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有效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1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有效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
在这次的寒假培训中,很幸运的聆听了几位领导和老师的讲座,这次所讲授的内容可以说是他们多年从教经验的心血结晶,这些宝贵的经验对我们这些正在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道路上摸索前进的年轻人如同指路的明灯,让我们收获颇丰。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在此次活动中的感想和收获。
执教近四年了,在教育教学方面我自认为有了一定的积累,也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其他老师的帮助探索出一些方法,但听了专家们在教学常规、德育、如何听评课等方面的指导,赫然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常规是教师日常工作的典范,是每个老师要达到的标准,学校这次安排专家教师从整体以及各学科等不同角度给我们做了教学常规的专题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1、教学计划
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是加强教学工作计划性的重要措施。制定计划的依据是教学大纲、教材、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一份详实的教学计划是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总纲领,既是对教材的宏观把握,又是对日常教学工作的具体指导。
2、认真作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我所面对的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通过五年半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有了自己的独立认识。只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在课堂上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首先第一步要写好教案,教案不是教材的翻版,研究利用何种讲法学生更明白,内容上则应该不断地追求更新、更前沿,以这样的态度写好每一次的教案都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和提高。
其次,对第二天要讲的内容,要预先对内容进行安排,列出提纲。作为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够,对教学的控制能力也不强,所以我会在上课之前自己先试讲一遍,以求更好的把握课堂。
3、争取创设属于自己的课堂风格
讲台如舞台,做好讲课前的准备就好比一个演员在表演之前背熟吃透了课本,但能否取得较好的舞台效果,还要取决于演员的表演技巧和临场发挥,教师讲课如同演员表演一样,讲课的方法技巧以及教师的临场发挥都决定了教学效果。
首先,要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一向以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不迟到早退更不旷课,在言行举止方面力争给学生们做出表率。
其次,教师可能并不是天才的表演家,但应该是专业知识传授方面天才的演说家。许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课之所以吸引人,不仅在于功底深,知识扎实,更在于他们具有突出的口头表达能力,具有很高的说话艺术。作为青年教师,在说话艺术上还达不到老教师的高度,我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以这种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说话不仅要求做到条理分明,生动、流畅、准确,而且要求做到严谨、缜密,同时在声音上则尽可能声情并茂,生动活泼。用自己的青春活力感染孩子们。
我认为,作为教师若想获得专业化成长必然要在两个方面不懈努力:积累和反思。积累一方面是教学实践的经验积累,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用教育理论充实自己。广泛阅读教育理论专著,学习专家的教育精髓,在这一方面我做的还远远不够。徐校长就如何听评课对我们进行了专业指导,由此我才认识到,听评课是我们不断反思获取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必须要充分准备、带着思考去听课,有重点的去学习,不然很可能白白浪费一堂好课。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习到了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教育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我有年轻的资本、好学的态度、勇于实践的决心。我相信,每一次的学习都是成长的契机,每一次的积累必定带来前所未有的收获。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
有效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2
通过此次学习,我感受颇深。在近几年的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初中语文的重要,随着新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全国语文教学更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初中语文教学逐步成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如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尤为值得研究和探讨性,这学期我担任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根据近半年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况和多年的实践工作,谈一些个人的想法。
一、注重教学过程管理,强调-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实施
如何充分发挥初中语文在实现教育目标中的功能,从而体现初中语文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的问题,学校开设语文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语感,打好语音、语调的基础,具备用所学语文进行交流的初级能力。
