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精选1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1
是镜子起皱了吗,刚取下来的耳环放哪了,姨妈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光顾了,声音怎么不清亮了,眼睛怎么也开始模糊了,晒晒太阳竟然睡过去了,半夜如厕不小心摔倒骨头碎了,吃的越来越少了,睡睡醒醒对昼夜没概念了,总闪过从前的事认不得眼前的人,死在医院或自己家,在抢救时或睡梦中,挣扎了很久或只疼了那么一下。终是能亲身确认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
有一天想到终会经历以上。如果此生未得意外青睐。
自身变老、他人帮助、从家庭到疗养院的转变、姑息治疗、善终服务、解释型医患关系、最后告别的勇气…书中的常识,是集慈悲、人道、人文、现代医学于一体的理论研究,可是实践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尤其是在当下国内的医疗大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的桎梏中,即使是一个从医多年惯看病、死的.老人,在面对自身遇到同样的问题时,本能的求生欲也可能使他做出错误的决定,而儿女明知不可却不加规劝的顺从,也只能是用孝敬为痛苦推波助澜,也同时深陷其中。
衰老和死亡,它们已经一前一后在路上。希望以后,不介意嘴角笑出的大括号,会选择住进疗养院,能和信任的医生成为朋友,看见后辈漂亮小姑娘会咯咯地说“像我”,偶尔数落一下坐在餐桌对面的老头儿,还是会嗔怪被玫瑰花刺扎伤了手,在一个晴日的午后,翻开年轻时的日记读一读,然后铺开纸张,平静地写下遗书。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2
终于听完了张大志先生的讲书,我的评价是:好!
这本书提出并解答了许多我们不愿意仔细思考的问题:人们到底该如何坦然面对(亲人或者自己的)衰老和死亡?好死真的不如赖活着吗?医疗的终极意义仅仅是为了延长生命吗?明知道时日无多,回天乏力,还有没有必要竭尽全力救治?如何才能做到有意义地活着和体面地离开?
以下是本书译者的精彩总结:
作者在书中主要讨论了三大话题:临终医疗、护理和养老。透过作者提供的一个个案例,读者可以看到美国人享受到的良好、充分的医疗,美国病人和医生的互动过程。作者对美国养老历史及现状的考察,让我们看到美国老年人普遍享有比较体面、舒适的老年生活。养老的社会化既保证老年人受到专业、可靠的照顾,又不增加儿女事务性的负担;类型多样、选择丰富的养老机构可以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医疗、生活、社交等方面的需求,而且这些机构还在不断地改进,往更人性化、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以我一个中国人的视角看,美国的医疗和养老状况令人艳羡。不过,作者写这本书可不是为了赞扬美国的成就,而是对美国医学界提出了严厉、深刻的批评——他认为美国医学界没有做好照顾临终患者和老年人的准备:医务人员对临终病人和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了解和关怀得不够,常常不关心治疗是不是符合病人的最大利益,即有意义地活着;他批评医生在明知治疗已经没有意义的时候,还在继续提供治疗方案,提供虚假希望,导致病人以非常不人道的方式死去,他认为这样的治疗很野蛮,是对病人的折磨。他描写的那些被过度、无效治疗折磨的病例是在“奢侈地遭罪”,读之令人不寒而栗。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3
这是一本关于衰老与死亡的书,让所有人恐惧的命题,这两者所带来的阴影同时也迫使人去思考终极的哲学问题:关于人生的意义、个人对于人生的期望、怎样取舍、怎样保留对于生命的控制。
即便在少年时期,衰老和死亡对于我们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无可避免地,我们几乎都经历过亲人离去的过程,有时候这过程甚至至为漫长,即便只是旁观,也能够隐约感受到那种痛苦。
在80岁之前,我外婆始终是整个家庭的掌控者,她独力支撑,一手带大了三个女儿,在女儿成人之前,她的收入就是家里的所有经济来源,她也习惯于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即使成年之后,她也习惯于按自己的要求规范女儿们的行为,甚至包括晾衣服的方式、换衣服的频率、吃饭的坐姿等,最喜欢给孙辈们讲的是二十四孝里割肉求母的故事。后来衰老逐渐剥夺了她外出的能力、自己洗澡的能力,她对零食的热爱随着身体状况的恶化也变成了一种经常无法被满足的任性要求。
后来每一次见她,我都更多地感受到她正在失去对生命的控制:她不能再到门卫那里参加每天下午两点的牌局;她不再出门,女儿们来选择用轮椅推她出门溜达的时机;她喜欢的甜食没能吃完就会被拿走;她后来用上了尿不湿,在每次弄脏床铺的时候都羞愧得像做错事的孩子……
