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高中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2024/06/29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高中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中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自人类文明诞生至今,无限存在的永恒课题。它延续至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日,仍是我们无法回避,异常重视的问题。

“人生如梦,人生苦短”,父母一生中应完成的任务,总结起来不过区区两件,一是在社会中实现自我,获得事业的成功。二是教育好自已的后代,完成自我延续的重要部分……教育孩子,从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时间,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到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每一位家长都任重而道远。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立体的。多方位的。多能力的成长,对高中生孩子的教育也是立体。全方位式的教育,仅仅依赖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缺憾。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项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家长有个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这种心愿从小处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辉煌,从大处看,可能造就一个民族的自豪,甚至成为一种文明与进步的代表。遗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愿却很难实现,下面就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组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我就常常给我调皮的儿子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他的爱,也增强了他对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在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已的表现满意吗?

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儿子的时候,他总是十分兴奋的向我汇报一切,当他说出自已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他的意见,与他商量办,给了他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学习上我常鼓励儿子说:你太棒了,真聪明这么难的知识你都能答对,妈妈好佩服你啊,他一听就很高兴,而且还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当他遇到困难时,我不断地给他打气,此时我也会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感染他,也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在人的一生当在,遇到挫折在所难免,苦难是人生的一大财富,不幸和挫折可以使人沉沦,也可以铸造人的坚强意志,成就充实的人生,苦难是人生的一位良师,他能教给孩子学会用感激的心情。积极的态度对待一切问题,勇敢地参与社会竞争在实践活动中,针对发生变化的客观形势运用自已的智力等诸因素进行自我眺控。自我改造。实现主观与客观相融,从而保证实践活动正常进行的能力,自古以来,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今天人类社会迅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时代,需要人们更强的适应能力,谁的适应能力强,谁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就能迈下成功的彼岸。

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孩子可以从中得到快乐及满足,能感受到爱及温暖,有时更甚与对书本身的兴趣。

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孩子当然也不例外,来自父母的赞美会激起孩子内在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感,促使他们进一步强化良好的行为,直至养成好性格,

父母应该认识到,逆反是青春期孩子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父母应该冷静处理,不要总和孩子“顶牛”多和孩子沟通,这样才能逐渐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宽容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能够宽容和忍让别人缺点和错误的人,确实是一个高尚的人,这样的人,便是人世间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宽容更是一种能力,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宽容伤害自已的人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我们的心如同一个容器,当爱越来越多的时候,仇恨就会被挤出去,我们只有不断地用爱来充满内心。用关怀来滋润胸襟,才能让仇恨没有容身之处,宽容不仅需要广阔的胸襟,更需要很高的智慧。

申辩也是一种权利,有的父母喜欢那种腑首帖耳“听话”的孩子,父母怎么讲,孩子就怎么做。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打骂孩子。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还会使孩子滋长一种抵触情绪,为谎,推脱责任埋下恶根,孩子申辩本身是一次有条理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也是父母交流的过程,如果父母能意识地找一些问题来与孩子辩论,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作为父母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数,做孩子分数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紧张,诚惶诚恐,无心学习,父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养上,放在创造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让孩子将来即使上不了大学,也能够自食其力。

高中生家长总爱将教育孩子当成风筝,任其高飞,线绳终端不离手心才踏实,而孩子却愿当只小鸟,渴望飞翔,家再温暖,也总是孩子练飞的首站,而不是他飞翔的天空,不能将其终生关在小天地里,家长的双手不是用来使劲捆绑孩子手脚的,而应该是用来磨练孩子翅膀的。

高中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2

我的孩子考上了北大非常好的专业(专业要的分很高),这次高考总成绩在西城是前三名以内(隐去文理),英语和语文单科成绩都在北京市前20名以内。

孩子从小兴趣爱好广泛,小时候弹钢琴——中途废了,中学时弹吉他——半截歇了,高中时吹葫芦丝——现在还有动静,就唯独画画还是其最喜欢的——铅笔画、圆珠笔画,从小到大任性画着。最爱看影片——法国《虎口脱险》,喜欢NBA,喜欢德国足球队,更喜欢F1法拉利车队的舒马赫。在去年十一舒马赫进行赛车生涯倒数第三站的时候,愣是拖全家到上海看F1去了,这要是让班主任老师知道还了得?因为学校一再叮嘱放假在家,各科要“闭门思过”。

说说课外学习,所有校外补习班,包括学校自己办的,不管花钱的免费的,孩子从不参加,即使今年寒假学校高考班加课,也是这样,挑2天顶不过去的上上。孩子认为,只要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讲,记住知识点,做好作业,就行了。可能我们觉得这说起来简单,结果能是这样吗?我想这还要检查几段式的成效:预习中的问题课上能否讲到?讲到了能否听懂?听懂后能否能记住?记住后能否能举一反三?讲不到和听不懂的,课后还要问老师同学,记不住的和举一反三的要常练习。孩子不想听已经掌握的课,认为耽误时间。其实这不能怨老师,现在的教育又不是私塾——因人施教,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基础来掌握教学进度,“快”的同学就要将就一下,所以,补习班的事情随孩子定,自己把握吧。

