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教育读本的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师德师风教育读本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师德师风教育读本的心得体会 篇1
这学期,学校为了打造“书香吴家,书香校园”,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读书活动,号召全校师生坚持“每天读书一小时”,大大激发了师生阅读热情,传播了正能量。我又一次拿起了《教师新师德六项修炼》这本书,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这本书主要从“爱国守法修炼”“爱岗敬业修炼”“关爱学生修炼”“教书育人修炼”“为人师表修炼”“终身学习修炼”等六个部分谈了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全面构建,系统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读完这本书后,我心潮起伏,夜不能寐,被书中的教育理念深深地吸引了。
是啊,现在,教师角色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面临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必须大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将人本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中,真正实现教育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的本质要求。奉献是我们教师的天职!做了教师后,我就应该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就应该为这份神圣的事业努力奋斗,默默奉献,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我从十八岁就开始在教育战线上奋斗,至今已经三十五年了,其中在不通公路、没有照明、只有我和一位老校长住校的乡村小学就奋斗了十三年,真可谓是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牢牢记住了:奉献————我的天职!我觉得奉献是快乐的!我的奉献没有白费,我为山村的孩子们带去了文化知识,带去了科学的观念,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带去了致富的希望!
书中说得好,“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是啊,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就应该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就必须要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职责,我应该对自己的工作高度负责,要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们在各方面得到发展。作为一名老教师,我必须要认真做好自己的主要工作,抓好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深深地体会到,认真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是塑造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的途径。自己的课备好了,上起课来才得心应手,孩子们学习起来才会有兴趣,课堂才会是有效课堂。我们学校近几年实行了集体备课制度,每个年级组的教师在一起备课,相互研讨,共同探讨,再根据自己班上的实际情况认认真真备好课,教学的效果还真的不错!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深深的知道,教师只有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才会无微不至地去关心学生,才会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我现在教学的这个班,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面对孩子们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我都是以慈母之爱给予他们诚挚的帮助,让他们勇敢的面对生活,因此,孩子们都喜欢我,有困难或不开心的事都愿意告诉我,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对于后进生,我尊重他们的人格,没有歧视过他们,更没有体罚过他们,总是平等的对待他们,总是热情地鼓励他们改正错误,耐心地辅导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这些后进生感到了学习的快乐,感到了童年的快乐。我以前在村小教书时,有一个后进生叫黄亚川,他父亲是煤矿工人,家庭经济条件比别的孩子好,家里人都溺爱他,他的优越感很强。他非常贪玩,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无精打采,下课又爱惹是生非,经常把同学打哭。
我发现他虽然爱惹祸,学习成绩差,但是很聪明,非常爱好唱歌、画的画也很好,于是我就经常找他谈心,经常鼓励他。有一次,他画的画比平常画的画好,我就有意的给他打了一百分,还在班上表扬了他。他写的作文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作文的内容很真实,我也表扬了他,他高兴极了。从此以后,他非常听我的话,对我非常有礼貌,上课也能认真学习了,作业也能认真完成了,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去年他从浙江义乌回来还特意请我吃饭,告诉我他现在在义乌开了一个公司,发展得很好,感谢我在他读小学时经常鼓励他,帮他树立了信心和勇气,要不然他不会有今天的成绩。是啊,只要你能多关心孩子们,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孩子们会对你的好记一辈子的。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更应该为人师表。常言说得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确,教师只有自己做到了己正,才能做到正人。只有做到了严于律己,才能做到以身作则只有做到了率先垂范,才能做到以身立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孩子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做学生的楷模,因此,我在孩子们和家长的眼中是德高望重的。我的言行在孩子们的心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平时在学校爱看书报,我的学生在学校也爱看书报;我放学后爱到书店去看书,我的学生也爱到书店去看书;我爱锻炼,我的学生也爱锻炼了;我对家长们都很有理有节,学生们也对长辈很尊敬。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对教师这一行业尤其重要。我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大专毕业证,我还拿到了了重庆市计算机中级考试合格证,重庆市普通话二级甲等考试合格证,重庆市信息技术首批培训合格证,我还积极参加县上组织的各种教学培训。通过这些培训,补充了我知识的不足,提高了我的业务水平。
