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2024/06/13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教育的目的》读后感(精选20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篇1

怀特海先生的《教育的目的》是怎样的一本书?翻译者王立忠先生给了我们读者很好的解释,这是一本奇书!

错过一一遗憾一辈子!

迟读一一遗憾一辈子!

知而不读一一后悔一非子!

知而细读一一幸运一辈子!

所以,这是一本值得所有人研读的奇书!

给你一缕前所未有的有神清新!

给你一个千载难逢的拍案叫绝!

给你一个今生难得的相见恨晚!

究竟是怎样的一本好书,能这么绝、这么奇?带着这样的好奇,寒假期间我认真的阅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我觉得很与众不同,首先从内容组成上来说,它涵盖了"技术教育""古典文学"、"数学"、"大学"等各个学科中教育的目的,为我们不同领域的教学起到引领,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其次,它让我不由自主的想把一些书内的名言警句或是很认同的观点,用记号笔标记下来,细细品味,不断地激发我的感悟和灵感。

在我英语教学的十年生涯中,我用一个个chant、一首首歌曲来增添学习趣味,用一个个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来吸引学生记忆,生日送歌、英语情景剧表演,在补充讲解水果沙拉时,不是只利用PPT的图片让孩子们看,而是带孩子们展开奇思妙想,亲手制作各种水果沙拉……尽量将英语教学生活化,如此才会使"你的才能富有活力、你的思想栩栩如生"。纵然有了一些方法,但是也有彷徨,我们的教育就是把所有的学生都看待为精英来教,故造成不少学生跟不上,没有学习的兴趣,所以被动学习为多。有时以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得到好的成绩分数为目的,何谈兴趣?

教育的模式是不断创新的,新的模式必将带给我们新的思考。现在流行用绘本进行教学,在我们学校里虽然还没有开始试行,但是我经常鼓励孩子们可以在学校图书室里或者书店尽量多借阅一些英语绘本,简单有趣,又富有哲理,通过一些基础的英语阅读,想让每一个孩子通过书籍,慢慢的在心中都能开出一朵朵美丽的小花。

怀特海认为:"学习必须有所侧重"!当读到这里时我也不禁在思考,我国的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可事实是:即使是最有天赋的学生,由于人生时间有限,也不可能在每一个方面全面发展。因此,"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的深遊,又有艺术般的高雅"。这段论述十分值得细细揣摩。

学生所学的学科太多了,所有的学科都有值得学的若干理由,我们不得不要求学生对所有科目给子同的关注,那又该怎么因材施教?我们只有在有限的教学生涯中,多关注学生个体,携着我们对教育事业的初心,带着学生们一起去生活中探寻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篇2

成为一名老师,已经有接近两年的时间,既然选择教育的这条路,就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负责任的好老师,怎样才能算是一名好老师呢?优秀的教学成绩?评上中高级教师职称?我认为一名好老师,不能从教师的角度评判,而是要从能否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从能否促进学生的发展来评价。《教育的目的》这本书做了深刻的阐述。

拿到这本书,映入眼帘的是封面上的几行字。“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这本书的重点在于智力的教育,反对灌输生硬的知识,反对没有火花的使人呆滞的思想。这条主线贯穿了整册书。

在第一章教育的目的中讲到“呆滞的思想是指那些仅仅被大脑所接收,却没有经过实践或验证,不具有普适性的知识。”也就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能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这样一堆不能运用的知识,你觉得他能够储存在大脑里多久呢?一周,一个月,一年还是两年?很多同学出了考场就已经把这些知识忘掉了。那同学们在他们人生当中最宝贵的时间里花如此多的时间来学这些很快就忘掉的知识有什么用呢?

本书当中还提到“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他们生动活泼起来”如何防止思想上的僵化呢?

第一、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科目。教授大量的科目却只是蜻蜓点水的教授,一点皮毛只会造成一些毫不相干的知识的被动接受。所以学校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接受能力来合理的安排科目。做到少而精,所学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

第二、要教就一定要教的透彻。新学的每一点知识都要讲的清楚明白。教同学们学习知识背后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让同学们彻底的掌握,能够真正的运用到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对老师尤其是初中高中的老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老师必须要十分清楚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范围,不让学生记住一些不相关的,次要的知识。因为这牵扯到了速度和效率的问题。学生的中学阶段和高中阶段,都是有固定时间长度的。初中三年后面对中考,高中三年后面对高考,这是暂时没法改变的事。另一方面,老师又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启发同学们的创造性,不能让同学们的思想僵化,所以说教育的艺术绝非易事,克服教育的困难,特别是初级教育中的困难,值得最有天分的天才来为之努力。

第三、每所学校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设置适合自己的课程。这一点在咱们国家暂时不太现实。因为全国绝大部分的同学是要面对中考和高考的。要想考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学就不得不面对考试所规定的科目。

第四、根据智力发展的节奏和特征来安排教学。孩子年龄阶段不同,智力发展也不同,只有根据智力力发展的节奏和特征来安排最适合孩子的教学才会产生最大的功效。

第五、有创造性的人。要想教导出思想不僵化有创造性的学生,就需要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老师,以及创造性思维的管理层和校长。

最后,我想再说一遍“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也许这条路不是那么平坦,但是值得每一个教育人为了这个目标奋斗。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篇3

打开《教育的目的》一书,我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看到一个充满睿智的鲜活的人正向我昂首走来——英国的怀特海,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留下了许多供我们对教育、对学习永久反思并值得借鉴的文字。尽管他的思想言论不全部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很多时候足可以成为一面镜子,供后来的我们照出自己的.面貌。

细读《教育的目的》,揣摩文思,感悟颇多,但在此只谈他关于教育“差异化”的一些想法。

怀特海先生认为“在教育中如果排除差异化,那就是在毁灭生活”。这句话告诉我们,首先必须要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每个或每类学生都有自身独特的个性特点,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中排除差异化,所有的学生都用同一种标准“一刀切”, 用同一把尺子要求孩子,这样做表面看,确实能够减轻教师备课上课的负担,但是对学生来说,便是百害而无一利了。排除差异化,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的欲望和能力均可能遭到扼杀,从而会形成思维的惰性和定性;排除差异化,学生的个性很难展示或很难被注意到,从而无法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学习,那么,好的学生可能得不到发展,差的学生可能很难跟上教师的步伐;排除差异化,就无法或极少能使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和人类的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如此,就是在毁灭学生那“多姿多彩的生活”;排除差异化,教育唯分数是从的现象更难以撼动,中国北大教授郑也夫说,“学生的天赋和能力参差不齐,传统教育的做法往往是上压下提。即成绩好的学生会被限制,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被逼迫去学习,出现了伺候分数的现象”。由此观之,教育者的眼中如果没有学生的差异性,不尊重学生的特点,不看到学生的“与众不同”,那么教育无疑是一场灾难!

