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教师优秀的读书心得

2024/05/28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教师优秀的读书心得(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教师优秀的读书心得 篇1

最近看了一本是一个美国教育学家科汉盖纳著的《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一书。虽然这本书我只读了一半,但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趣的教育方法已经让我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了新的认识。边读边想,触发了许多感想,并记录了下来,限于我本人学力,有些地方可能不是非常妥帖,好在有感而发,对于严密的逻辑关系也就不讲究深入细致的推敲

一、让你的指尖对你说,你并非总是需要语言—本书主要观点摘要。综观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里德与罗恩非德的工具论与纳艾斯与克里的本质论成为了两种主要派别。持本质论观点者,强调科目中心,注重通过严谨的美术学科内容的设置来实现美术教育价值,工具论观点者则更强调美术的教育功能,如创造力的培养,他们重视教育过程,但忽视创作效果。通览全书,我个人以为《美术,另一种学习语言》这一本书的观点从属于工具论,即主张通过美术实现教育价值。这种观点我们很清楚地可以从书中探讨的主要内容上看出。本人当然认同这种观点,引用“让你的指尖对你说,你并非总是需要语言”这句话也是再次强调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该书分三章,主要内容主要有:第一章美术与儿童,涉及课堂中的美术活动与儿童美术的本质两个课题,主要探讨美术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以及美术为什么是学生在发展、个性、情绪、交流上的一种有效途径。第二章美术与学习,主要探讨美术能否有助于以及如何有助于学生了解自我,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观察以及了解自身及他人的情感。第三章美术与学校,主要探讨美术与其他课程结合的可能性,有利于美术学习的学校环境如何布置,美术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家长交流的方法以及美术在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儿童、非语言儿童、富裕儿童、天才儿童、障碍儿童发展上的作用。如果再作具体一些的阐述话,又可细化为以下内容。

(一)通过美术教育能更好了解儿童,也能促使学生理解自己,发展自信“艺术提供了理解儿童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法。它能使儿童自身与他们的思想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使儿童更好地理解自己。”“当儿童开始懂得他们有力量改变和重构他们创造的形状时,他们就发展了自信和对自己能力和果敢的欣赏力。以上是来自书中的两段话,足以印证作者的:“通过美术教育能更好了解儿童,也能促使学生理解自己,发展自信”的观点。

(二)儿童美术的特点是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获得自我肯定。“儿童的美术表达思想,探索美术媒体,并使自我得以肯定。”“他们更多地沉入创作过程中,而不顾他们的作品将被如何评价”分析儿童美术时,最基本的方法应是对儿童及其自发性的探寻。能够说明的是,作者认为儿童美术具有自发性与原生态性(这一点我国儿童美术研究者杨景芝持同等态度)

(三)美术教育不仅关心儿童的自我表现,也要通过技术指导和扩展参照矿框架来发展儿童这种观点在证明了我们美术教学的必要性的同时也提出了教学的指向。以下是作者的原文片断,大家可以品读出一二。“美术教育关心早期儿童美术作品和他们更年长时的美术作品,前者通过提供合适的材料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来推进,后者则通过技术指导和扩展参照框架,即了解人类经验的范围和个人拥有的可能性来发展”

美术能发展儿童形象思维、阅读能力等一系列思维品质与能力对于美术能发展儿童形象思维能力这一点我们早已认同,在〈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有详细的.阐述,现实中,儿童为一张画取名就是最好的表征。提高阅读能力则是一种我们以前较忽视的观点,不过随着“视觉文化时代

(指文化脱离以语言为主导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的形态—王大根。)”的到来,阅读图像能力的培养成为大家越来越关注的课题,美术能提高阅读能力也就成了铁板丁丁的事了。

(四)美术是一种交流,情绪宣泄的手段,是儿童个性品质的表征,是儿童了解自我的手段,这一点我们不难理解,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儿童一边画画一边自言自语的样子,多数绘画时(除非强迫)他们都是在一种自发性的情感表达中,通过绘画(美术)儿童也能进一步展示自我了解自我。