1.在教学总体目标上,重兴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的培养。我通过多种激励的方式,如奖品激励、任务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语言教学目标上,重语感、重语音语调基储重交流能力。
2.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重体验、重实践、重参与、重创造。要求教学设计贴近生活,符合出中学生兴趣的需求;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韵律诗歌、寓言故事、会话表演、游戏等;教学的语言材料要真实、实用。教学方法要多样,且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创设栩栩如生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使用初中语文进行交流的机会。
二、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扩展英语教学的时空
灵活安排教学组织和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两人小组、多人小组、多种形式的活动。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这样做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起互相关心,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努力总结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应积极实践,不断探索,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身心特点,总结规律,认真思考,不断摸索。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应具备良好的应变机制。有效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是为了提高我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我应从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教学的评价三方面入手,自始至终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教学中的可测性。
有效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是为了谁”,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来到了九中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三位老师的讲座很精彩,也很受用。私下里,我们这样感叹:如果我们早接触这样的老师就好了!“海到无涯天作岸,山至绝顶我为峰”,也许我不能为峰,但正如河流一样,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生命曲线,但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为了心中的梦想,我们要不断地积累自己的“厚度”。三天的学习我积累了多少呢?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有效学习
在“有效学习”的专题培训中,彭小虎老师介绍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及小学教师的任务,列举了有效学习的案例,推荐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相关书籍等等。特别是对如何有效学习,彭老师结合他自己的教学实践给我们做了具体的讲解和指导。
其中,“经典诵读”和“看画说诗”的学习方法真让我如获至宝。因为我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听力失聪的孩子,他们失去了由听觉获得语言的重要途径。因而,背诵积累对他们来说就尤为重要了。教学中,我曾不懈地指导学生背诵,但每学期下来至多也只能背个十来篇。而且,一边背着,一边遗忘着。而彭小虎老师的经典诵读方法给了我很好的启迪和思考。
而“看画说诗”的练习方法,就更适合我们的聋生了。因为,优美、生动的画面把沉睡在学生记忆中的与之相关联的文字符号给激活了。
另外,我想补充一点的是:彭小虎老师说,一次他的学生在一次户外活动中,看着眼前的景色,情不自禁的吟诵,被电视台无意中“抓拍”到了,就进行了宣传报道。我想,既然学生这么的诗情画意,这么的情不自禁,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多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呢?让他们在语言实践的环境中,尽情地放飞诗情。
总之,彭小虎老师的这节讲座,让我获益匪浅。关注孩子的发展特点,尊重孩子的个性,小团体的激励、引领作用,教师的督促作用,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彰显等等都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和思考。
二、 有效教学
在“有效教学”的专题培训中,彭小虎老师首先给我们阐释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和谐的这样一个理念。然后,结合实际的案例对课程的整体规划与教学的具体实施做了具体的阐述。
其中,案例中课程内容的调整,真让人赞赏不已。如,语文学习领域的寻根识字、经典诵读、日记表达、看画说诗、阶梯阅读;艺术学习领域的弓弦乐队、管乐队、古筝艺术中心;校本课程领域的软陶课、剪纸课、扎染课、绳艺课、课本剧课程等等。学生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意、充满智慧、充满朝气的氛围中学习是多么的快乐和幸福呀。
对我触动最大的还是课程实施中“先学后教,自主成长”的课堂教学模式。我赞叹教师的编题能力,更赞叹教师引导学生去总结、提炼、归类的教学方法,因为他是在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呀,他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是简单的,教学的简单化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与责任还给学生,追求的方法的科学性,而不是沉湎于内容的繁琐设计;育人是复杂的,育人的复杂化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强调的是过程的艺术性,而不是急功近利的简单粗暴。我想,这就是这节讲座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吧。
三、有效研修
