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赋得永久的悔读后感

2024/06/18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赋得永久的悔读后感(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赋得永久的悔读后感 篇1

我真想一头撞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自己的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尊荣,什么幸福,都比不上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认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选自季羡林散文《赋得永久的悔》

每当我读到这一句话的时候,心潮总是会抑制不住地涌动。

季羡林是国际著名文学家。早年留学国外,通多门语言,并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吐火罗文的几位学者之一。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是我心中当之无愧的英雄。

《季羡林文集》不同于其他的散文集,它每隔十年就会有一段人生的总结。这汇集了季老先生毕生的经验和感悟。每读完一篇都会让人感觉眼前一亮。能让人预先明确了今后的目标。我想等我到了耳顺之年以后再去品味的话,也许收获会更大。

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文章描述到了作者的故乡,写到了她的母亲。正如季老先生所说,他的故乡没有色彩,只有一片灰黄。作者的童年是很苦的。尤其是在吃着一方面,他着重进行了强调。在他的故乡,吃"白的"(指麦子面)地位最高,其次是吃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人们把它叫做“黄的”,最次是吃红高粱饼子,叫“红的'”。而作者家里最经常吃的是红的。偶尔能从别人家那里的来白的和黄的。至于肉呢,在作者吃的记忆中只有一次,那是一小碗牛肉汤,里面只有一小块牛肉,他却用小刀一点点割着吃。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生活好多了吧。

然而,不论是黄的、白的,还是猪肉、牛肉,在家里得来这些“美味”的时候只有我一人在吃,母亲没有尝过一口。她只是看着我吃时满足的神情,然后往嘴里塞满难以下咽的高粱面。

母亲亲手将我送到城里,自己却留在故乡受苦。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她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树欲静而风不止,可怜天下父母心。

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多么凄婉而又感人。这就成了作者内心永远的悔恨,也成了烙印在我脑海中无法忘却的画面

读这本书,我品味到了人情的冷暖,我感悟到了当今的幸福,我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整个人生,似乎就一浓缩在这本书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赋得永久的悔》。“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确实是这样。更因为如此,我们要把握好当下。及时行孝,对爸妈说一声:“我爱你。”也许这样才能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世间再多的荣华富贵,都不如陪在父母身边。

人间真情,世间大爱,全在季老先生笔下。

赋得永久的悔读后感 篇2

最近,读了季羡林先生的《赋得永久的悔》一文,感受颇深。这篇文章是季先生在他望九之年写给母亲的。季先生是一位过早地失去母亲而终身怀有风木之悲的人,他6岁就离开了母亲,不记得母亲的笑容。文中回忆了他小时候生活的艰辛,食物匮乏,想方设法寻找吃的东西而母亲则终日吃“黄的”食物的情节,令人心酸。全文渗透了母亲对孩子的至亲至爱,通篇情意刺骨,无限凄切。季先生把他对母亲的深情和歉意寓于质朴的语言之中,自始至终倾注了一个情字,读后让人不能不为之动容。现节选文章的最后两段与大家一起分享:

“我在母亲身边只呆到6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呆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日来呢?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不回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单的一句话里饱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了上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了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正应在我身上。我不忍想像母亲临终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了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赋得永久的悔》,如泣如诉。这是一份平平常常的人生菜单,季先生到了耄耋之年感叹自己的人生,这是季先生心灵的晾晒,值得我们深思。母亲的伟大在于母爱,母爱的伟大在于无私。母亲为了孩子可以舍得一切,忍受一切,充当一切。那么,作为儿女应该怎样回报母亲呢?读完这篇文章,我最深的感慨是,我们应该趁着自己的母亲还健在,赶紧补上这一堂人生之课,不要因为自己的怠慢和疏忽酿成人间悲剧,时间不等人呀!正象季老先生所讲的,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比起伟大的母亲又算得了什么!是啊,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讲,人生固然重要,但与伟大的母爱和母亲的无私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季先生的感受刻骨铭心!永久的悔实则是无尽的爱。我们可能不曾有季先生那样的悔,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像季老先生那样,纵使悔痛一生,也唤不回望眼欲穿的那位母亲的生命。在母亲过世后抚棺大哭时,恨不能随母亲而地下,然后再为“永久的悔”写什么赋。我希望我们大家都有颗清清明明的心,不要有这样永久的悔。让我们理解和关爱自己的母亲吧!伟大的母爱是一盏不灭的灯。

