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2024/05/30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2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

大家下午好!我很荣幸参加了2012年清华大学心理健康培训,怀着从未有过的激动心情,走进了当代学子梦寐以求的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在这短暂而充实的十五天学习时间里,我认真聆听了专家教授们的精彩演讲,领略了大师们的智慧与风采,感受了百年清华厚重的文化底蕴。由于个人的水平有限,也谈不上什么汇报,我简单的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和感受,不到之处请各位多多包涵。

一、感悟清华,传承校训

去北京的当天我先去了颐和园,感受了皇家园林的气息,下午三点多我们到了清华大学的西门,也就是主校门,当时我很激动,像做梦一样,我说我终于到了清华大学了,我们就拍照留恋,当时大门口参观的人很多,一般的游客不让进去,我们说明我们的身份后,保安看了清华大学的老师发给我们的培训短信后才放我们进去,我们选择了租自行车畅游清华园。我们骑自行车转了两个多小时,感觉参观了很久,好像都转完了。可是当我们班主任给我们发了一张清华大学的校园地图后才发现,我们所转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们参观了清华大学的学生公寓,外面看上去整整齐齐的,还参观了清华大学的足球场,绿茵茵的场地,红色的跑道,赛场上队员们踢的热火朝天,从观看台上发出的呐喊声一对高于一对。在场地周围也有年轻的学子们成双成对,边看比赛边享受着青春的温暖,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的美丽。在足球场的不远处是篮球运动场,场上的队员个个生龙活虎,处处都充满着生机盎然,显示出强大的青春活力。这也许就是清华大学理念中所倡导的坚持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真实写照吧。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日前评出“全球最美大学校园”。入选的14个校园中,10个来自美国,3个来自欧洲,唯一上榜的亚洲院校是中国的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地处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离清华大学西门一站路就是颐和园和园林园。校园西区为老校区,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建筑为特色;东区校园则以上世纪50年代兴建的苏式主楼为主体,90年代开始新建了现代风格的建筑物。它既具有古典的园林风格,又具有现代大都市的生活气息,我们学习的地方主要在清华创业园的创新大厦,旁边就是紫金国际交流中心,谷歌和网易的办公楼就在我们上课的创新大厦的旁边。课间我们去观赏荷花时,错过了赏荷花的时节,我们看到的只是残枝落叶,没有感受到当年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的美感,游人也不多,这可能又是一种生命的壮美吧。到了水木清华,翠绿的柳树,清澈的湖水,还有红红的爬山虎,游客多了,清华的学生也多了,处处洋溢着朝气,现代感和历史厚重感在这里完美地结合。在水木清华旁边不远处就是闻一多先生的塑像,在这里让我们体验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清华精神是一种爱国精神,是一种实干的精神,是一种包容的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清华的校训,博大精深,不光是我们为学的准则,更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准则。我们要学习清华人对事认证负责的态度,对大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对工作实干的精神,对我们要做的事,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出一流的水平,就像当年清华大学的一位学子说的那样,即使让我扫大街,我扫的也是最干净的,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我们的工作,面对我们的生活,用正能量来感染我们的学生和周围的同事。

二、升华理念,拓宽领域

在课程方面,学校给我们安排了20多个专题讲座(每节课都是4个小时),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且信息量大,内容涉及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语言艺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 在这次学习培训的授课老师中,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资深教授和名家大师,也有来自教学一线的老师、他们个个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理念精深,对自己从事的研究都有独到的分析和精辟的见解。他们的讲解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既有较强的理论指导,又有成功的实践经验;在授课过程中善于抓住重点,解剖难点,让人豁然开朗。从而使我进一步理清了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解开了许多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比如张学政教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陈纪英老师的《做促进学校发展的心理教师》,迟希新老师的《心理主题教育活动设计实施的创新理念》,樊富珉教授的《学校团体辅导理论与应用》,陈一筠教授的《解读青春密码》等课程都使我受益匪浅。在充满了欢声笑语的课堂上,我们学到了张学政教授的如何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大体分为三步:第一营造和管理学习环境,第二锻炼和提升教学技能,第三构建完整学习过程。张学政教授为我们带来了神奇的魔术表演,并邀请了学员一起参与其中。从这个魔术中我们也感悟到了参与与互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他心目中的优秀教师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把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智慧型教师。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他告诉我们,就从上好每一堂课开始,做到人课合一。听了他的课我感觉到了什么是大师,他的课生动有趣,富有激情,我看了他的读书笔记,每一页都写的整整齐齐的,就像他上小学的孙女说的一样,爷爷这是你写的吗,简直就是印刷的吗,他给我们上课带来的手抄笔记本有大小不同的五六本,每本写的都非常的整齐,没有一处涂抹的,看了都很受感动,这是他这一生读书时做的摘抄和写的心得,他说像这样的笔记本有20多本,他的课件也做的非常的整齐,这个老师们下去可以在学校服务器我的文件夹里看看他的讲义。张学政教授在清华大学工作30多年没有请过一天的假,有次生病后他疼的实在难以忍受,下午又有课,他就让医生给他打上止疼药,然后打的去上课,还有一次他家被盗了,他下午还有课,他只委托他的同事帮他看着家里等警察来处理,他毅然去了学校给学生上课。有次他班里的一名同学带了一个北京师范大学的同学去他班里听课,下课后那名北师大的学生感叹道,清华就是清华,大师就是大师。还有一次他带的班要毕业了,当他将完最后一节课时,有四名同学抬了两个花篮送给了他,全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当时他都感动的流泪了,他说据他所知,全清华到目前为止收到学生上课送花篮就只有两个人。这就是清华大学老师的治学精神。他的'精神感动了我,他的课堂感动了我。听高明书教授关于《初中生心理发展问题》的讲座后,我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们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不是说我们的学生心理不健康,而是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其正常健康的生活与发展。一般来说,如果个体处于正常健康状态,则易适应社会,内心平静,内外平衡,从而能得到社会与他人的接受,自我得到充分的发展,能获得学习的进步和事业的成功。如果个体经常处于心理不平衡状态尤其是不健康状态,就容易发生损害社会与他人的反社会行为,重则违法犯罪,轻则为人所责;或者会出现损害自我的异常行为,令社会不宁,与众人不安。即使不发生外部的不适应行为,处在不良状态的个体也会因长期处在情绪困扰之中或形成不良的品德,或导致低劣的心理素质。无论哪种情况,对学生的正常健康的发展都非常不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给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通过情感的交流、情绪的疏导等活动化解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这不仅对促进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获得全面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构建现代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从容应对各种挑战与挫折,而且能使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轻松自然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乔锦忠教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心理健康维护》的讲座,他用一些浅显易懂的图片和故事,向我们深刻阐述了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他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

在这次培训中,还有清华大学的罗丹阳老师的《教师心理调适策略》,中央民族大学夏仕武老师的《心理学与生活》,北京第五中学原校长吴昌顺老师的《关注未成年心理健康》,以及来自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张渝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案例分析》,这些老师的精彩讲座,无论在理论知识上,还是在方法技巧上,让我对心理教学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这次培训我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加强交流、收获友谊

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我们新疆建设兵团的各个学校,彼此不熟悉。这次培训,除了给我们安排学习之外,还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互动交流平台。学员们忙里偷闲得抽出时间骑着自行车畅游美丽的清华园。为了现场感受升国旗的庄严气氛,大家不辞辛苦凌晨四点半起床出发。为了更多的了解首都北京的人文气息,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了颐和园,参观了故宫,这一个个都带给了我们视觉上、心灵上的震撼。

十五天的时间,因为短暂而幸福,十五天的时间,因为短暂而倍感珍惜。我深知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清华大学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但我收获颇多。不仅知识上得到了充实,更在思想上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会好好研究名师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思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我将把在清华的学习当作新的起点,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努力工作、学习,并把清华精神带到今后的工作中,秉承“走出清华门,带走清华魂”,以求真务实,立足本职,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努力争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最后有几句话同各位老师共勉,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心态比绩效重要,健康比工资重要,愿各位老师每天都有好心情,每天都有好身体,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

xx年10月中旬,我有幸参加了了杭州市新教育实验开放周活动。这次培训我主要参加的是杭州市金都天长小学会场的学习。

一大早,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身着干净整洁的衣衫在校门口齐吹口风琴迎宾。我们是从侧门进的校园,远远的就听到了一阵阵悦耳动听的伴奏。刚开始,我们还以为是铃声呢,没想到,走近一看,却是三年级的孩子们现场吹奏的琴声,听起来是那么清脆,那么悦耳,在这美好的清晨,仿佛给人的心田注入了一股清泉,使人神清气爽起来!

走进教学楼,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该校每个班的班级文化、走廊文化、楼梯文化、墙壁文化无一处不洋溢着书香,我想,金都天长小学真是一座幸福的殿堂,孩子们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在开幕式时,孩子们精彩的展示,他们的社团的魅力,读书的魅力,让我震撼,当时我的心就被征服了,想着我自己的孩子们也能在日积月累中成长为多才多艺。

在成果展示环节,王子源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好书推荐示范课。说实话,刚开始看到进程表上有这样一堂课,我很不以为然,觉得不就是推荐一本书吗,至于拿出整整一堂课的时间来推荐吗?会不会有点浪费时间?但是,课还未上到一半,我就知道

几天的学习培训受益良多,其中对张先寿校长提出的一句话感触最深。

“要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而非一件事情来做。”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清华大学是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最高学府之一,能在这所百年名校参加领导干部培训班,我倍感荣幸,倍加珍惜。行前,我曾跟领导说:“出门旅游我可以放弃,但到清华学习我不愿放弃,因为这很可能是我一生中接触最高学府的唯一机会”。更令人难忘的是,在清华学习期间,我接到通知,经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我将调到省委办公厅工作,由此我对清华的感情自然又深了一层。清华大学的短暂学习,受益匪浅、体会颇多,是我一生中难得的财富,也对我在新单位新岗位、开展新工作注入新能量。

清华大学果然与众不同,名不虚传。在这里,没有枯燥、呆板的教学,更多地感受到清华的人文氛围、深厚的道德底蕴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报国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特别是崔国文教授激情澎湃的开学典礼讲话,使我深入思考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做人与做官、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专家学者的上课,或谆谆教导,或启发引导,都使我强烈地感受到时代的脚步、知识的乐趣;古色古香的建筑、单纯的校园生活、学生们的笑声,又使我寻找到青春和活力。参加工作十几年的我,重回校园,在这短暂的十几天里,真正懂得“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含义。

我是抱着学习“充电”的态度,来到清华学习的。这些日子以来,我认真听、仔细记、静心思,收获很大。主要体现在“长、宽、高”三个方面:

一、“长”,就是增长了知识,有助克服“本领恐慌”

平时自己忙于工作,时常感到“知识短缺”、“本领恐慌”,力不从心。这次到清华,聆听中国最高权威学术专家的讲座,增长了知识,见识了“世界”。一是增长科学管理知识。管理出生产力,管理也出凝聚力。管理是一门大学问,沟通与协调是管理的核心环节。通过学习,使我系统了解了公共管理、依法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少是我以前未知的。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彭向刚教授在《领导者科学与艺术》中,把“东北二人传”的语言艺术引入课堂教学,通俗易懂地阐述了领导者的角色定位、能力要求,对我们基层同志进一步提高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水平很有帮助。二是增长现代经济知识。比如,《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一课,专家用了大量数据和事例,说明中国经济运行与国外的联系和区别,说明中国再也不能延续“资源换增长”传统方式,而要利用宏观调控“倒逼”机制,加快经济转型发展,不断增强经济整体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再如《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现状》一课,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掩盖下的贸易摩擦作了深入浅出地分析,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三是增长构建和谐人际知识。人不是孤立的,而是社会人。作为领导者,工作对象就是“人”。记得美国著名学者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三分靠个人努力,七分靠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句话虽然有所偏颇,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必须善于“换位思考”,运用鼓励激励、联络联谊、真心真诚等办法,沟通上下,协调左右,统筹内外,以良好的人际关系,着力营造和谐环境。这对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促进各项任务落实十分有用。

二、“宽”,就是拓宽了视野,有利走出“象牙小塔”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眼界决定未来”。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一定要多走多跑,这对开展十分有利,对事业发展也是受益无穷由于工作性质原因,我长期在办公室写材料,很少接触外面世界。这次学习,使我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等同于走出“象牙塔”。一是内容广。这次培训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各个方面,涉及到国内、国际形势分析,既有宏观层面,又微观分析,结合了专家们平时所见所闻所思,对我们自然很有启发,弥补了很多方面的不足。二是联系紧。这次培训,既有理论教育也有实地参观考察,十分贴近基层工作实际,比如李虹教授《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从心理、生理角度,提出“淡定积极”的观点,阐明“以入世的努力,出世的心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道理,对人生具有启迪。三是感悟深。清华课程形散但神不散,学到知识的'奥妙,是我从未有过的。在课堂上,我更多的的是思考、熏陶和感悟,是思维习惯。思维是“道”,其余是“器”,这次学习,我既“练器”,更是“修道”。通过学习,我认为,一个人千万不要纠缠于小事上,不要沉迷于温柔乡,更不要陶醉于现状,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三、“高”,就是提升了素质,有力激发“心灵火花”

这次培训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突出在职继续教育这个主题,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对象,突出科学艺术这个方法。特别是通过学习《领导者科学与艺术》、《领导干部压力管理》、《领导者语言艺术》、《政务礼仪》等,第一次对“领导者”这个耳熟能详的概念有了系统的理性认识,提升了素质,提高了境界。“一朵浪花融入大海便不会泯灭,一颗玉石打磨愈久便光华愈灿”。我认为,领导者是一个普通人,来源于群众,是群众利益的代表,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领导者又不是一个普通人,对自身素质、能力水平的要求要更高;领导者的产生,是由自身努力、历史机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但关键是由其自身的精神境界决定的,一个高层次、受人尊重的领导者,必定是一个境界高、修养好的同志。某种程度上说,境界越高,职位也就越高,群众的认可度也越大。当然,境界的提升,要靠学习、靠实践、靠自己的感悟。所以,通过学习,我进一步坚定了做一个用心干事的人一个纯粹的人的信心和决心。这或许是我这次学习培训的最大收获吧。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4

6月、京城、清华园、学术殿堂、企业培训班,这些“关键词”在我心里留下深深的眷恋。我依然记得10天前,背起行囊踏进清华大学的一刻,难忘课堂上教授们精彩授课的身影,难忘同学们互动时的亲切交流,难忘那参观博物馆感受民族复兴带来的强烈震撼。

这一切,我打心底地感谢!感动!珍惜!感谢沙市区委组织部和区工商联给我们搭建这样宝贵的学习平台,为身在这样一个充满温暖班级大集体并接受这样高水平的授课而感动,我也十分珍惜这次培训,潜心学习钻研,力争为自身企业的发展充电加油。

三尺讲台下,大家静静的聆听,通过系统学习,既了解宏观经济形势,又从微观上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融资策略有深入了解,特别讲到《博弈论》时深有感触,处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瞬息万变的商业浪潮中,把握好方向和定位,把握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坚持企业核心战略、善于合作共赢、在管理上运筹帷幄是企业得以健康长远发展的助力器。

