,不宜总是向家长指出孩子的缺点、短处,向家长“告状”,不要用刻薄的语言指责,挖苦学生,应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客观地交换意见,研究互相配合教育,培养孩子的对策与办法。

三、激励帮助,搞好配合

为了使家长与教师更好地配合,教师应激励家长树立教育信心,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养,教师应多方面了解学生家长,根据学生家长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后进学生家长来说,应帮助家长指定教育计划,明确教育方向。例如:我班的宇烽、云逸、兆丰等常有发现在与小朋友交往中存在侵犯性行为。事后会推卸责任或接受批评表示以后不敢了,但大都不久就又犯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与家长进行反馈和沟通,希望家园共同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空间,不要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话语。并建议家长采用“转移注意”法,给幼儿予较多的关注,比方说: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引导幼儿经常从事这类活动有助于恢复他们的心理平衡,逐渐转移侵犯性行为。

四、以诚相待,摒弃功利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往,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长的需要,不是处于功利目的,例如:有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是希望获得老师对孩子多一些照顾和偏爱。因此,百般讨好老师,寻找哪一位是班里的“主管”,哪一位比较好说话,就想办法或利用节日给老师:“意思

意思”。倘若事后没有对他的孩子照顾好或存在误解,家长便开始论头品足,与其他家长结起伴来,言谈中表示出不满足或是做“最后发难”,使家长和老师不和谐的影子在童心中罩上阴影,本来很快乐的学习生活,随着成人的议论纷纷而留下伤痕。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坚决反对和杜绝利和交往直接或变相收学生家长的好处的行为,以维护人民教师的形象。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21

一、对话活动

这是最直接而又经常使用的家园联系方法。由于有“培养好孩子”这一共同目标,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经常会自发产生交流教育幼儿情况的对话,我们发现这种对话形式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育儿意见的交流,对进行家教指导大有益处。

(一)教师与家长间的对话

教师与家长在接触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关于孩子的各种对话,以老师接待的目的性为标准,这种对话形式可分为随机接待和有针对性接待两种形式。

1、随机接待

早晨和下午是家长来校接送孩子比较集中的时间,来校家长比较多,我们经常向家长了解孩子的在家情况,并向家长介绍近阶段开展的工作以及孩子的各方面表现,并对家长提出的问题作简明的答复。

2、有针对性地接待

孩子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个体,我们在工作中仔细观察,及时发现,根据幼儿的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接待家长。这是面向全体、注重个别差异的具体指导形式。

由于受环境、职业、学历、个性等方面的影响,家长的素质也是个不相同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家长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法。有的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对隔一代的孙子孙女非常疼爱,他们关心得最多的是孩子的身体、吃饭等情况,而较少关注孩子的个性、品德、行为、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对这类家长,我们从他们关心身体方面入手,先谈孩子在校的午餐、学习等情况,再涉及其他领域;而对有的只注重孩子智力发展的家长,我们就从孩子在活动中举手发言、回答问题等学习状况入手,再逐渐深入到其他方面;对工作比较繁忙或性格直爽的家长,我们则开门见山,直入要点,避免迂回而行;对性格内向或对幼儿教育存有偏见的家长,我们则从大家感兴趣的、熟悉的时事入手,等双方感情比较融洽时,再慢慢转向主题。但总的一个要求,我们在进行指导时,总是先肯定孩子的进步之处,然后婉转地指出不足,切记命令式或一味责怪的口气,这已作为我们接待家长的一个原则。我们经常用“孩子现在什么地方进步了,如果改掉什么缺点,相信进步会更大”、“孩子在××方面表现很好,如果×××方面再怎么样,就更加好了”等话语,使家长听了既为孩子的进步感到高兴,对老师提出的建议也乐于接受。

