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精选22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
我担任三8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期间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工作中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工作之余,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充实自己的头脑,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一学期将过,我付出过辛劳,也有收获的喜悦。我在教学工作中以课堂教学为核心,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备课。
学期初,钻研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作业练习。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沉闷的局面,使学生乐于思考,敢于积极回答问题。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根究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作业。做到精讲多练,有针对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认真对学生的每一道错题进行纠错。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一、主要成绩和经验
1、用德律己
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及时总结得失,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本学期全勤,没因个人私事耽误学生一节课,能主动认真的服从和配合学校各级领导安排的工作,并与数学组同事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
2、用心教学
针对本班学生的差异和年龄特点,因材施教。教学中重点做到精讲多练,重视运用直观演示、运用学具动手操作,精心设计练习课,讲究练习形式的多样化,提高了练习效率。整体上使不同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
3、角色正确定位
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了“教”与“学”,“学”与“导”的关系,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认知结构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
4、达成“三维”目标
完成了如下知识教学目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初步认识了简单的小数,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理解了面积的含义,体会并认识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比较大小等。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备课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教学用书、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难点,上课时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个人教学经验积累
采取措施:
1、创设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的学习氛围,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点击,学生的创新火花。
2、课堂上引入开放性的例题,使学生在探索中促进发散和求异思维的发展。
3、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组织形式,采用问题式教学与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来揭示知识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问题与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流能力。
4、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5、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拓展练习,课堂上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
存在问题及下学期工作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1、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经常不完成。
2、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不能积极与老师配合,造成了学习差。
3、还有一部分同学做作业只讲数量、不讲质量,书写较差,正确率较低。
二、今后努力方向和设想
通过测查,我欣喜地看到,学生基本掌握了必备的知识技能、数学思考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也看到了在取得成绩的过程中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后教学中应以积极的态度,冷静思考,正确面对,扬长避短。
1、重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
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通过测查发现,审题马虎、急于求成,考虑不周,是部分学生解题出现错误的通病,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冷静、全面地分析问题,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地搜集信息并正确处理信息,这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基础。操作大意,粗枝大叶,也是部分学生丢分的缘由,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
2,从微观指导变成宏观引领,为广大教师开拓了自主发展的空间,也向老师门提出了挑战。
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课标”精神。要认识到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相同点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和数学思考方法,不同的是转变那种“填鸭式”“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要正确处理“课标”四个方面的关系,认识到“四个方面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在教学中要防止“知识与技能目标该实的不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出现‘游离’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出现‘贴标签’现象。”
3、重视思维训练
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比以往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教师一方面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多角度的拓展,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注重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和策略的渗透。
4、重视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测试试卷信息量大,与生活的联系密切,灵活度大。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的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学好课本知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情境的点滴积累中建立起主动、正确的、灵活的思维模式,获得丰富的、内在的、自主的数学素养。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2
教书以来,教数学的时间不少,有体会的时间不多。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点滴经验,结合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总结出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口算。
1、根据任教班级学生口算情况,制定本学期训练的具体目标。
(1)口算训练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有针对性的训练又为本册第二、第四、第六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2)由于第六单元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因此在口算训练时可适当增加一些20以内进位加、特殊的口算题,如:25x2、25x4、15x2、15x3、15x4、15x6、14x5、12x5、16x5、125x8、125x4、17x3、45x2、24x5
2、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情况,定期进行口算的检测或期末达标检测,既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发现差距,又能让家长了解孩子计算的能力,同时任教老师也能从中分析,找准突破口,使训练的效果更好。
二、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
笔算乘法的教学应在学习时多让学生通过用实物分一分,从中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如:24x2=,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吸管分一分,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也就是先用一位数与多位数的哪一位上的数相乘?通过一道题的实践是不够的,还要再次多摆1--2道并说出计算方法。由于书上没有任何的计算法则,但在教学时教师还是应把方法板书。
不管是笔算乘法或笔算加法,教学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估算是验证计算结果的较好手段之一,但经常在教学时会被遗忘或略略带过,没有成为学生计算的“好帮手”。
如:21x4
28x6
()x6
三、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对于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时、分、秒》、《测量》、《周长》,教学时可让学生寻找身边与知识有关的事物,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不断加深理解,从而达到概念的强化。
如:《测量》通过实物让学生会计算重量及路程有多远,经过观察和理解后,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课外可布置学生寻找身边的一些生活物品判断用哪种重量、长度单位较合适,填写后进行交流判断。
《周长》这单元既让学生感到新奇,但又是本册书的难点之一。教师在备课时感到很简单,不就是求封闭的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嘛。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只要记住计算方法就会算了。真正教时就发现并没有像老师想象的那样学生能较快理解并正确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原因有:1、对“周长”这概念接触较少,学生没有充分理解。2、当概念没有得到理解时,又学习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不明白方法由来只记住公式,因此当遇到较灵活的题目时,无从下笔。
四、注重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学生、多媒体已构成课堂教学系统的三大要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为轻松、愉快、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自己想办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没弄好不仅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连最起码的教学任务都完成不了。运用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认知、求知的内驱力少年儿童天性好奇,当他们接触新事物时,往往产生探索的欲望,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起点,也是发展智力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电教形式,把书本上静止的图形变成动态的图形,有利于沟通知识之间,图形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辩析能力,从而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学、爱学。借助多媒体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情境,不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习兴趣,激起了求知欲,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表象,降低了学习难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规律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带来困难。如果采用课件动态图象演示,在动中引路,动态地显示事物演变的过程,把整个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演示出来,而且其动态的演示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三年级的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在巩固环节思想最易溜号,只有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寓学于乐,从而由“被动型”学习转为“主动型”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的容量大大增加。而且还可以建立题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题目进行练习,实施因材施教,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时、适量、适当的训练,实现“尖子生”吃得铇,“中下生”吃得了,达到减负增效的作用。