荷塘月色里,那美丽湖畔边,让我倚靠驻足,陶醉在清华园悠久历史文化和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我在静静地欣赏同时我也在思索,回想起1995年从重庆孤身来沙市当学徒和事业打拼,20xx年从修车小门面到20xx年正式注资成立荆州市鑫环球轿车维修有限公司、到20xx年分别注册湖北楚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荆州市环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各种的苦和挫折让我从实践中不断成长。一路走走停停,“停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此行让我能好好的思考和放松,去寻找事业转型时期的最佳途径,学会打好人才战略、技术战略、管理战略,同时不要等待、不要懈怠,要时刻保持创新意识,紧跟政策步伐,实现转型发展。在参观完国家博物馆回来的路上,和同学们漫步于校园的笔直林荫道上,如同行走在希望的大道上,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对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与同学们的交流,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的特质,也让我今后走企业多元发展思路更加清晰。这次学习时间不长,但受益匪浅,衷心感谢教授的辛勤讲授!感谢同学们的支持和帮助!这段情缘和宝贵学习经历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将永久珍藏我心。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5

我在县教育局领导的精心组织安排下,于20xx年8月12日参加了清华大学—麻江县教育系统骨干人才素质提升高级研修班第二批的学习,清华大学是我国著名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能在这所百年名校参加培训学习,我倍感荣幸。同时也感谢领导给予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我十分珍惜。此次培训时间虽短,但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每节课都集思想之大成,耀智慧之精华。短短的几天培训,让我获得了一生难得的知识财富,真是受益匪浅,体会颇多。

一、了解清华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xx年的清华学堂,xx年更名为清华学校,xx年设立大学部并开办研究院(国学门),xx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清华校园以清华园为主体,西部还有近春园,这次学习的住宿之所便是清华接待服务中心—紫荆公寓。在清华主校门(东门)外的绿地正中,横卧着一块巨大的卧壁,正面是毛主席手书的“清华大学”校名,背面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校训源自xx年梁启超在清华的一次演讲,他引用《易经》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勉励清华学子树立“完整人格”,后被定为校训,成为清华之精神所在。

二、生活清华

在清华园的这段日子里,我们研修班的57位同学每天结伴骑车而行,在宿舍、教室、食堂之间来回穿梭。尽管这“三点一线”的生活有些单调,但在精神层面却是异常丰富的。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践行“行胜于言”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弘扬“人文日新”精神,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人才、治国栋梁。120xx年来,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攻绩。面向未来,清华大学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加快发展,争取在本世纪中叶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可以说,清华园里这样一种文明的气息、一种人文关怀,会让你时时感到温暖,受到教益。

三、所学所思

此次麻江县教育系统骨干人才素质提升高级研修班共5天的培训学习时间,聆听了1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教授的专题讲座。这次培训的主题是教育管理领导人领导力的提升,学校开设了《教育管理者如何做教师专业发展的助者》、《清华精神与教育家情怀》、《走进音乐的世界》、《教育领导者的语言艺术》、《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高效沟通成就魅力管理者》、《如何听课与评课》、《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校园安全管理》、《发展每个人的天赋才华》课程,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感受颇多、收获颇丰。

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班课程,增强了学习紧迫感。参加学习之前,我总觉得自己教育管理已经很多年,谈不上有什么好的管理理念,学校还是能不断发展,随着年龄逐渐偏大,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新不是那么迫切,对自己也没有什么更高要求,认为只要教好书育好人就行。但此次参加清华学习班,真正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实在太少,而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在当今这个时代,仅凭现有的理论知识已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求了。特别是老师所讲的那些课程内容与我们企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上课时我总是认真听讲、生怕漏听了哪个环节而影响了学习,能够认真做好课堂笔记,自觉遵守学习班制度,课后还和大家一起讨论分析。在学习期间我曾想,学习永无止境,人不学习,如同朽木啊!今后一定要加强学习,业余时间多看一些书籍,充实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提升工作能力;

通过5天的所见所闻,拓展了眼界和思维。站在临泽看生源,觉得教育教学还可以,自己也算是事业有成,干劲少了,拼劲没了,但是真真融入到清华的培训中,通过和外面的教育家交谈、聊天才知道自己不过是沧海一栗,我们的学校管理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简单的教材重复。走出清华,回到学校,我将秉承“行胜于言”的校风,在工作中树立“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作风,将所学的现代教育管理知识用到学校的规划发展实际中,真正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历程中成为一名实实在在的人民教育者。

通过学习,坚定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人生就一个小括号,人生的两端就是括号的二个弧线段,人生的经历就是括号当中的内容,也就在这填充括号的人生历程中,我们肩负的是社会责任,不仅仅是自己,我们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也不能把自己看的与别人没关系。当前,我县教育事业正推向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前段,在县委政府和教育局领导正确指引下,学校有一个长期发展规划。我们一定要把握国家政策走向,勤沟通、多交流,人才队伍上下功夫,充分利用政策向中西部倾斜的有利时机,接触政府支持学校教育优先发展条件,发展壮大学校办学规模,走自己的路让社会认同,不要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遇事,不要硬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改变不了自己可以改变对事情的看法。带头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心态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出路,争取在人生的括号中填充更多的内容。

这次学习对我本人触动颇深,感叹知名学府老师的学识之渊博和治学严谨的同时,自己各方面的差距及缺陷更加明显,此次学习机会之宝贵难以言表,我将以此为起点,用激动→心动→行动,理清发展思路,坚定发展信心,争取帮助校长使学校有一个大的发展和变化。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6

我在县教育局领导的精心组织安排下,于20xx年8月12日参加了清华大学麻江县教育系统骨干人才素质提升高级研修班第二批的学习,清华大学是我国著名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能在这所百年名校参加培训学习,我倍感荣幸。同时也感谢领导给予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我十分珍惜。此次培训时间虽短,但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每节课都集思想之大成,耀智慧之精华。短短的几天培训,让我获得了一生难得的知识财富,真是受益匪浅,体会颇多。

一、了解清华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并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清华校园以清华园为主体,西部还有近春园,这次学习的住宿之所便是清华接待服务中心紫荆公寓。在清华主校门(东门)外的绿地正中,横卧着一块巨大的卧壁,正面是毛主席手书的“清华大学”校名,背面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校训源自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的一次演讲,他引用《易经》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勉励清华学子树立“完整人格”,后被定为校训,成为清华之精神所在。

二、生活清华

在清华园的这段日子里,我们研修班的57位同学每天结伴骑车而行,在宿舍、教室、食堂之间来回穿梭。尽管这“三点一线”的生活有些单调,但在精神层面却是异常丰富的。水木清华,钟灵毓秀。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践行“行胜于言”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弘扬“人文日新”精神,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人才、治国栋梁。100年来,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攻绩。面向未来,清华大学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加快发展,争取在本世纪中叶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可以说,清华园里这样一种文明的气息、一种人文关怀,会让你时时感到温暖,受到教益。

三、所学所思

此次麻江县教育系统骨干人才素质提升高级研修班共5天的培训学习时间,聆听了1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教授的专题讲座。这次培训的主题是教育管理领导人领导力的提升,学校开设了《教育管理者如何做教师专业发展的助者》、《清华精神与教育家情怀》、《走进音乐的世界》、《教育领导者的语言艺术》、《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高效沟通成就魅力管理者》、《如何听课与评课》、《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校园安全管理》、《发展每个人的天赋才华》课程,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感受颇多、收获颇丰。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班课程,增强了学习紧迫感。参加学习之前,我总觉得自己教育管理已经很多年,谈不上有什么好的管理理念,学校还是能不断发展,随着年龄逐渐偏大,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新不是那么迫切,对自己也没有什么更高要求,认为只要教好书育好人就行。但此次参加清华学习班,真正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实在太少,而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在当今这个时代,仅凭现有的理论知识已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求了。特别是老师所讲的那些课程内容与我们企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上课时我总是认真听讲、生怕漏听了哪个环节而影响了学习,能够认真做好课堂笔记,自觉遵守学习班制度,课后还和大家一起讨论分析。在学习期间我曾想,学习永无止境,人不学习,如同朽木啊!今后一定要加强学习,业余时间多看一些书籍,充实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提升工作能力;

通过5天的所见所闻,拓展了眼界和思维。站在临泽看生源,觉得教育教学还可以,自己也算是事业有成,干劲少了,拼劲没了,但是真真融入到清华的培训中,通过和外面的教育家交谈、聊天才知道自己不过是沧海一栗,我们的学校管理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简单的教材重复。走出清华,回到学校,我将秉承“行胜于言”的校风,在工作中树立“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作风,将所学的现代教育管理知识用到学校的规划发展实际中,真正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历程中成为一名实实在在的人民教育者。

通过学习,坚定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人生就一个小括号,人生的两端就是括号的二个弧线段,人生的经历就是括号当中的内容,也就在这填充括号的人生历程中,我们肩负的是社会责任,不仅仅是自己,我们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也不能把自己看的与别人没关系。当前,我县教育事业正推向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前段,在县委政府和教育局领导正确指引下,学校有一个长期发展规划。我们一定要把握国家政策走向,勤沟通、多交流,人才队伍上下功夫,充分利用政策向中西部倾斜的有利时机,接触政府支持学校教育优先发展条件,发展壮大学校办学规模,走自己的路让社会认同,不要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遇事,不要硬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改变不了自己可以改变对事情的看法。带头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心态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出路,争取在人生的括号中填充更多的内容。

这次学习对我本人触动颇深,感叹知名学府老师的学识之渊博和治学严谨的同时,自己各方面的差距及缺陷更加明显,此次学习机会之宝贵难以言表,我将以此为起点,用激动→心动→行动,理清发展思路,坚定发展信心,争取帮助校长使学校有一个大的发展和变化。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7

11月16日,我们怀揣憧憬与希望迈入了清华大学的校门,有幸参加在区教育局和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组织的为期8天的武进区教育行政干部“领导力提升”第二期高级研修班,聆听了多位知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深感受益匪浅,八天来,我们感受了清华的雄伟大气、优雅舒适,亲眼目睹了校门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看到年龄不同、肤色各异的中外学子忙碌的身影,深深感受了清华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文化底蕴;住在紫荆公寓学生宿舍里,切身体验了一名清华学生的日常生活。

一、感悟文明

清华大学的景致不仅令人欣羡,清华园里的师生更是让人钦佩。文明和谐,在这里可谓一道绚丽的风景,无论在老校区,还是在新校舍,无论在教学区,还是生活区,只要你寻求帮助,总会有人伸出温暖之手。其实最令我感到惊奇的是在清华校园十几个诺大的食堂餐厅里进餐情形,每天中午,千人涌入,但却丝毫感觉不到吵闹和喧哗,排队、选菜、刷卡、用餐犹如大工厂里的“流水线”一样井然有序,这种文明气息和人文关怀,真的会让你时时感到温暖,受到教益。

二、感悟学习

说到培训,我会习惯地把休息、养生和清净联系到一起,而参加了清华大学的这次培训则彻底颠覆了我的观念。当我最初拿到课程表,发现这次培训要用8整天外加二个晚上完成12门课程的学习时,那种难耐和费解曾让我顿生郁闷。“太辛苦了吧……!”以往的培训经历告诉我,就是半天听课半天休息都觉得乏味,何况全天加晚上?然而,当我真正坐在课桌前,从聆听崔和平教授“校园安全”那一刻起,便打消了我的顾虑,接下来几天的“实践”,那原有的担忧与郁闷却悄然在情不自禁中云消雾散了,一种货真价实的幸福很快占据了我大脑的全部……

三、感悟大师

如果你愿意把积累知识当成一种快乐的话,那么端坐在清华的课堂上聆听专家教诲,感悟大师风采绝对是一种享受。

在教室认真地聆听每一位教授、学者们的授课,既是接收新知识、新理念,又是一种精神享受,总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教授们的课少有晦涩深奥难懂的理论,多是来自社会、政治和生活中的现实,诠释的是鲜活的思想和理念。老师的精辟见解与精彩发挥,源于其“术业有专攻”,本身具有渊博的`知识底蕴,独立的思考与丰富的阅历。以李真顺先生为例,他是中国第一位持证演说家,为毛泽东周恩来的配音惟妙惟肖,具有多年公众演说、语言教学、播音教学经验,培训过数万名讲师、主持人、播音员、领导干部;逻辑清晰、内容生动、音色优美、字正腔圆,撼人心魄!此次有机会能亲自坐在台下聆听先生的报告,深感其治学之严谨,思维之缜密,更深刻地感受其以多年的生命积淀为基础,以扎实的功底为依托,举手投足铿锵有力,言谈话语循循善诱,令人佩服。而且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也让人着迷,真是“不服不行”。而崔和平、张学政、雷原、田彩凤、韩菁、王健、朱汉城、王旭明、杨金波、杨阳、刘玲玲、等教授专家,同样是各自领域的顶尖权威,他们的精彩讲课都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

四、感悟人生

来自清华讲台的声音告诉我,生命是过程不是结果,珍惜这个过程,活在当下是阳光的心态。对待生命过程中的一切,要能勇敢的拿起,豁达的放下。在生命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做到山不过来我过去,做到海纳百川,通过改变内在心态,进而改变生命的外在境遇。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别奢望太多,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保持内心的平静。仿佛间我感觉自己的心理阳光了许多,感觉生活的沉重减轻了许多。

五、感悟工作

通过这次学习,我真正从多方面多角度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学识高深,什么是创新思维,八天的学习时间在人生历程中何其短暂,但这次清华园学习却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行胜于言,重在实干。我们要把实干成为自己的自觉追求,在工作中树立“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重在实践,重在实干,重在落实,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知识更新、扩展的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工作与学习合二为一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把学习引入工作,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让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基本需求,不断提高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效率和学习转化力,让自身的发展与成长真正成为工作的成效!牢记开学典礼上戴清华大学校徽时的庄严宣誓:进了清华门,就是清华人,把这种平等与自豪感化作动力,努力争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8

在期末考试后最忙碌的时间里,学校领导组织了全校所有教学干部、骨干教师和教研组长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清华大学教育教学管理者创新管理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在短短的三天里我们共进行了六个专题的学习,分别是清化大学周士渊教授《幸福人生的自我管理》、国防大学马骏教授《国际形势分析》、清华大学覃征教授《中国信息化发展对未来社会的影响》清华大学张牧寒教授《引导式沟通与管理》清华大学心理系副教授樊富珉《积极心理学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清华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讲师贺林《创新思维与科学决策》。六场讲座,场场精彩,让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也使自己收获很多。周士渊教授有关习惯的讲座更能让我们受益匪浅。他用他的人生经历告诉了我们如何才能获得成功。

周教授自嘲是清华园里败得最惨的人,身心一度是一片废墟,25岁的他不幸患上了重度抑郁症,一天夜里在重伤自己之后,又灌下了98%浓硫酸,自杀未遂,又先后累计病休了四五年、住院了两三年、身上开了三刀,可谓九死一生,败至尽头仍回首,这让我从满满的震撼到由衷的赞叹!在周教授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情况下,他却意外地发现了撬起整个人生的神奇支点,发现了普普通通的“习惯”二字中,竟蕴藏着使人“知必行、行必恒、恒必达”的.秘密。

一切都从一个个真实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意外开始……

意外,奇迹,不敢相信,这是我听完周教授讲座后现在的收获和成就的真实感受,他在身心曾经的废墟上建起了一座美丽的城堡!作为“过来人”,他愿意与我们分享这一切,愿意让他的事迹感染更多的人,并为我们设计了一条美妙的幸福之路,他就是要告诉我们:奇迹在平凡中创造,梦想在现实中实现,我们离幸福只有一个习惯的距离!

周教授谈习惯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言传身教,他把他这些年的心得体会、方式方法毫无保留的献给了听众,让我们看到,他的点滴成功和收获都是一步一步做出来的,都是有章可循的,就是这些极有效,极简捷的方法人人可以复制。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也是习惯。周教授强调人生要养成三大习惯:一是选择阳光,其本质是如何善待自己、关爱自己、让我们的心灵永远洒满阳光;二是目中有人,其本质是如何善待他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成为心中有爱的人;三是自动自发,其本质是如何善待我们的学业和事业,如何使我们学习优异、职场成功。

谈习惯免不了说毅力,周教授给毅力定位为我们每个人最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毅力也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可以后天逐步培养的习惯。我欣赏那些有毅力之人,更是敬佩那些凭着毅力与困难抗争,在逆境中顽强拼搏之人。周教授告诉我们毅力不是天分,它恰是平凡之人通往成功的不二法门,我们都值得拥有!

