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

2024/07/10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 篇1

在上一期读完曾仕强教授的《中国式管理》后,想到下一本书应该读什么,这个时候我把曾仕强教授的所有著作列出,并在老婆的推荐下,选择了《胡雪岩的启示》。

因为她此前研究过胡雪岩,加之又告知我,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中讲过胡雪岩,这样我既可以通过视频加书本的方式了解胡雪岩,又可以跟老婆共同探讨胡雪岩。

虽然时过境迁,别人的成功不可复制,但我相信,优秀者的品质及做事的思维是相通的,总能让人得到启示。

说到胡雪岩,他是晚清时期一位传奇人物,一位富商,同时也是一位红顶商人,在他的帮助下,左宗棠才能够收复新疆。胡雪岩留给后人的资料很少,但是他的事迹却在民间口口相传,并留下了百年药店胡庆余堂,在悠久的历史中,胡庆余堂沉淀的丰富独特的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之精华。

胡雪岩生长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由他母亲一手抚养长大,为了补贴家用,胡雪岩很小就去给别的农家放牛,有一天,在放牛的过程中捡到一个包裹,包裹里面有大量的金银珠宝,胡雪岩没有被金钱所吸引,而是藏起包袱,在原地等待失主(以免别人冒领),后失主为了感激胡雪岩主动提出带他到城市中发展,这个时候胡雪岩也没有为之所动而是回答要征求母亲的意见,在征得母亲同意后才跟那位失主到城市中发展,为胡雪岩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古语有云“3岁看大,7岁看老”,是看人的品德,不是看人的才干,一个人品德基础良好,一生都会很稳固。

胡雪岩从小品德就非常高,正像邻居夸他的那样,机灵、勇敢、好心肠。胡雪岩一生的经历,也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印证。那么胡雪岩是怎样从一无所有成为晚清的富豪?又为何在短短几年倾家荡产了呢?

晚清时期,清朝政府一直与太平天国进行斗争,需要大量的资金去买洋枪洋炮,在这个时候左宗棠通过胡雪岩与洋人贷款,胡雪岩终究是个商人,商人为了就是为了牟利,于是胡雪岩利用借贷款实付利息与应付利息之间的差额,吃了“回扣”。

从贷款的利息中中赚了清政府的钱,虽然当时胡雪岩觉得我为清政府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吃点利息回扣没有什么,正因为当时胡雪岩走在人生的高峰,一帆风顺蒙蔽了他的双眼,这也成了他留下的一个致命把柄。

正所谓人在顺境中一定要看到逆境,要更加的小心,在顺境中看到的往往都是利好的事情,往往利好的事情在后期就会成为绊脚石。

终究,无论在哪个地方都会有竞争,在晚清时期,竞争会更大,左宗棠与李鸿章的斗争最终导致了胡雪岩的惨败,李鸿章知道要斗倒左宗棠就要先把胡雪岩消灭,于是李鸿章把胡雪岩吃回扣的事情上报给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大怒,于是下旨抄胡雪岩的家,并且要求左宗棠亲自执行,在胡雪岩得知要被抄家之后,首先就是要把家里面安顿好,解散得了家眷,然后把钱庄欠的钱还清,最后通过努力留下了胡庆余堂。

其实啊,胡雪岩最终没有化解这次危机,从而晚年不保,当时胡雪岩肯定知道李鸿章把他吃回扣的事情禀报慈禧太后,如果知道后及时向慈禧太后负荆请罪,当时的清朝国库可是非常的空虚,主动把家产全部捐出,最后也能落得一个好名声,也不至于晚年的凄惨

胡雪岩的一生充满着神奇,在他的身上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首先人的品质很重要,在做事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诚信,在做事的过程中要考虑整体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利益。其次就是人的一生之中一直接受着各种各样的考验,而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要想成功就要比别人花费更多的心思和努力。最后是不要把金钱看的太重,但是又不能不看金钱,最后往往把金钱看的很重的人一般都不会有好下场。

看历史,不仅看个人的成功,更要看个人的失败,从成功中找经验,从失败中找教训。

做一个诚信的人,低调的人,有品德的人。

《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 篇2

胡雪岩短短62年的人生,经历了就业、创业、败业三个完整阶段,有过贫困潦倒,也有过风光无限,但这些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精神和他的为人处事之道,并且能从他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我们可以看到,人生是什么?人生就是不断做出合理的阶段性的调整。你在家放牛,你要像个放牛的人,你出外当徒弟,你就要像个徒弟,让师傅满意。只要有一点点出差错,整个机会就没有了,就从好变坏。所以每一个人实际上讲,都应该替自己负完全的责任,不要老是怪别人。人生第一个机会是每个人都有,问题是看你怎么去面对。胡雪岩生平的第一个机会在他13岁的时候,那时候他在干什么?他替地主家放牛。

