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论语别裁》读后感(精选28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1
从《学而》中,我就能感受到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我明白了,这个学生在家里是个孝子,“出则弟”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就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记得有人说过:要看一个人是否能与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里是否是一个孝子。这就是“入则孝”,若在家里,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则孝”,何况在外,怎能做到“出则弟”?与别人交朋友呢?在学校同样如此,同事之间也要做到“出则弟”,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之间要讲友爱,讲团结,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书育人。
“谨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谨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应了别人的事要做到,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为人师表。同时又“泛爱众”,一个人有了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在学校里,彼此之间的友爱,对学生的爱,扩而充之,就能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假如一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亲仁”,就能再亲近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就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也就能做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了。也就是说,学会了做人,做好了人,还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学文”,热爱文学的就做文学家,热爱科学的就做科学家,热爱艺术的就做艺术家等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所在,兴趣爱好,去以量力而行。
在读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进一步我能理解到孔子在当时那个年代对富贵、对金钱的认识。
孔子告诉了我们应该追求富有,这是非常符合我们现实人的思想的,如果都追求贫穷,社会怎么发展呢?以孔子的看法就是如果能挣到钱,干什么活都行,但是我们应该有道德上,甚至法律上的底线。该挣的钱我们理直气壮地挣,心里塌实,当然也不能怕吃苦,怕干累活。现实中,确实有这种现象,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笔钱,可以让我们变得富有,生活上一个层次,在这个时候,一定认识到自己,一定把握住自己,一定守住道德的底线。记得看过一个节目《人与社会》,一个农民在自家房子底下挖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如果卖了的话,那么家里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这几个青铜器可以卖上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最终他把青铜器上交了国家。孔子话和这个小故事中我觉得对富有的认识必须保持一份清醒的,说起来容易,真地做起来很难的。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有一定的修养。随着对教育事业越来越看重,教师的工资也是不断增长,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正确、清醒地面对自己的职业和金钱的关系,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真正的人。
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类的。如果你想结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种什么因,收什么果。这也许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吧。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教育工作者呢,也要把握好这个度,虽然孩子们小,但也要将心比心的为他们想想。当你要求孩子们做某件事时,首先想想,你做到了吗?然后再要求孩子,所以自己要以身示范。正所谓“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论语别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狮子搏物”,“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何以会是百兽之王?因为他对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认真,当狮子要吃人的时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绝不放松,当狮子抓一只小老鼠的时候,也是用全部力量,这种狮子的精神,就是无小大,无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为容易,如果以为容易往往出毛病,这就是说怎样可以做到泰而不骄。”这就是狮子,对任何事都是认真对待。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其实,任何事业成功的人大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们从来不把小事当作小事看。所以对于毛躁的我来讲,我要做“狮子”,任何事都当大事来做,竭尽全力做到精益求精,我想我会成功的。
南先生最后说“万事都从做人开始,一个人生,无论做什么事业——做官、经商、做学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事业的升沉成败,各有变化不同。但无论如何,总要做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职业要求我们要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有时,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把计划落实下去,有时需要做一些说服工作,但是,我们发现,没有哪一位哲学家会叫卖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不是说服不说服的问题,哲学的深层次,而是你不得不信服他,所以,我们要学习传统文化,学一些哲学,这也是提高我们工作的能力。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2
《论语》为四书之一,经典之一,过去考取功名的教科书,这个过去指的是科举时代,明代起,还必须用朱老夫子的注解。在我,所谓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只听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至于《论语》是个什么样子,没有读过。觉得那是旧的东西,没用的东西,如果去看是个搞笑的事情。
这是南怀瑾老师讲解《论语》的书,南老谦虚地称为《别裁》,原来自己曾经那么多耳熟能详的格言和警句出自《论语》,如: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后生可畏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好多好多,自己竟然不知道。南老师娓娓道来,用平直易懂的语言,亲切地述说着孔子思想的精髓,敢于挑战朱老夫子和前人的权威,重新诠释被误解的儒家思想,引领着我去解读儒家真正的意义。读来不枯燥,不是老学究似的,生硬的一句解释一句,那样肯定会打嗑睡的。《论语》二十篇本身就是一篇文章,前后连贯,不可分割。都在说明一样东西:怎样为人处事,怎样完善自己的品格修养。
南老师以自己半生修习佛法的经验,从“体、相、用”上来解释儒家思想的“仁”,也说了宋代理学家盗用佛、道家的观点来解释儒家学说,最后又打击佛道的不应该,让人心中一亮。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学”,原来不仅仅是学习,而是“学问”,这个学问不是通常的知识,是做人做事的修养,这一点是始终贯穿整部论语,也是孔子的伟大之处,这是南老师的观点,让人信服。书中这样被先儒们误读的词还很多,“里”、“命”…。。儒学能够流传几千年,孔子能够尊为圣人,听了南老师解读才觉得原来他是名至实归的,原来这位圣人竟如此地被冤枉过。看来一种学说或思想流传久了也有流弊,后人总是以自己的认为来解释前圣先贤,传统文化离我们竟渐行渐远。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3
子曰:“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并不那么容易,也许我们了解的只是工作、生活中的某一个侧面,相互之间很难达到一个全面、通透的.交融,难免别人不了解或者不理解自己的做法。在引航工作中更是如此,不同国籍的船长,有着不同种族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航海经历,甚至他上个航次经历了什么,上个港口的引水对他及他的船舶产生了什么,我们也不大了解,船长对我们亦是如此。所以他们有可能对我们引航员自己觉得对的、通常的做法表示质疑。我们要学会包容、学会理解、学会换位思考。如果因为船长的不理解、质疑而强烈反弹甚至“不愠”,那还是君子么?
子曰:“观过而知仁”。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所以孔子说“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别人犯了错误,自己便要深思、反省,不要再犯这个错误。当我们在安全会上或者生活的闲聊中,听别人讲起、分析他遇到的尴尬情况、险情甚至事故时,我们更要深刻的反思、总结,在吸取他人经验教训的同时,时刻提醒自己,谨慎操作,不可鲁莽,不可大意,不要在同样的情况下犯相同的错误,真正的做到“观过而知仁”。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作为长期无法在父母身边尽孝的孩子,我们该如何去孝顺父母?打钱给父母是一种方式,但我想这绝不是仅有的一种方式,也许父母更想听听你的声音,见见你的样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有空的时候可以多给父母打打电话、视频一下,多多沟通,拉拉家常,让父母心安。避免给父母“色难”,避免无意识的给父母难看的脸色。很多时候,人们往往是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了别人,而将自己最坏的一面留给了最关心自己的家人,真的不应该。
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毕竟是圣人,我们常人无法做到,但是否可以返过来讲:“不逾矩而从心所欲”。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按照规章、规范去做,如果修养到了一定程度,做到在规章、规范内“从心所欲”。例如宁波港区航道有顺水时16节的限速规定,我们大可以在规范的限制内、安全的前提下,走14节或者15节而“从心所欲”。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有规范,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不必执着于、抱怨于规范带来的不适感,而是要着眼于提高自己的内心修养、养成积极、优良的心理状态,真正做到“不逾矩而从心所欲”。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平时应该多向高级别的师傅们学习,向船长学习,向同级别的同学学习,也可向低级别的徒弟学习,每个人都有其闪光点,专长的项目,只有调整好心态,虚心好学,“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引航技术才会不断地进步,才会更加安全的引航。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读书人要有胸怀,特别是从事航海职业的读书人更要有海一样的胸怀。读书人不可以不弘毅,弘就是弘大,胸襟大、气度大、眼光大。毅就是刚毅,有决断,要看得准、拿得稳,对事情处理有见解。作为引航员,是每天站在十几层楼高的驾驶台,面对着广袤的大海,要处理各种繁杂的海上交通局面、保障重大财产安全的男人,更要有着广阔的胸襟和大的格局。仁以为己任,任重而道远。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4
当年在什么目的,什么情形下买的这本《论语别裁》,我已经全无记忆。只是扉页上记录是在20 年 2月 9日买的,却是在20 7年才读完它的。
每年悠闲或是要发奋图强时,就拿出来翻几页。以致以前二十几页都很熟悉,后面读来却举步维艰。
今年暑假前终于读完了。像读《菜根谭》一样,走到三四十岁时读许多文句,不用别人做过多解释,自己的经历就可以诠释。
比如,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让我想起了《世说新语》的一个故事。“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迫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所以说人不可貌相。对于同一件事的反应,华歆与王朗不同,王朗只考虑一时积极热心帮人,可是遇到困难就要舍弃。华歆并不积极主动,却是担在身上便不会推卸放弃。世人多喜欢“王朗”,因为初见时的积极热情,可是不知,“王朗”在大事之前,态度一定会有所变化。因为人无完人,因为巧言令色鲜矣仁。人永远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实体比如大智若愚,比如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南怀瑾先生是在解释“无友不如己者”提到的这个观点。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不要喜欢一个人就觉得他什么都是对的,也不能讨厌这个人就认为他说什么都是错的。我觉得自己恰恰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很狭隘。所谓“君子周而不比”,对待每个人的每个言论,应当采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即使是对手仇家,他也会有有意义的言论,而世人却经常爱屋及乌。
又如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很多人都认为,孔子是要大家固守贫穷的。我认为,孔子认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更高的见解是: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只要自食其力,都要心态平和,享受其中。就像苏东坡的“得之淡然,失之坦然”。有一段时间心情很糟糕,总是莫名其妙地向儿子老公发火。之后,听见老公和儿子在聊天。老公问儿子妈妈为什么总是发火。儿子低头说,因为他自己做的不好。老公说,不对,是因为妈妈的心态没调整好。当时真的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忙时烦,闲时烦,那么啥时不烦呢?根本在于我自己。如果心态好,闲时悠哉,忙时充实。正如孔子所认为的,贫穷时要乐在其中,富贵来临时,亦可从容驾驭。
腾讯新闻之前报道,南方一个亿万富翁经商失败,破产。其妻自制辣酱沿街叫卖讨生活。最佩服的就是这种人,富有时,可以山珍海味;贫穷也能自食其力养活自己。能上得了大席,也吃得惯路边摊。
我们大部分的生活都是平淡无奇的,但也会有困难。艰难地爬在一个坡上,从心里告诉自己,你正在走上坡路,坚持一下、努力一把,走过这个山坡,就会迎来平坦。懂得努力地生活,也懂得珍惜清晨绿叶上一颗晶莹的露珠。套用一句现下流行的名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贫也罢,富也好,生活本身就是有滋有味的,关键你得有一颗“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心!
