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生读书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教育学生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4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育学生读书心得体会 篇1
读书,就一个人而言,正如莎士比亚的诗:“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虽然是教育类书籍,却不同于以往我们常见的那种书卷气,案例分析式讲评,几乎可以涵盖一线老师平时教育中的所有常见问题,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给我一种思想的启迪:教师在教育中出了问题是因为没有寻根求源,而当了情绪的奴隶,使自己的工作陷入非智慧的体力化;学生出了问题,也是因为教师不够了解孩子的原因,不仅要了解孩子的成长史、家庭教育,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喜欢什么、害怕什么;师生关系是最为微妙的,远近皆有度,远近皆因情绪而产生不同的学问;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在现实并不理想,这就指导我们有很大的必要性要花精力指导家长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在教育的源头疏堵漏洞,这是使自己的工作趋于轻松的必由之路;管理孩子不如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这话一点不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就是一本好书,读了书中的`那一个个案例,及王晓春老师的精辟点评,受益匪浅。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爱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
爱究竟是什么?它像空气一样,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但又因为它无影无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矗。《爱的教育》中有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我们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没有功利性的,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是一个无意的微笑,让孩子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感受爱,并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这是王晓春老师点评案例1的标题。是啊,对学生每个老师都倾注了爱,但爱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我们的身边,这种现象数不胜数。学生病了,老师上门探望,课落下了,利用业余时间补;校内跌了,碰了,小心呵护,及时与家长联系。但结果不一定如你所想,可能会令其家长感动,令周围的同仁称赞。但有时真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我想,收效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是我的教育智慧还不够,没有能解决他真正的心理问题,客观的家庭问题等。
学生之间打打闹闹,斗嘴绊脚,我总认为是小儿科的事,所以总是用很简单的谈话和互相道歉来解决。却很少会想到去找找发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是它自身的,还是和家庭环境有关。王老师告诉我们,学一点心理学,走进一点学生,花一点耐心,这样我们的收获会让我们惊喜。
如何走进孩子的世界,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词——换位思考。并不陌生,却有那么陌生。它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让我豁然开朗,使我不断设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换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换位思考让我不知不觉地走进孩子的心灵,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细腻、透明、五彩的童心,换位思考成了我和孩子们零距离沟通的一条无障碍通道。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应当把阳光洒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心田,要化更多的心思去了解他们、研究他们。”一语道出我们班主任比别人更要用心,不仅对每一个学生用心,要用心关注“优秀生”、“灰色儿童”、“潜能生”,慧眼识金,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助其自主成长。做教师的千万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变数”,在发展,在变化,教师对他们投入细致的感情,加温到一定程度,他们会成长,会进步。
每个学生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些宽容和鼓励,多给他们一些关注,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
教育学生读书心得体会 篇2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一口气读完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
我深深地被小说中的一个个平凡人物但有着崇高的思想品质而感动。这本小说没有任何的豪情壮语,也没有任何的虚假,而是通过对生活的朴素,让人们知道什么是爱。
