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归园田居》读后感(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归园田居》读后感 篇1
种豆南山,草盛苗稀,有人说这是因为陶渊明初归田园,不熟悉农务。其实他的田主要不是自己耕种的,他只是参与部分劳动,这话说得没有意思。组诗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有“开荒南野际”之句,可以证明南山下的土地是新开垦的。所以不适合种其它庄稼,只好种上容易生长的豆类。这道理种过田的人都懂得。如果不考虑运用典故的因素,这两句就像一个老农的闲谈,起得平淡,给人以亲切感。
草盛就得锄,所以一早就下地了。这是纪实。但“理荒秽”三字,用得比较重,似乎别有用心。杨恽诗中“芜秽不治”,是比喻朝廷之荒乱。那么,在陶渊明看来,社会的混乱,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是因为许多人脱离了自然的生活方式,玩弄智巧,争夺利益,不能自拔。于是天下战乱纷起,流血无尽。“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诗表明陶渊明把自耕自食看作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根本道理。所以,“理荒秽”,亦包含了以自耕自食的生活方式纠治整个社会的“芜秽”之深意。
“带(戴)月荷锄归”,说明整整干了一天。陶渊明毕竟不是真正的农民,既有僮仆和他一起下地,即使他干起活不那么紧张劳累,这一天也够受的。但他的心情却很愉快。因为没有好心情,写不出这样美的诗句。
月光洒遍田野,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往家走,这是多么漂亮的画面!另一首诗中,陶渊明对田间劳动说过这样的话:“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身体虽然疲劳,却避免了许多患害。这不但包括兵凶战厄,也包括人群间的尔诈我虞。在劳作中生命显得切实、有力,所以是愉快的,美的。
因为是新开垦的土地,道路狭隘,草木却长得高。天时已晚,草叶上凝结了点点露珠,沾湿了衣裳。“衣沾不足惜”,把这么一件小事提出来,强调一句,好像没有什么必要。衣服湿了,确确实实是没有什么可惜的,陶渊明这么一个豁达的人,按理不应该去说它。但“衣沾”并不只是说衣服被打湿而已,而是一个象征。
从前做官,虽然不舒服,总有一份俸禄,可以养家活口,沽酒买醉。辞官隐居,生活自然艰难得多,田间劳动,又不是他这么一个读书人所能轻易胜任的,而且这种境况还将持续下去。高蹈避世,说起来容易,没有多少人能做到。陶渊明自己,也是内心中“贫富长交战”的。只是诗人不愿说得太远、太露,以致破坏整首诗的气氛,只就眼前小事,轻轻点上一笔。
“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愿”,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坚持人生的理想,以真诚的态度、自然的方式,完成这一短暂的生命。这太重要了。所以一切艰难,与此相比,都变得微不足道。而自己确做到了“愿无违”,也是颇值得自我欣赏的。
用浅易的文字,平缓的语调,表现深刻的思想,是陶渊明的特长。即使读者并不知道诗中运用了什么典故,单是诗中的情调、气氛,也能把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传送到读者的内心深处。
诗人躬耕田亩,把劳动写得富有诗意。“种豆南山下”,多么平淡的口语;“带月荷锄归”,多么美的画面。语言平淡而意境醇美,这就是陶诗的独特风格。
《归园田居》读后感 篇2
每次读陶渊明的诗,都如同进行一次心灵的洗礼,顿时感到轻松了许多,清新了许多。读他的诗不累,不乏。他写的就是了最平常不过的乡村、农田、宅院,就是乡村中最常见的鸡鸣、狗吠、炊烟。平淡、质朴,不华美也不绚丽,但正是诗人这不事雕琢的平淡与朴素,才让我们倍感他的坦率与真诚,让我们在与诗人促膝而谈之中体会到他大智若愚的生存智慧。
陶渊明的率性首先表现在他毫不掩饰自己回归田园的真实意图:“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直言快语,不绕弯子,不去回避,开门见山地道出了自己回归田园的的原因——本性使然。不具备适应世俗尔虞我诈、迎来送往的需求,天生就喜欢自然界的山山水水。而过去在官场(尘网)中的生活,完全是一种错误的选择。在这“三十年”的“尘网”中,作者如同被关押在笼中的小鸟、蓄养在小池中的鱼儿,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旧林”和“故渊”。“羁鸟“”池鱼“两句,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将作者对自由的强烈渴望和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恶表露无遗。
陶渊明的率性还表现在他不刻意去美化乡间生活的优越,他给我们呈现的是田园生活真实的一面,他努力渲染的是适合本性之后的充实与快乐。这里,有开荒种田的艰辛,也有草屋的简陋。但守住了固有的本性“拙”,却让作者感到虽苦犹乐。“拙”有“笨拙”、不适合之意。联系作者一生的生活经历,我们不难看出,“拙”字应指作者不善逢迎、不屑钻营的本性与傲骨。“拙”是作者的自嘲,也是世俗的偏见,更是作者固守“不为五斗米折腰”做人准则的体现。在这片可以自由驰骋天性的空间里,作者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宅院不大,占地也有十亩左右;房间不多,也有八九间的模样。虽是陋室,但居者欣然。庭院里是清静的,没有言不由衷的“尘杂”,房间是充裕的,还有富余的闲置地儿。在这看似简单的数字罗列中,我们看到了作者那种充分的满足:物质的东西无需太多,只要有精神上的自由和适意的生活环境!
