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师德研修心得体会

2024/06/06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师德研修心得体会(精选1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师德研修心得体会 篇1

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造就具有创新的新一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10月28日我有幸观看了来自我市的几位老师的师德演讲视频以及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视频。从他们的发言和文字中我发现他们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师德的真正意义。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来自一实验的杨海静老师就是这样,她虽说是一名小学班主任,但是在生活中她一直在享受着教书带给她的快乐,并将这份快乐与家人一同分享。从她的身上我看到的是徜徉在文学书海中的幸福感和将这份幸福带给她所教的学生们的成就感。也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她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一个人如果能如杨海静老师这般将事业融入自己的生活并且乐在其中恐怕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吧。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陈国明老师就是这样的人,他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朋友般的看待,把一个问题班级转变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如果没有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哪会做到如此。也正是这份爱让一个走上歧途的孩子迷途知返,这正是教育的力量。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桦甸一中的于丹老师在钻研英语教学这条道路上不断的创新,从传统的让学生们死记硬背,到由teamwork这个单词想到了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采用合作的形式学习英语。她的创新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让自己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她的实际经验告诉我们: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一中心的田辉老师就是一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她演讲的题目就叫做《做个幸福的班主任》从她的讲述中我发现这是一位充分给学生自由的老师。这里的自由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班级管理上。但是“自由”并不是完全不管不顾。学生范了丁点儿错误,她也绝不姑息。松中有严,严中有爱这才是一名优秀班主任的治班之道。

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从几位老师的发言中,我还有一个体会,那就是教师要与时俱进。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我们的路还很长,不管有多坎坷,只要你把它当作一次经历,一次磨练,你会为你比别人的经历丰富而自豪,你会为自己经受得住磨练而骄傲。今天,作为一名年轻的特岗教师,我应该珍惜每一次向优秀教师学习经验的机会,时刻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实践证明,师德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我们献身教育,就要努力实践师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做一名拥有爱心的德才兼备的好老师,用爱心为学生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

师德研修心得体会 篇2

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造就具有创新的新一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10月28日我有幸观看了来自我市的几位老师的师德演讲视频以及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视频。从他们的发言和文字中我发现他们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师德的真正意义。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来自一实验的杨海静老师就是这样,她虽说是一名小学班主任,但是在生活中她一直在享受着教书带给她的快乐,并将这份快乐与家人一同分享。从她的身上我看到的是徜徉在文学书海中的幸福感和将这份幸福带给她所教的学生们的成就感。也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她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一个人如果能如杨海静老师这般将事业融入自己的生活并且乐在其中恐怕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吧。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陈国明老师就是这样的人,他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朋友般的看待,把一个问题班级转变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如果没有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哪会做到如此。也正是这份爱让一个走上歧途的孩子迷途知返,这正是教育的力量。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桦甸一中的于丹老师在钻研英语教学这条道路上不断的创新,从传统的让学生们死记硬背,到由teamwork这个单词想到了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采用合作的形式学习英语。她的创新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让自己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她的实际经验告诉我们: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一中心的田辉老师就是一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她演讲的题目就叫做《做个幸福的班主任》从她的讲述中我发现这是一位充分给学生自由的老师。这里的自由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班级管理上。但是“自由”并不是完全不管不顾。学生范了丁点儿错误,她也绝不姑息。松中有严,严中有爱这才是一名优秀班主任的治班之道。

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从几位老师的发言中,我还有一个体会,那就是教师要与时俱进。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我们的路还很长,不管有多坎坷,只要你把它当作一次经历,一次磨练,你会为你比别人的经历丰富而自豪,你会为自己经受得住磨练而骄傲。今天,作为一名年轻的特岗教师,我应该珍惜每一次向优秀教师学习经验的机会,时刻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实践证明,师德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我们献身教育,就要努力实践师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做一名拥有爱心的德才兼备的好老师,用爱心为学生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

