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篇1
1995年,上海某大学的教授曹锦清做出到河南的农村进行调查的决定,并在河南的许多乡村、城镇、县市进行了调研。调研后整理出版了这么一本书。我大概花了近一个月的课余时间将这本厚厚的书看完,又沉淀了一个月,才打算写这么一篇读后感。向来不喜欢写读书感,虽然读完一本书后经常都会有些自己的感想。距离读完这么一本靠数据和事实充实起来的书有一个月之久,所有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数据、事件等等都已经很模糊,但这正是我要的效果。在所有的细节都已经模糊的情况下更能让我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本书的内涵。
要问我说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一句话,作者1995年在河南一些地方调研的记录。自己在支农的时候做过调研,也负责了支农活动的全程记录工作,因而在阅读过程中总会将书中叙述的调研过程和自己当时的经历结合起来,相互比较。当然,相对于一个学者的工作来说,我们做的很简单,很粗糙,得到的信息也很少。但是,也有相同之处。
作者调研是通过层层的关系网进入农村进行几天的蹲点调查,和村民聊天,然后搜集、记录他觉得有用的信息。除此之外,他还利用一些人际关系及讲座、报告和乡县村各级官员谈话、了解情况。在调研过程中,他发觉,1995年时候的中原乡村,在很大程度上和古代,或者说封建社会的乡村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虽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这主要反应在衣食住行上),但1995年时候的中原百姓还得缴纳很沉重的各种税,和村干部的关系还很紧张,思想意识一样闭塞落后,最讨厌的还是官吏的腐朽现象。于是有时候,作者有不知身处何时何地的茫然之感。
调研过程中,作者发现,一个个村庄就像某些官员的一个个封闭的领域,外人很难进入,更不用说获得一些事实。于是作者时不时会觉得在自己的祖国进行学术研究的实践活动很困难。这是不应该出现的现象,但又很无可奈何。于是像作者要做这样的调研,得通过层层的关系才能进入调研现场;而调研过程还得小心翼翼,生怕触犯某些人的利益。
我不是很清楚作者调研的目的,但是,在书中他屡次论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批判了只埋头于书斋的研究、不去进行实际调研的一些学者的治学之法。而作者也意识到要进行这一类型的调研,在国内当时没有系统的理论可以指导,而直接套用外国的理论则有些牵强。理论的总结需要实践的支持,于是他得进行实践;但实践得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但是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系统理论……他只好在这种矛盾下进行实践,或许他心里暗暗觉得如果能够在实践之后总结出一套有用的理论将会是这一实践之后的最大收获吧。我觉得,其实在进行调研的时候,作者本着的是和我们在支农时候相似的一种理念,就是不是很清楚自己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但觉得做了比不做好。中原大地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当地人民现在的生活状况也就对很多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像作者这样的人就会想去看看我们的母亲河现在怎样;在母亲河哺育着的地区的人们过去怎样生活,现在又是怎样生活……他是写出了一本书,但是,书中只是记载了他的调研情况和他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谁会去读这么一本书,这本书会不会对决策者的行为产生一些效果,他都不知道。只是基于一种知识分子的自觉,他去调研,去记录,去思考,去反映。就像我们的支农活动。一直不甚清楚我们的意义,但是就是去体验,去实践,去发现,去关注。
站在现在的时间点上来看,作者选择的时间,1995年,可以说是很特殊的时间。1995年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各方面进行更深入、更广泛变化的转折点。看的时候,我回忆起的是95年的春节,我们举家从广西搬回福建的老家;95年,我们还住在土坯瓦顶的房子里,一大家子在一起住;95年我们周末要到山上捡柴;95年,家门口的土路一到下雨天就被雨水冲得坑坑洼洼、坎坷不平、泥泞不堪;95年,村里几乎没有什么工厂,没有路灯;95年,村里的小学和民房一样破旧,下雨天还会落雨;95年,镇上只有一个中学,17个村子的孩子到同一个地方上中学;95年,我们的同学基本上都不是独生子女……95年位于东南沿海的家乡,和中原大地上的很多村镇一样。但是,95、96、97年后,中国社会变化的速度之快,让人难以置信。就我的家乡而言,水泥路的`铺设、路灯的添置、小洋房的雨后春笋搬拔地而起、小学中学的重建、各种私人办的工厂的兴起、烧柴改为烧煤……几年间,整个镇的面貌几乎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在读《黄河边的中国》的过程中,我一直很好奇的是,作者去过的地方,现在怎样了?变化是不是和我的家乡一样巨大?可以说,95年时候记载的情形对我们来说,已经几乎是上一辈的事情的感觉了,那样的生活,只存在于我们模糊的童年的记忆中及书页里。才十几年的时间,中国社会的变迁让人瞠目结舌。但不知道那些95年仿佛还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中原大地上的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多少的变化?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书中还记载了几个比较特别的村子的“发迹史”,包括南街村等“四朵金花”。这些村子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们靠着一个有魄力、有能力的领导人将整个村的人心团结起来,一起选择一种特殊的发展方式,在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下发展经济,获得骄人的成绩,全村共享,令人艳羡。虽然它们的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共同的是,村子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领导人物的能力及出名后所带来的正面效应。这样的村子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经济确实起来了,人们的生活确实比周围的村子的好许多,但是,它们的模式不可复制,因为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那么出色的领导人。而它们对它们领导人的高度依赖则会让人担心,一旦它们的领导人下台后,村子还能在原来的轨道上正常、健康、持续地发展吗?
