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大学生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2024/08/26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0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学生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

著名作家刘心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的心态,犹如一条线,而人身上的优点,就像一颗颗珍珠。良好的心态会将珍珠穿成一串美丽的项链;而一条脆弱的线,会使珍珠散落在地,失去价值,”的确,优秀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所有素质的基础。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在大学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是学校教育所面临的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应势在必行。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如何指导大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知、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更好地适应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复杂的社会形势,成长为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和心理调节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直接的作用,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心理基础,同时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德育理论教育和高校德育实践教育得以整合与实现的基础与桥梁,只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保了高校德育内容的完整性,才能进一步实现高校德育方法的科学性和效果的有效性。

二、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是特殊的一个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当前大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理问题:

(1)大学生生活适应性差。我们强调大学生生活要“自觉、自律和自省”,“自己事情自己做”等,往往不少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不能较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等,在学习方面,存在被动学习现象,无法较快的拜托中学“逼学”、“填鸭式”学习思维,形成主动学习习惯;在生活方面,衣服裤子、床单被罩请人洗。且现在多学学生都是独身子女,父母怕孩子受苦事事包办,学校老师“宠着”,一旦在学习、生活和感情上遇到一点波澜,往往显得无所适从,甚至怀疑自己。

(2)追求怪异,讲求独特。“90后”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并没有能够供其进行参考和一起成长的伙伴,所以通常喜欢跟着时代潮流,现在的“哈韩”,“哈日”现象使“90后”盲目跟风及模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90后大学生有着很强的独立意识,因为这一代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大多是父母来包办他们的一切事情,自己洗衣服和做家务的次数很少,经济以及日常事务方面都过分的依赖父母。

(3)社会交际能力薄弱。当前进入大学的都是90后学生,面对的是新的室友、同学和老师等,由此形成的同学、师生和异性关系让很多学生极不适应,有的学生一直在父母呵护下长大,从未离开过,不懂得如何去关心别人,帮助人,生活在自我闭锁的世界中,没有倾心交流的知心朋友,遇到问题时无人可诉。

(4)承受挫折能力弱。“90后”大学生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使他们成长的道路变得更加顺利,他们的成长被赞扬和呵护不断的围绕着,优越感太强,在他们的世界里充满着阳光和笑脸。但是这样的成长经历使这些“90后”大学生们的心理太过脆弱,不够坚强,一不小心就会丧失信心,严重的情况会导致他们形成厌世的情绪。笔者在本院校系对于“对待挫折态度”的调查,经过调查的100名“90后”新生,在遇到挫折后希望“总结经验,重新来过”的人占73%,大部分“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过差,没有足够强的抗挫折能力。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途径

开展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正确对待“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每个时代的青年都具备自己独有的特点,社会、家庭、个人以及学校的共同作用促使着这些特点的形成。在对待“90后”大学生表现出来的特点时,应该持有一颗平常心,对他们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利用,针对他们的特点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育形式。首先应该对他们身上存在的共同特点予以承认,然后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对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加以理解,因为只有了解了他们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加强课程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按照贴近当代90后大学生的心理、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的原则,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和多元化的相关选修课程。课程设置和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大学阶段教育的全过程,分年级和专业有所侧重。例如,一年级主要是适应、自我和学习心理辅导,二年级是交往、情感和恋爱心理辅导,四年级侧重于就业和成才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不能再是一般的心理学理论传授,要有活动性、互动性和体验性,还要有针对性、趣味性和艺术性。

(3)开展心理辅导和健康咨询工作。高校要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健康咨询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面向全校学生,通过个别面询、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按照相关编制规定合理确定高校心理辅导教师人数,建立一支由专职人员、兼职人员、教师和学生心理辅导员多方面联合组成的工作队伍。在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队伍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常识与技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争取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的支持与指导,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职相结合、专业发展背景互补、多学科人才融合、专业综合素质较高、人员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加强专业学习培训,把心理健康师资培训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培训计划,鼓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采取自学、函授等多种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资质,同时尽快解决从事此项工作教师的工作量与职称评定等实际问题。

(5)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条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可以使大学生感到轻松、民主、和谐,保持良好的心态,还可以使他们有一种归属感,心理上有所依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还要动静结合,并辅之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便形成一种和谐、奋进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大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影响之中,促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更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危机感。

(6)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应将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在社会实践中,对一些不良现象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辨别是非的综合判断能力、承受挫折的适应环境能力。

总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时代和社会全面进步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任务,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大学生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2

