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2024/08/15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0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1

高尔基说过:“幸福家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质量体系运转良好,管理规范的组织不管是谁进行内审,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大多数组织来说,选择合适的内审员,给内审员以合适的定位并适当的培训,循序渐进的培养就显得很重要。

首先是定位的问题,像在上一篇文章所说的,不管是组织还是培训机构,大多把内审员定位为对其他部门的监督者、审查者。我的建议是,内审员首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建设者,或者是一个优秀的完善者,这里所说的建设是指本部门的体系建设。内审员应该从本部门的体系建设做起,对本部门的体系了解了,才能对整个企业的体系运转有所了解;本部门的体系完善了,整个企业的体系运转才能相对完善,内部审核的压力才会降低;本部门的体系没有问题了,审核别人的时候才有资本,说话的时候才能有理有据。这实际上是一个观念的变革。

因此,在内审员的培训上,不要一上来就学习标准,学习如何编制检验计划、检查表,如何给别人定罪,而是要与本公司、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首先培训的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本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结构,以及自己所在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流程、结构和管理要点,内审要从自己部门开始,支持资源要首先从内部获得,最后才是如何编制检验计划,编制检查表,如何对外部门审核。

最后,内审员的培养要循序渐进,对待新培训的内审员,特别是年轻人,真正的以储备人才的态度来对待,不可急功冒进,以为简单的三五天培训以后就可以在体系管理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成为组织内部矛盾作用的工具。如果组织内各部门内部能够坚持月度或者季度的体系自审自查,自我完善的话,一个内审员应该在本部门从事相关工作1年以上,才有资格参与对外部门的审核。

以上是我对个别体系运行不完善并且希望完善体系工作的组织的一点建议。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2

6月2日我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培训。通过培训老师深入浅出、由点到面的讲解,使得原本生涩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让我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运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学习我明确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质量管理体系”最初是来自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文化,这套体系引入我国后,几经试用和修订,与中国本地的管理模式相融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体系,也已经成为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辅助管理手段。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实际上就是国际上公认的系统地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个标准,它主要涉及到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世界各国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ISO9000标准的编制基础。它的贯彻执行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顾客对其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有利于帮助企业达到持续成功的目的。

二、计划、实施、检查、持续改进,简称为PDCA的管理流程广泛应用于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在质量管理所包括的产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市场管理、流程管理等一系列项目中,无论哪一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运行都与PDCA管理流程息息相关。在这个管理循环链中,四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个有效的机制,在与管理相关联的环节充分发挥着自己的功效。

三、物流企业的产品是服务,服务是企业文化的凝固与体现。我们利用“PDCA”循环实现阶梯上升的管理目标,达成企业的最终愿望,也就是通过实现高质量的管理,得到让顾客满意的产品(服务),也就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并不断持续改进。优质、高效、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在物流方面的需求,从而提增强了业务竞争力。也使顾客感到:我们银河物流才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其次,印象最深的还有“流程”这个词。质量管理体系本身就是用一些流程标准来控制产品(服务)的合格。只有严格执行了标准流程,产品(服务)就一定合格。所以我们应该清楚我们工作的流程都有哪些,然后经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过程,做到工作层次分明,岗位职责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工作就会由复杂变的简单了。

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国际上公认的系统地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个标准。我们在建立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时,一定要切合实际,切不可生搬硬套。千万不要“照葫芦画瓢”,盲目的依照体系标准去工作,而是把我们实际的工作流程与标准融入到体系中去运用,并在工作中逐渐完善,形成自己的体系,并不断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3

6月2日我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培训。通过培训老师深入浅出、由点到面的讲解,使得原本生涩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让我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运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学习我明确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质量管理体系”最初是来自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文化,这套体系引入我国后,几经试用和修订,与中国本地的管理模式相融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体系,也已经成为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辅助管理手段。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实际上就是国际上公认的系统地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个标准,它主要涉及到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世界各国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ISO9000标准的编制基础。它的贯彻执行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顾客对其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有利于帮助企业达到持续成功的目的`'。

二、计划、实施、检查、持续改进,简称为PDCA的管理流程广泛应用于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在质量管理所包括的产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市场管理、流程管理等一系列项目中,无论哪一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运行都与PDCA管理流程息息相关。在这个管理循环链中,四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个有效的机制,在与管理相关联的环节充分发挥着自己的功效。

三、物流企业的产品是服务,服务是企业文化的凝固与体现。我们利用“PDCA”循环实现阶梯上升的管理目标,达成企业的最终愿望,也就是通过实现高质量的管理,得到让顾客满意的产品(服务),也就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并不断持续改进。优质、高效、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在物流方面的需求,从而提增强了业务竞争力。也使顾客感到:我们银河物流才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其次,印象最深的还有“流程”这个词。质量管理体系本身就是用一些流程标准来控制产品(服务)的合格。只有严格执行了标准流程,产品(服务)就一定合格。所以我们应该清楚我们工作的流程都有哪些,然后经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过程,做到工作层次分明,岗位职责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工作就会由复杂变的简单了。

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国际上公认的系统地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个标准。我们在建立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时,一定要切合实际,切不可生搬硬套。千万不要“照葫芦画瓢”,盲目的依照体系标准去工作,而是把我们实际的工作流程与标准融入到体系中去运用,并在工作中逐渐完善,形成自己的体系,并不断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4

近日,幸参加了由集团公司企业技术中心组织的关于施工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及《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为期两天的培训,由中建协认证有限公司国家高级审核员、优秀教师安铁军授课。

两天的培训,让我对今后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培训时间虽短,但学到的东西却很多,以下谈几点我的体会。

本次培训讲师具有丰富审核经验,及大型企业管理经验,他结合多年的审核经验及ISO900 :2008和ISO900 :20 5新版标准对照要求,用了深入浅出的语言对学员进行了ISO900 :2008和ISO900 :20 5新版标准对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精解;现场采用了互动的方式指导学员学习审核计划、编写审核用检查单、编写不符合报告;课程中穿插案例分析,以模拟企业内实况进行审核,用了丰富的案例给学员传授在现场实施有效审核时应该掌握的审核技巧和提问技巧。

通过两天的学习交流实践,更加清楚了ISO900 :2008和ISO900 :20 5标准清晰的脉络和新版的要求。不但对ISO900 :2008和ISO900 :20 5质量管理体系有了更清晰、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意识到了质量管理体系对一家企业的真正作用。由于教学双方课堂配合默切,教学异常活跃,促进大家较好地掌握了审核计划的制定和审核用检查单的编写,学到了审核员实施有效审核时所需的审核技巧和提问技巧,综合提升了学员的"审核素养".

首先,老师从ISO900 :2008质量管理体系的背景讲起,介绍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成立与发展、我国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引进和使用情况,并简单介绍了ISO9000 及其标准。其次,老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ISO900 :2008和ISO900 :20 5新增内容和GBT 50430的讲解。其主要内容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文件要求、组织机构和职责、资源管理、质量检查与验收和质量管理检查、分析与改进等,强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等原则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重点。最后,老师对我们详细的讲述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时的审核技巧和方法,并结合案例分析一对一指导,使我们的审核技巧进一步提高,同时认识到审核时淡定心态的强大作用。

其次,有了工作思路的拓展。在两天的培训中,让我更深刻的了解到每一件产品的形成,都要经过一个过程,这些过程包括最初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产品定位、资源的配置、施工工艺、质量的检测等。在这些过程中,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会导致产品生产的失败,所以,好的产品质量,需要从源头抓起,需要整个生产过程的配合,需要与其相适宜的管理体制。通过适合的管理体制,将这些过程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这样工作责任明确了、工作由复杂变简单了,质量也得到了保障。质量管理体系对每个企业来说,它不是企业运行的负担,而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保障产品质量的一方良药。

第三,组织、个人得到提升。在培训过程中,老师讲了很多实例,这些例子告诉我们: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贯彻和实施对一个组织和个人都有显著帮助。就组织而言,质量管理体系能去除组织中的不良和缺陷,改善组织中规章和制度,从而提升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增加组织收益,使得组织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有足够的竞争能力,使组织稳步向前发展。就个人而言,质量管理体系能帮助一个人提高自身素养,改善个人工作习惯,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从而实现自身能力突破,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更大价值。

这次培训给我带来的收获颇丰,但学习的目的是能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去,这需要用较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实践,而理解实践的过程中,又会不断地发现新的知识,再次被理解,就好像ISO这个系统本身要求的一样,不断地补充,完善自己,使自己趋向完美,脚踏实地的'工作。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5

通过一周的管理体系培训,受益匪浅。深深感到自己在学习、理解质量管理标准方面的差距;参加这样的培训很有必要,作为一种中层干部,不但要对质量体系文件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带领部门贯彻执行。

下面是自己的学习认识,并结合工作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质量是成功的伙伴,贯标是质量的保障。如今,贯彻标准已被众多企业所看重,成为企业证明自己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一种护照。有专家认为,贯标为广大企业完善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供了科学指南,同时为企业走向市场找到了共同语言。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将加快推进国际标准化进程,贯标变得更加迫切。毋庸置疑,贯标不是万金油,不能包治百病,但通过贯标,增强了企业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与管理意识,明确了各项管理的职责和工作的程序,促使企业的管理工作由人治转向法治,真正做到了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实现了以预防为主规范了企业的作业程序,明确了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职责和权限,预防并控制了不合格项的发生,降低了企业质量管理成本。通过定期组织质量检查、质量审核活动,能够及时发现和找出经营管理活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进行有效纠正,从而提高了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监控能力,为企业实施全面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也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围绕让客户满意及时认真地处理客户投诉或意见,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与期望,赢得客户信任,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咱们公司已经贯标三年了,这三年来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正如赵总在培训动员时讲的:“在抓基础工作上做的不细、不实、不严,与先进企业比,与时代要求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质量理念支持。二是缺乏监督考核制度支持。三是企业的执行力度低。我认为:

(一)只有管理层真正认识到客户满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才能从客户的角度开展质量工作,才能真正建立客户驱动的质量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企业的每一名员工,在做任何工作时,都要清楚自己的客户是谁,树立工作就是为客户服务的质量理念。这里的客户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企业外部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代理商、销售商等,在企业内部,根据工作流的划分,上下道工序间、前后流程间、部门间也应是客户关系。但要树立这样一种质量理念,不是朝夕之间的事,需要我们长期的'不懈努力。当然在这方面领导作用就显得异常的重要,需要我们的领导不断地给员工去灌输质量思想,可以通过制定企业文件、质量方针,并不断地给员工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员工的质量理念,大力打造质量管理的战略系统。当然只有质量理念还是不够的,质量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这就要员工主动地去学习质量工具方法并实际有效地运用到平时正常的工作当中去。

(二)一个好的监督考核体制能刺激质量管理体系良好的运行,那么监督考核制度如何来制定呢?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好目标管理法,并将目标管理法与监督考核体制结合起来管理,将企业的方针目标逐层分解并建立监督考核体制。可以以部门、项目部(分公司)和个人为单位来分解,部门的质量目标应依据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结合本部门业务的特点来确定部门质量目标项目,目标值应依据以往的历史业绩、公司质量目标值、结合目前技术现状综合确定。目标值应该是可量化、可衡量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通过努力能够实现,不要将质量目标值夸大或不切实际。针对每一项质量目标,应制定实在的具体实施措施和实施计划,并落实负责人,并且应制定衡量质量目标实现状况的方法和评价的依据。同时要策划好一个监督考核体制,贯穿于整个质量目标实现的过程,制定每一阶段的考核方法。以用来考核部门、项目部(分公司)、个人的目标达成率以及为达到目标采用方法的有效性,可以充分体现出单位、个人在工作方面的效率以及能力。这样可以激起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员工平时工作的潜力,以促进个人与公司得到共同发展。

(三)执行力是一种能力,是内涵广泛、包括各种学科、方法、思想的概括,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新标准要求全员参与,但如何让全员积极地加入到质量管理体系中来呢,这就要各级领导来动员大家,要求大家一定要按公司的规程来办事。执行力不是仅仅要求员工按公司的规程去做事,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的规程下做事的同时,想出更好、更有效的方法。执行力度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正所谓:一流的点子和三流的执行力,不如三流的点子和一流的执行力。如果执行力度不够就是再好的质量管理模式也不能够有效的运行,所以我们需要着手解决执行力度低下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

a、制度贯彻不够,虎头蛇尾。

b、管理制度不严谨

c、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

d、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流程不合理。

e、工作过程中缺少良好的指导方法。

f、工作中缺少科学的监督体制。

企业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以上的几点因素,才能制定出好的管理制度,才能更有效的推动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有效运行。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6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眨眼间大学毕业一年有余。在这期间,我在水电八局砂石分局从事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我不仅加深了对学校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对以前书本中没有接触或接触不深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作为工程质量管理人员,我首先接受了质量管理培训。通过培训,我了解到工程质量管理要点、工程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专业知识。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工程质量是由设计质量、施工质量以及验收质量形成的一个系统过程,是梯阶影响形成的综合质量。施工单位根据设计文件进行施工,通过我方验收后形成质量。因此,在质量控制上,就我个人一年多来的工作经历,工程质量管理应当坚持以下几个方面,以便能实现土建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目标。