陶渊明的诗以坦率真诚著称,但如果只有坦率和真诚恐怕难以赢得后人的尊崇和景仰。他的诗歌看似平淡,细读则趣味横生;看似如话家常,细品则蕴含着人类生存的大智慧。在人人追逐名利、唯恐权势不足的封建社会,他能够看透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毅然辞别官场,回归田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精神上的安逸,这在当时,需要足够的勇气,也需要非凡的智慧。
陶渊明干净利落地走出了官场,以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少有的勇气回到了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陶渊明这一“归”可真的是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他在田园中过得悠闲而诗意:房前春来桃花艳如霞,李树花开白如玉;桃李结实之日,树下读书、纳凉,随手摘下一颗,放入口中,甘甜芬芳,直入肠胃。屋后杨柳浓阴如盖,掩映房宅;闲来对窗弄琴,绿叶婆娑而和。这种诗意的闲适和享受,只属于内心纯净、胸无纤尘的智者。只有完全抛弃了世俗杂念的人,才能将自己的身心完全贴合到这纯朴的风景之中,才能在平常的乡村景物中,感受到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的美好。
陶渊明将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田园的怀抱,田园也以其特有的.灵秀滋养着他的诗心。于是,在秀美的田园风光中,他有了那么多真实而贴切的体验。他能从深巷中的“狗吠”和桑树颠的“鸡鸣”中听出更为辽远而深刻的宁静;从傍晚时分远处依稀可见的村落和袅袅升起的炊烟中,看到朦胧而苍茫的悠闲;能从无“尘杂”的“户庭”中和略有“余闲”的“虚室”中,体会到“心远地自偏”的清静。内心的惬意和乡村的安详平和融为一体,逃离“樊笼”重返“自然”的快乐,真是无法形容。诗人笔下的“自然”具有双重含义,既指客观存在的山水田园,也指回归本性,顺应本性的自在、本真的生活。“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句,巧妙地照应了前面的“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两句,又点明了全诗的中心,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真谛的彻悟和对无拘无束理想境地的追求。
人生苦短,有限的生命弥足珍贵。尊重生命的本意,顺应个体的个性需求,在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过自己喜欢过的日子,这是以人为本社会的基本前提。我们吟咏陶诗,感叹陶诗的清纯和美丽,更应从陶诗率真平和的意境中,悟出生存的智慧,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追寻生命的意义。
《归园田居》读后感 篇3
种豆南山,草盛苗稀,有人说这是因为陶渊明初归田园,不熟悉农务。其实他的田主要不是自己耕种的,他只是参与部分劳动,这话说得没有意思。组诗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有“开荒南野际”之句,可以证明南山下的土地是新开垦的。所以不适合种其它庄稼,只好种上容易生长的豆类。这道理种过田的人都懂得。如果不考虑运用典故的因素,这两句就像一个老农的闲谈,起得平淡,给人以亲切感。
草盛就得锄,所以一早就下地了。这是纪实。但“理荒秽”三字,用得比较重,似乎别有用心。杨恽诗中“芜秽不治”,是比喻朝廷之荒乱。那么,在陶渊明看来,社会的混乱,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是因为许多人脱离了自然的生活方式,玩弄智巧,争夺利益,不能自拔。于是天下战乱纷起,流血无尽。“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诗表明陶渊明把自耕自食看作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根本道理。所以,“理荒秽”,亦包含了以自耕自食的生活方式纠治整个社会的“芜秽”之深意。