是什么改变了一个放牛娃的命运?为什么只有他一个商人能得到慈禧太后赏赐的黄马褂?他为什么能够自由地出入官和商之间?这是我们看《胡雪岩的启示》这本书应该着力思考的问题。

启示之一:诚信为本。外国银行不肯贷款给清政府却愿贷给胡雪岩,这个生动的例子就足以证明该启示,而且在他整个一生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他的诚信,这是非常了不起,更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

启示之二:重在朋友,以诚相待。在胡雪岩的一生中,朋友的帮忙是不可缺少的。而为什么人人都愿意帮助他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把周围的每个人都当作朋友,不计较对方的身份、地位,真诚相待,试问能有几人能做到呢?

启示之三:情商大于智商。没有读过几年书的胡雪岩往往能化险为夷,不是偶然,而与他的高情商密不可分,会说话、会做人,这是一种艺术,在现代社会同样如此。

我相信看了《胡雪岩的启示》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一个人可以没有才干,但是不能没有品德;一个人可以没有机会,但是不能没有做好迎接机会来临的准备;一个人可以自己生活平淡,但是不能没有知心的朋友;一个人可以出身贫寒,但是不能不努力奋斗;一个人可以没有学历,但是不能不学习”。

一、认同的观点

我读《胡雪岩的启示》是抱着一种探究的心理。以前在电视上也看过曾仕强先生在《百家讲坛》做的讲座,现在拿到书决定要好好拜读。小时候就看过胡雪岩的电视 剧也听大人讲过他的事迹和胡庆余堂的故事。胡雪岩能从一个14岁丧父家道贫寒的放牛娃成长为清朝数一数二的“红顶商人”,我想不是偶然,是他身上好的品质 一直跟随他的结果。

《胡雪岩的启示》是一本深入浅出的好书,对胡雪岩的分析比较透彻又能结合当代实际,给读者带来一些思考。大部分观点我还是比较认同的。

1.德行定终生。胡雪岩他没有很高的文化,出身也很平凡,但是他为什么能够成功,我想这和他的品德、诚信为本都很有关系。

2.为富要仁。从他开办胡庆余堂到施药、施粥等等,都可以看出他的仁爱之心。

3.患难见真情,重在朋友。从他和王有龄的结交到左宗棠,我们都可以看出胡雪岩是一个重视朋友,善于把握机会,借力使力而不是见利忘义的人。

二、联系工作实际

在胡雪岩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些美好的品质如勤奋、勇敢、机智、果断、诚实、守信。这不仅是一个商人需要的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的。虽然他的一时疏漏报 高了利息给自己埋下了祸根。但是瑕不掩瑜,他的一生还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从另一个方面看他的善后的处理可以说是完美,完全做到处变不惊,还给我们留下了 胡庆余堂这份宝贵的财产福荫后代。

胡雪岩的六个字的处事艺术“布局、造势、摆平”,个人觉得很有道理。布局是指经过慎密的.安排,对于一件事深入的研究,探讨,准备,谋定而后动,选势所指对 于该事的一系列宣传及对于细节的把握而后成事。摆平是对于以上所做而产生的结果,当前面做到位以后,结果是理所当然的成功。而我们很大部分做事时总是先讨 论结果,而忽略了前面的部分如何去做得到好的结果,对于过程的忽略和不重视细节,往往由于准备的不够充分而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而急于求成了。我们很大一 部分人,总是在事还没有做之前,而去臆断结果,或者还没有尽全力去做,使得结果不好。所以事情的成败追重要的是内因,外因是其次。

当然我们也要从胡雪岩的最终败落中吸取教训。胡雪岩的一生不是完美的一生,却是真实的一生。胡雪岩的一生太顺利,使得他自己产生了失衡,最后成为派系的斗争的牺牲品。当然他确实也留下了把柄,他赚朝廷的钱,在商言商,也无不可,但是他把官场看的和商场一样就是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因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失去了发 展的机会,最终断送了自己,让人遗憾和惋惜。

三、反思重构

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向胡雪岩学习的地方很多,比如:

1. 把握机遇。

胡雪岩自己总结他一生借了两次势,一次是王有龄,另一次是左宗棠。人的一生,机遇很重要,机遇包括两部分,第一是贵人,遇到这样的人,如果可提携你,那应 该是战无不胜;第二是做事的机会,如果一件事情出现了,而你的能力也能够解决此事,别人要么没这能力要么没这机会,只有你做成了,那则一战成名。所以我们 在工作中千万不要眼高手低,这件事情或许很简单,或许很多人都能完成,但是领导交给你做了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命运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既然有机遇在你 面前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它做好,不留遗憾。