记得我在这里某个帖子曾说过,务必要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学习的成果跟学习时间没有绝对正比关系,但也不会出现反比。例如有的人身在内心在外,稍有风吹草动心就跑了,这点,要学习一下出家人的打坐和读经的功夫。更有学生甚至根本看不进去学不上来,听读练习左进右出,模样正确但做功无效。这样的学习效率是应该要当事“演员”和家中“观众”好好反思一下的。

我的孩子有21点左右睡觉的习惯,有F1直播的时候夜里都起来“值班”——有国外时差,但这情形不多(去年12月底舒马赫退役了,赛车就从此不看了)。春节后到高考前也没有睡觉超过22:30的,这样会保证白天上课的精神。早睡不会失眠?习惯了就好了,失眠是因为我们大人心事太多,脑子里天天上演无穷集的肥皂剧,一桩桩一幕幕的循环放映没完,小孩子没那么多事儿。

关于家长:我们对孩子的管理是“放”,放不是放纵,管也不是管死。这样管理的理由是源于孩子的自觉性非常强,对事物的看待比较理性。我们在学习上没有管理过孩子,凭其自觉,即使功课上有小过失,也没有在过错上责备过,相信孩子自会吃堑长智的。我也劝各位千万不要用过重的言语教导孩子,例如说自己的孩子笨或不如某某,看到孩子因试卷低级错误而影响成绩时,可以说:你如果做对了,考分还会更高之类的话,其实提醒的作用是一样的,没必要挫伤和戳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们的身心都是脆弱的稚嫩的,有时孩子理解不了我们刀子嘴后面藏着的豆腐心。

孩子从小学习不错,也从没给其设立过学习上的榜样——如向某某学习之类的,我们认为没必要,徒增压力。其实家长的言行举止都在影响着孩子,之所以选择经济,可能是因为我经常看些经济类文章和报道,孩子也跟着看,潜移默化了。家中所有的课外读物,孩子都看,只要感兴趣的,全捋一遍,高考冲刺阶段,也每天看书报杂志。当然太专业的就看不懂了,连环画现在还看呢,倒是不喜欢电脑游戏。

在管理孩子的事情上,我们大部分的工作就是照顾其生活起居,教育一些学校不教的中国传统文化,全是修枝剪叶的小活,没操什么太大心,移桩伐干的动静不曾发生。学校家长会12年来我从没去过,都是爱人代劳,回来沟通一下。记得今年初,家长会后爱人听取某老师意见时,其反映,虽然孩子历来是学校的第一、二名,但有时他任教的这科作业完不成,我知道后即刻与孩子沟通,委婉的问各科作业多不多,做得完吗?当得知在“雪片飞舞”时偶有舍弃,我问:会影响自己什么?回答是:做不过来就挑着做,一看就会,纯属耗时走流程的,没时间就不做了,一眼看不懂的要做,多点儿时间也认了。我没有过多责备,只是说要尊重老师,要给人面子,今后尽量减少这样的事发生。

关于社会:孩子们像破茧而出的幼虫,不谙世故,学校闭门造车的事又太多,学生极度缺乏社会实践课,关心关怀他人的机会根本没有(独生子女原因),现在的思品课政治课都是应景的教育,除了应付考试,我们家长看看都觉得空洞,再加上现今社会礼崩乐坏,也根本指望不上学校除书本以外能给孩子们教授如何做人,德育看来只能靠自己言传身教了。如今的学校除了竞赛就是评比,一切围绕着书本,围绕着升学,不让学生带上眼镜誓不罢休,说句难听的话,我们这是缺“德”的教育。孩子身上的小毛病不及时纠正,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不良习惯,这改起来就费劲了,一旦习惯变成了习性就去不掉了,有可能还会通过基因遗传下去。

上面提到了“德”,关于“德”的品行教育有很多内容,单就“积德”二字,我是这么给孩子讲的:听到过老北京骂人——“你就积点儿阴德吧!”这样的咒人“教诲”吗?知道什么是积阳德、积阴德吗?来来补课。

什么是阳德:自己的善行让人知。如署名的赈灾募捐、落款的筑路建屋等等,这些他人都可对号入座的感恩戴德。

什么是阴德:自己的善行未人知。如隐名在街头献血、埋姓于贫困助学等等,这些他人不晓只有天知的无量功德。

阳德主外,阴德主内,阳德有荣,阴德有寿。培养人的慈悲心,还要先从积阳德这初级阶段开始做起,要想让凡人抛弃世俗间的功名束缚,还要有相当的修行积累才行。当然了,积阴德的法力是最大的。在现实生活中阳德和阴德表现形式互补,各显其功。古人说:“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意思是说:品德高的人不会执着功德和名利,品德差点儿的才会计较。不过初学的人行善,难免会执着善相。我们要想脱凡入圣必须勤阳德,重阴德。

算命有言:“面由心生”,民间有语:“相随心变”,说的都是人的面相可转。这善能使鬼变成人,恶也能使人变成鬼。生活中,有的人五官挺端正但并不美,仔细想来,是其脸上每一细胞里都缺少善的内涵。有的人相貌平平,却令人感到亲切和不凡,这是其面部各细胞间“善”的组织液都“透”出来了。

这是我给孩子发的一封邮件,我看到孩子读了,不知小小年龄是否理解,但我觉得够浅显了,但愿今后能知行合一。

总之,学习没有太多捷径,要靠积累。什么叫积累,就是“累”的聚积。我孩子握笔的中指一侧有个硬结,肯定永远不会消除了,虽然这与一贯的不良持笔姿势有关,但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学习成果的积累和不良习惯的形成。