“带(戴)月荷锄归”,说明整整干了一天。陶渊明毕竟不是真正的农民,既有僮仆和他一起下地,即使他干起活不那么紧张劳累,这一天也够受的。但他的心情却很愉快。因为没有好心情,写不出这样美的诗句。月光洒遍田野,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往家走,这是多么漂亮的画面!另一首诗中,陶渊明对田间劳动说过这样的'话:“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身体虽然疲劳,却避免了许多患害。这不但包括兵凶战厄,也包括人群间的尔诈我虞。在劳作中生命显得切实、有力,所以是愉快的,美的。
因为是新开垦的土地,道路狭隘,草木却长得高。天时已晚,草叶上凝结了点点露珠,沾湿了衣裳。“衣沾不足惜”,把这么一件小事提出来,强调一句,好像没有什么必要。衣服湿了,确确实实是没有什么可惜的,陶渊明这么一个豁达的人,按理不应该去说它。但“衣沾”并不只是说衣服被打湿而已,而是一个象征。从前做官,虽然不舒服,总有一份俸禄,可以养家活口,沽酒买醉。辞官隐居,生活自然艰难得多,田间劳动,又不是他这么一个读书人所能轻易胜任的,而且这种境况还将持续下去。高蹈避世,说起来容易,没有多少人能做到。陶渊明自己,也是内心中“贫富长交战”的。只是诗人不愿说得太远、太露,以致破坏整首诗的气氛,只就眼前小事,轻轻点上一笔。
“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愿”,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坚持人生的理想,以真诚的态度、自然的方式,完成这一短暂的生命。这太重要了。所以一切艰难,与此相比,都变得微不足道。而自己确做到了“愿无违”,也是颇值得自我欣赏的。
用浅易的文字,平缓的语调,表现深刻的思想,是陶渊明的特长。即使读者并不知道诗中运用了什么典故,单是诗中的情调、气氛,也能把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传送到读者的内心深处。
诗人躬耕田亩,把劳动写得富有诗意。“种豆南山下”,多么平淡的口语;“带月荷锄归”,多么美的画面。语言平淡而意境醇美,这就是陶诗的独特风格。
《归园田居》读后感 篇4
已经不记得是第几回在课本上看到先生之作了。先生之所居,神州也。神州之地甚广,故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而先生家堂前院后都是菊,亦有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人就多闻先生爱菊之情切,甚于一提及先生就不得不想起他家东篱下一簇簇的芳华。大抵都是金黄的明灿的,像那些姚黄魏紫豆绿墨撒金多是不合先生品性的,它们许太娇嫩,禁不住南山下的秋风,也就没能来陪伴先生,而成了皇家园苑的风景。爱菊如痴、视菊如命的先生倒在凄风冷雨中落了个洒脱。后人便说“秋丛绕舍似陶家”或是“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先生慕菊,菊亦慕先生否?
先生自己也是说本性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又绝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又为何“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样的案牍劳形、污浊官场不正是束缚先生的樊笼吗?先生怎能不向往自由的世界呢?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得了什么,而是不想做的事没人能强迫你做。先生可谓是得了真自由,从此躬耕隐居,一代名士自风流!误入歧途算不幸,得以返归是万幸。一旦羁鸟回旧林、池鱼归故渊、先生归田园,愉悦之心得无异乎?自此“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十多亩薄田、八九间草屋不觉困苦,凡享受着榆柳成荫、桃李争妍、东篱从菊与君伴、袅袅烟缓缓飘升入那青青天、深深巷声声吠共赏轮夕阳圆、矮矮篱阵阵鸣飘出了桑树颠。多像世外桃源!就是世外桃源!
