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教师上海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2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师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篇1
我有幸参加了 “海拉尔区中小学计算机骨干教师赴上海教育会堂学习培训班”的学习。首先要感谢区教育局的领导为我们搭建的这样一次难得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其次要感谢单位领导给我的这次学习的机会。使我在上海学习的每一天都觉得收获很大。我深知参加本次培训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虽然每天很辛苦,但我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每一天,不放过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有关教育教学理念的讲座,还是走进课堂,听上海优秀教师给我们展示的常态课??自始至终,我都在努力地学习,力争做到不辜负学校领导的期望。在学习过程中我慢慢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贫乏与稚嫩,学习又逐渐地使我变得充实与干练。是的,在培训学习的每一天都能让人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击与迸发,整个培训的过程就好像是一次“洗脑”的过程,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启迪! 同时又仿佛是一剂“兴剂”,给了我无限的工作激情和留下了太多的思索!
在本次培训中有幸让我听到了上海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对教育方面的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独特的感悟,通过专家讲座、参观考察、交流互动的方式对大数据、云时代背景下的课程融合、PPT等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微课、翻转课堂的建设与应用等内容。参加培训的教师将把此次培训所获得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际工作中去,在实际教学中起到积极地引领示范作用。
4月25日至4月26日,聆听了三位专家的讲座,三位专家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专业的讲座。三位专家: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柳栋老师、闻铭老师及教育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专家马九克分别针对《教育信息化学校推进》、《信息技术教学》及《PPT微课程-翻转课堂》进行了全面专业的讲座。
4月27至4月29日参与培训教师分别深入虹口区江湾初级中学、民办丽英小学、闽行中学、复兴高级中学、市东中学进行了参观学习,每位老师深入课堂听课,课后进行了交流学习。4月29日晚此次参加培训的学员教师们进行座谈,将自己在学习期间的所见、所想分享给与会教师。
此次培训感受到了上海教育局先进的课改、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从他们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作为一个学者,他们那闪光的人格魅力令我震撼!让我感染!学生教学管理如何做?几年来的辛苦探索,留下太多的茫然与困惑!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育教学的相关讲座,还是专业知识的授课,无论给我们上课的是知名教授,还是普通的老师,没有那一个不是兢兢业业的。这些,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在这里就从听取的报告中浅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教师基本素质方面:
一、转变教师角色。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空间,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二、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变课堂,创造多彩课堂。
教师就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尤其是在教学方面,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会上课单一,而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方式。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一节课下来,教师一定要明白在教学生什么,学生学到了没有,改变了没有,学生走出教室与走进教室有无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绝对不仅是在备教材,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能学会什么,是否发展了。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的教学。老的教学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的需求了.同时也不可能满足我们新一代的学生了。所以作为当代的老师不能只满足目前的状态。应该从现在开始学会适应社会、适应学生。所以就应该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改变教学方法。不能只是单纯的像以前那种教学的方法,我教你学。也不管学生会不会,现在要多学习。
三、教师要学会终身学习。
新时代、新知识、新课程都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学习不仅仅只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我也要用课余时间多读书来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
短短的几天培训,走进教授们的心灵世界,感叹于他们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独特的教育视角,健康乐观的人生观,丰富的教育经验??教师培训使我补了元气、添了灵气、去了惰气,焕发出无限生机。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教师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篇2
非常感谢教育局和学校给我这次去上海学习的机会。在没参加学习培训前,面对如今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道德,作为一名已有11年教龄的青年教师,我曾迷茫过、困惑过,也对教育工作产生过倦怠心理,有时甚至会觉得自己的工作失去了目标,无所适从。而此次上海学习之行,犹如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犹如在我心田下了一场雨,久逢甘霖。教授、专家、优秀校长们那些充满哲理的思考和对教育的.独特见解,使我深深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涤荡心灵、增强信心、终生难忘的学习之旅。下面,我就本次学习的所感、所思、所悟和所获具体的谈谈。
一、浓厚的学习氛围
在上海的这几天无论是过马路,还是乘地铁我都能感受
到人群脚步的匆匆,我慢慢的走着,他们却是跑着 。在地铁上很多人不是在聊天而是看书或打开电脑工作。上海犹如一个快速旋转的球体,让你感到坐不住,悠闲不得。无意中你就会被带到一种现代生活节奏的状态。
我想我们真的要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番我们的学习了。以前,我也知道学习的必要性,但却没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总以各种借口被动地学习,功利地学习。这一次上海学习之旅,在专家、教授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人格魅力的熏陶下,在那一堂堂幽默风趣而又充满哲理的课上,在大家都如饥似渴地吸吮着知识养分的氛围中,我对学习产生了期待,并有了强烈的认知。只有学习,我们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和提升。通过参与活动,进行思考和反思,对所学的东西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做到理论和实践的联结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东西。总而言之,此次学习让我有一种快速成长的快乐与收获。
二、观念的革新
回想李正涛教授教我们如何让课堂充满生长气息?
