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学习新八德教育心得体会

2024/08/20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学习新八德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学习新八德教育心得体会 篇1

“立志、孝亲、尊师、友学、常善、救失、守法”和落实《弟子规》等八德方面的教育内容,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与道德教育课,王局针就日常教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孝亲和法治教育,讲述了道德教育和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并从司法理论与实践的视角研究现代青少年成长方向目标、素质培养和道德与法制教育等问题,王局长全面透彻的讲解在会上大感人心,深受启迪和震撼。

一、八德教育教师先行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这是培英双语小学的教师们严于律己的一条准则。我们寄宿制小学的老师们与学生同吃同住,每天早晨起床后我们和学生一起出操,出操后一起学习诵读《弟子规》。这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我校规定单周二晚上老师们集体学习“新八德”,双周二分散学习,单周六晚上,大家一起分享学习“新八德”和《弟子规》的感受。通过学习老师们的认识提高了,明确了“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学习是为了什么”。就这样我们的老师们在分享中得到提高,师德师能得到了提升。

二、课堂教学感化心灵

我们十分注重德育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以课堂为中心,通过教学四环节,学生三层体验,达到认知上的认同。我们要求老师在讲品德课时与“新八德”和《弟子规》有机融合,例如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在讲《庆祝国庆节》、《赞美祖国》时,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知道庆祝国庆节的时间,感知祖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再激励学生从小立志,为家乡、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读书;又如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在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中的“合理饮食”“生活中的攀比”时,课本中的内容非常简单,老师结合《弟子规》来教育学生。“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择”,“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老师们适时引用“新八德”和《弟子规》的内容使小学阶段的品德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教育效果更明显。对品德课教学起到了有益的补充。

同时我们要求其他学科也要上好“渗透课”。校会、例会定时安排学生就近期学习和践行进行交流,上好“分享课”。这样让学生明事理、晓利弊,为学生力行“新八德”践行《弟子规》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

三、创新机制培养“自主”精神

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学生对新八德内容的力行过程。为此我们每班设德育值日班长、德育值周班长。值日班长每天一轮换,负责监督、指正、总结哪一位同学做的好,哪一位做的较差,由值日班长及时给予提醒。值周班长负责总结一周的德育情况,组织投票评选出“班级德育之星”;学校在从每班的德育之星中评选出“学校德育之星”。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我校组建了学生会,学生要想加入学生会,必须接受严格的审查:

1、学生自己申请

2、由优秀学生代表对该生进行考查、了解。

了解该生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有没有为同学们服务的意识。通过层层筛选,选拔出品质好,行为习惯好,基本能够做到率先垂范的优秀学生加入学生会。学生会有5名轮值主席,下设五个部:安全部、纪检部、卫生部、学习部、宣传部。安全部主要负责检查课间有无乱跑、打闹现象,校园和宿舍是否有安全隐患。纪检部负责检查午休、晚休纪律和食堂打饭纪律,早操和课间操的评比。卫生部主要负责检查教室、宿舍和卫生区的卫生。学习部主要负责协调各班学习委员,激发各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宣传部主要负责学校搞大型文体活动时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学生会具体的运做形式为班级值周制。每班按照学生会下设的五个部进行分工,由德育处和值周班的班主任负责培训。我们对学生培训有一套完整的实施细则,班中下设的五个部长不变,每个部里的成员每三天轮换一次,激发调动每一名成员的积极性,每个成员戴牌上岗,明确职责和任务,接受老师和同学的监督。在值周的过程中,轮值主席负责搜集同学们对学生会的意见,整理成册,作为学生会下次培训的第一手资料。

学生会的职能还在于自主组织学生的一些活动。如成立读书社,组织读书活动。以倡议的形式号召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如鞠躬团的成立,学生每天见到老师要行鞠躬礼;发起勤俭节约的倡议,号召学生节约一滴水、一粒粮、一度电等等,使学校的德育内容更贴近学生,德育要求更适合学生,真正实现了德育主体是学生,实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我们体会到:

1、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2、同学们的自律意识增强了,主人翁意识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加强了。

3、力行“新八德”践行《弟子规》真正成了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手段。

四、一日常规八德践行

德育教育贵在践行。在学习《弟子规》方面我们坚持早诵读、日力行、晚反思、周分享、月评价。

1、学校在开学之初就安排布置了,每天一名教师讲解《弟子规》,要求事先备好课,把所讲解的《弟子规》内容写在小黑板上,早操后拿出5、6分钟的时间来讲解,让学生系统的理解《弟子规》的内容。

2、经典的东西就得让学生多读、多背,我们利用边角余料的时间形成了诵读《弟子规》的制度,每日三餐排队等候的时间,值班老师和学生一起诵读,在开班会的时候班主任和学生一起诵读,在开校会之前我和学生一起诵读,就这样学生很快就背熟了。

3、学生行动是落实的重点。有些同学对自己不良习惯一时记不住,很难改正。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以《弟子规》为规范,把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犯的22种不良行为相对照,制定了《弟子规生活力行对照表》。由班主任在班会课给学生讲解,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去做。

4、布置适当的作业。刚开始,我们只让学生做“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布置的作业是每次返校时候跟父母说声“再见”。放假回到家里,对父母说声“我回来了”。有事须出门时跟父母说清楚。这项作业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又布置新的作业,学生放假回家后,要主动给下班的父母倒茶,吃饭的时候盛饭,做适当的家务。过一段时间后再布置新的作业,新的作业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要求,让学生不断的进步。