习惯造就毅力,毅力成就人生。好习惯可以让人终生受益,坏习惯也能让人遗憾一生,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使你变得更加优秀!

当然,其他五位老师的演讲也非常精彩,更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把自己的感受传递给身边的朋友和自己的学生,让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发扬光大。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9

20xx年11月18日至11月24日,我作为20xx年石峰区“十佳社区(村)干部”,非常有幸的参加了区委宣传部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株洲市石峰区中青年干部综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此次培训学习,是我人生中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是我提高学习水平的一次加油,也是我提升工作能力的一次充电,更是区委区政府对我们最基层工作人员的亲切关怀和对我们工作的充分肯定。我深知此次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也对此次学习机会倍感珍惜,在全区利用“五问工作法”为抓手,全面推进“一极三区”建设的工作热潮中,给我们提供了本次千载难逢的交流学习机会,我也带着“清华学习五问”踏上了学习之旅。

1、清华学习是否有必要?

我是一名在社区(村)工作了30年的老村干部,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当接到学习培训的通知后,既感动又困惑,感动的是区委区政府没有忘记我们处于最基层的社区(村)干部,困惑的是,自己即将步入退休年龄,辖区征地工作任务繁重,手头工作千头万绪,很多事是只争朝夕,确保按时完成,此时去学习,是否有必要?呈报街道党工委批准请假时,党工委文书记给我指出了“学无止境,学有所用”的工作理念,使我坚定了学习信念,毅然走入全国教育学府,圆梦清华。

2、清华之行怎样学?

步入清华的校园,优雅的环境、宽阔的校园,让我充满着好奇和向往,校园内到处可见的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让我由衷的认同。在孙茗教授的第一堂课中,就讲到了清华大学“价值创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多名教授们都讲到了“来清华怎样学,就是要学清华的思想”,“爱国奉献,科学求真,包容会通,追求卓越体育精神”就是清华的思想和文化,清华大学的思想,也是实现中国梦高端人才的必备素质,我们踏入清华校园,就要认真的求学,认真学好清华思想和文化,让自己满怀学习成果而归。

3、清华学习了什么?

从11月19日开班典礼开始,我和全体同学一样,迅速完成了从社会基层干部向普通学员的角色转换,以一名普通学生的身份,认真上课,我们从“清华历史和文化”到“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从“大数据时代突发事件管理与舆论沟通”到“大数据对未来社会的影响”,还从“语言表达技巧”到“结构化研讨”,一堂堂生动精彩,意寓广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我在敬佩教授们博学多才的同时,深深被吸引至课程内容之中,思想上豁然开朗,思维仿佛在广阔的宇宙之中,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形势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内心深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是多么的伟大。

4、清华学后有何感想?

学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展览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和“天津市滨海新区”,通过这些参观,深感改革开放40年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幸福生活的日益完美,我为中国制造点赞,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在“伟大的变革”参观中,我站在出自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无人驾驶无轨电动汽车”旁,更为株洲“智造”而倍感豪迈。我坚信,株洲这座老工业城市一定会不断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5、清华学后怎样做?

短暂的清华学习结束了,我们都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怎样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是我们每位学员的义务和责任。虽然学习时间短,学习层次不够深入,但学的知识很实用,实际操作性很强,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断重温学习的内容,消化学习成果,做到学有所用,用清华精神激励工作斗志,用清华思想指引工作方向,用清华文化洗礼思想情操,用清华的校训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全区实行“两个率先和一极三区”的宏伟事业中,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让社区工作服务于全区发展大局,为全区大开发、大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安排,我怀着从未有过的激动心情,走进了令当代学子魂牵梦绕的一流学府———清华大学,参加了“清华大学—武威市中青年干部高级研修班”学习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8天时间,但通过体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汲取名校丰富的知识营养,使我体会深刻、受益匪浅。

初识清华大学

清华园位于京西北,北四环路与圆明园路交汇处,向南步行10分钟,是全国另一知名学府—北京大学;向西步行15分钟,是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历史记载,明朝时这一带是一片园林区,清华园原是圆明园的一部分。

清华园里处处都是文明的气息。无论是在教学区,还是在生活区,时时都是宁静祥和,井然有序。清华校园很大,初来几天不识路,总会有人热情地为你指路。遇到年少的清华学子,总是把我们尊称为“老师”,尽管心里有点虚,但面子上还是蛮受用。在食堂就餐,尽管偌大的餐厅高峰时有几千人同时进餐,但从不喧哗,且整洁、有序。在课堂上,如果同学们偶有倦意,教授们马上会讲个小笑话,播个多媒体短片,或者玩个小游戏,既为你提神,又让你受到启迪。可以说,清华园里这样一种文明的气息、一种人文关怀,会让你时时感到温暖,受到教益与启迪。

激活固有思维

这次学习培训的授课老师,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与科研机构,他们个个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理论精深,每个人对自己从事的研究都有独到的分析和精辟的见解,他们精彩的讲解不时闪烁出智慧的火花,使我的思想观念不断地受到新的冲击,从而进一步理清了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解开了许多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时时让我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享受豁然开朗的喜悦。

提升能力境界

这次学习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课程安排科学合理,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涉及宏观经济、招商引资、城市化和城市规划信息化管理、现代服务业、新闻媒体和危机公关、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科学发展观、党建工作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这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中青年干部来说,特别是对于教育管理者的我的确是一次高层次、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和全新的知识拓展机会。通过聆听资深博导教授、名家大师们的精心授课,不管是从理论到实际,还是从耳闻到目睹,无不使我眼界大开,受益匪浅。9个专题讲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从时代发展的最前沿,从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提升领导综合能力的盛宴。特别是那些满腹经纶、博古通今的专家教授,他们的讲解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既有很强的理论指导,又有成功的实践经验;他们能抓住重点,层层剖析,让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他们的授课使我掌握了更多的领导技能,从而使正确认识问题、科学分析问题、果断应对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传承清华精神

学习期间,我们深深感受到,无论是坐在安静的课堂还是徜徉在美丽的校园,所到之处无不渗透和折射着浓浓的清华文化和清华精神;不管是聆听教授们授课还是路遇行色匆匆的学子,无不体现着清华人的严谨和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清芬挺秀、华夏增辉”的清华风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百年校训、“行胜于言”的清华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无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清华人”成为国家栋梁,社会英才。清华人之所以长期蜚声中外,就是在于这不竭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精神。我想这便是清华魅力所在,给人以心灵的震撼,给人以行动的力量,给人以前进的勇气,给人以成功的信心。对我工作的启迪主要有:一是工作中要有激情与思想。只要生命在激情就在,做到激情不老,务实肯干,积极进取,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并以自己的成长影响周围你我他。二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和声音表达自己的理念,与全校师生共同开启学校美好远景,提升感召力。把握机遇,质疑现状,促进合作团结,更新学校。关注收获,培养后继人才。三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四是建设健康校园文化。文化是无形的,形成良好的学校文化是管理的最高境界,良好的学校文化比说教更有效。校园富有朝气,让教职工有充分的更高的期望,改变学校面貌,改变其价值追求,改变一个学生更高的理想和人生目标。让师生更添智慧,适应学生,学生才能适应教育,适合学生的教育更会符合目标性,符合规律性。学校更具美感,员工非常和谐,即善待师生,崇尚宽容,善于妥协,学会善待,追求高尚,淡薄名利。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10月的北京,秋高气爽。20xx年10月14日至10月19日我非常幸运地成为清华大学-司法系统领导干部管理创新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一员,心中感受无以言表。首先要感激领导的关爱,给我们机会参加培训,让实现自己上个世纪的夙愿和梦想――走进清华园踏在清华校园的路上,看到清华的草草木木,呼吸到清华空气,感受到清华气息,这是何等的惬意和自豪。我们怀着朝圣和虔诚之心,带着希望和梦想走进了梦寐以求的清华园。来到清华的时候,第一个印象是她的大,纵横交错的道路尽管很直接,可是照样让我感受到复杂以致迷失方向。但是,我并不急切地想从这迷失中走出,反倒是奢望可以沉醉在这迷失之中,那样我就可以随我的心性自由的在清华园中漫步。当二校门的一次映入我的眼帘的时候,一种庄严而美丽的情调在我的心中浮现滋长。我想起了我的孩子,那些和她一起在日影和月光下做着关于理想的作业的可爱的孩子;想到了我的同事,那些为伟大的戒毒事业兢兢工作的同事;我想到了领导的谆谆教诲和嘱托;我想起了在风中飘着苍发的母亲......心中终究为自己能够来到这里“朝拜”一回感到庆幸。仿佛看到朱自清先生孤瘦的背影,还有闻一多那坚毅的目光;似乎感受到在清华的'河流中流淌着一种曾经被大家忽视的血液,一种曾经被人们轻视的韵律。

当我转过二校门,看见大礼堂和清华学堂的时候,心中有一股热流。这些就是清华最初的发源,是清华的原本所在。看到清华最初的建筑,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是建筑艺术,懂得了建筑可以这样表现美。融合了古罗马和古希腊风格的大礼堂,古朴而又不乏现代味道的清华学堂,在我心中,它们不仅仅是建筑,更是承载历史,记录清华辉煌过去的“化石”。更有大草坪前面的日冕,“行胜于言”,四个最代表清华风格的苍劲有力的字,时刻提醒着清华人为人处事的原则。正是这句话,使我来到了清华,我也相信它还会影响我的一生。激励我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注重扎实的走好每一步。在清华学习的五天时间里,每天课程都安排得很满,白天全天的课,有时晚上也有课,虽然有点辛苦,但并不觉得学习疲劳,而感到是一种快乐和享受,每位教授上的每一节课,几乎都是绝妙精彩的课程。这次培训班的课程,涉及领域宽广,有当前宏观经济、领导科学与执行力、公共管理、依法行政、国学智慧、心理调试。为我们授课的老师多为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们有的幽默风趣,有的特立独行,有的深刻丰富,他们渊博的知识,认真负责的态度,敏捷的思维,以及学者特有的人格魅力,令我从中感悟颇多;他们博大精深的理念,高屋建瓴的评论,切中要害的分析,极富个性的教学,使我的心灵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

清华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她的建筑上,更体现在清华的精神上。清华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集中、简练的表述应当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它借用古训以凝练的语言表述了清华人基本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是使清华人保持其凝聚力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缘起于1914年11月10日,梁启超先生来清华发表以《君子》为题的演说。梁先生以《周易》乾、坤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崇德修业,发奋图强,无论求学治业,都要坚忍刚毅,不屈不挠,不能见利而进,见难而退。待人接物,要宽宏大量,责己严,责人宽。这些内容在今天仍然是那么震撼人心。以王鞑的“我愿以身许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强盛才是我真正的追求”为代表爱国主义精神;以“行胜于言”为重要内涵的严谨求实的学风;以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进步,努力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为奋斗目标的追求卓越的世界眼光。无不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它开启了我们前所未有的视野,使我们浮躁心灵得到从未有洗涤和净化。短短五天培训,我们一步步地记住了“水木清华”这四个字,也慢慢地读懂了它,慢慢的品味其中的诗意。我明白清华人的诗不是风花雪月,荷塘依旧,可是它的意象已经不再是那亭亭如舞女的裙的荷叶和那淡淡的月色,它已经变得更加绚烂;清华的歌声也不再是曾经那些哑哑的木吉他声,它已经变得更加精致。因为清华是扎实的,是理性的,它的箴言是“行胜于言”。清华的诗意在那些穿梭的人影中,在校园中那些被匆匆摇响的自行车铃声中,在那些深夜中不熄的灯光中。

打开笔记,仿佛又听到了清华教授们紧扣心灵的讲解,再次和大师发生了心灵的碰撞。知识的力量是无尽的,我不虚此行......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清华大学是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最高学府之一,能在这所百年名校参加领导干部培训班,我倍感荣幸,倍加珍惜。行前,我曾跟领导说:“出门旅游我可以放弃,但到清华学习我不愿放弃,因为这很可能是我一生中接触最高学府的唯一机会”。更令人难忘的是,在清华学习期间,我接到通知,经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我将调到省委办公厅工作,由此我对清华的感情自然又深了一层。清华大学的短暂学习,受益匪浅、体会颇多,是我一生中难得的财富,也对我在新单位新岗位、开展新工作注入新能量。

清华大学果然与众不同,名不虚传。在这里,没有枯燥、呆板的教学,更多地感受到清华的人文氛围、深厚的道德底蕴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报国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特别是崔国文教授激情澎湃的开学典礼讲话,使我深入思考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做人与做官、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专家学者的上课,或谆谆教导,或启发引导,都使我强烈地感受到时代的脚步、知识的乐趣;古色古香的建筑、单纯的校园生活、学生们的笑声,又使我寻找到青春和活力。参加工作十几年的我,重回校园,在这短暂的十几天里,真正懂得“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含义。

我是抱着学习“充电”的态度,来到清华学习的。这些日子以来,我认真听、仔细记、静心思,收获很大。主要体现在“长、宽、高”三个方面:

一、“长”,就是增长了知识,有助克服“本领恐慌”

平时自己忙于工作,时常感到“知识短缺”、“本领恐慌”,力不从心。这次到清华,聆听中国最高权威学术专家的讲座,增长了知识,见识了“世界”。一是增长科学管理知识。管理出生产力,管理也出凝聚力。管理是一门大学问,沟通与协调是管理的核心环节。通过学习,使我系统了解了公共管理、依法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少是我以前未知的。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彭向刚教授在《领导者科学与艺术》中,把“东北二人传”的语言艺术引入课堂教学,通俗易懂地阐述了领导者的角色定位、能力要求,对我们基层同志进一步提高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水平很有帮助。二是增长现代经济知识。比如,《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一课,专家用了大量数据和事例,说明中国经济运行与国外的联系和区别,说明中国再也不能延续“资源换增长”传统方式,而要利用宏观调控“倒逼”机制,加快经济转型发展,不断增强经济整体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再如《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现状》一课,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掩盖下的贸易摩擦作了深入浅出地分析,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三是增长构建和谐人际知识。人不是孤立的,而是社会人。作为领导者,工作对象就是“人”。记得美国著名学者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三分靠个人努力,七分靠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句话虽然有所偏颇,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必须善于“换位思考”,运用鼓励激励、联络联谊、真心真诚等办法,沟通上下,协调左右,统筹内外,以良好的人际关系,着力营造和谐环境。这对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促进各项任务落实十分有用。

二、“宽”,就是拓宽了视野,有利走出“象牙小塔”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眼界决定未来”。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一定要多走多跑,这对开展十分有利,对事业发展也是受益无穷由于工作性质原因,我长期在办公室写材料,很少接触外面世界。这次学习,使我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等同于走出“象牙塔”。一是内容广。这次培训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各个方面,涉及到国内、国际形势分析,既有宏观层面,又微观分析,结合了专家们平时所见所闻所思,对我们自然很有启发,弥补了很多方面的不足。二是联系紧。这次培训,既有理论教育也有实地参观考察,十分贴近基层工作实际,比如李虹教授《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从心理、生理角度,提出“淡定积极”的观点,阐明“以入世的努力,出世的心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道理,对人生具有启迪。三是感悟深。清华课程形散但神不散,学到知识的奥妙,是我从未有过的。在课堂上,我更多的的是思考、熏陶和感悟,是思维习惯。思维是“道”,其余是“器”,这次学习,我既“练器”,更是“修道”。通过学习,我认为,一个人千万不要纠缠于小事上,不要沉迷于温柔乡,更不要陶醉于现状,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三、“高”,就是提升了素质,有力激发“心灵火花”