最后谈一下对知识、学问、文化、智慧这几个合成词不严格的浅显理解:

什么才叫知识,它是人们通过日常的“见闻觉知”逐渐积累起来的大百科常识。它跟上学与否没关系,再粗俗的人都会有很多知识。

什么才叫学问,它是将人们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生活中去。它跟读书多少没关系,有一技之长的工人、农民,他们可能是文盲,但手艺出众,这就是学问。

什么才叫文化,它是用所学到的“文”修正自己的行为,化掉自己的禀性,变化自己的气质。没有“化”的人应该叫“文人”,而不是“文化人”。它跟教育程度没关系,这样的人太多了。

什么才叫智慧,它是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只是更进一步地认识事务,还是在“知”的层面上,慧是相应的提出解决方案。它跟学历高低没关系,我们平常要只有智没有慧也不圆满啊。

人拙手笨地写了一天,也希望各位望子成龙的家长心想事成,课本以外的千万不要忘记教,那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义务,责无旁贷。

高中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3

我从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到现在教育自己的女儿,人生的经历告诫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现就家庭教育问题,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成人是目标。学会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终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决不能让孩子成为知识丰富而性格古怪,对父母没有感情,对他人、社会漠不关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无论犯有多大的错误,要和他讲道理。我对孩子一直是坚持这个教育原则,让他们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下,从小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起码应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而适应现代社会。

家长是镜子。“天才”不能创造,但家长只要不失时机地去发现、培养,开发孩子天赋中的特长,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获得成功。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天然教师,也是监护人,同时是伙伴、朋友和榜样。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实确实如此。如何当好家长,我认为,首先,努力“学会关心”。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会、国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

其次,要加强自身修养。家长应坚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自觉地将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再次,要创造和谐环境。教育环境的优劣是孩子成长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那么家庭生活气氛的默化熏陶不可忽视,家庭长辈品行道德的心灵潜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适当表扬和鼓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将学会公道;在争吵、埋怨、偏爱和缺乏温暖中生活,他将学会诡辩、责怪、妒忌和冷漠……,这种现实是“无言之教”。不是危言耸听。

孩子是老师。家长应善于学习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孩子们有很多“可爱的缺点”值得大人们学习。如蓬勃向上的朝气,好问好学的学习态度;不保守,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特点;少世故,对人对事的真诚直率;对新科技和新型玩具等未知知识一学就通、一玩就会的本领等等,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优点都是值得家长学习的。孩子的这种优势,作为家长应充分的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不可忽视、指责、抑制,以至于扼杀。

尊师是关键。老师是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系统教育的主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孩子们幸福的缔造者,心灵的抚慰者和医治者。对于我来讲体会很深,我的孩子处在单亲家庭中,尊师敬亲的感情较薄弱,学业基础不够稳定,但是他的老师注入了大量的真诚爱心,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千方百计、苦口婆心地强化学校教育,使我的孩子在品德、智力、身体都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弥补了我们家庭教育的不足,这样的老师倍受我、孩子和社会的尊敬,那么这样的“园丁”培养出来的花朵无疑会更加鲜艳。

今后,我决心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好我的孩子,使之成为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有用人才,以上心得体会,只是我一管之见。

高中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4

我认为,高中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有必要加强。现在的高中生大都是住校的寄宿生,实行月假制,也就是每月只放一次两三天的假。由于学习忙,寒暑假也比小学初中的短。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也就相对较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时间短,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而高中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和性格定型期,家庭教育对他们来说犹为重要。而高中的家长都是三十多岁到四十多岁,正处在事业的高峰期,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对较少。其实教育孩子也是这个时期家庭的一个重要任务。正如一个家长所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教育好我的儿子,让他成材。”事实上,孩子的成材也是家长成功的一个重要体现。那么,高中阶段的家长怎样实施家庭教育,更好的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呢?我想,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和努力:

一、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爱,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很多孩子认为家长的付出和爱是理所当然,不存在要感激和回报。没有对父母的感恩意识,是孩子不听话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很有必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爱,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让孩子学会理财,养成记录收支的习惯。前美国首富、美孚石油公司的总裁,洛克菲勒,每个星期给孩子的零花钱只有三十美分,相当于人民币2。4元。而且他要求他的孩子们每周把自己的每一笔支出都记录好,下周领零花钱的时候交父亲检查。后来,他的儿女,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而不要依靠亿万富翁的父亲。新时代要求我们在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的同时,也应该学会理财。养成记录收入和支出的习惯,就可以将自己的财富用在“刀刃上”,把自己的生活规划得井井有条,而不会由于金钱问题而时时捉襟见肘,疲于应付。学会理财,也就是学会规划人生,会理财将会使你一生受益无穷。一段时间过去后,要让孩子算算账,一个学期,一年要用去父母多少钱。

另一个方面也要让孩子参加一些劳动,尝试去赚钱,了解金钱来之不易,而且必须通过劳动获得。这样有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家庭教育取得理想效果的有力保证。

