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精选34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1
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心理学新学科。
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书中的很多理论,如人的学习动机分析理论帮助我们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特别是ARCS新的动机模式,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为教不好学生而苦恼。其实有很多时候是我们对于学生的不了解,没能正确认知学生这个年龄的心理与生理的发展,并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去设计和实施教学,往往不能去的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有区别的'、学生在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上也是有差异的。
通过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对于我们重点研究学校教学或更细些的课堂教
学和我们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体会是一致的。书中所提到的很多教学方法、学习策略、结合学科特点的教学对我们的工作有很直观的指导作用,并具有可操作性系统的学习一些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和反思,自己有很大收获和体会。 我会把所学的用于工作中,做出精品教育。
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认识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
为人师者更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通过研读《学科教育心理学》和网络学习,我从学习心理和学科的学与教两方面,了解了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及教学设计技术,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和专业知识,让我从心理的层面重新思考学与教,重新认识心理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受益匪浅。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2
这次参加了学校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著名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3
即将步入教育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是相当必要的。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记得那是大一的下学期,带我们《数学分析》课的是任亲谋老师,他衣着朴实大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完全一个智者,那种亲和力完全让我感到温暖,听其授课如沐春风,受益匪浅。他虽操一口陕西方言,但我也不觉我是外地的,再高深的知识在他讲出来之后是那么的易于理解,传授的思想方法是如此的启迪心灵,这才是我梦中的大学教授。每每在大学校园里见到他,都犹如阳光洒在我的身上,是那么的温暖,感觉自己一下子吸收了好多好多的能量,可惜呀!后来无福再得其授课。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人格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既然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如此之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用有限的时间去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呢?我想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在信息量如此巨大,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对一门课程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了。一定要去尝试多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如材料阅读、讨论、练习、实验、案例分析以及课案设计等,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思想指导实践,立竿见影,少走些弯路。在实践中领略,感悟理论思想,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结合自己的专业在教育事业上有所建树,力争起到带头引领作用,做一个专家型的教育工作者,而不是一个机械式的教书匠,那样的话,自己也痛苦,国人也失望,国家下这么大的气力搞免费师范生教育,培养未来的教育人才,为什么啊?不就是国情所需,情势所需嘛!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人才济济不假,但教育战线上的人才却远远不够啊!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啊!自然,人口也不少!国家要进步,要发展,要腾飞啊,所以人口素质得先上去。所以,作为一个准教育工作者,教育好是应该的,教育不好就万万不该了。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4
心理学这一名词,对于我而言,已不再陌生,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心理学的了解不断增加。
作为师范生,心理学是一门必修课。对于所有大学生在校期间及未来的职业生涯来说,也是重要的与终身的必修课程,学习心理学有以下重要意义:
1、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明确各专业活动应具备的心理品质,有利于自我教育与良好个性发展;
3、掌握心理规律,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效能;
4、有利于自我心理调节,保持个人身心健康发展。
人的心理是大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可见,我们正常的心理功能离不开我们的社会实践。而人的心理活动对自己的行为,对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指导和调节作用。所以我平时要有符合实际的计划和目标,用行动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心理水平。大学可支配的时间真的很多,我总不能将其浪费于睡懒觉、玩游戏等。这需要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充分利用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参与更多有意义的活动,丰富我四年的大学生活,否则只能浪费青春罢了。
学习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如何提高良好的记忆品质。通过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能增强记性,防止遗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过分紧张疲劳,要劳逸结合,兼顾娱乐,学会放松与缓解压力;增强体育锻炼;保持乐观的心态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培养我们良好的思维能力,需要敢于幻想,敢于实践,敢于质疑,敢于创新,不受定势的干预,大胆的发散思维。
在除了学习课本内容,张老师还给我们观看《心理访谈》的节目,丰富了我的认识。同时,这些节目都是关于大学生遇到的问题,如如何告别依赖、面试技巧,有关的心理专家给了很多方法及建议。在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值得我学习借鉴。
总之,心理学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个学期就能完成的,需要不断地学习。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5
经过了一个学期教师心理学的学习,我学会了很多,也从课堂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心理学本身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悄无声息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教师这个概念更是一个我们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名词,教师心理学讲教师和心理学两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从教师的社会心理,教师的应用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以及作为一个合格的个体的要求。
教师心理学的课程主要明确现代教师心理学研究、性质和研究的原则与方法的基础上,对国内外迄今为止关于教师心理的研究作了简要介绍。着重论述了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的教师心理诸问题,主要涉及:一、教师的心理结构,包括教师人格、智能和职业才能等心理结构;二、教师的社会心理,包括教师的角色行为。社会认知与情感、教育意志与态度、教师的人际关系与交往、教师团体心理等;三、教师的应用心理。包括班主任心理、教师教育、教学的心理技术、教育的心理测量与评价、教师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以及教师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等,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与探讨。
《教师心理学》系统介绍了教师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师群体在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囊括了实践与转化、技巧与策略、发展与提高、体验与行为、幸福与成就、师德与人格、倦怠与促进、问题域途径,以及教师心理卫生相关知识。《教师心理学》论述精炼,语言活泼,深入浅出,实例丰富,能够迅速而全面地把握教师心理,是教师的必备书籍。
我很有幸的在这一学期学习了教师心理学,无论以后我是不是从事教师这一行业,但是教师心理学带给我的感悟和思考都会陪伴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让我受益匪浅。以上是我对教师心理学书本身的结构和内容的一些简单概述,下面我讲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理论联系实际的谈谈我学完教师心理学的一些切身感受。
首先,在教师心理学中我们学习了教师的动机心理,包括需要动机、幸福动机和成就动机。
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因为个人存在的需要,所以产生了我们丰富的心理活动,正如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所描述的那样,个体成长发展的力量是动机。而人的动机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地位又是各不相同的,最初的需求是生理的需要,人为了活下去,必须去满足吃、喝、穿、住等基本需要,这是人最本能的需求,也是作为一个生物所必须去实现的。这是心理学最基本的有关需要的理论,所以,教师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遵循这一规律。教师最基本的需要也是最重要的需要就是教师的生存需要,即指当一个人选择教师作为其职业时,无论他对这个职业有多么崇高的追求和热爱,其前提都必须是他能依赖这个职业生存下去。这给我很深刻的感受,在如今这个物欲洪流的社会,真的深刻体会到理想是丰满的,显示是骨干的,那些把教师当做自己一生最高的理想的年轻人在残酷的现实条件下将会很难继续自己的理想。另一个就是教师的认知需要,表现为教师虚心求知,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师的认知需要是其个人生命成长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种内在需求的推动下,教师能够对自己进行认真、持久的内部反省,从而对自己产生客观的认识,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才干,以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承担和尊重,保持自信和从容。这些从最基本的方面规定了一个教师的需要。给教师们规定了基本的行为规范。
