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习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编辑实习心得体会(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编辑实习心得体会 篇1
找了很多实习单位,最终选中了平和。在平和的实习,给我了一段非常不一样的经历。因 我有编辑杂志的经历,学校最初把我安排到“平和文化工作室”工作,让我任英语校报的编辑助理,我也很喜欢这份工,觉得颇具有挑战性。后来,从报纸到杂志,再从杂志到《 平和故事》的组稿。工作室的计划一直有变,我实际上干了很多份工。 因为暑假学生“爆满”,我们市场部的全体员工都搬到人力资源部的办公室“共享资源” ,我们原来的办公室用作学生教室。而我就成了留守新教学区的唯一员工,这是我来平和 之前怎么也没有料到的。我因此也得到了很多难得的锻炼机会,并且结识了很多朋友。
得到的,比钱更重要
新教学区离原来的教学区很近,有六个班(每个班5-12人)的学生在上课,但是只有我一 个人在新教学区办公,“办公室”就是教学区的走廊。这是很特殊的一段经历,也是很能 锻炼人的一段经历。
在新教学区里,我兼任了多重角色。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AA(Academic Assistant 教务助 理),而且这里的很多学生都以为我是AA,因为只有我一个员工固定在新教学区办公,这 里的外教和学生有什么问题首先都是找我,让我联系其他部门解决,这很像AA的工作。有 时候我又觉得自己是Receptionist(接待员),因为我的办公桌的位置很像Reception(前 台接待处)。
平和还把新教学区各个门的钥匙交给我保管,这种信任开始的时候让我受宠若惊,我也因 此在所难免地要承担一些SS(Support Service后台服务)的工作了,如开门、锁门,还有 就是放学之后检查各个教室的空调、DVD机、日光灯等设备都关好没有。在这里,一天下来 ,我要接很多个电话,也要打不少电话到旧区各个部门,我在这里承担起了新旧两个教学 区沟通的角色了。
除此之外,我所在的市场部“文化工作室”的工作也是少不了的,我要抽出时间去采访学 生、外教和其他员工,去寻找他们的故事,然后是写成文章。平和的工作氛围相对来说比 较宽松,学校不会给员工很大的工作压力。每两个星期一次的“招生日”是平和最繁忙的 时候,各个部门都忙着不同的事情。接待远道而来的学生和他们的家属,指引学生办入学 手续,学生英语能力测试分级,分班,安排宿舍,各种各样的事情,很琐碎,但我们一点 都不敢马虎,因为我们的头头说,这是展现平和服务的关键时刻。
身在市场部,我当然也要去帮忙,我也乐意去帮忙,因为可以获得很多有用的工作经验。 我很高兴自己能来平和实习,平和没有因为我是volunteer(义工)而给我任何优待,我为 此高兴了很久。虽然这里只管我三餐,没有工资。但我和正式的员工一样地工作,一样地 承担责任。
平和毫不怀疑我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责任心。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因为来平和当Voluntee r其实就是我大三暑假的实习,只不过是名称上不同而已。实习生最希望的当然是能在单位 里做各种各样实际的工作,能承担一些责任。实习的时候,学到东西远比拿高工资重要。
重复了,是你在带我
学校开了文化论坛,我接受了任务,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整理编辑会议录音稿。就在我快要 完工的时候,我意外地收到平和工作室成员Julia的邮件。邮件的内容也是全版的会议录音 稿。看到这稿子,我几乎傻眼了,如果事先有人在干这个事情,那何苦让我再这么辛苦干 重复的劳动?但当我读了她的文稿之后,我不得不敬服她的语言和处理方法。那次的经历 让我感受了在同一题材下,由不同作者视角、创意、文采的不同,而表现出来的作品上的 差异。
当晚,Julia来到了我的办公室。我说,看了你的稿件,我都没有信心给你发文了。我的那 篇稿子,我自己就给毙了。Julia说,她是知道我在搞这个题材的。她说,我们在学习,你 做的,一定有你的长处;我做的,一定有我的不足。你绝对不会是在白干,做无用工。她 还说,工作就是学习,我很难说,文稿需要如何做。但同一题材,不同的处理,最能分析 这中间的差异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最具有挑战性,是一种操练,也是一种学习。
Julia坚持让我完成这篇文稿并发给她,我还是认真地完成了稿子,发给了大家。Julia采 两稿之长,作了统稿工作,在作者的名字栏上,有了我们的共同署名。其实,署名不重要 ,重要的是,通过这次传帮带的锻炼和学习,给了我一个启发。很多东西,也是在比较和 类比中感受其中的奥秘的。工作如此,写作亦然。
听学校里一些有经验的师兄师姐讲,他们很多人去公司里面实习,很少有人会很认真地指 点你,帮带你。常有公司让他们重复做一些简单的工作,而且不准他们动这个仪器搞那个 设备,所以很多人抱怨得不到锻炼机会,而且他们感觉自己只是公司临时招来帮忙做事的 人,没有地位。我很幸运,在平和工作,我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在这一个多月里,我很感 谢平和的同事对我的热情指导,我在Arthur、Richard、 Tommy等同事身上学到了许多。我 很努力很开心地工作,感觉自己已经成为平和的一分子了。
我多想,和你说汉语