1、课堂生长的前提。一是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和教材,二是基于学生立场,认真解读学生。学生立场不等于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实际状态成为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出发点,成为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例如:学生已有什么?学生缺什么?困难和障碍是什么?差异是什么?三是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
2、生长的方式
(1)开放的生长。什么是开放?一是从教师向学生开放,把课堂放给学生,时间放给学生,空间放给学生,权力放给学生,课堂向每个学生开放。二是由唯一性向可能性、选择性、多样性开放。三是由书本世界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开放,向体验和经验开放
(2)扎实的生长。一是扎实在于清晰,目标清晰,思路清晰,方法清晰,学生清晰,指令和要求清晰。二是扎实在于细致,比如有效的小组合作包括以下四步:从两两合作开始,小组合作分工明确,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组际互动。三是扎实在于生成,从点状生成到整体生成,从个体生成到全体生成,从浅层生成到深层生存,从错误生成到有益生成。四是扎实在于停顿。五是扎实在于持续。六是扎实在于运用。七是扎实在于及时反馈。八是扎实在于写练。
(3)优美的生长。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 ?课堂,呈现的应该不仅仅是‘鲜花’,还应该有‘花开的声音,课堂上最美的声音是学生生命里‘拔节’的声音
(4)温暖的生长。让课堂充满温暖的气息。有生长气息的课时教师与学生共同生长的课。
再回想周彬博士的讲座,他用一个个让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告诉大家,建构学生知识的人始终是学生自己,奠基学生知识建构能力的不但不是教师,更不是学生自己,而是学生父母。教师只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而不是责任人。学生可改变空间最大的是学科情感,而学科情感也是学生学
习的前提;学习方法虽然可以改变,但学习方法极具个性,更需要学生琢磨;学生学科兴趣的责任人是教师;学生学习方法的责任人是学生;学生智商的责任人是父母。学生智商基本不可改变的。
周教授用极其滑稽的语言给我们分析当前老师们关注的学生成绩问题,他说学习成绩=兴趣*方法*智商。那我们应该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现在存在的问题:学习成绩=强迫+训练。他给我们这些徘徊在学习与教学之间老师们很大启示:
1、当教师全力以赴在学生身上时,失去的却是自己的能力;当教师对学生无私奉献时,学生却在养成无偿占有的习惯。因此,教师是在课堂上影响学生,而不是教育学生。
2、辛勤耕耘:为学生负责还是为自己负责
(1)教师的专业价值何在?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专业问题。
(2)教师的专业标准何在?人类的生存靠体力、精力与智力,越稀缺越有价值。评判教师的专业标准是什么呢?体力与精力,而非智力。越勤奋,越努力,越受表扬;越理性,越有效,越批评。体力表态,智力表知,态度为人,知识为已。
3、透过学生看教师:教师不是不懂自己,而是不懂学生,教师不是演员,只要赢得别人的欣赏就行了,他还要将演技传给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老师更应该走进学生透过学习看教学:教师不是不懂教学,而是不懂学习;教学是为了帮助学习,因此了解学习成为开展教学的前提。
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师要上好课,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口才,才能吸引学生。其次教师的授课必须符合逻辑,才不会让听课者思路混乱。同时,教师的知识面要广无根之木终难成林?,?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毕竟教材上的内容多是例文和例题,要触类旁通,就要看更多的例文和例题,知
识才能得以归纳和总结。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态度决定着课的好坏。教师不能老是想着学生不喜欢读书,而应该想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是否喜欢读书。如果用这种态度去思考,慢慢地就可以上好课了。
三、在反思中成长
我们要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学会反思。没有科学教育理论指导的教育教学实践是盲目的。理论理论的本身是晦涩的,但是一旦与我们的思考相结合、与我们的实践相联系就会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就会产生无穷的推动力。当我们读书时、学习理论的时候,这时不妨拿起笔来将自己真实的感受和体会记录下来,一个阶段之后就会产生累积效应,我们得到的往往是意料之外的成功。学习的内容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学习的方式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或自己喜欢的。作为教师我们务必养成顽强学习的习惯,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养成甘于实践的习惯,养成乐于动笔的习惯,学会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我们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会反思。教育教学是一种实践,作为教师必须在科学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教育教学的实践,用理论与实践对话,一方面验证理论、生成理论、发展理论,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作用于学生,学生与老师产生共鸣,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今后我要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并在教学中注重口语教学,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在大同初级中学和中远实验学校听了两位英语老师用流利而自然的英语课后,我暗暗告诫自己:今后一定要坚持学习,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业务上的,都要常抓不懈。这次的学习还有太多太多值得我细细品味,深入思考的东西,我想我需要时间慢慢去消化,并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仔细去感悟和内化的。
教师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篇3
非常感谢教育局和学校给我这次去上海学习的机会。在没参加学习培训前,面对如今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道德,作为一名已有11年教龄的青年教师,我曾迷茫过、困惑过,也对教育工作产生过倦怠心理,有时甚至会觉得自己的工作失去了目标,无所适从。而此次上海学习之行,犹如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犹如在我心田下了一场雨,久逢甘霖。教授、专家、优秀校长们那些充满哲理的思考和对教育的独特见解,使我深深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涤荡心灵、增强信心、终生难忘的学习之旅。下面,我就本次学习的所感、所思、所悟和所获具体的谈谈。
一、浓厚的学习氛围
在上海的这几天无论是过马路,还是乘地铁我都能感受
到人群脚步的匆匆,我慢慢的走着,他们却是跑着 。在地铁上很多人不是在聊天而是看书或打开电脑工作。上海犹如一个快速旋转的球体,让你感到坐不住,悠闲不得。无意中你就会被带到一种现代生活节奏的状态。
我想我们真的要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番我们的学习了。以前,我也知道学习的必要性,但却没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总以各种借口被动地学习,功利地学习。这一次上海学习之旅,在专家、教授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人格魅力的熏陶下,在那一堂堂幽默风趣而又充满哲理的课上,在大家都如饥似渴地吸吮着知识养分的氛围中,我对学习产生了期待,并有了强烈的认知。只有学习,我们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和提升。通过参与活动,进行思考和反思,对所学的东西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做到理论和实践的联结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东西。总而言之,此次学习让我有一种快速成长的快乐与收获。
二、观念的革新
回想李正涛教授教我们如何让课堂充满生长气息?
