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好习惯的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养成好习惯的心得体会(精选14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养成好习惯的心得体会 篇1
10月11日,参加了本溪市教育局召开的本溪市小学行为习惯培养专题报告会。 会上,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做了《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的专题报告。孙老师就培养好习惯的方式方法,习惯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一个人养成了好的习惯,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要是养成了坏习惯,会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可见习惯的重要性。可惜现在有一些孩子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班中的某些学生,做巩固习题时东张西望、玩玩学习用品、和前后同学讲话,一天的作业都要到放学后在老师的“穷追猛打”下才能完成;还有的学生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经常开小差,甚至于和同桌讲悄悄话,经老师再三提醒,一会儿就又走神儿了。这样的学生学习会好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而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孩子,必定有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般来说,孩子如有以下十个基本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必定是优秀的:学习有目标、提前预习、认真听讲、完成作业、及时复习、正确使用学习用具、规范书写、积极提问和讨论、经常阅读、持之以恒等。
什么时候培养孩子的习惯最好呢?是从幼儿开始。“学会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从幼儿学到的基础的东西,直到老年时还记忆犹新,可见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这正说明了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并时时处处起作用。就像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三岁决定一生。”所以培养良好的习惯一定要从小开始。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孩子活泼、开朗、能言善辩,看似优点而实际上也成了他的缺点,随意、马虎、做事缺乏恒心,这种种成了他学习上最大的障碍。虽然已是初中生可是做事依旧马虎,学习总是定不下心来,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有时甚至为了逃避责任而说谎。怎么办?我想尽办法:批评、打骂、说教、谈心、鼓励。作为一名教师,我每天都承担着教育学生的责任。
看了孙老师的著作《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一书后,我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反思。看来的问题还是出在习惯上,虽然一直以来我针对学生的性格特征采取了一定的教育方法,但是由于说教过多,可能有的学生产生了厌烦心理,他们还特别调皮、好动,又怎么能安分守己呢?长此以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他们的习惯又怎么会有改善呢?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所以做父母、老师首先给孩子好习惯养成起个表率作用。
养成好习惯的心得体会 篇2
一个人如果希望自己获得成功或者活得充实,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又需要不断地强化,这样最后才能变成无意识的行为而让人自觉遵行。
我有写日记的习惯,但是坚持得并不是很好,总是断断续续的。从今年开始,我对自己严格要求,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写日记。每天睡觉以前,我都安排好自己第二天的工作、学习、读书和运动的时间,这叫原定计划。例如某一天的计划为工作10小时、读书两小时、体育锻炼两小时、应酬两小时。到晚上睡觉以前,我就会检查一下自己完成计划的情况。如果是超额完成原定计划,我就会很开心。如果没有完成原定计划,我就会找找原因。比如有的时候是应酬时间超时了:原本需要两个小时,但事实上却花费了四个小时。于是我就会在下一次去应酬的时候,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应酬,不耽误原计划的读书时间。当然,原定计划并不意味着一直紧张地工作。有的时候,我的原定计划就是一天爬山八个小时,那么在这八个小时里,我就一心一意地爬山。当天的日记里,我会给日记配上照片,图文并茂,让记忆变得真实、美好。当我老了,记性不好的时候,文字和图片可能是唯一能够提醒我当年做过什么事情的印记。
重复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个性,个性最终就成了命运。所以,人的个性并不是天生的。脾气有急缓,智商有高低,长相有不同——这些都是天生的。但我们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遇到事情时的应急反应都是基于过去养成的习惯。很多时候,决定你命运的是你面对事情的态度,而非事情本身。曼德拉进监狱后把监狱当成了民族统一大业的基地,监狱岁月见证了他为人民谋求自由和民主的过程。所以,在20xx年的监狱生活中,他始终志向不改。而如果换一个人,这个人也许会把进监狱当作生命的终结,从此自暴自弃,甚至在监狱里了却自己的生命,何谈坚持与成功。这就说明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将造就不同的人生。
