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骨干培训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科研骨干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科研骨干培训心得体会 篇1
通过这次学研究,使我受益匪浅。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了一些以前从没有知道的内容和好处,了解到在小学进行教科研的意义,认识到课题研究就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有目的、有计划地用科学的态度认识教育现象提炼教育经验,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即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总结工作,找出一条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科学方法。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可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
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学习理论进行研究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文献资料和筛选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归纳和概括研究资料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对于新的教学任务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也是我们教师自身专业化的急需。历来人们都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认为只要有点文化知识就能够做教师。不认识也不认可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要求。教师参加教育科研,也是教育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不仅可以为教育科学提供大量的实践经验,为教育学提供源头活水,而且可以吸收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把这些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发展应用教育技术科学,为教育学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综上所述,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是发展教育科学的需要,也是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用这种正确的观念来看待教师的教育研究,消除浮燥心情,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开展好教育科研工作。
科研骨干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今年由于各种原因,我由语文改为了历史,刚开始的时候,我不以为然,觉得历史是个小学科,没什么大不了的,直到这次历史骨干教师培训,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使我对历史学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这次培训先是听了两个老师对2010年历史会考试题的分析和解说,使我充分明白了初三历史学业考试的命题思路是根据历史学科特点,突出历史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要充分重视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指导作用;要注意建设知识体系,以专题的形式组织学生复习;转变观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坚持把基础知识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多看书,多学习,关注史政与历史的交融点以及亚热点等等。
接着,我们又看了三节省级优质课,并有三位老师对这几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他们分别从我的感受、我的思索以及值得商榷的地方做了分析和解说,让我觉得受益匪浅,从心里对一堂优质的历史课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确了自己的课堂还存在很多不足,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提高!
最后,烟台教研员孙老师详细地向我们阐述了一节好课的几个要素,使本来已经明白了优质课要素的我,顿时茅塞顿开,零散的东西变得系统化了,对一堂好课有了更确切的认识,孙老师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1、全面衡量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关键从8个方面论述了教学的全过程,具体、明白,让人一目了然!
2、“好课”好在哪里?这个问题孙老师从6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学生到教师,从目标到课堂训练,面面俱到,详细具体,很好的给我们以引导。
3、真心拙识,这个问题,孙老师以三个“最”结束了她的讲话:
最核心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
最现实的教学起点学生认识上的困惑和矛盾;
最重要的教学智慧顺应学生的学习状态。
这次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最主要的是我的教学态度得到了转变,充分认识到了教学无小科,尽职尽责才是真。学到了教无定法,学会了用反思来不断提高自己!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知识含量还太低,需要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素质,真正做到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水平。
这次学习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历史教研员的务实,从莱阳的到烟台的,都在实实在在的为中学的历史教学努力着,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科研骨干培训心得体会 篇3
今年三月,我有幸成为爱辉区“十二五”第一期科研骨干培训班的一员,这也给我提供了一次学习与提高的机会。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吴守垣的专家讲座《研究行动,在研究中行动》,有幸福中学的高巍红老师的生本观摩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我校的“导学案”教学论坛、第五小学的关于“目标导学法”课改实验汇报,还有分组式学员间的互动交流等等。本次集中培训仅有两天时间,内容安排的非常紧凑,学习很辛苦,可是我也从中收获了很多。每一次活动中都能感受到不同新思想新观念。下面简单谈谈我在本次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得到了提高。