师德师风教育读本的心得体会 篇2
近期,我校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深入学习师德规范。广大教师坚持育人为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涌现了一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精心育人,开拓创新的先进典型,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我决心以“开县优秀教师群体”为榜样,时时处处以他们的精神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积极进取,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饱满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让每一位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师德师风教育读本的心得体会 篇3
暑假里,我认真阅读了《师德培育与生成》一书。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想成为一名新世纪的合格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树立事业心。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才会热爱学生,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
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正确竖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培育教师自己的人格魅力。
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他们不是仅仅把教书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真爱去构筑学生的真爱,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他们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教师时时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感化学生的行为。
三、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
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质量意识,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热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这种爱,是不能以血缘关系和个人好恶为转移的,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如果他们切实地感到老师是在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关心自己,帮助自己,他们就会很自然地对你产生欢迎的倾向,喜欢接近你,并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导。反之,如果他们感觉到你有爱生之心,他们就会在情感上对你采取冷漠、猜疑、反感甚至抵触的消极态度,那样的话,无论你怎样苦口婆心,他们也不会接受。所以,具有爱心,是教师取得教育成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对学生爱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然而,教师只有“爱的教育”和“奉献的教育”还远远不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才是教师在爱学生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方向。
总之,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做一个以为人民服务为荣的教师,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师德师风教育读本的心得体会 篇4
在20xx年xx月xx日午时,我园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一次师德师风培训,我积极参与活动,让我受益颇深。现就学习培训情景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优良的师德、高尚的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教师是幼儿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幼儿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幼儿的表率。
二、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表现出来。我要每一天都带着一份好心境、以平和的心态、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工作中,带着微笑迎接孩子,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孩子。
