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倚栏轩整理的《人间失格》读书心得(精选37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1
丧,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
在读之前,我以为我会和叶藏引发共鸣,能明白他的心境,但当我读了一半后,我却觉得自己过得是多么的积极和阳光。
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内心敏感、缺乏一定的安全感,对生活来之不推走之不追的状态。说的好听点是,我想过的自由而洒脱。但当走进叶藏的人生时,我却有很多个时候我想跟他说,为什么不过的自我一点,为什么要去讨好别人。甚至是迎合父母给自己买礼物的心情,做出滑稽的模样引起班级的大笑……
无赖,是我对这本书的又一感知。也是让我讨厌的一中风格。叶藏一步步毁了自己还祸害了别人,但他却将人生的种种不幸归结于女人,央求周围的人把他送到没有女人的地方,这也正是印证了《人间失格》确实是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
书是好书,但太哲学的文章让普通人很难看懂其深意,只能浮其表面的沮丧,难以真正的沉静下来去思考背后的意义。我只能肤浅的看到叶藏这一短暂又漫长,虚假而又真实的日日挣扎的一生。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也是一部雷同的'电影。松子从小不断讨好却又得不到父亲的爱。后来她总是习惯用做鬼脸去讨好他人,在情感经历上,松子每一次都用真心去爱他选择的每一个男的,哪怕被家暴、被利用、被骗取钱财、被辜负真心……她用力的去爱这个世界,每一次跌倒后再重新爬起来,她用力的去爱每一个男的,哪怕每一次伤痕累累,下一次依然爱的汹涌……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典型名言,但用于人生又何尝不是,为什么总要选择过同样的人生?对世界倾尽所有毫无保留后却是遍体鳞伤,为何不能有所保留而又有所克制,为何再一次次飞蛾扑火。
前几天谈到我一个“恋爱脑”的朋友,也许是她对爱情的不断追逐,也许是对欲望的恣意放纵,终其由她一个又一个的选择,促成了今日看似不太美满的生活,多年努力考上公务员却被丈夫的污点不能政审,喝酒后被丈夫家暴却还是选择原谅,朋友圈又是抱怨丈夫喝酒不管小孩,过着租房又拮据闹心的日子。
每个女孩小时候都渴望变成白天鹅,但是长大后却发现白天鹅变成了黑乌鸦。每个人看了《人间失格》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后,会有不同的感悟,有的人觉得叶藏是个温柔又充满善意,如同神一样的纯洁孩子,松子是选择拼尽全力付出自己与爱,不是其被嫌弃而是璀璨的一生。
叶藏一生也好、松子的一生也好,都是被赋予了极端的理想色彩。回归现实,平凡的我不过也是总在不断的平衡生命的精彩和世俗的体面。总是在寻觅一个平衡点,与世界保持合适的距离维系自我敏感的不安全感,又能进而感知美好,出而全身而退,不贪念、不依附,过着这平庸的一生。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2
【生而为人,实则我幸】
“我这一生,尽是可耻之事。”这是我对于这本日本文学大师太宰治先生的作品《人间失格》中印象最深的句子。
我终于还是鼓起勇气提笔写下这篇文字,为什么会用“鼓起勇气”这样令人怪异的词?原因是太宰治先生在书中描绘的文字中的“丧”已经侵蚀了我,这种不可抗拒的感染力像毒在血液中迅速流淌,慢慢深入骨髓……
在一位挚友的推荐下我初次接触了太宰治先生的书籍《人间失格》,我怀着淡然的心态开始读这本书,却以意犹未尽结尾。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带着魔力和侵蚀力,一点点打动我。
查阅了关于太宰治先生的资料,才知道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身豪门,一生立志文学,师从金伏鳟二等小说名家;大学时代曾积极投身于左翼运动,却中途逃脱;生活放荡不羁,却热衷于阅读《圣经》;五度自杀,四度殉情未遂,三十九岁时与最后一位情人投水自尽。若是发生在当下的话怕是媒体们大肆炒作的素材了吧?《人间失格》是他的遗作,也是最被人知晓的作品。
回到书中的内容,作者以自传的形式诉说了自己的人生轨迹,真实而又深刻。小说主人公叶藏酗酒,放逐自我,用药物麻痹自我,自杀,辗转于多个女人之间,药物和酒精侵蚀了他的身体和灵魂,他痛苦不堪,却又无法挣脱。
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只是叙述自己的一生吗?不是,是一种发自灵魂的的拷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虚度光阴吗?当然不是,但是这世上有很多人都在这么做,活着的每一天仿佛机械般行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生没有活出该有的色彩,枯燥无味。等到躺在病床上的最后一刻,回味起自己的人生,才恍然大悟,后悔莫及。
那些人是谁?可能是你身边的.人,也有可能是你自己。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直面的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普遍课题,描写了社会中概率越来越高的自闭者、叛逆者、边缘者的悲剧。作品主人公就是这些人中的代表。叶藏若是处于当下,一旦试图叛逆、忠实于自我地生活,那么社会会越来越容不下他,他就会被异化成“人间失格者”。太宰治先生的作品之所以会受世人称赞,原因大概是悲哀的人都有叶藏的影子吧。他不断引起人们的共鸣,残酷地给予世人痛击,甚至成为了不少人的精神导师。
“因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沦中生出骄傲。因为骄傲,所以不选择生,所以拒斥粗鄙的乐观主义”。他从挂着失真的笑讨好所有人的童年,到挣扎于金钱与爱日渐倦怠而绝望的青年,叶藏于安乐时创作绝望之诗,于不如意时写出生之喜悦,这样的反差令人感到他的直率和悲哀。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所有人内心的无意识深处都存在着一个“永远的少年”。他不会老去,永远不会长大成人,他是永远的英雄,永远的青春。他不会定型成某一特定角色,不被世俗束缚,会一直乐此不彼地追逐着自己的梦想,但却没有实现梦想的能力。这不是一种病态,它代表着所有人心中永不可及的“理想”。在这种意义上,人们把太宰治先生的文学称为永恒的“青春文学”。我们在他作品的主人公中发现了这一点,一个纯真的“永远的少年”带来的心灵上的冲击无可避免。他与这世界的人性的丑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打开了窥视人性的窗户,从中看见自己的不足,他人的弊端,呼唤起心中一直藏起的胆战和寒栗。
开头的语句的确是我感触最深刻的,我想作者能写下如此笃定的肺腑之语必定是经历了社会的险恶,人性的冷漠以及自我的摒弃吧。一个仅三十几岁的人能看透这一切,用尽一生才学写下不朽佳作,必定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才学,这是太宰治先生的作品给我最大的惊喜。
“人间失格”中的“格”一词我将之理解为对待人生的态度,谁没有过痛苦和折磨?人间失格者不论何时都会存在,只是存在皆有意义,不论何种际遇都必有其须经历的因缘。与其凝望着深渊,不如怀抱温柔,明媚地活着。这是最基本的积极处世之道。
生而为人,实则我幸。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3
我开始对这个世界放下戒心,慢慢的发现他其实并没那么可怕。
书中写的是一个人从小就努力的去讨好别人,不惜做自己不喜欢甚至厌恶的事,慢慢的使他走向了毁灭,在文章中作者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之中。其实在书中的一些情节也像一面镜子反映了我们现实中的生活。
虽然书中写的叶藏过的是充满可耻的一生,但是在他自我否定的过程中,也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这本书中承载了作者的一生经历与思想,书中的叶藏,既不能理解女人心作文的浅薄,又不断被朋友利用,却认为妥协退步才是活下去的方法,甚至为了混迹世间学习人性的种种卑劣。
其实我认为叶藏的一些做法虽然让他走向毁灭,但是他的.做法却不是无缘无故,而是为了迎合,为了更好的去和别人相处,虽然“人们”都在说要做好自己,无关别人,但是谁又能真正的不在乎别人呢,所以作者在做一些“人们”所不认同的事的时候,应该错的不是他,而是整个世界。
在最后我看到了一个真实而又充满理想的“永远少年,”以及对幸福人生的执着和美好社会的热切向往。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4
《菊与刀》的作者鲁斯·本尼迪特女士曾经分析过大和民族国民性中的矛盾特性,即“当人们提及日本人时,仍然使用一系列令人极为迷惑的,‘但是,又……’等词句……一个严肃负责的观察家在描述日本以外的民族时,是不会一方面说这个民族彬彬有礼,同时又加上一句说但是,‘他们又很蛮横、傲慢’;不会说某一个国家的民族无比顽固,又说‘但是,他们也极易适应激烈变革’,‘……从很大程度上讲,日本人既生性好斗又和平礼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顺从而又憎恨受人摆布……’。对于日本人矛盾的国民性,早已成为日本论著中的论述脉络,无数的矛盾在理性思维推理下无法成立,然而却又如此真实存在。而太宰治,以及他的代表作《人间失格》大概是能证明这个命题的最有力论据。
1948年,太宰治写下《人间失格》后便跳河,《人间失格》无疑成为天鹅之作。作为一部典型的自传体小说,故事的主人公大庭叶藏是太宰治人生轨迹的复刻。大庭叶藏近乎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一个“边缘人”,他性格敏感且脆弱,与女友相携自己虽然幸存却因为女友遇难而获教唆罪而锒铛入狱;他思想反动,参加非法的右翼社团;他终于静下心与一个女子相爱并结为夫妻,却因为歹人玷污了他的妻子,致使他一步一步地走向堕落。他选择吸毒,不时寻找短见。后来,大庭叶藏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抛弃了整个世界,然而却也可怜地被世界抛弃。
不同于川端康成的传统日式写作,或是村上春树式的脱亚派写作,太宰治的颓废无赖派在日本文坛上一枝独秀。
太宰治塑造的大庭叶藏,显示出的最显著特征就是骄傲和懦弱同时存在的典型日式矛盾性,即拒绝一切妥协,然而却对现实无力也无心调和,这是对大庭叶藏或者说是对太宰治的颓废最合理的描写。纵观太宰治一生的经历,对比《人间失格》中大庭叶藏,两人就像是实像和镜像一般,不谋而合。太宰治短暂的一生中,有五次携不同情人的经历(除最后一次外,其余四次均获救,而他的'情人无一逃脱厄运),这样的特别经历,即使是在战后日本作家频繁的怪圈下(如川断康成,三岛由纪夫等作家),也是十分罕见的。
一个作家的写作常受到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经历等多方面原因影响,参照太宰治的经历以及日本战后作家群风格纷繁复杂的现象,可见太宰治的写作与社会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
太宰治生于明治42年,卒于昭和23年,日本经历着对外殖民受挫、战争失败投向美国、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转变、武士道忠诚遭到质疑等种。种创伤。人们开始对那个年代彷徨、迷茫,而敏感、犀利的太宰治迅速感受到这些变化,这些变化在他身上得到催化,造就了他的颓废。一方面,他骄傲地认为“即使悲哀会因此尾随而至,也无所谓,一辈子只要有过一次狂暴的欢乐就够了”,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却又只敢向上天控诉:“不抵抗,何罪之有?”
这种矛盾,造成对太宰治,或者严格说是他笔下的大庭叶藏的评价在学术界争论颇大,痴迷者有之,围攻者更是不在少数,客观来说,即使他生前死后一直处于毁誉参半的境况,但对他的评价,还是依然需要按照某个日本作家所说的“无论是肯定他还是否定他,他的作品总拥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李,太宰笔下生动的描绘都会直逼读者灵魂,让人无法逃脱”。诚然,当读者的感情与作品产生共鸣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包括颓废以及懦弱等等,太宰治的笔戳向了那个时期人们心中不愿意或不敢提起,却又难以回避的懦弱,这不免有些令人尴尬,日本右翼作家三岛由纪夫更是直接地道出了对太宰治的不满,但是回过头想想,苏醒懦弱难道不是一种呼唤人性的行为吗(包括三岛由纪夫本身因无法接受日本法西斯覆灭而选择的,也可以算作是某种懦弱)?在某种程度上,这无异是上帝一般的存在的。
然而,这样一个人,某些时候如神一样启迪、解放世人的人,却以死作为谢幕,而不是苟活于世,究竟那一个更值得肯定一些,我们无从解答。如他所提的问题一样:“请问上天:不抵抗何罪之有?”大概是只有上帝能回答得了吧。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5
曾经下载过这部电影,但是没怎么仔细看。现在看到原著,觉得写的真是好。形式上类似于《狂人日记》,但是这部小说是自传色彩的,和太宰治的经历密不可分,札记就像真的作者写照。
不太懂得是主人公抛弃了社会,还是社会抛弃了主人公。他从小对社会、对人们感到害怕,彻底的逃离是不可能的,所以耍宝以掩饰自己,以免让人们发现这个异类。他的早熟是显而易见的,甚至不乏有些真知灼见。早熟的人与世界格格不入,他发现了人们之间的欺骗,而且越是欺骗的好越是被人称为完美的人。对于年少的人来说,这大概是个可怕的发现,因为知道了如果自己不能行使欺骗,那么就有可能在人们之间呆不下去。当然,我觉得这并不意味着太宰治自己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些,而是他长大后明了这些,再把这种看法注入到年幼的主人公心中去,为他今后的行为奠定基础。
人们称太宰治的文学为“无赖派”文学,如果只是就“无赖”的中文字面意思来理解,我觉得对于太宰治是不确的。我倒是觉得小说的人物有些存在主义文学主人公的意味。都明白了这个世界的荒诞之处,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大概也是消极的抵抗的,不反抗也是抵抗,要被社会抛弃,排除出人的行列。序言里说到的三张照片,可以看到全没有人间的气息,脱离人间,脱离社会。或许看起来他是懦弱的,靠女人扶持,没什么出息。可是他年轻时画画,画自己是梵高式的“魔鬼”,而且以此自得,后来却没再画类似的画。这未尝不能说是他对自己的认识,最根底的是一个恶魔。但是一直没有爆发,虽然一直“祸害”着人间。他的一直酗酒,以及后来的药瘾,是对社会的逃离,还是对自己本性的压抑?