2. 胸怀宽广。

搞不好人际关系是搞不好工作的。胡雪岩的成功和他做人方面很有关系,他是棉里藏针的人,虽然没读多少书,但对中国“中庸”的精神了解的十分透彻,遵守中国 几千年来的利益的规则,追求“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利益理念,给予了许多人利益,自己也得到了大量的好处。现实生活中,不排除你会有可能遇到这样一种 人:他误解你、妒忌你、排挤你,无中生有造谣中伤你,甚至是想方设法陷害你。对你来讲,这本来是件坏事,但当你遇到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时,只要你换一个角 度去看这个问题,你不要把它当成是坏事,而看成是对你的一个考验,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只要你这么去想,你就会惊奇地发现,一向心直口快、容易冲动的你, 一向说一不二、眼睛容不得半点沙子的你,此时却变得冷静、宽容、大度、理智了。

由于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你学会了容忍,学会了礼让,学会了以别人的长处去弥补自己的短处。在是是非非面前,你经受了考验,得到了磨练,逐渐地成熟了,越来越富有内涵了。

俗话说的好:“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人的度量有多大,他就能往前走多远。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一定要有:“立志在我,成事在人。”的信心,不论做什么,有时需要自己付出一些努力和代价。

3. 阶段性的调整

“未雨绸缪”,当你取得阶段性的成功时,你一定不能骄傲自满。胡雪岩败就败在就对自己的今后估计不足。胡雪岩最初的成功得益于他恰当地运用和把握机会,这 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而他最后的失败就在于他没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以及自己所掌握的权力,如果他意识到这种权力以及由它带来的名声在本质上都是过眼烟云,也就 不容易自我膨胀,不容易滥用权力。这就告诉我们平时在工作中要踏踏实实,不要取得一点点小小的进步,就骄傲自满,被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而失去了长远的眼 光。 在取得一定的成功时候,要多想想今后,小心驶得万年船。

《胡雪岩的启示》不仅仅是一本励志书籍,他更像是一本指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用胡雪岩的成功精神指导自己。

《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 篇3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结识了曾仕强所著的《胡雪岩的启示》一书,竟然对它爱不释手,细细品味书中的故事,从中学到了有用的道理,《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

胡雪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短短62年的人生,经历了就业、创业、败业三个完整阶段,有过贫困潦倒,也有过风光无限,但这些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精神和他的为人处事之道,并且能从他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胡雪岩出身贫寒,但他没有因为出身不好而怨天尤人,他对工作更加倍的努力,却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成为当时富可敌国巨商富贾,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读后感《《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胡雪岩的成功,绝非偶然,其中有很多的道理,值得去好好探究和效仿。

有一句说的好:"做事先做人",在《胡雪岩的启示》一书中,本人有以下几点看法:

1、诚信为本。在本书中关于诚信的例子实在太多,如:外国银行不肯贷款给清政府却愿贷给胡雪岩,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何况在胡雪岩的一生中不难看出他的诚信,值得我们所有的人学习。

2、重在朋友,以诚相待。胡雪岩在一生当中结识许许多多的朋友,如:古应春、尤五、王有龄、左宗棠等等。在胡雪岩的一生中有太多的朋友帮助住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朋友帮助他呢?因为他把周围的每个人都当作朋友,不计较对方的身份、地位,并且以真诚相待。

3、工作当成责任。胡雪岩把左宗棠的事情都当成自己的责任,从不抱怨推卸,而是尽全力做到最好,非常了不起,我们也应该学会把工作当成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在当今社会中人人都是平等的,机会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曾仕强教授在讲"胡雪岩的启示"时,说到了这样一句话"人要紧的是时时刻刻充实自己,常问自己准备好了没有",通俗的字句,却道出了追梦路上的真谛。

读过《胡雪岩的启示》一书对于本人是受益非浅,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希望每一个人都要善于读书,并能从中悟出不同的道理,此书带给我的启示也将会指引我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走得更好。

《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 篇4

先经商后官场,在胡雪岩的人生轨迹上,各方个面他都有最独到的一套章法。看过《胡雪岩的启示》,作为一名中学生,有些的经商流程、高深的经商之道,至今没能弄懂。德行定终生、诚信为本,使我更深刻了长期以来“仁”的准则。但在曾长期困扰我的友谊方面,却给予了无限启示。