20xx年xx月xx日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3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最让老师烦心和头疼的一个问题。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外、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和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是主要原因。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学水平,在教学设计中不断的反思,上课前认真准备,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学生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对于优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如高浩杰很聪明,做题速度很快,但计算太粗心准确率较低,我先表扬他,然后指出他美中不足的地方,鼓励他与细心交朋友,做更优秀的学生。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讲哪儿,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要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让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提高的。
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注重教的方式,努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4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书育人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准则。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做法。
1、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版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几何的一些知识》、《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我国古代有关三角的一些研究》、《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阅读教材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州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2、利用数学应用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不仅在于数学应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我们在讲授《直角三角形》引言课时,针对学生不重视这类问题的通病,向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事实:早在公元前两千年,我国的治水英雄大禹,为了解决在治水中的地势测量问题,就巧妙地利用了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了不少治水工程的难题,这种方法要早于西方三角术的研究达两千年之多。通过这个故事,不仅使学生看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而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积极性。在以后讲授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时,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数学知识只有最终同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实用价值。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给学生针对性地布置了一些实习作业,如自己制作测角器,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测量大雁塔的高度;或者建议学生到农村、工厂、建筑工地参观学习,了解数学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总之,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密切配合社会形势,市场经济变化态势,及时增加渗透生活、生产常识、金融投资常识、市场竞争常识等,引导学生处处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比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我启迪学生,你们个人就象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你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会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4、利用平面直角系及函数图象教学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数学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东西,我注意挖掘这方面的素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比如我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首先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划定点位置的工具,它把几何中研究的基本对象“点”与代数中研究的基本对象“数”联系起来,通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由它的两个坐标(横坐标、纵坐标)确定下来。由此加以引申,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实际上也有一些无形的坐标系,每个人进入社会后,就象平面内的点一样,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一般说来,个人的定位参数概括起来也有两个,即个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在这两个因素中确定定位高低、好坏的唯一能动因素是后天因素,那就说明个人在社会上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的后天努力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告诫学生,在初中这个人生观发展的十字路口,每个学生都应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为以后长大成才而努力学习。另外,在学习完函数图象后,通过对各类函数图象特征的总结,如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抛物线、有的是双曲线、有的是折线等,启发学生,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如同函数图象一样,有时平坦,有时崎岖;有时高潮跌起,有时低潮绵延,应始终保持冷静向上的人生态度,去经受成功与失败的考验。
5、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思想,它较其它学科更为具体和广泛,这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如角的推广、函数的定义、轨迹的概念等都是运动和变化的思想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数的对立统一(正和负,整与分,有理与无理,实与虚)、运算法则的对立统一(加与减,乘与除,乘方与开方)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反映;一些定理、定义、公式、法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依赖,都反映了普遍联系的规律;还有反证法的思想,实际上是矛盾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在讲授相应新课的同时,适时地、恰当地渗透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数学方法的熟炼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重要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注意方法上文道结合,做到自然妥贴,切忌生搬硬套,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恰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滋润万物。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5
每位名师都有自己的风格特色、自己走向成功之路的实践经验。学习名师的经验,不可生搬硬套,不可踩着前人的脚印,不越雷池一步,误以为这就是对名师的尊崇,其实这样的思想和态度是学不好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对别人的方法和经验,有所取舍,有所发挥、有所创新。就像蜜蜂采百花酿蜜一样,要善于汲取百家之长。
我们要学习名师,同时要以同样谦和的态度向身边的教师学习。特别是年轻教师,他们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新鲜活泼的教学方法和好的教学经验,不能视而不见。所谓汲取百家之长,自然也包括广大教师的`经验,甚至还包括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这样,才能不拒细流,海纳百川。
当我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蹒跚摸索不知所措的时候,徐斌老师鲜活的教改经验令我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我想看到的课堂场面吗?我深深地被学生乐学、善学、会学、爱学的热烈场面所吸引。同学们怀着浓厚的兴趣,跟着徐老师一步步走进那充满生机的数学王国。课堂上,同学们时而紧锁双眉,沉思不语;时而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急性子的孩子索性跑到讲台前,引经论典,据理力争,思维碰撞的高潮时时迭起。孩子们在学习中充分体会着参与的快乐,合作的愉悦。徐老师与孩子们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人格的碰撞,使孩子们倍受激励和
鼓舞。抽象的数学课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妙趣横生。我好像在茫茫的沙漠中看到一块生命的绿洲,他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活力。听了徐老师的课和研读他的著作《走近徐斌》以及听了他的讲座,我发现他的教学改革决非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而是更多融入了他的教育思想和灵魂。徐老师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宗旨,他把对事业、对学生浓浓的爱融进了课堂中。我从徐老师为学生所创设的支持性学习环境中可以感受到他教育思想的内涵。
其实,值得我学习的老师还很多,身边的同志都是我的老师,他们政治上关心我,业务上帮助我,我十分敬佩他们。特别是很多年轻教师,他们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新鲜活泼的教学方法和好的教学经验,不能视而不见。所谓汲取百家之长,自然也包括广大教师的经验,甚至还包括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我想,只要我们留心学习,虚心请教,就会常常有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6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如何提高小学生整体数学素质,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当前,要想让学生一节课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
