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静静的顿河读后感(精选2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
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是俄国文学巨匠肖洛霍夫的著作,肖洛霍夫因为这部巨作而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寒假时,我从燕姐的书架上一眼相中,借假期的日子有幸拜读了一、二部,因为假期实在有点忙,所以谈不上细细地品读,只是粗略的浏览。
读完第一部后我从心里爱上了这部作品,主人翁葛利高里像草原上脱缰的野马一般桀骜不驯,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俄罗斯哥萨克广袤的大地上。他聪明机智、吃苦耐劳,敢爱敢恨,淳朴勇敢,是一名优秀的哥萨克汉子。在家务农,踏实能干,收割捕杀都是一把好手;在军队中服役时遇到了战争,战争中聪慧勇敢,也是一名英雄。但是,他性格暴躁、任意妄为、不拘泥于世俗,青年时期爱上了有夫之妇阿克西妮亚;这一份爱并不因为命运的辗转、生活的悲苦而减少半分,让我觉得他身上还有一份对爱的专情。有时讨厌他对妻子的狠心,但是爱是最复杂的情感,谁说得清呢?可能有的只是感情世界里的先来后到吧!
读着读着,我的心不住地抽动,眼睛不由自主地望向闪着稀疏灯影的夜空,特别为娜塔莉亚不值,她淳朴善良,勤劳诚恳,忠贞专情。她是村子里首富的女儿,对葛利高里一见钟情,然后任劳任怨地为家庭付出,可是却得不到葛利高里的呵护与关爱,最后在葛利高里与情人私奔后自杀,可在面对死亡的那一刻还是选择原谅并守候自己的丈夫。在葛利高里被情人背叛后“守得云开见月明。”生育了两个孩子。即使如此,葛利高里的隐隐约约的视线中,还是情人阿克西妮亚的身影。
从葛利高里的感情里,我明白:感情有时对的不一定是自己爱的,而爱的不一定是对的!
文章开篇《顿河悲歌》“我们光荣的土地不是犁来翻耕……而是用马蹄来翻耕,光荣的土地上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静静的顿河到处装点着年轻的寡妇…”似乎让我们已经看到了哥萨克人的悲歌。肖洛霍夫开头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出美丽、自由的哥萨克世界,因为战争改变了顿河边上的一群哥萨克人的生活轨迹,他们经历了生离死别的痛苦和被战争蹂躏、毁灭的生活。可这一切都随着静静的顿河中的流水而前行,哥萨克人也在这一历史的长河里不断地选择、不断地前进。
文章中肖洛霍夫不厌其烦地描绘着那片博大的土地,每一朵顿河的浪花,每一片草原上的草叶,每一颗苍穹上的'繁星,还有春水泛滥中的鱼群,麦浪翻滚中的大雁……让人在为主人翁牵绊的同时也不由自主地热爱上了这片土地,喜欢哥萨克人的热情豪迈,喜欢她们的简单真诚。这源自肖洛霍夫出身乡村,对乡村俚语方言的运用,大量的哥萨克歌谣穿插其间、或悲或喜、信手拈来、无需取巧、神韵自成。
经过查阅资料才知道《静静的顿河》一书使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在它获得诺贝尔奖的颁奖词中,瑞典人也提到:“肖洛霍夫在艺术创作中并没有什么创新……现实主义这一手法,与后来的小说创作艺术出现的一些模式比显得简单而质朴……”没有华丽的词澡,也没有深刻的道理,有的只是无需取巧的平淡朴实、真情流露。这正是我喜欢的表达方式,更是我一直也来喜欢运用的写作方式。
接下来的日子,准备继续努力,品味战争中哥萨克人们的曲曲悲歌。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2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全书共四部,长达一百五十万字。比《战争与和平》还要长。我个人觉得是最长的一部名著了。而且这部小说以记叙为主,没有多少议论。这一点很像中国的古典小说。情节紧凑,人物众多。这样复杂的小说,是特别难写的。既耗费人的精力,又很难构思。可以说,这部小说是以作者的生命来写的。所以我特别喜欢这步小说,读得特别仔细。小说的情节给我很深的印象与震撼。
一、感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葛利高里执着的爱着,已为人夫的婀克西妮亚。为此他们两次私奔。第二次时,他们乘着满天云霞上路了,还没走几步,婀克西妮亚就被子的弹击中了。血从她的嘴里无情的流出来,葛利高利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枕在心爱的人头底下,赶忙查看她的伤口,然后把自己的内衣撕下一块,塞进还在沽沽流血的胸口,抱起她的头悲痛欲绝的喊:“你倒是说句话啊!”曾不顾一切和他私奔,虽不是妻子却爱他胜过妻子的心爱的人,没有再说一句话,就此撇下一生的挚爱撒手人寰。葛利高利悲哀到了几点,他用双手沉痛的掩埋了自己的爱人。虽是畸恋却如此感人至深,我想只有那种不顾一切的爱,才会如此的打动我们的心。
二、描写战争。全书除了开头二百页描写平和的农村生活,其余全部是描写战争的。这在世界名著里是少见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国内战争,哥萨克的三、四次暴动。小说虽然长,而且都是描写单一的战争,但是小说不枯燥。这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是分不开的。小说在描写战争的同时,还描写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战士的形象。小说有点像《红楼梦》,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都有表现的舞台。这样每人人物都栩栩如生。战争场面的描写也是我很佩服的。像攻克碉堡、骑兵作战、小队人马相遇战、对待战俘等等,写的是栩栩如生,印象深刻。
三、描写顿河两岸的生活。顿河两岸的农村,人们生活质朴,勤劳勇敢。作者将农村的生活写的是淋漓尽致。中国的善于写农村生活,但是与《静静的顿河》比都要稍逊一筹。可以说这部小说将农村的生活写“尽”了。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农村的一草一木,农村的房屋、田地,农村的人们的一言一行,都被描写了出来。小说开头二百页都是描写顿河两岸的农村的生活的。可以说这二百页是全书最精彩的二百页。
最后,请大家记住伟大作家肖洛霍夫的一句名言:我希望我的书能够帮助人们变得更完美,心灵更纯洁,能够唤起对人的爱,唤起人们积极地为人道主义和人类的进步理想而斗争。如果我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那么我就是幸福的了。 试着理解这位伟人的用心良苦,把握好有限的光阴,和正悄悄从我们指尖滑过的机遇。记住,成功者,往往只是抓住了这被常人所忽视了的宝贵机遇。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3
第一次接触《静静的顿河》时候,我在读高中,当时我们学校竭力创办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期刊《青苹果》,因此,吸引了一大批同学投稿。但毕竟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很快,就没有多少人去投稿了。但是怎么办呢?难道说让辛辛苦苦才好不容易办起来的一期刊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流产吗?最后就想到了一个办法:用大量的饿版面来连载肖霍洛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没想到的是,着小说一上期刊,就立刻为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气。我们大家都开始看起我们学校自己办的期刊来。
但毕竟时间有限,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不可能将那么大的一本书全部都载到期刊上。我们也就只看了那么一小小 的部分。现在上了大学了,时间也多了起来,偶尔一次去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发现了四本《静静 的顿河》:是一整套素。我高兴的差一点就跳了起来。不见多时,现在终于有和它 见面了,我心理别提有多高高兴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学校一次只能借一本小说,我这个心里的郁闷啊!