曾经,我无数次问自己:为什么朋友失去了,或是在边缘徘徊时,才懂得珍惜。人啊!活这一辈子,可以说走进我们视野的所有存在均是缘分的造化。朋友,则是缘分的结晶,带给了芸芸众生生命之狂喜。就像胡雪岩与王有龄,若不是胡雪岩有到茶社听聊天,了知人心的习惯,怎会遇到相貌堂堂,而又衣衫破落随父至杭州的王友龄。我记得曾有这样一句话“佛说:‘前世500次的回眸一笑,才换来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虽然我没有宗教素养,但我相信,这足以揭示出缘分的可贵。我们得益于缘分则应倍加珍惜。

曾经,我迷茫;曾经,我混沌;曾经,我多虑。在我狭小的天地里,朋友,就是个解除孤单的工具。由于燮幼失怙,家贫甚,父卖家产而换得虚官,无资补实。是胡雪岩收呆账,临时挪用阜康钱庄的500两白银为王有龄补实。虽然这500两最终没用,但也是胡雪岩给了王有龄信心与力量,这才是朋友,患难见真情。作为学生,一个能为你赴汤蹈火的才叫朋友,我想未免苛刻。我的朋友既然能飘荡在夜空的歌谣,给予心灵的慰藉,我又何必迷惘,多虑呢?

无论是从王有龄补得实缺;为海运局差事的王有龄,运货途中不被漕帮人所劫,与漕帮尤五结交;王有龄胜任知府;甚至最终的临危托付……都是朋友胡雪岩在帮助。所以,曾壮强教授说的四个字:“重在朋友”,很正确。

也许作为一位商人,交朋友有时难免有自私的一面。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他知道吃自己的手指,那有说:“给,我的手指给你吃吧。”但能像胡雪岩一样,达到上半夜想自己,下半也想别人的至高境界,足矣。太多太多的人上半夜想自己,下半夜就睡着了。作为我们,抛开自己不说,也应做到想别人才是。用你的真诚去迎合,用你人性的慈悲去面对,我相信不同性格不能成为知己的借口终将会被看破。反之,还会成为一生的朋友。就像胡雪岩所说“银子是用得完的,朋友才是一辈子的事”。

当王有龄以身殉职,誓死与杭州城及老百姓共存亡,而吊死时,有人说“应怨胡雪岩,要不是胡雪岩,王有龄也不会死。“可是,没有胡雪岩的帮助,王有龄也许会像父亲一样客死杭州。王有龄虽然死了,我想:他也用自己的生命去回报这份友谊,他在成全,成全了今后胡雪岩能全力以赴帮助左宗棠收复新疆。是呀!曾经就让他过去吧,我不是又有了比他们更加真诚的朋友吗?他们也算是在成全吧!这么一想:我觉得自己很轻松,很舒畅。

在《胡雪岩的启示》中,虽然我没有悟出一个经商的头脑,没有知晓太多左看右察,偷人所好,移花接木……有效的经商方法;虽然,我没有学习过多的辞藻。但胡雪岩却给予我人生的启示,为我解开心团,让我洞悉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我想这点比什么都重要。

《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 篇5

在上一期读完曾仕强教授的《中国式管理》后,想到下一本书应该读什么,这个时候我把曾仕强教授的所有著作列出,并在老婆的推荐下,选择了《胡雪岩的启示》。

因为她此前研究过胡雪岩,加之又告知我,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中讲过胡雪岩,这样我既可以通过视频加书本的方式了解胡雪岩,又可以跟老婆共同探讨胡雪岩。

虽然时过境迁,别人的成功不可复制,但我相信,优秀者的品质及做事的思维是相通的,总能让人得到启示。

说到胡雪岩,他是晚清时期一位传奇人物,一位富商,同时也是一位红顶商人,在他的帮助下,左宗棠才能够收复新疆。胡雪岩留给后人的资料很少,但是他的事迹却在民间口口相传,并留下了百年药店胡庆余堂,在悠久的历史中,胡庆余堂沉淀的丰富独特的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之精华。

胡雪岩生长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由他母亲一手抚养长大,为了补贴家用,胡雪岩很小就去给别的农家放牛,有一天,在放牛的过程中捡到一个包裹,包裹里面有大量的金银珠宝,胡雪岩没有被金钱所吸引,而是藏起包袱,在原地等待失主(以免别人冒领),后失主为了感激胡雪岩主动提出带他到城市中发展,这个时候胡雪岩也没有为之所动而是回答要征求母亲的意见,在征得母亲同意后才跟那位失主到城市中发展,为胡雪岩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古语有云“3岁看大,7岁看老”,是看人的品德,不是看人的才干,一个人品德基础良好,一生都会很稳固。

胡雪岩从小品德就非常高,正像邻居夸他的那样,机灵、勇敢、好心肠。胡雪岩一生的经历,也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印证。那么胡雪岩是怎样从一无所有成为晚清的富豪?又为何在短短几年倾家荡产了呢?