而我的记忆里,还是70岁时拄着拐杖在厨房里指挥女儿们置办宴席的.外婆,即便只是一次家宴,她也带出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势,那时候的她,眼睛里面是有光的。今年,96岁的她住进了医院,医生对于她超出正常指标数十倍的血样检测结果无能为力。住院一周以后我外婆坚决要求出院,她几乎近于哀求地不断催促我妈妈去问小姨,能不能让她回家去,躺在她自己的床上。小姨当着她的面点头,外婆才露出了她入院以来的第一个笑容,她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松了下来,疲惫而宁静地躺在床上,像一个瞌睡的婴儿。
尽管回家以后她的情况时好时坏,她糊涂的时候甚至谁也不认识,但在短暂的清醒的时间里,她从未后悔过自己离开医院的决定,她很高兴是所有家人陪着她离开医院,我们也都很清楚她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一定是在她熟悉的床上,一定会有人握着她的手。
技术的进步让我们太过于关注结果,医学的作用仅仅局限于延长生命,而不是给予安慰和陪伴; 我们太执着于问题得以被解决,而忽略了这一过程中所要经历的痛苦。
我并不能像一个年迈或濒死的人一样,深切地体会独自等待最黑暗一刻来临的孤独。但我很清楚人类对于自己掌控人生的需求。在人只能听任他人摆布的时候,总是惊疑忧惧或是歇斯底里的,就像婴儿在不舒服的时候就会大声啼哭,少年倔强时总是以决绝的姿态对抗,不惜与全世界为敌。青春期的叛逆只是一场闹剧,回过头去看,激烈反抗的都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有时,我们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能并不是真的想要穿着破了洞的牛仔裤耀武扬威,并不是想顶着非主流的乱发抽一根烟。想来,任何时候我们都只是在变换着方式喊“我在这啊!”,只是希望那些我们在乎的人能够转过头来看一看,哪怕他们对我们的困境也无能为力,但是试图理解并试图给你你想要的,这种行为本身就已经是最好的安慰了。
如今突出的医患矛盾也好,城管和小贩的矛盾也好,其实都和人类面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慌类似,人生之中的困境无处不在,尽管有各种为了规避风险而存在的制度,尽管社会努力去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黑暗面,很多人还是常常忘记了,处于矛盾中心位置的还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有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故事,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小贩和病人处于弱势,他们更需要被倾听,被理解,被需要。任何职业的实质其实都一样,都是为人或社会提供服务,社会又是人的社会,所以即便从事专业技术行业,其核心还是关注人的发展和需求。即便不用直接和人打交道,如果在专注于技术精进和达成目标的同时,能关注到消费者、使用者或接受服务者的感受,能尝试理解并设法改善对方的体验,必然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作为翻译的好处之一是可以时常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与文化,甚至翻译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别人理解并接纳对方的不同,所以这份职业给予我更多的可能,先更多地了解,再理解和转达。甚至肢体语言和表情上的细微差别都能带来情感交流结果的明显差异。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4
作者是一个美国医生,印度后裔。写的三本书依次是《医生的修炼》《医生的精进》和《最好的告别》,大约能窥见一位医者的思考。这本主要讲的就是临终医疗和养老问题。
尽管医学进步解决了很多健康问题,但是不可否认还有非常多的未解难题。过度医疗一方面是医生这个职业的定位,总是尽一切努力延长生命;另一方面是患者对于医学问题的不了解,以致于怀着过多的不切时机的期望,过度治疗后不但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反而因为药物并发症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痛苦。
书中把医患关系分为三类家长型、咨询型和解释型。家长型的医生懒于沟通而自行决定治疗方案;咨询型更像销售,摆出货品、全凭患者自行选择,似乎有些不负责任的意味。而解释型是作者所推崇的医患关系。
解释型医患关系首先需要医者耐心而有技巧的沟通,从而发掘患者在生命的末端最为珍重的事务,有人希望活得更久哪怕经受治疗之苦,有人不想承担一点点手术的风险而选择保守治疗,有人更看重生活质量哪怕生命只剩下几周……了解了患者的需求后,医者在据此制定配套的治疗方案,这个过程中医者不像是技术人员,而更像是陪伴人员。书中作者提到的几位解释型医生,也的确是非常温暖的人。