再如“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朋友买了一件衣服,你从头批到尾,你觉得是为她负责,可是她已经买了。你的提点再明智,改变不了结局,却左右得了她的心情。慧律法师说,当你要开口说话时,你所说的话必须比你的沉默更有价值才行。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觉得是自己的父母,不耐烦时就乱嚷嚷,不明白色难才是孝的真谛。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总一天到晚想着吃什么好吃的,穿什么美衣,日子会空虚,无聊到极点。做自己该做的事,说自己该做的话,流自己该流的汗,日子会好过的多。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不止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自信,你知道人世间总有你不了解的智慧,所以不知道并不丢人。自己知道的,就是用来应对自己的人生;不懂,则去学习。这才是大智慧,大自信!
《论语》深邃,吾将上下而求索,只为应对平淡无奇的生活!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5
当年在什么目的,什么情形下买的这本《论语别裁》,我已经全无记忆。只是扉页上记录是在20 年 2月 9日买的,却是在20 7年才读完它的。
每年悠闲或是要发奋图强时,就拿出来翻几页。以致以前二十几页都很熟悉,后面读来却举步维艰。
今年暑假前终于读完了。像读《菜根谭》一样,走到三四十岁时读许多文句,不用别人做过多解释,自己的经历就可以诠释。
比如,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让我想起了《世说新语》的一个故事。“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迫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所以说人不可貌相。对于同一件事的反应,华歆与王朗不同,王朗只考虑一时积极热心帮人,可是遇到困难就要舍弃。华歆并不积极主动,却是担在身上便不会推卸放弃。世人多喜欢“王朗”,因为初见时的积极热情,可是不知,“王朗”在大事之前,态度一定会有所变化。因为人无完人,因为巧言令色鲜矣仁。人永远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实体比如大智若愚,比如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南怀瑾先生是在解释“无友不如己者”提到的这个观点。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不要喜欢一个人就觉得他什么都是对的,也不能讨厌这个人就认为他说什么都是错的。我觉得自己恰恰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很狭隘。所谓“君子周而不比”,对待每个人的每个言论,应当采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即使是对手仇家,他也会有有意义的言论,而世人却经常爱屋及乌。
又如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很多人都认为,孔子是要大家固守贫穷的。我认为,孔子认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更高的见解是: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只要自食其力,都要心态平和,享受其中。就像苏东坡的“得之淡然,失之坦然”。有一段时间心情很糟糕,总是莫名其妙地向儿子老公发火。之后,听见老公和儿子在聊天。老公问儿子妈妈为什么总是发火。儿子低头说,因为他自己做的不好。老公说,不对,是因为妈妈的心态没调整好。当时真的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忙时烦,闲时烦,那么啥时不烦呢?根本在于我自己。如果心态好,闲时悠哉,忙时充实。正如孔子所认为的,贫穷时要乐在其中,富贵来临时,亦可从容驾驭。
腾讯新闻之前报道,南方一个亿万富翁经商失败,破产。其妻自制辣酱沿街叫卖讨生活。最佩服的就是这种人,富有时,可以山珍海味;贫穷也能自食其力养活自己。能上得了大席,也吃得惯路边摊。
我们大部分的生活都是平淡无奇的,但也会有困难。艰难地爬在一个坡上,从心里告诉自己,你正在走上坡路,坚持一下、努力一把,走过这个山坡,就会迎来平坦。懂得努力地生活,也懂得珍惜清晨绿叶上一颗晶莹的露珠。套用一句现下流行的名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贫也罢,富也好,生活本身就是有滋有味的,关键你得有一颗“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心!
再如“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朋友买了一件衣服,你从头批到尾,你觉得是为她负责,可是她已经买了。你的提点再明智,改变不了结局,却左右得了她的心情。慧律法师说,当你要开口说话时,你所说的话必须比你的.沉默更有价值才行。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觉得是自己的父母,不耐烦时就乱嚷嚷,不明白色难才是孝的真谛。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总一天到晚想着吃什么好吃的,穿什么美衣,日子会空虚,无聊到极点。做自己该做的事,说自己该做的话,流自己该流的汗,日子会好过的多。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不止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自信,你知道人世间总有你不了解的智慧,所以不知道并不丢人。自己知道的,就是用来应对自己的人生;不懂,则去学习。这才是大智慧,大自信!
《论语》深邃,吾将上下而求索,只为应对平淡无奇的生活!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6
《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从小读到大,也曾细细读过。对于其中教诲般的言论,也曾冥思苦想,并且熟记于心。然而毕竟才疏学浅,并不能完全理解《论语》里那些金玉良言。对很多篇幅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意思。比较深入地再读《论语》,一是百家论坛的于丹的心得领入,再就是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让我又一次沉醉在《论语》里那些来自两千多年前的至理名言。
南怀瑾先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注解《论语》时就对当时的教育导向和制度进行了无情批判。南怀瑾先生在当时说,此时教育的最大失误,在于教育的功利性。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张文凭,寻得一个饭碗,而对青年的人文教育,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视而不见。其最终的后果就是整个社会的人文缺失、精神泯灭、信仰不在,和谐更无从谈起。而孔子的教育宗旨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我最有感触的是南怀瑾先生提到的“行”南怀瑾先生认为狭义的讲是行为、品德,广义的讲是指一生事业的成果。我们要教育学生的行为品德,首先要正己。“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意思是说:使民如此,对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以庄严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就会尊敬你。
在正己修养方面,最使我心有戚戚是南怀瑾先生对樊迟与孔子有关修养的那段解释。樊迟问孔子:“敢问崇德、修匿、辨惑?”孔子答:“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匿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读《论语别裁》,学习了《论语》的精髓,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感悟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上。不可坐而论道,玄思辩难,所谓知性合一。作为党员教师,我再次学习了《论语》,领悟到关于教学的见解,应把这些圣人的见解贯彻到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学的进步和革新。这才算真正读过《论语》,才算真正接受圣人的教诲。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7
虽然家里放眼望去有许多课外书,感觉我是读过很多书的人,其实那只不过是表象罢了。
其实我是一个很怕看书的人,那么多的书我都不一定完完整整地看完其中一本。我只要一坐在那老老实实地看书,不到半小时,我的上下眼皮准要打架。
刚进B6班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读《平凡的世界》并且写摘抄与感悟,我把它当做任务,有目的地去读,一会儿就瞌睡了。最后导致在开读书分享会时我完全听不懂同学们说的什么。
但是《论语别裁》给我的感觉却不一样,可能是郑老师广告打的好!在没有拿到书之前,老师就说了许多有趣的片段,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看。
《论语别裁》是解读《论语》的书中最与众不同的一本。南怀瑾先生将《论语》中的句子以通俗而风趣的方式给我们做了解释,让人耳目一新。
对这几句,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的解释是随时随地有思想,有见习,有体验,能够反省才是做学问。开始反省时并不容易,慢慢有了体会,便会“不亦乐乎”了,做学问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理解。但孔子说:“只要有学问,就一定会有知己。”所以他接下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孤独寂寞的时候,能遇到一位知己。只是非常令人高兴的,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也就是说做学问就算一辈子不被理解,也要“不愠”,不怨天尤人。
这与我本来学习的《论语》的解释有很大不同,却字字有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论语》本身并没有那么深奥、古板。它的每一句话都是在教我们如何做人、做学问。也正因为这本书,我慢慢喜欢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8
随着国学热潮的汹涌而至,我也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国学积淀和文化素养,让自己更充实起来。阅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一书,我从中读出了先生的谦虚和虚怀若谷,把学问做透的执着态度。特别是读完先生对《卷二?里仁第四》的解读,如在《里仁第四》、《月是故乡明》、《兼收并蓄见仁心》等篇章对“仁”的阐释和讲解,让我更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仁”的认识,更坚定了“仁在心,学做人”的信念。
南怀瑾先生认为“里仁”是人如何处在仁的境界,要求我们重视个人修养,强化精神提炼,追求“仁”的境界。这就引导我们以“里仁为美”,让修养、学问、做人达到智慧之境,达到真善美的境界。这就启迪我们从以下三大方面要求自己:
树“仁”之人生观,做到知行合一。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只有以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待他人,以博爱之心“泛爱众,而亲仁”,能够深刻认识到“仁德”是人之本、人之性,以仁爱作为真正的做人之道,逐渐超越血缘基础之上的亲亲之爱,以无限的温暖照亮他人,逐渐让“仁爱”作为一种品性和能力,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落实,让自己的`言行举止都能展现出“仁”的风范,并成为一种行为的自觉。
坚信心中有爱,以仁爱之心爱人。在日常生活中,坚信“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想别人所想,以一颗仁慈之心学会关爱,做到在家爱父母、爱兄弟姐妹,在外爱朋友、爱他人,逐渐构建爱的和谐氛围。做到以宽以待人的胸襟勇于承担,摒弃自私自利之念内修文德。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以仁爱之心平等对待他人,以和睦相处促进团结协作,那么怎么会成不了真正的正人君子和仁人君子呢?