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源于教师的心态和追求。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把教学作为境界,作为对自己人格魅力与教学智慧的挑战去追求,在过程中不断反思这一步做的怎么样,有没有问题,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就如顾泠沅所说:“名师的产生是追求卓越的结果”。
而学识素养和哲学思考又决定着专业成长的高度。因此,我们要把教师这个职业当做事业来追求,要以研究者的姿态从事教育工作,不断地学习,有自己的哲学思考,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素养和教学学术水平。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研究,研究什么问题,如何在个性化的研究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提升职业生活的水平与境界?王荐和田良臣两位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引领和指导。
1、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学习的喜爱程度。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在学习领域有着独到体悟、发现和实践的学习者。三位老师的讲座虽然没有对学习的重要意义有过多的阐述,但三位老师的成长史已经很好地诠释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实事求是地说,他们的基础学历并不高,但他们为什么能成为博士?为什么会成为教育专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学习丰厚了他们的思想,学习丰盈了他们的人生,学习让他们一步步走向卓越。
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教师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同事和学生。因此,作为一个老师一定要爱学习,广泛阅读,苦练基本功,力争使自己成为一个学习型、科研型的老师。
2、更新知识观念,重构新的教学观
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观。“知识本体论”知识观将知识视为结果,忽视了知识生成的过程以及知识人的个性化加工。在这种知识观指导下,教师个体教学哲学缺失,而教师个体的教学哲学是支持教师获得教学智慧、形成教学个性的前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学生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停留在“知道是什么”的水平上,很少深入到“如何形成知识”、“怎样有效地学习、运用知识”这一层面。这种知识教学忽视了知识本身所具有的认知价值和学习主体的心理因素,学生不能将知识内化为主体的认知图式,形成相应的智慧技能。
因此,我们要变“知识本体论”知识观为知识价值论(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这种观点强调知识的生成性、情境性。而知识观的嬗变要求我们重构新的教学观。
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的思考,不墨守传统知识的结论,而驰骋于可能的世界之中。教学不是去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习惯,而是要让学生学会不断追问,不被权威和传统所束缚。教与学都是充满个性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身心合一的智慧生成过程。
在这种教学观指导下的课堂才是一个新型的、生成性的课堂,这样的学习才是师生一起走过的幸福而快乐的生命历程。
3、研究文献,确立研究的起点
重视文献研究是我这次培训的一个很大的收获。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教学实践的反思、概括、提炼属于自己的教育哲学,找到教学学术研究的论题和变革日常教学的逻辑起点。在这一过程中,文献研究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如果你不研究文献,你就不能很好地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等,当然,你也就无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也就无法确立自己研究的起点。
因此,我们要重视文献研究,尝试写文献综述,要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收集那些最具前沿性、权威性、代表性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筛选,创造性的解读文献,确立研究的起点。
“我们的课堂有多大?我们的课堂装得下多大的世界?”审视我们的课堂,自己要有怎样的教改?展望自己的未来,自己还要进行怎样的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短暂的培训结束了,但我们的思考没有结束,“当你把学过的东西忘掉了,剩下的就是素质。”我想以上这些体会也是能被我终生带走了的东西。
有效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4
高考作为基础教育的指挥棒,指引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同时对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听过周教授的讲座《课堂密码:课堂教学的结构与效率》令我深受启发。
学生不是机器,每天七八节课要想保证每节课都高效的学习是很困难的,不少学生上课打瞌睡,下课就清醒,离高效真是十万八千里。教师怎么办?周教授认为需要改变课堂结构,学生我们每天见是非常熟悉的,无需太多的导入,课前的十几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兴奋的时间段,此时讲授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最有效的。中间的二十分钟留给学生反思、巩固、练习。最后的十分钟,再次帮学生理解学习重点。在学生想学能有效学的时候,教师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相信结构的改变必然来效率的提高。
教学内容的推进并非取决于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自主学。预习是个不可缺少的步骤与内容。周教授结合教学中的实例,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强调预习的重要性。会预习的孩子总有一天会超越老师,他们不仅仅是预习,更是在帮教师备课,成绩好的学生永远走在老师的前面。学生不预习,课堂无法进行深入探究,合作式学习也难以展开。另外布置作业一定要精炼,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预习,学习有了方向,有了目标,课堂效率自然就会大大提高。
把学习还给学生,把教学还给课堂。能够自己学就自己学,必须教就好好教。课堂不是生命线,学生才是生命线,研究学生才会育人成己!