著名作家刘心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的心态,犹如一条线,而人身上的优点,就像一颗颗珍珠。良好的心态会将珍珠穿成一串美丽的项链;而一条脆弱的线,会使珍珠散落在地,失去价值,”的确,优秀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所有素质的基础。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在大学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是学校教育所面临的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应势在必行。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如何指导大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知、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更好地适应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复杂的社会形势,成长为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和心理调节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直接的作用,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心理基础,同时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德育理论教育和高校德育实践教育得以整合与实现的基础与桥梁,只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保了高校德育内容的完整性,才能进一步实现高校德育方法的科学性和效果的有效性。

二、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是特殊的一个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当前大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理问题:

(1)大学生生活适应性差。我们强调大学生生活要“自觉、自律和自省”,“自己事情自己做”等,往往不少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不能较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等,在学习方面,存在被动学习现象,无法较快的拜托中学“逼学”、“填鸭式”学习思维,形成主动学习习惯;在生活方面,衣服裤子、床单被罩请人洗。且现在多学学生都是独身子女,父母怕孩子受苦事事包办,学校老师“宠着”,一旦在学习、生活和感情上遇到一点波澜,往往显得无所适从,甚至怀疑自己。

(2)追求怪异,讲求独特。“90后”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并没有能够供其进行参考和一起成长的伙伴,所以通常喜欢跟着时代潮流,现在的“哈韩”,“哈日”现象使“90后”盲目跟风及模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90后大学生有着很强的独立意识,因为这一代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大多是父母来包办他们的一切事情,自己洗衣服和做家务的次数很少,经济以及日常事务方面都过分的依赖父母。

(3)社会交际能力薄弱。当前进入大学的都是90后学生,面对的是新的室友、同学和老师等,由此形成的同学、师生和异性关系让很多学生极不适应,有的学生一直在父母呵护下长大,从未离开过,不懂得如何去关心别人,帮助人,生活在自我闭锁的世界中,没有倾心交流的知心朋友,遇到问题时无人可诉。

(4)承受挫折能力弱。“90后”大学生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使他们成长的道路变得更加顺利,他们的成长被赞扬和呵护不断的围绕着,优越感太强,在他们的世界里充满着阳光和笑脸。但是这样的成长经历使这些“90后”大学生们的心理太过脆弱,不够坚强,一不小心就会丧失信心,严重的情况会导致他们形成厌世的情绪。笔者在本院校系对于“对待挫折态度”的调查,经过调查的100名“90后”新生,在遇到挫折后希望“总结经验,重新来过”的人占73%,大部分“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过差,没有足够强的抗挫折能力。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途径

开展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正确对待“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每个时代的青年都具备自己独有的特点,社会、家庭、个人以及学校的共同作用促使着这些特点的形成。在对待“90后”大学生表现出来的特点时,应该持有一颗平常心,对他们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利用,针对他们的特点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育形式。首先应该对他们身上存在的共同特点予以承认,然后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对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加以理解,因为只有了解了他们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加强课程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按照贴近当代90后大学生的心理、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的原则,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和多元化的相关选修课程。课程设置和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大学阶段教育的全过程,分年级和专业有所侧重。例如,一年级主要是适应、自我和学习心理辅导,二年级是交往、情感和恋爱心理辅导,四年级侧重于就业和成才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不能再是一般的心理学理论传授,要有活动性、互动性和体验性,还要有针对性、趣味性和艺术性。

(3)开展心理辅导和健康咨询工作。高校要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健康咨询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面向全校学生,通过个别面询、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按照相关编制规定合理确定高校心理辅导教师人数,建立一支由专职人员、兼职人员、教师和学生心理辅导员多方面联合组成的工作队伍。在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队伍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常识与技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争取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的支持与指导,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职相结合、专业发展背景互补、多学科人才融合、专业综合素质较高、人员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加强专业学习培训,把心理健康师资培训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培训计划,鼓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采取自学、函授等多种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资质,同时尽快解决从事此项工作教师的工作量与职称评定等实际问题。

(5)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条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可以使大学生感到轻松、民主、和谐,保持良好的心态,还可以使他们有一种归属感,心理上有所依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还要动静结合,并辅之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便形成一种和谐、奋进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大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影响之中,促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更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危机感。

(6)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应将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在社会实践中,对一些不良现象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辨别是非的综合判断能力、承受挫折的适应环境能力。

总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时代和社会全面进步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任务,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大学生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3

