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听课个人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化学听课个人心得体会(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化学听课个人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9月18日,在古寨中学举办了威海市化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共有七位化学老师进行了课堂展示。与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况进行对照,深切感受到本次听课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
本次优质课课题是海水晒盐的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讲海水晒盐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及转化,第二课时主要讲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七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在课堂上学生活动非常丰富,从提出问题到设计方案,再到操作实验以及得出结论都由学生完成,教师主要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其他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例如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充分符合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目标。而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虽然明知放手给学生的诸多好处,但是在教学进度的驱使下往往刚刚放手给学生就急于收回得出结论,在没有充分时间的条件下有些学生难以跟上进度,这样以来,讨论就留于形式,不能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最初目的。在以后的教学中,备课时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做到详略得当,对于重点内容或者能开拓学生思维的内容给予充分时间进行探究,让学生在充分的时间里愉快的完成学习任务。
另外授课老师们都注意了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例如讲解海水晒盐时,授课老师课前准备了海水,让学生在课堂上亲手操作,亲自体会海水晒盐的过程。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一点在日常的教学中也可以充分的应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随处可见,有很多都是与初中所学化学知识有关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加强所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这样既可以降低新知识的难度,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增进其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我在常见的金属材料这一节时事先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带到课堂上来,例如铁钉、铜线、体温计等等,对这些金属进行观察分析以后,获得结论就变得轻松很多了,再比如化学与健康一单元中事先让学生收集食品的包装,分析包装所含营养成分,既可学习新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建立均衡膳食的观念。
并且有几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相应的学案,在学案中有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整节课的框架,这样学生时可以有效的记录,并且在学习后对于整节课也有个整体的认识,也给学生复习时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总之,通过这次优质课的听课学习,让我有机会集百家之长补己之短,应用于自身的课堂以后,希望我们的授课能越来越精彩。
化学听课个人心得体会 篇2
通过这次参加了初中化学课程的国培学习,在课余时间和假期中,观摩视频、分享资源、在线探讨……时光如同白驹过隙,回首这段宝贵经历,倍觉收获良多。
一、更新教学观念,树立现代远程教育思想
各位知名专家、学者从自己的研究方向方面的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卓有独到的视野和经验出发,畅谈了他们对新课程的改革以及初中化学教学技术等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独特见解。他们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在畅谈中国初中化学教育的过去、现在的同时,给我们展示未来中国教育的远景和化学教育各家之长。我认识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也为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优质课堂指明了实践的方向。
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尝试与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各学校的新课程开展情况,并且注意到他们是如何处理新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新课程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在培训中,我们不断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己已经跟不上90后了,在各方面都要向他们学习,放下老资格,还是谦虚点儿的好。
二、不断进取,提升自身各方面业务水平
本次培训学习的时间非常紧张,也很扎实。经过学习和到各所学校听课,初始的懵懂困惑迷茫也渐渐开朗,了解了自己的双重角色:学习者和培训者,清楚了自己的双重任务,那就是学习课程内容和掌握辅导方法。专家的理论讲座为我的头脑增添了不少新的教育理念,让我收获了一份快乐心情。每位专家教授的讲座和专家的互动应该说是我们最快乐也是最紧张的时候,各位专家用自己的自信、率真、真实、真诚和热情,向我们展示了一位位名师的风采,让我明白了一个真人的快乐。
三、树立终身不断学习的'思想,力争成为很好的初中化学教师
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得把这次学习的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在信息选择策略、信息记忆策略、信息组织策略、信息精加工策略、元认知策略上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有效的学习体会到高效学习与快乐学习的乐趣,喜欢上学习。
回顾这些日子的学习培训,感觉既忙碌又充实,收获颇多。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热情,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在教学实践
化学听课个人心得体会 篇3
