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重在到位》的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执行重在到位》的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执行重在到位》的读后感 篇1
近日,企业老总向中层以上干部推荐了吴甘霖先生和邓小兰女士合著的《执行重在到位》一书,并希望大家读后写篇感受。读此书后,感受很深。现将本人的感受作一表述。
所谓执行力,即:将自己的事务做到位。每个人若将自己的事务做到位了,那么,由每个做到位的人所组成的团队,所显现的执行力就得到了充分体现。执行重在到位的核心效果也就凸现出来。
此书的核心观念,即:执行不到位,等于不执行;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执行重在到位》一书,从四个单元的二十个章节中,简洁明了地阐述了执行到位的重要性;细节在细致中的体现;适合的投入获得最大成就;圆满是执行力的最高境界等现实而先进的理念。
此书列举了很多具有说服性的案例。案例中例举了大到高层决策带给企业一夜破产的哀叹,小到一字之差丢失83万元损失的遗憾。还应用了许多赋予哲理性的警世恒言,来进一步阐述执行重在到位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警句,来解析执行到位的关键往往是最后的10%来决定最终结果。从100-1=0的不等式,诠释了“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等式道理。同时,还运用了楹联“会道者一缕藕丝牵大象,盲修者千斤铁棒打苍蝇”来论证以小博大和四两拨千斤的成效。论述了执行要到位,责任先到位和考核与奖惩到位后,执行才到位的现实可行的方法等。
在现实中,一个企业或一个团队的成功与失败,业绩低迷和丰硕,都取决于这个企业或团队的高层面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可行性;取决于全员中的每个人和每件事务做到位的程度。
企业的构成,基本是由高层领导、中层干部、科级干部、一般职员和大部分基层工人所构成。
作为企业的最高领导和高层领导班子,在设计和制定企业近期和中远期的规划和战略时,假若不能统筹地从现实出发,制定可行的方略;不能审时度势和借势的掌控大的经济形势和市场动态;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可行方针和策略;不能在本企业内建立完善的考核和奖惩机制。那么这个企业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发展态势,就不可能形成科学合理的管控体系,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质量,更不可能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也可称之为领导者和领导层的执行力不到位。领导者和高层领导好比航行在经济大潮中的舵手。
中层干部在企业架构中,起着中流砥柱的支撑作用。中层干部执行力到位程度,关系着企业整体运行质量好与差的关键所在。中层领导既要贯彻落实企业的方针和目标,又要带领部下和员工实施本部门管控体系和制造体系的运作,实现制定的方针目标。同时,还肩负着承上启下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更重要的是确保本部门员工的切身利益和不断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中层干部执行力不到位,将是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员工工作热情及思想稳定的晴雨表。
科级干部和一般职员是企业团队中重要核心部分。科级干部和一般职员,担负着落实方针目标在具体计划实施全过程的指导、监督、考核和服务的责任。他们执行力的到位与否,是关系到整个经济运行体系的好与差的分水岭。
基层工人是企业产品的制造者。当生产指令性计划下达后,在实施产品的'投产和产出的全过程中,工人对确定下来的作业量、作业标准和作业时间的到位程度,是在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指导下进行作业,对完成产品所付出的是规范的作业和艰辛的劳作。工人的作业到位程度是确保产品时间、进度和数量的根本关键所在。基层工人是载舟和覆舟的河水。
企业架构的组成,也可用钟表理论加以概括。企业作为核心团队,表盘前面的指针是高层领导,表盘后面的大小齿轮是高层领导以下的员工。无论钟表的任何一个部位,运行(执行)的不到位,钟表将不可能反映出准确的时间。假若某个齿轮空位的话,钟表将停止摆动。可以说,企业的各个层面都必须按自己的位子运作,不仅要运作,还要运作到位。进一步说,执行不要错位、不要空位,要到位、到好位。由此说明,执行不到位,等于没执行,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
通过阅读《执行重在到位》一书,使自己深深感受到,无论处在什么层面的人,都需要定好自己的位子,明晰自己的责任。在实施运行自己的具体事务时,不仅要积极地去做,还要有针对性和创造性运用现实可行和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在运作事务的过程中,注重细节和认真用心的实施。目的是必须竭尽全力将事务做好和做得圆满。
总之,执行重在到位,取决于细节和过程。好的结果,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过程。而良好的过程必须取决于细节和细致中的到位和圆满。任何事务,任何企业或团队和个人,只要在良好的过程中,到位的圆满,那就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和丰厚的硕果。
