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精选20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篇1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王三阳老师编写的《做幸福的教师》一书,通过该书的阅读使我深刻体会到: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的深刻含义,使我对和谐教育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当今的社会是和谐的社会,和谐既是人和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又是人和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所谓和谐教育就是一种公平、诚信、法制和人文的教育,和谐教育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因此,和谐教育在当今社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可以清晰的回忆出自己的成长过程,如果自己喜欢某个老师,就会喜欢听他的课,甚至喜欢他模仿他的一举一动;如果自己不喜欢某个老师,则会不喜欢听他的课。现在我们正进入一个信息时代、网络的时代,一些青少年知道的事情比大人还多,知识面比较广,正如一个中学生说的“现在的父母都是菜鸟,我们是老鸟。”在目前菜鸟教育老鸟的时代,没有相处的良好关系就没法进行很和谐的教育。因此,作为一个老师要学会与学生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过去的那种“师道尊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思想要有所改变。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好的关系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理解、信任、尊重、帮助、学习。只有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有和谐的教育,教育才会有较大的收获。
怎么才能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有和谐的教育呢?
首先作为老师就要尊重、理解学生,老师在学生面前,天生就有一种威望,很多学生都很怕老师。但老师要想法让学生亲近你,不能高高在上,应尽量表现出平等的关系。
其次是老师要学会“表扬”孩子,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老师出于内心爱护、关心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有人说:“好的关系就是鼓励表扬孩子。”无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对学生以表扬为主永远是对的`,但是绝不能没有批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如果只有表扬没有批评,学生将来无法承受挫折。教师应出自内心的关爱,对学生进行抗挫折的教育。
第三,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处理学生问题的方式方法要有所改变,教育家苏堆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中的最微妙的接触”,老师每天面对突如其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面对犯错的学生时,要注意冷静思考,细致地研究,寻找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过去那种板起面孔,急风暴雨似的训斥做法早已不合时宜,讽刺、挖苦甚至体罚的做法更是损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要学会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
第四,我们经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老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克服困难,独立解决一个个的难题,这样才能培养出自信、坚强、独立的人。
第五学会欣赏学生。教师只有懂得欣赏学生,学会欣赏学生,善于发现他们各自的独特之处,善于抓住时机赞赏他们的进步和闪光点,才能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信心和动力。学生才会加倍努力。这时,教师的期望才会得到实现。
总而言之,构建和谐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家庭,和谐的师生的关系才会有和谐的教育,和谐的教育才会有学生和谐的成长。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篇2
当我手捧《做幸福的老师》这本书时,室友张凡名很真诚地说:“你就是最幸福的老师呀!”是的,无论班级事务多么琐碎,不管脚步多么匆忙,我都从未对教师职业有倦怠感。我的确是一名幸福感爆棚的老师。
我幸福,因为我对教师职业充满敬畏。我的爷爷是老师,我的父亲也是老师,而且都是乡里有名望的好老师。父亲是一名语文老师,从小我就看着他站在三尺讲台,笑容满面地教他的学生认字、读书、写文章……他总有办法把一个个陌生的拼音字母神奇地变成一个个熟悉的音节;总有办法叫那些方块字排成队,“书写”动听的儿歌,“讲”有趣的故事;总有办法化解学生心中的烦忧,让沮丧的神情挂上甜美的悦色。他灯下批阅作业的身影成了我生命中最鲜亮的记忆。父亲是我的偶像,当教师成了我的梦想。填报高考志愿时,我不假思索,郑重地写下了“师范学校”,实现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愿望。
我幸福,因为顽劣学生的心田被我理解宽容的犁耕耘妥当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成年人来说,犯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事,对于那些年纪尚小的学生来说,犯错误就更是情有可原了。”我十分认同作者的看法。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的学生总会有差异,存在所谓的“后进生”。面对这个群体,教师的态度不同,方法不同,收效就不同。教师是经师,更是人师。顽劣孩子更需要我们用爱去触摸,用爱去感化。记得曾经教过的一个刘姓学生,他父亲双目失明,母亲双腿自膝盖以下截肢。因为缺失监护加上自卑,他十分顽劣,班里的恶作剧几乎都是他一人“包揽”:考试时不会做题便一把抓过同桌的试卷撕得粉碎,饭菜不合口味便把饭碗倒扣在同学头上……我强压怒火,暗暗告诫自己:多一点耐心,少一些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点冲动。孩子虽顽劣,但也有自尊心,他这样做是在找存在感,想得到同学的关注,引起老师的重视。每次他“耍泼”的时候,我都冷处理。几次下来,他居然有了一些改变。有一次,我发现他与一位同学相遇在狭窄的过道,居然主动退让了。我马上给他送去一张小纸条:“你真有礼貌!”得到我的肯定,他一天天在变化,课堂上不再干扰别人了,这时候我会亲切地抚摸一下他的头以示鼓励。他连续一个星期按时上交作业了,我送他一套《成语故事》。爱可以包容一切,爱可以激发求知欲和上进心,爱是催开生命之花的源泉。一次他在日记中写道:“老师这样看重我,我不能对不起老师。”现在他正在长沙一家证券公司上班,每年春节,不管多忙他都会到家里来看望我。
我幸福,因为我珍惜拥有。教师节这天,我收到了几乎全班学生送来的鲜花。看着五彩斑斓的花束,心里满是甜蜜。在欣赏这些礼物时,一张皱巴巴的自制贺卡很显眼地跳入了我的眼帘,打开一看,是一幅稚气的水彩画,上面画着莫名的花和杂乱的草,右上角歪歪斜斜写着“老师,节日快乐!”,这粗糙得近乎丑陋的“礼物”我有点不屑,随手扔进了垃圾桶。但我立马后悔了,是谁送的?我丢掉的是孩子的真心啊!我连忙又拾起这张贺卡,把它和鲜花一起捧回了办公室。放学时,一个瘦弱的小女孩小心翼翼地走过来:“老师,你看到我的贺卡了吗?那是我自己做的,花、草是我自己画的,字是照着哥哥的写上去的。”我微笑着听她说完,心里一阵紧张……这个孩子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平时和奶奶一起生活,显然,家境并不宽裕。望着一脸虔诚的她,我的心里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多么懂感恩的学生,我差点把最宝贵的心给弄“丢”了。回到办公室,我把这张贺卡抽出来放在了办公桌的玻璃板下,并在画的右下方写下了“让鲜花和小草都享受教育的阳光”。孩子给了我一颗滚烫的爱心,也给了我教书育人的激情。
窗外秋风瑟瑟,心底热流涌动。正因为我有了桃李满天下的繁华,正因为我选择当了老师,才有了“洒播阳光耀心灵”的幸福。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篇3
当看到老师能每天和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一起生活,当看到老师能教小朋友读书识字,受那么多孩子尊敬崇拜时,当看到有那么漫长的暑假和愉快的寒假可以享受时,在我还是孩提时代,便萌生了当一名老师的梦想。然而,踏上工作岗位后,我却越来越觉得做老师太累了,做一个好老师更累!