其次,教师的情绪和情感一章也给了我很大的感触,相信情绪和情感这些名词大家都不陌生,最早在普通心理学中,我们就习得了情绪和情感的定义,它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教师虽然是一种职业,但更本质的他也是一个个体,他具有所有个体一样的情绪和情感,然而,除此之外,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情绪情感要远超过普通人,因为他的职业决定了他必须热爱他的学生,热爱他的事业。当然我们知道,教师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突发事件以及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比如学生的`青春期叛逆,这个时候教师必须做的是站在一个冷静的角度思考与处理这个问题,既要考虑当事人的感受也要能警示其他学生,这些普遍的来说就是教育机智。
其实,教师心理学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那些东西,更重要的还是我们从中感悟到的,我们所形成的自己的思想或者说课堂教学对我们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这门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算是胡老师采取的学生课堂教学,而且还录像了,这其实类似于普遍意义上的微格教学。我们很清楚,学校虽然为我们提供了微格教学的平台,但是学校有这么多学生,保数量就很难保质量,同学们都只有一次微格教学的机会,这实在起到的效果不大。然而教师心理学的课堂上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让我们同学自己准备教学内容,自己讲解,再让没讲课的同学评价,完成一整套的课堂教学,之后再反馈给我们自己。无可厚非,这种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的把我们完全的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中,其效果是明显的。然而,有一点给我!的感触也是很深的,我们平时单一的老师教学生听的课堂真的让我们这些读了好些年书的学生感到麻木了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6
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主要研究中小学各学科的学习与教学等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是形成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网络学习,让我进一步发现学科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几年因为工作压力大,教学任务紧,班主任工作忙,让我无暇且忽视了去继续学习教育心理学,所以每当学校发下写论文的通知,我都不能按照要求去完成比较优质的论文,对于自己的发展也非常不利。而通过教育心理学网络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的理论性的知识,对于我的理论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我的思维空间一下子就拓宽了,完成论文的质量上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如在教育学生问题上,我有很多事例,但是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出来对于我来说就是个大难题。通过网络学习,我很快就写出了一篇教育叙事,这篇文章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的文章。我班有个学生总是不融入集体,作业也总是不完成,每次找他谈完话,也总是默默无语,任务一样还是不完成,这就是一个大难题。
如何才能让这样的学生有所转变,我使用的方法是给学生及时表扬与奖励,通过正面的积极的鼓励,这名学生开始有所转变,他逐渐的开始关注我对他的评价,愿意听到我对他的表扬,尤其在我的课中,表现非常积极,从原来的默默不语到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作业质量也非常高,老师和同学们都看到了他的转变。
以前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能具体的叙述出这么孩子的变化,也能够讲出我的教育方法,但是就是不能形成真正的一篇文章,总觉得缺少一些理论的支撑。通过网络学习,我终于把这篇文章完成了,这个案例中的理论其实主要来自于行为主义动机理论的观点,行为主义动机理论的观点是,人的某种行为倾向是由先前刺激与反应练习决定的,利用强化刺激可以改变行为倾向。
如果学生因学习得到强化,得到好成绩、参加比赛获奖或被家长、教师赞扬,学习动机就会趋强。通过这一理论的阐述,结合我的教育案例,使得这篇文章得以完成,而且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得到好成绩,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同时,这些专业的理论知识也有助于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前人的.经验可以指导我现在的工作生活,效果也非常明显。我们班有一个像课程案例中提到的贺舒
婷同学一样,他之所以不认真学习,是因为他具有典型能力实体观,他认为自己是聪明的,学习成绩不好只是没努力而已,通过网络学习,我知道了他和贺舒婷有同样的观点,于是根据这个学生的特点,结合网络课程所学,我用技巧刺激了一下他,让他意识到别人会用成绩来衡量自己的聪明程度,而他不希望别人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他要证明给大家看,我是聪明的,因为我一努力就可以。
这段时间以来,我发现这个学生真的有一些变化,我相信,只要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并结合理论性知识指导,就一定能让他朝光明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通过这一假期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我收获良多。不仅有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而且对很多学习事件有了崭新的认识和感悟。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7
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主要研究中小学各学科的学习与教学等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是形成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网络学习,让我进一步发现学科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几年因为工作压力大,教学任务紧,班主任工作忙,让我无暇且忽视了去继续学习教育心理学,所以每当学校发下写论文的通知,我都不能按照要求去完成比较优质的论文,对于自己的发展也非常不利。而通过教育心理学网络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的理论性的知识,对于我的理论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我的思维空间一下子就拓宽了,完成论文的质量上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如在教育学生问题上,我有很多事例,但是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出来对于我来说就是个大难题。通过网络学习,我很快就写出了一篇教育叙事,这篇文章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的文章。我班有个学生总是不融入集体,作业也总是不完成,每次找他谈完话,也总是默默无语,任务一样还是不完成,这就是一个大难题。
如何才能让这样的学生有所转变,我使用的方法是给学生及时表扬与奖励,通过正面的积极的鼓励,这名学生开始有所转变,他逐渐的开始关注我对他的评价,愿意听到我对他的.表扬,尤其在我的课中,表现非常积极,从原来的默默不语到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作业质量也非常高,老师和同学们都看到了他的转变。
以前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能具体的叙述出这么孩子的变化,也能够讲出我的教育方法,但是就是不能形成真正的一篇文章,总觉得缺少一些理论的支撑。通过网络学习,我终于把这篇文章完成了,这个案例中的理论其实主要来自于行为主义动机理论的观点,行为主义动机理论的观点是,人的某种行为倾向是由先前刺激与反应练习决定的,利用强化刺激可以改变行为倾向。
如果学生因学习得到强化,得到好成绩、参加比赛获奖或被家长、教师赞扬,学习动机就会趋强。通过这一理论的阐述,结合我的教育案例,使得这篇文章得以完成,而且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得到好成绩,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同时,这些专业的理论知识也有助于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前人的经验可以指导我现在的工作生活,效果也非常明显。我们班有一个像课程案例中提到的贺舒
婷同学一样,他之所以不认真学习,是因为他具有典型能力实体观,他认为自己是聪明的,学习成绩不好只是没努力而已,通过网络学习,我知道了他和贺舒婷有同样的观点,于是根据这个学生的特点,结合网络课程所学,我用技巧刺激了一下他,让他意识到别人会用成绩来衡量自己的聪明程度,而他不希望别人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他要证明给大家看,我是聪明的,因为我一努力就可以。
这段时间以来,我发现这个学生真的有一些变化,我相信,只要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并结合理论性知识指导,就一定能让他朝光明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通过这一假期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我收获良多。不仅有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而且对很多学习事件有了崭新的认识和感悟。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8
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主要研究中小学各学科的学习与教学等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是形成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网络学习,让我进一步发现学科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几年因为工作压力大,教学任务紧,班主任工作忙,让我无暇且忽视了去继续学习教育心理学,所以每当学校发下写论文的通知,我都不能按照要求去完成比较优质的论文,对于自己的发展也非常不利。而通过教育心理学网络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的理论性的知识,对于我的理论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我的思维空间一下子就拓宽了,完成论文的质量上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如在教育学生问题上,我有很多事例,但是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出来对于我来说就是个大难题。通过网络学习,我很快就写出了一篇教育叙事,这篇文章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的文章。我班有个学生总是不融入集体,作业也总是不完成,每次找他谈完话,也总是默默无语,任务一样还是不完成,这就是一个大难题。
如何才能让这样的学生有所转变,我使用的方法是给学生及时表扬与奖励,通过正面的积极的鼓励,这名学生开始有所转变,他逐渐的开始关注我对他的评价,愿意听到我对他的表扬,尤其在我的课中,表现非常积极,从原来的默默不语到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作业质量也非常高,老师和同学们都看到了他的'转变。以前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能具体的叙述出这么孩子的变化,也能够讲出我的教育方法,但是就是不能形成真正的一篇文章,总觉得缺少一些理论的支撑。通过网络学习,我终于把这篇文章完成了,这个案例中的理论其实主要来自于行为主义动机理论的观点,行为主义动机理论的观点是,人的某种行为倾向是由先前刺激与反应练习决定的,利用强化刺激可以改变行为倾向。如果学生因学习得到强化,得到好成绩、参加比赛获奖或被家长、教师赞扬,学习动机就会趋强。通过这一理论的阐述,结合我的教育案例,使得这篇文章得以完成,而且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得到好成绩,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同时,这些专业的理论知识也有助于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前人的经验可以指导我现在的工作生活,效果也非常明显。我们班有一个像课程案例中提到的贺舒
婷同学一样,他之所以不认真学习,是因为他具有典型能力实体观,他认为自己是聪明的,学习成绩不好只是没努力而已,通过网络学习,我知道了他和贺舒婷有同样的观点,于是根据这个学生的特点,结合网络课程所学,我用技巧刺激了一下他,让他意识到别人会用成绩来衡量自己的聪明程度,而他不希望别人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他要证明给大家看,我是聪明的,因为我一努力就可以。