这次培训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突出在职继续教育这个主题,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对象,突出科学艺术这个方法。特别是通过学习《领导者科学与艺术》、《领导干部压力管理》、《领导者语言艺术》、《政务礼仪》等,第一次对“领导者”这个耳熟能详的概念有了系统的理性认识,提升了素质,提高了境界。“一朵浪花融入大海便不会泯灭,一颗玉石打磨愈久便光华愈灿”。我认为,领导者是一个普通人,来源于群众,是群众利益的代表,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领导者又不是一个普通人,对自身素质、能力水平的要求要更高;领导者的产生,是由自身努力、历史机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但关键是由其自身的精神境界决定的,一个高层次、受人尊重的领导者,必定是一个境界高、修养好的同志。某种程度上说,境界越高,职位也就越高,群众的认可度也越大。当然,境界的提升,要靠学习、靠实践、靠自己的感悟。所以,通过学习,我进一步坚定了做一个用心干事的人一个纯粹的人的信心和决心。这或许是我这次学习培训的最大收获吧。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在20xx年3月5日至3月12日,我怀着从未有过的兴奋的心情,踏进了中国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参加了清华大学—“贵州省施秉县骨干教师素质提升研修班”的学习,我衷心地感谢施秉县教科局的领导以及牛大场中心小学的领导给予我的这次机会。虽然学习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六天时间,但是这六天的学习我汲取到了清华大学教师传授给我的丰富的知识营养,他解开了我许多工作、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老师们的敬业精神以及活到老学到老的学风更是激励我刻苦学习,努力工作。

这次培训吃、住、学习都在清华园,我特别喜欢和熟悉的老师骑着自行车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迎着习习微风在清华的校园里欣赏校园的美景,感受清华这座百年名校的文化气息。我相信,清华将是我一生都牵挂的地方,不仅仅是校园的迷人美景,更是因为各位专家学者给我们奉上的文化大餐让我的灵魂受到了洗礼,让我的心灵如凤凰涅槃般重生。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项目主任罗炜老师的《团队建设—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她的课程让我懂得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在班级中我们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互动的方式,团结协作,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用罗炜老师的一句话来说:人与人之间,因相同而吸引,因相异而成长,因相融而升华!我与学校的同事之间,班上的学生之间都可以遵循这样一个道理。徐振明教授的《清华历史与清华精神》讲座,让我明白了清华大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博学”的校训、“行胜与言”的校风!刚进入清华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很多具有年代感的建筑,心里有莫名的忧伤,但是听了徐教授讲了清华的历史与清华的精神后我被这所百年名校的魅力所征服,眼中看到的是清华大学的诱人魅力和人文气息。

迟希新教授的讲座《超越智慧:教师的职业理想和幸福》,让我懂得了教育是一次播种,不能马上看到生长结果;教师的工作是个良心活,没有爱心的智慧是冰冷的智慧。我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把爱给我的学生们,做一个恪守师德规范,有职业道德的老师;做一个有自我价值,独享教育幸福的老师。

安康老师的《沟通与情商》讲座,我明白了沟通的重要性,一个人能够与他人准确、及时地沟通,才能建立起人际关系,只有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协作,才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才能获得成功。作为小学老师跟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它能消除师生心灵的隔膜,建立理解的桥梁。有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才有了相互之间的尊重,相互之间的理解,才有了班级之间管理的有序进行,才能够真正地解决更多的问题。安康老师还讲到情商,所谓情商就是情绪智力,包括个人的恒心、毅力、忍耐力、直觉、抗挫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内容。我从事十多年的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我只是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学生智力的培养上,忽视了学生情商的培养。我以后一定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我特别喜欢安康老师在他的课将结束时送给我们的一句话:不要以为自己很重要,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扈之霖老师的讲座《课堂基本功决定课堂效果》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他讲座里讲道: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他的课交给我们引课、教学过程、课堂总结、怎样提问、怎样板书等都让我豁然开朗,比如在引课方面,平时我在上语文课时常常用很长的时间引课,制造了很多垃圾时间,以后一定会注意利用复习对比、提问题、资料引课等方法引课。在课堂小结方面,扈之霖老师归纳了四种总结方式:

1.口述归纳;

2.问题归纳;

3.图像归纳;

4.重点知识多媒体再现。

这些方法对我是非常有用的,我会在我的语文教学中、合理地去运用这些方法。在怎样提问方面也交给我们三种方法:提问要准确、提问要及时、提问要有深度。这点我觉得自己以前做得特别不好,去年刚刚接了学校的毕业班,班上学生基础差,不爱跟老师互动。比如一提一个问题,班上几乎没有学生举手,用很多激励的语言都无济于事。正在我一筹莫展时到北京清华大学得到扈之霖老师的点拨,回到学校再上语文课时我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整改,效果好了很多。

除此之外还有赵国栋教授的讲座《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微课、翻课与慕课设计技术》;李清泉教授的`讲座:《学记》与中国传统教育智慧;吕建强教授的《走进音乐的世界》;曹彦彦校长的讲座《发展每个人的天赋才华》,从这些讲座中也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清华大学在培训的内容、形式、时间都作了细致的安排,既又理论概述又有案例分析,既强调理论又注重实地考察,3月10下午学校组织学习的老师们到北京东北旺中心小学现场观摩,首先听六年级数学老师孙淑芬老师的公开课《正比例的意义》,孙老师非常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让学生懂得异中寻同,同中变异,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学习知识的能力。这些好的教学方法是值得我学习的。听完公开课就是自由参观学校的时间,东北旺中心小学的课外兴趣小组办得很有特色,有美术、舞蹈、京剧、足球、溜冰、健身操等,学校注重学校的全面发展,又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从现在起要努力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汲取专家门的精华,将这次学习的新思想、新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力争做一位受到家长和学生爱戴的好老师,为施秉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有幸参加市教育局职教处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依法办学,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培训班”的学习,收获很大,体会颇深。下面谈谈自己在清华大学七天学习的思考及感想。

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依法办学是当前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依法办学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而依法治校是依法办学的重要基础,学校作为最基本的教育单位,直接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学校如何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完全取决于学校的管理理念和方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管理的需要,学校如何面对和适应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首要的问题是应当建立法制化的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依法治校。

一、依法治校的具体内容

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

二、目前依法治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就学校层面上看,目前依法治校还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学校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权大于章、有章不依;制度对一些人有约束,对另一些无限制;学校管理中主要依靠行政管理的手段;民主与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教职工的整体法律素质还不是很高;学校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没有监督制度和保障等问题。

三、对依法治校工作的一些想法

树立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在依法治校过程中,从学校管理内部来说,校长能否树立明确的法治观念,认清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是学校实施法制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校长应当把依法治校上升到依法治国的高度来充分认识,改变传统的管理手段与体制,树立起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

学校教育参与者依法治的意识是学校实施法制化管理的保证。目前我国有关教育发展、学校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依法治校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校长应把教育法制学习与宣传纳入重要工作职责范围。学校可充分利用校园网、校报、广播、板报等宣传工具进行广泛的普法宣传。让全体教师与学生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并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实行依法行政、校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是学校实施法制化管理的`具体措施。首先,校长在对学校进行领导和管理中,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改变思想作风和管理方式,要从过去主要依靠权力、运用行政手段的“家长式”或“权威式”管理,逐步转移到依靠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章程实行管理,严格行政执法程序,明确执法范围,不断提高学校管理的法制化水平。其次,学校管理者按照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与《学校章程》对学校实行自主管理,要重视加强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增强学校决策和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实行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民主治校。例如,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组织的作用,畅通师生员工参政议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把依靠师生员工民主办学落到实处。在管理中要做到: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再如,把学校招生、收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等涉及公众利益的内容向社会公开;把财务管理、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干部人事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内容向教职工公开。自觉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同时,还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民主监督机制,来限制、约束、监督管理者的权力运用。

总之,依法治校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进行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作为一校之长,要充分树立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认真制定学校各项配套的规章制度,真正做到从理性的高度实施依法治校。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发展。

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途径

1、加强班子建设,形成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一所学校的兴旺发达,必须要有一个同心同德,同舟共济的领导集体。领导队伍建设是校长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它关系着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因此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尊重理解领导队伍中的每个成员,放手让他们大胆地工作,勇于为他们承担责任,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大事集体研究,小事互相通气;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决策前讲民主,决策时讲集中,执行时讲纪律,使学校领导班子成为目标一致,运转协调、优质高效的强有力的战斗集体。

2、要依法治校、以制治教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就是规矩,制度就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准绳。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必须依法治教。科学、规范的制度是校长依法治教的重要保证。因此,校长治校的首要任务是要致力于健全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使制度“合法化”,这样才能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并自觉地遵守。有了一套好的制度,还需要狠抓制度的落实。比如:我校在落实考勤制度时详细记录每位教师到校时间,迟到早退、病事假等情况,每月进行总结;在落实教学制度时,严格按照教学制度对教师进行检查督促,期末按教师的教学指标进行奖惩,这样做有利地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说,一切制度、规定,如果没有检查和督促,没有过硬的措施作保证,都将变成一纸空文。

3、搞好学校的小环境建设

为什么同样的制度,同样的管理方法,在一个学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而在另一个学校却毫无收效呢?主要是原因是两个学校存在着不同的“校风”,要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必须抓好小环境建设。

小环境建设的重点是引导学校教职员工建立正确的观念体系、信仰体系、价值体系,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通过挖掘隐性资源,来获取学校的显性效果,促进学校的长足发展。

4、知人善用,扬长避短

所谓“知人”,就是了解知道他人有哪些专长、特点。“善用”,就是合理地分配他人的工作任务,以便达到出色地完成。一所学校办得好与差,光几个班子人员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批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学校管理》一书明确指出:“学校领导者具有识才之眼、爱才之心、容才之量、用才之胆、扩才之意”。这里告诉我们,当校长必须成为选拔人才、启用人才的明镜,要发现人才、利用人才,让他们的才能有用武之地,得到发挥。要求校长要贯彻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工作能力强,在学生心目中有威信的教师要加以培养,委以重任。把对教学工作有特长的教师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使人才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用人应该顾全大局,千万不能感情用事,不能以自己的好坏为标准来衡量他们。校长还应该做到以诚待人,重用贤才。真正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大胆地使用人才,合理地使用人才,爱护地使用人才,让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得到锻炼,从而增长才干,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大显身手,真正做到“英雄”有用武之地。但是,在使用人才的同时,也要做到胆大而心细,要慎重、详察。假设用的不当,就是浪费学校的资源,造成学校的损失,从而引起教师的不满。

5、善于管理加强协调

学校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制度管理的层面上,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层面上,更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的考分上。作为校长,在抓好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应该考虑学校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提高办学的层次。用开阔的眼界和抱负,认真规划学校未来的发展,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办学的根本目标,使学生在情感、道德、能力、体魄、精神诸方面全面发展。

学校管理过程是一种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的运动过程,协调是其中重要环节。作为一名校长,要想适时有效地做好协调工作,除了正确认识协调的意义和作用外,还要对存在于学校管理过程中的种种不协调因素进行准确的分析、正确的认识,采用适宜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有效的协调。不断增强协调意识,提高协调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管理的水平就是协调的水平,领导的艺术就是协调的艺术。领导的协调能力与领导者自身品德修养、知识水平、业务素质、作风方法等密切相关,要提高协调能力,校长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做到民主协商,合理分工,统筹兼顾,公正热情。

6、完善自我,不断超越

正确评价教学领域里的功过,牢固把握教育发展的方向,没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是行不通的,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取,继续进行思想更新,方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方能把学校办好,办出特色。许多专家都认为一所学校的校长管理学校的优劣与其的责任感、领导能力、政治思想、文化水平是息息相关的。能够走上管理岗位的人大多是具备了较强的管理能力与独特的个人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新形势下我们的教育管理也在不断地变化革新。作为一校之长,更应跟上时代的步伐,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不断地自我完善。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校长,要想管理好一所学校,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不断地提高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管理形势发展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有效地管理好

学校,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学生。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5

6月、京城、清华园、学术殿堂、企业培训班,这些“关键词”在我心里留下深深的眷恋。我依然记得10天前,背起行囊踏进清华大学的一刻,难忘课堂上教授们精彩授课的身影,难忘同学们互动时的亲切交流,难忘那参观博物馆感受民族复兴带来的强烈震撼。

这一切,我打心底地感谢!感动!珍惜!感谢沙市区委组织部和区工商联给我们搭建这样宝贵的学习平台,为身在这样一个充满温暖班级大集体并接受这样高水平的'授课而感动,我也十分珍惜这次培训,潜心学习钻研,力争为自身企业的发展充电加油。

三尺讲台下,大家静静的聆听,通过系统学习,既了解宏观经济形势,又从微观上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融资策略有深入了解,特别讲到《博弈论》时深有感触,处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瞬息万变的商业浪潮中,把握好方向和定位,把握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坚持企业核心战略、善于合作共赢、在管理上运筹帷幄是企业得以健康长远发展的助力器。

荷塘月色里,那美丽湖畔边,让我倚靠驻足,陶醉在清华园悠久历史文化和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我在静静地欣赏同时我也在思索,回想起1995年从重庆孤身来沙市当学徒和事业打拼,20xx年从修车小门面到20xx年正式注资成立荆州市鑫环球轿车维修有限公司、到20xx年分别注册湖北楚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荆州市环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各种的苦和挫折让我从实践中不断成长。一路走走停停,“停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此行让我能好好的思考和放松,去寻找事业转型时期的最佳途径,学会打好人才战略、技术战略、管理战略,同时不要等待、不要懈怠,要时刻保持创新意识,紧跟政策步伐,实现转型发展。在参观完国家博物馆回来的路上,和同学们漫步于校园的笔直林荫道上,如同行走在希望的大道上,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对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与同学们的交流,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的特质,也让我今后走企业多元发展思路更加清晰。这次学习时间不长,但受益匪浅,衷心感谢教授的辛勤讲授!感谢同学们的支持和帮助!这段情缘和宝贵学习经历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将永久珍藏我心。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6

清华大学是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最高学府之一,能在这所百年名校参加领导干部培训班,我倍感荣幸,倍加珍惜。行前,我曾跟领导说:“出门旅游我可以放弃,但到清华学习我不愿放弃,因为这很可能是我一生中接触最高学府的唯一机会”。更令人难忘的是,在清华学习期间,我接到通知,经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我将调到省委办公厅工作,由此我对清华的感情自然又深了一层。清华大学的短暂学习,受益非浅、体会颇多,是我一生中难得的财富,也对我在新单位新岗位、开展新工作注入新能量。

清华大学果然与众不同,名不虚传。在这里,没有枯燥、呆板的教学,更多地感受到清华的人文氛围、深厚的道德底蕴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报国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特别是崔国文教授激情澎湃的开学典礼讲话,使我深入思考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做人与做官、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专家学者的上课,或谆谆教导,或启发引导,都使我强烈地感受到时代的脚步、知识的乐趣;古色古香的建筑、单纯的校园生活、学生们的笑声,又使我寻找到青春和活力。参加工作十几年的我,重回校园,在这短暂的十几天里,真正懂得“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含义。

我是抱着学习“充电”的态度,来到清华学习的。这些日子以来,我认真听、仔细记、静心思,收获很大。主要体现在“长、宽、高”三个方面:

一、“长”,就是增长了知识,有助克服“本领恐慌”

