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有效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2024/08/14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有效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有效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1

去年我有幸参加了孟照彬教授在我县举办的MS-EEPO有效教育培训活动。带着激动、好奇、困惑与不安参加了备课的相关培训。激动、好奇什么呢?激动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进行观摩学习提高自我;好奇、困惑EEPO真的如此有效?怎样实现有效性?出来几年改革也几年已经弄得我稀里糊涂,到底如何改变吗?经过几天的学习交流培训后,我有了一种耳目一新、开阔视野、大受启发之感,使我对有效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白了学习方式训练的重要性,同时也深感自己肩上的压力。

EEPO有效教育是由孟照彬教授创建的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思想、理论、方法三大体系,涵盖教学、学习、评价、备课、管理、考试、课程、教材等多个方面,包括要素组合课、平台互动课、等方式课等十大主流课型。EEPO的核心是“有效教育”的思想,是“效率优先、过程优先”的英文缩写。该理论综合了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的精华,提出优质课要达到六项指标: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主动——互动——能动。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在课堂40分钟的具体化和模式化,符合新课改理念。师生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依据生理、心理的变化,把经常性的“听、看、讲、想、做、动、静”七个基本要素交互使用,这种课型方式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参与率高,师生都感到轻松愉快,学习效率也提高了,而且由于调集了多个要素,知识点强化到一定了的次数,所以知识也比较容易记牢。

通过此次学习,首先粗浅的认识了教学方式中的三种方式:

(一)要素组合方式,这种方式最能体现有效教育的目的,也是较基本的有效教育教学方式。该方式主张看、听、讲、想、做、动、静七个要素轮换使用。组合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排列效果不同。因为学生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动静结合,灵活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顺应学生学习的生理、心理特点,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者、学者都轻松了。学习的效果也会特别好。七种要素的不同使用,效果是有不同的。

七个要素使用的效果:

看——20%

听、看——30%

讲、听、看——50%

讲、听、看、想+动静转换——70%

七种要素巧妙运用——90%

动静转化的时间:每7-13分钟动静转化一次,一节课动中学的总量在4-12分钟为宜。什么是“动”?小组合作是“动”,起立回答、上黑板讲解,组间讨论和辩争都是“动”,展示呈现也是“动”。 当然教学时,由“静”到“动”易,由“动”到“静”则需要备课时设计好。其中“想、做”这两种方式,属于开放性的、动态的方式,把它们同“听、看、讲”这样的静态方式结合起来,这也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也符合教育心理学中提出的: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前15分钟最集中,我们们应充分利用这前15分钟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我们的教学课前预设应该是:导入环节——简单、有趣;探究新知——做中学;复习巩固——动静结合。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学习使用该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平台互动方式:平台互动方式就是要抓住关键要素,然后构建多向度教学平台。它的主要流程是:筛选关键目标——构建多向度平台——交互——老师精讲(评+讲)。

所谓“关键要素”是指教学中关键的知识点、能力点、考点、方法、思维、创造、思品、合作等。

多向度是指不同渠道、不同途径、不同思路、不同方法、不同方式、不同个性表达等。一般地可以采用:问题——学生思考——学生做(一名学生上黑板)——教师点讲——下一个问题的流程。

通过此次学习,其次是提高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随着课改的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成为一线教师们认识、尝试和关注教改的热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使用,对推进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在EEPO有效教育的课堂中,单元组活动学生人人参与、动手、积极关注、倾听,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知识,让学生各抒己见,张扬个性。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学会了关照、关注、倾听,有持久性、亲和力,有分工,强调小组贡献率。这样,使小组学习真正发挥了作用,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推进将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积极思考,认真落实的环节。

再次就是通过孟教授的培训,大致知道了今后应该做的事情:

1、组织形式的建立,包括学科团队、班级团队等。

2、学习方式的训练,学习的基本方式包括单元组的使用、约定、板卡、团队、表达呈现方式等。

(1)单元组是科学高效的学习组织-------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便捷、最灵活多样、最具弹性、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小组一般是4人为宜;班额大者可以6 人一组。小组人员组合具有相对固定性,角色安排具有弹性。单元组成员要做到互相关注、互相关照、认真倾听、利用资源、团结协作、默契配合。

(2)约定是简约实效的课堂文化-------是特指师生之间为了有效地控制教育教学活动而专门设计并形成的一种默契的文化。

(3)板卡是秒杀“空讲”的利器-------我们要学会因地制宜地使用各种材质的板卡。板,是指各种形式的黑板。卡按大小可以分为:大卡、中卡、小卡、微型卡。使用板卡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地防止空讲。