来到平和之后,我和这里的学生很快就熟悉起来,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尤其是这里的yo uth student,由于大家年龄相近,而且他们都在新教学区学习,我们朝夕相见,感情特别 好。有一个星期,我负责在晚上监看youth student上Evening Program的情况,所以我和 他们一起参加同样的Evening Program。那个星期是我特别难忘的一个星期,我和youth s tudent们一起玩游戏,一起讨论问题,感觉自己好像又回到了几年前的中学时代。也是从 那个星期起,我在youth student中是无人不晓了。
由于平和的招生周期是两周,每两个星期都会有一批学生进,有一批学生离开,每当这个 时候,我都会看到很多感人的场面。这个时候,平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就是众多闪来闪去 的相机,和外教老师们拍照,和在这里认识的朋友拍照,然后各自留下Email、电话,拥抱 几下,握握手,说一句:“Keep in touch!”。那情景就和我们大学里毕业聚餐的时候一 样,很多女生哭得眼睛都红了。
平和就像一个驿站,学生们来去匆匆,每两个星期就见到一些新的面孔,走掉一些老的面 孔,但是留下的记忆却让我觉得我们大家已经认识了很久很久,感觉就像老朋友突然离开 了,再也见不到了。我也常被学生拉去合照,照了很多张,留了很多次电话号码和Email, 场面很让人感动。看着已经哭红了眼的学生,想到以后很可能再也见不到对方了,心里酸 溜溜的。
不久前,突然收到一个陌生的QQ信息,是一个叫Laura的youth student给我发的,她说她 很想念Eva(她的外教主课老师),很想念我们这些朋友,她还叫我代她,向还在这里读书 的她的朋友Megan和Richie问好。在平和的时候,我和她,还有Megan在Evening Program演 过一个临时自编的Drama(话剧),虽然不算特别出色,但是我们自告奋勇要求首先演出, 所以也获得了很热烈的掌声和笑声。
那一次合作演出,Laura流利的英语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Laura是一个很勤奋的学生, 英语说得很好,虽然词汇量不是很大,但是用得很灵活。她喜欢用英语聊天(在这里也只 能用英语聊天了!),我也正好有此爱好,所以我们很自然地成了好朋友。我和Laura,还 有其他youth student的友谊是通过英语交流建立起来的',在他们办完离校手续之后,我真 的很想和他们用中文聊聊,因为我害怕有一天他们用中文打电话给我,而我却认不出他们 的声音。但是我没有,因为我想,他们会更愿意记得那个说英语的我。在平和,我希望他 们只留下英文的记忆。
Laura的QQ信息让我很感慨,对这里的学生来说,平和只是他们人生中很短的一段经历,不 过我想,这段经历可以让很多人一辈子都忘不了,至少我是这样,Laura是这样,很多我熟 悉的youth student也是这样。
对不起,这是我的错
在平和,我能感受到很强烈的中西文化的差异。我的这份工作使我学懂了很多在别的地方 难以学到的道理,尤其是在如何与人相处方面。记得有一次,一个在平和工作了很多年的 外教Sandra Lee问我:“Raymond,你喜欢你现在的工作吗?外国老师们经常厉声批评你, 你是不是觉得很委屈啊?”
是的,我确实感到委屈,就说:“我喜欢我的工作,我也很认真去做了。但是我不明白他 们为什么对着我发脾气,因为我的工作就是把他们的问题反映给有关部门,而这有关部门 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能按他们期望的目标解决问题,并不是我的过错啊。”
Sandra Lee耐心地对我说:“这就是西方人和中国人思维方式不一样的地方。在我们眼里 ,只要你负责了沟通,你就不仅仅是负责把信息传达下去,你还要对整个事情的结果负责 。如果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而你又没有及时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我们会认为这是 你的责任。”
我恍然大悟似的,感觉确实是这样,很多时候,我以为我的工作已经做完了,其实我只是 做了开始的部分,这是我经常惹外教们生气的原因。
对平和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来说,最重要也是最难做好的,我想就是中外员工的沟通问题 。很多时候并不是语言上的困难,这里的员工大部分都能说很好的英语,但是文化和思维 方式差异的问题却是永远存在的。这里的中外员工都在努力地尝试着理解对方的文化,并 尝试着用对方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相互体谅。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是,外教Eva对我说了句: “Sorry,I was upset ”(对不起,我刚才心烦。)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外教对我发这么大的火,也是第一次听到外国人这么认真地向我道歉。 事情的起因是,那天中午的时候,Eva留下几个学生练习对话,我进去看个究竟,以为他们 已经放学了,就不自觉地和学生聊起天来(当然是用英语聊啦。)不料,没聊几句,Eva从 后面“杀”出,样子很凶恶地说:“你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打扰学生学习,如果你再打扰学 生学习,我就告诉校长,开除你!”