赋得永久的悔读后感 篇3

最近,读了季羡林先生的《赋得永久的悔》一文,感受颇深。

这篇文章是季先生在他望九之年写给母亲的。季先生是一位过早地失去母亲而终身怀有风木之悲的人,他6岁就离开了母亲,不记得母亲的笑容。文中回忆了他小时候生活的艰辛,食物匮乏,想方设法寻找吃的东西而母亲则终日吃黄的食物的情节,令人心酸。全文渗透了母亲对孩子的至亲至爱,通篇情意刺骨,无限凄切。季先生把他对母亲的深情和歉意寓于质朴的语言之中,自始至终倾注了一个情字,读后让人不能不为之动容。现节选文章的最后两段与大家一起分享:

我在母亲身边只呆到6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呆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日来呢?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不回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单的一句话里饱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了上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

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了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正应在我身上。我不忍想像母亲临终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了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

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赋得永久的悔》,如泣如诉。这是一份平平常常的人生菜单,季先生到了耄耋之年感叹自己的人生,这是季先生心灵的晾晒,值得我们深思。母亲的伟大在于母爱,母爱的伟大在于无私。母亲为了孩子可以舍得一切,忍受一切,充当一切。那么,作为儿女应该怎样回报母亲呢?读完这篇文章,我最深的感慨是,我们应该趁着自己的母亲还健在,赶紧补上这一堂人生之课,不要因为自己的怠慢和疏忽酿成人间悲剧,时间不等人呀!

正象季老先生所讲的,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比起伟大的母亲又算得了什么!是啊,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讲,人生固然重要,但与伟大的母爱和母亲的无私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季先生的感受刻骨铭心!永久的悔实则是无尽的爱。我们可能不曾有季先生那样的悔,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像季老先生那样,纵使悔痛一生,也唤不回望眼欲穿的那位母亲的生命。在母亲过世后抚棺大哭时,恨不能随母亲而地下,然后再为永久的悔写什么赋。我希望我们大家都有颗清清明明的心,不要有这样永久的悔。让我们理解和关爱自己的母亲吧!伟大的母爱是一盏不灭的灯。

赋得永久的悔读后感 篇4

今天又读了《中国最美的散文集》之《赋得永久的悔》这一篇文章。季羡林先是风趣的挑了一下这个听起来有些八股味道的题目,然后大致的叙述了一下他一生的经历(从出生到八十多岁的生平经历过的地方。)原来季羡林老人家一生里最最后悔的事情竟然是;他离开了了他的家乡,离开了他的亲生母亲而去了遥远的地方“ 发扬光大 ” 了。

如今的我们大概是都觉得季羡林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了,文学水平提高了,当然也出名了,发财了。这样有什么不好的呢?!但是其实季羡林的内心也是极为痛苦地!丧母之痛!

其实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季羡林老人家幼年的时候家里是非常穷的!唯一“阔”的一阵还是在作者还未出生的时候,作者的九叔买了一张奖券竟然也幸运的中奖了!也理所应当的分给了自己的兄弟(季羡林的父亲)一笔钱,可季羡林的父亲却没有拿这笔钱用于投资,却欢欢喜喜的办了一桌宴席!!钱便又“挥霍”完了,季羡林的家里又是变得“一贫如洗”了。

季羡林只在这篇文章里只是写到了关于吃的东西,例如:“白的”(麦子面饼子)——当时最好的食品;“黄的”(小米面或棒子面饼);最差的是“红的”(红高粱面饼子)。由于家庭条件,季羡林从小就只能吃又苦又涩的“红的”。

