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教师读名著有感

2024/07/01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教师读名著有感(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教师读名著有感 篇1

激情、创新、执着,是我阅读《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的过程中在脑海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词语。

这是一部八位美国当代名师的精神档案,他们的精神像一束耀眼的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两百多页,处处有鲜亮的符号,标示着他们成为幸福教师的关键因素,让我欲罢不能。当我废寝忘食地品尝完这道精神大餐之后,竟发觉自己越发的饥肠辘辘。它让我明白,我完全就是精神上的特困户,我必须读书、读书、再读书。

莱福·艾斯奎斯的56号教室是令人震惊的。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里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他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他非常热爱他的事业,他每天工作12小时。他才华横溢,课余时间带领孩子排练莎士比亚戏剧,教孩子学高等数学,教孩子打篮球、棒球及演奏吉他,还筹集经费带着学生到全国各地去旅游。他的'学生并不以英语为母语,他们就是通过排练莎翁的剧本来学习英语的。

“他在霍巴特小学20多年的经验已经证明,思路开阔的教师,即能拓展课程内容,增加教学时间,增强学习难度的教师,能够给贫困儿童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要为孩子的成长负责的教师,必须是思路开阔的教师,且知道该怎么给孩子提出一定难度的要求。

他有两大—法宝,一是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层次论”,让孩子们学习做事的“六大境界”,教孩子们反思人们做事的原因,并把原因分成六个等级,依次是:不想惹麻烦,想获得回报,取悦他人,按规矩办事,出于对他人的考虑,有自己的为人处世原则,并按此行事。他鼓励孩子做第六级的思想者和行动者,让孩子们自己制定一套行为准则。第二大—法宝是,通过隐含虚拟的经济制度的游戏来管理班级。他在56号教室里培养孩子们养成这么一种生活方式:无论做什么事都追求做得最好。他告诉孩子:走卓越之路,成功无捷径。

莱福·艾斯奎斯还有一句话特别触动我心:要打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定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教师不在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一年的时间,在他的勤奋努力下,无论怎样的班级,都会变得非常优秀。无论老师有没在教室,所有的孩子都非常文明守纪,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普通的人通过勤奋努力能够创造一间与众不同的教室。

莱福·艾斯奎斯用一年的时间,教给孩子一生受用的生活方式。没有对教育的满腔激情,没有孜孜不倦的追求,没有创造性的工作,莱福·艾斯奎斯是做不到这个境界的。这也是艾斯奎斯给我的启示。

罗恩·克拉克更是一个激情四射的教师。因为他原本就热衷于探险,他不是带孩子全国旅游了,而是带着他们周游世界。且不论这在我们这里是否可行,就凭着他对孩子的那种情感就让人不得不佩服他,敬仰他。他对教师和家长提出的第一条忠告就是:做孩子的工作,先决条件是你必须有激情。他强调要让学生知道你从学习中获得激情是很重要的。他认为“好教师必须要有创造力,因为你不能日复一日地做同样的事情”。只要你总能对教育工作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积极的期待,你就会有不竭的创新源泉。而创新又能让你的学习与工作永远充满激情,永远不会产生职业倦担。

罗恩·克拉克认为他的两大—法宝是: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对学生明确的要求。他强调—教师必须让教育变得有趣,通过各种办法把课上得有声有色,把教室变成一个孩子们想来的地方。他能做到让孩子们每天都期待着他的到来,同时想着:瞧瞧,他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他建议老师们要想办法让班上每一个孩子都有远大梦想,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挑战有多大。你必须关照每一个孩子,并看到他们的潜能。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孩子们呆在一起,了解孩子们所关心的东西,让自己与学生有共同语言,然后创造性地建设他的课程,他的课程是以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为基础的,这样就特别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罗恩·克拉克创造性的55条班规也是特别引人注目的。这55条班规集礼仪修养、纪律守则和做人原则于一体。如,规则18,努力让自己尽可能有条理;规则50,保持乐观心态,尽情享受生活;规则51,不怕困难,全身心投入;规则52,犯错不要紧,关键是汲取教训。班规不能只管学习。克拉克说,恰当的行为举止与礼仪修养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当孩子们变成了一家人——大家相互尊重,以礼相待,相互支持,学习才会在教室里发生。确实,我们要在教室里建立学习共同体,前提必须是成员之间相互的信任与支持。