这段时间以来,我发现这个学生真的有一些变化,我相信,只要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并结合理论性知识指导,就一定能让他朝光明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通过这一假期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我收获良多。不仅有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而且对很多学习事件有了崭新的认识和感悟。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9
带着一份憧憬,带着一份喜悦,带着一份期待与责任,我有幸参加了远程教育的心理健康的培训,不仅有理论的学习,充实我们的大脑,同时还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参观学习和调研,使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真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感受一:认识心理健康重要,促发展。
通过本次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感受二:提高自身素质,助成长。
通过培训,自身有了提高。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总之,在这次的培训的锻炼中,我增长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在业务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努力,将所见、所学根据实际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为学校工作尽己所能!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10
20xx年7月13日至7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教师幸福成长积极心理学课的培训。本次培训时间虽然短暂,却敲开了我们广大教师的心灵之门。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了解自身,完善自我,提升幸福指数的平台。
一、首先,改变了认识上的误区:
以前曾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是心理辅导老师的责任,通过培训,我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全面覆盖在学校教育中,是所有教师共同参与的,共同来呵护学生的心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育人,也要关注教育对象的心理健康,培养出高素质,健全健康的人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从而为自己的行为心理进行评价。心理健康与思想品德课不能划上等于。
二、其次,几点新的认识:
1、学生的心理要健康,教师的心理更要健康。
通过本次培训,使我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的感知现实并且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我是一个急性子,脾气比较急躁,遇到事情或不顺心容易动怒,产生悲观,愤怒等小计情绪。有时候,把这种情绪带入工作,学习,人际交往中,看学生不顺眼,看自己的老公、孩子不顺心,不仅是自己不快乐,还会影响周围的人。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也管得心态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我意识到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己,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掌握调整情绪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学会放松:如聆听音乐,赤脚散步,运动,朋友聚会等;恰当地宣泄不良情绪:体力劳动,走进大自然等。培根说:“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教知来改善。”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坦然地承认并接纳自己的一些情绪,并努力采取正面的方法来处理一些负面情绪。
2、学会感恩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现在的人都比较自私,更多的在乎自己的得失。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感恩自己的身体,感恩周围的人,感恩大自然,感恩生活中的美好点滴。感恩使我们把关注点聚焦在那些美好事务上,生活也由此变得更美好,是自己永远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
3、做好沟通,与学生打成一片
对待学生,要以平等的角度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说话、表达、倾听他们的心声。如若能利用自己人效应,与学生打成一片,你说的话会让学生更信赖,更容易接受。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幸福的人。我相信:自己幸福了,学生也就幸福了,千千万万个家庭也就幸福了。为了幸福,我们要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作用,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朝着健康的的方向发展!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11
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主要研究中小学各学科的学习与教学等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是形成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网络学习,让我进一步发现学科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几年因为工作压力大,教学任务紧,班主任工作忙,让我无暇且忽视了去继续学习教育心理学,所以每当学校发下写论文的通知,我都不能按照要求去完成比较优质的论文,对于自己的发展也非常不利。而通过教育心理学网络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的理论性的知识,对于我的理论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我的思维空间一下子就拓宽了,完成论文的质量上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如在教育学生问题上,我有很多事例,但是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出来对于我来说就是个大难题。通过网络学习,我很快就写出了一篇教育叙事,这篇文章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的文章。我班有个学生总是不融入集体,作业也总是不完成,每次找他谈完话,也总是默默无语,任务一样还是不完成,这就是一个大难题。
如何才能让这样的学生有所转变,我使用的方法是给学生及时表扬与奖励,通过正面的积极的鼓励,这名学生开始有所转变,他逐渐的开始关注我对他的评价,愿意听到我对他的表扬,尤其在我的课中,表现非常积极,从原来的默默不语到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作业质量也非常高,老师和同学们都看到了他的转变。
以前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能具体的叙述出这么孩子的变化,也能够讲出我的教育方法,但是就是不能形成真正的一篇文章,总觉得缺少一些理论的支撑。通过网络学习,我终于把这篇文章完成了,这个案例中的理论其实主要来自于行为主义动机理论的观点,行为主义动机理论的观点是,人的某种行为倾向是由先前刺激与反应练习决定的`,利用强化刺激可以改变行为倾向。
如果学生因学习得到强化,得到好成绩、参加比赛获奖或被家长、教师赞扬,学习动机就会趋强。通过这一理论的阐述,结合我的教育案例,使得这篇文章得以完成,而且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得到好成绩,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同时,这些专业的理论知识也有助于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前人的经验可以指导我现在的工作生活,效果也非常明显。我们班有一个像课程案例中提到的贺舒
婷同学一样,他之所以不认真学习,是因为他具有典型能力实体观,他认为自己是聪明的,学习成绩不好只是没努力而已,通过网络学习,我知道了他和贺舒婷有同样的观点,于是根据这个学生的特点,结合网络课程所学,我用技巧刺激了一下他,让他意识到别人会用成绩来衡量自己的聪明程度,而他不希望别人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他要证明给大家看,我是聪明的,因为我一努力就可以。
这段时间以来,我发现这个学生真的有一些变化,我相信,只要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并结合理论性知识指导,就一定能让他朝光明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通过这一假期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我收获良多。不仅有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而且对很多学习事件有了崭新的认识和感悟。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12
我深知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因此从很早以前就比较喜欢研究心理学,只要与心理学学习有关的培训我都非常愿意参加。尽管我是个对概念接受比较慢的人,但从各种培训中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方法与策略。并能学以致用,在平时的工作中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影响周围的老师、家长和学生,而且也有些许成效。今年9月24、25日,我以辅修学员身份参加的“东营市胜利教育中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是由北京教育学院的伍芳辉老师主讲的。伍老师给我们介绍的“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虽然我大都学习过,但仍旧听得津津有味,再一次的学习,使我对发展心理学有了新的认识,也联系到现在所教的孩子们,想到了许多。
一、人一生所犯的错误大多是相同的。
小的时候多犯错,长大了就会少犯错。当然,这是在我们及时成功干预的基础上的。怀着这种信念教育孩子,至少对我们教育者或家长来说,是好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犯错时,他自身也是很懊悔的,如果此时,对他报以理解,并告诉他正确的做法,他会容易接受并改正;相反,如果是急躁地批评、指责或抱怨,他会更加泄气,甚至产生逆反,最后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应该乐观地对待孩子们的错误:他们这是在学习、成长。心平气和地引导他们,往往事半功倍。
再者,这也给许多认为“我的孩子小时候很省心。”的家长敲响警钟:小的时候省心,长大了必定费心!况且许多事实也的确证明如此。有的孩子小时候“不用”大人陪伴、沟通,自己玩得很好,但是上学后才发现同样不能与同学和老师沟通;有的孩子小时候很“听话”,随着年龄的增长却不再“听话”,反而闹得家长们不得不“听话”了。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小细节:幼儿时期,不要总对孩子说:“你要听话!”而是要说:“你要懂事!”是啊,懂事的孩子是有主见的,自己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也只有这样的孩子才会从错误中学习、成长。
二、了解、尊重孩子的发展特点,抓住关键期。
我们老师和家长往往会为孩子着急:这个字怎么总是写颠倒呢?你怎么总是坐不住呢?你为什么表达不清楚自己想说的话呢?你学英语怎么这么费劲呢?……似乎这些都是孩子的错。其实不然,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比如说小孩子有时分不清方向,写出来的字位置颠倒等,那是因为物体通过眼睛呈现在视网膜上的是倒像,从通过传入神经输送到大脑的过程中,由于信息干扰、自身衰减等因素,在大脑中呈现的图像出错。或者大脑处理正确,但传出神经在作用到效应器上时,出现了倒转而导致的。这些问题在经过训练后,反射弧各个环节协调了,问题就不会发生了。所以单纯指责孩子不用功,是会起到反作用的。学习语言也一样,它是有关键期的,比如,第二语言的习得关键期是在三岁之前,3—8岁是儿童学习阅读的'关键期等。作为家长,了解并尊重孩子的发展特点,即使抓住关键期,进行适当的培养与引导,是我们的责任!