于是我凭着以前有过看它的经历,便借了第四本,也就是大结局的那一本。我整天爱不释手的那着我心爱的书。就这样终于有了感觉。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俄过人葛利高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先后加入哥萨克和布尔什维克的故事以及在其中发生的饿一件又一件令他伤心的事,先是自己哥哥的战死,然后自己的结发妻子因为不愿意给他生孩子而自己堕胎是失血过多而死。自己也因为没有文化而被别人瞧不起,最后不得不有师长降为了一个小小的连长。因不满哥萨克们的战争无目的,后来他有投身红军。将自己对那些高高在上的没有实际作战的能力的将军的饿怨恨全都发泄到了战场上。
作者通过对他们一家人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真实的饿反映了生活在战争年代的人们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的灾难。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4
第一次接触《静静的顿河》时候,我在读高中,当时我们学校竭力创办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期刊《青苹果》,因此,吸引了一大批同学投稿。但毕竟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很快,就没有多少人去投稿了。但是怎么办呢?难道说让辛辛苦苦才好不容易办起来的一期刊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流产吗?最后就想到了一个办法:用大量的饿版面来连载肖霍洛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没想到的是,着小说一上期刊,就立刻为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气。我们大家都开始看起我们学校自己办的期刊来。
但毕竟时间有限,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不可能将那么大的一本书全部都载到期刊上。我们也就只看了那么一小小 的`部分。现在上了大学了,时间也多了起来,偶尔一次去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发现了四本《静静 的顿河》:是一整套素。我高兴的差一点就跳了起来。不见多时,现在终于有和它 见面了,我心理别提有多高高兴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学校一次只能借一本小说,我这个心里的郁闷啊!
于是我凭着以前有过看它的经历,便借了第四本,也就是大结局的那一本。我整天爱不释手的那着我心爱的书。就这样终于有了感觉。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俄过人葛利高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先后加入哥萨克和布尔什维克的故事以及在其中发生的饿一件又一件令他伤心的事,先是自己哥哥的战死,然后自己的结发妻子因为不愿意给他生孩子而自己堕胎是失血过多而死。自己也因为没有文化而被别人瞧不起,最后不得不有师长降为了一个小小的连长。因不满哥萨克们的战争无目的,后来他有投身红军。将自己对那些高高在上的没有实际作战的能力的将军的饿怨恨全都发泄到了战场上。
作者通过对他们一家人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真实的饿反映了生活在战争年代的人们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的灾难。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5
《静静的顿河》一部宏篇巨著。这本书再现了俄国十月革命前后,俄国人沉痛的生活。看完我在想,这部电影到底在向人们诠释什么呢?我想有以下几点。
一、感情。感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葛利高里执着的爱着,已为人夫的婀克西妮亚。为此他们两次私奔。第二次时,他们乘着满天云霞上路了,还没走几步,婀克西妮亚就被子的弹击中了。血从她的嘴里无情的流出来,葛利高利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枕在心爱的人头底下,赶忙查看她的伤口,然后把自己的内衣撕下一块,塞进还在沽沽流血的胸口,抱起她的头悲痛欲绝的喊:“你倒是说句话啊!”曾不顾一切和他私奔,虽不是妻子却爱他胜过妻子的心爱的`人,没有再说一句话,就此撇下一生的挚爱撒手人寰。葛利高利悲哀到了几点,他用双手沉痛的掩埋了自己的爱人。虽是畸恋却如此感人至深,我想只有那种不顾一切的爱,才会如此的打动我们的心。
二、战争。战争也好像是人类不变的主题。只要有人存在,就不免要强取豪夺。有些人为了自己一己私利,让许多无辜的人们卷入这场死亡游戏。爱好和平的人们,是不需要战争的,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死亡、恐惧、饥饿、穷困,人民不能安居乐业,而是颠沛流离;夫妻不能长相厮守,而是聚少离多,或是从此阴阳两隔。每次政权的更跌,都是血泪交流,横尸遍野。人民只想过个安生日子,却是如此的难。想想家人的团聚,温馨的饭桌,自由的来去,安逸的睡眠,该是多么的舒服满足。珍惜和平和安宁,才不会轻易陷入战争的漩涡。公会名称
三、亲情。丈夫去打仗,妻子的不舍;儿子战死沙场,母亲肝肠寸断;新婚妻子瞬间变成寡妇,不忍抛弃的公婆……
静静的顿河,却是如此的不平静。那里曾演绎了爱的欢歌,那里以前历了弥漫的硝烟,那里曾撒下了数不清的血泪,那里曾有一批人日落而息日出而做,那里曾有铁骑踏过的一条静静流淌的顿河。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6
假期,我阅读了苏联著名作家,被人们称为哥萨克歌手的肖洛霍夫的成名作——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小说描述的是一个普通哥萨克的故事,反映的却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至国内战争时期这十年间顿河流域政治风云变幻和顿河全体哥萨克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命运。
全文以普通哥萨克人葛利高里的生活经历为明线,以他的情感经历为暗线,记叙了他坎坷而又充满激情和迷惘的一生,并由点及面,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顿河人民在面对社会历史重大选择的紧要关头所经历的痛苦的思想斗争和走过的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探讨了个人命运同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表现出作者独有的悲剧意识和深广的人道主义关怀。
读完全书后,我不得不对这位伟大作家感到信服,1965年他所荣获的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对他而言,真是当之无愧。
葛利高里就是文中的`英勇而不屈于命运的青年,抛下妻子娜塔丽娅——这个富商的女儿,而选择真正至爱的,地位低微的阿克西妮娅;他那足够的魄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立刻应征入伍;在表现出色,屡立战功的光辉之时,对战争的血腥和残酷深感困惑而使精神上异常痛苦;因不满自己所在的红军施下的暴行而一气之下加入叛军且当上师长;在白军被消灭后,再有勇气带着赎罪之心参加布琼尼骑兵团,并能奋勇杀敌,战功赫赫;因惧怕在肃反运动中遭迫害而冒险参加弗明匪帮;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带上阿克西妮娅远走高飞;在阿克西妮娅被追兵枪击,悲惨死去后,万念俱灰的独自一人在草原上流浪三天三夜。
小说的最后一幕,凡是读过的人都会有极深的印象,葛利高里抱着自己同他那在屈辱中度过了一生的妻子娜塔丽娅所生的儿子站在自家的门前,面对着疲惫而广阔的大地,不无凄凉地感到自己和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便是小儿子米沙特……
如果没有这些注定悲剧的恐怖因素,世间本可以是多么的祥和而温暖,人类自认为正确的进步方式反而抑制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7