平时自己忙于工作,时常感到“知识短缺”、“本领恐慌”,力不从心。这次到清华,聆听中国最高权威学术专家的讲座,增长了知识,见识了“世界”。一是增长科学管理知识。管理出生产力,管理也出凝聚力。管理是一门大学问,沟通与协调是管理的核心环节。通过学习,使我系统了解了公共管理、依法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少是我以前未知的。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彭向刚教授在《领导者科学与艺术》中,把“东北二人传”的语言艺术引入课堂教学,通俗易懂地阐述了领导者的角色定位、能力要求,对我们基层同志进一步提高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水平很有帮助。二是增长现代经济知识。比如,《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一课,专家用了大量数据和事例,说明中国经济运行与国外的联系和区别,说明中国再也不能延续“资源换增长”传统方式,而要利用宏观调控“倒逼”机制,加快经济转型发展,不断增强经济整体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再如《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现状》一课,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掩盖下的贸易摩擦作了深入浅出地分析,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三是增长构建和谐人际知识。人不是孤立的,而是社会人。作为领导者,工作对象就是“人”。记得美国著名学者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三分靠个人努力,七分靠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句话虽然有所偏颇,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必须善于“换位思考”,运用鼓励激励、联络联谊、真心真诚等办法,沟通上下,协调左右,统筹内外,以良好的人际关系,着力营造和谐环境。这对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促进各项任务落实十分有用。

二、“宽”,就是拓宽了视野,有利走出“象牙小塔”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眼界决定未来”。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一定要多走多跑,这对开展十分有利,对事业发展也是受益无穷由于工作性质原因,我长期在办公室写材料,很少接触外面世界。这次学习,使我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等同于走出“象牙塔”。一是内容广。这次培训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各个方面,涉及到国内、国际形势分析,既有宏观层面,又微观分析,结合了专家们平时所见所闻所思,对我们自然很有启发,弥补了很多方面的不足。二是联系紧。这次培训,既有理论教育也有实地参观考察,十分贴近基层工作实际,比如李虹教授《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从心理、生理角度,提出“淡定积极”的观点,阐明“以入世的努力,出世的心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道理,对人生具有启迪。三是感悟深。清华课程形散但神不散,学到知识的奥妙,是我从未有过的。在课堂上,我更多的的是思考、熏陶和感悟,是思维习惯。思维是“道”,其余是“器”,这次学习,我既“练器”,更是“修道”。通过学习,我认为,一个人千万不要纠缠于小事上,不要沉迷于温柔乡,更不要陶醉于现状,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三、“高”,就是提升了素质,有力激发“心灵火花”

这次培训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突出在职继续教育这个主题,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对象,突出科学艺术这个方法。特别是通过学习《领导者科学与艺术》、《领导干部压力管理》、《领导者语言艺术》、《政务礼仪》等,第一次对“领导者”这个耳熟能详的概念有了系统的理性认识,提升了素质,提高了境界。“一朵浪花融入大海便不会泯灭,一颗玉石打磨愈久便光华愈灿”。我认为,领导者是一个普通人,来源于群众,是群众利益的代表,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领导者又不是一个普通人,对自身素质、能力水平的要求要更高;领导者的产生,是由自身努力、历史机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但关键是由其自身的精神境界决定的,一个高层次、受人尊重的领导者,必定是一个境界高、修养好的同志。某种程度上说,境界越高,职位也就越高,群众的认可度也越大。当然,境界的提升,要靠学习、靠实践、靠自己的感悟。所以,通过学习,我进一步坚定了做一个用心干事的人一个纯粹的人的信心和决心。这或许是我这次学习培训的最大收获吧。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7

20xx年10月10——21日,我有幸参加了局组织人事处组织的清华大学培训。清华大学是我国著名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能在这所百年名校参加培训学习,我倍感荣幸。同时也感谢领导给予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我十分珍惜。此次培训时间虽短,但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每节课都集思想之大成,耀智慧之精华。短短的几天培训,让我获得了一身难得的知识财富,真是受益非浅,体会颇多。

十月的北京,秋高气爽,枫叶飘飘。亮丽多彩的生活是不施粉黛的素颜,秋之魅力,是充盈着淡蓝色的宁静。金黄的树叶,洒落一地的斑斓,时光烟雨蘸着秋之韵味掠过我的眉眼。秋风卷着我的衣襟把我带进了风景如画的清华校园。

清华校园,美丽而历史悠久。走进校园就感受到了这所百年名校厚重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魅力与底蕴。学校一直秉承“中西融合、古今贯通”的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始终引领学生们走“爱国、成才、奉献”的道路,为祖国的强盛、建设和发展输送了大批的领导和优秀人才。校园内绿茵草草,树木成荫,湖光山色,景色别致优雅。不同时代的建筑物购成了独具风格的建筑群落,为师生们创造了优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这次培训吃、住、学习都在清华园。喜欢起早床的我,每天迎着黎明前的第一缕曙光,吸收新鲜的空气在清华园里跑跑步、打打太极。用完早餐后就静心地听课。“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所以我紧紧抓住培训这个机会给自己洗洗脑,充充电,增长知识财富。给我们讲课的有清华、北大、国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行政学院、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等10多所高校的资深教授。分别给我们讲授了《领导干部压力管理》、《当前宏观经济分析》、《十二五规划与民生问题》、《影响力和执行力》、《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依法行政与突发事件应对》、《公共服务前沿探求》、《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以及《走进音乐世界》等10余堂课。

教授们个个满腹经纶,学识渊博。每位教授谈吐风趣幽默、警句名言、历史典故让学员们掌声笑声接连而致。在听课中同学们对老师心怀一份敬仰,一份尊重,一份理解,一份虔诚;同学们感受老师诚挚的智慧和知识的传递,凝聚的思想于此起彼伏声中豁然收成,如行云流水,徜徉沉浸。北京行政学院教授兼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董晓宇,在讲《公共服务前沿探求》课时,演讲形象之精彩,语言之丰富,排比、对比句接连不断,甚至把山东快书的表演形式都搬上了讲台。讲课内容丰富。在开启我们心智的同时,思想和智慧都得到了交流和碰撞。这次培训学习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听了杨照南教授的《当前宏观经济分析》进一步认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知道了当前经济波动的主要表现和原因以及国民经济运行成本非完整化的五个方面,从生产与消费领域看中国自身的问题。

听了傅思明教授的《依法行政与突发事件应对》使我们进一步明确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通过突发事件案例分析,使我们懂得了依法行政是安全从政的前提条件。

听了杨阳教授的《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才知道我国现阶段面临着朝核危机问题;中印边界问题;南海权益争端问题等诸多不安全因素,美国在亚太地区对我国形成U型合围之势。为了保障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还需要贯彻周边外交方针,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

10多位专家教授从经济理论到政治文明,从社会管理到执行能力,从当前形势剖析到前景展望,深邃的理论、前沿的研究、管理的创新在大师们或凝重或幽默或儒雅的讲解中,有如阳光雨露、和风细雨,滋润我的心田、陶冶我的情操、净化我的心灵、开阔我的视野、开启我的心智,理论与实践的火花在脑中碰撞,实实在在的让我领略了授课大师的风采。给我们传递了最新的信息和知识。

特别是听取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的《走进音乐世界》一堂课后,让我深刻认识到音乐是一种难以形容的语言——它越过了正常的逻辑思维,直接向人们的心灵倾诉;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虽然不像文学、戏剧那样内涵明确,让人能有具体的理解,但经典音乐一般都具有丰富的内涵,我们能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思想上的提升。欣赏这样的音乐能够提高人的审美品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列夫·托尔斯泰这样说过:音乐使我忘却自我,忘却自己的真实处境,它把我带往另一种不属于自己的情景:在音乐的作用下,我觉得我感到了本来没有感到的东西;我理解了本来没有理解的道理;我能体会本来不能体会的一切。如果我们用这种心境去面对自己的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激发自己的灵感。应该会有很好的收获吧!我仿佛觉得优美的音乐旋律随时在我身体里流淌,淋漓尽致地让我体会到身心的愉悦和工作的轻松。音乐带给我无比快乐和喜悦!也是减轻我工作压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最后,我要用清华的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激励自己,用学到的新理论知识渗透于今后的工作中去,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我不知道我这篇心得是唐代诗人李端笔下的“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还是刘长卿笔下的“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只有阅读者自己去评定吧!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8

20xx年10月10-21日,我有幸参加了局组织人事处组织的清华大学培训。清华大学是我国著名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能在这所百年名校参加培训学习,我倍感荣幸。同时也感谢领导给予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我十分珍惜。此次培训时间虽短,但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每节课都集思想之大成,耀智慧之精华。短短的几天培训,让我获得了一身难得的知识财富,真是受益非浅,体会颇多。

十月的北京,秋高气爽,枫叶飘飘。亮丽多彩的生活是不施粉黛的素颜,秋之魅力,是充盈着淡蓝色的宁静。金黄的树叶,洒落一地的斑斓,时光烟雨蘸着秋之韵味掠过我的眉眼。秋风卷着我的衣襟把我带进了风景如画的清华校园。

清华校园,美丽而历史悠久。走进校园就感受到了这所百年名校厚重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魅力与底蕴。学校一直秉承“中西融合、古今贯通”的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始终引领学生们走“爱国、成才、奉献”的道路,为祖国的强盛、建设和发展输送了大批的领导和优秀人才。校园内绿茵草草,树木成荫,湖光山色,景色别致优雅。不同时代的建筑物购成了独具风格的建筑群落,为师生们创造了优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这次培训吃、住、学习都在清华园。喜欢起早床的我,每天迎着黎明前的第一缕曙光,吸收新鲜的空气在清华园里跑跑步、打打太极。用完早餐后就静心地听课。“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所以我紧紧抓住培训这个机会给自己洗洗脑,充充电,增长知识财富。给我们讲课的有清华、北大、国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行政学院、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等10多所高校的资深教授。分别给我们讲授了《领导干部压力管理》、《当前宏观经济分析》、《十二五规划与民生问题》、《影响力和执行力》、《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依法行政与突发事件应对》、《公共服务前沿探求》、《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以及《走进音乐世界》等10余堂课。教授们个个满腹经纶,学识渊博。每位教授谈吐风趣幽默、警句名言、历史典故让学员们掌声笑声接连而致。在听课中同学们对老师心怀一份敬仰,一份尊重,一份理解,一份虔诚;同学们感受老师诚挚的智慧和知识的传递,凝聚的思想于此起彼伏声中豁然收成,如行云流水,徜徉沉浸。北京行政学院教授兼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董晓宇,在讲《公共服务前沿探求》课时,演讲形象之精彩,语言之丰富,排比、对比句接连不断,甚至把山东快书的表演形式都搬上了讲台。讲课内容丰富。在开启我们心智的同时,思想和智慧都得到了交流和碰撞。这次培训学习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听了杨照南教授的《当前宏观经济分析》进一步认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知道了当前经济波动的主要表现和原因以及国民经济运行成本非完整化的五个方面,从生产与消费领域看中国自身的问题。

听了傅思明教授的《依法行政与突发事件应对》使我们进一步明确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通过突发事件案例分析,使我们懂得了依法行政是安全从政的前提条件。

听了杨阳教授的《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才知道我国现阶段面临着朝核危机问题;中印边界问题;南海权益争端问题等诸多不安全因素,美国在亚太地区对我国形成U型合围之势。为了保障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还需要贯彻周边外交方针,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

10多位专家教授从经济理论到政治文明,从社会管理到执行能力,从当前形势剖析到前景展望,深邃的理论、前沿的研究、管理的创新在大师们或凝重或幽默或儒雅的讲解中,有如阳光雨露、和风细雨,滋润我的心田、陶冶我的情操、净化我的心灵、开阔我的视野、开启我的心智,理论与实践的火花在脑中碰撞,实实在在的让我领略了授课大师的风采。给我们传递了最新的信息和知识。

特别是听取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的《走进音乐世界》一堂课后,让我深刻认识到音乐是一种难以形容的语言----它越过了正常的逻辑思维,直接向人们的心灵倾诉;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虽然不像文学、戏剧那样内涵明确,让人能有具体的理解,但经典音乐一般都具有丰富的内涵,我们能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思想上的提升。欣赏这样的音乐能够提高人的'审美品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列夫.托尔斯泰这样说过:音乐使我忘却自我,忘却自己的真实处境,它把我带往另一种不属于自己的情景:在音乐的作用下,我觉得我感到了本来没有感到的东西;我理解了本来没有理解的道理;我能体会本来不能体会的一切。如果我们用这种心境去面对自己的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激发自己的灵感。应该会有很好的收获吧!我仿佛觉得优美的音乐旋律随时在我身体里流淌,淋漓尽致地让我体会到身心的愉悦和工作的轻松。音乐带给我无比快乐和喜悦!也是减轻我工作压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最后,我要用清华的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激励自己,用学到的新理论知识渗透于今后的工作中去,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我不知道我这篇心得是唐代诗人李端笔下的“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还是刘长卿笔下的“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只有阅读者自己去评定吧!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9

今年三月中旬,我参加了区委组织部举办的领导力提升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在清华大学紫荆管理培训中心学习。初春的北京暖意融融,在清华园温暖的怀抱里,我沉浸在老师们精彩的讲解中,思想上受到了强烈振憾,理念上有了全面的更新,知识又得到了充实提高,清华园的日子令人难忘、让我感受颇多。

(一)收获知识,推动学习

清华大学治学严谨、学风浓郁,我深深感受到了水木清华独特的精神魅力。在一周的时间里,我认真参加了全部课程的学习,9位著名专家学者精彩讲授了《服务业、服务贸易、服务外包》、《政务礼仪与交往艺术》、《领导者管理与媒体应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沟通协调与冲突管理》、《金融热点问题评析》、《塑造阳光心态与压力管理》、《现代领导者素质、能力与艺术》、《领导科学与艺术》等课程,还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听了民政部王振耀司长的专题报告《汶川大地震灾害救援与转型中的国家行政管理体制》。

应该说每一节课都非常精彩,收获很大。自己的缺欠之处显而易见,更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为更好地消化吸收学习内容,我自费购买了《阳光心态灿烂人生》、《冲突管理》等书籍,浏览孙键升老师的博客,订购了英文版手机彩信《中国日报》,我真正感受到学海无涯,其乐无穷。

(二)体味刻苦,感受奉献

培训中同学们克服了工作、生活方面的各种困难,过得充实而又快乐。我们每天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在宿舍、教室、食堂之间奔忙,吃完晚餐已是夜色朦朦,同学们还抓紧时间看讲义、记笔记,讨论相关问题,同学们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刻苦的学习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使学习效果如此之好。

同时我忘不了老师们殚精竭虑,诲人不倦的辛勤劳动,为使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孙健升、田兆阳等老师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教室外向同学们讲授知识,董关鹏、董明老师讲课时语速较快,就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讲些知识,老师们的敬业奉献精神更激励了我刻苦学习。

(三)扩大视野,拓展思路

虽然这次培训的学习是辛苦的,但是回味其中的过程是快乐的;虽然时间是短暂的,但是带给我的启发是巨大的。这次培训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并且大都是我知识结构上的薄弱环节,通过学习使我有机会接触到政治、经济、金融、行政管理等方面最新的理论成果,在危机管理、应对媒体、领导能力、政务礼仪等方面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些知识象新大陆一样开扩了我的视野,启发了我的思维。

我参加工作以来几乎一直从事事务性工作,实际操作多,宏观管理少,对工作的谋划和设计重视不足、思考不够,这样肯定不利于工作思路的创新和工作局面的开展。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通过清华培训我要努力在更高的层面上、用更全的视角去分析情况、解决问题,谋划思路,更好地完成好本职工作,努力实现人口计生工作的创新突破,努力做到思想更成熟、工作更积极、言行更稳健。这是我的努力方向,我虽未必做好,但我已经知道如何去努力。

