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2024/06/09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通识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1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2

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来自教育部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科书与课程资源研究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资源开发中心、教育部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课题组核心成员和高密试验区课改专家做了关于“新课程理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透视”、“有效的学习和教学”、“新课程实施中的教育评价改革”等方面的报告,此次培训活动,让我收获最大的,感受最深的就是新课改下“课程”“教学”“评价”的具体定位。

一、新课程观倡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

以往大多数教师普遍认同的观点是“课程即教学的科目”“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这种认识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这恰恰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是不匹配的,可以说,以往的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这种对于书本知识的'热衷追求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不断加重,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而新课程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此外,新课程还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切实地做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新课程倡导“交往、互动、发展”的教学观,体现和学生一起成长。

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对课程改革的呼应。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而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于交往,这是对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观。

此次培训中深刻地对新课程的教育评价进行分析:“评价就是为了促进发展”“评价就是教育过程”“评价本身就是教育”……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在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和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我们的价值不再是做一根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而是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通过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通识培训,结合专家的建议和我校近一年的实验与探索,我觉得作为一线教师,走进新课程,顺应新课程,可多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第一点:新课程呼唤教师对原创教材课本的提升。教材只是一个案例,一种载体。教学的依据是新课程标准,而不是新教材。而教师本身才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的信息与素材要靠教师去整合,教材的缺憾和空白靠教师去完善,教材的拓展与开发靠教师去创造。所以我们不能把教材的内容硬塞给学生,而要对教材进行大胆的改编、选编、选用、活用,要敢于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第二点:新课程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是从学生嘴里表达出来的;更多的动人场面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建构知识,激起学生学习的情绪,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指引学生整理知识,激发激励学生去联想、去创造。给学生知识只是给了学生一双眼睛;而给学生视野和方法才给了学生一台“显微镜”,他们才能用显微镜去发现更有用的东西。

第三点:新课程呼唤能不断“刷新自我”的教师。新课程条件下,许多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要靠教师去创造。教师应终身保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不断提高,使自己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高尚的人格魅力、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可贵的创新精神。

第四点:教学是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不能刻意追求和照搬一种模式。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极其复杂、内涵无限丰富的艺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能用一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而要根据教学内容,敢于展现个人的教学个性

第五点:新课程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不应是面面俱到,而是创新。主要看课堂师生的互动;看教学流程的独特创意;看学生的思维碰撞和智力的挑战;看师生的个性是否得到张扬。

新课程改革带给我们很多的想象、思考,也带给我们很多困惑,应该说这些想象、思考和困惑的产生本身就是一种收获,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的意义所在。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3

首先感谢天津市教育局和天津市继教中心等相关单位领导和负责同志的悉心安排,才让我们这些农村教师有这个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到教育战线的各位专家,更亲近地走近教育一线的各位语文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聆听了一场又一场的精彩讲座。这次学习,无论从教育理念上,还是从教育理论上,无论从课堂教学能力,还是从教育教学业绩等方面,都带给我们很多的震撼,仿佛打开了一扇窗,眼前突然一亮,很多曾经迷惑不解的问题都在这次研修学习中豁然开朗了。可以说,这次研修学习确实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觉受益匪浅。下面我就对这次通识培训的内容做一个大概的回顾和总结。

从20xx年底到20xx年3月,我们利用休息日的时间参加了天津市千名中小学骨干教师通识培训的全部课程。在课程中,各位专家和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从教育前沿、教师成长、课例研究、教学艺术、课改前沿、课堂观察、有效教学、学科研究等等众多方面给我们带来了精彩讲座。

第一场讲座便是特级教师赵景瑞带给我们的《我的语文教学探索》,赵老师在讲座中让我们了解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的教师要努力做到品尝快乐的"五境界":职业境界、事业境界、专业境界、科学境界、艺术境界。同时,他也进一步指出,要乐在第一次,强调第一次机遇偏向有志者,并且鼓励老师们抓住发展的每一个第一次。同时赵老师还给我们详细讲解了何谓乐在课堂上,什么叫做乐在笔耕田等。这场生动的讲座,让我们首先在教师成长这条路上树立起了正确的方向。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方能更快地成长从而走向成功!

接下来的讲座还有市教研室主任曹全路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x敏珣教授的《师德与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河西区德育研究室么青老师的《学生学习心理辅导与教师心理调适》、北京教育学院的李晶教授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张广斌老师的《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等。这些讲座不但从从宏观的角度为我们讲述了教育中的基本问题以及近年来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等等;而且从微观的角度为我们讲明了优质课堂教学到底具有何种特征以及如何开展课例观察和课例研修等等。这些讲座,视野之开阔,内容之丰富,确实让我们感觉醍醐灌顶、耳目一新!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课堂就是主战场,所以一切理论最终还是要走向实践,而如何很好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大概是每一个骨干教师思索最多的问题。因此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x敏勤教授的《怎么样听课和评课》、天津市教科院陈雨亭教授的《教师如何进行小课题研究》、天津市实验中学董耘老师的《学生学习心理辅导》、天津市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工程学院教授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讲座更是受到了广大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的广泛欢迎。这些讲座从教学实际出发,专家和特级教师们援引了大量的教学实例,他们的讲座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深深地吸引了在场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们。专家们更多的是介绍在教学研究中的先进成果,而一线优秀教师更是详细介绍了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毫无保留地传授了自己在教学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并展示了在教学中取得的成果。这种坦诚的朋友式的交流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很感动,同时也备受鼓舞!

通过这次通识培训,我确实感觉到自己在教育理论、理念上有了不小的进步,而平时自己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焦点问题如何去解决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启发。今后,我们会在各自的岗位中继续发挥骨干作用,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争做一名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争取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蒸蒸发展添砖加瓦!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4

为帮助我们提高个人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以及个人的素养,学校和罗湖区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校内、校外培训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让我对自己的教育工作重新进行了反思,同时也让自己的心灵更加的充实了。

在学校举办的培训活动中,宁夏的王校长给我们带来的了《xxxx》。王校长朴实的语言、清晰的介绍,让我们都随着他领略了一番xx的风土人情、教师的教学情况、学校的设施配置、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让我们懂得了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条件,辛勤的工作、认真的教学。孔校长在北大学习后,也给我们带来了他的收获。通过《教育需要大碍》,向我们老师们诠释了如何做一名真正的老师,从而来培养、教育自己的孩子们。通过三个话题:总体印象、感悟启示、深入思考,来开展这次培训活动。讲解了xx的很多名校办学的格言、学校的管理、老师怎样与学生们一起学习、生活。告诉我们:教育是人性的领域,需要用爱来灌溉。我们要用大爱、博爱的情怀,教育我们的孩子。同时,我们需要坚守、需要情怀、需要创新,为孩子的一生奠基,为民族的未来启航。

在校外的培训活动中,xx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心灵升华的课《追求质感生活,乐做心灵导师》。王老师洒脱的语言、智慧的处事方式,让我们在场的老师都深感佩服。通过与我们交流人生,学会做人、做事,认真工作,人格魅力,让教育做到孩子的.“心”上,让我们感受了她的快乐教师生活。xx老师的《倾大写之爱,育大写之人》,让我们教师明白,要用大爱来教育学生,让孩子们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参加了这些培训活动后,我的心灵上有了深深的触动:重新反思自己的教学生涯以及育人的职责、方法,做一名对社会有帮助、对孩子有帮助的教师。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5

经过将近两周的学习,我对本次培训感悟很多,思考很多,收获很多。“培训”期间,我认真听了专家们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将语文课标相关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讲解,使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新课标理念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受益匪浅。他们那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激起了我内心中的心弦,触及到我思想的深处。使我在学习中充实自己的理论,反思过去工作的.得与失,提高了自己理论水平。通过学习,我首先认识到教师是学校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认识自我,不断在学习与生活中提高认识,完善自我。“传道、授业、解惑”已远远不能应对改革开放的今天,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做创新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引导型教师。一个当今的教师,应同时具备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学生。我们应当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继续教育,不断学习新的教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课标,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更好地滋润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田。

通过学习我知道新课标指出:汉字教育是这一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有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学习负担过重。新课标指出三点:

1.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改为“1600 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 左右”。

2.在“附录”中新增了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为写字教学、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估等提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切实转变汉字教育理念,应该认识到学习汉字,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阅读的工具和书写的技能,而且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提高审美感受力,还有利于增强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

3.关注写字姿势和习惯,注重书写的育人功能;在第一、第二学段,对学生的识字量和写字量,不要急于赶进度,先要在学生写字姿势、写字习惯和规范意识上下功夫,而且必须抓紧抓实,持之以恒。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必须在写字教学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确保语文课上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字,教师要关注学生练习的过程和写字的质量,及时帮助学生保持正确的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书写技能。要用好“字表”。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的 300 个基本字,这些高频字里面包含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学生多花一些工夫认识、体会并且练好这些字以后,学习其他的字可以少花些时间和力气,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深受启发。

我现在正在教小学一年级,识字写字是小学生重要的基本功,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先决条件,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通过本次的学习我对学生的识字与写字的教学策略有了新的认识,要怎样上好低年级识字写字课呢,下面谈一下自己很浅显的看法。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6

这次通识培训,我感到受益不少,我想一定要通过这次的学习而有一个大的的转折点,并能学以致用。再不能用那老套套去给幼儿灌输生硬的识字和加减法。要让他们在快乐中度过童年。在快乐中成长,在游戏中去学习,在游戏中去启迪他们的智慧,去开发他们的智力。我们要用心地爱每一个孩子,对孩子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不偏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开展好自己的工作,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

