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2024/07/12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特殊教育培训心得(精选20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篇1

为了提高我们特岗教师的专业素养,更好的适应教学工作,毕节市教育局于20xx年7月8日全天举办了名为“毕节市20xx年第一阶段特岗教师招聘岗前培训”的培训,我作为一名新特岗教师,很荣幸参加了这次培训。此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毕节试验区教育改革发展及新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校园文化建设专题、中小学班级管理专题、师德修养专题和教师专业成长专题。通过此次培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培训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在本次培训中,听了税晓菊老师关于师德修养专题讲座后,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使我深刻地认识到: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知识,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培养自身素质,以便更好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新时期的教师应对教育对象实施正确影响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必须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教师应该具有独特的魅力,成为教育战线上的魅力形象大使。教师的精神面貌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因而要求老师要乐观、活泼开朗、充满朝气。在学生面前要做到精神振作、情绪高昂、用语幽默、态度和蔼、风度从容、姿态洒脱。对有些学生要鼓励,有些学生要要求严格,有些学生要真诚关心。因为在潜移默化中老师的思想行为已经深深影响着学生。

三、培训为我以后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

在培训中,曾华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专题讲座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强调我们应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他谈到的教学教法经验,让我认识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另外,他还强调:“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位老师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如何使自己能够有质量有效率有能力地教好所上的每门课,使学生能够持续地从心灵深处接受教学,这就需要我努力地备课、努力地锻炼、努力地学习、努力地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

四、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在本次培训中,各位讲课的老师都对我们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同时也鼓励我们要尽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教师的工作是琐碎的,但意义却很重大。新的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的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投入我全部的热情和爱心,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篇2

20xx年10月22日上午,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上海参加“国培计划(20xx)”——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华东师范大学聋教育班的学习。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为期十天的培训学习转瞬间就结束了。回顾这弥足珍贵的十天的培训学习生活,紧张、充实、快乐,能够聆听各位特殊教育专家们的讲座,得到他们的悉心指导,感觉到在理念上得到了洗礼和素养上得到了锤炼升华。

这十天来,国内专家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各位专家教授高屋建瓴的专题讲座,令人醍醐灌顶,时时回味。季佩玉教授引领我们系统了解了聋哑学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道出了聋哑教育课程理论的真谛;黄昭明教授、季佩玉教授、赵航教授、刘巧云教授、卢红云教授等分别对医教结合背景下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聋校课程设置方案与课程校本化研讨、听力检测与人工耳蜗、听觉功能评估与训练、言语功能评估与训练等课程理论进行了系统而又专业的分析与指导,指引我们从课程、方法、技术三个层面探寻教学之路;杜晓新教授、季佩玉教授、朱友涵教授、金育萍教授则从聋生认知能力评估与训练、语文教学、数学教学、聋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对策等方面启发我们关注学生的特征,注重教学研究,促进学生适应性发展;周红省教授、程旭教授、杨福义院长则从学前及低年级聋生教育康复课程设置及案例分析、聋教育中的家校互动、单一被试研究方法作了真切的描述,让我们对特教发展的未来有了前瞻的认识与信心。特教专家们用生动的语言、精到的讲授、鲜活的实例博得了阵阵掌声与发自内心的赞叹,精彩而又务实的讲授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开拓了我们的专业视野,解决了许多困惑迷茫,使我们的专业精神、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

本次培训中还安排了两次对上海特校的考察学习活动,这同样让人印象深刻,深受鼓舞和激励。闵行区启音学校树立了“医教结合”的办学思想,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康复与教育相结合的专业特色课程;闵行区启英幼儿园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对聋哑儿童实行“可视音乐干预

治疗”的新课程、新方法的实践研究让人惊喜赞叹;卢湾区第四聋校特殊教育学校“高期望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医教结合”教育体系研究成果菲然,口语教学成效显著让人惊叹;闸北区小小虎幼稚园实现“聋健融合”理念下的“自助发展”教育声闻宇内,成绩令人瞩目。这些特教精品学校,充分展示了上海市特教发展“先人一步、引领全国”的独特风范,将“理想的特殊教育”形态真切地展现在学员面前,激发了我们的理想与热情,激励着我们去思考和创造。

十天的学习虽然短暂,但却受益匪浅。培训学习让我们更新了教育理念,指明了发展方向,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本职岗位,静心专业,潜心育人,为本地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一直有一个梦,藏在心中;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而且是全国师范学院最高学府。带着几分激动,带着几丝憧憬走进北师大,仿佛让我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学生时代:每天上课、写作业、参加沙龙活动等。虽然只有十二天,可在这短短的十二天里,感受到了校园里强烈的青春气息和浓郁的人文氛围。

在这次培训中,我有幸聆听多位有名的大学教授及特教行业的专家们精彩授课,与专家们近距离的接触,使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拓宽了视野,促进了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更让我充分的领略到专家们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在听报告的过程中,还是在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中,或是在会后的自我反思中我每时每刻都有着不同的收获。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集中培训、分学科培训、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有到兄弟学校听课交流的活动。每一个讲座都有它的精彩之处,每一个讲座也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我的思考: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反思自己的学生观把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点点滴滴的想法和感悟记录下来,最引起我思考的问题:

1、融合教育的环境下,特殊教育应如何定位?特殊教育教师的角色应如何转变?2、现行的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都偏向于普校化,特殊教育应如何体现“特”?

3、如何运用行为矫正的策略去发展学生的良好行为?

4、今后,我们该如何一步一步去实现家庭、社会、社区、特校所共同合作构成的支持性环境呢?作为一名普通的特校老师,我能做些什么?

5、回顾教学中,自己是否有根据学生的特殊性设计教学内容?是否有想过:九年的学习,有多少知识能真正是对学生走上社会是有用的?

6、如何突破听障生读不懂、写不通的老大难问题,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听障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我的.理解

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发人深省。

(一)目前,在我国特殊学校仍是特殊儿童主要安置形式,特殊学校教师要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适合的教育,教书育人,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提升特殊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随着融合教育的开展,特殊学校也必须从传统隔离式的学校教学转变为与社区、家庭融合的教育教学方式。特殊儿童的教育将不仅仅是在校园的狭隘的教育,从学校融入社区、进入社会。特教教师要帮助特殊儿童突破学校围墙,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进社会,为其创造融合的环境,帮助其从实践中学习,从真实生活中学习,成为特殊儿童发展的引导者。作为“教育者”的特殊学校教师:首先是一名特殊教育者,应当担当好教育者的角色,承担起协调者

的作用,促进特殊学校资源中心功能的发挥。协调家长和普通学校教师之间的矛盾;促进普通学校教师与其他特殊教育相关人员的沟通与交流。

(二)课程方向的把握很重要。该如何去把握?“度”在哪里?

这是听了肖非教授的《特殊教育学校综合课程的几个问题》的讲座后,在脑中不断浮现的,引起我思考的问题。近年来,特殊学校在教学理念、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盲目搬用普校语文教改的做法,严重脱离大多数聋学生实际,不适应聋学生的承受力程度,课堂教学的功利色彩,结果收效甚微。在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无论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不同程度地忽视残障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长期以来,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训练的地位,学校的课堂教学也已被异化为应付考试的训练,缺乏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培训,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三)运用行为矫正的有效策略,开启特殊儿童的心锁。在我们的眼里总是看到孩子这样不对,那样不行,总是观察孩子的不足与缺陷。如果长期地忙于应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会日渐消磨我们的教学激情,丧失教学的潜在乐趣。更重要的是,教师如果忙于处理不良行为,他还能有多少时间用于教学呢?胡晓毅教授《特殊儿童行为管理》的讲座中让我找到了开启特殊儿童心锁的这把钥匙。在胡教授为我们呈现的一幅冰山的画,让我明白了:我们看到孩子的行为只是冰上的一角,而冰山下的根基我们是无法看到的。一个行为发生问题,必须找出原因。只要他的行为不影响别人,就不要过于干预。我们应换一个思维,站在冰山脚下去考虑孩子需要什么,良好的人格培养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是非常渴望得到我们肯定的,当孩子的行为出现异常时,我们应该换一种思维角度去看(摸、闻、看、听、说)应强调的如何建立良好行为,应该更注重良好行为的发展而不是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任何行为都有功能,发生任何行为都是有前因的,不及时干预不良行为就容易泛化。一个良好的行为建立起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化物,找到关键点,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要“立刻”纠正。把行为细化成若干个细小的动作,让其容易达到一个个目标,帮助其爬楼梯。