此时,我又想起曾有一位心理学家讲过,要给孩子适度的自主权,即使是幼儿,他们也有选择权。所以,在你认为他们“无理取闹”时,告诉他们,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正确的做法,有好的结果,另一个则是错误的做法,结果将得到惩罚。即使是小孩子,他们也知道该如何选择了。当然,这要求我们必须说到做到,不能空许诺。也算是给孩子树立讲诚信的榜样吧。另外,我能想到的,就是在对孩子的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也要适度放手,在关键期内给予信任和尊重。比如孩子小的时候都很愿意帮家长干活,端个碗啦,擦擦桌子、扫扫地啦,有时甚至会以“大力士”自居,帮你搬桌子、搬椅子,提很沉的菜篮子,或者拿着剪刀、菜刀想要帮你做针线活、做饭……此时,你是怎样做的呢?如果你是鼓励他并适当指导、帮助他,那么恭喜你,你尊重了孩子!可是如果此时他们把事情搞砸了呢?你又会如何处理?如果你先安慰他,表示你的理解和谅解,指导他再做一次,那你就是合格的父母了!我更要祝贺你培养了孩子的自信与能力,你将会拥有一个非常能干的小帮手!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都会要求孩子在学校里多帮老师干点儿活,多跑点儿腿,也请求老师在学校里让孩子多干点儿的原因啊。
总之,孩子要到14—15岁才会让我们觉得突然“懂事”了。因为那时候,他们的大脑发育完成了,已经接近成人的大脑。也因此,他们有了一定的调控能力,对事情有了自己的判断,会做出自己的决定,会让你有种他们突然长大了的感觉。但是在这之前,充分理解他们,并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帮助他们吧!现在的辛苦忙碌,是为了今后不再辛苦啊!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13
假期里,我认真阅读了《教育心理学》这本书。通过学习,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深有感受。
首先,我了解了一些理论知识,包括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等。也将学习本身当作一个学习的内容,讲述了学习的分类: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发现学习。以及不同类别的学习运用于不同的知识和采用不同的方式。接着又对学习的流程进行分析,以及学习的动机等。书中广泛地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全书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判断是否受学生热爱,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再有,我明白了学习的动机问题。这是自己成长和以后组织学习中都会遇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保持学习的兴趣,或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将这些兴趣保存下去,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前者是自己学习成长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当一个好的老师需要的能力。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有来自于学生内部的内部动机;也有来自于外部,比如学校的奖励,老师的表扬,家长的称赞等的外部因素。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本身又是由一些因素所影响的,这些影响就是我们如何处理自己学习和教学中出现问题所要考虑的。现在的教学中如何对待对学生进行的奖励?原来我认为奖励可以带来学习的动力,但是这是外部的,不能持久。在学习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带着兴趣主动地去学习。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未来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14
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主要研究中小学各学科的学习与教学等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是形成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网络学习,让我进一步发现学科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几年因为工作压力大,教学任务紧,班主任工作忙,让我无暇且忽视了去继续学习教育心理学,所以每当学校发下写论文的通知,我都不能按照要求去完成比较优质的论文,对于自己的发展也非常不利。而通过教育心理学网络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的理论性的知识,对于我的理论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我的思维空间一下子就拓宽了,完成论文的质量上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如在教育学生问题上,我有很多事例,但是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出来对于我来说就是个大难题。通过网络学习,我很快就写出了一篇教育叙事,这篇文章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的文章。我班有个学生总是不融入集体,作业也总是不完成,每次找他谈完话,也总是默默无语,任务一样还是不完成,这就是一个大难题。
如何才能让这样的学生有所转变,我使用的方法是给学生及时表扬与奖励,通过正面的积极的鼓励,这名学生开始有所转变,他逐渐的开始关注我对他的评价,愿意听到我对他的表扬,尤其在我的课中,表现非常积极,从原来的默默不语到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作业质量也非常高,老师和同学们都看到了他的转变。
以前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能具体的.叙述出这么孩子的变化,也能够讲出我的教育方法,但是就是不能形成真正的一篇文章,总觉得缺少一些理论的支撑。通过网络学习,我终于把这篇文章完成了,这个案例中的理论其实主要来自于行为主义动机理论的观点,行为主义动机理论的观点是,人的某种行为倾向是由先前刺激与反应练习决定的,利用强化刺激可以改变行为倾向。
如果学生因学习得到强化,得到好成绩、参加比赛获奖或被家长、教师赞扬,学习动机就会趋强。通过这一理论的阐述,结合我的教育案例,使得这篇文章得以完成,而且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得到好成绩,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同时,这些专业的理论知识也有助于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前人的经验可以指导我现在的工作生活,效果也非常明显。我们班有一个像课程案例中提到的贺舒
婷同学一样,他之所以不认真学习,是因为他具有典型能力实体观,他认为自己是聪明的,学习成绩不好只是没努力而已,通过网络学习,我知道了他和贺舒婷有同样的观点,于是根据这个学生的特点,结合网络课程所学,我用技巧刺激了一下他,让他意识到别人会用成绩来衡量自己的聪明程度,而他不希望别人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他要证明给大家看,我是聪明的,因为我一努力就可以。
这段时间以来,我发现这个学生真的有一些变化,我相信,只要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并结合理论性知识指导,就一定能让他朝光明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通过这一假期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我收获良多。不仅有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而且对很多学习事件有了崭新的认识和感悟。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15
我很感谢校领导能够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这次培训的机会。虽然我已有四年的教学经历,但我在教学常规和教学方法技巧等问题上,还是有很多欠缺之处,所以我迫切需要学习和提高。庆幸的是,领导们对我们新来的老师非常关心,从实际出发,从细微处出发,针对具体问题,精心安排了这次培训,其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新教师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能逐步地提高自己。我也抓住了这一良好的学习机会,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郭校长等多位领导精心准备了这次培训的内容,新教师培训心得从各方面对我们进行了指导,尤其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郭校长提出:新教师要尽快做到“入格”,适应学校的工作环境,端正态度,以积极的精神面貌工作和学习。这点我感受颇深:到现在为止我在谈固小学这个大集体里工作学习快一年了,刚踏入这个集体,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对新的生活、新的环境、新的责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生疏,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他人的接触,这种心理很快离我而去,我感受到了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力量。每位领导、每位老师都是那么的爱岗敬业,爱校爱教爱生,都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尽责,他们的这种责任心给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尽快转变自己的角色,适应新的环境,融入到这个大集体中,踏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工作,为我们的大集体增光,也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添彩。
这次培训像一阵及时雨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新调入上岗教师培训心得和动力,而且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一是鼓励我要赶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
二是鼓励我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改变以往的`那种生活态度;
三是鼓励我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
四是鼓励我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做教学的佼佼者,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面对新的开始,我想我会努力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切合点,让自己充满师爱,不断自我充实、自我完善,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在谈固小学这片沃土上不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16