要做好幼儿的好榜样,因为孩子们都好模仿,而老师正好是孩子模仿的最方便的对象,所以作为老师,我们的形象要做到端庄大方得体,我们的言行要一致,言行举止需文明,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孩子好的熏陶,才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我们的正能量。

幼儿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当一名教师不容易,

但是要当一名好幼儿教师却是非常不易的,通过本次的培训,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对于幼儿教师的重要性。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就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步。身教重于言教,幼儿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幼儿幼小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所以幼儿我要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崇高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感染幼儿和教育幼儿,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给予他们正面,积极的教育,使幼儿从小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幼儿在园一日常规活动也是家长与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学习以后觉得幼儿园保育工作是整个幼儿教育期间的重中之重。在我国。实行保教结合的政策,在通常情况下是做好幼儿教育的同时,尽可能完善幼儿的保育工作。幼儿教育与保育应该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再有在教育和保育二者有机结合的情况下,才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也就是说教育中要渗透保育,保育中也离不开教育。

幼儿正处于身心迅速生长发育和发展的时期,身心各方面的机能尚不成熟,对外界的适应力比较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因此,做好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一代人的身体素质。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卫生保健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于幼儿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为幼儿提供适应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本次学习中老师讲的家园沟通的策略也让我懂得了一些沟通技巧,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必须了解家长的心理,需要根据沟通对象不同的情况,以真诚的态度,运用灵活的沟通技巧,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种沟通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采用访谈式类、会议类、活动类、记录类现代通讯类,实现有效的沟通交流,使家园协作更密切,教育环境更和谐,孩子的成长更健康,让沟通成为多赢。与家长的沟通在幼教工作中非常重要,要使沟通更有效,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总结。

总之,从今以后,我想我以后一定会是一个特别快乐的幼教工作者,做他们生活中的照料者,学习中的启迪者,游戏中的合作者,成长中的支持者,科学保教的实践者。让每一个幼儿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7

开学前,我们县教育局组织了全县范围内的全员通识培训。到我校来给我们授课的老师讲的课生动形象,点面结合,课题丰富,内容贴切实用。经过几天的学习,我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在这众多的课中,我尤其喜欢一线教师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课。通过对该老师的课的学习揣摩,我得出几点体会。

一、要在学习和积累上动脑筋

学术论文是学习和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它既是教研成果的反映,也是学习成果的体现、为了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必须收集一定的信息,积累足够的资料,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因此,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高撰写学术论文能力的“奠基工程”来抓,在学习和积累上多动脑筋。

1、资料的积累

撰写学术论文,离不开参考资料。在研究某一个问题之前,应充分了解他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成果以及所做的工作,搜集尽可能多的背景材料,这样才能发前人之未发,成前人之未成。

2、知识的积累

知识积累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的过程。丰富的知识积累,是撰写学术论文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要积累知识,不仅要动眼看,动脑想,还要动手写,将有用的东西记录在案,以便克服遗忘,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3、经验的积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探索出了不少有益的规律,萌发了许多想法和感受。对这些想法和感受,都应随时做好记录,使之积累为论文创作的富贵财富。

二、要在选题和撰稿时下功夫

通过学习和积累、研究和探索,为我们的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为了能够真正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十分需要的就是在选题和撰稿方面狠下功夫。

1、从教育主管部门、专业学会和各类研讨会等指定的研究课题中,筛选出符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研究专长的典型问题作为论题,加以研究,撰写成文。

2、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自己体验较深又感兴趣的地方触发灵感,加以提炼,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形成论题。

3、通过认真阅读书刊杂志,在综合、借鉴别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受到有关论点和问题的启示,发现论题,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总之,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留心”。只要平时留心,注意积累,好的选题是时刻都可能出现在你的思维之中的。一旦有了想法,就要立刻记下来,为以后进行筛选或提炼论题做好准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质量的论文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它是作者用了若干个学习和思考的夜晚,牺牲了若干个节假日熬炼出来的、撰写论文难,发表论文更难,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动脑筋,肯花功夫,每一位勤于学习积累、善于研究探索的教师,都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来。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8

前几天,我们培训了新教材通识,在此过程中,我受益匪浅,下面浅谈我的一点心得。

新课程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其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语文新课程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其旨在统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本人就一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变化。

一、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的原则。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从“教科本”转变为“用教本”,从某种角度上讲,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很难让学生的困惑之处主动地表现出来,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始终不能让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状态而体现学习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及时使学生学习的状况表现出来,更不能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或困难。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参与到制定一定的学习目标、学习进度等,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理解、掌握的情况能够比较迅速地反馈给教师,同时也避免了教师大量的重复的或无谓的讲解。这样通过自主学习辅以教师的指导、强调,学生对基本的语文知识信息掌握的效率要高得多。

二、新课程下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唱独角戏,无论语言多么生动、精彩,分析多么深刻、精辟,但未必是很理想的语文课。因为:

一是学生一直处于听者、被动的地位,没有思考、参与的机会。

二是学生一课听到底,即是在有兴趣,也未免有点疲劳之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听课情绪和教学效果。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察言观色,因势利导。课讲到那里,学生该有什么反映,产生怎样的共鸣,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心中有数。据此教师便把备课时准备的提问或应变设问立即放出,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检查了自己的教学效果,同时得到了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也有利于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因势利导,提出问题,也可缓和学生紧张听课情绪,使学生精神饱满地上完一堂课。例如在讲到必修三专题二第三节内容时,可以适当组织语文知识抢答赛:利用诗词、典故、成语、俗语、歌曲等,活跃教学。通过实践,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合理的巧用、妙用,能使课堂教学艺术更加多彩。有画龙点睛、回味无穷之作用,用到好处、妙处,学生能在愉快、欢笑中接受语文的熏陶。淡化紧张疲劳。这既活跃了课堂,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知识。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师不仅要育人,还要育己,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实现自身的发展。这要求教师自己要加强学习,首先要把教本吃透,其次要多看一些有关教学的课外书籍。及时的了解史学方面的新观点。另外还要钻研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特点。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9

通过本学期的通识培训,我们每位教师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确实感到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学习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本次培训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发现了自身视野之局限,犹如井底之蛙。我随即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孩子固守陈旧僵化的理念,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完整的社会人,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还需要我们了解学生成长需求,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条件。培训是我更进一步地明白了走进新课程的教师也不再是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而更多扮演“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协作者”、“参与者”、“学习者”等多元角色。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教师应自觉成为教学的研究者、终生的学习者、教学实践的反思者。通过学习,让我茅塞顿开。我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与时代同行。我们的课堂变革与学校变革,都与社会变革血脉相连。通过学习,我的思维方法与思想方法都得到了转换。希望今后的我能够立足课堂,跨越时空,让我的课堂更能体现时代性和社会性。

二、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三、感受压力,增强信心。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加大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等,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开学前,我们县教育局组织了全县范围内的全员通识培训。到我校来给我们授课的老师讲的课生动形象,点面结合,课题丰富,内容贴切实用。经过几天的学习,我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在这众多的课中,我尤其喜欢一线教师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课。通过对该老师的课的学习揣摩,我得出几点体会。

一、要在学习和积累上动脑筋

学术论文是学习和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它既是教研成果的反映,也是学习成果的体现、为了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必须收集一定的信息,积累足够的资料,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因此,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高撰写学术论文能力的“奠基工程”来抓,在学习和积累上多动脑筋。

1、资料的积累

撰写学术论文,离不开参考资料。在研究某一个问题之前,应充分了解他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成果以及所做的工作,搜集尽可能多的背景材料,这样才能发前人之未发,成前人之未成。

2、知识的积累

知识积累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的过程。丰富的知识积累,是撰写学术论文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要积累知识,不仅要动眼看,动脑想,还要动手写,将有用的东西记录在案,以便克服遗忘,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3、经验的积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探索出了不少有益的规律,萌发了许多想法和感受。对这些想法和感受,都应随时做好记录,使之积累为论文创作的富贵财富。

二、要在选题和撰稿时下功夫

通过学习和积累、研究和探索,为我们的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为了能够真正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十分需要的就是在选题和撰稿方面狠下功夫。

1、从教育主管部门、专业学会和各类研讨会等指定的研究课题中,筛选出符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研究专长的典型问题作为论题,加以研究,撰写成文。

2、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自己体验较深又感兴趣的地方触发灵感,加以提炼,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形成论题。

3、通过认真阅读书刊杂志,在综合、借鉴别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受到有关论点和问题的启示,发现论题,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总之,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留心”。只要平时留心,注意积累,好的选题是时刻都可能出现在你的思维之中的。一旦有了想法,就要立刻记下来,为以后进行筛选或提炼论题做好准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质量的论文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它是作者用了若干个学习和思考的夜晚,牺牲了若干个节假日熬炼出来的、撰写论文难,发表论文更难,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动脑筋,肯花功夫,每一位勤于学习积累、善于研究探索的教师,都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来。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开学前,我们县教育局组织了全县范围内的全员通识培训。到我校来给我们授课的老师讲的课生动形象,点面结合,课题丰富,内容贴切实用。经过几天的学习,我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在这众多的课中,我尤其喜欢一线教师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课。通过对该老师的课的学习揣摩,我得出几点体会。

一、要在学习和积累上动脑筋

学术论文是学习和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它既是教研成果的反映,也是学习成果的体现、为了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必须收集一定的信息,积累足够的资料,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因此,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高撰写学术论文能力的“奠基工程”来抓,在学习和积累上多动脑筋。

1、资料的'积累

撰写学术论文,离不开参考资料。在研究某一个问题之前,应充分了解他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成果以及所做的工作,搜集尽可能多的背景材料,这样才能发前人之未发,成前人之未成。