(二)家长与家长间的谈话

我们在与家长的接触过程中意识到,家长在家庭中积累的经验是极其可贵的,我们要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鼓励他们相互交流、介绍。为此,我们开展了家长间的结对子活动,期初根据家长及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二个或几个结成一个对子,在家长接送孩子时间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如:请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经验丰富的家长回答其他家长提出的“孩子怕陌生人怎么办?”、“孩子人来疯”等问题。让家长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指导其他家长,显得亲切、随意,也更有说服力。教师此时的指导功能就在于牵线搭桥。

二、宣传活动

对话活动只是接待、指导个别或一部分家长,解决的也只是具有针对性的个性问题,还有家长需要认识或了解的一些共同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指导,我们利用家长接送孩子时间进行宣传活动。

家园学习园地栏

我校各班都在教室门口自办《学习园地》,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填写有关内容,内容及时更换,它是反映各班教学工作的情况的一扇窗户也是开展家园交流的一块园地,一般包括每周教育目标及计划、具体活动安排、表扬好人好事、出通知等。《学习园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家长每天接送孩子时间都能看到,使家长既了解了教学内容,又能采取相应的措施配合教育。

三、咨询活动

我园每学期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一些亲子互动活动,受到了家长的.一致欢迎。但由于各种原因,只能局限于几次活动。而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困惑,因而产生了需要经常咨询的迫切感。我们根据家长的呼声,把这种咨询活动延伸到了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使孩子自始至终,家长首先要做出好的榜样,其次让孩子担当一定的任务,培养责任感,教给孩子做事的方法,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欢乐等,家长豁然开朗

孩子每天来校,家长与教师经常见面,利用家长接送孩子时间接待家长,并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是学校进行家教工作的一个有利时机,教师要善于做一位倾听者、沟通者和协调者,用正确的方法去接待家长、指导家长。我们将不断探索,创造新的,更有效的家教指导形式及方法,不断提高家教质量。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22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表现是否一致,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的愿望和一致的社会责任,要求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必须合作和交流,建立一种和谐的友情关系,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发挥教育的功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与家长怎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真诚交往,密切联系

教师要想与家长取得联系,主动热情地与家长相交,在心理双方架起彼此信任的桥梁,以争取家长的有效合作,例如:我通过家园双方互相访问,电话联系;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拉近家长与老师的距离,密切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还可定期开展家长个别咨询活动,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说:班上的嘉睿、戎腾、乐添、郑佳等小朋友的生活独立性较薄弱。那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独立性呢?是这些家长们所关注的。因此在于家长的沟通中,我建议家长平时多给孩子一些处理事情的机会:如洗自己的手绢、袜子,自己洗漱,自己收拾玩具、作业本、小画书等。随着孩子常时间的锻练和培养,相信孩子们会逐渐增强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能力。以上这些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与家长沟通的途径。

二、 尊重家长,增进理解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家长存在许多不合作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家长尊重不够或双方不理解而造成的,因此,在教师与家长的交往中,一是要尊重家长,尊重他们的感情,尊重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人格。教师不可摆出一付教育权威的架子,或明或暗地对家长进行旁敲侧击,使家长不愿接近。二是要理解家长,并让家长也理解教师,作为家长,一般都期盼孩子成才,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关心,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就会觉得脸上无光,教师在与家长接触,不宜总是向家长指出孩子的缺点、短处,向家长“告状”,不要用刻薄的语言指责,挖苦学生,应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客观地交换意见,研究互相配合教育,培养孩子的对策与办法。

三、激励帮助,搞好配合

为了使家长与教师更好地配合,教师应激励家长树立教育信心,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养,教师应多方面了解学生家长,根据学生家长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后进学生家长来说,应帮助家长指定教育计划,明确教育方向。例如:我班的宇烽、云逸、兆丰等常有发现在与小朋友交往中存在侵犯性行为。事后会推卸责任或接受批评表示以后不敢了,但大都不久就又犯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与家长进行反馈和沟通,希望家园共同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空间,不要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话语。并建议家长采用“转移注意”法,给幼儿予较多的关注,比方说: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引导幼儿经常从事这类活动有助于恢复他们的心理平衡,逐渐转移侵犯性行为。

