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老师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线上教学老师心得体会(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线上教学老师心得体会 篇1
线上教学两周多时间,虽说把节奏慢了下来,在课堂上也尽量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但毕竟每天一节数学课,还只有30分钟。总觉得某些知识点之外的数学不能较好的渗透,学生的操作和思考还不够深刻。怎么能够弥补这些不足,形式轻松又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呢?
语文老师录《昆吾诗韵》吟诵课程给了我启发:古诗词可以用吟诵的方式唱出来,数学是不是也可以用有趣的故事讲出来呢?
恰好,张xx校长在名师工作室活动中给孩子们讲“数学故事”,很受孩子们的青睐。我何不也讲数学故事呢?有了想法,就马上实施!先录了一个现成的故事《曹冲称象》。从网上寻找图片,制作课件,尽量让课件活泼一些,不至于全是文字而显得单调。录制时,我放松自己的心情和语气,真的就像面对小孩儿讲故事一样,一边结束,看看回放,不太满意,虽然已经放松,但还是有些生硬,像是读课文。于是,把里面的一些话调整了一下,改成自己的话来讲,而在讲述不同的角色时语气上也不断变换着。这样一来,感觉比第一遍好多了,于是又开始第三遍的录制。录制完之后,把链接发到了五数教研组,同事家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发语音给我:“你讲的故事真好听,谢谢阿姨,我爱你哟!”大人的多少点赞都无所谓,只要孩子认可,我就得做!
第一单元学习《圆》,关于圆有很多的数学文化知识。我选取了“祖冲之与圆周率”,搜集相关的资料,经过资料的整理,编制成了小故事的形式。有人物介绍,有事件经过,有最后结果。故事不长,学生们听完倒是反映不错,好几个孩子发信息、打电话说喜欢这样的。数学小故事。看来,给学生“讲述数学故事”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趁着周末,对百分数单元内容进行了重新的梳理,查阅有关百分数的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一些想法。把每一个信息窗的重点内容编成了一个小故事。“百分数的认识”是从百分数的产生到应用,采用两个小孩对话的方式,把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和联系,还拓展到千分数、万分数。“百分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则采用数学王国比赛的始终串联,把互化方法蕴含其中。“百分率”则是用一个小故事引入,用学生身边的作业情况统计表格,对百分率进行充分的认识,并留下思考问题,让数学故事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而让学生的认识更深刻。三个数学故事,先查阅资料,再用心编制,制作课件,录制,差不多一天的时间。但听着自编自制的小故事,想着孩子们能在故事中学习数学,能在故事中感受数学的有趣和魅力,我也感觉很开心。
讲述数学故事,只为孩子们喜欢,也为线上教学增添乐趣,让严谨的数学富有韵味,充满引力!
线上教学老师心得体会 篇2
这次开学很迟,学校也是安排我们提前上课,虽然不是在教室里面,但是也是教学,而且线上的教学也是有一些不一样,看不到学生,也是对于他们的情况不是那么容易去掌握,但是我也是认真的去准备,作业也是仔细的批改,上课的时候也是多去提问题,多给学生思考,让他们能更加自主的学习,同时也是考虑到他们在家里的情况,也是会容易松懈,所以课堂我也是尽量的讲得更加生动一些,自己也是在这次线上教学之中收获很多,有一些心得体会。
和课堂的教学相比,线上教学面对的情况比较的未知,所以对于我们的教学水平其实要求是更高的,课堂上可能有些知识点讲的枯燥一点,但是由于学生们都在下面,所以也是可以及时的知道自己的教学情况是怎么样的,而线上教学却是并不是那么的清楚学生们的情况,虽然可以提问,但是看不到,所以也是不那么的情况这堂课教得,他们学到多少,我也是积极的去准备,让课堂的知识也是让学生们听得更懂一些,同时做一些调查问卷,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作业也是认真的去批改,我知道,这学期时间比较的紧凑,所以这开始的线上教学必须是要做好的。
在线上教学之中,我也是有了很多的收获,自己的教学能力也是感觉到了提升,毕竟准备要更加的充分,而且对于知识点的.把握,如何去讲解能让学生学好是非常的不容易的,我也是感受到了,没有那么多反馈的教学,是对我的一个挑战,但是我也是顺利的完成了,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也是比较的好,虽然有些同学还是需要督促,但是大部分的学生也是非常自觉的来把学习给搞好了,而今回到了教室,也是看到了他们学习的一个成果,能跟上教学的一个进度。
这种教学方式也是有非常好的一面,当时没有听得太懂,可以到时候反复的听,而不像课堂,只能有一次,而且也是可以让学生们懂得自主的去学习是非常的重要的,没有了老师的监督,而能认真的学习,那么以后也是能更好的把学习搞好,只有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才能把知识学得更好,而不是仅仅被动的接受知识。我也是在这次的教学之中,收获了很多的经验,会以后运用到课堂的教学之中去。
线上教学老师心得体会 篇3
猝不及防的肺炎疫情让全国各地学校不得不延期开学,为了让学生在这段时间里不至于荒废学业,各省教育部门纷纷下发通知,要求各校开展网络线上教育教学。一时间,全国万千老师“秒变直播”,网上直播课堂开展得如火如荼。
那么这次全国性的网络直播课堂给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带来了些哪些收获和感受?