(4)表达呈现是让智慧不再抽象-------是让学习成果的个性呈现加上交互次数的强化,使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

3、注意“五个防范”,让课堂更加真实有效

“五防”即防空讲、 防单一、 防花架子、 防与学生为敌、 防泡沫(防假听、假合作)包括单元组、约定的训练等。

总之,此次学习感想很多很多,但毕竟我们仅仅只是初识EEPO。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首先要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出发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关注自己讲清了没有转向关注学生学会了没有。教学的成败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对学生的信任、鼓励、支持。让学生思维扩展,学会快乐的参与,在学习中感受快乐。我将在今后教学中不断钻研探索,实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让自己的课堂越来越有效。

有效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2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使我们今后少走弯路。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EEPO有效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去年我有幸参加了孟照彬教授在我县举办的MS-EEPO有效教育培训活动。带着激动、好奇、困惑与不安参加了备课的相关培训。激动、好奇什么呢?激动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进行观摩学习提高自我;好奇、困惑EEPO真的如此有效?怎样实现有效性?出来几年改革也几年已经弄得我稀里糊涂,到底如何改变吗?经过几天的学习交流培训后,我有了一种耳目一新、开阔视野、大受启发之感,使我对有效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白了学习方式训练的重要性,同时也深感自己肩上的压力。

EEPO有效教育是由孟照彬教授创建的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思想、理论、方法三大体系,涵盖教学、学习、评价、备课、管理、考试、课程、教材等多个方面,包括要素组合课、平台互动课、等方式课等十大主流课型。EEPO的核心是“有效教育”的思想,是“效率优先、过程优先”的英文缩写。该理论综合了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的精华,提出优质课要达到六项指标: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主动——互动——能动。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在课堂40分钟的具体化和模式化,符合新课改理念。师生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依据生理、心理的变化,把经常性的“听、看、讲、想、做、动、静”七个基本要素交互使用,这种课型方式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参与率高,师生都感到轻松愉快,学习效率也提高了,而且由于调集了多个要素,知识点强化到一定了的次数,所以知识也比较容易记牢。

通过此次学习,首先粗浅的认识了教学方式中的三种方式:

(一)要素组合方式,这种方式最能体现有效教育的目的,也是较基本的有效教育教学方式。该方式主张看、听、讲、想、做、动、静七个要素轮换使用。组合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排列效果不同。因为学生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动静结合,灵活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顺应学生学习的生理、心理特点,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者、学者都轻松了。学习的效果也会特别好。七种要素的不同使用,效果是有不同的。

七个要素使用的效果:

看——20%

听、看——30%

讲、听、看——50%

讲、听、看、想+动静转换——70%

七种要素巧妙运用——90%

动静转化的时间:每7-13分钟动静转化一次,一节课动中学的总量在4-12分钟为宜。什么是“动”?小组合作是“动”,起立回答、上黑板讲解,组间讨论和辩争都是“动”,展示呈现也是“动”。当然教学时,由“静”到“动”易,由“动”到“静”则需要备课时设计好。其中“想、做”这两种方式,属于开放性的、动态的方式,把它们同“听、看、讲”这样的静态方式结合起来,这也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也符合教育心理学中提出的: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前15分钟最集中,我们们应充分利用这前15分钟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我们的教学课前预设应该是:导入环节——简单、有趣;探究新知——做中学;复习巩固——动静结合。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学习使用该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平台互动方式:平台互动方式就是要抓住关键要素,然后构建多向度教学平台。它的主要流程是:筛选关键目标——构建多向度平台——交互——老师精讲(评+讲)。

所谓“关键要素”是指教学中关键的知识点、能力点、考点、方法、思维、创造、思品、合作等。

多向度是指不同渠道、不同途径、不同思路、不同方法、不同方式、不同个性表达等。一般地可以采用:问题——学生思考——学生做(一名学生上黑板)——教师点讲——下一个问题的流程。

通过此次学习,其次是提高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随着课改的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成为一线教师们认识、尝试和关注教改的热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使用,对推进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在EEPO有效教育的课堂中,单元组活动学生人人参与、动手、积极关注、倾听,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知识,让学生各抒己见,张扬个性。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学会了关照、关注、倾听,有持久性、亲和力,有分工,强调小组贡献率。这样,使小组学习真正发挥了作用,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推进将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积极思考,认真落实的环节。

再次就是通过孟教授的培训,大致知道了今后应该做的事情:

1、组织形式的建立,包括学科团队、班级团队等。

2、学习方式的训练,学习的基本方式包括单元组的使用、约定、板卡、团队、表达呈现方式等。

(1)单元组是科学高效的学习组织-------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便捷、最灵活多样、最具弹性、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小组一般是4人为宜;班额大者可以6人一组。小组人员组合具有相对固定性,角色安排具有弹性。单元组成员要做到互相关注、互相关照、认真倾听、利用资源、团结协作、默契配合。

(2)约定是简约实效的课堂文化-------是特指师生之间为了有效地控制教育教学活动而专门设计并形成的一种默契的文化。

(3)板卡是秒杀“空讲”的利器-------我们要学会因地制宜地使用各种材质的板卡。板,是指各种形式的黑板。卡按大小可以分为:大卡、中卡、小卡、微型卡。使用板卡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地防止空讲。

(4)表达呈现是让智慧不再抽象-------是让学习成果的个性呈现加上交互次数的强化,使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

3、注意“五个防范”,让课堂更加真实有效

“五防”即防空讲、防单一、防花架子、防与学生为敌、防泡沫(防假听、假合作)包括单元组、约定的训练等。

总之,此次学习感想很多很多,但毕竟我们仅仅只是初识EEPO。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首先要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出发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关注自己讲清了没有转向关注学生学会了没有。教学的成败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对学生的信任、鼓励、支持。让学生思维扩展,学会快乐的参与,在学习中感受快乐。我将在今后教学中不断钻研探索,实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让自己的课堂越来越有效。

有效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3

通过这次的校本研训,对我而言,无论是在教学方面还是管理方面都有很深的体会,总结一下教学方面,主要还是立足基础、寻求创新,保证学生能有效学习,毕竟学生接受知识的层面已经大大超过了传统认知。下面,我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必须认真而充分地备课,只有在此基础上实施创新和生成,才会有精彩课堂的呈现。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改革得需要,因此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上好课已成为当务之急。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就意味着把新的教学里念实践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有效而创新”备课呢?

一.有效地处理教材。

深入钻研教材,仔细阅读有关参考资料,弄懂教材的思想,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确定各章节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关键点、障碍电荷知识的内在联系等,其中了解教材结构,教学目的和要是教材处理的核心。科学地确定教学目的,要求不断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全面准确地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由温故到知新的启动点。此外,一本教材的各单元之间的知识点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在处理教材时合理选择编排教学内容,在大纲要求的前提下,以教材中最终的概念、原理为中心,从纵、横两方面对教材进行处理,“纵”指知识的“线”,即知识的内在联系;“横”指知识的“块”即具有横向联系或互逆关系。这样,便于使学生把知识联系起来,避免了前学后忘,便于教师讲授时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的体现在课堂,所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是提高备课质量的关键。教师在备课重要精心设计最佳教学过程,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选编典型习题,写出具体可行的教案,并设计好板书及课堂小结。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有效的课堂导入。课堂导入要结合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学习的兴趣。

2.有效的课堂问题设计和练习。所设计的问题应该由浅入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就应该精选练习,使学生所做的练习针对性强,效率高,而不是题海战。

3.板书设计。目前由于多媒体的应用,有许多教师忽略了板书的应用。这是不合理的。适当合理的板书可以加强讲授效果,突出教学目的和重点,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课堂小结。通过简明扼要的总结,可以让学生强化记忆和理解。

5.学法设计。在新课标理念下学法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知识,对学生进行学法训练。

三.研究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以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为依据,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关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引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3.适当有效地运用教学用具,如图片,多媒体等,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一遍功夫一遍巧”,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进行“有效创新备课”,定能在教学中迸出智慧的火花,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

有效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4

xx月xx日,有幸听了周小冬老师的一堂体现有效教育的课,并学习了有效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从中收获了很多。有效教育是孟照彬教授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于一体的教育教学方法。

孟教授的MS课型即要素组合方式给我最大感触,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地体现学生的主导型,实现教师的引导作用。所谓“聪”,即“听、看、讲、想、做”的有机活动的结合,一堂课中,这几种要素的多变组合给予学生更多新鲜的学习空间。很多时候,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原因就是没有让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即学生参与度低,也许只是表面的参与,只是浅层次的参与,而并非全力投入,全身心的投入。因此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想方设法让学习成为孩子自己的事情,成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另外,教师不能仅仅追求课堂表面的热热闹闹,而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认真思考时的“静心”,即真正的“静中有动”。从而实现“听、看、讲、想、做、动、静”,实现有效教育。