原先被世俗的规矩羁着,伸展不开了拳脚。羁着、压着一腔愤懑、整整三十年!而今房前屋后无尘世杂务,简陋屋中清清闲闲。终于释了重负,了无矫饰的心摒弃繁华、清静淡然。
先生性慕高洁、爱菊好酒。尘世纷杂半生、官场沉浮几载;已而复获自由,宅院树木、村落炊烟。似涓流之入真淳海、以淡墨绘天成田园。留诗126首,人私谥“靖节”,自郝“五柳”。
《归园田居》读后感 篇5
在纷杂的世界上生活久了,身上难免惹上俗气。“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其实我们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属于自然的。我们热爱自然风物,向往并追求自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大概是陶渊明的遗憾追悔吧。在官场中浑浑噩噩地挣扎了数年,改变不了社会的肮脏,只得借着自己的一身傲骨,返回田园。正所谓“羁鸟”“池鱼”,都是失去了自然本性的事物,陶渊明在这里自喻,表明自己也如同这“鸟”和“鱼”一般失去了天性的自由,可“恋旧林”“思故渊”却告诉读者,他虽暂时失去了天真本性,但他却有着回归自然、归隐田园的精神追求,这也为下文写到真正的归隐田园做了铺垫。
那么回到田园后的生活如何呢?陶渊明只求开荒于南野,在田园中固守天真本性了。他此刻的心情大概是轻松和欣喜吧。回到家中,拥抱自然,守着方宅土地十几亩,住着茅草房舍八九间,纵使并不富裕,没有奢侈的生活,但陶渊明的心之所向便如此了。简单自然在榆柳遮檐、桃李绕院那清雅、质朴、别致的环境中,生活是对精神的濡养,远远房舍错落有致,袅袅炊烟悠然升起,邻人家的狗的吠叫声,公鸡在桑树颠肆意打鸣。这些小小的细节,尽透着归隐田园的惬意,漫着温柔情怀,也正是陶渊明之所爱。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在这样的环境中,再无世俗的纷杂忧烦。陶渊明在归隐之地伴青山隐隐、流水潺潺,体悟生命真谛,感受自然的神奇治愈能力,这是实现精神追求后的收获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从官场的束缚中逃脱,回归心之所向的田园,找到自己心灵的寄托,余生的正确归宿。
陶渊明从失去本性到收获自由,能够脱出世俗的藩篱,是因为他的高雅的人生追求。现在的我们,之所以感到空虚,好似在茫茫大海中失去了方向,甚至时常对世界产生失望,那是因为我们还未找到自己的精神追求。精神追求是我们努力的一种推动力,我们只有找到并实现自己的“田园理想”,未来的生活才会有所收获。
《归园田居》读后感 篇6
在世俗的尘埃中混混沌沌,时间久了,自然就心生倦意。无意中又一次读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顿觉神清气明。忍不住反复吟读,并粗浅解读,希望没有误解五柳先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这千古一唱,耐人寻味,生命智慧,尽在其中。“归隐”可能曾经是许多人的梦想。但是很多人只是在不得意的时候暂时逃避,真正能够像陶渊明一样,饱含深情并坚决地喊出“归去”的,“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从《归园田居》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归隐不是逃避,不是矫情,不是无奈,不是无路可走时唯一的选择。
“归去来兮!”一个“归去”,富含着对故乡、对心灵归属地的确认,“有四方之事”和“风波未静”的官场对诗人来说只是“异地”,是“异乡”,是个人精神无法生根的“漂泊地”。在漂泊中,牵挂心灵的.永远是故土田园。“田园将芜”,自己的精神又何尝不是近乎荒芜呢?庭院中的松菊似乎也在思念着诗人吧?否则,如何会与诗人一样在思念中日渐憔悴?