聆听圣人启迪,提升综合素养。通过学习阅读,从先贤圣人那里学习做人之道,以“恭、宽、信、敏、惠”要求自己,真正成为“至仁之人”,以此才能行于天下。在生活工作中,以“恭”要求自己,坚持做到必恭必敬,对世界、对他人有恭敬之心,做到恭则不侮;以“宽”勉励自己,以自然宽和之态善待他人,以宽容和美汇聚人心;以“信”立人品,做守信之人,讲求信用,力争做到诚以修身,信以立世;以“敏”提升做事效率,在工作中以敏锐、敏捷的态度抓住机遇,能以敏锐的应变能力力争敏则有功;以“惠”警示自己,能以慈惠之心感动别人,发挥精神感染力。
总之,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学习中,我都将以“仁”为追求人生向善的动态的进取过程,进行自觉地地“仁道”选择。最终,以良好的品性为保障,以过硬的本领为支撑,以远大的理想追求为航标,以超强的主观能动性为自觉,以恒久的“仁心”勤践行,以推己及人之心温暖世人,温暖世道!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9
近日偶读书,南华瑾先生一字一句一行一书尽入眼目,咀嚼回味,口齿留香……
人生在世几百年间,能看尽沧海桑田,月缺月圆,参悟其中道理玄机者又有几分?
谈学问,简言“学”,一字好写,秉承几难?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名言,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成为了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10
近日偶读《论语别裁》,南华瑾先生一字一句一行一书尽入眼目,咀嚼回味,口齿留香……
人生在世几百年间,能看尽沧海桑田,月缺月圆,参悟其中道理玄机者又有几分?
谈学问,简言“学”,一字好写,秉承几难?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名言,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成为了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11
这个月还是接着读《论语别裁》,毕竟这本书也比较有分量,需要我们细细咀嚼,慢慢品尝。
总所周知,孔老夫子学问的中心思想可以一字记之曰:"仁",南怀瑾先生从一开始就给我们讲学而时习之,而学的就是"仁"。孔子的语录总是"微言大义",以至于后人对这个"仁"有很多解读,莫衷于是。
"博爱之谓仁"韩愈如是曰;宋儒则道:"仁者核之心也。"认为仁便是道体的心空境界……韩愈研究的是墨子的思想,把墨子"兼爱"的思想融会到儒家思想里,去解读孔子的"仁"总有画蛇添足的'嫌疑;而宋儒用佛家和道家的东西去解读"仁"则难辞生搬硬套之咎。总而言之,后人对仁的解释,漫无限制,就像纪晓岚批评学生文章所引用的古诗评语一样"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所云,越扯越远。
南怀瑾先生则通过对中国古代"仁"字的写法分析说起,先解释"仁"字为什么是人两足走路旁边加个二,他说,"‘二人’是两个人,就是人与人之间,有我就有你,有你我就有他。有你、我、他,就有社会。就会发生怎样相处、怎样相爱、怎样互助的问题,就是仁",南怀瑾先生分析说,仁从文字上的解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
其实南怀瑾对"仁"的解释通篇都有留痕,这里仅是一个方面或者是一个小的部分。我只是觉得奇怪,中国古代的"仁"字应该不是孔子发明的吧,如果是孔子发明的那从文字层面上去解读孔子的思想未尝不是一种便捷靠谱而又愉快的好方式。但倘若不是孔子发明的,那就是发明文字的人就孔子"仁"的思想有了自己的解读后才发明了"仁"字,也就是说南怀瑾先生的这种文字层面的解读也是基于前人的解读的,不是最透彻、原汁原味的,也难逃偏颇之嫌。不过不得不承认,南怀瑾先生对孔子"仁"的解读是最通俗易懂,也是最贴切的。
恕吾愚钝,只能借前人之解读来理解孔子之"仁"意,我不知道哪一种解读才是孔子真正想要传达的思想,但我觉得哪一种解读都无所谓正确与否,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去吸收、理解、消化然后转化为自己的人生哲学,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上,落实到自己生活的点滴。读书何尝不是这样一个过程,读一本书,看一个世界,多一种经历,拥有好的思想并付诸实践……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12
看到阿波的读后,才想起几年以前曾带研究生读过一次《论语别裁》。不过当年共读的学生都毕业了,阿波也已硕士毕业工作了两年,今年又来我新调来工作的这所大学读博士,并由我协助指导论文,可谓因缘巧合。而《论语》,我希望成为我指导的每一位学生的必读内容;对我来说,也是常读常新。
说来这是第二次阅读南怀瑾先生所著的《论语别裁》,只不过第一次并未留下任何文字印记,随着阅读讨论的结束而结束,在之后的日子里也未能用心去体会,有些惭愧。这次趁着入学前的一个月,伴随着一些杂事,断断续续地读完了上册。
第一篇学而包括了孔门教学的目的、态度、方法等等,讲的是作学问的内在修养。第二篇为政,讲的是学问的外用,突出了德的重要性。第三篇八佾,为我们讲述了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礼。祭祀之礼,外交之礼,君臣之礼,皆入其中。第四篇里仁,对“仁”进行了阐释和讲解。公冶长第五和雍也第六,通过对话和事例进行印证,述而第七则是通过对学而的注解,引申了学问之道。泰伯第八引申注解了为政,而子罕第九则是对公冶长和雍也进行了引申,阐述了孔子的思想与教育学问的观点。
读完之后,印象较深的是学而、为政和里仁三篇,在此记下一些零星的感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问不是呆板的文字,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而应该从人生经验和做人做事上去体会。作学问,要多看、多疑问,随时随地地去思想、去见习、去体验、去反省,并不是读死书。反观我们,求学都为了工作,为了生活,无可厚非,但离真正的作学问,还差的十万八千里。再来看立身处世的态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家做孝子,出门在外,爱朋友、爱社会、爱国家,为人处事要谨慎,不小器,拥有宽广的胸襟,亲近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然后量力而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读来是这样的美好,可在现实生活中,孝敬与友爱却是那样的缺失。为人子女者不赡养父母,更谈不上“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却为争夺财产大打出手,对簿公堂,朋友间阳奉阴违,尔虞我诈,不喻于义,而喻于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想来令人痛心。
从“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可以看出德业的重要性。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说的是法制与德治。其实为政也好,做人也罢,都要有德,都要通晓人情世故。正所谓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穷通看指甲,寿夭看脚踵,如要看条理,只在言语中。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时刻怀揣一颗平常之心,爱人之心。
南怀瑾先生认为“里仁”是人如何处在仁的境界,要求我们重视个人修养,强化精神提炼,又要救世救人,追求“仁”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树“仁”之人生观,做到知行合一,以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待他人,以无限的温暖照亮他人。坚信心中有爱,以仁爱之心爱人。在日常生活中,坚信“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做到在家爱父母、爱兄弟姐妹,在外爱朋友、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以“恭”要求自己,坚持做到必恭必敬,对世界、对他人有恭敬之心;以“宽”勉励自己,以自然宽和之态善待他人;以“信”立人品,做守信之人,讲求信用;以“敏”提升做事效率,在工作中善于抓住机遇,从容应对;以“惠”警示自己,以慈惠之心感动别人。
以上是我一些浅显的感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论语》,其中的深意和内涵,留着以后慢慢去学习和体会。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13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每每看到这话,就回想起幼时,在课堂上跟着老师一丝不苟认真地读孔圣人经典的情景。我是谨慎而听话的,大部分同学也如是,于是老师翻译,我们记录,课堂一片祥和。考试时解释“子曰”,大家也是千篇一律的答案。
读了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开篇的“学而”前几页,才发现这三句耳熟能详,曾经不以为然的“子曰”,其实我从前压根就没有理解过其真正含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做学问,要随时随地有思想,随时随地有见习,随时随地有体验,随时随地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开始做反省时并不容易,慢慢的有了一些进步,便会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做学问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而这个“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是形容知己之难得。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不怨天尤人。
孔夫子还说过,“无友不如己者”。初闻此言是在中学,当时就诧异,只交比自己强的朋友,如果人人如此,那世间没有人能有朋友了!孔老先生岂不很势利?其实是我误会了。夫子的意思是,对朋友要“敬”,在自己眼中,他们都比自己做得好。亦如民国时期佛教大德印光法师所言,“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啊,孔子的智慧,有多少竟被我们轻率地误解了——甚至加以嘲讽。
《论语》,我国传统文学的经典,儒家思想的精粹,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无上的荣耀,虽然被董仲舒篡改到朱熹注解统一思想……到当今的大师、教授、专家……拿它说事,人们大都不知其真实面目了。明朝以后,朱家皇帝下令以四书考选功名,而且必须采用朱熹的注解。因此六七百年来,所有四书五经,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换句话说,明代以后的人为了考功名,都在他的思想中打圈子。
从建国到现在,六十年过去了。近年来,“国学热”渐渐兴起,曾经抛下的经典,今朝又重拾起。人们开始重新解读祖先的遗产,圣哲的智慧,国学大家们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视线。我尊重每一位内心纯良的学者大师,没有他们对历史的悉心研究,哪里来的社会进步?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亦步亦趋追随高人的脚步。今天是这个声音,我们顶礼膜拜,明天有人出来反对,我们又趋之若鹜,唯其马首是瞻。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所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从众、迷信权威是给自己内心的禁锢。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众所周知,《论语》是孔子及弟子的言行记录。作为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孔子生活在距离我们约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真实的孔子不复存在,唯有思想流传百世。而对他思想的理解,我们也只能揣测和研究。孰是孰非全靠自己内心的判断。