有效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5
一个教师如何充分用好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学到更多的知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让更的课余时间交还给学生,这是每个有责任心的老师要思考和去研究的。通过学习《有效教学》,对如何提高有效教学受益匪。下面谈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首先,通过有效教学的学习和培训,我明白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堂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与技能”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只有“过程与方法”才是作为我们老师需要改革整顿、反思总结的.部分。每节课我们教师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能到能的变化上。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
其次,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效课堂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科学的机会。科学的学习过程,应当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性活动的过程,它应当包含丰富的过程性目标。我们老师在教学中,着重是引导学生在思考、交流和实践等探究活动中感悟方法,进而有序而且有条理地思考,用心去体验学习科学的过程,要相对重体验轻结果,以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再次,课堂教学环节设计要注重实用性。一堂高质量教学课,各个环节的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导入环节、问题与问题的过度环节、活动环节、总结环节、练习环节、作业环节等等。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不能流于形式,要落到实处。因此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做到有的放矢:备课本,掌握重点难点,注意详略得当;备学生,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作业、练习环节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等等。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需要我们有一份持久的热情,以及一份对教育、对孩子的热爱。
有效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6
今天全天校本培训的主题都是围绕“德育”和“合力”展开。德育,即品德教育,言下之意就是在校内总会出现一些同学,他们的品德走向总会让我们轻则头痛,重则五脏俱损,所以才会需要我们进行德育。然而,静下心来想想,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又有多罪大恶极、罪无可赦呢?诚然,作为一个年轻老师,五年来我也一直在德育方面非常困惑,但是就像我始终坚信明天的太阳一定是新的一样,我也无比自信,今天的小插曲,也只是因为孩子们正在长大!作为科任老师,从德育教育的旁观者转到参与者,是一个不仅华丽而且必要的转身。在当下,学校教育更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其能力的发展,关注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也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作为科任老师,我们应该把目光从学生的`成绩单上转移到学生的身上来,让每一个学生无论学习成绩优秀与否,都能够得到和谐健康的成长。其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进行德育工作。课堂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科任老师与学生相处最为密切的地方,虽然科任老师与班级学生的接触不多,但只要牢牢抓住并把握和利用好这个主阵地,并结合学科特点,适时对学生施以德育,同样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各个学科中,语文科有着得天独厚的德育优势,方块字的横平竖直,可以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坦坦荡荡、堂堂正正的人,屈原的上下求索、以死明志,司马迁的忍辱负重、百折不挠,文天祥,岳飞,秋瑾……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社会良知,都在昭示着一代一代中华儿女,要做一个大写的人。主动参与班级事务,由合力到活力。学校和班级会经常举行各种教育活动,如体育比赛,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这些活动正是德育工作的良好载体。科任教师应该充分展示自己的爱好,展示自己的特长,协助制定班级相关的活动计划等。所谓“身教胜于言传”,通过与学生频繁的沟通,科任教师可以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从而成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益补充,真正实现和谐德育。
“德育”和“合力”,就是一群人用爱和智慧去守望成长,我们乐于看到学生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乐于看到他们无论是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在渐渐融进社会的整个过程。参与育人工作的所有要素应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班主任、科任教师,甚至连学校的花草树木,都应该构成德育合力,共同作用于学生。
有效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7
作为一名教师,随着工作的深入,我逐渐认识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道理;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合力”。师生间有效的沟通让我逐渐走出了刚参加工作时“爱要怎么样说出口”的尴尬和困惑。怀着无限感慨的心情,我小结了自己在传“爱”的路上逐步摸索到的策略。
一、“爱”在课上教室里。
虽然课上师生活动的空间基本上以教室为主,在时间上以授课为主,用以师生沟通的时间十分有限,但我却发现只要从时间上把握好三个阶段,将这个师生互动的空间转变成我播洒“爱”的主阵地就轻而易举了:
1.上课前。课前教师可以提早几分钟到教室,利用这宝贵的几分钟与学生进行沟通,如询问学生课前准备工作有没有做好,上课中有什么好的'提议等等,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又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上好一堂课就有了保证。
2.上课时。课堂上师生能沟通好,老师的引导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一定要注意沟通的技巧。同时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上课提问应和蔼可亲,学生回答完问题应请其座下,即使回答错了也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尤其学生上课违反了课堂纪律,不要生气责备他们,而是可以用巧妙的方式引导他们,有时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小小的玩笑,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下课时。下课后教师不要马上急着就离开教室,而是可以询问一下学生这节课听得怎样,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听懂,哪些地方需要老师作进一步改进等等,这些对于教师来说都是有益的,作为一名教师,我切身体会“教学相长”这个词的含义就是从课后与学生的交流时开始的。
二、“爱”在课余教室外。
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会让人感觉更自由一点,因为课余时间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相对要小得多,沟通的话题可以更广泛一些。在球场上,可以为他们的比赛加油呐喊;在劳动时,可以看到很多默默无闻,却肯干扎实的身影。这么多沟通的机会,这么多可以象学生“说爱”的机会,真的该好好利用!学校、社会、家庭、朋友、同学都是师生沟通的话题,在这些时候,教师更加容易发现学生身上不易觉察的闪光点,学生也可以了解到老师除了上课以外的另一面,这样的沟通更自然也更亲切,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自然也就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而谁又会拒绝友情之“爱”呢?