说起女人,完全可以看做是太宰治本身的翻版,他本人是帅的.,电影里的主人公也是帅的,这一点对于女人的魅力是不能忽视的。另一点就是那种颓废的忧伤的气质,也对于女人们有吸引力,觉得有些神秘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颓废忧伤完全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不是表面化的,而是骨子里的,是从对于人生社会的思考而来的。他完全有机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成为一个社会上的普通人,但是如果是那样,就不会有多么吸引女人了。
有意思的是,札记的最后提到了他的父亲,觉得这一生好像是与父亲拔河一样。我们当然不能说这一切都是父亲造成的。但是父亲也有很重的影响。小时候的家庭环境,对于子女的不真正了解,都是塑造他的性格的原因。(男孩仇恨父亲:三岛《午后曳航》里小孩子的筹谋,父亲是敌人,是英雄的敌人。)但我不认为这就是一出性格悲剧,不能简单地划分。他看起来是被社会抛弃了,但是方方面面还是在社会中,即使成为一个“废人”。他思考到,“所谓的世人,也就是一个人”。单数复数的指称已经不足以概括这其中的关窍了。面对一个人的嘲笑和指责,与面对全部人们的嘲笑和指责没有什么两样。因为人们有这样的本事,“在互相欺瞒的情况下,居然双方都没有收到任何伤害,甚至几乎没有受骗的感觉”。大概所有的人早已融为一体了,只有主人公不是,所以他感到很“抱歉”。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6
用了断断续续一个夏天,终於在秋天落叶之前看完了这本《人间失格》。
初识它是在某个出版方的官方公众号上,简单的一篇推送,寥寥数语的评价,但是仅仅是几句原文,就抓住了我的心,想要读一读,写出这样的人,他的内心,他会写出怎样惊艳的作品。于是开启了我第一本日本文学作品,说实话,此前对日本文学知之甚少,不过是夏目漱石和村上村树,哦,还有川端康成的"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多多少少地带有小小的变态的印象,听说很是扭曲,独特,然而,我没想到,我是从一个第一次接触的作家,来接触日本文学,嗯,是的,此前高考为一切的我,甚至还没有听说过太宰治。
回到这本书,可以说,是有一些惊艳的,我确实没想到,可以有人把这么真实的自己,哪怕是扭曲的、肮脏的、痛苦的心灵,血淋淋地撕开,展示给人看。它可能是小说,但更可能是半自传体,尤其是《人间失格》这一篇,几乎可以说是自传吧,带有一些想象和自我催眠,毕竟死后的事儿,也都为自己安排好了呢。看的时候,很揪心,很痛苦,但是似乎又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当然,我没有那种出身,也未曾那样经历,大约更多的是,那种孤独感的共鸣,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在排斥自己,其实更可能的,是自己在排斥周围。但是,谁没有绝望的时刻呢?或多或少。故而,即便过了这么多年,跨越着国界,不一样的文化,还是能够找到知音的,我不是要推崇这种文化,或者是赞同这种心理,只是这个社会太快了,太冷漠了,我们大多数时候漠不关心,也无从关心,所以一切的一切,只能默默消化,糜烂在心里,现在,好像通过一本书,找到了一个出口,至少,我感觉不再那么孤独,我突然之间,找到了表达的方式,虽是借他人之口。好多东西,也不见得就看懂了,毕竟,私以为太宰虽然是写着青少年追捧的青春文学,却跟国内的某些商业化生产完全不用,真正是生命的艺术,是个诗人吧,我想。不过,能让人跨越时空,进入作品,产生自己的理解,这也是一种高明。
关于具体的内容,不想多少,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东西,不同的阶段和时间,亦有不同的心境,自是欣赏而已。关于版本呢,今天才知豆瓣有这么多版本的评分,但我向来不是很介意,正版,翻译无过错便可,东西,是要自己领悟的,不深入研究,却是无伤大雅。
以上,个人拙见,不成文。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7
《人间失格》这本书是大正和昭和时代下的矛盾体,读的是童潇骁北京联合出版社的版本上评分最低的一本,然而然而当初买的时候是因为折价书籍,翻译阅读上并没有带来不畅快。
一共收录六目录,我看了人间失格一目录字数不多约莫两小时。
因为之前看了《东京百年史》,所以对那个时代的文人小说家多少带了一点世界社会影响的眼镜去看,也便使得对这样的小说或者是作者本人近乎狂魔毁灭而没有衍生出救世反抗的力量,并不那么追随的心境来。
那个时代阴阳怪气,慌乱矛盾表里不一社会思潮野风一般,谁都说不来谁是正确的,谁都急切证明自己剑走偏锋,不少虽然要谨慎的大历史观来看个人,却也正是一大堆这样的个人生灭可能才推动着一个社会的车轮吧,地震空袭太多的绝望了,反倒是如川端康成这般的带着微弱温情和物哀在尘埃中让人开出美丽和希望来才称呼为不枉人世,甚至在世界上受到认同,拿下文学奖。转而也就忽然明白太宰先生笔下的近乎自传体的'主人翁确是人间失格草芥不如,在这样矛盾的世间存活,野狗一般,是伤己伤人,越是求越是无,确是多数人的现状,只得一条跳进大川。那是缺少进步教育独立人格封建残存的时代。
家庭的温暖和认同,很重要家庭里面的成员也需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一言难尽其主人翁的酸苦弱鸡,改变吧青年选择不了时代就换一种想法积极推动一些事情吧。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8
其实我对作者太宰治并不了解,而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好像看到了他的生与死,或者我。据我了解,太宰治在写完这本书不久之后,他跳海自杀,打算这样来结束自己的命运。
我想这么不对世界报怀希望的人,一定自杀了不止一次。而果不其然,是如此。20岁,第一次;21岁,有了第二次;26,28,29,他连又自杀了三次,而最后这一位早已对人世间不报以希望的人离开了我们。这里我不禁想到这个人的内心到底对他所在的世界绝望往到什么地步,才能下决心对自己如此狠心。他是“无”,是“风”,是“空”,他讨好,恐惧,害怕被抛弃,无心的行文流露着太宰治内心深切的苦楚。而这本书的'主人公则是他的写照,另一个他。
可是他为什么这么丧?
这因为二战,二战以后的日本,动荡的社会生活陷入了一片混乱,可能是他们缺少了往日稳定的经济消费吧。当时的日本人民落入心理性的虚脱状态中,后工业社会带来的人的异化。在这种精神荒芜,自私伪善的黑暗社会,而太宰治的一部《人间失格》表达对当时那个伪善荒诞世界的控诉和反抗。从小缺乏家庭关怀,生性敏感,神经纤弱,厌恶家庭却一生都在经济上难以脱离家庭支持,这些都最终促使他彻底走向虚无。太宰治的小说往往刻意表现一种懦弱美学,不像大师般俯瞰众生,太宰治对人间的凝视常含情意,连讽刺也寄予温煦,《人间失格》里说:“懦夫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会受伤。”所以不仅没有勇气奋起抗争,而且连幸福,爱情也不明所以,往往承受不起。
《人间失格》主人公每日自责“苟活着就是罪恶的种子!我的不幸,是无力拒绝他人的不幸。一旦拒绝,不论对方或是自己心里,永远都有一道无法弥补的白色裂痕。我被这样的恐惧胁迫着。问问老天:不抵抗是罪吗”,最后灵肉一起湮灭。因为不抵抗之罪,所以失去为人资格,这不抵抗之罪其实也正是骄傲:拒绝一切形式的妥协,以放弃抵抗来表示自己的立场。
我想肯定有人不太喜欢这本书,或这种自暴自弃的心理,因为我就是这样,但回头想想我就是这样一个太宰治,敏感、孤独又温柔的人。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9
文章讲的是主人公叶藏的故事。曾经,他是一个自闭的孩子,总是喜欢迎合别人,通过搞笑的方式让身周围的人欢乐,在读了中学后,父亲把他接到东京去读高中,在高中认识了绝木,一个跟他性格很像的混混,在绝木身上,他学会了吃喝嫖赌,后来还因为殉情与父亲决裂,殉情后父亲不再给叶藏寄钱,失去经济支柱的叶藏,深刻的体会到了钱断情亦断的人间冷暖,并由此沉沦。
读完这篇小说,我第一的感受是:其中的主人公看似一个三观不正的混混,实则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从他小时候说起,他活着就是为了别人,他极尽一切的搞怪,仅仅是为了博身边人一笑,但从他的行为中,我看出了他的恐惧,那种时刻得不到认可的恐惧,就如同鲁迅先生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一样认为周围的人,是吃人的野蛮人;不过细细品味,我倒觉得,主人公是一个追求“真”的人,追求一种狭隘的“真”,他认为周围人做的一切都是虚假,你对他们真,他们对你反而有很大的看法,甚至排挤你,而如果你对他们假,他们反倒会哈哈大笑,无比快乐。他定义的“人”终究是要成为人们满意的“人”如若不然他们便会视你为垃圾,使你受尽折磨,而他正因如此便失去了自我。不过他忽略了一点,就是人性的善和美,亲人对他的爱都是纯粹的亲情,但在他的眼里,却成了虚伪的.。所以当父亲问,他要什么礼物的时候,他并不想满足父亲这种虚伪的满足,于是就拒绝了父亲对他的好意,其实父亲那并非是为了寻求虚伪的满足感,那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美好和温暖的亲情。
叶藏还是个懦夫,他不敢接受现实,只会通过嗜酒抽烟和使用药物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当他因殉情自杀父亲不再跟他汇钱后,他开始一蹶不振,过起了无业游民的堕落生活,感觉全世界都抛弃了他。
人世间本来充满了美好的东西,但他却不曾拥抱它,而是去以狭隘的眼光去判断它,曲解他,那只是会让你沉沦。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10
《人间失格》是一本放在书架上很久的书。翻了几页之后,我就深深的郁闷了,再也没看过。直到前几天弟弟说在读书,刚成立了读书小组,然后和这本书重逢。
坦白说,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并不是在读叶藏的故事,而是在回顾和分析自己的过去。这个过程很痛苦,也很艰难,但也很刺激,也很快乐。于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问自己: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过去?如果你有过一段默默无闻的孤独时光。
叶藏生长在一个老式的农村家庭。“大家板着脸吃饭,就成了仪式。全家人,最小的和最小的,一日三餐,在规定的时间内聚集在暗室,有条不紊的安排饭菜。即使没有胃口,也要低着头,一声不吭地嚼着饭。”如此压抑的气氛使他对用餐时间充满了恐惧。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孩子。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让萧也藏族如此敏感,充满恐惧和渴望与他人交流。也许是因为他生来体弱多病,生来郁郁寡欢,很少与人接触,这让他只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为监狱画画。天性善良的生命的开端,在他从书本上学到的绝对正确和错误中给自己套上了枷锁。当他看到这个世界和他所想的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的时候(比如看到成年人的虚伪若无其事),他的价值观开始动摇,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对的,才是正常的。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他一方面鄙视道德要求高尚的世界,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的畸形,渴望融入这个世界。潜意识里,他想成为一个俗人。而不是活得那么苦那么惨。有相当一种自负,大家都喝醉了,我一个人醒来,但这只是他的想法。
如果用一个词来评价叶藏,那就是“乱”。像叶藏这样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敏感,偏执,blx,害怕伤害,极度害怕人际关系,以至于在处理的时候害怕,自我认同感低。但是,面对一个与自身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世界,有些人选择了极端对抗,可想而知,他们已经打得头破血流;叶藏选择了伪装自己,讨好别人,努力做一个能融入世界的正常人。正是这种伪装和偏执,让他始终置身于世,每天挣扎的灵魂难以救赎。苏格拉底说,认识自己真的是人生最重要的话题。叶藏,可悲的是,不能客观的认识自己,也不能客观的认识世界。他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饿不饿。他的一切都取决于别人的喜欢和要求。可怜,可悲,可悲。
但是我曾经有过这样的艰难。只是我选择了对抗,固执己见。现在看来,年轻的时候多一些磕磕碰碰不一定是坏事。如果不残忍,就无法顿悟。如果你一直像叶藏那样装模作样,逞强,总有一天会不知所措的。徐和叶楚有过类似的经历或心路历程,读书笔记,所以我在读书笔记的过程中很理解他,但我不可能同情他。哀悼它的不幸,生它的气,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感觉吧。叶藏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所有的挣扎都是真实而痛苦的`。但是,在外人眼里,却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做作。即使走过那段路回头看,也会骂自己傻。但我也知道走出来有多难,有多黑暗,有多无助。
很遗憾,叶藏没有和这个世界讲和。叶藏终于后悔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做了这么多努力,他发现自己终究做不了一个正常人,灵魂依然无法救赎。更悲剧的是,这不是别人的错,而是他自己。他的灵魂有问题,很难修复。这无疑是最绝望的事情。就像完美主义者看到自己突然破碎的身体时的悲痛。他没有勇气,找不到融入这个世界的方法。
而我,作为一个曾经的病人,现在的WINNER,无法以更大的善意去理解和关心叶藏,有点冷漠,这也是我的悲哀。但我很庆幸,有时候冷漠也是我性格的一部分。我坦然接受,并不以此为耻。毕竟我只是人群中的俗人。
愿所有迷茫的人,立志做自己,都能与世界和解。幸福生活。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11
我读《人间失格》是因为据说这是一部接近太宰治遗书的作品(或者更像是自传?)。提到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自杀;川端康成自杀了;三岛由纪夫,自杀;太宰治,自杀。真的让我感到一种奇怪的好奇,好奇他们最后时刻会怎么死,好奇他们的状态,真的是必须死的状态吗?