开班式上,科研所的孙所长提出了四点要求:要树立通过科研让学校发展的理念,要树立校本研修的理念,要树立研究要符合规范,要树立向科研要质量。这使我认识到科研的重要。
孙所长还提出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研究的观点。我很赞同。
吴专家指出:今天的学校教育真正关注人的发展,体现在学习者的主体性-----与文本对话、与他人对放、与自己对话。课程体现在优化教学内容,教师的转变体现在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上。课堂转型体现在构建“以教导学,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程序。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生为主体的学,作业为主线的练。等等内容让我受益非浅。
幸福中学校长的讲座《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中指出: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学习是儿童的本能是天性,教师是生命的牧者(“纤夫”变“牧者”,拉牛上树到驱牛向草)我认为这比喻非常形象,学习者听来形象易懂,也不枯燥无味。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肖校长指出根本抓住未(由知识点转向思维点的策略)。
这对于我今后的课堂教学非常有帮助。幸福中学的生本课堂已经走在了我区的前列,真正值得我去学习。高巍红老师的生本观摩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师的自然流露,亲切的语言,学生的勇跃发言,积极探究,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做个“牧者”。
吴玉利的讲座《加强魔灯应用,推进信息建设》中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科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各教师变革教学行为的工具,创设教学环境,为课程提供资源。这对于我来说是个新的认识、新的事物。我非常赞同。魔灯应用于数学教学活动中,而且今后我去努力学习利用魔灯平台进行教学的。
叶枫主讲的利用教学反思、案例、叙事开展研究,邱海艳主讲的关于教师个人课题的研究,这些纯理论的东西在我今后的科研活动中会大有帮助的。而且教师的个人课题本人现在正在进行中。
魏主任的学习《规划纲要》推进素质教育讲座。我以前从来也没有接触过,这是个全新的事物。我认真做了笔记。20字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战略主题的核心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重点: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次培训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我以前闻所未闻的。我认为收获非常大。我已经从教十三年了,以前的我认为搞科研那是领导的事,个人能研究明白什么,个人搞科研就是浪费时间,科研与我个人没有一点关系,我作为一名教师把学生教的成绩搞好就行了。但是现在看来不是这么一回事呀。搞科研你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写论文,写反思,写案例,这都是与我的教学息息相关的。真正是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研究。
新的时代要求教育以人为本,教师由主体转向主导,学生由接受型转向探究型与接受型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我也会在教材的研究上多下功夫,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性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读懂的问题,教师不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领悟,让学生分析;学生有问题可随时发问,有不同见解要随时发表;学生实在不懂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点评,指导或精湛的讲解。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
两天的培训很快结束了,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次自我提升的机会。这次培训使我明白了科研就在我们身边,明白了科研对教育的重要,我决心在“十二五”科研课题中扎扎实实地做好科研工作,取得真正的成果。
科研骨干培训心得体会 篇4
今年三月,我有幸成为爱辉区“十二五”第一期科研骨干培训班的一员,这也给我提供了一次学习与提高的机会。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吴守垣的专家讲座《研究行动,在研究中行动》,有幸福中学的高巍红老师的生本观摩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我校的“导学案”教学论坛、第五小学的关于“目标导学法”课改实验汇报,还有分组式学员间的互动交流等等。本次集中培训仅有两天时间,内容安排的非常紧凑,学习很辛苦,可是我也从中收获了很多。每一次活动中都能感受到不同新思想新观念。下面简单谈谈我在本次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得到了提高。
开班式上,科研所的孙所长提出了四点要求:要树立通过科研让学校发展的理念,要树立校本研修的理念,要树立研究要符合规范,要树立向科研要质量。这使我认识到科研的重要。
孙所长还提出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研究的观点。我很赞同。
吴专家指出:今天的学校教育真正关注人的发展,体现在学习者的主体性-----与文本对话、与他人对放、与自己对话。课程体现在优化教学内容,教师的转变体现在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上。课堂转型体现在构建“以教导学,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程序。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生为主体的学,作业为主线的练。等等内容让我受益非浅。
幸福中学校长的讲座《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中指出: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学习是儿童的本能是天性,教师是生命的牧者(“纤夫”变“牧者”,拉牛上树到驱牛向草)我认为这比喻非常形象,学习者听来形象易懂,也不枯燥无味。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肖校长指出根本抓住未(由知识点转向思维点的策略)。
这对于我今后的课堂教学非常有帮助。幸福中学的生本课堂已经走在了我区的前列,真正值得我去学习。高巍红老师的生本观摩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师的自然流露,亲切的语言,学生的勇跃发言,积极探究,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做个“牧者”。
吴玉利的讲座《加强魔灯应用,推进信息建设》中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科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各教师变革教学行为的工具,创设教学环境,为课程提供资源。这对于我来说是个新的认识、新的事物。我非常赞同。魔灯应用于数学教学活动中,而且今后我去努力学习利用魔灯平台进行教学的。