儿时的季羡林只在他六岁的时候就被送出了家庭,所以所知道的儿时的记忆大多都是吃的东西,而对于只有六岁的他来讲,对于母亲的记忆是少之又少的!而在季羡林大学毕业以前可怜的他只回家了2回,只见到过母亲一次面

,且只有短短几天的时间又离开了。第二次便是回家给母亲奔丧了。

所以季羡林是十分后悔当初离开家的,他自己宁愿一辈子只吃“红的”,也不愿意离开自己亲爱的母亲啊!难以割舍的对母亲的思念与追悼。所以离开母亲,乃是季羡林老人家一生中最最后悔的事情了!

赋得永久的悔读后感 篇5

今天又读了《中国最美的散文集》之《赋得永久的悔》这一篇文章。季羡林先是风趣的挑了一下这个听起来有些八股味道的题目,然后大致的叙述了一下他一生的经历(从出生到八十多岁的生平经历过的地方。)原来季羡林老人家一生里最最后悔的事情竟然是;他离开了了他的家乡,离开了他的亲生母亲而去了遥远的地方 发扬光大 了。

如今的我们大概是都觉得季羡林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了,文学水平提高了,当然也出名了,发财了。这样有什么不好的呢?!但是其实季羡林的内心也是极为痛苦地!丧母之痛! 其实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季羡林老人家幼年的时候家里是非常穷的!唯一阔的一阵还是在作者还未出生的时候,作者的九叔买了一张奖券竟然也幸运的中奖了!也理所应当的分给了自己的兄弟(季羡林的父亲)一笔钱,可季羡林的父亲却没有拿这笔钱用于>投资,却欢欢喜喜的办了一桌宴席!!钱便又挥霍完了,季羡林的家里又是变得一贫如洗了。 季羡林只在这篇文章里只是写到了关于吃的东西,例如:白的(麦子面饼子)——当时最好的食品;黄的(小米面或棒子面饼);最差的是红的(红高粱面饼子)。由于家庭条件,季羡林从小就只能吃又苦又涩的红的。

儿时的季羡林只在他六岁的时候就被送出了家庭,所以所知道的儿时的记忆大多都是吃的东西,而对于只有六岁的他来讲,对于母亲的记忆是少之又少的!而在季羡林大学毕业以前可怜的他只回家了2回,只见到过母亲一次面,且只有短短几天的时间又离开了。第二次便是回家给母亲奔丧了。

所以季羡林是十分后悔当初离开家的,他自己宁愿一辈子只吃红的,也不愿意离开自己亲爱的母亲啊!难以割舍的对母亲的思念与追悼。所以离开母亲,乃是季羡林老人家一生中最最后悔的事情了!

赋得永久的悔读后感 篇6

今天又读了《中国最美的散文集》之《赋得永久的悔》这一篇文章。季羡林先是风趣的挑了一下这个听起来有些八股味道的题目,然后大致的叙述了一下他一生的经历(从出生到八十多岁的生平经历过的地方。)原来季羡林老人家一生里最最后悔的事情竟然是;他离开了了他的家乡,离开了他的亲生母亲而去了遥远的地方 发扬光大 了。

如今的我们大概是都觉得季羡林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了,文学水平提高了,当然也出名了,发财了。这样有什么不好的呢?!但是其实季羡林的内心也是极为痛苦地!丧母之痛! 其实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季羡林老人家幼年的时候家里是非常穷的!唯一阔的一阵还是在作者还未出生的.时候,作者的九叔买了一张奖券竟然也幸运的中奖了!也理所应当的分给了自己的兄弟(季羡林的父亲)一笔钱,可季羡林的父亲却没有拿这笔钱用于>投资,却欢欢喜喜的办了一桌宴席!!钱便又挥霍完了,季羡林的家里又是变得一贫如洗了。 季羡林只在这篇文章里只是写到了关于吃的东西,例如:白的(麦子面饼子)——当时最好的食品;黄的(小米面或棒子面饼);最差的是红的(红高粱面饼子)。由于家庭条件,季羡林从小就只能吃又苦又涩的红的。