我记得有人说过,疯子和作家的区别在于,疯子把自己的所见所想说出来,作家写下来。《人间失格》中的叶藏最后被送进了疯人院,似乎在验证这一点。
真是疯了。
我最喜欢的一段是叶藏玩反义词游戏的那段。黑的`反义词是白,白的反义词是红,红的反义词是黑,花的反义词是蜂,恶的反义词是善,光的反义词是黑暗。叶藏说是刑,罪与罚,水火不相容,冰与炭不同。
难以置信,但完全可以接受,感觉仿佛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瞬间打开了。但是,我害怕如果我太认同他,也许有一天我也会走上和他一样的路。
偏偏我忍不住赞叹叶藏的各种反应。
对于叶藏,一开始我以为他是一个恶毒的反社会人格的人,但是看了之后觉得他只是一个极度麻木,极度敏感的人,对这个世界没有太多的期待,反而自卑,厌世,懦弱。就像太宰治的笔名一样,他自称“大赛”,认为自己“很坏”。
文字里有一种压抑的气息,仿佛在黑夜里用白骨铺路,鲜红的血液像指路的明灯一样流淌,灰色的雾气萦绕在田野里,鬼字在雾里啁啾。我不敢说话,问我在哪里,不敢反抗。我只是像炼狱和烟雾一样看着这个世界。业障烧到了我的脚下,我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如果绿脸男是男的,那我不配做男的,但那是我的错吗?是我的错吗?正确虽然我没有绿牙,但我也有罪。如果没有解决办法,我会掉在鼻子里。
所以,没有解决办法。叶躲在疯人院里,淹死了。
这里有一种奇怪的美。一种极度的悲哀问道。据说太宰治在这个世界上看到了太多的丑陋,最终无法忍受。恐怕不仅丑,甚至美。知道的太多会让人难过。知识越多越害怕,我是这么想的。
人一出生就处在一个没有知识的世界。这里没有光,只有黑暗。但是这时,人们看不见黑暗,因为他们不知道光是什么。这样他就不会对无边的黑暗感到恐慌。
通过学习,人们获得知识。就像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一开始,他很激动。他会尽最大努力扩大光的范围,让它变得更强。这时候他很开心,因为他觉得生活中有光,他很满足。
但很快,他就会觉得有问题。光明出现了,让他意识到了黑暗。黑暗是无限的,就像我们的无知是无限的,光明是有限的,就像我们能掌握知识一样。人们此刻会感到不安。
然后光束扩大,人们会发现随着光程的扩大,他能看到的暗程也增加了——,可以比作一个圆。圆面积越大,周长越大。
如果他继续这样下去,他会被无尽的黑暗震惊,然后颤抖,然后咆哮,然后歇斯底里。
那该如何是好?
即使是为了美好而去,也必将看见黑暗,这就是人间。面向阳光,背生骷髅,这就是人间。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12
曾经下载过这部电影,但是没怎么仔细看。现在看到原著,觉得写的真是好。形式上类似于《狂人日记》,但是这部小说是自传色彩的,和太宰治的经历密不可分,札记就像真的作者写照。
不太懂得是主人公抛弃了社会,还是社会抛弃了主人公。他从小对社会、对人们感到害怕,彻底的逃离是不可能的,所以耍宝以掩饰自己,以免让人们发现这个异类。他的早熟是显而易见的,甚至不乏有些真知灼见。早熟的人与世界格格不入,他发现了人们之间的欺骗,而且越是欺骗的好越是被人称为完美的人。对于年少的人来说,这大概是个可怕的发现,因为知道了如果自己不能行使欺骗,那么就有可能在人们之间呆不下去。当然,我觉得这并不意味着太宰治自己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些,而是他长大后明了这些,再把这种看法注入到年幼的主人公心中去,为他今后的行为奠定基础。
人们称太宰治的文学为“无赖派”文学,如果只是就“无赖”的中文字面意思来理解,我觉得对于太宰治是不确的。我倒是觉得小说的人物有些存在主义文学主人公的意味。都明白了这个世界的荒诞之处,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大概也是消极的抵抗的,不反抗也是抵抗,要被社会抛弃,排除出人的行列。序言里说到的三张照片,可以看到全没有人间的气息,脱离人间,脱离社会。或许看起来他是懦弱的,靠女人扶持,没什么出息。可是他年轻时画画,画自己是梵高式的“魔鬼”,而且以此自得,后来却没再画类似的画。这未尝不能说是他对自己的认识,最根底的是一个恶魔。但是一直没有爆发,虽然一直“祸害”着人间。他的一直酗酒,以及后来的药瘾,是对社会的逃离,还是对自己本性的压抑?
说起女人,完全可以看做是太宰治本身的翻版,他本人是帅的,电影里的主人公也是帅的,这一点对于女人的.魅力是不能忽视的。另一点就是那种颓废的忧伤的气质,也对于女人们有吸引力,觉得有些神秘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颓废忧伤完全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不是表面化的,而是骨子里的,是从对于人生社会的思考而来的。他完全有机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成为一个社会上的普通人,但是如果是那样,就不会有多么吸引女人了。
有意思的是,札记的最后提到了他的父亲,觉得这一生好像是与父亲拔河一样。我们当然不能说这一切都是父亲造成的。但是父亲也有很重的影响。小时候的家庭环境,对于子女的不真正了解,都是塑造他的性格的原因。(男孩仇恨父亲:三岛《午后曳航》里小孩子的筹谋,父亲是敌人,是英雄的敌人。)但我不认为这就是一出性格悲剧,不能简单地划分。他看起来是被社会抛弃了,但是方方面面还是在社会中,即使成为一个“废人”。他思考到,“所谓的世人,也就是一个人”。单数复数的指称已经不足以概括这其中的关窍了。面对一个人的嘲笑和指责,与面对全部人们的嘲笑和指责没有什么两样。因为人们有这样的本事,“在互相欺瞒的情况下,居然双方都没有收到任何伤害,甚至几乎没有受骗的感觉”。大概所有的人早已融为一体了,只有主人公不是,所以他感到很“抱歉”。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13
文章讲的是主人公叶藏的故事。曾经,他是一个自闭的孩子,总是喜欢迎合别人,通过搞笑的方式让身周围的人欢乐,在读了中学后,父亲把他接到东京去读高中,在高中认识了绝木,一个跟他性格很像的混混,在绝木身上,他学会了吃喝嫖赌,后来还因为殉情与父亲决裂,殉情后父亲不再给叶藏寄钱,失去经济支柱的叶藏,深刻的体会到了钱断情亦断的人间冷暖,并由此沉沦。
读完这篇小说,我第一的感受是:其中的主人公看似一个三观不正的混混,实则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从他小时候说起,他活着就是为了别人,他极尽一切的搞怪,仅仅是为了博身边人一笑,但从他的'行为中,我看出了他的恐惧,那种时刻得不到认可的恐惧,就如同鲁迅先生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一样认为周围的人,是吃人的野蛮人;不过细细品味,我倒觉得,主人公是一个追求“真”的人,追求一种狭隘的“真”,他认为周围人做的一切都是虚假,你对他们真,他们对你反而有很大的看法,甚至排挤你,而如果你对他们假,他们反倒会哈哈大笑,无比快乐。他定义的“人”终究是要成为人们满意的“人”如若不然他们便会视你为垃圾,使你受尽折磨,而他正因如此便失去了自我。不过他忽略了一点,就是人性的善和美,亲人对他的爱都是纯粹的亲情,但在他的眼里,却成了虚伪的。所以当父亲问,他要什么礼物的时候,他并不想满足父亲这种虚伪的满足,于是就拒绝了父亲对他的好意,其实父亲那并非是为了寻求虚伪的满足感,那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美好和温暖的亲情。
叶藏还是个懦夫,他不敢接受现实,只会通过嗜酒抽烟和使用药物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当他因殉情自杀父亲不再跟他汇钱后,他开始一蹶不振,过起了无业游民的堕落生活,感觉全世界都抛弃了他。
人世间本来充满了美好的东西,但他却不曾拥抱它,而是去以狭隘的眼光去判断它,曲解他,那只是会让你沉沦。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14
“太宰治,他大约的确已经死了,而世界还在继续不幸着。但,地球还在转,太阳照常升起。”
这是一部可以让人感到深深的压抑,如同被鬼压身一样,喊也喊不出来,动也动不了的恐惧的书,所谓的《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的色调是以绝望为底,暗淡无光的,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力,以至于竟然不可能一口气读完,我必须先歇一歇,缓一缓。它带给我的冲击实在太大,让我害怕着什么似的。读书,最怕的是和作者产生了共鸣,因为那样你一下子就陷了进去,无法自拔。对我来说,所谓人的生活,实在难以捉摸。
小时候的叶藏,是一个心思很重的孩子。太早的成熟使他有着同龄人所没有的敏感。虽然生活在所有人中间,但是他给人的感觉却是离群索居的,与周围人显得格格不入。在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他的幸福观与这世界所有人的都大相迳庭,并为此而彻夜难眠,痛苦呻吟,走火入魔。这种状态在其他人看来或许是离经叛道,一旦他表露这种想法的.话,大概会被人当做精神病人,送进冰冷冷的医院吧。对他来说,里里外外的世界都有着可怕的相似。
后来他决定扮演一个小丑,来掩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来取悦这世上所有的人,自己的亲人朋友,自己的老师同学,乃至周围各种形形色色的所有人。读到这,叶藏,你就是个与生俱来的边缘人,若是在人群里碰上一位被认为如你一样的边缘人,你一定会对他很和善吧。这种和善,我相信甚至到了让你自己着迷的地步,因为你我皆知,只有你一个是边缘人。我想你会对我和善,但你我不在同一世界。你在纸张中,我在尘世中,你终究不爱那世界,我终究深爱着我所存在的世界!
痛!痛!痛!这本不是一个孩子应该承受的,不知他的这种想法从何而来,消极悲观……你可以赋予它所有你能想到的负面词汇,这或者已注定了叶藏以后生命的悲剧。我们无法去同情叶藏,因为你一旦开始同情,便代表着你开始思考,过后,你会骇然发现,你与叶藏并无不同,每天都戴着一张连梦境都存在的面具,我们恨不得撕下它,但没了它,没了它,会怎样啊!过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日子,无时无刻不在看着别人脸色生活,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无时无刻不活得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可真累,也真可笑,我还好,对,还好……
长大后的叶藏,越发的颓废、逃课、酗酒、抽烟……糜烂的生活像极了那不应受世人所唾弃的祥子,他也在冰湖上与常子坠入了进去,无尽的深渊,不再孤独,可叶藏却……他还活着,常子死了,而这样活着他需要吗?行尸走肉一般卑微地的活着,压抑!压抑!压抑!
与其说《人间失格》是太宰治最后的遗着,不如说这是他留给这个无法形容的世界的遗书更合适。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以叶藏的独白谈到:“当苟活着是罪过的种子,我的不幸,是无力拒绝他人的不幸。一旦拒绝,不记对方或是自己心里,永远都有一道无法弥补的白色裂痕。我是被这样的恐惧胁迫着,问问老天:不抵抗是罪吗?”
