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培训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自闭症培训心得体会(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自闭症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诱发学习兴趣和促进交往意识
儿童对电视广告感兴趣,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电视广告节奏快、色彩鲜艳,因此在训练中所用的积木、木珠等,都选用色彩鲜艳的。由于在视觉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儿童产生了兴趣,就不会产生反抗的情绪,这是训练得以正常进行的关键。
在接触与观察中了解儿童喜欢的食物,将他喜欢的食物,如糖和苹果等,作为诱发他交往的刺激物。因为他想吃而不得不听从老师的指令,这样以图片换物培养表达需要的目的就达到了。现在儿童想吃糖时会用图片交换,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二)运用多种手段,培养促进交往能力
自闭症学生今后将要融人社会大环境中去,因此对他们进行融合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正是这个宗旨,通过班集体、校集体和正常幼儿的融合活动,有意识地让儿童融入集体的环境,培养集体的'意识,久而久之,儿童对集体有了一定的意识。在集体活动中,虽然仍然不会与人交往,但老师拉着他一起参与活动,他也不再强烈拒绝了。从儿童身上体现出融合教育对培养交往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坚持具体形象性的原则
自闭症儿童在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上存在很大的缺陷,因此在训练学习的过程中,尽量通过实物帮助他理解与获得知识。不论是训练语言理解,还是训练交往活动,都采用具体、形象、实用的实物和图片等。正是这样儿童才容易接受,才会取得点滴进步。
(四)训练过程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刚开始进入资源室训练,儿童常常哭闹,很不配合训练。这时耐心、细致、反复训练就成为最重要的方法。在循序渐进中一步步接近训练目标,理解和接受指令,只有完成了这个目标,才能继续一步步训练完成指定任务等教学目标,依照儿童的能力,逐步加入新的内容,使儿童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综合儿童的训练情况,训练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与困惑。
首先,在训练内容贯彻实施过程中,老师与家长共同商讨的机会太少,虽然经常有联系,但在训练的内容、方法与措施的改进上,缺乏共同探讨的机会。如果取得与家长的共识,将会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其次,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应该贯穿在日常生活的始终,不是课堂教学或个别训练就能解决的,平时的随机教育必不可少,这方面还要探索方法创造机会。
最后,随着儿童理解语言能力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大肌肉和小肌肉运动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改善,然而儿童的语言能力仍没有什么进展,这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自闭症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儿童的年龄尚小,应该还有希望。但是儿童回家后,由于路上的颠簸再加上家长一天工作的疲乏,训练的时间很短,有时只能作罢。这样就影响了他症状的改善。
自闭症儿童到底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作为训练者我们并不清楚,所以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更是教育者刻不容缓的责任,今后要探索的路还很长、很艰苦,要继续努力。
自闭症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诱发学习兴趣和促进交往意识
儿童对电视广告感兴趣,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电视广告节奏快、色彩鲜艳,因此在训练中所用的积木、木珠等,都选用色彩鲜艳的。由于在视觉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儿童产生了兴趣,就不会产生反抗的情绪,这是训练得以正常进行的关键。
在接触与观察中了解儿童喜欢的食物,将他喜欢的食物,如糖和苹果等,作为诱发他交往的刺激物。因为他想吃而不得不听从老师的指令,这样以图片换物培养表达需要的目的就达到了。现在儿童想吃糖时会用图片交换,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二)运用多种手段,培养促进交往能力
自闭症学生今后将要融人社会大环境中去,因此对他们进行融合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正是这个宗旨,通过班集体、校集体和正常幼儿的融合活动,有意识地让儿童融入集体的环境,培养集体的意识,久而久之,儿童对集体有了一定的意识。在集体活动中,虽然仍然不会与人交往,但老师拉着他一起参与活动,他也不再强烈拒绝了。从儿童身上体现出融合教育对培养交往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坚持具体形象性的原则
自闭症儿童在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上存在很大的缺陷,因此在训练学习的过程中,尽量通过实物帮助他理解与获得知识。不论是训练语言理解,还是训练交往活动,都采用具体、形象、实用的实物和图片等。正是这样儿童才容易接受,才会取得点滴进步。
(四)训练过程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刚开始进入资源室训练,儿童常常哭闹,很不配合训练。这时耐心、细致、反复训练就成为最重要的方法。在循序渐进中一步步接近训练目标,理解和接受指令,只有完成了这个目标,才能继续一步步训练完成指定任务等教学目标,依照儿童的能力,逐步加入新的内容,使儿童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综合儿童的训练情况,训练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与困惑。