1、课堂生长的前提。一是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和教材,二是基于学生立场,认真解读学生。学生立场不等于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实际状态成为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出发点,成为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例如:学生已有什么?学生缺什么?困难和障碍是什么?差异是什么?三是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
2、生长的方式
(1)开放的生长。什么是开放?一是从教师向学生开放,把课堂放给学生,时间放给学生,空间放给学生,权力放给学生,课堂向每个学生开放。二是由唯一性向可能性、选择性、多样性开放。三是由书本世界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开放,向体验和经验开放
(2)扎实的生长。一是扎实在于清晰,目标清晰,思路清晰,方法清晰,学生清晰,指令和要求清晰。二是扎实在于细致,比如有效的小组合作包括以下四步:从两两合作开始,小组合作分工明确,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组际互动。三是扎实在于生成,从点状生成到整体生成,从个体生成到全体生成,从浅层生成到深层生存,从错误生成到有益生成。四是扎实在于停顿。五是扎实在于持续。六是扎实在于运用。七是扎实在于及时反馈。八是扎实在于写练。
(3)优美的生长。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 ?课堂,呈现的应该不仅仅是‘鲜花’,还应该有‘花开的声音,课堂上最美的声音是学生生命里‘拔节’的声音
(4)温暖的生长。让课堂充满温暖的气息。有生长气息的课时教师与学生共同生长的课。
再回想周彬博士的讲座,他用一个个让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告诉大家,建构学生知识的人始终是学生自己,奠基学生知识建构能力的不但不是教师,更不是学生自己,而是学生父母。教师只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而不是责任人。学生可改变空间最大的是学科情感,而学科情感也是学生学
习的前提;学习方法虽然可以改变,但学习方法极具个性,更需要学生琢磨;学生学科兴趣的责任人是教师;学生学习方法的责任人是学生;学生智商的责任人是父母。学生智商基本不可改变的。
周教授用极其滑稽的语言给我们分析当前老师们关注的学生成绩问题,他说学习成绩=兴趣*方法*智商。那我们应该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现在存在的问题:学习成绩=强迫+训练。他给我们这些徘徊在学习与教学之间老师们很大启示:
1、当教师全力以赴在学生身上时,失去的却是自己的能力;当教师对学生无私奉献时,学生却在养成无偿占有的习惯。因此,教师是在课堂上影响学生,而不是教育学生。
2、辛勤耕耘:为学生负责还是为自己负责
(1)教师的专业价值何在?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专业问题。
(2)教师的专业标准何在?人类的生存靠体力、精力与智力,越稀缺越有价值。评判教师的专业标准是什么呢?体力与精力,而非智力。越勤奋,越努力,越受表扬;越理性,越有效,越批评。体力表态,智力表知,态度为人,知识为已。
3、透过学生看教师:教师不是不懂自己,而是不懂学生,教师不是演员,只要赢得别人的欣赏就行了,他还要将演技传给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老师更应该走进学生透过学习看教学:教师不是不懂教学,而是不懂学习;教学是为了帮助学习,因此了解学习成为开展教学的前提。
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师要上好课,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口才,才能吸引学生。其次教师的授课必须符合逻辑,才不会让听课者思路混乱。同时,教师的知识面要广无根之木终难成林?,?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毕竟教材上的内容多是例文和例题,要触类旁通,就要看更多的例文和例题,知
识才能得以归纳和总结。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态度决定着课的好坏。教师不能老是想着学生不喜欢读书,而应该想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是否喜欢读书。如果用这种态度去思考,慢慢地就可以上好课了。
三、在反思中成长
我们要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学会反思。没有科学教育理论指导的教育教学实践是盲目的。理论理论的本身是晦涩的,但是一旦与我们的思考相结合、与我们的实践相联系就会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就会产生无穷的推动力。当我们读书时、学习理论的时候,这时不妨拿起笔来将自己真实的感受和体会记录下来,一个阶段之后就会产生累积效应,我们得到的往往是意料之外的成功。学习的内容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学习的方式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或自己喜欢的。作为教师我们务必养成顽强学习的习惯,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养成甘于实践的习惯,养成乐于动笔的习惯,学会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我们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会反思。教育教学是一种实践,作为教师必须在科学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教育教学的实践,用理论与实践对话,一方面验证理论、生成理论、发展理论,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作用于学生,学生与老师产生共鸣,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今后我要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并在教学中注重口语教学,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在大同初级中学和中远实验学校听了两位英语老师用流利而自然的英语课后,我暗暗告诫自己:今后一定要坚持学习,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业务上的,都要常抓不懈。这次的学习还有太多太多值得我细细品味,深入思考的东西,我想我需要时间慢慢去消化,并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仔细去感悟和内化的。
教师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篇4
为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师对小学课程改革的认识,我校组织了部分教师赴上海国际大宁学校学习,我非常有幸的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学习期间,我们不仅参加了队会,还去听课学习。在与专家、老师的互动交流中,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提升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在上海培训学习了一周,了解到了上海的教育现状,深受启发,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下面我就对这一周的学习谈谈本人的点滴收获和体会。
一、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教育。
人格培养是教育之本。顾路中学学生的养成教育非常成功,学生对师长很有礼貌,学生朴质,学风严谨。“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这是上海市顾路中学校长杨冬华在发言中提到的一个问题,他说到“一些外来务工子女,学习成绩好且很聪明,但由于种种原因,中途辍学,现在都无所事事。”我觉得为他们惋惜,作为教师,对于学生我们应该做持续关注,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重视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地人生观、价值观,我认为,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看他们每天学习是否愉快,生活是否开心。只有时时处于愉悦心境的学生,才是一个具有真正生命意义的人,只有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他的一生才是幸福的。
二、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做“专业型”的教师。
专业化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把这个职业当做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应该去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专业型的教师要有专业素养,要有扎实的学科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理论素养,开阔的实践视野。同时,我们要学会反思,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反思教学中的成绩与不足,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专业型的教师。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全面科学的教学质量观。同时,还实施了一系列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大宁学校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该校各项成绩在闸北区排名前茅。我听了两节全英语课堂的英语课,师生的英语水平都很高,而较为落后的我区相比之下,差距很大。我们在打造高效课堂上还有待提高。该校全新的指导思想是:以课程为指导,以教师为研究主题,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宗旨,改进教研工作,使教研工作成为教师学习的共同体。谈到教研,该校能将校本教研落到实处。围绕课题,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调查和研究。整个过程,不仅仅是教师教书本上的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对教师的发展,学校开展了名师工程、育秀工程等,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办学要有特色,特色是提高学校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1)优美的校园环境:上海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学校虽然不大,但精致、绿化,是具有人文环境的校园,园内苗木错落有致,雕塑小景散落有间,布局层次分明,特别是教学楼楼道设计科学合理,避免学生进出拥挤。校园每个角落都很干净、整洁,学校文化氛围浓郁。