今年也是我第一次带三年级的数学课,今年是我和学生一起来学习。因为学生是从二年级带上来的,所以少了师生之间的磨合,可以很快进入到学习当中。二年级时,有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但仍有部分学生学习习惯相当差劲,今年的教学,最令我烦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作为教师的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也是很关键的。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不断的反思,上课前认真准备,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二年级教学时对他们的了解,总体来说孩子们的计算能力较差,在课堂上做练习会出现数指头、口算等不好的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注重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数学学习中我更注重孩子的态度、习惯而不是成绩,所以对于孩子上课听讲以及作业书写情况要求较高,有问题时能够及时和家长沟通,共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发现将近一半的孩子不会自觉学习,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为什么学习。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数学,我在本学期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着重培养小老师。让程度稍好的学生选择课题,课下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备课,由学生主讲、老师补充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程度稍差的学生选择自己会的题目进行讲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学习品质。
2、建立数学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本册教材中数与代数的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此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数感,发展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运算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第一单元除法中《分桃子》一课,教科书借助圆片、小棒等直观模型,结合具体分一分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竖式的计算步骤及每一步的实际意义将每一步的计算过程与具体的分物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师引导、同桌互相说、单独提问等方法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和方法。并且呈现多元化算法,从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在教授第四单元《克 千克 吨》时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布置预习作业时专门会让学生提前去超市看食品包装袋上标的重量,并亲自感受一下,对克与千克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课上学生会通过自己的感受明白不同物体如何去选择质量单位。
4、在教学中要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已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随着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行渗透。例如第五单元第一课时《什么是面积》,我将通过摸一摸、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建立面积的表象,抽象出面积的概念,结合比较正方形与长方形面积的活动,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让学生感受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但是,教学中,由于经验的的缺乏在教学过程中明显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课堂气氛不活跃,合作流于形式等。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通过这两年的实践经验,我收获了很多,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低年级孩子相处,帮助他们更好的去学习,而且通过与学生家长和同事的交流,以及学生的日常表现,真心觉得一个孩子的学习是离不开家庭和学校共同的努力,缺一不可,但是不少家长觉得把孩子交给学校、老师就行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所以我们任重而道远。我认为,其实小学阶段更多的是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但是,大部分孩子的学习习惯并不是很好,这些习惯的缺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和家长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完善。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7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最让老师烦心和头疼的一个问题。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外、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和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是主要原因。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学水平,在教学设计中不断的反思,上课前认真准备,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学生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对于优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如高浩杰很聪明,做题速度很快,但计算太粗心准确率较低,我先表扬他,然后指出他美中不足的地方,鼓励他与细心交朋友,做更优秀的学生。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讲哪儿,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要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让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提高的。
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注重教的方式,努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8
教书以来,教数学的时间不少,有体会的时间不多。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点滴经验,结合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总结出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口算。
1、根据任教班级学生口算情况,制定本学期训练的具体目标。
(1)口算训练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有针对性的训练又为本册第四、第六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2)由于第四单元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因此在口算训练时可适当增加一些20以内进位加、特殊的口算题,如:25×2、25×4、15×2、15×3、15×4、15×6、14×5、12×5、16×5、125×8、125×4、17×3、45×2、24×5
2、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情况,定期进行口算的检测或期末达标检测,既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发现差距,又能让家长了解孩子计算的能力,同时任教老师也能从中分析,找准突破口,使训练的效果更好。
二、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和算法。
笔算除法的教学应在学习时多让学生通过用实物分一分,从中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如:24÷2=,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吸管分一分,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也就是先算哪一位上的数?通过一道题的实践是不够的,还要再次多摆1--2道并说出计算方法。由于书上没有任何的计算法则,但在教学时教师还是应把方法板书。 不管是笔算乘法或笔算除法,教学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估算是验证计算结果的较好手段之一,但经常在教学时会被遗忘或略略带过,没有成为学生计算的"好帮手"。
如:21×4 28×6 ( )×6<58
125÷5 96÷8 63÷3 360÷3
三、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对于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里程表》、《周长》、《年、月、日》,教学时可让学生寻找身边与知识有关的事物,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不断加深理解,从而达到概念的强化。
如:《里程表》通过实物让学生会计算用电量、计时表路程有多远,经过观察和理解后,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课外可布置学生寻找身边的一些生活物品判断用哪种重量单位较合适,填写后进行交流判断。
《周长》这单元既让学生感到新奇,但又是本册书的难点之一。教师在备课时感到很简单,不就是求封闭的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嘛。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只要记住计算方法就会算了。真正教时就发现并没有像老师想象的那样学生能较快理解并正确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原因有:
1、对"周长"这概念接触较少,学生没有充分理解。
2、当概念没有得到理解时,又学习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不明白方法由来只记住公式,因此当遇到较灵活的题目时,无从下笔。
四、注重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学生、多媒体已构成课堂教学系统的三大要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为轻松、愉快、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自己想办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没弄好不仅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连最起码的教学任务都完成不了。运用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认知、求知的内驱力少年儿童天性好奇,当他们接触新事物时,往往产生探索的欲望,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起点,也是发展智力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电教形式,把书本上静止的图形变成动态的图形,有利于沟通知识之间,图形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辩析能力,从而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学、爱学。借助多媒体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情境,不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习兴趣,激起了求知欲,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表象,降低了学习难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规律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带来困难。如果采用课件动态图象演示,在动中引路,动态地显示事物演变的过程,把整个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演示出来,而且其动态的演示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小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在巩固环节思想最易溜号,只有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寓学于乐,从而由"被动型"学习转为"主动型"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的容量大大增加。而且还可以建立题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题目进行练习,实施因材施教,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时、适量、适当的训练,实现"尖子生"吃得铇,"中下生"吃得了,达到减负增效的作用。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9