在还没学心理课的时候,我就对心理学有着一中莫名的感情,也说不清是怎样的感情,反正就是有一股想把它学好的冲动,甚至希望自己能够从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通过几周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不乏应用性。心理理论固然枯燥,但配以实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让人有一种从生活悟出哲理的感觉,视野也开阔很多。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对于自己,首先要学会欣赏自己,无论你是一棵参天大树,还是一棵小草,自我认同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其次要学会善待自己,气愤时,心疼一下自己,不要让那些无名之火伤身;忧伤时,找一些好朋友,诉说诉说,让阳光复现;劳累时,美美得睡上一觉,人不过血肉之躯,经不住太多的风霜雨血,总之就是要懂得爱自己,只有懂得爱自己的人才会知道怎么去爱别人。

通过学习心理课,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也考虑周到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给予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心理课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还是从自身修养上我都进步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得成长着。我很感谢许倪倪老师和心理课,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许多多。心理学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心理特点,也让我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周围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我调整,失意的时候,悲伤的时候,我会安慰自己:快乐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放开胸襟,包容这个世界,我们的生活会很超然,成功也会不求而遇;成功时,快乐时,也不要太自满,要学会居安思危。

心理课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通过上心理健康课,让我终于感到人生的珍贵,感到要孝顺父母,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悟到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用父母为我们操心,不让他们为我们担心,我们还要关心身边的人,让每个人得到关心。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真正踏入社会,但是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就如同我们的朋友一样,我们要凡事真诚。存真诚的心,说真诚的话,作真诚的事。自己有了什么错失,应当坦白承认,切不可设词遮掩;有人责备劝导你的时候,要存着谦卑感谢的心领受,切不可羞恼拒绝。与人同处不可有虚伪的客套,但总要彬彬有礼,举止中节,使人在你的动作举止上没有可挑剔的地方。多爱人才能多得人的爱,多敬人才能多得人的敬,多宽容人才能多得人的宽容,多体恤人才能多得人的体恤。你发出去的是什么,你得回来的也是什么。

最后这个学期的心理课也即将结束了,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我的大学生活的十二分之一过去了,想想抓住了什么,后头一看并没有太多硕果。继续努力吧,让自己做得更好!

大学生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4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让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现谈谈自己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顺应学生的天性,允许他们彰显自身的个性。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学生情操,充实中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中学生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全校上下要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多次主题班会及团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抓学校教育,引导教师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平等相待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总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我希望学校和社会、家庭都要把教师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重视起来,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并在机制上、师资上落实到位,方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收到实效,从而培养出适应未来的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才。总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真是受益匪浅。

大学生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5

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知识爆炸的今天,人类也随之进入了情绪负重的年代。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自然就十分敏感。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本身存在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

种种心理压力积压在一起,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作为天子娇子,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及时为学生疏通心里,排解压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么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员,我们如何来判断自己或者是周围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项基本原则:

其一,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否趋于一致。

其二,心理与行为行动是否趋于一致。

其三、人的情绪在一个阶段内是否稳定。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与以上违背较大的情绪,那么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那么什么叫心理障碍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它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如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以上的情绪状态,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做到心理健康。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主动与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沟通。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当我们心中感到压抑时,就应该及时主动的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面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才能迎合二十一世纪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才能在其中搏击翱翔,走向成熟,迎接挑战。

大学生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6

所谓健康,有很多人认为只要有强健的体魄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在当今日益复杂的社会中,我认为不仅要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二者缺一不可。所以今天下午的讲座,对于我们这些还很年轻的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师生关系、家长关系和同伴关系的不协调是导致当今中小学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其中师生关系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当前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异化,要克服这些我们应该做的措施就是调适好师生关系,按照人际关系中的互动的规律去做。其中,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而人类的心理_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失调。

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去入手:首先是人际互动的心理规律是人偏好正性刺激,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即使心理明白是假的、虚的,还是喜欢听。所以我们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措施,比如赏识、赞赏。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就是因为赞赏可以改善机体气氛,有利于搞好儿童教育,提高教师的领导艺术,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但前提这些赞赏必须是真诚的、是被在意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就是自我性,通常情况下人都是在利益相关的时候为自己考虑的多一些,不过这也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还有就是在某种情况下会出现嫉妒之心,这是很不好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及时地观察了解学生,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否则有的后果会很严重。还有一种就是就是羡慕之心,这是产生在一种美好基础之上的。

还有就是心理归属感。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很惧怕孤独、希望能够远离孤独,尤其是差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及时地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自己也是这个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从它的闪光点出发,逐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不觉得孤独。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希望自己的情感被共享、被分担,同时也希望自己在不幸或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有人相信。

之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现在有很多学生跳楼_的、离家出走的、误入歧途的这些悲剧发生。我也在想如果我们这些教育者能够及时地去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多关心他们、去教育他们,也许就会减少这些悲剧的发生了。

通过今天上午李教授的讲解后,让我明白,学生出现逆反、任性等问题,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并非故意和老师作对。而且,出现问题的孩子正是需要我们的包容和帮助,我们老师不应该嫌弃他们,就像医生不能嫌弃病人一样,要真诚地帮助他们。当我们把问题学生当成一个个研究对象“对症下药”时,就会觉得有乐趣在其中了。我真得很庆幸能够有这么好的机会去学习,给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所以在最后几天的学习中,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的!