这次活动,我还感受到了MS—EEPO有效教育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团队式的活动方式。

1、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

学习组织形式有小组合作和团队合作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是EEPO学习方式之一,一般2—6人为一组。组建学习小组有五个基本元素关注、关照、倾听、资源利用、亲和力。具体操作程序包括构建学习小组、明确构建目标、规定合作要求、关注学习中的边缘人物,所谓“边缘人物”是指没有参与或没有真正投入学习的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团队合作是在学习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更为高级的学生学习组组织形态,它至少由8人以上组成。它更注重团队中角色分工和学生才能的发挥。组内有明确的分工,有组长、监督员、记录员、操作员、综合发言员、助理员、声控员和协调员。只有明确的分工,学生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分工角色可以转换,以便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

2、教师团队评课方式

与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一样,教师的评课方式也是以团队组织形式开展活动。教研组的老师分为若干个团队,每一个团队都有自己的团队名称、队标。而在这次学习中,我也学习到了之前从未接触过得评价方式,如经典性评价:基本元素有—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就是所谓的三性三动评价。流程性评价:流程性评价指的是一种在课堂上,针对某个教学环节,为落实或强化某个关键要素所随机进行的快速检测。这两种评价方法,简洁明了,便于操作,让人耳目一新。

通过理论学习,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孟照彬教授的EEPO有效教育是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它跟我们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和思维方式迥然不同,如果实施起来其艰巨性不言而喻,需要教师勇气和毅力。

我们知道了以后我们教师应该要怎么去做,要走什么样的路,怎样去培养优秀的人才。得到了一条通向有效教育的道路。就是我们先要做有些基本的改变:第一,是要改变思想观念,第二,是要多思考转变教学方法。通过这几天孟教授的讲座知道了有效教育的备课方法:要备学生,要备学法,就利用孟教授的5J去进行,5J即指1)单元组、(2)备课、(3)约定、(4)表达呈现的多样性、(5)团队。还知道我们教师的教学评价应该从ES经典教学评价去评课,ES经典评价指的是(1)知识性目标(2)创造性目标(3)个性目标(4)能动目标(5)互动(6)主动几个指标去评价一堂课。同时我们教师的备课和听课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最好用图文结构式。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动静转换,实现有效教育。

有效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5

去年我有幸参加了孟照彬教授在我县举办的MS-EEPO有效教育培训活动。带着激动、好奇、困惑与不安参加了备课的相关培训。激动、好奇什么呢?激动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进行观摩学习提高自我;好奇、困惑EEPO真的如此有效?怎样实现有效性?出来几年改革也几年已经弄得我稀里糊涂,到底如何改变吗?经过几天的学习交流培训后,我有了一种耳目一新、开阔视野、大受启发之感,使我对有效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白了学习方式训练的重要性,同时也深感自己肩上的压力。

EEPO有效教育是由孟照彬教授创建的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思想、理论、方法三大体系,涵盖教学、学习、评价、备课、管理、考试、课程、教材等多个方面,包括要素组合课、平台互动课、等方式课等十大主流课型。EEPO的核心是“有效教育”的思想,是“效率优先、过程优先”的英文缩写。该理论综合了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的精华,提出优质课要达到六项指标: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主动——互动——能动。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在课堂40分钟的具体化和模式化,符合新课改理念。师生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依据生理、心理的变化,把经常性的“听、看、讲、想、做、动、静”七个基本要素交互使用,这种课型方式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参与率高,师生都感到轻松愉快,学习效率也提高了,而且由于调集了多个要素,知识点强化到一定了的次数,所以知识也比较容易记牢。

通过此次学习,首先粗浅的认识了教学方式中的三种方式:

(一)要素组合方式,这种方式最能体现有效教育的目的,也是较基本的有效教育教学方式。该方式主张看、听、讲、想、做、动、静七个要素轮换使用。组合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排列效果不同。因为学生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动静结合,灵活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顺应学生学习的生理、心理特点,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者、学者都轻松了。学习的效果也会特别好。七种要素的.不同使用,效果是有不同的。

七个要素使用的效果:

看——20%

听、看——30%

讲、听、看——50%

讲、听、看、想+动静转换——70%

七种要素巧妙运用——90%

动静转化的时间:每7-13分钟动静转化一次,一节课动中学的总量在4-12分钟为宜。什么是“动”?小组合作是“动”,起立回答、上黑板讲解,组间讨论和辩争都是“动”,展示呈现也是“动”。 当然教学时,由“静”到“动”易,由“动”到“静”则需要备课时设计好。其中“想、做”这两种方式,属于开放性的、动态的方式,把它们同“听、看、讲”这样的静态方式结合起来,这也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也符合教育心理学中提出的: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前15分钟最集中,我们们应充分利用这前15分钟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我们的教学课前预设应该是:导入环节——简单、有趣;探究新知——做中学;复习巩固——动静结合。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学习使用该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平台互动方式:平台互动方式就是要抓住关键要素,然后构建多向度教学平台。它的主要流程是:筛选关键目标——构建多向度平台——交互——老师精讲(评+讲)。

所谓“关键要素”是指教学中关键的知识点、能力点、考点、方法、思维、创造、思品、合作等。

多向度是指不同渠道、不同途径、不同思路、不同方法、不同方式、不同个性表达等。一般地可以采用:问题——学生思考——学生做(一名学生上黑板)——教师点讲——下一个问题的流程。

通过此次学习,其次是提高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随着课改的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成为一线教师们认识、尝试和关注教改的热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使用,对推进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在EEPO有效教育的课堂中,单元组活动学生人人参与、动手、积极关注、倾听,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知识,让学生各抒己见,张扬个性。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学会了关照、关注、倾听,有持久性、亲和力,有分工,强调小组贡献率。这样,使小组学习真正发挥了作用,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推进将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积极思考,认真落实的环节。

再次就是通过孟教授的培训,大致知道了今后应该做的事情:

1、组织形式的建立,包括学科团队、班级团队等。

2、学习方式的训练,学习的基本方式包括单元组的使用、约定、板卡、团队、表达呈现方式等。

(1)单元组是科学高效的学习组织-------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便捷、最灵活多样、最具弹性、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小组一般是4人为宜;班额大者可以6 人一组。小组人员组合具有相对固定性,角色安排具有弹性。单元组成员要做到互相关注、互相关照、认真倾听、利用资源、团结协作、默契配合。

(2)约定是简约实效的课堂文化-------是特指师生之间为了有效地控制教育教学活动而专门设计并形成的一种默契的文化。

(3)板卡是秒杀“空讲”的利器-------我们要学会因地制宜地使用各种材质的板卡。板,是指各种形式的黑板。卡按大小可以分为:大卡、中卡、小卡、微型卡。使用板卡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地防止空讲。

(4)表达呈现是让智慧不再抽象-------是让学习成果的个性呈现加上交互次数的强化,使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

3、注意“五个防范”,让课堂更加真实有效

“五防”即防空讲、 防单一、 防花架子、 防与学生为敌、 防泡沫(防假听、假合作)包括单元组、约定的训练等。

总之,此次学习感想很多很多,但毕竟我们仅仅只是初识EEPO。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首先要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出发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关注自己讲清了没有转向关注学生学会了没有。教学的成败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对学生的信任、鼓励、支持。让学生思维扩展,学会快乐的参与,在学习中感受快乐。我将在今后教学中不断钻研探索,实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让自己的课堂越来越有效。

有效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6

在课堂上,有时常感到课堂时间不够用,甚至有时还会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总结其最大问题就在于授课不够清晰与直接,有时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有时讲话超出了学生的理解水平,有时则削弱了教材内容呈现的清晰度,往往讲得满头大汗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阅读《有效教学方法》后,我受到了很大启发,我觉得老师若想把认真准备的课付诸实施,把教学原则成功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还必须达到上好课的一些基本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组织严密,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热烈。

一、目标明确。

我觉得,目标明确是指上课时老师明白这堂课要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些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认为师生的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进行,上课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时插入课外内容,为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可以把内容引申出去,都会起到事半功倍。但有时漫无目的地讲,对学生就会分散注意力,教师的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

二、内容正确、重点突出。

我感悟,在一节课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内容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任务和所有内容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对细枝末节的知识可以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但对重点知识、概念和原理要花力气教学,重点知识要引导学生弄懂、弄清、熟练掌握。

还有教师讲授的知识还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予以纠正。在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往往是崇高的、万能的,他们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对待学生的疑问应保持谦虚、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轻易作出没有把握的回答。当没有把握回答问题时,我们可以按照《有效教学方法》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是否有哪位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打算查些资料弄明白之后再回答你们”“对这个问题恐怕要看看有关材料,我和你们共同学习”。因为我体会到教师的虚心、严谨的治学态度能感染学生,使他们潜移默化、逐渐形成科学的态度。

三、方法得当。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这又是《有效教学方法》中的好方法,因为方法本身无所谓好坏,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围,上课运用的方法要与教学情境相适合。譬如,对尚未定论的争议问题,可以用小组讨论法;为了让学生认识一个他们不熟悉的物件的形状,采用讲述来描述,不如用演示法更加直观,等等。