教了两年三年级数学,深深体会到了这是一个转型期的年级,这个学期的班级管理重要,教学也非常重要,当然最让我纠结的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再就是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学水平,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定具体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创设一些现实的情境,对于学生自身的厌学情绪,我通过与学生聊天来获得学生的信息,对症下药,效果比较明显。
我们在农村,我们班的数学,学习上困难比较大的后进生较多,我接过这个班以后就针对这个现象做了大量的工作,然后就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中继续实行“1帮1”活动,每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帮助一个学困生,每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辅导和考试,教师定期进行抽查。
(2)作为数学教师我每天都要辅导学困生。
(3)学困生自己制定出具体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定期在数学活动课上交流总结。
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重的位置,对于一步的计算题,要求用竖式计算,学生就用竖式计算,可是对于教师没有要求的计算题学生不习惯在演算纸上计算,而喜欢口算,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想了许多的办法都不能很好的纠正这个问题,没办法只好采取了每节课、每次测试检查演算纸的措施。
数学教学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思考性的活动,从实际从生活出发就会有收获。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0
教了两年三年级数学,深深体会到了这是一个转型期的年级,这个学期的班级管理重要,教学也非常重要,当然最让我纠结的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再就是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学水平,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定具体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创设一些现实的情境,对于学生自身的厌学情绪,我通过与学生聊天来获得学生的信息,对症下药,效果比较明显。
我们在农村,我们班的数学,学习上困难比较大的后进生较多,我接过这个班以后就针对这个现象做了大量的工作,然后就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中继续实行“1帮1”活动,每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帮助一个学困生,每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辅导和考试,教师定期进行抽查。
(2)作为数学教师我每天都要辅导学困生。
(3)学困生自己制定出具体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定期在数学活动课上交流总结。
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重的位置,对于一步的计算题,要求用竖式计算,学生就用竖式计算,可是对于教师没有要求的计算题学生不习惯在演算纸上计算,而喜欢口算,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想了许多的办法都不能很好的纠正这个问题,没办法只好采取了每节课、每次测试检查演算纸的措施。
数学教学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思考性的活动,从实际从生活出发就会有收获。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1
教了两年三年级数学,深深体会到了这是一个转型期的年级,这个学期的班级管理重要,教学也非常重要,当然最让我纠结的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再就是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学水平,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定具体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创设一些现实的情境,对于学生自身的厌学情绪,我通过与学生聊天来获得学生的信息,对症下药,效果比较明显。
我们在农村,我们班的数学,学习上困难比较大的后进生较多,我接过这个班以后就针对这个现象做了大量的工作,然后就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中继续实行“1帮1”活动,每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帮助一个学困生,每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辅导和考试,教师定期进行抽查。
(2)作为数学教师我每天都要辅导学困生。
(3)学困生自己制定出具体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定期在数学活动课上交流总结。
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重的位置,对于一步的计算题,要求用竖式计算,学生就用竖式计算,可是对于教师没有要求的计算题学生不习惯在演算纸上计算,而喜欢口算,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想了许多的办法都不能很好的纠正这个问题,没办法只好采取了每节课、每次测试检查演算纸的措施。
数学教学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思考性的活动,从实际从生活出发就会有收获。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2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书育人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准则。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做法。
1、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版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几何的一些知识》、《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我国古代有关三角的一些研究》、《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阅读教材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州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2、利用数学应用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不仅在于数学应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我们在讲授《直角三角形》引言课时,针对学生不重视这类问题的通病,向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事实:早在公元前两千年,我国的治水英雄大禹,为了解决在治水中的地势测量问题,就巧妙地利用了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了不少治水工程的难题,这种方法要早于西方三角术的研究达两千年之多。通过这个故事,不仅使学生看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而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积极性。在以后讲授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时,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数学知识只有最终同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实用价值。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给学生针对性地布置了一些实习作业,如自己制作测角器,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测量大雁塔的高度;或者建议学生到农村、工厂、建筑工地参观学习,了解数学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总之,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密切配合社会形势,市场经济变化态势,及时增加渗透生活、生产常识、金融投资常识、市场竞争常识等,引导学生处处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比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我启迪学生,你们个人就象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你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会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4、利用平面直角系及函数图象教学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数学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东西,我注意挖掘这方面的素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比如我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首先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划定点位置的工具,它把几何中研究的基本对象“点”与代数中研究的基本对象“数”联系起来,通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由它的两个坐标(横坐标、纵坐标)确定下来。由此加以引申,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实际上也有一些无形的坐标系,每个人进入社会后,就象平面内的点一样,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一般说来,个人的定位参数概括起来也有两个,即个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在这两个因素中确定定位高低、好坏的唯一能动因素是后天因素,那就说明个人在社会上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的后天努力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告诫学生,在初中这个人生观发展的十字路口,每个学生都应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为以后长大成才而努力学习。另外,在学习完函数图象后,通过对各类函数图象特征的总结,如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抛物线、有的是双曲线、有的是折线等,启发学生,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如同函数图象一样,有时平坦,有时崎岖;有时高潮跌起,有时低潮绵延,应始终保持冷静向上的人生态度,去经受成功与失败的考验。
5、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思想,它较其它学科更为具体和广泛,这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如角的推广、函数的定义、轨迹的概念等都是运动和变化的思想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数的对立统一(正和负,整与分,有理与无理,实与虚)、运算法则的对立统一(加与减,乘与除,乘方与开方)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反映;一些定理、定义、公式、法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依赖,都反映了普遍联系的规律;还有反证法的思想,实际上是矛盾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在讲授相应新课的同时,适时地、恰当地渗透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数学方法的熟炼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重要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注意方法上文道结合,做到自然妥贴,切忌生搬硬套,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恰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滋润万物。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3
短短的一学期教学工作又结束了,在这繁忙而充实的一学期中,我感触较多,现将本期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得失作如下总结:
一、把握教材,认真备课。