大学生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7

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不但要拥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较强的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在竞争力如此之大的现在社会,因就业难、前程不明朗和竞争压力等等原因下大学生中患忧郁症、夸大妄想症等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正在猛增,引发轰动社会的事件多的不胜数罪错屡有发生。社会学家和有关专家已经注意到,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各大高校都不可忽视。

在今年5月份,我系学生会学习部为培养我院学生健康的心理,特地召开一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题班会,意在让大学生认真的分析自己身上存在的心理问题,共同来探讨,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让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向上发展。依照策划,我们将从各渠道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汇编,其中也有许多高校成功举办地资料,总结了有以下特点:

1、有人士的解说,能够准确剖析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了多种宣传手段,尤其是多媒体器材的运用,宣传更加到位。

2、各高校之间都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结合实际,我们从中吸取了一些经验,运用了所能运用的宣传方式,在院内进行了宣传,各种海报、横幅吸引学生们的目光,由于这次时间准备充分,考察结果比较好,同学们都踊跃上台提出现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问题有针对性和普遍性,这个现象是非常好的。

然而这也显露出一个弊端,正因为提出问题有针对性和普遍性,使得以同学们的力量略显薄弱,有些问题作为一个阅历不足的大学生是无法解答的,即使明白,也很难用语言开导大家,所以通过这次班会,我系学生会学习部提议在学校建立一个大学生心理咨询平台,里面有专业的心理导师指导,同学们可以以邮件或其他网络形式与老师交流,这样有些同学能更加坦诚的与老师交流,老师也能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

然而接下来举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班级手抄报比赛也顺利开展,各种漂亮、精致的手抄报在校内进行展示,说明这次主题班会在各班都引起了重视,大家都用心准备资料,绘画板式,这也是我们这次主题班会的特色,用这种评比的方式,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大家都踊跃投入到这次活动中来。这次活动成功的地方很多,但仍有不足之处,正是要有这种进取的心态,我系学生会学习部的工作才能越做越好。

大学生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8

著名作家刘心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的心态,犹如一条线,而人身上的优点,就像一颗颗珍珠。良好的心态会将珍珠穿成一串美丽的项链;而一条脆弱的线,会使珍珠散落在地,失去价值,”的确,优秀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所有素质的基础。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在大学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是学校教育所面临的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应势在必行。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如何指导大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知、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更好地适应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复杂的社会形势,成长为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和心理调节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直接的作用,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心理基础,同时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德育理论教育和高校德育实践教育得以整合与实现的基础与桥梁,只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保了高校德育内容的完整性,才能进一步实现高校德育方法的科学性和效果的有效性。

二、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是特殊的一个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当前大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理问题:

(1)大学生生活适应性差。我们强调大学生生活要“自觉、自律和自省”,“自己事情自己做”等,往往不少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不能较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等,在学习方面,存在被动学习现象,无法较快的拜托中学“逼学”、“填鸭式”学习思维,形成主动学习习惯;在生活方面,衣服裤子、床单被罩请人洗。且现在多学学生都是独身子女,父母怕孩子受苦事事包办,学校老师“宠着”,一旦在学习、生活和感情上遇到一点波澜,往往显得无所适从,甚至怀疑自己。

(2)追求怪异,讲求独特。“90后”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并没有能够供其进行参考和一起成长的伙伴,所以通常喜欢跟着时代潮流,现在的.“哈韩”,“哈日”现象使“90后”盲目跟风及模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90后大学生有着很强的独立意识,因为这一代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大多是父母来包办他们的一切事情,自己洗衣服和做家务的次数很少,经济以及日常事务方面都过分的依赖父母。

(3)社会交际能力薄弱。当前进入大学的都是90后学生,面对的是新的室友、同学和老师等,由此形成的同学、师生和异性关系让很多学生极不适应,有的学生一直在父母呵护下长大,从未离开过,不懂得如何去关心别人,帮助人,生活在自我闭锁的世界中,没有倾心交流的知心朋友,遇到问题时无人可诉。