新化学课程改革全面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课程观念的与时俱进,课程目标的多元化、课程内容的选择性,教材体系的重新构建,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教材运用的公正性,教材评价的合理性等等均体现出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新教材还体现了不同阶段的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让学生体验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学习适应现代化生活和终身学习必须的知识,激发学习对科学好奇心和持久的兴趣,了解科学的自然观和科学发展的价值,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创新实践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适应现代化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21世纪公民。
一、对教师角色的思考:
1、九年级化学课程中的教师应该是课程改革的推动者、课程的实施者及课程的解释者,通过教师的实施和解释,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综观课程改革史,教师的参与程度和状态直接左右着新课程的推行。因此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任何课程改革都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端正态度,积极投身课程改革。
2、教师将成为课程研究的设计者。教师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必然发现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思考和改进,提出看法,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我们的教材。如何对实验的步骤进行重新设计和改进,寻找一种现象更为明显的实验方法,是我们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3、教师成为课程实践的创造者。教师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教师工作的创造性。教师必须以新的观念来理解和实施新课程,否则,以原有的观念看待新课程,无疑于“旧瓶装新酒”、“穿新鞋走老路”,实际上体现不出新的课程理念的意义。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仅是按教材的要求去进行,更为重要的`是去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创造性去设计课程。4、教师成为课程改革的受益者。新教材要求教师准确把握《化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研究教学规律,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教师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留意社会、科技等的最新发展动态。在教学中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人类生存环境等。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必须能灵活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教师必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积极有效地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成为多面手,能运用多种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各种综合能力,学习各种跨学科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补充必要的学科知识,转变传统的单科教学的做法,努力在多学科的视野之中丰富教学经验。所有这些都使得教师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成长,成为教学改革的受益者。
二、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课堂确实有许多新变化。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下:新课程的课堂到底该新在什么地方?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好吗?老师上完一堂课,也应该问一问自己:在这堂课上,学生学到了什么?
1、一堂好课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确定的三维教学目标是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之中的,也是贯穿在整个学段之中的。课程标准不等于课堂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是要分解到一堂一堂课中去的,即把课程目标分解为课堂教学目标。而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要依据教材的内容,更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情况。课堂设计应紧紧围绕训练学生的能力与方法,达成情感目标。好课的三维目标应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完成,不能互相割裂。在备课时,如果从知识教学来立意备课,就是在完成知识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当教学方法,达成能力与方法目标,达成情感目标。不同类型的知识,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仅仅强调学生的体验,强调“悟”,课堂上仅有教师的讲授,灌输是不够的,也是不科学的;反之,仅有学生大量的“活动”,而没有学生的“感悟”,那也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2、学生的课堂参与重在思维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学习中,学生应该是主角。新课程理念也非常强调这一点,但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课堂参与。新课程需要教师改变许多做法:在设计学生活动这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是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之一。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它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注意力参与。没有注意,就没有学习,注意是学习的门户。教师应该想尽办法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尽可能运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二是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问题的创设需要考虑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厚度和穿透力,这样学生才能积极高效思维。第三是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说探究指向问题的解决,体验则指向学生心灵的感悟,在组织教学中要注意不能为追求学习气氛的活跃而放弃“灵魂”。