本期我所任教的是三年级,教材用的是人教版的新教材。本期的教学任务较繁重,其中知识点包括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和面积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之前,我充分的备好课,同时我深知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而备好课重要的一点是要备学生,由于接手本班了解到学生的整体成绩较差,而且不平衡,因此,我把基础知识的传授作为我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同时,也为优秀的学生作好“能量”的储备。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之中,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去吸引学生,用多种教学方法去感染学生,促使他们喜爱数学,愿意学习数学,比如,在进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量,拼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对待优生,我充分让他们吸饱、吃够;对待中等生,我让他们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特别是对待差生学习积极性不较高,我更加的重视他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
三、认真地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之后,我基本做到每课后立即反思,每单元反思,及时总结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得失,以便在后面的教学中发挥优点,克服不足,同时,积极学习其他有经验的教师的优秀经验,听他们的课,有什么教学中的困惑去请教他们。经过我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学生的学习氛围有所加强,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基本会积极主动的学习。
四、扎实做好作业批改
在布置作业时争取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对各种教学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培优转差工作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六、存在问题及今后改进措施
在教学工作中仍会有许多不足,总感觉时间“少”、任务重,对待差生的辅导仍有待加深,课堂40分钟的效率不够高,小组合作仍有待加强,没有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个别差生缺乏与他人的合作的意识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在兴趣培养及习惯养成中体验数学。
第二、在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感悟数学。
1.围绕生活实际设计数学活动。
2.在活动中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第三、解读教材,在有机整合和知识重组中呈现数学。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克服自身的不足,关心每一位学生,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集体中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数学,感受成功的喜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4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如何提高小学生整体数学素质,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当前,要想让学生一节课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
今年也是我第一次带三年级的数学课,今年是我和学生一起来学习。因为学生是从二年级带上来的,所以少了师生之间的磨合,可以很快进入到学习当中。二年级时,有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但仍有部分学生学习习惯相当差劲,今年的教学,最令我烦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作为教师的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也是很关键的。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不断的反思,上课前认真准备,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二年级教学时对他们的了解,总体来说孩子们的计算能力较差,在课堂上做练习会出现数指头、口算等不好的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注重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数学学习中我更注重孩子的态度、习惯而不是成绩,所以对于孩子上课听讲以及作业书写情况要求较高,有问题时能够及时和家长沟通,共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发现将近一半的孩子不会自觉学习,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为什么学习。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数学,我在本学期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着重培养小老师。让程度稍好的学生选择课题,课下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备课,由学生主讲、老师补充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程度稍差的学生选择自己会的题目进行讲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学习品质。
2、建立数学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本册教材中数与代数的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此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数感,发展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运算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第一单元除法中《分桃子》一课,教科书借助圆片、小棒等直观模型,结合具体分一分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竖式的计算步骤及每一步的实际意义将每一步的计算过程与具体的分物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师引导、同桌互相说、单独提问等方法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和方法。并且呈现多元化算法,从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在教授第四单元《克千克吨》时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布置预习作业时专门会让学生提前去超市看食品包装袋上标的重量,并亲自感受一下,对克与千克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课上学生会通过自己的感受明白不同物体如何去选择质量单位。
4、在教学中要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已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随着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行渗透。例如第五单元第一课时《什么是面积》,我将通过摸一摸、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建立面积的表象,抽象出面积的概念,结合比较正方形与长方形面积的活动,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让学生感受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但是,教学中,由于经验的的缺乏在教学过程中明显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课堂气氛不活跃,合作流于形式等。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通过这两年的实践经验,我收获了很多,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低年级孩子相处,帮助他们更好的去学习,而且通过与学生家长和同事的交流,以及学生的日常表现,真心觉得一个孩子的学习是离不开家庭和学校共同的努力,缺一不可,但是不少家长觉得把孩子交给学校、老师就行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所以我们任重而道远。我认为,其实小学阶段更多的是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但是,大部分孩子的学习习惯并不是很好,这些习惯的缺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和家长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完善。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5
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结束,静下心来反思这一学期的数学教学情况,有苦、也有甜。日常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在与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过程中,也有不少的体验与反思。为使以后的数学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为总结经验,以备以后更好的进行数学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特在此对一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 认真编写教学案和导学案。
本学期,根据课程方案的要求,数学课每周调整为四节。如何利用好这四节数学课,既让学生掌握好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能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张扬自己的个性,培养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此,我在备课方面,认真做到两点:
1、 认真编写教学案。备课时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认真编写教学案,力争突出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大家熟悉的情境,这样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起他们学数学的欲望。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2、 认真编写导学案。为了更好的做到数学教学的前瞻和后延,切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根据学校的统一要求,认真编写导学案,做到导学条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让学生根据导学案,就能做到自己能学会的自己学会,自己学不会的带到课堂解决,切实做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改进数学教学管理,利用小组自主管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下面对这一方法做一具体的总结:
一、 小组的形成
1、小组长的产生。首先在全班范围内选出小组长,小组长是小组管理的核心,小组长的选拔是小组管理的核心。小组长的人选必须具有:①数学学习优秀。②在班级内有一定的威信。③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2、小组组员的分配。把除小组长以外的学生按学习成绩、基本素质等情况分成A、B、C三等。按照自由组合、教师调控的方法由小组长和每一等级中的一名学生组成四人小组。
3、小组一旦形成,小组一旦形成,具有稳定性,不能随便调换。假如某一个同学想到其他组去,必须取得本小组组长的同意和想去的小组组长的同意,再取得老师的同意才能调换。如果某一同学由于某种原因,本小组一致同意不要他了,这个同学必须自行联系其他小组到其他小组中去。这样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珍惜本小组的荣誉,为本小组的荣誉做出自己的贡献,争取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认可和尊重。
4、小组学习指导:
① 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小组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学习要让每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讨论之前,要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
② 小组长要做好调控:小组讨论、交流时每个成员必须发言,让差生先发言,防止小组讨论时优生发言,差生无言的局面。
③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别人发言。在小组学习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听别人的意见,在训练中让学生意识到倾听别人发言,既是一种尊重他人的`礼貌行为,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并且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这样做较好地融洽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强调了合作精神。