(四)在《团队破冰与团队建设》的体验活动中。非常有幸被组员推荐当了队长。在整个的活动过程中,组内的每一位成员同心协力、群策群力、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活动后,我们认真总结、积极发言。我们为取得的成绩而欢呼,对于失败的原因我们共同反思,对今后改进的意见积极显言。充分体现了团队的合作精神。这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很难得见到的表现。活动后,让我明白了:

1、在工作中,领导的领导力、决策和判断力决定着一件事情的成败的关键。

2、团队成员的服从意识、协作精神非常重要。团队的成败取决于每个团队成员的努力!传统观念: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但通过这个游戏让我明白了流水线上只要有一道工序出问题,最终的产品质量就无法保证;“动车”之所以跑得快,就在于每节车辆都有动力,而不再依赖车头的带动。

3、要做好一件事情,方法很重要。领导管理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将好的思想或好的办法固化为团队的制度并加以坚决执行!

4、要想顺利完成一项任务,必须先领会领导的意图,即明确目标的要求否则方向错了,接下来的工作只能离目标越来越远;其次,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工作流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到随时可能碰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

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篇3

年6月28号到29号,我参与了县训练局举办的20xx年特岗老师岗前培训。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实践阅历还是特别缺乏,参与这样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听过几位阅历丰富的老师讲课后收获良多。在这里感谢训练局供应了这样的学习机会,感谢各位老师教给了我那么多的训练方法和训练理念。 此次老师岗前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师德师风训练、训练新理念、老师职业道德规范、基础课程改革状况、教学常规、班级同学管理、训练政策法规等诸多方面的学问。虽然时间只有两天,但内容却是充实的,对我们新老师来说必定会是终身受益的,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培训使我对老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晰的熟悉。

在本次培训中,听了有关老师职业专题报告后,使我对老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明确的熟悉。使我深刻地熟悉到:首先,老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学问传递的角度来反映老师的重要性。其次,老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同学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同学受训练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老师的人格力气是无形的、不行估量的,老师要真正成为同学的引路人。第三,老师是管理者。老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力量,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同学的进展。第四,老师是父母。作为一名老师,要富有爱心,老师对同学的爱应是无私的、公平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老师是父母。并且,老师还要擅长发觉每一个同学的闪光点和进展需要。第五,老师是伴侣。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老师和同学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伴侣一样。另外,我对老师工作的基本内涵也有了比较明确的熟悉,熟悉到了老师责任的重大艰难,要做一名好老师必需要具备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拼搏精神。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人民老师就要为祖国的训练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含辛茹苦、悄悄耕耘.新时代下的老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先进的理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养、和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夫和业务水平、有灵敏的思维和很强的语言表达力量和感召力.对同学要多说鼓舞的话、劝慰的话、开导的话、实在的话;少说讽刺的话、冷淡的话、伤人的话、威逼的话.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合格老师应具备的素养。

二、培训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供应了很多方法和策略。

在本次培训中,通过学校教学常规内容的学习,使我熟悉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必需具备最基本的"六仔细'要求,即仔细备课、仔细上课、仔细布置批改作业、仔细辅导、仔细组织考试和仔细组织课外活动。备课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了教材、同学、教法、语言、试验、提问、板书、练习八个环节。要关注同学如何学,学到了多少东西。不仅要求老师课时备课,还要擅长在长期的训练教学中进行总结和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教学上,应当懂得将教学艺术化,学会抓住同学的心理,引起他们对学问的奇怪心,引导同学学会自主学习,转变老师传统的传输者为学问的引导者。特殊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肯定要仔细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同学的全面进展为目的,以新的教学姿势迎接新的挑战。

三、培训使我对将来的工作布满了信念和动力。

在本次培训中,各位讲课的老师都对我们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同时也鼓舞我们要赶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要更加理性地熟悉社会、熟悉自己的角色;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学问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慧和才智,争做教学进展的弄潮儿。这些鼓舞,使我对将来的工作布满了信念和动力。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醉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或许,对于我们新老师来说,只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念,就能取得好的开端,而好的开端,便是胜利的一半。两天的培训让我感受到了老师职业需要太多太多的技巧,同时让我知道在激烈的职业竞争和繁重的工作压力下,我必需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沿着新老师培训为我们指引的方向前进。

作为一名新老师,在日后工作中要学习的东西有许多许多,遇到意外的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只有通过反复地讨论和领悟,才能真正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老师。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就要怀着一颗为同学无私奉献的心,带着对同学全部的爱走上讲台。这一信念不仅是促进新老师成长的内在动力,更是作为一名老师应当时刻谨记不能丢弃的精神支柱。

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篇4

为了提高我们特岗教师的专业素养,更好的适应教学工作,毕节市教育局于20xx年7月8日全天举办了名为“毕节市20xx年第一阶段特岗教师招聘岗前培训”的培训,我作为一名新特岗教师,很荣幸参加了这次培训。此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毕节试验区教育改革发展及新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校园文化建设专题、中小学班级管理专题、师德修养专题和教师专业成长专题。通过此次培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培训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在本次培训中,听了税晓菊老师关于师德修养专题讲座后,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使我深刻地认识到: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知识,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培养自身素质,以便更好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新时期的教师应对教育对象实施正确影响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必须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教师应该具有独特的魅力,成为教育战线上的魅力形象大使。教师的精神面貌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因而要求老师要乐观、活泼开朗、充满朝气。在学生面前要做到精神振作、情绪高昂、用语幽默、态度和蔼、风度从容、姿态洒脱。对有些学生要鼓励,有些学生要要求严格,有些学生要真诚关心。因为在潜移默化中老师的思想行为已经深深影响着学生。

三、培训为我以后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

在培训中,曾华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专题讲座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强调我们应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他谈到的教学教法经验,让我认识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另外,他还强调:“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位老师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如何使自己能够有质量有效率有能力地教好所上的每门课,使学生能够持续地从心灵深处接受教学,这就需要我努力地备课、努力地锻炼、努力地学习、努力地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

四、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在本次培训中,各位讲课的老师都对我们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同时也鼓励我们要尽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教师的工作是琐碎的,但意义却很重大。新的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的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投入我全部的热情和爱心,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篇5

“国培计划”是我国一个大规模、高层次、高要求的教师培训工程,具有示范引领、促进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价值,能够参加这样一次高水平的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于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虽然才是短短三天学习,却带给我前所未有的感触和震撼。

平时在教学中感到聋孩子普遍理解力差,学习能力弱,学过的知识不成体系,学得快,忘得更快,让我很是困惑却总结不出原因。辽宁师范大学的袁茵教授关于“听障学生认知和语言发展与教育”的讲座,让我明白听障孩子在同年龄同环境条件下与健全孩子认知发展上的差距,以及我们特校教师该怎样针对聋孩子这样的特点进行教育。袁教授用专业的术语,活泼生动的案例为我们娓娓道来,既解答了我心中的困惑,又引导我以后该怎样去遵循听障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和语言训练,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张杨老师的讲座让我们认识到“沟通与交往”课程的重要性,以及聋校开展“沟通与交往”可以通过多渠道、多种方式进行,拓宽了我校今后课程开设上的思路。

由于我们的教育对象是特殊儿童,故而特校教师更易出现心理问题。徐建奇副教授针对特校教师职业倦怠和常见的心理问题,教我们怎样拥有健康的心理,即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把自我成长与他人共同成长融合起来。“一个老师教学水平低会对学生的发展有影响,但远远不如教师心理不健康对学生的影响大。”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一个特教老师深思。