晚清时期,清朝政府一直与太平天国进行斗争,需要大量的资金去买洋枪洋炮,在这个时候左宗棠通过胡雪岩与洋人贷款,胡雪岩终究是个商人,商人为了就是为了牟利,于是胡雪岩利用借贷款实付利息与应付利息之间的`差额,吃了“回扣”。

从贷款的利息中中赚了清政府的钱,虽然当时胡雪岩觉得我为清政府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吃点利息回扣没有什么,正因为当时胡雪岩走在人生的高峰,一帆风顺蒙蔽了他的双眼,这也成了他留下的一个致命把柄。

正所谓人在顺境中一定要看到逆境,要更加的小心,在顺境中看到的往往都是利好的事情,往往利好的事情在后期就会成为绊脚石。

终究,无论在哪个地方都会有竞争,在晚清时期,竞争会更大,左宗棠与李鸿章的斗争最终导致了胡雪岩的惨败,李鸿章知道要斗倒左宗棠就要先把胡雪岩消灭,于是李鸿章把胡雪岩吃回扣的事情上报给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大怒,于是下旨抄胡雪岩的家,并且要求左宗棠亲自执行,在胡雪岩得知要被抄家之后,首先就是要把家里面安顿好,解散得了家眷,然后把钱庄欠的钱还清,最后通过努力留下了胡庆余堂。

其实啊,胡雪岩最终没有化解这次危机,从而晚年不保,当时胡雪岩肯定知道李鸿章把他吃回扣的事情禀报慈禧太后,如果知道后及时向慈禧太后负荆请罪,当时的清朝国库可是非常的空虚,主动把家产全部捐出,最后也能落得一个好名声,也不至于晚年的凄惨

胡雪岩的一生充满着神奇,在他的身上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首先人的品质很重要,在做事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诚信,在做事的过程中要考虑整体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利益。其次就是人的一生之中一直接受着各种各样的考验,而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要想成功就要比别人花费更多的心思和努力。最后是不要把金钱看的太重,但是又不能不看金钱,最后往往把金钱看的很重的人一般都不会有好下场。

看历史,不仅看个人的成功,更要看个人的失败,从成功中找经验,从失败中找教训。

做一个诚信的人,低调的人,有品德的人。

《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 篇6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结识了曾仕强所著的《胡雪岩的启示》一书,竟然对它爱不释手,细细品味书中的故事,从中学到了有用的道理,《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

胡雪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短短62年的人生,经历了就业、创业、败业三个完整阶段,有过贫困潦倒,也有过风光无限,但这些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精神和他的为人处事之道,并且能从他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胡雪岩出身贫寒,但他没有因为出身不好而怨天尤人,他对工作更加倍的努力,却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成为当时富可敌国巨商富贾,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读后感《《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胡雪岩的成功,绝非偶然,其中有很多的道理,值得去好好探究和效仿。

有一句说的好:"做事先做人",在《胡雪岩的启示》一书中,本人有以下几点看法:

1、诚信为本。在本书中关于诚信的例子实在太多,如:外国银行不肯贷款给清政府却愿贷给胡雪岩,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何况在胡雪岩的一生中不难看出他的诚信,值得我们所有的人学习。

2、重在朋友,以诚相待。胡雪岩在一生当中结识许许多多的朋友,如:古应春、尤五、王有龄、左宗棠等等。在胡雪岩的一生中有太多的朋友帮助住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朋友帮助他呢?因为他把周围的每个人都当作朋友,不计较对方的身份、地位,并且以真诚相待。

3、工作当成责任。胡雪岩把左宗棠的事情都当成自己的责任,从不抱怨推卸,而是尽全力做到最好,非常了不起,我们也应该学会把工作当成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在当今社会中人人都是平等的,机会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曾仕强教授在讲"胡雪岩的启示"时,说到了这样一句话"人要紧的是时时刻刻充实自己,常问自己准备好了没有",通俗的字句,却道出了追梦路上的真谛。

读过《胡雪岩的启示》一书对于本人是受益匪浅,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希望每一个人都要善于读书,并能从中悟出不同的道理,此书带给我的启示也将会指引我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走得更好。

《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 篇7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结识了曾仕强所著的《胡雪岩的启示》一书,竟然对它爱不释手,细细品味书中的故事,从中学到了有用的道理。

胡雪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短短62年的人生,经历了就业、创业、败业三个完整阶段,有过贫困潦倒,也有过风光无限,但这些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精神和他的为人处事之道,并且能从他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胡雪岩出身贫寒,但他没有因为出身不好而怨天尤人,他对工作更加倍的努力,却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成为当时富可敌国巨商富贾,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读后感《《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胡雪岩的成功,绝非偶然,其中有很多的道理,值得去好好探究和效仿。