三、教师的礼貌动作行为也是影响孩子的行为因素。教师应当以得体的语言和动作行为来指导幼儿的一日生活。久而久之,孩子也会构成礼貌的行为规范。让孩子得到周围人的尊重和喜爱,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总之,态度决定一切,不管做什么事情,态度是十分重要的,在生活中如此,工作中亦如此。既然是工作,就要爱岗敬业,用职业道德标准来要求自我,做到细心、耐心、用心爱孩子。幼儿园的孩子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呵护和培养。仅有幼儿身体健康、心境愉快、学习提高,作为教师才能真正感觉到工作的欢乐。
师德师风教育读本的心得体会 篇5
近日,我仔细阅读了《新世纪新师德》,那精湛的论断、缜密的推理、独到的见解和与时俱进的视野,让人爱不释手,我用了三天的时间终于读完,让人受益匪浅。在下认为这确实是一本好书,为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提供了审视师德、评价师德和强化师德的参考,也让我对于自己所从事的教师岗位所需要的师德规范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时下,教育主管部门一年一度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旨在端正师风,强化师德,言外之意就是师德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世人也对当前的师德提出了种种质疑。师德规范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效益的根本问题,要加强师德建设,不仅仅是靠社会舆论和教育活动,而更主要的是教师要依法治教,师德规范的内容和评价机制要能够与时俱进。
一、审视师德规范需要与时俱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早已由计划经济走上了市场经济的快车道,知识经济的也初见端倪。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式,如果我们再用过去那种传统的师德规范去审视和看待今天的师德状况,未免过时已久。正所谓“时已世移,变法宜矣”。
正如《新世纪新师德》上说的一样:“衡量一个社会的教师道德水准,不是看这个社会所倡导的教师道德规范体系,而是看真实的教师教育行为。如果社会所倡导的教师道德规范不被教师认可、采纳,或者说现实的教师行为与道德规范的要求不一致,那么,一方面我们要反思教师的道德素质,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其提高素质;另一方面我们要反思教师道德规范的合理性,使道德规范更适合真实的教师生活。”在以往的教师道德规范中,我们过于重视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从而使教师道德建设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审视我们过去所期望和要求的师德,很多方面都还没有与时俱进。
一是苛求教师清贫。在人们的心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是生命不止、吐丝不尽的“春蚕”;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而人们要求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甚至有人期望,如果当了教师,就应该献身于教育事业,就应该舍己为人,就因该是一个以苦为乐的“道德人”。在这种“献身”观念的支配下,教师的真实生活受到了忽视,教师的个人需求受到了排斥,从而出现了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选择了清贫的事实。因而,教师这个“高尚”的职业不仅没有给教师带来相应的社会地位,相反他们却因从教而贫穷。
在这种“献身”观念的支配下,当有教师难耐贫穷或为生活所迫而另谋生路时,当有教师在工作之余开辟了第二职业时,人们便不约而同的惊呼:教师敬业精神不足,师德严重滑坡了!人们只看到有教师另谋生计,却没有弄清楚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师的投入与受益不成比例,在教师存在生存危机的情况下,教师还能够安心从事教学工作吗?不能看到这一点,仍然要求教师敬业奉献、舍己为人,这种师德规范能够说是人道的吗?是以人为本的吗?是符合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规律和要求的吗?
二是排斥教师的自身利益。“道德和利益不是对立的,同样,教师的道德不能排斥教师的利益”。我们不能说一个人一进入教师这个职业就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因而具备职业的一般特性,教师在工作时必然要考虑投入与受益的最大化问题。教师这个职业同其他职业一样,不仅满足了社会需要,而且也应该满足这一职业的劳动者安身立命的需要,否则,这个职业不可能长期存在。教师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有人的现实需要与追求,有人的现实幸福与痛苦。我们谈论教师的幸福不能止于“桃李满天下”的精神幸福,那种认为教师的幸福只能存在于精神上的而非物质的幸福是自欺欺人的,只能让教师在困顿的现实生活中寻求到一点点心理安慰。教师精神上的愉悦不能代替教师在生活窘迫的痛苦,因而真正的教师道德规范不应该让教师去牺牲物质利益而去忍受痛苦,教师道德规范不应该是对教师的剥削,而应该是教师生活的保障。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人们从事的生产、产品交换的直接目的就是满足个人需要、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不再把追求个人利益看成是不道德的事,教师的个人利益意识也觉醒了,他们开始自觉的反思并有意识的反抗以“奉献”和“牺牲”为指导思想的传统的道德规范。这种意识与反抗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不能看作是违背了教师的道德规范。
教师不应该与清贫同日而语,排斥教师利益的道德是一种反自然的道德。我们限制或者是反对教师追求个人利益是一种与现实市场经济规律相违背的。假如我们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关于对个人利益保护的法律来重新审视我们目前的师德状况,也许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糕,我们对教师的期望也会不再是违背教师的利益,违背以人为本的思想。
例如,我们有人目前极力反对教师进行有偿家教,并且将教师有没有从事过有偿家教作为晋升、晋级、评优、表模的`必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在学生及其家长自愿的前提下进行一点有偿家教难道真的像有关人士说的那样是洪水猛兽吗?