张文京教授的讲座《个别化教育与教学》向我们展示了具体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和执行结果,让我们明白个别化教育的重要性。张教授给我感触更深的是:现在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今后的特校不仅仅服务于在校的少量学生,而是要转变职能,成为当地的特教资源中心,走进普校为融合教育提供技术支持。这让我们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我们要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努力钻研特教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肖敏老师的《聋校课堂沟通策略和案例分析》给了我很深的感触,肖老师从特殊教育第一线老师的视角,以聋教育中的关键问题——沟通问题为切入点,用许多现实的课堂实录和案例,揭示了聋校课堂沟通的原因和规律,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可操作的应对策略。在肖老师的讲座上,我还聆听到来自其他省份的特教老师的精彩发言,这些发言针对聋校沟通问题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意见,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上解决与聋生的沟通问题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

作为一个涉足特教时间不足三年的教师,这三天的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开阔视野,为我今后几天的学习和以后更好地从事特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省特殊教育学校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一、认清了开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转变了观念。

曾经,我和大多数一线教师一样,也非常害怕做课题。觉得教育科研与我无关,觉得这是专业的教育科研人员的事。虽然也尝试着在做一些课题,但更多时候是为了完成一些“任务”、为了评职称。科研兴校是近年来普通中小学校比较时髦和流行的话题,也是很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和成功的经验。然而,特殊教育学校在这方面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丁勇书记关于《科研兴校——特教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报告跟我们交流三个问题:一是科研何以能兴校?二是如何以科研兴校?三是实施科研兴校的根本之策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科研水平和专业素质,才能推动特殊教育领域科研兴校的普遍开展,促进特殊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一个课题成就一个教师。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因此,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的。

二、想通了教育科研的课题就在我们的身边,明确了定位。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教师怕做课题,是因为感到教育科研无从下手,不明白教育科研工作到底该干些什么,找不到课题的切入点在哪里。谈秀菁教授关于《特殊教育科研的选题》的讲座、让我看到了,其实课题就在我们身边。特别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一线教师,我们的教育科研活动与专家学者的专业理论研究是不同的,我们进行教育科研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开展教育研究的问题或者说方向应该来源于自己或班级德育、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比较具体的应用性问题。总而言之,我们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科研课题的“源头活水”就是自己的教育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在丰富多彩的问题中选择课题,我们的研究就应该从点滴开始。

三、梳理了开展教育科研的过程、内容与方法,找到了门路。

完成了选题,明确了研究的方向,那么接下来该怎样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撰写开题报告?怎样实施课题,进行过程管理?这些疑惑,江苏省教育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蔡守龙主任、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所何侃教授、李泽慧教授为我们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解答。特别是蔡守龙主任关于《教育规划课题的设计与论证》的讲座,从重新审视和调整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内容的分解与细化、确定研究工作的推进策略三大步骤,阐述了在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后的课题研究启动阶段我们该做些什么,使我对如何开展“教育科研”的认识逐步清晰。通过专家们系统的梳理,我感觉自己跳出了狭碍的教育科研观,进一步理解了“什么是学校

教育科研”,明确了教育科研的定义,了解了“教育科研如何选题”、“教育科研的三大原则”、“如何设计学校教育科研的课题”、“课题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课题设计的要求”等内容,让我清晰了开展课题我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找到了做课题的门路,为我今后开展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

四、明确了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要求,理清了思路。

撰写学科论文,是每个教师的一种追求。因为通过撰写论文,能促使教师去总结教学经验,探索科学的教学规律,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一直以来,研究论文的写作是我的薄弱环节,有很多想法,但是写起来总是感觉不到位、不清晰。听了谈秀菁教授关于《教育研究论文撰写》、《撰写教育研究方案》的讲座,使我对研究论文该如何撰写有一些清晰的了解。要想写出有好的论文离不开两点:一是对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思考,并在研究和思考中有所感悟;二是掌握论文写作的要求和方法。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使我清晰地认识到,要使自己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教科能力,就要采用反思——行动——再反思的研究模式从实践中汲取营养,以更新教育理念,活化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科研的不断深入与自己专业的持续成长。十分感谢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能够让我重新坐在课堂之上,静下心来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而我也会将这次学习当作一次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契机,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在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努力成为一名新兴的研究型骨干教师。

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篇6

融合教育就是让特殊孩子(这里指自闭症孩子)和普通孩子在同一个环境一起学习,一起分享教育资源的一种安置方式。虽然融合教育在一直在推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

整体的接受度不高

还有绝大多数人对于融合教育是不理解的,因此在推行的过程中遇到了阻碍。首先整个社会大众的不理解,导致很多学校不够重视,因此很多幼儿园及普小的融合教育并没有做起来;其次是家长们的不接纳,他们认为班级里有这样的孩子会影响教学进度,会带坏自己班里的孩子,所以非常排斥与特殊孩子在一个教室学习。他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给学校施压,目的就是把这些孩子赶出去。再次就班主任方面,班里有这样的孩子增加了班级的管理难度,同时孩子的成绩也会影响到老师的绩效考核,因此老师也不欢迎这类孩子的加入;最后就是同伴关系,特殊孩子在普通班学习,很容易受到其他小朋友的的歧视和欺负,因此也会导致融合困难。

特教资源有限

如今我国融合教育最主要的形式就是随班就读。随班就读并不是直接把特殊孩子放在普通班就行了,它要求学校必须配备专门的资源教室以及需要请专业的资源教师。很多学校并没有做到这样,因此即使孩子在进行着融合教育,成效也不大,甚至在里面混日子,浪费时间。

自闭症孩子自身的问题

并不是每一个自闭症孩子都可以到普通学校去进行融合教育的.,能够去进行融合教育的孩子能力首先是过关的。那么问题又来了,很多自闭症孩子是达不到这个能力的,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进行融合教育的能力,如果强行送进去融合,反而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

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篇7

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我的思考: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反思自己的学生观把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点点滴滴的想法和感悟记录下来,最引起我思考的问题:

1、融合教育的环境下,特殊教育应如何定位?特殊教育教师的角色应如何转变?2、现行的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都偏向于普校化,特殊教育应如何体现“特”?

3、如何运用行为矫正的策略去发展学生的良好行为?

4、今后,我们该如何一步一步去实现家庭、社会、社区、特校所共同合作构成的支持性环境呢?作为一名普通的特校老师,我能做些什么?

5、回顾教学中,自己是否有根据学生的特殊性设计教学内容?是否有想过:九年的学习,有多少知识能真正是对学生走上社会是有用的?

6、如何突破听障生读不懂、写不通的老大难问题,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听障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我的理解

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发人深省。

(一)目前,在我国特殊学校仍是特殊儿童主要安置形式,特殊学校教师要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适合的教育,教书育人,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提升特殊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随着融合教育的开展,特殊学校也必须从传统隔离式的学校教学转变为与社区、家庭融合的教育教学方式。特殊儿童的教育将不仅仅是在校园的狭隘的教育,从学校融入社区、进入社会。特教教师要帮助特殊儿童突破学校围墙,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进社会,为其创造融合的环境,帮助其从实践中学习,从真实生活中学习,成为特殊儿童发展的引导者。作为“教育者”的特殊学校教师:首先是一名特殊教育者,应当担当好教育者的角色,承担起协调者

的作用,促进特殊学校资源中心功能的发挥。协调家长和普通学校教师之间的矛盾;促进普通学校教师与其他特殊教育相关人员的沟通与交流。

(二)课程方向的把握很重要。该如何去把握?“度”在哪里?