说来也巧,为了营造读书氛围,这次寒假学校给我们每个年级组发了一本书,我们组拿到的就是王三阳老师所著的《做幸福的老师》,捧着新书,封面上增大突显的“幸福”两字,紧紧地吸引了我的眼球,扣住了我的心弦。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但却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有人觉得一家人和和睦睦是一种幸福,有人觉得过着安逸享乐的生活是一种幸福,有人觉得给自己周围的人带来幸福是一种幸福,有人觉得为人民服务是一种幸福……在没有拜读王老师此书前,我所追求的作为一名老师的幸福就是:能教出一批优秀的学生,不被教育学生过程中的棘手问题难倒,不被一大堆的作业累着,教出的学生个个都听话守纪、不犯错误,并能被所有的'学生尊敬着。用这样的标准来给幸福下定义,相信不会有哪一个老师会感到幸福的。因为这样的幸福是不现实的,是奢侈的,是消极的,甚至是自私的。要教出一批优秀的学生,自己首先要优秀;教育过程中怎么会没有棘手案例呢,这关键在于自己的教育智慧;批作业也能称为“累”吗;学生不是机器,机器也有出故障的现象,何况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守纪怎么了,要我这样的老师干什么用,引导他啊,犯错误怎么了,学校就是允许出错的地方啊;要被所有的学生尊敬着,自己首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这我做到了吗?
读了王老师这本书后,在与那么多“幸福的老师”用心灵展开的交谈中,我对幸福有了全新的理解,那就是——教育中只要能获得成功即是一种幸福。
如何获得成功呢?王老师在书中例举了一个个精彩诱人的案例,这些案例像一面面镜子,照出了“幸福的老师”的智慧,同时也照出了镜子后面的那个愚蠢的我,更照出了学生时代那个曾经贪玩、爱说话的我。
王老师在书中呼吁莫做“杀手”,而应撒播阳光耀心灵,通过毕淑敏的《谁是你的重要他人》中,那位长辫子老师的一个斩钉截铁的动作对毕淑敏造成的伤害,让我想起了小学里那个无拘无束的我:不管什么课上,我都学得很认真,只要是老师提出的问题,我都会举手,然而有一次,在我还仅在上二年级的时候,因为我回答得不合理,老师生气了,抛给了我“不知道不要一直举手瞎说!”这样一句无情的话,这句话也像一句咒语一样,使我在以后的课堂上,再也不敢举手瞎说了。如今想想,也许我还要感谢我的那位老师,因为没有她,在我当老师的今天也许会和她犯同样的错呢!上学期我就遇到了一个有点类似于年幼时我的一个学生。记得那是在教汉语拼音的时候,每次我抛出一个问题,或者出示卡片让学生读时,那只小手总是举得高高地,好几次我都没有给机会让他第一个读,心想待会儿一定要让他第一个来读。可是当我叫到他读的时候,只见他不断地改变口型却没有声音。我想:我要给他再思考一下的时间,也许一会儿就读出来了。可等了一会了,他还是在不断地变口型,仍然听不见声音。这又让我想起以前心理学老师曾经说过的话:小学阶段,有的男孩子口齿不是很伶俐,容易结巴,有时甚至是想好了说什么,可一站起来就忘了,这时,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帮一帮他们,帮他们开个头……想到这,我就帮了他一把。可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发现,每次只要第一个叫到他,他总是这样不断变口型。我想他不是口齿有问题,也许是还没有想好该怎么读,于是我就问他:“是不是还没有想好该怎么读?”孩子非常诚实地点了点头,于是我便表扬他:“你真是个诚实的孩子!下次如果你不会先不举手,想好了再举手,好吗?”孩子又开心地点了点头。应该说我没有扑灭这位孩子的学习激情与自信,正是缘于我的那位老师。
不管之前的我成了学生怎样的重要他人,但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一定会以毕淑敏和我自己的那个案例不断鞭策自己。
登向成功的梯子还有很多很多,但我觉得微笑教学是一条捷径。正如王三阳老师说的:微笑,是世界上最最娇艳美丽的花朵;微笑,是世界上最最意境悠远的诗歌;微笑,是世界上最最沁人心脾的芳香;微笑,是世界上最最动人心魄的旋律……微笑如此之美,试问有谁不喜欢微笑呢?
要问我最喜欢的一位老师是谁?那非刘岳云老师莫属。刘老师虽然只是我们的数学和体育老师,并非班主任,但他对我们的关心与细心却胜过班主任,当然喜欢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总是微笑着面对我们。说真的,每每只要一想到刘老师,眼前就会浮现出他那和蔼可亲的笑脸,浮现出刘老师像自己的爷爷一样,和你拉家常、聊天,和你一起打牌。记得好几次我和刘老师合作打升级时,我出错牌了,可刘老师总是微笑着说,没事,没事。也许就是刘老师一直微笑的缘故吧,每次作业本上看到是“100很好”时,我就仿佛看到了刘老师在对我微笑:写得很好,继续努力!只要看到一次“100好”,我就会找原因:是不是铅笔笨了?还是写得没有力?或者是字写得没有以前漂亮了?那下一次的作业我一定会加倍细心与努力了。
可见,微笑,不仅是对他人的信任,也是对他人的赏识,还是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微笑能鼓舞学生向上的勇气,从今天起,我将面带微笑走向生活,走向学生。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篇4
很早以前我就知道《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只是一直以来都没有时间去看,或者说自己没给自己挤出那样的时间来学习。这个假期,学校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有了这个规定,也就有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有了这样的压力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写一本书的读后感,这样宏大的工程我自恃不敢尝试,还是从读序有感开始吧!“重复他人的话语,无异于鹦鹉学舌;经由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思想,才是生命的活水。”陶老师告诉我们,一个不会思考的人,即使读的书再多,也不过是前人文字和观点的堆积罢了。陶老师这句话让我感受到思考对一个老师来说是多么重要。我们要想让自己的课堂精彩起来,照搬是万万不可的,借鉴也要慎重,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要充分分析自己的课堂,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生,找出属于自己的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生命不是对既有状态的重复”。仔细想想,我们周围有多少人在重复着自己的劳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驴拉磨一圈圈转的日子是多么的乏味,可是我们又有多少人想过要改变这种现状呢?陶老师说:“今天的陶继新,一定超过昨天的陶继新;明天的陶继新,一定超过今天的陶继新!”多么自信的话语,多么豪迈的气魄!作为我们,为了让自己的生命也有一丝华彩,即使是星微的一丝亮光,我们也应该为自己积累一点文化资本。让自己的心在岁月的磨砺中仍然能感受温暖的来临。
陶老师说:“千万不要故弄玄虚,更不要故作高深。”是的,我们读陶老师的文章,感觉就是在听一位智者娓娓讲述人生的故事,陶老师的语句真实、自然、质朴无华,似山涧流水,叮咚悦耳。陶老师说,十年前,他写文章的时候,也曾有意用上一些华丽的词句,可是在今天的他看来那是令他羞愧的事。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到了回归的陶老师,看到了正逐渐和自然融合为一体的陶老师,我一直坚信文风彰显人性的说法,觉得陶老师的自然质朴文风和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语句中那股透心的爽颇有相似之处。
也曾有过捧书阅读到深夜的时候,那只是因为我喜欢;也曾尝试着去背诵《论语》《老子》,那是因为我想倾听圣人心声,领悟他们的思想律动,让浮躁的我在圣人如水的心境中感受一丝超然;当课堂上的我捉襟见肘时,当我的微笑不再让孩子着迷的时候,教育类的专业书籍又走进我的书架,我对自己说,我只是想做一个称职的教师,做一个让孩子喜欢的教师,除此之外,别无它求。
读了陶老师《做一个幸福教师》才认识到,一个幸福的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文化资本,那样他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一个幸福的教师还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那样他的教学才不枯燥,他才能将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及时传达给学生,他的课堂才有吸引力;一个幸福的教师还要有一颗宁静的心灵,只有心的宁静,才不会被外界纷繁的世界所诱惑;一个幸福的教师必须有着高度使命感,使命感让他愈挫愈勇,让他心怀高远。
轻轻合上书,一个轻微的游丝样的声音飘过来:我距离幸福还有多远?我默默地记下曾经帮过我的长者,正在鼓励着我的朋友,始终鞭策着我的领导,记在心底,从不敢忘却,也很少提起。我知道我最好的回报方式就是默默地记着,并且努力不要辜负了他们。快乐是自找的,幸福是自己争取的。只要你带着一颗善良、美丽的平常心,就会发现世界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
我距离幸福还有多远?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只要踮起脚尖,我就会距离幸福更近一些。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篇5
第一次捧读《做幸福的老师》这本书,我便被这个醒目的书名吸引了。幸福的老师?老师的幸福?一口气读了近百页,自己也感到惊讶,实在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令人不舍放下,里面的每个故事都值得深思,值得回味,读来心情时而沉重,时而喜悦。
我感谢这本书的作者王三阳老师,感谢书中每一个动人的情节和每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它重新叩问着我的心灵:教师,真的能收获职业的幸福感吗?