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你要明白是什么决定你的命运的。养成良好的时间规划习惯就是改变命运的开始,因为时间浪费不起,浪费了就永远追不回来。现在,很多人把钱看得太重,认为浪费不起的是钱,而不是时间。别人拿了你十元钱,你可能会记一辈子。记得有一个朋友很久以前曾经借给我五元钱,后来我忘记还了,过了十年他从国外回来,喝酒的时候还说:"你当年还欠了我五元钱呢。"当时的五元钱还是值钱的,因为一个月的工资也才几十元。这个例子表明人对钱很看重。但我们却很少看到有人这么看重时间的。浪费两个小时你会觉得难受吗?你有多少时间是和别人在一起浪费掉的,或者是自己荒废掉的?你为此感到难过吗?也许只有不再年轻的人才真正明白,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可贵。
如果想充分利用时间,首先,我们就必须设立一个目标,并力争完成这个目标。比如我曾设立了一个每年读50本书的目标,此目标一旦设立,我就告诉自己必须完成,年底盘算时,阅读量必须达到50本书,一本都不能少。其次,我们每天都要反省自己是否有进步,每天睡觉前想一想:我今天做的事情有进步吗?背了十个单词,记住了两个英语句子,纠正了某个单词的发音——这些都是有进步的表现。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放松和思考,学会有张有弛地使用时间,这样才能抓住生命的重点。有张有弛是什么?就是你紧张地学习五天以后,要放松一天,到郊外徒步一天,或者爬山一天,或者在原野之间逛荡一天,或者和朋友们娱乐一天,这样才能重新激发你继续做事的热情,保持精神的弹性。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养成好的习惯,把握住有限的生命,你才能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养成好习惯的心得体会 篇3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为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等打下基矗
一、向幼儿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在提出每一点要求的时候,事先都经过周密考虑,做到要求合理。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渐进。开头的时候,我只要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比如,洗澡的时候,要安静地坐好,不防碍别人等。从幼儿的能力来看,既是履行一些内容极其简单的`要求,也要做出巨大的努力。作为阿姨,如果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他们接受不了,那么这样的要求就会落空。当幼儿做不到提出的要求时,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信心,并且对阿姨的话产生怀疑,不信任阿姨了。当我向幼儿提出要求的时候,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比如,跟别人讲话的时候要专心,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要求幼儿讲卫生,我就说,我们要做个讲卫生的孩子,吃饭要注意桌面干净这样要求具体明确,幼儿才好照着去做。
二、注意矫正幼儿任何一点细小行为的错误
幼儿往往从细小的过错中,慢慢地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吃饭的时候幼儿习惯较差,吃饭不专心、东张西望、吃得很慢,加上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之间交往的需要也不断的增加,吃饭时讲话的现象也多起来,不提醒和教育慢慢地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了,于是开班会的时候我就和班上的几位老师商量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经过商量班上的老师列出标准,即吃饭吃得认真,不讲话、吃得较快、不挑食,评出以后分别得到一个小礼物。现在不在象以前那样处处让我提醒,吃饭讲话、不专心、东张西望、吃得很慢等坏习惯减少了很多,吃饭不再成为孩子们的难题了
三、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不但是老师还包括了阿姨,对我们的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我们的言行。对于幼儿,我们的话可以说是“最高指示”,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李阿姨就是这样说的”这就对我的言行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我们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记得有一次我看见有两位小朋友坐在桌子上谈话。我当场批评了他们,过后其中的一位孩子悄悄的说:“阿姨有时也坐在桌子上讲话。”他的话让我大吃一惊,仔细一想,自己也确实有过这样的现象。我就对这位小朋友说:“真的?你怎么不早点给我指出这个坏毛病呢?今后,我们互相监督,不让坏毛病再出来好吗?”正如古人所言:“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起表率作用。
总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成人严格要求,反复抓,抓反复,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养成好习惯的心得体会 篇4
