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幸福的方法》有感
倚栏轩整理的读《幸福的方法》有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读《幸福的方法》有感 篇1
近日读了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幸福的方法》,什么是幸福,如何寻找幸福,怎样获得幸福,一直是个值得人思考的问题。对幸福研究的独特性在于,它超越了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所有人都在不断地追求幸福。这本书旨在帮助你了解幸福的真相,并帮助你过得更幸福。
《幸福的方法》这本书分为三篇。第一篇分为5章,介绍了什么是幸福,以及幸福生活的重要方面;第二篇分为3章,讨论了如何把这些想法应用到教育中、工作上以及家庭生活里;最后一篇则包括了七个冥想练习,提供了一些关于幸福的本质,以及它在我们生活中位置的洞见。
幸福是什么?看到书名我第一感觉就是思考着幸福是什么?在我看来幸福是一种心态,幸福是一种感觉,并不需要华丽的修饰,却要让我们用心去呵护。罗丹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换个说法也一样,生活中从不缺少幸福,而是缺少感受幸福的心灵。泰勒告诉我们,“幸福并不取决于我们得到了什么或身处何种境地,而是取决于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不要去羡慕别人的幸福,如果换个视角去看待生活,你就会发现,原来你也处在幸福之中,你也拥有着别人羡慕的幸福。
看完《幸福的方法》我也在反思,我幸福吗?也许我是书中所写的忙碌奔波型,就是不能体会任何生活中当下的快乐。从大学毕业到如今,也许我不应该用忙碌奔波来形容我的生活,我只能说我这一路走来都在追寻着我的目标,但是如今的我真的能体会到当下的幸福快乐吗?从毕业的时候顶着压力不找工作,在家里当个“米虫”考公务员,每天足不出户的复习着公务员书籍,当我通过努力终于考上了国税局,我是不是该说我很幸福了呢?
上班之后的我,又开始学习着各类工作业务知识,还是在学习中不断的朝着新的目标而努力着。慢慢的慢慢的我就在忙碌中忘记了所谓的幸福感,将幸福遗留在了某个角落。仅仅是在静下心来回味时,才发现其实一直以来努力过,付出过,回味起来这些都是幸福的。因而在我看来幸福是一种心态,你能在回味过去、活在当下、展望未来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幸福、能体会到幸福、能眺望到幸福,那么这样就够了。
但是有的人却并不是这样想的,例如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抑郁症的蔓延也在加剧。虽然现代人(多数西方国家和一些东方国家)比前人富有得多,但我们却并不比前人开心。米哈伊·西卡森特米哈伊,一位积极心理学的权威问过一个问题:“我们这么富有,为什么我们还不幸福呢?”快乐、满足这些字眼经常的`和幸福牵扯在一起,但是拥有它们并不等于幸福。人们追逐的越多,就越会忘记了最初想要的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物质的多寡并不是幸福的决定因素,锦华衣服,钟鸣鼎食的人,未必就是很幸福;粗布衣履,粗茶淡饭的人,也未必就不是很幸福……幸福很简单,如果你不那么匆匆,如果用爱的眼光,如果你有足够的宽容,幸福真的离我们很近,幸福其实触手可及。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就是在享受幸福。
幸福,是一种能力!幸福,是可以学会的!那么怎样会更幸福呢?如果我们能把幸福看成是价值,下一步就是要在幸福身上建立相关的规律,养成相应的习惯,让幸福实现价值。让我们慢慢珍惜每一天的幸福,习以为常地做感恩回顾,可以让我们去珍惜生活中的美好,而不会把它们当成是理所当然的。真正的幸福,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去快乐地努力与奋斗。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瞎转;幸福是向山顶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工作如此,生活也亦如此。
这段时间能读这本书,真的让我开始好好反省我的生活,有人说过: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之一是能和闺密都在一个城市,并且有共同的品位和价值观。你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心情好坏,你都希望这人陪着你。可是回想过去,一直以来我跟我闺蜜们都不在一个地方,特别是上班后,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面,总会一个人来承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个人走,一个人睡,一个人思索,一个人沉醉。一个人忙,一个人累,一个人烦躁,一个人体会。从希望到绝望,盼望到失望。从梦想到狂想,妄想到别想。难道这样子的我就该活得哀怨,去感叹老天的不公,去反问为什么别人可以幸福而我却不能呢?然而,我回想了过去,静下心来看看我现在拥有的,其实幸福就在身边,只是我一直以来都忽略了而已。现在的我能感受到幸福感,也是成长的一种体现。
当我们对幸福的看法是刻板时,当我们把努力和挣扎从幸福来源排除时,我们其实是忽略了一些追求幸福的最好的希望。在学校和工作上,我们疏忽和忽略了幸福的机会,在工作和学校外,我们拼命的把所有挑战给删除。结果,我们所得到的感觉是,幸福真的是遥不可及。其实并不然,幸福离我们很近,触手可得的。
泰勒博士最后说,幸福就在当下,幸福的生活,是靠累积而成的。越单纯越幸福,越简单越幸福。幸福就在每个人的身边,所以不必去等待什么,我们随时都可以启程,去赴这份美好的邀约,给自己一份幸福感觉。
读《幸福的方法》有感 篇2
一本被誉为“哈佛大学排名第一课程”的书,这是一本人人都希望得到幸福“真谛”的书,这是一本被称为“带来幸福革命”的书。这本书就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人生导师泰勒?本—沙哈尔博士撰写的《幸福的方法》!