有一句说的好:"做事先做人",在《胡雪岩的启示》一书中,本人有以下几点看法:

1、诚信为本。在本书中关于诚信的例子实在太多,如:外国银行不肯贷款给清政府却愿贷给胡雪岩,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何况在胡雪岩的一生中不难看出他的诚信,值得我们所有的人学习。

2、重在朋友,以诚相待。胡雪岩在一生当中结识许许多多的朋友,如:古应春、尤五、王有龄、左宗棠等等。在胡雪岩的一生中有太多的朋友帮助住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朋友帮助他呢?因为他把周围的每个人都当作朋友,不计较对方的身份、地位,并且以真诚相待。

3、工作当成责任。胡雪岩把左宗棠的事情都当成自己的责任,从不抱怨推卸,而是尽全力做到最好,非常了不起,我们也应该学会把工作当成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在当今社会中人人都是平等的,机会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曾仕强教授在讲"胡雪岩的启示"时,说到了这样一句话"人要紧的是时时刻刻充实自己,常问自己准备好了没有",通俗的字句,却道出了追梦路上的真谛。

读过《胡雪岩的启示》一书对于本人是受益匪浅,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希望每一个人都要善于读书,并能从中悟出不同的道理,此书带给我的启示也将会指引我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走得更好。

《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 篇8

在这个星期三的下午,我在家里看《胡雪岩的启示》,我看的津津有味,我也知道些什么,我以前不知道商圣,现在我知道了。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圣人,一位是陶朱公,另一位是胡雪岩,所以流传着“古有陶朱公,今有胡雪岩” 的说法。

陶朱公就是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实现了复国的理想。范蠡的更了不起指之处,在于他功成之时,毅然选择身退,由官转商。短短几年,他经商积资又成巨富,自号陶朱公,当地民众都尊他为财神,留有《陶朱公家训》,为历代商人的经营宝典。

胡雪岩又是谁?它是清朝末期一位很了不起的商人,被大家称为“商圣”。要被中国人称为圣人,那是非常不简单的'事情,而胡雪岩做到了。胡雪岩做到了。胡雪岩跟范蠡相反,他是先经商,而后介入官场。但他没有做到功成身退,最后只落个一败涂地。同为商圣,经历和结局却截然不同,这正是我们值得研究的关键。

胡雪岩出身请道光三年(1823年),死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终年六十二岁。他跟大都数人一样,出身贫困。

胡雪岩出身贫寒,却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发迹,成为当时富可敌国的巨商富贾;他替清朝政府向外国银行贷款,帮助左宗棠筹备军饷,收复新疆,慈禧太后赐他黄袍马褂,官封极品,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他奉母命建起一座胡庆余堂,真假不二,童叟无欺,瘟疫流行时还向百姓施药施粥,被人们称为“胡大善人”。然而,富可敌国的胡雪岩,却在短短三年时间倾家荡产,仅仅六十二岁就郁郁而终。

胡雪岩一路走来都非常顺利,可是最后栽了一个大跟头,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他忽略了一句话:人生需要阶段性的调整。只要一个阶段们有调整过来,非败不可。我们为胡雪岩感到遗憾,这是他一生很大的失败。

《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 篇9

学习了《胡雪岩的启示》这本书,细细品味书中的故事,学到了不少有用的道理。

《胡雪岩的启示》一书中,曾仕强教授讲述了胡雪岩短短62年的人生,从当初的贫困潦倒然后到发迹后风光无限,成为清末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最后再到倾家荡产的人生经历。讲述时,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从个人性格、为人处世、家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阐述胡雪岩成功的经验和最后失败的教训。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当今社会仍然适用的生活经验和为人处世的原则。

1、诚信

信用很重要,不管哪个年代,讲信用都应该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个人讲信用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人和人接触更加频繁,个人信用就像人的第二张名片,是人的第二张面孔。做人还得懂得变通,固执的人有自己的优点,但是懂得变通的人更能在社会生存,胡雪岩一生的言行,都有他自己的原则,他懂得予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并且他善于观察,懂得随机应变,最重要的是他为人处事的智慧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他的勇气和胆识,可以将想法付诸于行动