师生之间的沟通不是一门技术,而是一门真正的艺术。要想建立起良好的师生沟通关系,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仔细的学习和研究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具体的事例认真的分析、总结,做到学中做,做中学。
有效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8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是为了谁”,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来到了九中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三位老师的讲座很精彩,也很受用。私下里,我们这样感叹:如果我们早接触这样的老师就好了!“海到无涯天作岸,山至绝顶我为峰”,也许我不能为峰,但正如河流一样,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生命曲线,但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为了心中的梦想,我们要不断地积累自己的“厚度”。三天的学习我积累了多少呢?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有效学习
在“有效学习”的专题培训中,彭小虎老师介绍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及小学教师的任务,列举了有效学习的案例,推荐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相关书籍等等。特别是对如何有效学习,彭老师结合他自己的教学实践给我们做了具体的讲解和指导。
其中,“经典诵读”和“看画说诗”的学习方法真让我如获至宝。因为我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听力失聪的孩子,他们失去了由听觉获得语言的重要途径。因而,背诵积累对他们来说就尤为重要了。教学中,我曾不懈地指导学生背诵,但每学期下来至多也只能背个十来篇。而且,一边背着,一边遗忘着。而彭小虎老师的经典诵读方法给了我很好的启迪和思考。
而“看画说诗”的练习方法,就更适合我们的聋生了。因为,优美、生动的画面把沉睡在学生记忆中的与之相关联的文字符号给激活了。
另外,我想补充一点的是:彭小虎老师说,一次他的学生在一次户外活动中,看着眼前的景色,情不自禁的吟诵,被电视台无意中“抓拍”到了,就进行了宣传报道。我想,既然学生这么的诗情画意,这么的情不自禁,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多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呢?让他们在语言实践的环境中,尽情地放飞诗情。
总之,彭小虎老师的这节讲座,让我获益匪浅。关注孩子的发展特点,尊重孩子的个性,小团体的激励、引领作用,教师的督促作用,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彰显等等都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和思考。
二、 有效教学
在“有效教学”的专题培训中,彭小虎老师首先给我们阐释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和谐的这样一个理念。然后,结合实际的案例对课程的整体规划与教学的具体实施做了具体的阐述。
其中,案例中课程内容的调整,真让人赞赏不已。如,语文学习领域的寻根识字、经典诵读、日记表达、看画说诗、阶梯阅读;艺术学习领域的弓弦乐队、管乐队、古筝艺术中心;校本课程领域的软陶课、剪纸课、扎染课、绳艺课、课本剧课程等等。学生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意、充满智慧、充满朝气的氛围中学习是多么的快乐和幸福呀。
对我触动最大的还是课程实施中“先学后教,自主成长”的课堂教学模式。我赞叹教师的编题能力,更赞叹教师引导学生去总结、提炼、归类的教学方法,因为他是在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呀,他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是简单的,教学的简单化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与责任还给学生,追求的方法的科学性,而不是沉湎于内容的繁琐设计;育人是复杂的,育人的复杂化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强调的是过程的艺术性,而不是急功近利的简单粗暴。我想,这就是这节讲座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吧。
三、有效研修
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源于教师的心态和追求。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把教学作为境界,作为对自己人格魅力与教学智慧的挑战去追求,在过程中不断反思这一步做的怎么样,有没有问题,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就如顾泠沅所说:“名师的产生是追求卓越的结果”。
而学识素养和哲学思考又决定着专业成长的高度。因此,我们要把教师这个职业当做事业来追求,要以研究者的姿态从事教育工作,不断地学习,有自己的哲学思考,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素养和教学学术水平。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研究,研究什么问题,如何在个性化的研究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提升职业生活的水平与境界?王荐和田良臣两位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引领和指导。
1、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学习的喜爱程度。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在学习领域有着独到体悟、发现和实践的学习者。三位老师的讲座虽然没有对学习的重要意义有过多的阐述,但三位老师的成长史已经很好地诠释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实事求是地说,他们的基础学历并不高,但他们为什么能成为博士?为什么会成为教育专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学习丰厚了他们的思想,学习丰盈了他们的人生,学习让他们一步步走向卓越。
