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精选3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
学习张桂梅同志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她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实际行动铺就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圆梦之路。多年来她一直住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陪伴学生学习生活。她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学习张桂梅同志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她心怀大我,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长期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多方奔走筹集善款,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师者大爱。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珍视教师职业荣誉和肩负的职责使命,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将满腔热忱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积极投身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要将学习活动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相结合,与庆祝第36个教师节相结合,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报刊、展板橱窗等宣传阵地,线上线下和校内校外联动,迅速掀起学习张桂梅同志的热潮。要把学习活动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师生厚植家国情怀,要深入宣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赤诚情怀,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难,是张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区条件艰苦,再加上张桂梅对工作要求严格,很多年轻教师难以适应。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中有9名辞职,教学工作近乎瘫痪。
焦虑、沮丧的情绪包围了张桂梅。在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张桂梅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了入党誓词,诵读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师眼里泛起泪花,他们被张桂梅的无私打动,他们要和张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办好,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
留住了教师,还要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很多学生的家在偏远山区,有的地方只能靠步行到达,但张桂梅要求自己“要亲自到每一个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与张桂梅多次同去的华坪县电视台记者王秀丽,对家访的路心有余悸。“在路上,我害怕得腿发抖,甚至觉得鞋底会被脚趾抓穿。在一些路段停车休息时,我连车都不敢下,害怕自己会不小心跌下山崖。”
张桂梅也害怕。一次,她坐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下悬崖粉身碎骨”。11年来,张桂梅在大山里走了近12万公里,对1345名学生进行了家访。家访途中,她摔断过肋骨、发过高烧、迷过路,还曾因身体虚弱晕倒在路上。
为了把儿童之家和女子高中顺利办下去,张桂梅不得不四处筹款,但这条路同样艰难。
一次,张桂梅到昆明某企业寻求帮助,未等她把话说完,企业领导就叫保安赶她走。张桂梅不走,保安就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她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衣服被狗撕破,脚上鲜血直流。无助的张桂梅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还有一次,她在街头募捐,被人认为是骗子,有人还朝她脸上吐口水。离开人群后,疲惫、伤心、无助的她坐在街头靠着墙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
后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她到北京录制了一期节目,这期节目为她募到了100多万元。
然而,没人知道,她才到北京就接到哥哥病危的电话,哥哥想在弥留之际见见离家几十年的妹妹。张桂梅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去录制节目。她怕错过时间人家就不让她上节目了,她怕不上节目就会失去筹款的机会。等她录完节目,哥哥已经过世。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3
张桂梅创办女子高中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众多适龄失学女孩的上学问题,帮助她们走出闭塞的村落,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可当无法保障学生安全的时候,何谈追逐梦想?