三、对自己实施新教材的几点具体打算: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作为教师我要深入的思考如何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快乐的学习,获得轻松、愉快、成功的情感体验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我要求自己:
首先要从教材本身出发,分析新教材的功能,与老教材进行对比,了解新教材的多样性和全面性,积极研发适合自己学生的校本教材。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手段,拓宽教学思路,发挥自己的教学特色,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最后,引导学生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从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转变,从孤立性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从封闭式学习向开放式学习转变。
化学听课个人心得体会 篇4
初中化学基本功大赛课,我非常有幸聆听了各位参赛教师的教学活动。参赛选手的激烈的比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很想和同仁们一起交流。
一、感慨基本功大赛课的精彩
说真的,一天一天听下来感觉一点都不累,课中高潮迭起,令我们观摩者心旷神怡,基本上是在享受盛餐。总体的特点有:
1.新课导入各有千秋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各位老师的开场白各不相同,但各位老师的开场白却告诉了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导入新课应新颖别致、亲切自然、切合主题、有吸引力。形式主要有:①复习导入:如从学过的氧气的用途而进入主题。②谜语猜测导入。③图片导入:氧气的用途图片。④实验导入:用什么验证集气瓶中的气体是氧气。
2.探究活动实实在在
科学探究既是教学内容也是学习方式,这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在双氧水可制氧气中的科学探究真可谓本次活动中的一大亮点:通过研究实验、讨论、寻找规律等;探究活动实在,每一个活动都是形成知识和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象是为了渲染气氛,贪图热闹的秀场。
3.多媒体应用恰到好处
多媒体的最大优势就是可达到直观,高效,生动有趣的效果。从上课教师的表演中,我们真正感受到的选手们多媒体使用的那种绝佳的效果。
4.我的课堂我做主
教学过程其实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基本功大赛课明显以学生活动为主,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为学生创设思维空间、思维的范围、思维的时间,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有些教师的语言幽默时尚,有些教师的声音优美动听,在和谐、热烈、亲切、活跃的气氛中一节课就悄悄结束了。
5.实验中颇有创新
在基本功大赛课中多数老师做的实验都有一定的创新,让学生的知识尽可能得到增长。例如通过微型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上探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条件,以及得出二氧化锰在此化学反应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催化剂的特征等。
总之,课程设计的严谨;知识过渡和衔接的自然;课题引入的新颖与巧妙;实验探究的深入和有序;师生的真切互动和沟通,等等很多很多,很难用几句话能说清楚。
二、感受课改形势的改变
新的形势下应关注:
1、体现新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用教科书教);
3、建设新型的课堂文化:民主、平等、科学、对话、协商;
4、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学习、社会发展;
5、课堂的生成性(上课时出现的意外问题);
6、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多元化学习方式;
7、师生互动;
8、课堂情景;
9、个体差异;
10、促进学习的多元化。
三、听课后的感触
一堂好课应该是教与学完美的结合,应该通过教师的“教”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教学的归属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教学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这些在平时觉得有些空洞的话,而现在却有切身体会。我们真的学到了很多,也产生了一些想法:
1.我的课离他们的课有多远?
在听课过程中,我都在有意无意地冒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我的课与他们的课相比有多远?”说实在的话,当时真有“时近时远”的感觉,一会儿觉得自已也是这样做的,一会儿觉得“我怎么没有想到这样做呢?”,诚然,基本功大赛课大多是通过“智囊团”再三推敲,选出优秀教师反复演练,才拿到赛场上来的,好像在平时的教学中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这样想一想:“如果每一年都钻研一点、学习一点、改变一点,那么十几年或二十几年下来,情况会不会发生一些本质性的变化?”所以,教师时常有一颗学习心是最重要的。
2.教师的教学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有经验的教师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探索,在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规范的前提下,充分调动自己教学素养条件的能动性,对教学的诸要素和全过程予以和谐的统摄,从而使教学表现出浓郁的个人特色和艺术倾向性。从本次优质课评比中就可以看出,没有形成自己鲜明风格的课堂教学,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无法引起学生和观摩老师的共鸣。相反有自己鲜明教学风格的课堂教学,就显得那么活泼生动,学生与老师的情感容易形成共鸣,课堂也较出彩,给观摩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化学课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
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怎样强调实验都不过分,《化学课程标准》中已经不是简单的“初步掌握”“练习”等等,而是“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我们这儿实验设施还不完善,就特别需要教师动脑筋想办法做好实验。但不管怎样,首先得让学生动起手来。药品用量大,可做微型实验;仪器不够,可让学生将生活用品代替或改装。例如:矿泉水瓶剪开就成漏斗和烧杯;药瓶就变为药剂瓶;筷子代替玻璃棒;吸管变成导管,将食品垫板改成多孔井穴板等等。只有做了,学生才会有体会和收获,才会有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的提高。这对老师来讲,可能更需要一种精神和一种对学生负责任的信念。
当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和同仁们讨论、交流。例如:
①教师应该如何点评学生的发言?