作为支农队员,读这样的书初衷是为了提高自己对农村现状的了解,希望从中能找到可以借鉴的地方。但是,书中的资料可以说已经很陈旧了,离我们想了解的农村现状比较遥远;所能借鉴的,是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自觉、灵活的调研方法、调研时的认真细心,有所侧重及对调研结果的思考、总结。要想提高自己,光读这么一本书绝对不够,还得再读些相似题材的书,通过对比来提高自己。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篇2
《黄河边的中国》是曹锦清的实证考察著作,该文章中集中了作者在开封实地考察时的记录和调查结果以及相关思考的和结论,该文章主要反映了在现代化潮流冲击下现代中国农村的真实生态和困境,其中显现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
本文突出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农村早已建立却因习惯而被架空的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在本文中,百姓超生和政府滥收、数据造假之类的乱象似乎全都由来于此。信奉“山高皇帝远”的官员们仗着自己的权势为非作歹,村民的民主管理权力被相互勾结的官员们剥夺,使得他们无法获得一个真正为民做主、为民发声的代理人,申诉无门。而且在这片充斥着强大习惯力量的穷乡僻壤上,村民也往往因为“小姓”的自卑和民主意识的缺失而放弃自己的民主权力。这两项因素共同造成了这种农村几乎与现代民主绝缘的情况。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篇3
1995年,上海某大学的教授曹锦清做出到河南的农村进行调查的决定,并在河南的许多乡村、城镇、县市进行了调研。调研后整理出版了这么一本书。我大概花了近一个月的课余时间将这本厚厚的书看完,又沉淀了一个月,才打算写这么一篇读后感。向来不喜欢写读书感,虽然读完一本书后经常都会有些自己的感想。距离读完这么一本靠数据和事实充实起来的书有一个月之久,所有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数据、事件等等都已经很模糊,但这正是我要的效果。在所有的细节都已经模糊的情况下更能让我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本书的内涵。
要问我说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一句话,作者1995年在河南一些地方调研的记录。自己在支农的时候做过调研,也负责了支农活动的全程记录工作,因而在阅读过程中总会将书中叙述的调研过程和自己当时的经历结合起来,相互比较。当然,相对于一个学者的工作来说,我们做的很简单,很粗糙,得到的信息也很少。但是,也有相同之处。
作者调研是通过层层的关系网进入农村进行几天的蹲点调查,和村民聊天,然后搜集、记录他觉得有用的信息。除此之外,他还利用一些人际关系及讲座、报告和乡县村各级官员谈话、了解情况。在调研过程中,他发觉,1995年时候的中原乡村,在很大程度上和古代,或者说封建社会的乡村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虽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这主要反应在衣食住行上),但1995年时候的中原百姓还得缴纳很沉重的各种税,和村干部的关系还很紧张,思想意识一样闭塞落后,最讨厌的还是官吏的腐朽现象。于是有时候,作者有不知身处何时何地的茫然之感。
调研过程中,作者发现,一个个村庄就像某些官员的一个个封闭的领域,外人很难进入,更不用说获得一些事实。于是作者时不时会觉得在自己的祖国进行学术研究的实践活动很困难。这是不应该出现的现象,但又很无可奈何。于是像作者要做这样的调研,得通过层层的关系才能进入调研现场;而调研过程还得小心翼翼,生怕触犯某些人的利益。
我不是很清楚作者调研的目的,但是,在书中他屡次论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批判了只埋头于书斋的研究、不去进行实际调研的一些学者的治学之法。而作者也意识到要进行这一类型的调研,在国内当时没有系统的理论可以指导,而直接套用外国的理论则有些牵强。理论的总结需要实践的支持,于是他得进行实践;但实践得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但是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系统理论……他只好在这种矛盾下进行实践,或许他心里暗暗觉得如果能够在实践之后总结出一套有用的理论将会是这一实践之后的最大收获吧。我觉得,其实在进行调研的时候,作者本着的是和我们在支农时候相似的一种理念,就是不是很清楚自己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但觉得做了比不做好。中原大地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当地人民现在的生活状况也就对很多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像作者这样的人就会想去看看我们的母亲河现在怎样;在母亲河哺育着的地区的人们过去怎样生活,现在又是怎样生活……他是写出了一本书,但是,书中只是记载了他的调研情况和他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谁会去读这么一本书,这本书会不会对决策者的行为产生一些效果,他都不知道。只是基于一种知识分子的自觉,他去调研,去记录,去思考,去反映。就像我们的支农活动。一直不甚清楚我们的意义,但是就是去体验,去实践,去发现,去关注。