那些不想在医院度过生命终点的患者,又如何应对年老体衰而造成的生活不便,是作者讨论的另一个问题——养老。
除开子女护工的陪伴,很多老人是希望能够自主的控制日常生活的,更何况巨额的养老院花费和老人被虐待的报道是现实存在的。书里提到了非常伟大的两个人,一个创造性地设立了公寓模式的疗养院,让老人们能够拥有独立自主空间的同时,能够得到足够的生活和医疗的照料;另一位更是排除重重阻拦地在疗养院里养了两条狗,四只猫和一百只鸟,让老人们能够开心有希望地活着。刷完全书,我都无法想象是怎样的人能够有这样善意和创造力。
人是慢慢变老的,一个个的身体零件开始逐渐出现故障,起初尚能修修补补不以为意,但总有一天机器会突然罢工,衰老不可抵抗。但除了生命的长度外,生活的质量和尊严或许更为重要。
如何优雅地跨过生命的终点?作者提出的似乎是一套不错的解决方案,图书馆借的书,该还了,准备买一本偶尔翻翻。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5
近日得知一大学女同学因病离我们而去,心痛不已,那么年轻那么开朗的人,就这样仓促地走向生命的终点,没想到大学毕业的离别便是永别,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断断续续用三天时间看完了这本《最好的告别》。
生命是一条单行线,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和死亡,在逐渐丧失的过程中,什么才是我们最重要的?我们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我们如何追逐纯美的境界?完美永远无法抵达,生命必然走向涅槃。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好好活着,正如作者的父亲阿塔玛拉姆·葛文德医生,当他发现自己患有脊髓恶性肿瘤后,没有像其他病人那样进行常规治疗,却选择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善终服务,并在家人的陪伴下成功当竞选了扶轮社区总监,参加59个俱乐的会议及演讲活动,还跑遍了面积近26000平方千米的地区,更是会见了多达3700个地区扶轮社会员,甚至是在死亡临门时还参加了儿子的毕业典礼。
虽然最后他也经历了一段时间不可避免的痛苦,但是,他选择了坦然面对,选择自己做生命的主,放弃了在生命最后由现代医学器械带来的无谓的挣扎和伤害。既然无法撼动时间和宿命,就让生命积聚力量,把今天过到最好,而不是为了未来牺牲现在,这才是面对生命应有的态度。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6
近日得知一大学女同学因病离我们而去,心痛不已,那么年轻那么开朗的人,就这样仓促地走向生命的终点,没想到大学毕业的离别便是永别,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断断续续用三天时间看完了这本《最好的告别》。
生命是一条单行线,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和死亡,在逐渐丧失的过程中,什么才是我们最重要的?我们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我们如何追逐纯美的境界?完美永远无法抵达,生命必然走向涅槃。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好好活着,正如作者的父亲阿塔玛拉姆·葛文德医生,当他发现自己患有脊髓恶性肿瘤后,没有像其他病人那样进行常规治疗,却选择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善终服务,并在家人的陪伴下成功当竞选了扶轮社区总监,参加59个俱乐的会议及演讲活动,还跑遍了面积近26000平方千米的地区,更是会见了多达3700个地区扶轮社会员,甚至是在死亡临门时还参加了儿子的毕业典礼。
虽然最后他也经历了一段时间不可避免的痛苦,但是,他选择了坦然面对,选择自己做生命的主,放弃了在生命最后由现代医学器械带来的无谓的挣扎和伤害。既然无法撼动时间和宿命,就让生命积聚力量,把今天过到最好,而不是为了未来牺牲现在,这才是面对生命应有的态度。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7
对于医学工作者的任务究竟是什么,我们一直都搞错了。我们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保证健康和生存,但是其实应该有更远大的目标——我们的工作是助人幸福。幸福关乎一个人希望活着的理由。那些理由不仅仅是在生命的尽头或者是身体衰弱时才变得紧要,而是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都紧要。无论什么时候身患重病或者受伤,身体或者心智因此垮掉,最重要的.问题都是同样的:你怎么理解当前情况及其潜在后果?你有哪些恐惧,哪些希望?你愿意做哪些交易,不愿意做哪些妥协?最有助于实现这一想法的行动方案是什么?