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哲学和组织行为学博士——泰勒,从理性的角度,探讨研究了一个一般人认为庸常的生命话题——幸福。我们多数人认为人这一辈子总该去做些事,或大或小,或多或少,不然活着会觉没意义,似乎消解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殊不知,人们很多时候只知做事是为了有意义,却忘记了去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有多少人问过自己:我做的事有意义,但我幸福吗?或许有时会觉得,有意义就够了,也就把有意义当成了生活目的本身,也就把有意义等同了幸福本身。事实并非如此。有幸福感才是活着的最大意义。不然不管你从事多么伟大的职业,你做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单是有意义你也不会有真正的满足感。只有既有意义又能让你快乐的事情才会带给你长久的幸福感。
幸福是什么?如何找寻幸福,泰勒博士在《幸福的方法》中揭示了幸福的事实,每个人都希望活的更幸福,但往往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幸福的含义和所追求的最终目的。
有不少人把追求财富、名声、地位作为幸福的目标。不少家长还把这种观念灌输给孩子,不好好读书,将来就不能赚大钱,没地位。然而近期从媒体中获悉,全国有九位亿万富翁相继自杀。为什么他们终身奋斗,富可敌国,却要选择一条极端的结束生命来终止人生道路呢?泰勒博士的分析也许可以解答这个问题:“只追求财富的人通常没办法充分地发挥他们真正的潜能。他们比其他人更有压力,更容易沮丧和焦虑。在身心合一方面,他们显得不健康,缺乏生命力。”泰勒博士因此得出结论:“财富、声望、知名度与其他目标都不能和幸福相比,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名望上的追求,其最终都是追求幸福的手段。虽然人们的肉体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里,但是人们的精神却活在不同的精神世界里。有的富人,住着别墅,开着豪车,被大家羡慕,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却可能只是贫民窟。低层次的幸福在物质世界里,而高层次的幸福却在精神世界中。
泰勒博士说:“我认为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有意义的结合,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点点滴滴,这种解释绝不仅仅限于生命里的某些时刻,而是人生的全过程,即使有时经历痛苦的感受,人在总体上仍然可以是幸福的。
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方式?读书学习、参加有益的活动、写作、绘画、解决难题、当义工、常回家看看等。泰勒博士建议“经常去重复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使其规律化、习惯化。”只有这样,幸福和快乐将伴你同行。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有意义的事即使价值再小,也比无意义的事有价值。”
然而有的人整天泡网吧、逛街、打麻将、讲吃讲穿。他们认为这样能带给他们快乐,而学习只能带给他们烦恼和痛苦。泰勒博士认为:“我们把工作和努力与痛苦绑在一起的恶习,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在学校和工作中获得幸福感。经历困难可以让我们更珍惜快乐,不再认为快乐是理所当然的,对生活心存感激本身也是生命意义和快乐的重要来源。” 把努力与痛苦、休闲与快乐联系在一起,这其实已经干扰了我们对于自身体验的客观认知。当我们开始把工作中的积极体验负面化时,其实也是在限制自己获得幸福的潜力,因为幸福并不仅仅是经历正面情绪,还要重视这个过程中的体验。对于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的。