1、设计质量,首先,要从源头抓起,重视设计质量的控制。我们的设计管理部门是设计质量控制的主管部门,他们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但因为他们的工作量比较大,不可能审查得很细,因此作为施工管理部门,在开工前仍然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仔细审核设计文件,至少保证开工半个月把图纸上的失误之处尽可能地处理掉。如果上游设计文件质量很好,在建筑、结构、配合其他专业的留洞埋件等方面不出差错,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减少很多变更。

2、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是现场质量控制的中心,如何保证施工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方案、材料以及环境。因此,进行施工质量控制也要从以下这方面入手。

由于现场的施工员不是专业的质检人员,在初期对工程建设的认识和质量意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的情况,我们在周会上都会要求施工员参加,直接或间接的指明质量问题的重要性,对其灌输工程质量意识,使其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和质量目标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明确的认识。此外,在每周的周会上,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如砼缺陷、埋件定位偏移等,与分包商一起进行分析,明确指出不足的地方,并限期纠正,从而促使分包商在管理方面不断的完善,提高了质量意识和核电意识。

此外,还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施工质量的事前、事中控制,把对施工完成后质量的检查,转向对施工过程、工序质量的检查,并重视施工质量的事后控制,把相关的经验反馈到下一步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质量水平。在事前控制方面,对施工的重要部位,均制定切实可行的、详细的施工方案,尤其对施工中的难点及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要明确具体的处理方法;在人力、机械设备、施工方案的安排上,需提出明确要求,以利于分包商施工前的准备。分包商在施工方案制定后,及时向具体实施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要求及责任,并要对施工的准备过程进行检查。

在事中控制方面,通过设置见证点,对现场的主要施工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同时,经常巡视现场,察看现场的施工情况,对不符合施工技术要求的及时指正。另外在砼浇筑过程中,坚持旁站,注意观察砼浇筑时间、砼供应、天气变化、钢筋保护层踩踏等问题,切实做到贯穿施工全过程的检查。

要想在质量控制方面怀断提高,事后控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分包商往往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事后控制要求一方面对施工后的质量要及时检查;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对施工中或施工后的出现的总是进行总结,及进反馈到有关部门,对后续相关施工进行改进,从而有利于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3、验收质量,在施工前,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设置见证点,当施工达到这些步骤时承包商预先通知施工员。对于见证点,首先通过施工班组自检,在获得施工员、质检员及监理工程师质量计划上签字放行之前,不能进行后续的工作。只要这四级质检都能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工程质量就可以保证。但因为队及班组一级的质量控制人员均由分包商技术员和班组长担任,这样就存在施工者本身,既是施工的具体执行者,也是其施工结果的验证者,缺乏质量验证所需的独立性。因此,质量验收主要依靠质检员和监理工程师。

在验收过程中,要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合同中所规定的标准。标准是检验施工质量的尺度,数据库是基础,施工质量是否符事要求,必须通过严格检查,以数据为依据。在施工检查时,经常会碰到承包商提出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要求放松标准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质检人员都应态度明确地支持质量标准要求,严把质量关。对于设计的确存在问题现场无法实施的,则必须通过正常的进行变更或澄清,然后实施。

工作越久,越觉得自己知识、能力的匮乏,像对合同的理解运用、施工进度的预估控制以及作为枢纽对现场各单位的施工协调等,感觉自己做得不是很好。不过幸运的是,经过请教同事,明白了努力的方向;对于进度控制,要尽早进行,只要能保证设计文件不出问题,现场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到位,安装预编施工进度进行施工,进度控制基本可以保证;对于现场协调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在工作中要多注意其他工程师是怎么处理问题的,注意学习,另外要多思考,多尝试,多咨询,建立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按合同和程序工作只是对一个工程质量管理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如何灵活运用合同和程序,合理解决许多合同中不明确或合同外的事务,才是对工作能力的真正考量。通过观察学习其他工程师和各位领导的工作中解决这类问题的方式,我的工作能力有了一定提高。我知道,只有不断的努力学习和积累,不断反省进步,戒骄躁,踏实工作,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施工质量管理工程师。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7

通过这次深圳研发质量管理培训,了解了业界产品研发质量管理的优秀模式与实践,学习了结构化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重点关注了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评审的分层分级与操作方法。培训讲师曾在HW公司多年从事流程引导,对新产品开发流程的讲解使我对IPD中岗位、角色,如PAC(产品决策委员会)、PMT(项目管理团队)、PDT(产品开发团队)、PQA(产品质量保证)等有了更深的认识。参加这次培训的人员来自五家公司,主要是技术总监、项目管理部和质量保证部负责人,公司也都是中小企业,只有我们公司拥有实施IPD经历和研发管理信息平台,加上目前正在实施的系统工程(硬件可靠性、失效分析、物料认证),说明我们公司具有成长为中型企业的潜力,只是感觉公司之前对IPD流程的理解和贯彻落实的力度还不够。

研发质量管理贯穿于产品开发的全流程,包括研发质量管理组织建立、研发质量策划、研发质量控制(技术评审和产品测试)、研发质量保证和研发质量改进。而技术评审穿插于产品概念、、开发、验证与发布各阶段之间,目前也正是我们公司产品开发流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以往有些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没有将技术评审分层分级进行。我们目前很多评审将研发组内纵向模块级评审与涉及PDT多部门的横向产品级评审混为一团,所以有人对跟自己无关的事讨论占用大家时间有意见,甚至有时不参加会议。只有分级评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项目组在进行产品级评审之前必须先进行研发组内模块级评审,并做好必要记录和有关问题解决办法,模块级评审可以邀请其他技术部门高手参加,技术专家提供意见但不承担责任,可以不签字或者签字注明“特邀”,以便明确责任。产品级评审主要针对PDT各部门之间接口部分和模块级评审中提出的重大问题,如果模块级评审进行充分,产品级评审过程的时间就会降下来。建议由QA组织产品级评审,并对项目组的模块级评审记录和准备提交产品级评审内容进行检查,通过后方能进行产品级评审,同时维持会场秩序,避免陷入细节,避免把各村、乡、县里的事情都放到省级会议上讨论,提醒PDT中各部门代表真正代表其部门发言。考虑到QA人员数量和技术水平有限,模块级评审尽量参加,产品级评审则必须参加。抓好技术评审将是今年和明年研发质量保证组的工作重心。

技术评审最后谁来拍板呢?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还是产品总监?我跟培训老师特别交流过。目前我们公司把产品经理定位于产品需求管理和市场支持,处在产品开发的两头把关。这对产品经理的要求很高,往往对多个项目提供支持,开会、出差较多。产品总监更是事务众多,评审会时常无法参加,对项目的'了解项目经理则更为全面。培训师建议:产品总监授权项目经理综合PDT成员意见,对技术评审最后拍板。我也认为项目经理具备这个能力。

需求评审非常重要,它对设计、开发影响,变更也是最多的,如何控制好变更,尽量减少变更?办法是一开始就尽量把事情做充分。需求评审时召集PDT成员代表自己部门提出需求,如工艺工程师提可制造性需求、测试工程师提可测试性需求、工程部提可服务性需求等等,我们的PDT成员除研发部门外生产、营销、工程目前还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发言权,他们对项目的了解也是皮毛,产品需求里自然也很少体现这方面的内容。有人将研发、市场和销售部比作一个足球队的后卫、中场和前锋,市场部是中场发动机,负责整合资源、策划和组织进攻,我们正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场,培养产品经理的市场意识和建设产品经理后备队伍是关键。

研发质量管理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质量审计,据我所知我们目前没有组织过对哪款产品或项目进行正式的质量审计和记录,即使产品在市场上出现较大问题。适时启动项目质量审计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分清是态度、能力还是流程问题。如果是能力不足造成,应该给机会再提高;如果是流程问题,则改进流程;如果是态度问题,培训师建议格杀勿论。有人反问:现在不是提倡人性化管理么?培训师的一句话使大家都陷入了沉默:我们常常把人情化和人性化混淆了,容忍不端正的态度就是打击所有人的积极性!

这次培训还提到很多我关心的内容,包括质量保证人员的任职资格体系建立和矩阵组织中项目成员绩效考核等,但目前我们公司研发质量管理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还是如何把技术评审做到位,我们研发质量保证组下步工作将围绕公司评审流程和评审参与人员展开分析,力争做到评审分层分级进行,提高与会人员时间的有效性。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8

近日,幸参加了由集团公司企业技术中心组织的关于施工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及《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为期两天的培训,由中建协认证有限公司国家高级审核员、优秀教师安铁军授课。

两天的培训,让我对今后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培训时间虽短,但学到的东西却很多,以下谈几点我的体会。

本次培训讲师具有丰富审核经验,及大型企业管理经验,他结合多年的审核经验及ISO900 :20xx和ISO900 :20 5新版标准对照要求,用了深入浅出的语言对学员进行了ISO900 :20xx和ISO900 :20 5新版标准对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精解;现场采用了互动的方式指导学员学习审核计划、编写审核用检查单、编写不符合报告;课程中穿插案例分析,以模拟企业内实况进行审核,用了丰富的案例给学员传授在现场实施有效审核时应该掌握的审核技巧和提问技巧。

通过两天的学习交流实践,更加清楚了ISO900 :20xx和ISO900 :20 5标准清晰的脉络和新版的要求。不但对ISO900 :20xx和ISO900 :20 5质量管理体系有了更清晰、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意识到了质量管理体系对一家企业的真正作用。由于教学双方课堂配合默切,教学异常活跃,促进大家较好地掌握了审核计划的制定和审核用检查单的编写,学到了审核员实施有效审核时所需的审核技巧和提问技巧,综合提升了学员的"审核素养".

首先,老师从ISO900 :20xx质量管理体系的背景讲起,介绍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成立与发展、我国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引进和使用情况,并简单介绍了ISO9000 及其标准。其次,老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ISO900 :20xx和ISO900 :20 5新增内容和GBT 50430的讲解。其主要内容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文件要求、组织机构和职责、资源管理、质量检查与验收和质量管理检查、分析与改进等,强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等原则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重点。最后,老师对我们详细的讲述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时的审核技巧和方法,并结合案例分析一对一指导,使我们的审核技巧进一步提高,同时认识到审核时淡定心态的强大作用。

其次,有了工作思路的拓展。在两天的培训中,让我更深刻的了解到每一件产品的形成,都要经过一个过程,这些过程包括最初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产品定位、资源的配置、施工工艺、质量的.检测等。在这些过程中,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会导致产品生产的失败,所以,好的产品质量,需要从源头抓起,需要整个生产过程的配合,需要与其相适宜的管理体制。通过适合的管理体制,将这些过程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这样工作责任明确了、工作由复杂变简单了,质量也得到了保障。质量管理体系对每个企业来说,它不是企业运行的负担,而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保障产品质量的一方良药。

第三,组织、个人得到提升。在培训过程中,老师讲了很多实例,这些例子告诉我们: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贯彻和实施对一个组织和个人都有显著帮助。就组织而言,质量管理体系能去除组织中的不良和缺陷,改善组织中规章和制度,从而提升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增加组织收益,使得组织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有足够的竞争能力,使组织稳步向前发展。就个人而言,质量管理体系能帮助一个人提高自身素养,改善个人工作习惯,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从而实现自身能力突破,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更大价值。

这次培训给我带来的收获颇丰,但学习的目的是能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去,这需要用较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实践,而理解实践的过程中,又会不断地发现新的知识,再次被理解,就好像ISO这个系统本身要求的一样,不断地补充,完善自己,使自己趋向完美,脚踏实地的工作。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9

本人很荣幸和公司7位同事一起参加了由贵阳麦锡思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举办的关于人才招聘与甄选即培训体系建立的培训。

通过2天的培训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中,我认识了人力资源的管理,高效招聘与面试的技巧,以及员工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

培训期间讲课老师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了详尽细致的介绍,并结合讲解内容,管理方面的认识,通过剖析针对性的案例,有效的提高了我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现将本次学习培训的心得体会小结如下:

一、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化

通过学习,感触最深的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化,培训规划、问卷调查、人才培训机制、激励性绩效体系建设。通过培训深刻认识到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重要性。

在日常工作中,以积极的态度,有效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合理安排工作,及时跟进进度,通过过程控制,持续改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及时实施解决方案迅速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积极性。

二、企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为实现这一目标,人力资源如何进行代谢和替换?组织结构如何变化?我们的人力资源现状如何?我们在人力资源方面的需求如何?如果存在用人差距,如何补足?公司是否有足够的员工?公司是否合理利用了现有的员工?公司是否需要开发现有的员工技能?为什么聘用合适的员工如此重要呢?在一个企业里挑选好人才是最关键的。在挑选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看基本信息识人,识人分3种,分别是识人前、识人中、识人后。识人前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声音、照片、学识、专业、经验、经历、技能、字体、知名度、口碑。在识人中、要注意思维、目标、性格、价值观、沟通能力、个人素质行为举止、态度脾气等。