叶枫主讲的利用教学反思、案例、叙事开展研究,邱海艳主讲的关于教师个人课题的研究,这些纯理论的东西在我今后的科研活动中会大有帮助的。而且教师的个人课题本人现在正在进行中。
魏主任的学习《规划纲要》推进素质教育讲座。我以前从来也没有接触过,这是个全新的事物。我认真做了笔记。20字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战略主题的`核心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重点: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次培训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我以前闻所未闻的。我认为收获非常大。我已经从教十三年了,以前的我认为搞科研那是领导的事,个人能研究明白什么,个人搞科研就是浪费时间,科研与我个人没有一点关系,我作为一名教师把学生教的成绩搞好就行了。但是现在看来不是这么一回事呀。搞科研你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写论文,写反思,写案例,这都是与我的教学息息相关的。真正是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研究。
新的时代要求教育以人为本,教师由主体转向主导,学生由接受型转向探究型与接受型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我也会在教材的研究上多下功夫,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性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读懂的问题,教师不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领悟,让学生分析;学生有问题可随时发问,有不同见解要随时发表;学生实在不懂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点评,指导或精湛的讲解。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
两天的培训很快结束了,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次自我提升的机会。这次培训使我明白了科研就在我们身边,明白了科研对教育的重要,我决心在“十二五”科研课题中扎扎实实地做好科研工作,取得真正的成果。
科研骨干培训心得体会 篇5
在这樱花烂漫、海棠俏枝的春天,我们相约宁波,参加德育科研能力提升培训,收益良多,不虚此行。
一、知+情+意+行
徐建平教授用亲切温和的语调,给我们讲授“中小学德育科研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亲和力,也让我们对德育科研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我们可以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
我们认为科学是应用系统的方法处理问题,发现事实真相,并进而探求其原理、规则的学问。那么如何接近真相,了解真相呢?停下脚步,蹲下身子,用最真实的眼睛去观察,去比较,去记录。不要用有色情感,在自己预设的前提下得出有偏差的结论。其实。开放的心态去接收最真实最接地气的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规律,最终得出结论,以指导以后的工作。
徐教授还提出一个亮点,让我们耳目一新。他说在知行统一的中间,还有情和意。情感的请,意志的意,有情感才会影响自己的行为,有意志才会坚持到底。知、情、意、行,让德育更接地气,让班主任在以后的教育中更有了方向感。
二、意义+选择+设计+规范
张林教授的讲座让我们了解了课题的研究意义,明白了如何选择课题,如何设计。他从自己的真实范本入手,让我们了解了一部好的课题写作规范。说实在,真正要严格按照规范写好一份课题是不容易的。但是没有严谨的写作态度怎么会有高质量的作品呢?只有规范才可以有写作价值和阅读价值。
那么课题选题从哪里来?现状调研——问题诊断——找准焦点——提出设想。我们可以从工作实践中寻找课题灵感;从教育实践中寻找课题,从现实阅读中寻找突破点;从教育发展趋势寻找挂钩点;从教育理论中寻找支撑点;从文献资料梳理中寻找课题;从成功经验中寻找生长点;从课题规划指南中寻找课题。是呀,其实课题就在我们身边,要学会寻找、发现、捕捉,用敏锐的眼光选择高质量的课题。
三、热心+温情+暖心+感动
本次培训,徐建平教授是培训活动的负责人,还有张丽蕾教授是班主任。这两位教授对我们50个学员照顾周到,态度亲切。学员有什么困难有求必应。让我们没有了学习的紧张和压力,有的是暖暖的感动!感谢这两位教授的照顾,以及所有授课老师的指导。本次培训完满完成,受益良多!
科研骨干培训心得体会 篇6
今年三月,我有幸成为爱辉区“十二五”第一期科研骨干培训班的一员,这也给我提供了一次学习与提高的机会。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吴守垣的专家讲座《研究行动,在研究中行动》,有幸福中学的高巍红老师的生本观摩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我校的“导学案”教学论坛、第五小学的关于“目标导学法”课改实验汇报,还有分组式学员间的互动交流等等。本次集中培训仅有两天时间,内容安排的非常紧凑,学习很辛苦,可是我也从中收获了很多。每一次活动中都能感受到不同新思想新观念。下面简单谈谈我在本次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得到了提高。
开班式上,科研所的孙所长提出了四点要求:要树立通过科研让学校发展的理念,要树立校本研修的理念,要树立研究要符合规范,要树立向科研要质量。这使我认识到科研的重要。
孙所长还提出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研究的观点。我很赞同。
吴专家指出:今天的学校教育真正关注人的发展,体现在学习者的主体性——与文本对话、与他人对放、与自己对话。课程体现在优化教学内容,教师的转变体现在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上。课堂转型体现在构建“以教导学,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程序。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生为主体的学,作业为主线的练。等等内容让我受益非浅。
幸福中学校长的讲座《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中指出: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学习是儿童的本能是天性,教师是生命的牧者(“纤夫”变“牧者”,拉牛上树到驱牛向草)我认为这比喻非常形象,学习者听来形象易懂,也不枯燥无味。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肖校长指出根本抓住未(由知识点转向思维点的策略)。
这对于我今后的课堂教学非常有帮助。幸福中学的生本课堂已经走在了我区的前列,真正值得我去学习。高巍红老师的生本观摩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师的自然流露,亲切的语言,学生的勇跃发言,积极探究,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做个“牧者”。
吴玉利的讲座《加强魔灯应用,推进信息建设》中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科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各教师变革教学行为的工具,创设教学环境,为课程提供资源。这对于我来说是个新的认识、新的事物。我非常赞同。魔灯应用于数学教学活动中,而且今后我去努力学习利用魔灯平台进行教学的。