(四)加强交流,收获友谊

参加研修培训的58名学员来自全区不同部门和单位,大家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工作的内容各异,如果没有这次培训,镇街和检法两院的几位同志可能无缘相识,他们中不乏相关领域的行家里手,真可谓“群英荟萃”,与他们的交流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让我受益匪浅。虽然大家的经历不同,但都赤诚相待,尽力将自己最热情、最精彩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同学之间由陌生到相识、到相知、到亲密无间的同学和良师益友。学习和生活中大家相互帮助,一次次集体活动大家都积极参加,体现出我们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团体。收获知识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友谊。知识虽然难得,友谊更为可贵。

清华大学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我会自觉地把学习坚持下去,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素质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已经根植于我的灵魂深处,行胜于言,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当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我当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0

我在县教育局领导的精心组织安排下,于20xx年8月12日参加了清华大学麻江县教育系统骨干人才素质提升高级研修班第二批的学习,清华大学是我国著名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能在这所百年名校参加培训学习,我倍感荣幸。同时也感谢领导给予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我十分珍惜。此次培训时间虽短,但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每节课都集思想之大成,耀智慧之精华。短短的几天培训,让我获得了一生难得的知识财富,真是受益匪浅,体会颇多。

一、了解清华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并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清华校园以清华园为主体,西部还有近春园,这次学习的住宿之所便是清华接待服务中心紫荆公寓。在清华主校门(东门)外的绿地正中,横卧着一块巨大的卧壁,正面是毛主席手书的“清华大学”校名,背面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校训源自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的一次演讲,他引用《易经》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勉励清华学子树立“完整人格”,后被定为校训,成为清华之精神所在。

二、生活清华

在清华园的这段日子里,我们研修班的57位同学每天结伴骑车而行,在宿舍、教室、食堂之间来回穿梭。尽管这“三点一线”的生活有些单调,但在精神层面却是异常丰富的。水木清华,钟灵毓秀。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践行“行胜于言”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弘扬“人文日新”精神,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人才、治国栋梁。100年来,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攻绩。面向未来,清华大学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加快发展,争取在本世纪中叶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可以说,清华园里这样一种文明的气息、一种人文关怀,会让你时时感到温暖,受到教益。

三、所学所思

此次麻江县教育系统骨干人才素质提升高级研修班共5天的培训学习时间,聆听了1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教授的专题讲座。这次培训的主题是教育管理领导人领导力的提升,学校开设了《教育管理者如何做教师专业发展的助者》、《清华精神与教育家情怀》、《走进音乐的世界》、《教育领导者的语言艺术》、《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高效沟通成就魅力管理者》、《如何听课与评课》、《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校园安全管理》、《发展每个人的天赋才华》课程,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感受颇多、收获颇丰。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班课程,增强了学习紧迫感。参加学习之前,我总觉得自己教育管理已经很多年,谈不上有什么好的管理理念,学校还是能不断发展,随着年龄逐渐偏大,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新不是那么迫切,对自己也没有什么更高要求,认为只要教好书育好人就行。但此次参加清华学习班,真正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实在太少,而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在当今这个时代,仅凭现有的理论知识已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求了。特别是老师所讲的那些课程内容与我们企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上课时我总是认真听讲、生怕漏听了哪个环节而影响了学习,能够认真做好课堂笔记,自觉遵守学习班制度,课后还和大家一起讨论分析。在学习期间我曾想,学习永无止境,人不学习,如同朽木啊!今后一定要加强学习,业余时间多看一些书籍,充实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提升工作能力;

通过5天的所见所闻,拓展了眼界和思维。站在临泽看生源,觉得教育教学还可以,自己也算是事业有成,干劲少了,拼劲没了,但是真真融入到清华的培训中,通过和外面的教育家交谈、聊天才知道自己不过是沧海一栗,我们的学校管理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简单的教材重复。走出清华,回到学校,我将秉承“行胜于言”的校风,在工作中树立“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作风,将所学的现代教育管理知识用到学校的.规划发展实际中,真正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历程中成为一名实实在在的人民教育者。

通过学习,坚定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人生就一个小括号,人生的两端就是括号的二个弧线段,人生的经历就是括号当中的内容,也就在这填充括号的人生历程中,我们肩负的是社会责任,不仅仅是自己,我们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也不能把自己看的与别人没关系。当前,我县教育事业正推向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前段,在县委政府和教育局领导正确指引下,学校有一个长期发展规划。我们一定要把握国家政策走向,勤沟通、多交流,人才队伍上下功夫,充分利用政策向中西部倾斜的有利时机,接触政府支持学校教育优先发展条件,发展壮大学校办学规模,走自己的路让社会认同,不要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遇事,不要硬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改变不了自己可以改变对事情的看法。带头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心态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出路,争取在人生的括号中填充更多的内容。

这次学习对我本人触动颇深,感叹知名学府老师的学识之渊博和治学严谨的同时,自己各方面的差距及缺陷更加明显,此次学习机会之宝贵难以言表,我将以此为起点,用激动→心动→行动,理清发展思路,坚定发展信心,争取帮助校长使学校有一个大的发展和变化。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1

九月,秋高气爽的季节;九月,硕果累累的季节。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我有幸被湘潭网络学院推荐,经市委组织部同意,被选派到清华大学参加“20xx年县域干部创新社会治理专题培训班”。虽然培训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五天,但是本次清华之行对于我整个人生都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本次培训班的背景是清华大学依托百年教育资源的积累,本着“教育服务社会”的理念,以“传播知识、消除贫困”为宗旨,由继续教育学院发起,自筹资金启动了教育扶贫工作。该工作是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帮扶对象,通过在当地建立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或面授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清华大学优质的教育与培训资源无偿输送给贫困地区。而我市市委组织部因常年与清华大学的良好的关系,因此每月都获得去清华大学参加面授课程的名额,这便是我市每月都选派干部去清华学习的缘由。

清华大学,非常高大上的几个字眼,它的名气吸引无数的学子膜拜,不仅仅是因为它校园的美丽,更是因为它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巨大影响力。它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成为了一流的知识殿堂,因而变成了中国广大学子心中的`一个图腾。遥想自己高考当年,清华,那是一个梦,是无数学子寒窗苦读的的动力,也是绝大多数学子可望不可及的一个梦。能够考上清华大学的人必是高考中的佼佼者,是广大学子中的精英,是人中龙凤,其它绝大多数人看着这些人只能望洋兴叹,技不如人,只能就读其它大学,而清华,变成了一种奢望,成为人生中的遗憾。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2

大家下午好!我很荣幸参加了20xx年清华大学心理健康培训,怀着从未有过的激动心情,走进了当代学子梦寐以求的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在这短暂而充实的十五天学习时间里,我认真聆听了专家教授们的精彩演讲,领略了大师们的智慧与风采,感受了百年清华厚重的文化底蕴。由于个人的水平有限,也谈不上什么汇报,我简单的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和感受,不到之处请各位多多包涵。

一、感悟清华,传承校训

去北京的当天我先去了颐和园,感受了皇家园林的气息,下午三点多我们到了清华大学的西门,也就是主校门,当时我很激动,像做梦一样,我说我终于到了清华大学了,我们就拍照留恋,当时大门口参观的人很多,一般的游客不让进去,我们说明我们的身份后,保安看了清华大学的老师发给我们的培训短信后才放我们进去,我们选择了租自行车畅游清华园。我们骑自行车转了两个多小时,感觉参观了很久,好像都转完了。可是当我们班主任给我们发了一张清华大学的校园地图后才发现,我们所转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们参观了清华大学的学生公寓,外面看上去整整齐齐的,还参观了清华大学的足球场,绿茵茵的场地,红色的跑道,赛场上队员们踢的热火朝天,从观看台上发出的呐喊声一对高于一对。在场地周围也有年轻的学子们成双成对,边看比赛边享受着青春的温暖,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的美丽。在足球场的不远处是篮球运动场,场上的队员个个生龙活虎,处处都充满着生机盎然,显示出强大的青春活力。这也许就是清华大学理念中所倡导的坚持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真实写照吧。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日前评出“全球最美大学校园”。入选的14个校园中,10个来自美国,3个来自欧洲,唯一上榜的亚洲院校是中国的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地处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离清华大学西门一站路就是颐和园和园林园。校园西区为老校区,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建筑为特色;东区校园则以上世纪50年代兴建的苏式主楼为主体,90年代开始新建了现代风格的建筑物。它既具有古典的园林风格,又具有现代大都市的生活气息,我们学习的地方主要在清华创业园的创新大厦,旁边就是紫金国际交流中心,谷歌和网易的办公楼就在我们上课的创新大厦的旁边。课间我们去观赏荷花时,错过了赏荷花的时节,我们看到的只是残枝落叶,没有感受到当年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的美感,游人也不多,这可能又是一种生命的壮美吧。到了水木清华,翠绿的柳树,清澈的湖水,还有红红的爬山虎,游客多了,清华的学生也多了,处处洋溢着朝气,现代感和历史厚重感在这里完美地结合。在水木清华旁边不远处就是闻一多先生的塑像,在这里让我们体验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清华精神是一种爱国精神,是一种实干的精神,是一种包容的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清华的校训,博大精深,不光是我们为学的准则,更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准则。我们要学习清华人对事认证负责的态度,对大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对工作实干的精神,对我们要做的事,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出一流的水平,就像当年清华大学的`一位学子说的那样,即使让我扫大街,我扫的也是最干净的,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我们的工作,面对我们的生活,用正能量来感染我们的学生和周围的同事。

二、升华理念,拓宽领域

在课程方面,学校给我们安排了20多个专题讲座(每节课都是4个小时),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且信息量大,内容涉及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语言艺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在这次学习培训的授课老师中,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资深教授和名家大师,也有来自教学一线的老师、他们个个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理念精深,对自己从事的研究都有独到的分析和精辟的见解。他们的讲解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既有较强的理论指导,又有成功的实践经验;在授课过程中善于抓住重点,解剖难点,让人豁然开朗。从而使我进一步理清了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解开了许多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比如张学政教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陈纪英老师的《做促进学校发展的心理教师》,迟希新老师的《心理主题教育活动设计实施的创新理念》,樊富珉教授的《学校团体辅导理论与应用》,陈一筠教授的《解读青春密码》等课程都使我受益匪浅。在充满了欢声笑语的课堂上,我们学到了张学政教授的如何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大体分为三步:第一营造和管理学习环境,第二锻炼和提升教学技能,第三构建完整学习过程。张学政教授为我们带来了神奇的魔术表演,并邀请了学员一起参与其中。从这个魔术中我们也感悟到了参与与互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他心目中的优秀教师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把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智慧型教师。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他告诉我们,就从上好每一堂课开始,做到人课合一。听了他的课我感觉到了什么是大师,他的课生动有趣,富有激情,我看了他的读书笔记,每一页都写的整整齐齐的,就像他上小学的孙女说的一样,爷爷这是你写的吗,简直就是印刷的吗,他给我们上课带来的手抄笔记本有大小不同的五六本,每本写的都非常的整齐,没有一处涂抹的,看了都很受感动,这是他这一生读书时做的摘抄和写的心得,他说像这样的笔记本有20多本,他的课件也做的非常的整齐,这个老师们下去可以在学校服务器我的文件夹里看看他的讲义。张学政教授在清华大学工作30多年没有请过一天的假,有次生病后他疼的实在难以忍受,下午又有课,他就让医生给他打上止疼药,然后打的去上课,还有一次他家被盗了,他下午还有课,他只委托他的同事帮他看着家里等警察来处理,他毅然去了学校给学生上课。有次他班里的一名同学带了一个北京师范大学的同学去他班里听课,下课后那名北师大的学生感叹道,清华就是清华,大师就是大师。还有一次他带的班要毕业了,当他将完最后一节课时,有四名同学抬了两个花篮送给了他,全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当时他都感动的流泪了,他说据他所知,全清华到目前为止收到学生上课送花篮就只有两个人。这就是清华大学老师的治学精神。他的精神感动了我,他的课堂感动了我。听高明书教授关于《初中生心理发展问题》的讲座后,我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们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不是说我们的学生心理不健康,而是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其正常健康的生活与发展。一般来说,如果个体处于正常健康状态,则易适应社会,内心平静,内外平衡,从而能得到社会与他人的接受,自我得到充分的发展,能获得学习的进步和事业的成功。如果个体经常处于心理不平衡状态尤其是不健康状态,就容易发生损害社会与他人的反社会行为,重则违法犯罪,轻则为人所责;或者会出现损害自我的异常行为,令社会不宁,与众人不安。即使不发生外部的不适应行为,处在不良状态的个体也会因长期处在情绪困扰之中或形成不良的品德,或导致低劣的心理素质。无论哪种情况,对学生的正常健康的发展都非常不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给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通过情感的交流、情绪的疏导等活动化解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这不仅对促进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获得全面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构建现代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从容应对各种挑战与挫折,而且能使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轻松自然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乔锦忠教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心理健康维护》的讲座,他用一些浅显易懂的图片和故事,向我们深刻阐述了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他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

在这次培训中,还有清华大学的罗丹阳老师的《教师心理调适策略》,中央民族大学夏仕武老师的《心理学与生活》,北京第五中学原校长吴昌顺老师的《关注未成年心理健康》,以及来自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张渝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案例分析》,这些老师的精彩讲座,无论在理论知识上,还是在方法技巧上,让我对心理教学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这次培训我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加强交流、收获友谊

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我们新疆建设兵团的各个学校,彼此不熟悉。这次培训,除了给我们安排学习之外,还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互动交流平台。学员们忙里偷闲得抽出时间骑着自行车畅游美丽的清华园。为了现场感受升国旗的庄严气氛,大家不辞辛苦凌晨四点半起床出发。为了更多的了解首都北京的人文气息,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了颐和园,参观了故宫,这一个个都带给了我们视觉上、心灵上的震撼。

十五天的时间,因为短暂而幸福,十五天的时间,因为短暂而倍感珍惜。我深知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清华大学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但我收获颇多。不仅知识上得到了充实,更在思想上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会好好研究名师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思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我将把在清华的学习当作新的起点,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努力工作、学习,并把清华精神带到今后的工作中,秉承“走出清华门,带走清华魂”,以求真务实,立足本职,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努力争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最后有几句话同各位老师共勉,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心态比绩效重要,健康比工资重要,愿各位老师每天都有好心情,每天都有好身体,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3

清华大学是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最高学府之一,能在这所百年名校参加领导干部培训班,我倍感荣幸,倍加珍惜。行前,我曾跟领导说:“出门旅游我可以放弃,但到清华学习我不愿放弃,因为这很可能是我一生中接触最高学府的唯一机会”。更令人难忘的是,在清华学习期间,我接到通知,经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我将调到省委办公厅工作,由此我对清华的感情自然又深了一层。清华大学的短暂学习,受益非浅、体会颇多,是我一生中难得的财富,也对我在新单位新岗位、开展新工作注入新能量。

清华大学果然与众不同,名不虚传。在这里,没有枯燥、呆板的教学,更多地感受到清华的人文氛围、深厚的道德底蕴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报国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特别是崔国文教授激情澎湃的开学典礼讲话,使我深入思考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做人与做官、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专家学者的上课,或谆谆教导,或启发引导,都使我强烈地感受到时代的脚步、知识的乐趣;古色古香的建筑、单纯的校园生活、学生们的笑声,又使我寻找到青春和活力。参加工作十几年的我,重回校园,在这短暂的十几天里,真正懂得“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含义。

我是抱着学习“充电”的态度,来到清华学习的。这些日子以来,我认真听、仔细记、静心思,收获很大。主要体现在“长、宽、高”三个方面:

一、“长”,就是增长了知识,有助克服“本领恐慌”