二、宽容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严是爱,松是害”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千百年来,家长教育孩子,老师教育学生,说的最多的也是“严格要求”。的确,严格要求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使孩子按照成人理想的模式发展,少走弯路,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范例。但是对“严格要求”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使孩子习惯接受,不会批判的思考,个性丧失,创新意识淡薄,甚至有的孩子心灵压抑,性格孤避,过早地失去了童真。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在今年6月末日报道的,13岁考上大学的天才儿童曾永康的悲剧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我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严格,更应该宽容。严格不是苛责,苛求,应该严而有度,严而有序,严而有理,宽容不等于放纵,放任,不等于对孩子的问题视而不见,不等于可以原谅孩子的所有错误,宽容更多的是对孩子感情、心灵上的宽容,让孩子有健康的心态在宽松的环境下接受严格的教育。

家长要处理好要求的严格与环境的宽松,过程的严格与结果的宽容的关系。宽容是对孩子的信任,使孩子有信心,有勇气,严格要求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孩子做事严格要求自己,善始善终良好习惯。

三、民主平等的交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

进入青春期前后的青少年,显著的特点是“变”。孩子开始发育了,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有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你要东,他偏要西。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最主要表现是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正确理解自尊,只是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孩子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

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论据不足;喜欢发表见解,却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但又容易片面;喜欢怀疑别人,却又缺乏科学依据。

因此,家长光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够的,家长必须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必须了解“心理断乳期”的实质。心理断乳期,实质上是青少年们随着身心的成长发育,逐渐从依赖于父母的心理状态中独立出来,自己判断、自己解决所面临的新的问题的时期,这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要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这是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时期。

因此,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要尽可能支持他们,尤其在他们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和他们平等交流,帮助他们分析事物、明辨是非,正确处理。另一方面,家长又不能过于迁就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行为,以防孩子以后总是用反抗的方式来要挟父母,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比较严重的反抗行为,家长可以采取奖赏训练的方法,强化孩子的顺从行为。

四、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打造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新教育理念认为:“人人有材,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个个成材”。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材,而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是成材的必由之路。家庭教育的目的也是让自己的孩子成材,成材的道路千万条,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学校就有获得了湖南卫视举办的20XX年超级男声第二名的佟楠和20XX年超级女声第二的黄雅莉,他们能在数万名选手里头脱颖而出,不能不说是人才,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成功。这都是他们自己扬长避短,学校和家长因材施教的结果。

高中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5

一、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长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在校每周五天的教育,老师都是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性格、品行、意志和兴趣等等,孩子也易于接受和成长。可是周末的两天,孩子在家容易受到家长的溺爱,没有规律的学习和生活,把在学校五天培养出来的好习惯给忘掉了。只有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动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才能成长为可以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才。

二、父母要以身作则

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受父母的影响最大。你让孩子不乱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后却随手把衣服扔在沙发上,还口口声声地让孩子把衣服整理好,孩子会照你说的做吗?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可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却目不转睛的看着放大音量的电视节目或坐在电脑旁忘我地玩着各种游戏,孩子的心里会怎么想,能感觉到平衡呢?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最好的方式就是陪着孩子一起写作业,或者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看看书,读读报,轻声地做些家务,让孩子感觉到他(她)写作业时父母也没有清闲,这样孩子的心里会有一种平衡感,也愿意写作业了。

三、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哪怕再忙,家长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一起说说话,聊聊天,给孩子讲讲故事。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要注意讲究科学方法: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松。孩子向您诉说高兴的事,您应该表示高兴;孩子向您诉说不高兴的事,您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当孩子向您诉说您不感兴趣的话题,您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您关注他的谈话内容。这样,孩子便乐意向您倾诉,父母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四、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走向失败。对孩子要多鼓励、多赞赏,不断培养孩子的自信、自强、自尊和自立。赏识是对孩子的爱,如果我们家长都能用爱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用正确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点,“你能行”,“你真棒”,在家长的鼓励下,许许多多的孩子在快乐中改变,在快乐中成长。不要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成绩未达到高分就苛责孩子,而要鼓励他说“考得不错”、“考得挺好”,帮助孩子分析没做对或者没做出来的原因,找到做题的方法,下次遇到这样的问题就不做束手无策了。赏识孩子会带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动力、向上的自信,其奥妙就在于它卸掉了压在孩子心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就象火山一样爆发了。

五、为孩子创造良了的学习环境

环境很容易改变一个人,尤其是对孩子很言。有人说:孩子的大脑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不种庄稼就会长出荒草。由此可以看出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才会使孩子感受到爱的存在,家的温暖。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是任何感情都无法代替的,做父母的要好好珍惜这种亲情。和睦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积极的,向上的,孩子只有生活在充满爱的家庭里才会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才会懂得去爱别人、爱社会。家长要常读书、常读报,让孩子感觉到读书看报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时间久了,孩子自然就会喜欢学习的。

孩子是父母的唯一,做父母的有责任、有义务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养好,不侈求孩子将来取得多么伟大的成就,只愿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拥有自信自强的心态,拥有独立的人格,对学习充满兴趣,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他人和社会充满爱。

高中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6

一、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长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在校每周五天的教育,老师都是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性格、品行、意志和兴趣等等,孩子也易于接受和成长。可是周末的两天,孩子在家容易受到家长的溺爱,没有规律的学习和生活,把在学校五天培养出来的好习惯给忘掉了。只有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动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才能成长为可以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才。