我在退休后来到上海,在享受三代同堂的天伦之乐中,也承担了一份必要的家务劳动。由于受到时间、场地、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想继续绘画和创作是不现实的。只有寻找其他的精神寄托,于是我就尝试着写点文章,运用自己学过的美术专业知识,向大众普及一点艺术鉴赏知识、信息和方法。为提高中华民族文化水平贡献一点绵薄之力。因此我经常在家人晚上睡下后,奋笔疾书,乐此不疲。熬夜是家常便饭,有时是整个通宵。第二天又很早投入正常的生活节奏。当写作遇到困难时会感到苦恼和烦躁,有时还会想打退堂鼓,但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很快就能挺过去。刚退休前,曾担心沉湎于繁重的家务劳动和照顾孙辈,会无所事事,降低幸福感。然而现在虽然辛苦但却感到生活更加充实、快乐和有意义。
做一个幸福的人,必须要设定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就像泰勒博士说的一样,信念是自我实现的语言。当我们下定决心的时候,我们已经完全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许这个目标会成功,或是失败,我们都要把它当成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并且要明白任何一个获取成功,或说是追求幸福的人,他必须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要自我和谐目标。所谓和谐目标就是要主动的去选择目标,而不是被加附在我们身上的,是产生于内心深处的的愿望,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取物质和名誉。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感到追随生命的喜悦时,不仅可以享受人生,也会更加成功。
在对“幸福是什么”和“如何实现幸福”的两大命题进行深入解析后,泰勒博士给我们带来了有关幸福的七大冥想:爱自己和关爱他人、幸福强心剂、超越短暂的快乐、自己的光去照亮世界、想象幸福、从容生活和幸福的革命——看起来依然和充满口号和标语的成功学讲坛没有太大区别,但泰勒博士的与众不同在于他春风化雨一般的亲切讲述里,让我们自然而然跟随他的脚步,反思我的“幸福强心剂”是什么?什么领域会因为时间压力而感到幸福感消失?要做出什么改变才能更接近幸福?泰勒博士不仅在讲述在教授,他更多的是以具体化的问题和练习,发动我们一起参与反思,做出行动,在每一个问题都找到专属于自己的答案,在每一个练习中找到自己的处理方案,不同的人会在这同一本书里得到不同的幸福密码。
《幸福的方法》给读者带来的心灵洗礼,并不是我们读完就能马上体悟到的,这需要我们在物质横流的世界中静下心来慢慢思考。网上有评价说泰勒博士所开设的“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课堂上,“其奇妙之处在于,当学生们离开教室的时候,都迈着春天一样的步子。”
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幸福和快乐,关键是如何认知和寻找适合自己的幸福方式。《幸福的方法》让每位读者去反思自己的内心渴求,学习去接纳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让你成为自己幸福的主宰者。
读《幸福的方法》有感 篇3
一本被誉为“哈佛大学排名第一课程”的书,这是一本人人都希望得到幸福“真谛”的书,这是一本被称为“带来幸福革命”的书。这本书就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人生导师泰勒?本—沙哈尔博士撰写的《幸福的方法》!