我从事教师职业已十八年了,感觉做教师太累了。为了教学质量,教师殚精竭虑;为了学生的安全,教师绷紧神经;为了提高业务水平,教师加班加点。即便这样,微博的工资刚够养家糊口。由此,教师队伍中左顾右盼者有之,驻足观望着有之,心不在焉者有之……严重的职业倦怠感侵袭着我们的思想,常常让我们身心俱疲。在这个浮华喧嚣的世界里,我们教师心中的那份宁静似乎已渐渐远去,幸福——似乎是我们渴望而不可及的追求。
教师的幸福究竟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我徜徉在《做幸福的老师》一书中。文字读完了,思想的领悟却让我意犹未尽。书中的"微笑教学",书中的"教学相长",书中的"爱心长存",书中的"体验幸福"在我的心里忽然就产生了与幸福相关的一个灵感——教师,的确可以找到并享受自己的幸福。
很庆幸,我看到了王老师的这本书,让我能够重新回顾和审视自己的事业。他的话打动了我,触动了我心灵深处的'一根根细细的弦,我听到了幸福的呼唤。最让我动情的是,去年的教师节前夕,我刚刚在班上发了火,然而,孩子们在写给我的纸条里却没有对我的怨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真心与真情,有请求我原谅他们的调皮行为的,有向我保证要努力学习的,有表达尊敬与爱戴的。心中有种莫名的情愫在蔓延,眼中止不住的热泪滚滚而落……一幕幕动人的情景在脑海中浮现,似一股甘甜的清泉绵延不断地翻涌。突然,我明白了什么是幸福。原来,我是幸福的,只是幸福被一些表象所掩盖,需要用心去细细品味。
读了《做幸福的老师》我才认识到,一个幸福的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资本,那样他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一个幸福的教师还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那样他的教学才不枯燥,他才能将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及时传达给学生,他的课堂才有吸引力;一个幸福的教师还要有一颗宁静的心灵,只有心的宁静,才不会被外界纷繁的世界所诱惑;一个幸福的教师必须有着高度的使命感,使命感让他愈挫愈勇,让他心怀高远。
《做幸福的老师》让我回味无穷。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做幸福的教师,是目标;幸福地做教师,是践行;做教师的幸福,是成功。"做幸福的教师,应该是每位教师的精神追求,应该成为每位教师的最高生活境界!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从理解与尊重中来,从仁爱与豁达中来,从沟通与合作中来,从反思与研究中来。教师的幸福写在学生认真的作业本上,教师的幸福呈在学生满意的答卷上,教师的幸福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学生的毕业证和入学通知书是教师的幸福,教师节学生送来的温馨贺卡和溢香鲜花是教师的幸福,满天下的桃李打来的电话是教师的幸福……
只要有爱的阳光,只要有爱的雨露,总有一天,每一株稚嫩的幼苗都会成为参天大树。那时才是我们教师最幸福的时候。让我们一同努力吧,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成长,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篇6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一)
有幸拜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翻看了几页,就被陶老师平实却饱含人生哲理的话语所深深吸引,不觉看至深夜,还不忍将书放下。一本好书的确能启迪人的心智。与陶老师平静如水的心境相比,我感觉到自己的浮躁,与陶老师的“取法乎上”对比,我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我第一次意识到教师是幸福的,也从中读懂了怎样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一、感恩生活,享受幸福教育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以前我曾抱怨过教师职业的无聊乏味,曾因为工作的重复而淡漠了乐趣。其实幸福是一种心态,我们要用感恩的心态对待教学生活,在平凡、琐碎中,寻找快乐的种子。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我们就会觉得有这样一个岗位是幸福的:当我们坐在舒适宽敞的办公室里工作时,我们应该想到还有多少人为了生计正在不辞辛苦的劳作着;当我们抱怨福利待遇差的时候,我们要想着,还有多少人在为找不到工作而愁眉苦脸。在这样一个被誉为天底下最光荣的岗位上工作,我们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出无数有用的人才,这是我们莫大的荣耀,我们应该知足常乐。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来工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少一些抱怨,少一些消极,学会享受生活,享受课堂,享受学生带给我们的快乐。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生命就会充满温馨;长存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收获更多幸福!
