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生命科学》读后感

2024/06/22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生命科学》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生命科学》读后感 篇1

那天当我拿到了《生命科学》这本书后,我就爱不释手,很认真的看了起来,书里面共有四个章节,分别是植物、动物、生物之间的联系和生态平衡。每个章节都有探究技能教你怎么做实验,怎么去观察,怎么去思考。

《生命科学》让我知道了生长在俄勒冈州和加利福尼亚洲的红杉树是世界上长得最高的树,它有112米长。向日葵通过朝向太阳生长来做出反应的。他还让我知道萤火虫用一闪一闪的光来吸引同伴,有些鸟会通过鸣叫来宣布自己的领地范围。你们知道吗美丽的蝴蝶是由什么蜕变的吗?它是由毛毛虫蜕变出来的呢,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呀!

《生命科学》让我认识了很多以前不认识的植物和动物。读了《生命科学》后,我感觉大自然真的是太神奇和神秘了。

《生命科学》读后感 篇2

生命科学史是一部思想史,它揭示了人类思考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想历程。科学史创始人乔治萨顿说的好——“科学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桥梁,它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的整体形象、人性的形象,从而全面的理解科学、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生命科学的研究历程对生物课堂教学有很大的教育价值,上海市二期课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生命科学史中蕴涵的教育价值对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对引导教师的教学方式、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很积极的现实意义。

1.灵活运用科学史,渗透民族经精神教育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先进的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许多方面是落后的。但是,研读科学史,能够找到很多证据表明我们的科学家在许多可比的方面曾经领先于世界,把这些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重点突破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例如,中国古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人工选择、杂交的.科学原理;明代学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既是一本医学书、也是一本生物学巨著等;现代的例子有1965年,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中国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贡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巨大贡献等等。

当然,学科渗透“两纲”还是要注意无缝衔接。例如,高二生命科学中有“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内容,教师在上到这一内容时,正好是11月20日,就增加了一个教学内容“历史上的今天”——介绍了1981年11月20日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成就,民族精神的渗透做到了“落雪无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探究“科学史”,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

《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生命科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学生通过生命科学课程的学习,在今后的个人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应该具备的对生命科学信息的认识与理解、表达与交流、应用与实施、预测与判断、探究与创新的能力,基本养成科学健康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态度,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化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部分重复科学家当时的研究历程,例如,高一生命科学教材中有“细胞膜”的内容,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教师在教学中介绍了一系列的科学家当年的研究过程,让学生去探究,学生很自然就得出结论,知道了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结构及其特点,这样的处理比原本教师的“灌输”,效果好了很多。

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如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破译遗传密码的过程等,都可以作为探究的材料为课堂教学服务。

3.用科学史导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生命科学史以其真实性更有助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理科学习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科学理论。例如,高二生命科学在讲到“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时,教师出示了一张邮票,邮票以第6届欧洲生物化学大会为背景,邮票的图案是克里克整理的RNA遗传密码表,揭示了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信息的转化;又如,讲到“激素调节”,可以介绍加拿大医生班廷发现胰岛素的实验过程;讲到“条件反射”,介绍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实验。这些导入都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科学史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和批判精神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 现代只通过教科书来了解科学的中学生,往往以为科学的理论与生俱来的正确、是万古不变的永恒真理,而从科学发展史上,科学理论的演变先是在黑暗中摸索,继而渐渐地浮现出来的。

另外,科学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全面的科学形象和科学家形象,领悟科学精神和科学的人文性,从而沟通文理,加深对科学本身的理解。在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都传承独立思考、追求自由的科学精神,传播在人类生活中相当宝贵的协作、友爱、同情和宽容精神。科学史最有利于恢复这样的科学家形象。

这样的例子在《生命科学》教材中比比皆是,例如:近代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是在修道院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豌豆杂交试验,而他的伟大成果被埋没了35年之久。教材中添加了有关孟德尔的照片、生平简介及其研究经历,这对学生更好地理解孟德尔的遗传理论埋下了伏笔。又如,DNA的双螺旋结构是两位年轻的科学家——美国生物学家沃Watson和英国物理学家F.Crick发现的。这两位年轻人并不是资深的生物学专家。他们从真正接触DNA结构的研究,到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他们默契配合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作为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典范,在科学界被传为佳话。

总之,重视科学史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用好科学史,让科学史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则需要教师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生命科学》读后感 篇3

介绍了几项生科研究,选取的案例都是能落地的,具有实际的经济价值,并且避开了晦涩的专业知识,讲解方式通俗易懂,适合投资人、非科研人士、科学爱好者。

主要内容包括:

1.对病毒进行改造,让其自主生长发电,发电过程可以避免产生有毒的工业废料,还可以自行实现生物降解,价值在于取代化石燃料(没有必要谈毒色变,这个世界上病毒种类超乎想象,不是每个都有毒)。

2.利用水分子转运蛋白实现海水净化(这个连我都不知道,我一直以为水分子是渗透扩散的)

3.组装纳米颗粒与癌症药物,靶向摧毁癌细胞。(这段的科学原理解释非常精彩,纳米颗粒怎么找到肿瘤组织的过程,建议看一下)

4.人工智能假肢,通过计算机模拟运动场景,还能捕捉神经信号,实现智能移动。

5.基因工程作物,目前还有部分争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粮食危机亟待解决。

科技的革新能让一个行业改头换面,尤其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人类的科学发展会越来越快,捕捉新的灵感,需要终身学习的觉悟。

《生命科学》读后感 篇4

刚买下这本书,就迫不及待的读起来。《生命科学史》正是我苦苦寻觅的书,原因有三,其一身为生物学科教师,不得不细读的书;其二,读史使人明智,教书育人更需读史;其三,就是本书的魅力了,语言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和启发性。

可我这感想也未免早了些,细读了两遍序言,就急于写读后感了。我想,感想嘛,未必产生于一本书的全读之后,也未必全然通晓。感想可以是断章取义的,况且史料精华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我们向来以为史者屎也,因为历史一直被解读为板着面孔的说教。其实,历史也可以这样,寓言之中的见人情冷暖,小故事中隐喻风云变幻,于是历史真的生动活泼起来。

文中说到:20世纪下半叶,科学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前的科学史几乎仅专注于现代理论的演变及主要科学家的思想,如今转变为关注社会、文化、经济和政史家们受源自社会学、人类学和人口统计学的概念和技术的影响。他们强调的一些因素包括了种族、阶级、性别和习俗与职业的联系。

我理解为,就历史分析,比较不仅是很好的学习思辨方法,也可以进一步对历史本源问题的发掘,较新颖的知识体系,可以是强有力的学习策略。

就人类社会之谜而言,可能始于生物学问题的诞生,终于生物学之谜的窥探。

先知们告诉我,在古老的中国哲学体系中就感知了心脏和脉搏的关系以及血液是不断循环,这是为现代科学所不能理解的,预言式的知识是真理吗?现代科学家或是望而却步,或是嗤之以鼻,或是妖言惑众等,其实一系列的所谓科学不过就是预言。就连霍金都将地球大爆炸起始点(即时间、空间为零点时刻)以前的割舍了,割舍的和未被割舍的都是预言。预言的验证,现在的人们称为科学。

我期望着,生命科学史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生命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