我的儿子上八年级时,学校安排了临时聘请的一个代课教师带他们的英语课,由于业务不精,加上没有教学经验,儿子连同他们整个班的学生英语成绩滑坡严重。眼看就要上九年级了,我非常担心儿子的英语成绩。正当我和儿子无助的时候,听说一个英语教师利用暑假时间在给他的外甥和侄女补习英语知识,我听说时他已经补习了20天了,儿子也要求参加补习,我找到这个老师,他欣然同意了,后来他生病了,本来只能坚持10天,但是为了我儿子,他坚持了15天。通过这个暑假15天的补习,我儿子的英语成绩终于赶上来了,尽管不是很好,但是每次考试成绩已经能够达到中等以上水平,关键是培养了他学习英语的兴趣,当然儿子也顺利的考上了竹山一中。儿子深有感触的说:“如果没有那次补习,我是绝对没有机会考取竹山一中的,这个老师是我终生难忘的好老师。”为了表达对英语老师的感谢,我提议给他一定的报酬,他坚决拒绝。他说:“我补习的一个是外甥、一个是侄女,我能收钱吗?你是我的同行,如果你非要给钱,就是玷污了我们之间的感情。”我无奈,只好作罢。试问,一个身患重病的教师,在依法休假的炎热夏天给后进生补习功课,他到底该不该收取一定的报酬?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有投入就应该有收益,他应该收取相应的报酬才是对的,他不要是他放弃了他应得的利益,难道我们能够说凡是有偿家教都是违背师德规范的吗?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哪一部法律、法规规定教师不许从事有偿家教,我国教师法也没有禁止教师不得参加校外教育活动这一项,我国劳动法也没有限制和禁止兼职。所以,我们将教师进行有偿家教视同违背师德规范的做法是不合理的,也是缺乏依据的。当然,不好好工作,专门以有偿家教谋取暴利是错误的。
所以,我们在看待教师利益与师德规范的关系时也要用一分为二的辩证的观点。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利益的维护和保障是教师道德维持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盲目的排斥教师利益的做法是错误的;同样认为教师道德水平会随着教师利益的提高而提高的观点也是天真和幼稚的。因为利益是道德的前提和基础,是道德维护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并非充分条件。
二、审视目前师德状况需要与时俱进
在我们竹山县这样一个相对偏僻和封闭的区域内,每年都要进行廉政建设,号召教师廉洁从教,我们有的教师有些反感,认为作为一个手中无职无权的教师,除了教书还是教书,有谁来贿赂教师?我们本人不廉洁了吗?我们有机会有市场不廉洁吗?但是作为教师队伍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队伍,遍及全国各地,我们不能鼠目寸光,井底之蛙,只看在脚下和眼前,要放眼全国。
正如《新世纪新师德》中列举的一样,有教师不安心自己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专心经营家教,谋取暴利;有教师假借教师节庆贺和春节家访之名,向学生及其家长索要钱物,接受家长吃请;有教师随心所欲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人身的伤害……这些有悖师德的状况令人触目惊心,我们不得不全面的审视目前的师德状况。
例如我的一个好友在深圳民办学校任教,2010年教师节来临之际,他在QQ中问我,你接受了多少学生给你送的礼物?我非常愕然,我们这里哪有这种现象发生啊?!教师不会要,学生也不会送。但是他说,他们那里的学生纷纷向教师赠送礼物,并且还要相互攀比,所以他也收到了全班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赠送的礼物。收受了学生的礼物后,对待送与没送的学生,送多与送少的学生的看待会一样吗?今后对待学生评价还会是公平的吗?随意收受学生、家长的礼品还是廉洁从教吗?