在识人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融入工作环境以及团队意识、认同公司文化、忠诚度、稳定性等。企业“另可多选,也不可少选”,虽然在招聘时,寻找和雇用合适的员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如果人员选得好,工作起来会十分顺利如果人员选得不好,工作时就不得不花费额外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如果我们在招聘人员时,结合以上内容,合理应用,那一定能找的合适的栋梁之才。

三、年度培训规划制定与培训体系建立

首先,培训计划不等于培训规划,一个企业应该拥有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能够成功的贯彻培训制度,一个培训管理者要用图来说话和数字说话,不要用文字说话,即、培训需求调研,内部讲师队伍、课程库、培训评估、后期跟进、年度计划、制度手册、培训软件等、配合公司总体策略,对企业各层级人员进行统计分析,分部门进行培训,企业老员工和经理必须参加新开发的基础培训,每人每年参加培训不少于40小时,60学分,培训是责任,培训是工作,每一个管理者或员工都必须成为培训师,让我们做到“人人爱培训,人人培训人”的制度保障,未经培训,不许上岗,未经轮岗培训,不得提拔的'原则。一般培训来说,重点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加紧培养,培训一定要有绩效,必须有大量的工具方法,并把不可能变为可能。70%是自学的、20%老师教的、10%是自己原创的。

四、尊重职业、热爱工作

本次培训,老师一直保持着饱满的精神状态给我们讲课,仪容仪表一直保持不变,培训过程中不喝一口水,我觉得这是培训老师尊重职业、热爱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通过这次培训使自己及时认识到了差距和不足,今后工作中严格约束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争做合格的优秀员工。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6月2日我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培训。通过培训老师深入浅出、由点到面的讲解,使得原本生涩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让我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运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学习我明确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质量管理体系”最初是来自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文化,这套体系引入我国后,几经试用和修订,与中国本地的管理模式相融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体系,也已经成为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辅助管理手段。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实际上就是国际上公认的系统地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个标准,它主要涉及到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世界各国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ISO9000标准的编制基础。它的贯彻执行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顾客对其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有利于帮助企业达到持续成功的目的'。

二、计划、实施、检查、持续改进,简称为PDCA的管理流程广泛应用于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在质量管理所包括的产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市场管理、流程管理等一系列项目中,无论哪一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运行都与PDCA管理流程息息相关。在这个管理循环链中,四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个有效的机制,在与管理相关联的环节充分发挥着自己的功效。

三、物流企业的产品是服务,服务是企业文化的凝固与体现。我们利用“PDCA”循环实现阶梯上升的管理目标,达成企业的最终愿望,也就是通过实现高质量的管理,得到让顾客满意的产品(服务),也就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并不断持续改进。优质、高效、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在物流方面的需求,从而提增强了业务竞争力。也使顾客感到:我们银河物流才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其次,印象最深的还有“流程”这个词。质量管理体系本身就是用一些流程标准来控制产品(服务)的合格。只有严格执行了标准流程,产品(服务)就一定合格。所以我们应该清楚我们工作的流程都有哪些,然后经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过程,做到工作层次分明,岗位职责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工作就会由复杂变的简单了。

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国际上公认的系统地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个标准。我们在建立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时,一定要切合实际,切不可生搬硬套。千万不要“照葫芦画瓢”,盲目的依照体系标准去工作,而是把我们实际的工作流程与标准融入到体系中去运用,并在工作中逐渐完善,形成自己的体系,并不断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通过一周的管理体系培训,受益非浅。深深感到自己在学习、理解质量管理标准方面的差距;参加这样的培训很有必要,作为一种中层干部,不但要对质量体系文件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带领部门贯彻执行。下面是自己的学习认识,并结合工作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质量是成功的伙伴,贯标是质量的保障。如今,贯彻标准已被众多企业所看重,成为企业证明自己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一种护照。有专家认为,贯标为广大企业完善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供了科学指南,同时为企业走向市场找到了共同语言。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将加快推进国际标准化进程,贯标变得更加迫切。毋庸置疑,贯标不是万金油,不能包治百病,但通过贯标,增强了企业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与管理意识,明确了各项管理的职责和工作的程序,促使企业的管理工作由人治转向法治,真正做到了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实现了以预防为主规范了企业的作业程序,明确了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职责和权限,预防并控制了不合格项的发生,降低了企业质量管理成本。通过定期组织质量检查、质量审核活动,能够及时发现和找出经营管理活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进行有效纠正,从而提高了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监控能力,为企业实施全面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也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围绕让客户满意及时认真地处理客户投诉或意见,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与期望,赢得客户信任,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咱们公司已经贯标三年了,这三年来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正如赵总在培训动员时讲的:"在抓基础工作上做的不细、不实、不严,与先进企业比,与时代要求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质量理念支持。二是缺乏监督考核制度支持。三是企业的执行力度低。我认为:

(一)只有管理层真正认识到客户满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才能从客户的角度开展质量工作,才能真正建立客户驱动的质量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企业的每一名员工,在做任何工作时,都要清楚自己的客户是谁,树立工作就是为客户服务的质量理念。这里的客户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企业外部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代理商、销售商等,在企业内部,根据工作流的划分,上下道工序间、前后流程间、部门间也应是客户关系。但要树立这样一种质量理念,不是朝夕之间的事,需要我们长期的不懈努力。当然在这方面领导作用就显得异常的重要,需要我们的领导不断地给员工去灌输质量思想,可以通过制定企业文件、质量方针,并不断地给员工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员工的质量理念,大力打造质量管理的战略系统。当然只有质量理念还是不够的,质量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这就要员工主动地去学习质量工具方法并实际有效地运用到平时正常的工作当中去。

(二) 一个好的监督考核体制能刺激质量管理体系良好的运行,那么监督考核制度如何来制定呢?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好目标管理法,并将目标管理法与监督考核体制结合起来管理,将企业的方针目标逐层分解并建立监督考核体制。可以以部门、项目部(分公司)和个人为单位来分解,部门的质量目标应依据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结合本部门业务的特点来确定部门质量目标项目,目标值应依据以往的历史业绩、公司质量目标值、结合目前技术现状综合确定。目标值应该是可量化、可衡量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通过努力能够实现,不要将质量目标值夸大或不切实际。针对每一项质量目标,应制定实在的具体实施措施和实施计划,并落实负责人,并且应制定衡量质量目标实现状况的方法和评价的依据。同时要策划好一个监督考核体制,贯穿于整个质量目标实现的过程,制定每一阶段的考核方法。以用来考核部门、项目部(分公司)、个人的目标达成率以及为达到目标采用方法的有效性,可以充分体现出单位、个人在工作方面的效率以及能力。这样可以激起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员工平时工作的潜力,以促进个人与公司得到共同发展。

(三) 执行力是一种能力,是内涵广泛、包括各种学科、方法、思想的概括,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新标准要求全员参与,但如何让全员积极地加入到质量管理体系中来呢,这就要各级领导来动员大家,要求大家一定要按公司的规程来办事。执行力不是仅仅要求员工按公司的规程去做事,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的规程下做事的同时,想出更好、更有效的方法。执行力度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正所谓:一流的点子和三流的执行力,不如三流的点子和一流的执行力。如果执行力度不够就是再好的质量管理模式也不能够有效的运行,所以我们需要着手解决执行力度低下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

a. 制度贯彻不够,虎头蛇尾。

b. 管理制度不严谨

c. 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

d. 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流程不合理。

e. 工作过程中缺少良好的指导方法。

f. 工作中缺少科学的监督体制。

企业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以上的几点因素,才能制定出好的管理制度,才能更有效的推动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有效运行。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近日,幸参加了由集团公司企业技术中心组织的关于施工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及《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为期两天的培训,由中建协认证有限公司国家高级审核员、优秀教师安铁军授课。

两天的培训,让我对今后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培训时间虽短,但学到的东西却很多,以下谈几点我的体会。

本次培训讲师具有丰富审核经验,及大型企业管理经验,他结合多年的审核经验及ISO900 :20xx和ISO900 :20 5新版标准对照要求,用了深入浅出的语言对学员进行了ISO900 :20xx和ISO900 :20 5新版标准对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精解;现场采用了互动的方式指导学员学习审核计划、编写审核用检查单、编写不符合报告;课程中穿插案例分析,以模拟企业内实况进行审核,用了丰富的案例给学员传授在现场实施有效审核时应该掌握的审核技巧和提问技巧。

通过两天的学习交流实践,更加清楚了ISO900 :20xx和ISO900 :20 5标准清晰的脉络和新版的要求。不但对ISO900 :20xx和ISO900 :20 5质量管理体系有了更清晰、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意识到了质量管理体系对一家企业的真正作用。由于教学双方课堂配合默切,教学异常活跃,促进大家较好地掌握了审核计划的制定和审核用检查单的编写,学到了审核员实施有效审核时所需的审核技巧和提问技巧,综合提升了学员的"审核素养".

首先,老师从ISO900 :20xx质量管理体系的背景讲起,介绍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成立与发展、我国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引进和使用情况,并简单介绍了ISO9000 及其标准。其次,老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ISO900 :20xx和ISO900 :20 5新增内容和GBT 50430的讲解。其主要内容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文件要求、组织机构和职责、资源管理、质量检查与验收和质量管理检查、分析与改进等,强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等原则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重点。最后,老师对我们详细的讲述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时的审核技巧和方法,并结合案例分析一对一指导,使我们的审核技巧进一步提高,同时认识到审核时淡定心态的强大作用。

其次,有了工作思路的拓展。在两天的培训中,让我更深刻的了解到每一件产品的形成,都要经过一个过程,这些过程包括最初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产品定位、资源的配置、施工工艺、质量的检测等。在这些过程中,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会导致产品生产的失败,所以,好的产品质量,需要从源头抓起,需要整个生产过程的配合,需要与其相适宜的管理体制。通过适合的管理体制,将这些过程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这样工作责任明确了、工作由复杂变简单了,质量也得到了保障。质量管理体系对每个企业来说,它不是企业运行的负担,而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保障产品质量的一方良药。

第三,组织、个人得到提升。在培训过程中,老师讲了很多实例,这些例子告诉我们: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贯彻和实施对一个组织和个人都有显著帮助。就组织而言,质量管理体系能去除组织中的不良和缺陷,改善组织中规章和制度,从而提升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增加组织收益,使得组织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有足够的竞争能力,使组织稳步向前发展。就个人而言,质量管理体系能帮助一个人提高自身素养,改善个人工作习惯,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从而实现自身能力突破,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更大价值。

这次培训给我带来的收获颇丰,但学习的目的是能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去,这需要用较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实践,而理解实践的过程中,又会不断地发现新的知识,再次被理解,就好像ISO这个系统本身要求的一样,不断地补充,完善自己,使自己趋向完美,脚踏实地的工作。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通过这次深圳研发质量管理培训,了解了业界产品研发质量管理的优秀模式与实践,学习了结构化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重点关注了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评审的分层分级与操作方法。培训讲师曾在HW公司多年从事流程引导,对新产品开发流程的讲解使我对IPD中岗位、角色,如PAC(产品决策委员会)、PMT(项目管理团队)、PDT(产品开发团队)、PQA(产品质量保证)等有了更深的认识。参加这次培训的人员来自五家公司,主要是技术总监、项目管理部和质量保证部负责人,公司也都是中小企业,只有我们公司拥有实施IPD经历和研发管理信息平台,加上目前正在实施的系统工程(硬件可靠性、失效分析、物料认证),说明我们公司具有成长为中型企业的潜力,只是感觉公司之前对IPD流程的理解和贯彻落实的力度还不够。

研发质量管理贯穿于产品开发的全流程,包括研发质量管理组织建立、研发质量策划、研发质量控制(技术评审和产品测试)、研发质量保证和研发质量改进。而技术评审穿插于产品概念、计划、开发、验证与发布各阶段之间,目前也正是我们公司产品开发流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以往有些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没有将技术评审分层分级进行。我们目前很多评审将研发组内纵向模块级评审与涉及PDT多部门的横向产品级评审混为一团,所以有人对跟自己无关的事讨论占用大家时间有意见,甚至有时不参加会议。

只有分级评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项目组在进行产品级评审之前必须先进行研发组内模块级评审,并做好必要记录和有关问题解决办法,模块级评审可以邀请其他技术部门高手参加,技术专家提供意见但不承担责任,可以不签字或者签字注明“特邀”,以便明确责任。产品级评审主要针对PDT各部门之间接口部分和模块级评审中提出的重大问题,如果模块级评审进行充分,产品级评审过程的时间就会降下来。建议由QA组织产品级评审,并对项目组的模块级评审记录和准备提交产品级评审内容进行检查,通过后方能进行产品级评审,同时维持会场秩序,避免陷入细节,避免把各村、乡、县里的事情都放到省级会议上讨论,提醒PDT中各部门代表真正代表其部门发言。考虑到QA人员数量和技术水平有限,模块级评审尽量参加,产品级评审则必须参加。抓好技术评审将是今年和明年研发质量保证组的工作重心。

技术评审最后谁来拍板呢?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还是产品总监?我跟培训老师特别交流过。目前我们公司把产品经理定位于产品需求管理和市场支持,处在产品开发的两头把关。这对产品经理的要求很高,往往对多个项目提供支持,开会、出差较多。产品总监更是事务众多,评审会时常无法参加,对项目的了解项目经理则更为全面。培训师建议:产品总监授权项目经理综合PDT成员意见,对技术评审最后拍板。我也认为项目经理具备这个能力。

需求评审非常重要,它对设计、开发影响最大,变更也是最多的,如何控制好变更,尽量减少变更?最好办法是一开始就尽量把事情做充分。需求评审时召集PDT成员代表自己部门提出需求,如工艺工程师提可制造性需求、测试工程师提可测试性需求、工程部提可服务性需求等等,我们的PDT成员除研发部门外生产、营销、工程目前还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发言权,他们对项目的了解也是皮毛,产品需求里自然也很少体现这方面的内容。有人将研发、市场和销售部比作一个足球队的后卫、中场和前锋,市场部是中场发动机,负责整合资源、策划和组织进攻,我们正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场,培养产品经理的市场意识和建设产品经理后备队伍是关键。

研发质量管理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质量审计,据我所知我们目前没有组织过对哪款产品或项目进行正式的质量审计和记录,即使产品在市场上出现较大问题。适时启动项目质量审计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分清是态度、能力还是流程问题。如果是能力不足造成,应该给机会再提高。如果是流程问题,则改进流程。如果是态度问题,培训师建议格杀勿论。有人反问:现在不是提倡人性化管理么?培训师的一句话使大家都陷入了沉默:我们常常把人情化和人性化混淆了,容忍不端正的态度就是打击所有人的积极性!