②很多活动的情节设计得不错,老师应该如何在活动的基础上展开、顺势扩大成果?
③上评比课的实验平时都能做到吗?都能这样去精心准备吗?
④上课时可以就一个问题展开长时间的讨论吗?
⑤学生回答正确,教师要给学生奖品吗?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新课程改革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这些优秀的选手的上课中,我们确实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理念,认识到了自身教学中的不足,明确了以后努力的方向。也非常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次活动的感受,共同思考还存在的疑惑。
化学听课个人心得体会 篇5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
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作好学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
二、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
四、加强实验、深化概念。
高中化学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同时还有相当数量可利用实物、图片、模型,通过观察培养和教给学生从大量感性认识中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加强直观性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启示,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使抽象要领具体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五、抓住关键,精讲多练。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不搞面面俱到,处处设防,讲得过细过全,也不能盲目让学生泛泛做题,以做代讲,而应抓住关键,应用启发式,讲其当讲,练其当练。讲则是讲清概念、原理、公式的来龙去脉,使学生透过表面现象,抓住本质属性,弄清内在联系。练则是对概念、定律的巩固和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摩尔浓度一节,一是讲清定义、导出数学表达式;二是做好演示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三是引导启发学生掌握有关摩尔浓度计算的几种基本类型,精选习题,通过练习加深对摩尔浓度概念及有关的理解和掌握。
六、抓住典型,探索规律。
要使学生学好高中化学,不再于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多,重要一环是要引导学生抓住典型,总结归纳,这能使学生在点多、面广的化学学习中自己去获取和掌握知识。如通过一题多解或多题一法总结规律,把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教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发散开来,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做好初中到高中的顺利过渡,使学生跃过初中到高中这个知识台阶,而且要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进度快、难度大的化学教学,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尽快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化学听课个人心得体会 篇6
通过这次参加了初中化学课程的`国培学习,在课余时间和假期中,观摩视频、分享资源、在线探讨……时光如同白驹过隙,回首这段宝贵经历,倍觉收获良多。
一、更新教学观念,树立现代远程教育思想
各位知名专家、学者从自己的研究方向方面的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卓有独到的视野和经验出发,畅谈了他们对新课程的改革以及初中化学教学技术等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独特见解。他们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在畅谈中国初中化学教育的过去、现在的同时,给我们展示未来中国教育的远景和化学教育各家之长。我认识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也为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优质课堂指明了实践的方向。
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尝试与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各学校的新课程开展情况,并且注意到他们是如何处理新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新课程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在培训中,我们不断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己已经跟不上90后了,在各方面都要向他们学习,放下老资格,还是谦虚点儿的好。
二、不断进取,提升自身各方面业务水平
本次培训学习的时间非常紧张,也很扎实。经过学习和到各所学校听课,初始的懵懂困惑迷茫也渐渐开朗,了解了自己的双重角色:学习者和培训者,清楚了自己的双重任务,那就是学习课程内容和掌握辅导方法。专家的理论讲座为我的头脑增添了不少新的教育理念,让我收获了一份快乐心情。每位专家教授的讲座和专家的互动应该说是我们最快乐也是最紧张的时候,各位专家用自己的自信、率真、真实、真诚和热情,向我们展示了一位位名师的风采,让我明白了一个真人的快乐。
三、树立终身不断学习的思想,力争成为很好的初中化学教师
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得把这次学习的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在信息选择策略、信息记忆策略、信息组织策略、信息精加工策略、元认知策略上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有效的学习体会到高效学习与快乐学习的乐趣,喜欢上学习。
回顾这些日子的学习培训,感觉既忙碌又充实,收获颇多。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热情,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在教学实践
化学听课个人心得体会 篇7
通过这次参加了初中化学课程的国培学习,在课余时间和假期中,观摩视频、分享资源、在线探讨……时光如同白驹过隙,回首这段宝贵经历,倍觉收获良多。
一、更新教学观念,树立现代远程教育思想
各位知名专家、学者从自己的研究方向方面的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卓有独到的视野和经验出发,畅谈了他们对新课程的改革以及初中化学教学技术等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独特见解。他们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在畅谈中国初中化学教育的过去、现在的同时,给我们展示未来中国教育的远景和化学教育各家之长。我认识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也为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优质课堂指明了实践的方向。
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尝试与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各学校的新课程开展情况,并且注意到他们是如何处理新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新课程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在培训中,我们不断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己已经跟不上90后了,在各方面都要向他们学习,放下老资格,还是谦虚点儿的好。
二、不断进取,提升自身各方面业务水平
本次培训学习的时间非常紧张,也很扎实。经过学习和到各所学校听课,初始的懵懂困惑迷茫也渐渐开朗,了解了自己的双重角色:学习者和培训者,清楚了自己的双重任务,那就是学习课程内容和掌握辅导方法。专家的理论讲座为我的头脑增添了不少新的教育理念,让我收获了一份快乐心情。每位专家教授的讲座和专家的互动应该说是我们最快乐也是最紧张的时候,各位专家用自己的自信、率真、真实、真诚和热情,向我们展示了一位位名师的风采,让我明白了一个真人的快乐。
三、树立终身不断学习的思想,力争成为很好的初中化学教师