这次参加了学校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著名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17
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主要研究中小学各学科的学习与教学等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是形成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网络学习,让我进一步发现学科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几年因为工作压力大,教学任务紧,班主任工作忙,让我无暇且忽视了去继续学习教育心理学,所以每当学校发下写论文的通知,我都不能按照要求去完成比较优质的论文,对于自己的发展也非常不利。而通过教育心理学网络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的理论性的知识,对于我的理论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我的思维空间一下子就拓宽了,完成论文的质量上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如在教育学生问题上,我有很多事例,但是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出来对于我来说就是个大难题。通过网络学习,我很快就写出了一篇教育叙事,这篇文章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的文章。我班有个学生总是不融入集体,作业也总是不完成,每次找他谈完话,也总是默默无语,任务一样还是不完成,这就是一个大难题。
如何才能让这样的学生有所转变,我使用的方法是给学生及时表扬与奖励,通过正面的积极的鼓励,这名学生开始有所转变,他逐渐的开始关注我对他的评价,愿意听到我对他的表扬,尤其在我的课中,表现非常积极,从原来的默默不语到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作业质量也非常高,老师和同学们都看到了他的转变。
以前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能具体的叙述出这么孩子的变化,也能够讲出我的教育方法,但是就是不能形成真正的一篇文章,总觉得缺少一些理论的支撑。通过网络学习,我终于把这篇文章完成了,这个案例中的理论其实主要来自于行为主义动机理论的观点,行为主义动机理论的观点是,人的某种行为倾向是由先前刺激与反应练习决定的,利用强化刺激可以改变行为倾向。
如果学生因学习得到强化,得到好成绩、参加比赛获奖或被家长、教师赞扬,学习动机就会趋强。通过这一理论的阐述,结合我的教育案例,使得这篇文章得以完成,而且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得到好成绩,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同时,这些专业的理论知识也有助于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前人的经验可以指导我现在的工作生活,效果也非常明显。我们班有一个像课程案例中提到的贺舒
婷同学一样,他之所以不认真学习,是因为他具有典型能力实体观,他认为自己是聪明的,学习成绩不好只是没努力而已,通过网络学习,我知道了他和贺舒婷有同样的观点,于是根据这个学生的特点,结合网络课程所学,我用技巧刺激了一下他,让他意识到别人会用成绩来衡量自己的聪明程度,而他不希望别人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他要证明给大家看,我是聪明的,因为我一努力就可以。
这段时间以来,我发现这个学生真的有一些变化,我相信,只要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并结合理论性知识指导,就一定能让他朝光明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通过这一假期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我收获良多。不仅有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而且对很多学习事件有了崭新的认识和感悟。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18
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心理学新学科。
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书中的很多理论,如人的学习动机分析理论帮助我们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特别是ARCS新的动机模式,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为教不好学生而苦恼。其实有很多时候是我们对于学生的不了解,没能正确认知学生这个年龄的心理与生理的发展,并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去设计和实施教学,往往不能去的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有区别的、学生在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上也是有差异的。
通过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对于我们重点研究学校教学或更细些的课堂教
学和我们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体会是一致的。书中所提到的很多教学方法、学习策略、结合学科特点的教学对我们的工作有很直观的指导作用,并具有可操作性
系统的'学习一些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和反思,自己有很大收获和体会。 我会把所学的用于工作中,做出精品教育。
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认识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
为人师者更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
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通过研读《学科教育心理学》和网络学习,我从学习心理和学科的学与教两方面,了解了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及教学设计技术,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和专业知识,让我从心理的层面重新思考学与教,重新认识心理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受益匪浅。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19
这次参加了学校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著名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20
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心理学新学科。
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书中的很多理论,如人的学习动机分析理论帮助我们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特别是ARCS新的动机模式,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为教不好学生而苦恼。其实有很多时候是我们对于学生的不了解,没能正确认知学生这个年龄的心理与生理的发展,并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去设计和实施教学,往往不能去的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有区别的、学生在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上也是有差异的。
通过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对于我们重点研究学校教学或更细些的课堂教
学和我们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体会是一致的。书中所提到的很多教学方法、学习策略、结合学科特点的教学对我们的工作有很直观的'指导作用,并具有可操作性
系统的学习一些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和反思,自己有很大收获和体会。我会把所学的用于工作中,做出精品教育。
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认识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
为人师者更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通过研读《学科教育心理学》和网络学习,我从学习心理和学科的学与教两方面,了解了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及教学设计技术,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和专业知识,让我从心理的层面重新思考学与教,重新认识心理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受益匪浅。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21
经过了一个学期教师心理学的学习,我学会了很多,也从课堂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心理学本身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悄无声息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教师这个概念更是一个我们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名词,教师心理学讲教师和心理学两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从教师的社会心理,教师的应用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以及作为一个合格的个体的要求。
教师心理学的课程主要明确现代教师心理学研究、性质和研究的原则与方法的基础上,对国内外迄今为止关于教师心理的研究作了简要介绍。着重论述了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的教师心理诸问题,主要涉及:
一、教师的心理结构,包括教师人格、智能和职业才能等心理结构;
二、教师的社会心理,包括教师的角色行为。社会认知与情感、教育意志与态度、教师的人际关系与交往、教师团体心理等;