叶枫主讲的利用教学反思、案例、叙事开展研究,邱海艳主讲的关于教师个人课题的研究,这些纯理论的东西在我今后的科研活动中会大有帮助的。而且教师的个人课题本人现在正在进行中。
魏主任的学习《规划纲要》推进素质教育讲座。我以前从来也没有接触过,这是个全新的事物。我认真做了笔记。20字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战略主题的核心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重点: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次培训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我以前闻所未闻的。我认为收获非常大。我已经从教十三年了,以前的我认为搞科研那是领导的事,个人能研究明白什么,个人搞科研就是浪费时间,科研与我个人没有一点关系,我作为一名教师把学生教的成绩搞好就行了。但是现在看来不是这么一回事呀。搞科研你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写论文,写反思,写案例,这都是与我的教学息息相关的。真正是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研究。
新的时代要求教育以人为本,教师由主体转向主导,学生由接受型转向探究型与接受型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我也会在教材的研究上多下功夫,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性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读懂的问题,教师不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领悟,让学生分析;学生有问题可随时发问,有不同见解要随时发表;学生实在不懂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点评,指导或精湛的讲解。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
两天的培训很快结束了,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次自我提升的机会。这次培训使我明白了科研就在我们身边,明白了科研对教育的重要,我决心在“十二五”科研课题中扎扎实实地做好科研工作,取得真正的成果。
科研骨干培训心得体会 篇7
一直以来,总觉得校本科研是一项很高深的领域,虽然曾多次偿试涉入这一领域,但总觉得自己的研究还是停留在很层面,感觉对这一领域的很多东西自己了解得还不是很深入,更别说是运用自如了,但通过这次学校对校本科研工作的培训学习,使自己受益匪浅,很多模糊的东西一下子变得明朗,现在简要说一下自己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通过培训,我知道了如何确定研究的课题,而且感觉确定课题其实是一种很自然、很简单的事,只要在教学中做到用心、留心。很容易确定一次很有价值的课题,因为教育科研课的来源其实离我们的工作实际很近很近,我们可以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课题;可以从理论文献中寻找课题;从成败经验中寻找课题;从教育改革和发展出现的理论及政策问题中寻找课题,另外,科研课题的选择要遵循以下的几个原则;
1、价值性原则。
2、创新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
本次培训让我觉得收获最大的就是终于明晰了制订研究工作计划的基本结构,在制定研究计划的时候,我们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落实:
一、课题名称。
二、负责人及成员分工。
三、研究的目的、意义。
四、内外研究的现状。
五、具体的研究内容。
六、研究的方法及手段。
七、实施阶段。
八、保障条件。
九、经费支出。
十、成果形成。
有了这样清晰的结构,我们在制定研究计划的时候就会更有条理且有一定的实用性。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更明确了进行一项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在实际的研究中,遵照以下几个步骤会使自己的研究更具科学性。
一、确定研究课题。
二、查阅文献,初步调查了解。
三、制定研究工作计划。
四、立项。
五、搜集并整理资料。
六、实施计划。
七、撰写研究报告。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收获很多,在以后的校本研究工作中,相信自己会更有章可循,有理可依,让校本研究工作越做越好。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课题也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在教学中我有以下—体会:
一、质疑问难,诱发创造个性。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切实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起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探索规律,给学生更多的想象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要创新,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而要发现问题,要有质疑习惯。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题。我们要善于激疑,以启发他们的思维,使之茅塞顿开。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有时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在课文中的疑点。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隐含疑点处质疑,投石击浪,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自主学习,促进创新思维。
《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学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辅体。良好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从辅”。学生的自主学习对理解课文的意义有着举一反三的作用。
其次,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传统教育上教师处于学生之上,其思想统治束缚着学生的思想。如:要听老师的话,要按老师要求的去做,不容许学生对自己去怀疑甚至批判,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勇于担负起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要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教师要超越自我,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主要从我做起,做好自我批评,为学生做好示范。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出题时多出些主观性试题,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尊重个性差异。