(4)承受挫折能力弱。“90后”大学生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使他们成长的道路变得更加顺利,他们的成长被赞扬和呵护不断的围绕着,优越感太强,在他们的世界里充满着阳光和笑脸。但是这样的成长经历使这些“90后”大学生们的心理太过脆弱,不够坚强,一不小心就会丧失信心,严重的情况会导致他们形成厌世的情绪。笔者在本院校系对于“对待挫折态度”的调查,经过调查的100名“90后”新生,在遇到挫折后希望“总结经验,重新来过”的人占73%,大部分“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过差,没有足够强的抗挫折能力。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途径

开展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正确对待“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每个时代的青年都具备自己独有的特点,社会、家庭、个人以及学校的共同作用促使着这些特点的形成。在对待“90后”大学生表现出来的特点时,应该持有一颗平常心,对他们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利用,针对他们的特点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育形式。首先应该对他们身上存在的共同特点予以承认,然后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对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加以理解,因为只有了解了他们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加强课程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按照贴近当代90后大学生的心理、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的原则,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和多元化的相关选修课程。课程设置和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大学阶段教育的全过程,分年级和专业有所侧重。例如,一年级主要是适应、自我和学习心理辅导,二年级是交往、情感和恋爱心理辅导,四年级侧重于就业和成才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不能再是一般的心理学理论传授,要有活动性、互动性和体验性,还要有针对性、趣味性和艺术性。

(3)开展心理辅导和健康咨询工作。高校要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健康咨询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面向全校学生,通过个别面询、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按照相关编制规定合理确定高校心理辅导教师人数,建立一支由专职人员、兼职人员、教师和学生心理辅导员多方面联合组成的工作队伍。在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队伍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常识与技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争取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的支持与指导,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职相结合、专业发展背景互补、多学科人才融合、专业综合素质较高、人员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加强专业学习培训,把心理健康师资培训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培训计划,鼓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采取自学、函授等多种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资质,同时尽快解决从事此项工作教师的工作量与职称评定等实际问题。

(5)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条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可以使大学生感到轻松、民主、和谐,保持良好的心态,还可以使他们有一种归属感,心理上有所依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还要动静结合,并辅之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便形成一种和谐、奋进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大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影响之中,促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更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危机感。

(6)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应将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在社会实践中,对一些不良现象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辨别是非的综合判断能力、承受挫折的适应环境能力。

总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时代和社会全面进步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任务,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大学生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9

20xx年3月8日下午5时20分,x大学x栋朋辈心理辅导室的新学期第一次内部专业培训活动在x栋辅导室举行。这一次内部活动的主题是“微表情心理学”,由辅导室成员xx与xx共同主持。

活动的主旨:增加楼栋辅导室成员的心理知识与技能,开拓成员们的思维与意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知识,与此同时也锻炼成员的能力,也增加了咨询室的凝聚力。

活动流程:xx主持,介绍了读心术与微表情。微表情收入类作为一种生物的实现生存和繁衍的本能反应,是人类收到有效刺激后不受思维与意识控制的真实反应,最能体现人的真实想法。

接着主持人展示了一些面部情绪图,主要包括了微表请的六大种类:愉悦,愤怒,厌恶,轻蔑,恐惧和惊讶。然后又看了一段关于微表情实际运用的视频,让我们了解了微表情的作用与重要性。

最后本次内部活动由xx做总结,具体的谈到了本次活动的优缺点,并给予两位主持中肯的建议。又谈到了开展楼栋内部活动的意义与必要性。

一是锻炼新人,而是丰富楼栋成员的心理学知识,三是增强楼栋成员的凝聚力。

下午6时40分,x栋朋辈心理辅导室内部活动结束。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学到了许多心理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楼栋的凝聚力。这也是我们进行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很高兴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让同学们学到更多的课本以外的知识。

大学生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通过此次培训,让我对心理教育又有了新的的了解,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我很认真的听了赵教师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在这次培训中以及对于未来的一些所思所想。

通过学习,我更清晰地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老师首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

1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2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