三、教师的应用心理。包括班主任心理、教师教育、教学的心理技术、教育的心理测量与评价、教师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以及教师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等,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与探讨。
《教师心理学》系统介绍了教师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师群体在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囊括了实践与转化、技巧与策略、发展与提高、体验与行为、幸福与成就、师德与人格、倦怠与促进、问题域途径,以及教师心理卫生相关知识。《教师心理学》论述精炼,语言活泼,深入浅出,实例丰富,能够迅速而全面地把握教师心理,是教师的必备书籍。
我很有幸的在这一学期学习了教师心理学,无论以后我是不是从事教师这一行业,但是教师心理学带给我的感悟和思考都会陪伴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让我受益匪浅。以上是我对教师心理学书本身的结构和内容的一些简单概述,下面我讲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理论联系实际的谈谈我学完教师心理学的一些切身感受。
首先,在教师心理学中我们学习了教师的动机心理,包括需要动机、幸福动机和成就动机。
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因为个人存在的需要,所以产生了我们丰富的心理活动,正如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所描述的那样,个体成长发展的力量是动机。而人的动机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地位又是各不相同的,最初的需求是生理的需要,人为了活下去,必须去满足吃、喝、穿、住等基本需要,这是人最本能的需求,也是作为一个生物所必须去实现的。这是心理学最基本的有关需要的理论,所以,教师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遵循这一规律。教师最基本的需要也是最重要的需要就是教师的生存需要,即指当一个人选择教师作为其职业时,无论他对这个职业有多么崇高的追求和热爱,其前提都必须是他能依赖这个职业生存下去。这给我很深刻的感受,在如今这个物欲洪流的社会,真的深刻体会到理想是丰满的,显示是骨干的,那些把教师当做自己一生最高的理想的年轻人在残酷的现实条件下将会很难继续自己的理想。另一个就是教师的认知需要,表现为教师虚心求知,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师的认知需要是其个人生命成长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种内在需求的推动下,教师能够对自己进行认真、持久的内部反省,从而对自己产生客观的认识,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才干,以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承担和尊重,保持自信和从容。这些从最基本的方面规定了一个教师的需要。给教师们规定了基本的行为规范。
其次,教师的情绪和情感一章也给了我很大的感触,相信情绪和情感这些名词大家都不陌生,最早在普通心理学中,我们就习得了情绪和情感的定义,它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教师虽然是一种职业,但更本质的他也是一个个体,他具有所有个体一样的情绪和情感,然而,除此之外,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情绪情感要远超过普通人,因为他的职业决定了他必须热爱他的学生,热爱他的事业。当然我们知道,教师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突发事件以及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比如学生的青春期叛逆,这个时候教师必须做的是站在一个冷静的角度思考与处理这个问题,既要考虑当事人的感受也要能警示其他学生,这些普遍的来说就是教育机智。
其实,教师心理学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那些东西,更重要的还是我们从中感悟到的,我们所形成的自己的思想或者说课堂教学对我们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这门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算是胡老师采取的学生课堂教学,而且还录像了,这其实类似于普遍意义上的微格教学。我们很清楚,学校虽然为我们提供了微格教学的平台,但是学校有这么多学生,保数量就很难保质量,同学们都只有一次微格教学的机会,这实在起到的效果不大。然而教师心理学的课堂上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让我们同学自己准备教学内容,自己讲解,再让没讲课的同学评价,完成一整套的课堂教学,之后再反馈给我们自己。无可厚非,这种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的把我们完全的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中,其效果是明显的。然而,有一点给我!的感触也是很深的,我们平时单一的老师教学生听的课堂真的让我们这些读了好些年书的学生感到麻木了。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22
即将步入教育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是相当必要的。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记得那是大一的下学期,带我们《数学分析》课的是任亲谋老师,他衣着朴实大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完全一个智者,那种亲和力完全让我感到温暖,听其授课如沐春风,受益匪浅。他虽操一口陕西方言,但我也不觉我是外地的,再高深的知识在他讲出来之后是那么的易于理解,传授的思想方法是如此的'启迪心灵,这才是我梦中的大学教授。每每在大学校园里见到他,都犹如阳光洒在我的身上,是那么的温暖,感觉自己一下子吸收了好多好多的能量,可惜呀!后来无福再得其授课。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
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人格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既然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如此之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用有限的时间去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呢?我想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在信息量如此巨大,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对一门课程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了。一定要去尝试多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如材料阅读、讨论、练习、实验、案例分析以及课案设计等,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思想指导实践,立竿见影,少走些弯路。在实践中领略,感悟理论思想,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结合自己的专业在教育事业上有所建树,力争起到带头引领作用,做一个专家型的教育工作者,而不是一个机械式的教书匠,那样的话,自己也痛苦,国人也失望,国家下这么大的气力搞免费师范生教育,培养未来的教育人才,为什么啊?不就是国情所需,情势所需嘛!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人才济济不假,但教育战线上的人才却远远不够啊!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啊!自然,人口也不少!国家要进步,要发展,要腾飞啊,所以人口素质得先上去。所以,作为一个准教育工作者,教育好是应该的,教育不好就万万不该了。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23
我深知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因此从很早以前就比较喜欢研究心理学,只要与心理学学习有关的培训我都非常愿意参加。尽管我是个对概念接受比较慢的人,但从各种培训中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方法与策略。并能学以致用,在平时的工作中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影响周围的老师、家长和学生,而且也有些许成效。
今年9月24、25日,我以辅修学员身份参加的“东营市胜利教育中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是由北京教育学院的伍芳辉老师主讲的。伍老师给我们介绍的“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虽然我大都学习过,但仍旧听得津津有味,再一次的学习,使我对发展心理学有了新的认识,也联系到现在所教的孩子们,想到了许多。
一、人一生所犯的错误大多是相同的。
小的时候多犯错,长大了就会少犯错。当然,这是在我们及时成功干预的基础上的。怀着这种信念教育孩子,至少对我们教育者或家长来说,是好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犯错时,他自身也是很懊悔的,如果此时,对他报以理解,并告诉他正确的做法,他会容易接受并改正;相反,如果是急躁地批评、指责或抱怨,他会更加泄气,甚至产生逆反,最后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应该乐观地对待孩子们的错误:他们这是在学习、成长。心平气和地引导他们,往往事半功倍。
再者,这也给许多认为“我的孩子小时候很省心。”的家长敲响警钟:小的时候省心,长大了必定费心!况且许多事实也的确证明如此。有的孩子小时候“不用”大人陪伴、沟通,自己玩得很好,但是上学后才发现同样不能与同学和老师沟通;有的孩子小时候很“听话”,随着年龄的增长却不再“听话”,反而闹得家长们不得不“听话”了。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小细节:幼儿时期,不要总对孩子说:“你要听话!”而是要说:“你要懂事!”是啊,懂事的孩子是有主见的,自己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也只有这样的孩子才会从错误中学习、成长。
二、了解、尊重孩子的发展特点,抓住关键期。
我们老师和家长往往会为孩子着急:这个字怎么总是写颠倒呢?你怎么总是坐不住呢?你为什么表达不清楚自己想说的话呢?你学英语怎么这么费劲呢?……似乎这些都是孩子的错。其实不然,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比如说小孩子有时分不清方向,写出来的字位置颠倒等,那是因为物体通过眼睛呈现在视网膜上的是倒像,从通过传入神经输送到大脑的过程中,由于信息干扰、自身衰减等因素,在大脑中呈现的图像出错。或者大脑处理正确,但传出神经在作用到效应器上时,出现了倒转而导致的。这些问题在经过训练后,反射弧各个环节协调了,问题就不会发生了。所以单纯指责孩子不用功,是会起到反作用的。学习语言也一样,它是有关键期的.,比如,第二语言的习得关键期是在三岁之前,3—8岁是儿童学习阅读的关键期等。作为家长,了解并尊重孩子的发展特点,即使抓住关键期,进行适当的培养与引导,是我们的责任!