四、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热烈。

通过学习知道,一节课应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发挥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在课上要边教边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反应调节自己的教学。一旦发现学生反映漠然、注意力分散,要立刻找原因,发挥教学机智,通过调整内容、方法、管理三个方面去激起学生的积极状态,如果内容太深了,就该尽量的浅显的方式来揭示的本质;如果进程太慢了,就该立刻加快来完成;如果学生太疲劳了,就该改个方法,如改讲授为议论或谈话,甚至讲个与为课题有关的故事。

教学是艺术,是无止境的,教师要把课上得如同艺术创造的精品,实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有意识地长期追求和探索。

有效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7

去年我有幸参加了孟照彬教授在我县举办的MS—EEPO有效教育培训活动。带着激动、好奇、困惑与不安参加了备课的相关培训。激动、好奇什么呢?激动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进行观摩学习提高自我;好奇、困惑EEPO真的如此有效?怎样实现有效性?出来几年改革也几年已经弄得我稀里糊涂,到底如何改变吗?经过几天的学习交流培训后,我有了一种耳目一新、开阔视野、大受启发之感,使我对有效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白了学习方式训练的重要性,同时也深感自己肩上的压力。

EEPO有效教育是由孟照彬教授创建的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思想、理论、方法三大体系,涵盖教学、学习、评价、备课、管理、考试、课程、教材等多个方面,包括要素组合课、平台互动课、等方式课等十大主流课型。EEPO的核心是“有效教育”的思想,是“效率优先、过程优先”的英文缩写。该理论综合了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的精华,提出优质课要达到六项指标: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主动——互动——能动。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在课堂40分钟的具体化和模式化,符合新课改理念。师生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依据生理、心理的变化,把经常性的'“听、看、讲、想、做、动、静”七个基本要素交互使用,这种课型方式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参与率高,师生都感到轻松愉快,学习效率也提高了,而且由于调集了多个要素,知识点强化到一定了的次数,所以知识也比较容易记牢。

通过此次学习,首先粗浅的认识了教学方式中的三种方式:

(一)要素组合方式,这种方式最能体现有效教育的目的,也是较基本的有效教育教学方式。该方式主张看、听、讲、想、做、动、静七个要素轮换使用。组合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排列效果不同。因为学生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动静结合,灵活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顺应学生学习的生理、心理特点,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者、学者都轻松了。学习的效果也会特别好。七种要素的不同使用,效果是有不同的。

七个要素使用的效果:

看——20%

听、看——30%

讲、听、看——50%

讲、听、看、想+动静转换——70%

七种要素巧妙运用——90%

动静转化的时间:每7-13分钟动静转化一次,一节课动中学的总量在4-12分钟为宜。什么是“动”?小组合作是“动”,起立回答、上黑板讲解,组间讨论和辩争都是“动”,展示呈现也是“动”。当然教学时,由“静”到“动”易,由“动”到“静”则需要备课时设计好。其中“想、做”这两种方式,属于开放性的、动态的方式,把它们同“听、看、讲”这样的静态方式结合起来,这也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也符合教育心理学中提出的: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前15分钟最集中,我们们应充分利用这前15分钟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我们的教学课前预设应该是:导入环节——简单、有趣;探究新知——做中学;复习巩固——动静结合。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学习使用该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平台互动方式:平台互动方式就是要抓住关键要素,然后构建多向度教学平台。它的主要流程是:筛选关键目标——构建多向度平台——交互——老师精讲(评+讲)。

所谓“关键要素”是指教学中关键的知识点、能力点、考点、方法、思维、创造、思品、合作等。

多向度是指不同渠道、不同途径、不同思路、不同方法、不同方式、不同个性表达等。一般地可以采用:问题——学生思考——学生做(一名学生上黑板)——教师点讲——下一个问题的流程。

通过此次学习,其次是提高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随着课改的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成为一线教师们认识、尝试和关注教改的热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使用,对推进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在EEPO有效教育的课堂中,单元组活动学生人人参与、动手、积极关注、倾听,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知识,让学生各抒己见,张扬个性。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学会了关照、关注、倾听,有持久性、亲和力,有分工,强调小组贡献率。这样,使小组学习真正发挥了作用,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推进将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积极思考,认真落实的环节。

再次就是通过孟教授的培训,大致知道了今后应该做的事情:

1、组织形式的建立,包括学科团队、班级团队等。

2、学习方式的训练,学习的基本方式包括单元组的使用、约定、板卡、团队、表达呈现方式等。

(1)单元组是科学高效的学习组织———————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便捷、最灵活多样、最具弹性、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小组一般是4人为宜;班额大者可以6人一组。小组人员组合具有相对固定性,角色安排具有弹性。单元组成员要做到互相关注、互相关照、认真倾听、利用资源、团结协作、默契配合。

(2)约定是简约实效的课堂文化———————是特指师生之间为了有效地控制教育教学活动而专门设计并形成的一种默契的文化。

(3)板卡是秒杀“空讲”的利器———————我们要学会因地制宜地使用各种材质的板卡。板,是指各种形式的黑板。卡按大小可以分为:大卡、中卡、小卡、微型卡。使用板卡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地防止空讲。

(4)表达呈现是让智慧不再抽象———————是让学习成果的个性呈现加上交互次数的强化,使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

3、注意“五个防范”,让课堂更加真实有效

“五防”即防空讲、防单一、防花架子、防与学生为敌、防泡沫(防假听、假合作)包括单元组、约定的训练等。

总之,此次学习感想很多很多,但毕竟我们仅仅只是初识EEPO。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首先要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出发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关注自己讲清了没有转向关注学生学会了没有。教学的成败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对学生的信任、鼓励、支持。让学生思维扩展,学会快乐的参与,在学习中感受快乐。我将在今后教学中不断钻研探索,实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让自己的课堂越来越有效。

有效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8

xx月xx日,有幸听了周小冬老师的一堂体现有效教育的课,并学习了有效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从中收获了很多。有效教育是孟照彬教授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于一体的教育教学方法。

孟教授的MS课型即要素组合方式给我最大感触,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地体现学生的主导型,实现教师的引导作用。所谓“聪”,即“听、看、讲、想、做”的有机活动的结合,一堂课中,这几种要素的多变组合给予学生更多新鲜的学习空间。很多时候,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原因就是没有让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即学生参与度低,也许只是表面的参与,只是浅层次的参与,而并非全力投入,全身心的投入。因此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想方设法让学习成为孩子自己的事情,成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另外,教师不能仅仅追求课堂表面的热热闹闹,而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认真思考时的“静心”,即真正的“静中有动”。从而实现“听、看、讲、想、做、动、静”,实现有效教育。

这次活动,我还感受到了MS—EEPO有效教育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团队式的活动方式。

1、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

学习组织形式有小组合作和团队合作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是EEPO学习方式之一,一般2-6人为一组。组建学习小组有五个基本元素关注、关照、倾听、资源利用、亲和力。具体操作程序包括构建学习小组、明确构建目标、规定合作要求、关注学习中的边缘人物,所谓“边缘人物”是指没有参与或没有真正投入学习的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团队合作是在学习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更为高级的学生学习组组织形态,它至少由8人以上组成。它更注重团队中角色分工和学生才能的发挥。组内有明确的分工,有组长、监督员、记录员、操作员、综合发言员、助理员、声控员和协调员。只有明确的分工,学生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分工角色可以转换,以便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

2、教师团队评课方式

与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一样,教师的评课方式也是以团队组织形式开展活动。教研组的老师分为若干个团队,每一个团队都有自己的团队名称、队标。而在这次学习中,我也学习到了之前从未接触过得评价方式,如经典性评价:基本元素有—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就是所谓的三性三动评价。流程性评价:流程性评价指的是一种在课堂上,针对某个教学环节,为落实或强化某个关键要素所随机进行的快速检测。这两种评价方法,简洁明了,便于操作,让人耳目一新。

通过理论学习,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孟照彬教授的EEPO有效教育是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它跟我们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和思维方式迥然不同,如果实施起来其艰巨性不言而喻,需要教师勇气和毅力。

我们知道了以后我们教师应该要怎么去做,要走什么样的路,怎样去培养优秀的人才。得到了一条通向有效教育的道路。就是我们先要做有些基本的改变:第一,是要改变思想观念,第二,是要多思考转变教学方法。通过这几天孟教授的讲座知道了有效教育的备课方法:要备学生,要备学法,就利用孟教授的5J去进行,5J即指1)单元组、(2)备课、(3)约定、(4)表达呈现的多样性、(5)团队。还知道我们教师的教学评价应该从ES经典教学评价去评课,ES经典评价指的是(1)知识性目标(2)创造性目标(3)个性目标(4)能动目标(5)互动(6)主动几个指标去评价一堂课。同时我们教师的备课和听课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最好用图文结构式。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动静转换,实现有效教育。

有效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9

今天,听了居文进老师主讲的“强化六认真规范,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专题讲座,使我对教学“六认真”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

居老师说“教学六认真”是“有效教学”实施的前提。的确,“六认真”既是衡量一个教师能力的标准,也是反映一个教师工作热忱和态度的风向标。我们只有做好六认真工作,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要做到并做好这几个“认真”,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非得投入十二分的热心、爱心、专心、耐心、决心才行。下面对“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如何设计作业,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达到有效训练,让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温故知新?