科研骨干培训心得体会 篇8
通过教科研培训,我对教科研有了更深的体会,现就以针对此次培训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当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育科研的作用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学校也纷纷打出了“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口号,教育科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令人欣喜的景象。但在这刚刚涌起的科研热潮中,却隐含着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一、教育科研被一些学校作为打造学校品牌的一条“谋略”。当前,一些中小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科研积极性,校校有课题、人人搞科研,确是一番令人可喜的景象,但也不否认,这其中也确有一些学校搞“教育科研”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更多的是把教育科研视为打造学校品牌,树立学校形象的一条谋略。他们把兴趣和精力主要用于课题申报,若课题申报获准立项,就忙着为应付课题的检查与验收精心包装所谓的显性成果。有的学校还邀请众多教育“名人”参加课题论证或课题鉴定,一次小小的课题研讨会往往会被策划成盛大的节日,一篇课题报告硬要挤进“教育大词典”或出版发行。其实这里面到底有多少真实、可值得推广的东西呢?“教育科研”就这样渐渐远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而正在变味。
二、教育科研被一些教师当作换取功利的一种手段时下,做一名“科研型”的教师也正在成为众多教师的崇高追求,但也不否认,不少教师尽管在热情高涨地搞“教育科研”,然而其宗旨和兴趣并不在于使教育和教学获得一些实质性的改变、学生的素质获得一些实质性的提升,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功利性的需求。
三、脱离实践成为当前教育科研的一大误区教师搞教育科研必须源于他们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只有当他们面对实际教育问题,却无现成的,可以直接拿来享用的东西,而必须以研究的态度,审慎的对教育教学情境、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及这种行为背后所依据的东西进行考察和反思时,才会投入到研究中去,以达到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目的。
但从目前一些学校承担的课题看,不少学校承担的是高校或科研机构研究课题的子课题,还有有关管理机构确认的课题,确很少有自定或自为的课题。由于教师研究的'课题并非自定自为,属于被动选题,因此就很难同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学校自身的利益相吻合起来,这种研究一旦脱离了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脱离了学校的利益,就失去了研究的原动力,就会出现偏差。
四、缺乏创新性成为当前教育科研的一大致命症结教育科研的目的是创新,教育科学研究同样如此。但若我们冷静地审视一下中小学教育科研,就不难发现:假如从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成果中抽掉了被“引述”、被“复述”、被“转述”的“西方”或“传统”剩下的即使不是虚无,也不会有多少实质性的东西存在,真正属于研究者自己的创新性的观点或见解少到近乎于零。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有教师急功近利的原因,有教育体制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行的发表出版体制也直接拖滞、误导着中小学教师的创新性的实现。
传统学术范围对考证、转述、解释的片面重视,注定了创新性研究成果较难发表。众多从事实践的中小学教师,具有原创性、创新性的成果,被斥为“低层次”的“实践经验总结“,或者由于其内容过于有探索性而无法得到发表出版机构的认可。这就迫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写论文时不得不注重“理论的包装”,牵强附会到罗列一些自己也不甚明白的理论,“使用精心考虑过的词汇来掩饰自己文章的空洞或论证的薄弱”,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五、教育科研呼唤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教育科研本来是一件远离喧嚣,甘于寂寞的事情,真正的科学研究,其过程必然充满曲折与艰辛,教育科研也是如此。但惟独中国的教育课题实验,无论其过程如何,结题报告总免不了“取得了预期目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目的”之类的“专家鉴定”。人们常说“春华秋实”,可我们的好些教育科研课题却“华而不实”。由于评价的异化,导致了许多学校或教师不去倾心研究活生生的教育事实,只为“结题而研究”,这样的教育科研,其实用性、科学性何在?
为了孩子和未来,为了教育科研真正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呼唤陶行知所倡导的“真教育”,让实事求是之风回归教育科研。这,当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
科研骨干培训心得体会 篇9
今年由于各种原因,我由语文改为了历史,刚开始的时候,我不以为然,觉得历史是个小学科,没什么大不了的,直到这次历史骨干教师培训,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使我对历史学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这次培训先是听了两个老师对2010年历史会考试题的分析和解说,使我充分明白了初三历史学业考试的命题思路是根据历史学科特点,突出历史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要充分重视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指导作用;要注意建设知识体系,以专题的形式组织学生复习;转变观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坚持把基础知识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多看书,多学习,关注史政与历史的交融点以及亚热点等等。
接着,我们又看了三节省级优质课,并有三位老师对这几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他们分别从我的感受、我的思索以及值得商榷的地方做了分析和解说,让我觉得受益匪浅,从心里对一堂优质的历史课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确了自己的课堂还存在很多不足,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提高!
最后,烟台教研员孙老师详细地向我们阐述了一节好课的几个要素,使本来已经明白了优质课要素的我,顿时茅塞顿开,零散的东西变得系统化了,对一堂好课有了更确切的认识,孙老师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1、全面衡量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关键从8个方面论述了教学的全过程,具体、明白,让人一目了然!