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名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无限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情,老师对同学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只是一个萍水相逢的微笑,而老师给学生的爱更是影响孩子的一生。
老师的爱是一种依恋的心情,是一种奉献精神,是一种极端负责的态度,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在书中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利柯的眼光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爱。我记得有一次,安利柯的朋友不小心把一位老人打伤了,那位朋友和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去向那位老人道了歉,并把自己最心爱的邮册送给了他。过了几天,那位老人的伤痊愈了,他不仅亲自去学校看伤害自己的人,还把邮票册坏给了他。
这就是爱,是爱使他勇敢的承认错误;是爱使老人原谅了他。没有爱就不会发生这一切。爱在任何地方,只要你有心,就一定能感受到爱。
如果我们从小就知道爱,给予和帮助别人而不图回报。人们就会因富有爱心而善良,世界就会以充满爱心而美好。
教育学生读书心得体会 篇3
新教育行动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我们也积极的参与其中。又一次的读了《新教育》这本教育典著,又一次的豁然开朗,又一次的被深深的震撼。
再一次的重读《新教育》,这一次对它的理念“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也燃起我对教育的新的期望。教育也可以是幸福的、完整的。这句话,不只说我们教师要过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学生也应该是幸福的。
这本书中我最欣赏的一句话是:行动就有收获。朱永新教授说的是,只要你去做,你就能行;只要你去做你就会成功。是的,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我们总是想要的、希望的很多,而实现的却很少。原因有很多种,自身的惰性,是最重要的是,没有去行动,没有去坚持。我们不需要华而不实的话语,我们不需要夸夸其谈的口号,我们只需要踏踏实实的去做、去行动,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而整本书里,我感受最深的是没有教师的幸福,就不会有快乐的学生。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支撑点,一切为了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共同发展进步。让教师和学生一样,也能享受教育的幸福感和愉悦感。我们校长也常说,一个学校发展的最最核心的的东西就是教师用自己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进而去影响学生的成长。那就很清楚了,如果没有教师的成长,也就不会有学生的成长;没有教师的快乐就不会有学生的快乐。教师不快乐,他就没有激情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那么幸福的教育生活从何而来?
一个人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让我们精神起来!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把阅读当成一个自己的习惯,就像每天起床、吃饭一样,每天读每天都有收获。在收获中成长,在收获中快乐,自己快乐,孩子们也就快乐了。
朱永新教授还说过:“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态度,真正的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每个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的精神。这样每一个老师、每一位学生都要成功、都会成功。
为师者,不断提高自己,用心阅读,用心成长,用心总结。让我们在新教育这条路上,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平坦。
教育学生读书心得体会 篇4
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才真正知道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只有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会享受爱。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四年级的男孩安利柯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了他身边各种各样的感人小故事,记录了他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所积累的爱,他一天感受一点.一天反思一点,每天都在爱中成长。
书中每一篇文章都使我很受感动.其中影响最深的是一个清扫烟筒的小孩,把清扫烟筒赚来的铜币弄丢了,他不敢回家,于是路过的`同学都用自己的钱币来帮助他,没有带钱的同学就把自己的鲜花赠给他。使我觉得一个人有了一颗无私的爱心,就会是一位拥有一切高尚品质的人。在了解到我们学校有位同学得了重病之后,我就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零花钱全部捐献。在别人遇到困难时需要帮助时,我也会伸出援助之手。在现实生活中像吴菊萍阿姨遇到两岁女童从十层楼坠落时,她毫不犹豫的伸手一接,自己的手臂粉碎性骨折,但给妞妞带来生的希望。这是多么感人的爱呀!
读了这本书,我深刻的感受到家人之间.朋友之间.同学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爱。我们要学会互相帮助.要学会宽容.要学会理解别人,当别人在有困难的时候应尽力去帮助他。
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世界永远充满爱。
教育学生读书心得体会 篇5
星期三,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这本书让我受到了教育。
其中《意外的事件》最令我感动。勇敢的罗贝蒂为了救一个陌生的孩子被马车撞倒,轧伤了。他冲向了马车,救了孩子的举动,不仅使在场的人惊呆了,也令我感撼,他不顾自己的生命,救了那个孩子,真勇敢!