④ 让小组组员间相互检查知识的掌握情况,成为一种习惯。组员利用课余时间,相互检查近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相互当老师的意识和习惯。让小组始终处于学习相互督促,共同提高的氛围中。
二、小组管理的方式方法
㈠秩序管理。
1、课前相互提醒本小组成员做好上课准备。
2、上课过程中相互提醒并制止本小组成员上课说话、走神等违规行为,保证本小组成员把全部精力集中到课堂上。
㈡课内学习、研究。
1、我们学校采用学案导学的方法。在课前,老师把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自主预习新课。课堂上,小组长带领本小组成员对课前导学案的研究探索情况进行讨论交流,把本小组研究的成果统一认识形成本小组的研究成果,把本小组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提交到全班研究讨论。
2、上课过程中遇到的新生成的问题,由小组长带领全组研究、讨论,形成本小组的研究成果。小组任何组员的发言都代表本小组,是小组共同研究的成果。
3、由小组长检查某一部分知识本小组成员的掌握情况。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竖式的简便写法这部分知识,通过小组研究、交流、汇报,教师精讲点拨后,是不是全班同学都掌握了呢,特别是差生也掌握好了呢?这时我安排各小组看书质疑,相互检查。小组长就会根据平时的学习情况,重点检查本小组可能没有掌握的同学是否学会了,如果不会,全小组的同学就合力把他教会。这样就达到了小组共同提高的目的。
4、在自习课上,老师把练习题、练习卷等放给小组,让小组独立完成后小组合作检查,有弄不明白的问老师。这样老师帮学生解决的都是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㈢课外学习、研究。
1、作业的布置。我们的课外作业分两部分: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小组布置的作业。老师根据上课的安排,布置少量的必须的巩固作业和预习作业(例如导学案)。小组作业是小组长根据本小组组员的学习情况,和本小组成员共同协商,自主安排作业,可以是课本上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小组安排的作业往往是最有效的。
2、作业的检查。小组对于课外作业特别是本小组布置的作业,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对意见不统一的问题全组协商解决。对于检查出的错误,由小组长负责督促改正。
3、实际问题研究。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小组共同研究的有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在课余空闲时间,就聚在一起,相互交流自己的探索思路。研究结束,根据本小组的研究情况,填写研究情况汇报表。
㈣负责本小组的组员与家长的联系。
小组长掌握本小组每一个成员的家长联系电话,当本组组员取得成绩或出现错误时,小组长及时将情况通报给家长,以便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情况,并对孩子的表现做出及时的反应。当家长想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表现时,也可以直接拨打电话询问小组长,会得到自己孩子的最真实细致的情况。
三:小组评价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评价时应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对学生的评价,关系着学生是否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而产生更高的学习动力,是否了解自己的不足而勇敢的改正自己的不足,是否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为此,我对小组的评价采用了小组点评和定量评价的办法。小组点评,定期举行小组点评会。
1、组内点评:小组内的每个成员向本组其他成员介绍自己做了那些工作,在哪一方面取得了那些成绩,在哪一方面取得了那些进步。小组的其他成员对他做出肯定或否定评价。
2、小组长点评:由小组长对本小组成员进行点评,点评的主要内容:①本小组在本段时间里做了那些工作,取得了那些成绩。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6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点滴经验,结合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总结出三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口算。
1、根据任教班级学生口算情况,制定本学期训练的具体目标。
(1)口算训练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有针对性的训练又为本册第四、第六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2)由于第四单元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因此在口算训练时可适当增加一些20以内进位加、特殊的口算题,
2、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情况,定期进行口算的检测或期末达标检测,既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发现差距,又能让家长了解孩子计算的能力,同时任教老师也能从中分析,找准突破口,使训练的效果更好。
二、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和算法。
笔算除法的教学应在学习时多让学生通过用实物分一分,从中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如:24÷2=,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吸管分一分,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也就是先算哪一位上的数?通过一道题的实践是不够的,还要再次多摆1--2道并说出计算方法。由于书上没有任何的计算法则,但在教学时教师还是应把方法板书。
不管是笔算乘法或笔算除法,教学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估算是验证计算结果的较好手段之一,但经常在教学时会被遗忘或略略带过,没有成为学生计算的“好帮手”。
三、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对于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千克、克、吨》、《周长》、《年、月、日》,教学时可让学生寻找身边与知识有关的事物,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不断加深理解,从而达到概念的强化。
如:《千克、克、吨》通过实物让学生掂一掂理解1克、1千克有多重,再估一估1吨有多重,经过观察---掂---估后,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课外可布置学生寻找身边的一些生活物品判断用哪种重量单位较合适,填写后进行交流判断。
《周长》这单元既让学生感到新奇,但又是本册书的难点之一。教师在备课时感到很简单,不就是求封闭的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嘛。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只要记住计算方法就会算了。真正教时就发现并没有像老师想象的那样学生能较快理解并正确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原因有:1、对“周长”这概念接触较少,学生没有充分理解。2、当概念没有得到理解时,又学习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不明白方法由来只记住公式,因此当遇到较灵活的题目时,无从下笔。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7
教书以来,教数学的时间不少,有体会的时间不多。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点滴经验,结合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总结出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口算。
1、根据任教班级学生口算情况,制定本学期训练的具体目标。
(1)口算训练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有针对性的训练又为本册第二、第四、第六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2)由于第六单元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因此在口算训练时可适当增加一些20以内进位加、特殊的口算题,如:25x2、25x4、15x2、15x3、15x4、15x6、14x5、12x5、16x5、125x8、125x4、17x3、45x2、24x5
2、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情况,定期进行口算的检测或期末达标检测,既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发现差距,又能让家长了解孩子计算的能力,同时任教老师也能从中分析,找准突破口,使训练的效果更好。
二、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
笔算乘法的教学应在学习时多让学生通过用实物分一分,从中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如:24x2=,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吸管分一分,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也就是先用一位数与多位数的哪一位上的数相乘?通过一道题的实践是不够的,还要再次多摆1--2道并说出计算方法。由于书上没有任何的计算法则,但在教学时教师还是应把方法板书。
不管是笔算乘法或笔算加法,教学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估算是验证计算结果的较好手段之一,但经常在教学时会被遗忘或略略带过,没有成为学生计算的“好帮手”。
如:21x4
28x6
()x6
三、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对于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时、分、秒》、《测量》、《周长》,教学时可让学生寻找身边与知识有关的事物,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不断加深理解,从而达到概念的强化。
如:《测量》通过实物让学生会计算重量及路程有多远,经过观察和理解后,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课外可布置学生寻找身边的一些生活物品判断用哪种重量、长度单位较合适,填写后进行交流判断。
《周长》这单元既让学生感到新奇,但又是本册书的难点之一。教师在备课时感到很简单,不就是求封闭的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嘛。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只要记住计算方法就会算了。真正教时就发现并没有像老师想象的那样学生能较快理解并正确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原因有:1、对“周长”这概念接触较少,学生没有充分理解。2、当概念没有得到理解时,又学习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不明白方法由来只记住公式,因此当遇到较灵活的题目时,无从下笔。
四、注重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学生、多媒体已构成课堂教学系统的三大要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为轻松、愉快、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自己想办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没弄好不仅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连最起码的教学任务都完成不了。运用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认知、求知的内驱力少年儿童天性好奇,当他们接触新事物时,往往产生探索的欲望,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起点,也是发展智力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电教形式,把书本上静止的图形变成动态的图形,有利于沟通知识之间,图形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辩析能力,从而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学、爱学。借助多媒体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情境,不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习兴趣,激起了求知欲,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表象,降低了学习难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规律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带来困难。如果采用课件动态图象演示,在动中引路,动态地显示事物演变的过程,把整个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演示出来,而且其动态的演示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三年级的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在巩固环节思想最易溜号,只有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寓学于乐,从而由“被动型”学习转为“主动型”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的容量大大增加。而且还可以建立题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题目进行练习,实施因材施教,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时、适量、适当的训练,实现“尖子生”吃得铇,“中下生”吃得了,达到减负增效的作用。