对此,为保障新招收100名学生的安全,张桂梅便带着全校的女老师和学生一起走进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简易“宿舍”,白天教学,晚上休息。同时,又安排学校里的男老师在教学楼的楼梯间搭起“木板床”,轮流值守校园安全工作,全体教师为学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关。
当张桂梅决心要创办女子高中之时,便知其一路坎坷,在这样的环境里,全校仅有的17名教职员工中有9名相继辞职离开,100名学生有6名提出转学,这些情况让创办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维艰的张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贫困家庭女孩?免除学杂费的办学制度?女子高中能否办得下去?面对社会上的质疑声,张桂梅鼓励大家:“留下的8名老师中有6名共产党员,只要党员在阵地就在,女子高中这块教育扶贫阵地一定守得住。”
张桂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没有放弃建立女子中学的决心。
2008年9月,在张桂梅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下,全国惟一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子中学终于顺利成立。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4
张桂梅,1977年6月,河汇村村民。在丈夫惨遇车祸身亡后,面对年幼的孩子和年迈多病的公婆,她断然拒绝“好心人”让其改嫁的劝说。最后,签订以“为公婆养老送终”为提前的入赘协议,招夫上门共同孝敬公婆,担当养老抚幼责任,树立了尊老敬老的典范。
摆脱丧夫之痛,以单薄的双肩毅然挑起生活重担。
张桂梅出生于木石镇俭庄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虽然家里经济并不富裕,但却是一个忠孝之家,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她知道了什么是忠孝仁爱。
20xx年,心地善良的张桂梅嫁到了河汇村,可就在20xx年春,一场意想不到的车祸,不仅带走了丈夫年轻的生命。巨大的悲痛让她痛不欲生,一度丧失生活信心,但是看着风烛残年的公婆和年幼的孩子,她顿时清醒过来--“绝不能让丧失独子的公婆整日以泪洗面,无依无靠,即使命运抛给我千斤重担,我也要勇敢地肩负起身为儿媳和母亲的责任。”。
于是,张桂梅掩盖住心内的痛楚,每天早出晚归外出工作,回家后悉心照料公婆和儿子,田间地头更是经常看到她独孤的身影。为了不让公婆看出她的疼痛和艰辛,张桂梅总是面带笑容,于是欢声笑语再次回到这个不幸福的家庭。
签订“入赘协议”,坚决为老人养老送终膝下尽孝
女人能顶半天,可是整个顶下来,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气,生活十分艰辛。张桂梅的公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自己却又帮不上什么忙,心里十分着急,于是就劝她早日改嫁。可张桂梅死不同意。善良的她想到自己改嫁可以带着孩子走,但谁愿意接受两个不沾亲不带故的老人呢?如今公婆膝下已没有儿子,4个女儿又远嫁外地,谁来照顾他们呢?两老都已经高龄,身体均不好,婆婆王传美有严重的气管炎,公公张茂春腿脚不好,她实在是不忍心改嫁。
“就算再苦再累,我也要把这个担子扛起来,这是我应该替丈夫承担的'责任。”张桂梅坚定地说。可婆婆王传美看着不忍心,一再劝她:“梅子改嫁吧,你这么年轻,不要因为我们拖累了你,我们不会埋怨你的。”婆婆的一席话让张桂梅泪如雨下,“娘,不要再说了,就是改嫁我也要带着你们。”
最后,在大家的劝说下张桂梅同意改嫁,但是她有个前提,就是必须招夫入赘前夫家中,一起伺候两位老人,否则她终生不嫁。她的这一要求在整个村子传开来,很多适婚男人听说后打了退堂鼓,然而还是有人被她这份执着的孝心打动了。忠厚老实的刘信听说她的故事后深为感动,他认为张桂梅提的要求恰恰说明她很孝顺,有责任心,于是拍着胸脯答应了。就这样,又一个家庭组成了,婚后,一家五口住在一起。在照公婆的同时,对新的公婆张桂梅同样照顾得很周到。刘信父母深明大义,也非常理解儿媳妇和刘信,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又恢复了恬静幸福。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尽心尽孝感动乡邻
在张桂梅家中,刚刚过世的婆婆王传美生前,说起张桂梅和刘信,老人总是赞不绝口:“他们对我们真的很好,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比亲生的还好。”婆婆去世前,每日早晨,张桂梅即便再忙,也会给婆婆梳头,下午回来再晚,也会给老人捶捶肩膀揉揉腿。刘信每晚也会端着酒和菜到老人的房间,与老人边喝酒边聊天,排解他们心中的孤独。
可前不久,又一场突来的灾难再次考验着这个历经风雨的家庭。刘信唯一的兄弟也因车祸不幸遇难,留下父母和孩子。面对两边都需要照顾的老人和孩子,张桂梅和刘信谁都没有撇下,为照顾两边的老人,他们经常奔波于山亭和滕州之间。目前,张桂梅和刘信的言传身教,让他们两个幼小的孩子也有了远远超过自身年龄的责任和担挡,不仅学会了料理家务,更学会了如何照顾老人,如何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做一个好人。
“她对婆婆非常孝顺,我们村里人都很佩服她。”熟悉张桂梅的河汇村村民于媜说,张桂梅逛街时看到好东西,首先想到给公婆买,每到过年,她都要给公婆买新衣,到了老人的生日,她还要做一大桌菜,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聚一聚。
在这个不是靠血缘关系维系的家庭里,他们胜似亲人,其乐融融。如今,刘信到城区务工养家,张桂梅婚生了一个儿子后,重组的一家人在经历风雨之后,又恢复到往日的幸福和甜密。“百善孝为先”张桂梅虽然签订的仅是一张明确责任义务的协议,但它却有力表达了张桂梅孝敬公婆的决心,传承和升华了数千年中华孝道。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5
张桂梅创办女子高中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众多适龄失学女孩的上学问题,帮助她们走出闭塞的村落,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可当无法保障学生安全的时候,何谈追逐梦想?