回想在教学的生涯里有多少次这样的情景出现:感冒咳嗽时,学生将含片递到我的手中,“老师您嗓子不好,含着它会舒服很多的。”因为批改作业这肩膀不舒服,“老师,我给你捏捏肩膀吧。”多少次,刚准备到处翻找红油笔,给学生批批作业,一只红笔已经出现在我眼前,“老师,给你用!不用再找了。”这样的事例真的是举不胜举,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感受,它是教师个人价值观的体现。我们不能因为工作的重复而淡漠了激情。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只有懂得感受教育事业的幸福的教师才是真正热爱教育的老师。
二、取法乎上,提升精神质量
陶继新老师特别注重读书,注重读书的质量,“取法乎上”四个字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仔细想想这话多么精辟,以前我也很喜欢看书,可更多的是把书当成一种休闲方式,我喜欢看《知音》《女友》《小小说》之类的书籍,而对于《论语》《压根就从来没想过去读,觉得那样的书籍太枯燥无味了。在陶继新看来,读书是人类生存的必须,是获取文化最关键的途径之一,正像人需要吃饭、休息一样,这是必须且必要的事情。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就是“在49岁的时候,我从《论语》选出85%以上的篇章背诵。”多么聪明好学的陶老师,时刻为自己储蓄文化,为心灵增加营养。让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深感惭愧!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只读是不行的,还必须有自己的思考,并把这些思考、想法、感受写下来,日积月累,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学校经常鼓励老师读好书,然后写读后感,后来我逐步意识到,能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就会对所读书目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不会一本书读过后很快就淡忘,对于书中有启迪意义的话语就应该多读几遍,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才好,那样的知识才会深入心灵之中,而不是浮于表面。
我想我们就应该像陶老师那样,及早在自己的精神仓库里储存一些文化食粮,只有这样,在我们年老时,才会发现自己的教学生活里留下了多少幸福的回忆,才能做一个身心都倍感幸福的教师。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篇7
读了荆志强老师的《幸福地做老师》后,我了解到“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打破常规,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目前,学校一直在研究“生本”教育。如何让“生本”的理念贯穿我们的历史教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以往我们的课堂是教师在上面讲的声嘶力竭,学生在下面似听非听。现在 的初中生我就有着非常明显的感觉,上课的时候,我一个人在上学讲。总是有的学生不听,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也是还难调动学生的兴趣。有时让学生自己来讲解吧,还扭捏不大方,声音小的只有自己才听得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的热情越来越低。但“生本教育”并不这样认为,它提出“学生 才是教学的最大资源,教学过程要以尊重学生的内部自然规律为教学前提”。
“生本教育”最著名的例子 中,其中有一个就是“抛秧启示”,什么是“抛秧启示”呢?插秧是种水稻的大农活。一直以来,农民把秧苗插得密密层层,以为付出得劳动越多,收获就会越多。 年复一年,人们照此方法办理,但禾苗产量依旧。不知谁发明了抛秧的方法,农民把插秧改为抛秧,却能带来丰收。初看起来,勤劳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回报,悠闲的却能带来丰收,完全有悖常理。其实,插秧贯注了我们的丰收的`意愿,但破坏了秧苗的自由生长的自然规律。类比到教育上来,老师就好像插秧的农民,主观意愿很 想丰收,但没想到当我们强行对秧苗进行密植时已经破坏了自然规律。学生也一样,他们是我们的秧苗,当我们将知识和行为变成一些细密的目标以后,就会对学生提出细密的要求。殊不知,学生对这种“保姆式”“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并不领情。因为,学生一般不愿意直接接纳外力所规定的规范。因为这些不是他们思想的一部分,而在于这些规范是否合乎儿童天性和如何使学生认同。总而言之,尊重人的自然规律,发展学生的天性,发挥学习的潜能。或许能取得以前苦教未果的 成绩。“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觉得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在课堂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并真正依靠学生自主地学;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情境;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快乐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篇8
最近拜读了陶继新老师的《做幸福的教师》一书,陶老师说:“文化一旦在心灵安顿之后,就成为了一生幸福的储蓄。”他掷地有声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弦,我不禁陷入了深思:作为老师,我幸福吗?自己真的收获了职业幸福感了吗?
《做幸福的教师》这本书分为三板块,一是《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二是《写作的“道”与“术”》,三是《打点幸福人生》。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主要谈的“取法乎上”诵读经典,这是浓缩了精华,可以让教师从书中汲取养分。读书可以明智,可以医愚。读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学无止境,读书不仅是学生时代的事,更是我们一辈子要做的事。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书籍的陪伴,这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做幸福老师,就要懂得去享受读书的.乐趣,懂得用知识去武装自己的头脑,丰盈自己,让自己做一个知识广博的人。陶老师给我们列举了许多名人静心读书的事例,陶老师提到:“每一个教师只有一次生命,读书的质量的高下优劣,往往决定这其走向是幸福还是悲苦。希望教师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实现文化升值,不但让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攀升,而且也让整个生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是个文化人,所谓文化就是以文“化”人。也就是说教师既要接受文化之“化”,又要以文“化”人。教师为人师表,首先自己得有内涵,有修养,做好学生的表率。而要想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经典文化一旦内化到教师的心里,外化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因为经典文化不仅流淌着智慧的光华,而且还摇曳着思想的要义。
《写作的“道”与“术”》主要讲的是教师“立言”的必要性,以及“道”“术”并进的理性思考与重要路径。陶老师提到:“目前不少教师不愿写作,甚至害怕写作,有的当了一辈子教师,真正用文字留下教育感悟与生命印迹者寥寥无几。”这个章节中陶老师通过采访勤于笔耕的教师,以及自己的写作经历与感悟,让我们教师明白一个道理:写作非但不是难事与苦事,反而有可能成为一种审美之旅。教师写作越多越好,教育教学水平也便越高,并可以由此照亮自己精神生命的前程。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也喜欢写一些教育随笔,把课堂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用笔记录下来,这也是我成长过程中的一笔精神财富。
《打点幸福人生》幸福是一种感觉,它传递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幸福地工作,幸福地生活,也是我们毕生的追求。作为教师,更是注重打造自己的职业幸福感。我们要学会在繁杂的工作中丰盈自己的精神与心灵世界,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宽容,学会微笑着面对生活,用一颗仁爱之心看待周围的一切。它会让我们从职业倦怠抑或其他痛苦的泥潭里挣脱出来,去主动地追求久违了的人生幸福,并享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精神之美。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只要心中有爱,无论人生的路多艰难,相信都能走过去。于是,生命在持续发展中变得更加美好,快乐地走进幸福的殿堂,这就是幸福的人生。
对于什么是幸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诠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是教师的职业幸福。幸福,并不遥远,就存于每一个人的心中!让我们以书为友,沉淀自己,完善自我,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宽容之心,教书育人,做一个新时代的幸福教师。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篇9
很早以前我就知道《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只是一直以来都没有时间去看,或者说自己没给自己挤出那样的时间来学习。这个假期,学校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有了这个规定,也就有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有了这样的压力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写一本书的读后感,这样宏大的工程我自恃不敢尝试,还是从读序有感开始吧!“重复他人的话语,无异于鹦鹉学舌;经由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思想,才是生命的活水。”陶老师告诉我们,一个不会思考的人,即使读的书再多,也不过是前人文字和观点的堆积罢了。陶老师这句话让我感受到思考对一个老师来说是多么重要。我们要想让自己的课堂精彩起来,照搬是万万不可的,借鉴也要慎重,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要充分分析自己的课堂,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生,找出属于自己的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生命不是对既有状态的重复”。仔细想想,我们周围有多少人在重复着自己的劳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驴拉磨一圈圈转的日子是多么的乏味,可是我们又有多少人想过要改变这种现状呢?陶老师说:“今天的陶继新,一定超过昨天的陶继新;明天的陶继新,一定超过今天的陶继新!”多么自信的话语,多么豪迈的气魄!作为我们,为了让自己的生命也有一丝华彩,即使是星微的一丝亮光,我们也应该为自己积累一点文化资本。让自己的心在岁月的磨砺中仍然能感受温暖的来临。
陶老师说:“千万不要故弄玄虚,更不要故作高深。”是的,我们读陶老师的`文章,感觉就是在听一位智者娓娓讲述人生的故事,陶老师的语句真实、自然、质朴无华,似山涧流水,叮咚悦耳。陶老师说,十年前,他写文章的时候,也曾有意用上一些华丽的词句,可是在今天的他看来那是令他羞愧的事。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到了回归的陶老师,看到了正逐渐和自然融合为一体的陶老师,我一直坚信文风彰显人性的说法,觉得陶老师的自然质朴文风和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语句中那股透心的爽颇有相似之处。