沉重的独白,是人生绝望的极致,太了解人生,也就绝对悲观,这也许是太宰治的成就,同时也造就了他的悲剧。有人说太宰治把人性看得太透彻,但我觉得他还不足,他只是放大了人生的孤独,才对人性失望,灵魂憔悴破烂,而进一步放任自我,不设底线,最终积重难返。是啊!我们把世界看错,反说它欺骗了我们!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卑微而自由,这是叶藏或者太宰治的选择。
我唯一愿意视为真理的就只有这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我仍然认为向人诉苦不过是徒劳,与其如此,不如默默承受。我急切地盼望着,可以经历一场放纵的快乐,纵使巨大的悲哀将接踵而至,我也在所不惜!我相信唯有尽力致辞,方不致癫狂!因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沦生出骄傲,因为骄傲,所以不选择生,所以拒斥粗鄙的乐观主义。《人间失格》便相当一次心灵的洗礼,洗礼后,我想吃点好的,睡个好觉,明早太阳依旧升起,我依旧怀着对明天期待的心,依旧快乐!啊!我有我爱的人与爱我的人,这是莫大的幸福!自然万物都能使我心头一笑。
记着,希望是件好东西,没准儿是件最好的东西,而且从没有一样好东西会消逝!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15
《人间失格》这次是第二遍阅读,家里有纸质版所以之前看过一遍,以前看书大部分时候都是每天睡觉前翻几页,时间久且不走心基本也都助眠了,这次看的比起上次认真多了,所以看完的感觉是明显不同的。上次的仓促让我只是很简单粗暴的觉得这个“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渣男”戏真的好多,当什么画家,凭借戏精本精、一副好皮囊、不错的女人缘以及有话题度的家世一定能在演艺圈杀出一条血路。
这次读完之后男主人公的形象没有什么改观,我也不想推翻之前的评价,但是我承认我忽略了很多细节,那些细节无一不是人性的高光时刻,而且整篇故事结束的时候他不过27岁,再来回溯过往,觉得命运对待一个孩子下手未免重了一些。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这样的解释在我看来过于苍白无力。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则故事“当别人不小心将水撒到你的身上,大部分人都是不快的,但是淋了雨就不会,就只会怪自己没有带伞。”男主人公很明显被暴雨浇透了。
卡夫卡在日记中这么写过“凡是活着的时候不能应付生活的'人,就需要用一只手稍稍的阻挡住他对自己命运的绝望……同时他要用另一只手记下他在废墟中看到的东西,因为他能看到与别人看到的不一样的东西和更多的东西;归根究底,他在一生都是个死者,但却是真正的幸存者。”看过这样悲伤的言语,通常是不敢去思考的,生死本就是困局,没有人能逃得过的,谁不是一边昂首沐浴阳光,一边蓄力植根土壤,唯明唯暗都不足以活命。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16
生而为人,我感到很抱歉。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我竟喜极而泣,我不知道为何,只觉得身上每个细胞的液体都要涌出来,心脏某个地方像是被人揪住,狠狠地扯了扯。
或者,我应该说:啊,神,终于有人懂我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太宰治这个日本作家,反正之前我从来没听说过,村上春树,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这些日本作家倒是觉得耳熟。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一本描述太宰治生平的书,封面上弯弯曲曲,极度扭曲地写着:生而为人,我感到很抱歉。当时,我就哭了,无力感从心底钻了出来,莫名其妙的,我有一种预感,这个人是跟我一样的。
后来,经历了高考,经历了分离,两个星期前,不经意在图书馆又偶遇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似乎是最近动漫文豪野犬火爆的原因,太宰治又被挖出来,与动漫中太宰幽默风趣的形象不一样的是书中叶藏酗酒,颓废的形象。不过如果你看懂动漫的话,或多或少也能get一点现实中太宰的影子,这就不是我所说范围了。
如今,看过《人间失格》的人几乎认为这本书的主人公其实就是太宰治本身,也有此书是太宰治自传的说法。
花了两个星期,我才把《人间失格》读完,不是说我读得慢,而是我认为这本书需要细品。我读《人间失格》是本合集,里面除了本来就有第一,第二手记,还收集太宰几篇短篇小说和他个人对世事以及作者与读者的看法。比如维荣之妻,东京八景这两篇短文,我个人认为跟《人间失格》颇有同工异曲之妙。读完这两篇,你会更加了解主人公叶藏的悲哀,也会更加明白为何作者太宰自杀的命途。
有些父母了解过人间失格的意思,丧失作为人的资格,不让孩子们去读有关太宰治的书籍(《人间失格》是其代表作),除却《奔跑吧梅勒斯》。但这个是官方给出的意思,是否代表太宰本人真正理解,就无从所知。不过从太宰生前曾经自杀过五次,似乎从某一角度说明他认为自己已经丧失作为人资格的说法。其实大家没必要太过于纠结《人间失格》的含义,担心这是不正确的阅读,而有不正确的世界观。虽然这本小说代入感很强,但是如果没有真正承受过叶藏的经历,还要是彻彻底底的,就不会受太大的影响。(特别感性,心理本身有阴影的除外)
恰恰相反,我认为,读完《人间失格》后,对人类某些行为会有一定的反省,然后跟木心先生一样发出感叹:原来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啊!对的,生而为人,我感到很抱歉,不止是失去做人的资格,还有这人间已经到处是虚伪欺骗了,压抑和无奈已经慢慢堆满心头了,而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仍旧浑浑噩噩,终日不知梦为鱼。“我实在走投无路了,如同阮籍穷途之哭,其实哭也解决不了问题,唯有死才能得到解脱。”我理解中太宰应该是这样的`无奈与痛苦的。
那以上提到的人类某些行为具体指什么呢?在这里,我就说说《人间失格》到底说了个怎样的故事,希望面前的你稍稍能体会。
主人公大庭叶藏,生于一个家风严谨的日本家族,从小他便发现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样。叶藏以为天桥复杂的结构是为了让车站像国外的游乐场那样妙趣横生,地铁的建造仅仅是觉得坐地下的车比坐地上的车更有趣。但实际上,公共设施的诞生都是为了方便人类活动。“不吃饭会死的,”在他眼中,这无疑是一种恐吓。由此他得出一个结论:我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我的幸福观和世人的风马牛不相及,我很不安。看吧,我们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头脑古怪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所以为了讨大人们的喜欢,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扮演小丑来逗笑。
故事开始了,面具一旦戴上,叶藏再也摘不下来,他必须收起自己所有的意愿,去当家人、仆人以及同学的笑料。然而假的永远真不了,他被识破了,为了掩饰,他又必须哄好这个拆穿者。假装对他好,假装关心他,安抚他,颤栗度过初中后,认识同为画画的学生堀木。后来一步步跟着堀木堕落,因为整天戴着面具做人太辛苦了,所以叶藏不得不用酒精麻醉自己,用女人安抚自己,他有时觉得自己真该***,做爱醒来又觉得自己无能为力,连画画都丢掉了,肉体都拿去卖了,靠女人生活。酗酒,做爱,吸毒,要整天为金钱奔波,虽然后来叶藏最后一任妻子良子出现了,但还是拯救不到他,因为良子被歹心的商人玷污了。叶藏是如此与这个虚伪的世界格格不入,他正深处在人间的地狱中。正如后记老板娘所说的:我认识的小叶非常坦率,也十分机灵。要是他不喝酒的话……不,就算是他喝了酒,也依然是个像神一样的好孩子。
我不知道面前的你对此有何看法。我从来没觉得《人间失格》在描述一个悲伤的故事,它只不过借一个受害者的口吻来讲述人类的丑恶,自私自利,好逸恶劳……同样,我也不觉得现实的太宰治是个带坏头的作家,他只不过自杀了,去寻求解脱,但更重要的是他终于能替自己做一回选择,终于不用带着面具生活。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感受:我为什么要活着?来到这个世界我能做什么?《人间失格》问的就类似这样的问题,但我不希望面前的你选择跟太宰治一样的道路,逃避残酷的现实与自身的力量不足,须知存在就是合理,倘若不能轰轰烈烈地干一番失业,也可以堂堂正正做一个普通人。
因此,回到开头那句话上,对于“我很抱歉”,我更倾向于我个人理解,是对世间虚伪混乱的人类行为的无奈和痛惜,是站在局外人角度,我没办法改变这个世界,没办法拯救你们,我感到很抱歉。
还有一点要提到的,这本小说写于日本战后时期,也不排除作者太宰治有忏悔的思想。
总之,这是一本需要带着自己坚定价值观阅读的书籍,毕竟里头描述着大量作者心理独白,不乏灰暗颓废之感,而且读者很容易不知不觉深陷剧情之中。但是,它带来的自省的价值也不容小觑,既然选择这本小说,相信各位也会有一定的思考与判断的能力。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17
用了断断续续一个夏天,终於在秋天落叶之前看完了这本《人间失格》。
初识它是在某个出版方的官方公众号上,简单的一篇推送,寥寥数语的评价,但是仅仅是几句原文,就抓住了我的心,想要读一读,写出这样的人,他的内心,他会写出怎样惊艳的作品。于是开启了我第一本日本文学作品,说实话,此前对日本文学知之甚少,不过是夏目漱石和村上村树,哦,还有川端康成的"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多多少少地带有小小的变态的印象,听说很是扭曲,独特,然而,我没想到,我是从一个第一次接触的作家,来接触日本文学,嗯,是的,此前高考为一切的我,甚至还没有听说过太宰治。
回到这本书,可以说,是有一些惊艳的,我确实没想到,可以有人把这么真实的自己,哪怕是扭曲的、肮脏的、痛苦的心灵,血淋淋地撕开,展示给人看。它可能是小说,但更可能是半自传体,尤其是《人间失格》这一篇,几乎可以说是自传吧,带有一些想象和自我催眠,毕竟死后的事儿,也都为自己安排好了呢。看的时候,很揪心,很痛苦,但是似乎又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当然,我没有那种出身,也未曾那样经历,大约更多的是,那种孤独感的共鸣,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在排斥自己,其实更可能的,是自己在排斥周围。但是,谁没有绝望的时刻呢?或多或少。故而,即便过了这么多年,跨越着国界,不一样的文化,还是能够找到知音的,我不是要推崇这种文化,或者是赞同这种心理,只是这个社会太快了,太冷漠了,我们大多数时候漠不关心,也无从关心,所以一切的一切,只能默默消化,糜烂在心里,现在,好像通过一本书,找到了一个出口,至少,我感觉不再那么孤独,我突然之间,找到了表达的方式,虽是借他人之口。好多东西,也不见得就看懂了,毕竟,私以为太宰虽然是写着青少年追捧的青春文学,却跟国内的某些商业化生产完全不用,真正是生命的艺术,是个诗人吧,我想。不过,能让人跨越时空,进入作品,产生自己的理解,这也是一种高明。
关于具体的内容,不想多少,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东西,不同的阶段和时间,亦有不同的心境,自是欣赏而已。关于版本呢,今天才知豆瓣有这么多版本的评分,但我向来不是很介意,正版,翻译无过错便可,东西,是要自己领悟的,不深入研究,却是无伤大雅。
以上,个人拙见,不成文。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18
“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会被幸福所伤。”这是主人公叶藏一生的写照,也是作者太宰治的人生所感。
在序章中,三张男人的照片,也就是叶藏三个不同年龄的缩影。从强颜欢笑到矫饰轻薄,最后是而无表情的“死相”,正是叶藏极力迎合社会却最终失败的一生。叶藏在世人眼中是奇怪的,和世俗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不会拒绝,对讨厌的事说不出讨厌,对喜欢的事也总是偷偷摸摸,可以说已经丧失了二选一的能力。小时候为了逢迎自己的父亲,他撒谎说自己喜欢小狮子,但是也许人不必声嘶力竭的讨好众人,相互欺骗的人们之间毫发无伤,并且使得双方更加愉悦,“世人”这种生物就浑浑噩噩的过完每一天。而“我”为了讨好众人,弄些滑稽的动作和故事,这可以说是叶藏对人类最后的求爱,但是得到了所有人的爱戴。表面是笑脸相迎,心里头却是在拼死拼活的为世人提供最周详的服务。
我们都是在时时刻刻伪装着自己,可是自己的面具被揭穿后只剩下恼怒以及报复。但是世俗不就是建立在伪装的基础上吗?知道某一天,我们已经分不清到底是面具还是自己的本心时,我们就被社会所同化,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长大”。可是,我们自己真正顺心了吗?道教所言无为而治,顺心从欲,以和节之,如今的我们一出生就是活在别人的世界中,戴上世俗的枷锁,从小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上学后又被告知是“最差的一届”,于是我们从小时候开始戴上虚伪的面具,哄骗这个世界,同时骗过了自己。
直到有一天,我们被这张面具压垮,于是情绪崩溃,宣泄。“对人类极度恐惧的人,反而比任何人都渴望见识妖怪的可怕。”因此,梵高,毕加索意识中的妖怪真正的'出现在了人类社会。我们看见了地铁站有人失去理智踢铁门,很多人都嘲笑他们。可是压力这种东西,只有自己亲身所受,才有所感。“愈是恐惧,愈要战胜它。”说出来十分容易,但是能够做出来的,往往都是有大毅力的人。
叶藏在落魄的时候侵犯了崛木的利益,于是朋友丑恶的嘴脸一瞬间表现出来,“在这样下去,世人可不会饶恕你”,一瞬间,人性的自私完全展露出来,受人责备或怒斥时,或许没有人能保持好心情。但是人们怒不可遏的脸上,有着比狮子,鳄鱼,巨龙更加可怕的动物本性。“寻常时候,他们似乎会将这本性刻意隐藏,但一有机会,人类可怕的真面目就会在愤怒中不经意间暴露出来”。任何事物都有着两面性,但处于愤怒的人,会将这种事物的正确性灌输给你,使得你强迫接受他的观点。而等到愤怒消失,也就是叶藏所说的“将本性隐藏”后,这时他们会告诉你,他所说的有些许绝对,可是愤怒的人对别人的伤害也并不是“对不起”能够弥补的。
接济叶藏的静子有个五岁的女儿茂子,在叶藏与社会上尔虞我诈做了一天斗争后,成为他的心理依靠。茂子一直以来叫叶藏“爸爸”,有次聊天问茂子:“你会向神明祈求什么呢?”茂子回答:“想要一个真正的爸爸。”这让叶藏头晕目眩。人的真实本性到底是什么?人总是有种错觉就是将别人看的特别透彻,可是有时候只是表象罢了。“原来他们并没有把我当做一个真正的人。在他们眼里,我仅是一个连死都不配的蠢笨怪物,即所谓的行尸走肉。他们无非利用我达到快活的目的罢了。”昏暗的霓虹灯下,人性的丑陋和虚伪,无可遁形。这个渴望爱又不懂爱的“胆小鬼”,被人性的扭曲活生生磨灭了一个人。
世界上许多痛苦都发生在他的身上,强颜欢笑的他奉承他人,矫饰轻薄,生活却逼迫他生不如死,遭受佣人的毒打,来自家族的轻视,他喜欢的女子被玷污,然后又染上毒瘾。一次次的打击使得他看清这个吃人的社会,他说:“如今的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一切都会过去的”。
对的,我们生活中所谓的痛楚,一切都会过去的。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勇敢大方的前行。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19
如果说有哪一部书可以让人感到深深的压抑,如同被鬼压身一样,喊也喊不出来,动也动不了的恐惧,《人间失格》绝对可以排进前三。人间失格的色调是暗淡无光的,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力感,以至于竟然不能一口气读完,我必须要歇一歇,缓一缓,带给自己的冲击实在太大。读书最怕的是和作者产生共鸣,因为那样你一下子就陷进去了,无法自拔!