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哲学和组织行为学博士——泰勒,从理性的角度,探讨研究了一个一般人认为庸常的生命话题——幸福。我们多数人认为人这一辈子总该去做些事,或大或小,或多或少,不然活着会觉没意义,似乎消解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殊不知,人们很多时候只知做事是为了有意义,却忘记了去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有多少人问过自己:我做的事有意义,但我幸福吗?或许有时会觉得,有意义就够了,也就把有意义当成了生活目的本身,也就把有意义等同了幸福本身。事实并非如此。有幸福感才是活着的最大意义。不然不管你从事多么伟大的职业,你做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单是有意义你也不会有真正的满足感。只有既有意义又能让你快乐的事情才会带给你长久的幸福感。
幸福是什么?如何找寻幸福,泰勒博士在《幸福的方法》中揭示了幸福的事实,每个人都希望活的更幸福,但往往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幸福的含义和所追求的最终目的。
有不少人把追求财富、名声、地位作为幸福的目标。不少家长还把这种观念灌输给孩子,不好好读书,将来就不能赚大钱,没地位。然而近期从媒体中获悉,全国有九位亿万富翁相继自杀。为什么他们终身奋斗,富可敌国,却要选择一条极端的结束生命来终止人生道路呢?泰勒博士的分析也许可以解答这个问题:“只追求财富的人通常没办法充分地发挥他们真正的潜能。他们比其他人更有压力,更容易沮丧和焦虑。在身心合一方面,他们显得不健康,缺乏生命力。”泰勒博士因此得出结论:“财富、声望、知名度与其他目标都不能和幸福相比,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名望上的追求,其最终都是追求幸福的手段。虽然人们的肉体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里,但是人们的精神却活在不同的精神世界里。有的富人,住着别墅,开着豪车,被大家羡慕,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却可能只是贫民窟。低层次的幸福在物质世界里,而高层次的幸福却在精神世界中。
泰勒博士说:“我认为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有意义的结合,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点点滴滴,这种解释绝不仅仅限于生命里的某些时刻,而是人生的全过程,即使有时经历痛苦的感受,人在总体上仍然可以是幸福的。
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方式?读书学习、参加有益的活动、写作、绘画、解决难题、当义工、常回家看看等。泰勒博士建议“经常去重复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使其规律化、习惯化。”只有这样,幸福和快乐将伴你同行。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有意义的事即使价值再小,也比无意义的事有价值。”
然而有的人整天泡网吧、逛街、打麻将、讲吃讲穿。他们认为这样能带给他们快乐,而学习只能带给他们烦恼和痛苦。泰勒博士认为:“我们把工作和努力与痛苦绑在一起的恶习,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在学校和工作中获得幸福感。经历困难可以让我们更珍惜快乐,不再认为快乐是理所当然的,对生活心存感激本身也是生命意义和快乐的重要来源。” 把努力与痛苦、休闲与快乐联系在一起,这其实已经干扰了我们对于自身体验的客观认知。当我们开始把工作中的积极体验负面化时,其实也是在限制自己获得幸福的潜力,因为幸福并不仅仅是经历正面情绪,还要重视这个过程中的体验。对于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的。
我在退休后来到上海,在享受三代同堂的天伦之乐中,也承担了一份必要的家务劳动。由于受到时间、场地、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想继续绘画和创作是不现实的。只有寻找其他的精神寄托,于是我就尝试着写点文章,运用自己学过的美术专业知识,向大众普及一点艺术鉴赏知识、信息和方法。为提高中华民族文化水平贡献一点绵薄之力。因此我经常在家人晚上睡下后,奋笔疾书,乐此不疲。熬夜是家常便饭,有时是整个通宵。第二天又很早投入正常的生活节奏。当写作遇到困难时会感到苦恼和烦躁,有时还会想打退堂鼓,但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很快就能挺过去。刚退休前,曾担心沉湎于繁重的家务劳动和照顾孙辈,会无所事事,降低幸福感。然而现在虽然辛苦但却感到生活更加充实、快乐和有意义。
做一个幸福的人,必须要设定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就像泰勒博士说的一样,信念是自我实现的语言。当我们下定决心的时候,我们已经完全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许这个目标会成功,或是失败,我们都要把它当成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并且要明白任何一个获取成功,或说是追求幸福的人,他必须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要自我和谐目标。所谓和谐目标就是要主动的去选择目标,而不是被加附在我们身上的,是产生于内心深处的的愿望,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取物质和名誉。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感到追随生命的喜悦时,不仅可以享受人生,也会更加成功。