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

4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

经验可以参照、但决不能照搬。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借鉴经验、勇于创新是我们需要的工作态度。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一届学生也都具有新的时代特点,我们必须能沉进去,也能跳出来,不能为过去的经验所累,不能为过去的思想所束缚。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则需要我们将每一批学生都当作第一批学生,用最初最真最深的爱与热情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并在工作中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让我们的学生能在大学校园这一沃土上健康愉快地成长成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需要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更需要有足够的爱心与智慧;既需要广博的知识、宽阔的胸怀、成熟的思想、淡泊的心境;更需要忠于本职、甘于寂寞、勇于奉献,把握时代的脉搏,贴近学生的实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大学生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这个学期我有一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这也是大学的必修课程之一,这也能够看出来大学对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视,见解说明其重要性。通过老师的讲课,我才知道原来我们身边的很多现象都是跟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可是我们现在很多的同学对这个都不重视,甚至是还没有这个概念,我也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在网络上看到别人说抑郁了什么的,我心理还是比较怀疑的,抑郁症和其危害性我都是知道的,也十分重视,但是我并不清楚哪些东西属于抑郁的现象,所以网上看到每个人都说自己抑郁了就会产生一种不相信的感觉,觉得哪有那么多,上课后我才了解到,原来抑郁的现象真的特别多,许多人一直没有关注罢了。

比如有的人看待一个问题会用特别悲观的监督去看待,也有些人对某些事情的执念特别深一直沉溺进入不愿意忘却,这些都是有一些抑郁的轻微症状的,老师说很多人包括我们在坐的同学都是这样对一个事情看不开,就容易产生不好的心情,然后又不能及时得到疏解,久而久之就容易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

一个学期的课程中,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的知识点的,也给我们讲了许多的疏解的方法,还通过许多案例让我们来分析怎么取开解他们,我影响中最深的是这对情侣恋爱的问题,就是一男一女恋爱,然后男的后面出轨了,因为女生是初恋,所以一直忘记不了想不开,后面还割腕了。

虽然后面没有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但是让我有很大的感触,爱情本来是美好的事情,可是成为了这样的结局真的让人感伤,老师跟我们分析了其中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一方出轨了,但是还有一方面是那个女生性格比较内向,然后分手后也没有人陪她聊天什么的,不开心的事全都憋在心里,所以久而久之就导致自己郁闷、抑郁了,所以才发生后面的事情。

这就告诉了我,我们在遇到心里想不开的事情的时候,可以去找别人倾诉或者通过其他的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千万不要一直憋在心里,最后明明是别人的错误却伤害了自己。

心理健康问题十分的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要注意,我们可以适当的运动,让自己的心情得到放松,或者去找玩的好的朋友聊天,说出自己的郁闷,再或者寻找专业心理医生的开导,千万不要闷在心里惩罚自己。

大学生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我有幸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我很认真的听了多位专家的理论课,还有课上与课下的交流,让我受益匪浅,以下就是我在这次培训活动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所想。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学习,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与考试焦虑、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抑郁、自卑心理严重、对新环境不适应等等,并且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可是,不正确的关注,反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预防为主的,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不应该只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应该是有他们的各自作用的;不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一门增加学生负担的学科,而应该具有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成长的独特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你生搬硬套理论,不要我们教师诚惶诚恐,而应该是讲究艺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式应该是形式多样,时时处处注意的问题。

二、心理教育培训对于教师自身的重要性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老师也有烦心的事,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苦恼。但如果要做一名受欢迎的老师,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更不能因此而在课堂上随意发怒,挖苦打击学生。而是要学会良好的情绪控制,在走进教室的前一刻,告诉自己,“一定要微笑”,要把自己最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学生,并以此来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没有一个学生愿意看到一个怒气冲天,动不动就发火的老师的。教师乐观积极地稳定地情绪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提高心理健康的时效性。在新形势下,小学生不同阶段表现出各自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一是新生入学的适应期。这一阶段应用心理评价系统建立小学生的心理档案,目的是通过分析评价,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气质、性格类型、兴趣爱好、情绪意向等基本心理素质和个体心理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树立健康的新形象。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的角色转换,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学习生活的困惑期。这一阶段小学生正处于儿童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阶段,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日益发展并初步占主导地位,口头言语,内部言语能力不断完善,但学习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自制力差,社会道德是非判断力以近期、自我为主的特点。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焦虑、人际关系不良、多动症和学习无能的心理问题。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指导,开发小学生潜能,建立心理健康新观念,塑造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推进整体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

大学生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

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

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

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

大学生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我有幸参与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挂念。本次培训我很认真的听了多位专家的理论课,还有课上与课下的沟通,让我受益匪浅,以下就是我在这次培训活动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生疏和所想。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学习,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同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同学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与考试焦虑、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抑郁、自卑心理严峻、对新环境不适应等等,并且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可是,不正确的关注,反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更严峻的后果。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是预防为主的,面对的`是全体同学,不应当只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同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应当是有他们的各自作用的;不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简洁地理解为一门增加同学负担的学科,而应当具有促进同学各方面健康成长的独特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你生搬硬套理论,不要我们老师诚惶诚恐,而应当是讲究艺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式应当是形式多样,时时处处留意的问题。