教育若排除差异化,其弊端显而易见,但是在教学中,在课堂上,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现实很严峻,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改变正在发生,很多教育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已然走在思考、探索及实施差异化教学的路上。如华国栋教授的《差异教学论》、教育家吕型伟先生的《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扬州一中对学困生学习需要的研究和实践等,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作为教师的我,也在努力思考在教育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与众不同。

我认为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与众不同,前提是要了解学生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在与之接触过程中,有意识的发现这种个性,可能有些学生的个性并非教师喜欢的类型,那么这个时候也不能带有任何主观排斥厌恶情绪,而应尊重这些个性。特别是班级中成绩不入流、行规有偏差的学生,他们长期不受老师待见,被老师打压、漠视,此时,若是能够对他“另眼相看”,多加关心,这类学生一般会对老师的付出有成倍的回报,这也是笔者本人的切身体会。作为教师,一个人管理几十个学生,不可能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制定相应的政策,那么除个别特别的学生实施个别辅导教育外,其他学生可以按照成绩等分为几个层次类别,这样教师在布置作业、安排任务时更有针对性。

同时课堂教学及生活教育的方式方法应灵活多样。若是每次对每位学生都用同一种上课方法或教育方式,学生难免会产生“免疫力”,失掉学习的兴趣,若想使学生不断按照老师设定的目标一步步前进,就需要尊重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开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不断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对于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课堂“教”重于“学”,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理解,并且主要是一些基础知识,若是遇到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文章,可以选择这类学生根据情境进行角色扮演,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浅显的意思。再如对于一些性格较活泼的孩子,课堂可以采用学生讲课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当然评价也要有差异性。笔者现在的课堂实行的是积分奖罚制度,实施以来,觉得效果还是不错的。具体做法是根据之前的目标设定,每个月小结一次学生目标的达成度,由于目标不同,所要求的分数线标准亦不同,在作业、课堂表现等方面完成比较好、积分较高的,教师自掏腰包奖励一些学习用品,反之,假期作业加倍。当然,这也仅是一种先期尝试。

《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经典之一,它是从教育实践中来,也应该回到教育实践中去。也就是:我们要在教育中去理解它、实践它,教育中应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尊重他们的“与众不同”!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篇4

《教育的目的》是怀特海写的一本关于智力教育的书,他在开篇就说: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的深邃,又有艺术般的高雅。

自我发展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学校教育只是起到引导性的作用,一个人能否成长成才,能否在社会上立足,关键是取决于自身的努力程度,当一个人爱学习的时候,无论时间多么紧张,总会挤出时间去学习,甚至会舍弃做其他事情的时间来进行自我提升,当然,学习一两天很容易,但是坚持很难,要日复一日的坚持,没有内心强大的对学习的热爱是坚持不下来的。别看学校教育仅具有引导性,但其任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在学校中教师是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最久的,因此教师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若一名教师教授大量的科目,却只是蜻蜓点水地教授一点皮毛,只会造成一些毫不相干的知识的被动接受,不能激起任何思想活力的火花。如果一名教师只教授一些少而精的科目,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去认识世界,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就能够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教师要注意了解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并且采用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要采取多种不同的思维训练方式,一种思维训练方式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儿童,教师不应该奢望一次出色的演讲就可以一劳永逸地激励岀一个令人赞赏的班级,所有的事情都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而来的。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觉得他们是在真正地进行学习,而不只是在表演智力的小步舞蹈。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篇5

《教育的目的》是英国教育家、哲学家和数学家怀特海的教育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在教育哲理上的系列思考。他在书中以其严密的逻辑和深刻的哲学剖析了关涉教育目的的一些基本问题,其主要观点来自于实践经验、教育反思和理论批判。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和引导生气勃勃的学生自我发展。

书中有几个说法或观点让我很有感触:一是"惰性思维",二是"教育的实用性".

"惰性思维":只是通过大脑去接收某些观点,而不去应用、验证或与其他新事物有机地融合起来。为了使其通俗易懂,书中举了一个例子:那些聪慧的妇女虽未受过什么教育,但阅历丰富、涵养深厚,步入中年以后成为社会中最有文化修养的群体——原因在于她们摆脱了惰性思维的枷锁。我想,这里的惰性思维不单单指向学生,可以说指向任何一个有思想意识的人。

我想避免让自己陷入"惰性思维"的最好方法,也是最为简单的方法便是"反思",如在教学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每一堂课,在班级管理上反思自己的每一次决定和措施,在待人接物上,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等,在不断的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同时让自己的长处更加突出,在反思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而在这一过程中,必定要克服"惰性思维"的阻碍。

而对于学生,我想他们中的大部分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这种思维,有的学生上课不声不响,也在认真听讲,作业也是认真完成,但就是考试不出成绩,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孩子懒惰,不勤奋,因为他向我们展示的现象,给我们的感觉是认真踏实的,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往往认为他们是没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我想,找到正确的也就是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是一件易事,前提一是对自己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如了解自己的学习行为习惯,自己的性格特点等,二是,对于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不仅仅停留于简单的信息接收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对信息要进行吸收和消化,将课堂上课下所听到看到的信息、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只是简单盲目的接收信息,却不动脑经加以思考,就像机器人听从指令完成任务一样简单机械,但学习本身并不是完成一项项具体的任务。这样的学生或许是被"惰性思维"控制着,行动上不懒惰,但思想上却并不勤快,学生自己也并未意识到,所以学习效率不高不出成绩。若不及时改变思维,久而久之,他们或许会一次次被这样看上去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结果打击,进而对学习失去信心,以至变成头脑简单,做事鲁莽之人。所以,我在课上和课下,经常告诉学生学习要动脑筋,多思考。不仅要求自己反思,也时常提醒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反思。

另外一个就是"教育的实用性",他认为教育应该是有用的,人接受教育学习到的东西却藏而不用是不应该的。书中还说到"理解即宽容",意思是教育的目的应服务于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发现和应用,而不是与生活相脱离。如果所学的知识缺乏实用性,不能解决思想和生活中的问题,那这样的学习也就毫无意义可谈,可以说是在浪费时间。这就让我想到,之所以反对和制止学生看那些言情武侠小说、漫画等,是因为这些东西都是虚无缥缈的,没有任何实用价值,所以我们倡导"看好书",也就是看有思想内涵,有实际意义的书籍。

另外,结合自己所教的科目来说,并不是就课本讲课本,而是要正确启发和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才能将课本上的知识学得活灵活现,也才能够更加凸显出学习课本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能被调动起来。

无论如何,理论指导总是与亲身实践是密不可分的,教师这条道路上,我需借助这些正确思想,在其指导下大胆采取行动,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篇6

《教育的目的》是怀特海写的一本关于智力教育的书,他在开篇就说: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的深邃,又有艺术般的高雅。

自我发展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学校教育只是起到引导性的作用,一个人能否成长成才,能否在社会上立足,关键是取决于自身的努力程度,当一个人爱学习的时候,无论时间多么紧张,总会挤出时间去学习,甚至会舍弃做其他事情的时间来进行自我提升,当然,学习一两天很容易,但是坚持很难,要日复一日的.坚持,没有内心强大的对学习的热爱是坚持不下来的。别看学校教育仅具有引导性,但其任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在学校中教师是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最久的,因此教师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若一名教师教授大量的科目,却只是蜻蜓点水地教授一点皮毛,只会造成一些毫不相干的知识的被动接受,不能激起任何思想活力的火花。如果一名教师只教授一些少而精的科目,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去认识世界,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就能够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教师要注意了解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并且采用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要采取多种不同的思维训练方式,一种思维训练方式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儿童,教师不应该奢望一次出色的演讲就可以一劳永逸地激励岀一个令人赞赏的班级,所有的事情都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而来的。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觉得他们是在真正地进行学习,而不只是在表演智力的小步舞蹈。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篇7