本文末,译者详细的概括了本文的内容,不在赘述。我主要讲看完这本书对我的两点启示。
1.为什么看这本书?一直想要了解奶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待奶奶衰老甚至死亡的恐惧,那不是一种每天都处于恐惧的状态,而是在你吃饭时,看书时,跑步时等等不经意间的一个想法,而这个想法会击败你所有的坚强。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对待奶奶和自己的处理方式。感谢阿图作者。
2.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新的视野去看待医疗对人的影响。以前理解的医疗就是要延长病人的生命,这也是我理解的医疗的终极目的,但却忽视作为才是医疗的目的。延长生命是好事,然而人之所以是人,不仅要追求活,而且更想要追求的是活着。文中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告诉我们,相反,为了延长生命满身插满管子去维持生命,不如采取姑息治疗让即将离去的人好好的度过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其实说起来简单,但到底什么时候采取善终服务,这对于生人,医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你不知道这个决定对不对,适不适合。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8
近日得知一大学女同学因病离我们而去,心痛不已,那么年轻那么开朗的人,就这样仓促地走向生命的终点,没想到大学毕业的离别便是永别,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断断续续用三天时间看完了这本《最好的告别》。
生命是一条单行线,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和死亡,在逐渐丧失的过程中,什么才是我们最重要的?我们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我们如何追逐纯美的境界?完美永远无法抵达,生命必然走向涅槃。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好好活着,正如作者的父亲阿塔玛拉姆·葛文德医生,当他发现自己患有脊髓恶性肿瘤后,没有像其他病人那样进行常规治疗,却选择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善终服务,并在家人的陪伴下成功当竞选了扶轮社区总监,参加59个俱乐的会议及演讲活动,还跑遍了面积近26000平方千米的地区,更是会见了多达3700个地区扶轮社会员,甚至是在死亡临门时还参加了儿子的毕业典礼。
虽然最后他也经历了一段时间不可避免的痛苦,但是,他选择了坦然面对,选择自己做生命的主,放弃了在生命最后由现代医学器械带来的无谓的挣扎和伤害。既然无法撼动时间和宿命,就让生命积聚力量,把今天过到最好,而不是为了未来牺牲现在,这才是面对生命应有的态度。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9
作为开年第一本书,《最好的告别》完全有理由胜任这份荣耀。此书是由作者[美]阿图·葛文德创作的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作者直面常人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分别通过以下几个内容来解读美国社会对老年临终关怀及服务的看法:
第一部分:独立。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似乎并不特别为孩子的离开而难过。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家庭规模从上个世纪平均7个子女,逐渐下降成为三个左右。父母或是子女操心老年问题的时间至少推迟了十年,甚至更久。当我们还未发现问题前,也许就已经不用再操心了。
在亚洲人的传统观念里,年迈的母亲独自居住被视为让子女丢脸的事情,而这样的观念正在被改变,独居老人的比例正在迅速攀升。与其说老年人丧失了传统的地位和控制权,不如说他们分享了新的地位和控制权,现代化并没有降低老年人的地位,而只是降低了家庭的地位,它赋予人们,包括年轻人和老年人一种更多的自由,自主,自助的生活方式。
但是当这种完全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第二部分:崩溃。
医生的工作是维护病人的生命质量。这包含两层含义,尽可能免除疾病的困扰,以及维持足够的活力及能力去积极生活。对于一个老年疾病专家,虽然无法阻止身体和心智的变老,但是有办法使这些问题更容易处理,并至少避免某些最坏的后果。