在秋天的下午阅读《静静的顿河》,每次抬眼都能望到阳台外清爽的蓝天,刹那间的心思已经飞到了遥远的顿河边上,我自己化身为头戴制帽脚蹬长靴的哥萨克,四下是如烟的大草原,耳畔响着哥萨克的古歌:“不是犁头开垦出这沃野千里,开出千里沃野的是战马铁蹄,千里沃野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装扮静静顿河的是年轻寡妇……”这是读者阅读的造化,也是小说家的造化,相信此刻如果能够与作者面对面,那么在两个人的对视里必定都是会意的微笑。
顿河之美在于肖洛霍夫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出的哥萨克世界,这个世界不是高手匠人那样构建出来的,而是对土地与人的情感宣泄。基于作者对顿河的熟悉,使得他对每一个细节和人物的刻画驾轻就熟,几个主要人物的描写有浑然天成之感,格里高力在白军和红军中的摇摆不定;阿克西尼亚对纯真爱情的.执着追求;潘捷莱性格暴躁一言持家但对亲人怜爱交加,娜塔丽娅的善良美丽却性格刚烈。每一件相关事件的发展,你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的!而不应该是别的样子的。
哥萨克既是士兵又是农民,士兵在历史上通常扮演的是镇压者的角色,农民则永远处于被压迫者的地位,而在哥萨克人身上,这二者融合的是那么自然。马,酒,枪……这些元素反复出现在小说中,成为哥萨克人的一部分,既是顿河画卷中的点缀色,有时候又成为小说的主旋律。只有粗犷的民族才于这些词汇连接在一起,当这些词汇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符号时,读者就会感知到这个民族的成长之路是从血与火中走来的。这些人物和事物从开篇起,就像山巅初融的雪水,每个哥萨克都是一颗微小的水滴,组合为一体时就迸发出巨大的感染力,读者在阅读时会被这缓慢但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着,尽情体会哥萨克的粗鲁野蛮、单纯幽默,保守和卑微,会认识一群奴隶的后裔,一群不屈的战士,一群小农意识支配下的农民和无政府主义者,这些人性的魅力贯穿全篇,使得小说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
作者肖霍洛夫196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就是20xx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肖霍洛夫年”。
听说,在俄罗斯的维申斯克,朝着南方继续前进,可以找到顿河边的鞑靼村,河岸上矗立着一组雕塑:阿克西尼娅挑着水桶正要回家,葛利高里骑在马上拦着去路。
我未来的愿望之一是,一定要去那个地方看看。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8
在妈妈的推荐下,我们选取阅读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这本书很长,上下共四本,让我不禁望而却步,但在读完第一本时,我就被文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牵动着,直到看完最后一个字。
肖洛霍夫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中,描述了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战争时期的生活和命运,葛利高里是他们的代表。在战争中,他在红军和白军中间摇摆不定,从一个单纯的孩子成长为暴躁偏激的军官。在经历了红军白军的多次选取后,在经历了几次抗争和逃避后,这位平民英雄变得凶残放荡,最终消失在历史的洪流里。肖洛霍夫正是深知哥萨克人内心世界以前有过怎样尖锐的矛盾和斗争,他受时代的感召,满怀对他们的热爱,塑造了许多体现历史前进方向的革命者。布尔什维克。红军战士形象,讴歌了他们为之斗争的苏维埃政权的彻底胜利。
肖洛霍夫用他那淡淡的'笔触,为描绘着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这本书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斗争为轴心,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一同感受生活的疾苦和悲欢。我十分喜爱书中对顿河大自然风貌的描述,这些文字让人安静,让人暂时忘却了紧张的学习生活。整篇文字是那样安静、平静、冷静;就像他笔下那条静静的顿河,但最无渲染的文字具有的冲击力。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片土地的精神、风采和传奇,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将凝聚成这个作家毕生抒发心灵和情感之美的语言。
肖洛霍夫说过: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人变得完美,心灵变得更纯洁,也期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人对同伴的爱心。期望更多人能够阅读这样一本宏大构思,磅礴气势,具有深厚的生活内涵,个性鲜明的人物,生动感人的描述的伟大巨作。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9
“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理由)。——在冷战的高潮,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一位苏联作家协会的书记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认同。
这是真正的史诗,真实地描写了每个生命的悲剧、痛苦和创伤,作品散发着强烈的有别与社会主义或所谓共产主义的人道主义气息,你可以感受到哥萨克的生活,哥萨克浪漫不羁的性格,他们对春种秋收的眷恋,他们对生与死的豁达无畏,他们对正教虔诚的信仰。我非常喜欢文字里对顿河大自然风貌的描写,这些文字让人安静,让人暂时忘却了残酷生活里的死亡:黑夜里星星流着悲哀的眼泪,冬日的月亮,像战争和火灾的血红光亮一样,烟雾朦胧地在村庄的上空照耀着;初春的早晨,顿河边的树林、草地、湖泊和光秃秃的田野,都庄严地和静静地被粉红色霞光的火堆阳照得通红;像母亲的膨胀的乳房一样的满潮的小河里流淌着清凉的,像孩子的眼泪一样纯净的泉水;像缎子一样光滑的,绿油油的冬小麦,全身凝结着眼泪一样的露珠,像怕冷一样紧紧贴在松脆的黑土地上,吸着黑土地的黑色鲜血;野麻丛里,连续不断地发出了鹌鹑斗的咕咕叫声,金花鼠吱吱叫着,野蜂嗡嗡叫,被风吹动的青草沙沙响,云雀在流动的蜃气当中歌唱,远处的干枯的山沟里,有一挺机枪顽强地、凶狠地和沙哑地嗒嗒嗒响着,表示着人类确实是万物之灵。
在这些美丽的背后是什么呢:在一个明媚的春天,红军李哈乔夫被俘并押送上路,“树枝上那褐色的芽儿已经灌足了三月的甜汁;那种淡淡的、隐隐约约的香气预示着春天的繁荣,预示着太阳转回后生命又要开始。”“在离维奥申七俄里的地方,在一片荒凉的、起伏不平的沙地上,几个押送的哥萨克惨无人道地把他砍死了。先是活活地挖掉了他的眼睛,砍掉胳膊,割下耳朵和鼻子,又在他的脸上来来回回地划了几刀。他们解开裤子,一面叫骂,一面对着他那高大、英武、健美的身子撒起尿来。他们对着血肉模糊的躯体骂够了,然后一个哥萨克踩住轻轻哆嗦的胸膛,踩住仰面倒在地上的身躯,斜砍一刀,把头割了下来。”最无渲染的文字具有最强的冲击力。
静静的顿河,整篇文字是那样安静、平静、冷静;就像他笔下那条静静的顿河,带着无限的忧郁、惆怅;流露出一丝一缕“淡淡的哀愁”;饱含着对大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敬畏;充满了“那种对人类的痛惜心情”!葛利高里内心的伤痛和珍爱;那宁静的庄严的顿河,那“用哥萨克的鲜血灌溉过的”草原,草原上的花草树木和飞禽走兽;这一切读来令人心里不由得隐隐发颤和作痛;为相互残杀的哥萨克男人,为苦难中顽强生存的哥萨克女人,也为那永远静静地流淌,流向历史深处的顿河。
对人类的痛惜心情!我不知道俄文和中文在“痛惜”这个词上的细微区别,我只按照金人先生选中的词去解读。这种发自肺腑,来自人性深处的悲悯之情,在我们自己的文学或文字中有吗?另一方面,我们的意识深处是否也潜藏着这样的心情?当我们看到天灾人祸、暴富与贫穷时,当我们读到矿难和瞬间被埋于地层深处的矿工,当我们想起地震中的孩子,当我们看到在街头要饭的老人、残疾的儿童,我们的反应的是什么?是厌恶,是可怜,是统计数字,还是经济损失,我们是否也从内心深处涌现出对生命的痛惜?
我想每个人,或者说大多数人心里都存在有人道主义的悲悯之情,也许是没有浮现出来;那么,慢慢地读《静静的顿河》,让我们人性深处的“对人类的痛惜心情”也超越各种意识形态,政治主张,超越我们狭隘的地域及身份偏见,上升到心灵的最高层面!
