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化苦旅》有感实用
倚栏轩整理的读《文化苦旅》有感实用(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读《文化苦旅》有感实用 篇1
匆匆地读过一遍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情有些沉重。这书里写的,有历史上的匆匆过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遗产的范钦的后代们,有淳朴善良但又愚昧无知地剥夺美的人。
日记
深刻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侧面,令人为之汗颜。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对于“废墟文化”的描写。余先生似乎对此情有独钟。他好多次都写到了坟,并在叙述中多次插入对坟的描写。无论什么坟,都标志着一个人的死去,这个人的一生也许凄惨黯淡,也许风流千古为万人景仰,抑或是背负沉重的情愁在这个世上走上这么一遭。即使没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该有“一堆黄土掩风流”吧。或许他认为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
有些东西留有回忆就够了,至少蝴蝶来过这世界。他说:“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没有周遭的闲言碎语,走向比现实更高的殿堂,继续新的轮回。而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伫立上几分钟,感叹沧海桑田的变迁,悟一会儿人生之真谛,因为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历史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过去才能上升为寓言。生死间的事,没有人说得清。我唯一知道生的途径是可以改变的。死可以逆转吗?若有一智者活过百旬,他会做什么?若一个庸人活过百旬,他又会做些什么来?至于一个恶人就更不用说了。推而广之,人口必会猛增,地球要超载了!若这个世界上,人口不增也不减,就太缺乏趣味了,没有推陈出新的人,这个地球岂不停止转动了。
我想那些坟应该有其特殊含义。尤其在坟前一种静穆的气氛追忆或沉痛?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萦绕在心头。古人的坟,秦王陵闻名世界,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也不失为风流,多少也给旅游业带来不少收益。而那些把古代妇女置于水深火热的贞节牌坊,也不知走过它时应该叹息还是赞叹?“白云飘过来了,好像是碰了一下牌坊再飘走的。
晚霞升起来了,红得眼明,晚霞比牌坊低,牌坊比天还高,黑阴阴的,像要压下来。闭一闭眼睛再看,天更暗了,牌坊的石柱变成长长的脚,有扁长的头,有狭狭的嘴。一骨碌爬起身来,奔逃回家。”他在书中这样写道。从某种程度上,那时人们的封建思想愚昧、守旧,却不知如今那些不知名的无名牌坊只落得被人践踏的地步,悲哀啊!好在那个时代已离我们远去。尽管“生”不算很美,要考虑的事很多,挺辛苦的。而那些像屈原、杜甫、曹雪芹、鲁迅的伟人们让他们的人生终结在那一刹那,净化了悲剧,同时给人以更深的思索,这样的离别或许更深刻吧。关于坟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就让余先生继续写吧。而我依然要愉快地体验我远远还没有体验完的人生。
读《文化苦旅》有感实用 篇2
文化者,谓何?当今世界,文化一词已经铺天盖地,小到家长里短,大到国家政策,此词一出,整篇文章瞬间“如获新生”,十分大气。那么,这拥有如此神力的“文化”,到底是什么?它的用途,又何在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文化”,时而如云雾缭绕之峨峨山巅,时而如四极八荒之滔滔巨浪,时而又如扎根乡土之苍翠松竹。他它无处不在,又无迹可寻。
傍晚残灯,我静静地翻开《文化苦旅》,试图于卷籍中寻觅……寻觅什么呢?剪不断,理还乱,我只有一种冥冥之中的祝祈,希望能在其中,寻找那个多年未解的答案。
可翻开此书,却又是另外一番天地。
游过白石清凉的牌坊,访过肃然宁和的古刹,又跟随肩挑信义,脚踏客乡的信客,走出解冻的乡村……
翱翔九天,俯视山河天地之线,山河无言,却包容一切,一如千年前,陶潜一句“托体同山阿”;回视万里,西风残照,都江堰水物合一,天人合一;莫高窟清冷月夜,年代交织,岁月绵延;阳关烟雪,沙坟荒原,凄迷风雪中放达步履,竟更加畅意向前;黄州赤壁,东坡一赋,冲破千载年帷,至今仍随大江东去;宁古塔下,悲号余音中的不屈风骨,仍血脉相传于那片厚实的土壤中;以至于那早被浩浩史书所湮没的历史风云,渤海国那废弛千年的废井冷眼,波光仍然执着地闪着……
何谓文化?此谓文化。览卷至此,我豁然开朗,却又久久沉思。
我一直以为文化就是诗词歌赋,民语俚俗。而当我的目光深入到百年前,千年前,文化突然从一阙词、一行诗、一本书、一群文人上升到了土地的层次,上升到了天空的距离,上升到了人类思想的宽度——是啊,它又岂能是一人之言,一家之说?文化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也早已镌入我们的灵魂。
文化,是土壤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男耕女织,桑麻稻麦,其实是一种文化——不,应当是文化的`最初载体,因为文化,来自山河大地,真正的文化,绝不是连篇累牍的高屋建瓴,它带着泥土的芳香,携着江河的水气,悟着天空的无垠。
文化,是人们内心的柔软和坚硬。都江堰,一个水利工程,一个历经千年风雨的沧桑背影,挑起担子的却是一个叫李冰的普通官员。他如水般温柔,抚过丰饶的大地,却又如铁一般的坚硬,在泥沙中傲然挺立,千年不悔。
莫高窟多少朝代的文化汇聚,它们风格不同,十六国时期的苦难,魏晋豪迈,笔触剑戟,隋唐风姿,《高山》流泻;元代藏传,神秘之精……文化之长,随着文物的散失而环绕世界,可文化或丰美或坚挺的塑像,却屹立于后世之心,存生于中华之脊。阳关的烟雪,一去不归的羌笛,将士们的内心何尝没有柔情?面向朔北,披坚执锐,而荒原上年代已不可考的古战场上的沙丘,却十分坦诚——死亡而已,何必遮遮掩掩,夜风呜咽?