(2)基础与特色兼顾:上海的二期课改促进了每所学校特色教学的形成,艺术、体育、科技等形式多样、多而不杂。学校注重发掘民族传统文化并践行于行为规范教育中,打造顾中文化品牌,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应该说在特色教学上,学校花了很大力气,投入了很多经费,虽然我区经济远远滞后于上海,但是他们善于琢磨学生的特长发展的思路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关注学生的发展:上海的教育关注的是孩子学习的过程。学校本着以教育好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信、快乐、成功中得到主动发展为理念。以生为本,在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与应用,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便于教师的个别辅导,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爱,教师能走下讲台,蹲下身子,“溶”入学生,互动学习。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公布时,只写名次和成绩,不写姓名,学生自己对照着成绩找自己,保护了学生的隐私,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对学困生采取鼓励和帮扶为主,大力推行成功教育。学校对学生拔尖帮困,追求成功卓越的思想值得我们借鉴。此外,学校很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上午和下午均有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这许许多多的努力都在践行一句话“用爱心关注学生成长,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关注学生学有所成,关注学生学有所长。”
教师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篇5
前几日被园里派去参加上海教育活动,感想颇多,先简单归纳了一下在这里与大家交流一下。
我们听了四次专家讲座包括华师大学前教育硕士生导师华爱华;南师大教授朱静怡;上海市学前教研部主任、特级教师黄琼;上海市东方幼儿园园长、特级教师毛美娟还参观了上海市的著名幼儿园并观摩了优质课。
回到班里我进行了一些调整,加大了活动区开放力度,但在每天活动区选择时,我尊重孩子的意愿,就有一点既然选择了中途不换,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做事情的持久性,还望家长理解。
下面就来说说我们的活动区变化和进步
1、幼儿从不敢使用剪子到现在基本上能熟练掌握剪子。
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发展。
手指游戏促进幼儿手脑的发展
俗话说:“十指连心”、“心灵手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对于幼儿来说,手指的活动,是大脑的体操。活动的是手,得到锻炼的还有大脑,手指活动与人脑的发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密切关系,在做手指游戏活动时,大脑、眼、手同时协调运动。协调发展,对视觉、听觉、触觉、语言等功能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长期坚持做手指运动能开发幼儿的大脑潜能,促进大脑与手指间的信息传递,锻炼幼儿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群活动能力和手指关节的发育,促进幼儿大脑与手指神经协调发展、发散思维等作用。
近几年来,国外学者研究发现,经常活动手指,给细胞以直接刺激,对健脑十分有益。让孩子经常做手指活动,能激活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从而刺激大脑的发育,这已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也被幼儿教师和家长广泛认同。
手指活动不仅能调动幼儿的听、说、想等各种感官,幼儿手部肌肉群得到发展,其他能力得到锻炼,而且手指活动能开发人的右脑,促进左右脑和谐发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抓住幼儿期生理发展迅速、可塑性强的特点,开展手指活动是开发幼儿智力的重要途径。
我班的活动区预设目标为能正确熟练的使用剪子,不知幼儿掌握情况,请家长回家画好一个圆,让宝宝剪下来。最好能反馈情况,以方便老师下次活动区的预设目标。
还有就是告诉大家我班是小班组用剪子最好的班级。
2、加大力度建构区的教师参与力度
学会一些建构的基本技能。在操作中体验建构活动的乐群。
一些外国专家说,“如果一个孩子到了初中数学几何学不好,那就说明他在4岁时没有玩好积木。
所以我班这学期会着重关注这个区域,也请家长朋友们利用空闲时间多于幼儿共同摆积木,我班目前摆积木的水平还限于盖楼房,让我们共同观察宝宝2月后的表现吧!(哈哈,期待中)
3、娃娃家
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家家,娃娃家游戏是我们小班孩子最喜欢的游戏活动,特别是到了下学期,幼儿有了一定的游戏经验,更能在娃娃家游戏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拓展,满足他们各种欲望。
这个游戏与生活接近,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只不过这回我在娃娃家的投放上进行了一些调整,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中,他把儿童发展分为两个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也是满怀期待中,看看宝宝的表现吧。
教师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篇6
20xx年7月19日--2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上海闸北区教师进修学校“晋中市首席与特级教师(上海)高级研修班”的学习。非常感谢晋中市教育局的领导为我们搭建的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的平台。
此次培训我们先后听取了教育部教师教育专业标准制定首席专家钟启泉教授《静悄悄的课堂革命》、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黎加厚《新兴技术与教学结构变化》,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学博士胡庆芳《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课堂转型》,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冯永熙《教师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著名文科特级教师方培君《今天教师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上海市中学物理特级教师黄劲松《名课锤炼与名师成长》,上海市特级教师、南汇中学副校长王海平《名师的培养》等专题讲座。这些专家中,他们中的很多人正在参与新课程改革,工作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从中我感受到上海专家对学术的精细、工作的一丝不苟,更重要的是从中领悟到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提升了自身的理论素养。专家们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每次讲座就是一次头脑风暴,带给我一系列的思考。
黄劲松华老师带给我的思考
黄劲松老师是一位物理学科的特级教师,除了理科老师特有的条理、清晰的风格外,他还具备文科老师的口才与幽默,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位严谨的物理名师,还是一位感性的小说作家,创造的小说作品多次在杂志上发表。大家深深地为黄老师丰富的人生阅历而折服。他说:名师,源泉在课堂,非塑造或复制而成。名课,盛满了知识,盛满了美,一半儿知识,一半儿醉。一位名师,可以没有爱与恨,但是不可以默然。黄老师还忠告我们:不管有多大年岁,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老了,不管阅历多么厚重,你一定要纯粹,不管有多么忙碌,你一定要读书和写作。名师的特色在哪里?就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按着自己的心灵需要去行事。黄老师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尤其他的物理课片段让我打开了理科教学的另一扇窗户,看到了别具一格的天空,他几万字的教学日记让我由衷敬佩。
我想:能成为名师,热爱与坚持不懈是我们最需要的当教师的品质,而现实中,我们往往用“工作忙”作为自己不去坚持写一些教学随笔和反思的借口,而这些不经意之间的“记录”往往成为老师最宝贵的财富。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想,自己更需要笔耕。
方佩君老师带给我的思考:
方佩君老师是复旦大学附中副校长,著名的文科特级教师。她是一位研究性的教师,也是研究型的管理者。不仅在自己的学术领域有自己娴熟的教学技能和理论,而且她还是“上海市好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相信孩子、相信学生是她心中不变的`情怀,她说过:老师不是医生,不能总是看学生的缺点与不足;老师也不是警察.不能像盯着可疑的人那样只看学生档案中的阴影;老师也不是演员,不能只在舞台上按照剧本演戏。老师应该是寻找宝藏的人。在学生心灵的土地上,寻找生命的精神资源,并把这种潜在的资源发掘出来,变成精神财富。老师不仅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而且要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其闪光点,使他们形成自爱的心态……她的教育信念:公正、善待每一位学生,努力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贵人”!所有的这些教育理念给我深深地思考,也成为我心中努力的方向。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在感谢生命中遇到的贵人时,不能忘记自己肩上也承担着同样的责任,要常常问着自己的心:我们每天面对的孩子会因遇到我们而走上美好的人生之路,还是会由于我们的忽视变得碌碌无为?我们的教育行为是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还是会把学生引向自卑自弃的深渊?我们的教学能成就一个孩子的梦想,还是打碎了孩子的希望?我想,我会努力成为他们生命中的贵人!