此时,我又想起曾有一位心理学家讲过,要给孩子适度的自主权,即使是幼儿,他们也有选择权。所以,在你认为他们“无理取闹”时,告诉他们,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正确的做法,有好的结果,另一个则是错误的做法,结果将得到惩罚。即使是小孩子,他们也知道该如何选择了。当然,这要求我们必须说到做到,不能空许诺。也算是给孩子树立讲诚信的榜样吧。
另外,我能想到的,就是在对孩子的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也要适度放手,在关键期内给予信任和尊重。比如孩子小的时候都很愿意帮家长干活,端个碗啦,擦擦桌子、扫扫地啦,有时甚至会以“大力士”自居,帮你搬桌子、搬椅子,提很沉的菜篮子,或者拿着剪刀、菜刀想要帮你做针线活、做饭……此时,你是怎样做的呢?如果你是鼓励他并适当指导、帮助他,那么恭喜你,你尊重了孩子!可是如果此时他们把事情搞砸了呢?你又会如何处理?如果你先安慰他,表示你的理解和谅解,指导他再做一次,那你就是合格的父母了!我更要祝贺你培养了孩子的自信与能力,你将会拥有一个非常能干的小帮手!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都会要求孩子在学校里多帮老师干点儿活,多跑点儿腿,也请求老师在学校里让孩子多干点儿的原因啊。
总之,孩子要到14—15岁才会让我们觉得突然“懂事”了。因为那时候,他们的大脑发育完成了,已经接近成人的大脑。也因此,他们有了一定的调控能力,对事情有了自己的判断,会做出自己的决定,会让你有种他们突然长大了的感觉。但是在这之前,充分理解他们,并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帮助他们吧!现在的辛苦忙碌,是为了今后不再辛苦啊!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24
即将步入教育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是相当必要的。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记得那是大一的下学期,带我们《数学分析》课的是任亲谋老师,他衣着朴实大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完全一个智者,那种亲和力完全让我感到温暖,听其授课如沐春风,受益匪浅。他虽操一口陕西方言,但我也不觉我是外地的,再高深的知识在他讲出来之后是那么的易于理解,传授的思想方法是如此的启迪心灵,这才是我梦中的大学教授。每每在大学校园里见到他,都犹如阳光洒在我的身上,是那么的温暖,感觉自己一下子吸收了好多好多的能量,可惜呀!后来无福再得其授课。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人格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既然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如此之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用有限的时间去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呢?我想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在信息量如此巨大,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对一门课程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了。一定要去尝试多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如材料阅读、讨论、练习、实验、案例分析以及课案设计等,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思想指导实践,立竿见影,少走些弯路。在实践中领略,感悟理论思想,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结合自己的专业在教育事业上有所建树,力争起到带头引领作用,做一个专家型的教育工作者,而不是一个机械式的教书匠,那样的话,自己也痛苦,国人也失望,国家下这么大的气力搞免费师范生教育,培养未来的教育人才,为什么啊?不就是国情所需,情势所需嘛!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人才济济不假,但教育战线上的人才却远远不够啊!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啊!自然,人口也不少!国家要进步,要发展,要腾飞啊,所以人口素质得先上去。所以,作为一个准教育工作者,教育好是应该的,教育不好就万万不该了。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25
我很感谢校领导能够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这次培训的机会。虽然我已有四年的教学经历,但我在教学常规和教学方法技巧等问题上,还是有很多欠缺之处,所以我迫切需要学习和提高。庆幸的是,领导们对我们新来的老师非常关心,从实际出发,从细微处出发,针对具体问题,精心安排了这次培训,其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新教师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能逐步地提高自己。我也抓住了这一良好的学习机会,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郭校长等多位领导精心准备了这次培训的内容,新教师培训心得从各方面对我们进行了指导,尤其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郭校长提出:新教师要尽快做到“入格”,适应学校的工作环境,端正态度,以积极的精神面貌工作和学习。这点我感受颇深:到现在为止我在谈固小学这个大集体里工作学习快一年了,刚踏入这个集体,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对新的生活、新的环境、新的责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生疏,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他人的接触,这种心理很快离我而去,我感受到了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力量。每位领导、每位老师都是那么的爱岗敬业,爱校爱教爱生,都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尽责,他们的这种责任心给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尽快转变自己的.角色,适应新的环境,融入到这个大集体中,踏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工作,为我们的大集体增光,也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添彩。
这次培训像一阵及时雨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新调入上岗教师培训心得和动力,而且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一是鼓励我要赶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
二是鼓励我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改变以往的那种生活态度;
三是鼓励我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
四是鼓励我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做教学的佼佼者,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面对新的开始,我想我会努力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切合点,让自己充满师爱,不断自我充实、自我完善,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在谈固小学这片沃土上不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26
这次参加了学校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著名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27
即将步入教育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是相当必要的。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记得那是大一的下学期,带我们《数学分析》课的是任亲谋老师,他衣着朴实大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完全一个智者,那种亲和力完全让我感到温暖,听其授课如沐春风,受益匪浅。他虽操一口陕西方言,但我也不觉我是外地的,再高深的知识在他讲出来之后是那么的易于理解,传授的思想方法是如此的启迪心灵,这才是我梦中的大学教授。每每在大学校园里见到他,都犹如阳光洒在我的身上,是那么的温暖,感觉自己一下子吸收了好多好多的能量,可惜呀!后来无福再得其授课。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
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人格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既然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如此之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用有限的时间去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呢?我想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在信息量如此巨大,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对一门课程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了。一定要去尝试多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如材料阅读、讨论、练习、实验、案例分析以及课案设计等,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思想指导实践,立竿见影,少走些弯路。在实践中领略,感悟理论思想,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结合自己的专业在教育事业上有所建树,力争起到带头引领作用,做一个专家型的教育工作者,而不是一个机械式的教书匠,那样的话,自己也痛苦,国人也失望,国家下这么大的气力搞免费师范生教育,培养未来的教育人才,为什么啊?不就是国情所需,情势所需嘛!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人才济济不假,但教育战线上的人才却远远不够啊!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啊!自然,人口也不少!国家要进步,要发展,要腾飞啊,所以人口素质得先上去。所以,作为一个准教育工作者,教育好是应该的,教育不好就万万不该了。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28
这次参加了学校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著名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29
带着一份憧憬,带着一份喜悦,带着一份期待与责任,我有幸参加了远程教育的心理健康的培训,不仅有理论的学习,充实我们的大脑,同时还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参观学习和调研,使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真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感受一:认识心理健康重要,促发展。
通过本次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感受二:提高自身素质,助成长
通过培训,自身有了提高。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总之,在这次的培训的锻炼中,我增长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在业务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努力,将所见、所学根据实际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为学校工作尽己所能!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30