而老年病学,他要求我们每个人思考生活中不可治愈的情况,我们将面对不可避免的衰老,以便做出一些必要的小小改变,来重塑衰老。我们当然会尽可能维持并延长老年人的寿命,但是当多种疾病到来的时候医生也许也束手无策,甚至采取措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第三部分:依赖。
高龄老人,他们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在那之前的种种状况: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我们似乎屈服于这样一个信念,一旦失去身体的独立性,有价值的生活和自由就根本不可能了。
老人们从未屈服,许多老年人奋起反抗,在每个疗养院和辅助生活机构围绕人应该具以生活的优先考量和价值观都在发生着战斗。但是几乎没有一所疗养院的工作人员会跟你一起坐下来,努力理解这种情况下生活对你到底意味着什么,更不用说帮你建立一个家,一个使得真正的生活变得可能的地方。
那些面临人类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最终将要面对的就是这种后果:各种社会目标的机构,这些目标从来不是对居住其中的人们要紧的目标: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
第四部分:帮助。
也许养老院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却常常是子女们最后的无奈之举。老人们被迫居住在仅能盛放简单生活物品的房间里,周围是其他老年人。周而复始,老人们再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甚至剥夺了他们的想法、生活方式。
该洗澡的时间就洗澡,该吃饭的时间就吃饭。老人们渴望着一扇门:一把能锁上的门。甚至会选择在家和养老院轮流居住,以寻求最后的妥协。
但是,研究表明老年人根本没有变得不开心,而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快的程度提高,他们比年轻时更少焦虑,压抑和愤怒。他们只是觉得失去了做人最后的尊严。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10
作为开年第一本书,《最好的告别》完全有理由胜任这份荣耀。此书是由作者[美]阿图·葛文德创作的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作者直面常人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分别通过以下几个内容来解读美国社会对老年临终关怀及服务的看法:
第一部分:独立。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似乎并不特别为孩子的离开而难过。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家庭规模从上个世纪平均7个子女,逐渐下降成为三个左右。父母或是子女操心老年问题的时间至少推迟了十年,甚至更久。当我们还未发现问题前,也许就已经不用再操心了。
在亚洲人的传统观念里,年迈的母亲独自居住被视为让子女丢脸的事情,而这样的观念正在被改变,独居老人的比例正在迅速攀升。与其说老年人丧失了传统的地位和控制权,不如说他们分享了新的地位和控制权,现代化并没有降低老年人的地位,而只是降低了家庭的地位,它赋予人们,包括年轻人和老年人一种更多的自由,自主,自助的生活方式。
但是当这种完全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第二部分:崩溃。
医生的工作是维护病人的生命质量。这包含两层含义,尽可能免除疾病的困扰,以及维持足够的活力及能力去积极生活。对于一个老年疾病专家,虽然无法阻止身体和心智的变老,但是有办法使这些问题更容易处理,并至少避免某些最坏的后果。
而老年病学,他要求我们每个人思考生活中不可治愈的情况,我们将面对不可避免的衰老,以便做出一些必要的小小改变,来重塑衰老。我们当然会尽可能维持并延长老年人的寿命,但是当多种疾病到来的时候医生也许也束手无策,甚至采取措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第三部分:依赖。
高龄老人,他们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在那之前的种种状况: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我们似乎屈服于这样一个信念,一旦失去身体的独立性,有价值的生活和自由就根本不可能了。
老人们从未屈服,许多老年人奋起反抗,在每个疗养院和辅助生活机构围绕人应该具以生活的优先考量和价值观都在发生着战斗。但是几乎没有一所疗养院的工作人员会跟你一起坐下来,努力理解这种情况下生活对你到底意味着什么,更不用说帮你建立一个家,一个使得真正的生活变得可能的地方。