师德研修心得体会 篇3

一周的师德培训,使我对教师的职责、师德的内涵又加深了一层认识,对教育教学又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走出大学校门到现在,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

一天的师德培训,收获很多。走向三尺讲台已一年有余,回想当初的汗水和不易,在听报告中感觉值。吴丽君老师的《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感》,给我最大的鼓舞。正如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对学生的爱,脑子里总能浮现每个孩子的笑脸,对职业的爱,让我更加珍惜教师岗位的来之不易。除了爱,吴丽君老师说的梦,胸中有梦,把每个班都建设成优秀的班集体,是我今后道路上的奋斗目标,班集体的建设,就好像在经营自己的大家庭一样,是一本啃不完吃不透的书,家校合一,更是作为班主任的必修课,如何沟通家长和学校,如何和任课老师沟通,如何和孩子沟通,还在学习的道路上,并一直学习着,一年的锻炼,虚心求教的态度让我收获良多,但是,生活总不是全尽人意,有时候会有幸福感缺失的时候,现在想来都是一句那时候还不够懂事,当了老师之后,我想懂事的人生总是感激道路上的贵人。抓住每一次的教育契机,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确定奋斗的目标,并不断努力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走着,我也迷失着,我前进着,我也成长着。感谢有这次的学习机会,让自己醒着,明白着,接着走着。

师德研修心得体会 篇4

今天聆听了北师大林崇德教授的《教育大计,师德为本》,视频课从“师德的重要性”、“师德的内容”和“对教师的职业、专业和事业的三种感受和希望”三方面解读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非常全面、细致、深刻入微地阐述了师德教育的内涵、意义和要求,让我对“教育”、“教师”、“师德”有了更为全新、正确的认知。

师德是什么?教育是人性的领域,人是世界的主宰,人的行为、成就和命运将决定世界的动向、发展与命运。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人,是一切之初。成就人,才能成就一切。那么,任何成就之初,人应该怎么做才适当呢?林教授以论语中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作了哲理性解释。

教育,就是已经有所成、有所想的人,引导一些还没有完全自主自立、没有明确意识、意愿的人上路。那么引导者(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初心”?“求真、致善、尽美、理性、仁爱、道义、礼仪、勤劳、智慧、宽容、清白、热情、诚信、公正、自由、希望、勇敢、信仰、气节、精神”,这些关键词似乎全都需要。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们有时总抱怨:自己辛勤的耕耘、用心浇灌,虽也曾有过成功的喜悦、收获难以掩饰的兴奋,但总觉得形不成一座美丽、丰富、错落有致的大花园。在细致聆听林教授的讲座后,我忽然悟到真谛——教师只有不断精进、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加强文化素养和教科研素养,努力提升师业、师爱、师能,才是对当今师德教育的最好诠释。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师要有面向未来的胸怀,超越社会发展的能力,才能“站在未来,设计今天”。

师德研修心得体会 篇5

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造就具有创新的新一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10月28日我有幸观看了来自我市的几位老师的师德演讲视频以及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视频。从他们的发言和文字中我发现他们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师德的真正意义。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来自一实验的杨海静老师就是这样,她虽说是一名小学班主任,但是在生活中她一直在享受着教书带给她的快乐,并将这份快乐与家人一同分享。从她的身上我看到的是徜徉在文学书海中的幸福感和将这份幸福带给她所教的学生们的成就感。也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她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一个人如果能如杨海静老师这般将事业融入自己的生活并且乐在其中恐怕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吧。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陈国明老师就是这样的人,他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朋友般的看待,把一个问题班级转变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如果没有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哪会做到如此。也正是这份爱让一个走上歧途的'孩子迷途知返,这正是教育的力量。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桦甸一中的于丹老师在钻研英语教学这条道路上不断的创新,从传统的让学生们死记硬背,到由team work这个单词想到了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采用合作的形式学习英语。她的创新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让自己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她的实际经验告诉我们: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一中心的田辉老师就是一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她演讲的题目就叫做《做个幸福的班主任》从她的讲述中我发现这是一位充分给学生自由的老师。这里的自由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班级管理上。但是“自由”并不是完全不管不顾。学生范了丁点儿错误,她也绝不姑息。松中有严,严中有爱这才是一名优秀班主任的治班之道。