二、父母要以身作则

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受父母的影响最大。你让孩子不乱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后却随手把衣服扔在沙发上,还口口声声地让孩子把衣服整理好,孩子会照你说的做吗?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可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却目不转睛的看着放大音量的电视节目或坐在电脑旁忘我地玩着各种游戏,孩子的心里会怎么想,能感觉到平衡呢?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最好的方式就是陪着孩子一起写作业,或者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看看书,读读报,轻声地做些家务,让孩子感觉到他(她)写作业时父母也没有清闲,这样孩子的心里会有一种平衡感,也愿意写作业了。

三、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哪怕再忙,家长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一起说说话,聊聊天,给孩子讲讲故事。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要注意讲究科学方法: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松。孩子向您诉说高兴的事,您应该表示高兴;孩子向您诉说不高兴的事,您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当孩子向您诉说您不感兴趣的话题,您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您关注他的谈话内容。这样,孩子便乐意向您倾诉,父母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四、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走向失败。对孩子要多鼓励、多赞赏,不断培养孩子的自信、自强、自尊和自立。赏识是对孩子的爱,如果我们家长都能用爱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用正确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点,“你能行”,“你真棒”,在家长的鼓励下,许许多多的孩子在快乐中改变,在快乐中成长。不要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成绩未达到高分就苛责孩子,而要鼓励他说“考得不错”、“考得挺好”,帮助孩子分析没做对或者没做出来的原因,找到做题的方法,下次遇到这样的问题就不做束手无策了。赏识孩子会带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动力、向上的自信,其奥妙就在于它卸掉了压在孩子心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就象火山一样爆发了。

五、为孩子创造良了的学习环境

环境很容易改变一个人,尤其是对孩子很言。有人说:孩子的大脑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不种庄稼就会长出荒草。由此可以看出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才会使孩子感受到爱的存在,家的温暖。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是任何感情都无法代替的,做父母的要好好珍惜这种亲情。和睦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积极的,向上的,孩子只有生活在充满爱的家庭里才会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才会懂得去爱别人、爱社会。家长要常读书、常读报,让孩子感觉到读书看报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时间久了,孩子自然就会喜欢学习的。

孩子是父母的唯一,做父母的有责任、有义务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养好,不侈求孩子将来取得多么伟大的成就,只愿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拥有自信自强的心态,拥有独立的人格,对学习充满兴趣,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他人和社会充满爱。

高中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7

通过在家长学校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我会好好配合学校和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的,在家长学校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课,我深感受益非浅。在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同时,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同时也使我更加亲切地体会到,当教师难,做家长也难,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更难。做一个好的家长真是任重而道远,幸好有家长学校,通过她,使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在尽力做好家长的同时,使我在各方面也有了一些不同程度地改变和提高,现将粗浅体会浅述如下:

第一是教育观念的改变。

通过几个老师的讲座,使我了解了学校对孩子的要求,知道了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因为我感觉孩子最听老师的话,以前,我甚至这样认为,我将孩子送进学校,学好学坏就靠学校老师了,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家长要积极投入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之中,要和老师多沟通、多交流,从而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通过老师的讲座,使我明白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培养孩子的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培养良好的习惯比分数更重要。

第二掌握了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提高了教育能力。

通过学习,明白了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孩子礼貌待人,遵守各种行为规范,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要主动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经常带孩子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假期带孩子出外旅游增长知识,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尊老爱幼、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等一些好的习惯。同时,我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教育要有耐心,切忌粗暴,我亲身体会到,孩子有时的“不听话”也是有他的原因的,只要有耐心,一定能找出他犯错误的原因,也只有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第三提高自身的素质。

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就时刻充当着“老师”的角色,因此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通过听老师的讲座,让我掌握了一些亲子沟通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如何给孩子布置任务,如何处理孩子的要求和拒绝,如何处理孩子的愤怒等。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从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入手,与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同样要为人师表,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给孩子限定时间可以帮助他专心地做事情,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关于孩子成才的看法。

通过学习,明确了要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时代要求社会造就复合型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我们就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单纯追求高分、高学历,而忽视孩子个性、意志、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教会孩子与不同的人共同相处,培养孩子的交往、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及与人合作精神,让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健康发展的人。

总之,孩子毕竟还小,他分辨是非能力和良好的行为的养成,要来自平时生活中看到的,所接触的环境和接触的教育,对孩子要选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现在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做家长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艺术,在关心孩子的吃穿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各方面对他能正确引导,耐心的教育,让孩子将来成为有用之人。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难搭起良好的学校教育。当然,学校教育反过来也影响着家庭教育,孩子在学校的时间长,同学的交往和老师的鼓励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孩子的成长必须靠家校共同努力。

高中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8

我的孩子考上了北大非常好的专业(专业要的分很高),这次高考总成绩在西城是前三名以内(隐去文理),英语和语文单科成绩都在北京市前20名以内。

孩子从小兴趣爱好广泛,小时候弹钢琴——中途废了,中学时弹吉他——半截歇了,高中时吹葫芦丝——现在还有动静,就唯独画画还是其最喜欢的——铅笔画、圆珠笔画,从小到大任性画着。最爱看影片——法国《虎口脱险》,喜欢NBA,喜欢德国足球队,更喜欢F1法拉利车队的舒马赫。在去年十一舒马赫进行赛车生涯倒数第三站的时候,愣是拖全家到上海看F1去了,这要是让班主任老师知道还了得?因为学校一再叮嘱放假在家,各科要“闭门思过”。