因此,我们不能只顾自扫门前雪,休问他人瓦上霜。也需要与时俱进的看到当前师德滑坡的种种迹象,积极地参加师德教育活动,防微杜渐,时时筑牢廉洁从教的防线,确保高尚的师德风范不受不良社会风气的侵扰。
三、师德建设的构建需要与时俱进
社会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维系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相关法律法规也相应发生了变革。并且,教育的责任主体也由过去的学生家长变成了政府和国家。责任主体发生了改变,如果我们还像过去一样要求家长负担教师的待遇,或者要求家长对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必要的报酬那就错了。在新时期师德规范就必须与时俱进,合理建构。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今天,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时代文明的根本标志。以人为本首先是以人的权利为本,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享有普遍的平等的权利,都应该成为社会发展的“目的”。教师道德建设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在师德建设中具体体现为以满足教师的需要为本。在思想上,我们既要看到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又要看到教师职业的一般性,从而使教师道德符合教师实际;在实践中,师德建设要把教师的需要看作起点和归宿,创造条件解决教师工作环境和个人待遇。
二是确立权利和义务对等的教师道德观。道德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道德也在发生变化。教师道德变化要求确立正确的义利观,要把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使教师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义务人”,而是拥有相应权益的主体。正确的义利观是义与利的统一,不能把利看作是恶的东西加以排斥。教师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一种正当行为,并不是一个道德问题。
三是要确立正确的师生观。在国家实行义务教育的今天,义务是国家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行为,不再是家长请教师教育学生的行为。因此,学生与教师之间应该是平等互助的关系,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关怀,既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又要建立师生民主平等的互助关系。一切传统的“师道尊严”和“严师出高徒”,以及“棍子头上出孝子”的教育理念都是过时的,也是违背新时期教师道德规范的。
四是建立良好的教师生态环境。教育教学是一个典型的人与人、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的生态环境是由教师群体,教师所在的学校,教师的教育对象,教师的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教师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所构成的。要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培养教师的合作精神,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校长“负责制”,校长尊重教师个体和群体,抛弃等级观念,带头引领教师及其群体走自我发展、健康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管理体制。改善教师收入状况,提高教师的工作地位,达到改善教师生态环境的目的。
总之,教师的道德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改变教师的生态环境,也需要教师自身道德意识的觉醒,更需要自上而下的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随着师德规范建设的与时俱进,教师整体道德素质的提升将会指日可待。
师德师风教育读本的心得体会 篇6
近日,我仔细阅读了《新世纪新师德》,那精湛的论断、缜密的推理、独到的见解和与时俱进的视野,让人爱不释手,我用了三天的时间终于读完,让人受益匪浅。在下认为这确实是一本好书,为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提供了审视师德、评价师德和强化师德的参考,也让我对于自己所从事的教师岗位所需要的师德规范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时下,教育主管部门一年一度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旨在端正师风,强化师德,言外之意就是师德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世人也对当前的师德提出了种种质疑。师德规范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效益的根本问题,要加强师德建设,不仅仅是靠社会舆论和教育活动,而更主要的是教师要依法治教,师德规范的内容和评价机制要能够与时俱进。
一、审视师德规范需要与时俱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早已由计划经济走上了市场经济的快车道,知识经济的也初见端倪。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式,如果我们再用过去那种传统的师德规范去审视和看待今天的师德状况,未免过时已久。正所谓“时已世移,变法宜矣”。
正如《新世纪新师德》上说的一样:“衡量一个社会的教师道德水准,不是看这个社会所倡导的教师道德规范体系,而是看真实的教师教育行为。如果社会所倡导的教师道德规范不被教师认可、采纳,或者说现实的教师行为与道德规范的要求不一致,那么,一方面我们要反思教师的道德素质,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其提高素质;另一方面我们要反思教师道德规范的合理性,使道德规范更适合真实的教师生活。”在以往的教师道德规范中,我们过于重视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从而使教师道德建设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审视我们过去所期望和要求的师德,很多方面都还没有与时俱进。
一是苛求教师清贫。在人们的心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是生命不止、吐丝不尽的“春蚕”;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而人们要求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甚至有人期望,如果当了教师,就应该献身于教育事业,就应该舍己为人,就因该是一个以苦为乐的“道德人”。在这种“献身”观念的支配下,教师的真实生活受到了忽视,教师的个人需求受到了排斥,从而出现了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选择了清贫的事实。因而,教师这个“高尚”的职业不仅没有给教师带来相应的社会地位,相反他们却因从教而贫穷。
在这种“献身”观念的支配下,当有教师难耐贫穷或为生活所迫而另谋生路时,当有教师在工作之余开辟了第二职业时,人们便不约而同的惊呼:教师敬业精神不足,师德严重滑坡了!人们只看到有教师另谋生计,却没有弄清楚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师的投入与受益不成比例,在教师存在生存危机的情况下,教师还能够安心从事教学工作吗?不能看到这一点,仍然要求教师敬业奉献、舍己为人,这种师德规范能够说是人道的吗?是以人为本的吗?是符合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规律和要求的吗?