“快来吧,我亲爱的;我们劳动又歌唱,永远在一起!”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0
《静静的顿河》是俄罗斯文坛上一部不朽的巨著,小说构思于1926年,四部分别于1928年、1929年、1933年和1940年出版,前后历时14年。《静静的顿河》展示了1912到1922年间,俄国社会的独特群体——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国内战争中的苦难历程。主人公葛利高里,是生长在顿河岸边的哥萨克,他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阿克西妮亚之间,徘徊于革命与反革命之间,他既是英雄,又是受难者,他有着哥萨克的一切美好品质——勇敢、正直、不畏强x,而同时,葛利高里身上又带有哥萨克的种种偏见和局限,在历史急变的关头,他徘徊于生活的十字路口。作者用悲剧手段,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男子汉形象,从葛利高里身上,读者能感觉出作者对人的尊重。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1
最近几天,气温骤降,天寒地冻,我最近又有点感冒,日常除了工作,便蜗居在房间里翻翻书,悟悟一些事情,尽量是自己“开悟”一些。其中,便读了苏联作家肖洛霍夫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
这部巨著,肖洛霍夫从1928年开始创作,并开始分集发表,至到1940年才写完,历时12年。根据作者在后记中谈,严格地说应该写了14年。这部小说,在完成创作后的二十五之后,也就是在1965年被评为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的主人公葛利高里是一个可敬又可悲硬汉,是一个轻浮而又沉重的浪子,是一个可爱又可恶的角色。他的一生都带着悲情色彩。一个当初勤劳、善良、活泼、正直、阳光的葛利高里,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不断拼搏抗争。他为自己的爱情大胆抗婚;踊跃参加红军,还得到过几枚勋章;一次战斗失败,又当了福明匪帮,甚至官至“师长”,再后来匪帮被打散,他又进行了逃亡生活……多少年后,他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顿河边的村庄。那时候,他的父母死了,兄嫂死了,妻子死了,只留下一个儿子成了他内心唯一的慰藉……
时间流逝,历史不停变换,顿河边,男欢女爱,海誓山盟,炮火纷飞,你争我夺,当官的荣耀,跌落的失意,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演绎……这些都过去了。葛利高里两鬓间增了些许白丝。一切宛如过眼云烟,唯独千古不变的是静静的顿河……
前些日子,我看了许多关于宇宙的视频或图片,闭着眼睛靠无穷想象力去星际旅游,质疑火星男孩,叩问霍金……再想想咆哮一时的`特朗普,想想中途“病退”的安培晋三,想想为了俄罗斯崛起绞尽心力、目前失去协调的普京,还有一些屁分子大小的自以为是的“领导”……
再过百年,顿河与黑河也是一样,还是会静静地流淌,祁连山与火星环一样,还是照样会屹立在那里。只是历史和时间一定会变。前进的波浪也会卷走一些人:君子和小人,小丑与大仙……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2
我不喜欢看小说,更不喜欢看略长些的,可能是性格的问题,那密密麻麻是一行行,一排排的字迹看着就“眼花缭乱”,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对这本《静静的顿河》产生了顿悟,因为当时老师倡导我们看些文学性的小说。渐渐地,我接触了这本我初读并且印象最深刻的文学作品。
这本书共四本,让我这个出入者不禁望而却步,但在读完第一本后,我就被文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牵动着,直到坚持看完最后一个字。
文中写着作者肖洛霍夫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中,描写了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战争时期的生活和命运,葛利高里是她们的代表。在战争中,他在红军和白军中间摇摆不定,从一个单纯的'孩子成长为暴躁偏激的军官。在经历了红军白军的多次选择之后,在经历了几次抗争和逃避后,这位平民英雄变得凶残放荡,最终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肖洛霍夫正是深知哥萨克人内心世界曾经有过怎样尖锐的矛盾和斗争,他受时代的感召,满怀对他们的热爱,塑造了许多体现历史进步方向的革命者——布尔什维克红军战士形象,讴歌了他们为之斗争的苏维埃政权的彻底胜利。
肖洛霍夫用他那淡淡的笔触,为我们描绘着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这本书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为轴心,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一同感受生活的疾苦与悲欢。我非常喜欢书中对顿河大自然风貌的描写,这些文字让人文静,让人暂时忘却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使人徘徊于其间。整篇文字是那样安静,平静,冷静;就像他笔下那条静静的顿河,但无渲染的文字具有最强的冲击力。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块土地的精神,风采和传奇,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将凝聚成这个作家平生抒发心灵和情感的语言。
肖洛霍夫曾说: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人变得美好,心灵变得纯洁,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人对同伴的爱心。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样一本宏大构思,磅礴气势,具有深厚的生活内涵,人生意义,个性鲜明的人物,生动感人的描写的伟大巨著。
让我们感受到他的磅礴,他的人生魅力。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3
我成长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战争,战争对我来说,仅仅存在于小说中或环球新闻报道中,但静静的顿河看完,我觉得自己随主人公格里高利一起走过枪林弹雨,冒着炮火向着未来迈进,多么沉重的一段旅程!心灵和身体都疲惫不堪,再也没有什么比战争更能考验人性的了。
主人公第一次在战场上杀第一个敌人的场景让我永生难忘。他本是个善良的小伙子,心里还怀着纯洁火热的爱情,可是他在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而战的情况下,稀里糊涂的杀人了。一旦战争的巨轮往前滚动,谁也不会有空或有胆去想为什么而战,只是本能地让自己避开死亡。主人公没有文化,没有见识,一心只想打完仗回家跟心爱的女人厮守,为此他麻醉自己的心灵,尽量不去想那一张张死去的脸孔和他们身后的父母妻儿,他不得不这么做,求生的本能驱使着他前进,在战场上心软的人就是死神最爱光顾的人。
战争把他的心揉碎了,掰开,慢慢又长合,长合之后又撕开,扯坏,再长合的心就完全变形,很硬很空了,随便一敲就支离破碎,再也拾不起了。他失去了两个最爱他的女人——妻子和情人,尤其是他深爱着的情人,勇敢无畏的跟着他逃难的'阿克西妮亚,他亲眼看着她中枪死去,连最后的道别都没有机会说。
埋藏完情人,就像埋藏了他自己的一生。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女儿相继死去,在这世界上的唯一牵持就是幼子,他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的抓住了这个信念,勇敢的面对了自己一直在逃避的现实。战争中,个人的命运是如此的渺小,在历史的洪流中有很多像主人公这样被迫前进分不清该如何选择立场的人,他们只能依着本能随大流前进,而他们的本能往往和历史背道而驰,悲剧就此而生,对此我们毫无办法。
虽然不能挽救格里高利的悲惨人生,却能深刻认识到战争的可怕,从而更珍惜现在拥有的安宁生活,我要竭力看清自己的命运,在需要抉择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
永别了,静静的顿河,我不忍看第二遍了。谁也不想经历两次战争,看着美好的东西再次被毁灭,看着善良纯朴的人再次被战争摧残,看着不计其数的无辜生命再次消失,这真是最最残忍的事了。我再也承受不起。
战争的时候,上帝不存在。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4