2、“好课”好在哪里?这个问题孙老师从6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学生到教师,从目标到课堂训练,面面俱到,详细具体,很好的给我们以引导。
3、真心拙识,这个问题,孙老师以三个“最”结束了她的讲话:
最核心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
最现实的教学起点学生认识上的困惑和矛盾;
最重要的教学智慧顺应学生的学习状态。
这次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最主要的是我的教学态度得到了转变,充分认识到了教学无小科,尽职尽责才是真。学到了教无定法,学会了用反思来不断提高自己!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知识含量还太低,需要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素质,真正做到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水平。
这次学习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历史教研员的务实,从莱阳的到烟台的,都在实实在在的为中学的历史教学努力着,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科研骨干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校本科研的培训让我们的双眼有了自信的光芒,头脑有了睿智的思想,工作有了创新的火花。过去我对学困生的教育和教学方法始终是不知如何对待他们。对于学困生的教育我一直处于盲目的状态,找不到科学恰当的方法。通过校本科研的培训让我找到方向和指路灯,懂得改变学困生的科学正确的方法。如:
一、情感交流
教师要把学困生看成伙伴,主动和他们交朋友,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要求和建议,为他们排忧解难。勉励他们:“只要树立信心,改进学习方法,发奋努力,一定能提高学习成绩。”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鼓励,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对待自己和学习。
除了抓住良机及时进行引导之外,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给予学困生们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时,即使他们回答得不正确,也不加指责,而且还要表扬他们能积极争取发言。课后,为他们查缺补漏,提高基础知识水平。并用滚雪球的方法,每周安排一次综合练习,循序渐进,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减少遗忘。
教师要善于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对“学困生”,不能大声训斥,讽刺挖苦;也不能在课堂上指名道姓批评一通。教师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发现他们的不足,课外与其谈心,交换意见,促使其改正。对他们的学业成绩,哪怕是点滴的进步,都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师生双方互尊互爱的交流,引出双方情感“爱”的“共鸣”。他们越学越感到有奔头,逐渐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二、多给机会
大部分学困生有严重的惰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必须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要激发学习兴趣,强化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克服惰性,以非智力因素来弥补智力因素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创设情境和机会,让学困生主动参与,表现自己的才能,减少挫折感,尽可能多地获得教师的肯定表扬和同学们的赞许认可。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不要一看到答案不对就打“×”,应观察其回答问题的思路和答题技巧,指出对的部分,划出错的地方,待其改正后,再给予评分。如果改对了,还可以打满分给予鼓励。为了激励学困生,还可以在他们之间展开竞赛,看谁进步快。让他们感到试一试就能行,拼一拼就能赢。
三、加强指导
大部分学困生都存在着学习方法不正确的问题。为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对他们的学法指导。在大的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课前预习→专心听讲→及时复习→独立作业→改正错误→系统小结→课外学习”的基本学法。在小的方面,对学困生如何掌握概念、如何写好字、如何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如何提高阅读和写作等问题做具体指导。另外,重视指导学生进行“意义识记”,尽量减少“机械识记”。这样做的结果,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校本科研的培训。让我在实践中不断转变教师的角色,直接地促进我转变教育观念,将新理念直接转化为我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同伴协作能力。使我能在实践中反思,在尊重中交流,在领悟中调整,在合作中成长。校本科研真正成为了我成长的“沃土”。
科研骨干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今年三月,我有幸成为爱辉区“十二五”第一期科研骨干培训班的一员,这也给我提供了一次学习与提高的机会。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吴守垣的专家讲座《研究行动,在研究中行动》,有幸福中学的高巍红老师的生本观摩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我校的“导学案”教学论坛、第五小学的关于“目标导学法”课改实验汇报,还有分组式学员间的互动交流等等。本次集中培训仅有两天时间,内容安排的非常紧凑,学习很辛苦,可是我也从中收获了很多。每一次活动中都能感受到不同新思想新观念。下面简单谈谈我在本次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得到了提高。
开班式上,科研所的孙所长提出了四点要求:要树立通过科研让学校发展的理念,要树立校本研修的理念,要树立研究要符合规范,要树立向科研要质量。这使我认识到科研的重要。
孙所长还提出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研究的观点。我很赞同。
吴专家指出:今天的学校教育真正关注人的发展,体现在学习者的主体性—————与文本对话、与他人对放、与自己对话。课程体现在优化教学内容,教师的转变体现在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上。课堂转型体现在构建“以教导学,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程序。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生为主体的学,作业为主线的练。等等内容让我受益非浅。
幸福中学校长的讲座《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中指出: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学习是儿童的本能是天性,教师是生命的牧者(“纤夫”变“牧者”,拉牛上树到驱牛向草)我认为这比喻非常形象,学习者听来形象易懂,也不枯燥无味。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肖校长指出根本抓住未(由知识点转向思维点的策略)。
这对于我今后的课堂教学非常有帮助。幸福中学的生本课堂已经走在了我区的前列,真正值得我去学习。高巍红老师的生本观摩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师的自然流露,亲切的语言,学生的勇跃发言,积极探究,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做个“牧者”。
吴玉利的讲座《加强魔灯应用,推进信息建设》中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科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各教师变革教学行为的工具,创设教学环境,为课程提供资源。这对于我来说是个新的认识、新的事物。我非常赞同。魔灯应用于数学教学活动中,而且今后我去努力学习利用魔灯平台进行教学的。
叶枫主讲的利用教学反思、案例、叙事开展研究,邱海艳主讲的关于教师个人课题的研究,这些纯理论的东西在我今后的科研活动中会大有帮助的。而且教师的个人课题本人现在正在进行中。
魏主任的学习《规划纲要》推进素质教育讲座。我以前从来也没有接触过,这是个全新的事物。我认真做了笔记。
20字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战略主题的核心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重点: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次培训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我以前闻所未闻的。我认为收获非常大。我已经从教十三年了,以前的我认为搞科研那是领导的事,个人能研究明白什么,个人搞科研就是浪费时间,科研与我个人没有一点关系,我作为一名教师把学生教的成绩搞好就行了。但是现在看来不是这么一回事呀。搞科研你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写论文,写反思,写案例,这都是与我的教学息息相关的。真正是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研究。
新的时代要求教育以人为本,教师由主体转向主导,学生由接受型转向探究型与接受型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我也会在教材的研究上多下功夫,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性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读懂的问题,教师不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领悟,让学生分析;学生有问题可随时发问,有不同见解要随时发表;学生实在不懂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点评,指导或精湛的讲解。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
两天的培训很快结束了,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次自我提升的机会。这次培训使我明白了科研就在我们身边,明白了科研对教育的重要,我决心在“十二五”科研课题中扎扎实实地做好科研工作,取得真正的成果。
科研骨干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今年由于各种原因,我由语文改为了历史,刚开始的时候,我不以为然,觉得历史是个小学科,没什么大不了的,直到这次历史骨干教师培训,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使我对历史学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这次培训先是听了两个老师对20XX年历史会考试题的分析和解说,使我充分明白了初三历史学业考试的命题思路是根据历史学科特点,突出历史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要充分重视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指导作用;要注意建设知识体系,以专题的形式组织学生复习;转变观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坚持把基础知识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多看书,多学习,关注史政与历史的交融点以及亚热点等等。
接着,我们又看了三节省级优质课,并有三位老师对这几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他们分别从我的感受、我的思索以及值得商榷的地方做了分析和解说,让我觉得受益匪浅,从心里对一堂优质的历史课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确了自己的课堂还存在很多不足,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提高!