也曾有过捧书阅读到深夜的时候,那只是因为我喜欢;也曾尝试着去背诵《论语》《老子》,那是因为我想倾听圣人心声,领悟他们的思想律动,让浮躁的我在圣人如水的心境中感受一丝超然;当课堂上的我捉襟见肘时,当我的微笑不再让孩子着迷的时候,教育类的专业书籍又走进我的书架,我对自己说,我只是想做一个称职的教师,做一个让孩子喜欢的教师,除此之外,别无它求。
读了陶老师《做一个幸福教师》才认识到,一个幸福的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文化资本,那样他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一个幸福的教师还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那样他的教学才不枯燥,他才能将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及时传达给学生,他的课堂才有吸引力;一个幸福的教师还要有一颗宁静的心灵,只有心的宁静,才不会被外界纷繁的世界所诱惑;一个幸福的教师必须有着高度使命感,使命感让他愈挫愈勇,让他心怀高远。
轻轻合上书,一个轻微的游丝样的声音飘过来:我距离幸福还有多远?我默默地记下曾经帮过我的长者,正在鼓励着我的朋友,始终鞭策着我的领导,记在心底,从不敢忘却,也很少提起。我知道我最好的回报方式就是默默地记着,并且努力不要辜负了他们。快乐是自找的,幸福是自己争取的。只要你带着一颗善良、美丽的平常心,就会发现世界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
我距离幸福还有多远?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只要踮起脚尖,我就会距离幸福更近一些。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篇10
《做幸福的老师》这本书,里面的每个故事都那么的令人值得深思,值得回味,教师职业是最日常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琐细得让人不愿复述,甚至总被人视为重复性的劳动,然而王三阳教授却从日常的看似琐碎的教师生活流程中看出了创造与自尊。作者不仅发现幸福,而且系统地探讨了教师幸福的内涵及其表现。
我知道:要成为一名真正幸福的老师,还很遥远。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能够快乐地做自己想做、能做和可以做好的事情。追求幸福是每个人必生的所求所愿,享受着那份来自家人、朋友、同伴以及生活中的幸福时刻。然而曾几何时,我们是否感受过来自教师这一职业的幸福。当满桌子的作业摆在你面前等待批改的时候,当纷沓而至的备课、学案、反思、笔记轮番轰炸的时候,当一个个“问题孩子”层出不穷的问题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当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还要把教案写出来的时候,你是否觉得教师这份工作真的很累,很辛苦?你是否还能发自内心地露出灿烂的笑容,心满意足地说:我很幸福!可是细细想想吧,我们的教师行为是否与说的相一致?就比如面对问题学生,您自己是否能有足够的耐心呢?这时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在看到一些表现出色、成绩优秀同学时的心花怒放,和看到成绩较差、经常捣乱的同学的火冒三丈。反观自己,我是否真的做到自己所说的真正喜爱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呢?在读过了王三阳教授的名为《做幸福的老师》这一教育专著后,让我的心为之一震,学生,难道不是我们的幸福?他们身上有着火一样的激情,我们常常感觉自己返老还童;他们的心思像白纸一样透明,我们不必担心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们虽然给我们带来了烦恼和忧虑,更多的却是拥护、爱戴和感动!和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一起,我们既可以永葆青春,让自己年轻,又可以“倚老卖老”,让自己深沉,我们怎不幸福?教育不是万能的,付出和收获有时也不一定成正比。幸福不是结果,而是我们回望成功之路时,那每一个细小、平凡、普通的细节,都是一朵让人心醉的幸福之花。要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我们就必须做好每一件细小的事,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激情满怀地上好每一节课,精心地批改好每一次作业,帮助每一个学生,反思每一次得失……
我是一名普通的老师,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幸福地做老师,和学生一起开心地玩,愉快地工作,当他们学习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及时辅导,当他们生病时,我们要嘘寒问暖,我们要让学生享受伟大的师爱!我们照亮了学生,我们也辉煌了自己。每当节日来临时,收到学生那发自内的祝福与问候时,收到学生自己用心制做的贺卡时,你能不觉得幸福吗?当你看到自己所教的学生成绩进步啦,你能不感受到快乐吗?当你看到自己教的学生有了更好出息时,你能不快乐吗?当精心准备的公开课受到领导同行的赞赏,我们能不觉得幸福吗?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我们需要懂得享受教育带来的幸福感。满怀理想憧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柔情,才能感受教育的快乐。当自己在一种幸福的状态下工作生活,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工作是快乐的,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可爱的。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会更加用心工作。用自己的“有为”来获得学生的爱戴,收获工作的快乐,才能领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丰厚含义。
面对我们的问题学生,接受慢,有很容易遗忘,作业不好好完成,我们的老师,怨天尤人了吗?埋怨学生不学习,不听话,难以教育了吗?没有!实际上,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
有位老太太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伞店老板,小女儿当了染坊的主管。于是老太太整天忧心忡忡。逢上晴天她担心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逢上雨天,她又深怕小女儿染出的布晾不出去。一个聪明的人告诉她:“老太太,你真是好福气啊!下雨天,你大女儿家的生意兴隆,大晴天,你小女儿家顾客盈门!哪一天你都有好的消息!”老太太听了很高兴,是呀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去改变自己的生活,这是属于每一代人的最伟大的发现。
从事帆船运动的朋友说:“当一个人在大海中航行时,他当然不可能改变海面的风向,但他却可以通过不断调整船上的风帆,让自己一直向目的地驶去”,因为我们无法改变现实,改变环境,唯独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比尔·盖茨说过:“生活是公平的,你要去适应他。”也就是说,欲改变学生,必须从我们自己开始。其实真正改变了自己,也就在改变着学生,改变了社会。”
总之,“没有最好的老师,只有更好的老师”,希望所有的老师象王三阳老师学习,学习他那种对学生的态度,学习他先进的教育理念,做一名幸福的老师,用我们的执着,用我们的智慧,用爱与宽容,在成就孩子们的同时,成就我们一生的幸福。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篇11
“遇到什么样的老师,学生你无法选择,就像你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一样;假如一生中能遇到一个好老师,你是幸运的,遇到两个好老师,你是幸福的。”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是多么地重要。作为教师的我,为什么不能努力成为一个让学生喜欢、自己感到幸福的老师呢?读了王三阳编写的《做幸福的老师》,我就怎样成为一名幸福的老师有了一点自己的感悟。
一、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品质
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备哪些品质呢?
爱心: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不会是一个好教师,一切的工作都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一个有爱心的教师就是上帝派来人间的天使。
责任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旺,就看公民的素质,我们作为培育未来接班人的工程师,要想肩负起这个神圣的使命,就要有着超强的责任心。
宽容:面对犯错的学生,我们要耐心地教育,并用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因为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犯错中长大的。
公正:对待学生应公平、公正,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和信任。
自制: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要自制,不要在学生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
坚韧:做什么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所以我们应拥有坚强不屈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决心。
谦虚:谦虚是在肯定自己的基础上的低调。无论何时,我们都应抱有一颗谦虚好学、上进的心,向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习其长处。
当然你身上的优秀品质越多,你离成功就越近。
二、读书——自身影响,润物无声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一个教师,不仅自己应该手不释卷,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爱好阅读的习惯,这是教师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韩兴娥的故事,让我联想到我的教学,作为一年级的学生,解决识字量的问题,只有通过阅读,让学生爱上阅读,我们的教育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生活处处有学问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有许多问题是需要我们思索的,人的成长、成才,绝对不是仅仅学习几本教科书所能达到的,需要的是多渠道、多视角、多层次、多范围的他者教育和自我教育。也就是说,希望把学生禁锢在课堂上成就一切的想法,是很片面的,不切实际的。
我们应多让学生了解书本以外的知识,多带学生接触大自然,多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周围的人,身边的事都是教育的好素材。我们应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巧妙运用,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四、常反思、多写作——留下成长的脚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教育反思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育科研的丰富材料和实践基础。”
懂得反思的人才能不断进步,坚持写教学反思、教育日记会让我们不断地反省自己的教育工作,及时地改正错误,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反思得越多,经验就越多,让我们每个人都养成写反思的良好习惯吧!