在这一学期中,我们中班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我觉得效果真的很不错,其中效果最好最明显的是普通话的运用和区角活动时玩完玩具后分类收玩具的良好习惯等。
我们是怎样来给幼儿养成和巩固这些好习惯的呢,要求幼儿一进幼儿园必须讲普通话,我利用了。
1、表扬鼓励法,如:在某一幼儿用普通话与老师和小朋友交谈时,我会及时表扬鼓励,某一小朋友普通话讲得真好,老师要奖给他一颗小红五角星,然后把红五角星贴在他的额头上。引起其他幼儿的关注,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讲普通话的激情。
2、家庭教育要和幼儿园教育要保持一致。孩子在幼儿园得到的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建立,家长应予以了解,并积极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一致性的教育,以免家、园教育出现脱节,不利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巩固,为此我们利用家园共育栏和家长会,与家长讲解原由、举案例等,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讲普通话的巩固方法。 由于我们在农村,是村办幼儿园,对农民来说,他们讲惯了方言,讲普通话还是有点儿别扭,比如:一次有一位家长来送孩子时,孩子还在哭泣,我忙问孩子是怎么回事,家长很生气的对我说:"老师,这孩子不好好说话,我揍他了。"我忙问怎么啦,这位家长说:"我送他上学,他嚷着要解大便,我问他什么,他还在说解大便,我又听不清什么意思,最后他说,我要拉屎,把我这个气,拉屎就拉屎,还解什么大面,你还解馍馍呢,所以我就狠狠的揍了他一顿。"听了这些话让我哭笑不得,后来我弄清因为这个孩子说话咬词不清楚,把"大便"讲成"大面",家长对大便的意思又不是很明白,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事情虽小,但对孩子来说很不利,本来孩子在幼儿园刚刚形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可在家却因讲普通话挨了打,孩子还有学讲普通话的兴趣吗?所以让家长配合幼儿园给孩子创造一个讲普通话的生活环境,孩子很自然而然的形成讲普通话的良好习惯。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班幼儿的普通话已经讲的很好,孩子与孩子之间交流用普通话与老师交流更是用普通话,久而久之,孩子已形成了与任何人交流都会用普通话的良好习惯。
对于玩完玩具后,分类收玩具的良好习惯更是巩固得特别好,以前孩子们玩完玩具后把玩具弄得乱糟糟,还得老师帮助他们收好玩具,自从提出培养让孩子分类收放玩具的习惯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渐渐的养成了分类收放玩具的良好习惯。孩子们再玩玩具时再也没有出现乱扔乱放的,收玩具时会摆放的整整齐齐,老师也变得好像有点很清闲的样子,不再忙于帮孩子们收放玩具了。
经过这一学期的培养,孩子们已经养成了很多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这些好的习惯都离不开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联手教育。
养成好习惯的心得体会 篇5
各位老师们、家长们,大家好!我是145班谢一生的家长。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心得体会。教育的观念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应施于不同的教育方法。假若我的观念与大家的观念有分歧,诚恳的希望各位老师、各位家长提出批评指导意见,我将万分感激!下面,我就开始把本人的一点浅显的体会和大家同探讨。
教育孩子之前,先了解孩子。我家的孩子对钢性教育有抵抗情绪,通俗的说就是吃软不吃硬,我就让孩子的妈妈来主导教育,我就打下手,偶尔唱一下白脸。观念一:慈母为主导教育,严父为辅导教育。
遵循孩子的天性,玩是孩子的天性,没有一个孩子天生爱做作业的。如何孩子爱上做作业?方法一:言教不如身教,陪同孩子一块写作业。方法二:让孩子体会到做作业的乐趣并喜欢上它。第二个方法最好,可惜本人对孩子的教育水平有限,还没做到这一点。观念二:言教不如身教,让孩子的身边有个学习榜样!
家长要学会如何爱孩子。在这个问题上家长要注意:过度的纵容,使孩子对人无情;过度的保护,使孩子做事无胆;过度的溺爱,使孩子对人无爱;过度的挑剔,使孩子无路可走;过度的超量加压,使孩子精神崩溃;过度的替代,使孩子做事无能;过度的强制,使孩子被动无志。爱孩子的宗旨就是一"度"字。本人的感觉是,把握这个"度"很难!原因是:教育的观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我认为要严厉时,孩子的妈妈可能会持有不同看法。观念三:给孩子适宜的爱,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家长给孩子爱的"度"数也要不断调控!
孩子的良好习惯要从小就培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环境。父母的个性特点、教养观念和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作为孩子的首任老师,应加强对孩子的传统教育,及时纠正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气,让他们养成许多优秀品质。小孩子就好比小树苗,小树苗小时候是歪着成长的,大了必然是颗歪树!观念四:小孩子的不良习气要及时纠正!当孩子长大了,性格已定型,你想扳正也很难啦!
小孩子上学之后,家长的主导的地位会逐步被老师代替。有句话是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孩子有时不愿听家长的意见,但老师的意见会被首先采纳。原因是教师是学生最直接、最权威的榜样!观念五:术业有专攻,要相信老师的科学教学!