社会上无时无刻充满爱,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等。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世间的“爱”是永恒的,没有爱,就没有一切,一个人心里有别人,总能为他人着想,并有爱的奉献。甘愿为社会付出真情和爱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因此,爱,使我们心灵相通,爱,使世界不再孤单。
教育学生读书心得体会 篇6
暑假时看了《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心里感慨良多。从根本上说,尽管东西方文化上存在差异性,尽管东西方在人种上也存在差异,其实育儿理念是一致的。本书是从理念和具体操作的层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体会到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乐趣。读书的收获是读完后忘却内容而沉淀在思想深处的东西。没有一本书可以完全教会我们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关键要能掌握其精髓,这样,我们才能在遇到任何问题和困惑时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采取科学的方法,只要努力这样做,所有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现在的很多中国的父母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从出生到上学,德智体美恨不得样样优秀,可结果怎么总是事与愿违呢?付出那么多,怎么没有成绩呢?原因是出在孩子身上吗?不是,关键还是在于家长。功利心太强,愿望很美好,可是不是孩子想要的,如果不理解孩子,怎么能让他听你的话呢?其实关键是没找到技巧。这本书通过引导你去体会孩子的感受,从而和孩子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书中利用一些生活中与孩子相处的常见情景做为案例,通过漫画和文字两种形式,分别使用正确和错误两种沟通方式来进行对比训练,来启发读者掌握孩子易于接受的`沟通技巧。我曾跟孩子一起来看这本书,每个正确和错误的案例用四格漫画来表现时,左面一页是负面教材,右面一页就是正面教材,然后问他“你喜欢左边的妈妈(爸爸),还是喜欢右边的妈妈(爸爸)呢?”无一例外,孩子总是选择右边那个书中推荐的沟通方式。在我读的过程中,感觉书里面那些反面教材就像一面镜子似的,从里面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禁自我反省……
这本书写得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一直渴求的良师益友。最后书中的结尾写道,我们用适当的方法跟孩子交流,更让孩子学会怎么与人交流,使他长大以后也用适当得体的方法与他的同学、朋友相处融洽,甚至是很好地处理他自己与他的孩子之间的关系。合上这本书,书中的方法、作者的感受都历历在目,我如获至宝,把它放在床头,时刻提醒我,用智慧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学会做孩子的朋友,也学会怎样做父母。
教育学生读书心得体会 篇7
有一本书在我阅读它的时候,如同母亲的手温柔地抚过我的额头,好像一杯冬日里氤氲的暖茶熨帖我的心灵。曾经在书本里读到过勇敢、智慧、坚贞、毅力,却只有这本书满溢着爱的启迪,这就是《爱的教育》。
书中以一个小学生安利柯的视角记录着他的`学校、家庭生活,细腻的内心描写,温柔的笔触,将我们引入了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世界。我跟随着安利柯的脚步认识了他勇敢善良而又正直的好朋友卡隆,他愿意为被欺凌的弱小挺身而出,更难能可贵的是用博大的胸怀原谅那些欺凌者,在一个孩子身上我看到了人类最美好的品质。我看到了主人公与亲人间深深的爱,母亲用温柔地言传身教教会孩子善良平等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尽力去帮助被生活薄待的弱者,父亲用严肃地形象给孩子们树立着榜样,正直公正的为人处世,对待家人要和善友爱。孩子与父母用书信交流,将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父母与孩子间也充满平等和尊重。
书里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扣人心弦的桥段,仅仅是平实质朴的语言,平凡真实的故事,却常常让我感动。正是这些生活中的被我们忽略的小事却处处体现着人性的真善美,无论是孩子们慷慨解囊自助扫烟囱的人,还是绅士对卖炭人的尊重,亦或是奋不顾身就下马车下的孩子自己却落下残疾的学生,每一个故事都包含着爱的教育。真正的教育不仅是书本知识的传授,更是美好情操的培养,是真善美的传递!合上书本,里面的故事依然久久地打动着我,我们要做的是将书里的爱和美好带到生活中,唯有爱不可辜负。