总之,想成为幸福的老师,需要付出努力,实现目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艰难,只要我们在路上,就有实现的一天。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篇12
幸福:人类永恒不变的追求。无论各个阶层、每个个体,都会为了自身的幸福理想而奋斗。对于幸福的界定,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大体上,幸福是对现状的满足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是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
作为一名普通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幸福在哪里呢?假期,阅读了陶继新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仿佛对自己的教师生涯,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做一名幸福的老师要有高尚的职业情操。这是教书育人的前提,也是立德树人的导向。意大利诗人但丁曾经说过:“一个只是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很难用知识去弥补。”教师首先要做一个高尚的.人,做到知行合一。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担了重要的教育使命,是伟大的筑梦者。教师是辛苦的,但拥有高尚情操的老师,注定是与学生共同成长,一定也是快乐的。
做一名幸福的老师要有扎实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二十一世纪,知识总量激增,老师应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应对越来越高的教学需求。教师要有危机意识,这种危机意识会促进老师不断老岳自我,提升自己,从而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水准,奠定幸福的根基。
做一名幸福的老师要有仁爱之心。仁者,爱人也。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只有充满爱心的关注每一名学生,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爱心,使我们教书育人的动力。没有爱心的教育,只是应付了事,这样的老师是无法获得幸福感的。
要做一名好老师,就必须具备扎实的知识、不断学习的能力,更需要健全的人格、充满爱心的教育观。教师需要不断巩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形成更完善的教育观,去塑造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
教师职业虽然辛苦,但我们很幸福。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源自自身的心态和教学装填,更源于自身的教育信念和追求。用良好的心态面对我们的工作,用爱心面对我们的教育事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学生,也用心感悟师生间的和谐快乐,感悟教书育人的幸福。当我们的劳动被学生、被家长、被同事、被领导认可的时候,注定会被快乐包围,被幸福围绕!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使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做一名幸福的教师会感到教育成功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感到教育生活的充实和生命的价值。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篇13
读了荆志强老师的《幸福地做老师》后,我了解到“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打破常规,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目前,学校一直在研究“生本”教育。如何让“生本”的理念贯穿我们的历史教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以往我们的课堂是教师在上面讲的声嘶力竭,学生在下面似听非听。现在 的初中生我就有着非常明显的感觉,上课的时候,我一个人在上学讲。总是有的学生不听,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也是还难调动学生的兴趣。有时让学生自己来讲解吧,还扭捏不大方,声音小的只有自己才听得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的热情越来越低。但“生本教育”并不这样认为,它提出“学生 才是教学的最大资源,教学过程要以尊重学生的内部自然规律为教学前提”。
“生本教育”最著名的例子 中,其中有一个就是“抛秧启示”,什么是“抛秧启示”呢?插秧是种水稻的大农活。一直以来,农民把秧苗插得密密层层,以为付出得劳动越多,收获就会越多。 年复一年,人们照此方法办理,但禾苗产量依旧。不知谁发明了抛秧的方法,农民把插秧改为抛秧,却能带来丰收。初看起来,勤劳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回报,悠闲的却能带来丰收,完全有悖常理。其实,插秧贯注了我们的丰收的意愿,但破坏了秧苗的自由生长的自然规律。类比到教育上来,老师就好像插秧的农民,主观意愿很 想丰收,但没想到当我们强行对秧苗进行密植时已经破坏了自然规律。学生也一样,他们是我们的秧苗,当我们将知识和行为变成一些细密的目标以后,就会对学生提出细密的要求。殊不知,学生对这种“保姆式”“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并不领情。因为,学生一般不愿意直接接纳外力所规定的规范。因为这些不是他们思想的一部分,而在于这些规范是否合乎儿童天性和如何使学生认同。总而言之,尊重人的自然规律,发展学生的天性,发挥学习的潜能。或许能取得以前苦教未果的 成绩。“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觉得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在课堂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并真正依靠学生自主地学;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情境;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快乐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篇14
最近拜读了陶继新老师的《做幸福的教师》一书,陶老师说:“文化一旦在心灵安顿之后,就成为了一生幸福的储蓄。”他掷地有声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弦,我不禁陷入了深思:作为老师,我幸福吗?自己真的收获了职业幸福感了吗?
《做幸福的教师》这本书分为三板块,一是《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二是《写作的“道”与“术”》,三是《打点幸福人生》。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主要谈的“取法乎上”诵读经典,这是浓缩了精华,可以让教师从书中汲取养分。读书可以明智,可以医愚。读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学无止境,读书不仅是学生时代的事,更是我们一辈子要做的事。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书籍的陪伴,这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做幸福老师,就要懂得去享受读书的乐趣,懂得用知识去武装自己的头脑,丰盈自己,让自己做一个知识广博的人。陶老师给我们列举了许多名人静心读书的事例,陶老师提到:“每一个教师只有一次生命,读书的质量的高下优劣,往往决定这其走向是幸福还是悲苦。希望教师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实现文化升值,不但让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攀升,而且也让整个生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是个文化人,所谓文化就是以文“化”人。也就是说教师既要接受文化之“化”,又要以文“化”人。教师为人师表,首先自己得有内涵,有修养,做好学生的表率。而要想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经典文化一旦内化到教师的心里,外化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因为经典文化不仅流淌着智慧的光华,而且还摇曳着思想的要义。
《写作的“道”与“术”》主要讲的是教师“立言”的必要性,以及“道”“术”并进的理性思考与重要路径。陶老师提到:“目前不少教师不愿写作,甚至害怕写作,有的当了一辈子教师,真正用文字留下教育感悟与生命印迹者寥寥无几。”这个章节中陶老师通过采访勤于笔耕的教师,以及自己的写作经历与感悟,让我们教师明白一个道理:写作非但不是难事与苦事,反而有可能成为一种审美之旅。教师写作越多越好,教育教学水平也便越高,并可以由此照亮自己精神生命的前程。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也喜欢写一些教育随笔,把课堂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用笔记录下来,这也是我成长过程中的一笔精神财富。
《打点幸福人生》幸福是一种感觉,它传递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幸福地工作,幸福地生活,也是我们毕生的追求。作为教师,更是注重打造自己的职业幸福感。我们要学会在繁杂的工作中丰盈自己的精神与心灵世界,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宽容,学会微笑着面对生活,用一颗仁爱之心看待周围的`一切。它会让我们从职业倦怠抑或其他痛苦的泥潭里挣脱出来,去主动地追求久违了的人生幸福,并享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精神之美。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只要心中有爱,无论人生的路多艰难,相信都能走过去。于是,生命在持续发展中变得更加美好,快乐地走进幸福的殿堂,这就是幸福的人生。
对于什么是幸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诠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是教师的职业幸福。幸福,并不遥远,就存于每一个人的心中!让我们以书为友,沉淀自己,完善自我,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宽容之心,教书育人,做一个新时代的幸福教师。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篇15
在《做幸福的老师》一书中,我读到了李镇西老师关于《幸福比优秀重要》的文章,似冬日里的一股暖流,吹暖了心田,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回顾自己的教学历程。
如果有人现在问我“做老师,你幸福吗?”,那一瞬间,脑子里没有抱怨,没有牢骚,有的只是孩子们纯真信任的目光和他们带给我的点点滴滴的温情与感动,哪怕是一句温馨的问候,都会让我回味良久。
感知幸福