四、以诚相待,摒弃功利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往,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长的需要,不是处于功利目的,例如:有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是希望获得老师对孩子多一些照顾和偏爱。因此,百般讨好老师,寻找哪一位是班里的“主管”,哪一位比较好说话,就想办法或利用节日给老师:“意思

意思”。倘若事后没有对他的孩子照顾好或存在误解,家长便开始论头品足,与其他家长结起伴来,言谈中表示出不满足或是做“最后发难”,使家长和老师不和谐的影子在童心中罩上阴影,本来很快乐的学习生活,随着成人的议论纷纷而留下伤痕。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坚决反对和杜绝利和交往直接或变相收学生家长的好处的行为,以维护人民教师的形象。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23

1.对于知识型的家长:一般如实向家长反映情况,主动请他们先提出教育的措施和处理的意见,认真倾听。这些家长一般来讲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他们观察自己孩子的表现经常比我们老师还要深入、细致、具体,作为教师应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当然,在听取家长意见的同时还要具有自己的判断力,要冷静地分析。他们有一定的知识、修养,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与这类学生家长交谈后通常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对于溺爱型的家长:一般见面都要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好的一面给予肯定,再调皮捣蛋的孩子身上都会有一些闪光点,抓住他们身上的积极品质,那些溺爱型的家长更是希望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肯定。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这样家长才会从心理上接受老师的意见。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向家长反映情况,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家长,教师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透着婉转。教师的主要目的是要家长全面的了解孩子,从而主动地与老师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主动配合教育工作。

3.对于脾气暴躁型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往往文化程度不太高,“恨铁不成钢”,学生一出现毛病,他们也不加分析就拳脚相向。与这样的家长沟通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谨慎行事。要以柔风细雨式的交谈方式。首先就要以情服人,取得家长的信任。使他们相信,请他们到学校来并不是为了给孩子以惩罚,而是争取家长的协助,共同帮助学生。对于这样的家长一定要声明:既不能打骂孩子,还要起到教育作用。

4.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我们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教师最感头痛的是面对“后进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不要一次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5.对于气势汹汹的家长,我们要以理服人。教师碰到气势汹汹的家长往往也会热血冲头,碰到这种家长我们一定要沉得住气才行。碰到此类家长,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带微笑。在人际交往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像巨大的磁铁吸引铁片一样让人无法拒绝。班主任在面对家长的指责时,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学生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渡过,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24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表现是否一致,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的愿望和一致的社会责任,要求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必须合作和交流,建立一种和谐的友情关系,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发挥教育的功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与家长怎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真诚交往,密切联系

教师要想与家长取得联系,主动热情地与家长相交,在心理双方架起彼此信任的桥梁,以争取家长的有效合作,例如:我通过家园双方互相访问,电话联系;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拉近家长与老师的距离,密切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还可定期开展家长个别咨询活动,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说:班上的嘉睿、戎腾、乐添、郑佳等小朋友的生活独立性较薄弱。那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独立性呢?是这些家长们所关注的。因此在于家长的沟通中,我建议家长平时多给孩子一些处理事情的机会:如洗自己的手绢、袜子,自己洗漱,自己收拾玩具、作业本、小画书等。随着孩子常时间的锻练和培养,相信孩子们会逐渐增强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能力。以上这些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与家长沟通的途径。

二、尊重家长,增进理解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家长存在许多不合作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家长尊重不够或双方不理解而造成的,因此,在教师与家长的`交往中,一是要尊重家长,尊重他们的感情,尊重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人格。教师不可摆出一付教育权威的架子,或明或暗地对家长进行旁敲侧击,使家长不愿接近。二是要理解家长,并让家长也理解教师,作为家长,一般都期盼孩子成才,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关心,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就会觉得脸上无光,教师在与家长接触,不宜总是向家长指出孩子的缺点、短处,向家长“告状”,不要用刻薄的语言指责,挖苦学生,应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客观地交换意见,研究互相配合教育,培养孩子的对策与办法。