上海学习结束了,但却是全新的开始,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能以这些专家为榜样,扎实经历,愈行愈远……
教师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篇7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第二批优秀教师赴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考察学习。最大的感受是沪杭宁地区在人才资源、交通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当地的干部群众大力解放思想,革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勇于实践,敢为人先,以全新的发展思路,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只争朝夕、发奋图强的创业意识,实现了区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超常规发展。经过短短10天紧张的学习考察,沪杭宁地区在经济及教育发展的思想观念之新、之高;思路之前、之清;措施之硬、之全;工作之实、之真;发展之快、之大等方面都在我的内心产生了最大的震撼,我受益颇多。
一、人才是兴业的基础。
人才是兴业的中坚力量,用什么样的人才就产生什么样的工作效果。一个地方的工作,要想开创新的局面,首先必须抓住这个地方的有用人才,抓住了人才,就抓住了工作的主题。沪杭宁地区在这方面是成功的典范。他们以人才兴业为主题,实施人才带动战略,大兴改革创新之风,以加强学习为手段,大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切实明确发展差距,强化开放意识,坚决破除传统的思维定势,所到之处都形成了开明开放、敢创敢干的浓厚氛围,从而带来了事业上的大发展。通过考察学习对照检查,发现我们与他们的差距其实是人才的差距。我们应该在全局上下营造一种比学赶超的发展氛围,增进机遇意识、忧患意识、改革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力争以思想上的大解放、观念上的大转变、能力上的大提高,求得认识上的大统一、工作上的大突破、事业上的大发展。
二、超前的教育教学理念
先进精细的常规管理方法,个性化鲜明的办学特色,科学完备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和有效多样的教师培训模式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 德育和智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 传统教法的精华与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3 提高升学率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过去用加班加点、用满堂灌、用题海战术、用偏重智育的方法虽能够促进升学率的提高,但这种方法是以牺牲学生的发展潜能,牺牲学生的长远发展后劲为代价的,是一种低水平的智力开发,是不可取的。他们主张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就是要用素质教育的办法抓分数。综合素质的提高必然带来分数的提高、升学率的提高。 我们还没有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还没有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指导我们的实践,指导我们的行动,也自然不会有新的教育理念下的教师评价体系。
三、 推进素质教育,科学精细的管理机制是保证
我们参观的上海七宝中学各种制度、职责、规定、条例、细则、方案等系统、齐全。这些科学精细全面系统的管理制度,有效地保证了素质教育的蓬勃开展。他们从学校领导到教职员工职责分明,不存在内耗问题,没有推诿扯皮现象;各种管理制度精细、全面、系统、具体,可操作性强;更主要的是他们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科学、实效。他们在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严格依法治校,以法治教,把企业化管理的方法引入学校教育管理中来,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增强竞争意识。改革工资制度,实行结构工资制,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坚持日查、周结、月兑现的考核办法,对教师实行量化管理,奖优罚劣。 在实行制度管理的同时,他们加强对教师的思想管理,加强师德修养。他们要求教师忠于事业,尽职尽责,甘于奉献,为人师表。同时他们确立教师的主人翁地位,依靠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主人翁的积极恣态参与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 在学校管理中他们还注重情感的作用。在工作上尊重教师,信任教师,依靠教师;在生活上关心教师,照顾教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针,激发他们参
与学校管理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和开发他们参事、议事、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考核办法等重大决策必须由教师代表讨论通过,充分发扬民主,使各项规章制度、考核办法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不同层次、不同工作性质的广大教师都心情舒畅,从而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创造潜能。
四、高境界的办学思想是学校持续发展的灵魂
高规格的学校管理是学校优质运行的基石;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关键;高素质的学生群体是学校教育行为的归宿;高投入的硬件建设是提高办学效益的保障。上海七宝中学等堪称为典范。 五、注重抓好环境管理育人,以丰富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等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以此张扬学生个性,尤其是对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每门学科课程之中,让每个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达到自我提高、自我进步、自我超越,得到社会家长的认可。 六、对自然科学的崇尚和重视,也是所考察学校给人启示多、印象深的地方。那里高规格的自然科学实验室及丰富多彩的各类化石另人耳目一新。
教师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篇8
20xx年6月26日至7月2日,我有幸到上海华师大参加高级研修班学习,非常感谢领导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
这次培训的第一周,我们在华师大聆听了12位专家的讲座,让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明确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与思考。
一、做个会学习的教师
当今社会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今天的教师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拓宽学生视野。朱益民教授的讲座《教师专业发展》,让我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我,成为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人,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要走出课本,善于拓展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丰富自己。教师是一个引领学生在知识海洋中获得真知的人,要不断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我。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但是经过培训后,我觉得“教师应该是一条有源头的奔流不息的溪流”。我汗颜的是对教育专著了解甚少,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
新教学理念,做一个专家型的教师,才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得到提升和发展。
二、做个会反思的教师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学会反思。可是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却不知道要反思些什么?华师大的杜成宪教授送给我们很好的建议,他说:“教师在教学中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思维观、学生观、教学方法观。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呢?方法一:学会写教后记,教后记应该包括学生和自己在教学中各自的表现;方法二:观摩教学,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听课;方法三:观看优秀课的录像,可以自我观看,同事共看,专家帮看;方法四:记录上课中的关键事件,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最成功的做法。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学会反思也是教师成长的一种途径。胡东芳教授给我们的推荐做法是:每学期给自己拍一节课的录像,多揣摩自己的语言,肢体动作,表情,重点、难点的突破,以此为镜,效果很好。
三、做个心情阳光的教师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每天有做不完的琐事,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从早读到晚自修,长年累月,心情难得清闲,有时学生不听话还憋着一肚子气回家,回家后,把气泻洒到家里人身上,事后,自己也后悔,这样的工作路程能走多远?学校如何可持续发展?梁宁建教授的教学案例分析可能对此有帮助。
有三个建筑工人,一天工作完了各自回家。
回家途中,第一个工人心里想:“要不是为了生活,我真不会做那砌砖工作,辛苦得很。”
第二个工人心里想:“我每天在砌墙,我在建一座高楼。” 第三个工人心里想:“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的城市。” 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绘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该城市的副市长,分管城建。
此案例蕴涵什么样心理学原理?此案例对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有什么样的启发?