《教育的目的》这本书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以及教育理论家怀特海所著。在寒假读了这本书后我有以下一些感触分享给大家:

怀特海说“在衡量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我们绝不能把书本知识当做唯一的学习方式。第一手的知识才是理智生活的根基。书本学习很大程度上只是传递第二手的知识。因此,永远没有直接实践来得重要。”我们都知道,从书本中获取的知识都是他人总结的经验,是抽象的难以消化理解的。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强调学习任务的完成,不顾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发展,那么知识便会以填鸭式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大脑中。最终知识也不过是学生脑海中的一个过客,停留片刻之后转瞬即逝。但是当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去发现知识,了解其中的奥秘,主动地探索知识,学生定能发现学习的乐趣,不断学会绞尽脑汁运用各种方法去解决获取知识路途中所发生的各种困难,最终获取知识收获快乐与成就感。

本书以“教育的目的”为题,但是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每一位教育者都应当深刻反思教育的目的,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要把他们看作是有血有肉的一个整体的人,而不是没有灵魂和思想的机器。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孩子们才能够走上最好的适合他们发展的道路。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需要我们每位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去思考;我们需尽最大的努力去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思维发展。唯有这样,教学才不会陷入程序化、机械化的僵局,才能始终充满着鲜活的生命力。我也希望我在走上教育这条漫长的道路上能够不忘初心,为孩子的个性自由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篇8

《教育的目的》这本书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以及教育理论家怀特海所著。在寒假读了这本书后我有以下一些感触分享给大家:

怀特海说“在衡量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我们绝不能把书本知识当做唯一的学习方式。第一手的知识才是理智生活的根基。书本学习很大程度上只是传递第二手的知识。因此,永远没有直接实践来得重要。”我们都知道,从书本中获取的知识都是他人总结的经验,是抽象的难以消化理解的。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强调学习任务的完成,不顾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发展,那么知识便会以填鸭式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大脑中。最终知识也不过是学生脑海中的一个过客,停留片刻之后转瞬即逝。但是当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去发现知识,了解其中的奥秘,主动地探索知识,学生定能发现学习的乐趣,不断学会绞尽脑汁运用各种方法去解决获取知识路途中所发生的各种困难,最终获取知识收获快乐与成就感。

本书以“教育的目的”为题,但是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每一位教育者都应当深刻反思教育的目的,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要把他们看作是有血有肉的一个整体的人,而不是没有灵魂和思想的机器。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孩子们才能够走上最好的适合他们发展的道路。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需要我们每位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去思考;我们需尽最大的努力去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思维发展。唯有这样,教学才不会陷入程序化、机械化的僵局,才能始终充满着鲜活的生命力。我也希望我在走上教育这条漫长的道路上能够不忘初心,为孩子的个性自由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篇9

我想,很多孩子都和我一样,在被学习困扰时,不禁提出一个疑问:我为什么要学这个?或许有人会说,考试会考;

也许有人说这说不定在今后的什么时候就会用到。学生如果这样来看待学习,他所学的依然将是僵化的、呆滞的知识,因为他找不到该知识在当下的意义,不知道如何去应用它,无法让它生动起来。

以语文学科为例,语文是众多学科中最为实用的,它和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路边的招牌是语文;

阅读的书籍是语文;

电视里的广告词是语文;

春节时贴的对联是语文。语文培养我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听,是语言的信息的接收,别以为听人人都会,有的人说话引经据典,有的人说话一语双关,有的说话还有弦外之音,你都听懂吗?说,是语言信息的输出,别以为人人都会说话,说话也是一种艺术,要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要学会说话,让不同的人都能正确理解你的意思。什么时候该慷慨激昂陈词,什么时候要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用词遣句、语速、声调、姿势都很重要。所以,我们不能仅仅给学生提供一大堆知识的碎片,而是要让他们对其应用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这揭示了教育另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让学生借助树木认识森林。怀特海认为,“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这种对知识的运用,关键就于根除科目之间、知识之间毫无关联的状态,善于把各种知识综合起来运用,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了解某一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方位,以帮助学生借助树木来认识森林。怀特海强调,“零零碎碎的信息或知识对文化毫无帮助。”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都很强调良好的课堂纪律,以便将大量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一班学生的脑子里去。但“如果只是一味地通过被动记忆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来塑造自己的精神生活的话,简直不可想象。人性不是这样,生活更不应该是这样。”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也是普遍联系的,而且有内在的结构和秩序。我们是因为教的方便,人为地将具有普遍联系的知识分割成一个个的课程,通过一个个知识点让学生一步步地去学习。但在教的过程中,教师自己必须要引导学生将某一具体的知识放到整个知识体系的大背景中去学习,让其明白知识对理解世界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希望通过教育,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其判断力,锻造其对复杂环境的掌控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特殊事例做出预见。但如果学生缺乏整体意识,不知道知识之间的内部结构和内在逻辑,不能够站在整个森林的生态系统上思考一棵树的生长,他是做不到这些的。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篇10

人们普遍认为知识是智慧的源泉,具有改变命运的伟力。掌握了知识,似乎就掌握了人生。然而,事实上并未如此。早在1929年,教育家怀特海先生在其著作《教育的目的》中就深刻地阐明,知识应是生命腾飞的基础,但不合宜的知识学习对儿童是相当有害的。哪些不合宜的知识学习,对儿童有害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学习的知识是僵化的

所谓僵化的知识,是指非原理性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具有普世性、不能帮助儿童理解生活、解决问题。学习过多的僵化知识,会使儿童背上沉重的知识包袱,使其思想呆滞。

然而,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如今儿童学习的很多知识其实都是僵化的知识。例如,儿童学习音乐学科时,被要求记忆大量的有关音乐家的信息;学习美术时,被要求记忆各类门派的作画风格以及代表性人物;学习语文学科时,被要求掌握大量的并无实用意义的文学常识。这些僵化的知识,不能激起任何思想活力的火花,对于儿童学科素养的形成几无益处。

怀特海认为,童年是智力发展的浪漫期。在这一时期,儿童懵懂地面对若隐若现的内容,不知所措却又兴奋异常。此时的知识学习,应努力追求让儿童的心灵中编织出一幅和谐的、缤纷的图案。若在此时让儿童记忆过多僵化的知识,那将会扑灭儿童学习的欲望,折断儿童想象的翅膀,挫伤儿童学习的热情。

“少即是多”,在智力发展的浪漫阶段,让儿童学习少量的原理性知识,便为儿童提供了更多自主思考和自由想象的空间,利于儿童独立构建五彩缤纷的心灵世界,也有利于儿童保持对学习的浪漫情感,为后期的精确学习、综合学习奠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过程是灌输式的

怀特海认为:“人的大脑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它是永恒活动着的。”知识,是客观性的存在,其本身并无意义,只有在被挖掘、被运用时,才焕发出令人瞩目的光辉。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应是伴随着发现、猜想、推理、验证的探究过程,而不是被迫地强制性的灌输过程。