现实中绝大部分人都是东倒西歪的芦苇,可即使是芦苇,我们也要做有思想的芦苇。 读了南怀瑾老师的研究心得,我顿时觉出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滋味,体验了解读传统经典的别样乐趣,同时也豁然开朗:思想是自由的,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禁锢它,思维在碰撞中才能产生火
《论语别裁》是南怀谨先生对《论语》的解释。整本书都在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包括为政还是做学问都是以做人为基础的。
我不是一个善于总结反思的人,对于《论与别裁》可能理解的不深,只能记下自己一些零星的感受。对于《论语》里经常提到的“君子”“小人”其中有一句对我的感触特别大。 “小人之过也必文”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文过饰非”。有些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总喜欢给自己找一个借口、理由来掩盖自己的过错。而一个君子错了,就承认错了,所谓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和太阳、月亮一样,偶尔有一点黑暗阴影,大家都看得见。可是等一会就会过去,仍不失原有的光明。君子不怕有过,不要自己去掩饰,错了就坦诚错了,大家都看得见,这就是君子风度。不过现在明白了,改过来,人们就像对月亮、太阳一样,仰望他的光明。读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我就在反思自己:在这方面我是个君子还是个小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我是否能够坦诚?不,我没做到。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当我错怪了某位同学的时候,我曾因为自己是老师而不好意思或是不肯蹲下身子跟孩子说声对不起。现在返回头来想想:我们教师都在教育孩子诚实,不要说谎,但老师自己却不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这叫孩子怎样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我们面对错误,勇敢地说出“对不起”的时候,我想,因为我们的坦诚,我们依然是孩子敬重的老师。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又能有多少人做到呢?这也就是所谓“执德不弘、信道不笃”。譬如:看见别人做好事,心里一定肃然起敬;看见人家有好画,心里也很欣赏;读书时看到有些道理很对,也很开心,但是我们照着做了吗?没有,这就是“执德不弘”。我们没有这样远大,我们也服从真理,看见别人做好人好事也很钦佩,但是自己做起来,没那么积极,不能发挥。我们人生的体会,有时明明知道这个道理,但到处理事情时,自己的个性、脾气一来,就不管道理了,这就是“信道不笃”不踏实。“焉能为有,焉能为之”,换句话说,自己没有建立一个人生观,自己没有中心思想,简单一点就是缺少一种目标的动力,这就像我们最近在写的三年规划,开始时,我有些迷茫:我该怎样给自己定位,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偶然间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件事情:法国一家报纸曾经进行刊登过一个问题:“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据说这家报纸收到数以万计的答案,人们纷纷论证自己的选择,有的甚至写出几万字的论文,阐明为什么应该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而不是凡高的“向日葵”,或者为什么应该是“向日葵”而不是“岩间圣母”。众人相持不下,谁也不服谁,直到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说:“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
道理很简单,在失火的情况下,到处是浓密的烟雾,你根本无法看清哪幅画挂在哪儿,如果你冒险进去找你心中认定的那幅,很可能的结果是在找到那幅画之前,你自己已经葬身火海。而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虽然不是最有价值的,但却是最可行的。再说,一幅画只要能挂在卢浮宫,就说明它怎么都差不到哪儿去,尤其当其它的画都化为灰烬以后,这一幅即使再普通,也会变得不普通不寻常。
这个故事给了我一个启示: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并不是一定要价值最大的目标,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一个前进的方向,尽量做到执德能弘,信道能笃。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14
从《学而》中,我就能感受到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我明白了,这个学生在家里是个孝子,“出则弟”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就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记得有人说过:要看一个人是否能与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里是否是一个孝子。这就是“入则孝”,若在家里,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则孝”,何况在外,怎能做到“出则弟”,与别人交朋友呢?在学校同样如此,同事之间也要做到“出则弟”,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之间要讲友爱,讲团结,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书育人。
“谨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谨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应了别人的事要做到,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为人师表。同时又“泛爱众”,一个人有了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在学校里,彼此之间的友爱,对学生的爱,扩而充之,就能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假如一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亲仁”,就能再亲近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就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也就能做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了。也就是说,学会了做人,做好了人,还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学文”,热爱文学的就做文学家,热爱科学的就做科学家,热爱艺术的就做艺术家等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所在,兴趣爱好,去以量力而行。
在读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进一步我能理解到孔子在当时那个年代对富贵、对金钱的认识。孔子告诉了我们应该追求富有,这是非常符合我们现实人的思想的,如果都追求贫穷,社会怎么发展呢?以孔子的'看法就是如果能挣到钱,干什么活都行,但是我们应该有道德上,甚至法律上的底线。该挣的钱我们理直气壮地挣,心里塌实,当然也不能怕吃苦,怕干累活。现实中,确实有这种现象,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笔钱,可以让我们变得富有,生活上一个层次,在这个时候,一定认识到自己,一定把握住自己,一定守住道德的底线。
记得看过一个节目《人与社会》,一个农民在自家房子底下挖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如果卖了的话,那么家里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这几个青铜器可以卖上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最终他把青铜器上交了国家。孔子话和这个小故事中我觉得对富有的认识必须保持一份清醒的,说起来容易,真地做起来很难的。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有一定的修养。随着对教育事业越来越看重,教师的工资也是不断增长,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正确、清醒地面对自己的职业和金钱的关系,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真正的人。
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类的。如果你想结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种什么因,收什么果。这也许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吧。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
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把握好这个度,虽然孩子们小,但也要将心比心的为他们想想。当你要求孩子们做某件事时,首先想想,你做到了吗?然后再要求孩子,所以自己要以身示范。正所谓“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论语别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狮子搏物”,“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何以会是百兽之王?因为他对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认真,当狮子要吃人的时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绝不放松,当狮子抓一只小老鼠的时候,也是用全部力量。这种狮子的精神,就是无小大,无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为容易,如果以为容易往往出毛病,这就是说怎样可以做到泰而不骄。”这就是狮子,对任何事都是认真对待。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其实,任何事业成功的人大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们从来不把小事当作小事看。所以对于毛躁的我来讲,我要做“狮子”,任何事都当大事来做,竭尽全力做到精益求精,我想我会成功的。
南先生最后说“万事都从做人开始,一个人生,无论做什么事业——做官、经商、做学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事业的升沉成败,各有变化不同。但无论如何,总要做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职业要求我们要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有时,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把计划落实下去,有时需要做一些说服工作,但是,我们发现,没有哪一位哲学家会叫卖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不是说服不说服的问题,哲学的深层次,而是你不得不信服他,所以,我们要学习传统文化,学一些哲学,这也是提高我们工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论语别裁》一部分浅薄的看法,虽然未能全部领会,但是,我相信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这都是一种境界,我想这也应该是《论语》的价值和意义吧。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15
近日偶读书,南华瑾先生一字一句一行一书尽入眼目,咀嚼回味,口齿留香……
人生在世几百年间,能看尽沧海桑田,月缺月圆,参悟其中道理玄机者又有几分?