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教师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同事和学生。因此,作为一个老师一定要爱学习,广泛阅读,苦练基本功,力争使自己成为一个学习型、科研型的老师。
2、更新知识观念,重构新的教学观
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观。“知识本体论”知识观将知识视为结果,忽视了知识生成的过程以及知识人的个性化加工。在这种知识观指导下,教师个体教学哲学缺失,而教师个体的教学哲学是支持教师获得教学智慧、形成教学个性的前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学生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停留在“知道是什么”的水平上,很少深入到“如何形成知识”、“怎样有效地学习、运用知识”这一层面。这种知识教学忽视了知识本身所具有的认知价值和学习主体的心理因素,学生不能将知识内化为主体的认知图式,形成相应的智慧技能。
因此,我们要变“知识本体论”知识观为知识价值论(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这种观点强调知识的生成性、情境性。而知识观的嬗变要求我们重构新的教学观。
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的思考,不墨守传统知识的结论,而驰骋于可能的世界之中。教学不是去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习惯,而是要让学生学会不断追问,不被权威和传统所束缚。教与学都是充满个性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身心合一的智慧生成过程。
在这种教学观指导下的课堂才是一个新型的、生成性的课堂,这样的学习才是师生一起走过的幸福而快乐的生命历程。
3、研究文献,确立研究的起点
重视文献研究是我这次培训的一个很大的收获。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教学实践的反思、概括、提炼属于自己的教育哲学,找到教学学术研究的论题和变革日常教学的逻辑起点。在这一过程中,文献研究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如果你不研究文献,你就不能很好地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等,当然,你也就无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也就无法确立自己研究的起点。
因此,我们要重视文献研究,尝试写文献综述,要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收集那些最具前沿性、权威性、代表性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筛选,创造性的解读文献,确立研究的起点。
“我们的课堂有多大?我们的课堂装得下多大的世界?”审视我们的课堂,自己要有怎样的教改?展望自己的未来,自己还要进行怎样的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短暂的培训结束了,但我们的思考没有结束,“当你把学过的东西忘掉了,剩下的就是素质。”我想以上这些体会也是能被我终生带走了的东西。
有效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9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是为了谁”,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来到了九中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三位老师的讲座很精彩,也很受用。私下里,我们这样感叹:如果我们早接触这样的老师就好了!“海到无涯天作岸,山至绝顶我为峰”,也许我不能为峰,但正如河流一样,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生命曲线,但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为了心中的梦想,我们要不断地积累自己的“厚度”。三天的学习我积累了多少呢?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有效学习
在“有效学习”的专题培训中,彭小虎老师介绍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及小学教师的任务,列举了有效学习的案例,推荐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相关书籍等等。特别是对如何有效学习,彭老师结合他自己的教学实践给我们做了具体的讲解和指导。
其中,“经典诵读”和“看画说诗”的学习方法真让我如获至宝。因为我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听力失聪的孩子,他们失去了由听觉获得语言的重要途径。因而,背诵积累对他们来说就尤为重要了。教学中,我曾不懈地指导学生背诵,但每学期下来至多也只能背个十来篇。而且,一边背着,一边遗忘着。而彭小虎老师的经典诵读方法给了我很好的启迪和思考。
而“看画说诗”的练习方法,就更适合我们的聋生了。因为,优美、生动的画面把沉睡在学生记忆中的与之相关联的文字符号给激活了。
另外,我想补充一点的是:彭小虎老师说,一次他的学生在一次户外活动中,看着眼前的景色,情不自禁的吟诵,被电视台无意中“抓拍”到了,就进行了宣传报道。我想,既然学生这么的诗情画意,这么的情不自禁,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多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呢?让他们在语言实践的环境中,尽情地放飞诗情。
总之,彭小虎老师的这节讲座,让我获益匪浅。关注孩子的发展特点,尊重孩子的个性,小团体的激励、引领作用,教师的督促作用,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彰显等等都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和思考。
二、 有效教学
在“有效教学”的专题培训中,彭小虎老师首先给我们阐释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和谐的`这样一个理念。然后,结合实际的案例对课程的整体规划与教学的具体实施做了具体的阐述。