在秋天的下午阅读《静静的顿河》,每次抬眼都能望到阳台外清爽的蓝天,刹那间的心思已经飞到了遥远的顿河边上,我自己化身为头戴制帽脚蹬长靴的哥萨克,四下是如烟的大草原,耳畔响着哥萨克的古歌:“不是犁头开垦出这沃野千里,开出千里沃野的是战马铁蹄,千里沃野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装扮静静顿河的是年轻寡妇……”这是读者阅读的造化,也是小说家的造化,相信此刻如果能够与作者面对面,那么在两个人的对视里必定都是会意的微笑。
顿河之美在于肖洛霍夫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出的哥萨克世界,这个世界不是高手匠人那样构建出来的,而是对土地与人的情感宣泄。基于作者对顿河的熟悉,使得他对每一个细节和人物的刻画驾轻就熟,几个主要人物的描写有浑然天成之感,格里高力在白军和红军中的摇摆不定;阿克西尼亚对纯真爱情的执着追求;潘捷莱性格暴躁一言持家但对亲人怜爱交加,娜塔丽娅的善良美丽却性格刚烈。每一件相关事件的发展,你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的!而不应该是别的样子的。
哥萨克既是士兵又是农民,士兵在历史上通常扮演的是镇压者的角色,农民则永远处于被压迫者的地位,而在哥萨克人身上,这二者融合的是那么自然。马,酒,枪x……这些元素反复出现在小说中,成为哥萨克人的一部分,既是顿河画卷中的`点缀色,有时候又成为小说的主旋律。只有粗犷的民族才于这些词汇连接在一起,当这些词汇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符号时,读者就会感知到这个民族的成长之路是从血与火中走来的。这些人物和事物从开篇起,就像山巅初融的雪水,每个哥萨克都是一颗微小的水滴,组合为一体时就迸发出巨大的感染力,读者在阅读时会被这缓慢但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着,尽情体会哥萨克的粗鲁野蛮、单纯幽默,保守和卑微,会认识一群奴隶的后裔,一群不屈的战士,一群小农意识支配下的农民和无政府主义者,这些人性的魅力贯穿全篇,使得小说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
按照镜头构建法的分析,《静静的顿河》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算是近景,人物所处的战火烽烟是中景,在这一切的背后的远景,则是绚丽所彩气象万千的顿河风景画,从春天到冬天,肖洛霍夫不厌其烦地描绘着那片博大的土地,每一朵顿河的浪花,每一片草原上的草叶,每一朵苍穹上的繁星,还有春水泛滥中的鱼群,麦浪翻滚中的大雁……只有在俄罗斯民族那样宽广的土地上才能诞生这样的情感,只有这样的土地才能诞生这样的作家。一个蜷缩在城市胡同中作者永远不可能有博大的心胸,他不可能体会到草原之美的,他也永远弄不懂,为什么有的作家会痴迷于描写高天上的流云和草地上的蝴蝶。
有人说过,老舍先生的《茶馆》有一点非常厉害,那就是剧中人物往往只有之言片语但读者却能从这片刻的出场中窥见此人的性格,肖洛霍夫同样具备这样的神来之笔,在顿河中有时候仅仅是一个简短的感叹,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速写。俄罗斯小说家一向是擅长对话描写,肖洛霍夫的《顿河》也不例外,在这里我想说到另一位俄罗斯作家妥斯脱耶夫斯基,与之相比较,妥斯脱耶夫斯基推理式的对话就显得拖沓和枯燥。肖洛霍夫出身乡村,对乡村俚语方言的运用,大量的哥萨克歌谣穿插其间,或悲或喜,信手拈来,神韵自成。因为作者的心属于那片土地,因为作者爱那片土地,所以,无需取巧,一切尽在掌握中。而读者应该感谢的除了肖洛霍夫,还有译者。王小波说,最好的文章是译文。我深以为然。我先后买过两个版本的《静静的顿河》,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的显然不如漓江出版社这一版,漓江版的译者力冈,据说是翻译俄文的权威,单从这本书的翻译上来看,权威是肯定的。他译出了小说的神韵,也译出了哥萨克人的灵魂。
我一直认为,当小说脱离了土地,脱离作者所赖以生存的根基,脱离民族性,地域性,脱离了作者的本体性,那么,小说就已经死亡。一篇中国人的小说读起来像美国人写的,一个日本人的情感看上去更像一个印度人的,这这样的小说是失败的。人本小说根本上讲是对小说的背叛,一个人从降生时起,他就不可能没有国籍,没有地域性,对于一个中国作家来说,他(她)首先是中国人,其次才是人,泛人性论同样是对人性的亵渎。
美有内在统一的本质,又以千姿百态的表象展现出来,雨打芭蕉是美,金戈铁马也是美。当然,这取决于读者主观的审美情趣,审视一种风格的文字,宛如看风景,比如大漠黄沙,一个旅行者看到的是发自内心的赞叹:浩瀚、苍凉、雄浑等等,而一个生活在沙漠中的土著,必然抱怨自己所处的穷山恶水,这不是矛盾,只是观看者所用的角度不同。我姑且把自己当成一个顿河边上的旅行者。
诚然,《静静的顿河》一书使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在它获得诺贝尔奖的颁奖词中,瑞典人也提到:“肖洛霍夫在艺术创作中并没有什么创新……现实主义这一手法,与后来的小说创作艺术出现的一些模式比显得简单而质朴……”我以为,小说的终极目的在于表现小说家想表现的思想,传达小说家想传达的观点,讲述小说家想讲述的故事。当小说最终产生了力量,使读者产生了共鸣,让作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那么创作这个小说所用的艺术手法就是成功的,就是胜利的,无所谓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小说是表达思想,宣泄情感,而不是买弄技巧,以金庸小说里的人物为例,黄药师武功的奇巧华丽可以成为大师,郭靖的敦厚凝重也可以自立一家。
现实主义过时了吗?没有,每一种现代主义离开了现实主义都会成为无根之水,成为空中楼阁。小说不是隐藏,不是让读者在迷宫里晕头转向,也不是让读者赞叹建筑迷宫者有多么高超的手艺,更不是小说家躲在斗室中的孤芳自赏。作为小说家任性的肆意妄为和心血来潮,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实验,这些实验令人尊敬,但到今天,没有一种小说手法的成就能够超越现实主义,也没有一种现代技巧能够构建起《顿河》这样一部宏大的哥萨克史诗。
瑞典老人们对《顿河》获得诺贝尔奖的决定时指出,“肖洛霍夫在描写俄罗斯人民生活中一个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在六十年代的前苏联,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审视处在那个时代那个国家中的作者,在那时,能够不娇柔不做作不掩饰,能够以正直的决心和正直的良心来描写真实的人性之美,站在与《日瓦戈医生》《古格拉群岛》的同等意义上,肖洛霍夫和《静静的顿河》理应获得读者更多的尊敬。
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片土地的精神、传奇、风采、历史及其崇高的形象,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将凝聚成这个作家毕生赖以表达的字符,在他的这些字符里所传达出来的,是那种最擅长抒发心灵和情感之美的语言,他不是从世界文学的潮流中,不是从书架上的字纸堆里,而是从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天、长葡萄的平原或积雪的高山之间获取灵感,获取文字的力量和决心,只有对土地的眷恋和心有所属,他的文字才能如此从容不迫和富有个性。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5
《静静的顿河》作者肖洛霍夫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人变得完美,心灵变得更纯洁,也期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人对同伴的爱心”。肖洛霍夫的作品粗犷豪放,同时又细腻流畅,充满柔情。读《静静的顿河》仿佛能使你变身书中的一个人物,你也许叫布察金,也许叫肖霍夫。你跟随着故事的主人公葛利高里乘着月色,骑着用布包裹在马蹄上的快马去偷袭敌营,你也许是一个叫不上名字的农夫,正懒洋洋地躺在刚刚收割完麦田的草垛上,和恰娃调情……
至今为止没有哪一部作品能让如此感动,惟有《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用一种超现实的写实手法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战乱中的世外桃源,他笔下的顿河两岸并没有正因战争而失去颜色,那片广袤博大的土地,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那静静流淌的顿河,那烟雾蒙胧的村庄,那泼辣风骚的村妇,还有春天里那野花淡淡的香气,都那么清晰自然真实地呈此刻你的眼前。虽然是一部描述战争的史诗巨著,肖洛霍夫把更多的篇幅和文字放在了描述自然景色,风土人情,和感情人性上,力求表现和平,安宁和大自然的壮美。使人读后欲罢不能,深深地沉浸其中……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6
《静静的顿河》一部宏篇巨著。这本书再现了俄国十月革命前后,俄国人沉痛的生活。看完我在想,这部电影到底在向人们诠释什么呢?我想有以下几点。
一、感情。