首先,教师布置作业要有讲究。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求可以分层次,这样有利于学困生对自己的学习树立信心,也能满足优等生的学习欲望。我们要控制作业的总量,提升作业的质量,拓展作业的形式,统一作业的批改,一方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让学生养成课堂作业当堂完成的好习惯。

其次,教师批改作业首先要做到及时、认真、细致。及时认真细致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同时更能及早地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及时反思,及时改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再次,教师批改作业后除了给学生打等第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写上不同的激励性的评语,以此给学生指出不足,或提出新的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学习。同时教师工整地批改也能给学生起学习示范作业,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外,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重视对口头、思考、调查、观察等作业的设计,以及对这些作业的检查与评价,并及时地反馈。设计综合性的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性能力。

应该说,看似普通的“教学六认真”其实不普通,这是一门艺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脚踏实地,努力将“六认真”工作做得更好。

有效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3月7日,有幸听了周小冬老师的一堂体现有效教育的课,并学习了有效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从中收获了很多。有效教育是孟照彬教授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于一体的教育教学方法。

孟教授的MS课型即要素组合方式给我最大感触,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地体现学生的主导型,实现教师的引导作用。所谓“聪”,即“听、看、讲、想、做”的有机活动的结合,一堂课中,这几种要素的多变组合给予学生更多新鲜的学习空间。很多时候,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原因就是没有让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即学生参与度低,也许只是表面的参与,只是浅层次的参与,而并非全力投入,全身心的投入。因此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想方设法让学习成为孩子自己的事情,成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另外,教师不能仅仅追求课堂表面的热热闹闹,而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认真思考时的“静心”,即真正的“静中有动”。从而实现“听、看、讲、想、做、动、静”,实现有效教育。

这次活动,我还感受到了MS—EEPO有效教育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团队式的活动方式。

1、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学习组织形式有小组合作和团队合作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是EEPO学习方式之一,一般2-6人为一组。组建学习小组有五个基本元素关注、关照、倾听、资源利用、亲和力。具体操作程序包括构建学习小组、明确构建目标、规定合作要求、关注学习中的边缘人物,所谓“边缘人物”是指没有参与或没有真正投入学习的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团队合作是在学习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更为高级的学生学习组组织形态,它至少由8人以上组成。它更注重团队中角色分工和学生才能的发挥。组内有明确的分工,有组长、监督员、记录员、操作员、综合发言员、助理员、声控员和协调员。只有明确的分工,学生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分工角色可以转换,以便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

2、教师团队评课方式:与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一样,教师的评课方式也是以团队组织形式开展活动。教研组的老师分为若干个团队,每一个团队都有自己的团队名称、队标。而在这次学习中,我也学习到了之前从未接触过得评价方式,如经典性评价:基本元素有—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就是所谓的三性三动评价。流程性评价:流程性评价指的是一种在课堂上,针对某个教学环节,为落实或强化某个关键要素(知识点、考点、方法、思维、创造……)所随机进行的快速检测。这两种评价方法,简洁明了,便于操作,让人耳目一新

通过理论学习,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孟照彬教授的EEPO有效教育是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它跟我们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和思维方式迥然不同,如果实施起来其艰巨性不言而喻,需要教师勇气和毅力。

我们知道了以后我们教师应该要怎么去做,要走什么样的路,怎样去培养优秀的人才。得到了一条通向有效教育的道路。就是我们先要做有些基本的改变:第一,是要改变思想观念,第二,是要多思考转变教学方法。通过这几天孟教授的讲座知道了有效教育的备课方法:要备学生,要备学法,就利用孟教授的5J去进行,5J即指(1)单元组、(2)备课、(3)约定、(4)表达呈现的多样性、(5)团队。还知道我们教师的教学评价应该从ES经典教学评价去评课,ES经典评价指的是(1)知识性目标(2)创造性目标(3)个性目标(4)能动目标(5)互动(6)主动几个指标去评价一堂课。同时我们教师的备课和听课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最好用图文结构式。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动静转换,实现有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