这是听了肖非教授的《特殊教育学校综合课程的几个问题》的讲座后,在脑中不断浮现的,引起我思考的问题。近年来,特殊学校在教学理念、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盲目搬用普校语文教改的做法,严重脱离大多数聋学生实际,不适应聋学生的承受力程度,课堂教学的功利色彩,结果收效甚微。在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无论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不同程度地忽视残障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长期以来,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训练的地位,学校的课堂教学也已被异化为应付考试的训练,缺乏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培训,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三)运用行为矫正的有效策略,开启特殊儿童的心锁。在我们的眼里总是看到孩子这样不对,那样不行,总是观察孩子的不足与缺陷。如果长期地忙于应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会日渐消磨我们的教学激情,丧失教学的潜在乐趣。更重要的是,教师如果忙于处理不良行为,他还能有多少时间用于教学呢?胡晓毅教授《特殊儿童行为管理》的讲座中让我找到了开启特殊儿童心锁的这把钥匙。在胡教授为我们呈现的一幅冰山的画,让我明白了:我们看到孩子的行为只是冰上的一角,而冰山下的根基我们是无法看到的。一个行为发生问题,必须找出原因。只要他的行为不影响别人,就不要过于干预。我们应换一个思维,站在冰山脚下去考虑孩子需要什么,良好的人格培养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是非常渴望得到我们肯定的,当孩子的行为出现异常时,我们应该换一种思维角度去看(摸、闻、看、听、说)应强调的如何建立良好行为,应该更注重良好行为的发展而不是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任何行为都有功能,发生任何行为都是有前因的,不及时干预不良行为就容易泛化。一个良好的行为建立起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化物,找到关键点,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要“立刻”纠正。把行为细化成若干个细小的动作,让其容易达到一个个目标,帮助其爬楼梯。

(四)在《团队破冰与团队建设》的体验活动中。非常有幸被组员推荐当了队长。在整个的活动过程中,组内的每一位成员同心协力、群策群力、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活动后,我们认真总结、积极发言。我们为取得的成绩而欢呼,对于失败的原因我们共同反思,对今后改进的意见积极显言。充分体现了团队的合作精神。这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很难得见到的表现。活动后,让我明白了:

1、在工作中,领导的领导力、决策和判断力决定着一件事情的成败的关键。

2、团队成员的服从意识、协作精神非常重要。团队的成败取决于每个团队成员的努力!传统观念: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但通过这个游戏让我明白了流水线上只要有一道工序出问题,最终的产品质量就无法保证;“动车”之所以跑得快,就在于每节车辆都有动力,而不再依赖车头的带动。

3、要做好一件事情,方法很重要。领导管理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将好的思想或好的办法固化为团队的制度并加以坚决执行!

4、要想顺利完成一项任务,必须先领会领导的意图,即明确目标的要求否则方向错了,接下来的工作只能离目标越来越远;其次,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工作流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到随时可能碰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

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篇8

在21世纪的今天,特殊儿童已经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群体,其中,智障儿童在特殊儿童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智障儿童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重视。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为智障儿童提供更为适当、有效的教育成为特殊教育界的热点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广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全体学员,在赵老师的带领下到北京市宣武培智学校、北京市盲人学校、北京市西城培智中心学校、北京农业大学附中等学校参观学习。收获良多:

1、北京市宣武培智学校,校园布局合理,开设了烹饪、缝纫、编织、金木工等xx个专业场室,同时附设文化学习、音乐舞蹈、家居生活、健身娱乐等活动教室。

校园文化建设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无不体现出设计的精妙;学校开辟职业教育“岗位实习”区,开设客房服务、洗衣房、医院、超市、银行等校内实践场所,满足学生社区学习需要。从校园宣传栏到每个班的班级文化,都体现出浓厚而温馨的特教元素。校园教学区和教室功能划分很细,言语训练室、康复训练室、律动室等特教功能教室一应俱全。学校的艺术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通过艺术表演这个舞台展示自己的同时,还向外界宣传了学校。学生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和生活,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使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整个校园呈现出活泼生动又井然有序的局面。

2、北京市宣武培智学校多任校长之间在事业与专业上一脉相承,有口皆碑,校长之间的传承创新是校园文化建设和专业发展的灵魂。

该校的传承创新精神深刻地影响着学校的教风和学风,人才队伍的建设,专业的沉淀,学校的发展。有了这种沉淀与发展凝练出学校一直坚持的“一切为了残疾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的教育理念,学校对残障学生生命负责的强烈责任感,始终站在特殊教育的最前沿。学校准确把握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带领教师积极学习特殊教育的先进理论开展校本教研。学校领导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老师们的爱生敬业精神,赋予了宣武培智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宣武培智独特的文化品牌。

3、特殊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让残障学生学有所成,回归社会,自食其力,有尊严地生活。

北京市宣武培智学校这方面做得很成功,他们打破课堂教学技能的惯常做法,创新产教融通的训练形式,设计“职场化”的教学安置形式,把职业理论课与专业技能课有机融为一体。他们围绕专业技能学习中遇到的语言沟通、认知能力、肢体障碍、人际关系等问题,通过娱乐休闲、体能康复、体育健身、社团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积累经验。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情感,提高人际关系沟通交往能力,改善肢体功能,形成良好的职业品德和公民素养,服务于学生将来的家庭、社会生活,达到自食其力。他们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新开设特教班的中职学校,很有借鉴意义。

残障儿童的自闭症既是儿童中最脆弱的群体,也是残疾人当中最弱小的群体,但他们同时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能够帮助这些不幸的孩子让他们一点点的改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我来说这还是一个全新的体验。特殊教育的目标是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的需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篇9

在21世纪的今天,特殊儿童已经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群体,其中,智障儿童在特殊儿童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智障儿童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重视。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为智障儿童提供更为适当、有效的教育成为特殊教育界的热点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广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全体学员,在赵老师的带领下到北京市宣武培智学校、北京市盲人学校、北京市西城培智中心学校、北京农业大学附中等学校参观学习。收获良多:

1、北京市宣武培智学校,校园布局合理,开设了烹饪、缝纫、编织、金木工等xx个专业场室,同时附设文化学习、音乐舞蹈、家居生活、健身娱乐等活动教室。

校园文化建设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无不体现出设计的精妙;学校开辟职业教育“岗位实习”区,开设客房服务、洗衣房、医院、超市、银行等校内实践场所,满足学生社区学习需要。从校园宣传栏到每个班的班级文化,都体现出浓厚而温馨的特教元素。校园教学区和教室功能划分很细,言语训练室、康复训练室、律动室等特教功能教室一应俱全。学校的艺术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通过艺术表演这个舞台展示自己的同时,还向外界宣传了学校。学生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和生活,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使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整个校园呈现出活泼生动又井然有序的局面。

2、北京市宣武培智学校多任校长之间在事业与专业上一脉相承,有口皆碑,校长之间的传承创新是校园文化建设和专业发展的灵魂。

该校的传承创新精神深刻地影响着学校的教风和学风,人才队伍的建设,专业的沉淀,学校的发展。有了这种沉淀与发展凝练出学校一直坚持的“一切为了残疾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的教育理念,学校对残障学生生命负责的强烈责任感,始终站在特殊教育的最前沿。学校准确把握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带领教师积极学习特殊教育的先进理论开展校本教研。学校领导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老师们的爱生敬业精神,赋予了宣武培智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宣武培智独特的文化品牌。

3、特殊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让残障学生学有所成,回归社会,自食其力,有尊严地生活。

北京市宣武培智学校这方面做得很成功,他们打破课堂教学技能的惯常做法,创新产教融通的训练形式,设计“职场化”的教学安置形式,把职业理论课与专业技能课有机融为一体。他们围绕专业技能学习中遇到的语言沟通、认知能力、肢体障碍、人际关系等问题,通过娱乐休闲、体能康复、体育健身、社团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积累经验。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情感,提高人际关系沟通交往能力,改善肢体功能,形成良好的职业品德和公民素养,服务于学生将来的家庭、社会生活,达到自食其力。他们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新开设特教班的中职学校,很有借鉴意义。

残障儿童的自闭症既是儿童中最脆弱的群体,也是残疾人当中最弱小的群体,但他们同时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能够帮助这些不幸的孩子让他们一点点的改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我来说这还是一个全新的体验。特殊教育的目标是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的需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篇10

“国培计划”是我国一个大规模、高层次、高要求的教师培训工程,具有示范引领、促进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价值,能够参加这样一次高水平的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于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虽然才是短短三天学习,却带给我前所未有的感触和震撼。