这次培训还提到很多我关心的内容,包括质量保证人员的任职资格体系建立和矩阵组织中项目成员绩效考核等,但目前我们公司研发质量管理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还是如何把技术评审做到位,我们研发质量保证组下步工作将围绕公司评审流程和评审参与人员展开分析,力争做到评审分层分级进行,提高与会人员时间的有效性。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近日,幸参加了由集团公司企业技术中心组织的关于施工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及《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为期两天的培训,由中建协认证有限公司国家高级审核员、优秀教师安铁军授课。

两天的培训,让我对今后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培训时间虽短,但学到的东西却很多,以下谈几点我的体会。

本次培训讲师具有丰富审核经验,及大型企业管理经验,他结合多年的审核经验及ISO900 :20xx和ISO900 :20 5新版标准对照要求,用了深入浅出的语言对学员进行了ISO900 :20xx和ISO900 :20 5新版标准对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精解;现场采用了互动的方式指导学员学习审核计划、编写审核用检查单、编写不符合报告;课程中穿插案例分析,以模拟企业内实况进行审核,用了丰富的案例给学员传授在现场实施有效审核时应该掌握的审核技巧和提问技巧。

通过两天的学习交流实践,更加清楚了ISO900 :20xx和ISO900 :20 5标准清晰的脉络和新版的要求。不但对ISO900 :20xx和ISO900 :20 5质量管理体系有了更清晰、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意识到了质量管理体系对一家企业的真正作用。由于教学双方课堂配合默切,教学异常活跃,促进大家较好地掌握了审核计划的制定和审核用检查单的编写,学到了审核员实施有效审核时所需的审核技巧和提问技巧,综合提升了学员的"审核素养".

首先,老师从ISO900 :20xx质量管理体系的背景讲起,介绍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成立与发展、我国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引进和使用情况,并简单介绍了ISO9000 及其标准。其次,老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ISO900 :20xx和ISO900 :20 5新增内容和GBT 50430的讲解。其主要内容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文件要求、组织机构和职责、资源管理、质量检查与验收和质量管理检查、分析与改进等,强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等原则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重点。最后,老师对我们详细的讲述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时的审核技巧和方法,并结合案例分析一对一指导,使我们的审核技巧进一步提高,同时认识到审核时淡定心态的强大作用。

其次,有了工作思路的拓展。在两天的培训中,让我更深刻的了解到每一件产品的形成,都要经过一个过程,这些过程包括最初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产品定位、资源的配置、施工工艺、质量的检测等。在这些过程中,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会导致产品生产的失败,所以,好的产品质量,需要从源头抓起,需要整个生产过程的配合,需要与其相适宜的管理体制。通过适合的管理体制,将这些过程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这样工作责任明确了、工作由复杂变简单了,质量也得到了保障。质量管理体系对每个企业来说,它不是企业运行的负担,而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保障产品质量的一方良药。

第三,组织、个人得到提升。在培训过程中,老师讲了很多实例,这些例子告诉我们: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贯彻和实施对一个组织和个人都有显著帮助。就组织而言,质量管理体系能去除组织中的不良和缺陷,改善组织中规章和制度,从而提升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增加组织收益,使得组织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有足够的竞争能力,使组织稳步向前发展。就个人而言,质量管理体系能帮助一个人提高自身素养,改善个人工作习惯,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从而实现自身能力突破,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更大价值。

这次培训给我带来的'收获颇丰,但学习的目的是能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去,这需要用较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实践,而理解实践的过程中,又会不断地发现新的知识,再次被理解,就好像ISO这个系统本身要求的一样,不断地补充,完善自己,使自己趋向完美,脚踏实地的工作。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15

通过这次深圳研发质量管理培训,了解了业界产品研发质量管理的优秀模式与实践,学习了结构化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重点关注了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评审的分层分级与操作方法。培训讲师曾在HW公司多年从事流程引导,对新产品开发流程的讲解使我对IPD中岗位、角色,如PAC(产品决策委员会)、PMT(项目管理团队)、PDT(产品开发团队)、PQA(产品质量保证)等有了更深的认识。参加这次培训的人员来自五家公司,主要是技术总监、项目管理部和质量保证部负责人,公司也都是中小企业,只有我们公司拥有实施IPD经历和研发管理信息平台,加上目前正在实施的系统工程(硬件可靠性、失效分析、物料认证),说明我们公司具有成长为中型企业的潜力,只是感觉公司之前对IPD流程的理解和贯彻落实的力度还不够。

研发质量管理贯穿于产品开发的全流程,包括研发质量管理组织建立、研发质量策划、研发质量控制(技术评审和产品测试)、研发质量保证和研发质量改进。而技术评审穿插于产品概念、、开发、验证与发布各阶段之间,目前也正是我们公司产品开发流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以往有些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没有将技术评审分层分级进行。我们目前很多评审将研发组内纵向模块级评审与涉及PDT多部门的`横向产品级评审混为一团,所以有人对跟自己无关的事讨论占用大家时间有意见,甚至有时不参加会议。只有分级评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项目组在进行产品级评审之前必须先进行研发组内模块级评审,并做好必要记录和有关问题解决办法,模块级评审可以邀请其他技术部门高手参加,技术专家提供意见但不承担责任,可以不签字或者签字注明“特邀”,以便明确责任。

产品级评审主要针对PDT各部门之间接口部分和模块级评审中提出的重大问题,如果模块级评审进行充分,产品级评审过程的时间就会降下来。建议由QA组织产品级评审,并对项目组的模块级评审记录和准备提交产品级评审内容进行检查,通过后方能进行产品级评审,同时维持会场秩序,避免陷入细节,避免把各村、乡、县里的事情都放到省级会议上讨论,提醒PDT中各部门代表真正代表其部门发言。考虑到QA人员数量和技术水平有限,模块级评审尽量参加,产品级评审则必须参加。抓好技术评审将是今年和明年研发质量保证组的工作重心。

技术评审最后谁来拍板呢?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还是产品总监?我跟培训老师特别交流过。目前我们公司把产品经理定位于产品需求管理和市场支持,处在产品开发的两头把关。这对产品经理的要求很高,往往对多个项目提供支持,开会、出差较多。产品总监更是事务众多,评审会时常无法参加,对项目的了解项目经理则更为全面。培训师建议:产品总监授权项目经理综合PDT成员意见,对技术评审最后拍板。我也认为项目经理具备这个能力。

需求评审非常重要,它对设计、开发影响,变更也是最多的,如何控制好变更,尽量减少变更?办法是一开始就尽量把事情做充分。需求评审时召集PDT成员代表自己部门提出需求,如工艺工程师提可制造性需求、测试工程师提可测试性需求、工程部提可服务性需求等等,我们的PDT成员除研发部门外生产、营销、工程目前还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发言权,他们对项目的了解也是皮毛,产品需求里自然也很少体现这方面的内容。有人将研发、市场和销售部比作一个足球队的后卫、中场和前锋,市场部是中场发动机,负责整合资源、策划和组织进攻,我们正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场,培养产品经理的市场意识和建设产品经理后备队伍是关键。

研发质量管理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质量审计,据我所知我们目前没有组织过对哪款产品或项目进行正式的质量审计和记录,即使产品在市场上出现较大问题。适时启动项目质量审计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分清是态度、能力还是流程问题。如果是能力不足造成,应该给机会再提高;如果是流程问题,则改进流程;如果是态度问题,培训师建议格杀勿论。有人反问:现在不是提倡人性化管理么?培训师的一句话使大家都陷入了沉默:我们常常把人情化和人性化混淆了,容忍不端正的态度就是打击所有人的积极性!

这次培训还提到很多我关心的内容,包括质量保证人员的任职资格体系建立和矩阵组织中项目成员绩效考核等,但目前我们公司研发质量管理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还是如何把技术评审做到位,我们研发质量保证组下步工作将围绕公司评审流程和评审参与人员展开分析,力争做到评审分层分级进行,提高与会人员时间的有效性。

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实践。人生中就是这样,每一次的学习就是一次实践的机会,每一次的实践就是一次挑战。学习的目的是培养我们发现问题的敏感度,分析问题的现状,挖掘造成问题的关键原因,并最终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每解决一个问题我觉得那就是超越了自己!

我于20xx年xx月xx—xx日参加了中国质量协会组织的为期3天的QCC质量管理小组培训学习,通过短暂的学习对QCC基础知识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与了解。QC的意思是质量管控,QCC的意思是质量管控小组,QCC小组是企业各部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根据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职工的素质和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的小组。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到QCC小组活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有多重作用:

一、发挥职工的主观性,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提高职工的素质。

QCC小组活动是从尊重人性的观点出发。QCC小组做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个体细胞,人员自愿、自发的进行质量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针对所发生的问题与组员一起进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因此改进工作及周围环境,从中获得成功的乐趣,体会到自身价值和工作的意义,体验到生活的充实与满足。得到这样的感受,职工就会产生更高的工作热情,激发出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身的潜力、智力、能力、将会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

二、不断的改进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如何,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地位,甚至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就要求企业必须向顾客长期,稳定的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只有持续不断的实施质量改进,才能实现这一基本要求。任何一个企业在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QCC小组活动,可不断改进产品质量、管理方法、服务质量等,从而达到纠正偶发性问题,改进长期存在的顽固性问题的目的。另外开展QCC小组活动,可还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服务质量、增强职工的效率意识与节约意识,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

成立QCC小组的基本原则有:“自愿参加”、“上下结合”。小组成员自觉参与质量管理,自愿结合在一起,自主开展QCC活动。在内部讨论方案时,解决问题时,小组成员间保持相互平等,不分职位与技术高低,通过“头脑风暴”等方法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互相学习,而不是靠行政命令,这样小组成员就不会有压迫感,从而在其后开展活动中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主的开展QCC活动。通过QCC活动,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从而塑造良好的团队关系,整合企业职工的价值取向,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作战能力。

四、提高客户满意度。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客户满意度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企业职工与客户的产品接触最为密切,也往往更能发现其中的很多问题,因此QCC小组活动很多课题都是为了解决客户满意度不高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才能更好的满足客户,更好的服务客户!