谈学问,简言“学”,一字好写,秉承几难?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名言,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成为了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16
从《学而》中,我就能感受到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我明白了,这个学生在家里是个孝子,“出则弟”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就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记得有人说过:要看一个人是否能与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里是否是一个孝子。这就是“入则孝”,若在家里,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则孝”,何况在外,怎能做到“出则弟”,与别人交朋友呢?在学校同样如此,同事之间也要做到“出则弟”,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之间要讲友爱,讲团结,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书育人。
“谨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谨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应了别人的事要做到,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为人师表。同时又“泛爱众”,一个人有了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在学校里,彼此之间的友爱,对学生的爱,扩而充之,就能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假如一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亲仁”,就能再亲近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就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也就能做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了。也就是说,学会了做人,做好了人,还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学文”,热爱文学的就做文学家,热爱科学的就做科学家,热爱艺术的就做艺术家等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所在,兴趣爱好,去以量力而行。
在读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进一步我能理解到孔子在当时那个年代对富贵、对金钱的认识。孔子告诉了我们应该追求富有,这是非常符合我们现实人的思想的,如果都追求贫穷,社会怎么发展呢?以孔子的看法就是如果能挣到钱,干什么活都行,但是我们应该有道德上,甚至法律上的底线。该挣的钱我们理直气壮地挣,心里塌实,当然也不能怕吃苦,怕干累活。现实中,确实有这种现象,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笔钱,可以让我们变得富有,生活上一个层次,在这个时候,一定认识到自己,一定把握住自己,一定守住道德的底线。
记得看过一个节目《人与社会》,一个农民在自家房子底下挖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如果卖了的话,那么家里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这几个青铜器可以卖上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最终他把青铜器上交了国家。孔子话和这个小故事中我觉得对富有的认识必须保持一份清醒的,说起来容易,真地做起来很难的。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有一定的修养。随着对教育事业越来越看重,教师的工资也是不断增长,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正确、清醒地面对自己的职业和金钱的关系,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真正的人。
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类的。如果你想结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种什么因,收什么果。这也许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吧。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
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把握好这个度,虽然孩子们小,但也要将心比心的为他们想想。当你要求孩子们做某件事时,首先想想,你做到了吗?然后再要求孩子,所以自己要以身示范。正所谓“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论语别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狮子搏物”,“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何以会是百兽之王?因为他对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认真,当狮子要吃人的时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绝不放松,当狮子抓一只小老鼠的时候,也是用全部力量。这种狮子的精神,就是无小大,无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为容易,如果以为容易往往出毛病,这就是说怎样可以做到泰而不骄。”这就是狮子,对任何事都是认真对待。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其实,任何事业成功的人大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们从来不把小事当作小事看。所以对于毛躁的我来讲,我要做“狮子”,任何事都当大事来做,竭尽全力做到精益求精,我想我会成功的。
南先生最后说“万事都从做人开始,一个人生,无论做什么事业——做官、经商、做学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事业的升沉成败,各有变化不同。但无论如何,总要做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职业要求我们要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有时,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把计划落实下去,有时需要做一些说服工作,但是,我们发现,没有哪一位哲学家会叫卖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不是说服不说服的问题,哲学的深层次,而是你不得不信服他,所以,我们要学习传统文化,学一些哲学,这也是提高我们工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论语别裁》一部分浅薄的看法,虽然未能全部领会,但是,我相信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这都是一种境界,我想这也应该是《论语》的价值和意义吧。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17
从《学而》中,我就能感受到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我明白了,这个学生在家里是个孝子,“出则弟”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就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记得有人说过:要看一个人是否能与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里是否是一个孝子。这就是“入则孝”,若在家里,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则孝”,何况在外,怎能做到“出则弟”?与别人交朋友呢?在学校同样如此,同事之间也要做到“出则弟”,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之间要讲友爱,讲团结,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书育人。
“谨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谨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应了别人的事要做到,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为人师表。同时又“泛爱众”,一个人有了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在学校里,彼此之间的友爱,对学生的爱,扩而充之,就能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
假如一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亲仁”,就能再亲近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就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也就能做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了。
也就是说,学会了做人,做好了人,还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学文”,热爱文学的就做文学家,热爱科学的就做科学家,热爱艺术的就做艺术家等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所在,兴趣爱好,去以量力而行。
在读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进一步我能理解到孔子在当时那个年代对富贵、对金钱的认识。
孔子告诉了我们应该追求富有,这是非常符合我们现实人的思想的,如果都追求贫穷,社会怎么发展呢?以孔子的看法就是如果能挣到钱,干什么活都行,但是我们应该有道德上,甚至法律上的底线。该挣的钱我们理直气壮地挣,心里塌实,当然也不能怕吃苦,怕干累活。现实中,确实有这种现象,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笔钱,可以让我们变得富有,生活上一个层次,在这个时候,一定认识到自己,一定把握住自己,一定守住道德的底线。记得看过一个节目《人与社会》,一个农民在自家房子底下挖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如果卖了的话,那么家里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这几个青铜器可以卖上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最终他把青铜器上交了国家。孔子话和这个小故事中我觉得对富有的认识必须保持一份清醒的,说起来容易,真地做起来很难的。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有一定的修养。随着对教育事业越来越看重,教师的工资也是不断增长,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正确、清醒地面对自己的职业和金钱的关系,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真正的人。
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类的。如果你想结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种什么因,收什么果。这也许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吧。
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教育工作者呢,也要把握好这个度,虽然孩子们小,但也要将心比心的为他们想想。当你要求孩子们做某件事时,首先想想,你做到了吗?然后再要求孩子,所以自己要以身示范。正所谓“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论语别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狮子搏物”,“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何以会是百兽之王?因为他对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认真,当狮子要吃人的时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绝不放松,当狮子抓一只小老鼠的时候,也是用全部力量,这种狮子的精神,就是无小大,无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为容易,如果以为容易往往出毛病,这就是说怎样可以做到泰而不骄。”这就是狮子,对任何事都是认真对待。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其实,任何事业成功的人大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们从来不把小事当作小事看。所以对于毛躁的我来讲,我要做“狮子”,任何事都当大事来做,竭尽全力做到精益求精,我想我会成功的。
南先生最后说“万事都从做人开始,一个人生,无论做什么事业——做官、经商、做学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事业的升沉成败,各有变化不同。但无论如何,总要做人。”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职业要求我们要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有时,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把计划落实下去,有时需要做一些说服工作,但是,我们发现,没有哪一位哲学家会叫卖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不是说服不说服的问题,哲学的深层次,而是你不得不信服他,所以,我们要学习传统文化,学一些哲学,这也是提高我们工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论语别裁》一部分浅薄的看法,虽然未能全部领会,但是,我相信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这都是一种境界,我想这也应该是《论语》的价值和意义吧。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18
前两年,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便对《论语》产生了兴趣,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家中有一套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闲时便翻看起来,哪知欲罢不能。一口气读完全书,虽理解不深,但也颇有些感悟。
学问究竟是什么?读了《论语别裁》开篇对“学而”前几句的诠释,才发现从小背得滚瓜烂熟的三句话,原来根本没能正确理解。以前学到的解释是“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是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南怀瑾老先生用幽默的话语对古人的注释进行了反驳,指出正是这些已成为教条的误解,导致了年轻人对“四书五经”的反感。
南怀瑾先生在此书中诠释了孔子所指的学问不只是读书、文字和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从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正如孔子所言“观过而知仁”。看见人家犯了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
反观现在,学生八小时在课堂上,接受着课本上的知识,回家后又是一大堆的.作业,以为这样就能培养出有学问的人。实际上,这种与社会脱节的做法,恰恰堵塞了学生从社会吸收学问的渠道。从实践中得来,通过自己的体会得到提高,这才是真正的学问,而这个获取学问的过程,才能使人“不亦说乎”,
尊师重道当今过时吗?《论语》中提倡要“尊师重道”,南怀瑾先生说这个问题值得研究,他列举了七十年代台湾社会状况,学识越高,越没有尊师重道的精神。念小学的孩子,总把老师的话挂在嘴上,张口闭口老师怎么说;到了中学这便淡化了;到了大学,学生老师成了陌路人,在路上见面如同不认识。这样的问题近几年我们身边也出现了——也许是受急功近利环境的影响。作为学生,我出钱,老师为我讲课天经地义;作为老师,学生付多少钱,我就讲多少课。如此的商业行为,不是与尊师重道传统相违背吗?