平时在教学中感到聋孩子普遍理解力差,学习能力弱,学过的知识不成体系,学得快,忘得更快,让我很是困惑却总结不出原因。辽宁师范大学的袁茵教授关于“听障学生认知和语言发展与教育”的讲座,让我明白听障孩子在同年龄同环境条件下与健全孩子认知发展上的差距,以及我们特校教师该怎样针对聋孩子这样的特点进行教育。袁教授用专业的术语,活泼生动的案例为我们娓娓道来,既解答了我心中的困惑,又引导我以后该怎样去遵循听障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和语言训练,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张杨老师的讲座让我们认识到“沟通与交往”课程的重要性,以及聋校开展“沟通与交往”可以通过多渠道、多种方式进行,拓宽了我校今后课程开设上的思路。

由于我们的教育对象是特殊儿童,故而特校教师更易出现心理问题。徐建奇副教授针对特校教师职业倦怠和常见的心理问题,教我们怎样拥有健康的心理,即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把自我成长与他人共同成长融合起来。“一个老师教学水平低会对学生

的发展有影响,但远远不如教师心理不健康对学生的影响大。”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一个特教老师深思。

张文京教授的讲座《个别化教育与教学》向我们展示了具体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和执行结果,让我们明白个别化教育的重要性。张教授给我感触更深的是:现在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今后的特校不仅仅服务于在校的少量学生,而是要转变职能,成为当地的特教资源中心,走进普校为融合教育提供技术支持。这让我们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我们要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努力钻研特教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肖敏老师的《聋校课堂沟通策略和案例分析》给了我很深的感触,肖老师从特殊教育第一线老师的视角,以聋教育中的关键问题——沟通问题为切入点,用许多现实的课堂实录和案例,揭示了聋校课堂沟通的原因和规律,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可操作的应对策略。在肖老师的讲座上,我还聆听到来自其他省份的特教老师的精彩发言,这些发言针对聋校沟通问题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意见,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上解决与聋生的沟通问题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

作为一个涉足特教时间不足三年的教师,这三天的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开阔视野,为我今后几天的学习和以后更好地从事特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省特殊教育学校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一、认清了开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转变了观念。

曾经,我和大多数一线教师一样,也非常害怕做课题。觉得教育科研与我无关,觉得这是专业的教育科研人员的事。虽然也尝试着在做一些课题,但更多时候是为了完成一些“任务”、为了评职称。科研兴校是近年来普通中小学校比较时髦和流行的话题,也是很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和成功的经验。然而,特殊教育学校在这方面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丁勇书记关于《科研兴校——特教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报告跟我们交流三个问题:一是科研何以能兴校?二是如何以科研兴校?三是实施科研兴校的根本之策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科研水平和专业素质,才能推动特殊教育领域科研兴校的普遍开展,促进特殊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一个课题成就一个教师。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因此,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的。

二、想通了教育科研的课题就在我们的身边,明确了定位。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教师怕做课题,是因为感到教育科研无从下手,不明白教育科研工作到底该干些什么,找不到课题的切入点在哪里。谈秀菁教授关于《特殊教育科研的选题》的讲座、让我看到了,其实课题就在我们身边。特别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一线教师,我们的教育科研活动与专家学者的专业理论研究是不同的,我们进行教育科研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开展教育研究的问题或者说方向应该来源于自己或班级德育、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比较具体的应用性问题。总而言之,我们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科研课题的“源头活水”就是自己的教育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在丰富多彩的问题中选择课题,我们的研究就应该从点滴开始。

三、梳理了开展教育科研的过程、内容与方法,找到了门路。

完成了选题,明确了研究的方向,那么接下来该怎样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撰写开题报告?怎样实施课题,进行过程管理?这些疑惑,江苏省教育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蔡守龙主任、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所何侃教授、李泽慧教授为我们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解答。特别是蔡守龙主任关于《教育规划课题的设计与论证》的讲座,从重新审视和调整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内容的分解与细化、确定研究工作的推进策略三大步骤,阐述了在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后的课题研究启动阶段我们该做些什么,使我对如何开展“教育科研”的认识逐步清晰。通过专家们系统的梳理,我感觉自己跳出了狭碍的教育科研观,进一步理解了“什么是学校

教育科研”,明确了教育科研的定义,了解了“教育科研如何选题”、“教育科研的三大原则”、“如何设计学校教育科研的课题”、“课题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课题设计的要求”等内容,让我清晰了开展课题我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找到了做课题的门路,为我今后开展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

四、明确了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要求,理清了思路。

撰写学科论文,是每个教师的一种追求。因为通过撰写论文,能促使教师去总结教学经验,探索科学的教学规律,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一直以来,研究论文的写作是我的薄弱环节,有很多想法,但是写起来总是感觉不到位、不清晰。听了谈秀菁教授关于《教育研究论文撰写》、《撰写教育研究方案》的讲座,使我对研究论文该如何撰写有一些清晰的了解。要想写出有好的论文离不开两点:一是对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思考,并在研究和思考中有所感悟;二是掌握论文写作的要求和方法。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使我清晰地认识到,要使自己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教科能力,就要采用反思——行动——再反思的研究模式从实践中汲取营养,以更新教育理念,活化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科研的不断深入与自己专业的持续成长。十分感谢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能够让我重新坐在课堂之上,静下心来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而我也会将这次学习当作一次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契机,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在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努力成为一名新兴的研究型骨干教师。

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篇11

前两天的培训学习已结束,这两天的学习短暂又紧张。尽管内容较多,尽管天气炎热,变化无常,但是并没有影响我们按时上课认真学习。我们每天准时来到教室,课堂上专心听讲,认真记录笔记,笔在手中飞舞着,飞速地写下老师讲的内容,书上没有的内容、事例等,有的还要抽空拍照,积累学习资料,留下宝贵的影像内容,并用现代设备快速地记录下笔速写不下来的知识,以备课后整理记录。

记得来时那天早上,女儿眼含泪水,带着哭腔对我说:“妈妈不去行吗?”

我温柔地对她说:“不行啊!”

“那你是大人了,为什么还要学习?”她不解。

“学习不只是孩子的事,大人也要不断地学习,有句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就像手机充电,我就像一部待充电的手机。手机充好了电才能打电话,人学好了知识才能更好地工作呀!”我安慰她。

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这两天的学习,我们聆听了江琴娣教授的《特殊教育概论》,从古今中外特殊教育的发展、全纳教育的发展模式、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个别化教育计划等方面进行讲述,分析了智力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超常儿童、其他类障碍儿童的鉴定、产生的原因、特征、教育策略及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内容、制定与实施、评估和实例等。陈东珍老师讲了“上海特殊教育现状与发展”,就上海特殊教育的发展现状从师资队伍优化、随班就读工作的发展等几方面取得的成效、进展情况做了讲解,并对以后的发展趋势从定位、核心理念、基本策略、主要内容四方面进行了分析。我们在工作中也将带着这样的理念,使残疾儿童人人有所发展。实施医教结合,按需式教育,关注每一个儿童,不仅是入学,而且身心都得到发展;不仅关注个体间的差异,而且关注个体内差异。为残疾儿童提供全程、全方位服务,把特教工作做得更好。

“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开班仪式上,王__老师代表了我们学员的心声,更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两天的学习使我又强化了许多特教理论知识,但是电还没有充满,相信后面的学习会有更多收获。

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篇12

学习时间总是过得太快,又是三天的学习时光匆匆而逝,带给我新的收获、新的体会。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在特校开展校本研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开展却是让人有无从入手之感。乐山特校的周副校长关于“校本研修”的讲座,从理论到实践为我们提示了今后开展校本研修的切入点和开展形式。周校长尤其强调了校本研修中的同伴互助以及聋人教师的培养,这对我工作的`新建特校,很有借鉴意义。

10月25日下午,我们参观了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布局合理,校园文化建设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校门到公寓楼、食堂、教学楼无不体现出设计的精妙;从校园宣传栏到每个班的班级文化,都体现出浓厚而温馨的特教元素。到校时正是课外活动时间,学生们自发地在操场进行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整个校园呈现出活泼生动又井然有序的局面。校园教学区和生活区连成一体又相对独立,既便于学生生活又利于教师管理。教室功能划分很细,听觉训练室、言语训练室、康复训练室、律动室等特教功能教室一应俱全。学校的艺术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通过艺术表演这个舞台展示自己的同时,还向外界宣传了学校。学生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和生活,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使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 26日晚,这次参训的两个班级进行了一次座谈会,在会上不仅认识了来自全国18个省份的特教同仁,了解了各地特校的办学现状,还有幸聆听了云南曲靖、山东新泰等特校教学和管理的经验交流。各省虽然省情不同,各特校办学各有特色,然而我们的教育对象却是相同的,这样的交流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尤其是新学校的老师能从老学校汲取办学经验。