答案是:期望与收获成正比。
我们不只是在完成工作,也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我们更是在创造着未来,要看到我们工作的重要性,以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地面对工作,走得更好、更远,做好能做的事。
四、做个让学生怀念你的教师
华师大金忠明教授在《学校课堂建设》报告中提到了母校,他说,母校的很多事情已经没有印象了,但是母校有三位老师为我做了三件事,至今历历在目,用三个词概括就是:规范、赏识、宽容。
1.规范
一年级的时候,由于调皮惹事,在开学第二周就被班主任放学后关在教室没让回家,开始一直就很记恨老师,后来感受到就是这严格的“规范课”,让他感受了凡事要讲纪律,不然要为之付出代价。
规范某些时候就是规矩,要用合适的方法让学生让懂得该怎样做,不该怎样。
2.赏识
二年级换了班主任,经常表扬他,尤其数学,每当我表现突出的时候,老师总喜欢摸一下摸他的头,这让他记忆犹新,赏识的力量使他永远记住老师的美丽。
赏识是一种教育手段,在你的赏识下,学生可能改变某些陋习,可能树立自信;可能创造一个个意想不到的奇迹。不要吝啬赏识的语言,不要吝啬一个抚摸的动作,一个微笑的眼神,他对于孩子的影响是终身受益的,往往我们不经意的赏识,孩子却很在意。
3.宽容
四年级的时候,又换了一位班主任,他不是很喜欢,一次外出劳动,老师让他带领组员写劳动过程与体会,结果弄丢了老师的派克金笔(老师的美国朋友送的),当他拿着一元钱还给老师的时候,老师宽容了他。事后多年,他才得知派克金笔价值好几千。
宽容是一种力量,作为教师必须具备一颗宽容的心。要学会宽容学生犯的错误,宽容学生甚至家长的误解,有时甚至是一种牺牲。
金教授母校给他上的这三堂课,正是我们需要给孩子们上的三堂课,教给孩子规范做人,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孩子,以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包容孩子的一切。不知道我们能给孩子留下母校的哪些印痕,至少这三件事应该值得我们学习,或许我们需要用一生来完成这三件事,让孩子在规范、赏识、宽容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苏霍姆林斯基
这几天的培训,再次燃烧了我对教育的激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要把教授们对教育教学的这份投入与爱,带回到我的课堂,用科学的方法让这份伟大的师爱继续传递,继续延续!
教师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篇9
为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师对小学课程改革的认识,我校组织了部分教师赴上海国际大宁学校学习,我非常有幸的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学习期间,我们不仅参加了队会,还去听课学习。在与专家、老师的互动交流中,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提升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在上海培训学习了一周,了解到了上海的教育现状,深受启发,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下面我就对这一周的学习谈谈本人的点滴收获和体会。
一、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教育。
人格培养是教育之本。顾路中学学生的养成教育非常成功,学生对师长很有礼貌,学生朴质,学风严谨。“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这是上海市顾路中学校长杨冬华在发言中提到的一个问题,他说到“一些外来务工子女,学习成绩好且很聪明,但由于种.种原因,中途辍学,现在都无所事事。”我觉得为他们惋惜,作为教师,对于学生我们应该做持续关注,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重视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地人生观、价值观,我认为,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看他们每天学习是否愉快,生活是否开心。只有时时处于愉悦心境的学生,才是一个具有真正生命意义的人,只有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他的一生才是幸福的。
二、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做“专业型”的教师。
专业化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把这个职业当做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应该去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专业型的教师要有专业素养,要有扎实的.学科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理论素养,开阔的实践视野。同时,我们要学会反思,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反思教学中的成绩与不足,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专业型的教师。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全面科学的教学质量观。同时,还实施了一系列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大宁学校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该校各项成绩在闸北区排名前茅。我听了两节全英语课堂的英语课,师生的英语水平都很高,而较为落后的我区相比之下,差距很大。我们在打造高效课堂上还有待提高。该校全新的指导思想是:以课程为指导,以教师为研究主题,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宗旨,改进教研工作,使教研工作成为教师学习的共同体。谈到教研,该校能将校本教研落到实处。围绕课题,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调查和研究。整个过程,不仅仅是教师教书本上的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对教师的发展,学校开展了名师工程、育秀工程等,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办学要有特色,特色是提高学校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1)优美的校园环境:上海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学校虽然不大,但精致、绿化,是具有人文环境的校园,园内苗木错落有致,雕塑小景散落有间,布局层次分明,特别是教学楼楼道设计科学合理,避免学生进出拥挤。校园每个角落都很干净、整洁,学校文化氛围浓郁。
(2)基础与特色兼顾:上海的二期课改促进了每所学校特色教学的形成,艺术、体育、科技等形式多样、多而不杂。学校注重发掘民族传统文化并践行于行为规范教育中,打造顾中文化品牌,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应该说在特色教学上,学校花了很大力气,投入了很多经费,虽然我区经济远远滞后于上海,但是他们善于琢磨学生的特长发展的思路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关注学生的发展:上海的教育关注的是孩子学习的过程。学校本着以教育好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信、快乐、成功中得到主动发展为理念。以生为本,在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与应用,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便于教师的个别辅导,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爱,教师能走下讲台,蹲下身子,“溶”入学生,互动学习。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公布时,只写名次和成绩,不写姓名,学生自己对照着成绩找自己,保护了学生的隐私,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对学困生采取鼓励和帮扶为主,大力推行成功教育。学校对学生拔尖帮困,追求成功卓越的思想值得我们借鉴。此外,学校很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上午和下午均有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这许许多多的努力都在践行一句话“用爱心关注学生成长,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关注学生学有所成,关注学生学有所长。”
教师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20xx年6月26日至7月2日,我有幸到上海华师大参加高级研修班学习,非常感谢领导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
这次培训的第一周,我们在华师大聆听了12位专家的讲座,让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明确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与思考。
一、做个会学习的教师
当今社会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今天的教师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拓宽学生视野。朱益民教授的讲座《教师专业发展》,让我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我,成为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人,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要走出课本,善于拓展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丰富自己。教师是一个引领学生在知识海洋中获得真知的人,要不断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我。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但是经过培训后,我觉得“教师应该是一条有源头的奔流不息的溪流”。我汗颜的是对教育专著了解甚少,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
新教学理念,做一个专家型的教师,才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得到提升和发展。
二、做个会反思的教师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学会反思。可是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却不知道要反思些什么?华师大的杜成宪教授送给我们很好的建议,他说:“教师在教学中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思维观、学生观、教学方法观。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呢?方法一:学会写教后记,教后记应该包括学生和自己在教学中各自的表现;方法二:观摩教学,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听课;方法三:观看优秀课的录像,可以自我观看,同事共看,专家帮看;方法四:记录上课中的关键事件,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最成功的做法。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学会反思也是教师成长的一种途径。胡东芳教授给我们的推荐做法是:每学期给自己拍一节课的录像,多揣摩自己的语言,肢体动作,表情,重点、难点的突破,以此为镜,效果很好。
三、做个心情阳光的教师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每天有做不完的琐事,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从早读到晚自修,长年累月,心情难得清闲,有时学生不听话还憋着一肚子气回家,回家后,把气泻洒到家里人身上,事后,自己也后悔,这样的工作路程能走多远?学校如何可持续发展?梁宁建教授的教学案例分析可能对此有帮助。
有三个建筑工人,一天工作完了各自回家。
回家途中,第一个工人心里想:“要不是为了生活,我真不会做那砌砖工作,辛苦得很。”
第二个工人心里想:“我每天在砌墙,我在建一座高楼。” 第三个工人心里想:“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的城市。” 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绘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该城市的副市长,分管城建。
此案例蕴涵什么样心理学原理?此案例对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有什么样的启发?