在对“幸福是什么”和“如何实现幸福”的两大命题进行深入解析后,泰勒博士给我们带来了有关幸福的七大冥想:爱自己和关爱他人、幸福强心剂、超越短暂的快乐、自己的光去照亮世界、想象幸福、从容生活和幸福的革命——看起来依然和充满口号和标语的成功学讲坛没有太大区别,但泰勒博士的与众不同在于他春风化雨一般的亲切讲述里,让我们自然而然跟随他的脚步,反思我的“幸福强心剂”是什么?什么领域会因为时间压力而感到幸福感消失?要做出什么改变才能更接近幸福?泰勒博士不仅在讲述在教授,他更多的是以具体化的问题和练习,发动我们一起参与反思,做出行动,在每一个问题都找到专属于自己的答案,在每一个练习中找到自己的处理方案,不同的人会在这同一本书里得到不同的幸福密码。
《幸福的方法》给读者带来的心灵洗礼,并不是我们读完就能马上体悟到的,这需要我们在物质横流的世界中静下心来慢慢思考。网上有评价说泰勒博士所开设的“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课堂上,“其奇妙之处在于,当学生们离开教室的时候,都迈着春天一样的步子。”
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幸福和快乐,关键是如何认知和寻找适合自己的幸福方式。《幸福的方法》让每位读者去反思自己的内心渴求,学习去接纳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让你成为自己幸福的主宰者。
读《幸福的方法》有感 篇4
幸福是什么?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满足,是一种渴望……每个人对幸福都有自己的解读。当人们处于贫困时,他们的幸福是过上安稳而又富裕的生活,然而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却越来越低。根据全球人民幸福指数调查报告指明:在美国,如今抑郁症的患病率比20世纪60年代高了10倍;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英国国民平均收入提高了3倍,但是感到幸福的人却从全国人民的52%降低到36%;近些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可与此同时,儿童和成年人的焦虑和抑郁症的患病率同样在急剧上升。如果真如人们所认为的物质需求的满足可以带来幸福生活,那么又为什么在大多数人的基本物质得到满足时,他们却任然不感觉幸福呢?
可以发现的是,当今社会,人们对于探索如何得到幸福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泰勒博士把自己"幸福"作为一种正面的人生价值提出;著名教育专家胡敏认为:幸福是一种自我体验与感受,我们缺乏的不是幸福,而是发现幸福的双眼、体验幸福的内心与走向幸福的方向;幸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京提出:幸福的奥秘在于你的理解、你的心态、你的选择。确实,幸福是一种主观意识形态,是一种抽象的纯在,每个人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可以造就他们对幸福理解和定位的不同,尽管人们对幸福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却依然无法将幸福具体化,无法从正面提出一个适合大众的能够实现幸福的具体方案。既然如此,从幸福的反面来看,又是什么让我们感到不幸福呢?
在《幸福的方法》中,作者将人生分为四种类型,其中三种不幸福的类型分别是:牺牲眼前的快乐,只着眼未来目标的忙碌奔波型;放纵自己,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型;对一切都失望,无所作为的虚无主义型。而又是什么造就了这些类型的人呢?这与我们的教育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学校,如果成绩全优,家长和老师就会给予奖励;工作时,如果表现优异就会得到奖金……我们习惯了去关注更远大的目标,把达成目标后放松的心情错误的理解为幸福,这让人们更加认定:"只有不断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够变得幸福"的错误观念,所以我们忽略了当下的感受,变得为了努力而努力,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变成一个"忙碌奔波型"的人。而"享乐主义型"的人则是错误的将努力与痛苦、快感与幸福等同化,这种类型的人总是在寻找快乐并且逃避痛苦,他们放纵自己,并且认为充实的生活就是不断的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当欲望得到满足时,短暂的快乐过后迎接他们的将是无尽的空虚。而"虚无主义型"的人指那些放弃追求幸福的人,他们不再相信生活是有意义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将这种心态称为"习得性无助",如果"忙碌奔波型"代表为了未来而活,"享乐主义型"的人代表了为了现在而活,"虚无主义型"则代表沉迷于过去的而放弃现在和未来的人。而这些人都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坚持自己对幸福的偏见,这些类型的人只会离幸福越来越远。那如何让自己不成为这些类型的人从而得到真正的幸福呢?
幸福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没有那么困难!人类最大的愚蠢就是在于重复做着相同的事却期待着不同的结果,就比如所有人都知道幸福与财富的增长并不成正比,但是他们却依然企图通过获得财富来取得幸福。通过这本书,我们能深刻的理解到幸福的最终目标不是名利财富,而是尊重生命的核心价值,只有找到自己的真正使命并努力的发掘出自己的潜力,全然投入到生活中去,才能达到第四种状态:感悟幸福。正如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所说:"人类最好的时刻,通常是在追求某一目标的过程中,把自身实力发挥的淋漓尽致之时"。
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同时,幸福也是需要永不间断追求的过程。幸福的人生态度不但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也需要享受当下的每时每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