三、激励帮助,搞好配合

为了使家长与教师更好地配合,教师应激励家长树立教育信心,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养,教师应多方面了解学生家长,根据学生家长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后进学生家长来说,应帮助家长指定教育计划,明确教育方向。例如:我班的宇烽、云逸、兆丰等常有发现在与小朋友交往中存在侵犯性行为。事后会推卸责任或接受批评表示以后不敢了,但大都不久就又犯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与家长进行反馈和沟通,希望家园共同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空间,不要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话语。并建议家长采用“转移注意”法,给幼儿予较多的关注,比方说: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引导幼儿经常从事这类活动有助于恢复他们的心理平衡,逐渐转移侵犯性行为。四、以诚相待,摒弃功利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往,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长的需要,不是处于功利目的,例如:有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是希望获得老师对孩子多一些照顾和偏爱。因此,百般讨好老师,寻找哪一位是班里的“主管”,哪一位比较好说话,就想办法或利用节日给老师:“意思,意思”。倘若事后没有对他的孩子照顾好或存在误解,家长便开始论头品足,与其他家长结起伴来,言谈中表示出不满足或是做“最后发难”,使家长和老师不和谐的影子在童心中罩上阴影,本来很快乐的学习生活,随着成人的议论纷纷而留下伤痕。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坚决反对和杜绝利和交往直接或变相收学生家长的好处的行为,以维护人民教师的形象。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25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表现是否一致,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的愿望和一致的社会责任,要求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必须合作和交流,建立一种和谐的友情关系,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发挥教育的功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与家长怎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真诚交往,密切联系

教师要想与家长取得联系,主动热情地与家长相交,在心理双方架起彼此信任的桥梁,以争取家长的有效合作,例如:我通过家园双方互相访问,电话联系;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拉近家长与老师的距离,密切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还可定期开展家长个别咨询活动,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说:班上的嘉睿、戎腾、乐添、郑佳等小朋友的生活独立性较薄弱。那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独立性呢?是这些家长们所关注的。因此在于家长的沟通中,我建议家长平时多给孩子一些处理事情的机会:如洗自己的手绢、袜子,自己洗漱,自己收拾玩具、作业本、小画书等。随着孩子常时间的锻练和培养,相信孩子们会逐渐增强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能力。以上这些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与家长沟通的途径。

二、 尊重家长,增进理解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家长存在许多不合作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家长尊重不够或双方不理解而造成的,因此,在教师与家长的交往中,一是要尊重家长,尊重他们的感情,尊重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人格。教师不可摆出一付教育权威的架子,或明或暗地对家长进行旁敲侧击,使家长不愿接近。二是要理解家长,并让家长也理解教师,作为家长,一般都期盼孩子成才,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关心,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就会觉得脸上无光,教师在与家长接触,不宜总是向家长指出孩子的缺点、短处,向家长“告状”,不要用刻薄的语言指责,挖苦学生,应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客观地交换意见,研究互相配合教育,培养孩子的.对策与办法。

三、激励帮助,搞好配合

为了使家长与教师更好地配合,教师应激励家长树立教育信心,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养,教师应多方面了解学生家长,根据学生家长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后进学生家长来说,应帮助家长指定教育计划,明确教育方向。例如:我班的宇烽、云逸、兆丰等常有发现在与小朋友交往中存在侵犯性行为。事后会推卸责任或接受批评表示以后不敢了,但大都不久就又犯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与家长进行反馈和沟通,希望家园共同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空间,不要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话语。并建议家长采用“转移注意”法,给幼儿予较多的关注,比方说: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引导幼儿经常从事这类活动有助于恢复他们的心理平衡,逐渐转移侵犯性行为。

四、以诚相待,摒弃功利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往,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长的需要,不是处于功利目的,例如:有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是希望获得老师对孩子多一些照顾和偏爱。因此,百般讨好老师,寻找哪一位是班里的“主管”,哪一位比较好说话,就想办法或利用节日给老师:“意思