说说课外学习,所有校外补习班,包括学校自己办的,不管花钱的免费的,孩子从不参加,即使今年寒假学校高考班加课,也是这样,挑2天顶不过去的上上。孩子认为,只要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讲,记住知识点,做好作业,就行了。可能我们觉得这说起来简单,结果能是这样吗?我想这还要检查几段式的成效:预习中的问题课上能否讲到?讲到了能否听懂?听懂后能否能记住?记住后能否能举一反三?讲不到和听不懂的,课后还要问老师同学,记不住的和举一反三的要常练习。孩子不想听已经掌握的课,认为耽误时间。其实这不能怨老师,现在的教育又不是私塾——因人施教,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基础来掌握教学进度,“快”的同学就要将就一下,所以,补习班的事情随孩子定,自己把握吧。

记得我在这里某个帖子曾说过,务必要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学习的成果跟学习时间没有绝对正比关系,但也不会出现反比。例如有的人身在内心在外,稍有风吹草动心就跑了,这点,要学习一下出家人的打坐和读经的功夫。更有学生甚至根本看不进去学不上来,听读练习左进右出,模样正确但做功无效。这样的学习效率是应该要当事“演员”和家中“观众”好好反思一下的。

我的孩子有21点左右睡觉的习惯,有F1直播的时候夜里都起来“值班”——有国外时差,但这情形不多(去年12月底舒马赫退役了,赛车就从此不看了)。春节后到高考前也没有睡觉超过22:30的,这样会保证白天上课的精神。早睡不会失眠?习惯了就好了,失眠是因为我们大人心事太多,脑子里天天上演无穷集的肥皂剧,一桩桩一幕幕的循环放映没完,小孩子没那么多事儿。

关于家长:我们对孩子的管理是“放”,放不是放纵,管也不是管死。这样管理的理由是源于孩子的自觉性非常强,对事物的看待比较理性。我们在学习上没有管理过孩子,凭其自觉,即使功课上有小过失,也没有在过错上责备过,相信孩子自会吃堑长智的。我也劝各位千万不要用过重的言语教导孩子,例如说自己的孩子笨或不如某某,看到孩子因试卷低级错误而影响成绩时,可以说:你如果做对了,考分还会更高之类的话,其实提醒的作用是一样的,没必要挫伤和戳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们的身心都是脆弱的稚嫩的,有时孩子理解不了我们刀子嘴后面藏着的豆腐心。

孩子从小学习不错,也从没给其设立过学习上的榜样——如向某某学习之类的,我们认为没必要,徒增压力。其实家长的言行举止都在影响着孩子,之所以选择经济,可能是因为我经常看些经济类文章和报道,孩子也跟着看,潜移默化了。家中所有的课外读物,孩子都看,只要感兴趣的,全捋一遍,高考冲刺阶段,也每天看书报杂志。当然太专业的就看不懂了,连环画现在还看呢,倒是不喜欢电脑游戏。

在管理孩子的事情上,我们大部分的工作就是照顾其生活起居,教育一些学校不教的中国传统文化,全是修枝剪叶的小活,没操什么太大心,移桩伐干的动静不曾发生。学校家长会12年来我从没去过,都是爱人代劳,回来沟通一下。记得今年初,家长会后爱人听取某老师意见时,其反映,虽然孩子历来是学校的第一、二名,但有时他任教的这科作业完不成,我知道后即刻与孩子沟通,委婉的问各科作业多不多,做得完吗?当得知在“雪片飞舞”时偶有舍弃,我问:会影响自己什么?回答是:做不过来就挑着做,一看就会,纯属耗时走流程的,没时间就不做了,一眼看不懂的要做,多点儿时间也认了。我没有过多责备,只是说要尊重老师,要给人面子,今后尽量减少这样的事发生。

关于社会:孩子们像破茧而出的幼虫,不谙世故,学校闭门造车的事又太多,学生极度缺乏社会实践课,关心关怀他人的机会根本没有(独生子女原因),现在的思品课政治课都是应景的教育,除了应付考试,我们家长看看都觉得空洞,再加上现今社会礼崩乐坏,也根本指望不上学校除书本以外能给孩子们教授如何做人,德育看来只能靠自己言传身教了。如今的学校除了竞赛就是评比,一切围绕着书本,围绕着升学,不让学生带上眼镜誓不罢休,说句难听的话,我们这是缺“德”的教育。孩子身上的小毛病不及时纠正,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不良习惯,这改起来就费劲了,一旦习惯变成了习性就去不掉了,有可能还会通过基因遗传下去。

上面提到了“德”,关于“德”的品行教育有很多内容,单就“积德”二字,我是这么给孩子讲的:听到过老北京骂人——“你就积点儿阴德吧!”这样的咒人“教诲”吗?知道什么是积阳德、积阴德吗?来来补课。

什么是阳德:自己的善行让人知。如署名的赈灾募捐、落款的筑路建屋等等,这些他人都可对号入座的感恩戴德。

什么是阴德:自己的善行未人知。如隐名在街头献血、埋姓于贫困助学等等,这些他人不晓只有天知的无量功德。

阳德主外,阴德主内,阳德有荣,阴德有寿。培养人的慈悲心,还要先从积阳德这初级阶段开始做起,要想让凡人抛弃世俗间的功名束缚,还要有相当的修行积累才行。当然了,积阴德的法力是最大的。在现实生活中阳德和阴德表现形式互补,各显其功。古人说:“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意思是说:品德高的人不会执着功德和名利,品德差点儿的才会计较。不过初学的人行善,难免会执着善相。我们要想脱凡入圣必须勤阳德,重阴德。