儿时的季羡林只在他六岁的时候就被送出了家庭,所以所知道的儿时的记忆大多都是吃的东西,而对于只有六岁的他来讲,对于母亲的记忆是少之又少的!而在季羡林大学毕业以前可怜的他只回家了2回,只见到过母亲一次面,且只有短短几天的时间又离开了。第二次便是回家给母亲奔丧了。

所以季羡林是十分后悔当初离开家的,他自己宁愿一辈子只吃红的,也不愿意离开自己亲爱的母亲啊!难以割舍的对母亲的思念与追悼。所以离开母亲,乃是季羡林老人家一生中最最后悔的事情了!

赋得永久的悔读后感 篇7

一直以来,喜欢季羡林老先生的文字,朴实无华,却意蕴深远。今天,再次拜读了他的文章 —— 《赋得永久的悔》。

熟悉老先生的人,应该对这篇文章有所了解。老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深切的怀念了自己的母亲,至于他所谓的永久的悔,用先生的话来讲,就是“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他只在家乡生活了六年,之后便离乡背井。先生总在想等自己有一天出人头地、有所作为了,就把母亲接来,享自己的福。他万万没有想到,母亲会先自己而去,那一年回家,见到的是母亲的棺木,仅一层薄薄的棺材板,却把母子俩相隔于天上人间……

先生说:“为母子一场,只留得面影迷离,入梦浑难辨。”这忽然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祖父。我的祖父,这辈子也是个苦命的人,他甚至没能像老先生那样,至少见过了自己的母亲。在祖父出生后的几个小时,他母亲便撒手人寰了。那个年代是没有相机的,如今,提起祖父的母亲,他真真是没有一点儿印象。祖父的父亲后来娶了个继母,偏偏继母心肠不好,只管照顾自己的亲骨肉,全然不管不顾我那可怜的祖父。我的祖父啊,一辈子都没能感受过母爱……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先生说这话正应在了他身上。想想自己,从小到大,父母亲为这个家奔忙,自己却一直无以为报。现在上学,吃父母的穿父母的,不知道哪一天,才能报答他们的爱子情深。

像我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大多喜欢漂亮的衣服,喜欢时尚的挂饰,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喜欢把自己当作自己宠爱的公主。其实,想想母亲,也许我们喜欢的也正是她喜欢的呢。如果她可以自私一些,不为我们的学业担忧,不为我们的健康担忧,不必把帐目管理得紧紧有条,不必家庭工作两头兼顾,情况又会怎样呢?她身上或许就是漂亮的靴子衣裤了,而不是今天的拖鞋加围裙……

孩提时代,总认为母亲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慢慢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想要独立、想要自由,也就变得自傲了,叛逆了。总以为翅膀硬了,可以飞了。不懂得体会母亲的语重心长,还自以为是地把它当成毫无意义的唠叨,竟然好意思口口声声说着:“这就是代沟!”

呵呵,现在,终于是长大了。虽然未为人母,还不能够很深切的感受到母亲的种种感受,但是,离家远了,也懂得想念了。想想自己的不成熟,再想想母亲的包容与忍让,忽然很有感慨:母亲,永远的至亲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希望会有很多人能够明白这句话,同时明白自己该做的……明天,又一个母亲节,愿我的母亲,安好。也愿天下的母亲,安好。

赋得永久的悔读后感 篇8

在《大众日报》上看到季羡林的文章《赋得永久的悔》,季老对母亲的情,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一样痛彻了我的心扉。季老去世后,他的骨灰的三分之一与父母以及妻子合葬在一起,实现了他的生前遗愿——回到“母亲身边”。