首先,在训练内容贯彻实施过程中,老师与家长共同商讨的机会太少,虽然经常有联系,但在训练的内容、方法与措施的改进上,缺乏共同探讨的机会。如果取得与家长的`共识,将会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其次,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应该贯穿在日常生活的始终,不是课堂教学或个别训练就能解决的,平时的随机教育必不可少,这方面还要探索方法创造机会。
最后,随着儿童理解语言能力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大肌肉和小肌肉运动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改善,然而儿童的语言能力仍没有什么进展,这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自闭症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儿童的年龄尚小,应该还有希望。但是儿童回家后,由于路上的颠簸再加上家长一天工作的疲乏,训练的时间很短,有时只能作罢。这样就影响了他症状的改善。
自闭症儿童到底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作为训练者我们并不清楚,所以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更是教育者刻不容缓的责任,今后要探索的路还很长、很艰苦,要继续努力。
自闭症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我在让孩子走进社会,融合教育是必须的!这篇文章中,分享了关于融合教育的优势,以及对于孤独症儿童康复的必要性。然而,不得不承认,融合教育在当下,是很难实施的。
这其中有着各式各样的原因,让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
1、来自校方
众所周知,我们讲“融合教育”,所在的场所就是幼儿园、学校等。但是,能够接受孤独症儿童的场所,少之又少。只有观念特别包容的学校,才会接受“特殊”的孩子,但这样的学校十分稀缺。
即便有了融合场所,里面的普通老师居多,专业单一,对特殊教育经验甚少,也许无法成功面对孤独症儿童。而特殊教育教师一来稀缺,学校中不一定配备,二来特教老师虽然有着专业的干预技巧,但相对的面对正常孩子的发展规律也许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在他们的工作中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而对于有着特殊教育的场所,通常成本较高。教育经费的不足,也是融合场所难以开设的原因之一。
2、来自专业普及和认知
即便有了融合场所——幼儿园或学校接受了孤独症儿童,但,要清楚的是,孤独症儿童和正常孩子依旧是两个群体。而融合,并不只是单纯地、物理的将两个群体的孩子放在一个教室里那么简单。
对于正常孩子的教育,和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干预,如何在教育内容上、教育形式上、教育方法上融合,从而不会让两个群体产生互相制约(不让正常孩子教育速度放缓,也不让孤独症儿童干预受限),这其实颇有难度。我所知道接受孤独症儿童的幼儿园,采用的是“蒙氏教育”,里面的内容相对有融合的特质。
3、来自教师
普通幼教和教师,处于对工作的责任感,通常是不会完全接纳孤独症儿童。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不够专业,耽误孩子的干预最佳时间。
而特教老师,特别是成熟的、收过职业培训的特教,他们通常对融合抱有异议。我所认识的特教老师通常不推荐融合教育,他们认为密集的干预训练才能有一定成就,在基于一定这一基础再送入幼儿园进行融合才是。
对于这一点,我认同一半。特教老师的想法是让孩子有了完备的技能后再去融合,而我认为孩子只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即可进行融合,在融合中继续增长,并在课后继续干预训练。
目前,国内融合幼儿园和融合学校十分少,在融合领域中也没有形成一套专业并可复制的教学体系。普通教师很难接触到融合的专业培训,而特教老师则难以进入幼儿园或学校。
4、来自同学和家长
社会公众对于孤独症的看法,即便到了现在也是十分不统一,不理解者居多。孩子们天生善良,也许对于接纳孤独症儿童没有太多想法,最多只是感觉这个孩子很奇怪,或是小小的欺负她一下。但是,对于大量的正常孩子的家长,则并不看好融合教育。
正常孩子的家长不会对孤独症有深入了解,凭借他们在网上看到的片面知识,他们会本能的保护自己的孩子,认为有孤独症儿童加入自己孩子的群体,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安全隐患,并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倘若孤独症儿童在融合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不可控行为,例如伤人,那么我想如果面对正常儿童,大家的态度应该是包容和理解的,但面对孤独症儿童,则是严厉的。最有可能发生的就是全体家长一直要求孤独症儿童退学或转班。这也是现实。
5、来自自身
我们讲融合教育,家长应该付出更多。然而,很多家长则是把孩子直接就放进幼儿园,不管不顾。融合教育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并非是单纯的“托管”。
如果家长不能够及时发现融合教育过程中孤独症儿童暴露出的种种问题,而加以迅速干预,那么,融合教育是失败的。
也不乏家长虽然与校方沟通良好,但缺乏与其他家长沟通交流。这也很容易理解,毕竟谁也不愿意让别人带着有色眼光看自己的孩子。但是,当出现一定问题,其他家长察觉出来并频频反应的时候,我们不禁需要考虑:是否提前沟通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由此可见,融合教育能够有效地,成系统的进行下去,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发力。我们需要国家对社会进行孤独症的知识普及,需要社会对融合教育的支持与资助,需要足够的师资力量,需要社会人士的宽容、理解和帮助。
我期待会有这么一天,孤独症儿童能够像正常儿童一样,快乐的上幼儿园,和小伙伴一起玩耍,顺利的接受义务教育,长大成人!