我很感谢校领导能够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这次培训的机会。虽然我已有四年的教学经历,但我在教学常规和教学方法技巧等问题上,还是有很多欠缺之处,所以我迫切需要学习和提高。庆幸的是,领导们对我们新来的老师非常关心,从实际出发,从细微处出发,针对具体问题,精心安排了这次培训,其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新教师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能逐步地提高自己。我也抓住了这一良好的学习机会,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郭校长等多位领导精心准备了这次培训的内容,新教师培训心得从各方面对我们进行了指导,尤其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郭校长提出:新教师要尽快做到“入格”,适应学校的工作环境,端正态度,以积极的精神面貌工作和学习。这点我感受颇深:到现在为止我在谈固小学这个大集体里工作学习快一年了,刚踏入这个集体,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对新的生活、新的环境、新的责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生疏,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他人的接触,这种心理很快离我而去,我感受到了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力量。每位领导、每位老师都是那么的爱岗敬业,爱校爱教爱生,都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尽责,他们的这种责任心给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尽快转变自己的'角色,适应新的环境,融入到这个大集体中,踏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工作,为我们的大集体增光,也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添彩。
这次培训像一阵及时雨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新调入上岗教师培训心得和动力,而且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一是鼓励我要赶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
二是鼓励我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改变以往的那种生活态度;
三是鼓励我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
四是鼓励我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做教学的佼佼者,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面对新的开始,我想我会努力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切合点,让自己充满师爱,不断自我充实、自我完善,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在谈固小学这片沃土上不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31
这次参加了学校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著名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32
我深知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因此从很早以前就比较喜欢研究心理学,只要与心理学学习有关的培训我都非常愿意参加。尽管我是个对概念接受比较慢的人,但从各种培训中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方法与策略。并能学以致用,在平时的工作中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影响周围的老师、家长和学生,而且也有些许成效。
今年9月24、25日,我以辅修学员身份参加的“东营市胜利教育中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是由北京教育学院的伍芳辉老师主讲的。伍老师给我们介绍的“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虽然我大都学习过,但仍旧听得津津有味,再一次的学习,使我对发展心理学有了新的认识,也联系到现在所教的孩子们,想到了许多。
一、人一生所犯的错误大多是相同的。
小的时候多犯错,长大了就会少犯错。当然,这是在我们及时成功干预的基础上的。怀着这种信念教育孩子,至少对我们教育者或家长来说,是好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犯错时,他自身也是很懊悔的,如果此时,对他报以理解,并告诉他正确的做法,他会容易接受并改正;相反,如果是急躁地批评、指责或抱怨,他会更加泄气,甚至产生逆反,最后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应该乐观地对待孩子们的错误:他们这是在学习、成长。心平气和地引导他们,往往事半功倍。
再者,这也给许多认为“我的孩子小时候很省心。”的家长敲响警钟:小的时候省心,长大了必定费心!况且许多事实也的确证明如此。有的孩子小时候“不用”大人陪伴、沟通,自己玩得很好,但是上学后才发现同样不能与同学和老师沟通;有的孩子小时候很“听话”,随着年龄的增长却不再“听话”,反而闹得家长们不得不“听话”了。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小细节:幼儿时期,不要总对孩子说:“你要听话!”而是要说:“你要懂事!”是啊,懂事的孩子是有主见的,自己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也只有这样的孩子才会从错误中学习、成长。
二、了解、尊重孩子的发展特点,抓住关键期。
我们老师和家长往往会为孩子着急:这个字怎么总是写颠倒呢?你怎么总是坐不住呢?你为什么表达不清楚自己想说的话呢?你学英语怎么这么费劲呢?……似乎这些都是孩子的错。其实不然,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比如说小孩子有时分不清方向,写出来的字位置颠倒等,那是因为物体通过眼睛呈现在视网膜上的是倒像,从通过传入神经输送到大脑的过程中,由于信息干扰、自身衰减等因素,在大脑中呈现的图像出错。或者大脑处理正确,但传出神经在作用到效应器上时,出现了倒转而导致的。
这些问题在经过训练后,反射弧各个环节协调了,问题就不会发生了。所以单纯指责孩子不用功,是会起到反作用的。学习语言也一样,它是有关键期的,比如,第二语言的习得关键期是在三岁之前,3-8岁是儿童学习阅读的关键期等。作为家长,了解并尊重孩子的发展特点,即使抓住关键期,进行适当的培养与引导,是我们的责任!
此时,我又想起曾有一位心理学家讲过,要给孩子适度的自主权,即使是幼儿,他们也有选择权。所以,在你认为他们“无理取闹”时,告诉他们,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正确的做法,有好的结果,另一个则是错误的做法,结果将得到惩罚。即使是小孩子,他们也知道该如何选择了。当然,这要求我们必须说到做到,不能空许诺。也算是给孩子树立讲诚信的榜样吧。
另外,我能想到的,就是在对孩子的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也要适度放手,在关键期内给予信任和尊重。比如孩子小的时候都很愿意帮家长干活,端个碗啦,擦擦桌子、扫扫地啦,有时甚至会以“大力士”自居,帮你搬桌子、搬椅子,提很沉的菜篮子,或者拿着剪刀、菜刀想要帮你做针线活、做饭……此时,你是怎样做的呢?如果你是鼓励他并适当指导、帮助他,那么恭喜你,你尊重了孩子!可是如果此时他们把事情搞砸了呢?你又会如何处理?如果你先安慰他,表示你的理解和谅解,指导他再做一次,那你就是合格的父母了!我更要祝贺你培养了孩子的自信与能力,你将会拥有一个非常能干的小帮手!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都会要求孩子在学校里多帮老师干点儿活,多跑点儿腿,也请求老师在学校里让孩子多干点儿的原因啊。
总之,孩子要到14-15岁才会让我们觉得突然“懂事”了。因为那时候,他们的大脑发育完成了,已经接近成人的大脑。也因此,他们有了一定的调控能力,对事情有了自己的判断,会做出自己的决定,会让你有种他们突然长大了的感觉。但是在这之前,充分理解他们,并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帮助他们吧!现在的辛苦忙碌,是为了今后不再辛苦啊!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33
两天心理学基础课学下来,受益匪浅。这得感谢西南师大的张教授,他深入浅出的讲解,风趣幽默的话语,常常引得一片欢笑。在讲解理论的时候,他总是有很多的生活经历穿插在里面,但都和他讲的知识是有关的,所以并不觉得他是在卖弄,而是紧紧的结合了生活实际。尤其是他讲的教学上的经历和经验,让我觉得眼前仿佛打开一扇天窗,突然变得明朗开阔起来。
我教学工作17年,但是并没接受过职业的培训,只是自己跟着感觉走,也没什么成就感,现在是陷入了茫然。我虽然不想显声扬名,可是这种毫无成就感的工作和生活,很让人失落,近乎是抑郁了。我想很多中小学老师都有我这种感觉吧:工作十多年,自己仿佛就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工作上再没有发展的机会了,梦想早已经破灭,日子过的浑浑噩噩。
这两天的学习,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工作,我们绝大多数老师只是按照教学的常规方法,机械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已,即使有课堂的创新,也跳不出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搞的形式,可能有很多的时间,花的力气都是无效的。老师们每堂课上下来都是怨声载道,包括我,恨学生不听课,恨学生生的太笨。更有过分的老师骂了学生笨,还骂学生的父母不懂优生优育。老师带着怨气教,学生也带着怨气学,效果就更加坏了。通过学习,我发现自己曾经在教学中踏步不前,其根源在于我们还在传统观念里无法自拔:老师居高临下,学生俯首贴耳。我们太缺乏心理学知识,不懂得如何有效的运用教学艺术,如何艺术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把学生的兴趣真正的提高。
心理学教师培训,这个机会,太难得了,也来的太及时了,把我从长时间的迷茫中解脱了出来,我知道了我将来在教学中该去做什么,怎么做了。
让我们开始新的旅程吧!
教师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34
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心理学新学科。
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书中的很多理论,如人的学习动机分析理论帮助我们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特别是ARCS新的动机模式,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为教不好学生而苦恼。其实有很多时候是我们对于学生的不了解,没能正确认知学生这个年龄的心理与生理的发展,并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去设计和实施教学,往往不能去的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有区别的、学生在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上也是有差异的。
通过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对于我们重点研究学校教学或更细些的课堂教学和我们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体会是一致的。书中所提到的很多教学方法、学习策略、结合学科特点的教学对我们的工作有很直观的指导作用,并具有可操作性系统的学习一些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和反思,自己有很大收获和体会。 我会把所学的用于工作中,做出精品教育。
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认识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
为人师者更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通过研读《学科教育心理学》和网络学习,我从学习心理和学科的学与教两方面,了解了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及教学设计技术,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和专业知识,让我从心理的层面重新思考学与教,重新认识心理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