20xx年xx月xx日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8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点滴经验,结合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总结出三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口算。
1、根据任教班级学生口算情况,制定本学期训练的具体目标。
(1)口算训练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有针对性的训练又为本册第四、第六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2)由于第四单元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因此在口算训练时可适当增加一些20以内进位加、特殊的口算题,
2、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情况,定期进行口算的检测或期末达标检测,既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发现差距,又能让家长了解孩子计算的能力,同时任教老师也能从中分析,找准突破口,使训练的效果更好。
二、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和算法。
笔算除法的教学应在学习时多让学生通过用实物分一分,从中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如:24÷2=,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吸管分一分,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也就是先算哪一位上的数?通过一道题的实践是不够的,还要再次多摆1——2道并说出计算方法。由于书上没有任何的计算法则,但在教学时教师还是应把方法板书。
不管是笔算乘法或笔算除法,教学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估算是验证计算结果的较好手段之一,但经常在教学时会被遗忘或略略带过,没有成为学生计算的“好帮手”。
三、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对于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千克、克、吨》、《周长》、《年、月、日》,教学时可让学生寻找身边与知识有关的事物,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不断加深理解,从而达到概念的强化。
如:《千克、克、吨》通过实物让学生掂一掂理解1克、1千克有多重,再估一估1吨有多重,经过观察——掂——估后,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课外可布置学生寻找身边的一些生活物品判断用哪种重量单位较合适,填写后进行交流判断。
《周长》这单元既让学生感到新奇,但又是本册书的难点之一。教师在备课时感到很简单,不就是求封闭的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嘛。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只要记住计算方法就会算了。真正教时就发现并没有像老师想象的那样学生能较快理解并正确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原因有:
1、对“周长”这概念接触较少,学生没有充分理解。
2、当概念没有得到理解时,又学习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不明白方法由来只记住公式,因此当遇到较灵活的题目时,无从下笔。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9
教了两年三年级数学,深深体会到了这是一个转型期的年级,这个学期的班级管理重要,教学也非常重要,当然最让我纠结的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再就是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学水平,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定具体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创设一些现实的情境,对于学生自身的厌学情绪,我通过与学生聊天来获得学生的信息,对症下药,效果比较明显。
我们在农村,我们班的数学,学习上困难比较大的后进生较多,我接过这个班以后就针对这个现象做了大量的工作,然后就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中继续实行“1帮1”活动,每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帮助一个学困生,每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辅导和考试,教师定期进行抽查。
(2)作为数学教师我每天都要辅导学困生。
(3)学困生自己制定出具体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定期在数学活动课上交流总结。
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重的位置,对于一步的计算题,要求用竖式计算,学生就用竖式计算,可是对于教师没有要求的计算题学生不习惯在演算纸上计算,而喜欢口算,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想了许多的办法都不能很好的纠正这个问题,没办法只好采取了每节课、每次测试检查演算纸的措施。
数学教学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思考性的活动,从实际从生活出发就会有收获。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20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点滴经验,结合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总结出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口算。
1、根据任教班级学生口算情况,制定本学期训练的具体目标。
(1)口算训练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有针对性的训练又为本册第四、第六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2)由于第四单元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因此在口算训练时可适当增加一些20以内进位加、特殊的口算题,如:25×2、25×4、15×2、15×3、15×4、15×6、14×5、12×5、16×5、125×8、125×4、17×3、45×2、24×2、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情况,定期进行口算的检测或期末达标检测,既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发现差距,又能让家长了解孩子计算的能力,同时任教老师也能从中分析,找准突破口,使训练的效果更好。
二、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和算法。
笔算除法的教学应在学习时多让学生通过用实物分一分,从中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如:24÷2=,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吸管分一分,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也就是先算哪一位上的数?通过一道题的实践是不够的,还要再次多摆1--2道并说出计算方法。由于书上没有任何的计算法则,但在教学时教师还是应把方法板书。
不管是笔算乘法或笔算除法,教学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估算是验证计算结果的较好手段之一,但经常在教学时会被遗忘或略略带过,没有成为学生计算的“好帮手”。
如:21×428×6()×6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课外可布置学生寻找身边的一些生活物品判断用哪种重量单位较合适,填写后进行交流判断。
《周长》这单元既让学生感到新奇,但又是本册书的难点之一。教师在备课时感到很简单,不就是求封闭的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嘛。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只要记住计算方法就会算了。真正教时就发现并没有像老师想象的那样学生能较快理解并正确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原因有:
1、对“周长”这概念接触较少,学生没有充分理解。
2、当概念没有得到理解时,又学习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不明白方法由来只记住公式,因此当遇到较灵活的题目时,无从下笔。
三、注重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学生、多媒体已构成课堂教学系统的三大要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为轻松、愉快、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自己想办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没弄好不仅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连最起码的教学任务都完成不了。运用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认知、求知的内驱力少年儿童天性好奇,当他们接触新事物时,往往产生探索的欲望,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起点,也是发展智力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电教形式,把书本上静止的图形变成动态的图形,有利于沟通知识之间,图形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辩析能力,从而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学、爱学。借助多媒体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情境,不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习兴趣,激起了求知欲,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表象,降低了学习难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规律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带来困难。如果采用课件动态图象演示,在动中引路,动态地显示事物演变的过程,把整个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演示出来,而且其动态的演示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在《图形的运动设计》中,利用计算机生动直观,变静为动,图文并茂放大细节,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教学内容,在创设情境中用计算机演示转动的风车,对称的蝴蝶不停地在挥舞着翅膀,小船平移的运动,实现教学的优化,由多媒体演示,旋转后的图形及平移和旋转的区别,通过风车转动动态,清晰地旋转过程,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了平移、旋转图形,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兴起盎然。
小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在巩固环节思想最易溜号,只有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多媒体技术为实现练习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方便。在内容上可以设计具有情景的趣味题,便于操作的游戏题,朗朗上口的儿歌题等;练习形式可以创设游戏性、娱乐性较强的数学游艺宫、脑筋转转弯、数学擂台赛、数学灯谜会、幸运大抽奖、看谁中大奖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寓学于乐,从而由“被动型”学习转为“主动型”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的容量大大增加。而且还可以建立题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题目进行练习,实施因材施教,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时、适量、适当的训练,实现“尖子生”吃得,“中下生”吃得了,达到减负增效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21
我担任三8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期间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工作中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工作之余,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充实自己的头脑,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一学期将过,我付出过辛劳,也有收获的喜悦。我在教学工作中以课堂教学为核心,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备课。