我很惊恐,慌忙解释,不记得当时说了些什么了,只记得Eva并没有因此而消掉怒气。Eva 的“笑声”在平和是很有名气的,平时见到她总是笑呵呵的,今天突然晴转阴,我吓得不 敢作声了。也是,在平和,上课时间是神圣的,绝对不允许随便打断干扰的。我进课堂和 学生随意闲聊,难怪让她生气了。
过后,Eva就坐在我的办公桌旁批改学生的作业,沉默了几分钟之后,Eva主动和我说话, 我诚惶诚恐地回答她。她看起来有点内疚的样子,好像在故意地挑起一些轻松的话题来缓 和气氛。我们就这样“轻松”地说了大概半小时,然后,我要去吃午饭的时候,她才内疚 地说了那句话:“Sorry,I was upset.”。
听到这句话我才真正地轻松下来。Eva在平和这样的学校里,中外员工差不多是各占一半, 老师和员工很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这么多的不同,没有相互 之间的体谅和理解是难以凝聚在一起的。在这里做volunteer,除了吸取到工作经验之外, 我还获得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包括与员工、学生的友谊,包括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的能力 ,包括理解和接受不同文化的胸怀。
离开大学校园一个多月了,也真有点想“家”了。虽然我在平和实习 的时间只有两个月,但是经历的东西非常多,学到的东西也非常多,结交了很多朋友,看 到很多让人感动的故事。
编辑实习心得体会 篇2
作为一个网编要有一下注意事项,做好这几点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网编:
1、发新闻不能着急,按规律来,编辑让找的赶紧找。速度固然重要,但是质量更重要。
2、看新闻要快更要仔细,网络编辑的本事就是迅速找到新闻点。这是个理论上容易,做起来难的事,就得多练。
3、对手就是老师,每天抽空看看对手的新闻,标题抓的新闻点,明白自己的不足。
4、尊重标准,不要耍小聪明,牢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5、下功夫多看新闻,好新闻、好标题(好新闻点)要积累,参与大的新闻报道事件记心得(这是以后的事)。
6、不要懈怠,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对于网络新闻的理解:
前景无限美好。
对于新闻的'再认识:
1、没有正确的,只有合适的。
2、不懂得政治,就不懂得新闻。
3、功夫在于平时,功力在于积累。
4、新闻背后就是各种势力博弈,各种势力博弈背后就是利益争夺;有时涉及的势力天大,有时是鸡毛蒜皮。
对于学新闻的认识:
不要迷信课本,更不要迷信老师。学校里讲的多半是没用的,但是学校的教育能教会我们一种思维方式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对于学新闻来说,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效果最好。
时光如梭!我已经实习完了一月的时间,这期间,经历了十多天的夜班,半个月的白班,体验着劳动的光荣与艰辛,在这里我学到了我离开校园的第一笔知识,这些都是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从体验公司的文化到亲身接触公司的每个部门的人员,从公司的季刊杂志上,从其他员工的言谈中,有好的信息,也有不好的耳闻,总之,我的感觉中,我们的公司还是在不断前进发展。
编辑实习心得体会 篇3
这周事情真是多,计划好的工作突然插入两本书的校对,虽然利用了周末的时间,但是还是把计划中的内容又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和排序。再加上计划中作者可以这周回来修改书稿的,结果也没回来,还在继续申请。看看,用上那句老话了,计划总跟不上变化,任何事情的发展都存在着变数。
既然有变化,那就顺应变化吧,怎么着都是工作。作者那边,改一章传一章,这边,先把着急的校对做完,我那本通读的稿子肯定要延后了,争取利用周末时间赶一赶,不耽误整体进度。
这段时间又看稿又校对又看蓝图的,总结几个小心得在这里算是给自己备忘;路过的以及观望的,如果觉得有用,算是分享了
关于编辑
1.第一遍编辑也就是一审一定把要问题解决到位,把问题解决干净,可能有时候会慢点,但这样做后面一定能快,总的算下来还是能节省时间。第一遍的工作痛苦点,后面的工作就轻松点。别想着这遍先这样我下一遍再仔细,到看下一遍的时候只不定发生什么情况呢,所以,把难的工作放前面,让自己更从容。
2.一定仔细的图文对着看,千万别放过每一张图,看的时候,一看技术,二看会不会涉及政治以及版权问题,所以别想着图形图像书稿图多好看,里面陷阱也多着呢。
3.反复推敲文字,特别有长篇叙述的,除了通顺也得琢磨一下。比如我正在通读的稿子,那文字没问题挺通顺的,但是反复的琢磨,总觉得内容太伤感了,不够积极,就这么出了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心里总觉得是个事,既然书嘛,还是健康积极向上好一些,所以,一段文字请作者重写。去了编辑一个心病,也更踏实的面对读者。
4.整体行文统一。这种技术书,要的就是语言简练直白,读者一看就会。而且很多操作方法的写法大致相同,这个时候就要保持全书的统一。
5.图号步骤号不能出错。我们这种书就是讲操作,图多步骤也多,作者很容易把号码写错,所以这个时候编辑一定要在编辑过程中改过来,最后再数一遍。
6.看文字也要看版面。我们的排版不是设计,所以编辑不能完全依靠排版去工作,要在这个基础上标出来哪些图应该如何放版面应该如何排。不能排版给排成什么样就什么样,要与排版一起把版面调整的更美观。我在校对YXY的一本书时很有体会,她很细致的稿子上画出了应该如何排的草图,排版也完全领会了她的意图,最后效果就很好。
7.图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太大的图占版面也不好看,太小的图再好的眼睛也看不清上面的字,一定要保持合适的大小。以清楚看到上面的内容为主。
8.拿不准的不要放过去。比如一些影片名、概念等,不要完全相信作者,没准他一粗心写错一个字,编辑不管就闹笑话了。这些完全可以利用网络搜索的功能很快搞定。
关于校对
真是好几年没校对过书稿了。这次校对一本,我把周末的时间都给搭上了校的也不快。我的方法是校两遍,第一遍校正误,第二遍折校。校对中的心得如下:
1.编辑要求换的图一般会打包发给排版,在图旁边写上换哪张图。校对的时候一定要看一下是否换,如果换了写上“已换”,如果没换写上“此图未换”。这样编辑在通读时就知道图的处理情况了。
2.折校很关键,对于Indesign排版来说,很容易掉字或掉段落,这个时候就显示出折校的关键了。
零零散散写几条,只不过是一遍通读和一遍校对的总结,以后有新的总结,再补上。
编辑实习心得体会 篇4
