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老子道德经学习心得体会

2024/07/12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老子道德经学习心得体会(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老子道德经学习心得体会 篇1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作者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x,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这局是举例说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说侯王都用孤、寡、不x这类贬义词自称。这难道不是以贱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故致数舆与舆。世故不欲如玉,如石。”这是对上面的申论与例证的总结,说的是所以最高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于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样美丽,像石头那样坚硬。

由此可见,以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这一段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无为的崇拜。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

老子道德经学习心得体会 篇2

刚读完《道德经》,我从中遭到很多启迪。作者老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这本书是老子的乱世之道和人生哲学,而非我原以为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要20多页,可是由于领悟力有限,通读全书,能了解的必须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当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变去。指出“物极必反”的通则,简直无论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认识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态度,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坚强和进取,老子的思想是无为。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为他的思想十分消极,其实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对广阔劳动人民的酷爱。他期望经过它的思想来影响统治阶级,让老百姓能够得到更多涵养生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我以为“无为”包含着顺其自然不勉强去做的指导思想,因而能够浸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比方说教育理念中也能够自创。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习是一件盲目自愿的.事情,学生只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件欢乐的事,才干够学有所成,这就需求我们教育者在教育理论中引导学生欢乐、简便、盲目、自愿的学习。教育中的无为而治,不是不论,而是因势利导,绝不拔苗滋长。不顺应自然规律,滥施各种生长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愿自觉参与各种奥数,学钢琴,拉小提琴等培训常常适得其反。

同时老子的“物极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预言今日的社会。人类所追求的所谓文化,所谓科技,现代化,都应当是为人类效劳的,可是环境污染,能源耗尽,消费率提高,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谓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无暇关注本身和家庭,有时间的时分没钱,有钱的时分没时间。又或者说两者都没有。这样的社会又怎能说是美妙的呢在高度兴旺之后,人类当有所回归,以免到达极致走向另一面,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国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并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远远超越孔子。老子的学说“玄之又玄”,可是我却没有能发现“众妙之门”,自古以来研讨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总以为体会到“物极必反”,“无为”之类的人生哲学,对个人来说更有意义。我以为他的许多观念值得我们去深深地思索。

老子道德经学习心得体会 篇3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是一部思想深奥、内涵丰富的哲学著作,贯穿历史数千年,流传至今,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今日,我抽空读了老子《道德经》一书,受益匪浅。 《道德经》第二章,“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老子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不妄为,不去干扰事物发展的规律。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圣人用“无为”的自然法则来对待世事,警戒自己,他不是用空洞的语言来教训别人。这就像天地一样让万物按照自然发展而生长,他滋养了万物并且不横加干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夸自傲,万物靠它生长但它并不据为己有它为世间万物立下显著功勋却不自局其功。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就不会失去。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由此引申出“无为”的重要,它能使人获得永久的成功,刻意的'追求和占有,结果只能是失去。

朴素的辩证法,是老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份。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对立着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并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而这种变化,他把它认为是自然的根本性质。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能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这段话的意思大致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老子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老子认为,唯有做到不争名、不争功、不争利,才不会有任何过失和过错,也不会有任何忧患。水的特性近于道的特性,而圣人的特性就是水的特性,圣人与世无争不主观妄为,其结果是能获得别人

得不到的东西,这是不争的好处。要做到不争,就要顺应自然法则,只有效法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才不会有过适和忧患。老子用水性来比喻上德者的人格,有道德的人,就应当效法水的柔性,温良谦让,无私奉献。

那么,作为一名白衣天使,我觉得确应如此。“上善若水”启迪我们做人要光明磊落,襟怀坦荡,谦虚谨慎。不但要乐于助人,不要求回报,还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恪尽职守,不盲从、不盲争、不争名、不争利,将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全新全意为病人服务当中去。老子教诲我们不争,不是让我们消极避世,听天由命,他是在教导我们不要去争权夺利,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它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从不挑三拣四、嫌贫爱富。它映衬“荷塘月色”,构造洞庭胜景,度帆樯舟楫,饲青鲥鲢鲤,任劳任怨,殚精竭虑。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彰显自己。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就应该如水般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用最谦卑的姿态去呈现水的柔韧与谦和,去呈现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厚德才能载物,我们只有用涓涓细流般无声无息的关爱去滋润每一个需要关怀的病人,我们才能完成一名医务工作者最完美的篇章。

总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无为而治,任何时候做到宽容(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向善(对善良的人善待他,对不善良

的人也能善待他)、谦卑(要能如水的品质)、知足常乐(凡事适可而止,知足者富,安贫乐道,放下名利、放下虚荣、放下固执,多一些知足、宽容和快乐)。

老子道德经学习心得体会 篇4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尤。”上善若水,当属人生的最高境界。

水是无私奉献的。古有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哪里有水,哪里就会有生命,水作为生命之源,无私地像万物献出它晶莹的身躯,却不索取一分一毫。当酷暑笼罩着大地万物,当连片的土地相继裂开,水幻化成另一种身姿,从天而降,化为甘霖,滋润着生灵。

水是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庄子曰:“君子之交淡如水。”淡如山中清泉,自然而纯洁;淡如涓涓细流,清澈而透明;淡如一亩方塘,平静而清幽。水,以其低身的姿态,穿行在崎岖的土地之间,从不与人争高下,只默默地,悠闲地开垦出生命之园,流出一曲又一曲的佳谣。它没有虚名浮利,只懂得宁静致远,悠悠地流向远方。