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指出:“学生对灌输的知识存储得越多,就越不能培养其作为世界改造者对世界进行干预而产生的批判意识。”批判意识,是批判得以发生的关键性前提。丧失了批判意识的人,将沦为没有自主思想的“奴隶”,也就失去了改造世界的可能机遇。

然而,灌输式学习不仅让儿童沦为没有批评意识的“知识奴隶”,也让儿童的自主学习力变得衰弱乃至几近丧失。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教育始于生命的诞生。孩子一出生,就是大自然的学生。这就充分说明人天生具有学习力。灌输式学习,会无情地剥夺了儿童自主学习的机遇,也会逐渐削弱了儿童天生的学习力。正如怀特海所言,在较小的年纪反复灌输精确的知识,就会扼杀学生的首创精神和求知兴趣。

灌输式学习的实质,是对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的漠视,是对儿童生命成长的一种戕害。

(三)所学的知识不被运用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关于知识的运用是这样论述的:“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知识的重要性在于它的运用,在于我们对它的能动的掌握——也就是说,在于智慧”。这就告诉我们,儿童只有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智慧,才能变成生命的力量。

然而,在当下的中小学校园里,知识不被运用或“伪运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受应试的影响,儿童大多只是在思维世界中运用知识,在考卷中呈现运用知识的过程和结果。事实上,在纸上运用知识,与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是完全不同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儿童能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却解决不了任何实际的问题。例如,有的儿童在数学考试中能正确解答关于分数的题目,却不会在生活中运用分数的概念和原理去解决关于“分配”的问题。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提醒人们要记住:“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知识的唯一用途,就是武装我们的现在”。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不能被运用的知识,是毫无活力的知识,是不能与儿童的生命产生深刻共鸣的',也是无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彩的。

因此,要让知识具有改造个体生活、改变人生命运、乃至改造世界的伟力,作为教育者,我们理应让儿童的知识学习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结,避免让知识的学习变成对儿童的毒害。我们要让儿童学习有活力的、非僵化的知识,并让儿童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挖掘知识的惊喜和运用知识的兴奋。只有这样,儿童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才能成长为有力量的人。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篇11

当我们埋头去课程,教学,乃至于许许多多的细枝末节的教育教学工作时,很少有人抬着望一望教育的星空,认真想一想我们究竟要往何处去,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为什么。这些教育最本原的问题,人类那些最伟大的哲学家(同时也是教育家)始终在思考,卓越的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的思考,尤其应该给予敬意。

怀特海是机械死板的考试制度的坚决的反对者,他认为,支离破碎的知识、信息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毫不相干,教育不是传授僵死的知识,而是教人们如何掌握知识的艺术,让知识充满活力,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我们是在与人的大脑而不是与僵死的物质打交道。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判断力,以及控制复杂情况的能力,使他们在特殊情况下应用理论知识对前景作出展望——所有这些能力不是靠一条体现在各科目考试中的固定规则所能传授的。因此他主张,要根除各科目之间那种致命的分离状况,教育只有一个主题,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宏大而又难解的问题。身为一个一线教育工作者,读完怀特海的作品后,不禁被深深地触动了。之前并没有深思过的这个问题,也时常在脑海中盘旋。

韩愈的《师说》一文将教师的功能定位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几乎成为了我国关于教师的传统认识。教师教育的目的就是传授圣人的学说,解答疑难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学者,教书往往是无组织的行为,他们对世界对知识的认识很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在传授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也带着个性的烙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由为少数人服务的、高水准的职业演变成了为公众服务的机构。教师的职责不再是想教什么就教什么,因材施教也因为条件的原因几乎得不到实现。教育的目的是否就因此发生改变呢?怀特海认为教育不仅仅是来促进发育,他更赞扬理智的卓越。把教育看做生长,就是希望通过教育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地发展,而不是把知识等外在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苏格拉底早就提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并用盲人作比来嘲笑当时宣称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进去的所谓智者们。这就是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去衡量教育。然而,人们总是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例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出人头地等等,压着孩子朝这类目的努力,否则仿佛生长、教育就失去了根本的意义。

这位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教育家,在看待教育上的两条戒律(一,“不可教太多的科目”;二,“所教科目务须透彻”)时,是抱有置疑的态度的。他认为在众多的科目中选择一小部分进行教授,会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不连贯的思想概念,会没有任何生命的火花闪烁。由此可见,教育的功利性是应该被淡化的,应更多地着眼于个体的发展,从人本化角度来考虑,反对向学生灌输知识,反对让“校外考试”扼杀了文化的精华。

事实上,以往的应试教育正被这只“校外考试”的无形的手操纵着,师生们为了丝毫的分数之争全心全意地死记硬背着那些“无活力的概念”,真是可悲至极。教育全力做的事,竟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来塑造学生。蒙田说过,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同时,也正是独立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对改变现实起到伟大的作用。如果只是为了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又靠什么去完成呢?怀特海反对教育中无活力的概念,其实就是反对为应试而去学习的做法。带着这样的目的去学习是不可能真正学“好”的。记得有次在课上和孩子们提到那个岛问题,对这个当前的热点,孩子们也知道一二。但大多数只知道,为了领土主权,所以我们必须收复那个岛,而且到时可能会干涉我们的,无非就是美国这个世界好事者。这让我想起了曾看过的一篇文章,在采访的日本中学生中,大多数学生认为中日战争还会再次爆发,而时间,很可能是在大陆收回那个岛以后。因为海峡是日本的运输生命线,一旦失去,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且不从中来谈什么日本的侵略性,就看日本学生在考虑问题的.时候,真正地把地理、历史及当前的国家经济等问题都联系在了一起。不禁感慨,我们的中学生还是单纯地把知识当成一门课程,当作一个分数来学习,完全忽略了各个科学领域之间的相关性,更别提用它们来认识所处的世界,并极力地去改变它了。

所以,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地被推行开来的今天,我们更要去考虑教育的目的。如果教育工作者没有办法从思维上更新观念,不能从根本上革新教育,那会如怀特海所说“从一种形式主义陷入另一种形式主义,从一团陈腐呆滞的思想陷入另一团同样没有生命的思想中。”新课改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而是通过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判断学生的需要,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推动和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探索。教育的目的也许无法简单地明示,但作为教师,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学生对于生活的灵感、感悟和创造,“使学生通过树木而见到森林”。

“教育是一个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地耐心地掌握细节的过程。不存在一条由灿烂的概括铺成的空中过道通往学问的捷径。”教育的目的到底为何,需要我们在每次的教学过程中去思考;激活学生对一切的感悟和创造,需要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去培养和引导。这样,教学才不会陷入程序化、机械化的僵局,才能始终充满着鲜活的生命力。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篇12

怀特海先生的《教育的目的》是怎样的一本书?翻译者

王立忠先生给了我们读者很好的解释,这是一本奇书!

错过一一遗憾一辈子!

迟读一一遗憾一辈子!

知而不读一一后悔一非子!

知而细读一一幸运一辈子!

所以,这是一本值得所有人研读的奇书!

给你一缕前所未有的有神清新!

给你一个千载难逢的拍案叫绝!

给你一个今生难得的相见恨晚!