5、注重《弟子规》的分享。除了每天让学生写好“心灵日记”以外,每周还要安排一节课进行分享,每个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对学习《弟子规》感悟更深了,更能体会到践行《弟子规》的意义所在,行为也更规范了。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开展《弟子规》诵读后,同学们和睦多了,更团结友爱了,校园里打闹现象少了,不文明的言行少了,讲粗话的少了,同学们见到老师第一面时都行鞠躬礼,还主动帮助困难的同学。据众多家长反映,孩子听话了,有礼貌了,能够在上学和放假回家时主动和家长打招呼了,大部分学生放假回到家还会帮助妈妈做家务,更加懂得孝敬父母了。例如五(1)班刘金亮的`妈妈告诉老师说:自从学了《弟子规》后,他的儿子每次回家吃过饭后都会抢着洗碗,不多言语的他更懂礼貌了;五(2)班栾汉高同学,原来见到老师同学很少打招呼,在校园里还经常大嚷大叫,有事还欺负同学。自从学了《弟子规》后,其行为发生了很大改变,遇到师长能主动行礼问好,劳动积极肯干,一切听从老师的教导。

五、依托“活动”强化实效

我们结合学校的工作重点,确定德育月主题,以“新八德”为主要内容安排活动。德育月活动主题的确定非常重要,有了主题,才能使德育活动更加系统化、序列化。我认为德育月主题只是一个目标,其内涵不仅仅局限一个月,有时候可能需要两个月,甚至是一个学期。德育月主题,不应该脱离主线,更不能教条。

我们九月份的德育月主题为“尊师重教”,安排的活动有:

1、军训,其目的

(1)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观念

(2)、培养良好意志品志。

2、庆“教师节”活动,学生首先展示了自办手抄报《感恩老师》,其次进行了DIY手工比赛,最后,各班召开以尊师为主题的班会。

十月份的德育月主题为“爱我中华”,具体的活动为:

1、法制教育。

2、《弟子规》诵读比赛。

3、体育节。

我们在落实德育月主题活动的时候没有把这一主题目标孤立起来,而是和其他的德育目标相结合。总之我们依托这些活动具体落实了“新八德”和《弟子规》的要求,强化了活动的实效性。

六、长善救失贵在坚持

“长善”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日积月累增长道德知识和文化知识。所谓“救失”,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不断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下面我着重说说我校在“救失”方面的一些做法。

学校要求三——六年级的同学每天坚持写心灵日记,把每天的行为与《弟子规力行对照表》相比对,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要求学生写出反思。对反思深刻的,提出表扬,并把反思展出。学生反思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我们不怕学生写的不好,只要是真实的反省就行,贵在坚持嘛!六1班张思佳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昨天我生病了,不知道是谁告诉了妈妈,今天早晨我刚起床妈妈就来了,看着妈妈着急的样子,我感动地哭了,真是“身有伤,贻亲忧”啊!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见到学生中一些违纪的行为,都会用《弟子规》中的要求去教育学生,时间长了学生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

学习新八德教育心得体会 篇2

“立志、孝亲、尊师、友学、常善、救失、守法”和落实《弟子规》等八德方面的教育内容,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与道德教育培训课,王局针就日常教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孝亲和法治教育,讲述了道德教育和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并从司法理论与实践的视角研究现代青少年成长方向目标、素质培养和道德与法制教育等问题。王局长全面透彻的讲解在会上大感人心,深受启迪和震撼。

一、感恩:一种朴素而深广的伦理

感恩的情感是很朴素的,感恩的内涵又是非常的丰富,感恩的'心使我们能够与他人、集体、国家乃至天地自然建立一种良性、和谐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在危难之际,得到他人救护,那么他很自然地会对那个救他的人感恩戴德,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同样,一个人常常得到某人的帮助,那么他对这个帮助自己的人必然有着一种感谢之心。当然也会有忘恩负义之徒,以怨报德,但他必定为世人所不齿,因为他已经失去为人的基本伦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感恩是一种朴素的情感,或是一种朴素的伦理。

以上两种情形,都是直接得到他人的恩惠,所以那种感恩的情感也是即刻升起的。然而事实上,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直接或间接地接受着无数的恩惠,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

首先是父母之恩。我们的生命是籍由父母而生,父母给予我们以宝贵的生命,又费尽心血将我们养育成人。为了保护孩子,父母甘愿牺牲自己。

其次是师长之恩。父母给我们以血肉之躯,而教师和长辈给我们以知识、经验的传递和人生的教诲。没有师长的教导和引领,我们将何以成人。如果没有人传递知识和人生智慧,人类可能将永远停留在蒙昧的原始社会。

其三是国家之恩。我们在祖国大地上繁衍生息,所食之物在这片土地上长成,所用之物取之于斯。因此,我们要感念国土之恩。社会要发展,国家要安定,人民要和睦,这有来赖于政府的管理,有赖于军队的护卫,因此我们理应感念政府的恩德,并在自己岗位上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其四是大众之恩。我们每日生存所必需的粮食是农民所种,所穿之衣、所用之物是工人所制造,还有赖于商人的流通之功,等等。因此,我们理应尊重所有的劳动者,还要惜福、节俭,并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回馈大众。

二、感恩的缺失与感恩的教育

感恩的情感对于人的道德成长是如此的重要,而现实中我们的感恩之心却颇为匮乏。透过报章电视,我们能够看到:有些青少年不顾父母勤苦和家境贫寒,贪图虚荣,恣情享受,让父母伤心落泪;有些学生不知尊敬师长、虚心求教,但炫己能;有些贫困学生接受了他人的资助而不知感谢,其内心的冷漠令人心寒;有些人整日怨天尤人,不去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总认为国家、单位亏欠自己很多;还有一些人为了一己之私,置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于不顾,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一种自私、不知感激的局面,实值得我们教育界人士和广大家长的深思。