对此,为保障新招收100名学生的安全,张桂梅便带着全校的女老师和学生一起走进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简易“宿舍”,白天教学,晚上休息。同时,又安排学校里的男老师在教学楼的楼梯间搭起“木板床”,轮流值守校园安全工作,全体教师为学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关。
当张桂梅决心要创办女子高中之时,便知其一路坎坷,在这样的环境里,全校仅有的17名教职员工中有9名相继辞职离开,100名学生有6名提出转学,这些情况让创办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维艰的张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贫困家庭女孩?免除学杂费的办学制度?女子高中能否办得下去?面对社会上的质疑声,张桂梅鼓励大家:“留下的8名老师中有6名共产党员,只要党员在阵地就在,女子高中这块教育扶贫阵地一定守得住。”
张桂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没有放弃建立女子中学的决心。
2008年9月,在张桂梅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下,全国惟一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子中学终于顺利成立。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6
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我们学校这段时间组织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张桂梅同志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
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梦想一天天成为现实,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作为一名战斗在一线的教师,我觉得和她相比较我深感惭愧,学习了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后,我决心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培养一批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7
学习张桂梅同志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她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实际行动铺就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圆梦之路。多年来她一直住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陪伴学生学习生活。她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学习张桂梅同志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她心怀大我,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长期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多方奔走筹集善款,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师者大爱。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珍视教师职业荣誉和肩负的职责使命,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将满腔热忱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积极投身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要将学习活动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相结合,与庆祝第36个教师节相结合,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报刊、展板橱窗等宣传阵地,线上线下和校内校外联动,迅速掀起学习张桂梅同志的热潮。要把学习活动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师生厚植家国情怀,要深入宣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赤诚情怀,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8
张桂梅创办女子高中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众多适龄失学女孩的'上学问题,帮助她们走出闭塞的村落,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可当无法保障学生安全的时候,何谈追逐梦想?
对此,为保障新招收100名学生的安全,张桂梅便带着全校的女老师和学生一起走进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简易“宿舍”,白天教学,晚上休息。同时,又安排学校里的男老师在教学楼的楼梯间搭起“木板床”,轮流值守校园安全工作,全体教师为学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关。
当张桂梅决心要创办女子高中之时,便知其一路坎坷,在这样的环境里,全校仅有的17名教职员工中有9名相继辞职离开,100名学生有6名提出转学,这些情况让创办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维艰的张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贫困家庭女孩?免除学杂费的办学制度?女子高中能否办得下去?面对社会上的质疑声,张桂梅鼓励大家:“留下的8名老师中有6名共产党员,只要党员在阵地就在,女子高中这块教育扶贫阵地一定守得住。”
张桂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没有放弃建立女子中学的决心。
2008年9月,在张桂梅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下,全国惟一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子中学终于顺利成立。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9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坚韧执着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献身扶贫。张桂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她深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扶贫先扶智,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她心系群众,勤俭节约,帮助困难学生,带学生看病,给学生添置衣物,对贫困家庭进行家访,为孩子们争取学习机会。她前前后后为山区的孩子们为慈善和教育事业投入了100多万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给她治病的钱,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并无怨无悔。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张桂梅巾帼不让须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这种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的英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此也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实际行动。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0
十二月中旬,中宣部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褒扬她是点亮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优秀人民教师,号召全社会向她学习。
分公司号召全体职工进行观看,该节目用长达一个小时的篇幅详细报道了张桂梅校长的先进事迹。张桂梅和1804个贫困女孩的故事再一次走进千家万户,传遍大街小巷。张桂梅故事的背后是所有基层教育工作者无怨无悔扎根教育事业,不计回报挥洒生命热忱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位职工,张桂梅坚守初心、扎根大山教育的先进事迹令无数人泪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张桂梅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孑然一身,以爱为教,富教于爱,每天五时起,一时眠,帮助那些大山中的少数民族孩子们真正实现了人生的梦想和价值,为祖国的各行各业输送人才。其中有教师、医生、律师、人民警察……让无数懵懂的女孩真正明白“走出大山”的含义,无数的女孩忠心地感谢“张妈妈”无私的付出,她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和继承她身上那种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韧执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恪尽职守、爱岗教业的务实作风,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立足于各行各业,回报“张妈妈”的一片深情厚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是“张妈妈”最真实的写照,一个用自己的生命在教书育人的老师,她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她用她的对教育的那份挚爱成就了一份伟大的'事业,真正把职业当事业来对待,用珍爱孕育着每一位莘莘学子,永远成为孩子成才路上的贵人,努力做一名合格的“燃灯者”、“引路人”!