究竟是怎样的一本好书,能这么绝、这么奇?带着这样的好奇,寒假期间我认真的阅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我觉得很与众不同,首先从内容组成上来说,它涵盖了"技术教育""古典文学"、"数学"、"大学"等各个学科中教育的目的,为我们不同领域的教学起到引领,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其次,它让我不由自主的想把一些书内的名言警句或是很认同的观点,用记号笔标记下来,细细品味,不断地激发我的感悟和灵感。

在我英语教学的十年生涯中,我用一个个chant、一首首歌曲来增添学习趣味,用一个个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来吸引学生记忆,生日送歌、英语情景剧表演,在补充讲解水果沙拉时,不是只利用PPT的图片让孩子们看,而是带孩子们展开奇思妙想,亲手制作各种水果沙拉……尽量将英语教学生活化,如此才会使"你的才能富有活力、你的思想栩栩如生"。纵然有了一些方法,但是也有彷徨,我们的教育就是把所有的学生都看待为精英来教,故造成不少学生跟不上,没有学习的兴趣,所以被动学习为多。有时以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得到好的.成绩分数为目的,何谈兴趣?

教育的模式是不断创新的,新的模式必将带给我们新的思考。现在流行用绘本进行教学,在我们学校里虽然还没有开始试行,但是我经常鼓励孩子们可以在学校图书室里或者书店尽量多借阅一些英语绘本,简单有趣,又富有哲理,通过一些基础的英语阅读,想让每一个孩子通过书籍,慢慢的在心中都能开出一朵朵美丽的小花。

怀特海认为:"学习必须有所侧重"!当读到这里时我也不禁在思考,我国的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可事实是:即使是最有天赋的学生,由于人生时间有限,也不可能在每一个方面全面发展。因此,"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的深遊,又有艺术般的高雅"。这段论述十分值得细细揣摩。

学生所学的学科太多了,所有的学科都有值得学的若干理由,我们不得不要求学生对所有科目给子同的关注,那又该怎么因材施教?我们只有在有限的教学生涯中,多关注学生个体,携着我们对教育事业的初心,带着学生们一起去生活中探寻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篇13

最近阅读了《教师人文读本》中怀特海所著的《教育的目的》,几乎每个段落都有精辟、深刻的论述,联系和启迪着今天的教育实践,让我深有感触,以至我必须写一篇学习读后感的文章。

艾尔弗雷德·诺恩·怀特海(1861—1947),英国数学家、教育家。怀特海大声提出“两条教育的戒律”:其一,“不可教太多的科目”,其二,“所教科目务虚透彻”。这一重要思想至今被人们广泛关注而产生着重大影响。它的实质是反对学校里传授死的知识和“无活力的概念”,反对学习中刻板地接受而不予运用、检验或重新组合知识概念,认为一切教育的中心应该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僵化。说得何等好啊!这些20世纪前期的论述,仍是今天的学校实践中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大量复现式的枯燥教学,知识同实际脱节,是今天的学校突出而严重的问题。

同杜威“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几乎一样,怀特海“极力主张的解决方法,是要消除扼杀我们现代课程活力的各学科之间相互不联系的严重现象。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消除学科同生活的隔离,消除学科之间的互不联系,一直是20世纪教育革新家极力解决的问题,也是今天课程改革的方向和任务。

怀特海反对灌输式教学,他向有实际经验的教师呼吁:不要认为“只要学生纪律好,总能把一定分量的无活力的知识灌进他们的脑子里去”。他举例说,教儿童解一元二次方程可以掌握,但目的何在呢?传统回答是:锻炼心智。怀特海指出:“这个回答虽有部分真理,但有一个根本的错误,就是很可能窒息现代世界的才华。”把儿童的心智比做死的工具,不管其创始人的权威和影响有多大,怀特海谴责这是“教育理论中的最致命、最错误、最危险的概念之一”,并且极富意义地指出:“心智决不是被动的;它是一种永不休止的活动,灵敏、富于接受性、对刺激反应快。”这或许是后现代课程家们最感兴趣的思想之一。只有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动地位,才能减少教学过程中的浪费和厌倦现象。

怀特海反对教学中指向不明的大量考试:“每一所学校,要是训练男孩子们准备小小的一套考试,一定要受到毁灭的痛苦。”他尤其反对脱离学校具体需要的校外统一考试:“一个以考察学生个人为主要目的的校外考试制度,除了造成教育上的浪费以外,不可能有任何结果”,只能是“扼杀文化的精华”。那些沉迷于考试和分数排队(学生排队、教师排队、学校排队),反复组织统考、不断印制试题的人们,是否求实地细想一下,这种工作的实际意义到底有多大呢?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除了广泛接触和评析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外,还深刻揭示了儿童成长的阶段和学习道路。他认为儿童的心灵是成长着的有机体,而成长和智慧发生在自由所给予的创造机会与学生学习知识之间达成平衡之际。他提出“教育韵律”——渲染(游戏)、精确(掌握)和概括化(抽象),认为这三者不断统合而非序列地排列。他提倡在小学和初中以观点的渲染和游戏为主,精确和掌握的发展始于高中,而抽象和概括则为大学时期的焦点,学校若脱离这一大致的计划,将违背学习的自然韵律。显然,这是夸美纽斯提出的自然适应性原则的延伸,它有益于教师认识不同时期的学生学习特点,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值得我们深深体悟。

我们在谈论教育的目的时,很多是指向着未来结果的。然而,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结果和教育的目的绝对是两回事。这点我们通过阅读怀特海地《教育的目的》即可获知。怀特海告诉我们,教育改革,应该改掉那些束缚人的心灵而无活力的教育制度为目的。教育部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规划纲要(2010—2020)》,期中所表露的许多思路皆旨在对教育制度除旧布新,这才是教育改革方向所在。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篇14

《教育的目的》是怀特海写的一本关于智力教育的书,他在开篇就说: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的深邃,又有艺术般的高雅。

自我发展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学校教育只是起到引导性的作用,一个人能否成长成才,能否在社会上立足,关键是取决于自身的努力程度,当一个人爱学习的时候,无论时间多么紧张,总会挤出时间去学习,甚至会舍弃做其他事情的时间来进行自我提升,当然,学习一两天很容易,但是坚持很难,要日复一日的坚持,没有内心强大的对学习的热爱是坚持不下来的。别看学校教育仅具有引导性,但其任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在学校中教师是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最久的,因此教师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若一名教师教授大量的科目,却只是蜻蜓点水地教授一点皮毛,只会造成一些毫不相干的知识的被动接受,不能激起任何思想活力的火花。如果一名教师只教授一些少而精的科目,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去认识世界,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就能够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教师要注意了解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并且采用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要采取多种不同的思维训练方式,一种思维训练方式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儿童,教师不应该奢望一次出色的演讲就可以一劳永逸地激励岀一个令人赞赏的班级,所有的事情都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而来的。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觉得他们是在真正地进行学习,而不只是在表演智力的小步舞蹈。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篇15

人们普遍认为知识是智慧的源泉,具有改变命运的伟力。掌握了知识,似乎就掌握了人生。然而,事实上并未如此。早在1929年,教育家怀特海先生在其著作《教育的目的》中就深刻地阐明,知识应是生命腾飞的基础,但不合宜的知识学习对儿童是相当有害的。哪些不合宜的知识学习,对儿童有害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学习的知识是僵化的