我的父亲去世三年多了。子女永远欠父母的,永远报答不完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父亲是一位老实巴交、沉默寡言的农民。小时因为家贫没有上学,他说:“中国的字我识一半,我就认识‘中’字。”因为从小不识肉味,后来酷爱吃肥肉,直至患脑血栓去世。

父亲家里很穷,直到三十多岁仍然没有娶上媳妇。36岁那年,18岁的母亲和姥姥一家逃荒从百里外来到父亲的村庄。当年恰逢父亲家里收成好一些,奶奶收留了母亲一大家子。姥姥带领子女要走时,母亲留了下来,嫁给了父亲,来年年后生下了我。几年后两个弟弟相继出生。

父亲为了生计,除了在地里辛勤耕作外,靠打短工挣点儿辛苦钱。修水库时扛方土,给人家脱土胚,什么脏活累活都干。他还卖过炒花生,煮下猪下水,卖甘蔗、蒜,种菜卖菜,什么都干。即使这样,我家的日子仍然很穷。

我大学毕业后到济南上班,离家远了,近300公里。从我成家到父亲去世10年的时间,父亲一次都没到我家来过,不知道我家的大门朝哪开。他永远也来不了了。

父亲患脑血栓好几年,每年输液扩充血管。那天中午他煮了面条,想吃完面条到县城澡塘洗个澡。把锅从东屋端到北屋,刚跨进北屋的门就摔倒了,以后再也没有起来。

弟弟给我打了电话,我请了假赶紧赶了回去。我说带父亲到县城住院,母亲说还要花钱,还要人照顾,离家又远,弟弟他们又穷,又没时间,即使好了也起不来床,到时还得母亲照顾,母亲身体不好,病很多,也照顾不了。

我在家呆了10天,两个姑姑也来了,10天的时间也没照顾多少,只是给父亲喂喂饭,后来因为单位有事回去了。几天后的中午弟弟打电话说父亲去世了。又请假回家奔丧。

父亲患脑血栓期间是不应该吃肥肉的,但他非常想吃,宁愿得病也要吃。我也没有办法,只好依他,每次回去偷偷给他些钱,他都买了肉吃。

因为母亲说了自己多病不能照顾父亲的话,自父亲去世我一直怨恨母亲。

公公每年冬天到我家来住,夏天去爱人的弟弟家。父亲去世那年春天,公公走后,我收拾他的.房间,洗床单枕套,给他刷鞋,这些活我是不情愿做也得做的。想到了母亲给父亲刷鞋。父亲一生不知道穿坏过多少双鞋,母亲给父亲做过多少双鞋,刷过多少双鞋。而我这个做女儿的,又照顾过父亲多少?这么多年,还不是母亲在照顾。想到这些,我心中对母亲的怨恨便释然了。

父亲的一生是贫苦的,没有享过什么福。如果有来生,我仍想做父亲的女儿,好好孝敬我的父亲。

赋得永久的悔读后感 篇9

“读万卷书且行万里路”

“淳朴恬澹,本色天然”

“外表平易,秀色内涵”

这些词句来概括季老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原本读这本书,信手拣来,纯属偶然,但现在却是欣然。原因自不必多说,尽(浸)在书中了。

季老的阅历已不能用丰富二字形容,但他能持着谦虚待人的本性,在“大家”中委实不多。也许正是清楚了自己的优劣,所以有感而发的谦虚是真诚的,绝不是虚妄的。

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离开母亲,他心里会是什么滋味,非有亲身经历者,实难体会。季羡林正是经历了这样苦涩的童年。诚如季老所言,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家境异常艰苦,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粱面饼子;没有钱买盐,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什么香油,根本见不到。此情此景,与我们相比,真不可同日而语……六岁那年,背井离乡,成为季老一生中关键的一个转折点。叔父对他望子成龙,教育十分严格。季老也正是从此刻起开启了他漫长的求学生涯……