最后,烟台教研员孙老师详细地向我们阐述了一节好课的几个要素,使本来已经明白了优质课要素的我,顿时茅塞顿开,零散的东西变得系统化了,对一堂好课有了更确切的认识,孙老师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1、全面衡量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关键从8个方面论述了教学的全过程,具体、明白,让人一目了然!
2、“好课”好在哪里?这个问题孙老师从6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学生到教师,从目标到课堂训练,面面俱到,详细具体,很好的给我们以引导。
3、真心拙识,这个问题,孙老师以三个“最”结束了她的讲话:
最核心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
最现实的教学起点学生认识上的困惑和矛盾。
最重要的教学智慧顺应学生的学习状态。
这次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最主要的是我的教学态度得到了转变,充分认识到了教学无小科,尽职尽责才是真。学到了教无定法,学会了用反思来不断提高自己!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知识含量还太低,需要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素质,真正做到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水平。
这次学习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历史教研员的务实,从莱阳的到烟台的,都在实实在在的`为中学的历史教学努力着,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科研骨干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1月11日至12日,我有幸参加了禄丰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科研课题研究培训。本次培训是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科研能力,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培训中,教研室负责课题研究的吴华昌老师从课题研究的意义、选题、申报、立项、开题、中期研究、结题、成果应用等一系列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并结合各校在课题研究中子课题划分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剖析和指导。通过培训,我对课题研究工作有了更明确地认识。
一、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虽然参与了几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对于课题研究的要求在理解上还有一些偏差。本次培训让我进一步明确了如何进行选题、如何撰写课题申请报告、课题材料如何搜集,阶段性实践成果如何撰写以及研究成果如何整理等,对今后从事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分工合作、注重积累
课题研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可能由个体单独完成,需要各位同事的通力合作。工作分工不能随意,合理分工是高效、准确达成目标的保证,因此应该针对每人的实际与专长,安排恰当的任务,让每个成员都负有责任和使命,才能不断增强研究小组的凝聚力,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率。
课题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它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都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冥思苦想日积月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从某种意义上说,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是一种资料的搜集、积累和消化的过程。搜集资料是一项艰苦细致又有一定技术性和学识功底的工作。研究某一课题,必须尽可能地占有涉及这一问题的所有资料,如果不全面,就可能出现偏差。因此,研究者要明确应收资料的方向、范围、内容,只有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阅读、归类、分析、综合、提炼,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建。
三、在研究中不断反思、实践、改进
课题研究重在过程,最终目的`是要指导实践。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性、延续性、系统性,很强的活动,需要在研究中进行深入地学习与思考,力求在实践摸索中找到答案。在课题研究整个过程中,必须培植“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使课题研究自始至终都保持活力,不偏离研究方向。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遇到的困惑,相互交流经验教训,在不断的反思与借鉴中,拓展新思维新空间。
课题研究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一种学习理论进行研究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要从课堂教学出发,着手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实践验证。为此课题组成员结合课题研究的方向与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尝试,并组织成员观摩、评课,以及时发现问题,改正课堂教学方法。
科研骨干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校本科研的培训让我们的双眼有了自信的光芒,头脑有了睿智的思想,工作有了创新的火花。过去我对学困生的教育和教学方法始终是不知如何对待他们。对于学困生的教育我一直处于盲目的状态,找不到科学恰当的方法。通过校本科研的培训让我找到方向和指路灯,懂得改变学困生的科学正确的方法。如:
一、情感交流
教师要把学困生看成伙伴,主动和他们交朋友,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要求和建议,为他们排忧解难。勉励他们:“只要树立信心,改进学习方法,发奋努力,一定能提高学习成绩。”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鼓励,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对待自己和学习。
除了抓住良机及时进行引导之外,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给予学困生们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时,即使他们回答得不正确,也不加指责,而且还要表扬他们能积极争取发言。课后,为他们查缺补漏,提高基础知识水平。并用滚雪球的方法,每周安排一次综合练习,循序渐进,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减少遗忘。
教师要善于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对“学困生”,不能大声训斥,讽刺挖苦;也不能在课堂上指名道姓批评一通。教师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发现他们的不足,课外与其谈心,交换意见,促使其改正。对他们的学业成绩,哪怕是点滴的进步,都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师生双方互尊互爱的交流,引出双方情感“爱”的“共鸣”。他们越学越感到有奔头,逐渐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二、多给机会
大部分学困生有严重的惰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必须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要激发学习兴趣,强化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克服惰性,以非智力因素来弥补智力因素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创设情境和机会,让学困生主动参与,表现自己的才能,减少挫折感,尽可能多地获得教师的肯定表扬和同学们的赞许认可。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不要一看到答案不对就打“×”,应观察其回答问题的思路和答题技巧,指出对的部分,划出错的地方,待其改正后,再给予评分。如果改对了,还可以打满分给予鼓励。为了激励学困生,还可以在他们之间展开竞赛,看谁进步快。让他们感到试一试就能行,拼一拼就能赢。