时光如流,岁月如梭,我已经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十余载,再回首,点点滴滴,不曾遗忘,每每想起,嘴角不自觉地上翘,满心的感动和满足。
运动会上,我扯开嗓子为队员加油,喊得久了,嗓子冒烟了,旁边的一个队员把一瓶水塞到我手里,说“老师润润嗓子……”,那一刻,幸福之感悄然而至,整个人马上满血复活了,我为孩子们对我的认可与容纳而窃喜着。
其实,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因为感觉到与孩子们相处的快乐,得到的那种幸福的满足感,才会更加用心于班级管理,争取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潜心琢磨自己的教学,争取用最简单的方法,最简洁的语言,让自己成为孩子们学习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感悟幸福
诚然,我们也会像镇西老师说的那样被外界的“名利”干扰着,被“晋级”困扰着,但是面对讲台下面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这些外在的东西都被我们排在了后面。我想没有哪一位老师在讲课的同时,还在思考着关于“晋级”的话题。李镇西老师说:“好老师标准”——课上得好,班带得好,分考得好。只要做到了这三好,家长信任我,学生依恋我,我就有了安身立命之本,我就“万事不求人”,我想,这也是我们大多数老师所追求的`三好境界。
“幸福,源于心态;不幸福,也源于心态”,不为名利患得患失,当你潜心钻研教材教法,课堂上知识传授系统而又深入浅出时,你会从学生们心领神会的眼神中,感悟到幸福;学生因为你的鼓励而大胆提问的时候,你会从眼神交汇中,感悟到幸福。学生对你的认可与喜爱,会让你由内而外的焕发自信的光芒。我们想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我们将学生给予的肯定,作为幸福;我们跟同仁们分享自己对教材教法的理解,我们将同仁们的赞赏,作为幸福。
追寻幸福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默默地做好自己,默默地享受教师这份职业带给自己的幸福。
李镇西老师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身被名缚,哪来自由?心被形役,何言幸福?”。其实,幸福远比优秀更重要。我们的追求很多,我们的梦想很多,但是要始终坚定自己心中的方向,一路高歌,我们期待优秀,但我们不把优秀当作枷锁,我们在乎自己每天是不是幸福的,做那个享受教师这份职业所带给我们幸福的人儿吧!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篇16
“遇到什么样的老师,学生你无法选择,就像你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一样;假如一生中能遇到一个好老师,你是幸运的,遇到两个好老师,你是幸福的。”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是多么地重要。作为教师的我,为什么不能努力成为一个让学生喜欢、自己感到幸福的老师呢?读了王三阳编写的《做幸福的老师》,我就怎样成为一名幸福的老师有了一点自己的感悟。
一、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品质
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备哪些品质呢?
爱心: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不会是一个好教师,一切的工作都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一个有爱心的教师就是上帝派来人间的天使。
责任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旺,就看公民的素质,我们作为培育未来接班人的工程师,要想肩负起这个神圣的使命,就要有着超强的责任心。
宽容:面对犯错的学生,我们要耐心地教育,并用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因为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犯错中长大的。
公正:对待学生应公平、公正,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和信任。
自制: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要自制,不要在学生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
坚韧:做什么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所以我们应拥有坚强不屈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决心。
谦虚:谦虚是在肯定自己的基础上的低调。无论何时,我们都应抱有一颗谦虚好学、上进的心,向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习其长处。
当然你身上的优秀品质越多,你离成功就越近。
二、读书——自身影响,润物无声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一个教师,不仅自己应该手不释卷,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爱好阅读的习惯,这是教师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韩兴娥的故事,让我联想到我的教学,作为一年级的学生,解决识字量的问题,只有通过阅读,让学生爱上阅读,我们的教育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生活处处有学问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有许多问题是需要我们思索的,人的成长、成才,绝对不是仅仅学习几本教科书所能达到的,需要的是多渠道、多视角、多层次、多范围的他者教育和自我教育。也就是说,希望把学生禁锢在课堂上成就一切的想法,是很片面的,不切实际的。
我们应多让学生了解书本以外的知识,多带学生接触大自然,多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周围的人,身边的事都是教育的好素材。我们应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巧妙运用,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四、常反思、多写作——留下成长的脚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教育反思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育科研的丰富材料和实践基础。”
懂得反思的人才能不断进步,坚持写教学反思、教育日记会让我们不断地反省自己的教育工作,及时地改正错误,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反思得越多,经验就越多,让我们每个人都养成写反思的良好习惯吧!
总之,想成为幸福的老师,需要付出努力,实现目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艰难,只要我们在路上,就有实现的一天。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篇17
“遇到什么样的老师,学生你无法选择,就像你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一样;假如一生中能遇到一个好老师,你是幸运的,遇到两个好老师,你是幸福的。”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是多么地重要。作为教师的我,为什么不能努力成为一个让学生喜欢、自己感到幸福的老师呢?读了王三阳编写的《做幸福的老师》,我就怎样成为一名幸福的老师有了一点自己的感悟。
一、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品质
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备哪些品质呢?
爱心: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不会是一个好教师,一切的工作都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一个有爱心的教师就是上帝派来人间的天使。
责任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旺,就看公民的素质,我们作为培育未来接班人的工程师,要想肩负起这个神圣的使命,就要有着超强的责任心。
宽容:面对犯错的学生,我们要耐心地教育,并用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因为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犯错中长大的。
公正:对待学生应公平、公正,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和信任。
自制: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要自制,不要在学生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
坚韧:做什么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所以我们应拥有坚强不屈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决心。
谦虚:谦虚是在肯定自己的基础上的低调。无论何时,我们都应抱有一颗谦虚好学、上进的心,向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习其长处。
当然你身上的优秀品质越多,你离成功就越近。
二、读书——自身影响,润物无声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一个教师,不仅自己应该手不释卷,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爱好阅读的习惯,这是教师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韩兴娥的故事,让我联想到我的教学,作为一年级的学生,解决识字量的问题,只有通过阅读,让学生爱上阅读,我们的教育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生活处处有学问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有许多问题是需要我们思索的,人的成长、成才,绝对不是仅仅学习几本教科书所能达到的,需要的是多渠道、多视角、多层次、多范围的他者教育和自我教育。也就是说,希望把学生禁锢在课堂上成就一切的想法,是很片面的,不切实际的。
我们应多让学生了解书本以外的知识,多带学生接触大自然,多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周围的人,身边的事都是教育的好素材。我们应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巧妙运用,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四、常反思、多写作——留下成长的脚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教育反思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育科研的丰富材料和实践基础。”
懂得反思的人才能不断进步,坚持写教学反思、教育日记会让我们不断地反省自己的教育工作,及时地改正错误,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反思得越多,经验就越多,让我们每个人都养成写反思的良好习惯吧!