首先,我们要从学校自身找原因。目前就普遍的情况而言,学校还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而且只重视与升学有关的几个学科。“三好”本来是以德为先,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事实上在“三好生”的评比中却总是将学习成绩摆在第一位,甚至只看学习成绩。学校有意无意之间在鼓励学生之间的竞争而不是相互的支持。在这样一种崇尚个人奋斗与竞争的环境中,孩子当然很难学会感激和体谅他人。

其次,从家庭教育来看,问题也很多。问题之一: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在物质上的要求总是尽其所能给予满足,未加节制。古人言“欲不可纵”,又言“欲是深渊”,过度地、不加限制满足孩子的欲望,结果只能是增长孩子的自私和贪欲。自私的孩子怎么懂得感恩,自私的孩子怎么懂得体谅他人。是故,古人才有“宠子不孝”之感叹。

问题之二:家长望子成龙之心本无可厚非,但现在家长将注意力几乎全部放在孩子的学科学习上,认为孩子只要能考上一个好大学,就会有好的前途。

问题之三:现在的家长不像从前那样对老师有尊重之心了,当然这与媒体过多的负面报道也有关系。如果说教学生孝敬父母是学校的责任,那么教孩子尊敬老师无疑是家长最应当重视的事情。都说现在孩子难教,这与我们家长的身教和言谈有绝大的关系。

其实孩子天性是向善的,感恩的意识和习惯应当从小就开始培养。我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份信念和坚持。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道德情感发展的关键期,感恩与孝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一个人的道德发展奠定一种坚实的情感基础。到了中学,我们更应鼓励学生为家庭尽责、为报效祖国立志,而这也要从感念父母之恩、国土之恩、大众之恩开始。或有人言,这些与学习成绩有什么关系呢?我只要成绩好就行了。其实从大处着眼,从根本抓起,必将事半功倍。我们不是常常抱怨学生学习不自觉、不认真吗?如果是为了自己学习,那么当他累了,不高兴了,或有其他更好玩的事,他就会偷懒、懈怠,不然何苦呢?反之,如果他懂得感恩,他就会自觉约束自己、努力学习,也能够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因为不这样做就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乃至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天下百姓。

其实,感恩的道理很朴素,感恩的教育也不难。如果我们能够多启发孩子对父母和老师的感恩之心,多鼓励同学相互之间的支持和协作,相信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一定会生机勃勃、气象一新。因为在相互支持和感激之际,亲子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就有了心灵的交通。在这种充满支持和感激的气氛之中,学再多的东西可能都不会觉的累。是故,我们也应当反省,也许并不是孩子们的功课太多,而是我们没有发现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精神力量。

三、孝应当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中华道德文化是“以仁为本”的,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修身立德的根本是内心之仁。但如果没有内心的仁慈与恭敬之心,外在之“礼”(行为习惯)就徒具形式,毫无意义可言。然而这个人人本具的仁性良知,常常被自私和物欲所遮蔽。因此,如何唤醒或开显这个仁性良知就成为道德发生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儒家的德育思想正是这样的一个理路,即从“孝道”开始,再由“悌道”拓展至他人,终能泛爱大众,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大同。

一个不知孝敬父母的人,我们很难说他能够真爱他人,更不用说去爱集体、爱祖国了。因此,孝的教育应当成为学校德育重要的内容。从字源上说,“教”字左从“孝”、右从“文”,“教”的原义其实就是教人以“孝”。学校孝的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启发学生感知父母的大爱与深恩。一个能一个真正能孝的人,求学必勤,战阵必勇,居官必廉。是故,先圣孔子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总之,“新八德”教育对学习方法和教学原则所做的这些提示非常适用。因此,我打算将“新八德”教育内容正式引用到我的实际教学工作之中。并且进行“新八德”教育时,要求学生要做到的,我首先就应该亲自去践行。因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因此,我一定要以以身作则力行“新八德”,决不搞个人形式主义!另外,我校本学期也确立了以“道德与法制相结合八德素质教育模式研究”为题目的“新八德”教育课题研究,并制订了详细的研究计划和方案。我要按照学校制订的计划和方案,认真地进行每个阶段的研究,并做好记录、总结经验、形成材料,为课题研究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学习新八德教育心得体会 篇3

听了王局长就“立志、孝亲、尊师、友学、常善、救失、守法”和落实《弟子规》等八德方面的教育内容,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与道德教育课,王局针就日常教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孝亲和法治教育,讲述了道德教育和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并从司法理论与实践的视角研究现代青少年成长方向目标、素质培养和道德与法制教育等问题。王局长全面透彻的讲解在会上大感人心,深受启迪和震撼。

听了王局长讲座后我园依据教育局20xx年重点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深入落实立志、孝亲、尊师、友学、长善、救失、守法和落实弟子规“新八德”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师幼的文明形象,结合我园实际,制定了相关实施方案。以学习落实“新八德”为具体内容,广泛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让新八德内容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活动之中。从《弟子规》吸取营养,并结合我园实际情况,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及家园共育等方式让校园、家庭、社会形成合力,融入“新八德”教育思想,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王启顺及王欢著《道德与法制教育——183创新模式指导教程》及《成才之路,必由之路》,使我园教师深刻理解和认识学习实践“新八德”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加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通过学习活动,全园师生提高了道德意识和增强了法制观念,收获极大。今后我校将“新八德”落实到德育教育中,使法律、道德根植于教师的心中,让“新八德”伴随着幼儿的茁壮成长。