这周事情真是多,计划好的工作突然插入两本书的校对,虽然利用了周末的时间,但是还是把计划中的内容又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和排序。再加上计划中作者可以这周回来修改书稿的,结果也没回来,还在继续申请。看看,用上那句老话了,计划总跟不上变化,任何事情的发展都存在着变数。
既然有变化,那就顺应变化吧,怎么着都是工作。作者那边,改一章传一章,这边,先把着急的校对做完,我那本通读的稿子肯定要延后了,争取利用周末时间赶一赶,不耽误整体进度。
这段时间又看稿又校对又看蓝图的,总结几个小心得在这里算是给自己备忘;路过的以及观望的,如果觉得有用,算是分享了
关于编辑
1.第一遍编辑也就是一审一定把要问题解决到位,把问题解决干净,可能有时候会慢点,但这样做后面一定能快,总的算下来还是能节省时间。第一遍的工作痛苦点,后面的工作就轻松点。别想着这遍先这样我下一遍再仔细,到看下一遍的时候只不定发生什么情况呢,所以,把难的工作放前面,让自己更从容。
2.一定仔细的图文对着看,千万别放过每一张图,看的时候,一看技术,二看会不会涉及政治以及版权问题,所以别想着图形图像书稿图多好看,里面陷阱也多着呢。
3.反复推敲文字,特别有长篇叙述的,除了通顺也得琢磨一下。比如我正在通读的稿子,那文字没问题挺通顺的,但是反复的琢磨,总觉得内容太伤感了,不够积极,就这么出了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心里总觉得是个事,既然书嘛,还是健康积极向上好一些,所以,一段文字请作者重写。去了编辑一个心病,也更踏实的面对读者。
4.整体行文统一。这种技术书,要的就是语言简练直白,读者一看就会。而且很多操作方法的写法大致相同,这个时候就要保持全书的统一。
5.图号步骤号不能出错。我们这种书就是讲操作,图多步骤也多,作者很容易把号码写错,所以这个时候编辑一定要在编辑过程中改过来,最后再数一遍。
6.看文字也要看版面。我们的排版不是设计,所以编辑不能完全依靠排版去工作,要在这个基础上标出来哪些图应该如何放版面应该如何排。不能排版给排成什么样就什么样,要与排版一起把版面调整的更美观。我在校对YXY的一本书时很有体会,她很细致的稿子上画出了应该如何排的草图,排版也完全领会了她的意图,最后效果就很好。
7.图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太大的图占版面也不好看,太小的图再好的眼睛也看不清上面的字,一定要保持合适的大小。以清楚看到上面的内容为主。
8.拿不准的不要放过去。比如一些影片名、概念等,不要完全相信作者,没准他一粗心写错一个字,编辑不管就闹笑话了。这些完全可以利用网络搜索的功能很快搞定。
关于校对
真是好几年没校对过书稿了。这次校对一本,我把周末的时间都给搭上了校的也不快。我的方法是校两遍,第一遍校正误,第二遍折校。校对中的心得如下:
1.编辑要求换的图一般会打包发给排版,在图旁边写上换哪张图。校对的时候一定要看一下是否换,如果换了写上"已换",如果没换写上"此图未换"。这样编辑在通读时就知道图的处理情况了。
2.折校很关键,对于Indesign排版来说,很容易掉字或掉段落,这个时候就显示出折校的关键了。
零零散散写几条,只不过是一遍通读和一遍校对的总结,以后有新的总结,再补上。
编辑实习心得体会 篇5
6月17日,我怀着激动与好奇的心情来到华立集团面试,在面试后,我知道了《华立志》编纂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这本书的编纂也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之后,我被领到《华立志》编辑部熟悉环境,大家的友好、周到和热情深深感染了我,那一刻至今记忆犹新。第二天,我就正式开始了华立的实习生活。回想这两个多月的短暂日子,收获甚丰,编纂知识日渐丰富,朋友圈不断扩大,尤其是参加了《华立志》首发的`盛大仪式,并且荣幸地目睹了华立40周年庆的熠熠风采,感恩之心难于言表。9月29日,华立40周年司庆日的后一天,因开学不能久留,我不得不结束了近两个半月的实习。临走时,仍有万千不舍缠在心间,感念编辑部各位老师和编辑的悉心照顾与教导,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诚如李老师所说"相识于华立是缘分",那有缘总会再聚。在这里想记录下最令我触动、最值得珍惜的一些字眼。
"责任"
当我第一次看到华立的品牌商标时,深蓝色的似振翅欲飞的大鹏造型抓住我眼球。当时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大公司很稳重,责任意识很强。果不其然,在走进了华立40年发展史的点点滴滴后,发现她确是扛着"责任"二字一路走来的。"成功源于责任",汪董常以这句话鞭策华立人。华立怀着对自己的百年事业、对员工及其子女、对客户、对投资者、对整个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创造了许许多多惊人的业绩。《华立志》编辑部的成员们对自己所承担的编纂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非常负责。因为曾在华立努力过,因为曾耳濡目染华立之风气,所以在以后的漫漫长路上,我会将这种责任意识继续发扬,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负责,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勤俭敬业"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华立40年的风雨兼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夹缝中创业,在勤勉之路上奋斗、拼搏出来的。华立老一辈员工历尽艰辛,为学习新技术穿草鞋翻山越岭,为省下住宿费夜宿灵隐寺;华立新一代深知创业难,发扬勤俭节约精神,从节约用电、纸张再利用做起。这些都体现了华立人勤俭起家,爱岗敬业,在岗位上升华人生的信条。在编辑部实习的日子里,我的学生气尚未全部褪去,没有真正将自己的角色转换到职场,或者说转换不够到位,所以有时在工作热、累、麻烦的时候缺乏一定韧性。这也是我在华立的一大收获,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后才能更加完善自己,"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的找工作之路马上开始了,我会谨记"勤俭敬业"精神,这在任何时候都是最重要、最值得尊敬的法宝。
"简单做人"