意思”。倘若事后没有对他的孩子照顾好或存在误解,家长便开始论头品足,与其他家长结起伴来,言谈中表示出不满足或是做“最后发难”,使家长和老师不和谐的影子在童心中罩上阴影,本来很快乐的学习生活,随着成人的议论纷纷而留下伤痕。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坚决反对和杜绝利和交往直接或变相收学生家长的好处的行为,以维护人民教师的形象。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26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我们要充分掌握这一有利条件,积极发动家长配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所以,如何与家长进行融恰的沟通,至关重要。确实与家长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很重要:

一、 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切忌动不动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二、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

每次家访我都事先与家长约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长因我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家访一定要围绕事先确定的目的`进行,有时请数学老师陪同。一方面显得我们较有诚意与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在家访中我表现出了足够的诚心和爱心,讲话也特别注意方式,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尽可能委婉的表达。如果我们对家长抱有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爱心,那么,家长必然会成为我们的朋友。切记,表扬学生就是表扬家长,批评学生就是在打家长的脸。

三、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我们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我觉得要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如:一是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我就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三是对于那些对孩子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我就多报忧,少报喜,从而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开始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沟通,与学校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四是对于后进生或是认为自己对孩子已经管不了的家长,我们应尽量挖掘其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适时地每次说一点,语气委婉,并提出改正孩子缺点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只有这样,家长才会主动地与我交流孩子的情况,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五是对于个别不太讲理的家长,或是不理解学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沉住气,先让家长说完,发完脾气和牢骚,并对家长的这种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再耐心地以平静的语气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对错,以理服人并体现出自己的宽容大度,赢得家长的好感,从而得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确实,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感到:教师与家长沟通时的方式无处不在,涉及的内容更是方方面面,但一定要注意向家长“多报喜,巧报忧”,更要把教师自己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深切的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的孩子,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那么我们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27

过去我只用作为孩子与我的父母家长交流我的学习与生活,现在我得跟我们班孩子的家长们沟通这些由他们生养由我教育的孩子,着实让我有了全新的人生体验。我们班xx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而每一个孩子的家长亦是不同的。在与这些家长的沟通中,我逐渐意识到对孩子的教育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家长的沟通更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在与我们班孩子的家长的沟通中,我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作为老师的我不能够完全了解的个体,必须要时刻与孩子的家长保持沟通,时刻“通着气儿”才可以了解清楚这些孩子都在想些什么。

特别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对他们的教育必须要从了解他们的家长开始。我们班有好几个学习上有非常大困难的孩子,后来我在与这些孩子的家长沟通中发现,这些家长自身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孩子们的这些学习困难。

而作为老师的我是不可以不尊重的.向家长们直接指出来的,我只能委婉地提出或许这些困难需要家长们的配合才可以彻底克服。这些家长自身的问题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必要性。这些家长在过去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也肯定是因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才会有这么多的自身问题。

甚至有的家长在成年之后也没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就把孩子生了下来,生下来就开始了自身问题的一个延续。好几次因为我的沟通方式没有把握好,导致一些家长对我给孩子的教育产生不放心的心理,还有的会直接上报我的领导说我对孩子的教育不负责任或者说我不配做老师。我知道这些都是我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没有完全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导致一些不够成熟的家长直接爆发出对学校教育的不满。

后来在不断地沟通中,我意识到我和家长都是出于爱,为了把孩子教育好,只是每个人的方式因为每个人的性格而有所偏颇。我也就在与家长的沟通之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式,学着更加尊重家长也尊重孩子的方式去展开我的教育。

说实话,这也让我意识到当老师的艰难与高尚。我们作为老师,要教育的不仅有那些来听我们课的孩子,而且还有那些孩子的家长,以及身为老师的我们自己。我只有不断的学习才可以去做这样一个普及知识的老师,这样才可以配得上“老师”这个称谓。

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 篇28

为了有效地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学校和家庭合力育人,班主任必须与家长互相沟通,寻求有效的解决学生问题的办法。沟通是连接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重要桥梁,也是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因此如何做好这一个环节,是广大班主任教师所应慎重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此我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要克服互相埋怨的情绪。