所谓僵化的知识,是指非原理性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具有普世性、不能帮助儿童理解生活、解决问题。学习过多的僵化知识,会使儿童背上沉重的知识包袱,使其思想呆滞。

然而,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如今儿童学习的很多知识其实都是僵化的知识。例如,儿童学习音乐学科时,被要求记忆大量的有关音乐家的信息;学习美术时,被要求记忆各类门派的作画风格以及代表性人物;学习语文学科时,被要求掌握大量的并无实用意义的文学常识……这些僵化的知识,不能激起任何思想活力的火花,对于儿童学科素养的形成几无益处。

怀特海认为,童年是智力发展的浪漫期。在这一时期,儿童懵懂地面对若隐若现的内容,不知所措却又兴奋异常。此时的知识学习,应努力追求让儿童的心灵中编织出一幅和谐的、缤纷的图案。若在此时让儿童记忆过多僵化的知识,那将会扑灭儿童学习的欲望,折断儿童想象的翅膀,挫伤儿童学习的热情。

“少即是多”,在智力发展的浪漫阶段,让儿童学习少量的原理性知识,便为儿童提供了更多自主思考和自由想象的空间,利于儿童独立构建五彩缤纷的心灵世界,也有利于儿童保持对学习的浪漫情感,为后期的精确学习、综合学习奠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过程是灌输式的

怀特海认为:“人的大脑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它是永恒活动着的。”知识,是客观性的存在,其本身并无意义,只有在被挖掘、被运用时,才焕发出令人瞩目的光辉。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应是伴随着发现、猜想、推理、验证的探究过程,而不是被迫地强制性的灌输过程。

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指出:“学生对灌输的知识存储得越多,就越不能培养其作为世界改造者对世界进行干预而产生的批判意识。”批判意识,是批判得以发生的关键性前提。丧失了批判意识的人,将沦为没有自主思想的“奴隶”,也就失去了改造世界的可能机遇。

然而,灌输式学习不仅让儿童沦为没有批评意识的“知识奴隶”,也让儿童的自主学习力变得衰弱乃至几近丧失。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教育始于生命的诞生。孩子一出生,就是大自然的学生。这就充分说明人天生具有学习力。灌输式学习,会无情地剥夺了儿童自主学习的机遇,也会逐渐削弱了儿童天生的学习力。正如怀特海所言,在较小的年纪反复灌输精确的知识,就会扼杀学生的首创精神和求知兴趣。

灌输式学习的实质,是对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的漠视,是对儿童生命成长的一种戕害。

(三)所学的知识不被运用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关于知识的运用是这样论述的:“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知识的重要性在于它的运用,在于我们对它的能动的掌握——也就是说,在于智慧”。这就告诉我们,儿童只有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智慧,才能变成生命的力量。

然而,在当下的中小学校园里,知识不被运用或“伪运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受应试的影响,儿童大多只是在思维世界中运用知识,在考卷中呈现运用知识的过程和结果。事实上,在纸上运用知识,与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是完全不同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儿童能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却解决不了任何实际的问题。例如,有的儿童在数学考试中能正确解答关于分数的题目,却不会在生活中运用分数的概念和原理去解决关于“分配”的问题。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提醒人们要记住:“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知识的唯一用途,就是武装我们的现在”。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不能被运用的知识,是毫无活力的知识,是不能与儿童的生命产生深刻共鸣的,也是无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彩的。

因此,要让知识具有改造个体生活、改变人生命运、乃至改造世界的伟力,作为教育者,我们理应让儿童的知识学习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结,避免让知识的学习变成对儿童的毒害。我们要让儿童学习有活力的、非僵化的知识,并让儿童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挖掘知识的惊喜和运用知识的兴奋。只有这样,儿童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才能成长为有力量的人。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篇16

《教育的目的》这本书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以及教育理论家怀特海所著。在寒假读了这本书后我有以下一些感触分享给大家:

怀特海说“在衡量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我们绝不能把书本知识当做唯一的学习方式。第一手的知识才是理智生活的根基。书本学习很大程度上只是传递第二手的知识。因此,永远没有直接实践来得重要。”我们都知道,从书本中获取的知识都是他人总结的经验,是抽象的难以消化理解的。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强调学习任务的完成,不顾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发展,那么知识便会以填鸭式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大脑中。最终知识也不过是学生脑海中的一个过客,停留片刻之后转瞬即逝。但是当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去发现知识,了解其中的奥秘,主动地探索知识,学生定能发现学习的乐趣,不断学会绞尽脑汁运用各种方法去解决获取知识路途中所发生的各种困难,最终获取知识收获快乐与成就感。

本书以“教育的目的”为题,但是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每一位教育者都应当深刻反思教育的目的,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要把他们看作是有血有肉的一个整体的人,而不是没有灵魂和思想的机器。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孩子们才能够走上最好的适合他们发展的道路。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需要我们每位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去思考;我们需尽最大的努力去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思维发展。唯有这样,教学才不会陷入程序化、机械化的僵局,才能始终充满着鲜活的生命力。我也希望我在走上教育这条漫长的道路上能够不忘初心,为孩子的个性自由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篇17

成为一名老师,已经有接近两年的时间,既然选择教育的这条路,就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负责任的好老师,怎样才能算是一名好老师呢?优秀的教学成绩?评上中高级教师职称?我认为一名好老师,不能从教师的角度评判,而是要从能否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从能否促进学生的发展来评价。《教育的目的》这本书做了深刻的阐述。

拿到这本书,映入眼帘的是封面上的几行字。“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这本书的重点在于智力的教育,反对灌输生硬的知识,反对没有火花的使人呆滞的思想。这条主线贯穿了整册书。

在第一章教育的目的中讲到“呆滞的思想是指那些仅仅被大脑所接收,却没有经过实践或验证,不具有普适性的知识。”也就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能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这样一堆不能运用的知识,你觉得他能够储存在大脑里多久呢?一周,一个月,一年还是两年?很多同学出了考场就已经把这些知识忘掉了。那同学们在他们人生当中最宝贵的时间里花如此多的时间来学这些很快就忘掉的知识有什么用呢?

本书当中还提到“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他们生动活泼起来”如何防止思想上的僵化呢?