(五)美术教育帮助儿童了解自我的活动建议,作者认为美术教育应帮助儿童了解自我非常重要,并建议设计以下一些活动,玩一种关于我的游戏,装扮望远镜,做画夹子写出兴趣爱好,画自己,全班相集,用粘泥表示对自我的想法,化妆戏剧游戏。

美术提高学生的认识技巧的活动建议,美术能促进知识的积累和个人的解释能力,训练认识技巧的活动有:制作拼贴壁画、根据模特画画、画诗意、创造想象的动物和地方、作平面和立体图、感觉训练、印图案、分类拼贴、动态雕塑、运动画、班级滑稽专栏、比较。

美术促进观察能力的活动建议。作者认为每个人的观察具有差异,学习观察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色彩意识、形状和形式、质地。促进观察的活动有:在色彩方面,设计一个顶板投射器、玩彩色胶片、在形式方面,闭眼泥塑、塑造扭动动物、在家里欣赏自然形式,在质地方面,做质地簿、碎布拼贴。

美术促进情感发展的活动建议。美术有效释放儿童个人烦恼,能发展他们对自己的情感和周围人的情感的理解力。有关活动:薄纸拼贴、情感泥塑、做面具、做木偶。

在阅读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这是作者的一种课程综合的思想。作者认为美术完全可以综合社会学习、科学学习、语言艺术学习、数学学习一起进行教学。并提出了以下活动建议:从信号、符号到设计,做块故事布,动物行为的视觉记录。

另外,作者还花了一些篇幅阐述了自己对智力、创造性和智商测验看法,分析了美术与少数民族儿童(强调了民族自身文化教学)、贫困儿童(依靠美术弥补与社会分离的裂痕)、非语言儿童(美术是非常好的交流方法)、富裕儿童(发展健康的自我表现)、天才儿童(建立课后兴趣小组)、障碍儿童(发展障碍以外的其它方面的敏感性)等各类特殊儿童的关系。谁正被造就,陶工还是陶壶?——本书对当前美术新课程改革的启迪。谁正被造就,陶工还是陶壶?这句话来源于这本书的“目的说明”里。原意是陶工在制作陶壶的时候不仅造就了陶壶也造就了自己的技能。运用在这里,说明我阅读了本书不仅了解了作者的观点也对新课程美术教学实践有了一些粗浅想法。以下择要阐述一二。

(一)教学要注重审美

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审美,审美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理念是我们美术教师一直推崇的,在该书中也倡导这样一种观念。

(二)教师教学的责任在于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我个人一直赞同在美术学科(其它学科)开展探究学习,但是坚决反对将探究学习视为唯一的教学方法。事实上,不论是从知识的快速有效传承角度还是能力的培养角度,两者的相互有机结合才是最佳的选择。从这一点看,作者的观点存在一些片面的地方。

(三)确定有意义的目标,技术只是手段

作者认为“在美术中,儿童必须在有意义的目标确定后,技术才能被决定。”关于这一点,作者在导言中一再强调“技术不应是一堂课的唯一目的,技术掌握应为个人表现服务。”的确,美术是个人的、是生活的,作为技能应该为美化生活、转达情感服务。

(四)评价要在集体与个人两方面进行从某种角度审视,集体评价注重群体意识的培养,个体评价注重自我意识的培养。在评价时我们使用的有效方法是“只能以儿童自己的年龄、生活、思想和情感为背景”。具体操作方法很多,比如:将学生代表作品保留在文件夹内。

(五)注重差异教学

(六)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重,教学途径的多样性,教学评价的差异性。这里可以借用作者论述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规律所用的一句话“谨防使用公式给每位学生铁上标签和进行分类”(原意是,教师不要强行将学生按照罗恩菲德与皮亚杰的美术认知发展年龄分段进行分类,在这里是指不要搞一刀切的评价方法。)我师范时的老师曾对我说,阅读其实是一种休息。我现在尚不能达到这种境界。只是觉得阅读能增长见识,俗语云“山中一日、世上千年”。自觉一日不读书边有落伍的感觉,因此,大多数时候也逼着自己学习。以上的读书笔记思考的不能算很深入,只是一时兴趣而已,如果同道中人阅读后有所收益并引发探讨,那便是我求之不得的了。