教育学生读书心得体会 篇8
看完了《爱的教育》,我发现了,这里面每个故事都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让我铭刻在心里。不过,最深刻的还是《客船失事》这篇文章。
主要讲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在客船上相见了正当他们聊的非常开心的时候,客船失事了。当最后一个救生艇只能容纳一个人的时候,小男孩让小女孩去,并说:“朱列塔,你去吧,你比我轻,你应该活下去。你有父亲,有母亲,我就一个人,这位置让给你,你就上去吧!”这句话让我为之一振,其他的大人只顾自己,而小男孩心里时刻想着他人。
教育学生读书心得体会 篇9
“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
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但还有更多的人能感受到朴实的爱、深厚的爱。我想《爱的教育》这本好的书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的人。
教育学生读书心得体会 篇10
我读完这篇故事后,脑海开始浮现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其中,汶川县映秀镇于子溪小学2年级学生林浩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作为班长他在被救出废埋后,发现一名女同学晕倒了,立刻把她背到安全地带。在拯救同学的过程中,林浩的头部被砸破,手臂严重拉伤,又一次次返回废堆,就出好几名受伤的同学。
面对危险,甚至面对死亡,为了换就他人的.生命,小英雄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勇敢的跟死神作斗争,这是多么高尚的举动啊!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爱的歌。
教育学生读书心得体会 篇11
有一本书在我阅读它的时候,如同母亲的手温柔地抚过我的额头,好像一杯冬日里氤氲的暖茶熨帖我的心灵。曾经在书本里读到过勇敢、智慧、坚贞、毅力,却只有这本书满溢着爱的启迪,这就是《爱的教育》。
书中以一个小学生安利柯的视角记录着他的学校、家庭生活,细腻的内心描写,温柔的笔触,将我们引入了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世界。我跟随着安利柯的脚步认识了他勇敢善良而又正直的好朋友卡隆,他愿意为被欺凌的弱小挺身而出,更难能可贵的是用博大的胸怀原谅那些欺凌者,在一个孩子身上我看到了人类最美好的品质。我看到了主人公与亲人间深深的爱,母亲用温柔地言传身教教会孩子善良平等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尽力去帮助被生活薄待的弱者,父亲用严肃地形象给孩子们树立着榜样,正直公正的为人处世,对待家人要和善友爱。孩子与父母用书信交流,将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父母与孩子间也充满平等和尊重。
书里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扣人心弦的桥段,仅仅是平实质朴的语言,平凡真实的故事,却常常让我感动。正是这些生活中的被我们忽略的小事却处处体现着人性的真善美,无论是孩子们慷慨解囊自助扫烟囱的人,还是绅士对卖炭人的尊重,亦或是奋不顾身就下马车下的孩子自己却落下残疾的学生,每一个故事都包含着爱的教育。真正的教育不仅是书本知识的传授,更是美好情操的培养,是真善美的传递!合上书本,里面的故事依然久久地打动着我,我们要做的是将书里的爱和美好带到生活中,唯有爱不可辜负。
教育学生读书心得体会 篇12
这本书的主人公名叫安利柯,这本书的原名是《一名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讲安利柯是一个成绩平平、不懂事的小孩子,他有很多的朋友比如说正直的长隆、“小石匠”安妮托......因为他的成绩平平而且不懂事,所以造成他有很多的缺点,比如说他不爱关心人、不尊重他的祖国等等。
但是他通过朋友发生的事情,每月故事和爸爸、妈妈、姐姐的信改变了自我,一步步的走向完美。就是因为这些事情,我喜欢上了《爱的教育》。
读完这本书,我想到天下没有完美的`人,所有人都是由缺点的。所有我也要变的越来越好,更听父母的话,更加努力的学习!要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按照书上来做,寻找自己的不足,并改变它!我要让爸爸妈妈为有我这样的孩子而感到骄傲!现在,我要谢谢这本书,他让我暗暗决心改变自己!