做个简单的人很难。华立提出"简简单单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做人标准朴素却又内涵深厚。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相互联系的,个人不能独立存在,有人在的地方必然要处理的就是人际关系。有时它很繁琐扰人,有时它又很单纯感人,说到底,"简单"还是存在于自己心里。这句话很好地提醒了被无形的人际环境困扰的人们,心态简单、言语真诚对待每一位同事和顾客,世界将会很美好。想起我们山东大学的校训"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养浩然之气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是简简单单做人,我想以此为开始。
"团队至上"
在华立,"团队"这个词所发出的火热光辉处处可见。《华立志》的编纂、司庆的准备、火炬接力跑、外出拉练等等,大家都团结一气、分工协作、互相支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正是华立坚固不可摧毁的团队凝聚力,铸就了华立40年风雨史的坚强脊梁。而我,作为一个外地实习生,刚到编辑部,就被很好地包容进去,受到了大家各方面的关照,我们一起努力完成了编纂任务。在这样优秀的团队中,我有一种自豪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团队精神一定能鼓舞我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上和队友们一起前进。
"踏实做事"
从华立人身上还能看到踏实与稳重的气质。他们认为工作着是美丽的,把做事放在第一位,这种轻松和快乐的心态应该是源于他们内心的诚实守信和脚踏实地吧。简单做人,踏实做事。客观公正,不偏不倚,不带过多感情色彩,所以他们能更好地并且更高效地去把握工作,去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难题。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大学时期成长在敦厚朴实的孔孟之乡,但是朴实有余,踏实却不够。想踏踏实实做事,要静得下心,做得了"冷板凳"。在这方面,我还要下一番工夫。
"自我修炼"
"上善若水",老子所谓水的性格的确很适合来诠释华立。水滴石穿的韧劲,有容纳大的心胸,随机应变的灵活,滴水之恩的回报等,这些不仅体现在华立整各发展过程中,也体现在每个华立人的身上。华立人善于自我修炼,想一个不满的向上的车轮,总是在不停完善自己。我亲睹了诸多华立人知书达礼的风范,读书破万卷的专业精神、请教问题时的礼貌态度、彼此见面时的相互问候,以及回答问题时的低调谦虚等等;也看到了他们多才多艺、热爱生活的一面,摄影、集邮、象棋、收藏、登山、瑜伽、跳舞以及各类体育活动等等,他们在工作之余,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这在"神"与"形"的全方位提高上都为我作了很好的榜样。
更高的基点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知道以后怎么更好、更高效地做事情,以及怎么更快、更有力地适应职场生活。
编辑实习心得体会 篇6
参加社会实习,对每一名大学生来说,都是必须要经历的社会经验,在实习中有很多的好处,锻炼自己的社会经验和能力是最重要的,还有很多方面不是用言语就可以表达出来,而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的锻炼出来的一种不自知的能力,这些方面都是我一直以来认为的比较客观的事实。在不断的发展,我坚信只要不断的努力,就会得到更多的成长,正是在这种信念下,我参加到了社会实习中来。
20xx年7月,我在xx晚报开始了我大一暑假的实习。在实习期间,我受益匪浅,不仅熟悉了报社工作的各个环节,掌握了记者采写的工作方法,而且在发现自身不足的同时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深化了我理论知识,下面就是我实习时的一些心得体会。
实习期间,我被安排到编辑部跟着一位资深的编辑实习。从此,我开始了和大学生活迥异的实习生活。由于我们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理论课的学习,所以初到这样的职位上,很多东西都不很熟悉,对社会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但是,每次有任务时,我的指导老师都会跟我讲,然后让我自己思考,自己动手写稿子,最后给予我一定的指导以及告诉我应该注意的问题。我的实习指导老师也经常帮我分析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有付出便有回报,实习期间,我发表各类稿件共计16篇,这次实习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我觉得老师说得很对。毕竟我们是学广告的,以后在工作中也会多多少少的碰到写文章这类的事情。现在就该为以后打好基础。通过这次实习,我觉得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大大地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强了,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了,写作能力也有了提升。但是通过实习我又发现,自己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包括文化知识上的欠缺, “书到用时方恨少”说得极其在理。动手动脑能力太差,只会机械的学习而不是自发性的去学习。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还需要在各方面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尽可能完善自己。暑假的实习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的学习还没有结束。我希望通过这2个月的实习为以后积累经验,在以后的实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当然自己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有很多地方没有得到改善,不过我并不灰心,因为很多的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改进的,需要慢慢不断的前进,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了,自己就会慢慢的成长,得到更大的进步,这是我一直以来都认为的很好的方面。马上就要开始新的学期了,我相信我会在新学期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在学习和实践中都得到应有的进步,这些才是我认为的最好的方面,只要我一直不断的努力下去,我相信我的明天将会更加的美好!