教师读名著有感 篇2

珠泪滚滚冲跨了红楼,雕梁画栋堆满了石头,昔日的富贵温柔埋进了荒野冢。幸亏木石前盟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设想宝、黛一旦结合接踵而来的男耕女织、柴米油盐的家庭生活对出弹得破的宝哥哥和林妹妹而言,不啻于另一场崭新的噩梦,至于金玉良缘则不过是张有名无实的过期银票。

貌合神离、行尸走肉般的夫妻生活,不是陷入了另一种苦难方式么?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烟般的风花雪月一去不复返了。理想和现实的双重毁灭、精神和肉体都无法取得胜利。恋爱变成病根,女人成了婆姨,男人成了女婿,大观园内一群贵族男女成了世人叹为观止的情爱玩偶。

然而,现代人并不见得会比古人轻松到那里去,相反,他们保存精神之爱的难度更大,阻力不仅来自社会,更主要来自人心本身,它蕴藏的愚蠢和激情似乎仍然大有潜力。斩断了旧问题,繁杂的新问题又在涌现,时代的问号就像一只此起彼伏的九头怪。

人类是万物之灵长,但有时结解决一个难题,却要耗费数千年之久。从《红楼梦》一书到当代文学,这近三百年的时间也许离集体解疑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时间还差很远,人们仍在迷茫,情感的艰难状态仍然是一个悬念。

《红楼梦》是那个时代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所能写出的最好的文学巨著。我们在磋叹惋惜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个仍在发光的思想,正在离我们这个时代渐行渐远,早从书中不可弥补的疑难断层开始,它已经在做这种反向运动。

教师读名著有感 篇3

自从读过红楼梦以后我发现这本书太悲痛了,我发现红楼梦里边的人物太苦了,比如林黛玉,自小就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来到自己的外婆家,而且她还有一种病,这种病就像是永远也好不了一样,在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段林黛玉初见贾宝玉的那个时间,还有很多公子姑娘在一个地方文思作画,还有就是林黛玉写的诗句,林黛玉通过傻大姐知道贾宝玉今天结婚和贾宝玉发现洞房花烛后的人不是林黛玉,而且林黛玉在自己洞房花烛那段时间烧掉了自己和林黛玉一起写过的诗,和林黛玉四千是那么的伤心痛苦内心是什么感觉?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看见红楼梦自己总是觉得最后林黛玉应该和贾宝玉在一起的,我真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曹雪芹到底是糊写的还是在这世上真的有那么一件事,为什么零待遇和贾宝玉就不能作梁山伯和祝英台一样,就算死了,但是最后他们两也能一起化成蝴蝶一起飞走。

说实话,读前面一点我对这本书还感兴趣,快要读完这本书的一半我就不感兴趣了,要不是我想看一看后面的结果是怎么样的,我才不会去看这本书,但是看完这本书就好像是我们的人生一样,有酸甜苦辣,就是黛玉酸就是林黛玉吃那些姑娘们的酸一样很不舒服,甜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俩人在一起作诗,苦就是贾宝玉和那些姑娘们在一起把林黛玉一个人扔在那里看着他们一个个欢快高兴的笑脸。

我希望我的人生不要和贾宝玉和林黛玉一样痛苦,两个人没有在一起,我想起然后两个人有缘人又不能在一起,所以要是我,我不会吧太多感情放在爱情上面。

所以最后读后感是这本书不能说不好看,也不能说好看。所以随大家看不看都不关我的事。

教师读名著有感 篇4

激情、创新、执着,是我阅读《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的过程中在脑海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词语。

这是一部八位美国当代名师的精神档案,他们的精神像一束耀眼的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两百多页,处处有鲜亮的符号,标示着他们成为幸福教师的关键因素,让我欲罢不能。当我废寝忘食地品尝完这道精神大餐之后,竟发觉自己越发的饥肠辘辘。它让我明白,我完全就是精神上的特困户,我必须读书、读书、再读书。