教师优秀的读书心得 篇2

我常常看到各级各类教育书刊或杂志中对优秀教师的报道,无不被他们的真诚友善、正直坦诚的人品而感动;无不被他们的聪明智慧、卓识高见而喝彩;无不被他们敬业好学、勤奋工作的精神而感染。今天,读了《优秀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感触颇深,我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优秀的小学教师。

作为一名普通小学教师,我离优秀教师还有一定的差距,怎么样缩短这一差距,是我们每个小学一线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尤其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小学老师,在自己所担任的教学工作中,让每一个学生每课有所得,每天有所获,每月有所进步,每学期成绩有所提高,教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

读书使我明白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首先要有爱,爱是前提。爱学生,爱职业,爱生活,爱学习,还要有自己的业余爱好。有了“六爱”做基础,教师就可以真心的尊重学生,与学生真诚的交流,对学生的回答充满期待,为学生的成功而真心喝彩;其次是博大精深。有了博大精深,教师就可以洒脱自如的驾驭课堂,使优秀的教学设计与精彩的生成相映成趣;第三是通达,能做到通达的教师会将学生教得更聪明,达到学生在学习中的深度发展。

闲暇之余,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0分钟,由于执教的老师不同,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及效果就迥然不同呢?读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这是因为优秀教师的课堂是充满教学艺术魅力的课堂,走进这样的课堂,如同进入一个师生真诚交流的驿站,他会带给你激动、兴奋和智慧。

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真正了解学生,深入了解教材,是每位优秀的小学教师都应做到的,是成为优秀小学教师的.基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将所教学科的课教出特色,优化教学设计,以恰当的方式教学,成功的开展教学实践活动,都将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发展,也是成为优秀小学教师的必经之路。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她说在“玩”中教数学、学数学是学生体验数学、喜欢上数学的好办法。让孩子看到的数学不仅仅是一张严肃的面孔。课堂上的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面对自己的教学,只能说是认认真真和扎扎实实,根本谈不上什么是“精彩”,更无从谈得上“魅力”。正视自己,我会不断学习,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把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尝试学习中无穷的乐趣,领略到知识的内在魅力!

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我虽然是一名老教师,但我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四方”。

教师优秀的读书心得 篇3

这段时间在家读了高万祥老师写的《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这本书,收获很大,心情始终不能平静,让我清晰认识到认真工作,只能是一名合格的老师;认真而又努力地做才有可能成为优秀地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且快乐的教师需要教师自觉地认真,不断地努力关爱学生作为终生的追求。是啊。当一名老师能进入到这种地步时,快乐就会伴随身边,当老师不再是职业而成为了一份自己为这奋斗的事业了。

九堂课都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须一生为之努力做的事情,这就堂课从九个方面勾画出一名老师应具备的素质。对照自己过去成长足迹,认识到自己离成为快乐又优秀的教师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还有好多事要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关于教育科研,我到现在还没有真正涉足过,更不用说投入精力搞专题研究了。过去学校也要求老师们注意积累自己的工作素材,留心自己身边的事,专注一个小专题就一定会发现别人所没有发现的,就会在教育科研中取得成绩,但自己总认为科研是高深莫测的事情,也懒得动手,更不用说投身教育科研的激情了。实际上在我的身边有好多老师在工作之余,进行教育科研的研究,不仅促进了教学能力的提高,也锻炼了自己搞科研的能力,两条腿走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试想这些老师一定收获了快乐,收获了幸福,距离快乐又优秀的老师更进了。在新学期老师们的帮助下我在教育科研方面争取有所突破,有所改进,用行动向快乐又优秀老师看齐。