文化,是苦难中的高贵。东坡一人之遭遇,无形中照应了遥遥史册之后的宁古塔的悲剧,而文人之遥遥悲歌,似是又成了如渤海国之国破家亡后人们仅存的精神脊梁……因果复杂,但我想起因源于自信,而结局归于笃定。
文化是自信的,它傲视千年,直看到宿敌凌乱,宿命改写,沧海桑田。文化也是笃定的,它坚守千年,直守到蝉鸣初雪,山地棱绝,初心不变。文化是苦难中的高贵。自信和笃定支持着他走过千山万水,源于自然又归于自然。喧嚣城市似与它无缘,它本来,不是人间富贵花。文化的高贵使它能屹立于莽莽荒原,这种高贵又在苦难中更加显现。也许不是苦难给文化带来了高贵,但是苦难中,文化必定不会丢失高贵。就像,即使自己心中仅有一点烛光,也要化去别人心头的万千霜雪。
文化与人,心意相通。掩卷不语,我笑而沉思。
读《文化苦旅》有感实用 篇3
每个人行走在生命的路上,也许面对的会是一段看不到终点也不会有归途的长路,总觉得通往远方的终点会有幸福存在,所以就会走,会想去追寻幸福的所在。
身为一介文人的余秋雨或许已然厌弃了世间浮华,所以他踏上了这趟文化苦旅,于是,在他褪色的青衫里,才有了《文化苦旅》的出现吧!
我跟随着他的脚步也在找寻。从辉煌的莫高窟到古老的白莲洞,从静若处子的西湖到气势磅礴的都江堰,他走过了很多地方,也被震撼了很多次。
当看到道士塔时,他发出了“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斜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的感叹。在看到莫高窟时,他发现“这里有点冷,有点野,甚至有点残忍。”“这里的雕塑,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于是他被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文明震惊了。
走到阳关后,看透了“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世界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贴了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也许就是这样,我们渴望成功,渴望万众瞩目,真正得到后却发现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因而就会后悔,也正是因为这种心态才会构成我们到头来的自我嘲弄吧!余秋雨似乎很早就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走过了白莲洞“宏大的世界常变成一个孤岛,喧腾的人生有时比洞中还要冷清。”人性是一种沉淀,一种人性的沉淀,平静的.生活才是人本身最原始的生活。就这样,我跟随着他一路旅途走过。
从《文化苦旅》中我明白了一点,人要到达彼岸,实现心中的梦想会有喜悦,但挫折也是无可避免的。这是一种过程,一种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逝的过程,他会在生命中沉淀成一种更为广博和荒凉的沉默所在,即使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我想我也不会退缩。
因为不会退缩,所以我用心丈量着《文化苦旅》的脚步,并愿意追随它,在路上,走着,一直走下去。
读《文化苦旅》有感实用 篇4
短短一段开篇描写,余秋雨先生以他细腻的文笔带我们走进了那个凄凉、悲怆的年代。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如此地悲凉,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片空地愈发的诡异。就在这片令人生畏的空地上,有这么一座塔,它的主人叫王圆箓。对于我这个对历史不太通晓的人来说,这个名字无疑是陌生的。不过,作者很快就告诉我们,这个人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一个那个时代典型的中国农民就这样活生生地站在了我的面前。就这么个逃荒的道士,能有那么大的影响?抱着这样的好奇,我很快看完了这一章。心情十分凄凉,我去过那个曾经很辉煌的地方——敦煌石窟,但却不知道就在这美丽的背后竟然有这么凄惨的历史!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这是最能触动我心的段落,此时我的心仿佛也在滴血。可是,在我们谴责王圆箓这个历史罪人时,有没有想到他也是敦煌文化宝藏的发现者?可以说,无论什么人发现藏经洞都是一种贡献,都是一个了不起的重大发现。因为藏经洞的发现就预示着“敦煌学”的产生。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同样有功,而不能视为过错。至于有人说应该在某个时代发现合适,那纯粹是一种主观主义的一厢情愿。
如果说,中国的官僚不懂得敦煌文物的价值,那可就错了,他们懂,只是他们没有真正领悟,他们还在拿这无形的“敦煌学”文化和运费在比较,他们只知这些文物在自己手里把玩时的价值,却没有彻底明白它们对于国家的价值!这是文官的麻木、愚昧,却阻挡不了国外的学者、探险家、考古家的明智,他们不远外里、风餐露宿,费尽千辛万苦,在沙漠中穿行,预料着各种困难,只为了能一睹敦煌文化的`风采,奢求着能将它的凤毛麟角带回自己的国家研究。而他们却不知道面对着个肮脏的王道士,一切都变得那么简单。他们幽默地耸耸肩,而此时在他们的眼里,敦煌文化,变了样子,可想而知,中国,又成了什么个样子?
我相信,每个人读完这篇文章都会感慨:“如果我能阻止这件事……如果我能回到那个世代……如果我能当政于朝纲……”如果……如果……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果。可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与其纠结无法改变的过去,不如珍惜未来。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虽然很屈辱,但也不能成为我们放弃敦煌文化的借口!看,世界已经承认,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相信早晚一天,敦煌文化也会在中国发展地如日中天。让那个渺小的王圆箓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能够变得真的那么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