站在现在的时间点上来看,作者选择的时间,1995年,可以说是很特殊的时间。1995年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各方面进行更深入、更广泛变化的转折点。看的时候,我回忆起的是95年的春节,我们举家从广西搬回福建的老家;95年,我们还住在土坯瓦顶的房子里,一大家子在一起住;95年我们周末要到山上捡柴;95年,家门口的土路一到下雨天就被雨水冲得坑坑洼洼、坎坷不平、泥泞不堪;95年,村里几乎没有什么工厂,没有路灯;95年,村里的小学和民房一样破旧,下雨天还会落雨;95年,镇上只有一个中学,17个村子的孩子到同一个地方上中学;95年,我们的同学基本上都不是独生子女……95年位于东南沿海的家乡,和中原大地上的很多村镇一样。但是,95、96、97年后,中国社会变化的速度之快,让人难以置信。就我的家乡而言,水泥路的铺设、路灯的添置、小洋房的雨后春笋搬拔地而起、小学中学的重建、各种私人办的工厂的兴起、烧柴改为烧煤……几年间,整个镇的面貌几乎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在读《黄河边的中国》的过程中,我一直很好奇的.是,作者去过的地方,现在怎样了?变化是不是和我的家乡一样巨大?可以说,95年时候记载的情形对我们来说,已经几乎是上一辈的事情的感觉了,那样的生活,只存在于我们模糊的童年的记忆中及书页里。才十几年的时间,中国社会的变迁让人瞠目结舌。但不知道那些95年仿佛还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中原大地上的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多少的变化?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书中还记载了几个比较特别的村子的“发迹史”,包括南街村等“四朵金花”。这些村子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们靠着一个有魄力、有能力的领导人将整个村的人心团结起来,一起选择一种特殊的发展方式,在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下发展经济,获得骄人的成绩,全村共享,令人艳羡。虽然它们的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共同的是,村子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领导人物的能力及出名后所带来的正面效应。这样的村子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经济确实起来了,人们的生活确实比周围的村子的好许多,但是,它们的模式不可复制,因为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那么出色的领导人。而它们对它们领导人的高度依赖则会让人担心,一旦它们的领导人下台后,村子还能在原来的轨道上正常、健康、持续地发展吗?
作为支农队员,读这样的书初衷是为了提高自己对农村现状的了解,希望从中能找到可以借鉴的地方。但是,书中的资料可以说已经很陈旧了,离我们想了解的农村现状比较遥远;所能借鉴的,是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自觉、灵活的调研方法、调研时的认真细心,有所侧重及对调研结果的思考、总结。要想提高自己,光读这么一本书绝对不够,还得再读些相似题材的书,通过对比来提高自己。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篇4
《黄河边的中国》是曹锦清的实证考察著作,该文章中集中了作者在开封实地考察时的记录和调查结果以及相关思考的和结论,该文章主要反映了在现代化潮流冲击下现代中国农村的真实生态和困境,其中显现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
本文突出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农村早已建立却因习惯而被架空的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在本文中,百姓超生和政府滥收、数据造假之类的乱象似乎全都由来于此。信奉“山高皇帝远”的官员们仗着自己的权势为非作歹,村民的民主管理权力被相互勾结的`官员们剥夺,使得他们无法获得一个真正为民做主、为民发声的代理人,申诉无门。而且在这片充斥着强大习惯力量的穷乡僻壤上,村民也往往因为“小姓”的自卑和民主意识的缺失而放弃自己的民主权力。这两项因素共同造成了这种农村几乎与现代民主绝缘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