水有其宽广的胸襟。因为宽容,才有了浩瀚无垠的大海;因为宽容,才有了那山林深处的溪流;因为宽容,才有了那波涛滚滚的江河。包罗万象,影布水面,给日月星辰一个梦幻的世界。河水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水不择优去劣,而是以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万物,洗净除尘。

水是谦虚,虚怀若谷的。水以其最低的姿态,穿行逶迤于土地山川之中,俯身亲吻着那一方土地,即使到最高处,也会找个罅隙纵身跳跃,然后摔个粉身碎骨,回到它赖以生存的寄居所,也就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瀑布。水从不居高自傲,即使用它的身躯喂养了人们所需的大米,也默默地流淌着,教会稻谷即使丰硕也要垂下头颅,谦虚地饱含鲜食等待人们的丰割,才造就了人们的`一日三餐。

水,不仅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榜样。人心亦如水,于淡泊以名志,宁静以致远的淡然中,陶醉于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里,漫步于水流低吟的闲情雅致中,临溪侧畔,静听流水哗啦,细思人生哲理。

上善若水,以其无私奉献,淡泊名利,有容乃大,虚怀若谷的精神,诠释人生的品质,它将永远是人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难以迄及的高度。

老子道德经学习心得体会 篇5

开展速度非常快,备受瞩目,中国文化也一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道德经》就是我《道德经》里面蕴含的内容也在塑造着的行为方式。《论语》里面讲“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不要硬塞给别人,这是从反面来论证你应该怎么对待别人,是一种“防御性”的方式。另外《孟子》里面讲“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意思是当你身居高位,或者处于优势地位时,要包容比你差的人,形成一种和谐的气氛,不要让人对你恨之入骨,这是的行为方式。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强调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社会,从《论语》到《孟子》,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应该怎样学习。中华经典中《道德经》的作者就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曾经老子的出生地是一个谜,为了破解这个谜1990年以来继清代所以前贤做了大量艰辛细致的工作,才得知老子出生在今涡阳县闸北镇太清宫的流星原址。两千多年以来,在老子故里涡阳人民心田里,长期浸润着老子光辉的智慧和思想。老子对于人类的奉献,在于他博大精深的思想。老子思想是提醒自然界奥秘的一种尝试,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第一个系统提出了“道”,这个“道”自然,以“无”为本,以“有”为用,以“反始守柔”为处事之方。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与无”成为《老子》五千言的纲领。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尼采曾评论《老子》一书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是可以阐说的,但是并非完全等同于浑然一体,永恒存在,运动不息的`大道。无,称天地的初始;有,称万物的本原。因此,从常无中,将以观察道的微妙;从常有中,将以观察道的端倪。这无,有二者,同出于道而又玄妙,正是天地万物变化的总源头。天地是长久存在的。天地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天地不为自己而生,所以能够长久。因此,圣人把自身置于众人之后,却能得到大家的推崇而占先;把自身置于度外,却能保存自己。不正是由于他不自私吗?反而能够成就自己,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我们才能从《道德经》中汲取营养。

老子道德经学习心得体会 篇6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此章历代的释意无数,而我以为皆难着边际,无以更深刻的对老子思想与道德经进行阐释。我从道家修身根本出发,得出新论如下:

此章重点为“致虚极,守静笃”,全文以此而展开,不理解“致虚极,守静笃”,后面的文字解释也只是牵强。老子是从道家修炼“返观内照”而得之境界来引申对世间常道的解释。首先“虚”与“静”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是一种状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虚”为空灵,体会为散发状;“静”为沉静,呈收敛状。“致”往之意,可从“虚其心”来体会,道家修习养身的过程,以虚其心开始,虚至四肢百骸,而四肢百骸皆空灵,无时空地域限制,无往而不至,真空无象,能够满屋、满天地、满宇宙,而今日而远古。过程或潜移或发散,以至无我无身无世界。此“极”为无极,或为八极,或为宇宙洪荒。

而“静”的过程从守开始,“守”者,抱元守一,让思想沉静,从时空与外界空间收敛至自身至一点,而到达某种衡定、稳定、笃定的境界。此“笃”为笃定,为极细小,或如针尖,无缝隙如无物般恒定。

于是,老子方有“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的感慨。“复”与“归其根”才是此篇的.点题。“虚”与“静”是道家修身中必习的两手,如“阴阳、有无”既对立又统一。虚至极为无,静到笃是有。虚为展开,至极为空灵为“作”;静是回归,回到此刻,是“复”,静到笃定属回归本原为“归根”。从养性功夫来说,“虚静”的过程如佛家心的起灭过程,虚为心起,静为心灭,有无相生,互有你我之佛道原旨。

此章之后节皆为老子从修身之虚静感悟展开对天道、人道常理的延伸分析,万变不离其踪,这才是“道”的至理呵!

由此,我独推崇清之宋常星说:“造其极曰致,真空无象曰虚,虚而至虚曰极。”:“专一不二曰守,寂然不动曰静,虚一浑厚,静而至静曰笃。”但,所有释意皆不够细致,皆独不能从修身的体验与角度来理解与感悟,想老子思想无欲无求,其经意当从本原出发理解,而不就应根据时代思维做论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