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得把这次学习的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在信息选择策略、信息记忆策略、信息组织策略、信息精加工策略、元认知策略上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有效的学习体会到高效学习与快乐学习的乐趣,喜欢上学习。
回顾这些日子的学习培训,感觉既忙碌又充实,收获颇多。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热情,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在教学实践
化学听课个人心得体会 篇8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新课程已走进学校、走入课堂。新教材强调了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教材让学生主动地体验实验的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取科学实验的方法。
一、新教材的变化:
旧的化学教学大纲将旧教材设定为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四大板块,这四大内容体系像指挥棒一样,使教师的思维方式、教学行为被死死的束缚住了,师生所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虽然学得乏味,但教师还是满足于对它的运用自如,就这样,年复一年地机械地重复着这样的教学,使得原本精彩的化学世界变得枯燥无味。
而人教版新教材则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程标准规定的:“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一级主题。新教材重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改变过去以知识为中心,过于强调知识体系的做法,改成现在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尽可能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体现“学会学习”。因此,教材在编写体系上与老教材完全不同,大大增加了学生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的内容,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内容体系,活动方式,组织方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留给教师较大的创造空间,还化学以本来面目。它做到让教师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它做到了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感受化学,更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去联系生活、生产和自然现象,力求做到“让学生学有趣、有用的化学,让学生能学得来、能学得好,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适应现代社会的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且新教材在内容的设置上,在培养学生的技能上、在化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上都较旧教材有所改进,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这门学科。
1、从书本走向生活
教育的本意是面向生活的,所谓学习,就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离开了生活,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观念是:学习就是读书,提高能力就是会解难题,对教师来说,“教学”就是把书本上的内容讲给学生听;对学生来说,读书就是读课本,能力的提高就是学会解难题。可以看出,传统的教育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里,把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开来,使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义失落中艰难前进,不能为学生建立起教育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活价值。
初中化学新教材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逻辑关系。新教材改变了学科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注重了科学与生活的有机整合,加强了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新教材注重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课题,生活是课题资源,生活是的教育。新教材编入了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实际联系密切的内容。如空气和水、燃烧和灭火、化石燃料和新能源、金属材料和金属资源保护,化学与生活等。在具体内容中编入了如何防止空气和水体污染、如何灭火、如何防护钢铁锈蚀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使学生通过化学学习,能够初步解决一些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能从切身感受中体验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化学学习价值观。
教材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新教材编入了怎样正确使用煤气炉具,用铁锅烧菜更好等生活中经常碰到却并不太注意的问题,让学生真真切切在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学好化学,就一定要关注生活。
当然,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相反,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新教材要求教师“依据书本”,但不“依赖书本”。要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寻求教学素材,形成由单一的书本学习延伸到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
2、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
传统的教学活动,认为只要教师教得好,学生自然会学得好。因而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教”的自由,而没有学生“学”的自由,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教师主观愿望出发,“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问你答”,“我要你怎么学,你就得怎么学”,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
初中化学新教材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倾向,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起了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教材模式,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让“教本”变成“学本”,变简单传播为互动的教学,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探究、物质的制取和性质探究、元素质量计算的探究等等。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使从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从教师带着问题提问学生转变到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有人说,教师的教学好比“修桥”,目的是为了“过河”,离开了“过河”这一目的,“修桥”也就失去了意义,至于如何“过河”,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摸索,去探究,而教师不必把学生都一一背过河去。常言说得好: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受用无穷。