“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表明作者的归隐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不是源于外界的“仕途不意”,而是一种深刻的反思,是对前途和命运的理性抉择,是源于对自己本性的思考和保持。在这里,陶氏的“归去”源于“知止”和“自知”的智慧,他的归田之喜是一种智者的喜悦,正是这种智慧,使陶渊明显示出与当时及后世诸多“隐士”的不同。
看,无论是庭中孤松,还是山间闲云,田园的一草一木都值得他留恋往返。亲戚晤谈,弹琴读书可以乐其心;参加春耕,登山巡壑可以快其意。或登高舒啸,临流赋诗。从此,孤寂、惆怅与他绝缘。虽然人生有限,但他既不要求富贵,更不期望仙境,所以只愿眼下时光美妙,自己融入其中,孤往独游,无忧无虑,了此一生。
他已经确认官场的生活是耗费生命,完全应该抛弃。因为“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啊。
所以说,他的归隐是对官场的主动放弃之归,是执著人生寻找真我之归。他不狂放,不沉沦,岁生命和自然满怀真挚和热爱,他所做的是追求内在的生命自由,将心灵寄托与田园,在平凡的现实中将主观情感与自然万物合一,在耕读觞咏中咀嚼人生的真正价值,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大解脱。
任世事变迁,世态炎凉,唯我不变,所求不变,就是顺应天性,放浪于自然大化之中。这一刻,他感到分裂的人格终于弥合,自我在多年艰难的寻求和痛苦徘徊之后蝉蜕而出。人生因此而圆满。
能够找到心灵归属的人都是幸福的,陶渊明也是幸福的。陶渊明的幸福还在于他有个温柔可人的妻子。《归园田居》中并没有刻意写到那个可爱的女人,但是,她的形象却在陶渊明的文字中清晰的凸现。想想,会有多少人对“不争气”、不求上进、不能把官做得更大进行讥讽、抱怨、责备、甚至怨恨,可是这个女人却一声没出,尊重和理解了丈夫的选择,善解人意的安排家里人欢迎辞官归来的陶渊明,让他感到轻松;温酒让陶渊明尽兴,让他感到温暖;处理好家里的各种事务让他无忧无虑……这些事情说起来好像很简单,真正要做到,却又是那么不容易。
滚滚红尘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找到寄托自己身心的真正的归属地,找到最适宜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不找到有多少人可以像陶渊明一样,有一个熨贴的,知心的伴侣。
“归去来兮!”只是,你找到了自己的家园吗?
《归园田居》读后感 篇7
金菊如你,献向空谷的是馥郁芳华;青松如你,留给峭壁的是峥嵘耸翠。只因为你便是你,不束缚于尔虞我诈的官场,不挣扎于世俗礼教的规矩,一壶酒,一只菊,一生便足矣。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你日日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你常常仰天长叹“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你欣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人间烟火;你崇尚“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舒适;你更向往“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你的心之所向。
你,便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晋代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名潜。别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在老庄盛行的年代,诗人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便倾心于自然,于是便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天性。又爱琴书,“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他的身上,同时具有到家和儒家之思想。
二十岁时,陶潜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岁月变迁,那年丁母忧回浔阳居丧,三年丁忧期满,再度出仕,但却仍眷恋田园,“日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山河更替,诗人动荡于仕与耕间十余年,便心如止水,看透了官场生活。自那时,心怀田园的他,便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诗人也曾心怀天下,热衷官场,可当他独立于浊世间,与那虚伪的官场格格不入时,他便毅然辞官归隐,不问世事。
他远离尘世,归隐田园,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他的田园生活很悠闲、宁静。一排排的榆柳垂在檐后,夏日浓阴,幽静清凉。桃李排列于堂前,仿佛篱前还有一簇簇幽幽香菊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草屋堂前,幽深的小巷不时地传出几声狗吠,鸡在桑树之巅自由地啼鸣。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超尘脱俗的清闲与旷达。
离开尘世,远避喧嚣,是他人生的选择。官场世俗中,他背负了太多岁月的阴影,这让他发觉自己如同“羁鸟”沉溺于尘世,必定让他丧失了未来,于是,他离开了尘世。回乡的孤船映着月辉,他的衣袖随风飘摇。那时,他拥有着几分坦然,几分欢喜,醉饮山中泉,醒拾岩中兰;与鸟对唱,与蝉共吟。他像一位羽化之仙,飘飘然而遗世独立。试问,古往今来何人可与之共言?
现代社会无非只是车马喧,功利横行,追名逐利。陶渊明若在如今寻知己,恐是难矣。现代人的忙碌,使他们没有观松赏菊,饮酒赋诗之雅趣。特别在某些以气干青云自诩之人的心中,这“中国第一隐士”官场失意便避世无为的态度让他们不屑。可我想说,争名夺利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避世隐居则是一种超尘的生活境界。其中之味,各自品尝,只是如今像陶潜般拥有明月般的纯净归隐之心的人日益稀少,可能那是一种后人难矣超越的境界。在陶渊明心中,只有在他心中,那生活才可比仙境,而他的选择,便是一种大智慧。
捻一朵菊花,掬一捧清泉,饮一杯淡酒,吟一首雅诗,污浊尘世乱不了你的心扉,你仍是那困不住的鸟,是那故渊中的池鱼,你如朝圣者般朴素豁达,圣洁高雅!只因是你,永远的你!