答案是:期望与收获成正比。
我们不只是在完成工作,也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我们更是在创造着未来,要看到我们工作的重要性,以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地面对工作,走得更好、更远,做好能做的事。
四、做个让学生怀念你的教师
华师大金忠明教授在《学校课堂建设》报告中提到了母校,他说,母校的很多事情已经没有印象了,但是母校有三位老师为我做了三件事,至今历历在目,用三个词概括就是:规范、赏识、宽容。
1.规范
一年级的时候,由于调皮惹事,在开学第二周就被班主任放学后关在教室没让回家,开始一直就很记恨老师,后来感受到就是这严格的“规范课”,让他感受了凡事要讲纪律,不然要为之付出代价。
规范某些时候就是规矩,要用合适的方法让学生让懂得该怎样做,不该怎样。
2.赏识
二年级换了班主任,经常表扬他,尤其数学,每当我表现突出的时候,老师总喜欢摸一下摸他的头,这让他记忆犹新,赏识的力量使他永远记住老师的美丽。
赏识是一种教育手段,在你的赏识下,学生可能改变某些陋习,可能树立自信;可能创造一个个意想不到的奇迹。不要吝啬赏识的语言,不要吝啬一个抚摸的动作,一个微笑的眼神,他对于孩子的影响是终身受益的,往往我们不经意的赏识,孩子却很在意。
3.宽容
四年级的时候,又换了一位班主任,他不是很喜欢,一次外出劳动,老师让他带领组员写劳动过程与体会,结果弄丢了老师的派克金笔(老师的美国朋友送的),当他拿着一元钱还给老师的时候,老师宽容了他。事后多年,他才得知派克金笔价值好几千。
宽容是一种力量,作为教师必须具备一颗宽容的心。要学会宽容学生犯的错误,宽容学生甚至家长的误解,有时甚至是一种牺牲。
金教授母校给他上的这三堂课,正是我们需要给孩子们上的三堂课,教给孩子规范做人,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孩子,以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包容孩子的一切。不知道我们能给孩子留下母校的哪些印痕,至少这三件事应该值得我们学习,或许我们需要用一生来完成这三件事,让孩子在规范、赏识、宽容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苏霍姆林斯基
这几天的培训,再次燃烧了我对教育的激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要把教授们对教育教学的这份投入与爱,带回到我的课堂,用科学的方法让这份伟大的师爱继续传递,继续延续!
教师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第二批优秀教师赴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考察学习。最大的感受是沪杭宁地区在人才资源、交通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当地的干部群众大力解放思想,革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勇于实践,敢为人先,以全新的发展思路,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只争朝夕、发奋图强的创业意识,实现了区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超常规发展。经过短短10天紧张的学习考察,沪杭宁地区在经济及教育发展的思想观念之新、之高;思路之前、之清;措施之硬、之全;工作之实、之真;发展之快、之大等方面都在我的内心产生了最大的震撼,我受益颇多。
一、人才是兴业的基础。
人才是兴业的中坚力量,用什么样的人才就产生什么样的工作效果。一个地方的工作,要想开创新的局面,首先必须抓住这个地方的有用人才,抓住了人才,就抓住了工作的主题。沪杭宁地区在这方面是成功的典范。他们以人才兴业为主题,实施人才带动战略,大兴改革创新之风,以加强学习为手段,大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切实明确发展差距,强化开放意识,坚决破除传统的思维定势,所到之处都形成了开明开放、敢创敢干的浓厚氛围,从而带来了事业上的大发展。通过考察学习对照检查,发现我们与他们的差距其实是人才的差距。我们应该在全局上下营造一种比学赶超的发展氛围,增进机遇意识、忧患意识、改革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力争以思想上的大解放、观念上的大转变、能力上的大提高,求得认识上的大统一、工作上的大突破、事业上的大发展。
二、超前的教育教学理念
先进精细的常规管理方法,个性化鲜明的办学特色,科学完备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和有效多样的教师培训模式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 德育和智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 传统教法的精华与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3 提高升学率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过去用加班加点、用满堂灌、用题海战术、用偏重智育的方法虽能够促进升学率的提高,但这种方法是以牺牲学生的发展潜能,牺牲学生的长远发展后劲为代价的,是一种低水平的智力开发,是不可取的。他们主张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就是要用素质教育的办法抓分数。综合素质的提高必然带来分数的提高、升学率的提高。 我们还没有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还没有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指导我们的实践,指导我们的行动,也自然不会有新的教育理念下的教师评价体系。
三、 推进素质教育,科学精细的管理机制是保证
我们参观的上海七宝中学各种制度、职责、规定、条例、细则、方案等系统、齐全。这些科学精细全面系统的管理制度,有效地保证了素质教育的蓬勃开展。他们从学校领导到教职员工职责分明,不存在内耗问题,没有推诿扯皮现象;各种管理制度精细、全面、系统、具体,可操作性强;更主要的是他们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科学、实效。他们在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严格依法治校,以法治教,把企业化管理的方法引入学校教育管理中来,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增强竞争意识。改革工资制度,实行结构工资制,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坚持日查、周结、月兑现的考核办法,对教师实行量化管理,奖优罚劣。 在实行制度管理的同时,他们加强对教师的思想管理,加强师德修养。他们要求教师忠于事业,尽职尽责,甘于奉献,为人师表。同时他们确立教师的主人翁地位,依靠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主人翁的积极恣态参与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 在学校管理中他们还注重情感的作用。在工作上尊重教师,信任教师,依靠教师;在生活上关心教师,照顾教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针,激发他们参
与学校管理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和开发他们参事、议事、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考核办法等重大决策必须由教师代表讨论通过,充分发扬民主,使各项规章制度、考核办法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不同层次、不同工作性质的广大教师都心情舒畅,从而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创造潜能。
四、高境界的办学思想是学校持续发展的灵魂
高规格的学校管理是学校优质运行的基石;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关键;高素质的学生群体是学校教育行为的归宿;高投入的硬件建设是提高办学效益的保障。上海七宝中学等堪称为典范。 五、注重抓好环境管理育人,以丰富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等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以此张扬学生个性,尤其是对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每门学科课程之中,让每个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达到自我提高、自我进步、自我超越,得到社会家长的认可。 六、对自然科学的崇尚和重视,也是所考察学校给人启示多、印象深的地方。那里高规格的自然科学实验室及丰富多彩的各类化石另人耳目一新。