当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教师是教学计划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组织者,另一方面,教师又是教学实践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不能认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多了,探究活动多了,教师就可以省力了。不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而放弃了教师的责任性和指导性。恰恰相反,从学生发展出发的教学设计与组织的难度更大了,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的组织更费力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需要教师的培养、诱导和训练。教师的主导性发挥得越好,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得越快,二者是互动的关系,也是因果的关系。
3、从注重知识走向注重活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知识总量的迅猛扩张,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一个人在课堂内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知识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知识都要在生活、工作中不断学习和获取,教育不再仅限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实验教学理念和实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书本中的实验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实验则多是重复一些演示实验的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我们知道,能力的培养是与活动密切相关的。在化学学科中,实验是主要的活动手段,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能力,还可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新教材特色:
1、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STS的思想。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技术化是21世纪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现代公民不仅应当具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还应当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既要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又要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以及科学、技术、社会三者是如何相互促进和发展的。
2、重视化学实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我们都深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教材的实验特别多,实验的形式也很多(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实验、验证实验、家庭小实验等),特别是把旧教材中的象气体的验满、鉴别等多个验证实验变成探究实验,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实验。重视学生动手做、动感觉器官观察,动笔作笔记、动脑设计,有序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质,按先给范例引导学生,再要求学生设计实验,符合学生的认知历程;重实验过程与观察方法的培养,避免了旧教材实验现象以结论给出只要求学生记、背的弊端;重视探究,新教材专门设置了活动与探究栏目,把活动与探究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还有调查与研究、讨论等栏目设置,将学生置于探究的氛围之中大有裨益。
3、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新教材与旧教材比较,对知识的广度较多涉猎,而对知识的深度做了降低,特别是对概念不作太深刻的解读,但设置了讨论栏目,让学生有许多想象、拓展、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分析思维的能力。同时在一些探究性的活动与习题中,增加了一些迁衍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打破砂锅问到底”,深化了对问题的认识。
4、重视对师生的人文关怀。图文并茂的排版更趋合理,便于师生使用和学习,也让学生体会到美的感觉,文笔叙述更为流畅,科学性明显提高,让师生阅读起来更加生动有趣,习题作业份量有所增强,针对性练习明显增多,让师生在课堂上就巩固所学知识,不用过多再去搜集资料、编写习题,减轻了师生的课余过重的负担,同时与社会、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从栏目的设置上,设置了“讨论、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资料等”十几个栏目,体现不说话老师的关怀,从内容上,把初中学生不易做,有危险,有污染等方面的实验进行了弱化,如氢气的有关实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等,做到了先关注“个人”然后再上升到社会、民族、国家,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对自然的保护。
5、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新教材避免了旧教材以知识为中心、以学科系统为中心、重知识结论的弊端,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在培养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利用合理的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独立掌握相关技能,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中,很大程度上教师只是起一个点拔的作用,学生通过教师设定的合作学习或自选方式达到目的,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上,我们的教师多数都叫学生谈其体会,可见在新课标的每一层要求上,学生参与的成分都相当高。
6、减少了整齐划一的要求,整体难度降低,实行弹性设计,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教材中编有资料、调查与研究、家庭小实验等栏目,并编入了供选学的拓展性课题等,以利于不同水平、不同学制的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特长和教学可能自主选用。
新课程、新理念,初中化学新教材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使他们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让每一个学生在主动学习、积极探究过程中养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品质,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化学听课个人心得体会 篇9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新课程已走进学校、走入课堂。新教材强调了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教材让学生主动地体验实验的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取科学实验的方法。
一、新教材的变化:
旧的化学教学大纲将旧教材设定为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四大板块,这四大内容体系像指挥棒一样,使教师的思维方式、教学行为被死死的束缚住了,师生所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虽然学得乏味,但教师还是满足于对它的运用自如,就这样,年复一年地机械地重复着这样的教学,使得原本精彩的化学世界变得枯燥无味。