21世纪知识更新不断加快,作为老师要时时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读书就显得特别重要。在这方面过去自己做的还不够,读书不仅要读专业方面的书,也要读历史方面的,还有相关学科的书。因为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想问的问题多多,作为老师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就要有丰富的知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为此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学习读书。同时通过自己这些年来的体会,认识到读书还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丰富自己的内涵,改变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遇到事情能正确处理,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能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正如温总理所讲的,一个人不读书就没有前途,如果一个民族不读书也是没有前途的。今后要加强读书,争取工作之余一个月能读一本书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书中自有黄金屋,在读书中寻求快乐。

高老师的这本书真得很好,有些章节我还反复地读,并联系生活和工作实际,解剖自己,通过学习我澄清了自己过去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我想这本书应该是我生活工作一生学习一生的书。

教师优秀的读书心得 篇4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尤其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多读书显得尤其重要。

工作之余,我按照自己的读书计划,认真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陶行之的《陶行之教育名著》、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收获很大。

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

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掏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程度地闲下来,而学生最大程度地忙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也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浸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飞翔起来;他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仅关注跑道的设置,而更关注学生跑的过程,他能让生活成为一种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

特别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第4条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感触颇深,我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力求使每个学生在本身原有素质基础上,获得和谐和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其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自我教育,具备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素质教育强调基础的'形成,注重能力的培养。

因此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对于我从事的小学教学,使学生形成扎实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小英语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其含义有两点:

一是为了面向全体学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改变应试教育那种片面、单一的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式。

二是强调加强基础的教学,并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单词,而是要求学生灵活运用语言。

总之,读书,使我对工作、对生活都充满了自信,使我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始终充满激情。

每天读书一小时,我还要持之以恒,相信它会为我带来丰盈的人生!

教师优秀的读书心得 篇5

我常常看到各级各类教育书刊或杂志中对优秀教师的报道,无不被他们的真诚友善、正直坦诚的人品而感动;无不被他们的聪明智慧、卓识高见而喝彩;无不被他们敬业好学、勤奋工作的精神而感染。今天,读了《优秀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感触颇深,我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优秀的小学教师。

作为一名普通小学教师,我离优秀教师还有一定的差距,怎么样缩短这一差距,是我们每个小学一线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尤其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小学老师,在自己所担任的教学工作中,让每一个学生每课有所得,每天有所获,每月有所进步,每学期成绩有所提高,教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

读书使我明白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首先要有爱,爱是前提。爱学生,爱职业,爱生活,爱学习,还要有自己的业余爱好。有了“六爱”做基础,教师就可以真心的尊重学生,与学生真诚的交流,对学生的.回答充满期待,为学生的成功而真心喝彩;其次是博大精深。有了博大精深,教师就可以洒脱自如的驾驭课堂,使优秀的教学设计与精彩的生成相映成趣;第三是通达,能做到通达的教师会将学生教得更聪明,达到学生在学习中的深度发展。

闲暇之余,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0分钟,由于执教的老师不同,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及效果就迥然不同呢?读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这是因为优秀教师的课堂是充满教学艺术魅力的课堂,走进这样的课堂,如同进入一个师生真诚交流的驿站,他会带给你激动、兴奋和智慧。

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真正了解学生,深入了解教材,是每位优秀的小学教师都应做到的,是成为优秀小学教师的基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将所教学科的课教出特色,优化教学设计,以恰当的方式教学,成功的开展教学实践活动,都将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发展,也是成为优秀小学教师的必经之路。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她说在“玩”中教数学、学数学是学生体验数学、喜欢上数学的好办法。让孩子看到的数学不仅仅是一张严肃的面孔。课堂上的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面对自己的教学,只能说是认认真真和扎扎实实,根本谈不上什么是“精彩”,更无从谈得上“魅力”。正视自己,我会不断学习,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把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尝试学习中无穷的乐趣,领略到知识的内在魅力!