小时候的叶藏是一个心思很重的孩子,太早的成熟使他有着同龄人所没有的敏感。虽然生活在所有人中间,但是给人的感觉确实离群索居的,与周围的人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在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他的幸福观与这世上所有人的幸福观都大相径庭,并为此而彻夜难眠痛苦呻吟走火入魔,这种状态,在其他人看来或许是离经叛道的,一旦他表露这种想法的话,大概会被人当做精神病人送进冷冰冰的医院吧。
他决定扮演一个小丑,来掩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来取悦这世上所有的人,自己的亲人朋友,自己的'老师同学,乃至周围的各种形形色色的所有人。读到这里,心真的很难不痛,这本不是一个孩子应该承受的!不知道他的这种想法从何而来,消极悲观,你可以赋予他所有你能想得到的负面词汇,这或者已经注定了叶藏以后生命的悲剧。我们无法去同情叶藏,因为你一旦开始同情,便代表着你开始思考,思考过后,你会骇然发现,你与叶藏并无不同,每天都带着一张假面具,过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日子,无时无刻不在看着别人的脸色过日子,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无时无刻不活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累不累啊……
长大后的叶藏越发的颓废,逃课、酗酒、抽烟、娼妓,糜烂的生活像极了我们眼中坏小子的形象。他陷得越来越深了,终于在某一天,与常子一起跳入了冰冷的河水中,常子死了,叶藏还活着,只是这种活着真的是叶藏所需要的吗?行尸走肉一般卑微的活着……除了压抑,还是压抑,找不到别的形容词更能形容读人间失格的感觉。
与其说人间失格是太宰治最后的遗著,不如说这是他留给这个冷冰冰的世界的遗书更合适。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藉大庭叶藏的独白表达他的人生与思想:「信赖是罪吗?」「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不论怎麼做,做什麼,都只会徒劳无功,只会让人觉得更差耻吧了!」「苟活著就是罪恶的种子!我的不幸,是无力拒绝他人的不幸。一旦拒绝,不论对方或是自己心裏,永远都有一道无法弥补的白色裂痕。我被这样的恐惧胁迫著。问问老天:不抵抗是罪吗?」
非常沉重的独白,是人生绝望的极致。太了解人生,也就绝对悲观。这也许就是太宰治的成就,也是他的悲剧。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卑微而自由,这是叶藏或者是太宰治的选择。与他相比,我还是更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做一个幸福的人,关心粮食和蔬菜,关心每一个关心我的人!即便生活有着再多的不如意,依然选择勇敢的活下去,活下去,才是生活!人间失格,读过便相当于一次心灵的洗礼,洗礼过后,依然要重复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并告诫自己,要好好的活……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20
这本书叙述了又一个与父亲不无关系的人的悲剧故事。
父亲对每个人而言都是是一种奇妙的存在,既有对儿女无私深厚的爱,又对儿女有着无法抗拒的压力。
书中的主人公就自述“我的不幸乃是一个缺乏拒绝能力的人的不幸。我时常陷入一种恐惧之中,以为如果别人劝我干什么而自己加以拒绝的话,就会在对方的心灵和自己的心灵中剜开一道永远无法修复的裂痕。”
我觉得这不幸的根源也许就来自父亲的爱,父亲的威严。
同样一生都活在父亲压力下的作家还有卡夫卡。不过卡夫卡的内心世界实在是广阔得无边无垠,可以让他有足够的空间逃离自己的父亲。但是即使这样,卡夫卡活得也很别扭,不自在。
在希腊神话中,宙斯是打败了自己的父亲泰坦众神登上众神之王的位置的'。而泰坦诸神也是因为击败了他们的父亲才能屹立在天地之间的。俄狄浦斯也曾经弑父娶母。
可见对父辈的反抗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所面临的一大主题。这一主题是超越时代超越社会的。甚至曾经有人这么说过:“如果一个男人没有战胜自己的父亲,那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可是这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啊!那如山般的爱意,即使带着让人无法抗拒的威严,又如何能让人能够去反抗呢?
关键是,当我们成长到能够战胜父亲的时候,看见曾经如山般的父亲如今衰老的背影,又如何能让人激起去反抗的意志呢?
匆匆写就,疏漏甚多,见谅。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21
《人间失格》是一本放在书架上很久的书。翻了几页之后,我就深深的郁闷了,再也没看过。直到前几天弟弟说在读书,刚成立了读书小组,然后和这本书重逢。
坦白说,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并不是在读叶藏的故事,而是在回顾和分析自己的过去。这个过程很痛苦,也很艰难,但也很刺激,也很快乐。于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问自己: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过去?如果你有过一段默默无闻的孤独时光。
叶藏生长在一个老式的农村家庭。“大家板着脸吃饭,就成了仪式。全家人,最小的和最小的,一日三餐,在规定的时间内聚集在暗室,有条不紊的安排饭菜。即使没有胃口,也要低着头,一声不吭地嚼着饭。”如此压抑的气氛使他对用餐时间充满了恐惧。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孩子。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让萧也藏族如此敏感,充满恐惧和渴望与他人交流。也许是因为他生来体弱多病,生来郁郁寡欢,很少与人接触,这让他只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为监狱画画。天性善良的生命的开端,在他从书本上学到的绝对正确和错误中给自己套上了枷锁。当他看到这个世界和他所想的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的时候(比如看到成年人的虚伪若无其事),他的价值观开始动摇,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对的,才是正常的。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他一方面鄙视道德要求高尚的世界,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的畸形,渴望融入这个世界。潜意识里,他想成为一个俗人。而不是活得那么苦那么惨。有相当一种自负,大家都喝醉了,我一个人醒来,但这只是他的想法。
如果用一个词来评价叶藏,那就是“乱”。像叶藏这样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敏感,偏执,blx,害怕伤害,极度害怕人际关系,以至于在处理的时候害怕,自我认同感低。但是,面对一个与自身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世界,有些人选择了极端对抗,可想而知,他们已经打得头破血流;叶藏选择了伪装自己,讨好别人,努力做一个能融入世界的'正常人。正是这种伪装和偏执,让他始终置身于世,每天挣扎的灵魂难以救赎。苏格拉底说,认识自己真的是人生最重要的话题。叶藏,可悲的是,不能客观的认识自己,也不能客观的认识世界。他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饿不饿。他的一切都取决于别人的喜欢和要求。可怜,可悲,可悲。
但是我曾经有过这样的艰难。只是我选择了对抗,固执己见。现在看来,年轻的时候多一些磕磕碰碰不一定是坏事。如果不残忍,就无法顿悟。如果你一直像叶藏那样装模作样,逞强,总有一天会不知所措的。徐和叶楚有过类似的经历或心路历程,读书笔记,所以我在读书笔记的过程中很理解他,但我不可能同情他。哀悼它的不幸,生它的气,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感觉吧。叶藏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所有的挣扎都是真实而痛苦的。但是,在外人眼里,却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做作。即使走过那段路回头看,也会骂自己傻。但我也知道走出来有多难,有多黑暗,有多无助。
很遗憾,叶藏没有和这个世界讲和。叶藏终于后悔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做了这么多努力,他发现自己终究做不了一个正常人,灵魂依然无法救赎。更悲剧的是,这不是别人的错,而是他自己。他的灵魂有问题,很难修复。这无疑是最绝望的事情。就像完美主义者看到自己突然破碎的身体时的悲痛。他没有勇气,找不到融入这个世界的方法。
而我,作为一个曾经的病人,现在的WINNER,无法以更大的善意去理解和关心叶藏,有点冷漠,这也是我的悲哀。但我很庆幸,有时候冷漠也是我性格的一部分。我坦然接受,并不以此为耻。毕竟我只是人群中的俗人。
愿所有迷茫的人,立志做自己,都能与世界和解。幸福生活。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22
“我这一生,尽是无耻之事。”日本三大无赖派代表作家之一太宰治在自己生前留下的最后一部巨作《人間失格》第一手札的第一行如是写到。
原文的标题,「にんけんしかっく」,直译过来浅显易懂——失去作为人的资格。不管怎么看,这似乎都是一部不会令人感到心情愉悦的作品。然而事实也正是如此。但文中所反应出来的,真真切切存在着的,这人世间最阴暗的一面,确实那样的真实又那样的令人痛心疾首。也正是因此,我才被它深深打动。
与其称之为故事,其实更接近于确实发生过的,作者本人的自传体小说。在他自杀逝世那天,第三手札的完成似乎也在冥冥之中暗示着他的未来——看不见光明与希望的黑暗的漫漫长路。
故事的男主人公大庭叶藏,从幼年开始便体弱多病,却异常聪颖。常年卧病在床,仍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或许正因此,他似是拥有着比同龄人更加成熟的心灵——或许称其为所谓“世俗的圆滑”更为恰当,从记事起就不曾有过丁点的童真,为取悦他人而活着,傀儡般不掺杂丝毫情感。“对讨厌的事不能说讨厌,而对喜欢的事,也是一样,如同战战兢兢地行窃一般,我只是咀嚼到一种苦涩的滋味,因难以明状的恐惧感而痛苦挣扎。”这是怎样一种常人不得而知的苦楚与无奈,复杂的“人情世故”过早地将这副幼小的身躯吞噬殆尽,用不再单纯的烟尘将他深深埋葬。不敢把自己所爱告诉他人,畏惧因此招来的那些厌恶而挑剔的目光。这使他恐惧,对人类感到深深的恐惧。或许他曾存一丝幼小而无力的单纯,却被生存的紧迫感无情掐灭。也正是因有些这样黑暗的童年,为叶藏短暂而跌宕起伏的一生埋下了伏笔。
青年时期,考上东京高中的叶藏,在这里的画室遇见了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人——堀木正雄。沾染一身恶习的堀木试图将只倾心于读书的叶藏拉入地狱,而叶藏对这所谓“朋友”根本不屑一顾,权当陪他玩玩而已。未曾料到,日复一日的花天酒地,竟真使叶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吃喝嫖赌抽,每天都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也因一时兴起,叶藏随他加入了一个叫做“共产主义读书会”的秘密研究会,自此竟一次不落地积极参加着每一次的活动。对他而言,偷摸着从事“违法”行为的`刺激所带来的快感,是其它活动无法给予的。在他的内心深处,终有一层对人类深深地恐惧,隔阂了他与人类最真实的交流。
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忙碌致使叶藏的身体也开始吃不消。这是他第一次想要***。在银座的酒吧里,穷困潦倒的叶藏受到了一位女招待的恩惠,两人的忧郁颇有几分相似。同居两夜后,叶藏不假思索的同意了她殉情的请求。某日夜里,两人一块儿跳进了镰仓的海面。然而——女人死掉了,叶藏却得救了。对叶藏来说,这是人生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这是他人生中最黑暗也最波澜起伏的后半期。因为殉情事件的发生,家里与叶藏几乎断绝了关系。无法忍受势利的束缚,他从那个号称是父母老朋友的,每月克扣家里寄来的生活费的男人家逃了出来。被称为所谓“朋友”的堀木,面对叶藏的求助却是那样不耐烦,唯有在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才肯答应着做些什么。也正是这时,叶藏的人生中出现了第二个对他影响深远的女人——漫画杂志编辑静子。鬼使神差,两人同居了。尽管静子是一个有些一名五岁小女孩的单身妈妈,但小姑娘也十分乐意地唤叶藏为“爸爸”。通过画漫画赚取的稿费,马上又被叶藏挥霍一空。有时他甚至还会拿静子的衣服去典当买酒喝。醉醺醺地回来时,却听到母女俩的对话,是那样的融洽幸福。想着自己就这样夹在她们之间,是何等的罪过。
“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会被幸福所伤。”叶藏曾经有过这样的念头,或许这一次又直击了他的软肋。关上门,他再也没有走进那个家。他畏惧人类,甚至畏惧幸福。怕失去,怕伤害,怕一切的未知。就这样畏缩着匍匐着隐藏在这世间,苟延残喘地吸取着仅剩的空气,对那时的他而言已足矣。
他也曾试图扼住命运的喉咙,也曾不甘屈服地将厄运打倒在地,寻找自己的幸福。终究却还是未能敌过笼罩着他的黑暗的重重一击。
他爱上了香烟铺老板的女儿良子,并誓要与她缔结婚约。当生活开始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他没料到,更加巨大的痛苦正要将他重新卷入绝望之中。良子那对人过分纯洁的信任,吸引了叶藏,却也因此招致不幸,以致竟在自家受到玷污。然而相比之下,良子对人的信赖受到玷污,更加令人心痛。无论何时,高尚而纯洁的品质都是万分难能可贵的存在。从此良子对他战战兢兢,甚至连说话都会使用敬语。叶藏不禁扪心自问,难道纯真无瑕的信赖之心真的是罪恶之源吗。至此,他对这种唯一值得依傍的美好品质也产生了疑惑,一切的一切都变得越发不可理喻。吸烟,酗酒,甚至沉溺于药品之间,都将他拉入更深一层的地狱。
终于,他被所谓的亲人朋友安置在了东北海边温泉边上的茅草屋中,陪伴他的只有一个红色头发的丑陋的女佣。此时的叶藏,更似一具空壳。
在所谓人世间摸爬滚打至今满目疮痍的他,唯一愿意视为真理的,或者说是对他遭遇的一种自我安慰——“一切都会过去的。”曾经拥有一切又失去一切的他,这样坚信着。
“如今的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不知是叹息还是庆幸,能够发出这样感慨的叶藏,在他二十七年的人生之中,历经了过多的沧桑。
大庭叶藏,在面对捉摸不透的现实人类社会时选择了极端另类的生活方式,表现出的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或许令许多人无法理解。或许他的灵魂是软弱的,但骨子里是一个真实而充满理想的,永远的少年。他用心中忿忿表达了对真实幸福的向往与追求。然而社会就是如此不公,越是期望反倒越是事与愿违。叶藏看似圆滑的人生早已将他柔弱的内心践踏得千疮百孔,鲜血淋漓。可他永远面带着微笑,将那颗受尽折磨的心隐藏在身后,以最温柔的自己面对周围的人。
正如小说中酒店老板娘所说的最后一句话——
「我们认识的小叶,个性率真,幽默风趣。只要不喝酒,不,就算喝了酒……也是一个像神一样的好孩子。」
也谨此,献给我心中那位堕于人间的神灵——大庭叶藏。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23
《人间失格》是一本放在书架上很久的书。翻了几页之后,我就深深的郁闷了,再也没看过。直到前几天弟弟说在读书,刚成立了读书小组,然后和这本书重逢。
坦白说,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并不是在读叶藏的故事,而是在回顾和分析自己的过去。这个过程很痛苦,也很艰难,但也很刺激,也很快乐。于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问自己: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过去?如果你有过一段默默无闻的孤独时光。