学习新八德教育心得体会 篇4

在县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从本学年开始,我校确定了“落实新八德,培养有为少年”的德育工作重点。我们以德育月主题活动为抓手,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为依托,以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为载体,全面贯彻和落实“新八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八德”系列读本,教师先行,思想先行

要想全面贯彻落实“新八德”,教师首先要对“新八德”的内容、内涵及意义有深刻的认识,做到思想先行。所以,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成才之道必由之路》和《道德与法制教育“183”创新模式指导教程》等书目,并有计划的组织教师观看《弟子规》光盘、新八德课堂教学实录,听取王宝寨局长的专题讲座,组织开展“新八德”教育论坛等活动,为教师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新八德”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环境布设凸显“新八德”,营造教育氛围。

学期初,德育处精心制作了《践行新八德,做有为少年》的宣传展板,张贴在学校的橱窗里。展板将新八德的内容做了详细的介绍,让师生们清晰地了解了新八德的内容。另外,每月各班级都要根据学校的德育月主题的安排,将室内外板报更换一新,进一步理解新八德的内涵和教育意义。在学校的宣传栏中,每周寄语、温馨提示也为全体师生指明了行动的方向,带给大家思考和启迪。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我们全体学生一起诵读《感恩词》,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扎实开展以“新八德”内容为主题的德育月主题活动。

在本学期开学初,学校便制定了本学年的德育月主题活动计划。“新八德”养成教育依靠纵横两条线来进行,纵线是以主题活动为主,7个主题教育在一学年内分月份进行:三月是孝亲篇,四月是友学篇、五月是长善篇,九月是尊师篇,

十月十立志篇,十一月是救失篇,十二月是守法篇。为了使每月的德育主题不孤立,我们要求在进行下一个月的主题活动时,要保持上个月的德育成果。横线是以一日活动来贯穿“新八德”,一日活动离不开“新八德”,离不开《弟子规》,全员全方位的落实,每天坚持做到早诵读、日力行、晚反思,用《弟子规》来规范师生的行为。在九月初,学校便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向全体师生宣读,解读了此项活动计划,并通过班主任专题会议向班主任教师进行了解释说明,这样,每一个班级都有目的的制定了班级工作计划及活动计划,班级活动与学校德育活动保持高度一致,提高了教育效果。

每个月的德育月主题活动,德育处都要向全体师生宣读活动方案,并对全体师生进行情理相融的动员稿,设计、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月末时再进行总结和表彰,月主题活动扎实有序,有始有终。以十月份的德育月主题为例,学校分年级开展了如下的活动:一、二年级开展了“我的目标我制定”活动,他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指导下,制定出了本学期的三个目标,分别是学习、生活和体育锻炼方面的,写在A4纸上,并以小组为单位装订成册,悬挂于教室的展板上,定期进行目标达成的检测,激励孩子向着自己制定的目标而努力;三、四年级开展了“我立志,我成长”手抄报比赛,学生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了铭记了立志名言,明确了奋斗方向;五、六年级开展了“我立志,我成长”演讲比赛,在这次演讲比赛中,同学们将名人成才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张海迪的奋斗精神,贝多芬的不懈追求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学生,他们意气风发、豪情满怀,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四、学校德育活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三条主线融会贯通,协调统一,实现“工”字型教育模式。

学校的德育活动计划于学期初向全体教师进行解读,每月的主题活动方案每位教师都做到心中有数,保证了每一位师生对学校的德育活动都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无论师课堂教教学、还是班级管理,都围绕着“新八德”这条主线来进行,有效地促进了新八德素质教育的落实。

五、坚持诵读《弟子规》。

自20xx年开始,我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早诵读、日力行、晚反思的做法一直在不懈地坚持着。在每天早自习的前5分钟,先要按要求诵读《弟子规》的部分章节;在星期五放学前,完整诵读《弟子规》;每周用“心灵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学习《弟子规》的体会,并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在本学期,我校还推出一个诵读《弟子规》的实验班,这个班在每天的早自习时间都要端坐着课桌前,静下心来,怀着一颗恭敬的心完整地诵读一遍《弟子规》,并交流自己学习的体会、感悟,用《弟子规》中的语句来对照自己、反思自己,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一些学生的行为有了明显的变化:学习用品的摆放比以前整齐了,课间在走廊里游戏、打闹的少了,上课时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的改观??

六、出台了《新八德教育手册》,逐步实施“八星级道德学生评价”,让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根据教育局的《八星级道德学生评比的通知》精神,我校组织班主任教师进行研究、讨论,出台了《新八德教育手册》,计划于下学期开始实施“八星级道德学生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新八德素质教育刚刚进行了一个学期,学校有了一些好的做法,但还有一些不足和困惑,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去改进、去完善。相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我们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学习新八德教育心得体会 篇5

“立志、孝亲、尊师、友学、常善、救失、守法”和落实《弟子规》等八德方面的教育内容,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与道德教育课,王局针就日常教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孝亲和法治教育,讲述了道德教育和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并从司法理论与实践的视角研究现代青少年成长方向目标、素质培养和道德与法制教育等问题,王局长全面透彻的讲解在会上大感人心,深受启迪和震撼。