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从几位老师的发言中,我还有一个体会,那就是教师要与时俱进。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我们的路还很长,不管有多坎坷,只要你把它当作一次经历,一次磨练,你会为你比别人的经历丰富而自豪,你会为自己经受得住磨练而骄傲。今天,作为一名年轻的特岗教师,我应该珍惜每一次向优秀教师学习经验的机会,时刻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实践证明,师德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我们献身教育,就要努力实践师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做一名拥有爱心的德才兼备的好老师,用爱心为学生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

师德研修心得体会 篇6

今天聆听了北师大林崇德教授的《教育大计,师德为本》,视频课从“师德的重要性”、“师德的内容”和“对教师的职业、专业和事业的三种感受和希望”三方面解读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非常全面、细致、深刻入微地阐述了师德教育的内涵、意义和要求,让我对“教育”、“教师”、“师德”有了更为全新、正确的认知。

师德是什么?教育是人性的领域,人是世界的主宰,人的行为、成就和命运将决定世界的动向、发展与命运。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人,是一切之初。成就人,才能成就一切。那么,任何成就之初,人应该怎么做才适当呢?林教授以论语中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作了哲理性解释。

教育,就是已经有所成、有所想的人,引导一些还没有完全自主自立、没有明确意识、意愿的人上路。那么引导者(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初心”?“求真、致善、尽美、理性、仁爱、道义、礼仪、勤劳、智慧、宽容、清白、热情、诚信、公正、自由、希望、勇敢、信仰、气节、精神”,这些关键词似乎全都需要。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们有时总抱怨:自己辛勤的耕耘、用心浇灌,虽也曾有过成功的喜悦、收获难以掩饰的兴奋,但总觉得形不成一座美丽、丰富、错落有致的大花园。在细致聆听林教授的讲座后,我忽然悟到真谛——教师只有不断精进、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加强文化素养和教科研素养,努力提升师业、师爱、师能,才是对当今师德教育的最好诠释。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师要有面向未来的胸怀,超越社会发展的能力,才能“站在未来,设计今天”。

师德研修心得体会 篇7

今天聆听了北师大林崇德教授的《教育大计,师德为本》,视频课从“师德的重要性”、“师德的内容”和“对教师的职业、专业和事业的三种感受和希望”三方面解读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非常全面、细致、深刻入微地阐述了师德教育的内涵、意义和要求,让我对“教育”、“教师”、“师德”有了更为全新、正确的.认知。

师德是什么?教育是人性的领域,人是世界的主宰,人的行为、成就和命运将决定世界的动向、发展与命运。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人,是一切之初。成就人,才能成就一切。那么,任何成就之初,人应该怎么做才适当呢?林教授以论语中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作了哲理性解释。

教育,就是已经有所成、有所想的人,引导一些还没有完全自主自立、没有明确意识、意愿的人上路。那么引导者(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初心”?“求真、致善、尽美、理性、仁爱、道义、礼仪、勤劳、智慧、宽容、清白、热情、诚信、公正、自由、希望、勇敢、信仰、气节、精神”,这些关键词似乎全都需要。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们有时总抱怨:自己辛勤的耕耘、用心浇灌,虽也曾有过成功的喜悦、收获难以掩饰的兴奋,但总觉得形不成一座美丽、丰富、错落有致的大花园。在细致聆听林教授的讲座后,我忽然悟到真谛——教师只有不断精进、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加强文化素养和教科研素养,努力提升师业、师爱、师能,才是对当今师德教育的最好诠释。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师要有面向未来的胸怀,超越社会发展的能力,才能“站在未来,设计今天”。