叶藏生长在一个老式的农村家庭。“大家板着脸吃饭,就成了仪式。全家人,最小的和最小的,一日三餐,在规定的时间内聚集在暗室,有条不紊的安排饭菜。即使没有胃口,也要低着头,一声不吭地嚼着饭。”如此压抑的气氛使他对用餐时间充满了恐惧。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孩子。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让萧也藏族如此敏感,充满恐惧和渴望与他人交流。也许是因为他生来体弱多病,生来郁郁寡欢,很少与人接触,这让他只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为监狱画画。天性善良的生命的开端,在他从书本上学到的绝对正确和错误中给自己套上了枷锁。当他看到这个世界和他所想的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的时候(比如看到成年人的虚伪若无其事),他的价值观开始动摇,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对的,才是正常的。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他一方面鄙视道德要求高尚的世界,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的畸形,渴望融入这个世界。潜意识里,他想成为一个俗人。而不是活得那么苦那么惨。有相当一种自负,大家都喝醉了,我一个人醒来,但这只是他的想法。
如果用一个词来评价叶藏,那就是“乱”。像叶藏这样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敏感,偏执,blx,害怕伤害,极度害怕人际关系,以至于在处理的时候害怕,自我认同感低。但是,面对一个与自身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世界,有些人选择了极端对抗,可想而知,他们已经打得头破血流;叶藏选择了伪装自己,讨好别人,努力做一个能融入世界的正常人。正是这种伪装和偏执,让他始终置身于世,每天挣扎的灵魂难以救赎。苏格拉底说,认识自己真的是人生最重要的话题。叶藏,可悲的是,不能客观的认识自己,也不能客观的认识世界。他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饿不饿。他的一切都取决于别人的喜欢和要求。可怜,可悲,可悲。
但是我曾经有过这样的艰难。只是我选择了对抗,固执己见。现在看来,年轻的时候多一些磕磕碰碰不一定是坏事。如果不残忍,就无法顿悟。如果你一直像叶藏那样装模作样,逞强,总有一天会不知所措的。徐和叶楚有过类似的经历或心路历程,读书笔记,所以我在读书笔记的过程中很理解他,但我不可能同情他。哀悼它的不幸,生它的气,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感觉吧。叶藏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所有的.挣扎都是真实而痛苦的。但是,在外人眼里,却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做作。即使走过那段路回头看,也会骂自己傻。但我也知道走出来有多难,有多黑暗,有多无助。
很遗憾,叶藏没有和这个世界讲和。叶藏终于后悔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做了这么多努力,他发现自己终究做不了一个正常人,灵魂依然无法救赎。更悲剧的是,这不是别人的错,而是他自己。他的灵魂有问题,很难修复。这无疑是最绝望的事情。就像完美主义者看到自己突然破碎的身体时的悲痛。他没有勇气,找不到融入这个世界的方法。
而我,作为一个曾经的病人,现在的WINNER,无法以更大的善意去理解和关心叶藏,有点冷漠,这也是我的悲哀。但我很庆幸,有时候冷漠也是我性格的一部分。我坦然接受,并不以此为耻。毕竟我只是人群中的俗人。
愿所有迷茫的人,立志做自己,都能与世界和解。幸福生活。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24
作为私小说类型作,或者作为无赖派代表作,它是成功的,并且当首推。作品悉数采用第一人称,强调主我表现,抛开宏观架构,单从叙写身边生活琐事和人物心理活动出发,披露生活的不安与生存的危机。色调阴郁、颓废,多数展现人性不堪的一面、生活破落的一面。
出彩的是,作者在人物心理的刻画上,尤其细微到位。比如《维庸之妻》、《蟋蟀》、《皮肤与心》三章,借女性口吻叙事、抒情、剖白、袒露内心,丝毫不牵强附会,足见作者敏感心细,对人物的观察揣度出神入化。
虽说作品不谈时代、不谈政治,但我还是从中感受到了人物所经历的战争的伤痛,以及浓浓的思乡之情。有一种愁,它是私人的,也是家国的.,“乡愁”隐藏在字里行间,成为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叶藏轻轻点头,同意回乡疗养,还是维庸之妻慨叹昔日的井头公园不再,池塘小鱼儿哪里去了?亦或是多情编辑想一斩情丝,回家置办个小屋和妻儿安度晚年,无不藏纳着他们对故乡明明灭灭、闪闪烁烁的眷恋。离乡的人都想回去,单纯的童年,淳朴的故里,简单的人事,方能最有效地治愈灵魂最深处的伤痛。可惜啊,一场战争,故乡不再是原来的故乡了;一场离别,我们不再是曾经的我们了。
撇开作品,说人。太宰治其人,格局不大。不是说情感消极就格局不大。作品可见人品,人品决定选择,他会自杀,是看不开、想不透。比他苦的人多了去了,但还是有人能说出“我们过去有过很多痛苦。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这句话。不过这和日本整个时代的精神氛围也有干系,“死是无限的活”,这种自杀情怀,攫住了不少敏感纤细的大文豪的心,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
如果大家生活难过了,可以选择吃一顿或者像村上一样去跑跑步,因为美食和运动都可以刺激多巴胺分泌。太宰治用作品告诉我们,一定离烟酒、女色远点,他们没啥作用,不过是使人堕落的触媒。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远离社交圈,“他人即地狱”,当你发现别人比你过得好的时候,你会更苦。
希望大家都快快乐乐地活,人生嘛,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能有二三件事暖得你会心发笑,足矣。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25
生而为人,我感到很抱歉。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我竟喜极而泣,我不知道为何,只觉得身上每个细胞的液体都要涌出来,心脏某个地方像是被人揪住,狠狠地扯了扯。
或者,我应该说:啊,神,终于有人懂我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太宰治这个日本作家,反正之前我从来没听说过,村上春树,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这些日本作家倒是觉得耳熟。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一本描述太宰治生平的书,封面上弯弯曲曲,极度扭曲地写着:生而为人,我感到很抱歉。当时,我就哭了,无力感从心底钻了出来,莫名其妙的,我有一种预感,这个人是跟我一样的。
后来,经历了高考,经历了分离,两个星期前,不经意在图书馆又偶遇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似乎是最近动漫文豪野犬火爆的原因,太宰治又被挖出来,与动漫中太宰幽默风趣的形象不一样的是书中叶藏酗酒,颓废的形象。不过如果你看懂动漫的话,或多或少也能get一点现实中太宰的影子,这就不是我所说范围了。
如今,看过《人间失格》的人几乎认为这本书的主人公其实就是太宰治本身,也有此书是太宰治自传的说法。
花了两个星期,我才把《人间失格》读完,不是说我读得慢,而是我认为这本书需要细品。我读《人间失格》是本合集,里面除了本来就有第一,第二手记,还收集太宰几篇短篇小说和他个人对世事以及作者与读者的看法。比如维荣之妻,东京八景这两篇短文,我个人认为跟《人间失格》颇有同工异曲之妙。读完这两篇,你会更加了解主人公叶藏的悲哀,也会更加明白为何作者太宰自杀的命途。
有些父母了解过人间失格的意思,丧失作为人的资格,不让孩子们去读有关太宰治的书籍(《人间失格》是其代表作),除却《奔跑吧梅勒斯》。但这个是官方给出的意思,是否代表太宰本人真正理解,就无从所知。不过从太宰生前曾经自杀过五次,似乎从某一角度说明他认为自己已经丧失作为人资格的说法。其实大家没必要太过于纠结《人间失格》的.含义,担心这是不正确的阅读,而有不正确的世界观。虽然这本小说代入感很强,但是如果没有真正承受过叶藏的经历,还要是彻彻底底的,就不会受太大的影响。(特别感性,心理本身有阴影的除外)
恰恰相反,我认为,读完《人间失格》后,对人类某些行为会有一定的反省,然后跟木心先生一样发出感叹:原来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啊!对的,生而为人,我感到很抱歉,不止是失去做人的资格,还有这人间已经到处是虚伪欺骗了,压抑和无奈已经慢慢堆满心头了,而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仍旧浑浑噩噩,终日不知梦为鱼。“我实在走投无路了,如同阮籍穷途之哭,其实哭也解决不了问题,唯有死才能得到解脱。”我理解中太宰应该是这样的无奈与痛苦的。
那以上提到的人类某些行为具体指什么呢?在这里,我就说说《人间失格》到底说了个怎样的故事,希望面前的你稍稍能体会。
主人公大庭叶藏,生于一个家风严谨的日本家族,从小他便发现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样。叶藏以为天桥复杂的结构是为了让车站像国外的游乐场那样妙趣横生,地铁的建造仅仅是觉得坐地下的车比坐地上的车更有趣。但实际上,公共设施的诞生都是为了方便人类活动。“不吃饭会死的,”在他眼中,这无疑是一种恐吓。由此他得出一个结论:我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我的幸福观和世人的风马牛不相及,我很不安。看吧,我们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头脑古怪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所以为了讨大人们的喜欢,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扮演小丑来逗笑。
故事开始了,面具一旦戴上,叶藏再也摘不下来,他必须收起自己所有的意愿,去当家人、仆人以及同学的笑料。然而假的永远真不了,他被识破了,为了掩饰,他又必须哄好这个拆穿者。假装对他好,假装关心他,安抚他,颤栗度过初中后,认识同为画画的学生堀木。后来一步步跟着堀木堕落,因为整天戴着面具做人太辛苦了,所以叶藏不得不用酒精麻醉自己,用女人安抚自己,他有时觉得自己真该***,做爱醒来又觉得自己无能为力,连画画都丢掉了,肉体都拿去卖了,靠女人生活。酗酒,做爱,吸毒,要整天为金钱奔波,虽然后来叶藏最后一任妻子良子出现了,但还是拯救不到他,因为良子被歹心的商人玷污了。叶藏是如此与这个虚伪的世界格格不入,他正深处在人间的地狱中。正如后记老板娘所说的:我认识的小叶非常坦率,也十分机灵。要是他不喝酒的话……不,就算是他喝了酒,也依然是个像神一样的好孩子。
我不知道面前的你对此有何看法。我从来没觉得《人间失格》在描述一个悲伤的故事,它只不过借一个受害者的口吻来讲述人类的丑恶,自私自利,好逸恶劳……同样,我也不觉得现实的太宰治是个带坏头的作家,他只不过自杀了,去寻求解脱,但更重要的是他终于能替自己做一回选择,终于不用带着面具生活。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感受:我为什么要活着?来到这个世界我能做什么?《人间失格》问的就类似这样的问题,但我不希望面前的你选择跟太宰治一样的道路,逃避残酷的现实与自身的力量不足,须知存在就是合理,倘若不能轰轰烈烈地干一番失业,也可以堂堂正正做一个普通人。
因此,回到开头那句话上,对于“我很抱歉”,我更倾向于我个人理解,是对世间虚伪混乱的人类行为的无奈和痛惜,是站在局外人角度,我没办法改变这个世界,没办法拯救你们,我感到很抱歉。
还有一点要提到的,这本小说写于日本战后时期,也不排除作者太宰治有忏悔的思想。
总之,这是一本需要带着自己坚定价值观阅读的书籍,毕竟里头描述着大量作者心理独白,不乏灰暗颓废之感,而且读者很容易不知不觉深陷剧情之中。但是,它带来的自省的价值也不容小觑,既然选择这本小说,相信各位也会有一定的思考与判断的能力。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26
“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会被幸福所伤。”这是主人公叶藏一生的写照,也是作者太宰治的人生所感。
在序章中,三张男人的照片,也就是叶藏三个不同年龄的缩影。从强颜欢笑到矫饰轻薄,最后是而无表情的“死相”,正是叶藏极力迎合社会却最终失败的一生。叶藏在世人眼中是奇怪的,和世俗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不会拒绝,对讨厌的事说不出讨厌,对喜欢的事也总是偷偷摸摸,可以说已经丧失了二选一的能力。小时候为了逢迎自己的父亲,他撒谎说自己喜欢小狮子,但是也许人不必声嘶力竭的讨好众人,相互欺骗的人们之间毫发无伤,并且使得双方更加愉悦,“世人”这种生物就浑浑噩噩的过完每一天。而“我”为了讨好众人,弄些滑稽的动作和故事,这可以说是叶藏对人类最后的求爱,但是得到了所有人的爱戴。表面是笑脸相迎,心里头却是在拼死拼活的为世人提供最周详的服务。
我们都是在时时刻刻伪装着自己,可是自己的面具被揭穿后只剩下恼怒以及报复。但是世俗不就是建立在伪装的基础上吗?知道某一天,我们已经分不清到底是面具还是自己的本心时,我们就被社会所同化,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长大”。可是,我们自己真正顺心了吗?道教所言无为而治,顺心从欲,以和节之,如今的我们一出生就是活在别人的世界中,戴上世俗的枷锁,从小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上学后又被告知是“最差的一届”,于是我们从小时候开始戴上虚伪的面具,哄骗这个世界,同时骗过了自己。
直到有一天,我们被这张面具压垮,于是情绪崩溃,宣泄。“对人类极度恐惧的人,反而比任何人都渴望见识妖怪的可怕。”因此,梵高,毕加索意识中的妖怪真正的出现在了人类社会。我们看见了地铁站有人失去理智踢铁门,很多人都嘲笑他们。可是压力这种东西,只有自己亲身所受,才有所感。“愈是恐惧,愈要战胜它。”说出来十分容易,但是能够做出来的,往往都是有大毅力的人。
叶藏在落魄的时候侵犯了崛木的利益,于是朋友丑恶的嘴脸一瞬间表现出来,“在这样下去,世人可不会饶恕你”,一瞬间,人性的自私完全展露出来,受人责备或怒斥时,或许没有人能保持好心情。但是人们怒不可遏的脸上,有着比狮子,鳄鱼,巨龙更加可怕的动物本性。“寻常时候,他们似乎会将这本性刻意隐藏,但一有机会,人类可怕的真面目就会在愤怒中不经意间暴露出来”。任何事物都有着两面性,但处于愤怒的人,会将这种事物的正确性灌输给你,使得你强迫接受他的观点。而等到愤怒消失,也就是叶藏所说的“将本性隐藏”后,这时他们会告诉你,他所说的有些许绝对,可是愤怒的人对别人的伤害也并不是“对不起”能够弥补的。
接济叶藏的静子有个五岁的女儿茂子,在叶藏与社会上尔虞我诈做了一天斗争后,成为他的心理依靠。茂子一直以来叫叶藏“爸爸”,有次聊天问茂子:“你会向神明祈求什么呢?”茂子回答:“想要一个真正的爸爸。”这让叶藏头晕目眩。人的真实本性到底是什么?人总是有种错觉就是将别人看的特别透彻,可是有时候只是表象罢了。“原来他们并没有把我当做一个真正的人。在他们眼里,我仅是一个连死都不配的蠢笨怪物,即所谓的行尸走肉。他们无非利用我达到快活的`目的罢了。”昏暗的霓虹灯下,人性的丑陋和虚伪,无可遁形。这个渴望爱又不懂爱的“胆小鬼”,被人性的扭曲活生生磨灭了一个人。
世界上许多痛苦都发生在他的身上,强颜欢笑的他奉承他人,矫饰轻薄,生活却逼迫他生不如死,遭受佣人的毒打,来自家族的轻视,他喜欢的女子被玷污,然后又染上毒瘾。一次次的打击使得他看清这个吃人的社会,他说:“如今的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一切都会过去的”。
对的,我们生活中所谓的痛楚,一切都会过去的。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勇敢大方的前行。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27
如果说有哪一部书可以让人感到深深的压抑,如同被鬼压身一样,喊也喊不出来,动也动不了的恐惧,《人间失格》绝对可以排进前三。人间失格的色调是暗淡无光的,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力感,以至于竟然不能一口气读完,我必须要歇一歇,缓一缓,带给自己的冲击实在太大。读书最怕的是和作者产生共鸣,因为那样你一下子就陷进去了,无法自拔!
