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一年》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东京一年》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东京一年》读后感 篇1
这是一个悠闲自在的下午,有学习任务,但也并不着急。脑袋里涌出很多想法,有关于现在、未来,有关于烦恼、喜悦,也有关于理想、现实。
这本书是之前就读过的,是一本惬意雅致的书,有种日式的冷静氛围。文字常常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深度和眼界范围。比如目前我很喜欢余秀华的诗,破碎流动的诗意固然很美,以最淳朴的情感打动人,但也逃离不出高粱、麦子的局限。当蒋方舟在观赏歌舞伎表演、在美术馆看画展、看艺术祭...在面对艺术时候熟捻地侃侃而谈,她的博闻强识真是令人自惭形秽啊。
这是一本日记式的文集,里面有很多对她自己的剖析,比如她说“我同样从小生活在一个不鼓励表达情绪的世界里,有一个以木讷平静作为最高标准的童年,长大之后,从事的工作却像一个孤独的矿工——每日不知疲倦地深掘自己内心所有隐秘幽深的角落,使之暴露”,年少成名却过早拥有了一颗沧桑的心,活得自知、克制,世界上什么事情不是这样呢?得到一些,又失去一些。整本书我比较喜欢前半本,可能因为更“平易近人”一点,也是我的局限和狭隘。
书里引起我共鸣的句子很多,但最喜欢的是“并不清贫的独身女学生,真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了”,也是我的追求啊。
我不喜欢任何纠缠不清、互相消耗浪费的关系,清白最好。我常常喜欢一个人走很远的路,一点也不觉得疲惫。一个人走路的时候可以思考人生,可以追忆往事,可以无所顾忌咧嘴笑,也不会有人追问你原因,再重复一遍就不好笑了呀。我喜欢这种干净利落的状态。
大学以来,通过很多方式认识了各种各样厉害的人,也想自己变得同样厉害。但是也不能放弃做自己,复制别人的生活是很没意思的,就跟谈恋爱一样没意思。所以要继续读书的呀,过惬意的生活,读想读的书,学想学的技能,走很多路,看很多风景...因为我对未来有一百种期待,每一个阶段都有想尝试的事物,甚至对每一个今天明天都有很多安排,生命其实很值得。喜欢积极乐观、自信上进而且坦诚的人,人都是想向上生长的,自怨自艾大多是懦弱。
前两天就业指导课结课,老师在下课铃声里缓慢地说:“梦想弥足珍贵。”高中毕业后,浑浑噩噩生活里,已经很久没有老师这么坦白地谈梦想了,他们都是像见不得人似的警告着这个社会残酷激烈的竞争,说些“硕士出来去普通小学任教都没有优势”的话,读书笔记.想让我们警醒,有些人淡漠,有些人跃跃欲试,有些人陷入更深的焦虑里。听过很多经验道理,但生活还是一样的云淡风轻,梦想是一个美好的词语,我常常做梦幻想,但闭口不提梦想,然而我在心里是有期待的。
读书的重要性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富足的精神世界,也能更好地面对生活,诗意地栖居。
德国诗人荷尔格林《人,诗意地栖居》里写道:当生命充满艰辛,人/或许会仰天倾诉:我就欲如此这般?/诚然,只要良善纯真尚与心灵同在,/人就会不再尤怨地用神性度测自身。
无意间看到今晚零点许嵩发新专辑,他依旧是风趣沉默、眼睛清亮,好像从未装载过那么多沉重,表现出来的,是无比的少年气质。然后下午在重温他的歌,每一首的旋律歌词都很熟悉,很多事情就历历在目了,很多记忆就抖落了漫长时光里的灰尘,又重新一点一点浮现在我眼前,比如透过树叶的耀眼阳光。
很多失去的东西都是回不来的,比如我如小鸟振翅扑腾倏忽而过的童年。
《东京一年》读后感 篇2
人踩着落叶回宿舍,觉得能够这样度过一辈子。并不清贫的独身女学生,真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了。
在世界上所有的职业里,恐怕只有作家是越清醒才能越优秀的。其他职业的成功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催眠,鼓励自己克服缺点,战胜脆弱。只有作家不需要,作家住在自身缺点搭建成的监狱里。
东京是一个没有人打搅,也不必打搅别人就能够活得很好的城市。
——蒋方舟《东京一年》
十一月,寒冷终于带着利刃刺破温暖的面纱,但当我拿起《东京一年》,看见封面上的这段话,就像给心底印上一个暖心的吻。
写作,这个从小学就开始的课程教学,似乎并不是很讨喜,而作者蒋方舟,怎么可以从七岁就开始写,然后出版自己的书?