自闭症培训心得体会 篇4
我在让孩子走进社会,融合教育是必须的!这篇文章中,分享了关于融合教育的优势,以及对于孤独症儿童康复的必要性。然而,不得不承认,融合教育在当下,是很难实施的。
这其中有着各式各样的原因,让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
1、来自校方
众所周知,我们讲“融合教育”,所在的场所就是幼儿园、学校等。但是,能够接受孤独症儿童的场所,少之又少。只有观念特别包容的学校,才会接受“特殊”的孩子,但这样的学校十分稀缺。
即便有了融合场所,里面的普通老师居多,专业单一,对特殊教育经验甚少,也许无法成功面对孤独症儿童。而特殊教育教师一来稀缺,学校中不一定配备,二来特教老师虽然有着专业的干预技巧,但相对的面对正常孩子的发展规律也许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在他们的工作中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而对于有着特殊教育的场所,通常成本较高。教育经费的不足,也是融合场所难以开设的原因之一。
2、来自专业普及和认知
即便有了融合场所——幼儿园或学校接受了孤独症儿童,但,要清楚的是,孤独症儿童和正常孩子依旧是两个群体。而融合,并不只是单纯地、物理的将两个群体的孩子放在一个教室里那么简单。
对于正常孩子的教育,和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干预,如何在教育内容上、教育形式上、教育方法上融合,从而不会让两个群体产生互相制约(不让正常孩子教育速度放缓,也不让孤独症儿童干预受限),这其实颇有难度。我所知道接受孤独症儿童的幼儿园,采用的是“蒙氏教育”,里面的内容相对有融合的特质。
3、来自教师
普通幼教和教师,处于对工作的责任感,通常是不会完全接纳孤独症儿童。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不够专业,耽误孩子的干预最佳时间。
而特教老师,特别是成熟的、收过职业培训的特教,他们通常对融合抱有异议。我所认识的特教老师通常不推荐融合教育,他们认为密集的干预训练才能有一定成就,在基于一定这一基础再送入幼儿园进行融合才是。
对于这一点,我认同一半。特教老师的想法是让孩子有了完备的技能后再去融合,而我认为孩子只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即可进行融合,在融合中继续增长,并在课后继续干预训练。
目前,国内融合幼儿园和融合学校十分少,在融合领域中也没有形成一套专业并可复制的教学体系。普通教师很难接触到融合的专业培训,而特教老师则难以进入幼儿园或学校。
4、来自同学和家长
社会公众对于孤独症的.看法,即便到了现在也是十分不统一,不理解者居多。孩子们天生善良,也许对于接纳孤独症儿童没有太多想法,最多只是感觉这个孩子很奇怪,或是小小的欺负她一下。但是,对于大量的正常孩子的家长,则并不看好融合教育。
正常孩子的家长不会对孤独症有深入了解,凭借他们在网上看到的片面知识,他们会本能的保护自己的孩子,认为有孤独症儿童加入自己孩子的群体,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安全隐患,并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倘若孤独症儿童在融合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不可控行为,例如伤人,那么我想如果面对正常儿童,大家的态度应该是包容和理解的,但面对孤独症儿童,则是严厉的。最有可能发生的就是全体家长一直要求孤独症儿童退学或转班。这也是现实。
5、来自自身
我们讲融合教育,家长应该付出更多。然而,很多家长则是把孩子直接就放进幼儿园,不管不顾。融合教育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并非是单纯的“托管”。
如果家长不能够及时发现融合教育过程中孤独症儿童暴露出的种种问题,而加以迅速干预,那么,融合教育是失败的。
也不乏家长虽然与校方沟通良好,但缺乏与其他家长沟通交流。这也很容易理解,毕竟谁也不愿意让别人带着有色眼光看自己的孩子。但是,当出现一定问题,其他家长察觉出来并频频反应的时候,我们不禁需要考虑:是否提前沟通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由此可见,融合教育能够有效地,成系统的进行下去,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发力。我们需要国家对社会进行孤独症的知识普及,需要社会对融合教育的支持与资助,需要足够的师资力量,需要社会人士的宽容、理解和帮助。
我期待会有这么一天,孤独症儿童能够像正常儿童一样,快乐的上幼儿园,和小伙伴一起玩耍,顺利的接受义务教育,长大成人!