教师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今年暑假7月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骨干教师上海培训。在这里我首先非常感谢区教育局、学校领导给我这么宝贵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其次感谢上海铭师培训中心一个星期以来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精心的安排。短短的7天的培训学习,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可以说是我近15年来的教学生涯中,目前最难忘的学习交流。7月的上海酷热难忍,但我们累却快乐着。我们天天聆听不同的教育专家和领导的讲座,每天都过得幸福而充实,因为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新的前沿的知识。我珍惜这次学习的每一天,不放过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有关教育教学理念的讲座,还是文化考察??自始至终,我都在努力地学习,力争做到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培训的内容:
年逾八十的于漪老师精神矍铄,丝毫不见老态,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在她精练、行云流水般的语言中不知不觉度过。漪老师从自我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三个方面回顾了从教六十年的一线教学生涯,每一个字符都体现着她对教书育人的深刻理解,每一个音节都饱含着她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尽管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于老师仍然谦逊地说 “ 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 ”
于漪老师语重心长道出了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因为 “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师是育人的人,要做 ‘ 人师 ’ ,首先是要完善自己的人格。 ” 于漪老师认为 “ 学做人师 ” 有三点很重要:
一是自我认识 ——“ 两把尺子 ” 追求人格的完美。
于漪老师心中长存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是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不足。毕竟学历水平不等于岗位水平,学历只说明受教育程度,能力需要在岗位上跌打摸爬熬炼,教师的治学态度要严谨,课堂上的一个常识、一个环节都可能对孩子生命的培养起着重要影响。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只有学会 ‘ 借脑袋 ’ ,找到学科教学的大门,才能 “ 登堂入室 ” 。
二是自我挑战 ——“ 两个支柱、一个聚焦点 ” 激励自己追求高尚人格。
于漪老师一辈子做教师有两个支柱,就是学而不厌和勇于实践,这两者的聚焦点是反思,不断反思。教育本身是一个过程,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乐观宽容人生态度的养成,都需要教师滴水穿石、百折不回的辛勤耕耘,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教师有经久不衰的内驱力,才能始终精神振奋,诲人不倦。
三是自我超越 —— 学做人师更须拓展视野。
于漪老师把自我教育当成终身任务,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这份沉甸甸的责任需要教师拓宽视野、广泛汲取,凭借韧劲毅力不断自我教育、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上下求索,找准每次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举一反三的 “ 一 ” 上下功夫。 正如于漪老师所讲 “ 好的老师,魅力不仅仅在学问 ” ,令我们震撼的也不仅仅是于漪先生精湛的教育艺术,她那份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和师爱超越亲子之爱的崇高精神境界更是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尊重和敬意。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刘良华教授主讲的是教师专业成长。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讲授”、有效“提问”(并“倾听”)学生、有效地“激励”学生。
一、 有效“讲授”
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作为“有效教学”的一条有意义的教学方式显得卓尔不凡。它以它的“优势”使之在长久的教学实践中延续下来,并形成了自己的传统。
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似乎不那么强调教师的“讲授”。其实,好老师总是那些善于“讲授”的老师,是那些“能说会道”的老师。传统的条件下如此,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之后,好老师的“要素”也大体如此。只是在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之后,教师“讲授”的时间会有所变化而已。
好的“讲授”总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这意味着学生喜欢这个老师,至少喜欢这个老师的讲课方式、风格或某种讲课的细节。
二、 有效“提问”并“倾听”
有效教学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有效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艺(技术与艺术兼而有之)。“问题”的有效性不仅仅在于词句,其有效性还在于音调的变化、重读、词的选择及问题的语境。“提问”有很多方式,每种方式都能决定它是否会被学生理解为一个问题,会被理解成一个怎样的问题。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可以使教师将关注的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遗憾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恰恰是“封闭”的问题最常见而泛滥成灾,特别是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有关研究表明,这类问题占提问总数的80%。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糟糕的是,这种“满堂问”的干扰常常是以“提问”、“启发”、“对话教学”、“互动教学”的名义,堂而皇之。当教育界屡次倡导“对话教学”、“互动教学”之后,依然保持“一言堂”、“满堂灌”教学习惯的教师似乎不再多见。但教师从“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习惯走出来之后,不期又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 “满堂问”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几乎成为普遍的现象,教师的新习惯是用自己设定的“问题”领着学生去找寻系列“标准答案”。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
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
课堂提问本来是一种基本的课堂教学活动,问题设计的好,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但如果用一些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如果用一些只有唯一答案的问题领着学生朝着同一个方向迈进,学生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自己的方向。这样的学生从小学就会揣摩、猜测他人的意图,学会察言观色。这种满堂问、串讲串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满堂问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师表面上似乎时时在关注学生,提问学生,但教师并没有“领会”学生,没有领会是因为没有倾听。很少人会想到:真正有效的提问,原来只是“倾听”。 破坏谈话的人总是喋喋不休,善于谈话的人只是提问,并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三、 有效“激励”
在有效教师的所有行为中,最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具有“激励性人格”,比如热情、期望和可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