读完此书,我感到说来说去《论语》主要讲了“为人、处世”两件事。通篇论语都在教人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而现在学生学习的目的掺杂了太多功利性,虽然社会一再强调素质教育,却偏偏对人文缺失现象视而不见。这本书则告诉我们:一个人思想所在的高度决定一个人的宽度,决定着这个人的思想、心境、眼界,“为人”则恰恰是决定一个人一切的根本。
读过《论语别裁》,使人不由赞叹孔子思想中闪现出的人性光芒,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言“孔子学说与《论语》这本书,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汇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19
虽然家里放眼望去有许多课外书,感觉我是读过很多书的人,其实那只不过是表象罢了。
其实我是一个很怕看书的人,那么多的书我都不一定完完整整地看完其中一本。我只要一坐在那老老实实地看书,不到半小时,我的上下眼皮准要打架。
刚进B6班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读《平凡的世界》并且写摘抄与感悟,我把它当做任务,有目的地去读,一会儿就瞌睡了。最后导致在开读书分享会时我完全听不懂同学们说的什么。
但是《论语别裁》给我的感觉却不一样,可能是郑老师广告打的好!在没有拿到书之前,老师就说了许多有趣的片段,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看。
《论语别裁》是解读《论语》的书中最与众不同的一本。南怀瑾先生将《论语》中的句子以通俗而风趣的方式给我们做了解释,让人耳目一新。
对这几句,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的解释是随时随地有思想,有见习,有体验,能够反省才是做学问。开始反省时并不容易,慢慢有了体会,便会“不亦乐乎”了,做学问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理解。但孔子说:“只要有学问,就一定会有知己。”所以他接下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孤独寂寞的时候,能遇到一位知己。只是非常令人高兴的.,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也就是说做学问就算一辈子不被理解,也要“不愠”,不怨天尤人。
这与我本来学习的《论语》的解释有很大不同,却字字有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论语》本身并没有那么深奥、古板。它的每一句话都是在教我们如何做人、做学问。也正因为这本书,我慢慢喜欢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20
《论语别裁》是南怀谨先生对《论语》的解释。整本书都在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不是一个善于总结反思的人,对于《论与别裁》可能理解的不深,只能记下自己一些零星的感受。对于《论语》里经常提到的“君子”“小人”其中有一句对我的感触特别大。“小人之过也必文”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文过饰非”。有些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总喜欢给自己找一个借口、理由来掩盖自己的过错。而一个君子错了,就承认错了,所谓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和太阳、月亮一样,偶尔有一点黑暗阴影,大家都看得见。可是等一会就会过去,仍不失原有的光明。君子不怕有过,不要自己去掩饰,错了就坦诚错了,大家都看得见,这就是君子风度。
不过现在明白了,改过来,人们就像对月亮、太阳一样,仰望他的光明。读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我就在反思自己:在这方面我是个君子还是个小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我是否能够坦诚?不,我没做到。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当我错怪了某位同学的时候,我曾因为自己是老师而不好意思或是不肯蹲下身子跟孩子说声对不起。现在返回头来想想:我们教师都在教育孩子诚实,不要说谎,但老师自己却不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这叫孩子怎样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我们面对错误,勇敢地说出“对不起”的时候,我想,因为我们的坦诚,我们依然是孩子敬重的老师。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又能有多少人做到呢?这也就是所谓“执德不弘、信道不笃”。譬如:看见别人做好事,心里一定肃然起敬;看见人家有好画,心里也很欣赏;读书时看到有些道理很对,也很开心,但是我们照着做了吗?没有,这就是“执德不弘”。我们没有这样远大,我们也服从真理,看见别人做好人好事也很钦佩,但是自己做起来,没那么积极,不能发挥。我们人生的体会,有时明明知道这个道理,但到处理事情时,自己的个性、脾气一来,就不管道理了,这就是“信道不笃”不踏实。“焉能为有,焉能为之”,换句话说,自己没有建立一个人生观,自己没有中心思想,简单一点就是缺少一种目标的动力,这就像我们最近在写的三年规划,开始时,我有些迷茫:我该怎样给自己定位,自己的目标在哪里?
读了南怀谨的《论语别裁》让我想到的是瑞典汉内斯的名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论语是我们华夏民族5000年智慧的结晶。对社会,对人,对社会和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作详细而又精炼的透视。《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经典,为我们明白地讲述了:《论语》讲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个人。南怀瑾老先生把《论语》用自己的理解意译了一遍,将孔子为人处世的态度展示出来,教我们懂得一些道理。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21
这次看《论语别裁》,南怀瑾先生讲了一番有关孝道的话,对此我深有感触。
父母对我们的爱,就像是空气,摸不到却时刻围绕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个专属名字中,必定包含了父母对我们无尽的深爱和期盼。今天偶然间在成语书上翻到“怀瑾握瑜”这个词,在好奇心的督促下,我汲取了这个词的含义。“怀瑾握瑜”形容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由此可见,南怀瑾先生的父母对先生的.期盼。现代人的名字中有“健”的数不胜数,父母都希望我们健健康康一辈子;“一鸣”在人名中也屡次出现,一听便知道,父母希望我们“一鸣惊人”,成就不凡。
不只是从名字,从生活中的语言、行为等等中,我们随处可见父母对我们的爱和期盼。可是面对这些,我们应该用什么做以回报?我想,遵守孝道应该是最好的方式。
如何做好孝道?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孝悌,是人的根本。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就看这个人是否有学问。可见,孝道如此重要。
说道孝道,我更想到了二十四孝图中“郭巨埋儿”的故事。他为了养母亲,想要把儿子埋了,说实话,我觉得这种“孝顺”太为过了,不如做到父母开心,父母顺心,父母无忧,父母健康,这不是更好吗?
百善孝为先,虽然我们年纪还小,但我们也应该学着感知父母心,感受父母情,并且尽力用微小的力量去报答父母的恩情。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22
近日偶读书,南华瑾先生一字一句一行一书尽入眼目,咀嚼回味,口齿留香……
人生在世几百年间,能看尽沧海桑田,月缺月圆,参悟其中道理玄机者又有几分?