季老虽已耄耋之年,写起文章来仍像孩子们般生动、活泼。比方,在夜课后,在黑暗中,走过一片种满了芍药花的花畦,紫色的芍药花同绿色的叶子化成了一个颜色,清香似乎扑入鼻宫。季老戏称,学习英文总同美丽的芍药花联在一起,留在脑海,成为美丽的回忆。

关于“拖尸”,季老也描写得惟妙惟肖。据说,这是当时清华的'一个特色。新生在报到前必须先到体育馆,旧生好事者列队对新生进行“拖尸”。几个彪形大汉把新生的两手、两脚抓住,举了起来,在空中摇晃几次,然后抛到垫子上,这就算完成了手续,颇有点像《水浒传》上提到的杀威棒。想想,我们报到是去的也是体育馆,只是没受到这样的“礼遇”。其实,这只不过是旧生对新伙伴开一点玩笑,充满了友情的。

季老就是如此赋有生活感,此外,他的处事原则、清醒自知、民族意识也毫不逊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季老躬行着。他心头有拂拭不掉的科钦人民的一颦一笑,有火焰山的热烈奇异,也丝毫不缺少哥廷根般的点点怀念、感激。体验天雨曼陀罗,分享山中逸趣,来到虎门炮台,一笔点出民族的脊梁: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他不以瓦尔德施密特的评价而沮丧,也决不由于中村元教授的夸奖而发昏。他认识到翻译工作的价值,也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甚至可以对垂垂老矣的瓦尔德施密特教授说出善意的谎言,真心却又不虚伪。就是这样,一个孩子般成熟,一个百变的季羡林。一个时代的骄子。

书名用“永久的悔”,那么季老“永久的悔”又是什么呢!季老说,这是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这永久的悔片刻没有离开过他的心,即:不该离开故乡,不该离开母亲。

是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季老如是说。对他自己,也对我们。

赋得永久的悔读后感 篇10

我真想一头撞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自己的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尊荣,什么幸福,都比不上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认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选自季羡林散文《赋得永久的悔》

每当我读到这一句话的时候,心潮总是会抑制不住地涌动。

季羡林是国际著名文学家。早年留学国外,通多门语言,并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吐火罗文的几位学者之一。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是我心中当之无愧的英雄。

《季羡林文集》不同于其他的散文集,它每隔十年就会有一段人生的总结。这汇集了季老先生毕生的经验和感悟。每读完一篇都会让人感觉眼前一亮。能让人预先明确了今后的目标。我想等我到了耳顺之年以后再去品味的话,也许收获会更大。

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文章描述到了作者的故乡,写到了她的母亲。正如季老先生所说,他的故乡没有色彩,只有一片灰黄。作者的童年是很苦的。尤其是在吃着一方面,他着重进行了强调。在他的故乡,吃"白的"(指麦子面)地位最高,其次是吃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人们把它叫做“黄的'”,最次是吃红高粱饼子,叫“红的”。而作者家里最经常吃的是红的。偶尔能从别人家那里的来白的和黄的。至于肉呢,在作者吃的记忆中只有一次,那是一小碗牛肉汤,里面只有一小块牛肉,他却用小刀一点点割着吃。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生活好多了吧。

然而,不论是黄的、白的,还是猪肉、牛肉,在家里得来这些“美味”的时候只有我一人在吃,母亲没有尝过一口。她只是看着我吃时满足的神情,然后往嘴里塞满难以下咽的高粱面。

母亲亲手将我送到城里,自己却留在故乡受苦。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她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树欲静而风不止,可怜天下父母心。

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多么凄婉而又感人。这就成了作者内心永远的悔恨,也成了烙印在我脑海中无法忘却的画面

读这本书,我品味到了人情的冷暖,我感悟到了当今的幸福,我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整个人生,似乎就一浓缩在这本书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赋得永久的悔》。“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确实是这样。更因为如此,我们要把握好当下。及时行孝,对爸妈说一声:“我爱你。”也许这样才能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世间再多的荣华富贵,都不如陪在父母身边。

人间真情,世间大爱,全在季老先生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