师德研修心得体会 篇8

今天聆听了北师大林崇德教授的《教育大计,师德为本》,视频课从“师德的重要性”、“师德的内容”和“对教师的职业、专业和事业的三种感受和希望”三方面解读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非常全面、细致、深刻入微地阐述了师德教育的内涵、意义和要求,让我对“教育”、“教师”、“师德”有了更为全新、正确的认知。

师德是什么?教育是人性的领域,人是世界的主宰,人的行为、成就和命运将决定世界的动向、发展与命运。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人,是一切之初。成就人,才能成就一切。那么,任何成就之初,人应该怎么做才适当呢?林教授以论语中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作了哲理性解释。

教育,就是已经有所成、有所想的人,引导一些还没有完全自主自立、没有明确意识、意愿的人上路。那么引导者(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初心”?“求真、致善、尽美、理性、仁爱、道义、礼仪、勤劳、智慧、宽容、清白、热情、诚信、公正、自由、希望、勇敢、信仰、气节、精神”,这些关键词似乎全都需要。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们有时总抱怨:自己辛勤的耕耘、用心浇灌,虽也曾有过成功的喜悦、收获难以掩饰的兴奋,但总觉得形不成一座美丽、丰富、错落有致的大花园。在细致聆听林教授的讲座后,我忽然悟到真谛——教师只有不断精进、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加强文化素养和教科研素养,努力提升师业、师爱、师能,才是对当今师德教育的最好诠释。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师要有面向未来的胸怀,超越社会发展的能力,才能“站在未来,设计今天”。

师德研修心得体会 篇9

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造就具有创新的新一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10月28日我有幸观看了来自我市的几位老师的师德演讲视频以及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视频。从他们的发言和文字中我发现他们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师德的真正意义。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来自一实验的杨海静老师就是这样,她虽说是一名小学班主任,但是在生活中她一直在享受着教书带给她的快乐,并将这份快乐与家人一同分享。从她的身上我看到的是徜徉在文学书海中的幸福感和将这份幸福带给她所教的学生们的成就感。也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她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一个人如果能如杨海静老师这般将事业融入自己的生活并且乐在其中恐怕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吧。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陈国明老师就是这样的人,他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朋友般的看待,把一个问题班级转变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如果没有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哪会做到如此。也正是这份爱让一个走上歧途的孩子迷途知返,这正是教育的力量。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桦甸一中的于丹老师在钻研英语教学这条道路上不断的创新,从传统的让学生们死记硬背,到由teamwork这个单词想到了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采用合作的形式学习英语。她的`创新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让自己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她的实际经验告诉我们: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一中心的田辉老师就是一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她演讲的题目就叫做《做个幸福的班主任》从她的讲述中我发现这是一位充分给学生自由的老师。这里的自由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班级管理上。但是“自由”并不是完全不管不顾。学生范了丁点儿错误,她也绝不姑息。松中有严,严中有爱这才是一名优秀班主任的治班之道。

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从几位老师的发言中,我还有一个体会,那就是教师要与时俱进。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我们的路还很长,不管有多坎坷,只要你把它当作一次经历,一次磨练,你会为你比别人的经历丰富而自豪,你会为自己经受得住磨练而骄傲。今天,作为一名年轻的特岗教师,我应该珍惜每一次向优秀教师学习经验的机会,时刻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实践证明,师德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我们献身教育,就要努力实践师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做一名拥有爱心的德才兼备的好老师,用爱心为学生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