通过为期3天的QCC活动的培训,我认识到QCC活动坚持“小实活新”,重点在“实”和“新”上下功夫。求实创新是QCC小组持续健康发展的源泉,“实”是“新”的基础,“新”是“实”的动力,QCC小组活动首先要求实,然后才去创新。求实之余,还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不能老一套、旧模式,成果上体现科技含量、技术进步。只有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管理能力,才能使企业长盛不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逐渐把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进行吸收消化,学以致用,善于思考,善于发现,运用方法和工具,主动带头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影响和激励大家一起开展QCC活动,共同提高!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16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之于企业,有的如鱼得水,有的变成负担,越来越重。下面是一些企业的真实写照。对比一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职责不清车轮转

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人员职责划分不清,遇事互相推诿,车轮大战;应明确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和人员职责,责权利统一,实施相关有效考核。

2.文件失控难识断

需要文件指导的场合没有建立文件,文件要求不明确,文件缺乏可操作性,文件只是“摆设”;应针对需要建立所需的文件,提出明确要求,做到操作性强,工作有据可依。

3.目标制定有点难

未认识到制定目标的必要性,随意根据各类不同的需要而定制(不是“制定”)或更改有“弹性”的目标,缺乏对目标的管理、考核;应实施真正的目标管理,制定有用、可行、能起到激励作用的目标,同时在各职能和层次上建立相应的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实际、全面、有效的考核。

4.缺乏记录假证现

对各类记录未作出要求,记录不完整、不规范,甚至记录造假;应确定各类记录要求,规定记录的方式和具体要求,利用记录的结果考核体系运行情况、产品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情况,积累有用的数据,从数据分析改变研发路线和计划;应严格执行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输入、输出、评审、验证和确认等一系列工作,研发计划及相关工作需变更时应按程序进行评审和确认。

5.人员资格无人管

各岗位上岗人员是否能够胜任无法确定,缺少对上岗人员的资格考核、认定和岗前培训;应对岗位人员资格要求作出规定,并对上岗人员是否能够胜任进行考核和认定。

6.培训充数装门面

缺少应有的培训,更谈不上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只是为应付外审而做样子;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并有效实施,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以验证培训的有效性。

7.研发变更家常饭

研发项目没有或仅有大概的计划。对研发的产品要达到的指标没有界定,对研发产品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缺乏关注,随时根据现实情况

8.供方更换很随便

不按照合格供方名录采购产品,经常以价格便宜作为采购的依据,对采购产品的质量监管不力;应严格执行供方管理控制程序,按照考核、评价和重新评价准则加强对供方的管理,加强对采购产品的验证和控制。

9.过程控制难改善

缺乏对过程应有的控制。没有对需控制的各类过程制定完善的控制措施,基本靠操作人员的经验自我控制过程,缺少过程记录,出现问题时无法追溯原因。应建立完善的过程控制保证能力,必要时制定完整、完善的各类过程操作指导文件和各项措施,应靠执行制度来保证产品质量。

10.设备用坏才去管

未建立全面的设备管理制度,不设或少设设备管理、维修人员,设备资源不充分,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不按要求正确使用设备,有时因设备问题影响产品质量;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按期维护、保养设备,保证设备满足生产和产品质量所需的能力。

11.测量设备无校验

仪器仪表测量设备管理混乱,无台账、无年度校验计划,未经检定或漏检的仪器仪表在使用甚至在检验岗位上使用;应建立完善的测量设备管理制度,定期送检仪器仪表,禁止使用未经检定或漏检的仪器仪表。

12.产品检验不规范

许多应有的检验过程没有建立,检验规范没有完全依据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范制定,执行产品检验制度不严格,随意产品放行。应建立规范的产品检验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定的检验规范覆盖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范,产品放行职责明确,有产品质量情况的汇总分析。

13.顾客满意口号喊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顾客满意只是作为口号喊一下,并不认真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愿望,处理顾客投诉走过场,进行顾客满意度测评只是为应付外审做的样子;应引起对确保顾客满意问题的重视,并有具体行动,真正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并利用该结果改进相关工作,在各方面做到顾客满意。

14.原因分析在表面

对于所遇到问题的原因分析仅限于表面,不愿追究更多和更深层次的原因,举几个简单事例作为应付;应建立真正的长效改进制度,形成坚持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机制,对现实和潜在的问题深入挖掘根源,摆脱强调客观理由或仅限于表面的所谓原因分析。

15.持续改进哪里见

持续改进只是空谈,没有改进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措施,也没有考核、激励和对作出的有效改进的固化。应将持续改进贯穿于整个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制定改进计划并付诸有效实施。

16.证书到手任务完

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部任务就是为获取证书。如何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发挥质量管理体系应有的作用,不在企业领导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日程之内;企业领导应研究质量管理体系对保证产品质量和促进企业发展应有的重要作用,切实使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运行,而不应该出现面对一大堆待解决的问题苦于找不到解决办法的局面。中得出发展趋势和结论。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17

在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我公司的方针是:坚持以人为本,遵守法律法规,做到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确保安全健康。

在积极的方针与严格的规定下,确保企业的发展,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在日常生产工作中,有可能遇到粉尘吸入、高温、设备意外伤害、触电、爆炸、火灾、噪声、车辆伤害、高空作业、核辐射、危险化学品腐蚀灼烧等危险源的威胁。相对的应对方式以积极应对,消除危险源为最优先级;对于危险生产材料,以同类安全材料进行代替为最优先处理方式。若无法消除、代替者,使用工程控制、警示警告的提示来提高安全系数,并配备专业性个体防护设备后,进行安全生产。在高空作业中,我公司也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凡是坠落高空离基准面2米以上均定义为高空作业,公司要求必须配备安全帽,并有专人监护以确保高空作业的安全。

在工作习惯方面,公司提出6S概念,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教育、安全。6S包含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同时也强调了职业安全的重要性。细读6S规则,每一条都看起来平凡无奇,可若是严格执行却需要很大的努力,需要把6S变为工作习惯,让自己成为细致的人,成为公司运转中一个合格的组成。6S是所有员工都应该保持的良好工作习惯,只有不断细化工作习惯,不断努力完善细节,才能对工作有更加积极的影响。在平凡的细节中,与东旭共同创造成绩。

相比于职业健康与安全而言,8个管理程序更为深奥、重要。采购管理程序、方针目标管理程序、监测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人力资源管理程序、设备设施管理及安全运行管理程序、相关方管理程序、信息交流程序、员工培训管理程序,这8个管理程序中每一项管理步骤都透漏了公司的严谨态度,同时彰显着专业的管理艺术。通过这些程序,我们了解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同时也发现这些程序和我们日常的.工作息息相关,和每个部门也都有着密切联系。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需要注意的方面越来越多。

在这些程序中,最为重要的是对于设备的管理程序。每套设备从购进到投入使用都有着精密的管理程序,对每个部门也都有一套专门的管理程序;并且对于设备的日常校准、检定及使用都必须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否则一旦出现了不安全行为,就会造成不可预计的影响。

这八个管理程序是公司管理者的长期管理经验的科学总结,认真学习对于管理以及协同管理都有着深刻而重新的认知。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在工作中遵循管理程序,并不断学习总结,在不远的将来,也将拥有管理者的思维与眼界,这是职业晋升的一条通道,也是一种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我想,这也是学习管理程序的初衷。

在总结的最后,要感谢公司给予我们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在学习中,我们再一次深刻体会到了东旭的严谨工作态度,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有了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有了先进的管理方式,我们更有了与公司共同进步的决心,相信我们会与公司一同取得更大的成绩。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18

11月19日至23日,我作为一名农业技术指导员参加了河南省南阳农业学校举办的培训班,期间我学习了农技推广理论与方法、现代农业数字信息化、农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十几门课程,收获很大。尤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习感触更深。我的体会是:

一认识要到位。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时刻马虎不得。正如授课老师说的那样,“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不可怕,认识不到位才是可怕的”,要充分认识到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是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工作重点。

二措施要到位。一是把握好田间安全。产地环境,也即老百姓所说的“田间”,是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产地环境,应当按照规定每三年进行一次检测。二是把握好生产安全,生长调节剂不得超范围超剂量使用,为此,要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合理使用投入品,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制。三是把握好经营安全,质量可追溯,产品可召回。

三责任要到位。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近期,南阳市下发了开展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意见,必将全面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19

近日,幸参加了由集团公司企业技术中心组织的关于施工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及《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为期两天的培训,由中建协认证有限公司国家高级审核员、优秀教师安铁军授课。

两天的培训,让我对今后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培训时间虽短,但学到的东西却很多,以下谈几点我的体会。

本次培训讲师具有丰富审核经验,及大型企业管理经验,他结合多年的审核经验及ISO900 :20xx和ISO900 :20 5新版标准对照要求,用了深入浅出的语言对学员进行了ISO900 :20xx和ISO900 :20 5新版标准对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精解;现场采用了互动的方式指导学员学习审核计划、编写审核用检查单、编写不符合报告;课程中穿插案例分析,以模拟企业内实况进行审核,用了丰富的案例给学员传授在现场实施有效审核时应该掌握的审核技巧和提问技巧。

通过两天的学习交流实践,更加清楚了ISO900 :20xx和ISO900 :20 5标准清晰的脉络和新版的要求。不但对ISO900 :20xx和ISO900 :20 5质量管理体系有了更清晰、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意识到了质量管理体系对一家企业的真正作用。由于教学双方课堂配合默切,教学异常活跃,促进大家较好地掌握了审核计划的制定和审核用检查单的编写,学到了审核员实施有效审核时所需的审核技巧和提问技巧,综合提升了学员的"审核素养".

首先,老师从ISO900 :20xx质量管理体系的背景讲起,介绍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成立与发展、我国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引进和使用情况,并简单介绍了ISO9000 及其标准。其次,老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ISO900 :20xx和ISO900 :20 5新增内容和GBT 50430的讲解。其主要内容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文件要求、组织机构和职责、资源管理、质量检查与验收和质量管理检查、分析与改进等,强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等原则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重点。最后,老师对我们详细的讲述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时的审核技巧和方法,并结合案例分析一对一指导,使我们的审核技巧进一步提高,同时认识到审核时淡定心态的强大作用。

其次,有了工作思路的拓展。在两天的培训中,让我更深刻的了解到每一件产品的形成,都要经过一个过程,这些过程包括最初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产品定位、资源的.配置、施工工艺、质量的检测等。在这些过程中,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会导致产品生产的失败,所以,好的产品质量,需要从源头抓起,需要整个生产过程的配合,需要与其相适宜的管理体制。通过适合的管理体制,将这些过程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这样工作责任明确了、工作由复杂变简单了,质量也得到了保障。质量管理体系对每个企业来说,它不是企业运行的负担,而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保障产品质量的一方良药。

第三,组织、个人得到提升。在培训过程中,老师讲了很多实例,这些例子告诉我们: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贯彻和实施对一个组织和个人都有显著帮助。就组织而言,质量管理体系能去除组织中的不良和缺陷,改善组织中规章和制度,从而提升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增加组织收益,使得组织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有足够的竞争能力,使组织稳步向前发展。就个人而言,质量管理体系能帮助一个人提高自身素养,改善个人工作习惯,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从而实现自身能力突破,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更大价值。

这次培训给我带来的收获颇丰,但学习的目的是能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去,这需要用较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实践,而理解实践的过程中,又会不断地发现新的知识,再次被理解,就好像ISO这个系统本身要求的一样,不断地补充,完善自己,使自己趋向完美,脚踏实地的工作。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20

本人很荣幸和公司7位同事一起参加了由贵阳麦锡思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举办的关于人才招聘与甄选即培训体系建立的培训。

通过2天的培训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中,我认识了人力资源的管理,高效招聘与面试的技巧,以及员工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

培训期间讲课老师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了详尽细致的介绍,并结合讲解内容,管理方面的认识,通过剖析针对性的案例,有效的提高了我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现将本次学习培训的心得体会小结如下:

一、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化

通过学习,感触最深的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化,培训规划、问卷调查、人才培训机制、激励性绩效体系建设。通过培训深刻认识到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重要性。

在日常工作中,以积极的态度,有效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合理安排工作,及时跟进进度,通过过程控制,持续改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及时实施解决方案迅速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积极性。

二、企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为实现这一目标,人力资源如何进行代谢和替换?组织结构如何变化?我们的人力资源现状如何?我们在人力资源方面的需求如何?如果存在用人差距,如何补足?公司是否有足够的员工?公司是否合理利用了现有的员工?公司是否需要开发现有的员工技能?为什么聘用合适的员工如此重要呢?在一个企业里挑选好人才是最关键的。在挑选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看基本信息识人,识人分3种,分别是识人前、识人中、识人后。识人前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声音、照片、学识、专业、经验、经历、技能、字体、知名度、口碑。在识人中、要注意思维、目标、性格、价值观、沟通能力、个人素质行为举止、态度脾气等。

在识人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融入工作环境以及团队意识、认同公司文化、忠诚度、稳定性等。企业“另可多选,也不可少选”,虽然在招聘时,寻找和雇用合适的员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如果人员选得好,工作起来会十分顺利如果人员选得不好,工作时就不得不花费额外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如果我们在招聘人员时,结合以上内容,合理应用,那一定能找的合适的栋梁之才。

三、年度培训规划制定与培训体系建立

首先,培训计划不等于培训规划,一个企业应该拥有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能够成功的贯彻培训制度,一个培训管理者要用图来说话和数字说话,不要用文字说话,即、培训需求调研,内部讲师队伍、课程库、培训评估、后期跟进、年度计划、制度手册、培训软件等、配合公司总体策略,对企业各层级人员进行统计分析,分部门进行培训,企业老员工和经理必须参加新开发的基础培训,每人每年参加培训不少于40小时,60学分,培训是责任,培训是工作,每一个管理者或员工都必须成为培训师,让我们做到“人人爱培训,人人培训人”的制度保障,未经培训,不许上岗,未经轮岗培训,不得提拔的原则。一般培训来说,重点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加紧培养,培训一定要有绩效,必须有大量的工具方法,并把不可能变为可能。70%是自学的、20%老师教的、10%是自己原创的。