三、加强指导
大部分学困生都存在着学习方法不正确的问题。为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对他们的学法指导。在大的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课前预习→专心听讲→及时复习→独立作业→改正错误→系统小结→课外学习”的基本学法。在小的方面,对学困生如何掌握概念、如何写好字、如何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如何提高阅读和写作等问题做具体指导。另外,重视指导学生进行“意义识记”,尽量减少“机械识记”。这样做的结果,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校本科研的培训。让我在实践中不断转变教师的角色,直接地促进我转变教育观念,将新理念直接转化为我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同伴协作能力。使我能在实践中反思,在尊重中交流,在领悟中调整,在合作中成长。校本科研真正成为了我成长的“沃土”。
科研骨干培训心得体会 篇15
通过这次学研究,使我受益匪浅。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了一些以前从没有知道的内容和好处,了解到在小学进行教科研的意义,认识到课题研究就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有目的、有计划地用科学的态度认识教育现象提炼教育经验,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即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总结工作,找出一条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科学方法。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可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
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学习理论进行研究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文献资料和筛选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归纳和概括研究资料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对于新的教学任务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也是我们教师自身专业化的急需。历来人们都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认为只要有点文化知识就能够做教师。不认识也不认可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要求。教师参加教育科研,也是教育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不仅可以为教育科学提供大量的实践经验,为教育学提供源头活水,而且可以吸收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把这些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发展应用教育技术科学,为教育学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综上所述,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是发展教育科学的需要,也是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用这种正确的观念来看待教师的教育研究,消除浮燥心情,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开展好教育科研工作。
科研骨干培训心得体会 篇16
1月11日至12日,我有幸参加了禄丰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科研课题研究培训。本次培训是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科研能力,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培训中,教研室负责课题研究的吴华昌老师从课题研究的意义、选题、申报、立项、开题、中期研究、结题、成果应用等一系列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并结合各校在课题研究中子课题划分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剖析和指导。通过培训,我对课题研究工作有了更明确地认识。
一、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虽然参与了几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对于课题研究的要求在理解上还有一些偏差。本次培训让我进一步明确了如何进行选题、如何撰写课题申请报告、课题材料如何搜集,阶段性实践成果如何撰写以及研究成果如何整理等,对今后从事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分工合作、注重积累
课题研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可能由个体单独完成,需要各位同事的通力合作。工作分工不能随意,合理分工是高效、准确达成目标的保证,因此应该针对每人的实际与专长,安排恰当的任务,让每个成员都负有责任和使命,才能不断增强研究小组的凝聚力,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率。
课题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它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都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冥思苦想日积月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从某种意义上说,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是一种资料的搜集、积累和消化的过程。搜集资料是一项艰苦细致又有一定技术性和学识功底的工作。研究某一课题,必须尽可能地占有涉及这一问题的所有资料,如果不全面,就可能出现偏差。因此,研究者要明确应收资料的方向、范围、内容,只有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阅读、归类、分析、综合、提炼,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建。
三、在研究中不断反思、实践、改进
课题研究重在过程,最终目的是要指导实践。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性、延续性、系统性,很强的活动,需要在研究中进行深入地学习与思考,力求在实践摸索中找到答案。在课题研究整个过程中,必须培植“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使课题研究自始至终都保持活力,不偏离研究方向。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遇到的困惑,相互交流经验教训,在不断的反思与借鉴中,拓展新思维新空间。
课题研究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一种学习理论进行研究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要从课堂教学出发,着手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实践验证。为此课题组成员结合课题研究的方向与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尝试,并组织成员观摩、评课,以及时发现问题,改正课堂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