那些面临人类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最终将要面对的就是这种后果:各种社会目标的机构,这些目标从来不是对居住其中的人们要紧的目标: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
第四部分:帮助。
也许养老院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却常常是子女们最后的无奈之举。老人们被迫居住在仅能盛放简单生活物品的房间里,周围是其他老年人。周而复始,老人们再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甚至剥夺了他们的想法、生活方式。
该洗澡的时间就洗澡,该吃饭的时间就吃饭。老人们渴望着一扇门:一把能锁上的门。甚至会选择在家和养老院轮流居住,以寻求最后的妥协。
但是,研究表明老年人根本没有变得不开心,而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快的程度提高,他们比年轻时更少焦虑,压抑和愤怒。他们只是觉得失去了做人最后的尊严。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11
在我过往的三十年中,历经过我外公外婆的去世,爷爷的离开,那种亲人般离去私心裂肺的痛还长留心间。去年,我更遭受过我的第一个孩子在我腹中,未满三个月就已经胎停的打击。我更不敢去想像我父母的离去及其爱人的永别会是什么样的情景。但是我一天天的成熟,父母一日日的老去,这是都我不可回避的事实。人真的在生老病死自然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于是我拾起了这本书《最好的告别》。作者阿图本身是一名医学工作者。在书中既有作为医者的专业角度,也有作者作为子女,朋友的角度。全书更多的是对让我们很羡慕美国完善的养老机制的批判,但不是枯燥无趣的讲述养老院的制度,而是穿插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患者的小故事,甚至还有作者的父亲在罹难肿瘤的案例,我读到最后真的是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
关于衰老,首先我要承认是一种不可逆的现象,我想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老了就要承认,但是在老的过程中要学会如何优雅从容的老去,该放手的时候就应该坦然地去放手。
关于死亡,我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常常思考到死亡,尤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要想要有一天我会死去,再也见不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就会感到一种难以呼吸的痛。我们总以为我们时间多到无聊,总以为有时间让我们任性一回……谁让那时候的自己年轻呢?现在的我,时间不在是“毕业遥遥无期”的那种慵懒,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紧迫感,我也终于意识到生命从开始就已经意味着结束,所以我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尝试,多经历,多感受。可能真的怕死,因为我还有还多未完成的心愿,可能真的舍不得死,因为留下太多遗憾。在书中我学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面对死亡的勇气,虽然在死亡面前,我们是那么的无助痛苦,但是至少能坦然接受死亡的事实。
结合我自己的平日教学教育工作,在中学阶段开展死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能使学生正确认识死亡,消除和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健康和生命的意义。类似C同学的惨剧将不会在学校发生。更重要的要学生尊重生命的价值。了解死亡并且坦然接受的必然性并不会让人消极和悲观,反而会促使人更加积极地思考该如何更加自主。更有勇气,更有尊严的走向生命的终点。
人生就是一场场的别离,当脐带被剪断那一刻,宝宝和妈妈经历了第一次“别离”。断奶,宝宝和妈妈的第二次“分离”。上学时我们的第三次“别离”,孩子的青春期,我们的第四次“别离”。爱情使我们第五次的“别离”。永别是我们最后一次“别离”。一次次别离,一次次成长。
皮像再漂亮也会衰老,不变的应该是有趣而深刻的灵魂。多看书,看好书,也是变美的修行。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12
生命,尊严,死亡……阿图葛文德的这本《最好的告别》的标签让我在阅读的时候一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宿命感。的确,死亡离我们很近,是每个人终将走过的宿命。但,我们要怎么迎接死亡?