总之,想成为幸福的老师,需要付出努力,实现目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艰难,只要我们在路上,就有实现的一天。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篇18
终于进入暑假了。随着七月的到来,我的这一届学生顺利毕业,与即将踏上另一段人生的学生们一一道别,目送他们离去的身影,难言的惆怅滋味浮上心头。就在这时,我拿到了陶继新老师的《做幸福的教师》一书,看着封面上陶老师明朗的笑容,不自觉地就让我带着微笑开始读起来了。
陶老师认为:“通过读书,特别是读高层次的书,我们教师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本质上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所以说,读书便成了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
随后,他列举了张斌利、王岱等名师大家的故事,具体而深入地揭示了教学与读书,教师的成长与读书之间的关系。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们成长的路标,用我们的言行甚至灵魂去影响孩子们的一生。我们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可是如何去拓宽我们心灵的宽度呢?读书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还记得我上小学时,非常喜欢我的语文老师,总觉得她的身上香香的,特别喜欢她温柔地望着我,对我饱含鼓励的眼神。她时常给我们念杂志上刊登的优秀文章,有些我至今还记得,甚至是我爱看书的习惯都源自她的启蒙。后来,我明白了原来她的与众不同是因为“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人诚不欺我。
后来大学毕业,进入学校成为一名老师后,读书慢慢少了,所读的书大多是一些教学方面的书籍,或者是消遣的快餐小说。总是觉得工作和生活忙忙碌碌,难以静下心来好好读书。直到加入了王南老师的名班主任工作室,才开始认真思考读书的价值。虽然仅短短一年时间,我读的专业书籍比之前的几年还要多,所得收获之丰让我总是后悔之前虚度了太多的光阴。陶老师说:“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如果只有知识,那你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看到一粒沙子仅是一粒沙子而已。但是一旦拥有智慧,就可以从一块石头里发现一道风景,从一粒沙中感悟灵魂的律动。”
读书,是为了修养自己,也是为了学生。读书和教学,是相得益彰的。真正的`名师,他的课堂设计绝不仅仅是对课标和知识的解读,他教给学生的是他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升华。多读一些大师们的著作,感受大师的精神和智慧,慢慢地,这些智慧和心得不断积攒,不仅丰盈了我们的生命,也能让我们的课堂在不经意间闪耀出智慧的火花,恰是“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篇19
读了荆志强老师的《幸福地做老师》后,我了解到“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打破常规,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目前,学校一直在研究“生本”教育。如何让“生本”的理念贯穿我们的历史教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以往我们的课堂是教师在上面讲的声嘶力竭,学生在下面似听非听。现在 的初中生我就有着非常明显的感觉,上课的时候,我一个人在上学讲。总是有的学生不听,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也是还难调动学生的兴趣。有时让学生自己来讲解吧,还扭捏不大方,声音小的只有自己才听得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的热情越来越低。但“生本教育”并不这样认为,它提出“学生 才是教学的'最大资源,教学过程要以尊重学生的内部自然规律为教学前提”。
“生本教育”最著名的例子 中,其中有一个就是“抛秧启示”,什么是“抛秧启示”呢?插秧是种水稻的大农活。一直以来,农民把秧苗插得密密层层,以为付出得劳动越多,收获就会越多。 年复一年,人们照此方法办理,但禾苗产量依旧。不知谁发明了抛秧的方法,农民把插秧改为抛秧,却能带来丰收。初看起来,勤劳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回报,悠闲的却能带来丰收,完全有悖常理。其实,插秧贯注了我们的丰收的意愿,但破坏了秧苗的自由生长的自然规律。类比到教育上来,老师就好像插秧的农民,主观意愿很 想丰收,但没想到当我们强行对秧苗进行密植时已经破坏了自然规律。学生也一样,他们是我们的秧苗,当我们将知识和行为变成一些细密的目标以后,就会对学生提出细密的要求。殊不知,学生对这种“保姆式”“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并不领情。因为,学生一般不愿意直接接纳外力所规定的规范。因为这些不是他们思想的一部分,而在于这些规范是否合乎儿童天性和如何使学生认同。总而言之,尊重人的自然规律,发展学生的天性,发挥学习的潜能。或许能取得以前苦教未果的 成绩。“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觉得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在课堂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并真正依靠学生自主地学;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情境;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快乐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篇20
有幸拜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翻看了几页,就被陶老师平实却饱含人生哲理的话语所深深吸引,不觉看至深夜,还不忍将书放下。一本好书的确能启迪人的心智。与陶老师平静如水的心境相比,我感觉到自己的浮躁,与陶老师的“取法乎上”对比,我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我第一次意识到教师是幸福的,也从中读懂了怎样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一、感恩生活,享受幸福教育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以前我曾抱怨过教师职业的无聊乏味,曾因为工作的重复而淡漠了乐趣。其实幸福是一种心态,我们要用感恩的心态对待教学生活,在平凡、琐碎中,寻找快乐的种子。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我们就会觉得有这样一个岗位是幸福的:当我们坐在舒适宽敞的办公室里工作时,我们应该想到还有多少人为了生计正在不辞辛苦的劳作着;当我们抱怨福利待遇差的时候,我们要想着,还有多少人在为找不到工作而愁眉苦脸。在这样一个被誉为天底下最光荣的岗位上工作,我们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出无数有用的人才,这是我们莫大的荣耀,我们应该知足常乐。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来工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少一些抱怨,少一些消极,学会享受生活,享受课堂,享受学生带给我们的快乐。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生命就会充满温馨;长存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收获更多幸福!
回想在教学的生涯里有多少次这样的情景出现:感冒咳嗽时,学生将含片递到我的手中,“老师您嗓子不好,含着它会舒服很多的。”因为批改作业这肩膀不舒服,“老师,我给你捏捏肩膀吧。”多少次,刚准备到处翻找红油笔,给学生批批作业,一只红笔已经出现在我眼前,“老师,给你用!不用再找了。”这样的事例真的是举不胜举,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感受,它是教师个人价值观的体现。我们不能因为工作的重复而淡漠了激情。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只有懂得感受教育事业的幸福的教师才是真正热爱教育的老师。
二、取法乎上,提升精神质量
陶继新老师特别注重读书,注重读书的质量,“取法乎上”四个字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仔细想想这话多么精辟,以前我也很喜欢看书,可更多的是把书当成一种休闲方式,我喜欢看《知音》《女友》《小小说》之类的书籍,而对于《论语》《压根就从来没想过去读,觉得那样的书籍太枯燥无味了。在陶继新看来,读书是人类生存的必须,是获取文化最关键的途径之一,正像人需要吃饭、休息一样,这是必须且必要的事情。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就是“在49岁的时候,我从《论语》选出85%以上的篇章背诵。”多么聪明好学的陶老师,时刻为自己储蓄文化,为心灵增加营养。让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深感惭愧!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只读是不行的,还必须有自己的思考,并把这些思考、想法、感受写下来,日积月累,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学校经常鼓励老师读好书,然后写读后感,后来我逐步意识到,能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就会对所读书目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不会一本书读过后很快就淡忘,对于书中有启迪意义的话语就应该多读几遍,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才好,那样的知识才会深入心灵之中,而不是浮于表面。
我想我们就应该像陶老师那样,及早在自己的精神仓库里储存一些文化食粮,只有这样,在我们年老时,才会发现自己的教学生活里留下了多少幸福的回忆,才能做一个身心都倍感幸福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