而人教版新教材则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程标准规定的:“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一级主题。新教材重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改变过去以知识为中心,过于强调知识体系的做法,改成现在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尽可能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体现“学会学习”。因此,教材在编写体系上与老教材完全不同,大大增加了学生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的内容,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内容体系,活动方式,组织方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留给教师较大的创造空间,还化学以本来面目。它做到让教师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它做到了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感受化学,更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去联系生活、生产和自然现象,力求做到“让学生学有趣、有用的化学,让学生能学得来、能学得好,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适应现代社会的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且新教材在内容的设置上,在培养学生的技能上、在化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上都较旧教材有所改进,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这门学科。
1、从书本走向生活
教育的本意是面向生活的,所谓学习,就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离开了生活,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观念是:学习就是读书,提高能力就是会解难题,对教师来说,“教学”就是把书本上的内容讲给学生听;对学生来说,读书就是读课本,能力的提高就是学会解难题。可以看出,传统的教育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里,把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开来,使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义失落中艰难前进,不能为学生建立起教育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活价值。
初中化学新教材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逻辑关系。新教材改变了学科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注重了科学与生活的有机整合,加强了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新教材注重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课题,生活是课题资源,生活是的教育。新教材编入了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实际联系密切的内容。如空气和水、燃烧和灭火、化石燃料和新能源、金属材料和金属资源保护,化学与生活等。在具体内容中编入了如何防止空气和水体污染、如何灭火、如何防护钢铁锈蚀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使学生通过化学学习,能够初步解决一些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能从切身感受中体验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化学学习价值观。
教材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新教材编入了怎样正确使用煤气炉具,用铁锅烧菜更好等生活中经常碰到却并不太注意的问题,让学生真真切切在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学好化学,就一定要关注生活。
当然,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相反,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新教材要求教师“依据书本”,但不“依赖书本”。要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寻求教学素材,形成由单一的书本学习延伸到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
2、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
传统的教学活动,认为只要教师教得好,学生自然会学得好。因而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教”的自由,而没有学生“学”的自由,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教师主观愿望出发,“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问你答”,“我要你怎么学,你就得怎么学”,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
初中化学新教材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倾向,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起了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教材模式,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让“教本”变成“学本”,变简单传播为互动的教学,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探究、物质的制取和性质探究、元素质量计算的探究等等。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使从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从教师带着问题提问学生转变到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有人说,教师的教学好比“修桥”,目的是为了“过河”,离开了“过河”这一目的,“修桥”也就失去了意义,至于如何“过河”,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摸索,去探究,而教师不必把学生都一一背过河去。常言说得好: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受用无穷。
当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教师是教学计划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组织者,另一方面,教师又是教学实践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不能认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多了,探究活动多了,教师就可以省力了。不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而放弃了教师的责任性和指导性。恰恰相反,从学生发展出发的教学设计与组织的难度更大了,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的组织更费力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需要教师的培养、诱导和训练。教师的主导性发挥得越好,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得越快,二者是互动的关系,也是因果的关系。
3、从注重知识走向注重活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知识总量的迅猛扩张,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一个人在课堂内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知识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知识都要在生活、工作中不断学习和获取,教育不再仅限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实验教学理念和实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书本中的实验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实验则多是重复一些演示实验的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我们知道,能力的培养是与活动密切相关的`。在化学学科中,实验是主要的活动手段,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能力,还可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新教材特色:
1、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STS的思想。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技术化是21世纪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现代公民不仅应当具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还应当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既要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又要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以及科学、技术、社会三者是如何相互促进和发展的。
2、重视化学实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我们都深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教材的实验特别多,实验的形式也很多(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实验、验证实验、家庭小实验等),特别是把旧教材中的象气体的验满、鉴别等多个验证实验变成探究实验,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实验。重视学生动手做、动感觉器官观察,动笔作笔记、动脑设计,有序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质,按先给范例引导学生,再要求学生设计实验,符合学生的认知历程;重实验过程与观察方法的培养,避免了旧教材实验现象以结论给出只要求学生记、背的弊端;重视探究,新教材专门设置了活动与探究栏目,把活动与探究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还有调查与研究、讨论等栏目设置,将学生置于探究的氛围之中大有裨益。
3、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新教材与旧教材比较,对知识的广度较多涉猎,而对知识的深度做了降低,特别是对概念不作太深刻的解读,但设置了讨论栏目,让学生有许多想象、拓展、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分析思维的能力。同时在一些探究性的活动与习题中,增加了一些迁衍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打破砂锅问到底”,深化了对问题的认识。
4、重视对师生的人文关怀。图文并茂的排版更趋合理,便于师生使用和学习,也让学生体会到美的感觉,文笔叙述更为流畅,科学性明显提高,让师生阅读起来更加生动有趣,习题作业份量有所增强,针对性练习明显增多,让师生在课堂上就巩固所学知识,不用过多再去搜集资料、编写习题,减轻了师生的课余过重的负担,同时与社会、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从栏目的设置上,设置了“讨论、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资料等”十几个栏目,体现不说话老师的关怀,从内容上,把初中学生不易做,有危险,有污染等方面的实验进行了弱化,如氢气的有关实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等,做到了先关注“个人”然后再上升到社会、民族、国家,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对自然的保护。
5、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新教材避免了旧教材以知识为中心、以学科系统为中心、重知识结论的弊端,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在培养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利用合理的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独立掌握相关技能,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中,很大程度上教师只是起一个点拔的作用,学生通过教师设定的合作学习或自选方式达到目的,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上,我们的教师多数都叫学生谈其体会,可见在新课标的每一层要求上,学生参与的成分都相当高。
6、减少了整齐划一的要求,整体难度降低,实行弹性设计,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教材中编有资料、调查与研究、家庭小实验等栏目,并编入了供选学的拓展性课题等,以利于不同水平、不同学制的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特长和教学可能自主选用。
新课程、新理念,初中化学新教材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使他们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让每一个学生在主动学习、积极探究过程中养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品质,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化学听课个人心得体会 篇10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
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作好学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
二、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
四、加强实验、深化概念。
高中化学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同时还有相当数量可利用实物、图片、模型,通过观察培养和教给学生从大量感性认识中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加强直观性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启示,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使抽象要领具体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五、抓住关键,精讲多练。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不搞面面俱到,处处设防,讲得过细过全,也不能盲目让学生泛泛做题,以做代讲,而应抓住关键,应用启发式,讲其当讲,练其当练。讲则是讲清概念、原理、公式的来龙去脉,使学生透过表面现象,抓住本质属性,弄清内在联系。练则是对概念、定律的巩固和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摩尔浓度一节,一是讲清定义、导出数学表达式;二是做好演示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三是引导启发学生掌握有关摩尔浓度计算的几种基本类型,精选习题,通过练习加深对摩尔浓度概念及有关的理解和掌握。
六、抓住典型,探索规律。
要使学生学好高中化学,不再于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多,重要一环是要引导学生抓住典型,总结归纳,这能使学生在点多、面广的化学学习中自己去获取和掌握知识。如通过一题多解或多题一法总结规律,把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教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发散开来,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做好初中到高中的顺利过渡,使学生跃过初中到高中这个知识台阶,而且要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进度快、难度大的化学教学,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尽快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