2、做好准备等待机遇

胡雪岩对其伙计说:做生意要看势,你如果能看到一个省的势,你就能做一个省的生意,如果你能看到全国,你的生意就可以做到全国去。势对于我们做生意重要,对于我们做其它事情也非常的重要,把握好势就能把好全局。如何把握呢,我想到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趋利避害,积小流而成大流,汇集成江海。一个人如果不是每一个阶段都很扎实的话,突然委以重任或有了更大的机会,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去做。人最要紧的是时时刻刻充实自己,常常问问自己准备好了没有。自己准备好了,没有机会无所谓,那不是个人能控制的;有了机会又有充足的准备,这样才会干出一番事业来。联系我们日常现实的工作生活,凡事都要想到前面去,做到前面去,落实到前面去。机会是给那些有准备有远见的人的准备的。做事是为自己做的,在任何一个集体都要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要努力做好上司给予或是同事委托的工作,把它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只有做好了工作,赢得别人的信任,又讲究信用,机会才会垂青。

3、欲望太多,终将自作自受

曾仕强教授说任何事情都是自作自受。任何事情都是有前因后果的,切记自己淡薄名利,甘为人梯,严谨笃学,不可贪欲过多。一个人做事失败是自作自受,一个人做事成功也是自作自受。这句话告诉我们怎么去看待工作和生活的成功和失败。做人眼光要看得远看得宽,世界会给那些有远见的人让路,在我们的工作环境里面,有很多人总是以小的角度去看人看事,胸怀很是狭小,想法也都局促,所以容易误会,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单方面看人看事,只会让自己陷入死角,这样做是不利于自己的,不但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而且会不利于情绪会长时间困扰自己。

4、要懂得变通:借人、借物、借势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当中也要借一切可用资源,如国家的政策和促进政策发展的措施,。我想引用《劝学》的段: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人尽其才、财尽其用。这句话在胡雪岩那里可说是运用到了极致。用王有龄、用罗四一家、用竞争对手等,这些人为什么能让他们用,用四个字就可以说明利益驱动。而市场经济的规则是什么呢?就是利益驱动。胡雪岩撑握了各个人或各个团体得益点,所以能左右逢缘,唯他所用,然后把事做得圆满。善假于物也!

《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 篇10

“古有陶朱公,今有胡雪岩”,但是和陶朱公不同,胡雪岩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这不是失败,就象是抛物线,有大起才有大落。默默无闻的人是不可能有大起或大落,胡雪岩是位不平凡的人。但不平凡的胡雪岩出身却非常平凡,就象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一样,出身于普通家庭,有着普通的家教。但为什么胡雪岩能够大起,即获得成功?那是胡雪岩一步一个脚印获得的。

胡雪岩从小又顺又乖,只受过两年的私塾,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胡雪岩十二岁的时候,父亲过世后,母亲一人拉扯着四个儿子,但母亲从不抱怨,这样就能够给了胡雪岩一个健全的人格。胡雪岩在母亲的养育下形成了勤劳、节俭、忍耐、讲信用的品德,可以说胡雪岩的品德基础很稳固。

纵观胡雪岩的一生能够牢牢抓住到手的任何一个机会,因为他能够为每个机会做好一切准备。唯一的败笔是向英国人为国家贷款五十万两银子的时候,把原本杀价到四厘的利息上向国家虚报成一分三,那九厘的差价和经手的英国人平分了。就这个差价原本也是理当拿的,因为胡雪岩已经为国家付出了很多钱财。但在国库紧张内斗外患的时代,这样的事情竟然成了胡雪岩杀头的罪名,现在的人想想都还要心酸,何况是当时的群众?大家从心里还是认可胡雪岩的,直到现在怀念胡雪岩的人大有人在。

这次我是带着一种严谨、思考的态度,来看《胡雪岩的启示》这本书的,因此对胡雪岩这个历史人物有了深刻的了解,下面谈谈我的感想。

一、认同的观点

(一)、“一个人品德基础良好,一生会很稳固”

胡雪岩是山村里的一个普通放牛娃,仅读了二年私塾,只因偶然捡到财宝,并送还失主,从而谋到了在钱庄里做一名伙计的差使。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胡雪岩的天生禀性是很纯洁的,不仅如此,他的天资聪慧和吃苦耐劳更是赢得了老板的信任,以致老板去世后把整个钱庄都送给出了他,由此揭开了胡的光明前程。由此让我们认识到,一个人将来能有多大的成就,能为社会做多大的贡献,是和他的才干成正比,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他的品德一定要好!一个人品德基础如果良好的话,那么他的一生应该会比较稳固。

(二)、“当遇到困难时,应该找人帮忙”,“要请别人帮忙,应该站在对方的立场,多为别人着想”,“当一个人得到好处时,首先要想到别人,而不是自己”。

在做事情时,并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如果没有身边的人帮助和配合,独角戏是很难唱下去的。而如果把别人的帮忙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懂得感恩,不懂得与人合作。把做人和做事都做绝、做尽,那肯定是个失败的人,肯定是个讨人嫌、到处树敌,没有朋友的人。一次、两次,三次后,大家都会离你而去。只有真诚地交往,有来有往,才会有长久地合作关系。而当获得成功时,感激的应该是身边一路帮助与支持的人,没有他们,哪会有你的成就。人应该懂得感恩!