养成好习惯的心得体会 篇6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为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等打下基础
一、向幼儿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在提出每一点要求的时候,事先都经过周密考虑,做到要求合理。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渐进。开头的时候,我只要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比如,洗澡的时候,要安静地坐好,不防碍别人等。从幼儿的能力来看,既是履行一些内容极其简单的要求,也要做出巨大的努力。作为阿姨,如果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他们接受不了,那么这样的要求就会落空。当幼儿做不到提出的要求时,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信心,并且对阿姨的话产生怀疑,不信任阿姨了。当我向幼儿提出要求的时候,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比如,跟别人讲话的时候要专心,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要求幼儿讲卫生,我就说,我们要做个讲卫生的孩子,吃饭要注意桌面干净这样要求具体明确,幼儿才好照着去做。
二、注意矫正幼儿任何一点细小行为的错误
幼儿往往从细小的过错中,慢慢地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吃饭的时候幼儿习惯较差,吃饭不专心、东张西望、吃得很慢,加上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之间交往的需要也不断的增加,吃饭时讲话的现象也多起来,不提醒和教育慢慢地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了,于是开班会的时候我就和班上的几位老师商量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经过商量班上的老师列出标准,即吃饭吃得认真,不讲话、吃得较快、不挑食,评出以后分别得到一个小礼物。现在不在象以前那样处处让我提醒,吃饭讲话、不专心、东张西望、吃得很慢等坏习惯减少了很多,吃饭不再成为孩子们的难题了
三、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不但是老师还包括了阿姨,对我们的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我们的言行。对于幼儿,我们的话可以说是“最高指示”,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李阿姨就是这样说的”这就对我的言行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我们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记得有一次我看见有两位小朋友坐在桌子上谈话。我当场批评了他们,过后其中的一位孩子悄悄的说:“阿姨有时也坐在桌子上讲话。”他的话让我大吃一惊,仔细一想,自己也确实有过这样的现象。我就对这位小朋友说:“真的?你怎么不早点给我指出这个坏毛病呢?今后,我们互相监督,不让坏毛病再出来好吗?”正如古人所言:“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起表率作用。
总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成人严格要求,反复抓,抓反复,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养成好习惯的心得体会 篇7
在这一学期中,我们中班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我觉得效果真的很不错,其中效果最好最明显的是普通话的运用和区角活动时玩完玩具后分类收玩具的良好习惯等。
我们是怎样来给幼儿养成和巩固这些好习惯的呢,要求幼儿一进幼儿园必须讲普通话,我利用了。
1、表扬鼓励法,如:在某一幼儿用普通话与老师和小朋友交谈时,我会及时表扬鼓励,某一小朋友普通话讲得真好,老师要奖给他一颗小红五角星,然后把红五角星贴在他的额头上。引起其他幼儿的关注,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讲普通话的激情。
2、家庭教育要和幼儿园教育要保持一致。孩子在幼儿园得到的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建立,家长应予以了解,并积极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一致性的教育,以免家、园教育出现脱节,不利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巩固,为此我们利用家园共育栏和家长会,与家长讲解原由、举案例等,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讲普通话的巩固方法。由于我们在农村,是村办幼儿园,对农民来说,他们讲惯了方言,讲普通话还是有点儿别扭,比如:一次有一位家长来送孩子时,孩子还在哭泣,我忙问孩子是怎么回事,家长很生气的对我说:“老师,这孩子不好好说话,我揍他了。”我忙问怎么啦,这位家长说:“我送他上学,他嚷着要解大便,我问他什么,他还在说解大便,我又听不清什么意思,最后他说,我要拉屎,把我这个气,拉屎就拉屎,还解什么大面,你还解馍馍呢,所以我就狠狠的揍了他一顿。”听了这些话让我哭笑不得,后来我弄清因为这个孩子说话咬词不清楚,把“大便”讲成“大面”,家长对大便的意思又不是很明白,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事情虽小,但对孩子来说很不利,本来孩子在幼儿园刚刚形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可在家却因讲普通话挨了打,孩子还有学讲普通话的兴趣吗?所以让家长配合幼儿园给孩子创造一个讲普通话的生活环境,孩子很自然而然的形成讲普通话的良好习惯。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班幼儿的.普通话已经讲的很好,孩子与孩子之间交流用普通话与老师交流更是用普通话,久而久之,孩子已形成了与任何人交流都会用普通话的良好习惯。