感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葛利高里执着的爱着,已为人夫的婀克西妮亚。为此他们两次私奔。第二次时,他们乘着满天云霞上路了,还没走几步,婀克西妮亚就被子的弹击中了。血从她的嘴里无情的流出来,葛利高利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枕在心爱的人头底下,赶忙查看她的伤口,然后把自己的内衣撕下一块,塞进还在沽沽流血的胸口,抱起她的头悲痛欲绝的喊:“你倒是说句话啊!”曾不顾一切和他私奔,虽不是妻子却爱他胜过妻子的.心爱的人,没有再说一句话,就此撇下一生的挚爱撒手人寰。葛利高利悲哀到了几点,他用双手沉痛的掩埋了自己的爱人。虽是畸恋却如此感人至深,我想只有那种不顾一切的爱,才会如此的打动我们的心。
二、战争。
战争也好像是人类不变的主题。只要有人存在,就不免要强取豪夺。有些人为了自己一己私利,让许多无辜的人们卷入这场死亡游戏。爱好和平的人们,是不需要战争的,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死亡、恐惧、饥饿、穷困,人民不能安居乐业,而是颠沛流离;夫妻不能长相厮守,而是聚少离多,或是从此阴阳两隔。每次政权的更跌,都是血泪交流,横尸遍野。人民只想过个安生日子,却是如此的难。想想家人的团聚,温馨的饭桌,自由的来去,安逸的睡眠,该是多么的舒服满足。珍惜和平和安宁,才不会轻易陷入战争的漩涡。
三、亲情。
丈夫去打仗,妻子的不舍;儿子战死沙场,母亲肝肠寸断;新婚妻子瞬间变成寡妇,不忍抛弃的公婆……
静静的顿河,却是如此的不平静。那里曾演绎了爱的欢歌,那里以前历了弥漫的硝烟,那里曾撒下了数不清的血泪,那里曾有一批人日落而息日出而做,那里曾有铁骑踏过的一条静静流淌的顿河。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7
假期,我阅读了苏联著名作家,被人们称为哥萨克歌手的肖洛霍夫的成名作——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小说描述的是一个普通哥萨克的故事,反映的却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至国内战争时期这十年间顿河流域政治风云变幻和顿河全体哥萨克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命运。
全文以普通哥萨克人葛利高里的生活经历为明线,以他的情感经历为暗线,记叙了他坎坷而又充满激情和迷惘的一生,并由点及面,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顿河人民在面对社会历史重大选择的紧要关头所经历的痛苦的思想斗争和走过的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探讨了个人命运同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表现出作者独有的悲剧意识和深广的人道主义关怀。
读完全书后,我不得不对这位伟大作家感到信服,1965年他所荣获的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对他而言,真是当之无愧。
葛利高里就是文中的'英勇而不屈于命运的青年,抛下妻子娜塔丽娅——这个富商的女儿,而选择真正至爱的,地位低微的阿克西妮娅;他那足够的魄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立刻应征入伍;在表现出色,屡立战功的光辉之时,对战争的血腥和残酷深感困惑而使精神上异常痛苦;因不满自己所在的红军施下的暴行而一气之下加入叛军且当上师长;在白军被消灭后,再有勇气带着赎罪之心参加布琼尼骑兵团,并能奋勇杀敌,战功赫赫;因惧怕在肃反运动中遭迫害而冒险参加弗明匪帮;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带上阿克西妮娅远走高飞;在阿克西妮娅被追兵枪击,悲惨死去后,万念俱灰的独自一人在草原上流浪三天三夜。
小说的最后一幕,凡是读过的人都会有极深的印象,葛利高里抱着自己同他那在屈辱中度过了一生的妻子娜塔丽娅所生的儿子站在自家的门前,面对着疲惫而广阔的大地,不无凄凉地感到自己和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便是小儿子米沙特……
如果没有这些注定悲剧的恐怖因素,世间本可以是多么的祥和而温暖,人类自认为正确的进步方式反而抑制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8
我不喜欢看小说,更不喜欢看略长些的,可能是性格的问题,那密密麻麻是一行行,一排排的字迹看着就“眼花缭乱”。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对这本《静静的顿河》产生了顿悟,因为当时老师倡导我们看些文学性的小说。渐渐地,我接触了这本我初读并且印象最深刻的文学作品。
这本书共四本,让我这个出入者不禁望而却步,但在读完第一本后,我就被文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牵动着,直到坚持看完最后一个字。
文中写着作者肖洛霍夫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中,描写了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战争时期的生活和命运,葛利高里是她们的代表。在战争中,他在红军和白军中间摇摆不定,从一个单纯的孩子成长为暴躁偏激的军官。在经历了红军白军的多次选择之后,在经历了几次抗争和逃避后,这位平民英雄变得凶残放荡,最终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肖洛霍夫正是深知哥萨克人内心世界曾经有过怎样尖锐的矛盾和斗争,他受时代的感召,满怀对他们的热爱,塑造了许多体现历史进步方向的革命者——布尔什维克红军战士形象,讴歌了他们为之斗争的苏维埃政权的彻底胜利。
肖洛霍夫用他那淡淡的笔触,为我们描绘着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这本书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为轴心,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一同感受生活的疾苦与悲欢。我非常喜欢书中对顿河大自然风貌的描写,这些文字让人文静,让人暂时忘却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使人徘徊于其间。整篇文字是那样安静,平静,冷静;就像他笔下那条静静的顿河,但无渲染的文字具有的冲击力。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块土地的精神,风采和传奇,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将凝聚成这个作家平生抒发心灵和情感的语言。
肖洛霍夫曾说: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人变得美好,心灵变得纯洁,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人对同伴的爱心。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样一本宏大构思,磅礴气势,具有深厚的生活内涵,人生意义。个性鲜明的人物,生动感人的描写的伟大巨著。
让我们感受到他的磅礴,他的人生魅力。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9
最近几天,气温骤降,天寒地冻,我最近又有点感冒,日常除了工作,便蜗居在房间里翻翻书,悟悟一些事情,尽量是自己“开悟”一些。其中,便读了苏联作家肖洛霍夫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
这部巨著,肖洛霍夫从1928年开始创作,并开始分集发表,至到1940年才写完,历时12年。根据作者在后记中谈,严格地说应该写了14年。这部小说,在完成创作后的二十五之后,也就是在1965年被评为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的主人公葛利高里是一个可敬又可悲硬汉,是一个轻浮而又沉重的浪子,是一个可爱又可恶的角色。他的一生都带着悲情色彩。一个当初勤劳、善良、活泼、正直、阳光的葛利高里,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不断拼搏抗争。他为自己的爱情大胆抗婚;踊跃参加红军,还得到过几枚勋章;一次战斗失败,又当了福明匪帮,甚至官至“师长”,再后来匪帮被打散,他又进行了逃亡生活……多少年后,他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顿河边的村庄。那时候,他的父母死了,兄嫂死了,妻子死了,只留下一个儿子成了他内心唯一的'慰藉……
时间流逝,历史不停变换,顿河边,男欢女爱,海誓山盟,炮火纷飞,你争我夺,当官的荣耀,跌落的失意,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演绎……这些都过去了。葛利高里两鬓间增了些许白丝。一切宛如过眼云烟,唯独千古不变的是静静的顿河……