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我虽然是一名老教师,但我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四方”。

教师优秀的读书心得 篇6

最近看了一本是一个美国教育学家科汉盖纳著的《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一书。虽然这本书我只读了一半,但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趣的教育方法已经让我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了新的认识。边读边想,触发了许多感想,并记录了下来,限于我本人学力,有些地方可能不是非常妥帖,好在有感而发,对于严密的逻辑关系也就不讲究深入细致的推敲

一、让你的指尖对你说,你并非总是需要语言—本书主要观点摘要。综观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里德与罗恩非德的工具论与纳艾斯与克里的本质论成为了两种主要派别。持本质论观点者,强调科目中心,注重通过严谨的美术学科内容的设置来实现美术教育价值,工具论观点者则更强调美术的教育功能,如创造力的培养,他们重视教育过程,但忽视创作效果。通览全书,我个人以为《美术,另一种学习语言》这一本书的观点从属于工具论,即主张通过美术实现教育价值。这种观点我们很清楚地可以从书中探讨的主要内容上看出。本人当然认同这种观点,引用“让你的指尖对你说,你并非总是需要语言”这句话也是再次强调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该书分三章,主要内容主要有:第一章美术与儿童,涉及课堂中的美术活动与儿童美术的本质两个课题,主要探讨美术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以及美术为什么是学生在发展、个性、情绪、交流上的一种有效途径。第二章美术与学习,主要探讨美术能否有助于以及如何有助于学生了解自我,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观察以及了解自身及他人的情感。第三章美术与学校,主要探讨美术与其他课程结合的可能性,有利于美术学习的学校环境如何布置,美术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家长交流的方法以及美术在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儿童、非语言儿童、富裕儿童、天才儿童、障碍儿童发展上的作用。如果再作具体一些的阐述话,又可细化为以下内容。

(一)通过美术教育能更好了解儿童,也能促使学生理解自己,发展自信“艺术提供了理解儿童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法。它能使儿童自身与他们的思想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使儿童更好地理解自己。”“当儿童开始懂得他们有力量改变和重构他们创造的形状时,他们就发展了自信和对自己能力和果敢的欣赏力。以上是来自书中的两段话,足以印证作者的:“通过美术教育能更好了解儿童,也能促使学生理解自己,发展自信”的观点。

(二)儿童美术的特点是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获得自我肯定。“儿童的美术表达思想,探索美术媒体,并使自我得以肯定。”“他们更多地沉入创作过程中,而不顾他们的作品将被如何评价”分析儿童美术时,最基本的方法应是对儿童及其自发性的探寻。能够说明的是,作者认为儿童美术具有自发性与原生态性(这一点我国儿童美术研究者杨景芝持同等态度)

(三)美术教育不仅关心儿童的自我表现,也要通过技术指导和扩展参照矿框架来发展儿童这种观点在证明了我们美术教学的必要性的同时也提出了教学的指向。以下是作者的原文片断,大家可以品读出一二。“美术教育关心早期儿童美术作品和他们更年长时的美术作品,前者通过提供合适的材料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来推进,后者则通过技术指导和扩展参照框架,即了解人类经验的范围和个人拥有的可能性来发展”

美术能发展儿童形象思维、阅读能力等一系列思维品质与能力对于美术能发展儿童形象思维能力这一点我们早已认同,在〈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有详细的阐述,现实中,儿童为一张画取名就是最好的表征。提高阅读能力则是一种我们以前较忽视的观点,不过随着“视觉文化时代

(指文化脱离以语言为主导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的形态—王大根。)”的到来,阅读图像能力的培养成为大家越来越关注的课题,美术能提高阅读能力也就成了铁板丁丁的事了。

(四)美术是一种交流,情绪宣泄的手段,是儿童个性品质的表征,是儿童了解自我的手段,这一点我们不难理解,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儿童一边画画一边自言自语的样子,多数绘画时(除非强迫)他们都是在一种自发性的情感表达中,通过绘画(美术)儿童也能进一步展示自我了解自我。

(五)美术教育帮助儿童了解自我的活动建议,作者认为美术教育应帮助儿童了解自我非常重要,并建议设计以下一些活动,玩一种关于我的游戏,装扮望远镜,做画夹子写出兴趣爱好,画自己,全班相集,用粘泥表示对自我的想法,化妆戏剧游戏。