平时自己忙于工作,时常感到“知识短缺”、“本领恐慌”,力不从心。这次到清华,聆听中国最高权威学术专家的讲座,增长了知识,见识了“世界”。一是增长科学管理知识。管理出生产力,管理也出凝聚力。管理是一门大学问,沟通与协调是管理的核心环节。通过学习,使我系统了解了公共管理、依法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少是我以前未知的`。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彭向刚教授在《领导者科学与艺术》中,把“东北二人传”的语言艺术引入课堂教学,通俗易懂地阐述了领导者的角色定位、能力要求,对我们基层同志进一步提高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水平很有帮助。二是增长现代经济知识。比如,《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一课,专家用了大量数据和事例,说明中国经济运行与国外的联系和区别,说明中国再也不能延续“资源换增长”传统方式,而要利用宏观调控“倒逼”机制,加快经济转型发展,不断增强经济整体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再如《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现状》一课,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掩盖下的贸易摩擦作了深入浅出地分析,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三是增长构建和谐人际知识。人不是孤立的,而是社会人。作为领导者,工作对象就是“人”。记得美国著名学者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三分靠个人努力,七分靠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句话虽然有所偏颇,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必须善于“换位思考”,运用鼓励激励、联络联谊、真心真诚等办法,沟通上下,协调左右,统筹内外,以良好的人际关系,着力营造和谐环境。这对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促进各项任务落实十分有用。

二、“宽”,就是拓宽了视野,有利走出“象牙小塔”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眼界决定未来”。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一定要多走多跑,这对开展十分有利,对事业发展也是受益无穷由于工作性质原因,我长期在办公室写材料,很少接触外面世界。这次学习,使我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等同于走出“象牙塔”。一是内容广。这次培训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各个方面,涉及到国内、国际形势分析,既有宏观层面,又微观分析,结合了专家们平时所见所闻所思,对我们自然很有启发,弥补了很多方面的不足。二是联系紧。这次培训,既有理论教育也有实地参观考察,十分贴近基层工作实际,比如李虹教授《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从心理、生理角度,提出“淡定积极”的观点,阐明“以入世的努力,出世的心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道理,对人生具有启迪。三是感悟深。清华课程形散但神不散,学到知识的奥妙,是我从未有过的。在课堂上,我更多的的是思考、熏陶和感悟,是思维习惯。思维是“道”,其余是“器”,这次学习,我既“练器”,更是“修道”。通过学习,我认为,一个人千万不要纠缠于小事上,不要沉迷于温柔乡,更不要陶醉于现状,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三、“高”,就是提升了素质,有力激发“心灵火花”

这次培训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突出在职继续教育这个主题,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对象,突出科学艺术这个方法。特别是通过学习《领导者科学与艺术》、《领导干部压力管理》、《领导者语言艺术》、《政务礼仪》等,第一次对“领导者”这个耳熟能详的概念有了系统的理性认识,提升了素质,提高了境界。“一朵浪花融入大海便不会泯灭,一颗玉石打磨愈久便光华愈灿”。我认为,领导者是一个普通人,来源于群众,是群众利益的代表,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领导者又不是一个普通人,对自身素质、能力水平的要求要更高;领导者的产生,是由自身努力、历史机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但关键是由其自身的精神境界决定的,一个高层次、受人尊重的领导者,必定是一个境界高、修养好的同志。某种程度上说,境界越高,职位也就越高,群众的认可度也越大。当然,境界的提升,要靠学习、靠实践、靠自己的感悟。所以,通过学习,我进一步坚定了做一个用心干事的人一个纯粹的人的信心和决心。这或许是我这次学习培训的最大收获吧。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4

10月的北京,秋高气爽。20xx年10月14日至10月19日我非常幸运地成为清华大学-司法系统领导干部管理创新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一员,心中感受无以言表。首先要感激领导的关爱,给我们机会参加培训,让实现自己上个世纪的夙愿和梦想――走进清华园踏在清华校园的路上,看到清华的草草木木,呼吸到清华空气,感受到清华气息,这是何等的惬意和自豪。我们怀着朝圣和虔诚之心,带着希望和梦想走进了梦寐以求的清华园。来到清华的时候,第一个印象是她的大,纵横交错的道路尽管很直接,可是照样让我感受到复杂以致迷失方向。但是,我并不急切地想从这迷失中走出,反倒是奢望可以沉醉在这迷失之中,那样我就可以随我的心性自由的在清华园中漫步。当二校门的一次映入我的眼帘的时候,一种庄严而美丽的情调在我的心中浮现滋长。我想起了我的孩子,那些和她一起在日影和月光下做着关于理想的作业的可爱的孩子;想到了我的同事,那些为伟大的戒毒事业兢兢工作的同事;我想到了领导的谆谆教诲和嘱托;我想起了在风中飘着苍发的母亲......心中终究为自己能够来到这里“朝拜”一回感到庆幸。仿佛看到朱自清先生孤瘦的背影,还有闻一多那坚毅的目光;似乎感受到在清华的河流中流淌着一种曾经被大家忽视的血液,一种曾经被人们轻视的韵律。

当我转过二校门,看见大礼堂和清华学堂的时候,心中有一股热流。这些就是清华最初的发源,是清华的原本所在。看到清华最初的建筑,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是建筑艺术,懂得了建筑可以这样表现美。融合了古罗马和古希腊风格的大礼堂,古朴而又不乏现代味道的清华学堂,在我心中,它们不仅仅是建筑,更是承载历史,记录清华辉煌过去的“化石”。更有大草坪前面的日冕,“行胜于言”,四个最代表清华风格的苍劲有力的字,时刻提醒着清华人为人处事的原则。正是这句话,使我来到了清华,我也相信它还会影响我的一生。激励我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注重扎实的走好每一步。在清华学习的五天时间里,每天课程都安排得很满,白天全天的课,有时晚上也有课,虽然有点辛苦,但并不觉得学习疲劳,而感到是一种快乐和享受,每位教授上的每一节课,几乎都是绝妙精彩的课程。这次培训班的课程,涉及领域宽广,有当前宏观经济、领导科学与执行力、公共管理、依法行政、国学智慧、心理调试。为我们授课的老师多为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们有的幽默风趣,有的特立独行,有的深刻丰富,他们渊博的知识,认真负责的态度,敏捷的思维,以及学者特有的人格魅力,令我从中感悟颇多;他们博大精深的理念,高屋建瓴的评论,切中要害的分析,极富个性的教学,使我的心灵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

清华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她的建筑上,更体现在清华的精神上。清华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集中、简练的表述应当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它借用古训以凝练的语言表述了清华人基本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是使清华人保持其凝聚力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缘起于1914年11月10日,梁启超先生来清华发表以《君子》为题的演说。梁先生以《周易》乾、坤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崇德修业,发奋图强,无论求学治业,都要坚忍刚毅,不屈不挠,不能见利而进,见难而退。待人接物,要宽宏大量,责己严,责人宽。这些内容在今天仍然是那么震撼人心。以王鞑的“我愿以身许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强盛才是我真正的追求”为代表爱国主义精神;以“行胜于言”为重要内涵的严谨求实的学风;以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进步,努力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为奋斗目标的'追求卓越的世界眼光。无不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它开启了我们前所未有的视野,使我们浮躁心灵得到从未有洗涤和净化。短短五天培训,我们一步步地记住了“水木清华”这四个字,也慢慢地读懂了它,慢慢的品味其中的诗意。我明白清华人的诗不是风花雪月,荷塘依旧,可是它的意象已经不再是那亭亭如舞女的裙的荷叶和那淡淡的月色,它已经变得更加绚烂;清华的歌声也不再是曾经那些哑哑的木吉他声,它已经变得更加精致。因为清华是扎实的,是理性的,它的箴言是“行胜于言”。清华的诗意在那些穿梭的人影中,在校园中那些被匆匆摇响的自行车铃声中,在那些深夜中不熄的灯光中。

打开笔记,仿佛又听到了清华教授们紧扣心灵的讲解,再次和大师发生了心灵的碰撞。知识的力量是无尽的,我不虚此行......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5

九月,秋高气爽的季节;九月,硕果累累的季节。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我有幸被湘潭网络学院推荐,经市委组织部同意,被选派到清华大学参加“20xx年县域干部创新社会治理专题培训班”。虽然培训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五天,但是本次清华之行对于我整个人生都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本次培训班的背景是清华大学依托百年教育资源的积累,本着“教育服务社会”的理念,以“传播知识、消除贫困”为宗旨,由继续教育学院发起,自筹资金启动了教育扶贫工作。该工作是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帮扶对象,通过在当地建立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或面授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清华大学优质的教育与培训资源无偿输送给贫困地区。而我市市委组织部因常年与清华大学的良好的关系,因此每月都获得去清华大学参加面授课程的名额,这便是我市每月都选派干部去清华学习的缘由。

清华大学,非常高大上的`几个字眼,它的名气吸引无数的学子膜拜,不仅仅是因为它校园的美丽,更是因为它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巨大影响力。它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成为了一流的知识殿堂,因而变成了中国广大学子心中的一个图腾。遥想自己高考当年,清华,那是一个梦,是无数学子寒窗苦读的的动力,也是绝大多数学子可望不可及的一个梦。能够考上清华大学的人必是高考中的佼佼者,是广大学子中的精英,是人中龙凤,其它绝大多数人看着这些人只能望洋兴叹,技不如人,只能就读其它大学,而清华,变成了一种奢望,成为人生中的遗憾。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6

下半年,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由我局和市委组织部联合组织的在清华大学举办的长沙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专题学习班,学习时间一周,感触颇深,受益良多。

一、环境美

走进清华园,不由得赞叹她那种厚重、朴实、不张扬的美。没有太多高高矗立的炫目建筑,映入眼帘更多的是那依地形修建的花园、草坪,绿道旁供人休憩的长椅,风格古朴而造型别致的路灯,随处可见的自行车,以及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打印社等等。还有那个深夜时分还亮着灯的奶茶店,为校园平添了一份温馨。

信步于文学家朱自清笔下的荷塘边,亲身感受那一池醉人的荷香荷韵;来到“水木清华”建筑前,细细品味雕梁画栋和意境高远的楹联;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的'雕像,感受先生的大义凛然、一身正气;在清华学堂和大礼堂前驻足沉思,虔诚地与先哲们进行心灵的对话。这一切,让我在工作了十多年后,又一次体验到了久违的温馨充实的校园生活。

二、收获大

一周的学习,我收获很多,眼界和学识也有了提升。授课老师有清华大学、国防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教授,也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学者,还有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中央电视台的知名评论员等,他们学识渊博,理念精深,对自己的研究领域都有十分独到的见解,给我们以深刻启迪。

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既有预算管理与改革、政府债务管理与风险防范等财政专业知识,也有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国际形势、深化改革、经济转型、博弈论等社科人文类知识;既有课堂教学,也有实地参观,精彩纷呈,引人入胜。精心的课程安排体现了领导对干部成长的良苦用心。

三、感悟多

通过在清华园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1、清华大学“自强不息”的校训以及“行胜于言”的校风熏染了我,让我明白自身要具备百折不挠的韧劲,任何困难都压不垮的精神,以及为目标不懈奋斗的恒心和毅力;让我决心在未来的日子里,撸起袖子、沉下身子,做出一番工作业绩。

2、在开班动员会上,清华继续教育学院相关领导就告诉我们,对于培训班老师们的观点应当结合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大胆地质疑,切忌不加思索地一味接受。是的,老师们在课堂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难免有的知识点会有疏漏或偏离的地方,我们应当带着问题学习,勤于思考,秉持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并把这一方法贯穿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

3、不断学习,学以致用。久坐在机关办公室里,难免会有知识僵化、灵感枯竭的危机感。这次到清华培训,如同久旱逢甘露、沙漠见清泉,有了“源头活水”的注入,眼界开阔了,精神充实了,心里亮堂了,很多疑惑在这里找到了答案。我已经认真消化了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并在日常自觉加强学习,结合工作实际加以运用,力争为推动长沙财政事业的发展奉献绵薄之力。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7

10月的北京,秋高气爽。20xx年10月14日至10月19日我非常幸运地成为清华大学-司法系统领导干部管理创新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一员,心中感受无以言表。首先要感激领导的关爱,给我们机会参加培训,让实现自己上个世纪的夙愿和梦想――走进清华园踏在清华校园的路上,看到清华的草草木木,呼吸到清华空气,感受到清华气息,这是何等的惬意和自豪。我们怀着朝圣和虔诚之心,带着希望和梦想走进了梦寐以求的清华园。来到清华的时候,第一个印象是她的大,纵横交错的道路尽管很直接,可是照样让我感受到复杂以致迷失方向。但是,我并不急切地想从这迷失中走出,反倒是奢望可以沉醉在这迷失之中,那样我就可以随我的心性自由的在清华园中漫步。当二校门的一次映入我的眼帘的时候,一种庄严而美丽的情调在我的心中浮现滋长。我想起了我的孩子,那些和她一起在日影和月光下做着关于理想的作业的可爱的孩子;想到了我的同事,那些为伟大的戒毒事业兢兢工作的同事;我想到了领导的谆谆教诲和嘱托;我想起了在风中飘着苍发的母亲......心中终究为自己能够来到这里“朝拜”一回感到庆幸。仿佛看到朱自清先生孤瘦的背影,还有闻一多那坚毅的目光;似乎感受到在清华的河流中流淌着一种曾经被大家忽视的血液,一种曾经被人们轻视的韵律。

当我转过二校门,看见大礼堂和清华学堂的时候,心中有一股热流。这些就是清华最初的发源,是清华的原本所在。看到清华最初的建筑,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是建筑艺术,懂得了建筑可以这样表现美。融合了古罗马和古希腊风格的大礼堂,古朴而又不乏现代味道的清华学堂,在我心中,它们不仅仅是建筑,更是承载历史,记录清华辉煌过去的“化石”。更有大草坪前面的日冕,“行胜于言”,四个最代表清华风格的苍劲有力的字,时刻提醒着清华人为人处事的原则。正是这句话,使我来到了清华,我也相信它还会影响我的一生。激励我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注重扎实的走好每一步。在清华学习的五天时间里,每天课程都安排得很满,白天全天的课,有时晚上也有课,虽然有点辛苦,但并不觉得学习疲劳,而感到是一种快乐和享受,每位教授上的每一节课,几乎都是绝妙精彩的课程。这次培训班的课程,涉及领域宽广,有当前宏观经济、领导科学与执行力、公共管理、依法行政、国学智慧、心理调试。为我们授课的老师多为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们有的幽默风趣,有的特立独行,有的深刻丰富,他们渊博的知识,认真负责的态度,敏捷的思维,以及学者特有的人格魅力,令我从中感悟颇多;他们博大精深的理念,高屋建瓴的评论,切中要害的分析,极富个性的教学,使我的心灵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

清华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她的建筑上,更体现在清华的精神上。清华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集中、简练的表述应当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它借用古训以凝练的语言表述了清华人基本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是使清华人保持其凝聚力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缘起于1914年11月10日,梁启超先生来清华发表以《君子》为题的演说。梁先生以《周易》乾、坤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崇德修业,发奋图强,无论求学治业,都要坚忍刚毅,不屈不挠,不能见利而进,见难而退。待人接物,要宽宏大量,责己严,责人宽。这些内容在今天仍然是那么震撼人心。以王鞑的“我愿以身许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强盛才是我真正的追求”为代表爱国主义精神;以“行胜于言”为重要内涵的严谨求实的学风;以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进步,努力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为奋斗目标的追求卓越的世界眼光。无不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它开启了我们前所未有的视野,使我们浮躁心灵得到从未有洗涤和净化。短短五天培训,我们一步步地记住了“水木清华”这四个字,也慢慢地读懂了它,慢慢的品味其中的诗意。我明白清华人的诗不是风花雪月,荷塘依旧,可是它的意象已经不再是那亭亭如舞女的裙的荷叶和那淡淡的月色,它已经变得更加绚烂;清华的歌声也不再是曾经那些哑哑的木吉他声,它已经变得更加精致。因为清华是扎实的,是理性的,它的箴言是“行胜于言”。清华的诗意在那些穿梭的人影中,在校园中那些被匆匆摇响的自行车铃声中,在那些深夜中不熄的灯光中。