华东师大张福娟教授的“个案研究”专题,非常细致地论述了个案研究的研究对象和具体的研究方式,研究报告的写法,这些为我们特教老师进行教学科研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确实,每个学期的教学总结总是如出一辙,缺乏新意,这样的总结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而对于学生的个案研究,既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训练,又能提升教师科研的素养,正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应该在每所特殊教育学校推广个案研究的方法。

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感到自己特教知识储备的不足,以后自己要多加强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并把学到的特教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

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篇13

在21世纪的今天,特殊儿童已经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群体,其中,智障儿童在特殊儿童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智障儿童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重视。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为智障儿童提供更为适当、有效的教育成为特殊教育界的热点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广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全体学员,在赵老师的带领下到北京市宣武培智学校、北京市盲人学校、北京市西城培智中心学校、北京农业大学附中等学校参观学习。收获良多:

1、北京市宣武培智学校,校园布局合理,开设了烹饪、缝纫、编织、金木工等xx个专业场室,同时附设文化学习、音乐舞蹈、家居生活、健身娱乐等活动教室。

校园文化建设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无不体现出设计的精妙;学校开辟职业教育“岗位实习”区,开设客房服务、洗衣房、医院、超市、银行等校内实践场所,满足学生社区学习需要。从校园宣传栏到每个班的班级文化,都体现出浓厚而温馨的特教元素。校园教学区和教室功能划分很细,言语训练室、康复训练室、律动室等特教功能教室一应俱全。学校的艺术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通过艺术表演这个舞台展示自己的同时,还向外界宣传了学校。学生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和生活,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使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整个校园呈现出活泼生动又井然有序的局面。

2、北京市宣武培智学校多任校长之间在事业与专业上一脉相承,有口皆碑,校长之间的传承创新是校园文化建设和专业发展的灵魂。

该校的传承创新精神深刻地影响着学校的教风和学风,人才队伍的建设,专业的沉淀,学校的发展。有了这种沉淀与发展凝练出学校一直坚持的“一切为了残疾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的教育理念,学校对残障学生生命负责的强烈责任感,始终站在特殊教育的'最前沿。学校准确把握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带领教师积极学习特殊教育的先进理论开展校本教研。学校领导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老师们的爱生敬业精神,赋予了宣武培智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宣武培智独特的文化品牌。

3、特殊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让残障学生学有所成,回归社会,自食其力,有尊严地生活。

北京市宣武培智学校这方面做得很成功,他们打破课堂教学技能的惯常做法,创新产教融通的训练形式,设计“职场化”的教学安置形式,把职业理论课与专业技能课有机融为一体。他们围绕专业技能学习中遇到的语言沟通、认知能力、肢体障碍、人际关系等问题,通过娱乐休闲、体能康复、体育健身、社团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积累经验。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情感,提高人际关系沟通交往能力,改善肢体功能,形成良好的职业品德和公民素养,服务于学生将来的家庭、社会生活,达到自食其力。他们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新开设特教班的中职学校,很有借鉴意义。

残障儿童的自闭症既是儿童中最脆弱的群体,也是残疾人当中最弱小的群体,但他们同时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能够帮助这些不幸的孩子让他们一点点的改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我来说这还是一个全新的体验。特殊教育的目标是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的需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篇14

为了提高我们特岗教师的专业素养,更好的适应教学工作,毕节市教育局于20__年7月8日全天举办了名为“毕节市20__年第一阶段特岗教师招聘岗前培训”的培训,我作为一名新特岗教师,很荣幸参加了这次培训。此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毕节试验区教育改革发展及新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校园文化建设专题、中小学班级管理专题、师德修养专题和教师专业成长专题。通过此次培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培训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在本次培训中,听了税晓菊老师关于师德修养专题讲座后,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使我深刻地认识到: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知识,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培养自身素质,以便更好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新时期的教师应对教育对象实施正确影响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必须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教师应该具有独特的魅力,成为教育战线上的魅力形象大使。教师的精神面貌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因而要求老师要乐观、活泼开朗、充满朝气。在学生面前要做到精神振作、情绪高昂、用语幽默、态度和蔼、风度从容、姿态洒脱。对有些学生要鼓励,有些学生要要求严格,有些学生要真诚关心。因为在潜移默化中老师的思想行为已经深深影响着学生。

三、培训为我以后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

在培训中,曾华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专题讲座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强调我们应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他谈到的教学教法经验,让我认识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另外,他还强调:“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位老师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如何使自己能够有质量有效率有能力地教好所上的每门课,使学生能够持续地从心灵深处接受教学,这就需要我努力地备课、努力地锻炼、努力地学习、努力地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

四、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在本次培训中,各位讲课的老师都对我们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同时也鼓励我们要尽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教师的工作是琐碎的,但意义却很重大。新的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的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投入我全部的热情和爱心,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篇15

前两天的培训学习已结束,这两天的学习短暂又紧张。尽管内容较多,尽管天气炎热,变化无常,但是并没有影响我们按时上课认真学习。我们每天准时来到教室,课堂上专心听讲,认真记录笔记,笔在手中飞舞着,飞速地写下老师讲的内容,书上没有的内容、事例等,有的还要抽空拍照,积累学习资料,留下宝贵的影像内容,并用现代设备快速地记录下笔速写不下来的知识,以备课后整理记录。

记得来时那天早上,女儿眼含泪水,带着哭腔对我说:“妈妈不去行吗?”

我温柔地对她说:“不行啊!”

“那你是大人了,为什么还要学习?”她不解。

“学习不只是孩子的事,大人也要不断地学习,有句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就像手机充电,我就像一部待充电的手机。手机充好了电才能打电话,人学好了知识才能更好地工作呀!”我安慰她。

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这两天的学习,我们聆听了江琴娣教授的《特殊教育概论》,从古今中外特殊教育的发展、全纳教育的发展模式、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个别化教育计划等方面进行讲述,分析了智力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超常儿童、其他类障碍儿童的鉴定、产生的'原因、特征、教育策略及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内容、制定与实施、评估和实例等。陈东珍老师讲了“上海特殊教育现状与发展”,就上海特殊教育的发展现状从师资队伍优化、随班就读工作的发展等几方面取得的成效、进展情况做了讲解,并对以后的发展趋势从定位、核心理念、基本策略、主要内容四方面进行了分析。我们在工作中也将带着这样的理念,使残疾儿童人人有所发展。实施医教结合,按需式教育,关注每一个儿童,不仅是入学,而且身心都得到发展;不仅关注个体间的差异,而且关注个体内差异。为残疾儿童提供全程、全方位服务,把特教工作做得更好。

“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开班仪式上,王xx老师代表了我们学员的心声,更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两天的学习使我又强化了许多特教理论知识,但是电还没有充满,相信后面的学习会有更多收获。

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篇16

我有幸参加了由市教育局师资科组织的到东胜特殊教育学校参观学习和在乌兰察布举办特殊教师培训学习。这两次参观培训学习内容丰富充实、形式多种多样:有专家的精彩讲座,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回想这几天的培训,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对于首次参加此类培训的我来说真是大开眼界。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培训心得体会:

首先是思想上的认识更深刻。我来自普通学校,参加此类的培训的机会比较少,本次的培训使我思想上对特殊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赤峰市方教授给我们提到:作为特殊教育我们要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担子是光荣的,要进一步体会到了作为一名特殊教育领域的教师所担负的责任的重大与神圣。正如他所说我们从事的特殊教育工作是特殊的行业更是大爱的行业,绝对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它不但为家庭解困,更为社会分忧。我们作为一名特教教师就应该立足本岗位,关心爱护学生,最大限度地补偿特殊儿童的缺陷,挖掘其潜力,帮助他们生存于社会,适应社会生活,成为一名自立于社会的人。其次是梁教授的讲座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专家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精彩纷呈。特别方教授的讲座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幽默大方的语言深深吸引了我,讲座的内容更在我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不仅让我了解到特殊教育教学动态,而且还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他讲授的一些教育教学实例中产生了共鸣,从而让我能从理论的层次来解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现象。他以自身的所见所闻,详细解读了他们学校特殊教育立法颁布的背景、目的、内容。通过对特殊教育立法,来展现赤峰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现状,引发在场的每一位特殊教育者对我们特殊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的深思。xxx教授用极其浅显易懂的方式给我们讲解了特殊儿童行为矫正的很多方法,特别是如何做好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方教授将要讲解的知识点与方法揉碎了,然后再将这些知识点结合生活中真实的案例,给我们有条不紊地细细分解与阐述,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我觉得这样的讲座对我们大多数教师而言,是最乐于接受的,我们期待这样的讲座。我认为现阶段根据我校的实际,必须完善现时随班就读工作的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融合教育中的协调者作用来提高随班就读质量,实现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与普通儿童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通过培训,我个人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1、知道了正确的教育观念是搞好随班就读工作的'前提,知道了怎样才能当好一名特教资源教师,明白了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方式,以及要具备的各种专业素养,研究方向。

2、了解了特殊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及特殊教育今后的发展趋势、特点和启示,为今后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3、了解了三残儿童的心理与教育,以及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和变化,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平时我们在教学中会用到很多心理学知识,但缺乏理论指导和总结提高,容易走弯路,当方法运用不当时不仅会事倍功半,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4、作为一名特教教师,在随班就读工作开展中,最重要的就是给随班就读的老师、家长提供各种专业指导和服务,使随班就读工作不再停留于形式,而是能够得到实质性的开展。

5、知道了随班就读的理念,以及如何开展随班就读建立资源教室,资源教室个案管理等等。虽然这次培训收获很大,但是还有很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需要去探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尽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参加培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做一名称职的特教教师。

我没有过从事特教工作,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还不具备,在教学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班内有自闭症和多动症的孩子,上课时偶尔赶上他们情绪不对或者有自虐倾向时就会感到束手无策。如何尽快适应特殊教育的工作,如何了解特殊孩子的特点就成了我当前最重要的工作目标。所以,今后我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积极参加培训,努力学习特教专业知识,特教理论知识,虚心向同行请教,力争最快的时间做一名称职的特教教师。

2、积极和家长沟通,齐心协力,促使孩子的进步。因为我深知,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第一任老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一样倒塌下来。所以在今后工作中要经常和家长联系,交流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孩子有什么情况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3、以真挚的爱,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严励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如果这样做了,就能使教师的教育向油一样浸润到学生的心田,使师生间能产生心与心相契,情与情的交融这样良好的教育效果。短短几天的培训转瞬即逝,然而这培训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学习的开始。今后我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特教理论,总结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教研水平,将本次培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平常的教学中

总之,每一次的学习培训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认识的升华,观念的转变、境界的提升。非常感谢市教育局师资科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但愿通过专家们的引领,能把他们和名师的成功经验内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丰硕人生。

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篇17

8月15日,我特别荣幸地参与了由江口县训练局举办的特岗老师岗前培训,时间虽短,但对于我们这些新任老师来说能够再回到课堂上给自己充充电,我感到特别的荣幸和兴奋。这将对于我今后的教学和专业提升方面有很好的借鉴和关心作用。

这一次的特岗老师岗前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形式多样,包括了,教学标准,训练理论,教学常规,老师师德师风的建设,怎样当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教学技能的巩固与呈现,新老师如向尽快进入角色和班主任的点滴阅历,现我就自身状况,将我们培训体会总结如下:

有时又发觉一些语句不符合我们平常日常对话的形式,所以,在每一篇课文教学完毕后,我又开头修正教材。这也验证了"实践是检验熟悉的唯一标准'吧!另外,由于没有对于同学需要熟悉的字词的认知,所以编写教材时先定主题,由主题到内容的出炉,再到从内容中去选择需要同学把握的一、二类字,这样做也是不科学的.。所以,真的蛮盼望编写教材中能得到更多人的关心。现在我们语文教研组的许多同事都在进行生活语文教材的编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与怀疑,我想我们应当更常常坐在一起,沟通体会。集思广益,可以一起就低年段、中年段、高年段的生活语文编写来共同争论、共同讨论、共同编写。我们可以就同学需要认知的内容进行大主题的确定,也可以就这些生活适应的内容去争论,哪怕小到每个字、每一个音的教学思索。一切为了智障同学的进展,是我们的目标。为了这群同学,我们需要集思广益,不仅仅是我们这些从事特别训练的老师,真心盼望每一位关怀特别孩子的人给我们提出更好的看法与建议!

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篇18

“国培计划”是我国一个大规模、高层次、高要求的教师培训工程,具有示范引领、促进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价值,能够参加这样一次高水平的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于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虽然才是短短三天学习,却带给我前所未有的感触和震撼。

平时在教学中感到聋孩子普遍理解力差,学习能力弱,学过的知识不成体系,学得快,忘得更快,让我很是困惑却总结不出原因。辽宁师范大学的袁茵教授关于“听障学生认知和语言发展与教育”的讲座,让我明白听障孩子在同年龄同环境条件下与健全孩子认知发展上的差距,以及我们特校教师该怎样针对聋孩子这样的特点进行教育。袁教授用专业的术语,活泼生动的案例为我们娓娓道来,既解答了我心中的困惑,又引导我以后该怎样去遵循听障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和语言训练,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张杨老师的讲座让我们认识到“沟通与交往”课程的重要性,以及聋校开展“沟通与交往”可以通过多渠道、多种方式进行,拓宽了我校今后课程开设上的思路。

由于我们的教育对象是特殊儿童,故而特校教师更易出现心理问题。徐建奇副教授针对特校教师职业倦怠和常见的心理问题,教我们怎样拥有健康的心理,即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把自我成长与他人共同成长融合起来。“一个老师教学水平低会对学生

的发展有影响,但远远不如教师心理不健康对学生的影响大。”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一个特教老师深思。

张文京教授的讲座《个别化教育与教学》向我们展示了具体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和执行结果,让我们明白个别化教育的重要性。张教授给我感触更深的是:现在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今后的特校不仅仅服务于在校的少量学生,而是要转变职能,成为当地的特教资源中心,走进普校为融合教育提供技术支持。这让我们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我们要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努力钻研特教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肖敏老师的《聋校课堂沟通策略和案例分析》给了我很深的感触,肖老师从特殊教育第一线老师的视角,以聋教育中的关键问题——沟通问题为切入点,用许多现实的课堂实录和案例,揭示了聋校课堂沟通的原因和规律,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可操作的应对策略。在肖老师的讲座上,我还聆听到来自其他省份的特教老师的精彩发言,这些发言针对聋校沟通问题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意见,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上解决与聋生的沟通问题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

作为一个涉足特教时间不足三年的教师,这三天的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开阔视野,为我今后几天的学习和以后更好地从事特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省特殊教育学校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一、认清了开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转变了观念。

曾经,我和大多数一线教师一样,也非常害怕做课题。觉得教育科研与我无关,觉得这是专业的教育科研人员的事。虽然也尝试着在做一些课题,但更多时候是为了完成一些“任务”、为了评职称。科研兴校是近年来普通中小学校比较时髦和流行的话题,也是很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和成功的经验。然而,特殊教育学校在这方面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丁勇书记关于《科研兴校——特教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报告跟我们交流三个问题:

二、想通了教育科研的课题就在我们的身边,明确了定位。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教师怕做课题,是因为感到教育科研无从下手,不明白教育科研工作到底该干些什么,找不到课题的切入点在哪里。谈秀菁教授关于《特殊教育科研的选题》的讲座、让我看到了,其实课题就在我们身边。特别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一线教师,我们的教育科研活动与专家学者的专业理论研究是不同的,我们进行教育科研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开展教育研究的问题或者说方向应该来源于自己或班级德育、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比较具体的应用性问题。总而言之,我们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科研课题的“源头活水”就是自己的教育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在丰富多彩的问题中选择课题,我们的研究就应该从点滴开始。