对于玩完玩具后,分类收玩具的良好习惯更是巩固得特别好,以前孩子们玩完玩具后把玩具弄得乱糟糟,还得老师帮助他们收好玩具,自从提出培养让孩子分类收放玩具的习惯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渐渐的养成了分类收放玩具的良好习惯。孩子们再玩玩具时再也没有出现乱扔乱放的,收玩具时会摆放的整整齐齐,老师也变得好像有点很清闲的样子,不再忙于帮孩子们收放玩具了。
经过这一学期的培养,孩子们已经养成了很多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这些好的习惯都离不开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联手教育。
养成好习惯的心得体会 篇8
在这一学期中,我们中班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我觉得效果真的很不错,其中效果最好最明显的是普通话的运用和区角活动时玩完玩具后分类收玩具的良好习惯等。
我们是怎样来给幼儿养成和巩固这些好习惯的呢,要求幼儿一进幼儿园必须讲普通话,我利用了。
1、表扬鼓励法,如:在某一幼儿用普通话与老师和小朋友交谈时,我会及时表扬鼓励,某一小朋友普通话讲得真好,老师要奖给他一颗小红五角星,然后把红五角星贴在他的额头上。引起其他幼儿的关注,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讲普通话的激情。
2、家庭教育要和幼儿园教育要保持一致。孩子在幼儿园得到的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建立,家长应予以了解,并积极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一致性的教育,以免家、园教育出现脱节,不利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巩固,为此我们利用家园共育栏和家长会,与家长讲解原由、举案例等,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讲普通话的巩固方法。 由于我们在农村,是村办幼儿园,对农民来说,他们讲惯了方言,讲普通话还是有点儿别扭,比如:一次有一位家长来送孩子时,孩子还在哭泣,我忙问孩子是怎么回事,家长很生气的对我说:“老师,这孩子不好好说话,我揍他了。”我忙问怎么啦,这位家长说:“我送他上学,他嚷着要解大便,我问他什么,他还在说解大便,我又听不清什么意思,最后他说,我要拉屎,把我这个气,拉屎就拉屎,还解什么大面,你还解馍馍呢,所以我就狠狠的揍了他一顿。”听了这些话让我哭笑不得,后来我弄清因为这个孩子说话咬词不清楚,把“大便”讲成“大面”,家长对大便的意思又不是很明白,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事情虽小,但对孩子来说很不利,本来孩子在幼儿园刚刚形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可在家却因讲普通话挨了打,孩子还有学讲普通话的兴趣吗?所以让家长配合幼儿园给孩子创造一个讲普通话的生活环境,孩子很自然而然的形成讲普通话的良好习惯。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班幼儿的普通话已经讲的很好,孩子与孩子之间交流用普通话与老师交流更是用普通话,久而久之,孩子已形成了与任何人交流都会用普通话的良好习惯。
对于玩完玩具后,分类收玩具的良好习惯更是巩固得特别好,以前孩子们玩完玩具后把玩具弄得乱糟糟,还得老师帮助他们收好玩具,自从提出培养让孩子分类收放玩具的习惯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渐渐的养成了分类收放玩具的良好习惯。孩子们再玩玩具时再也没有出现乱扔乱放的,收玩具时会摆放的整整齐齐,老师也变得好像有点很清闲的样子,不再忙于帮孩子们收放玩具了。
经过这一学期的培养,孩子们已经养成了很多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这些好的习惯都离不开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联手教育。
养成好习惯的心得体会 篇9
我有一个好习惯――节约。它一直伴随我成长。
记得有一次,父母就教我背什么唐代李绅的《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什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那时,我并不知道这是要我节约粮食,但却我在节约美德熏陶中渐渐长大。
上学了,老师教育我们:“你们虽然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好,但不要摆阔气,讲排场,要从小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我们的祖国还不富裕,资源不足,你们要从小树立节约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我记住了老师的每一句话,也逐渐养成了节约。我知道节约是一种素质,一种美德,一种品格。我经常把一张纸两面用,把用短的铅笔套上笔筒写,把叔叔阿姨给我的压岁钱存起来。
记得有一次我们上科技课,老师讲了节约的许多方法,我回家立刻开始尝试:用塑料袋套在浴室喷头上,第二天一看,果然滴了一大袋水,我把它们收集起来,用来冲厕所,父母看见了大加赞赏。
我心中,潜意识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我记得爸爸说过“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妈妈告诉我“节约是一种远见,一种战略眼光,一种智慧。”在他们的`引导下,我每次外出聚餐,剩下的食物能打包的我都要求打包,大人们都说我从小有节约的品德。
养成好习惯的心得体会 篇10
影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是多方面:内在的因素: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外在的因素:来自家庭的,来自社会的,来自学校教育的。因此,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全过程。
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阵地。因此,学校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责任.