算命有言:“面由心生”,民间有语:“相随心变”,说的都是人的面相可转。这善能使鬼变成人,恶也能使人变成鬼。生活中,有的人五官挺端正但并不美,仔细想来,是其脸上每一细胞里都缺少善的内涵。有的人相貌平平,却令人感到亲切和不凡,这是其面部各细胞间“善”的组织液都“透”出来了。

这是我给孩子发的一封邮件,我看到孩子读了,不知小小年龄是否理解,但我觉得够浅显了,但愿今后能知行合一。

总之,学习没有太多捷径,要靠积累。什么叫积累,就是“累”的聚积。我孩子握笔的中指一侧有个硬结,肯定永远不会消除了,虽然这与一贯的不良持笔姿势有关,但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学习成果的积累和不良习惯的形成。

最后谈一下对知识、学问、文化、智慧这几个合成词不严格的浅显理解:

什么才叫知识,它是人们通过日常的“见闻觉知”逐渐积累起来的大百科常识。它跟上学与否没关系,再粗俗的人都会有很多知识。

什么才叫学问,它是将人们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生活中去。它跟读书多少没关系,有一技之长的工人、农民,他们可能是文盲,但手艺出众,这就是学问。

什么才叫文化,它是用所学到的“文”修正自己的行为,化掉自己的禀性,变化自己的气质。没有“化”的人应该叫“文人”,而不是“文化人”。它跟教育程度没关系,这样的人太多了。

什么才叫智慧,它是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只是更进一步地认识事务,还是在“知”的层面上,慧是相应的提出解决方案。它跟学历高低没关系,我们平常要只有智没有慧也不圆满啊。

人拙手笨地写了一天,也希望各位望子成龙的家长心想事成,课本以外的千万不要忘记教,那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义务,责无旁贷。

高中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9

我认为,高中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有必要加强。现在的高中生大都是住校的寄宿生,实行月假制,也就是每月只放一次两三天的假。由于学习忙,寒暑假也比小学初中的短。家长与孩子们相处的时间也就相对较短,家长对孩子们的影响时间短,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而高中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和性格定型期,家庭教育对他们来说犹为重要。而高中的家长都是三十多岁到四十多岁,正处在事业的高峰期,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对较少。其实教育孩子们也是这个时期家庭的一个重要任务。正如一个家长所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教育好我的儿子,让他成材。”事实上,孩子们的成材也是家长成功的一个重要体现。那么,高中阶段的家长怎样实施家庭教育,更好的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呢?我想,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和努力:

一、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爱,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意识。

很多孩子们认为家长的付出和爱是理所当然,不存在要感激和回报。没有对父母的感恩意识,是孩子们不听话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很有必要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爱,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让孩子们学会理财,养成记录收支的习惯。前美国首富、美孚石油公司的总裁,洛克菲勒,每个星期给孩子们的零花钱只有三十美分,相当于人民币2。4元。而且他要求他的孩子们每周把自己的每一笔支出都记录好,下周领零花钱的时候交父亲检查。后来,他的儿女,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而不要依靠亿万富翁的父亲。新时代要求我们在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的同时,也应该学会理财。养成记录收入和支出的习惯,就可以将自己的财富用在“刀刃上”,把自己的生活规划得井井有条,而不会由于金钱问题而时时捉襟见肘,疲于应付。学会理财,也就是学会规划人生,会理财将会使你一生受益无穷。一段时间过去后,要让孩子们算算账,一个学期,一年要用去父母多少钱。

另一个方面也要让孩子们参加一些劳动,尝试去赚钱,了解金钱来之不易,而且必须通过劳动获得。这样有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意识。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家庭教育取得理想效果的有力保证。

二、宽容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

“严是爱,松是害”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千百年来,家长教育孩子们,老师教育学生,说的最多的也是“严格要求”。的确,严格要求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使孩子们按照成人理想的模式发展,少走弯路,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范例。但是对“严格要求”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使孩子们习惯接受,不会批判的思考,个性丧失,创新意识淡薄,甚至有的孩子们心灵压抑,性格孤避,过早地失去了童真。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在今年6月末日报道的,13岁考上大学的天才儿童曾永康的悲剧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我认为对孩子们的教育,应该严格,更应该宽容。严格不是苛责,苛求,应该严而有度,严而有序,严而有理,宽容不等于放纵,放任,不等于对孩子们的问题视而不见,不等于可以原谅孩子们的所有错误,宽容更多的是对孩子们感情、心灵上的宽容,让孩子们有健康的心态在宽松的环境下接受严格的教育。

家长要处理好要求的严格与环境的宽松,过程的严格与结果的宽容的关系。宽容是对孩子们的信任,使孩子们有信心,有勇气,严格要求是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孩子们做事严格要求自己,善始善终良好习惯。

三、民主平等的交流,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自主意识

进入青春期前后的青少年,显著的特点是“变”。孩子们开始发育了,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有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们不听话了,你要东,他偏要西。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们,最主要表现是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正确理解自尊,只是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孩子们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

这个时期的孩子们,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论据不足;喜欢发表见解,却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但又容易片面;喜欢怀疑别人,却又缺乏科学依据。