自闭症培训心得体会 篇5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诱发学习兴趣和促进交往意识
儿童对电视广告感兴趣,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电视广告节奏快、色彩鲜艳,因此在训练中所用的积木、木珠等,都选用色彩鲜艳的。由于在视觉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儿童产生了兴趣,就不会产生反抗的情绪,这是训练得以正常进行的关键。
在接触与观察中了解儿童喜欢的食物,将他喜欢的食物,如糖和苹果等,作为诱发他交往的刺激物。因为他想吃而不得不听从老师的指令,这样以图片换物培养表达需要的目的就达到了。现在儿童想吃糖时会用图片交换,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二)运用多种手段,培养促进交往能力
自闭症学生今后将要融人社会大环境中去,因此对他们进行融合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正是这个宗旨,通过班集体、校集体和正常幼儿的融合活动,有意识地让儿童融入集体的环境,培养集体的意识,久而久之,儿童对集体有了一定的意识。在集体活动中,虽然仍然不会与人交往,但老师拉着他一起参与活动,他也不再强烈拒绝了。从儿童身上体现出融合教育对培养交往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坚持具体形象性的原则
自闭症儿童在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上存在很大的缺陷,因此在训练学习的过程中,尽量通过实物帮助他理解与获得知识。不论是训练语言理解,还是训练交往活动,都采用具体、形象、实用的实物和图片等。正是这样儿童才容易接受,才会取得点滴进步。
(四)训练过程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刚开始进入资源室训练,儿童常常哭闹,很不配合训练。这时耐心、细致、反复训练就成为最重要的`方法。在循序渐进中一步步接近训练目标,理解和接受指令,只有完成了这个目标,才能继续一步步训练完成指定任务等教学目标,依照儿童的能力,逐步加入新的内容,使儿童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综合儿童的训练情况,训练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与困惑。
首先,在训练内容贯彻实施过程中,老师与家长共同商讨的机会太少,虽然经常有联系,但在训练的内容、方法与措施的改进上,缺乏共同探讨的机会。如果取得与家长的共识,将会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其次,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应该贯穿在日常生活的始终,不是课堂教学或个别训练就能解决的,平时的随机教育必不可少,这方面还要探索方法创造机会。
最后,随着儿童理解语言能力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大肌肉和小肌肉运动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改善,然而儿童的语言能力仍没有什么进展,这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自闭症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儿童的年龄尚小,应该还有希望。但是儿童回家后,由于路上的颠簸再加上家长一天工作的疲乏,训练的时间很短,有时只能作罢。这样就影响了他症状的改善。
自闭症儿童到底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作为训练者我们并不清楚,所以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更是教育者刻不容缓的责任,今后要探索的路还很长、很艰苦,要继续努力。
自闭症培训心得体会 篇6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自闭症教师,在没有做母亲之前,我总有一种感觉:为什么我的学生有进步,而他们对我多是服从,但并不爱我?我自己也给自己找过借口,自闭症孩子本来就对人没有感情啊。
后来,慢慢发现自己的事业有瓶颈了,孩子有进步,但在社交方面进步的非常的慢,他们越来越对人不感兴趣。现在自己也做了母亲,体会到一个小生命从孕育到诞生成长,其中种种辛苦与快乐,我才发现以前我的想法是多可笑,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来自我们,但他又是一个独立的人,有着与我们完全不一样的个性。自闭症的孩子也是一样,他们也是一个独立个体,他们也要被尊重被爱,我们爱他,他才会慢慢的感受到什么是爱,才可能有机会学到如何去爱。
自从我的观念转变之后,我发现我的学生都这么的可爱,他们也会跟我撒撒娇,拿出一个模型椅子教他说椅子,他也会傻傻的放在屁股下面坐,还得意的看着我。每次看到这种事,我都是觉得自己很幸福,觉得我的孩子对我是有感情的,觉得我是懂他们的。