编辑实习心得体会 篇7
做好一个网络编辑,仅仅是审好稿子还是不够,还得在审稿的同时把自己的伯乐之心调动起来,去挖掘好的作者和作品,去给作者写短信,发邮件,聊天。这期间又得学习跟人家作者沟通的技巧,把好的作者和作品从别的网站挖过来的技巧,否则想要挖掘出千里马,门儿都没有,当然,这件事情并不枯燥,还可以为自己广交朋友,也算是做做网络编辑的一个不错的副产业吧。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需要兴趣,需要耐心,需要学习。实习真的是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才知其中滋味。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但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能应付这瞬息万变的社会呢?
网编工作不是很特殊,了解的人就会注意到网编对文件还要进行加工的几个层次。从来没有人要你每天不加思考的复制粘贴。低树的果实,随手可摘的都不是最好的。食不果腹,永无出头之日。作为网编,就离不开于文字、事件打交道。要想做个合格的网编,一些基础就要夯实。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从细节入手,不断积累,不断修炼,才能称职。
我们要有一颗永攀高峰的进取之心。互联网行业正在飞速的发展,编辑的概念越来越抽象,它不再局限于复制粘贴,更需要从业人员具备各方面丰富海量的知识,超强的信息资源整合、写稿评论、组织策划能力等,网络编辑必将发展成一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想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就必需武装自己的头脑,来适应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
经过这次实习,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两年大学中难以学习到的。就像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有意观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而自己也尽量虚心求教,不耻下问。要搞好人际。要搞好人际关系并不仅仅限于本部门,还要跟别的部门例如市场部等其他部的同事相处好,那样工作起来的效率才会更高,人们所说的“和气生财”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是不无道理的。而且在工高,人们所说的“和气生财”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是不无道理的。而且在工作中常与前辈们聊聊天不仅可以放松一下神经,而且可以学到不少工作以外的事情,尽管许多情况我们不一定能遇到,可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也算是此次实习的目的了。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成长了,也收获了很多,不仅是工作能力的提升,行业的熟悉,知识的积累等,还有懂得了人情世故,其中滋味,经历了才知道。
实习让我理解了职场中的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于是我就在思考,来到公司,我学到了什么呢?也许是误打误撞我闯入了互联网这个行业,尽管只是从事文字编辑方面的内容,但我觉得文字内容是一个网站的灵魂,少了它,这个网站还有什么值得我们的用户留恋呢。在这里,我学会了各种应用于网站建设软件的使用,收获了很多知识。以后我需要进一步熟练使用这些软件,专业知识不仅需要拓宽,还要将已掌握的知识熟练并精通。
做事要有计划,将整体分割成小块,各个击破,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尽管我们大部分做的是文字内容的工作,但到每个具体网站将要实现的功能时,我发现只要有一点缺失将会影响到我们用户的体验效果。曾经在某个地方看到网站编辑的素质要求有这样一条:会分析用户心理需求。这在方面,我觉得我们并没有埋头在做,我们也时刻抬起头,想想我们的用户会喜欢这样的界面吗?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否符合80后辣妈的口味?一个部门就是一个小团体,每个人就像是一部机器的小零件,大家齐心协力,这部机器才能快速良好运作。具体到我们公司每个产品,离不开大家的全力配合、相互理解、相互指正。要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只要缺点改正了,人也就端正了,做好一切就意味着未来就是成功的。
在与每个人相处的过程中,才发现别人是一面镜子,毫无保留的反射出自己的一切,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缺点每个人都有,但我们要努力克服。任何时候积极地心态很重要,自怨自艾终将一事无成,虽然做不到不完美,但力求完美!为了自己的将来,不懈的努力奋斗!
编辑实习心得体会 篇8
实习真的很快,现在回想起来好像昨天还在报社里。还记得我第一天去的样子,好不容易找到了去的路线,好不容易挤上了拥挤的公交车,好不容易找到了报社,又好不容易得找到了老师,不过一切都是顺利的。
这可以说是我第一次真正的进入社会,当我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真的很紧张。大家都做自己的事情,当我进去的时候只是礼貌性得看我一眼,好一点的给我一个微笑。我不尴不尬得走到老师面前等候发落。不出意外得第一天的任务就是看报纸。
第二天我有了自己的办公桌,我以为我也正式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了,可是我想错了。一连几天我都是在无所事事中度过的,偶尔老师给我一个任务,哪怕是很小的任务我都大动干戈,搞的`发生什么重大事件一样。
第一个星期真的如噩梦一般。在办公室里你会感觉自己完全是多余的,没有人会理你。而且老师们在你面前侃侃而谈,但是任是没有你插嘴的份,第一个星期就在这么浑浑噩噩中度过,当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完了!完了!这个暑假完了,难道每天在这里做空气。那还不如回家。说真的,我真的有想过不干了,回家算了。
但是所谓绝处逢生,坏到了极点就不可能再坏下去。第二个星期因为报社的活动较多,慢慢得和老师们熟络起来,但是一般来说我还是大气不敢出的那种。说到我的老师那可不得了啊,在我进去以后不久她们三个就组成了太太理财团,有了一档专栏叫太太理财经。在这么强大的老师团里沃的压力可想而知啊。最后还是小l老师开口了:你多看看基金的东西啊。熟了以后可以帮我写基金的文章。听到这个消息真的是煎熬了多年的农民听到了解放的消息般振奋人心啊。我终于可以有事情做了!