二是排斥教师的自身利益。“道德和利益不是对立的,同样,教师的道德不能排斥教师的利益”。我们不能说一个人一进入教师这个职业就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因而具备职业的一般特性,教师在工作时必然要考虑投入与受益的最大化问题。教师这个职业同其他职业一样,不仅满足了社会需要,而且也应该满足这一职业的劳动者安身立命的需要,否则,这个职业不可能长期存在。教师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有人的现实需要与追求,有人的现实幸福与痛苦。我们谈论教师的幸福不能止于“桃李满天下”的精神幸福,那种认为教师的幸福只能存在于精神上的而非物质的幸福是自欺欺人的,只能让教师在困顿的现实生活中寻求到一点点心理安慰。教师精神上的愉悦不能代替教师在生活窘迫的痛苦,因而真正的教师道德规范不应该让教师去牺牲物质利益而去忍受痛苦,教师道德规范不应该是对教师的剥削,而应该是教师生活的保障。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人们从事的生产、产品交换的直接目的就是满足个人需要、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不再把追求个人利益看成是不道德的事,教师的个人利益意识也觉醒了,他们开始自觉的反思并有意识的反抗以“奉献”和“牺牲”为指导思想的传统的道德规范。这种意识与反抗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不能看作是违背了教师的道德规范。
教师不应该与清贫同日而语,排斥教师利益的道德是一种反自然的道德。我们限制或者是反对教师追求个人利益是一种与现实市场经济规律相违背的。假如我们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关于对个人利益保护的法律来重新审视我们目前的师德状况,也许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糕,我们对教师的期望也会不再是违背教师的利益,违背以人为本的思想。
例如,我们有人目前极力反对教师进行有偿家教,并且将教师有没有从事过有偿家教作为晋升、晋级、评优、表模的必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在学生及其家长自愿的前提下进行一点有偿家教难道真的像有关人士说的那样是洪水猛兽吗?
我的儿子上八年级时,学校安排了临时聘请的一个代课教师带他们的英语课,由于业务不精,加上没有教学经验,儿子连同他们整个班的学生英语成绩滑坡严重。眼看就要上九年级了,我非常担心儿子的英语成绩。正当我和儿子无助的时候,听说一个英语教师利用暑假时间在给他的外甥和侄女补习英语知识,我听说时他已经补习了20天了,儿子也要求参加补习,我找到这个老师,他欣然同意了,后来他生病了,本来只能坚持10天,但是为了我儿子,他坚持了15天。通过这个暑假15天的补习,我儿子的英语成绩终于赶上来了,尽管不是很好,但是每次考试成绩已经能够达到中等以上水平,关键是培养了他学习英语的兴趣,当然儿子也顺利的考上了竹山一中。儿子深有感触的说:“如果没有那次补习,我是绝对没有机会考取竹山一中的,这个老师是我终生难忘的好老师。”为了表达对英语老师的感谢,我提议给他一定的报酬,他坚决拒绝。他说:“我补习的一个是外甥、一个是侄女,我能收钱吗?你是我的同行,如果你非要给钱,就是玷污了我们之间的感情。”我无奈,只好作罢。试问,一个身患重病的教师,在依法休假的炎热夏天给后进生补习功课,他到底该不该收取一定的报酬?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有投入就应该有收益,他应该收取相应的报酬才是对的,他不要是他放弃了他应得的利益,难道我们能够说凡是有偿家教都是违背师德规范的吗?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哪一部法律、法规规定教师不许从事有偿家教,我国教师法也没有禁止教师不得参加校外教育活动这一项,我国劳动法也没有限制和禁止兼职。所以,我们将教师进行有偿家教视同违背师德规范的做法是不合理的,也是缺乏依据的。当然,不好好工作,专门以有偿家教谋取暴利是错误的。
所以,我们在看待教师利益与师德规范的关系时也要用一分为二的辩证的观点。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利益的维护和保障是教师道德维持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盲目的排斥教师利益的做法是错误的;同样认为教师道德水平会随着教师利益的提高而提高的观点也是天真和幼稚的。因为利益是道德的前提和基础,是道德维护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并非充分条件。
二、审视目前师德状况需要与时俱进
在我们竹山县这样一个相对偏僻和封闭的区域内,每年都要进行廉政建设,号召教师廉洁从教,我们有的`教师有些反感,认为作为一个手中无职无权的教师,除了教书还是教书,有谁来贿赂教师?我们本人不廉洁了吗?我们有机会有市场不廉洁吗?但是作为教师队伍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队伍,遍及全国各地,我们不能鼠目寸光,井底之蛙,只看在脚下和眼前,要放眼全国。