很多很美好、也有很感动的经历,有机会再和朋友分享,下面我就归纳一下关于自闭症孩子语言训练的几点心得:
一、从孩子本来就有的发音开始
我的一个学生,他来我这里训练的时候,他就会发一个音“BA”,我拿出他喜欢的玩具,在我给他之前我要求他说“BA”,他说了,我就给了他,他发现他发出的声音能帮他满足他的需求,于是他很乐意发音,慢慢的我要求他发别的音,当然这些音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多是以“B”开头的音,例如“笔、抱”。如果孩子一个音都没有,那就从元音开始,一般是“A”按压孩子的腹腔的同时用压舌板辅助孩子长大嘴巴,但是如果孩子很抗拒也不要勉强,但和他建立比较亲密的感情之后再这样做。
二、从孩子的兴趣点开始
投其所好,找到孩子喜欢的东西,可以向父母等抚养人了解,因为他们相对来说更了解孩子;也可以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在教室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在诱发他发音时,把他喜欢的东西拿出来,告诉他,模仿你发音就给他,当然这个音是我们第一点提到的他容易发出的音,如果是一个他根本发不出来的音,你又让他说,这会对他的打击很大,开始他如果能发出来,也不必很准,因为通常他是不会说的很准,只要他说了,我们就满足他。
三、进行必要的口肌训练
自闭症、发育迟缓、听障儿童,都会有口部肌肉比较迟钝或者敏感,导致他们很多的音发不到。例如,舌部比较迟钝,很多的舌尖音就发不出来。我有个听障的孩子,在四岁之前他都听不到,四岁时他装了人工耳蜗,他四岁之前生活在无声的世界,基本上都没有发过音,所以他的嘴巴的本体感很差,自闭症的孩子也是一样,他们很多到两岁多还不会说话,由于他们不会说话,他们的脸部本体感也会很差,所以有的时候孩子真的是不知道怎么发音,而抚养人又很着急,要求他们说,导致他们很挫败,抚养人也很灰心。口肌训练包括吹气,也可以吹口哨、口琴等,哈气、吸气,下颚训练,舌部的训练等,根据孩子的不足进行相应的训练。
四、从情感开始
这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情感。对所有的孩子,我要求自己先要接纳他们,无论他们的缺点还是优点,我都会接纳,我不会因为他们的不足对他们产生不满,我发现这样我的学生也会接纳我,亲近我,愿意模仿我。除了接纳他们之外,我会很爱他们,就像爱我自己的孩子,这也是我当母亲之后最大的改变,我相信孩子在爱的环境下成长他们也能够自我疗愈。
以上这些,都是我对自闭症孩子语言训练的部分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自闭症培训心得体会 篇7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自闭症教师,在没有做母亲之前,我总有一种感觉:为什么我的学生有进步,而他们对我多是服从,但并不爱我?我自己也给自己找过借口,自闭症孩子本来就对人没有感情啊。
后来,慢慢发现自己的事业有瓶颈了,孩子有进步,但在社交方面进步的非常的慢,他们越来越对人不感兴趣。现在自己也做了母亲,体会到一个小生命从孕育到诞生成长,其中种种辛苦与快乐,我才发现以前我的想法是多可笑,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来自我们,但他又是一个独立的人,有着与我们完全不一样的个性。自闭症的孩子也是一样,他们也是一个独立个体,他们也要被尊重被爱,我们爱他,他才会慢慢的感受到什么是爱,才可能有机会学到如何去爱。
自从我的观念转变之后,我发现我的学生都这么的可爱,他们也会跟我撒撒娇,拿出一个模型椅子教他说椅子,他也会傻傻的放在屁股下面坐,还得意的看着我。每次看到这种事,我都是觉得自己很幸福,觉得我的孩子对我是有感情的,觉得我是懂他们的。
很多很美好、也有很感动的经历,有机会再和朋友分享,下面我就归纳一下关于自闭症孩子语言训练的几点心得:
一、从孩子本来就有的发音开始
我的一个学生,他来我这里训练的时候,他就会发一个音“BA”,我拿出他喜欢的玩具,在我给他之前我要求他说“BA”,他说了,我就给了他,他发现他发出的声音能帮他满足他的需求,于是他很乐意发音,慢慢的我要求他发别的音,当然这些音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多是以“B”开头的音,例如“笔、抱”。如果孩子一个音都没有,那就从元音开始,一般是“A”按压孩子的腹腔的同时用压舌板辅助孩子长大嘴巴,但是如果孩子很抗拒也不要勉强,但和他建立比较亲密的感情之后再这样做。
二、从孩子的.兴趣点开始
投其所好,找到孩子喜欢的东西,可以向父母等抚养人了解,因为他们相对来说更了解孩子;也可以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在教室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在诱发他发音时,把他喜欢的东西拿出来,告诉他,模仿你发音就给他,当然这个音是我们第一点提到的他容易发出的音,如果是一个他根本发不出来的音,你又让他说,这会对他的打击很大,开始他如果能发出来,也不必很准,因为通常他是不会说的很准,只要他说了,我们就满足他。
三、进行必要的口肌训练