前些日子,我看了许多关于宇宙的视频或图片,闭着眼睛靠无穷想象力去星际旅游,质疑火星男孩,叩问霍金……再想想咆哮一时的特朗普,想想中途“病退”的安培晋三,想想为了俄罗斯崛起绞尽心力、目前失去协调的普京,还有一些屁分子大小的自以为是的“领导”……
再过百年,顿河与黑河也是一样,还是会静静地流淌,祁连山与火星环一样,还是照样会屹立在那里。只是历史和时间一定会变。前进的波浪也会卷走一些人:君子和小人,小丑与大仙……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20
什么有的文学作品能够穿越时间和空间,深深地打动如此众多的读者?再读《静静的顿河》,感觉依然强烈,它里面弥漫着一种东西,深厚且迷人,久久挥之不去。
麦列霍夫家的二儿子葛利高里,把家里人的脸给丢尽了。这愣头愣脑的小子,居然跟邻居斯杰潘的老婆阿克西尼娅热乎了起来。两人像魔鬼附身一般,总是找机会凑在一起。宁静的鞑靼村,一时间气氛变得有些异常。村子里的人们议论纷纷,都在背后指指点点,而他俩却毫不忌讳。大家都知道,斯杰潘9天之后就要回来,他可是一个非常暴戾的家伙。人们等着看好戏,等着一场即将来临的暴风雨。斯杰潘回来的时候,那场面可想而知,几个人打成一团,几个人都留下了伤痕。那个夜晚,阿克西尼娅的哭叫声,半个村子都听得到。出乎大家的预料,几天之后,人们又在河岸上看见了他俩的身影。
顿河在静静地流淌,村子里升起了白色的炊烟,间或可以看到哥萨克的骏马,在村道上奔驰而过。
爱情是其中一条线,作品所描绘的是一幅广阔的画卷:战争、杀戮,红军、白军,是非、善恶,离合、悲欢,逃亡、追寻等等。在纷乱的社会表象下面,作者探寻的是人类的生存精神,其中所包含的深刻意蕴,现在读来更加清晰。人类生存的伟力,在历史发展的血与火中铸就,百折不挠,生生不息。书中展现的哥萨克的野性与坚韧,那种不屈不挠的倔强,在我看来,正是人类生存精神的生动体现。
看看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娅吧,这一对被村里人叫做野小子和母狗的家伙,他们置各自的婚姻而不顾,私奔到外村去生活。当葛利高里从战场上回来时,发现阿克西尼娅跟东家的儿子有染,葛利高里就用马鞭子分别把他们狠狠地抽打一顿。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娅分分合合,始终难以割舍。最后,战火纷飞中葛利高里出逃,他抛弃一切,就带着阿克西尼娅。不幸的是,阿克西尼娅中弹倒下。葛利高里扔掉枪回到自己的村庄,在门口抱起了年幼的儿子。四卷小说就在这里怅然而止。
作者肖霍洛夫196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大前年也就是20xx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肖霍洛夫年”。
听说,在俄罗斯的维申斯克,朝着南方继续前进,可以找到顿河边的鞑靼村,河岸上矗立着一组雕塑:阿克西尼娅挑着水桶正要回家,葛利高里骑在马上拦着去路。
我未来的愿望之一是,一定要去那个地方看看。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21
在秋天的下午阅读《静静的顿河》,每次抬眼都能望到阳台外清爽的蓝天,刹那间的心思已经飞到了遥远的顿河边上,我自己化身为头戴制帽脚蹬长靴的哥萨克,四下是如烟的大草原,耳畔响着哥萨克的古歌:“不是犁头开垦出这沃野千里,开出千里沃野的是战马铁蹄,千里沃野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装扮静静顿河的是年轻寡妇……”这是读者阅读的造化,也是小说家的造化,相信此刻如果能够与作者面对面,那么在两个人的对视里必定都是会意的微笑。
顿河之美在于肖洛霍夫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出的哥萨克世界,这个世界不是高手匠人那样构建出来的,而是对土地与人的情感宣泄。基于作者对顿河的熟悉,使得他对每一个细节和人物的刻画驾轻就熟,几个主要人物的描写有浑然天成之感,格里高力在白军和红军中的摇摆不定;阿克西尼亚对纯真爱情的执着追求;潘捷莱性格暴躁一言持家但对亲人怜爱交加,娜塔丽娅的善良美丽却性格刚烈。每一件相关事件的发展,你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的!而不应该是别的样子的。
哥萨克既是士兵又是农民,士兵在历史上通常扮演的是镇压者的'角色,农民则永远处于被压迫者的地位,而在哥萨克人身上,这二者融合的是那么自然。马,酒,枪……这些元素反复出现在小说中,成为哥萨克人的一部分,既是顿河画卷中的点缀色,有时候又成为小说的主旋律。只有粗犷的民族才于这些词汇连接在一起,当这些词汇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符号时,读者就会感知到这个民族的成长之路是从血与火中走来的。这些人物和事物从开篇起,就像山巅初融的雪水,每个哥萨克都是一颗微小的水滴,组合为一体时就迸发出巨大的感染力,读者在阅读时会被这缓慢但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着,尽情体会哥萨克的粗鲁野蛮、单纯幽默,保守和卑微,会认识一群奴隶的后裔,一群不屈的战士,一群小农意识支配下的农民和无政府主义者,这些人性的魅力贯穿全篇,使得小说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
按照镜头构建法的分析,《静静的顿河》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算是近景,人物所处的战火烽烟是中景,在这一切的背后的远景,则是绚丽所彩气象万千的顿河风景画,从春天到冬天,肖洛霍夫不厌其烦地描绘着那片博大的土地,每一朵顿河的浪花,每一片草原上的草叶,每一朵苍穹上的繁星,还有春水泛滥中的鱼群,麦浪翻滚中的大雁……只有在俄罗斯民族那样宽广的土地上才能诞生这样的情感,只有这样的土地才能诞生这样的作家。一个蜷缩在城市胡同中作者永远不可能有博大的心胸,他不可能体会到草原之美的,他也永远弄不懂,为什么有的作家会痴迷于描写高天上的流云和草地上的蝴蝶。
有人说过,老舍先生的《茶馆》有一点非常厉害,那就是剧中人物往往只有之言片语但读者却能从这片刻的出场中窥见此人的性格,肖洛霍夫同样具备这样的神来之笔,在顿河中有时候仅仅是一个简短的感叹,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速写。俄罗斯小说家一向是擅长对话描写,肖洛霍夫的《顿河》也不例外,在这里我想说到另一位俄罗斯作家妥斯脱耶夫斯基,与之相比较,妥斯脱耶夫斯基推理式的对话就显得拖沓和枯燥。肖洛霍夫出身乡村,对乡村俚语方言的运用,大量的哥萨克歌谣穿插其间,或悲或喜,信手拈来,神韵自成。因为作者的心属于那片土地,因为作者爱那片土地,所以,无需取巧,一切尽在掌握中。而读者应该感谢的除了肖洛霍夫,还有译者。王小波说,最好的文章是译文。我深以为然。我先后买过两个版本的《静静的顿河》,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的显然不如漓江出版社这一版,漓江版的译者力冈,据说是翻译俄文的权威,单从这本书的翻译上来看,权威是肯定的。他译出了小说的神韵,也译出了哥萨克人的灵魂。
我一直认为,当小说脱离了土地,脱离作者所赖以生存的根基,脱离民族性,地域性,脱离了作者的本体性,那么,小说就已经死亡。一篇中国人的小说读起来像美国人写的,一个日本人的情感看上去更像一个印度人的,这这样的小说是失败的。人本小说根本上讲是对小说的背叛,一个人从降生时起,他就不可能没有国籍,没有地域性,对于一个中国作家来说,他(她)首先是中国人,其次才是人,泛人性论同样是对人性的亵渎。
美有内在统一的本质,又以千姿百态的表象展现出来,雨打芭蕉是美,金戈铁马也是美。当然,这取决于读者主观的审美情趣,审视一种风格的文字,宛如看风景,比如大漠黄沙,一个旅行者看到的是发自内心的赞叹:浩瀚、苍凉、雄浑等等,而一个生活在沙漠中的土著,必然抱怨自己所处的穷山恶水,这不是矛盾,只是观看者所用的角度不同。我姑且把自己当成一个顿河边上的旅行者。
诚然,《静静的顿河》一书使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在它获得诺贝尔奖的颁奖词中,瑞典人也提到:“肖洛霍夫在艺术创作中并没有什么创新……现实主义这一手法,与后来的小说创作艺术出现的一些模式比显得简单而质朴……”我以为,小说的终极目的在于表现小说家想表现的思想,传达小说家想传达的观点,讲述小说家想讲述的故事。当小说最终产生了力量,使读者产生了共鸣,让作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那么创作这个小说所用的艺术手法就是成功的,就是胜利的,无所谓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小说是表达思想,宣泄情感,而不是买弄技巧,以金庸小说里的人物为例,黄药师武功的奇巧华丽可以成为大师,郭靖的敦厚凝重也可以自立一家。
现实主义过时了吗?没有,每一种现代主义离开了现实主义都会成为无根之水,成为空中楼阁。小说不是隐藏,不是让读者在迷宫里晕头转向,也不是让读者赞叹建筑迷宫者有多么高超的手艺,更不是小说家躲在斗室中的孤芳自赏。作为小说家任性的肆意妄为和心血来潮,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实验,这些实验令人尊敬,但到今天,没有一种小说手法的成就能够超越现实主义,也没有一种现代技巧能够构建起《顿河》这样一部宏大的哥萨克史诗。