正如《新世纪新师德》中列举的一样,有教师不安心自己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专心经营家教,谋取暴利;有教师假借教师节庆贺和春节家访之名,向学生及其家长索要钱物,接受家长吃请;有教师随心所欲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人身的伤害……这些有悖师德的状况令人触目惊心,我们不得不全面的审视目前的师德状况。
例如我的一个好友在深圳民办学校任教,20xx年教师节来临之际,他在QQ中问我,你接受了多少学生给你送的礼物?我非常愕然,我们这里哪有这种现象发生啊?!教师不会要,学生也不会送。但是他说,他们那里的学生纷纷向教师赠送礼物,并且还要相互攀比,所以他也收到了全班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赠送的礼物。收受了学生的礼物后,对待送与没送的学生,送多与送少的学生的看待会一样吗?今后对待学生评价还会是公平的吗?随意收受学生、家长的礼品还是廉洁从教吗?
因此,我们不能只顾自扫门前雪,休问他人瓦上霜。也需要与时俱进的看到当前师德滑坡的种种迹象,积极地参加师德教育活动,防微杜渐,时时筑牢廉洁从教的防线,确保高尚的师德风范不受不良社会风气的侵扰。
三、师德建设的构建需要与时俱进
社会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维系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相关法律法规也相应发生了变革。并且,教育的责任主体也由过去的学生家长变成了政府和国家。责任主体发生了改变,如果我们还像过去一样要求家长负担教师的待遇,或者要求家长对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必要的报酬那就错了。在新时期师德规范就必须与时俱进,合理建构。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今天,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时代文明的根本标志。以人为本首先是以人的权利为本,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享有普遍的平等的权利,都应该成为社会发展的“目的”。教师道德建设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在师德建设中具体体现为以满足教师的需要为本。在思想上,我们既要看到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又要看到教师职业的一般性,从而使教师道德符合教师实际;在实践中,师德建设要把教师的需要看作起点和归宿,创造条件解决教师工作环境和个人待遇。
二是确立权利和义务对等的教师道德观。道德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道德也在发生变化。教师道德变化要求确立正确的义利观,要把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使教师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义务人”,而是拥有相应权益的主体。正确的义利观是义与利的统一,不能把利看作是恶的东西加以排斥。教师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一种正当行为,并不是一个道德问题。
三是要确立正确的师生观。在国家实行义务教育的今天,义务是国家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行为,不再是家长请教师教育学生的行为。因此,学生与教师之间应该是平等互助的关系,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关怀,既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又要建立师生民主平等的互助关系。一切传统的“师道尊严”和“严师出高徒”,以及“棍子头上出孝子”的教育理念都是过时的,也是违背新时期教师道德规范的。
四是建立良好的教师生态环境。教育教学是一个典型的人与人、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的生态环境是由教师群体,教师所在的学校,教师的教育对象,教师的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教师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所构成的。要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培养教师的合作精神,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校长“负责制”,校长尊重教师个体和群体,抛弃等级观念,带头引领教师及其群体走自我发展、健康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管理体制。改善教师收入状况,提高教师的工作地位,达到改善教师生态环境的目的。
总之,教师的道德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改变教师的生态环境,也需要教师自身道德意识的觉醒,更需要自上而下的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随着师德规范建设的与时俱进,教师整体道德素质的提升将会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