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三十而立》读后感

2024/05/29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三十而立》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三十而立》读后感 篇1

人说三十而立,而我却不知如何可为立。蓦然竟发觉自己已过了而立之年,也惊觉自己已不再年轻,岁月就在我不自觉时悄悄地让我的肩上担起了当女儿、儿子、妻子与母亲的多重责任,凭添了几许皱纹,原本脆弱的内心便躲到了用微笑撑起的坚强背后,那份因为年轻而曾经执着的热情,在走过风、走过雨后,已慢慢地回归于平静,可依然不敢确定自己是否“立”了起来。

闲时,常常喜欢站在门口上看来来往往的行人,猜猜他们上下奔波的目的,然而过后便嘲笑自己竟然会无聊到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去想一点意义也没有的事。有时,从心灵深处会不自觉地涌起一股淡淡的哀愁,不知自己究竟在探索着什么,希望着什么,也不知在等待着什么,追求着什么,尤如行尸走肉般,不知哪里是自己想去的方向,甚是迷茫,似乎三十过后,心便不知丢在了何处,再也找不回年轻的热情,年轻的希望。又好象在后悔着什么,却怎么也摸不清楚究竟后悔着什么,似乎一切都成了那么的空洞、荒芜。

于是便更喜欢把自己一人关在家里,翻翻旧时的照片,想想自己曾经走过的路,看看那精心保存着的一张张贺卡,再默默地把以往的心事翻起来静静地回味一番。有时竟会忘了自己是谁。

书上说,人活着要有个梦想,而自己还是这么的迷茫,看不清自己人生的方向,已过三十了,梦也已经残了,无常的生活总有着太多的无奈,心灵往往会被没来由的寂寞所侵袭,面对着自己的人生之旅,又觉得如此无助。可是,却又觉得偶尔让自己呆在黑暗中,沉思砥砺后走出黑暗,会更懂得生活。就这样矛盾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却始终蹉跎岁月。

十多岁的花季,二十多岁的风采已经在风雨历程中化作成熟。已明白了爱和责任是有距离的,不再有那种年少的轻举妄动。人生也就会变得比以前枯燥和平淡,却也变得多了几分稳重和老练,任何一颗漂泊的心都会觉得有了可以停靠的港湾。责任也就成了生命中的亮点!

人生路,终须走,于是便时时对自己说,明天定会又是一个艳阳天,孩子就是我的希望。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永远站在太阳下看生活,阴雨天的时候,把自己关在屋里,看看书,或者找个知心好友聊聊天,让自己每一天。

《三十而立》读后感 篇2

我一直拒绝阅读名为《年轮》的这样一套书,因为我惧怕看到别人的欲望、野心与成功,也惧怕看到别人的失意、挫折与颓顿,前者会使我想起一些再也无法企及的目标,从而加重自我失败感,而后者则无异于污泥浊水,会彻底窒息我本已无多的进取心和奄奄的荣誉感。

有时候,思考和认识并不能带来勇气和力量,反而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新的一年如期而至,时光又在我们的年轮上狠狠地划了一刀。照我的理解,所谓年轮,其实是生长在心里又显现在额头上的岁月催人的标志,是跌跌撞撞的人生旅途中的一道道伤痕,并不具有诗情画意。

而,就在这时候,我心有所感地拿起了《年轮》丛书中的《三十而立》。

我感兴趣的,是置于卷首的几篇文章。它们是我的同辈人亦即上世纪60年代人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描述和思考。

这些年轻的作者无疑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梦想过、奋斗过,并且获得了成功;此外,他们还拥有运用文字的能力(单从语言表述的角度看,除了有点筻隆⒖湔磐猓倒也没有什么大毛病),他们是上世纪60年代人中的“知识分子”,是那个时代的“思想者”和“代言人”,他们不辱使命,和盘托出了那个时代人的苦衷。

我非常理解我的同辈人为什么会对而立之年这么一个人生的重要时刻抱着那么一种复杂的态度。我们无法像有的前辈那样在30岁的时候已经写出足以传世的著述,更无法像另外一些前辈那样攻城掠地杀人如麻,或者干脆乱七八糟地拥有五个孩子。无疑地,是对比显示出了这一代人的苍白无力和无所适从。