小时候的叶藏是一个心思很重的孩子,太早的成熟使他有着同龄人所没有的敏感。虽然生活在所有人中间,但是给人的感觉确实离群索居的,与周围的人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在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他的`幸福观与这世上所有人的幸福观都大相径庭,并为此而彻夜难眠痛苦呻吟走火入魔,这种状态,在其他人看来或许是离经叛道的,一旦他表露这种想法的话,大概会被人当做精神病人送进冷冰冰的医院吧。
他决定扮演一个小丑,来掩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来取悦这世上所有的人,自己的亲人朋友,自己的老师同学,乃至周围的各种形形色色的所有人。读到这里,心真的很难不痛,这本不是一个孩子应该承受的!不知道他的这种想法从何而来,消极悲观,你可以赋予他所有你能想得到的负面词汇,这或者已经注定了叶藏以后生命的悲剧。我们无法去同情叶藏,因为你一旦开始同情,便代表着你开始思考,思考过后,你会骇然发现,你与叶藏并无不同,每天都带着一张假面具,过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日子,无时无刻不在看着别人的脸色过日子,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无时无刻不活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累不累啊……
长大后的叶藏越发的颓废,逃课、酗酒、抽烟、娼妓,糜烂的生活像极了我们眼中坏小子的形象。他陷得越来越深了,终于在某一天,与常子一起跳入了冰冷的河水中,常子死了,叶藏还活着,只是这种活着真的是叶藏所需要的吗?行尸走肉一般卑微的活着……除了压抑,还是压抑,找不到别的形容词更能形容读人间失格的感觉。
与其说人间失格是太宰治最后的遗著,不如说这是他留给这个冷冰冰的世界的遗书更合适。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藉大庭叶藏的独白表达他的人生与思想:「信赖是罪吗?」「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不论怎麼做,做什麼,都只会徒劳无功,只会让人觉得更差耻吧了!」「苟活著就是罪恶的种子!我的不幸,是无力拒绝他人的不幸。一旦拒绝,不论对方或是自己心裏,永远都有一道无法弥补的白色裂痕。我被这样的恐惧胁迫著。问问老天:不抵抗是罪吗?」
非常沉重的独白,是人生绝望的极致。太了解人生,也就绝对悲观。这也许就是太宰治的成就,也是他的悲剧。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卑微而自由,这是叶藏或者是太宰治的选择。与他相比,我还是更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做一个幸福的人,关心粮食和蔬菜,关心每一个关心我的人!即便生活有着再多的不如意,依然选择勇敢的活下去,活下去,才是生活!人间失格,读过便相当于一次心灵的洗礼,洗礼过后,依然要重复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并告诫自己,要好好的活……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28
“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会被幸福所伤。”这是主人公叶藏一生的写照,也是作者太宰治的人生所感。
在序章中,三张男人的照片,也就是叶藏三个不同年龄的缩影。从强颜欢笑到矫饰轻薄,最后是而无表情的“死相”,正是叶藏极力迎合社会却最终失败的一生。叶藏在世人眼中是奇怪的,和世俗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不会拒绝,对讨厌的事说不出讨厌,对喜欢的事也总是偷偷摸摸,可以说已经丧失了二选一的能力。小时候为了逢迎自己的父亲,他撒谎说自己喜欢小狮子,但是也许人不必声嘶力竭的讨好众人,相互欺骗的人们之间毫发无伤,并且使得双方更加愉悦,“世人”这种生物就浑浑噩噩的过完每一天。而“我”为了讨好众人,弄些滑稽的动作和故事,这可以说是叶藏对人类最后的求爱,但是得到了所有人的爱戴。表面是笑脸相迎,心里头却是在拼死拼活的为世人提供最周详的服务。
我们都是在时时刻刻伪装着自己,可是自己的面具被揭穿后只剩下恼怒以及报复。但是世俗不就是建立在伪装的基础上吗?知道某一天,我们已经分不清到底是面具还是自己的本心时,我们就被社会所同化,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长大”。可是,我们自己真正顺心了吗?道教所言无为而治,顺心从欲,以和节之,如今的我们一出生就是活在别人的世界中,戴上世俗的枷锁,从小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上学后又被告知是“最差的一届”,于是我们从小时候开始戴上虚伪的面具,哄骗这个世界,同时骗过了自己。
直到有一天,我们被这张面具压垮,于是情绪崩溃,宣泄。“对人类极度恐惧的人,反而比任何人都渴望见识妖怪的可怕。”因此,梵高,毕加索意识中的妖怪真正的出现在了人类社会。我们看见了地铁站有人失去理智踢铁门,很多人都嘲笑他们。可是压力这种东西,只有自己亲身所受,才有所感。“愈是恐惧,愈要战胜它。”说出来十分容易,但是能够做出来的,往往都是有大毅力的.人。
叶藏在落魄的时候侵犯了崛木的利益,于是朋友丑恶的嘴脸一瞬间表现出来,“在这样下去,世人可不会饶恕你”,一瞬间,人性的自私完全展露出来,受人责备或怒斥时,或许没有人能保持好心情。但是人们怒不可遏的脸上,有着比狮子,鳄鱼,巨龙更加可怕的动物本性。“寻常时候,他们似乎会将这本性刻意隐藏,但一有机会,人类可怕的真面目就会在愤怒中不经意间暴露出来”。任何事物都有着两面性,但处于愤怒的人,会将这种事物的正确性灌输给你,使得你强迫接受他的观点。而等到愤怒消失,也就是叶藏所说的“将本性隐藏”后,这时他们会告诉你,他所说的有些许绝对,可是愤怒的人对别人的伤害也并不是“对不起”能够弥补的。
接济叶藏的静子有个五岁的女儿茂子,在叶藏与社会上尔虞我诈做了一天斗争后,成为他的心理依靠。茂子一直以来叫叶藏“爸爸”,有次聊天问茂子:“你会向神明祈求什么呢?”茂子回答:“想要一个真正的爸爸。”这让叶藏头晕目眩。人的真实本性到底是什么?人总是有种错觉就是将别人看的特别透彻,可是有时候只是表象罢了。“原来他们并没有把我当做一个真正的人。在他们眼里,我仅是一个连死都不配的蠢笨怪物,即所谓的行尸走肉。他们无非利用我达到快活的目的罢了。”昏暗的霓虹灯下,人性的丑陋和虚伪,无可遁形。这个渴望爱又不懂爱的“胆小鬼”,被人性的扭曲活生生磨灭了一个人。
世界上许多痛苦都发生在他的身上,强颜欢笑的他奉承他人,矫饰轻薄,生活却逼迫他生不如死,遭受佣人的毒打,来自家族的轻视,他喜欢的女子被玷污,然后又染上毒瘾。一次次的打击使得他看清这个吃人的社会,他说:“如今的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一切都会过去的”。
对的,我们生活中所谓的痛楚,一切都会过去的。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勇敢大方的前行。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29
我开始对这个世界放下戒心,慢慢的发现他其实并没那么可怕。
书中写的是一个人从小就努力的去讨好别人,不惜做自己不喜欢甚至厌恶的事,慢慢的使他走向了毁灭,在文章中作者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之中。其实在书中的一些情节也像一面镜子反映了我们现实中的生活。
虽然书中写的叶藏过的是充满可耻的一生,但是在他自我否定的过程中,也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这本书中承载了作者的一生经历与思想,书中的叶藏,既不能理解女人心的浅薄,又不断被朋友利用,却认为妥协退步才是活下去的方法,甚至为了混迹世间学习人性的种种卑劣。
其实我认为叶藏的一些做法虽然让他走向毁灭,但是他的做法却不是无缘无故,而是为了迎合,为了更好的去和别人相处,虽然“人们”都在说要做好自己,无关别人,但是谁又能真正的不在乎别人呢,所以作者在做一些“人们”所不认同的事的时候,应该错的不是他,而是整个世界。
在最后我看到了一个真实而又充满理想的“永远少年,”以及对幸福人生的执着和美好社会的热切向往。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30
曾经下载过这部电影,但是没怎么仔细看。现在看到原著,觉得写的真是好。形式上类似于《狂人日记》,但是这部小说是自传色彩的,和太宰治的经历密不可分,札记就像真的作者写照。
不太懂得是主人公抛弃了社会,还是社会抛弃了主人公。他从小对社会、对人们感到害怕,彻底的逃离是不可能的,所以耍宝以掩饰自己,以免让人们发现这个异类。他的早熟是显而易见的,甚至不乏有些真知灼见。早熟的人与世界格格不入,他发现了人们之间的欺骗,而且越是欺骗的好越是被人称为完美的人。对于年少的人来说,这大概是个可怕的发现,因为知道了如果自己不能行使欺骗,那么就有可能在人们之间呆不下去。当然,我觉得这并不意味着太宰治自己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些,而是他长大后明了这些,再把这种看法注入到年幼的主人公心中去,为他今后的行为奠定基础。
人们称太宰治的文学为“无赖派”文学,如果只是就“无赖”的中文字面意思来理解,我觉得对于太宰治是不确的。我倒是觉得小说的人物有些存在主义文学主人公的意味。都明白了这个世界的荒诞之处,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大概也是消极的抵抗的,不反抗也是抵抗,要被社会抛弃,排除出人的行列。序言里说到的三张照片,可以看到全没有人间的.气息,脱离人间,脱离社会。或许看起来他是懦弱的,靠女人扶持,没什么出息。可是他年轻时画画,画自己是梵高式的“魔鬼”,而且以此自得,后来却没再画类似的画。这未尝不能说是他对自己的认识,最根底的是一个恶魔。但是一直没有爆发,虽然一直“祸害”着人间。他的一直酗酒,以及后来的药瘾,是对社会的逃离,还是对自己本性的压抑?