(三)、“做好了是小事,做错了是大事”

生命当中有非常非常多的事情,应该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去做,做好了只是件小事,甚至往往不被他人所重视。可是,这些小事却非常非常的重要,做错了却坏大事了。而且,人们往往是见微知著的,通过从小事当中了解一个人,对一个人做出判断。所以,有些人很可能做错了一件连自己都不注意的小事,却影响了他人对他的看法。也就是校长平时常与我们说的“100—1=0”的道理。

(四)、“一个成功的人需要:知识、见识、常识和胆识”

普遍的人都知道要努力掌握知识,可是却往往忽略了其它三个识的重要性。见识,就是经验,经历得多,看得多,这是通过学习知识无法掌握的。常识,是日常做事待人的根本,不然就会犯下愚蠢的错误和将努力用在了错误的方向上;胆识,是将自己的才华展示出来的胆魄。如果没有胆识,即时一个人再能干,也只能碌碌无为。

我们如何发展这四个识呢?知识,需要通过学习来提高,多看书,多听和多问,多思考还有多总结。见识,需要通过历练来提高,那么这就需要多争取机会去做实事;常识,需要多观察,多体验,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来培养自己的常识。同时,需要培养自己具备常识的意识,避免一味地教条主义地办事;胆识,也是需要通过历练的,最关键的是心理上的突破。所以,做事情认准了就要大胆尝试,过多的犹豫就会导致缺乏胆识。

二、联系实际

《胡雪岩的启示》中还有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一个人品德基础良好,一生会很稳固”、“信用是人的第二性命”、“感恩”、“自作自受”、“德行定终生”、“信用是人的第二生命”、“一个人要替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全部的责任”,等等。与我们学校一直倡导“先学做人后学技艺”的办学理念完全的吻合,作为我们老师一定要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并且要“学做真人”。

“对任何一个人都要尊重,都要诚信相待,都要当做朋友一般”,联系我们的教育及教学实际,我们可以理解为我们要尊重及爱护学生,善待身边的每一位学生。

“好好工作是对自己好,不是对别人好”,在有工作压力的今天,做每件事都要看成是给自己做事,通过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会有掌声陪伴你,也得到了学校和同事的认可,因此在工作中一定要有不计较个人得失做好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每一件事的心态。

三、反思重构

胡雪岩的一生,很辉煌,从一个普通的放牛娃到清代后期的红顶商人,他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但是到后来他被抄家了,他的失败同样很值得我们反思。他为什么失败?是因为他不会“听话”吗?是。当左宗棠让他多读书时,他认为自己的聪明够用,可他不知道书中有太多的道理。这样的聪明在他做学徒,打算盘时够用,在他成为钱庄老板时够用,可在他事业飞黄腾达时还够用吗?他的父亲临终前告诉他要安分守己,事业定会兴盛,他果真如此,可没有停止前进,到达顶峰时衰落了下来。

他为什么失败?是因为他贪财吗?是。虽然他也明白钱是我们用来做人做事的工具。但他走得太顺了。顺境我们其实应更加保持冷静,他在不断步步高升,家财万贯。他应该学习范蠡,三次散财,未遭大难。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附。可他又会疏财,他的胡庆馀堂每月都给老百姓施药、免费供应茶水。他在看见外国人以践价买下蚕丝后非常痛心,所以提前花高价买下所有蚕丝,不让外国人得到一点。这显然是自不量力,但他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了心上!

不过,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在家境破败时,他冷静地收拾了残局。胡雪岩并不后悔,因为他只能掌握过程,不能控制结果。他仍有承担所有责任的能力。他也不怪任何人,胡雪岩明白,所有的后果都是自己造成的。所有的事情都是“自作自受”,好的是,坏的是,胡雪岩的一生也是。他没有过早地逃避,所以最终走得心安理得,并葬在了小时侯放牛的青山上。

因此,我们平时要一定多学习,而且是要有爱学习的习惯,通过不段的学习长见识明道理;学会听话,要听得出别人的话中话,听得出别人说这句话的含意;贪是万恶之源,因此心中一定不能有贪心,得到钱财时要格外的谨慎,而不是很惊喜,更不可胡作非为和奢侈;把同事当成朋友,对任何人都要尊重和诚心的对待,且要懂得对自己所做所为都要负起全部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