《归园田居》读后感 篇8
种豆南山,草盛苗稀,有人说这是因为陶渊明初归田园,不熟悉农务。其实他的田主要不是自己耕种的,他只是参与部分劳动,这话说得没有意思。组诗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有“开荒南野际”之句,可以证明南山下的土地是新开垦的。所以不适合种其它庄稼,只好种上容易生长的豆类。这道理种过田的人都懂得。如果不考虑运用典故的因素,这两句就像一个老农的闲谈,起得平淡,给人以亲切感。
草盛就得锄,所以一早就下地了。这是纪实。但“理荒秽”三字,用得比较重,似乎别有用心。杨恽诗中“芜秽不治”,是比喻朝廷之荒乱。那么,在陶渊明看来,社会的混乱,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是因为许多人脱离了自然的生活方式,玩弄智巧,争夺利益,不能自拔。于是天下战乱纷起,流血无尽。“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诗表明陶渊明把自耕自食看作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根本道理。所以,“理荒秽”,亦包含了以自耕自食的生活方式纠治整个社会的“芜秽”之深意。
“带(戴)月荷锄归”,说明整整干了一天。陶渊明毕竟不是真正的农民,既有僮仆和他一起下地,即使他干起活不那么紧张劳累,这一天也够受的。但他的心情却很愉快。因为没有好心情,写不出这样美的诗句。月光洒遍田野,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往家走,这是多么漂亮的画面!另一首诗中,陶渊明对田间劳动说过这样的话:“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身体虽然疲劳,却避免了许多患害。这不但包括兵凶战厄,也包括人群间的尔诈我虞。在劳作中生命显得切实、有力,所以是愉快的,美的。
因为是新开垦的土地,道路狭隘,草木却长得高。天时已晚,草叶上凝结了点点露珠,沾湿了衣裳。“衣沾不足惜”,把这么一件小事提出来,强调一句,好像没有什么必要。衣服湿了,确确实实是没有什么可惜的,陶渊明这么一个豁达的人,按理不应该去说它。但“衣沾”并不只是说衣服被打湿而已,而是一个象征。从前做官,虽然不舒服,总有一份俸禄,可以养家活口,沽酒买醉。辞官隐居,生活自然艰难得多,田间劳动,又不是他这么一个读书人所能轻易胜任的,而且这种境况还将持续下去。高蹈避世,说起来容易,没有多少人能做到。陶渊明自己,也是内心中“贫富长交战”的。只是诗人不愿说得太远、太露,以致破坏整首诗的气氛,只就眼前小事,轻轻点上一笔。
“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愿”,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坚持人生的理想,以真诚的态度、自然的方式,完成这一短暂的生命。这太重要了。所以一切艰难,与此相比,都变得微不足道。而自己确做到了“愿无违”,也是颇值得自我欣赏的。
用浅易的文字,平缓的语调,表现深刻的思想,是陶渊明的特长。即使读者并不知道诗中运用了什么典故,单是诗中的情调、气氛,也能把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传送到读者的内心深处。
诗人躬耕田亩,把劳动写得富有诗意。“种豆南山下”,多么平淡的口语;“带月荷锄归”,多么美的画面。语言平淡而意境醇美,这就是陶诗的独特风格。
《归园田居》读后感 篇9
在感到疲惫或者厌倦的时候,我总是能想出办法来进行自我解脱,找一个没有人的角落,泡一杯淡淡的茶,读上一两首意境幽远的古诗,让心绪在茶香和书页里渐渐地沉淀。
这也许算得上是一种精神疗法,是用外物来转移内在的注意。但它的效用并不是无条件的,首先茶水一定要清香幽淡,至于选择的诗,更必须是宁静怡然的那种。“冷冷清清,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固然大悖其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慷慨激昂也没有什么助益,还是回头去找陶渊明先生吧,“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淡泊中透出家园般的温馨,我闭上眼睛,在袅袅升腾的茶香里,仿佛又回到了从前那平静而不知愁的岁月。
陶渊明本人就是田园的儿子,他在俗世红尘中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在经历了宦海浮沉的磨难之后,他疲惫了,厌倦了,迫不及待地回归到田园那自由自在的天地中去,“飞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那个远离纷扰的世界,才是他真正的来源和归宿。他的归隐田园,是出自一种本能的恋慕,没有任何的矫情,没有任何的无奈,只是一个流浪的游子回到自己的家园。