四、尊重职业、热爱工作

本次培训,老师一直保持着饱满的精神状态给我们讲课,仪容仪表一直保持不变,培训过程中不喝一口水,我觉得这是培训老师尊重职业、热爱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通过这次培训使自己及时认识到了差距和不足,今后工作中严格约束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争做合格的优秀员工。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21

通过一周的管理体系培训,受益非浅。深深感到自己在学习、理解质量管理标准方面的差距;参加这样的培训很有必要,作为一种中层干部,不但要对质量体系文件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带领部门贯彻执行。

下面是自己的学习认识,并结合工作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质量是成功的伙伴,贯标是质量的保障。如今,贯彻标准已被众多企业所看重,成为企业证明自己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一种护照。有专家认为,贯标为广大企业完善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供了科学指南,同时为企业走向市场找到了共同语言。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将加快推进国际标准化进程,贯标变得更加迫切。毋庸置疑,贯标不是万金油,不能包治百病,但通过贯标,增强了企业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与管理意识,明确了各项管理的职责和工作的程序,促使企业的管理工作由人治转向法治,真正做到了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实现了以预防为主规范了企业的作业程序,明确了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职责和权限,预防并控制了不合格项的发生,降低了企业质量管理成本。通过定期组织质量检查、质量审核活动,能够及时发现和找出经营管理活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进行有效纠正,从而提高了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监控能力,为企业实施全面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也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围绕让客户满意及时认真地处理客户投诉或意见,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与期望,赢得客户信任,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咱们公司已经贯标三年了,这三年来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正如赵总在培训动员时讲的:“在抓基础工作上做的不细、不实、不严,与先进企业比,与时代要求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质量理念支持。二是缺乏监督考核制度支持。三是企业的执行力度低。我认为:

(一)只有管理层真正认识到客户满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才能从客户的角度开展质量工作,才能真正建立客户驱动的质量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企业的每一名员工,在做任何工作时,都要清楚自己的客户是谁,树立工作就是为客户服务的质量理念。这里的客户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企业外部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代理商、销售商等,在企业内部,根据工作流的划分,上下道工序间、前后流程间、部门间也应是客户关系。但要树立这样一种质量理念,不是朝夕之间的事,需要我们长期的不懈努力。当然在这方面领导作用就显得异常的重要,需要我们的领导不断地给员工去灌输质量思想,可以通过制定企业文件、质量方针,并不断地给员工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员工的质量理念,大力打造质量管理的战略系统。当然只有质量理念还是不够的',质量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这就要员工主动地去学习质量工具方法并实际有效地运用到平时正常的工作当中去。

(二)一个好的监督考核体制能刺激质量管理体系良好的运行,那么监督考核制度如何来制定呢?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好目标管理法,并将目标管理法与监督考核体制结合起来管理,将企业的方针目标逐层分解并建立监督考核体制。可以以部门、项目部(分公司)和个人为单位来分解,部门的质量目标应依据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结合本部门业务的特点来确定部门质量目标项目,目标值应依据以往的历史业绩、公司质量目标值、结合目前技术现状综合确定。目标值应该是可量化、可衡量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通过努力能够实现,不要将质量目标值夸大或不切实际。针对每一项质量目标,应制定实在的具体实施措施和实施计划,并落实负责人,并且应制定衡量质量目标实现状况的方法和评价的依据。同时要策划好一个监督考核体制,贯穿于整个质量目标实现的过程,制定每一阶段的考核方法。以用来考核部门、项目部(分公司)、个人的目标达成率以及为达到目标采用方法的有效性,可以充分体现出单位、个人在工作方面的效率以及能力。这样可以激起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员工平时工作的潜力,以促进个人与公司得到共同发展。

(三)执行力是一种能力,是内涵广泛、包括各种学科、方法、思想的概括,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新标准要求全员参与,但如何让全员积极地加入到质量管理体系中来呢,这就要各级领导来动员大家,要求大家一定要按公司的规程来办事。执行力不是仅仅要求员工按公司的规程去做事,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的规程下做事的同时,想出更好、更有效的方法。执行力度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正所谓:一流的点子和三流的执行力,不如三流的点子和一流的执行力。如果执行力度不够就是再好的质量管理模式也不能够有效的运行,所以我们需要着手解决执行力度低下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

a、制度贯彻不够,虎头蛇尾。

b、管理制度不严谨

c、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

d、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流程不合理。

e、工作过程中缺少良好的指导方法。

f、工作中缺少科学的监督体制。

企业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以上的几点因素,才能制定出好的管理制度,才能更有效的推动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有效运行。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22

6月2日我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培训。通过培训老师深入浅出、由点到面的讲解,使得原本生涩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让我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运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学习我明确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质量管理体系”最初是来自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文化,这套体系引入我国后,几经试用和修订,与中国本地的管理模式相融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体系,也已经成为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辅助管理手段。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实际上就是国际上公认的系统地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个标准,它主要涉及到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世界各国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ISO9000标准的编制基础。它的贯彻执行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顾客对其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有利于帮助企业达到持续成功的目的。

二、计划、实施、检查、持续改进,简称为PDCA的管理流程广泛应用于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在质量管理所包括的产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市场管理、流程管理等一系列项目中,无论哪一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运行都与PDCA管理流程息息相关。在这个管理循环链中,四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个有效的机制,在与管理相关联的环节充分发挥着自己的功效。

三、物流企业的产品是服务,服务是企业文化的凝固与体现。我们利用“PDCA”循环实现阶梯上升的管理目标,达成企业的最终愿望,也就是通过实现高质量的管理,得到让顾客满意的产品(服务),也就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并不断持续改进。优质、高效、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在物流方面的需求,从而提增强了业务竞争力。也使顾客感到:我们银河物流才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其次,印象最深的还有“流程”这个词。质量管理体系本身就是用一些流程标准来控制产品(服务)的合格。只有严格执行了标准流程,产品(服务)就一定合格。所以我们应该清楚我们工作的流程都有哪些,然后经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过程,做到工作层次分明,岗位职责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工作就会由复杂变的简单了。

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国际上公认的系统地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个标准。我们在建立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时,一定要切合实际,切不可生搬硬套。千万不要“照葫芦画瓢”,盲目的依照体系标准去工作,而是把我们实际的工作流程与标准融入到体系中去运用,并在工作中逐渐完善,形成自己的体系,并不断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23

通过一周的管理体系培训,下面是自己的学习认识,并结合工作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质量是成功的伙伴,贯标是质量的保障。如今,贯彻标准已被众多企业所看重,成为企业证明自己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一种护照。有专家认为,贯标为广大企业完善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供了科学指南,同时为企业走向市场找到了共同语言。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将加快推进国际标准化进程,贯标变得更加迫切。

毋庸置疑,贯标不是万金油,不能包治百病,但通过贯标,增强了企业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与管理意识,明确了各项管理的职责和工作的程序,促使企业的管理工作由人治转向法治,真正做到了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实现了以预防为主规范了企业的作业程序,明确了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职责和权限,预防并控制了不合格项的发生,降低了企业质量管理成本。

通过定期组织质量检查、质量审核活动,能够及时发现和找出经营管理活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进行有效纠正,从而提高了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监控能力,为企业实施全面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也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围绕让客户满意及时认真地处理客户投诉或意见,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与期望,赢得客户信任,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咱们公司已经贯标三年了,这三年来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正如赵总在培训动员时讲的:“在抓基础工作上做的不细、不实、不严,与先进企业比,与时代要求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缺乏质量理念支持。

二是缺乏监督考核制度支持。

三是企业的执行力度低。

我认为:

(一)只有管理层真正认识到客户满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才能从客户的角度开展质量工作,才能真正建立客户驱动的质量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企业的每一名员工,在做任何工作时,都要清楚自己的客户是谁,树立工作就是为客户服务的质量理念。这里的客户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企业外部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代理商、销售商等,在企业内部,根据工作流的划分,上下道工序间、前后流程间、部门间也应是客户关系。但要树立这样一种质量理念,不是朝夕之间的事,需要我们长期的不懈努力。

当然在这方面领导作用就显得异常的重要,需要我们的领导不断地给员工去灌输质量思想,可以通过制定企业文件、质量方针,并不断地给员工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员工的质量理念,大力打造质量管理的战略系统。当然只有质量理念还是不够的,质量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这就要员工主动地去学习质量工具方法并实际有效地运用到平时正常的工作当中去。

(二)一个好的监督考核体制能刺激质量管理体系良好的运行,那么监督考核制度如何来制定呢?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好目标管理法,并将目标管理法与监督考核体制结合起来管理,将企业的方针目标逐层分解并建立监督考核体制。可以以部门、项目部(分公司)和个人为单位来分解,部门的`质量目标应依据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结合本部门业务的特点来确定部门质量目标项目,目标值应依据以往的历史业绩、公司质量目标值、结合目前技术现状综合确定。目标值应该是可量化、可衡量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通过努力能够实现,不要将质量目标值夸大或不切实际。

针对每一项质量目标,应制定实在的具体实施措施和实施计划,并落实负责人,并且应制定衡量质量目标实现状况的方法和评价的依据。同时要策划好一个监督考核体制,贯穿于整个质量目标实现的过程,制定每一阶段的考核方法。以用来考核部门、项目部(分公司)、个人的目标达成率以及为达到目标采用方法的有效性,可以充分体现出单位、个人在工作方面的效率以及能力。这样可以激起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员工平时工作的潜力,以促进个人与公司得到共同发展。

(三)执行力是一种能力,是内涵广泛、包括各种学科、方法、思想的概括,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新标准要求全员参与,但如何让全员积极地加入到质量管理体系中来呢,这就要各级领导来动员大家,要求大家一定要按公司的规程来办事。执行力不是仅仅要求员工按公司的规程去做事,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的规程下做事的同时,想出更好、更有效的方法。执行力度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正所谓:一流的点子和三流的执行力,不如三流的点子和一流的执行力。如果执行力度不够就是再好的质量管理模式也不能够有效的运行,所以我们需要着手解决执行力度低下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

a、制度贯彻不够,虎头蛇尾。

b、管理制度不严谨

c、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

d、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流程不合理。

e、工作过程中缺少良好的指导方法。

f、工作中缺少科学的监督体制。

企业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以上的几点因素,才能制定出好的管理制度,才能更有效的推动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有效运行。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24

通过这次深圳研发质量管理培训,了解了业界产品研发质量管理的优秀模式与实践,学习了结构化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重点关注了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评审的分层分级与操作方法。培训讲师曾在HW公司多年从事流程引导,对新产品开发流程的讲解使我对IPD中岗位、角色,如PAC(产品决策委员会)、PMT(项目管理团队)、PDT(产品开发团队)、PQA(产品质量保证)等有了更深的认识。参加这次培训的人员来自五家公司,主要是技术总监、项目管理部和质量保证部负责人,公司也都是中小企业,只有我们公司拥有实施IPD经历和研发管理信息平台,加上目前正在实施的系统工程(硬件可靠性、失效分析、物料认证),说明我们公司具有成长为中型企业的潜力,只是感觉公司之前对IPD流程的理解和贯彻落实的力度还不够。

研发质量管理贯穿于产品开发的全流程,包括研发质量管理组织建立、研发质量策划、研发质量控制(技术评审和产品测试)、研发质量保证和研发质量改进。而技术评审穿插于产品概念、、开发、验证与发布各阶段之间,目前也正是我们公司产品开发流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以往有些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没有将技术评审分层分级进行。我们目前很多评审将研发组内纵向模块级评审与涉及PDT多部门的横向产品级评审混为一团,所以有人对跟自己无关的事讨论占用大家时间有意见,甚至有时不参加会议。只有分级评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项目组在进行产品级评审之前必须先进行研发组内模块级评审,并做好必要记录和有关问题解决办法,模块级评审可以邀请其他技术部门高手参加,技术专家提供意见但不承担责任,可以不签字或者签字注明“特邀”,以便明确责任。

产品级评审主要针对PDT各部门之间接口部分和模块级评审中提出的重大问题,如果模块级评审进行充分,产品级评审过程的时间就会降下来。建议由QA组织产品级评审,并对项目组的模块级评审记录和准备提交产品级评审内容进行检查,通过后方能进行产品级评审,同时维持会场秩序,避免陷入细节,避免把各村、乡、县里的事情都放到省级会议上讨论,提醒PDT中各部门代表真正代表其部门发言。考虑到QA人员数量和技术水平有限,模块级评审尽量参加,产品级评审则必须参加。抓好技术评审将是今年和明年研发质量保证组的工作重心。

技术评审最后谁来拍板呢?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还是产品总监?我跟培训老师特别交流过。目前我们公司把产品经理定位于产品需求管理和市场支持,处在产品开发的两头把关。这对产品经理的要求很高,往往对多个项目提供支持,开会、出差较多。产品总监更是事务众多,评审会时常无法参加,对项目的了解项目经理则更为全面。培训师建议:产品总监授权项目经理综合PDT成员意见,对技术评审最后拍板。我也认为项目经理具备这个能力。

需求评审非常重要,它对设计、开发影响,变更也是最多的,如何控制好变更,尽量减少变更?办法是一开始就尽量把事情做充分。需求评审时召集PDT成员代表自己部门提出需求,如工艺工程师提可制造性需求、测试工程师提可测试性需求、工程部提可服务性需求等等,我们的PDT成员除研发部门外生产、营销、工程目前还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发言权,他们对项目的了解也是皮毛,产品需求里自然也很少体现这方面的内容。有人将研发、市场和销售部比作一个足球队的后卫、中场和前锋,市场部是中场发动机,负责整合资源、策划和组织进攻,我们正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场,培养产品经理的市场意识和建设产品经理后备队伍是关键。

研发质量管理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质量审计,据我所知我们目前没有组织过对哪款产品或项目进行正式的质量审计和记录,即使产品在市场上出现较大问题。适时启动项目质量审计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分清是态度、能力还是流程问题。如果是能力不足造成,应该给机会再提高;如果是流程问题,则改进流程;如果是态度问题,培训师建议格杀勿论。有人反问:现在不是提倡人性化管理么?培训师的一句话使大家都陷入了沉默:我们常常把人情化和人性化混淆了,容忍不端正的态度就是打击所有人的积极性!