三、梳理了开展教育科研的过程、内容与方法,找到了门路。

完成了选题,明确了研究的方向,那么接下来该怎样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撰写开题报告?怎样实施课题,进行过程管理?这些疑惑,江苏省教育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蔡守龙主任、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所何侃教授、李泽慧教授为我们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解答。特别是蔡守龙主任关于《教育规划课题的.设计与论证》的讲座,从重新审视和调整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内容的分解与细化、确定研究工作的推进策略三大步骤,阐述了在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后的课题研究启动阶段我们该做些什么,使我对如何开展“教育科研”的认识逐步清晰。通过专家们系统的梳理,我感觉自己跳出了狭碍的教育科研观,进一步理解了“什么是学校

教育科研”,明确了教育科研的定义,了解了“教育科研如何选题”、“教育科研的三大原则”、“如何设计学校教育科研的课题”、“课题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课题设计的要求”等内容,让我清晰了开展课题我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找到了做课题的门路,为我今后开展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

四、明确了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要求,理清了思路。

撰写学科论文,是每个教师的一种追求。因为通过撰写论文,能促使教师去总结教学经验,探索科学的教学规律,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一直以来,研究论文的写作是我的薄弱环节,有很多想法,但是写起来总是感觉不到位、不清晰。听了谈秀菁教授关于《教育研究论文撰写》、《撰写教育研究方案》的讲座,使我对研究论文该如何撰写有一些清晰的了解。要想写出有好的论文离不开两点:一是对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思考,并在研究和思考中有所感悟;二是掌握论文写作的要求和方法。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使我清晰地认识到,要使自己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教科能力,就要采用反思——行动——再反思的研究模式从实践中汲取营养,以更新教育理念,活化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科研的不断深入与自己专业的持续成长。十分感谢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能够让我重新坐在课堂之上,静下心来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而我也会将这次学习当作一次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契机,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在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努力成为一名新兴的研究型骨干教师。

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篇19

为了提高我们特岗教师的专业素养,更好的适应教学工作,毕节市教育局于20xx年7月8日全天举办了名为“毕节市20xx年第一阶段特岗教师招聘岗前培训”的培训,我作为一名新特岗教师,很荣幸参加了这次培训。此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毕节试验区教育改革发展及新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校园文化建设专题、中小学班级管理专题、师德修养专题和教师专业成长专题。通过此次培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培训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在本次培训中,听了税晓菊老师关于师德修养专题讲座后,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使我深刻地认识到: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知识,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培养自身素质,以便更好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新时期的教师应对教育对象实施正确影响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必须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教师应该具有独特的魅力,成为教育战线上的魅力形象大使。教师的精神面貌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因而要求老师要乐观、活泼开朗、充满朝气。在学生面前要做到精神振作、情绪高昂、用语幽默、态度和蔼、风度从容、姿态洒脱。对有些学生要鼓励,有些学生要要求严格,有些学生要真诚关心。因为在潜移默化中老师的思想行为已经深深影响着学生。

三、培训为我以后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

在培训中,曾华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专题讲座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强调我们应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他谈到的教学教法经验,让我认识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另外,他还强调:“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位老师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如何使自己能够有质量有效率有能力地教好所上的每门课,使学生能够持续地从心灵深处接受教学,这就需要我努力地备课、努力地锻炼、努力地学习、努力地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

四、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在本次培训中,各位讲课的老师都对我们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同时也鼓励我们要尽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教师的工作是琐碎的,但意义却很重大。新的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的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投入我全部的热情和爱心,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篇20

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我的思考: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反思自己的学生观把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点点滴滴的想法和感悟记录下来,最引起我思考的问题:

1、融合教育的环境下,特殊教育应如何定位?特殊教育教师的角色应如何转变?2、现行的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都偏向于普校化,特殊教育应如何体现“特”?

3、如何运用行为矫正的策略去发展学生的良好行为?

4、今后,我们该如何一步一步去实现家庭、社会、社区、特校所共同合作构成的支持性环境呢?作为一名普通的特校老师,我能做些什么?

5、回顾教学中,自己是否有根据学生的特殊性设计教学内容?是否有想过:九年的学习,有多少知识能真正是对学生走上社会是有用的?

6、如何突破听障生读不懂、写不通的老大难问题,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听障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我的理解

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发人深省。

(一)目前,在我国特殊学校仍是特殊儿童主要安置形式,特殊学校教师要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适合的教育,教书育人,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提升特殊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随着融合教育的开展,特殊学校也必须从传统隔离式的学校教学转变为与社区、家庭融合的教育教学方式。特殊儿童的教育将不仅仅是在校园的狭隘的教育,从学校融入社区、进入社会。特教教师要帮助特殊儿童突破学校围墙,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进社会,为其创造融合的环境,帮助其从实践中学习,从真实生活中学习,成为特殊儿童发展的引导者。作为“教育者”的特殊学校教师:首先是一名特殊教育者,应当担当好教育者的角色,承担起协调者

的作用,促进特殊学校资源中心功能的发挥。协调家长和普通学校教师之间的矛盾;促进普通学校教师与其他特殊教育相关人员的沟通与交流。

(二)课程方向的把握很重要。该如何去把握?“度”在哪里?

这是听了肖非教授的《特殊教育学校综合课程的几个问题》的讲座后,在脑中不断浮现的,引起我思考的问题。近年来,特殊学校在教学理念、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盲目搬用普校语文教改的做法,严重脱离大多数聋学生实际,不适应聋学生的承受力程度,课堂教学的功利色彩,结果收效甚微。在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无论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不同程度地忽视残障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长期以来,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训练的地位,学校的课堂教学也已被异化为应付考试的训练,缺乏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培训,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三)运用行为矫正的有效策略,开启特殊儿童的心锁。在我们的眼里总是看到孩子这样不对,那样不行,总是观察孩子的不足与缺陷。如果长期地忙于应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会日渐消磨我们的教学激情,丧失教学的潜在乐趣。更重要的是,教师如果忙于处理不良行为,他还能有多少时间用于教学呢?胡晓毅教授《特殊儿童行为管理》的讲座中让我找到了开启特殊儿童心锁的这把钥匙。在胡教授为我们呈现的一幅冰山的画,让我明白了:我们看到孩子的行为只是冰上的一角,而冰山下的根基我们是无法看到的。一个行为发生问题,必须找出原因。只要他的行为不影响别人,就不要过于干预。我们应换一个思维,站在冰山脚下去考虑孩子需要什么,良好的人格培养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是非常渴望得到我们肯定的,当孩子的行为出现异常时,我们应该换一种思维角度去看(摸、闻、看、听、说)应强调的如何建立良好行为,应该更注重良好行为的发展而不是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任何行为都有功能,发生任何行为都是有前因的,不及时干预不良行为就容易泛化。一个良好的行为建立起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化物,找到关键点,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要“立刻”纠正。把行为细化成若干个细小的动作,让其容易达到一个个目标,帮助其爬楼梯。

(四)在《团队破冰与团队建设》的体验活动中。非常有幸被组员推荐当了队长。在整个的活动过程中,组内的每一位成员同心协力、群策群力、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活动后,我们认真总结、积极发言。我们为取得的成绩而欢呼,对于失败的原因我们共同反思,对今后改进的意见积极显言。充分体现了团队的合作精神。这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很难得见到的表现。活动后,让我明白了:

1、在工作中,领导的领导力、决策和判断力决定着一件事情的成败的关键。

2、团队成员的服从意识、协作精神非常重要。团队的成败取决于每个团队成员的努力!传统观念: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但通过这个游戏让我明白了流水线上只要有一道工序出问题,最终的产品质量就无法保证;“动车”之所以跑得快,就在于每节车辆都有动力,而不再依赖车头的带动。

3、要做好一件事情,方法很重要。领导管理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将好的思想或好的办法固化为团队的制度并加以坚决执行!

4、要想顺利完成一项任务,必须先领会领导的意图,即明确目标的要求否则方向错了,接下来的工作只能离目标越来越远;其次,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工作流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到随时可能碰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