谈学问,简言“学”,一字好写,秉承几难?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名言,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成为了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23
从《学而》中,我就能感受到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我明白了,这个学生在家里是个孝子,“出则弟”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就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记得有人说过:要看一个人是否能与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里是否是一个孝子。这就是“入则孝”,若在家里,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则孝”,何况在外,怎能做到“出则弟”?与别人交朋友呢?在学校同样如此,同事之间也要做到“出则弟”,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之间要讲友爱,讲团结,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书育人。
“谨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谨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应了别人的事要做到,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为人师表。同时又“泛爱众”,一个人有了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在学校里,彼此之间的友爱,对学生的爱,扩而充之,就能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
假如一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亲仁”,就能再亲近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就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也就能做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了。也就是说,学会了做人,做好了人,还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学文”,热爱文学的就做文学家,热爱科学的就做科学家,热爱艺术的就做艺术家等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所在,兴趣爱好,去以量力而行。
在读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进一步我能理解到孔子在当时那个年代对富贵、对金钱的认识。
孔子告诉了我们应该追求富有,这是非常符合我们现实人的思想的,如果都追求贫穷,社会怎么发展呢?以孔子的看法就是如果能挣到钱,干什么活都行,但是我们应该有道德上,甚至法律上的底线。该挣的钱我们理直气壮地挣,心里塌实,当然也不能怕吃苦,怕干累活。现实中,确实有这种现象,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笔钱,可以让我们变得富有,生活上一个层次,在这个时候,一定认识到自己,一定把握住自己,一定守住道德的底线。记得看过一个节目《人与社会》,一个农民在自家房子底下挖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如果卖了的话,那么家里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这几个青铜器可以卖上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最终他把青铜器上交了国家。孔子话和这个小故事中我觉得对富有的认识必须保持一份清醒的,说起来容易,真地做起来很难的。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有一定的修养。随着对教育事业越来越看重,教师的工资也是不断增长,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正确、清醒地面对自己的职业和金钱的关系,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真正的人。
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类的。如果你想结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种什么因,收什么果。这也许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吧。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教育工作者呢,也要把握好这个度,虽然孩子们小,但也要将心比心的为他们想想。当你要求孩子们做某件事时,首先想想,你做到了吗?然后再要求孩子,所以自己要以身示范。正所谓“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论语别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狮子搏物”,“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何以会是百兽之王?因为他对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认真,当狮子要吃人的时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绝不放松,当狮子抓一只小老鼠的时候,也是用全部力量,这种狮子的精神,就是无小大,无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为容易,如果以为容易往往出毛病,这就是说怎样可以做到泰而不骄。”这就是狮子,对任何事都是认真对待。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其实,任何事业成功的人大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们从来不把小事当作小事看。所以对于毛躁的我来讲,我要做“狮子”,任何事都当大事来做,竭尽全力做到精益求精,我想我会成功的。
南先生最后说“万事都从做人开始,一个人生,无论做什么事业——做官、经商、做学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事业的升沉成败,各有变化不同。但无论如何,总要做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职业要求我们要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有时,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把计划落实下去,有时需要做一些说服工作,但是,我们发现,没有哪一位哲学家会叫卖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不是说服不说服的问题,哲学的深层次,而是你不得不信服他,所以,我们要学习传统文化,学一些哲学,这也是提高我们工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论语别裁》一部分浅薄的看法,虽然未能全部领会,但是,我相信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这都是一种境界,我想这也应该是《论语》的价值和意义吧。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24
随着国学热潮的汹涌而至,我也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国学积淀和文化素养,让自己更充实起来。阅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一书,我从中读出了先生的谦虚和虚怀若谷,把学问做透的执着态度。特别是读完先生对《卷二·里仁第四》的解读,如在《里仁第四》、《月是故乡明》、《兼收并蓄见仁心》等篇章对“仁”的阐释和讲解,让我更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仁”的认识,更坚定了“仁在心,学做人”的信念。
南怀瑾先生认为“里仁”是人如何处在仁的.境界,要求我们重视个人修养,强化精神提炼,追求“仁”的境界。这就引导我们以“里仁为美”,让修养、学问、做人达到智慧之境,达到真善美的境界。这就启迪我们从以下三大方面要求自己:
树“仁”之人生观,做到知行合一。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只有以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待他人,以博爱之心“泛爱众,而亲仁”,能够深刻认识到“仁德”是人之本、人之性,以仁爱作为真正的做人之道,逐渐超越血缘基础之上的亲亲之爱,以无限的温暖照亮他人,逐渐让“仁爱”作为一种品性和能力,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落实,让自己的言行举止都能展现出“仁”的风范,并成为一种行为的自觉。
坚信心中有爱,以仁爱之心爱人。
在日常生活中,坚信“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想别人所想,以一颗仁慈之心学会关爱,做到在家爱父母、爱兄弟姐妹,在外爱朋友、爱他人,逐渐构建爱的和谐氛围。做到以宽以待人的胸襟勇于承担,摒弃自私自利之念内修文德。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以仁爱之心平等对待他人,以和睦相处促进团结协作,那么怎么会成不了真正的正人君子和仁人君子呢?
聆听圣人启迪,提升综合素养。
通过学习阅读,从先贤圣人那里学习做人之道,以“恭、宽、信、敏、惠”要求自己,真正成为“至仁之人”,以此才能行于天下。在生活工作中,以“恭”要求自己,坚持做到必恭必敬,对世界、对他人有恭敬之心,做到恭则不侮;以“宽”勉励自己,以自然宽和之态善待他人,以宽容和美汇聚人心;以“信”立人品,做守信之人,讲求信用,力争做到诚以修身,信以立世;以“敏”提升做事效率,在工作中以敏锐、敏捷的态度抓住机遇,能以敏锐的应变能力力争敏则有功;以“惠”警示自己,能以慈惠之心感动别人,发挥精神感染力。
总之,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学习中,我都将以“仁”为追求人生向善的动态的进取过程,进行自觉地地“仁道”选择。最终,以良好的品性为保障,以过硬的本领为支撑,以远大的理想追求为航标,以超强的主观能动性为自觉,以恒久的“仁心”勤践行,以推己及人之心温暖世人,温暖世道!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25
自从清朝末年,资本主义列强用炮火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人开始从“天下”走向“世界”。“天下”和“世界”是两个全然不同的概念:“天下”是古中国的观念,它不是以谁为中心的视角,而是包融一体;“世界”是西方的哲学,是有大小有边际的,它强调不同的立场,有明确的划分。就像“世界观”一词,不同人有分别的有立场的观念。无论政治、经济、文化,中国开始走向西方。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爆发,作为新文化运动的继承和发展,西方文化在中国蔓延,“先进的”中国人纷纷敞开胸怀迎接新思想,摒弃、批判甚至打倒旧思想。思想领域的.变革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历经重重磨难,中国人终于探寻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建立了新中国。
从建国到现在,六十年过去了。近年来,“国学热”渐渐兴起,曾经抛下的经典,今朝又重拾起。人们开始重新解读祖先的遗产,圣哲的智慧,一批国学大师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视线。南怀瑾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20世纪的后半叶,南怀瑾老师去了台湾。随着局势的变动,南老师的著作得以在大陆出版,并且近几年广为流传,备受推崇。我也有幸在老师的推荐下,细品南老先生的《论语别裁》。南师的著作往往不紧不慢,娓娓道来,旁征博引,融会通达,又多新奇解、智慧语,我曾号称“只读作者已过世至少三十年的书”,这回,也不得不破例了。
读南怀瑾老师的书,我不断地反思——不是反思文化,而是反思自己。毕竟,空谈世道人心今不如古,抑或文化零乱芜杂失其本心都毫无意义;文化通过人来体现、藉由人来传承、依靠人来发展。“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语我们已经见怪不怪,那么行动呢?该怎么做呢?五千年的古籍卷帙浩繁,“书到今生读已迟”;琴棋、书画、礼乐,民俗、神话、宗教,门类繁多;真应了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更何况,从小受的教育并没有让我们这代的很多人有足够深厚的积累。南怀瑾老师说,他的积累都是十三岁以前背的;他在台湾发起“儿童读经”活动,广受好评。当然,不必感慨生不逢时,无论生在何世,都应有正确的方向,并在这个方向上努力为之。做到什么程度往往并不全凭人力,客观条件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论语别裁》给我的启示是很难言明的,正如古人讲做学问,是“知、信、行”;从文化的角度讲,在杏坛诗社听的讲座“中国艺术简史”让我发现了中国,而南怀瑾老师的书让我真正触摸到了古中国的思想与智慧。我曾着迷于西方哲学体系的庞大和严谨,但思与辩总将我领向一个又一个纠缠着的世界;理论的创立与推翻,见证着人们探索的脚步。西方人是一步一步地探索,中国人的方式却不一样,他一跳就飞上了云端!西方人沿着“世界”的概念外拓出庞大的体系,中国人向“天下”里探出无尽的内涵。两个角度,两种道路,本无所谓对错高下;固执地打倒“孔家店”,或一昧地抑己扬他,都没有道理。
南怀瑾老师曾讲过一个故事,台湾一些大学生要搞“中国文学的再革命”。南老师讲,“文学革命,我没有资格讲,你们也没有资格讲。为什么呢?如果古文、四六体、作诗、填词,都能露一手,然后发现这种文学有毛病,这才有资格谈革命。你们现在连‘命’都还没有,还‘革’个什么呢?你们还有文学革命的资格么?”南老师的一番话平息了台湾大专院校里的这场小风波。
只有深入了解,才有发言权。不过,对于中国的古典文化,往往愈是了解,愈发觉它魅力无穷,倒也不必大动干戈啦。中国人做事向来不讲究横冲直撞,讲求中庸之道,求变亦可渐变,免得过犹不及。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26
在《论语》第七篇《述而第七》倒数第二句提到孔子的作人态度,即“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君子要做到“坦荡荡”胸襟开阔;“小人长戚戚。”小人心里永远有事情,慢慢变成心病了。这句话可与第一篇《学而》中提到的“人不知而不知愠,不亦君子乎?”联系起来理解。一个人一生不被人理解,虽有才能有学问而没有发展的机会,还是不怨天尤人,做到胸襟坦荡,既象春风吹佛,清爽舒适;又象秋月挥洒,皎洁光华。这种修养是难得的。我要加强这方面的修养。我的体会是:不论是在得意还是失意的时候,都要保持乐观的态度。但这样乐观不是盲目的乐观,不是刻意追求的乐观,而是胸襟开阔的自然表达,对人没有仇怨。这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并坚持。我理解的君子坦荡荡另一方面意思是:我们做任何事情要做到坦荡,光明正大,不能做坑害别人的事。
至于“小人长戚戚。” 小人心里永远有事情,我认为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病态,做事情不从自己方面找原因,而是觉得某人对不起自己,觉得单位和社会对不起自己;觉得某件事对自己处理不利,自己为什么被剥得了话语权等等,进而,觉得自己实在了不起,这个社会对自己不公。任何事情不可能是绝对公平的.,您处于那个位置,也不可能处理得那么合理,即使您现在吃亏了,您把它作为一笔宝贵的财富;到时候会有回报的(别一直想着回报)。放开心胸,别总心里琢磨着得到什么什么好处,别总心里琢磨着会得到什么什么人的重视。我的人生感悟之一,我们最幸福的不是得到什么好处和领导的重视,而是不被人坑害,不被人算计。如何能够想明白,心里不再忧愁,不再烦恼,不再痛苦。心境保持开阔。小人长戚戚的另一方面意思是我们做任何事情要做到坦荡,什么时候也别干缺德事,什么时候都不能做小人。即使鬼来敲门,也没有什么,也不害怕。
要达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确实很难做到。我的体会是我们做到“君子坦荡荡” 相对容易,一般人们处于较顺的状态时,能做到泰然处之,保证不干不道德的事情,但杜绝“小人长戚戚。”的事情和心境有时会很难,本身处于不顺时期,难免发牢骚,怨天尤人,想不清楚,给自己增加无限的忧愁和烦恼,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如果不怨天尤人,坦然面对,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也许会有好的结果的。再看我自己,我确实能做到坦荡荡,算是一个“君子”;以前也确实长戚戚。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想不明白;怨得不到更多的机会等等,又算是一个“小人”,也就是“君子”、“小人”的成分兼而有之。20xx年后通过自身的调整,心胸开阔了很多,也不再专门盯着某一个地方,有了一个较好的心态。我们真的应该相信:上帝永远是公平的,您在这个地方失去的,在其它地方会得到;您在这个地方得到了,可能也回失去一些必要的东西。通过读“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再对照自己,确实自己应该在保持坦荡荡的同时,不再“长戚戚。”对自己是一种提高,是一种超越,是智慧的升华。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27
暑假开始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有点顿悟的感觉,就来写写自己的感受。
首先从一个节目开始,某个晚上看某电视,李连杰给人感觉很沧桑的感觉,他说出了他的人生感悟,人一辈子,光溜溜的身子来到人间,光溜溜的离开人世,来的时候,需要别人救济帮忙,走得时候也要麻烦人火葬帮忙,每个人其实都是在别人的救助下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所以还是利用在世间的日子去多救助一些别人,才有意义。当别人问他,慈善最大的感慨,他说是"给别人的才是你的",解释到比如别人送一个表给他,他每次看表的时候,其实都在想念那个送表的朋友,其实他朋友已经戴在他的身上,他认为,在我们离开世间的时候,什么都不能够带走,为什么不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呢,这样一来,自己就永远的存在在世界上。他把人生归结为"助人"和"爱人",我想就是他的伟大和成功,他在人生中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真精彩的感受!