教育学生读书心得体会 篇13
拿到《爱的教育》这本书,我爱不释手想一口气读完。虽然这已经是我第二次看这本书,可内心的感受还是一样激动。
我喜欢这本书,喜欢书中每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可爱的恩利科、高尚的代洛西、坚持正义的卡隆、我们的好校长……让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浓浓的爱意。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陪护“爸爸”》,当可爱的西西洛得知自己的爸爸还活着,而躺在病床上的是一位孤独老人的时候,西西洛选择留下来照顾老人直到他去世,让我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妈妈让我说说爱是什么?我却怎么也说不出来,只是感觉一个人只要有了一颗无私的爱心,就会是一个拥有一切高尚品质的人。小主人恩利科虽然只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但他在老师和父母的教育下成了一个拥有高尚品质的人。
让爱成为一种力量,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
教育学生读书心得体会 篇14
冬至前后,即使是处于北纬大约27度的湘西南,北京时间早上7点钟的时候,天也算不上是全亮。所以这段日子我每天早上赶到教室里去的时候,早到的学生还只有一半。大概也是因为——比较其他事情而言——喜欢的缘故,一到学校我就爱往教室里跑,并且要让早到的学生一齐朗读语文课本上规定要背诵的东西,除了以备考试,也谓之做晨课。这样读一阵子书,就又进来一个背书包的学生。这个学生一进教室就加快了脚步,书包也不会被甩到桌子上弄出很大的声响,并且很快他就能够找到语文书,翻到同学正在读的那段内容,加入到做晨课的行列中来。后来的学生又依样画葫芦地加入进去,一直到最后一个学生进来,这个时候早读课的上课铃声大概也就要响起来了。
这些时间里我在干什么呢,我就一直在感受这种读书的气氛与味道。它与教室外面几堆小朋友打打闹闹的气氛不同,也和别的教室里小组长检查家庭作业或者教师在赶早讲课的味道不同。在早晨的教室里,这种读书的气氛与味道还是比较讨人喜欢。何况在学生读的东西里面,偶尔还有像“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以及“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样的好东西。
平心而论,学生们的书是读得越来越好,因为有一个书读百遍的道理在那里。书读多了,不仅其义自现,其味也自现。而对于这样的一种气氛与味道,据我所感受到的一些东西来看,学生们也还是比较喜欢的。这里面除去朗读本身的一些乐趣,以及如同佛门弟子做早课或者寻常百姓做晨练的气氛,一场书读下来,大概也就相当于做了一次有关口、舌、眼、耳、脑以及五脏六腑的徒手操。更何况对于小学生来讲,在几种读书的方式里,他们对朗读特别是集体的齐读还情有独钟。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背诵课文是他们所不喜欢的,但是每个早上一遍的集体朗读下来,结果要背的东西也就不经意地背下来了。
而因为大家都还算比较喜欢,我也就不至于因为要做这件事情而落到只顾自得其乐的地步。譬如一些老师说,他是很乐意教学生做题,给学生补课的,对于这样的说法,我当然可以接受。我不能接受的是他们又说学生的学习本来就是不快乐的。做一件事情,学生们都感觉不快乐,只有教师和学校是很快乐的,这算怎么一回事呢。
在学习的问题上,喜欢与快乐是最高的境界,这个意思并不是我说的,是孔子说的。我是一个不大喜欢孔子的人,但是因为他说的这个意思,我很佩服他。一个把知书识礼摆在无上位置的老先生,都会承认喜欢与快乐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不像今天的一些先生,动不动就说学习是很苦的,快乐教育是没有的。——我只能说,他实在是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发自内心的好话。除此之外,我想强调的是——
第一,能够把一些事情做得更好特别是能够维持一些事情长久地做下去的,是对这些事情的喜欢。
第二,在制度、法规、责任、道德、权力、政绩、利益等东西之外的一些事情,只能凭对这些事情的喜欢去做。而就一所学校来看,需要这样凭喜欢去做的事情会有很多。
第三,虽然说做喜欢的事情也不一定就能做得很有成就,但我想犹太人肯定不是冲着诺贝尔奖去读书的,同时也不见得是为了要拯救他们的民族而读书,而是他们喜欢读书,觉得读书这件事还算比较快乐,就像一些人觉得打麻将这件事情还算比较快乐一样。虽然就喜欢的东西来看,两者之间有等级差别,但里面的道理是一样的。总而言之,对于每一个人的每一件事来讲,喜欢总是最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