打开笔记,仿佛又听到了清华教授们紧扣心灵的讲解,再次和大师发生了心灵的碰撞。知识的力量是无尽的,我不虚此行......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8

10月的北京,秋高气爽。20xx年10月14日至10月19日我非常幸运地成为清华大学-司法系统领导干部管理创新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一员,心中感受无以言表。首先要感激领导的关爱,给我们机会参加培训,让实现自己上个世纪的夙愿和梦想――走进清华园踏在清华校园的路上,看到清华的草草木木,呼吸到清华空气,感受到清华气息,这是何等的惬意和自豪。我们怀着朝圣和虔诚之心,带着希望和梦想走进了梦寐以求的清华园。来到清华的时候,第一个印象是她的大,纵横交错的道路尽管很直接,可是照样让我感受到复杂以致迷失方向。但是,我并不急切地想从这迷失中走出,反倒是奢望可以沉醉在这迷失之中,那样我就可以随我的心性自由的在清华园中漫步。当二校门的一次映入我的眼帘的时候,一种庄严而美丽的情调在我的心中浮现滋长。我想起了我的孩子,那些和她一起在日影和月光下做着关于理想的作业的可爱的孩子;想到了我的同事,那些为伟大的.戒毒事业兢兢工作的同事;我想到了领导的谆谆教诲和嘱托;我想起了在风中飘着苍发的母亲......心中终究为自己能够来到这里“朝拜”一回感到庆幸。仿佛看到朱自清先生孤瘦的背影,还有闻一多那坚毅的目光;似乎感受到在清华的河流中流淌着一种曾经被大家忽视的血液,一种曾经被人们轻视的韵律。

当我转过二校门,看见大礼堂和清华学堂的时候,心中有一股热流。这些就是清华最初的发源,是清华的原本所在。看到清华最初的建筑,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是建筑艺术,懂得了建筑可以这样表现美。融合了古罗马和古希腊风格的大礼堂,古朴而又不乏现代味道的清华学堂,在我心中,它们不仅仅是建筑,更是承载历史,记录清华辉煌过去的“化石”。更有大草坪前面的日冕,“行胜于言”,四个最代表清华风格的苍劲有力的字,时刻提醒着清华人为人处事的原则。正是这句话,使我来到了清华,我也相信它还会影响我的一生。激励我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注重扎实的走好每一步。在清华学习的五天时间里,每天课程都安排得很满,白天全天的课,有时晚上也有课,虽然有点辛苦,但并不觉得学习疲劳,而感到是一种快乐和享受,每位教授上的每一节课,几乎都是绝妙精彩的课程。这次培训班的课程,涉及领域宽广,有当前宏观经济、领导科学与执行力、公共管理、依法行政、国学智慧、心理调试。为我们授课的老师多为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们有的幽默风趣,有的特立独行,有的深刻丰富,他们渊博的知识,认真负责的态度,敏捷的思维,以及学者特有的人格魅力,令我从中感悟颇多;他们博大精深的理念,高屋建瓴的评论,切中要害的分析,极富个性的教学,使我的心灵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

清华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她的建筑上,更体现在清华的精神上。清华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集中、简练的表述应当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它借用古训以凝练的语言表述了清华人基本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是使清华人保持其凝聚力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缘起于1914年11月10日,梁启超先生来清华发表以《君子》为题的演说。梁先生以《周易》乾、坤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崇德修业,发奋图强,无论求学治业,都要坚忍刚毅,不屈不挠,不能见利而进,见难而退。待人接物,要宽宏大量,责己严,责人宽。这些内容在今天仍然是那么震撼人心。以王鞑的“我愿以身许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强盛才是我真正的追求”为代表爱国主义精神;以“行胜于言”为重要内涵的严谨求实的学风;以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进步,努力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为奋斗目标的追求卓越的世界眼光。无不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它开启了我们前所未有的视野,使我们浮躁心灵得到从未有洗涤和净化。短短五天培训,我们一步步地记住了“水木清华”这四个字,也慢慢地读懂了它,慢慢的品味其中的诗意。我明白清华人的诗不是风花雪月,荷塘依旧,可是它的意象已经不再是那亭亭如舞女的裙的荷叶和那淡淡的月色,它已经变得更加绚烂;清华的歌声也不再是曾经那些哑哑的木吉他声,它已经变得更加精致。因为清华是扎实的,是理性的,它的箴言是“行胜于言”。清华的诗意在那些穿梭的人影中,在校园中那些被匆匆摇响的自行车铃声中,在那些深夜中不熄的灯光中。

打开笔记,仿佛又听到了清华教授们紧扣心灵的讲解,再次和大师发生了心灵的碰撞。知识的力量是无尽的,我不虚此行......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9

九月的一个午后,很安静,日子在静静的流淌,思绪飘向在清华一周的学习,总感觉忙忙碌碌,不知不觉中已经结束,感悟颇多:

一、育人须得好环境

“孟母三迁”是流传千古的教育佳话。“三迁”的目的就是选择优良的育人环境。而清华,多少年来,那波澜不惊的荷花池、荷塘和万泉河已成为历史的一面镜子,映射着清华精神。池塘、河水本身是个不说话的,由于地点的不同上升到一种精神,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有时候超过了人的说教。我们知道育人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美化校园环境,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路平坦,水长清,窗明亮,地无尘。置身此环境,令人心旷神怡,行为自然规范,举止必然高雅。优化人文环境,建橱窗、树报栏、办壁报、贴警言,开广播,立规范,勤活动,读诗篇。置身此环境,耳闻目睹文明气象,谁肯做愚昧粗鲁之人?环境育人,是教育不可偏废的重要方面,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关注、投入,但愿我的学校景色迷人,团结和谐。

二、活一天就到学一天

清华园的美丽神韵熏陶我,而给我们上课的教授、专家,他们一个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我再一次感悟了知识的力量,时代更新之快,我们不学,就得落伍。一个个博学多才的老师给我们上课,使我看到他们不仅具有演说家的口才和艺术家的`风采,而且让我们从语言到行动上都羡慕他、模仿他,他们都是不断的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勇于进取、可持续获得知识的人。在他们身上具有一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精益求精的优良品质,他们是一个永不满足的知识富有者。

有一节课讲的是沟通与表达的艺术,老师叫杜敏,原来我只注重自己专业知识,对沟通、表达认为没什么,谁都会,没什么可学,通过这节课让我明白与学生的沟通会给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多大,我知道了沟通的技巧,学会倾听,认知对象的技巧,沟通说服的技巧,说实在的,我以前在别人说话时,动不动就打断对方,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但通过杜敏老师事例的讲解,使我明白要学会倾听,特别是让我感悟最深的一句话是要节制发表看法,我会铭记这句话的,因为它是我很多缺点中一个缺点的诠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之路。有的人在平凡中默默地实现着人生的价值;有的人轰轰烈烈成就卓著,做出了显赫的业绩。但我要说,不论谁,活一天就得学一天。因为天天学,才使我们感觉我们还活着。

一周的学习,感受着那美丽的清华园中一棵棵苍翠欲滴的大树沧桑,走进了教授们的心灵世界,感叹于他们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丰满,独特的教育视角,健康乐观的人生观,给了我无限的工作激情和留下了太多的思索,愿我也能拾级而上。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30

回顾在清华大学培训班学习,有着无比的感动和体会,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心声。感谢清华培训班创造的良好学习条件,感谢清华大学安排的老师带给学员们的精彩授课,难以忘记在清华大学里的温暖,它将永远烙印在我脑海里。

第一,清华的儒家教育,让我深受熏陶。走进清华大学的正门,迎面而视的便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几个大字,它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取自《周易》“天行健,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载物”,启发我们应刚毅坚卓,愤发图强,增厚美德,容载万物。每天上课之前朗读《道德经》中精彩语句,虽然精而短,启发我们应注重协调,善于沟通,宽容包含,苦干实干,发挥整体效益。利用休闲时间,游览了清华园、二校门、日晷、清华学堂、水木清华、自清亭、闻亭、建筑馆等景点,处处体现儒家学说,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体会了历史的使命、学习的责任、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第二,清华授课层次高,让我们在高端学习中增长了才干。清华大学培训班的老师讲课精彩无比,见解深刻独到,分析全面系统,授课深入浅出,给我们启示启迪,让我们坚定了理想信念,开阔了眼界视野,丰富了阅历知识,培养了实干作风,增强了操作能力。

第三,清华大学安排联欢晚会,让我们在远离家乡时感受了节日的温暖。每逢佳节倍思亲,清华大学培训班倾注了大量精力,充分考虑学员学习、活动、生活上精密布置,精心安排了联欢晚会,培训班学员与清华大学教职工欢聚一堂,欢声笑语,增加节日欢乐氛围。

在清华学习的时间不长,我的思维方式和观念都得到了一次全面的更新。

提境界须开眼界。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境界,伟大的实践需要宽广的眼界。来到清华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境界是一种理想、一种精神、一种胸怀,清华大学的境界就体现在这所百年名校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洞察未来的深邃眼光、统揽全局的宽阔视野。我们要珍视在清华的学习机会,不断开阔眼界,汲取知识养分,提高理论素养,提升思想境界,接受人生洗礼。

求进步须走正步。是非明于知理,境界升于自省,名节源于修养,腐败止于正气。通过在清华大学的学习,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修正了事业的航程。也让我感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思想引领正确的航向,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特别是要做到“五个不”: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做“糊涂人”;始终保持群众情怀,不做“纨绔男”;始终秉承行胜于言,不做“旁观者”;始终注重提升素质,不做“门外汉”;始终加强人格修养,不做“迷失者”。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31

xx年10月中旬,我有幸参加了了杭州市新教育实验开放周活动。这次培训我主要参加的是杭州市金都天长小学会场的学习。

一大早,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身着干净整洁的衣衫在校门口齐吹口风琴迎宾。我们是从侧门进的校园,远远的就听到了一阵阵悦耳动听的伴奏。刚开始,我们还以为是铃声呢,没想到,走近一看,却是三年级的孩子们现场吹奏的琴声,听起来是那么清脆,那么悦耳,在这美好的清晨,仿佛给人的心田注入了一股清泉,使人神清气爽起来!

走进教学楼,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该校每个班的班级文化、走廊文化、楼梯文化、墙壁文化无一处不洋溢着书香,我想,金都天长小学真是一座幸福的`殿堂,孩子们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在开幕式时,孩子们精彩的展示,他们的社团的魅力,读书的魅力,让我震撼,当时我的心就被征服了,想着我自己的孩子们也能在日积月累中成长为多才多艺。

在成果展示环节,王子源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好书推荐示范课。说实话,刚开始看到进程表上有这样一堂课,我很不以为然,觉得不就是推荐一本书吗,至于拿出整整一堂课的时间来推荐吗?会不会有点浪费时间?但是,课还未上到一半,我就知道

几天的学习培训受益良多,其中对张先寿校长提出的一句话感触最深。

“要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而非一件事情来做。”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32

我在县教育局领导的精心组织安排下,于20xx年8月12日参加了清华大学麻江县教育系统骨干人才素质提升高级研修班第二批的学习,清华大学是我国著名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能在这所百年名校参加培训学习,我倍感荣幸。同时也感谢领导给予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我十分珍惜。此次培训时间虽短,但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每节课都集思想之大成,耀智慧之精华。短短的几天培训,让我获得了一生难得的知识财富,真是受益匪浅,体会颇多。

一、了解清华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并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清华校园以清华园为主体,西部还有近春园,这次学习的住宿之所便是清华接待服务中心紫荆公寓。在清华主校门(东门)外的绿地正中,横卧着一块巨大的卧壁,正面是毛主席手书的“清华大学”校名,背面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校训源自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的一次演讲,他引用《易经》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勉励清华学子树立“完整人格”,后被定为校训,成为清华之精神所在。

二、生活清华

在清华园的这段日子里,我们研修班的57位同学每天结伴骑车而行,在宿舍、教室、食堂之间来回穿梭。尽管这“三点一线”的生活有些单调,但在精神层面却是异常丰富的。水木清华,钟灵毓秀。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践行“行胜于言”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弘扬“人文日新”精神,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人才、治国栋梁。100年来,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攻绩。面向未来,清华大学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加快发展,争取在本世纪中叶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可以说,清华园里这样一种文明的气息、一种人文关怀,会让你时时感到温暖,受到教益。

三、所学所思

此次麻江县教育系统骨干人才素质提升高级研修班共5天的培训学习时间,聆听了1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教授的专题讲座。这次培训的主题是教育管理领导人领导力的提升,学校开设了《教育管理者如何做教师专业发展的助者》、《清华精神与教育家情怀》、《走进音乐的世界》、《教育领导者的语言艺术》、《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高效沟通成就魅力管理者》、《如何听课与评课》、《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校园安全管理》、《发展每个人的天赋才华》课程,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感受颇多、收获颇丰。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班课程,增强了学习紧迫感。参加学习之前,我总觉得自己教育管理已经很多年,谈不上有什么好的管理理念,学校还是能不断发展,随着年龄逐渐偏大,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新不是那么迫切,对自己也没有什么更高要求,认为只要教好书育好人就行。但此次参加清华学习班,真正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实在太少,而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在当今这个时代,仅凭现有的理论知识已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求了。特别是老师所讲的那些课程内容与我们企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上课时我总是认真听讲、生怕漏听了哪个环节而影响了学习,能够认真做好课堂笔记,自觉遵守学习班制度,课后还和大家一起讨论分析。在学习期间我曾想,学习永无止境,人不学习,如同朽木啊!今后一定要加强学习,业余时间多看一些书籍,充实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提升工作能力;

通过5天的所见所闻,拓展了眼界和思维。站在临泽看生源,觉得教育教学还可以,自己也算是事业有成,干劲少了,拼劲没了,但是真真融入到清华的培训中,通过和外面的教育家交谈、聊天才知道自己不过是沧海一栗,我们的学校管理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简单的教材重复。走出清华,回到学校,我将秉承“行胜于言”的校风,在工作中树立“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作风,将所学的现代教育管理知识用到学校的规划发展实际中,真正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历程中成为一名实实在在的人民教育者。

通过学习,坚定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人生就一个小括号,人生的两端就是括号的二个弧线段,人生的经历就是括号当中的内容,也就在这填充括号的人生历程中,我们肩负的是社会责任,不仅仅是自己,我们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也不能把自己看的与别人没关系。当前,我县教育事业正推向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前段,在县委政府和教育局领导正确指引下,学校有一个长期发展规划。我们一定要把握国家政策走向,勤沟通、多交流,人才队伍上下功夫,充分利用政策向中西部倾斜的有利时机,接触政府支持学校教育优先发展条件,发展壮大学校办学规模,走自己的路让社会认同,不要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遇事,不要硬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改变不了自己可以改变对事情的看法。带头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心态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出路,争取在人生的括号中填充更多的内容。

这次学习对我本人触动颇深,感叹知名学府老师的学识之渊博和治学严谨的同时,自己各方面的差距及缺陷更加明显,此次学习机会之宝贵难以言表,我将以此为起点,用激动→心动→行动,理清发展思路,坚定发展信心,争取帮助校长使学校有一个大的发展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