因此,家长光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们是不够的,家长必须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必须了解“心理断乳期”的实质。心理断乳期,实质上是青少年们随着身心的成长发育,逐渐从依赖于父母的心理状态中独立出来,自己判断、自己解决所面临的新的问题的时期,这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要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要相信孩子们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这是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时期。

因此,家长要尊重孩子们的自尊心,要尽可能支持他们,尤其在他们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和他们平等交流,帮助他们分析事物、明辨是非,正确处理。另一方面,家长又不能过于迁就孩子们的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行为,以防孩子们以后总是用反抗的方式来要挟父母,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比较严重的反抗行为,家长可以采取奖赏训练的方法,强化孩子们的顺从行为。

四、帮助孩子们认识自己,打造孩子们的核心竞争力。

新教育理念认为:“人人有材,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个个成材”。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成材,而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是成材的必由之路。家庭教育的目的也是让自己的孩子们成材,成材的道路千万条,条条道路通罗马。

高中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10

我认为,高中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有必要加强。现在的高中生大都是住校的寄宿生,实行月假制,也就是每月只放一次两三天的假。由于学习忙,寒暑假也比小学初中的短。家长与孩子们相处的.时间也就相对较短,家长对孩子们的影响时间短,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而高中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和性格定型期,家庭教育对他们来说犹为重要。而高中的家长都是三十多岁到四十多岁,正处在事业的高峰期,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对较少。其实教育孩子们也是这个时期家庭的一个重要任务。正如一个家长所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教育好我的儿子,让他成材。”事实上,孩子们的成材也是家长成功的一个重要体现。那么,高中阶段的家长怎样实施家庭教育,更好的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呢?我想,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和努力:

一、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爱,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意识

很多孩子们认为家长的付出和爱是理所当然,不存在要感激和回报。没有对父母的感恩意识,是孩子们不听话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很有必要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爱,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让孩子们学会理财,养成记录收支的习惯。前美国首富、美孚石油公司的总裁,洛克菲勒,每个星期给孩子们的零花钱只有三十美分,相当于人民币2.4元。而且他要求他的孩子们每周把自己的每一笔支出都记录好,下周领零花钱的时候交父亲检查。后来,他的儿女,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而不要依靠亿万富翁的父亲。新时代要求我们在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的同时,也应该学会理财。养成记录收入和支出的习惯,就可以将自己的财富用在“刀刃上”,把自己的生活规划得井井有条,而不会由于金钱问题而时时捉襟见肘,疲于应付。学会理财,也就是学会规划人生,会理财将会使你一生受益无穷。一段时间过去后,要让孩子们算算账,一个学期,一年要用去父母多少钱。

另一个方面也要让孩子们参加一些劳动,尝试去赚钱,了解金钱来之不易,而且必须通过劳动获得。这样有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意识。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家庭教育取得理想效果的有力保证。

二、宽容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

“严是爱,松是害”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千百年来,家长教育孩子们,老师教育学生,说的最多的也是“严格要求”。的确,严格要求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使孩子们按照成人理想的模式发展,少走弯路,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范例。但是对“严格要求”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使孩子们习惯接受,不会批判的思考,个性丧失,创新意识淡薄,甚至有的孩子们心灵压抑,性格孤避,过早地失去了童真。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在今年6月末日报道的,13岁考上大学的天才儿童曾永康的悲剧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我认为对孩子们的教育,应该严格,更应该宽容。严格不是苛责,苛求,应该严而有度,严而有序,严而有理,宽容不等于放纵,放任,不等于对孩子们的问题视而不见,不等于可以原谅孩子们的所有错误,宽容更多的是对孩子们感情、心灵上的宽容,让孩子们有健康的心态在宽松的环境下接受严格的教育。

家长要处理好要求的严格与环境的宽松,过程的严格与结果的宽容的关系。宽容是对孩子们的信任,使孩子们有信心,有勇气,严格要求是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孩子们做事严格要求自己,善始善终良好习惯。

三、民主平等的交流,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自主意识

进入青春期前后的青少年,显著的特点是“变”。孩子们开始发育了,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有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们不听话了,你要东,他偏要西。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们,最主要表现是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正确理解自尊,只是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孩子们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

这个时期的孩子们,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论据不足;喜欢发表见解,却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但又容易片面;喜欢怀疑别人,却又缺乏科学依据。

因此,家长光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们是不够的,家长必须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必须了解“心理断乳期”的实质。心理断乳期,实质上是青少年们随着身心的成长发育,逐渐从依赖于父母的心理状态中独立出来,自己判断、自己解决所面临的新的问题的时期,这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要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要相信孩子们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这是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时期。

因此,家长要尊重孩子们的自尊心,要尽可能支持他们,尤其在他们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和他们平等交流,帮助他们分析事物、明辨是非,正确处理。另一方面,家长又不能过于迁就孩子们的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行为,以防孩子们以后总是用反抗的方式来要挟父母,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比较严重的反抗行为,家长可以采取奖赏训练的方法,强化孩子们的顺从行为。

四、帮助孩子们认识自己,打造孩子们的核心竞争力

新教育理念认为:“人人有材,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个个成材”。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成材,而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是成材的必由之路。家庭教育的目的也是让自己的孩子们成材,成材的道路千万条,条条道路通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