不仅是与先辈的对比,而且还有与过往岁月的对比。每一个青年都曾有过勃勃雄心、凌云壮志,知识经过生活无情的涤荡之后,所谓的雄心壮志大多会冰消瓦解。在这种时候,面对理想的残渣碎片,怀旧、凭吊甚或是悼念就是必然的了。

上世纪60年代的人在真正踏入社会之前,就已经吃过几次苦头,折了锐气。在30年的人生历程中,值得一提的无非是读过几本书、失过几次恋,而令人气短的是,读书但没有学到思想的方法,失恋但没有抽象出深刻的体验,游行但因缺少理性而更像是去赶一场骡马大集……就这样,我们盲目地走出人生的道路,书写着一篇充满了别字、病句的言不及义的蹩脚文章。好在我们知道自己是什么货色,不会厚颜无耻地自吹自擂,说得好听一点,算是具有严肃的内省精神。这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人唯一还可以让人起敬的地方。

这种复杂的感情还产生于对现存生活方式的不认同。当代的奥勒留说:“我只知道我不适于干什么,但不知道我适于干什么。”上世纪60年代的人就在这样尴尬的心理困境中寻找着出路;不仅如此,他们还常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负罪感,好像曾经受过谁的恩典,做了见不得人的亏心事,欠着一屁股的债,干什么都不理直气壮。其实从一开始,我们就没有装出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而是装出一副瞧得起人的样子;没有装做什么都懂,而是装做什么都不懂,谨小慎微,谦卑得首屈一指。然而就在这样的生活中,我们无可挽回地失去了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品格蜕变成各式各样的修辞格。

厌弃30岁,像厌弃一块油腻腻、脏兮兮的抹布;鄙视30岁,像鄙视一堆随风飘荡的枯枝败叶。我们的航船随时可能触礁沉没,我们还没有见识过惊涛骇浪,便已经在办公桌上一盏浓茶的微澜中淹死。我们无法觅得阿英、林语堂、何其芳、严文井他们那样的心境,无法壮怀激烈,无法闲适随缘,无法咀嚼生命、感谢生命。我们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眼睁睁地看着时光流逝,看着别人成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英雄儿女,看着别人贪婪地掠夺金钱美女高官厚禄,只能把斩不断理还乱的无可奈何掩藏在死皮赖脸之后,强打起精神蹉跎新的岁月。

莱蒙托夫,那位天才的俄罗斯歌手,在他著名的诗篇《咏怀》中写道:“我悲伤地注视着我们这一代人,/我们的未来不是空幻就是黑暗,/在认识与怀疑的重压下,/将会一事无成地逐渐衰老下去。……我们这些忧郁的即将被遗忘的人们,将要无声无息地在这世界上走过,/没给后人留下一点有用的思想,/也没留下一部天才撰写的著作。/我们的儿孙将用轻蔑的诗句,来侮辱我们无言的尸骨。”诗写于1837年,其时莱蒙托夫23岁,刚从高加索流放回到彼得堡,距他被上流社会谋杀只有四年。上天为什么没有让我们在早些时候、在一场劫难中壮烈殉国呢?那时候的我们是多么富有献身精神。

书中有位作者描述了一场噩梦:在上世纪,50年代人超越了60年代人,与70年代人接轨,把权力直接交给了70年代人;60年代人被历史忽略不计了。

我被这一残酷的女巫的预言所震撼。也许这就是上世纪60年代人的宿命。天幸上世纪60年代人中也有成大事者,他们是那个年代人的一条光明的尾巴,在浩茫的星空中留下了我们曾经存在的蛛丝马迹。

《三十而立》读后感 篇3

《三十而立》是《黄金时代》的第二个故事,讲的是王二在大学当老师给学生上生物课期间发生的一些事,这本书确实也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值得一读。

小说的主人公叫做王二。他是一个非常乐观开朗的人,故事主要讲的是王二在京郊插队,这个时候王二已经是一个三十有二的人了。他在正经的事业中干着种种不正经,看似荒诞的事。三十二岁的王二承认三十而立实际上是一个关乎内在的成长问题,在现实生活和理想生活面前一个人该何去何从。故事中王二的真诚和周围的虚伪不断的碰撞,读完以后让读者会心一笑。

王二完全可以像校长一样从虚伪开始,让他获得他所稀缺的住房,出国的机会,但是这违反他的秉性,让他又不愿意。

回忆和小铃子的浪漫热恋以及那些热情迸发写诗的时光,王二意识到生活的本质并不在于最终的目的,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把人束缚到一个普罗大众虚构的生存目的上。争名夺利、虚伪苟且,不过是为了躺在高干特护病房,让精心化妆的看护在自己死去时往直肠塞入一块棉花。但当人已经死去,已然不存在,曾经那些争名夺利、虚伪苟且有又有什么意义?