自闭症、发育迟缓、听障儿童,都会有口部肌肉比较迟钝或者敏感,导致他们很多的音发不到。例如,舌部比较迟钝,很多的舌尖音就发不出来。我有个听障的孩子,在四岁之前他都听不到,四岁时他装了人工耳蜗,他四岁之前生活在无声的世界,基本上都没有发过音,所以他的嘴巴的本体感很差,自闭症的孩子也是一样,他们很多到两岁多还不会说话,由于他们不会说话,他们的脸部本体感也会很差,所以有的时候孩子真的是不知道怎么发音,而抚养人又很着急,要求他们说,导致他们很挫败,抚养人也很灰心。口肌训练包括吹气,也可以吹口哨、口琴等,哈气、吸气,下颚训练,舌部的训练等,根据孩子的不足进行相应的训练。
四、从情感开始
这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情感。对所有的孩子,我要求自己先要接纳他们,无论他们的缺点还是优点,我都会接纳,我不会因为他们的不足对他们产生不满,我发现这样我的学生也会接纳我,亲近我,愿意模仿我。除了接纳他们之外,我会很爱他们,就像爱我自己的孩子,这也是我当母亲之后最大的改变,我相信孩子在爱的环境下成长他们也能够自我疗愈。
以上这些,都是我对自闭症孩子语言训练的部分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自闭症培训心得体会 篇8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诱发学习兴趣和促进交往意识
儿童对电视广告感兴趣,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电视广告节奏快、色彩鲜艳,因此在训练中所用的积木、木珠等,都选用色彩鲜艳的。由于在视觉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儿童产生了兴趣,就不会产生反抗的情绪,这是训练得以正常进行的关键。
在接触与观察中了解儿童喜欢的食物,将他喜欢的食物,如糖和苹果等,作为诱发他交往的刺激物。因为他想吃而不得不听从老师的指令,这样以图片换物培养表达需要的目的就达到了。现在儿童想吃糖时会用图片交换,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二)运用多种手段,培养促进交往能力
自闭症学生今后将要融人社会大环境中去,因此对他们进行融合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正是这个宗旨,通过班集体、校集体和正常幼儿的融合活动,有意识地让儿童融入集体的环境,培养集体的意识,久而久之,儿童对集体有了一定的意识。在集体活动中,虽然仍然不会与人交往,但老师拉着他一起参与活动,他也不再强烈拒绝了。从儿童身上体现出融合教育对培养交往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坚持具体形象性的原则
自闭症儿童在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上存在很大的缺陷,因此在训练学习的过程中,尽量通过实物帮助他理解与获得知识。不论是训练语言理解,还是训练交往活动,都采用具体、形象、实用的实物和图片等。正是这样儿童才容易接受,才会取得点滴进步。
(四)训练过程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刚开始进入资源室训练,儿童常常哭闹,很不配合训练。这时耐心、细致、反复训练就成为最重要的方法。在循序渐进中一步步接近训练目标,理解和接受指令,只有完成了这个目标,才能继续一步步训练完成指定任务等教学目标,依照儿童的能力,逐步加入新的内容,使儿童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综合儿童的训练情况,训练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与困惑。
首先,在训练内容贯彻实施过程中,老师与家长共同商讨的机会太少,虽然经常有联系,但在训练的内容、方法与措施的改进上,缺乏共同探讨的机会。如果取得与家长的共识,将会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其次,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应该贯穿在日常生活的始终,不是课堂教学或个别训练就能解决的,平时的随机教育必不可少,这方面还要探索方法创造机会。
最后,随着儿童理解语言能力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大肌肉和小肌肉运动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改善,然而儿童的语言能力仍没有什么进展,这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自闭症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儿童的年龄尚小,应该还有希望。但是儿童回家后,由于路上的颠簸再加上家长一天工作的疲乏,训练的时间很短,有时只能作罢。这样就影响了他症状的改善。
自闭症儿童到底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作为训练者我们并不清楚,所以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更是教育者刻不容缓的责任,今后要探索的路还很长、很艰苦,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