师德研修心得体会 篇10

谈到教师,很多人会想起鲁迅先生的那句“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对教师无私精神的赞美。不同于其他职业,教师被称为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但是,近几年出现的殴打教师,辱骂教师,将教师告上法庭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似乎在提醒我们,这光辉的职业正被黑暗一点点吞噬。这也时刻体现我们,教师必须明白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也要懂得为人师表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尤其是在人民教师这一岗位上,要去思考如何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经过本次的学习,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教师岗位的认识,更是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教书育人的'地位,也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应尽的责任,应履行的义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要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不威胁、责难家长;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穿奇装异服,处处“身正为范”;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作为一名班主任,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以及学生的未来目标理想,这样才能真正的帮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有句话说的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具有创新精神。教育还应该出其不意的情况下开展,让说教润物细无声,真正感化到学生的内心。

总之,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并紧紧围绕新时期师德素质要求和师德行为规范,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一名为人民服务的教师。

师德研修心得体会 篇11

在许多学校的标语栏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提出了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崇高的道德。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高级工程师,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榜样。这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要做到“爱国守法”,要做到“关爱学生”。

作为教师,必须要德才兼备。我们要通过德和才影响教育的每一位学生,做他们心目中的偶像,成为他们的崇拜者。而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很多,有学识渊博又谦虚好学的教师,有爱岗敬业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教师,有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老师等等,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中有的人把教书育人看成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捧着一颗心来”,对自己忠诚的事业富有奉献精神,是每一位老师的楷模。就像郭丽丽老师一样,用自己的青春、才华守着大山里的那些孩子们。她用她的崇高思想道德教育感化了每一位大山的孩子,也感动了我们无数的教师,真不愧教师这个称呼。

但在这个新型社会里,我们要做好教师这个事业,对得起这个称号,我们还必须要不断学习,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唯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这个新时期的学生,才能赢得家长和社会的好评。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如果原地踏步,只要眼前,永远也不会进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为了更长远的发展,我们唯有把握好当下,努力学习,做好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德育教学是育人的首责,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以高尚的道德使学生高尚,以渊博的知识使学生聪明,以健康的心理去塑造学生的心理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才能使受教育者“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收到“不令而行”的效果。

教育是一项事业,是一项关于民族兴旺发展的事业。一个具有高尚道德的教师,必须是“言必信,行必果”。一位优秀的教师,德是首位,它与玉雕是异曲同工,应是文化、气质、内涵和修养结为一体。告诉自己:努力做一个道德高尚,才华横溢的优秀人民教师。

师德研修心得体会 篇12

即将迎来教师生涯的第一个学期,即将踏进在xx任教的第一个班级,也即将迎接属于自己的第一批学生,内心稍许的忐忑,满心的欢喜。学校抓住暑期的尾巴为新老教师精心组织了三天的暑期师德培训,培训虽短,但这三天丰富的培训内容如一股活水注入了我的心头,给初为人师的我带来了慰藉、鼓励、经验……

xx月20日,学校为新教师举行了见面座谈会。在我们新教师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培养工程的优秀代表教师给我们做了经验的分享。他们结合自身在xx的成长、发展经历,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新教师要珍惜自己在学校的每个第一次,平时要多听课多反思,把握每次学习机会。座谈会上,我深刻感受到了xx教师们的优秀与努力,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但同时相勉相亲的'大团队里,尽管压力排山倒海,但我相信,遇强则强,优秀会催人变得更优秀。xx,是一所许多师范生渴望进入的学校,因为这里有着强大的师资队伍,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名师出高徒,名校出名师。

还记得自己当初选择师范时的那份坚定信念,怀揣着教书育人的理想走出大学踏上工作岗位,尽管有着初入职场的些许紧张,但xx教师用他们的不懈努力告诉了我优秀的教师不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优秀教师都是千锤百炼的。只要坚定这份选择并为之付出大量的使命感为基础。如今,我也成为了xx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有些稚嫩,但我想在这样一个优秀的集体中我会摸索前进地更快一些。

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许教师这个身份并没有那么诗意和伟大,但当我想到,这份工作会在未来起作用,就能感受到这份职业的美好和幸福。

