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新基础教育读后感

2024/06/03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新基础教育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新基础教育读后感 篇1

最近工作量有所减少,静下心来读了《新基础教育》一书,读后有了点心得感想,在此和同行们一起探讨,共同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成为了时代的主流思想。人文教育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尊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过去在传统应试教育下,老师说什么是什么,而如今, 教师要做的是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有些学生确实毛病太多,上课不专心听讲,回家作业马虎完成,甚至不做,可气又可恨,有时教育不听,还得请家长到校或上门家访,效果也不佳。这样的学生很难让老师爱起来。但从学生发展来看,从人的内心情感来看,他们也需要爱,而且,这些孩子更需要大家的爱。其实任何一个人成才都是发挥了他个体的优势而成材的。

仔细想想,学生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别人头脑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无论你是否喜欢不喜欢他,他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学生到学校学习是要以学习为主,但也不是抽象的学习者,他们会带来自己的情感世界。他们渴望得到好成绩 ,更渴望友谊、健康、美丽、进步、放松。然而在传统应试教育下,繁重的学习压力,把许多时间都挤占了,只留下学习、学习。这无形中违背了学生成长的规律。学生要有完整的生活世界,要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要有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他们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集生活、学习、审美为一体的完整的活生生的人。不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谈何发展呢?

在刚刚结束的半学期来,我也遇到了些问题学生,调皮又偷懒,我也曾悉心教育过,但效果不佳,年轻气盛的我就对其来硬的,恶狠狠地训斥他们,虽然有所效果,但我知道学生心里并不服气,在新学期里,我要做的是从各渠道收集和后进生交流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新基础教育读后感 篇2

在寒假休息的两周时间里面,我认真地阅读了叶澜老师的《新基础教育论》,这本书是叶澜教授积十多年“新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交互研究撰写而成的,是一部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全景式力作。全书有3大编共12章组成。第一编是“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社会基础论”,分别从“生存基础”、“世界变局”和“中国主题”三个层面作出阐述。第二编以“当代中国教育宏观变革论”为题,从宏观变革的反思和宏观变革的性质、人物、主体、策略等方面构建当代中国教育宏观变革的理论。第三编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重建论”,从中回溯了我国自1840年以来至改革开放前百年中国学校转型变革的历史,对当代中国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内涵、学校教育日常实践和管理实践的重建作了系统论述。

我分三个阶段来读完这本书。第一阶段:初读,采用圈点式阅读的方法,将好的字句划出,经典的'教育理念标记出来。第二阶段:详读,详细阅读文章,在每一章节中留下随笔。第三阶段:精读,特别经典的章节多次阅读,品味其中的精华,并撰写读书心得。

新基础教育在我校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这期间我有幸拜读了几本新基础理论书籍,也聆听了许多优秀教师在新基础理念下的研讨课。不断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实践。从“认同、接纳”到“实践、反思、重构”,都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足。

今年寒假我又一次学习了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书中的只言片语触动着自己的内心深处。叶澜教授数次强调着“教师工作直接面对的是生命,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教师的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

从导言中深深吸引我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不禁感触万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将有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会失去它的意义。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对师生来讲,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不仅仅是在教和学,不仅仅是在认识世界,不仅仅是在利用已有的文化资源,不仅仅是在围绕着书本转,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生命向着无限的可能性开放。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地在育人。

新基础教育读后感 篇3

利用假期阅读了“新基础教育"这本书,书中给了我很多教育实践中曾经历过,却未细细揣摩的教学真谛,我久久的徜徉在这片书海中,深深的懂得教书育人的不易,我们得时时反省自己,时时反思自己,才能将工作落到实处。

“新基础教育"理论提出的“三观十性”,以及“把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发展的主动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的“四还"目标等为教师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育活动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精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展学生上,而不是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是一种对教师的配合,而是看作对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创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叶澜教授在阐述新教育观念下的学生观时,认为新学生观就是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的学生观。这是教师在教育中努力探索的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逐渐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一教育行为产生的观念性前提。

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最关注的是生命的整体性和人的发展的能动性。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我很好地把每一个学生当作一个生命体了吗?回答是否定的。以前我们或多或少地存在把学生看作认知体,只要让他们认真学习,养成好习惯,在各式各样的考试中有一个好成绩,但并没有过多地考虑教育对于学生和教师生命成长的意义是什么。叶教授的文章让我真正开始认真思考:怎样的教育活动是最利于生命成长的?

首先我认为要改变我们教师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关注学生的表现,倾听学生的意见,开放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氛围,改变学生的发言方式,用“我有个建议”、“我还想补充”,真正还课堂于学生;其次做好自我反思,就是针对课堂中出现的种种弊端进行思考,然后确定在以后的.教学中该如何改进。出了问题,我不能只是一味的寻找学生的问题,也要反思自己。以前我认为只要上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踊跃,看起来热热闹闹,这堂课基本上就算成功了,就可以说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想法。真正意义上的好课,不仅要看这种表面的“活”,更重要的是学生从思维深处真正活起来,学生表面的“活”是基于他们经过理解而来的,而不是为了纯粹的表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不是一句简单的话。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特别仔细地去研读了其中第十章——班级建设改革,给我极大的触动。首先,叶老师对“班级建设”这一概念进行重新的界定。“新基础教育”是将“班级建设”作为一个完整的词来理解,用是指称学校中相对独立的实践领域,放在学校教育实践的总框架中来认识和研究。“新基础教育”把“班级”看作因学校行政划分而处于同一个班的学生组成的同伴群体。而“建设”是不断创造着班级内涵与个性的过程。“班级”与“建设”所构成的“班级建设”一词,不只是两个词的简单组合,而是作为有着内在关联、相互限定的复合概念来理解。“班级建设”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有关学生在班级中日常的社会生活质量提升型的建设;另一部分是有关班级集中进行的有主题、有设计的,具有专题性的班级活动系列的建设。只有真正理解了“班级建设”这一概念,才能明确“班级建设”是师生合作进行的教育实践,老师和学生是班级建设实践的共同主体。它和课堂教学相通,同样需要师生、生生之间的积极、双向的互动。由此也进一步提出了对班主任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去探究学生的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需求;研究、关注学生相关的成长;思考如何让学生提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如何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等一系列的核心问题。