第一、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科目。教授大量的科目却只是蜻蜓点水的教授,一点皮毛只会造成一些毫不相干的知识的被动接受。所以学校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接受能力来合理的安排科目。做到少而精,所学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

第二、要教就一定要教的透彻。新学的每一点知识都要讲的清楚明白。教同学们学习知识背后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让同学们彻底的掌握,能够真正的运用到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对老师尤其是初中高中的老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老师必须要十分清楚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范围,不让学生记住一些不相关的,次要的知识。因为这牵扯到了速度和效率的问题。学生的中学阶段和高中阶段,都是有固定时间长度的。初中三年后面对中考,高中三年后面对高考,这是暂时没法改变的事。另一方面,老师又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启发同学们的创造性,不能让同学们的思想僵化,所以说教育的艺术绝非易事,克服教育的困难,特别是初级教育中的困难,值得最有天分的天才来为之努力。

第三、每所学校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设置适合自己的课程。这一点在咱们国家暂时不太现实。因为全国绝大部分的同学是要面对中考和高考的。要想考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学就不得不面对考试所规定的科目。

第四、根据智力发展的节奏和特征来安排教学。孩子年龄阶段不同,智力发展也不同,只有根据智力力发展的节奏和特征来安排最适合孩子的教学才会产生最大的功效。

第五、有创造性的人。要想教导出思想不僵化有创造性的学生,就需要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老师,以及创造性思维的管理层和校长。

最后,我想再说一遍“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也许这条路不是那么平坦,但是值得每一个教育人为了这个目标奋斗。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篇18

打开《教育的目的》一书,我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看到一个充满睿智的鲜活的人正向我昂首走来——英国的怀特海,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留下了许多供我们对教育、对学习永久反思并值得借鉴的文字。尽管他的思想言论不全部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很多时候足可以成为一面镜子,供后来的我们照出自己的面貌。

细读《教育的目的》,揣摩文思,感悟颇多,但在此只谈他关于教育“差异化”的一些想法。

怀特海先生认为“在教育中如果排除差异化,那就是在毁灭生活”。这句话告诉我们,首先必须要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每个或每类学生都有自身独特的个性特点,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中排除差异化,所有的学生都用同一种标准“一刀切”, 用同一把尺子要求孩子,这样做表面看,确实能够减轻教师备课上课的负担,但是对学生来说,便是百害而无一利了。排除差异化,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的欲望和能力均可能遭到扼杀,从而会形成思维的惰性和定性;排除差异化,学生的个性很难展示或很难被注意到,从而无法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学习,那么,好的学生可能得不到发展,差的学生可能很难跟上教师的步伐;排除差异化,就无法或极少能使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和人类的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如此,就是在毁灭学生那“多姿多彩的生活”;排除差异化,教育唯分数是从的现象更难以撼动,中国北大教授郑也夫说,“学生的天赋和能力参差不齐,传统教育的做法往往是上压下提。即成绩好的学生会被限制,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被逼迫去学习,出现了伺候分数的现象”。由此观之,教育者的眼中如果没有学生的差异性,不尊重学生的特点,不看到学生的“与众不同”,那么教育无疑是一场灾难!

教育若排除差异化,其弊端显而易见,但是在教学中,在课堂上,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现实很严峻,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改变正在发生,很多教育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已然走在思考、探索及实施差异化教学的路上。如华国栋教授的《差异教学论》、教育家吕型伟先生的《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扬州一中对学困生学习需要的研究和实践等,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作为教师的我,也在努力思考在教育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与众不同。

我认为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与众不同,前提是要了解学生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在与之接触过程中,有意识的发现这种个性,可能有些学生的个性并非教师喜欢的类型,那么这个时候也不能带有任何主观排斥厌恶情绪,而应尊重这些个性。特别是班级中成绩不入流、行规有偏差的学生,他们长期不受老师待见,被老师打压、漠视,此时,若是能够对他“另眼相看”,多加关心,这类学生一般会对老师的付出有成倍的回报,这也是笔者本人的切身体会。作为教师,一个人管理几十个学生,不可能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制定相应的政策,那么除个别特别的学生实施个别辅导教育外,其他学生可以按照成绩等分为几个层次类别,这样教师在布置作业、安排任务时更有针对性。

同时课堂教学及生活教育的方式方法应灵活多样。若是每次对每位学生都用同一种上课方法或教育方式,学生难免会产生“免疫力”,失掉学习的兴趣,若想使学生不断按照老师设定的目标一步步前进,就需要尊重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开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不断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对于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课堂“教”重于“学”,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理解,并且主要是一些基础知识,若是遇到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文章,可以选择这类学生根据情境进行角色扮演,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浅显的意思。再如对于一些性格较活泼的孩子,课堂可以采用学生讲课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当然评价也要有差异性。笔者现在的课堂实行的是积分奖罚制度,实施以来,觉得效果还是不错的。具体做法是根据之前的目标设定,每个月小结一次学生目标的达成度,由于目标不同,所要求的分数线标准亦不同,在作业、课堂表现等方面完成比较好、积分较高的,教师自掏腰包奖励一些学习用品,反之,假期作业加倍。当然,这也仅是一种先期尝试。

《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经典之一,它是从教育实践中来,也应该回到教育实践中去。也就是:我们要在教育中去理解它、实践它,教育中应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尊重他们的“与众不同”!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篇19

作为一名一线教学工作者,教学内容基础,教学工作具体,有时候在繁琐的工作当中,很容易忘了属于这一份职业的星辰与大海,更多是沉浸在日常的单一重复当中。然而,越是基础的工作,越需要有一个远大的高屋建瓴的向导,不忘初心,才能更好地前行。这本书的主题虽然有些宏大甚至沉重,但全篇读完,能让读者对于教育工作者的真正任务产生进一步的思考。特别是第一章到第三章,令我非常有收获。这本书当中,怀特海针对当时英国存在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反思,以此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点,但对于今天的中国教育现状,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怀特海认为,教育是为了生活和生命而存在的,并围绕生活而展开运行。凝练成为一句话就是: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也就是说他主张将教育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并把学生视为有血有肉的个体,而不再是工具。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鲜活的生活之中,再通过生活实践来验证知识的科学性,而不是当一个知识的搬运工,机械地将知识填装到学生的大脑中。毕竟教师就是教育目的最直接的实施者之一,也就是说一名教师在立足于教育现实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有一份坚定的教育信念和追求。

书中提到:“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对于这一点,我也感触颇深。单纯的概念必须要结合生活当中能接触的实际事物来举例,学生们才会又快又好地掌握。在解答一些具体问题时,带入到生活场景,学生们也会更印象深刻。在今后的教学中,这个做法也值得我继续发扬光大,在备课时考虑如何结合当下学生们喜爱的话题上多花心思。

关于教育的节奏,怀特海结合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及综合运用阶段。在他看来,教育的节奏,是指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学习方式应该在学生的智力发育达到适当阶段时采用。不同的情况下,这三个阶段开始的时间和持续的时长都不尽相同,而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这样一种不断重复的周期。所谓教育有周期,其实就是教与学都有周期,从“教”的方面讲,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计划,从“学”的方面讲,有一个接受过程甚至是反复练习的过程都是常见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计划性的同时更要有充足的耐心。

在教育的节奏这一章里,怀特海还特别提到:“如果教师在满足学生有节奏的渴望方面恰到好处地起激励作用,学生一定会不断地为某种成就而欣喜,不断地重新开始。”这一句话我是十分赞同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非常需要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很多时候,一句简单的赞扬,就能够激起学生们更加积极的学习热情。希望自己能时时牢记这一点,努力给予我的学生们更多的正面反馈,帮助他们投入到学习的乐趣当中。

这本书在让我透过日常教学工作以外,能更多地去思考关于教育的本质,对我而言大有裨益。

01、作者简介:

怀特海,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他与罗素合著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人类逻辑思维的空前进步,被称为永久的伟大学术著作之一;创立了庞大的形面上学体系,《过程与实在》、《观念的历险》等是其哲学代表作;他深刻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广泛承认。

02、内容简介:

本书英文原版首次出版于1929年,是他有关教育的演讲论文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观念。他主张教育应该充满生活与活力,反对学生灌输知识,面应引导他们自我发展;他强调古典文学艺术在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倡导使受教育者在科学和人文方面全面发展;他还重视审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认为受教育者“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道路教育便无从谈起”。怀特海的教育思想对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参考与指导价值。

03、精彩分享:

1、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使学生透彻理解一些普遍的原理,这些原理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事例。在随后的实践中,这些人将会忘记你教他们的那些特殊的细节;但他们潜意识中的判断力会使他们想起如何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当时具体的情况。

2、 填鸭式灌输的知识、呆滞的思想不仅没有什么意义,往往极其有害——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最美好的东西遭到了腐蚀。

3、 人的大脑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它是永恒活动着的,能对外部的刺激做出最精密的反应。你不能向对待工具一样,把它磨锋利了才去使用它。不管学生对你的课程有什么样的兴趣,这种兴趣必须在此时此刻被激发;不管你要加强学生的何种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此时此刻得到练习;不管你想怎样影响学生未来的精神世界,必须现在就去展示它——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也是很难去遵循的一条规律。

4、 教育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借助树木来认识森林。我极力主张这样的解决方案,就是根除科目之间毫无关联的状态,这种分崩离析的局面扼杀了现代课程中的生动性。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

当理想降低到实践的水平时,其结果便是停滞不前。特别是当我们把智力教育看做仅仅是获得机械呆板的大脑能力,看作仅仅在于对有用的原理作系统的叙述,那么就不可能有任何进步,尽管在对课程大纲无目的的重新安排中,在回避那不可避免的时间短缺的徒劳的努力中,将会进行许多活动。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上帝创造了这样一个世界,其中众多的知识主题绝非一个人所能够掌握。罗列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各种科目,用这种方法来对待这个问题是毫无希望的。知识的科目太多了,每一个科目都有其存在的充分证明。也许这种知识材料的过剩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幸运,因为对重要原理处于一种愉快的无知状态,使世界变得有趣了。我非常希望你们铭记于心的是,虽然智力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但智力教育还有另一个要素,比较模糊却更加伟大,因为也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古人称之为“智慧”。你不掌握某些基本知识就不可能聪明;但你可以很容易地获得知识却仍然没有智慧。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篇20

作为一名一线教学工作者,教学内容基础,教学工作具体,有时候在繁琐的工作当中,很容易忘了属于这一份职业的星辰与大海,更多是沉浸在日常的单一重复当中。然而,越是基础的工作,越需要有一个远大的高屋建瓴的向导,不忘初心,才能更好地前行。这本书的主题虽然有些宏大甚至沉重,但全篇读完,能让读者对于教育工作者的真正任务产生进一步的思考。特别是第一章到第三章,令我非常有收获。这本书当中,怀特海针对当时英国存在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反思,以此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点,但对于今天的中国教育现状,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怀特海认为,教育是为了生活和生命而存在的,并围绕生活而展开运行。凝练成为一句话就是: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也就是说他主张将教育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并把学生视为有血有肉的个体,而不再是工具。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鲜活的生活之中,再通过生活实践来验证知识的科学性,而不是当一个知识的搬运工,机械地将知识填装到学生的大脑中。毕竟教师就是教育目的最直接的实施者之一,也就是说一名教师在立足于教育现实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有一份坚定的教育信念和追求。

书中提到:“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对于这一点,我也感触颇深。单纯的概念必须要结合生活当中能接触的实际事物来举例,学生们才会又快又好地掌握。在解答一些具体问题时,带入到生活场景,学生们也会更印象深刻。在今后的教学中,这个做法也值得我继续发扬光大,在备课时考虑如何结合当下学生们喜爱的话题上多花心思。

关于教育的节奏,怀特海结合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及综合运用阶段。在他看来,教育的节奏,是指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学习方式应该在学生的智力发育达到适当阶段时采用。不同的情况下,这三个阶段开始的时间和持续的时长都不尽相同,而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这样一种不断重复的周期。所谓教育有周期,其实就是教与学都有周期,从“教”的方面讲,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计划,从“学”的方面讲,有一个接受过程甚至是反复练习的过程都是常见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计划性的同时更要有充足的耐心。

在教育的节奏这一章里,怀特海还特别提到:“如果教师在满足学生有节奏的渴望方面恰到好处地起激励作用,学生一定会不断地为某种成就而欣喜,不断地重新开始。”这一句话我是十分赞同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非常需要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很多时候,一句简单的赞扬,就能够激起学生们更加积极的学习热情。希望自己能时时牢记这一点,努力给予我的学生们更多的正面反馈,帮助他们投入到学习的乐趣当中。

这本书在让我透过日常教学工作以外,能更多地去思考关于教育的本质,对我而言大有裨益。

01、作者简介:

怀特海,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他与罗素合著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人类逻辑思维的空前进步,被称为永久的伟大学术著作之一;创立了庞大的形面上学体系,《过程与实在》、《观念的历险》等是其哲学代表作;他深刻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广泛承认。

02、内容简介:

本书英文原版首次出版于1929年,是他有关教育的演讲论文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观念。他主张教育应该充满生活与活力,反对学生灌输知识,面应引导他们自我发展;他强调古典文学艺术在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倡导使受教育者在科学和人文方面全面发展;他还重视审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认为受教育者“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道路教育便无从谈起”。怀特海的教育思想对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参考与指导价值。

03、精彩分享:

1、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使学生透彻理解一些普遍的原理,这些原理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事例。在随后的实践中,这些人将会忘记你教他们的那些特殊的细节;但他们潜意识中的判断力会使他们想起如何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当时具体的情况。

2、 填鸭式灌输的知识、呆滞的思想不仅没有什么意义,往往极其有害——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最美好的东西遭到了腐蚀。

3、 人的大脑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它是永恒活动着的,能对外部的刺激做出最精密的反应。你不能向对待工具一样,把它磨锋利了才去使用它。不管学生对你的课程有什么样的兴趣,这种兴趣必须在此时此刻被激发;不管你要加强学生的何种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此时此刻得到练习;不管你想怎样影响学生未来的精神世界,必须现在就去展示它——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也是很难去遵循的一条规律。

4、 教育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借助树木来认识森林。我极力主张这样的解决方案,就是根除科目之间毫无关联的状态,这种分崩离析的局面扼杀了现代课程中的生动性。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

当理想降低到实践的水平时,其结果便是停滞不前。特别是当我们把智力教育看做仅仅是获得机械呆板的大脑能力,看作仅仅在于对有用的原理作系统的叙述,那么就不可能有任何进步,尽管在对课程大纲无目的的重新安排中,在回避那不可避免的时间短缺的徒劳的努力中,将会进行许多活动。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上帝创造了这样一个世界,其中众多的知识主题绝非一个人所能够掌握。罗列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各种科目,用这种方法来对待这个问题是毫无希望的。知识的科目太多了,每一个科目都有其存在的充分证明。也许这种知识材料的过剩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幸运,因为对重要原理处于一种愉快的无知状态,使世界变得有趣了。我非常希望你们铭记于心的是,虽然智力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但智力教育还有另一个要素,比较模糊却更加伟大,因为也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古人称之为“智慧”。你不掌握某些基本知识就不可能聪明;但你可以很容易地获得知识却仍然没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