师德研修心得体会 篇13

今天聆听了北师大林崇德教授的《教育大计,师德为本》,视频课从“师德的重要性”、“师德的内容”和“对教师的职业、专业和事业的三种感受和希望”三方面解读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非常全面、细致、深刻入微地阐述了师德教育的内涵、意义和要求,让我对“教育”、“教师”、“师德”有了更为全新、正确的认知。

师德是什么?教育是人性的领域,人是世界的主宰,人的行为、成就和命运将决定世界的动向、发展与命运。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人,是一切之初。成就人,才能成就一切。那么,任何成就之初,人应该怎么做才适当呢?林教授以论语中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作了哲理性解释。

教育,就是已经有所成、有所想的人,引导一些还没有完全自主自立、没有明确意识、意愿的人上路。那么引导者(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初心”?“求真、致善、尽美、理性、仁爱、道义、礼仪、勤劳、智慧、宽容、清白、热情、诚信、公正、自由、希望、勇敢、信仰、气节、精神”,这些关键词似乎全都需要。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们有时总抱怨:自己辛勤的耕耘、用心浇灌,虽也曾有过成功的喜悦、收获难以掩饰的兴奋,但总觉得形不成一座美丽、丰富、错落有致的大花园。在细致聆听林教授的讲座后,我忽然悟到真谛——教师只有不断精进、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加强文化素养和教科研素养,努力提升师业、师爱、师能,才是对当今师德教育的最好诠释。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师要有面向未来的胸怀,超越社会发展的能力,才能“站在未来,设计今天”。

师德研修心得体会 篇14

11月份参加了全国中小学班主任综合能力素养与师德水平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学完有醍醐灌顶之酣畅,便和我的班主任们一起分享学习内容。

简单归纳如下:

一点体会:无论你年龄多大,作为一个教师,必须持续充电,不断满足学生的需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两个认识:

1、任何班级都有学困生,都有捣蛋鬼。一所正常的学校没有一个全优班级。

2、班主任的学生培养目标:成人———成才———成功。教师其实是从事流水线工作。小学的老师负责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即成人教育。中学的老师负责教授知识技能,教授生存本领,即成才教育。大学的教授则负责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科学家,企业家,国家领导是他们培养的目标。

三爱精神:博爱、仁爱和睿爱。

所谓博爱,就是一个也不落下。不放弃任何一个差生和捣蛋鬼。

所谓仁爱,就是要宽容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并给予改正的机会。

所谓睿爱,就是要关注细节,不动声色,不留痕迹,走进学生内心。

班级建设的三个层次:

一流的班级看文化———思想型班主任

二流的班级看荣誉———绩效型班主任

三流的班级看常规———动作型班主任

将有可能在我校推行的四项工程:

一是夸夸工程:推销奖状,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孩子在学校找到自信。阳光的学生是奖励出来的,教师的魅力是表扬出来的。

二是q群或者微信学校。家校互动,让家长全面了解学校,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有家长参与的德育是幸福的德育。

三是阳光学生擂台赛。设定阳光学生十点标准,班级每月评比,每月颁奖,学期末评出校级阳光学生,为家长送喜报。

四是班级6s管理。利用6s管理模式,使学生文明知礼,勇敢顽强,惜时好学,健身耐劳,达成学校德育培养目标。

班主任的五心:真心、恒心、巧心、细心、信心、

真心———教育就是服务,家长与学生就是上帝,当他们忘不了你时,你就是好班主任。能够在家长和学生心目中留得住的老师都是好老师。

恒心———教育是等待,是忍耐,是承受。相信每一粒种子都会发芽,都会有自己的花期。精心培植,静待花开。

巧心———做植入式教育。也就是我们说的罗森塔尔效应或者是期待效应。给孩子种植一个优点,给孩子一点鼓励,孩子就会朝你预定的目标发展。

细心———班主任要为问题学生挺身而出,不要去当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要第一个站出来为学生减压。

信心———当学生面临所有人都不相信他的时候,班主任要去做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相信他的人,帮助他走出信任危机。这就是教育与责任。

总之,在教育面临了一种新困难:面对没有兄弟姐妹的新人类时,我们教师要记住:教育是使一个不完美的人走在通向完美的路上。我们不要焦虑,不要慌张,不要操之过急,欣然坦然面对每一个孩子。对教育现实的不公平我们无能为力,但为孩子创造受教育的的公平是我们的责任。就让我们为了这个责任,为祖国培养能工作、会生活、可发展的社会人不遗余力吧!