莱福·艾斯奎斯的56号教室是令人震惊的。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里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他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他非常热爱他的事业,他每天工作12小时。他才华横溢,课余时间带领孩子排练莎士比亚戏剧,教孩子学高等数学,教孩子打篮球、棒球及演奏吉他,还筹集经费带着学生到全国各地去旅游。他的学生并不以英语为母语,他们就是通过排练莎翁的剧本来学习英语的。

“他在霍巴特小学20多年的经验已经证明,思路开阔的教师,即能拓展课程内容,增加教学时间,增强学习难度的教师,能够给贫困儿童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要为孩子的成长负责的教师,必须是思路开阔的教师,且知道该怎么给孩子提出一定难度的要求。

他有两大—法宝,一是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层次论”,让孩子们学习做事的“六大境界”,教孩子们反思人们做事的原因,并把原因分成六个等级,依次是:不想惹麻烦,想获得回报,取悦他人,按规矩办事,出于对他人的考虑,有自己的为人处世原则,并按此行事。他鼓励孩子做第六级的思想者和行动者,让孩子们自己制定一套行为准则。第二大—法宝是,通过隐含虚拟的`经济制度的游戏来管理班级。他在56号教室里培养孩子们养成这么一种生活方式:无论做什么事都追求做得最好。他告诉孩子:走卓越之路,成功无捷径。

莱福·艾斯奎斯还有一句话特别触动我心:要打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定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教师不在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一年的时间,在他的勤奋努力下,无论怎样的班级,都会变得非常优秀。无论老师有没在教室,所有的孩子都非常文明守纪,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普通的人通过勤奋努力能够创造一间与众不同的教室。

莱福·艾斯奎斯用一年的时间,教给孩子一生受用的生活方式。没有对教育的满腔激情,没有孜孜不倦的追求,没有创造性的工作,莱福·艾斯奎斯是做不到这个境界的。这也是艾斯奎斯给我的启示。

罗恩·克拉克更是一个激情四射的教师。因为他原本就热衷于探险,他不是带孩子全国旅游了,而是带着他们周游世界。且不论这在我们这里是否可行,就凭着他对孩子的那种情感就让人不得不佩服他,敬仰他。他对教师和家长提出的第一条忠告就是:做孩子的工作,先决条件是你必须有激情。他强调要让学生知道你从学习中获得激情是很重要的。他认为“好教师必须要有创造力,因为你不能日复一日地做同样的事情”。只要你总能对教育工作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积极的期待,你就会有不竭的创新源泉。而创新又能让你的学习与工作永远充满激情,永远不会产生职业倦担。

罗恩·克拉克认为他的两大—法宝是: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对学生明确的要求。他强调—教师必须让教育变得有趣,通过各种办法把课上得有声有色,把教室变成一个孩子们想来的地方。他能做到让孩子们每天都期待着他的到来,同时想着:瞧瞧,他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他建议老师们要想办法让班上每一个孩子都有远大梦想,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挑战有多大。你必须关照每一个孩子,并看到他们的潜能。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孩子们呆在一起,了解孩子们所关心的东西,让自己与学生有共同语言,然后创造性地建设他的课程,他的课程是以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为基础的,这样就特别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罗恩·克拉克创造性的55条班规也是特别引人注目的。这55条班规集礼仪修养、纪律守则和做人原则于一体。如,规则18,努力让自己尽可能有条理;规则50,保持乐观心态,尽情享受生活;规则51,不怕困难,全身心投入;规则52,犯错不要紧,关键是汲取教训。班规不能只管学习。克拉克说,恰当的行为举止与礼仪修养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当孩子们变成了一家人——大家相互尊重,以礼相待,相互支持,学习才会在教室里发生。确实,我们要在教室里建立学习共同体,前提必须是成员之间相互的信任与支持。

教师读名著有感 篇5

《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这本书中,强调了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和生活教育,《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读后感。

陶行知给生活教育下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

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

原理之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原理之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他提倡“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冲破鸟笼式的学校束缚,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其自由翱翔,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读后感《《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读后感》。

原理之三:“教学做合一”

按照陶行知的解释,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

生活教育教学生做人,提倡的是平民教育,普及教育;

生活教育把智识与品行,思想与行为,课内与课外,做人做事与读书相联系;

生活教育重在运用、发明、创造,提倡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

生活教育要求把整个的社会当作学校;

生活教育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生活为中心;

生活教育提倡的是开放、发展、创造的教育……

读这本书,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难发现,尽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尽管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推进了那么多年,但我们真实的课堂教学离陶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还差的很远!