死亡到底是什么?从生物学的角度,身体里大多数细胞的凋亡意味着生命的死亡;还有人说,人会经历三次死亡,当最后一个知道他的人死了,他才真真死去,这里强调的是人的影响力;相似的说法还有文学家臧克家先生笔下的“有的人或者,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里更突出一个人的贡献。
这本书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他先告诉,无论是从生命的长度还是生命的质量上,我们对病人无微不至的,为了让病人活得更久的照顾未必对患者真正有用。在这一部分作者期望说服读者,并不是活得越长的人生越有意义,以及现代医疗设施,比如手术,化疗,很多时候并不能延长生命,甚至会让情况变得更糟。而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本来就难以一概而论。作者引用塔基的基本需求,并提出“人们的优先需求显著改变,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存在上,而不是放在做事上;关注当下,而不是未来”的观点,试图说明幸福感让一个人的人生有意义,而在医院治疗的方式显然无法让人幸福。
接着作者从美国现有的制度,或者说存在的机制,提出让病人活得更好的两种可能。在有活力的疗养院里,病人们能尽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接受临终服务,让一个人在临死的最后时间里尽可能舒适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比较两种方式,我认为他们只不过是运作的方式不一样而已,他们的核心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让病人尽可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说到想要的生活,其实真的不那么容易获得。第一,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这种生活不是简单的可以复制的。这也是疗养院的困难所在。第二,很多人可以说出自己不想要什么,却很难讲出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样容易导致的结果是,病人总觉得不满意(毕竟身体每况愈下是一个事实),更难得到自己想要的。这也是很多人不得善终的重要原因。
因此,找到“自己到底想干什么”尤为重要。作者在原文的表述类似于“有什么可以替换的东西”,但我喜欢管这个叫生命的判准,或者底线,理解为一个人决定最想做的事情,最无法割舍的事情是什么。可是这一点,自己尤不知道,何况是在危机时刻做决定的家人们?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治之于我最大的意义,在于他让我开始思考我生命中难以割舍的东西是什么?我在脑子里搜索了一圈,答案还是不知道。我觉得,这样子其实是有一点可悲的。
所以,为了让人生更加丰富,为了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好好学习,出好作品吧。这样已有所得的人生,大概才能更清楚地说出,自己这一生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13
《最好的告别》我陆陆续续看了五天,写下的读书笔记过千字。作为一位照顾老人长达十年之久的亲人,最后写读后感时下笔时甚是躅踯,唯恐写污了这一本著作。
作者阿图·葛文德,祖籍印度,居住于美国,职业是一名医生,家中的父亲身患癌症,通过亲身的经历以及所见所闻,从心理精神方面对老人的衰老至死的历程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并对养老医疗临终护理整个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这本书让我们能清楚的知道老人在老去时,不光有健康需求,更有尊严需求、亲情期盼、临终安宁希望。
养老:
书中很是鄙弃那些传统的养老机构,甚至称之为集中营,四五人甚至七八人一大间,个人毫无私人空间,毫无半点隐私可言,对老人的心灵精神的摧残更甚过于肉体的.摧残。
提倡新型的养老方式,比如家庭式,比如独立式,让老人拥有足够的隐私和单独的空间,但又能得到充足的照顾,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老人,拥有尊严,精神饱满,寿命大大增长,医疗费用大幅降低。
老人最大的心愿是能留在自己家里,能安稳舒适的生活,但这就需要亲属付出极大的耐心和代价了,这也是往往很难达到的。
我的父亲双目残疾了好些年,七十岁后又脑梗中风甚至出现了老年痴呆,别人劝说送去养老院,以免辛苦。但我还是坚持在家居家养老,因为我知道这是他最大的心愿,也是对他最舒适的选择,对于我来说压力固然是山大,我也只能说尽力而为。
劝君莫要等到:树欲静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医疗:
作者对医患沟通方式的臧否对于时下中国紧张的医患关系应该有所启迪。
他批评传统的“家长型”模式——医生拥有全部的权威,做治疗决定,病人是医生决定的被动接受者;他也反对“资讯型”模式——这是一种零售式的关系,医生负责提供信息,病人负责做决定,但病人常常很茫然,很难作出正确的决定;他推崇“解释型”医患关系——医生和病人共同做治疗决定,为此,医生要充分了解病人的治疗目标、生命愿望,然后努力帮助病人实现。