但是天下哪有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啊。要写文章可以,那必须了解基金的基本常识啊。我这个人没有什么耐心,而且那些名词解释解释得又老长老长的。现在我懂了以后看,我觉得它们讲的很多都是废话,明明很简单的意思被他们解释得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那几天那个痛苦不是用语言可以说明的,天天我看得是云里雾里啊。
忽然有一天,老师问我看得怎么样了啊。我这个人胆子也大了,说:看懂了。结果老师就说:今天要写重点啊,你看看有什么好的题材没有?像我这种对概念都一知半解的人,还让我选题材,一听到老师的问题我就蒙了。我当时说:我们可以写写投资者的后市的操作。现在想起来我一个汗啊。这么烂的题材。楼老师也没有多说我,只是笑了笑说:你跟我来的时候一样一点都不懂。你现在还是要多看看,不要急。那时候我就觉得真的要做好一行真的不容易,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
因为那天其他老师也不在,我就和楼老师聊了起来。聊天后我才知道原来楼老师也是城院毕业的,而且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到了浙大的研究生。经过那个下午的聊天我和楼老师也渐渐熟了起来。我也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基金的知识学好,至少不能给城院的人丢脸。经过不懈的努力,还有一些讲座,对基金的大概有了一个把握。至少基金有哪些分类,不同基金之间有哪些区别,我都搞清楚了。
后面几个星期,我不仅完成了学校布置的任务。老师更是把写封底报道这种重大任务交给我。说你慢慢写写看,写得好写不好都没事,我会帮你修改的。第一次写的时候当然是力不从心,非常想写好但是知识面不够。而且整个流程也不清楚,到最后写得我累死但是出来的效果还是不行。我非常不好意思得交给老师,老师看过以后没有批评我,只是说这个重点已经抓的非常好了,就是你的新闻结构和欣慰措辞还有很大的不足,总体来说写得不错。当时我那个开心啊!没想到我这个没有什么文采的人也受到了表扬。
以后的每个周五我都会写封底报道,而且越写到后面我越驾轻就熟。收盘后看各个财经网站的收评,然后打电话给各大证券机构采访相关人士关于大盘走势的分析,还有对后世的预测和操作建议。老师也是一次比一次满意。
这次的实习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不仅是新闻写作上的经验,还有如何与人沟通的能力上,而且还收获了几个很好的老师能为我以后的新闻写作提出建议。这个暑假的实习真的过的很有意义。
编辑实习心得体会 篇9
。
或许上天它忘了给我一双翅膀,于是我在寻找用文字飞翔的天空!
——题记
是那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还是那白驹过隙日光荏苒,或是那滔滔逝水,急急流年,终归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如今,我只能坐在记忆的棱角,用温暖的忧伤,轻诉往事,写不完的文字,抒不尽的回忆。叹曾经,吟过往,原来荷塘月色,阳光明媚的夏天,美好的实习记忆终究成为永恒的定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生活,一如既往的平淡,忙忙碌碌,一个人独自在这座城市里来回奔走,踽踽而行。风吹云动,长发随风飞舞,缕缕思绪在盛夏的细雨里迷离,几许沧桑入梦,时时会觉得有些许力不从心。
生活果然不是象牙塔里的唯美景象,那只是文字描绘下的梦幻之旅,就像夏天的泡沫,虚无地近似不存在。实践永远能够得出真知,它就像一位哲人,没有甜言蜜语,没有罗曼蒂克,只有生活的点滴小事,它一如往常般慵懒,却用最真实的现实告诉你,生活,就是生下来再活下去,就是生吞活剥,生气活该。所以对于刚刚一只脚踏入社会的我来说,我的实习生活就像玩过山车一样,有高峰惊险,也有低谷沉迷,但这是不是也意味着,无论眼下是好是坏,都只是暂时的呢?
喜欢文字,喜欢诗情画意,但是这些在现实面前,显得太假,也显得我太无知,说好听点叫天真,或许披着这层叫做天真的外衣,我可以活得更加乐观一点。但是人总要长大,总要成熟,总要自己学着适应生活。虽然残酷,但是谁说这不是一种成长的财富呢?