张桂梅的事迹感天动地,震撼人心,看了影片后,感动的同时,也引起了深深共鸣。如何才能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呢?这就需要我们把“张妈妈”的精神牢记心中,不忘初心,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爱岗敬业的作风,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立足本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携手,创建美好的未来!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1
云南一位县级领导在教育局工作的时候,有幸和张老师有了面对面的接触。
2008年香港教育工会组织了“向张桂梅老师学习分享活动”,一行30多人到了儿童福利院看望张桂梅老师。
香港教育工会的副理事长李副秘书长临行前,特意递了个信封给这位领导,说“张老师身体虚弱需要加强营养,建议每天喝袋牛奶,但没有冰箱牛奶不易存储,上半年我给了她3000元嘱咐她买个冰箱,昨天去她住房看没有买,这笔钱都用孩子们身上了!这里面有2600元,请你在张老师搬到新的儿童福利院时,帮忙用这笔钱给她买个冰箱,拜托了!”这位领导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副秘书长的用心良苦,接受了这个重托。
可还没等到张老师搬新家,组织安排这位领导到了新的岗位,临行前他到儿童福利院看望张老师,一是辞行,二是把李副秘书长的心意告知张老师。他诚恳地对张老师说,“请您不要辜负李副秘书长的心意,一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笔钱只能用来买冰箱……”再三嘱托后便离开了。
半年之后,这位领导到新福利院看望张老师,发现宿舍里除了原有的书和物件外,没有看到冰箱的影子!“牛奶只是我喝,孩子们却没得喝,我怎么能喝呢?”张老师说到。
后来知道张老师把钱用在购买孩子们的生活用品上了。这位领导深深地自责,觉得辜负了李副秘书长的重托!耳边回响起秘书长的话“张桂梅老师的身体太弱了,她的工资不用在自己身上,连我们寄给她买药的钱,她也用在孩子们身上了,请你给她买个冰箱,华坪天气热,鲜奶必须放冰箱保鲜,希望她能每天喝上一袋鲜奶。”
万般懊悔之后,这位领导陷入沉思,每天喝一袋牛奶于常人不过是平常之事无可厚非,况且身体健康需要,张老师却视为奢侈,孩子们有的她才能有,有人说张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真诚赞同。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2
学习张桂梅同志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她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实际行动铺就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圆梦之路。多年来她一直住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陪伴学生学习生活。她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学习张桂梅同志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她心怀大我,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长期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多方奔走筹集善款,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师者大爱。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珍视教师职业荣誉和肩负的职责使命,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将满腔热忱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积极投身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要将学习活动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相结合,与庆祝第36个教师节相结合,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报刊、展板橱窗等宣传阵地,线上线下和校内校外联动,迅速掀起学习张桂梅同志的热潮。要把学习活动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师生厚植家国情怀,要深入宣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赤诚情怀,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3
7月24日,州委政研室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再次组织学习“云岭楷模”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号召全体党员干部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把张桂梅同志的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把初心和使命落实在岗位上、体现在行动中,为文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张桂梅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曾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精神文明十佳人物”“‘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知识女性”“中国十大教育年度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2020年6月29日,省委宣传部授予张桂梅同志“云岭楷模”称号。