对学生已养成或基本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要注意给予科学的正强化或间隔式强化。对学生良好的行为表现,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特别是对于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一旦有好的行为表现,教师要不失时机的进行表扬,让学生随时能感受到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同时,教师要设计一些有意义、简单、易行的活动,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强化。如开展: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写好每一个字,完成好每一次作业,做好每一次早操和眼保健操,克服一个缺点,为他人做一件好事,学会一样本领等。只要学生克服了一个缺点或做了一件好事,老师就给予表扬,激励学生不断上进。同时还要对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易出现反复的矛盾,采取间隔式强化教育方式,即先间隔一周进行总结表扬。经过一段时间,再间隔半个月、继而间隔一个月、两个月或更长时间进行总结表扬。间隔的时间由短到长,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大家不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监督,从而达到“稳定——不稳定——稳定”。 重点突破,化难为易。学生较难养成的习惯,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本身道德认识、评价和判断能力较低,因而对生活中一些不良的做法,盲目去模仿,为此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引导教育。
(1)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和学校文明班集体评选条标准,帮助学生确定小目标。如课堂常规小目标、学习习惯小目标、卫生习惯小目标等。小目标学生容易达到,因此学生很快能体验到进步的快乐,对良好习惯的养成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如班内每天可设1——2名小检查员(学生轮流担当),将每天检查到的情况记录下来,次日晨会时间宣读,对好的做法表扬,不良现象提出批评。学生从不注意观察到观察比较全面;观察别人的同时,注意检查自己、教育自己;由不关心集体荣誉到为了集体荣誉敢打破情面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班集体中的每一员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既是观察的主体,又是自我观察的对象。每位学生都有表扬、批评别人的机会;又有被别人表扬、批评教育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要被别人表扬、有资格批评别人,首先必须自己做好。培养小学生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教育,是实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促进学生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
(2)利用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小故事,提高学生评、判能力。各班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或下午预备铃后的时间,组织学生轮流讲英雄人物、歌颂祖国等内容的寓言、历史故事。让学生在听了故事后,谈体会、提问题、谈看法,进行辩论。以此提高学生评、判能力。使学生能做到: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认真思考,不轻信别人的花言巧语。遇事要动脑,不该做的事,无论如何不能做。
(3)通过不同形式的暗示来教育学生,或进行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依靠思维、语言,自己向自己发出刺激,以影响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意志,使自己克服本来难以克服的坏毛病。 如:抄录格言、警句,自勉共勉。班级可充分利用宣传阵地,每期黑板报设一个栏目写名人名言、警句等,借此暗示,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
通过自我暗示提高学生生活的效率。如开展“学习高效日”、“生活高效日”活动。“生活高效日”,就是这一天,学生从起床穿衣、洗脸梳头、刷牙、吃饭、戴红领巾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可称为“生活高效”,否则是非高效。此活动坚持一段时间,可提高学生适应生活快节奏的能力,学生的生活自立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
通过自我暗示,教育学生自尊、自爱。为了教育学生自尊、自爱,减少受批评的次数,学校可开展“无批评日”活动,这一天,在学校任何教师都不得批评学生,学生之间也不得互相批评。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经常受到批评的学生)的自尊心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对经常受到批评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