说起女人,完全可以看做是太宰治本身的翻版,他本人是帅的,电影里的主人公也是帅的,这一点对于女人的魅力是不能忽视的。另一点就是那种颓废的忧伤的气质,也对于女人们有吸引力,觉得有些神秘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颓废忧伤完全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不是表面化的,而是骨子里的,是从对于人生社会的思考而来的。他完全有机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成为一个社会上的普通人,但是如果是那样,就不会有多么吸引女人了。
有意思的是,札记的最后提到了他的父亲,觉得这一生好像是与父亲拔河一样。我们当然不能说这一切都是父亲造成的。但是父亲也有很重的影响。小时候的家庭环境,对于子女的不真正了解,都是塑造他的性格的原因。(男孩仇恨父亲:三岛《午后曳航》里小孩子的筹谋,父亲是敌人,是英雄的敌人。)但我不认为这就是一出性格悲剧,不能简单地划分。他看起来是被社会抛弃了,但是方方面面还是在社会中,即使成为一个“废人”。他思考到,“所谓的世人,也就是一个人”。单数复数的指称已经不足以概括这其中的关窍了。面对一个人的嘲笑和指责,与面对全部人们的嘲笑和指责没有什么两样。因为人们有这样的本事,“在互相欺瞒的情况下,居然双方都没有收到任何伤害,甚至几乎没有受骗的感觉”。大概所有的人早已融为一体了,只有主人公不是,所以他感到很“抱歉”。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31
没太看懂的书,作者想表达这个世界的无趣,每个人都带着面具,而他为了迎合别人总是做一些傻事来逗笑他人,被发现后又浑身不适。生存的意义是什么?人活在世上确实不易,又不能离开群体独自生活,又不想被他人打扰,按照别人的想法,被干预生活,一切都是未知数。
双方相互欺骗,却又颇为神奇地毫发不伤,相安无事,好像没有察觉到彼此在欺骗似的——这种显得干净利落而又纯洁开朗的`不信任案例,在人类生活中可谓比比皆是
世间。我开始隐隐约约地明白世间的真相了。它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争斗,而且是即时即地的争斗。只需要当场取胜即可。人是绝不会服从于他人的。即使是奴隶,也会以奴隶的方式进行卑屈的反击。所以,除了当场一决胜负之外,人不可能有别的生存之道。虽然人们口头上主张大义名分,但努力的目标毕竟属于个人。超越个人之后依旧还是个人。说到底,世间之谜也就是个人之谜。
瓦莱里说过,在行善时,必须随时心存歉意。因为没有什么比行善更刺伤人的了。
人活在这世上,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到处都有枷锁来束缚住你,哪怕是稍微动一下,也会冒出血来。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32
没太看懂的书,作者想表达这个世界的无趣,每个人都带着面具,而他为了迎合别人总是做一些傻事来逗笑他人,被发现后又浑身不适。生存的意义是什么?人活在世上确实不易,又不能离开群体独自生活,又不想被他人打扰,按照别人的想法,被干预生活,一切都是未知数。
双方相互欺骗,却又颇为神奇地毫发不伤,相安无事,好像没有察觉到彼此在欺骗似的——这种显得干净利落而又纯洁开朗的不信任案例,在人类生活中可谓比比皆是
世间。我开始隐隐约约地明白世间的真相了。它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争斗,而且是即时即地的争斗。只需要当场取胜即可。人是绝不会服从于他人的。即使是奴隶,也会以奴隶的方式进行卑屈的反击。所以,除了当场一决胜负之外,人不可能有别的`生存之道。虽然人们口头上主张大义名分,但努力的目标毕竟属于个人。超越个人之后依旧还是个人。说到底,世间之谜也就是个人之谜。
瓦莱里说过,在行善时,必须随时心存歉意。因为没有什么比行善更刺伤人的了。
人活在这世上,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到处都有枷锁来束缚住你,哪怕是稍微动一下,也会冒出血来。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33
“人是思考着的芦苇。”风吹过成片的芦苇荡,很美:无数纤细的芦苇随风摇动,还有一些却因为根系不深,成了飞舞在空中的絮花。
在这个世界上好像还算和平的时代中,科学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地向我们袭来,当人工智能可以如同人类一般去思维,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的地位是否就此丧失?我想,这一切的一切还得从螺旋的根源说起——人类的价值观与同情心。
很多人会认为,价值观是对于外界事物评价的思考体系,但这不尽然。我们通过对事物的评价来寻找自身在人类社会上的定位。而价值观的形成是日常生活的积累,是每个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同情心,可以说是我们与他人建立联系的心灵桥梁。看到电视上地震后受损严重的灾区,你会萌发出对他们的恻隐之心。“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他们都与我有关。”而当同情心升华到了一定的`高度,我们便将之称为伟大。
所以在我看来,价值观与同情心是拥有做人的资格的先决条件,作为一个人,我们可以不伟大,也不一定要做出什么杰出的社会贡献。做人最最重要的,是要有做人的意识,有活在当下的真实感。而不得不提的是,现代网络的大众普及在很大的程度上削弱了这种实感。
每天在微博,新闻上热议的事件不少,而地下的评论看多了,便会觉得千篇一律,仿佛一个机器模子中刻出来的,既无思考也无内涵,有时竟还会看到有人在在灾区照片下边评论:这照片拍得真具有艺术感,用得那款滤镜?如此现象比比皆是。这不仅是一种历史虚无感的体现,更是一种人性的悲哀,我们从古至今提倡的“真善美”为何会在这个人工智能时代如此缺失?也许,在担忧人类被机器取代之前,我们首先应该自省,自己是否有做人的资格,这资格指的不是更风在网上发发鸡汤文,刷刷存在感。而是用行动强烈地区分开人类与机器的界限,要证明人类的价值观与同情心是独一无二的,它们仍是被社会所需要的,被我们所需要的。
人间失格,希望这句警语可以永远深埋地下,成为警戒,提醒人们的标牌。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34
把每个明天当做世界末日,从现在起迈出第一步——题记。
初次听闻这本书,是在与朋友的一次闲聊之中,随后对这本书产生了浓浓的兴趣,边去书店买来了这本书,抱着极大的好奇心,翻开了这本书的第一页,细细品味……
“他曾在夏天在单件和服中穿上毛衣,只为搞笑;也行因为怕父亲扫兴而在半夜潜入客厅在父亲的本子上写上‘狮子’二字,只为不让父亲因自己而扫兴……”这一切的最终目的不过是为掩盖自己的忧郁和敏感,伪装成纯真无邪的乐天派,塑造成一个滑稽逗乐的.怪人。他对这个世界太过畏惧,认为世人比狮子、鳄鱼甚至恐龙都要可怕。他曾说过“面对世人,我总是怕到发抖”他太过敏感,太过小心翼翼,以至于最后被送进了疯人院。面对世人,他总是怕到发抖,而面对这个世界,他又何尝不是呢。
也许有人会认为太宰治不过是因五次自杀而出名的作家而已,或认为他的作品中传递的是使人愈来愈消极的负能量,可当你真正去品味他的作品时,才会发觉他以细腻的笔触写出了他的一生,一个使自己绝望的人生。当自己读过他的三五本书后才发现他的作品并不是以“罪”“恶”“罚”为主题创作,反而是以“爱”与“善”为主题创作。他写每本书的目的都不是为让读者致郁自杀,而是使读者反省其身、自我救赎,不落到与自己相同的下场。
“不要抗拒改变,这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事情,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在反复的变,反复的过程很容易让人变得低落和沮丧,然而你再低落和沮丧,人生还是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情的改变所包围着,就像是站在一台你没办法控制的跑步机上,时间、速度都不是你所能控制的,那我就选择跑的更从容一点,尽我所能的在这个被动的人生里争取一些主动,所以我很讨厌‘抗拒’这个词,很消极、很脆弱、很被动,如果我不能改变世界,好歹让我改变自己,遵从自己的选择。”在我眼中,《人间失格》或许就是在阐述这样一个道理。
当世人知道书中的叶藏被送入疯人院时,书外太宰治的生命也止于了他的第五次自杀,我想这或许便是最精彩的悲剧。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35
本来想再看一下名著《人间失格》的,却无意间在藏书馆里,查到同名的小说,把序看完了才发现并不是同一本书。所以这本书并不是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但还是一口气看完了,心情有些压抑。
那些生活在灰暗和阴郁里面的人,遭受迫害却无力反抗的人,除了像中学时代看完《悲伤逆流成河》那样感到悲哀和难过以外,我没有办法体会他们对生活深深地绝望。
并不是所有的率真和善良都会被温柔以待,却因为率真和善良,才会毫无防备地被伤害致唯有死才是幸福和解脱。看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面不时在想,有着怎么样经历或者创伤或者心理扭曲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却还是忍不住喜欢书里的大场和留加,极度地懂事善良和孤独,才会那么脆弱又敏感。当然我没有资格去评判书里任何一个角色,因为如今的他们也是被从前的伤害的造就的。就像张爱玲说的那样:如果你了解从前的我,你会原谅现在的我。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的一句话: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所以对于里面大多数人人性的极度扭曲,只是觉得唏嘘与悲哀。所以,在这个世界里生存,不要独善其身,只有不断地付之善意和感知善意,才能生啊!
书的前面一大部分我不大喜欢千寻单纯到近乎无知的样子,保护不了学生甚至没有一丝察觉,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一种冷漠吧。书的最后写千寻在大会上发言说:你们一定没有活着的感觉;你们迷失在大潮流之中,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比较有感触,就像最后回来的十几个学生,虽然后来能够觉知的人很少,但是至少还有人是清醒的。善恶原本不是对立的,每个人骨子里都有多重人格,每个人也都会行善都会做恶。所以不要从别人口中去了解一个人,因为一个故事至少有三个版本,你的,我的,和真的。
在工作过程中我常常遇到温暖的学生,他们让我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工作的意义,哪怕一句贴心的话,也会给我很多力量和快乐。当然,也会遇到一些小麻烦,我也并不恼他们,因为一定也有我没有做好的部分,只是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一句话:生而为人,都不亏欠,愿你善良。把矛头无止境对向别人的时候,事实上,自己一点都不会开心。解决问题远比加剧冲突更能让事情尽快好起来。
也许我们,所有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孤独,有的人因此更加强大,有的人因此抑郁。如果可以,尽可能地温暖身边的人吧,强大的人其实也有软肋,抑郁的人其实也有铠甲。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36
死生之事,于作家亦莫大焉。想象这样一个作家,一生以毁减生命为志业,从二十岁起五度自杀,终于在四十岁前了结生命;想象这样一个作家,毕生的写作都是以自身为蓝本,自传体式的回忆贯串文本;想象这样一个作家,生前毁誉参半,死去近六十年还被不断追忆,连忌日都成为节日。他就是太宰治,日本无赖派大师,在日本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并列战后文学的巅峰人物。最后一次自杀是在他三十九岁生日那天,所以从此在日本如果死生在同一天,就会被称之为"樱桃忌"。
文中的主角大庭叶藏大概就是作者的自传体。那个回首往昔,觉得人生充斥着耻辱的人。从小就在讨好身边的人,从不对人说"No",从不顶嘴,从不以理相争。不管是自己的父亲,母亲,兄妹或者朋友甚至是佣人,所有的事情都不懂得拒绝。
从小就对人类满腹恐惧,畏葸战栗,完全靠贬损自己,强装笑脸来拼死拼活的.为人类服务,命悬一线的服务,汗流浃背的服务。以至于成了搞笑的高手。不知不觉中已经变成了一个不说真话来讨好卖乖的孩子。很小,他就认为不公平是必然存在的,不懂倾诉,觉得那是枉费心机。只能对真相一言不发,默默忍受,继续搞笑。觉得世间的人们经常互相欺骗,却又颇为神奇的毫发无伤,相安无事,好像没有察觉到彼此的欺骗。"世间"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可怕之地,也绝非依靠"一决胜负"便可以轻易解决一切的场所。
那个茕茕孑然,郁郁寡欢的阿叶,最终像蟾蜍一样在世间活着,失去做人的资格,只能趴在地上缓缓蠕动。"生而为人,对不起"
他本出生于富贵人家,自带光芒,生来就很受人尊重,在家族也理应被重视,可是,在自己的贬损中,在不断的"讨好"中渐行渐远,光芒散尽。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芒,要学会聚光而不是散光。你的光芒越聚,你的能量越大。
很多人问,为什么我那么好说话,却没人把我当回事,为什么我待每个人都很好,却没人把我当真朋友。我说,你的问题在于太刻意,也太贪心。我们太贪心所有人的眼光,于是忘记了生而为人,也该知道谁是知心人,而谁是泛泛之交。聪明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冷热分明。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终于抛弃掉了别人眼中最糟糕的样子,开始棱角分明地活着。大概也应了那句话,我的时间宝贵,要浪费在喜欢的人身上才是。不好惹不是没教养,而是泾渭分明又彬彬有礼。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篇37
“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会被幸福所伤。”这是主人公叶藏一生的写照,也是作者太宰治的人生所感。
在序章中,三张男人的照片,也就是叶藏三个不同年龄的缩影。从强颜欢笑到矫饰轻薄,最后是而无表情的“死相”,正是叶藏极力迎合社会却最终失败的一生。叶藏在世人眼中是奇怪的,和世俗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不会拒绝,对讨厌的事说不出讨厌,对喜欢的事也总是偷偷摸摸,可以说已经丧失了二选一的能力。小时候为了逢迎自己的父亲,他撒谎说自己喜欢小狮子,但是也许人不必声嘶力竭的讨好众人,相互欺骗的人们之间毫发无伤,并且使得双方更加愉悦,“世人”这种生物就浑浑噩噩的过完每一天。而“我”为了讨好众人,弄些滑稽的动作和故事,这可以说是叶藏对人类最后的求爱,但是得到了所有人的爱戴。表面是笑脸相迎,心里头却是在拼死拼活的为世人提供最周详的服务。
我们都是在时时刻刻伪装着自己,可是自己的面具被揭穿后只剩下恼怒以及报复。但是世俗不就是建立在伪装的基础上吗?知道某一天,我们已经分不清到底是面具还是自己的本心时,我们就被社会所同化,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长大”。可是,我们自己真正顺心了吗?道教所言无为而治,顺心从欲,以和节之,如今的.我们一出生就是活在别人的世界中,戴上世俗的枷锁,从小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上学后又被告知是“最差的一届”,于是我们从小时候开始戴上虚伪的面具,哄骗这个世界,同时骗过了自己。
直到有一天,我们被这张面具压垮,于是情绪崩溃,宣泄。“对人类极度恐惧的人,反而比任何人都渴望见识妖怪的可怕。”因此,梵高,毕加索意识中的妖怪真正的出现在了人类社会。我们看见了地铁站有人失去理智踢铁门,很多人都嘲笑他们。可是压力这种东西,只有自己亲身所受,才有所感。“愈是恐惧,愈要战胜它。”说出来十分容易,但是能够做出来的,往往都是有大毅力的人。
叶藏在落魄的时候侵犯了崛木的利益,于是朋友丑恶的嘴脸一瞬间表现出来,“在这样下去,世人可不会饶恕你”,一瞬间,人性的自私完全展露出来,受人责备或怒斥时,或许没有人能保持好心情。但是人们怒不可遏的脸上,有着比狮子,鳄鱼,巨龙更加可怕的动物本性。“寻常时候,他们似乎会将这本性刻意隐藏,但一有机会,人类可怕的真面目就会在愤怒中不经意间暴露出来”。任何事物都有着两面性,但处于愤怒的人,会将这种事物的正确性灌输给你,使得你强迫接受他的观点。而等到愤怒消失,也就是叶藏所说的“将本性隐藏”后,这时他们会告诉你,他所说的有些许绝对,可是愤怒的人对别人的伤害也并不是“对不起”能够弥补的。
接济叶藏的静子有个五岁的女儿茂子,在叶藏与社会上尔虞我诈做了一天斗争后,成为他的心理依靠。茂子一直以来叫叶藏“爸爸”,有次聊天问茂子:“你会向神明祈求什么呢?”茂子回答:“想要一个真正的爸爸。”这让叶藏头晕目眩。人的真实本性到底是什么?人总是有种错觉就是将别人看的特别透彻,可是有时候只是表象罢了。“原来他们并没有把我当做一个真正的人。在他们眼里,我仅是一个连死都不配的蠢笨怪物,即所谓的行尸走肉。他们无非利用我达到快活的目的罢了。”昏暗的霓虹灯下,人性的丑陋和虚伪,无可遁形。这个渴望爱又不懂爱的“胆小鬼”,被人性的扭曲活生生磨灭了一个人。
世界上许多痛苦都发生在他的身上,强颜欢笑的他奉承他人,矫饰轻薄,生活却逼迫他生不如死,遭受佣人的毒打,来自家族的轻视,他喜欢的女子被玷污,然后又染上毒瘾。一次次的打击使得他看清这个吃人的社会,他说:“如今的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一切都会过去的”。
对的,我们生活中所谓的痛楚,一切都会过去的。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勇敢大方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