瑞典老人们对《顿河》获得诺贝尔奖的决定时指出,“肖洛霍夫在描写俄罗斯人民生活中一个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在六十年代的前苏联,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审视处在那个时代那个国家中的作者,在那时,能够不娇柔不做作不掩饰,能够以正直的决心和正直的良心来描写真实的人性之美,站在与《日瓦戈医生》《古格拉群岛》的同等意义上,肖洛霍夫和《静静的顿河》理应获得读者更多的尊敬。
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片土地的精神、传奇、风采、历史及其崇高的形象,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将凝聚成这个作家毕生赖以表达的字符,在他的这些字符里所传达出来的,是那种最擅长抒发心灵和情感之美的语言,他不是从世界文学的潮流中,不是从书架上的字纸堆里,而是从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天、长葡萄的平原或积雪的高山之间获取灵感,获取文字的力量和决心,只有对土地的眷恋和心有所属,他的文字才能如此从容不迫和富有个性。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22
《静静的顿河》作者肖洛霍夫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人变得完美,心灵变得更纯洁,也期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人对同伴的爱心”。肖洛霍夫的作品粗犷豪放,同时又细腻流畅,充满柔情。读《静静的顿河》仿佛能使你变身书中的一个人物,你也许叫布察金,也许叫肖霍夫。你跟随着故事的主人公葛利高里乘着月色,骑着用布包裹在马蹄上的快马去偷袭敌营,你也许是一个叫不上名字的农夫,正懒洋洋地躺在刚刚收割完麦田的草垛上,和恰娃调情……
至今为止没有哪一部作品能让如此感动,惟有《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用一种超现实的写实手法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战乱中的世外桃源,他笔下的顿河两岸并没有正因战争而失去颜色,那片广袤博大的土地,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那静静流淌的顿河,那烟雾蒙胧的村庄,那泼辣风骚的村妇,还有春天里那野花淡淡的香气,都那么清晰自然真实地呈此刻你的眼前。虽然是一部描述战争的史诗巨著,肖洛霍夫把更多的篇幅和文字放在了描述自然景色,风土人情,和感情人性上,力求表现和平,安宁和大自然的壮美。使人读后欲罢不能,深深地沉浸其中……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23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此书共分为四部,从1928年开始直至1940年,共用了12年的时间才创作完成。肖洛霍夫这部处女作一经问世,立刻受到国内外的瞩目,被人称作“令人惊奇的佳作”,“苏联文学还没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说”。此书于1941年获斯大林奖金,1965年肖洛霍夫因此书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苏联作家。
流淌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肖洛霍夫用他那炎炎的南方色彩,为我们描绘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小说有两条情节线索,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两条线索,纵横交叉,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共尝悲欢。
在秋天的下午阅读《静静的顿河》,每次抬眼都能望到阳台外清爽的蓝天,刹那间的心思已经飞到了遥远的顿河边上,我自己化身为头戴制帽脚蹬长靴的哥萨克,四下是如烟的大草原,耳畔响着哥萨克的古歌:“不是犁头开垦出这沃野千里,开出千里沃野的是战马铁蹄,千里沃野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装扮静静顿河的是年轻寡妇……”这是读者阅读的造化,也是小说家的造化,相信此刻如果能够与作者面对面,那么在两个人的对视里必定都是会意的微笑。
顿河之美在于肖洛霍夫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出的哥萨克世界,这个世界不是高手匠人那样构建出来的,而是对土地与人的情感宣泄。基于作者对顿河的熟悉,使得他对每一个细节和人物的刻画驾轻就熟,几个主要人物的描写有浑然天成之感,格里高力在白军和红军中的摇摆不定;阿克西尼亚对纯真爱情的执着追求;潘捷莱性格暴躁一言持家但对亲人怜爱交加,娜塔丽娅的善良美丽却性格刚烈。每一件相关事件的发展,你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的!而不应该是别的样子的。
哥萨克既是士兵又是农民,士兵在历史上通常扮演的是镇压者的角色,农民则永远处于被压迫者的地位,而在哥萨克人身上,这二者融合的是那么自然。马,酒,枪……这些元素反复出现在小说中,成为哥萨克人的一部分,既是顿河画卷中的点缀色,有时候又成为小说的主旋律。只有粗犷的民族才于这些词汇连接在一起,当这些词汇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符号时,读者就会感知到这个民族的成长之路是从血与火中走来的。这些人物和事物从开篇起,就像山巅初融的雪水,每个哥萨克都是一颗微小的水滴,组合为一体时就迸发出巨大的感染力,读者在阅读时会被这缓慢但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着,尽情体会哥萨克的粗鲁野蛮、单纯幽默,保守和卑微,会认识一群奴隶的后裔,一群不屈的战士,一群小农意识支配下的农民和无政府主义者,这些人性的魅力贯穿全篇,使得小说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
按照镜头构建法的分析,《静静的顿河》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算是近景,人物所处的战火烽烟是中景,在这一切的背后的远景,则是绚丽所彩气象万千的顿河风景画,从春天到冬天,肖洛霍夫不厌其烦地描绘着那片博大的土地,每一朵顿河的浪花,每一片草原上的草叶,每一朵苍穹上的繁星,还有春水泛滥中的鱼群,麦浪翻滚中的大雁……只有在俄罗斯民族那样宽广的土地上才能诞生这样的情感,只有这样的土地才能诞生这样的作家。一个蜷缩在城市胡同中作者永远不可能有博大的心胸,他不可能体会到草原之美的,他也永远弄不懂,为什么有的作家会痴迷于描写高天上的流云和草地上的蝴蝶。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24
主人公第一次在战场上杀第一个敌人的场景让我永生难忘。他本是个善良的小伙子,心里还怀着纯洁火热的爱情,可是他在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而战的情况下,稀里糊涂的杀人了。一旦战争的巨轮往前滚动,谁也不会有空或有胆去想为什么而战,只是本能地让自己避开死亡。主人公没有文化,没有见识,一心只想打完仗回家跟心爱的女人厮守,为此他麻醉自己的心灵,尽量不去想那一张张死去的脸孔和他们身后的父母妻儿,他不得不这么做,求生的本能驱使着他前进,在战场上心软的人就是死神最爱光顾的人。
战争把他的心揉碎了,掰开,慢慢又长合,长合之后又撕开,扯坏,再长合的心就完全变形,很硬很空了,随便一敲就支离破碎,再也拾不起了。他失去了两个最爱他的女人——妻子和情人,尤其是他深爱着的情人,勇敢无畏的跟着他逃难的阿克西妮亚,他亲眼看着她中枪死去,连最后的道别都没有机会说。
埋藏完情人,就像埋藏了他自己的一生。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女儿相继死去,在这世界上的唯一牵持就是幼子,他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的抓住了这个信念,勇敢的面对了自己一直在逃避的现实。战争中,个人的命运是如此的渺小,在历史的洪流中有很多像主人公这样被迫前进分不清该如何选择立场的人,他们只能依着本能随大流前进,而他们的本能往往和历史背道而驰,悲剧就此而生,对此我们毫无办法。
虽然不能挽救格里高利的悲惨人生,却能深刻认识到战争的可怕,从而更珍惜现在拥有的安宁生活,我要竭力看清自己的命运,在需要抉择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
永别了,静静的顿河,我不忍看第二遍了。谁也不想经历两次战争,看着美好的东西再次被毁灭,看着善良纯朴的人再次被战争摧残,看着不计其数的无辜生命再次消失,这真是最最残忍的事了。我再也承受不起。
战争的时候,上帝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