他在田园中完全地沉醉于真心的快乐,摆脱了一切的拘束,也许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是多么地令人艳羡。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为生活忙忙碌碌,总要说一些不愿说的话,做一些无可奈何的事,天长日久,任谁都会产生疲惫和厌倦,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足够的幸福去找到那个长久的解脱。真正的幸福就来自心中的桃花源,在尘嚣扰攘中不断跋涉的我们,所做的就是不断地追寻。
《归园田居》读后感 篇10
在世俗的尘埃中混混沌沌,时间久了,自然就心生倦意。无意中又一次读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顿觉神清气明。忍不住反复吟读,并粗浅解读,希望没有误解五柳先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这千古一唱,耐人寻味,生命智慧,尽在其中。“归隐”可能曾经是许多人的梦想。但是很多人只是在不得意的时候暂时逃避,真正能够像陶渊明一样,饱含深情并坚决地喊出“归去”的,“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从《归园田居》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归隐不是逃避,不是矫情,不是无奈,不是无路可走时唯一的选择。 “归去来兮!”一个“归去”,富含着对故乡、对心灵归属地的确认,“有四方之事”和“风波未静”的官场对诗人来说只是“异地”,是“异乡”,是个人精神无法生根的“漂泊地”。在漂泊中,牵挂心灵的永远是故土田园。“田园将芜”,自己的精神又何尝不是近乎荒芜呢?庭院中的松菊似乎也在思念着诗人吧?否则,如何会与诗人一样在思念中日渐憔悴? “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表明作者的归隐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不是源于外界的“仕途不意”,而是一种深刻的反思,是对前途和命运的理性抉择,是源于对自己本性的思考和保持。在这里,陶氏的“归去”源于“知止”和“自知”的智慧,他的归田之喜是一种智者的喜悦,正是这种智慧,使陶渊明显示出与当时及后世诸多“隐士”的不同。 看,无论是庭中孤松,还是山间闲云,田园的一草一木都值得他留恋往返。亲戚晤谈,弹琴读书可以乐其心;参加春耕,登山巡壑可以快其意。或登高舒啸,临流赋诗。
从此,孤寂、惆怅与他绝缘。虽然人生有限,但他既不要求富贵,更不期望仙境,所以只愿眼下时光美妙,自己融入其中,孤往独游,无忧无虑,了此一生。 他已经确认官场的生活是耗费生命,完全应该抛弃。因为“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啊。 所以说,他的归隐是对官场的主动放弃之归,是执著人生寻找真我之归。他不狂放,不沉沦,岁生命和自然满怀真挚和热爱,他所做的是追求内在的生命自由,将心灵寄托与田园,在平凡的现实中将主观情感与自然万物合一,在耕读觞咏中咀嚼人生的真正价值,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大解脱。 任世事变迁,世态炎凉,唯我不变,所求不变,就是顺应天性,放浪于自然大化之中。这一刻,他感到分裂的人格终于弥合,自我在多年艰难的寻求和痛苦徘徊之后蝉蜕而出。人生因此而圆满。 能够找到心灵归属的人都是幸福的,陶渊明也是幸福的。陶渊明的幸福还在于他有个温柔可人的妻子。《归园田居》中并没有刻意写到那个可爱的女人,但是,她的形象却在陶渊明的文字中清晰的凸现。想想,会有多少人对“不争气”、不求上进、不能把官做得更大进行讥讽、抱怨、责备、甚至怨恨,可是这个女人却一声没出,尊重和理解了丈夫的选择,善解人意的安排家里人欢迎辞官归来的陶渊明,让他感到轻松;温酒让陶渊明尽兴,让他感到温暖;处理好家里的各种事务让他无忧无虑……这些事情说起来好像很简单,真正要做到,却又是那么不容易。 滚滚红尘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找到寄托自己身心的真正的归属地,找到最适宜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不找到有多少人可以像陶渊明一样,有一个熨贴的,知心的伴侣。 “归去来兮!”只是,你找到了自己的家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