师德研修心得体会 篇15

经历了7月16日的海信学校教师入职培训,自己的心得要从“德”字谈起。

师德,感觉是老生常谈,但在学校副校长王永祥的培训中,我又体悟到了许多新味道。王校长列举了即墨崔玉华老师从邻居家借道,翻墙进入学生家,救了一家三口的事例。

结合这个典型案例,回顾自己的从教经历,我突然有了一丝感悟。当我还是一名新教师的时候,我的愿望是如何把数学课教好,因此我花了很多功夫在熟悉教材教程上,在设计课件和课堂活动上。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顺利完成一堂课对我来说已经驾轻就熟,所以我的关注点就转移到如何拔高和补弱上。渐渐地,我又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比如认真审题、勾画关键词、提炼主要知识等等。但是,多年来始终有一个困惑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不管我怎么言传身教地去讲知识、教方法,总有一部分孩子拒绝接受,不愿响应?

聆听过今天的培训,我意识到,之前出现的这类问题是因为孩子们的向师性、主动性不足,而源头正是我自身的师德影响力不足。只有撼动孩子的心灵,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达到价值观的统一,才能变成行动上的一致。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

孩子,寄托着家庭、社会、国家、民族的希望。来到学校,他们不只是要学习知识,更是要养习惯,懂规则,悦纳自己,善待他人,学会成长,学会担当!

教师不仅仅是文化与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道德品行的传递者。身为教师,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必须将“德”字长存心中,以德垂范,以身作则,化教育如春雨润物,细绵无声,浸润学生的成长之路,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师德研修心得体会 篇16

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造就具有创新的新一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10月28日我有幸观看了来自我市的几位老师的师德演讲视频以及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视频。从他们的发言和文字中我发现他们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师德的真正意义。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来自一实验的杨海静老师就是这样,她虽说是一名小学班主任,但是在生活中她一直在享受着教书带给她的快乐,并将这份快乐与家人一同分享。从她的身上我看到的是徜徉在文学书海中的幸福感和将这份幸福带给她所教的学生们的成就感。也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她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一个人如果能如杨海静老师这般将事业融入自己的生活并且乐在其中恐怕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吧。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陈国明老师就是这样的人,他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朋友般的看待,把一个问题班级转变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如果没有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哪会做到如此。也正是这份爱让一个走上歧途的孩子迷途知返,这正是教育的力量。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桦甸一中的于丹老师在钻研英语教学这条道路上不断的创新,从传统的让学生们死记硬背,到由teamwork这个单词想到了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采用合作的形式学习英语。她的创新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让自己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她的实际经验告诉我们: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一中心的田辉老师就是一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她演讲的题目就叫做《做个幸福的班主任》从她的讲述中我发现这是一位充分给学生自由的老师。这里的自由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班级管理上。但是“自由”并不是完全不管不顾。学生范了丁点儿错误,她也绝不姑息。松中有严,严中有爱这才是一名优秀班主任的治班之道。

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从几位老师的发言中,我还有一个体会,那就是教师要与时俱进。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我们的路还很长,不管有多坎坷,只要你把它当作一次经历,一次磨练,你会为你比别人的经历丰富而自豪,你会为自己经受得住磨练而骄傲。今天,作为一名年轻的特岗教师,我应该珍惜每一次向优秀教师学习经验的机会,时刻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实践证明,师德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我们献身教育,就要努力实践师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做一名拥有爱心的德才兼备的好老师,用爱心为学生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