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任务是艰巨的,必须从小事做起,从大处着眼。作为教师要孜孜不倦的教育学生,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未来的孩子,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担负起培养教育的重任,为提高民族道德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养成好习惯的心得体会 篇11
“好习惯和坏习惯都具有很强的力量,好的习惯让人立于不败之地,坏的习惯则让人从成功的宝座上跌下来”。保罗盖蒂的这句话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是啊,古今中外,哪个名人不是从小养成了好习惯?如果没有好习惯,那他们的成功从何而来?我们也要养成适量看电视的好习惯。
以前,我很爱看电视,每天晚上,我总是抱着电视不放,可是看多了对健康也不太好。那是一个闷热的夏天,我一吃完饭,作业马马虎虎地写完了,就开始看我的电视,那动画片一个接着一个,设计我目不暇接,一会儿吃口苹果,一会儿吃口饼干,别提有多悠闲了!只听见秒针滴滴哒哒地走着,不知不觉就到了九点半,。妈妈催着说:“睡觉去吧,明天还要上学呢!”我一边答应妈妈,眼睛一边瞅着电视,说:“我再看十分钟就睡。”妈妈信以为真,关上房门就睡了。我又接着沉浸在动画片中。在一段广告间,我看了看钟表,“妈呀,十点半了!”我吃了一惊。连忙关上电视,上床睡了觉。
第二天,闹钟响了,我按了一下,又接着睡了。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妈妈在喊我,我睁开眼睛看看钟表,都七点十五了!我一跃,跳下床,连忙洗脸刷牙,也顾不得吃早饭了,就赶忙“飞”到了学校。刚进班,也正好打上课铃,总算没迟到。这时,组长向我收英语作业,我一摸书包,呀,没带!这时,队长又发话了:“你今天没扫地,是要扣分的!”“都是电视惹的祸!”我心里气愤地想。
从那天起,我每天晚上都在九点睡觉,早上六点半就起床了。经过两个星期,我终于养成了早睡早起,适量看电视的'好习惯。可是,没过几天,我又打起了“退堂鼓”。妈妈说:“多看电视,对眼睛不好,每天就睡几个小时,会影响你的正常发育的!”我暗暗下了决心:每天看电视就两个小时,睡觉要十个小时。渐渐地,我彻底摆脱了这个坏毛病。
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日积月累的成果,是瓜熟而蒂落。著名教育家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自然成。”人生的旅途还很漫长,学习的道路更为艰苦,如果想要班上高峰,那么,就从小养成好习惯吧!让好习惯陪我们同行吧!
养成好习惯的心得体会 篇12
各位老师们、家长们,大家好!我是145班谢一生的家长。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心得体会。教育的观念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应施于不同的教育方法。假若我的观念与大家的观念有分歧,诚恳的希望各位老师、各位家长提出批评指导意见,我将万分感激!下面,我就开始把本人的一点浅显的体会和大家同探讨。
教育孩子之前,先了解孩子。我家的孩子对钢性教育有抵抗情绪,通俗的说就是吃软不吃硬,我就让孩子的妈妈来主导教育,我就打下手,偶尔唱一下白脸。观念一:慈母为主导教育,严父为辅导教育。
遵循孩子的天性,玩是孩子的天性,没有一个孩子天生爱做作业的。如何孩子爱上做作业?方法一:言教不如身教,陪同孩子一块写作业。方法二:让孩子体会到做作业的乐趣并喜欢上它。第二个方法最好,可惜本人对孩子的教育水平有限,还没做到这一点。观念二:言教不如身教,让孩子的身边有个学习榜样!
家长要学会如何爱孩子。在这个问题上家长要注意:过度的纵容,使孩子对人无情;过度的保护,使孩子做事无胆;过度的溺爱,使孩子对人无爱;过度的挑剔,使孩子无路可走;过度的超量加压,使孩子精神崩溃;过度的替代,使孩子做事无能;过度的强制,使孩子被动无志。爱孩子的宗旨就是一“度”字。本人的感觉是,把握这个“度”很难!原因是:教育的观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我认为要严厉时,孩子的妈妈可能会持有不同看法。观念三:给孩子适宜的爱,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家长给孩子爱的“度”数也要不断调控!
孩子的良好习惯要从小就培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环境。父母的.个性特点、教养观念和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作为孩子的首任老师,应加强对孩子的传统教育,及时纠正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气,让他们养成许多优秀品质。小孩子就好比小树苗,小树苗小时候是歪着成长的,大了必然是颗歪树!观念四:小孩子的不良习气要及时纠正!当孩子长大了,性格已定型,你想扳正也很难啦!
小孩子上学之后,家长的主导的地位会逐步被老师代替。有句话是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孩子有时不愿听家长的意见,但老师的意见会被首先采纳。原因是教师是学生最直接、最权威的榜样!观念五:术业有专攻,要相信老师的科学教学!