《执行重在到位》的读后感 篇2
这次组织上安排我到党校学习,报到的第一天,党校就发给我们学员一些资料,一本《执行重在到位》就映入到我眼里,在学习期间简简单单地看了一遍,该书是08年全国最火暴的经管团购图书之一,从“执行重在到位”的角度出发,不满足于“执行”和“执行力”基本理念的引入,而是将管理界流行已久的要领进行了深入、生动的具体阐述,提出了“执行到位的三大标准”“一流执行者应牢记的五大到位理念以及如何执行的有针对性的建议,执行力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也就是我们党员干部的.贯彻力,执行力好坏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里面有两句话说的非常好,“执行不到位,等于没执行,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现在有些党员干部在执行政策时,往往出现不认真执行或乱执行现象,读了这本书后,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今后的工作中如何进一步提升执行力,体会有三点:
第一、要明白为什么要做。
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执行力就是贯彻能力,一项政策和工作的制定,是有它的目的性,是要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在加强贯彻执行过程,首先要明白贯彻执行政策和工作任务的实质,只有了解精神实质,在贯彻执行过程中,才不会走弯路,才能不折不扣的执行到位;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执行力理念,只有正确的的执行力,在工作中才能积极主动地执行在实际工作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身体力行,敢于面对困难,才能做任何事情不拖延,不敷衍了事。
第二、要清楚怎么做才行。
明白了为什么要做,接下来就是怎么贯彻,怎样执行了,在过去的执行中,往往会出现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办,领导想办什么样,就办成什么样的现象,这是不负责的贯彻执行。我们在贯彻执行过程中:
一是要把事情想在前头,把工作干在前面,对工作的每个阶段和每个环节都要一丝不苟地执行;
二是要按程序步骤进行贯彻执行,该按程序进行的必须要按程序到位,不能偷工工减序,要做到明确的事情认真做,简单的事情用心做,复杂的事情耐心做;
三是要在创新中贯彻执行。一项政策和工作的制定,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的,有些在贯彻执行过程中需要我们去完善,因此我们要不断创新,在执行中创新,在创新中执行,使我们的政策和工作的落实得到圆圆满满。
第三、要知道做了的结果。
一项政策和工作的贯彻执行,落实到什么样就算是贯彻执行,贯彻执行的好坏如何评价,贯彻执行者要心里有数。
一是要正确处理“做了”和“做好”的关系,在贯彻执行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做了”,不重视结果,那是走过场糊弄人的,是对组织不负责,是对工作不负责的表现,只有做好了,才叫“做了”;
二是“大家好,才是好”,贯彻执行的最高境界是圆满,我们在贯彻执行过程中,不仅要做成事,这还不是算是最佳的执行到位,更高的要求是把事情做无懈可击,处处无可挑剔,方方面面都叫好才行。
我想我们党和政府都在强调执行力,只要我们都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事,从大局上出发,团结协作,上下一心,工作就会做的圆满,执行力就会得到提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就会增强。
《执行重在到位》的读后感 篇3
《执行重在到位》深刻阐述了执行结果——到位的重要性,还阐述了如何才能执行的最到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作为一名普通员工,不仅要深刻理解执行的重要性,更要在工作中做到将工作执行到位。
一个计划目标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工作方法的设计,在于如何执行,更关键在于执行的结果如何。工作的过程是如何执行,工作的结果如何就要看执行的情况如何,执行的到位,将会产生设计的、预期的工作结果,果执行的不到位或者执行的有情况有毫厘的`差别,那么执行的结果可能会谬以千里,那么整个执行的过程将是一个没有任何用处的过程,简单的说整个过程将是浪费人力、物力的过程。“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