其次,叶老师又从独生子女人格的健康发展问题、当代中国社会的未来公民养成问题及学生自我意识与成长需要的发展问题,分析了当前形势下班级建设的意义。的确,如今我们接触的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人都围着他转。父母的经济收入都很高,生活条件相当优越,在这么优越的环境中长大,他们更多的感受是他人为自己服务,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特点强。父母长辈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另一方面又无形中去溺爱孩子。这样的状态,如何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如何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素质人才?“新基础教育”向实验班主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就是改革现有班级管理状况,“把班级还给学生!”在“新基础教育”推广性研究过程中,又提出了“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的重建班级的口号。要让这一口号实实在在地融入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并非一件易事。

总之,通过对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论》的学习,对我的教育理念有了更大的提高。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平时要多进行理论的学习和提升,这样才能学到更先进的教育方法,才能更充分挖掘学生中的能源,积极鼓励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提高每位学生的服务、管理意识,使学校、班级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

新基础教育读后感 篇4

利用假期阅读了“新基础教育"这本书,书中给了我很多教育实践中曾经历过,却未细细揣摩的教学真谛,我久久的徜徉在这片书海中,深深的懂得教书育人的不易,我们得时时反省自己,时时反思自己,才能将工作落到实处。

“新基础教育"理论提出的“三观十性”,以及“把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发展的主动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的“四还"目标等为教师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育活动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精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展学生上,而不是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是一种对教师的配合,而是看作对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创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叶澜教授在阐述新教育观念下的学生观时,认为新学生观就是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的学生观。这是教师在教育中努力探索的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逐渐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一教育行为产生的观念性前提。

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最关注的是生命的整体性和人的发展的能动性。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我很好地把每一个学生当作一个生命体了吗?回答是否定的。以前我们或多或少地存在把学生看作认知体,只要让他们认真学习,养成好习惯,在各式各样的考试中有一个好成绩,但并没有过多地考虑教育对于学生和教师生命成长的意义是什么。叶教授的文章让我真正开始认真思考:怎样的教育活动是最利于生命成长的?

首先我认为要改变我们教师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关注学生的表现,倾听学生的意见,开放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氛围,改变学生的发言方式,用“我有个建议”、“我还想补充”,真正还课堂于学生;其次做好自我反思,就是针对课堂中出现的种种弊端进行思考,然后确定在以后的教学中该如何改进。出了问题,我不能只是一味的寻找学生的问题,也要反思自己。以前我认为只要上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踊跃,看起来热热闹闹,这堂课基本上就算成功了,就可以说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想法。真正意义上的好课,不仅要看这种表面的“活”,更重要的是学生从思维深处真正活起来,学生表面的“活”是基于他们经过理解而来的,而不是为了纯粹的表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不是一句简单的话。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特别仔细地去研读了其中第十章——班级建设改革,给我极大的触动。首先,叶老师对“班级建设”这一概念进行重新的界定。“新基础教育”是将“班级建设”作为一个完整的词来理解,用是指称学校中相对独立的实践领域,放在学校教育实践的总框架中来认识和研究。“新基础教育”把“班级”看作因学校行政划分而处于同一个班的学生组成的同伴群体。而“建设”是不断创造着班级内涵与个性的过程。“班级”与“建设”所构成的“班级建设”一词,不只是两个词的简单组合,而是作为有着内在关联、相互限定的复合概念来理解。“班级建设”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有关学生在班级中日常的社会生活质量提升型的建设;另一部分是有关班级集中进行的有主题、有设计的,具有专题性的班级活动系列的建设。只有真正理解了“班级建设”这一概念,才能明确“班级建设”是师生合作进行的教育实践,老师和学生是班级建设实践的共同主体。它和课堂教学相通,同样需要师生、生生之间的积极、双向的互动。由此也进一步提出了对班主任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去探究学生的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需求;研究、关注学生相关的成长;思考如何让学生提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如何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等一系列的核心问题。

其次,叶老师又从独生子女人格的健康发展问题、当代中国社会的未来公民养成问题及学生自我意识与成长需要的发展问题,分析了当前形势下班级建设的意义。的确,如今我们接触的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人都围着他转。父母的经济收入都很高,生活条件相当优越,在这么优越的环境中长大,他们更多的感受是他人为自己服务,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特点强。父母长辈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另一方面又无形中去溺爱孩子。这样的状态,如何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如何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素质人才?“新基础教育”向实验班主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就是改革现有班级管理状况,“把班级还给学生!”在“新基础教育”推广性研究过程中,又提出了“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的重建班级的口号。要让这一口号实实在在地融入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并非一件易事。

总之,通过对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论》的学习,对我的教育理念有了更大的提高。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平时要多进行理论的学习和提升,这样才能学到更先进的教育方法,才能更充分挖掘学生中的能源,积极鼓励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提高每位学生的服务、管理意识,使学校、班级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