一、这次遍地开花的网络直播课堂的发生背景。
远程教育早就有之,十年前我们安徽省就在各中小学配建了微机房、电视、网络等设施,也搭建了一些教育平台,里面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只在城市的中小学和大学开展的较好,农村学校由于各种原因,远程教育并未生根发芽,更谈不上遍地开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校长和老师的观念问题,认为远程教育不是主流教育。
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学校延期开学,为了不长时间间断学生学习的持续性,保持学生的学习状态,减少学生的流动以利于疫情防控,各地教育部门号召老师们积极开展线上教育教学,于是线上教育风生水起,一时风光无二。
二、开展网络直播教学以来的“风、疯、讽、丰”现象。
疫情发生以后,教育部迅速作出延期开学的决定,并要求各校做好网络线上教学的准备,顿生各种现象,用四字总结,便是“风、疯、讽、丰”。
‘风’’:一时间,各种机构、网络平台迅速跟风,昼夜开发出直播课堂平台、推出教学资源,让广大师生应接不暇。但由于准备仓促,性能不稳定、功能不齐全,出现登不上、卡、顿、掉线等各种现象。
“疯”:由于事发突然,又处寒假之中,老师们的课本、教参、电脑等都还在学校,交通又被阻隔,老师们只能在短期内迅速准备,疯狂备课。平台和信号的不稳定也让学生气疯,各种卡、顿现象让学生登录了又退出,退出后又重新登录。家长们也“疯”,被孩子上网课的各种奇葩、不专心气疯。
“讽”:一开始,社会上对老师网上直播的各种担心、指责、讥讽纷至沓来,用苛刻的眼光来看待这群新晋的“主播”们,甚至用放大镜来找出他们的瑕疵。
“丰”: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及时联系了一些教育机构为线上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老师们经过短暂的摸索适应后,对直播课堂渐渐熟悉起来,现在已是得心应手。各校网上直播课堂丰富多彩,精彩纷呈,学生和家长也交口称赞。
三、学生和家长对网上直播教学的反应。
青少年学生普遍对新事物有天生的好奇心,他们绝大多数都乐于接受网上直播课堂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习也很努力认真。经调查,80%的学生使用手机收看,65%的学生每天网上学习的时间在3小时内,35%的学生超过3小时。学生们反映在家线上学习很安静,喜欢连麦与老师互动,长时间看屏幕眼睛吃不消,有胀痛感觉等。
家长们都欢迎在假期中给孩子线上教学,否则孩子睡懒觉、不按时吃饭、长期玩游戏。有了直播课堂在家能亲眼看到孩子的上课学习情况,能发现孩子学习习惯的优缺点,但家长也要时刻监管孩子网上学习,陪着听课、下载资料、上传作业,感觉这种陪学的日子并不轻松。
四、老师们对网上直播课堂的思考。
网上直播课堂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老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年龄大的老师。首先是直播的设备简陋,因办公电脑都在学校,许多老师使用手机直播,用各种土法自制手机架。其次是经验不足,出现了各种问题:有老师电脑中毒,放出了不该有的不可名状的音频;有老师把自己静音了,声情并茂上了一堂课,学生不知所云。
第三是听课的不仅有学生,还有部分家长。网课是照妖镜,老师讲得好不好,家长都知道。表达能力好、情绪感染力强的老师能讲出课堂的既视感。否则,学生听课会感到枯燥无聊、萌生睡意。所以学生上网课的状态很大程度取决于老师的课堂质量。
对于网课,大多数老师觉得课堂节奏更易把握,讲课不受打扰,思路更清晰。但缺乏师生互动,难以监管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习效果也不能检测,对学习有缺差的学生辅导以不及时,作业批改也不能面对面指正。
互联网发展了几十年,网络教育一直在路上。这次肺炎疫情的突发也促进人们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虽然说网络教育的“春天”到来还为时过早,但随着5G时代的到来,网络教育应该迎来一个发展的最好契机,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学习马云老师的“拥抱变化”态度,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线上教学老师心得体会 篇4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文件精神,落实学校疫情期间的教学工作预案,新学期我开始尝试与摸索网络授课,对我来说,既是学习,又是挑战,现将我的线上教学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授课过程要精心设计
新学期我选择了我校自建的教学平台,参加了多个平台培训,提前熟悉操作流程。创建自己的课程,为保证课程顺利开展,避免平台应用人数过多,出现卡顿现象,将超星学习通、微信群、QQ群作为备选授课形式及师生互动途径,保障正常开课。
1、备课,本人采用录播课形式上课,所以在录制课程前,要制定课程大纲,查阅资料,设计习题及作业,准备丰富的课程资源材料。为了能使录播课程达到直播的效果,在录课过程中尽量身临其境的讲解,注意语速与语言的组织,所以,有时一堂课需要录制多遍才能成型。
2、课中,在课前十分钟进行学生签到以及采取随机点名和发布投票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出勤情况。与学生共同观看上传的录课视频进行授课,并与学生时时互动,随时询问学生听课效果,为学生答疑解惑、布置学习任务等。以便及时调整语速、进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课后,组织学生在微信群进行答疑讨论,重点讲解在视频中不懂的知识点,督促学生完成布置的作业、章节测试等,指导学生学习并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二、线上教学收获及建议