二、心理教育培训对于老师自身的重要性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老师也有烦心的事,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苦恼。但假如要做一名受欢迎的老师,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将自己的不良心情带入课堂,更不能因此而在课堂上任凭发怒,挖苦打击同学。而是要学会良好的心情把握,在走进教室的前一刻,告知自己,“肯定要微笑”,要把自己最乐观乐观的精神面貌呈现给同学,并以此来感染同学的学习心情。没有一个同学情愿看到一个怒气冲天,动不动就发火的老师的。老师乐观乐观地稳定地心情对于同学的心理健康形成有乐观地促进作用。

提高心理健康的时效性。在新形势下,学校生不同阶段表现出各自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这就要求老师有针对地开展工作。一是新生入学的适应期。这一阶段应认真理评价系统建立学校生的心理档案,目的是通过分析评价,了解每一个同学的气质、性格类型、爱好爱好、心情意向等基本心理素养和个体心理差异,挂念同学生疏自我,接纳自我,树立健康的新形象。同时有助于同学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的角色转换,为他们身心健康进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学习生活的困惑期。这一阶段学校生正处于儿童身心进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阶段,其次信号系统活动日益进展并初步占主导地位,口头言语,内部言语力量不断完善,但学习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自制力差,社会道德是非推断力以近期、自我为主的特点。

通过心理询问、心理训练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方式解决同学学习焦虑、人际关系不良、多动症和学习无能的心理问题。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指导,开发学校生潜能,建立心理健康新观念,塑造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推动整体素养教育的贯彻实施。

大学生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5

通过此次培训,让我对心理教育又有了新的的了解,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我很认真的听了赵教师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在这次培训中以及对于未来的一些所思所想。

通过学习,我更清晰地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老师首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

1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2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

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

4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

经验可以参照、但决不能照搬。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借鉴经验、勇于创新是我们需要的工作态度。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一届学生也都具有新的时代特点,我们必须能沉进去,也能跳出来,不能为过去的`经验所累,不能为过去的思想所束缚。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则需要我们将每一批学生都当作第一批学生,用最初最真最深的爱与热情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并在工作中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让我们的学生能在大学校园这一沃土上健康愉快地成长成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需要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更需要有足够的爱心与智慧;既需要广博的知识、宽阔的胸怀、成熟的思想、淡泊的心境;更需要忠于本职、甘于寂寞、勇于奉献,把握时代的脉搏,贴近学生的实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大学生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6

所谓健康,有很多人认为只要有强健的体魄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在当今日益简单的社会中,我认为不仅要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二者缺一不行。所以今日下午的讲座,对于我们这些还很年轻的老师来说,是格外重要的。

师生关系、家长关系和同伴关系的不协调是导致当今中学校心理不健康的主要缘由,其中师生关系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当前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异化,要克服这些我们应当做的措施就是调适好师生关系,依据人际关系中的互动的规律去做。其中,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而人类的心理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失调。

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去入手:首先是人际互动的心理规律是人偏好正性刺激,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宠爱听好听的话,即使心理明白是假的、虚的,还是宠爱听。所以我们老师就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措施,比如赏识、观赏。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就是由于观赏可以改善机体气氛,有利于搞好儿童教育,提高老师的领导艺术,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但前提这些观赏必需是真诚的、是被在意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其次就是自我性,通常状况下人都是在利益相关的`时候为自己考虑的多一些,不过这也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还有就是在某种状况下会消灭嫉妒之心,这是很不好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所以我们老师在平常的教育过程中,准时地观看了解同学,尽量避开这种现象的发生,否则有的后果会很严峻。还有一种就是就是艳羡之心,这是产生在一种奇特基础之上的。

还有就是心理归属感。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很惧怕孤独、期望能够远离孤独,尤其是差生,作为老师我们应当准时地关怀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暖和,自己也是这个班集体中不行缺少的,从它的闪光点动身,逐步建立他们的自信念。使他们不觉得孤独。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期望自己的情感被共享、被分担,同时也期望自己在不幸或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有人信任。

之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现在有很多同学跳楼的、离家出走的、误入歧途的这些悲剧发生。我也在想假如我们这些教育者能够准时地去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多关怀他们、去教育他们,或许就会削减这些悲剧的发生了。

通过今日上午李教授的讲解后,让我明白,同学消灭逆反、任性等问题,是由于多种缘由造成的,并非有意和老师作对。而且,消灭问题的孩子正是需要我们的包涵和挂念,我们老师不应当嫌弃他们,就像医生不能嫌弃病人一样,要真诚地挂念他们。当我们把问题同学当成一个个争辩对象“对症下药”时,就会觉得有乐趣在其中了。我真得很庆幸能够有这么好的机会去学习,给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挂念,所以在最终几天的学习中,我肯定会好好珍惜的!