其中,案例中课程内容的调整,真让人赞赏不已。如,语文学习领域的寻根识字、经典诵读、日记表达、看画说诗、阶梯阅读;艺术学习领域的弓弦乐队、管乐队、古筝艺术中心;校本课程领域的软陶课、剪纸课、扎染课、绳艺课、课本剧课程等等。学生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意、充满智慧、充满朝气的氛围中学习是多么的快乐和幸福呀。
对我触动最大的还是课程实施中“先学后教,自主成长”的课堂教学模式。我赞叹教师的编题能力,更赞叹教师引导学生去总结、提炼、归类的教学方法,因为他是在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呀,他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是简单的,教学的简单化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与责任还给学生,追求的方法的科学性,而不是沉湎于内容的繁琐设计;育人是复杂的,育人的复杂化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强调的是过程的艺术性,而不是急功近利的简单粗暴。我想,这就是这节讲座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吧。
三、有效研修
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源于教师的心态和追求。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把教学作为境界,作为对自己人格魅力与教学智慧的挑战去追求,在过程中不断反思这一步做的怎么样,有没有问题,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就如顾泠沅所说:“名师的产生是追求卓越的结果”。
而学识素养和哲学思考又决定着专业成长的高度。因此,我们要把教师这个职业当做事业来追求,要以研究者的姿态从事教育工作,不断地学习,有自己的哲学思考,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素养和教学学术水平。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研究,研究什么问题,如何在个性化的研究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提升职业生活的水平与境界?王荐和田良臣两位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引领和指导。
1、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学习的喜爱程度。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在学习领域有着独到体悟、发现和实践的学习者。三位老师的讲座虽然没有对学习的重要意义有过多的阐述,但三位老师的成长史已经很好地诠释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实事求是地说,他们的基础学历并不高,但他们为什么能成为博士?为什么会成为教育专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学习丰厚了他们的思想,学习丰盈了他们的人生,学习让他们一步步走向卓越。
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教师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同事和学生。因此,作为一个老师一定要爱学习,广泛阅读,苦练基本功,力争使自己成为一个学习型、科研型的老师。
2、更新知识观念,重构新的教学观
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观。“知识本体论”知识观将知识视为结果,忽视了知识生成的过程以及知识人的个性化加工。在这种知识观指导下,教师个体教学哲学缺失,而教师个体的教学哲学是支持教师获得教学智慧、形成教学个性的前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学生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停留在“知道是什么”的水平上,很少深入到“如何形成知识”、“怎样有效地学习、运用知识”这一层面。这种知识教学忽视了知识本身所具有的认知价值和学习主体的心理因素,学生不能将知识内化为主体的认知图式,形成相应的智慧技能。
因此,我们要变“知识本体论”知识观为知识价值论(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这种观点强调知识的生成性、情境性。而知识观的嬗变要求我们重构新的教学观。
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的思考,不墨守传统知识的结论,而驰骋于可能的世界之中。教学不是去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习惯,而是要让学生学会不断追问,不被权威和传统所束缚。教与学都是充满个性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身心合一的智慧生成过程。
在这种教学观指导下的课堂才是一个新型的、生成性的课堂,这样的学习才是师生一起走过的幸福而快乐的生命历程。
3、研究文献,确立研究的起点
重视文献研究是我这次培训的一个很大的收获。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教学实践的反思、概括、提炼属于自己的教育哲学,找到教学学术研究的论题和变革日常教学的逻辑起点。在这一过程中,文献研究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如果你不研究文献,你就不能很好地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等,当然,你也就无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也就无法确立自己研究的起点。
因此,我们要重视文献研究,尝试写文献综述,要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收集那些最具前沿性、权威性、代表性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筛选,创造性的解读文献,确立研究的起点。
“我们的课堂有多大?我们的课堂装得下多大的世界?”审视我们的课堂,自己要有怎样的教改?展望自己的未来,自己还要进行怎样的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短暂的培训结束了,但我们的思考没有结束,“当你把学过的东西忘掉了,剩下的就是素质。”我想以上这些体会也是能被我终生带走了的东西。