学期初,钻研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作业练习。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沉闷的局面,使学生乐于思考,敢于积极回答问题。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根究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作业。做到精讲多练,有针对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认真对学生的每一道错题进行纠错。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一、主要成绩和经验
1、用德律己
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及时总结得失,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本学期全勤,没因个人私事耽误学生一节课,能主动认真的服从和配合学校各级领导安排的工作,并与数学组同事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
2、用心教学
针对本班学生的差异和年龄特点,因材施教。教学中重点做到精讲多练,重视运用直观演示、运用学具动手操作,精心设计练习课,讲究练习形式的多样化,提高了练习效率。整体上使不同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
3、角色正确定位
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了“教”与“学”,“学”与“导”的关系,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认知结构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
4、达成“三维”目标
完成了如下知识教学目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初步认识了简单的小数,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理解了面积的含义,体会并认识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比较大小等。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备课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教学用书、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难点,上课时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个人教学经验积累
采取措施:
1、创设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的学习氛围,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点击,学生的创新火花。
2、课堂上引入开放性的例题,使学生在探索中促进发散和求异思维的发展。
3、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组织形式,采用问题式教学与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来揭示知识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问题与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流能力。
4、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5、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拓展练习,课堂上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
存在问题及下学期工作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1、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经常不完成。
2、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不能积极与老师配合,造成了学习差。
3、还有一部分同学做作业只讲数量、不讲质量,书写较差,正确率较低。
二、今后努力方向和设想
通过测查,我欣喜地看到,学生基本掌握了必备的知识技能、数学思考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也看到了在取得成绩的过程中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后教学中应以积极的态度,冷静思考,正确面对,扬长避短。
1、重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
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通过测查发现,审题马虎、急于求成,考虑不周,是部分学生解题出现错误的通病,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冷静、全面地分析问题,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地搜集信息并正确处理信息,这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基础。操作大意,粗枝大叶,也是部分学生丢分的缘由,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
2,从微观指导变成宏观引领,为广大教师开拓了自主发展的空间,也向老师门提出了挑战。
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课标”精神。要认识到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相同点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和数学思考方法,不同的是转变那种“填鸭式”“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要正确处理“课标”四个方面的关系,认识到“四个方面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在教学中要防止“知识与技能目标该实的不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出现‘游离’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出现‘贴标签’现象。”
3、重视思维训练
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比以往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教师一方面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多角度的拓展,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注重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和策略的渗透。
4、重视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测试试卷信息量大,与生活的联系密切,灵活度大。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的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学好课本知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情境的点滴积累中建立起主动、正确的、灵活的思维模式,获得丰富的、内在的、自主的数学素养。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22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如何提高小学生整体数学素质,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当前,要想让学生一节课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
今年也是我第一次带三年级的数学课,今年是我和学生一起来学习。因为学生是从二年级带上来的,所以少了师生之间的磨合,可以很快进入到学习当中。二年级时,有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但仍有部分学生学习习惯相当差劲,今年的教学,最令我烦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作为教师的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也是很关键的。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不断的反思,上课前认真准备,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二年级教学时对他们的了解,总体来说孩子们的计算能力较差,在课堂上做练习会出现数指头、口算等不好的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注重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数学学习中我更注重孩子的态度、习惯而不是成绩,所以对于孩子上课听讲以及作业书写情况要求较高,有问题时能够及时和家长沟通,共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发现将近一半的孩子不会自觉学习,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为什么学习。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数学,我在本学期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着重培养小老师。让程度稍好的学生选择课题,课下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备课,由学生主讲、老师补充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程度稍差的学生选择自己会的题目进行讲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学习品质。
2、建立数学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本册教材中数与代数的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此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数感,发展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运算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第一单元除法中《分桃子》一课,教科书借助圆片、小棒等直观模型,结合具体分一分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竖式的计算步骤及每一步的实际意义将每一步的计算过程与具体的分物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师引导、同桌互相说、单独提问等方法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和方法。并且呈现多元化算法,从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在教授第四单元《克 千克 吨》时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布置预习作业时专门会让学生提前去超市看食品包装袋上标的重量,并亲自感受一下,对克与千克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课上学生会通过自己的感受明白不同物体如何去选择质量单位。
4、在教学中要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已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随着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行渗透。例如第五单元第一课时《什么是面积》,我将通过摸一摸、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建立面积的表象,抽象出面积的概念,结合比较正方形与长方形面积的活动,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让学生感受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但是,教学中,由于经验的的缺乏在教学过程中明显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课堂气氛不活跃,合作流于形式等。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通过这两年的实践经验,我收获了很多,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低年级孩子相处,帮助他们更好的去学习,而且通过与学生家长和同事的交流,以及学生的日常表现,真心觉得一个孩子的学习是离不开家庭和学校共同的努力,缺一不可,但是不少家长觉得把孩子交给学校、老师就行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所以我们任重而道远。我认为,其实小学阶段更多的是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但是,大部分孩子的学习习惯并不是很好,这些习惯的缺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和家长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