养成好习惯的心得体会 篇13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为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等打下基矗
一、向幼儿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在提出每一点要求的时候,事先都经过周密考虑,做到要求合理。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渐进。开头的时候,我只要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比如,洗澡的时候,要安静地坐好,不防碍别人等。从幼儿的能力来看,既是履行一些内容极其简单的要求,也要做出巨大的努力。作为阿姨,如果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他们接受不了,那么这样的要求就会落空。当幼儿做不到提出的要求时,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信心,并且对阿姨的话产生怀疑,不信任阿姨了。当我向幼儿提出要求的时候,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比如,跟别人讲话的'时候要专心,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要求幼儿讲卫生,我就说,我们要做个讲卫生的孩子,吃饭要注意桌面干净这样要求具体明确,幼儿才好照着去做。
二、注意矫正幼儿任何一点细小行为的错误
幼儿往往从细小的过错中,慢慢地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吃饭的时候幼儿习惯较差,吃饭不专心、东张西望、吃得很慢,加上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之间交往的需要也不断的增加,吃饭时讲话的现象也多起来,不提醒和教育慢慢地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了,于是开班会的时候我就和班上的几位老师商量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经过商量班上的老师列出标准,即吃饭吃得认真,不讲话、吃得较快、不挑食,评出以后分别得到一个小礼物。现在不在象以前那样处处让我提醒,吃饭讲话、不专心、东张西望、吃得很慢等坏习惯减少了很多,吃饭不再成为孩子们的难题了
三、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不但是老师还包括了阿姨,对我们的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我们的言行。对于幼儿,我们的话可以说是“最高指示”,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李阿姨就是这样说的”这就对我的言行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我们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记得有一次我看见有两位小朋友坐在桌子上谈话。我当场批评了他们,过后其中的一位孩子悄悄的说:“阿姨有时也坐在桌子上讲话。”他的话让我大吃一惊,仔细一想,自己也确实有过这样的现象。我就对这位小朋友说:“真的?你怎么不早点给我指出这个坏毛病呢?今后,我们互相监督,不让坏毛病再出来好吗?”正如古人所言:“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起表率作用。
总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成人严格要求,反复抓,抓反复,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养成好习惯的心得体会 篇14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为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等打下基矗。
一、向幼儿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在提出每一点要求的时候,事先都经过周密考虑,做到要求合理。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渐进。开头的时候,我只要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比如,洗澡的时候,要安静地坐好,不防碍别人等。从幼儿的能力来看,既是履行一些内容极其简单的要求,也要做出巨大的努力。作为阿姨,如果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他们接受不了,那么这样的要求就会落空。当幼儿做不到提出的要求时,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信心,并且对阿姨的话产生怀疑,不信任阿姨了。当我向幼儿提出要求的时候,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比如,跟别人讲话的时候要专心,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要求幼儿讲卫生,我就说,我们要做个讲卫生的孩子,吃饭要注意桌面干净这样要求具体明确,幼儿才好照着去做。
二、注意矫正幼儿任何一点细小行为的错误
幼儿往往从细小的过错中,慢慢地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吃饭的时候幼儿习惯较差,吃饭不专心、东张西望、吃得很慢,加上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之间交往的需要也不断的增加,吃饭时讲话的现象也多起来,不提醒和教育慢慢地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了,于是开班会的时候我就和班上的几位老师商量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经过商量班上的老师列出标准,即吃饭吃得认真,不讲话、吃得较快、不挑食,评出以后分别得到一个小礼物。现在不在象以前那样处处让我提醒,吃饭讲话、不专心、东张西望、吃得很慢等坏习惯减少了很多,吃饭不再成为孩子们的难题了
三、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不但是老师还包括了阿姨,对我们的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我们的言行。对于幼儿,我们的话可以说是"最高指示",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李阿姨就是这样说的`"这就对我的言行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我们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记得有一次我看见有两位小朋友坐在桌子上谈话。我当场批评了他们,过后其中的一位孩子悄悄的说:"阿姨有时也坐在桌子上讲话。"他的话让我大吃一惊,仔细一想,自己也确实有过这样的现象。我就对这位小朋友说:"真的?你怎么不早点给我指出这个坏毛病呢?今后,我们互相监督,不让坏毛病再出来好吗?"正如古人所言:"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起表率作用。
总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成人严格要求,反复抓,抓反复,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