美术提高学生的认识技巧的活动建议,美术能促进知识的积累和个人的解释能力,训练认识技巧的活动有:制作拼贴壁画、根据模特画画、画诗意、创造想象的`动物和地方、作平面和立体图、感觉训练、印图案、分类拼贴、动态雕塑、运动画、班级滑稽专栏、比较。

美术促进观察能力的活动建议。作者认为每个人的观察具有差异,学习观察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色彩意识、形状和形式、质地。促进观察的活动有:在色彩方面,设计一个顶板投射器、玩彩色胶片、在形式方面,闭眼泥塑、塑造扭动动物、在家里欣赏自然形式,在质地方面,做质地簿、碎布拼贴。

美术促进情感发展的活动建议。美术有效释放儿童个人烦恼,能发展他们对自己的情感和周围人的情感的理解力。有关活动:薄纸拼贴、情感泥塑、做面具、做木偶。

在阅读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这是作者的一种课程综合的思想。作者认为美术完全可以综合社会学习、科学学习、语言艺术学习、数学学习一起进行教学。并提出了以下活动建议:从信号、符号到设计,做块故事布,动物行为的视觉记录。

另外,作者还花了一些篇幅阐述了自己对智力、创造性和智商测验看法,分析了美术与少数民族儿童(强调了民族自身文化教学)、贫困儿童(依靠美术弥补与社会分离的裂痕)、非语言儿童(美术是非常好的交流方法)、富裕儿童(发展健康的自我表现)、天才儿童(建立课后兴趣小组)、障碍儿童(发展障碍以外的其它方面的敏感性)等各类特殊儿童的关系。谁正被造就,陶工还是陶壶?——本书对当前美术新课程改革的启迪。谁正被造就,陶工还是陶壶?这句话来源于这本书的“目的说明”里。原意是陶工在制作陶壶的时候不仅造就了陶壶也造就了自己的技能。运用在这里,说明我阅读了本书不仅了解了作者的观点也对新课程美术教学实践有了一些粗浅想法。以下择要阐述一二。

(一)教学要注重审美

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审美,审美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理念是我们美术教师一直推崇的,在该书中也倡导这样一种观念。

(二)教师教学的责任在于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我个人一直赞同在美术学科(其它学科)开展探究学习,但是坚决反对将探究学习视为唯一的教学方法。事实上,不论是从知识的快速有效传承角度还是能力的培养角度,两者的相互有机结合才是最佳的选择。从这一点看,作者的观点存在一些片面的地方。

(三)确定有意义的目标,技术只是手段

作者认为“在美术中,儿童必须在有意义的目标确定后,技术才能被决定。”关于这一点,作者在导言中一再强调“技术不应是一堂课的唯一目的,技术掌握应为个人表现服务。”的确,美术是个人的、是生活的,作为技能应该为美化生活、转达情感服务。

(四)评价要在集体与个人两方面进行从某种角度审视,集体评价注重群体意识的培养,个体评价注重自我意识的培养。在评价时我们使用的有效方法是“只能以儿童自己的年龄、生活、思想和情感为背景”。具体操作方法很多,比如:将学生代表作品保留在文件夹内。

(五)注重差异教学

(六)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重,教学途径的多样性,教学评价的差异性。这里可以借用作者论述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规律所用的一句话“谨防使用公式给每位学生铁上标签和进行分类”(原意是,教师不要强行将学生按照罗恩菲德与皮亚杰的美术认知发展年龄分段进行分类,在这里是指不要搞一刀切的评价方法。)我师范时的老师曾对我说,阅读其实是一种休息。我现在尚不能达到这种境界。只是觉得阅读能增长见识,俗语云“山中一日、世上千年”。自觉一日不读书边有落伍的感觉,因此,大多数时候也逼着自己学习。以上的读书笔记思考的不能算很深入,只是一时兴趣而已,如果同道中人阅读后有所收益并引发探讨,那便是我求之不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