开始工作之前,我懵懂,迷茫,忐忑,不清楚未来在哪里,不知道从何下手,不晓得如何独自生活。所以,开始工作之前,我的心情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聚成。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明知道蜷缩在床上感觉更舒服,但还是大一早就起床;明知道闲着会比较轻松,但依旧去选择追逐梦想;明知道开始这段工作会是一路崎岖,但依旧选择坚守。这就是生活,得学会自己给自己力气,这就是成长,得学会自己给自己鼓励。
网络编辑的工作,使我对电脑,对编辑,对写作,对排版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是以前在学校从来没有学到的知识。这点,我很感激,也很幸运。看吧,生活之中处处都充满了学问,工作处处充满知识,而我就时时刻刻处于这种文化的氛围中。
都说初生的牛犊不害怕老虎,又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既不是牛,也不是官,我虽然只是个小小的网编,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就像是鸟儿找到翱翔的晴空,小溪汇入滔滔的江海,疲惫的行人找到可以休憩的草坪一样,虽然上天忘了给我翅膀,但是在这里,我找到了用文字飞翔的路,这条叫做梦想成真的路上,充满了温情的诱惑,迷离的摇曳着,我从小就幻想的文字梦。于是,我变成了执着的人,执着地写作,执着地工作,执着地生活,执着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执着梦,从来也不知道放弃。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终于明白,一个人始终无法安然地去抵挡所有事情。有时候连一朵白云的阴影,也会令人窒息。可是风却能轻柔地将阴影吹散,小鸟也能轻松地衔走片片乌云。微风可以做到的,我未必能做到。小鸟可以做到的,我未必能做到。你能做到的,我未必能做到。但是做不到并不代表不去做,我不仅要去做,还要走得更好,更完美。我总是会这样,有时候对自己,对生活,无所谓地令人发指,有时候又挑剔刻薄地人神共愤。不过这次,我对生活倒是得过且过,对工作,至善至美。
是谁说过,独走的路,是最美的风景。但是我在实习这条独道上,渐行渐远。可是忘记了走路若是太过小心翼翼,便会忘了原来自己还会飞。所以,我开始不满于这种安逸的现状,我想要工作的挑战,寻求刺激,渴望学到的更多,可是现实往往总是令人心寒的,越是迫切想得到某个东西,它越是离你越走越远。因此,我觉得我的实习工作到了低迷期,有时候会想,这是不是所谓的“七年之痒”,果然这些都是需要适应,而我这个适应期显然让我焦头烂额,无所适从。好长一段时间,我对工作,对编辑,对文字,一度失去了原有的激情,变得平淡无奇,或许这才是正常的反应吧,不管生活还是学习,最后终就回归于平淡,这才是简单而朴素的真理吧!
又或许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亦或,人性中有些内容是纠缠又含混的,需要用这一生的时间来鉴定。人错走一步,便会是一生一世的漂泊,并非一切生灵,最后都能够归结于尘土,归于雨露。虽然我这次小小的实习不至于让我彻底顿悟人生,感慨世事,但是,也会随风潜入夜,随即,润物细无声。
时光凋零,岁月漂泊,曾经的沧海,除却的巫山。一段段小小的回忆飘来飘去,浮浮沉沉,从不曾想起,也不曾忘记,它被深深地尘封在记忆深处某个角落。风过岂能无痕,却终是凝结成眼角清冷的泪痕,在不被你看到的时候,悄然滑落。望月轻叹,看时光在静默里,挥手远离。最归,盈盈一水间,默默不得语。
编辑实习心得体会 篇10
文笔好的好处就是可以将来做一个作家或是记者,报社编辑也是不错的。我的专业就是中文,虽说不是很热门的专业,但是我还是会做到最好的。
光有好文笔是不行的,我还要有写文章的素材,出去实习时一种很不错的选择。在实习中既可以接触到新鲜的事物,也可以锻炼我的实践操作能力。
转眼一个星期就过去了,我的实习生活已经过了有半个月时间了。
我的记者线上还是没有多少新闻,我只能自己想办法。在经济部不像在热线部,新闻不多,而且关键的是我没有新闻线索。正在寻找、整理自己要做的题目,确定题目以后可以自己有针对性地去外面跑,自己写了,算是自己策划、实施了。
星期四时我听到朱总和省会新闻部的王海科记者说去采访,要带一个实习生,我马上就给王记者说那带我过去吧。后来我就和他去黄河饭店在郑州市咪表听证会场了。当天去会场的中央和地方的'媒体有好多家,央视、中青报、河南电视台、大河报、河南商报等都去了,因为咪表听证案在全国来说应该是第一次,所以受到了比较大的关注。由于装备比较简陋,还好王记者拿了一个mp3可以录音,我就带了一个笔记本。回来后就以自己做的记录写了段稿子,给王记者通过qq传过去了。感觉自己写的稿子还是很差劲,因为自己对这个案子本身不是很了解,关注的也不够,所以有些基本的内容都会出现差错。写的稿子基本的事实是比较清楚,但是不像新闻,那种导语与串词不熟悉,不是那种流畅的新闻报导。
星期五带我的记者说有一个会议要去,是“创新河南 产业河南”高峰论坛,主要是围绕《河南mba经典案例集》的编撰出版的,由大河报高级编辑王熙珩女士任总策划人的,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河南各行业企业老总参加的会议。我和施彩英记者、经济编辑部主任陈素红、摄影记者阎义文去的 。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记录,施记者他们出去采访在会议上发言的比较著名的人物。中午在楼下茶座还对河南塞思口腔医院的何宝洁先生(塞思入编案例集)。回来后就以自己的记录写稿子,因为这次我吸取上次的教训,记录的比较详细,自己又拿了录音笔,加上有一些相关的资料(material),稿子写的还算比较顺利。不过还是存在导语、新闻事件串词的问题。
我认为在实习时还是多比较自己写稿和老师的差距、注意看一些新闻观念比较新颖的报道(新京报、楚天都市报、中青报冰点周刊等)、见识记者真正的生活状态等是很重要的。我现在离毕业还有2年时间,在这两年里我认为只要找到自己和一个合格的记者的差距而努力,等我以后走上记者这个岗位会能更快的进入状态。
刚来,报社企划部的夏老师接待了我们,后来经过较慢长的等待(部门之间协调加上记者也比较忙)我们几个人被分到了新闻采访部。我是跟着经济新闻部的施彩英老师跑新闻,施老师因为培训加上也没有她那条线上的新闻,所以我就在报社看看报纸、打扫卫生、上网看看新闻和评论等。我现在为止发的唯一一篇稿子是马纪朝老师让我写的关于用手机给小灵通发短信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