由于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困难认识不一致,特别是当教育教学效果不佳时,双方就易产生互相埋怨的情绪:如一方怨老师不会“教”,对自己子女有偏见;而另一方则怨家长家教不严,纵容、袒护其子女。此外,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老师了解的较多是学生的在校情况,而家长了解的较多是学生在家的情况,而学生由于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会有所差异,如果双方缺乏沟通的话,就会由以上的埋怨情绪导致某种对立情绪,最终将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我班就有不少学生在校调皮、吊儿郎当,各项基本工作不做或马虎了事,而家访时家长都声称其子女在家如何听话,如何懂礼貌。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及时地找机会与学生家长坐下来,互相交换意见、看法,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协商其解决的办法。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问题,适时、适当、科学地进行家访。家访中要防止向家长“告状”,要同时尊重家长。因为每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虽然有时“恨铁不成钢”,个别家长会在一怒之下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但心底里还是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喜欢看到、听到自己孩子的长处、优点,而往往忽视其短处、缺点。因此,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要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不要使用推卸责任的讽刺、挖苦的语言。通过家访,要使家长真正感到:老师是在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并适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传递教育的正确方法,以取得家长配合。

二、对学生的要求要达成一致。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都会有所差异,加之文化素质及道德修养不尽相同,对学生的期望有所不同,对学生要求的标准不相一致,这样就会导致对学生各方面的评价产生较大的`差距。如班主任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家长要求学生考试成绩好,能升学,有“出息”。于是,有的家长就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参加学校以及社会的各项活动,说这些活动会耽误学习。

三、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

多数班主任在约见家长时,说得多,听得少,只顾自己痛快,把学生的种种不是和自己的苦水一股脑倒出来。家长听了难免对老师的能力产生怀疑或对老师产生厌恶情绪,而使沟通产生隔阂,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不妨换个方式,班主任作个听众,如何呢?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迷上电脑游戏,经常上网吧玩,上课无精打采,放学就往网吧跑,甚至出现旷课。他家人也知道,但无论如何怎么骂、甚至打还是改正不了。对于他的表现,我一直不满意,多次找他谈话,但每次都没有多大的成效。最后到他家与家长会面。家长很主动地向我了解情况,并将这位学生从小学一直以来的情况给我作了反映。从他谈到的情况中,我了解到这位学生在初一就已经迷上电脑游戏,可谓中毒至深。要想一下改正恐怕困难,所以对于他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对待。因此本着解决问题的思想,我并没有来一通告状词,而是给其家长一个建议:让学生写一份保证(或是协议)书,给自己一周定个打游戏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外绝对不允许打游戏,然后给其一定时间慢慢改正,然后请家长对其子女的上下学时间进行督促,后来证明效果还可以。因为该学生有了名正言顺的时间玩游戏,他得考虑若不守信可能面对严厉的处罚。因此见了家长就劈头盖脸地一番数落,结果可能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找到更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可见,有时候多说不如少说,甚至作个听众也不错!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

四、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出,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的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多数学生在学校作了错事之后是不会向家长坦白的,反而说别人怎样错,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同学,这往往引起家长的误解。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驾驭好批评的艺术,用爱心感化家长,使他能理智地与老师一起解决问题,工作起来就容易得多了。事实表明家长能理智地中肯地教育好子女,那么,他的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也会相对较好。所以,班主任应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更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因此,老师应对学生家长的文化修养、职业背景以及他们对子女的期望水平有所了解,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客观、全面地向家长反映其子女的表现情况。在谈情况时,要克服对优生家长谈优点,对差生家长谈缺点的习惯,也要防止报喜不报忧的老好人心理。对于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要说全面,说透彻,指出其危害性,并表示出想与家长共同商量解决办法的意愿。在与家长进行心理沟通时,还要注意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对学生家长的意见要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以便与学生家长达成共识。“沟通无限”,方法不拘一格。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技巧,你都要出于真诚,并力求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