谈到执行到位,首先要有好的执行到位的方法。没有好的方法,没有好的途径,没有合适的投入,谈不上什么执行,更不用说执行到位了。其次,执行是要由特定的群体——人来贯彻完成的,特定人的思想、工作态度、文化背景、个人修养、专业知识决定着执行方法的运用,执行途径的选择和适合投入的量化,那么就决定执行过程的发展方向正确与否,直接也决定了执行是否准确的到位,那么也决定工作的成果是否会得到圆满。所以要想执行到位,首先要选择正确的人,让他们去做正确的事情,他们凭自己的修养、态度、知识去正确的做事情。没有执行力,企业便没有竞争力,执行不到位,企业将失去核心竞争力。一个好的策略只有在成功执行后才能显示其价值,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能否将既定战略执行到位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规范的管理制度,但是面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仍暴露出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其中执行不到位就较为突出。比如安全生产管理,我们三番五次强调安全第一,但不可否认在工作现场中仍存有许多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像施工现场工作人员不戴安全帽、工作监护不到位等现象,以致于虽然制定了那么多规章制度,更重要地是把落实制度融入每一个工作点、每一个危险点,只有把制度执行到位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
因此,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建立一整套身管理与内部环境相匹配、战略规划与实际操作相切合的内部运作方案,并不断下定保证方案执行贯彻到底的决心、加大执行方案的力度,适时跟进,适度调整,逐步完善,将每一项制度、工作执行到位。
当今是一个工作成果制胜的时代。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好的战略只有执行到位,才能发挥作用,才会产生企业制胜的成果。
《执行重在到位》的读后感 篇4
案头常摆放着一本书《执行重在到位》,以作吾日三省吾身之用。每次读来,结合在工作的各个方面,总有不同的启发和训诫。其中一点,“行百里者半九十”,执行的关键往往就在最后的“十里地”,这在工作中的科研成果产出上给我深刻启发。
我们经常听到的论调说国家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已有大幅度的增加,但与科研经费投入相比,科研产出偏少,论文专利数量上不去等等。这原因很多,但其中一条,是不是也和我们自己没有走着最后的“十里地”有关系呢?
我们常说“不重过程而重结果”,然而在执行中,很多人却容易不知不觉陷入“过程论”中,而忽略了结果。这样一来,就容易陷入忙乱,似乎总有干不完的活,忙不完的事,但真正有结果的,却不多。或许有这样很无奈的一个场景,一个任务甲方验收结题了,成果够交差了,告一段落了,研究团队就马不停蹄的奔向了另一个或几个。少有时间去沉淀,去整理总结。确实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是现状,“加班”是常态,但是“加班”真的不等于工作完成的圆满,“辛苦”不等于工作执行的到位。我想在科研成果产出方面至少有三方面属于这最后的“十里地”必须走好。
第一,重视项目结题后的总结产出。积累是活水的吸纳,梳理是思想的沉淀。除了过程中的产出,项目结束后的总结往往更有全局性,是长期探索、攻关思想的积淀。论文论著等的产生过程本身也是反思、总结、借鉴、再创新的过程,对下一环节有增值作用。
第二,技术攻关了,成果出来了,还要以专利权、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形式将我们的权利固定住,使之真正成为单位的固定资产,无形财富。即使几年后队伍更替了,人才流动了,单位这个权利人却不会变。这为智力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传播提供法律机制,为智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保障。曾经做出贡献的人也以完成人的.形式固定下来,为智力成果完成人的权益提供法律保障,调动大家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重大成果要及时申报国家奖、省部级奖等各种奖励。报奖一般需要几年的沉淀,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科研过程中闷着头干活是科研人员的本色,但通过报奖等形式加强对成果的宣传,才能获得更多的科研投入,形成良性循环。这也是对单位和个人科研生涯的极大鼓励和奖励。但如果这“十里地”没有走好,导致几年后报奖才发现,当时创新和攻关很多,可作为旁证材料的论文和知识产权不够,影响了获奖的等级,后悔当时怎么就没注意及时整理、申请呢?
对结果负责,是执行到位的基本前提。执行到位,就必须对结果负责。在做每一件事时,都需要有结果思维。只有以结果思维引导和控制行为,才能保证执行到位。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和阻力,都要有“没有不能,只有不肯”的心态,穷尽一切可能,想尽一切办法,确保完成任务。
为促进科研产出,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一种方式。考核与奖惩到位,执行才到位。考核方式越优化,执行效果越理想。高效的激励手段,有助于进一步激发职工的进取精神,推动团队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促进重大科研产出。对科研工作的客观评价,既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对科研人员价值的肯定与尊重。另外,以程序化强化操作性。细化各种知识产权等的申办流程,尽可能为科研人员提供便利,节省时间,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之前的量变都是为了最后一刻成功的质变。执行到位也是如此,为了达到最后的加速质变,谨防最后的不到位。飞蛾破茧,小鸟出壳,都需要前期重要的积累,以及最后一天加速地破壳而出。做科研也理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