2、知识的积累

知识积累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的过程。丰富的知识积累,是撰写学术论文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要积累知识,不仅要动眼看,动脑想,还要动手写,将有用的东西记录在案,以便克服遗忘,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3、经验的积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探索出了不少有益的规律,萌发了许多想法和感受。对这些想法和感受,都应随时做好记录,使之积累为论文创作的富贵财富。

二、要在选题和撰稿时下功夫

通过学习和积累、研究和探索,为我们的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为了能够真正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十分需要的就是在选题和撰稿方面狠下功夫。

1、从教育主管部门、专业学会和各类研讨会等指定的研究课题中,筛选出符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研究专长的典型问题作为论题,加以研究,撰写成文。

2、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自己体验较深又感兴趣的地方触发灵感,加以提炼,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形成论题。

3、通过认真阅读书刊杂志,在综合、借鉴别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受到有关论点和问题的启示,发现论题,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总之,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留心”。只要平时留心,注意积累,好的选题是时刻都可能出现在你的思维之中的。一旦有了想法,就要立刻记下来,为以后进行筛选或提炼论题做好准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质量的论文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它是作者用了若干个学习和思考的夜晚,牺牲了若干个节假日熬炼出来的、撰写论文难,发表论文更难,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动脑筋,肯花功夫,每一位勤于学习积累、善于研究探索的教师,都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来。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本次通识培训,我仔细观看了几位教育专家的讲座视频,通过专家们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将与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讲解,使我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激起了我内心中的心弦,触到我思想的深处。促使我在学习中充实自己的理论,反思过去工作的得与失。作为一个当今的教师,应同时具备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学生。就如文本案例中体现的教师的智慧很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学习,课堂中教师应抓住每一个契机,拓宽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观察思考。在《生命化教育之我见》跟帖中发现教师们对现今社会教育的担忧和家长、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矛盾之火点。生命化教育再次警示我们了解孩子们的心灵深处。

所以,作为一线的`教师应把主动权归还给孩子,让孩子们自由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番自己成长的舞台。如学习不好并不代表他的体育(美术)也不好;学习不好并不代表他没有责任心;学习不好并不代表他的人缘不好;学习不好并不代表他没有礼貌,因此,让每个孩子在不同的舞台上找到自我,真正有尊严的活着。《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学智慧》的视频学习中感受颇多,让我对智慧型教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视频中电影《死亡诗社》,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视频中教学生写诗歌的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在他身上有着独特的教学智慧。正如刘教授所说,学习就像是学走路。没有人能代替你走路,你只能自己通过翻滚、爬行,然后跌跌撞撞学会走路,才能掌握走路的技巧。学习也是如此,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别人可以帮忙,但是无法取代。作为教师的我们,对事情的正确处理不仅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还能激励学生学习,并维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教师研究教学中从细节教育到整体教育的转变过程。

教师也要用宽容的心接纳理解他们换位思考,学会等待,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树立自信心。让孩子们在不断地实践中总结经验让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也将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学习,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真正实现生命化教育而不断努力。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经过将近两周的学习,我对本次培训感悟很多,思考很多,收获很多。“培训”期间,我认真听了专家们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将语文课标相关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讲解,使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新课标理念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受益匪浅。他们那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激起了我内心中的心弦,触及到我思想的深处。使我在学习中充实自己的理论,反思过去工作的得与失,提高了自己理论水平。通过学习,我首先认识到教师是学校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认识自我,不断在学习与生活中提高认识,完善自我。“传道、授业、解惑”已远远不能应对改革开放的今天,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做创新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引导型教师。一个当今的教师,应同时具备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学生。我们应当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继续教育,不断学习新的教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课标,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更好地滋润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田。

通过学习我知道新课标指出:汉字教育是这一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有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学习负担过重。新课标指出三点:

1.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改为“1600 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 左右”。

2.在“附录”中新增了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为写字教学、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估等提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切实转变汉字教育理念,应该认识到学习汉字,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阅读的工具和书写的`技能,而且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提高审美感受力,还有利于增强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

3.关注写字姿势和习惯,注重书写的育人功能;在第一、第二学段,对学生的识字量和写字量,不要急于赶进度,先要在学生写字姿势、写字习惯和规范意识上下功夫,而且必须抓紧抓实,持之以恒。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必须在写字教学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确保语文课上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字,教师要关注学生练习的过程和写字的质量,及时帮助学生保持正确的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书写技能。要用好“字表”。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的 300 个基本字,这些高频字里面包含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学生多花一些工夫认识、体会并且练好这些字以后,学习其他的字可以少花些时间和力气,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深受启发。

我现在正在教小学一年级,识字写字是小学生重要的基本功,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先决条件,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通过本次的学习我对学生的识字与写字的教学策略有了新的认识,要怎样上好低年级识字写字课呢,下面谈一下自己很浅显的看法。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在这些培训的日子里,我听了优秀教师的事迹,看了老师们分享的视频,了解了一些案例,收获了许多未曾懂得的知识与技能。虽然培训、做作业有些累,可是我的心里是充实的,甜蜜的。因为我分享着智慧,享受成长的喜悦。在通识培训中,我获得一个个的灵感,我的视野开阔了,我的见识深广了,我的思想活跃了。

通识培训让我获得了很多的信息。每一专题对我在未来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疑问和困惑,都会有很好的借鉴和启迪。也期待着自己能更好的消化,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

学习的过程是短暂的,但学习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通过培训,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观念在更新,能力在提高,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认识到了学生是教育主体,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的道理。

我需要进一步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通过学习,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还要有渊博的学识,这是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我要以这次通识培训为契机,利用各种资源不断改进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并更多的了解教育以及学生心理。

体会到教师角色的转变。“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现在的教师也不再是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而更多扮演“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协作者”、“参与者”、“学习者”等多元角色。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当今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教师应自觉成为教学的研究者、终生的学习者、教学实践的反思者。

需进一步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课堂教学应在充分了解学生,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出发,关注每一位学生,给每位学生充实提高发展的机会。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主角,一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通过学生体现出来的。

我非常喜欢这次通识培训课程的组织形式,通过与讲课教师以及新教师的交流学习,在短短的通识培训学习过程中,让我受益匪浅。这次的学习让我如沐春雨,使我明白了许多: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把握、驾驭课堂的能力,离不开民主、开放的管理能力,离不开探索、研究的精神;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自身成长就要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以爱为动力,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对于培训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我也坚信在教育天地中,我会走得更宽,更远。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15

开学前,我们县教育局组织了全县范围内的全员通识培训。到我校来给我们授课的老师讲的课生动形象,点面结合,课题丰富,内容贴切实用。经过几天的学习,我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在这众多的课中,我尤其喜欢一线教师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课。通过对该老师的课的学习揣摩,我得出几点体会。

一、要在学习和积累上动脑筋

学术论文是学习和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它既是教研成果的反映,也是学习成果的体现、为了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必须收集一定的信息,积累足够的资料,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因此,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高撰写学术论文能力的“奠基工程”来抓,在学习和积累上多动脑筋。

1、资料的积累

撰写学术论文,离不开参考资料。在研究某一个问题之前,应充分了解他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成果以及所做的工作,搜集尽可能多的背景材料,这样才能发前人之未发,成前人之未成。

2、知识的积累

知识积累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的过程。丰富的知识积累,是撰写学术论文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要积累知识,不仅要动眼看,动脑想,还要动手写,将有用的东西记录在案,以便克服遗忘,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3、经验的积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探索出了不少有益的规律,萌发了许多想法和感受。对这些想法和感受,都应随时做好记录,使之积累为论文创作的富贵财富。

二、要在选题和撰稿时下功夫

通过学习和积累、研究和探索,为我们的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为了能够真正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十分需要的就是在选题和撰稿方面狠下功夫。

1、从教育主管部门、专业学会和各类研讨会等指定的研究课题中,筛选出符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研究专长的`典型问题作为论题,加以研究,撰写成文。

2、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自己体验较深又感兴趣的地方触发灵感,加以提炼,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形成论题。

3、通过认真阅读书刊杂志,在综合、借鉴别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受到有关论点和问题的启示,发现论题,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总之,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留心”。只要平时留心,注意积累,好的选题是时刻都可能出现在你的思维之中的。一旦有了想法,就要立刻记下来,为以后进行筛选或提炼论题做好准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质量的论文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它是作者用了若干个学习和思考的夜晚,牺牲了若干个节假日熬炼出来的、撰写论文难,发表论文更难,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动脑筋,肯花功夫,每一位勤于学习积累、善于研究探索的教师,都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来。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16

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的'使命。通过参加这次为期两天的校本研修通识培训,使我对于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下面我就自己的校本研修学习过程,谈谈体会:我觉得在此次培训中每一个讲座都是这些教授们为花费苦心精心准备的。福建教育学院杨文新教授的《小学名师成长之路》让我体会到了名师应当有六度素养:思想要有厚度、胸怀要有宽度、学识要有广度、研究要有深度、追求要有韧度、引领要有效度。郭春芳教授的《“钱学森之问”与创新教育》让我体会到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重知识传授、重知识积累、重知识再现,绝不能轻思想训练、轻质疑思辨、轻引导创新。黄丽萍教授的《例谈教学科研中的思维技巧》让我体会到了要善于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要想实现大目标,不妨从小要求着手;要想实现小目标,则可以从大要求着手。陈秀鸿教授的《基于教师角色定位的道德思考》让我体会到了教师是社会成员、学校成员、学生社会化的承担者、自身社会化的承受者。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一名优秀的教师既是好的教书匠也是好的学习者。他只有不断地学习、吸收养料,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和学习的能力。培训结束后我们都应该努力地使自己在校本培训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早日成为培养一名师德高尚、教技精湛、知识渊博的优秀教师。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17