这次培训还提到很多我关心的内容,包括质量保证人员的任职资格体系建立和矩阵组织中项目成员绩效考核等,但目前我们公司研发质量管理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还是如何把技术评审做到位,我们研发质量保证组下步工作将围绕公司评审流程和评审参与人员展开分析,力争做到评审分层分级进行,提高与会人员时间的有效性。

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实践。人生中就是这样,每一次的学习就是一次实践的机会,每一次的实践就是一次挑战。学习的目的是培养我们发现问题的敏感度,分析问题的现状,挖掘造成问题的关键原因,并最终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每解决一个问题我觉得那就是超越了自己!

我于20xx年xx月xx—xx日参加了中国质量协会组织的为期3天的QCC质量管理小组培训学习,通过短暂的学习对QCC基础知识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与了解。QC的意思是质量管控,QCC的意思是质量管控小组,QCC小组是企业各部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根据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职工的素质和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的小组。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到QCC小组活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有多重作用:

一、发挥职工的主观性,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提高职工的素质。

QCC小组活动是从尊重人性的观点出发。QCC小组做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个体细胞,人员自愿、自发的进行质量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针对所发生的问题与组员一起进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因此改进工作及周围环境,从中获得成功的乐趣,体会到自身价值和工作的'意义,体验到生活的充实与满足。得到这样的感受,职工就会产生更高的工作热情,激发出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身的潜力、智力、能力、将会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

二、不断的改进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如何,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地位,甚至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就要求企业必须向顾客长期,稳定的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只有持续不断的实施质量改进,才能实现这一基本要求。任何一个企业在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QCC小组活动,可不断改进产品质量、管理方法、服务质量等,从而达到纠正偶发性问题,改进长期存在的顽固性问题的目的。另外开展QCC小组活动,可还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服务质量、增强职工的效率意识与节约意识,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

成立QCC小组的基本原则有:“自愿参加”、“上下结合”。小组成员自觉参与质量管理,自愿结合在一起,自主开展QCC活动。在内部讨论方案时,解决问题时,小组成员间保持相互平等,不分职位与技术高低,通过“头脑风暴”等方法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互相学习,而不是靠行政命令,这样小组成员就不会有压迫感,从而在其后开展活动中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主的开展QCC活动。通过QCC活动,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从而塑造良好的团队关系,整合企业职工的价值取向,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作战能力。

四、提高客户满意度。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客户满意度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企业职工与客户的产品接触最为密切,也往往更能发现其中的很多问题,因此QCC小组活动很多课题都是为了解决客户满意度不高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才能更好的满足客户,更好的服务客户!

通过为期3天的QCC活动的培训,我认识到QCC活动坚持“小实活新”,重点在“实”和“新”上下功夫。求实创新是QCC小组持续健康发展的源泉,“实”是“新”的基础,“新”是“实”的动力,QCC小组活动首先要求实,然后才去创新。求实之余,还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不能老一套、旧模式,成果上体现科技含量、技术进步。只有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管理能力,才能使企业长盛不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逐渐把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进行吸收消化,学以致用,善于思考,善于发现,运用方法和工具,主动带头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影响和激励大家一起开展QCC活动,共同提高!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25

通过这次深圳研发质量管理培训,了解了业界产品研发质量管理的优秀模式与实践,学习了结构化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重点关注了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评审的分层分级与操作方法。培训讲师曾在HW公司多年从事流程引导,对新产品开发流程的讲解使我对IPD中岗位、角色,如PAC(产品决策委员会)、PMT(项目管理团队)、PDT(产品开发团队)、PQA(产品质量保证)等有了更深的认识。参加这次培训的人员来自五家公司,主要是技术总监、项目管理部和质量保证部负责人,公司也都是中小企业,只有我们公司拥有实施IPD经历和研发管理信息平台,加上目前正在实施的系统工程(硬件可靠性、失效分析、物料认证),说明我们公司具有成长为中型企业的潜力,只是感觉公司之前对IPD流程的理解和贯彻落实的力度还不够。

研发质量管理贯穿于产品开发的全流程,包括研发质量管理组织建立、研发质量策划、研发质量控制(技术评审和产品测试)、研发质量保证和研发质量改进。而技术评审穿插于产品概念、、开发、验证与发布各阶段之间,目前也正是我们公司产品开发流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以往有些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没有将技术评审分层分级进行。我们目前很多评审将研发组内纵向模块级评审与涉及PDT多部门的横向产品级评审混为一团,所以有人对跟自己无关的事讨论占用大家时间有意见,甚至有时不参加会议。只有分级评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项目组在进行产品级评审之前必须先进行研发组内模块级评审,并做好必要记录和有关问题解决办法,模块级评审可以邀请其他技术部门高手参加,技术专家提供意见但不承担责任,可以不签字或者签字注明“特邀”,以便明确责任。

产品级评审主要针对PDT各部门之间接口部分和模块级评审中提出的重大问题,如果模块级评审进行充分,产品级评审过程的时间就会降下来。建议由QA组织产品级评审,并对项目组的模块级评审记录和准备提交产品级评审内容进行检查,通过后方能进行产品级评审,同时维持会场秩序,避免陷入细节,避免把各村、乡、县里的事情都放到省级会议上讨论,提醒PDT中各部门代表真正代表其部门发言。考虑到QA人员数量和技术水平有限,模块级评审尽量参加,产品级评审则必须参加。抓好技术评审将是今年和明年研发质量保证组的工作重心。

技术评审最后谁来拍板呢?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还是产品总监?我跟培训老师特别交流过。目前我们公司把产品经理定位于产品需求管理和市场支持,处在产品开发的两头把关。这对产品经理的要求很高,往往对多个项目提供支持,开会、出差较多。产品总监更是事务众多,评审会时常无法参加,对项目的了解项目经理则更为全面。培训师建议:产品总监授权项目经理综合PDT成员意见,对技术评审最后拍板。我也认为项目经理具备这个能力。

需求评审非常重要,它对设计、开发影响,变更也是最多的,如何控制好变更,尽量减少变更?办法是一开始就尽量把事情做充分。需求评审时召集PDT成员代表自己部门提出需求,如工艺工程师提可制造性需求、测试工程师提可测试性需求、工程部提可服务性需求等等,我们的PDT成员除研发部门外生产、营销、工程目前还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发言权,他们对项目的了解也是皮毛,产品需求里自然也很少体现这方面的内容。有人将研发、市场和销售部比作一个足球队的后卫、中场和前锋,市场部是中场发动机,负责整合资源、策划和组织进攻,我们正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场,培养产品经理的市场意识和建设产品经理后备队伍是关键。

研发质量管理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质量审计,据我所知我们目前没有组织过对哪款产品或项目进行正式的质量审计和记录,即使产品在市场上出现较大问题。适时启动项目质量审计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分清是态度、能力还是流程问题。如果是能力不足造成,应该给机会再提高;如果是流程问题,则改进流程;如果是态度问题,培训师建议格杀勿论。有人反问:现在不是提倡人性化管理么?培训师的一句话使大家都陷入了沉默:我们常常把人情化和人性化混淆了,容忍不端正的态度就是打击所有人的积极性!

这次培训还提到很多我关心的内容,包括质量保证人员的任职资格体系建立和矩阵组织中项目成员绩效考核等,但目前我们公司研发质量管理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还是如何把技术评审做到位,我们研发质量保证组下步工作将围绕公司评审流程和评审参与人员展开分析,力争做到评审分层分级进行,提高与会人员时间的有效性。

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实践。人生中就是这样,每一次的学习就是一次实践的机会,每一次的实践就是一次挑战。学习的目的是培养我们发现问题的敏感度,分析问题的现状,挖掘造成问题的关键原因,并最终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每解决一个问题我觉得那就是超越了自己!

我于20xx年xx月xx—xx日参加了中国质量协会组织的为期3天的QCC质量管理小组培训学习,通过短暂的学习对QCC基础知识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与了解。QC的意思是质量管控,QCC的意思是质量管控小组,QCC小组是企业各部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根据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职工的素质和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的小组。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到QCC小组活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有多重作用:

一、发挥职工的主观性,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提高职工的素质。

QCC小组活动是从尊重人性的观点出发。QCC小组做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个体细胞,人员自愿、自发的进行质量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针对所发生的问题与组员一起进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因此改进工作及周围环境,从中获得成功的乐趣,体会到自身价值和工作的意义,体验到生活的充实与满足。得到这样的感受,职工就会产生更高的工作热情,激发出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身的潜力、智力、能力、将会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

二、不断的改进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如何,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地位,甚至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就要求企业必须向顾客长期,稳定的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只有持续不断的实施质量改进,才能实现这一基本要求。任何一个企业在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QCC小组活动,可不断改进产品质量、管理方法、服务质量等,从而达到纠正偶发性问题,改进长期存在的顽固性问题的目的。另外开展QCC小组活动,可还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服务质量、增强职工的效率意识与节约意识,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

成立QCC小组的基本原则有:“自愿参加”、“上下结合”。小组成员自觉参与质量管理,自愿结合在一起,自主开展QCC活动。在内部讨论方案时,解决问题时,小组成员间保持相互平等,不分职位与技术高低,通过“头脑风暴”等方法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互相学习,而不是靠行政命令,这样小组成员就不会有压迫感,从而在其后开展活动中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主的开展QCC活动。通过QCC活动,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从而塑造良好的团队关系,整合企业职工的价值取向,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作战能力。

四、提高客户满意度。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客户满意度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企业职工与客户的产品接触最为密切,也往往更能发现其中的很多问题,因此QCC小组活动很多课题都是为了解决客户满意度不高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才能更好的满足客户,更好的服务客户!

通过为期3天的QCC活动的培训,我认识到QCC活动坚持“小实活新”,重点在“实”和“新”上下功夫。求实创新是QCC小组持续健康发展的源泉,“实”是“新”的基础,“新”是“实”的动力,QCC小组活动首先要求实,然后才去创新。求实之余,还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不能老一套、旧模式,成果上体现科技含量、技术进步。只有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管理能力,才能使企业长盛不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逐渐把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进行吸收消化,学以致用,善于思考,善于发现,运用方法和工具,主动带头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影响和激励大家一起开展QCC活动,共同提高!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26

公司安排本次全面质量管理培训,是为了提高我们公司员工管理能力,对公司来说是一个无偿的行为。但对我们员工自身来讲时一个很好的学习的机会,通过本次培训自己也学到了许多管理方面的知识,对全面质量管理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学会应用了统计技术分析方法。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的控制与质量的改进是企业的原动力。而企业要持续发展,应该遵循一个科学的管理程序。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包含产品质量、工作质量与服务质量。我以前认为全面管理就是判定产品的好与坏,是检查的工作。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质量管理是全体员工的工作,是所有一切工作的质量的提高。我们要成立一整套方法和体系,并能不断完善与提高。

现阶段,我车间的生产能力逐步增强,产量也有显著的提高,如何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如何去发现设备中存在的问题,怎样去维护保养好设备,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通过这次学习,结合我车间设备品种多,设备总量大的特点,为保证设备长周期、稳定、安全运行,开展设备质量管理很有必要性。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了全面质量管理建设与方案提升体系,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进一步有效的贯彻落实全面质量管理建设方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品质及产品的品质,成为持续的工作要求。联系自身实际工作中,应进一步着力学习全面质量管理建设方案,专业性上持续加强,这是提高自身工作品质和产品品质的根本,工作上不断精细化,这是提高工作品质和产品品质的有效方法,要整合完善相关信息的收集,不断完善管理系统,这是提高工作品质的必然要求。

通过本次全面质量管理培训,我学会了应用统计技术来分析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问题。

1、首先要对自己的管理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使工作逐步细化无论是设备的日常管理还是遇到紧急情况都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遇事不慌。更要有信心来做好每项工作。

2、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多思考问题,遇到不懂得要善于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发现问题。