"我在实验室里踱步,忽然觉得生活很无趣,它好像是西藏的一种酷刑:把人用湿牛皮裹起来,放在阳光下曝晒。等牛皮干硬收缩,就把人箍得乌珠迸出。生活也如是:你一天天老下去,牛皮一天天紧起来。这张牛皮就是生活的规律。"所以生活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王小波是我最欣赏的作家之一,读完三十而立,我明白人生命短短几十年,而精力和真诚的情感更有限。在我们的一生中要成为怎么样的人完全由我们自己决定。卡夫卡说:为了每天生存的面包,人们摧毁了自己的性格,生活就是如此。感谢王小波的作品给我的心灵带了如此多的光明。

《三十而立》读后感 篇4

或许,你已经厌倦了生活的平淡;或许,你在忍受着生活的困苦;或许,你羡慕有钱人的锦衣玉食;或许,已经有人给你指明了道路。无论处于什么状态,我们都应该改变自己的境遇,让自己不断地成长。一个人,不管他是有苦难的身世还是有显赫的背景,不管他的成功是一帆风顺还是披荆斩棘,最重要的是他身处其中是否有所启发、有所成长、有所收获。一个人的成功,可能与家庭教育有关,可能与学校教育有关,也可能与个人性格有关。成功都是有原因的。姚明的成功与父母的刻意培养密不可分,韩寒的叛逆、特立独行源于学校教育体制对他的束缚,金晶的坚强、乐观来自她的性格……

人人都会遭受挫折,强者的可贵在于挫折后的奋起,弱者的可悲在于挫折后的消沉。才华是勤奋磨砺出的.刀刃,成绩是汗水浇开的鲜花。要想成为生活的强者,就要像雄鹰一样在高空展翅飞翔,迎接风雨的洗礼;要想采撷到成功的硕果,就必须用心血和汗水去浇灌贫瘠的土壤。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会在总结昨天时把握今天,在珍惜今天中创造明天。人生的道路没有现成设计好的图纸,它铺在坚实的足迹里,延伸在挥洒的汗水中。悲观的人,在幸福中寻找悲伤;乐观的人,在艰苦中寻找欢乐。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每个人都在成长,这种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也许你在某个场合和时期达到了一种平衡,而平衡是短暂的,可能瞬间即逝,不断被打破。成长是无止境的,生活中很多是难以把握的,甚至爱情,你可能会变,那个人也可能会变;但是成长是可以把握的,这是对自己的承诺。我们虽然再努力也成为不了刘翔,但我们仍然能享受奔跑。可能有人会防碍你的成功,却没人能阻止你的成长。

关于成功,人们说:没有失败只有暂时的不成功。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借口,成功跟借口是不会在同一个屋檐下的,要成功就没有借口,要借口就不可能会成功。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成功就是激发潜能后收获的果实。

人生在世,既短暂又坎坷、既幸运又无奈、既富裕又贫穷、既辉煌又落魄、既坚强又脆弱、既开心又难过、既快乐又失落、既亮丽又黯然、既善良又狠心、既热情又冷漠、既神奇又平淡、既美好又苦涩、既博爱又妒嫉、既正直又小气、既获取又失去,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都融在生活里,让人品味,给人选择。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心态:心善,乐善好施;心宽,宽大为怀;心正,正大光明;心静,静心如水;心怡,怡然自得;心安,安常处顺;心诚,诚心诚意。这样,我们才能精神焕发、光彩照人!其实,人生的关键在于思想、精神、心态和成长,努力让自己的思想明澈,让自己的精神充实而有所支撑,让自己每天都有一个豁达、平和、开朗的心情,让自己每天都有收获,每天都成长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