20xx年3月13日至4月,我有幸参加了重庆市“幼儿教师通识培训〈空中课堂〉的网络学习。让我收获着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著名师的风范,使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从专家的教育教学理论到名师的实践解析,再到现场解答,无一不拓展着我的视野、丰富着我的知识,让我学有所获。通过培训令我深深体会到:要做一名优秀的、专业的、德才兼优的幼儿老师还差很远很远的距离。要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太多太多,要掌握的实践技能太多太多。

本次主要培训的主题有:《教师职业道德特点和规范》、《幼儿园教育与发展》、《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保教结合》、《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与实施》、《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各类游戏的设计与实施》、《玩具和图书的选择与制作》、《教师与家长的合作与沟通技巧》、《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幼儿园教师的自我设计与发展》等。专家们独到的见解引领着我反思着自己的教育行为,更新着我的教育理念,许多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在听完名师们的实践分析后豁然开朗。这些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深深地启示着我:

在《教师职业道德与规范》中,让我充分了解了3-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扮演着多重重要角色与担当的责任、尊重幼儿人格、幼儿权益占首位、幼儿教育以游戏为主导入学习、保教并重等专业理论知识。

在《幼儿园教育与发展》中,让我懂得了幼儿园教育禁忌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幼儿,幼儿园教育不能“小学化”的真正含义。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保教结合》中,牟映雪和陆莹老师为我诠释了现实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教分离的原因以及保教结合的基本原则应该是: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应该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渗透于各个普通环节之中。

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中,“利废利旧,低成本高效益”的材料投放,使我思路大开闸门,再也不用为创设环境无材料而发愁了。

各种民间游戏更加坚定了我对幼儿户外活动和体能锻炼计划改革实施的决心。

陈洪和黄先梅老师带我们走进“玩具和图书制作”课堂现场,让我惊奇地发现自制玩具和自制图书蕴含的教育价值。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要实现真正的家园共育,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得到家长的支持是相当的重要。家长是教育好幼儿的盟军、伙伴。举办新生见面会,给家长培训讲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必要性等种种实现家园沟通的技巧。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18

参加xx省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几个月来,我真是受益匪浅,从中收获了很多。重新审视语文新课程标准,了解了“修订版”课标的特点、定位、方向,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更好地把握教材,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二、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材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哪些变化,有哪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三、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写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感谢远程研修,提供了一次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中不足的机会;通过学习以及自己在教学中的反思可以更好的理解教学的真谛。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19

20xx年8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雨山区教育局组织的通识培训。一天的培训紧张而充实。

上午,市教研室的张先义主任为我们做了题为"转变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他的报告生动活泼,一个个案例、一张张图片、一幅幅表格,深入浅出地向我们阐述了为什么要提高教学质量,什么是教学质量,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等问题,让我们对教育和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教育教学是有规律的, 教师只有掌握了教学规律,了解了学生学习注意规律,现有的知识水平,个性特点,采取科学的方法,教育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以往那种单纯的"时间+汗水"式的拼体力、拼消耗的教学方式是不科学的,低效的。要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课前要进行有效的备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能成为教材的传声筒。课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要与学生共同思维,产生共鸣。对学生多提"胖问题"、"热点问题",引发学生高水平的思考,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科学的方法和探究的机会。此外,还要有效的激励学生,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不丧失学习的动力。张主任的报告不仅给了我们理论的支撑,还给了我们行动的指导。

下午,市二中的郭惠宇校长做了题为"教师专业化成长面面观"的主题报告。郭校长先向我们介绍了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然后从"用学校文化营造成长的乐园"和"以砺砥自省寻找成长的路径"两方面陈述了教师克服职业倦怠,走上专业成长之路的途径。郭校长的报告,让我认识到,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 它直接制约着教师的个人发展,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该重新燃起激情之火。于漪说:"激情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教育需要激情,因为教育是心灵的对话,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是以心激心,以情激情的活动。激情,使教育富有感召力、震撼力,使教育增添光彩,也使教师焕发青春,精神抖擞地工作。此外,教师还要不断进行反思,反思是促使自我成长的一剂良药。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

一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未来的成长之路却很漫长。虽然当前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制约着我们教师的行动,但我们千万不能放弃自己的努力。也许,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尝试着每天努力一点点,你就会得到一个不同的教育世界。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20

开学前,我们县教育局组织了全县范围内的全员通识培训。到我校来给我们授课的老师讲的课生动形象,点面结合,课题丰富,内容贴切实用。经过几天的学习,我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在这众多的课中,我尤其喜欢一线教师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课。通过对该老师的课的学习揣摩,我得出几点体会。

一、要在学习和积累上动脑筋

学术论文是学习和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它既是教研成果的反映,也是学习成果的体现、为了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必须收集一定的信息,积累足够的资料,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因此,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高撰写学术论文能力的“奠基工程”来抓,在学习和积累上多动脑筋。

1、资料的积累

撰写学术论文,离不开参考资料。在研究某一个问题之前,应充分了解他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成果以及所做的`工作,搜集尽可能多的背景材料,这样才能发前人之未发,成前人之未成。

2、知识的积累

知识积累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的过程。丰富的知识积累,是撰写学术论文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要积累知识,不仅要动眼看,动脑想,还要动手写,将有用的东西记录在案,以便克服遗忘,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3、经验的积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探索出了不少有益的规律,萌发了许多想法和感受。对这些想法和感受,都应随时做好记录,使之积累为论文创作的富贵财富。

二、要在选题和撰稿时下功夫

通过学习和积累、研究和探索,为我们的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为了能够真正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十分需要的就是在选题和撰稿方面狠下功夫。

1、从教育主管部门、专业学会和各类研讨会等指定的研究课题中,筛选出符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研究专长的典型问题作为论题,加以研究,撰写成文。

2、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自己体验较深又感兴趣的地方触发灵感,加以提炼,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形成论题。

3、通过认真阅读书刊杂志,在综合、借鉴别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受到有关论点和问题的启示,发现论题,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总之,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留心”。只要平时留心,注意积累,好的选题是时刻都可能出现在你的思维之中的。一旦有了想法,就要立刻记下来,为以后进行筛选或提炼论题做好准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质量的论文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它是作者用了若干个学习和思考的夜晚,牺牲了若干个节假日熬炼出来的、撰写论文难,发表论文更难,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动脑筋,肯花功夫,每一位勤于学习积累、善于研究探索的教师,都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来。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21

20xx年3月13日至4月,我有幸参加了重庆市“幼儿教师通识培训〈空中课堂〉的网络学习。让我收获着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著名师的风范,使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从专家的教育教学理论到名师的实践解析,再到现场解答,无一不拓展着我的视野、丰富着我的知识,让我学有所获。通过培训令我深深体会到:要做一名优秀的、专业的、德才兼优的幼儿老师还差很远很远的距离。要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太多太多,要掌握的实践技能太多太多。

本次主要培训的`主题有:《教师职业道德特点和规范》、《幼儿园教育与发展》、《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保教结合》、《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与实施》、《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各类游戏的设计与实施》、《玩具和图书的选择与制作》、《教师与家长的合作与沟通技巧》、《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幼儿园教师的自我设计与发展》等。专家们独到的见解引领着我反思着自己的教育行为,更新着我的教育理念,许多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在听完名师们的实践分析后豁然开朗。这些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深深地启示着我:

在《教师职业道德与规范》中,让我充分了解了3-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扮演着多重重要角色与担当的责任、尊重幼儿人格、幼儿权益占首位、幼儿教育以游戏为主导入学习、保教并重等专业理论知识。

在《幼儿园教育与发展》中,让我懂得了幼儿园教育禁忌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幼儿,幼儿园教育不能“小学化”的真正含义。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保教结合》中,牟映雪和陆莹老师为我诠释了现实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教分离的原因以及保教结合的基本原则应该是: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应该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渗透于各个普通环节之中。

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中,“利废利旧,低成本高效益”的材料投放,使我思路大开闸门,再也不用为创设环境无材料而发愁了。

各种民间游戏更加坚定了我对幼儿户外活动和体能锻炼计划改革实施的决心。

陈洪和黄先梅老师带我们走进“玩具和图书制作”课堂现场,让我惊奇地发现自制玩具和自制图书蕴含的教育价值。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要实现真正的家园共育,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得到家长的支持是相当的重要。家长是教育好幼儿的盟军、伙伴。举办新生见面会,给家长培训讲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必要性等种种实现家园沟通的技巧。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22

20xx年8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雨山区教育局组织的通识培训。一天的培训紧张而充实。

上午,市教研室的张先义主任为我们做了题为"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他的报告生动活泼,一个个案例、一张张图片、一幅幅表格,深入浅出地向我们阐述了为什么要提高教学质量,什么是教学质量,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等问题,让我们对教育和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教育教学是有规律的,教师只有掌握了教学规律,了解了学生学习注意规律,现有的知识水平,个性特点,采取科学的方法,教育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以往那种单纯的"时间+汗水"式的拼体力、拼消耗的教学方式是不科学的,低效的。要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课前要进行有效的备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能成为教材的传声筒。课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要与学生共同思维,产生共鸣。对学生多提"胖问题"、"热点问题",引发学生高水平的思考,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科学的方法和探究的机会。此外,还要有效的激励学生,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不丧失学习的动力。张主任的报告不仅给了我们理论的支撑,还给了我们行动的指导。