3、通过有效的正确的途径来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来找到一个号的解决办法,将导致问题的原因罗列出来,用统计技术分析方法来,针对影响因素确定如何去改善问题,如何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案。我车间由于离心泵有近300台,并且损坏较为频繁,我们用过因果分析法中的鱼骨图法,对机封损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鱼骨图分析法找到了影响机封寿命的主要原因是物料对机封O型圈的腐蚀和个别机泵有质量问题。而导致机封损坏较为频繁。

4、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更好的方法。任何的方案不去实践也只是空谈,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实践的阶段,通过实践能够更好的验证我们提出的方案的.精准性。并能够发现前期方案的不尽完善的地方。我车间大型设备就是利用控制图原理来分析机组的运行情况。

5、事后善于总结,总结是一种很好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就是当你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某种方式将问题处理这就是一个过程就有总结的必要,总结的目的就是根据一个事情的过程给自己和他人做出的一种借鉴。并能够提高自己工作能力。通过这次全面质量管理培训的总结能够体会到工作中的不足。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27

通过这次深圳研发质量管理培训,了解了业界产品研发质量管理的优秀模式与实践,学习了结构化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重点关注了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评审的分层分级与操作方法。培训讲师曾在HW公司多年从事流程引导,对新产品开发流程的讲解使我对IPD中岗位、角色,如PAC(产品决策委员会)、PMT(项目管理团队)、PDT(产品开发团队)、PQA(产品质量保证)等有了更深的认识。参加这次培训的人员来自五家公司,主要是技术总监、项目管理部和质量保证部负责人,公司也都是中小企业,只有我们公司拥有实施IPD经历和研发管理信息平台,加上目前正在实施的系统工程(硬件可靠性、失效分析、物料认证),说明我们公司具有成长为中型企业的潜力,只是感觉公司之前对IPD流程的理解和贯彻落实的力度还不够。

研发质量管理贯穿于产品开发的全流程,包括研发质量管理组织建立、研发质量策划、研发质量控制(技术评审和产品测试)、研发质量保证和研发质量改进。而技术评审穿插于产品概念、、开发、验证与发布各阶段之间,目前也正是我们公司产品开发流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以往有些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没有将技术评审分层分级进行。我们目前很多评审将研发组内纵向模块级评审与涉及PDT多部门的横向产品级评审混为一团,所以有人对跟自己无关的事讨论占用大家时间有意见,甚至有时不参加会议。只有分级评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项目组在进行产品级评审之前必须先进行研发组内模块级评审,并做好必要记录和有关问题解决办法,模块级评审可以邀请其他技术部门高手参加,技术专家提供意见但不承担责任,可以不签字或者签字注明“特邀”,以便明确责任。

产品级评审主要针对PDT各部门之间接口部分和模块级评审中提出的重大问题,如果模块级评审进行充分,产品级评审过程的时间就会降下来。建议由QA组织产品级评审,并对项目组的模块级评审记录和准备提交产品级评审内容进行检查,通过后方能进行产品级评审,同时维持会场秩序,避免陷入细节,避免把各村、乡、县里的事情都放到省级会议上讨论,提醒PDT中各部门代表真正代表其部门发言。考虑到QA人员数量和技术水平有限,模块级评审尽量参加,产品级评审则必须参加。抓好技术评审将是今年和明年研发质量保证组的工作重心。

技术评审最后谁来拍板呢?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还是产品总监?我跟培训老师特别交流过。目前我们公司把产品经理定位于产品需求管理和市场支持,处在产品开发的两头把关。这对产品经理的要求很高,往往对多个项目提供支持,开会、出差较多。产品总监更是事务众多,评审会时常无法参加,对项目的了解项目经理则更为全面。培训师建议:产品总监授权项目经理综合PDT成员意见,对技术评审最后拍板。我也认为项目经理具备这个能力。

需求评审非常重要,它对设计、开发影响,变更也是最多的,如何控制好变更,尽量减少变更?办法是一开始就尽量把事情做充分。需求评审时召集PDT成员代表自己部门提出需求,如工艺工程师提可制造性需求、测试工程师提可测试性需求、工程部提可服务性需求等等,我们的PDT成员除研发部门外生产、营销、工程目前还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发言权,他们对项目的了解也是皮毛,产品需求里自然也很少体现这方面的内容。有人将研发、市场和销售部比作一个足球队的后卫、中场和前锋,市场部是中场发动机,负责整合资源、策划和组织进攻,我们正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场,培养产品经理的市场意识和建设产品经理后备队伍是关键。

研发质量管理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质量审计,据我所知我们目前没有组织过对哪款产品或项目进行正式的质量审计和记录,即使产品在市场上出现较大问题。适时启动项目质量审计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分清是态度、能力还是流程问题。如果是能力不足造成,应该给机会再提高;如果是流程问题,则改进流程;如果是态度问题,培训师建议格杀勿论。有人反问:现在不是提倡人性化管理么?培训师的一句话使大家都陷入了沉默:我们常常把人情化和人性化混淆了,容忍不端正的态度就是打击所有人的积极性!

这次培训还提到很多我关心的内容,包括质量保证人员的任职资格体系建立和矩阵组织中项目成员绩效考核等,但目前我们公司研发质量管理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还是如何把技术评审做到位,我们研发质量保证组下步工作将围绕公司评审流程和评审参与人员展开分析,力争做到评审分层分级进行,提高与会人员时间的有效性。

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实践。人生中就是这样,每一次的学习就是一次实践的机会,每一次的实践就是一次挑战。学习的目的是培养我们发现问题的敏感度,分析问题的现状,挖掘造成问题的关键原因,并最终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每解决一个问题我觉得那就是超越了自己!

我于20xx年xx月xx—xx日参加了中国质量协会组织的为期3天的QCC质量管理小组培训学习,通过短暂的学习对QCC基础知识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与了解。QC的意思是质量管控,QCC的意思是质量管控小组,QCC小组是企业各部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根据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职工的素质和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的小组。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到QCC小组活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有多重作用:

一、发挥职工的主观性,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提高职工的素质。

QCC小组活动是从尊重人性的观点出发。QCC小组做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个体细胞,人员自愿、自发的进行质量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针对所发生的问题与组员一起进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因此改进工作及周围环境,从中获得成功的乐趣,体会到自身价值和工作的意义,体验到生活的充实与满足。得到这样的感受,职工就会产生更高的工作热情,激发出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身的潜力、智力、能力、将会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

二、不断的改进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如何,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地位,甚至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就要求企业必须向顾客长期,稳定的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只有持续不断的实施质量改进,才能实现这一基本要求。任何一个企业在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QCC小组活动,可不断改进产品质量、管理方法、服务质量等,从而达到纠正偶发性问题,改进长期存在的顽固性问题的目的。另外开展QCC小组活动,可还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服务质量、增强职工的效率意识与节约意识,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

成立QCC小组的基本原则有:“自愿参加”、“上下结合”。小组成员自觉参与质量管理,自愿结合在一起,自主开展QCC活动。在内部讨论方案时,解决问题时,小组成员间保持相互平等,不分职位与技术高低,通过“头脑风暴”等方法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互相学习,而不是靠行政命令,这样小组成员就不会有压迫感,从而在其后开展活动中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主的开展QCC活动。通过QCC活动,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从而塑造良好的团队关系,整合企业职工的价值取向,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作战能力。

四、提高客户满意度。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客户满意度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企业职工与客户的产品接触最为密切,也往往更能发现其中的很多问题,因此QCC小组活动很多课题都是为了解决客户满意度不高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才能更好的满足客户,更好的服务客户!

通过为期3天的QCC活动的培训,我认识到QCC活动坚持“小实活新”,重点在“实”和“新”上下功夫。求实创新是QCC小组持续健康发展的源泉,“实”是“新”的基础,“新”是“实”的动力,QCC小组活动首先要求实,然后才去创新。求实之余,还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不能老一套、旧模式,成果上体现科技含量、技术进步。只有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管理能力,才能使企业长盛不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逐渐把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进行吸收消化,学以致用,善于思考,善于发现,运用方法和工具,主动带头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影响和激励大家一起开展QCC活动,共同提高!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28

作为诚远公司铣工班组长在日常班组管理中,秉着“诚信、求实、造精品;规范、创新、求发展。”的质量方针,始终将质量管控摆在首位,让“人人质量一百分”的理念深入人心,营造良好质量氛围。带领制造一部铣二班组团队上半年人均质量问题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6。8%。

一、与组员一起主动学习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等,增强质量意识。

近期,根据集团公司科研生产“四个两”工作若干要求,公司从上至下深入学习,将《“四个两”2。0学习手册》发放至每位员工的手中,我们铣工班组利用班前会组织全员学习,在班组内营造出“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氛围。

二、保证产品质量,要求组员做到加工过程中的“三细心”

1、细心看图。加工前仔细工艺图纸,理解消化,严格按图纸、按工艺要求进行生产。

2、细心操作。加工过程中要心无旁骛,保持思想高度集中,以免发生摇错刻度等低层次质量问题。

3、细心自检。严格遵守产品质量“三检”制度,不触犯质量红线,对自己加工的产品进行细心的自检、自区分、自标识,控制不合格品充入其中,这是对自己加工的产品质量负责、诚信的体现。

三、注重质量信息反馈

注重质量信息反馈,加强与前工序、现场工艺员的`联系,通过班前会对昨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给予通报强调,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质量问题。

四、严格执行部门绩效考核制度,奖罚分明

对于质量问题频发人员,及时帮助他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这样员工之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也得到了共同进步。

质量与公司每个岗位密不可分,更是我们公司的生命,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也为了我们更好的生活,我们每个员工心中心系质量,从自身做起,把好质量关,为打造公司一流精品而努力。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29

6月2日我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培训。通过培训老师深入浅出、由点到面的讲解,使得原本生涩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让我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运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学习我明确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质量管理体系”最初是来自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文化,这套体系引入我国后,几经试用和修订,与中国本地的管理模式相融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体系,也已经成为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辅助管理手段。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实际上就是国际上公认的系统地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个标准,它主要涉及到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世界各国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ISO9000标准的编制基础。它的贯彻执行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顾客对其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有利于帮助企业达到持续成功的目的。

二、计划、实施、检查、持续改进,简称为PDCA的管理流程广泛应用于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在质量管理所包括的产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市场管理、流程管理等一系列项目中,无论哪一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运行都与PDCA管理流程息息相关。在这个管理循环链中,四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个有效的机制,在与管理相关联的环节充分发挥着自己的功效。

三、物流企业的产品是服务,服务是企业文化的凝固与体现。我们利用“PDCA”循环实现阶梯上升的管理目标,达成企业的最终愿望,也就是通过实现高质量的管理,得到让顾客满意的产品(服务),也就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并不断持续改进。优质、高效、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在物流方面的需求,从而提增强了业务竞争力。也使顾客感到:我们银河物流才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其次,印象最深的还有“流程”这个词。质量管理体系本身就是用一些流程标准来控制产品(服务)的合格。只有严格执行了标准流程,产品(服务)就一定合格。所以我们应该清楚我们工作的流程都有哪些,然后经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过程,做到工作层次分明,岗位职责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工作就会由复杂变的简单了。

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国际上公认的系统地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个标准。我们在建立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时,一定要切合实际,切不可生搬硬套。千万不要“照葫芦画瓢”,盲目的依照体系标准去工作,而是把我们实际的工作流程与标准融入到体系中去运用,并在工作中逐渐完善,形成自己的体系,并不断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篇30

6月2日我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培训。通过培训老师深入浅出、由点到面的讲解,使得原本生涩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让我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运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学习我明确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质量管理体系”最初是来自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文化,这套体系引入我国后,几经试用和修订,与中国本地的管理模式相融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体系,也已经成为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辅助管理手段。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实际上就是国际上公认的系统地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个标准,它主要涉及到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世界各国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ISO9000标准的编制基础。它的贯彻执行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顾客对其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有利于帮助企业达到持续成功的目的。

二、计划、实施、检查、持续改进,简称为PDCA的管理流程广泛应用于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在质量管理所包括的产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市场管理、流程管理等一系列项目中,无论哪一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运行都与PDCA管理流程息息相关。在这个管理循环链中,四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个有效的机制,在与管理相关联的环节充分发挥着自己的功效。

三、物流企业的产品是服务,服务是企业文化的凝固与体现。我们利用“PDCA”循环实现阶梯上升的管理目标,达成企业的最终愿望,也就是通过实现高质量的管理,得到让顾客满意的产品(服务),也就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并不断持续改进。优质、高效、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在物流方面的需求,从而提增强了业务竞争力。也使顾客感到:我们银河物流才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其次,印象最深的还有“流程”这个词。质量管理体系本身就是用一些流程标准来控制产品(服务)的合格。只有严格执行了标准流程,产品(服务)就一定合格。所以我们应该清楚我们工作的流程都有哪些,然后经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过程,做到工作层次分明,岗位职责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工作就会由复杂变的简单了。

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国际上公认的系统地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个标准。我们在建立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时,一定要切合实际,切不可生搬硬套。千万不要“照葫芦画瓢”,盲目的依照体系标准去工作,而是把我们实际的工作流程与标准融入到体系中去运用,并在工作中逐渐完善,形成自己的体系,并不断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