一、八德教育教师先行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这是培英双语小学的教师们严于律己的一条准则。我们寄宿制小学的老师们与学生同吃同住,每天早晨起床后我们和学生一起出操,出操后一起学习诵读《弟子规》。这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我校规定单周二晚上老师们集体学习“新八德”,双周二分散学习,单周六晚上,大家一起分享学习“新八德”和《弟子规》的感受。通过学习老师们的认识提高了,明确了“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学习是为了什么”。就这样我们的老师们在分享中得到提高,师德师能得到了提升。

二、课堂教学感化心灵

我们十分注重德育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以课堂为中心,通过教学四环节,学生三层体验,达到认知上的认同。我们要求老师在讲品德课时与“新八德”和《弟子规》有机融合,例如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在讲《庆祝国庆节》、《赞美祖国》时,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知道庆祝国庆节的时间,感知祖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再激励学生从小立志,为家乡、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读书;又如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在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中的“合理饮食”“生活中的攀比”时,课本中的内容非常简单,老师结合《弟子规》来教育学生。“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择”,“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老师们适时引用“新八德”和《弟子规》的内容使小学阶段的品德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教育效果更明显。对品德课教学起到了有益的补充。

同时我们要求其他学科也要上好“渗透课”。校会、例会定时安排学生就近期学习和践行进行交流,上好“分享课”。这样让学生明事理、晓利弊,为学生力行“新八德”践行《弟子规》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

三、创新机制培养“自主”精神

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学生对新八德内容的力行过程。为此我们每班设德育值日班长、德育值周班长。值日班长每天一轮换,负责监督、指正、总结哪一位同学做的好,哪一位做的较差,由值日班长及时给予提醒。值周班长负责总结一周的德育情况,组织投票评选出“班级德育之星”;学校在从每班的德育之星中评选出“学校德育之星”。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我校组建了学生会,学生要想加入学生会,必须接受严格的审查:

1、学生自己申请

2、由优秀学生代表对该生进行考查、了解。

了解该生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有没有为同学们服务的意识。通过层层筛选,选拔出品质好,行为习惯好,基本能够做到率先垂范的优秀学生加入学生会。学生会有5名轮值主席,下设五个部:安全部、纪检部、卫生部、学习部、宣传部。安全部主要负责检查课间有无乱跑、打闹现象,校园和宿舍是否有安全隐患。纪检部负责检查午休、晚休纪律和食堂打饭纪律,早操和课间操的评比。卫生部主要负责检查教室、宿舍和卫生区的卫生。学习部主要负责协调各班学习委员,激发各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宣传部主要负责学校搞大型文体活动时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学生会具体的运做形式为班级值周制。每班按照学生会下设的五个部进行分工,由德育处和值周班的班主任负责培训。我们对学生培训有一套完整的实施细则,班中下设的五个部长不变,每个部里的成员每三天轮换一次,激发调动每一名成员的积极性,每个成员戴牌上岗,明确职责和任务,接受老师和同学的监督。在值周的过程中,轮值主席负责搜集同学们对学生会的意见,整理成册,作为学生会下次培训的第一手资料。

学生会的职能还在于自主组织学生的一些活动。如成立读书社,组织读书活动。以倡议的形式号召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如鞠躬团的成立,学生每天见到老师要行鞠躬礼;发起勤俭节约的倡议,号召学生节约一滴水、一粒粮、一度电等等,使学校的德育内容更贴近学生,德育要求更适合学生,真正实现了德育主体是学生,实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我们体会到:

1、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2、同学们的自律意识增强了,主人翁意识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加强了。

3、力行“新八德”践行《弟子规》真正成了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手段。

四、一日常规八德践行

德育教育贵在践行。在学习《弟子规》方面我们坚持早诵读、日力行、晚反思、周分享、月评价。

1、学校在开学之初就安排布置了,每天一名教师讲解《弟子规》,要求事先备好课,把所讲解的《弟子规》内容写在小黑板上,早操后拿出5、6分钟的时间来讲解,让学生系统的理解《弟子规》的内容。

2、经典的东西就得让学生多读、多背,我们利用边角余料的时间形成了诵读《弟子规》的制度,每日三餐排队等候的时间,值班老师和学生一起诵读,在开班会的时候班主任和学生一起诵读,在开校会之前我和学生一起诵读,就这样学生很快就背熟了。

3、学生行动是落实的重点。有些同学对自己不良习惯一时记不住,很难改正。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以《弟子规》为规范,把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犯的22种不良行为相对照,制定了《弟子规生活力行对照表》。由班主任在班会课给学生讲解,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去做。

4、布置适当的作业。刚开始,我们只让学生做“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布置的作业是每次返校时候跟父母说声“再见”。放假回到家里,对父母说声“我回来了”。有事须出门时跟父母说清楚。这项作业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又布置新的作业,学生放假回家后,要主动给下班的父母倒茶,吃饭的时候盛饭,做适当的家务。过一段时间后再布置新的作业,新的作业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要求,让学生不断的进步。

5、注重《弟子规》的分享。除了每天让学生写好“心灵日记”以外,每周还要安排一节课进行分享,每个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对学习《弟子规》感悟更深了,更能体会到践行《弟子规》的意义所在,行为也更规范了。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开展《弟子规》诵读后,同学们和睦多了,更团结友爱了,校园里打闹现象少了,不文明的言行少了,讲粗话的少了,同学们见到老师第一面时都行鞠躬礼,还主动帮助困难的同学。据众多家长反映,孩子听话了,有礼貌了,能够在上学和放假回家时主动和家长打招呼了,大部分学生放假回到家还会帮助妈妈做家务,更加懂得孝敬父母了。例如五(1)班刘金亮的妈妈告诉老师说:自从学了《弟子规》后,他的儿子每次回家吃过饭后都会抢着洗碗,不多言语的他更懂礼貌了;五(2)班栾汉高同学,原来见到老师同学很少打招呼,在校园里还经常大嚷大叫,有事还欺负同学。自从学了《弟子规》后,其行为发生了很大改变,遇到师长能主动行礼问好,劳动积极肯干,一切听从老师的教导。