下午,市二中的郭惠宇校长做了题为"教师专业化成长面面观"的主题报告。郭校长先向我们介绍了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然后从"用学校文化营造成长的乐园"和"以砺砥自省寻找成长的路径"两方面陈述了教师克服职业倦怠,走上专业成长之路的途径。郭校长的报告,让我认识到,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它直接制约着教师的个人发展,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该重新燃起激情之火。于漪说:"激情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教育需要激情,因为教育是心灵的对话,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是以心激心,以情激情的活动。激情,使教育富有感召力、震撼力,使教育增添光彩,也使教师焕发青春,精神抖擞地工作。此外,教师还要不断进行反思,反思是促使自己成长的一剂良药。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己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己提高的最佳途径。

一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未来的成长之路却很漫长。虽然当前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制约着我们教师的行动,但我们千万不能放弃自己的努力。也许,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尝试着每天努力一点点,你就会得到一个不同的教育世界。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23

上午,市教研室的张xx主任为我们做了题为"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他的报告生动活泼,一个个案例、一张张图片、一幅幅表格,深入浅出地向我们阐述了为什么要提高教学质量,什么是教学质量,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等问题,让我们对教育和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教育教学是有规律的,教师只有掌握了教学规律,了解了学生学习注意规律,现有的知识水平,个性特点,采取科学的方法,教育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以往那种单纯的"时间+汗水"式的拼体力、拼消耗的教学方式是不科学的,低效的。要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课前要进行有效的备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能成为教材的传声筒。课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要与学生共同思维,产生共鸣。对学生多提"胖问题"、"热点问题",引发学生高水平的思考,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科学的方法和探究的机会。此外,还要有效的激励学生,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不丧失学习的动力。张主任的报告不仅给了我们理论的支撑,还给了我们行动的指导。

下午,市二中的郭xx校长做了题为"教师专业化成长面面观"的主题报告。郭校长先向我们介绍了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然后从"用学校文化营造成长的乐园"和"以砺砥自省寻找成长的路径"两方面陈述了教师克服职业倦怠,走上专业成长之路的途径。郭校长的报告,让我认识到,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它直接制约着教师的个人发展,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该重新燃起激情之火。于漪说:"激情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教育需要激情,因为教育是心灵的对话,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是以心激心,以情激情的活动。激情,使教育富有感召力、震撼力,使教育增添光彩,也使教师焕发青春,精神抖擞地工作。此外,教师还要不断进行反思,反思是促使自我成长的一剂良药。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

一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未来的成长之路却很漫长。虽然当前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制约着我们教师的行动,但我们千万不能放弃自己的努力。也许,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尝试着每天努力一点点,你就会得到一个不同的教育世界。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24

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来自教育部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科书与课程资源研究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资源开发中心、教育部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课题组核心成员和高密试验区课改专家做了关于“新课程理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透视”、“有效的学习和教学”、“新课程实施中的教育评价改革”等方面的报告,此次培训活动,让我收获最大的,感受最深的就是新课改下“课程”“教学”“评价”的具体定位。

一、新课程观倡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

以往大多数教师普遍认同的观点是“课程即教学的科目”“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这种认识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这恰恰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是不匹配的,可以说,以往的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这种对于书本知识的热衷追求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不断加重,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而新课程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此外,新课程还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切实地做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新课程倡导“交往、互动、发展”的教学观,体现和学生一起成长。

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对课程改革的呼应。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而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于交往,这是对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观。

此次培训中深刻地对新课程的教育评价进行分析:“评价就是为了促进发展”“评价就是教育过程”“评价本身就是教育”……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在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和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我们的价值不再是做一根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而是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通过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通识培训,结合专家的建议和我校近一年的实验与探索,我觉得作为一线教师,走进新课程,顺应新课程,可多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第一点:新课程呼唤教师对原创教材课本的提升。教材只是一个案例,一种载体。教学的依据是新课程标准,而不是新教材。而教师本身才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的信息与素材要靠教师去整合,教材的缺憾和空白靠教师去完善,教材的拓展与开发靠教师去创造。所以我们不能把教材的内容硬塞给学生,而要对教材进行大胆的改编、选编、选用、活用,要敢于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第二点:新课程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是从学生嘴里表达出来的;更多的动人场面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建构知识,激起学生学习的情绪,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指引学生整理知识,激发激励学生去联想、去创造。给学生知识只是给了学生一双眼睛;而给学生视野和方法才给了学生一台“显微镜”,他们才能用显微镜去发现更有用的东西。

第三点:新课程呼唤能不断“刷新自我”的教师。新课程条件下,许多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要靠教师去创造。教师应终身保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不断提高,使自己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高尚的人格魅力、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可贵的创新精神。

第四点:教学是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不能刻意追求和照搬一种模式。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极其复杂、内涵无限丰富的艺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能用一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而要根据教学内容,敢于展现个人的教学个性

第五点:新课程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不应是面面俱到,而是创新。主要看课堂师生的互动;看教学流程的独特创意;看学生的思维碰撞和智力的挑战;看师生的个性是否得到张扬。

新课程改革带给我们很多的想象、思考,也带给我们很多困惑,应该说这些想象、思考和困惑的产生本身就是一种收获,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的意义所在。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25

20xx年8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雨山区教育局组织的通识培训。一天的培训紧张而充实。

上午,市教研室的张先义主任为我们做了题为"转变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他的报告生动活泼,一个个案例、一张张图片、一幅幅表格,深入浅出地向我们阐述了为什么要提高教学质量,什么是教学质量,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等问题,让我们对教育和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教育教学是有规律的, 教师只有掌握了教学规律,了解了学生学习注意规律,现有的知识水平,个性特点,采取科学的方法,教育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以往那种单纯的"时间+汗水"式的拼体力、拼消耗的教学方式是不科学的,低效的。要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课前要进行有效的备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能成为教材的传声筒。课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要与学生共同思维,产生共鸣。对学生多提"胖问题"、"热点问题",引发学生高水平的思考,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科学的方法和探究的机会。此外,还要有效的激励学生,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不丧失学习的动力。张主任的报告不仅给了我们理论的支撑,还给了我们行动的指导。

下午,市二中的郭惠宇校长做了题为"教师专业化成长面面观"的主题报告。郭校长先向我们介绍了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然后从"用学校文化营造成长的乐园"和"以砺砥自省寻找成长的路径"两方面陈述了教师克服职业倦怠,走上专业成长之路的途径。郭校长的报告,让我认识到,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 它直接制约着教师的个人发展,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该重新燃起激情之火。于漪说:"激情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教育需要激情,因为教育是心灵的对话,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是以心激心,以情激情的活动。激情,使教育富有感召力、震撼力,使教育增添光彩,也使教师焕发青春,精神抖擞地工作。此外,教师还要不断进行反思,反思是促使自我成长的一剂良药。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

一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未来的成长之路却很漫长。虽然当前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制约着我们教师的行动,但我们千万不能放弃自己的努力。也许,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尝试着每天努力一点点,你就会得到一个不同的教育世界。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26

我很荣幸参加20xx年3月教育部门组织的学前教育《通识》培训。通过学习,我体会当幼儿老师不容易,要当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更不容易。在《通识》培训中,经过幼教专家和名师名校的同行点拨,真的给我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在教学工作中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自身的理念水平及专业知识有了很大的提升。

其一:

专家的讲解,让我知道幼儿教师的四个基本理念: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做一名幼儿教师就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还有教会我们如何对幼儿进行班级常规管理,同时也教我们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其实在很多人眼中把我们“保姆”,实际上我们每天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采取一定的手段、选择一定的形式作用于幼儿,使幼儿在情感——-社会性方面获得发展的过程。

其二:

《通识》培训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有一位老师叫幼儿书写1~ 5,这是“小学化”的教学,是农村幼儿园常有的一个误区。这种教学方法是不对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过早教小学的知识,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伤害孩子。为此,幼儿入园的一日活动应该是以游戏为主,教师是游戏活动中的设计师和合作者,我们应该精心设计各类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学习。因为游戏是幼儿天性,他们在游戏中能获得情感体念,还能促进多种能力的发展、认知和成长。

其三:

在听专家讲游戏活动时间时,我硬是牢牢记住: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我园的活动场地很宽,户外的大型玩具、美观漂亮的小型玩具、乡土气息的自制教玩具比比皆是,应该多让幼儿到户外尽情活动。在活动的同时应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年龄特点,引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方式方法。

其四: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品德行为形成的最佳时期,好模仿,是非观念在萌芽阶段,我们教师要有更高的人格魅力,要正直、和善、温柔、可爱,既要做到母亲般的关爱,又要高于母亲的教育。那么,世上的“虐待儿童事件”就不会发生,孩子就不会受到伤害。我们不要指望自己是“雕塑家”而是一个“园丁”,应该遵循手里种子的基因特性去培养,如果手里的种子是百合就是让他开出娇艳的百合花;如果手里是玫瑰种子就是把他培养成能开玫瑰花的植物,让每个幼儿都成为独一无二的很神圣的很了不起的个体。

其五:

在艺术领域学习活动中,回顾原来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有时是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幼儿就会枯草无味地跟着唱;有时是教师预设的目标太简单,不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时是预设的目标太难,幼儿根本完成不了。通过这次培训活动,我深刻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老师经常有效地创设情景,让幼儿能够被合理的教学目标所激发,在各种不同的情景中不断获得新的知识,那么老师也培养了幼儿的各种能力。如观察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等。

这次培训学习的感觉是快乐而又充实,每一次学习都能感受思想火花的碰撞,每一次都有丰硕的收获,我是受益多多,感受多多。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27

通过本次全区教师通识培训学习,让我们明确了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在这里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知识,更新了我的一些教育观念……总之,本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在培训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感受到名师的风采,专家的人格魅力:

在本次全体教师通识培训的过程中,被专家关于教育方面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所吸引,使我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有了更深层的感悟和思索。他们的视频报告扣动我的心弦,触及我的内心深处,使我一次次不由自主地扣心自问,我该怎么办,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才能不负众望,才能做到问心无愧。从这些名师的身上,我学到的不只是专业的教育理念,更多的是他们执着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治学、潜心钻研、尽职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人生方式;作为一代名师,他们闪光的人格魅力令我震撼,让人无不为之动容。这些,开阔了我的视野,开拓了我的教学思路,转变了我的教学理念,促使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眼前所面临的挑战,挖掘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努力祢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是呀,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离优秀教师还有很大的差距。作为一名教师,都渴望自己的课堂,能在瞬间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能与学生心有灵犀。我们在面对学生时,在过多地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时而忽略了他们的善良、可爱的一面,学生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似乎已变得麻木,缺乏投入学习的热忱。教师只有以身作则,多读书,读好书,努力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在课堂上与学生产生共鸣,才能激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才能使他们迸发出好学习的火花,让他们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二、调整我们自己的心态:

十四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经慢慢倦怠,我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的除了爱抱怨,还是抱怨。抄不完的笔记,频繁的检查,刻薄的制度,一项又一项的任务以及家长的难缠,学生的愚笨,领导的不理解,等等等等。都是那么沉重,沉重的令人窒息。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对工作有的是厌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可通过这几天的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孩子有着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老师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要尊重孩子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特点,要原谅孩子的错误,不要用相同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孩子,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独立和自由,关爱和接纳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不断感受到和体验到老师们对自己的关注、对自己的爱和支持。教师要不断创设情境,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儿童自觉地想了解个究竟,同时,教师要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学生自由讨论、质疑、交流、评估。这样,儿童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起来,参与度也就会大大地提高,每个学生才能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三、要善于去总结:

通过这次通识培训,我深深体会到,一名优秀的教师的成长是离不开反思的。没有反思就不会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也就不会有改进,也就不会有进步。通过反思,让我认识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更多。因此,我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来投入各个方面的学习,只有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才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才能让我们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通过反思,我也深深懂得了在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积累教育教学中的一切好的经验。除此之外,教师要在工作中大胆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课。当然,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尝试中,才能找到隐藏在教育教学中的一条条规律,才能坦然地面对那一双双求知似渴的眼睛,才能在尝试中得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整个通识培训流程中,除了名师的风采,一个个曲折感人的成长故事,一个个独到精辟的理论和见解,还有对工作、对生活、对学生的一些深刻的感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培训,我向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求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做到:

一、经常自我反思。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得失。

二、多学专业知识,博学多长。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无止境,教学无止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提高自我修养的最好的途径,知识是财富,人生是财富,教育教学经验和感悟也是财富。要想获得这些财富,我们只有不断地读书和学习,去探索一条条捷径,才能梦想成真。我们一定要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社会。

三、多和别人交流。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及时找出自己的不足,才能在不足中找到突破口,才能得以提高。他人直言不讳的意见和建议才是发现不足的最有效途径。要听真言,要想听真言,就要和别人好好交流一番,这对我们将大有益处。

四、充满爱心,忠诚事业。一名好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要关爱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几天的培训是短暂的,但是留给我的记忆与思考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名优教师的差距所在,对于今后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28

此次培训令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体会。幼儿教师是一个塑造人的职业,我由衷地为我是一名幼儿教师而感到骄傲。我们要用心爱每一个孩子,对孩子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不偏爱。这样才能真正开展好自己的工作,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

特别是对家园结合共同育儿有了新的认识,觉得教师和家长的沟通需要技巧和艺术,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不是一味的家长与老师相互埋怨推卸责任,家长说幼儿教育是老师的责任,而老师总是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师说幼儿在园表现很好,家长又说孩子在家不听话,总是和家长对着干,要求老师好好教育,好像教育本身就是老师的事,一但遇到孩子顽皮时,总是听到家长的埋怨是你们老师是怎么教的。我给你们老师告你,家长从不找自己解决的办法等等。这需要老师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多种形式多种方式让家长参与幼儿活动中来,让他们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我觉得家园共育很重要,千万不要只注重形式,一定要让更多的家长理解幼儿园老师的辛苦,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和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老师要做幼儿的好榜样,因为孩子们都好模仿,而老师正好是孩子们模仿的最方便的对象。所以,作为老师,我们的形象要做到端庄,大方得体,我们的言行要一致,说话要算话,言行举止需文明。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孩子好的熏陶,才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我们的正能量。作为幼儿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把吸收新知识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总而言之,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自己变得更加优雅、睿智。

从今以后,我想我一定会成为一名特别快乐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因为我做着让我感到骄傲的职业!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29

经过十几天的学习,整理了一下思路,说一说新课程改革以后如何上课自己的一些想法:在课堂上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首先谈老师方面。

如何以学情为依据分析和处理教材。主要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对学生学习现状和兴趣爱好等情况充分掌握的基础上所涉及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设置,教学重点的确立及解决,教学难点的设计及突破,教材作用的体现——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教材处理能力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思想(理念),只有对教材理解透彻,感悟独特,并对学生学情清楚了解,牢牢把握的执教者才会做到目标定位准确、恰当,重点、难点设计合理、合情;只有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才会把教材仅仅当作一个例子——才会用教材教而不仅仅是教教材。

如何安排课堂教学结构,组织课堂教学。主要有导语设计、问题设计、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课后作业设计、拓展内容设计、时间分配、节奏控制、内容过渡等。在合理教材分析、处理基础上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并流畅过渡,从而使课堂教学有条有序地进行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如何使用教学方法与辅助手段。针对教材分析处理、学情把握、教学结构安排,运用丰富、多样、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是教学工作顺利完成的有效保证。

如何体现教学思想(理念)。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涉及学生智力因素的知识、能力的培养,更要对涉及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情感、态度予以高度重视;同时要求我们要有学生意识,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善待“差生”,保护学生个性,运用科学精神、民主精神、人文精神,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育情境,鼓励学生探究、合作、创新、乐学、好学,接受人类文化遗产的哺育与熏陶,进而与教师共享学习成功的快乐;还要求我们要在教学中遵循生活性、生命性、发展性原则,教出语文的诗意,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如何展示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艺术涉及导入艺术、提问艺术、点拨艺术、暗示艺术、启发艺术、评价艺术、过渡艺术、结尾艺术、教学语言艺术、教学表演艺术、情境设置艺术、人文思想渗透艺术、课堂调控艺术、课堂应变艺术、引导学生乐学进而好学的艺术等。无可置疑,语文教学不仅需要科学更需要艺术——艺术地教学会使师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情境中通过对话完成高层次的精神交流,既利于学生学,又利于引导他们乐学、好学。清晰、精练(基本要求)、激情、幽默(发展要求)等不同风格、富有个性、抑扬顿挫、变化有致的语言和适度的情感投入,无疑会使教师充满个性魅力和感染力;巧妙的导入会“未成曲

调先有情”,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来;富有艺术的提问、暗示、点拨、评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把握文本,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矫正思维、培养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地自信心,进而乐学、好学;流畅的过渡,巧妙、隽永、回味无穷的结尾会使课堂教学增色不少;联系生活、设置情境、深入浅出的教学不仅是“巧教”、“巧学”,而且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地理解与感悟,有利于在无形中渗透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培养可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啊;最后,教师在既定预设教学设计的情况下,如果能够真正以学生为本,依据学生具体接受、反馈情况而随时调整教学计划、临时机智应变,那就更是教学的高境界了。

其次谈学生方面。

新课标背景下,我们不仅要关注老师的教,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毕竟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关注预习准备情况。学生在课前认真、充分地预习准备学习内容,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也是语文课和执教者有吸引力、感染力,是学生告别“要我学”,开始“我要学”的具体表现。

关注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及课堂气氛。以学生发展为本如果仅仅停留在教师的思想、理念中,最终只会流为一个口号,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对之有浓厚的热情和兴趣,他们才会积极思考、回答、讨论进而提出问题,课堂才会呈现出和谐、热烈的气氛,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激发师生的灵感和创造力。

关注学生的聆听(观察)、表达(说)情况和思维活动。聆听(观察)是学生接受外界信息,将知识内化的重要手段,表达则是学生将所接受、吸收、消化的知识外化的一种形式,是学生与外界沟通、联系的一种工具。积极、主动地听、说是师生交流、对话的重要前提。而思维的灵敏度、活跃度、广度、深度、批判度、领悟度、创新度往往是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决定因素。认真、仔细地听、看,准确、得体、流畅、自信地表达,积极、主动、高品质地思维,是学生学习的努力目标,更是我们的培养目标。

关注学生接受能力、反应能力、应变能力。本质上说,学生的接受、反应、应变能力是教师教的客观依据,关注以上能力不仅能够反映教师应变能力和教学理念(是否以学生为本),而且可以指导我们如何对症下药,引导学生发展。

关注学生的各种差异。学生的知识水平、各种能力、学习态度、情感投入、思维品质等在客观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现状是否引起执教者足够重视并全盘皆顾也是我们应该大力关注的。

以上内容,作为指导教师一定要提醒、引导新教师去学习、注意、观察、思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听课中把握要害,不断汲取营养、取长补短,获得进步。

课后反思阶段,应该做的工作有:

倾听学生反馈意见(有机会的话),了解教学效果。“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如果学生经过老师的引导乐学、好学,这是教学效果良好的绝佳体现。