教师读名著有感 篇6

《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这本书中,强调了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和生活教育,《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读后感。

陶行知给生活教育下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

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

原理之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原理之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他提倡“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冲破鸟笼式的学校束缚,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其自由翱翔,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读后感《《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读后感》。

原理之三:“教学做合一”

按照陶行知的解释,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

生活教育教学生做人,提倡的是平民教育,普及教育;

生活教育把智识与品行,思想与行为,课内与课外,做人做事与读书相联系;

生活教育重在运用、发明、创造,提倡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

生活教育要求把整个的社会当作学校;

生活教育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生活为中心;

生活教育提倡的`是开放、发展、创造的教育……

读这本书,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难发现,尽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尽管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推进了那么多年,但我们真实的课堂教学离陶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还差的很远!

教师读名著有感 篇7

珠泪滚滚冲跨了红楼,雕梁画栋堆满了石头,昔日的富贵温柔埋进了荒野冢。幸亏木石前盟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设想宝、黛一旦结合接踵而来的男耕女织、柴米油盐的家庭生活对出弹得破的宝哥哥和林妹妹而言,不啻于另一场崭新的噩梦,至于金玉良缘则不过是张有名无实的过期银票。

貌合神离、行尸走肉般的夫妻生活,不是陷入了另一种苦难方式么?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烟般的风花雪月一去不复返了。理想和现实的双重毁灭、精神和肉体都无法取得胜利。恋爱变成病根,女人成了婆姨,男人成了女婿,大观园内一群贵族男女成了世人叹为观止的情爱玩偶。

然而,现代人并不见得会比古人轻松到那里去,相反,他们保存精神之爱的难度更大,阻力不仅来自社会,更主要来自人心本身,它蕴藏的愚蠢和激情似乎仍然大有潜力。斩断了旧问题,繁杂的新问题又在涌现,时代的问号就像一只此起彼伏的九头怪。

人类是万物之灵长,但有时结解决一个难题,却要耗费数千年之久。从《红楼梦》一书到当代文学,这近三百年的时间也许离集体解疑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时间还差很远,人们仍在迷茫,情感的艰难状态仍然是一个悬念。

《红楼梦》是那个时代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所能写出的最好的文学巨著。我们在磋叹惋惜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个仍在发光的思想,正在离我们这个时代渐行渐远,早从书中不可弥补的疑难断层开始,它已经在做这种反向运动。

教师读名著有感 篇8

珠泪滚滚冲跨了红楼,雕梁画栋堆满了石头,昔日的富贵温柔埋进了荒野冢。幸亏木石前盟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设想宝、黛一旦结合接踵而来的男耕女织、柴米油盐的家庭生活对出弹得破的宝哥哥和林妹妹而言,不啻于另一场崭新的噩梦,至于金玉良缘则不过是张有名无实的过期银票。

貌合神离、行尸走肉般的夫妻生活,不是陷入了另一种苦难方式么?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烟般的风花雪月一去不复返了。理想和现实的双重毁灭、精神和肉体都无法取得胜利。恋爱变成病根,女人成了婆姨,男人成了女婿,大观园内一群贵族男女成了世人叹为观止的情爱玩偶。

然而,现代人并不见得会比古人轻松到那里去,相反,他们保存精神之爱的难度更大,阻力不仅来自社会,更主要来自人心本身,它蕴藏的愚蠢和激情似乎仍然大有潜力。斩断了旧问题,繁杂的新问题又在涌现,时代的问号就像一只此起彼伏的九头怪。

人类是万物之灵长,但有时结解决一个难题,却要耗费数千年之久。从《红楼梦》一书到当代文学,这近三百年的时间也许离集体解疑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时间还差很远,人们仍在迷茫,情感的艰难状态仍然是一个悬念。

《红楼梦》是那个时代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所能写出的最好的文学巨著。我们在磋叹惋惜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个仍在发光的思想,正在离我们这个时代渐行渐远,早从书中不可弥补的疑难断层开始,它已经在做这种反向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