有效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今天已经是我第二次阅读《中国教师报》,引起我注意的是“杜郎口中学:教室成为求知的殿堂”这篇文章,那么杜郎中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今天我所阅读的这篇文章“教室成为求知的殿堂”,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对于教室环境的布置我们一改以前老师代办的做法,让学生全程参与,自主创作。教室里到处是黑板,这也意味着到处是学生展示的天地。教师的责任是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而不是替学生学习。教师要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这种自主学习绝不是无指学习的主人,变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求,最终达到理想之境。能让学生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新课程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课堂要多给学生创设相互交流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在自主研究合作中产生真知卓见,使我们的教学过程在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感染,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中生成新知识。让我们的教师与新课程改革同行,在改革中创造学生发展的未来。导原则的自由学习,教师要注重启发引导,让教的过程变成导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效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寒假这十一天学习活动,使我的假日生活充实了很多。作为一名第一次参加活动的新教师,我来谈谈对这次培训活动的几点心得。
首先,对于如何才能更好地“关注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确实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值得讨论、研究的一个问题,也是我执教近几年来的困惑,现在我以一名参与者的身份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培训活动加深了我对课前备课的理解。
作为一个参与者,知道了小学数学备课都应该备什么,都应该关注哪些方面。但具体在实际操作中该怎样去落实,还是很模糊的。通过这次亲历活动后,我真正弄清了有效教学准备活动的流程是: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最近发展区分析------教学处理及策略选择-----展示教学预案。先说一下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不单单是就教材去谈教材。还要在教材分析中明确编者意图,关于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借此落实哪些阶段目标?我们应该在怎样的总目标的指引下具体落实到课堂上的目标?我们的教学到底要使学生形成怎样的能力?另外,从其他几块的准备中,我还知道了我们的教学还要关注学习者的特征,关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真正使他们受益,形成他们的一种能力,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因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合作的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计算与实际应用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数学教学应该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就是说,我们的教学要使学生形成能力,形成能力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我们的教学才会更有效。
其次,为我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孔圣人所言。意思是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那么众人行,吾师多焉!现代的教育强化了学科的整合,要求教师做教育的研究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学会合作,同伴互助,发挥团队的力量,才可以把我们的教育搞好。事实也是如此,在这次培训活动中,每每思考之余,浑身都不由然汲取一种力量,新教师培训心得那就是为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发努力!这也许就是人为什么是群居动物的原因吧。
再次,通过这次培训,我见识到了很多老教师的风采,也认识了不少优秀的年轻教师,通过交流我了解了自身确实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可以向他们学习、请教,对我自己也是一种成长的好方式。
另外,参加本次活动后我也有以下一点思考:
因为这种教学准备活动耗时费力,不可能把准备过程全部呈现给大家。所以,我们必须把准备活动尽量真实的“演”给大家。但必竟还是“演”,新调入上岗教师培训心得因而给我们的活动带有了太多的形式色彩,使学习者不易接受。学习者的第一感觉就是模仿的“演演”而已,某种程度上抹煞了“研”的色彩。
那么怎样处理“演”与“研”。应该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准备活动中的东西是好的,但做多了就走样了。那么,这种活动中,怎样处理好“演”与“研”的问题,或者说怎样使“演”真正走向“研”才是我们今后应该更关注的问题。但是,即使真正“研”下去了,又该怎样检验我们“研”的结果,从而促进“研”下去才是更值得我们去做的事情。
总之,我很荣幸能参加这次的培训学习,确实使我大开眼界,从各位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希望下次再参加时自己也能有所提高,成为能和大家一起研究的好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