浏览听课笔记,初步思考执教者的教学得失。从自己角度出发,对授课者的整体教学情况、过程及效果进行思考并在心里对之予以评价。

聆听执教者教学设计思路陈述及对教学实际效果的自评。把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授课者进行比较,把自己思考的评价和他的自评相比较,看看有什么差异和差距,并把感想记录下来。

聆听评课教师的评价。把他们的评价与你的评价及授课者自己的评价对照比较,找出差异或差距并记录。

以上就是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30

此次培训令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体会。幼儿教师是一个塑造人的职业,我由衷地为我是一名幼儿教师而感到骄傲。我们要用心爱每一个孩子,对孩子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不偏爱。这样才能真正开展好自己的工作,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

特别是对家园结合共同育儿有了新的认识,觉得教师和家长的沟通需要技巧和艺术,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不是一味的家长与老师相互埋怨推卸责任,家长说幼儿教育是老师的责任,而老师总是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师说幼儿在园表现很好,家长又说孩子在家不听话,总是和家长对着干,要求老师好好教育,好像教育本身就是老师的事,一但遇到孩子顽皮时,总是听到家长的埋怨是你们老师是怎么教的。我给你们老师告你,家长从不找自己解决的办法等等。这需要老师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多种形式多种方式让家长参与幼儿活动中来,让他们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我觉得家园共育很重要,千万不要只注重形式,一定要让更多的家长理解幼儿园老师的辛苦,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和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老师要做幼儿的好榜样,因为孩子们都好模仿,而老师正好是孩子们模仿的最方便的对象。所以,作为老师,我们的形象要做到端庄,大方得体,我们的言行要一致,说话要算话,言行举止需文明。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孩子好的熏陶,才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我们的正能量。作为幼儿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把吸收新知识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总而言之,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自己变得更加优雅、睿智。

从今以后,我想我一定会成为一名特别快乐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因为我做着让我感到骄傲的职业!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31

本次通识培训,我仔细观看了几位教育专家的讲座视频,通过专家们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将与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讲解,使我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激起了我内心中的心弦,触到我思想的深处。促使我在学习中充实自己的理论,反思过去工作的得与失。作为一个当今的教师,应同时具备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学生。就如文本案例中体现的教师的智慧很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学习,课堂中教师应抓住每一个契机,拓宽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观察思考。在《生命化教育之我见》跟帖中发现教师们对现今社会教育的担忧和家长、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矛盾之火点。生命化教育再次警示我们了解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所以,作为一线的教师应把主动权归还给孩子,让孩子们自由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番自己成长的舞台。如学习不好并不代表他的体育(美术)也不好;学习不好并不代表他没有责任心;学习不好并不代表他的人缘不好;学习不好并不代表他没有礼貌,因此,让每个孩子在不同的舞台上找到自我,真正有尊严的活着。《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学智慧》的视频学习中感受颇多,让我对智慧型教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视频中电影《死亡诗社》,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视频中教学生写诗歌的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在他身上有着独特的教学智慧。正如刘教授所说,学习就像是学走路。没有人能代替你走路,你只能自己通过翻滚、爬行,然后跌跌撞撞学会走路,才能掌握走路的技巧。学习也是如此,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别人可以帮忙,但是无法取代。作为教师的我们,对事情的正确处理不仅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还能激励学生学习,并维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教师研究教学中从细节教育到整体教育的转变过程。教师也要用宽容的心接纳理解他们换位思考,学会等待,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树立自信心。让孩子们在不断地实践中总结经验让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也将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学习,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真正实现生命化教育而不断努力。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32

本次通识培训,我仔细观看了几位教育专家的讲座视频,通过专家们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将与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讲解,使我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激起了我内心中的心弦,触到我思想的深处。促使我在学习中充实自己的理论,反思过去工作的得与失。作为一个当今的教师,应同时具备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学生。就如文本案例中体现的教师的智慧很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学习,课堂中教师应抓住每一个契机,拓宽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观察思考。

在《生命化教育之我见》跟帖中发现教师们对现今社会教育的担忧和家长、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矛盾之火点。生命化教育再次警示我们了解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所以,作为一线的教师应把主动权归还给孩子,让孩子们自由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番自己成长的舞台。如学习不好并不代表他的体育(美术)也不好;学习不好并不代表他没有责任心;学习不好并不代表他的人缘不好;学习不好并不代表他没有礼貌,因此,让每个孩子在不同的舞台上找到自我,真正有尊严的活着。《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学智慧》的视频学习中感受颇多,让我对智慧型教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在视频中电影《死亡诗社》,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视频中教学生写诗歌的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在他身上有着独特的教学智慧。正如刘教授所说,学习就像是学走路。没有人能代替你走路,你只能自己通过翻滚、爬行,然后跌跌撞撞学会走路,才能掌握走路的技巧。学习也是如此,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别人可以帮忙,但是无法取代。作为教师的我们,对事情的正确处理不仅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还能激励学生学习,并维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此,作为教师研究教学中从细节教育到整体教育的转变过程。教师也要用宽容的心接纳理解他们换位思考,学会等待,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树立自信心。让孩子们在不断地实践中总结经验让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也将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学习,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真正实现生命化教育而不断努力。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33

这次通识培训,我感到受益不少,我想一定要通过这次的学习而有一个大的的转折点,并能学以致用。再不能用那老套套去给幼儿灌输生硬的识字和加减法。要让他们在快乐中度过童年。在快乐中成长,在游戏中去学习,在游戏中去启迪他们的智慧,去开发他们的智力。我们要用心地爱每一个孩子,对孩子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不偏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开展好自己的工作,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

要做好幼儿的好榜样,因为孩子们都好模仿,而老师正好是孩子模仿的最方便的对象,所以作为老师,我们的形象要做到端庄大方得体,我们的言行要一致,言行举止需文明,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孩子好的熏陶,才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我们的正能量。

幼儿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当一名教师不容易,

但是要当一名好幼儿教师却是非常不易的,通过本次的培训,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对于幼儿教师的重要性。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就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步。身教重于言教,幼儿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幼儿幼小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所以幼儿我要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崇高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感染幼儿和教育幼儿,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给予他们正面,积极的教育,使幼儿从小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幼儿在园一日常规活动也是家长与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学习以后觉得幼儿园保育工作是整个幼儿教育期间的重中之重。在我国。实行保教结合的政策,在通常情况下是做好幼儿教育的同时,尽可能完善幼儿的保育工作。幼儿教育与保育应该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再有在教育和保育二者有机结合的情况下,才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也就是说教育中要渗透保育,保育中也离不开教育。

幼儿正处于身心迅速生长发育和发展的时期,身心各方面的机能尚不成熟,对外界的`适应力比较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因此,做好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一代人的身体素质。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卫生保健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于幼儿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为幼儿提供适应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本次学习中老师讲的家园沟通的策略也让我懂得了一些沟通技巧,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必须了解家长的心理,需要根据沟通对象不同的情况,以真诚的态度,运用灵活的沟通技巧,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种沟通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采用访谈式类、会议类、活动类、记录类现代通讯类,实现有效的沟通交流,使家园协作更密切,教育环境更和谐,孩子的成长更健康,让沟通成为多赢。与家长的沟通在幼教工作中非常重要,要使沟通更有效,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总结。

总之,从今以后,我想我以后一定会是一个特别快乐的幼教工作者,做他们生活中的照料者,学习中的启迪者,游戏中的合作者,成长中的支持者,科学保教的实践者。让每一个幼儿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34

经过十几天的学习,整理了一下思路,说一说新课程改革以后如何上课自己的一些想法:在课堂上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首先谈老师方面。

如何以学情为依据分析和处理教材。主要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对学生学习现状和兴趣爱好等情况充分掌握的基础上所涉及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设置,教学重点的确立及解决,教学难点的设计及突破,教材作用的体现——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教材处理能力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思想(理念),只有对教材理解透彻,感悟独特,并对学生学情清楚了解,牢牢把握的执教者才会做到目标定位准确、恰当,重点、难点设计合理、合情;只有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才会把教材仅仅当作一个例子——才会用教材教而不仅仅是教教材。

如何安排课堂教学结构,组织课堂教学。主要有导语设计、问题设计、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课后作业设计、拓展内容设计、时间分配、节奏控制、内容过渡等。在合理教材分析、处理基础上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并流畅过渡,从而使课堂教学有条有序地进行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如何使用教学方法与辅助手段。针对教材分析处理、学情把握、教学结构安排,运用丰富、多样、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是教学工作顺利完成的有效保证。

如何体现教学思想(理念)。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涉及学生智力因素的知识、能力的培养,更要对涉及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情感、态度予以高度重视;同时要求我们要有学生意识,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善待“差生”,保护学生个性,运用科学精神、民主精神、人文精神,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育情境,鼓励学生探究、合作、创新、乐学、好学,接受人类文化遗产的哺育与熏陶,进而与教师共享学习成功的快乐;还要求我们要在教学中遵循生活性、生命性、发展性原则,教出语文的诗意,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如何展示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艺术涉及导入艺术、提问艺术、点拨艺术、暗示艺术、启发艺术、评价艺术、过渡艺术、结尾艺术、教学语言艺术、教学表演艺术、情境设置艺术、人文思想渗透艺术、课堂调控艺术、课堂应变艺术、引导学生乐学进而好学的.艺术等。无可置疑,语文教学不仅需要科学更需要艺术——艺术地教学会使师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情境中通过对话完成高层次的精神交流,既利于学生学,又利于引导他们乐学、好学。清晰、精练(基本要求)、激情、幽默(发展要求)等不同风格、富有个性、抑扬顿挫、变化有致的语言和适度的情感投入,无疑会使教师充满个性魅力和感染力;巧妙的导入会“未成曲