五、依托“活动”强化实效

我们结合学校的工作重点,确定德育月主题,以“新八德”为主要内容安排活动。德育月活动主题的确定非常重要,有了主题,才能使德育活动更加系统化、序列化。我认为德育月主题只是一个目标,其内涵不仅仅局限一个月,有时候可能需要两个月,甚至是一个学期。德育月主题,不应该脱离主线,更不能教条。

我们九月份的德育月主题为“尊师重教”,安排的活动有:

1、军训,其目的

(1)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观念

(2)、培养良好意志品志。

2、庆“教师节”活动,学生首先展示了自办手抄报《感恩老师》,其次进行了DIY手工比赛,最后,各班召开以尊师为主题的班会。

十月份的德育月主题为“爱我中华”,具体的活动为:

1、法制教育。

2、《弟子规》诵读比赛。

3、体育节。

我们在落实德育月主题活动的时候没有把这一主题目标孤立起来,而是和其他的德育目标相结合。总之我们依托这些活动具体落实了“新八德”和《弟子规》的要求,强化了活动的实效性。

六、长善救失贵在坚持

“长善”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日积月累增长道德知识和文化知识。所谓“救失”,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不断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下面我着重说说我校在“救失”方面的一些做法。

学校要求三——六年级的同学每天坚持写心灵日记,把每天的行为与《弟子规力行对照表》相比对,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要求学生写出反思。对反思深刻的,提出表扬,并把反思展出。学生反思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我们不怕学生写的不好,只要是真实的反省就行,贵在坚持嘛!六1班张思佳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昨天我生病了,不知道是谁告诉了妈妈,今天早晨我刚起床妈妈就来了,看着妈妈着急的样子,我感动地哭了,真是“身有伤,贻亲忧”啊!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见到学生中一些违纪的行为,都会用《弟子规》中的要求去教育学生,时间长了学生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

学习新八德教育心得体会 篇6

学习“新八德”,提高了我们的道德意识,增强了我们的法制观念,收获极大。学习“新八德”与《弟子规》,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通过学习“新八德”教育,我认为一个人成才需具备四个要素:志向、道德、修身能力、学习能力。纵观古今有作为的人才,其必备条件是有济世之志,理想远大,有博爱的胸怀,有聪明才智,有扎实苦干的精神,有健康的身心。新八德所要培养的人正是具有这些优秀品质的人。志向是一个人为实现奋斗目标而积极进取的动力之源。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学生只有正确立志,才能把握人生成才的正确方向和奋斗目标;如果没有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我们的道德修养、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增长的愿望和动力就不足,很难成长。“孝亲、尊师、友学”是成才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基础,如果有才无德,则不能称其为成才,搞不好还会是“危险品”。只有孝亲,才能感恩博爱,才能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热爱事业;只有尊师,才能着重他人、善待他人,才能着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道德文明;只有友爱同学,才能爱他人和爱自己,才能融入团体,团结互助,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长善、救失、守法”是成才秘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如果只有德没有才,则也不能称其为成才,德才兼备才是真正的人才。只有长善,才能学好文化知识和道德知识,增长德才兼备的本领,将来报效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救失,才能不断改过自强,谦虚谨慎;只有学法,才能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平等。

学生只有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生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只有做到立志、孝亲、尊师、友学、长善、救失、守法、落实《弟子规》,才能形成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才能真正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坚持以德为先,立德树人教育战略主题。

由此引发了我们对感恩与孝亲更深入的思考。

一、感恩:一种朴素而深广的伦理。

感恩的情感是很朴素的,感恩的内涵又是非常的丰富。感恩的心使我们能够与他人、集体、国家乃至天地自然建立一种良性、和谐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在危难之际,得到他人救护,那么他很自然地会对那个救他的人感恩戴德,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同样一个人常常得到某人的帮助,那么他对这个帮助自己的人必然有着一种感谢之心。当然也会有忘恩负义之徒,以怨报德,但他必定为世人所不齿,因为他已经失去为人的基本伦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感恩是一种朴素的情感,或是一种朴素的伦理。以上两种情形,都是直接得到他人的恩惠,所以那种感恩的情感也是即刻升起的。然而事实上,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直接或间接地接受着无数的恩惠,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

首先是父母之恩。我们的生命是籍由父母而生,父母给予我们以宝贵的生命,又费尽心血将我们养育成人。为了保护孩子,父母甘愿牺牲自己。

其次是师长之恩。父母给我们以血肉之躯,而教师和长辈给我们以知识、经验的传递和人生的教诲。没有师长的教导和引领,我们将何以成人。如果没有人传递知识和人生智慧,人类可能将永远停留在蒙昧的原始社会。

其三是国家之恩。我们在祖国大地上繁衍生息,所食之物在这片土地上长成,所用之物取之于斯。

其四是大众之恩。我们每日生存所必需的粮食是农民所种,所穿之衣、所用之物是工人所制造,还有赖于商人的流通之功等等。因此,我们理应尊重所有的劳动者,还要惜福、节俭,并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回馈大众。