相同事物的不同视角都会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我想蒋方舟就是学会了用独特的视角看待每个事物,这与她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造诣分不开,《东京一年》这本书里,提到了很多关于日本的文化、典故甚至是文学作品和著名作家,蒋方舟所到之处、所见所闻,都可以与经验和知识做完美的联结,这是作家的成功之处。
在我的知识储备中,东京在我的`脑海中并不能拼出一个完整的画面,很想通过这本书了解日本、了解东京。
读完整本书后,名胜、景点、饮食等等关乎旅游的介绍概览反倒退居其后了,重要的是,日本文化和人性,甚至是种族、历史等命题会占据头脑的大部分空间。原来,这就是优秀作家看待事物的视角;原来,这就是优秀作家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写作是个艰辛的过程,需要亲身经历体验很多生活的细节,用文学语言陈述事实,将文字升华为具有社会价值的作品。而如何权衡拿捏事实和真实之间的分寸,就是语言文字之魅力所在。
在事实和真实之间探索,在充实和空虚之间犹豫,这对我来说,就是写作最大的魅力。
《东京一年》读后感 篇3
花上几个小时就可以看完蒋方舟的《东京一年》,别人一年的生活,变成文字,原来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情。日本,一直是一个很想去的国家,比如名古屋的机场,镰仓的火车,四国的山和濑户的海;但蒋方舟说:意大利没有使歌德变成一个真正的新人,东京也没有,但它们把我们变成了更像本来应该呈现的样子。
我们总是在看别人的生活或者别人创造的生活,才把自己的生活弄得无比冗长和平凡吧。
蒋方舟在我的印象里,只有天才少女的形象,可笑的是她已经自我告别,我却还保持着说再见之前的样子。偶尔看看一些文笔,但是记忆力比较差,文化素养或许也不够高,至今竟然没有真正能够记住的。但看《东京一年》的时候,满心都是欣慰,也许一直以来看的多数是更久时代的文学,当看到“耽美”“特朗普”等等都会非常亲切,然后油然感叹:我们这个时代,还是有人在认真写作,在自我反省,在向内种出希望,游走在各种艺术中去讲述和编制房子。
停留最久的一个故事是蒋方舟去参观“黄房子”写的,梵高和高更住在一起的那几年,强者看似在上风游走,但最后高更却实在受不下去而不告而别。蒋方舟说自己是梵高,其实我也是,渴望别人的赞同,自己把自己搞的卑微,在自怜中消耗自己和他人。蒋方舟说她害怕与别人生活,将别人变成高更,依附他人成长,榨干对方的耐心和善良;仔细想想,那么两个梵高呢,不过也并不可能,世界上总没有完全一样的人,强势与不强势总是相对的。梵高最后割下一只耳朵,自我终结,艺术不会消亡,但总会暂停。他们彼此的画的椅子中,高更给画上了金黄的向日葵,这是最后的怜悯和尊重吧。
另一收获是看到了许多的好书推荐,蒋方舟会能够很明确的说出喜欢与不喜欢,我在文字这一方面的造诣很浅,他们都似乎内化了,但不知所踪,所以也就什么也说不出口。
而且一直对三岛由纪夫感兴趣,但很怕自己读不下去,还有俄国的几本大部头,近点的方方和阎连科,更多的诗,都还在藏灰。
阳光透过门口的榕树,打上些龇牙咧嘴的形象,夏日更长,人生正好。全部的忧伤,也不够攒起的一把水,八月未央,人生还长。
《东京一年》读后感 篇4
蒋方舟的`《东京一年》,读来其实更像是蒋方舟一年,与东京没有太多地缘关系。会知道蒋,好像还是因为看理想,这个与我同龄的女生,在对人事物的感触中生发的观点、想法很多时候我觉得确实有同感,因此也微博上一直关注。
文中在接待父母来日后的经历中,对“爱想象中的人很容易,可当他们来到你的面前,爱他们就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这一感慨深以为然。当面对面时,我们彼此还剩什么以对?很多人都羡慕职业作家的生活,想象着时间自由、经济独立的乌托邦式生活,其实不然。近期,有个同事朋友经种种缘由决定辞职,在我的立场而言这是件极其冒险的事情,因为“生活的沉没成本太高”,但我也尊重其立场之下的决定,因为作为他者,不需要理解,只需要尊重即可。
在从小耳提面命的“独立”教育下,加之工作后的状态相对满意,会让我害怕“完全真空的生活,没有目标与意义,每天一睁眼就是一大片需要填充的空白。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把时间拉得很长远,把浓度稀释,才能填充过完一天”,但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有过所谓意义的生活呢,也不过是借由工作将真空的日子拉得长远而稀薄而已。
蒋方舟在书中引用了波伏娃的一段话:“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正是这种反诱惑的教育,让我一直对人保持内心深深的不信任感,觉得只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才能真正脚踏实地地立足于这森然的社会之林。同时,也作茧自缚,封闭自己的内心,不愿意去承担冒险失败的风险,“人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庭院,这个庭院是开放的,欢迎很多人来做客。但是庭院中还有一个小木屋,小木屋的门是紧锁的,那锁很难打开,有时是连环锁,有时甚至是死锁”。
认真生活,认真工作,认真吃每一口食物,看每一处光景,感受每一种情感,在认真中把日子过得轻盈又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