一直以来,很多人在教导我们,要学做人,但是可能在概念中,做人是个很虚的东西,尤其是我们后生晚辈,总觉得做人好空洞,也许是前人为了回避现实的一种手段。论语教材,大家都是为了应付考试才来死记硬背一下的,即使像奥运上那么大声的"学而时习之",我想实际上十几亿国人,没有几个真正去理解孔子的真实含义。而且,现代人都有一个想法,就是时代不同了,中国人不能够总是停留在远古的那些历史上东西上了,必须和西方靠拢,从别人成功的体制中吸收经验去进步。
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才知道原来我们以前为了论语而论语的思维使我们认为古文化没什么用处,其实我们根本就没有读懂论语,而且由于没有生活经历,对论语之道也没有真正的体验。
经历了10年的社会生涯,有时候会对社会有悲观的想法,对人生有无奈的想法,现在周围,好象始终是那些有关系的人吃得开,利益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不但是那些社会的宠儿,哪怕是平民百姓,都在为手头的工作而生存,有几个人可以超脱的生活,有几个人可以做到"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毕竟说什么生活还得继续。正因为工作的辛苦和无奈,大部分人都觉得不快乐,混日子的感觉很厉害。有钱的人也不快乐,因为他想更加有钱,也不知道怎么把钱转化为长期的快乐,最多就,那种穷快活很少了。
总之,我们的生活,得为"利"字。在这个前提下,那论语的做人学问,仁的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呢?毕竟这个不管我们饭的。我结合自己,想了一下认为其实是我们还是没有理解人生之道。
首先,不管我们怎么样一个人,其实都有一个做人之道,诚实之人,狡诈之人,其实都在修炼自己的人生的道。这个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有些高人,如南怀瑾先生,就会去把做人理论化,找到人生的修炼理论,可以更好的指导做人。而大部分人,则是根据自己的教育和周围人的影响,在无理论的实施而已。
其次,做人之道,其实并不与谋生之道不相容,它可以知道我们更好的谋生。可以认为,做人之道,是和做事的态度和方式相辅相成,只是做人之道越明确,做事就越清晰,不会出现原则的问题。
最后,做人之道,其实是给人寻找真正的幸福和快乐的根本。始终人生必须明白,财富和享受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疾病、穷困、死亡、失败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情况,真正人生不败的境界就是人生的修炼。一个人做人明确了,他可能事业失败,可能遇到疾病,但是他始终还是会有生存的勇气和决心,因为他可以面对。否则,则可能会由于某个原因,他失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也许,我们每个人,不管读论语也好,还是西方哲学也好,或者自己确定一个准则,找一个健康之道,做自己的人生指南,才是健康的人生,确保永远不失败。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28
暑假开始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有点顿悟的感觉,就来写写自己的感受。
首先从一个节目开始,某个晚上看某电视,李连杰给人感觉很沧桑的感觉,他说出了他的人生感悟,人一辈子,光溜溜的身子来到人间,光溜溜的离开人世,来的时候,需要别人救济帮忙,走得时候也要麻烦人火葬帮忙,每个人其实都是在别人的救助下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所以还是利用在世间的日子去多救助一些别人,才有意义。当别人问他,慈善最大的感慨,他说是"给别人的才是你的",解释到比如别人送一个表给他,他每次看表的时候,其实都在想念那个送表的朋友,其实他朋友已经戴在他的身上,他认为,在我们离开世间的时候,什么都不能够带走,为什么不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呢,这样一来,自己就永远的存在在世界上。他把人生归结为"助人"和"爱人",我想就是他的伟大和成功,他在人生中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真精彩的感受!
一直以来,很多人在教导我们,要学做人,但是可能在概念中,做人是个很虚的东西,尤其是我们后生晚辈,总觉得做人好空洞,也许是前人为了回避现实的一种手段。论语教材,大家都是为了应付考试才来死记硬背一下的,即使像奥运上那么大声的"学而时习之",我想实际上十几亿国人,没有几个真正去理解孔子的真实含义。而且,现代人都有一个想法,就是时代不同了,中国人不能够总是停留在远古的.那些历史上东西上了,必须和西方靠拢,从别人成功的体制中吸收经验去进步。
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才知道原来我们以前为了论语而论语的思维使我们认为古文化没什么用处,其实我们根本就没有读懂论语,而且由于没有生活经历,对论语之道也没有真正的体验。
经历了10年的社会生涯,有时候会对社会有悲观的想法,对人生有无奈的想法,现在周围,好象始终是那些有关系的人吃得开,利益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不但是那些社会的宠儿,哪怕是平民百姓,都在为手头的工作而生存,有几个人可以超脱的生活,有几个人可以做到"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毕竟说什么生活还得继续。正因为工作的辛苦和无奈,大部分人都觉得不快乐,混日子的感觉很厉害。有钱的人也不快乐,因为他想更加有钱,也不知道怎么把钱转化为长期的快乐,最多就,那种穷快活很少了。
总之,我们的生活,得为"利"字。在这个前提下,那论语的做人学问,仁的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呢?毕竟这个不管我们饭的。我结合自己,想了一下认为其实是我们还是没有理解人生之道。
首先,不管我们怎么样一个人,其实都有一个做人之道,诚实之人,狡诈之人,其实都在修炼自己的人生的道。这个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有些高人,如南怀瑾先生,就会去把做人理论化,找到人生的修炼理论,可以更好的指导做人。而大部分人,则是根据自己的教育和周围人的影响,在无理论的实施而已。
其次,做人之道,其实并不与谋生之道不相容,它可以知道我们更好的谋生。可以认为,做人之道,是和做事的态度和方式相辅相成,只是做人之道越明确,做事就越清晰,不会出现原则的问题。
最后,做人之道,其实是给人寻找真正的幸福和快乐的根本。始终人生必须明白,财富和享受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疾病、穷困、死亡、失败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情况,真正人生不败的境界就是人生的修炼。一个人做人明确了,他可能事业失败,可能遇到疾病,但是他始终还是会有生存的勇气和决心,因为他可以面对。否则,则可能会由于某个原因,他失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也许,我们每个人,不管读论语也好,还是西方哲学也好,或者自己确定一个准则,找一个健康之道,做自己的人生指南,才是健康的人生,确保永远不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