1、网络教学使自己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迅速提高了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丰富了教学资源。
2、熟练掌握所使用教学平台的功能及操作,并对平台可能出现的临时状况要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预案。
3、加强师生互动,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授课进度与授课方法,实施“一生一策”,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虽然疫情阻挡了我们上学的步伐,但阻挡不了我们学习的热情。让我们一同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
线上教学老师心得体会 篇5
在这样一个全国线上教学的时期,我作为一名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在经历了这种教学方式之后,仔细回想,收获的竟是满满的惊喜。
第一个惊喜:
由于是乡村学校,条件有限,学生家庭中的通讯设备并不完备,好几个同学家里没有电脑电视和智能手机,实施线上教学困难良多。但是通过班主任与家长的不懈沟通,不断的想办法,终于解决了这些难题。借手机的,买流量卡的,跟邻居家借网的……即便这些家庭存在着诸多困难,但让人惊喜的是他们都在最大程度的支持着孩子的学习,没有抱怨,没有拖延,24小时之内解决了所有问题,为线上学习打下了基础,也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第二个惊喜:
针对一年级的学生特点,我制定的教学计划是自制微课与线上直播结合的教学方式。录制微课能方便学生反复观看,重点清晰;直播互动能让我在与学生的交互过程中了解到他们掌握的情况。我录制过一节音序查字典的微课,这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查字典,我原本想的是以微课的形式讲解方法以后,再利用每天的空隙时间单独线上辅导,只要能让学生进行查字典的初步体验就可以了。让人惊喜的是孩子们通过反复观看微课,对于新知识的学习与吸收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在第二天的直播连线中,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掌握了音序查字法,在我在惊喜之余满是欣慰。
第三个惊喜:
春耕时节,又到了农忙季,一年级的学生线上学习时刻离不开家长的帮助。老师们都很担心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会受影响。让人惊喜的是每一位家长都把孩子的学习放在了第一位,不仅没有耽误线上学习的学生,而且在我最新留的猜字谜小练习中,家长们也都兴致盎然的一起参与着,经常在群里讨论答案,问语文老师对不对?这我怎么能说出来呢?我要在下次的线上课堂中公布答案呀!
停课不停学,正是这样一个契机,让我收获了许多“小惊喜”与幸福感。也让我可以更深入的去思考学生学习的规律到底是什么?怎样的课堂更有利于我的学生?也让我站在了时代的前沿,利用“互联网+”的模式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同时也让我思考了到底是怎样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会让我们的大家更为和谐圆满。
线上教学老师心得体会 篇6
我任职小学语文老师多年,在语文的教学的这一方面,我有自己的方式,同时经过多年的教学,我也有了一定的经验,由此也有一些教学心得。
小学语文是一个基础,打好了这个基础,未来学习语文就不会很难。而对小学生进行教学,就一定要深入去教学。在教生字时,我们老师要把字分解开来教,从拼音、笔画、字义去教,充分的把学生要学的字进行深刻的讲解,适当的还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去教,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对那个生字的记忆和印象。在每天教完一定的生字,就要布置适当的家庭作业何课堂作业,比如让他们抄写生字多遍,也是一种加深字的记忆的方法,在比如还要让他们自己去查字典找出学生的字的其他组词,把它们写到书上生字的旁边,便于以后复习。上课学习语文时,要以学生们为主体,不能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一定要学生们参与进去,语文是需要去相互配合才能学好的科目。在讲解课文时,把文章的重点段落给学生们标记出来,带读完之后,就要让学生自己去读,最好是要让他们有感情的去朗读文章,可以增加语感,对他们看文章做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小学生的语文,看似简单,但是也是要不断的去积累的,不然学完就容易忘记,因此这一个阶段的教学,我是带着学生们去看一些适合他们自己年纪的书,看得多了,认识的字也就多了,积累的素材也就会得到增加,这对在课堂上教学也会相对简单。
语文的教学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学生们年纪还比较小,对学生的兴趣不是很高,而语文有时候又很枯燥,因此要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况,在教学时,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语文老师就要去带他们认识新鲜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觉得语文很丰富,能够学到很多东西,认识不同的事物,不断的去增加他们的兴趣度,那么语文进行的教学也就是比较成功的了。
以上是我教小学语文的心得,也是多年来积累的经验,更是我自己去不断的摸索得到的。现在我依然是小学的语文老师,我觉得自己在教学语文上还有进步的空间,未来我会更加的去培养自己在教学的方面的能力,让更多的小学生喜欢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