“解释型”医患关系要求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目标和愿望为中心,因此,需要医生充分了解病人,同病人进行“艰难的谈话”。作者通过包括他父亲在内的几个具体案例,对“艰难的谈话”的意义以及具体操作,给予了详细的介绍。我带父亲看过无数次病,大多遇到的都是第一种,家长式的,直接开药给你,也不对你病情作出详细说明,也不会和你分析选择哪种治疗方案,也不会和说详细说明服药后的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如何观察反应。
唯独在广州南沙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时,副主任医师叶医生详细的对我说明了病情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并推荐了几种用药方案,和我共同商量用哪种方案,并详细交待了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让我仔细观察。经过我仔细观察积极反馈,配合医生三次用药调整,父亲的老年痴呆奇迹般的得到了控制并有所恢复,幻觉消失,认知提高。
经过亲身所历,解释型的医生最适合病人的康复,病人听过解释后心理的担忧才能降低,亲属只有明了原由才能更清楚的观察到病人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向医生反应,医生才能根据反馈作出医疗方案的调整,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病人。
死亡:
对于死亡来言,人出生和死亡都是不避免的,何不坦然面对呢?在无法正常康复的情况下,让老人尽量舒适的过世,让老人在临死前的一段享受亲情幸福安乐,这才是一种人道,也是完美的结束。而不是插满管子痛不欲生的在病床上苟延残喘,这是对老人最大的摧残,也是对亲属心灵和经济上莫大的打击。
我和父亲有一个约定,在最后无法正常康复的情况下,在病情危急时,一不切喉二不插管三不开胪,不再过度医疗,让他安然的过世,最后骨灰洒入大海,追随他最敬爱的周总理保卫祖国边疆,延续他最为自豪的身份:解放军空军一名军人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14
我一直觉得我是开心的,快乐的。
从咿呀咿呀说话,到跟着老师学拼音,学汉字,学英语,一直都在成长,一直都在进步,眨眼间读完了二十年书。从穿着裤裆开始走路,到村口的石头山上滑下去,裤子的屁股都磨出两个洞洞,慢慢的学会了打乒乓球、打网球、踢足球,甚至马拉松都跑到了324。
我一直以为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
一天早上,我照例出门晨跑,父亲语重心长的说:“不要跑的太过了,不惑是道坎。过了这道坎,人的巅峰也就过去了,要注意保护自己。”父亲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偶像。记得他十八岁就远离家门闯天下,练就了一身的经验和阅历,一身的肌肉、使不完的力气也一直是我仰慕的。 直到近十年来发现他的记忆力衰退,视力变差,听力下降的很厉害,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其他派生疾病也一直困扰着他。看着他满头的银发,花白的胡子,因年长而松弛的皮肤,走起路来也不再精神抖擞。不得不感叹:父亲老了。
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的。经常忘记了钥匙放在哪儿,经常忘记了冰箱里的食物。衰退的记忆,变形的体型,衰弱的智力,突然发现,我母亲怎么就是这个样子呢?原来只要教育两个孩子就可以了,现在要教育四个“孩子”了,小孩子越来越好教,老孩子越来越难教。
《最好的告别》,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让我们自己好好的审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定位。不是可能,是真的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真的老了,电视广告里的腰酸腿痛就真真切切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突然之间发现自己老花了,不再拥有那双洞悉社会的眼睛,忽然之间发现自己耳朵也背了,从未背叛的耳朵也不灵了,就这样,通向世界的大门变得越来越窄,如同慢慢地掉进一个深不见底的井里,一天比一天深,离井口越来越远,任凭你再怎么呼喊都无济于事。自己的孩子也拥有了更加多的责任:工作,生活,配偶,子女的抚养,子女的教育。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们,是不是也开始慢慢嫌弃这个眼花耳背的父亲?
老了,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告别肉体的勇气,以及做好告别肉体的准备。总有一天,还是要告别的。不管是自己极不期望的方式,中风、大小便失禁、满床的大便、口齿不清晰、孤零零的周围一个人都没有;还是自己期望的方式,正如我97岁的外太婆,一大早洗好衣服,然后躺在床上一觉睡去再也没有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