二、感恩的缺失与感恩的教育

感恩的情感对于人的道德成长是如此的重要,而现实中我们的感恩之心却颇为匮乏。透过电视报导,我们能够看到,有些青少年不顾父母勤苦和家境贫寒,贪图虚荣,恣情享受,让父母伤心落泪,有些学生不知尊敬师长、虚心求教,但炫己能,有些贫困学生接受了他人的资助而不知感谢,其内心的冷漠令人心寒,有些人整日怨天尤人,不去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总认为国家、单位亏欠自己很多,还有一些人为了一己之私,置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于不顾,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一种自私、不知感激的局面,实值得我们教育界人士和广大家长的深思。而《弟子规》让我们知道感恩,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

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学习《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

学习新八德与《弟子规》,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今后我们要将“新八德”落实到德育教育中,使法律、道德根植于教师的心中,让“新八德”伴随着孩子们茁壮成长。

学习新八德教育心得体会 篇7

德不孤,必有邻。xxx县委今年暑期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已持续了两个多月,培训学习范围广、力度大,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教体局进行了实施“新八德”素质教育培训,我作为一名参训人员,深受启发。

“新八德”是指立志、孝亲、尊师、友学、长善、救失、守法、落实《弟子规》。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先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它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阙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它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孔子学院遍布全球,推行传统文化已势在必行。

数年前,我就感觉到小学生德育的虚化与低效,但不知如何做起。后来,我读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于丹心德全集》一书,书中讲述了《论语》、《孔子》、《老子》、《孟子》、《庄子》、《道德经》、《千字文》等传统经典的心德,初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但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时费力,跟不上时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再说,这些内容均不在课程标准之内,能让小学生学习吗?怀着试试看的心态,我们于20xx年让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并举行了诵读比赛,渐渐的自己也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了。当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语句,慢慢为自己所接受;为人原则,处世之道为自己所认可。当接触到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倡导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而无不为;佛教崇尚的的利己利人,功德圆满;《周易》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思想时,心头更是为之一振,直叹自己才疏学浅,只了解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

古圣先贤用更多的时间总结过去,思考未来,所以他们睿智。他们真正是在用心地活着,好好的活着,真正让自己达到精神与躯体的结合,诠释活着的内在含义。而生活在现代社会忙碌的我们,被太多世俗的东西所束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目前的障碍物远不止“一叶”!物欲横流、攀比严重、穷奢极欲、功利心强的现代风气,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迷醉了我们的心窍;让我们仅局限于自己的世界里。梁漱溟先生认为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一个是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二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三是解决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人内心的'贪嗔痴,使我们的境界充其量也就仅仅局限于第一个问题而无法达到更高。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抛却世俗的欲望,经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就是改变现代心浮气躁功利的社会风气的一剂良药。但再好的良药也得有人愿意接受,愿意把自己的生命托付于它,才能发挥功效。外国人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我们中国人却时常有把薪火相传几千年安身立命之本的济世良药全盘否定和摒弃的冲动,岂不痛哉?

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当有一天我们拥有古人那般深厚传统文化的底蕴时,我们离佛家所说的无悲无喜、无欲无求的境界又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世俗所奴役,那人生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我想信一定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我这晚辈后生尚不具备如此深厚的功底,不敢妄加评论。但我始终相信人的处世之法深藏其中;帮助人类处理好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三大问题之道深藏其中;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无数仁人义士以生命和实践换来的宝贵财富,能够承受的住这几百年科学发展的考验,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如今的中国社会,急需传统文化匡时济世。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是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

学习新八德教育心得体会 篇8

德不孤,必有邻。xxx县委今年暑期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已持续了两个多月,培训学习范围广、力度大,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教体局进行了实施“新八德”素质教育培训,我作为一名参训人员,深受启发。

“新八德”是指立志、孝亲、尊师、友学、长善、救失、守法、落实《弟子规》。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先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它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阙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它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孔子学院遍布全球,推行传统文化已势在必行。

数年前,我就感觉到小学生德育的虚化与低效,但不知如何做起。后来,我读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于丹心德全集》一书,书中讲述了《论语》、《孔子》、《老子》、《孟子》、《庄子》、《道德经》、《千字文》等传统经典的心德,初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但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时费力,跟不上时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再说,这些内容均不在课程标准之内,能让小学生学习吗?怀着试试看的心态,我们于20xx年让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并举行了诵读比赛,渐渐的自己也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了。当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语句,慢慢为自己所接受;为人原则,处世之道为自己所认可。当接触到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倡导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而无不为;佛教崇尚的的利己利人,功德圆满;《周易》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思想时,心头更是为之一振,直叹自己才疏学浅,只了解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

古圣先贤用更多的时间总结过去,思考未来,所以他们睿智。他们真正是在用心地活着,好好的活着,真正让自己达到精神与躯体的结合,诠释活着的内在含义。而生活在现代社会忙碌的我们,被太多世俗的东西所束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目前的障碍物远不止“一叶”!物欲横流、攀比严重、穷奢极欲、功利心强的现代风气,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迷醉了我们的心窍;让我们仅局限于自己的世界里。梁漱溟先生认为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一个是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二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三是解决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人内心的贪嗔痴,使我们的境界充其量也就仅仅局限于第一个问题而无法达到更高。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抛却世俗的欲望,经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就是改变现代心浮气躁功利的社会风气的一剂良药。但再好的良药也得有人愿意接受,愿意把自己的生命托付于它,才能发挥功效。外国人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我们中国人却时常有把薪火相传几千年安身立命之本的济世良药全盘否定和摒弃的冲动,岂不痛哉?