大学生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7

所谓健康,有很多人认为只要有强健的体魄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在当今日益简单的社会中,我认为不仅要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二者缺一不行。所以今日下午的讲座,对于我们这些还很年轻的老师来说,是格外重要的。

师生关系、家长关系和同伴关系的不协调是导致当今中学校心理不健康的主要缘由,其中师生关系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当前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异化,要克服这些我们应当做的措施就是调适好师生关系,依据人际关系中的互动的规律去做。其中,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而人类的心理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失调。

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去入手:首先是人际互动的心理规律是人偏好正性刺激,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宠爱听好听的话,即使心理明白是假的、虚的,还是宠爱听。所以我们老师就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措施,比如赏识、观赏。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就是由于观赏可以改善机体气氛,有利于搞好儿童教育,提高老师的领导艺术,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但前提这些观赏必需是真诚的、是被在意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其次就是自我性,通常状况下人都是在利益相关的时候为自己考虑的多一些,不过这也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还有就是在某种状况下会消灭嫉妒之心,这是很不好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所以我们老师在平常的教育过程中,准时地观看了解同学,尽量避开这种现象的发生,否则有的后果会很严峻。还有一种就是就是艳羡之心,这是产生在一种奇特基础之上的。

还有就是心理归属感。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很惧怕孤独、期望能够远离孤独,尤其是差生,作为老师我们应当准时地关怀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暖和,自己也是这个班集体中不行缺少的,从它的闪光点动身,逐步建立他们的自信念。使他们不觉得孤独。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期望自己的情感被共享、被分担,同时也期望自己在不幸或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有人信任。

之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现在有很多同学跳楼的、离家出走的、误入歧途的这些悲剧发生。我也在想假如我们这些教育者能够准时地去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多关怀他们、去教育他们,或许就会削减这些悲剧的发生了。

通过今日上午李教授的讲解后,让我明白,同学消灭逆反、任性等问题,是由于多种缘由造成的,并非有意和老师作对。而且,消灭问题的孩子正是需要我们的包涵和挂念,我们老师不应当嫌弃他们,就像医生不能嫌弃病人一样,要真诚地挂念他们。当我们把问题同学当成一个个争辩对象“对症下药”时,就会觉得有乐趣在其中了。我真得很庆幸能够有这么好的机会去学习,给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挂念,所以在最终几天的学习中,我肯定会好好珍惜的!

大学生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8

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知识爆炸的今天,人类也随之进入了情绪负重的年代。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自然就十分敏感。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本身存在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

种种心理压力积压在一起,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作为天子娇子,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及时为学生疏通心里,排解压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么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员,我们如何来判断自己或者是周围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项基本原则:

其一,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否趋于一致。

其二,心理与行为行动是否趋于一致。

其三、人的情绪在一个阶段内是否稳定。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与以上违背较大的情绪,那么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那么什么叫心理障碍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它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如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以上的情绪状态,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做到心理健康。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主动与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沟通。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当我们心中感到压抑时,就应该及时主动的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面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才能迎合二十一世纪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才能在其中搏击翱翔,走向成熟,迎接挑战。

大学生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9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

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心理健康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妥善处理同学、师生间关系,积极融入集体,热爱并勤奋学习,更好的适应新环境。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然而在大学中仍需要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职欲望。学习是大学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拼命地汲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大赛,这样及开发思维的多向性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值得重视的是英语方面,现代社会中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也可以说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之一,这样看来口语更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积极加入学生会、分团委等,如此既丰富了大学生活又锻炼了自己能力。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自己成为一个闪光点。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然而,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训练,使自己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使我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大学生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20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往往面对着各种心理压力,种种心理压力积压在一起,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作为天子娇子,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及时对学生疏通心理,排解压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如何来判断自己或者是周围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项基本原则:首先,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否趋于一致。其次,心理与行为行动是否趋于一致。最后,人的情绪在一个阶段内是否稳定。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与以上违背较大的情绪,那么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那么什么叫心理障碍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身心疲惫、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它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如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以上的情绪状态,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做到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