调先有情”,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来;富有艺术的提问、暗示、点拨、评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把握文本,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矫正思维、培养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地自信心,进而乐学、好学;流畅的过渡,巧妙、隽永、回味无穷的结尾会使课堂教学增色不少;联系生活、设置情境、深入浅出的教学不仅是“巧教”、“巧学”,而且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地理解与感悟,有利于在无形中渗透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培养可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啊;最后,教师在既定预设教学设计的情况下,如果能够真正以学生为本,依据学生具体接受、反馈情况而随时调整教学计划、临时机智应变,那就更是教学的高境界了。

其次谈学生方面。

新课标背景下,我们不仅要关注老师的教,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毕竟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关注预习准备情况。学生在课前认真、充分地预习准备学习内容,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也是语文课和执教者有吸引力、感染力,是学生告别“要我学”,开始“我要学”的具体表现。

关注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及课堂气氛。以学生发展为本如果仅仅停留在教师的思想、理念中,最终只会流为一个口号,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对之有浓厚的热情和兴趣,他们才会积极思考、回答、讨论进而提出问题,课堂才会呈现出和谐、热烈的气氛,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激发师生的灵感和创造力。

关注学生的聆听(观察)、表达(说)情况和思维活动。聆听(观察)是学生接受外界信息,将知识内化的重要手段,表达则是学生将所接受、吸收、消化的知识外化的一种形式,是学生与外界沟通、联系的一种工具。积极、主动地听、说是师生交流、对话的重要前提。而思维的灵敏度、活跃度、广度、深度、批判度、领悟度、创新度往往是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决定因素。认真、仔细地听、看,准确、得体、流畅、自信地表达,积极、主动、高品质地思维,是学生学习的努力目标,更是我们的培养目标。

关注学生接受能力、反应能力、应变能力。本质上说,学生的接受、反应、应变能力是教师教的客观依据,关注以上能力不仅能够反映教师应变能力和教学理念(是否以学生为本),而且可以指导我们如何对症下药,引导学生发展。

关注学生的各种差异。学生的知识水平、各种能力、学习态度、情感投入、思维品质等在客观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现状是否引起执教者足够重视并全盘皆顾也是我们应该大力关注的。

以上内容,作为指导教师一定要提醒、引导新教师去学习、注意、观察、思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听课中把握要害,不断汲取营养、取长补短,获得进步。

课后反思阶段,应该做的工作有:

倾听学生反馈意见(有机会的话),了解教学效果。“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如果学生经过老师的引导乐学、好学,这是教学效果良好的绝佳体现。

浏览听课笔记,初步思考执教者的教学得失。从自己角度出发,对授课者的整体教学情况、过程及效果进行思考并在心里对之予以评价。

聆听执教者教学设计思路陈述及对教学实际效果的自评。把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授课者进行比较,把自己思考的评价和他的自评相比较,看看有什么差异和差距,并把感想记录下来。

聆听评课教师的评价。把他们的评价与你的评价及授课者自己的评价对照比较,找出差异或差距并记录。

以上就是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35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

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36

经过十几天的学习,整理了一下思路,说一说新课程改革以后如何上课自己的一些想法:在课堂上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首先谈老师方面。

如何以学情为依据分析和处理教材。主要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对学生学习现状和兴趣爱好等情况充分掌握的基础上所涉及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设置,教学重点的确立及解决,教学难点的设计及突破,教材作用的体现——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教材处理能力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思想(理念),只有对教材理解透彻,感悟独特,并对学生学情清楚了解,牢牢把握的执教者才会做到目标定位准确、恰当,重点、难点设计合理、合情;只有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才会把教材仅仅当作一个例子——才会用教材教而不仅仅是教教材。

如何安排课堂教学结构,组织课堂教学。主要有导语设计、问题设计、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课后作业设计、拓展内容设计、时间分配、节奏控制、内容过渡等。在合理教材分析、处理基础上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并流畅过渡,从而使课堂教学有条有序地进行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如何使用教学方法与辅助手段。针对教材分析处理、学情把握、教学结构安排,运用丰富、多样、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是教学工作顺利完成的有效保证。

如何体现教学思想(理念)。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涉及学生智力因素的知识、能力的培养,更要对涉及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情感、态度予以高度重视;同时要求我们要有学生意识,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善待“差生”,保护学生个性,运用科学精神、民主精神、人文精神,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育情境,鼓励学生探究、合作、创新、乐学、好学,接受人类文化遗产的哺育与熏陶,进而与教师共享学习成功的快乐;还要求我们要在教学中遵循生活性、生命性、发展性原则,教出语文的诗意,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如何展示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艺术涉及导入艺术、提问艺术、点拨艺术、暗示艺术、启发艺术、评价艺术、过渡艺术、结尾艺术、教学语言艺术、教学表演艺术、情境设置艺术、人文思想渗透艺术、课堂调控艺术、课堂应变艺术、引导学生乐学进而好学的艺术等。无可置疑,语文教学不仅需要科学更需要艺术——艺术地教学会使师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情境中通过对话完成高层次的精神交流,既利于学生学,又利于引导他们乐学、好学。清晰、精练(基本要求)、激情、幽默(发展要求)等不同风格、富有个性、抑扬顿挫、变化有致的语言和适度的情感投入,无疑会使教师充满个性魅力和感染力;巧妙的导入会“未成曲

调先有情”,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来;富有艺术的提问、暗示、点拨、评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把握文本,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矫正思维、培养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地自信心,进而乐学、好学;流畅的`过渡,巧妙、隽永、回味无穷的结尾会使课堂教学增色不少;联系生活、设置情境、深入浅出的教学不仅是“巧教”、“巧学”,而且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地理解与感悟,有利于在无形中渗透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培养可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啊;最后,教师在既定预设教学设计的情况下,如果能够真正以学生为本,依据学生具体接受、反馈情况而随时调整教学计划、临时机智应变,那就更是教学的高境界了。

其次谈学生方面。

新课标背景下,我们不仅要关注老师的教,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毕竟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关注预习准备情况。学生在课前认真、充分地预习准备学习内容,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也是语文课和执教者有吸引力、感染力,是学生告别“要我学”,开始“我要学”的具体表现。

关注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及课堂气氛。以学生发展为本如果仅仅停留在教师的思想、理念中,最终只会流为一个口号,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对之有浓厚的热情和兴趣,他们才会积极思考、回答、讨论进而提出问题,课堂才会呈现出和谐、热烈的气氛,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激发师生的灵感和创造力。

关注学生的聆听(观察)、表达(说)情况和思维活动。聆听(观察)是学生接受外界信息,将知识内化的重要手段,表达则是学生将所接受、吸收、消化的知识外化的一种形式,是学生与外界沟通、联系的一种工具。积极、主动地听、说是师生交流、对话的重要前提。而思维的灵敏度、活跃度、广度、深度、批判度、领悟度、创新度往往是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决定因素。认真、仔细地听、看,准确、得体、流畅、自信地表达,积极、主动、高品质地思维,是学生学习的努力目标,更是我们的培养目标。

关注学生接受能力、反应能力、应变能力。本质上说,学生的接受、反应、应变能力是教师教的客观依据,关注以上能力不仅能够反映教师应变能力和教学理念(是否以学生为本),而且可以指导我们如何对症下药,引导学生发展。

关注学生的各种差异。学生的知识水平、各种能力、学习态度、情感投入、思维品质等在客观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现状是否引起执教者足够重视并全盘皆顾也是我们应该大力关注的。

以上内容,作为指导教师一定要提醒、引导新教师去学习、注意、观察、思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听课中把握要害,不断汲取营养、取长补短,获得进步。

课后反思阶段,应该做的工作有:

倾听学生反馈意见(有机会的话),了解教学效果。“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如果学生经过老师的引导乐学、好学,这是教学效果良好的绝佳体现。

浏览听课笔记,初步思考执教者的教学得失。从自己角度出发,对授课者的整体教学情况、过程及效果进行思考并在心里对之予以评价。

聆听执教者教学设计思路陈述及对教学实际效果的自评。把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授课者进行比较,把自己思考的评价和他的自评相比较,看看有什么差异和差距,并把感想记录下来。

聆听评课教师的评价。把他们的评价与你的评价及授课者自己的评价对照比较,找出差异或差距并记录。

以上就是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37

我参加了中小学通识教育培训,给我的体会很深,我的教育技术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随着信息技术逐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以广泛应用,我越来越感到自己懂得太少,掌握的知识不足。作为一名中年教师,此次有幸参加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学习,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我一直怀着饱满的热情,认真学习,大胆实践,在学习之余还和同事交流学习体会,所以彼此的教育技术能力进步很快。参加这次培训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提高了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第一天的`远程教育培训就让我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要做的还远远不只这些,教师的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研究。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问题,特别是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的问题。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学生明白易懂,特别是思维导图让教学过程更明朗化,为我的教学增添了光彩,使我对课程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

2、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

这次网站中培训的老师,他们的教学经验,专业知识水平,敬业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经过在视频中细致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学无止尽,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科理论等水平还有待于不断地提高。特别是这些天培训所学到的东西,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不断地复习、巩固、运用。真正的把教学和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融会贯通。

3、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更新。

通过30多天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使我逐步更新了远程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在教学活动中更能如鱼得水、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方法,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贯穿到班级管理中。使我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发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需解决的根本的问题,发现了各自在教育教学中的差距与不足。

4、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

通过这次远程教育教学,我对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这次网上远程通识教育培训使我对一些教育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教学理论的认识更加明晰;对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更加明确;对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一定把这些感悟用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并不断的完善它。把教育技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科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