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当有一天我们拥有古人那般深厚传统文化的底蕴时,我们离佛家所说的无悲无喜、无欲无求的境界又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世俗所奴役,那人生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我想信一定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我这晚辈后生尚不具备如此深厚的功底,不敢妄加评论。但我始终相信人的处世之法深藏其中;帮助人类处理好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三大问题之道深藏其中;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无数仁人义士以生命和实践换来的宝贵财富,能够承受的住这几百年科学发展的考验,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如今的中国社会,急需传统文化匡时济世。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是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

学习新八德教育心得体会 篇9

德不孤,必有邻。xxx县委今年暑期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已持续了两个多月,培训学习范围广、力度大,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教体局进行了实施“新八德”素质教育培训,我作为一名参训人员,深受启发。

“新八德”是指立志、孝亲、尊师、友学、长善、救失、守法、落实《弟子规》。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先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它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阙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它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孔子学院遍布全球,推行传统文化已势在必行。

数年前,我就感觉到小学生德育的虚化与低效,但不知如何做起。后来,我读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于丹心德全集》一书,书中讲述了《论语》、《孔子》、《老子》、《孟子》、《庄子》、《道德经》、《千字文》等传统经典的心德,初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但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时费力,跟不上时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再说,这些内容均不在课程标准之内,能让小学生学习吗?怀着试试看的心态,我们于20XX年让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并举行了诵读比赛,渐渐的自己也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了。当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语句,慢慢为自己所接受;为人原则,处世之道为自己所认可。当接触到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倡导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而无不为;佛教崇尚的的利己利人,功德圆满;《周易》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思想时,心头更是为之一振,直叹自己才疏学浅,只了解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

古圣先贤用更多的时间总结过去,思考未来,所以他们睿智。他们真正是在用心地活着,好好的活着,真正让自己达到精神与躯体的结合,诠释活着的内在含义。而生活在现代社会忙碌的我们,被太多世俗的东西所束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目前的障碍物远不止“一叶”!物欲横流、攀比严重、穷奢极欲、功利心强的现代风气,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迷醉了我们的心窍;让我们仅局限于自己的世界里。梁漱溟先生认为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一个是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二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三是解决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人内心的贪嗔痴,使我们的境界充其量也就仅仅局限于第一个问题而无法达到更高。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抛却世俗的欲望,经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就是改变现代心浮气躁功利的社会风气的一剂良药。但再好的良药也得有人愿意接受,愿意把自己的生命托付于它,才能发挥功效。外国人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我们中国人却时常有把薪火相传几千年安身立命之本的济世良药全盘否定和摒弃的冲动,岂不痛哉?

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当有一天我们拥有古人那般深厚传统文化的底蕴时,我们离佛家所说的无悲无喜、无欲无求的境界又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世俗所奴役,那人生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我想信一定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我这晚辈后生尚不具备如此深厚的功底,不敢妄加评论。但我始终相信人的处世之法深藏其中;帮助人类处理好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三大问题之道深藏其中;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无数仁人义士以生命和实践换来的宝贵财富,能够承受的住这几百年科学发展的考验,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如今的中国社会,急需传统文化匡时济世。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是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

学习新八德教育心得体会 篇10

德不孤,必有邻。xxx县委今年暑期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已持续了两个多月,培训学习范围广、力度大,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教体局进行了实施“新八德”素质教育培训,我作为一名参训人员,深受启发。

“新八德”是指立志、孝亲、尊师、友学、长善、救失、守法、落实《弟子规》。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先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它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阙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它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孔子学院遍布全球,推行传统文化已势在必行。

数年前,我就感觉到小学生德育的虚化与低效,但不知如何做起。后来,我读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于丹心德全集》一书,书中讲述了《论语》、《孔子》、《老子》、《孟子》、《庄子》、《道德经》、《千字文》等传统经典的心德,初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但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时费力,跟不上时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再说,这些内容均不在课程标准之内,能让小学生学习吗?怀着试试看的心态,我们于20xx年让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并举行了诵读比赛,渐渐的自己也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了。当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语句,慢慢为自己所接受;为人原则,处世之道为自己所认可。当接触到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倡导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而无不为;佛教崇尚的的利己利人,功德圆满;《周易》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思想时,心头更是为之一振,直叹自己才疏学浅,只了解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

古圣先贤用更多的时间总结过去,思考未来,所以他们睿智。他们真正是在用心地活着,好好的活着,真正让自己达到精神与躯体的结合,诠释活着的内在含义。而生活在现代社会忙碌的我们,被太多世俗的东西所束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目前的障碍物远不止“一叶”!物欲横流、攀比严重、穷奢极欲、功利心强的现代风气,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迷醉了我们的心窍;让我们仅局限于自己的世界里。梁漱溟先生认为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一个是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二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三是解决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人内心的贪嗔痴,使我们的境界充其量也就仅仅局限于第一个问题而无法达到更高。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抛却世俗的欲望,经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就是改变现代心浮气躁功利的社会风气的一剂良药。但再好的良药也得有人愿意接受,愿意把自己的生命托付于它,才能发挥功效。外国人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我们中国人却时常有把薪火相传几千年安身立命之本的济世良药全盘否定和摒弃的冲动,岂不痛哉?

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当有一天我们拥有古人那般深厚传统文化的底蕴时,我们离佛家所说的无悲无喜、无欲无求的境界又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世俗所奴役,那人生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我想信一定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我这晚辈后生尚不具备如此深厚的功底,不敢妄加评论。但我始终相信人的处世之法深藏其中;帮助人类处理好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三大问题之道深藏其中;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无数仁人义士以生命和实践换来的宝贵财富,能够承受的住这几百年科学发展的考验,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如今的中国社会,急需传统文化匡时济世。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是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