通过学习,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学习她爱党爱教、至诚报国的崇高信念,把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人民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强大动力;学习她教育扶贫、攻坚克难的坚定意志,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永不懈怠的昂扬斗志;学习她以德施教、敬业爱生的师德风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学习她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步一个脚印把政研改革事业推向前进。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4
1997年12月的一天深夜,一个男生突然发高烧,张桂梅看到这位学生寒冬腊月还穿着单衣,当即把丈夫去世后留下的唯一一件毛背心送给了这位学生,并连夜把他送到医院,替他付了200元的住院费。第二天,当学生家长赶到医院,看到已经守候了整整10个小时的张桂梅脸色苍白,神情憔悴,这位傈僳族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还有一个男生,因为没有生活费而几次提出退学。可只有4个月就毕业了,眼看孩子中途辍学,张桂梅心痛不已,每周拿出30元,帮助他顺利完成了学业。
有一段时间,班里的许多男生夜不归宿,沉迷网络游戏。张桂梅得知后心急如焚,直接将行李搬到了男生宿舍,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学习。通过言传身教,终于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健康向上的业余爱好。此那以后,不少学生有趣地称她为“校园妈妈"”。
2001年,张桂梅远在东北年近古稀的姐姐病危,很想见一见她这位已经20多年没见过面的妹妹,并给她寄来了路费。可这时,正赶上一个学生住院交不起住院费,她又把姐姐寄来的路费给学生交了住院费,并打电话请求姐姐谅解。
有一次,张桂梅在乡下看到一个衣衫破旧的农村妇女心事重重。一问之下,才知道因为山体滑坡,原来的房子被冲走,各级政府凑钱给她盖了新房,但自己也借了些钱。眼看孩子就要上学,自己又身带残疾,正为孩子上学的费用发愁。张桂梅听后没有多想,对那位妇女说:“孩子我背走,你自己找点活干,什么时候有能力抚养孩子,就什么时候去接回来。"就这样,她将这个素不相识的女人的孩子背出大山,供他吃住和上学读书。
2001年3月,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成立,张桂梅义务担任院长。从那时起,她又把母爱给了失去父母的孩子们。
2007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邀请60位全国部分教师和教育专家到北戴河休假,并允许每人带一位亲人陪同。张桂梅作为云南省唯一被邀请的教师,她的第一个念头是要带多年没有见面的姐姐同去,但这个念头一闪过后,她又想到了自己收养的孩子们。于是,张桂梅带上了“儿童之家”年纪最小的“小萝卜头”。
现在,“儿童之家”收养的孩子已经有20多人走向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人。17人分布在全省各地读书。另有50人还在“儿童之家”,在张桂梅妈妈的呵护下幸福成长。张桂梅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但她却把自己的工资和来自其他方面的收入都用在了别人身上。
2000年国务院给她颁发了5000元奖金,她作为党费全部交给了党组织。2003年,“三八”妇女节,昆明市总工会捐给她2万元用于治病。2005年,华坪县委、县政府奖给她1万元奖金。这些钱经过她的手以后,她又转手用到了学生和贫困群众身上。2006年,张桂梅获得云南省届“兴滇人才”奖。刚刚从昆明领奖归来,她就把30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了民族小学,用于新建教学楼。
同时,把“儿童之家”的一辆微型车和别人捐献的一车衣服也捐给了这个学校。几年间,张桂梅累计用于资助学生、困难群众和教育事业的捐款已接近50万元,而自己却没有留下一分存款。为了孩子们的学业做了许多牺牲自我的事情,我们应该向张桂梅老师学习,为教育事业做奉献 。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5
她,是一名敬业奉献的人民教师,是一位心系群众的教育扶贫工作者,更是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她就是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原本拥有幸福家庭的她突遭命运的打击,在失去相濡以沫多年的丈夫后,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生活的重担,此时,她面临着工作岗位的抉择,她没有选择到条件优越的学校任教,而是毅然只身前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条件艰苦的华坪县投身教育扶贫。虽然疾病缠身,被病痛折磨的苦痛难言,她也没有停下教书育人的脚步,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她忍着病痛一次次站在热爱的讲台上。
一枚党徽,她始终都把党徽佩戴在身上,昂首挺胸的展现共产党员的风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
一面旗帜,她埋头苦干、洒播大爱,是党员干部心中一面先锋模范的旗帜,哪里有艰苦哪里就有旗帜在飘扬。
一个榜样,她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各行各业奋斗者争相看齐的榜样,哪里挫折有哪里就有榜样的力量。
情系群众,小喇叭声音更响亮。平日里,华坪女子高中校园内随处可见张桂梅老师手持小喇叭督促学生跑步、早读的身影,有了小喇叭的陪伴,学生心里都很踏实。她始终把学生当做亲人,当遇到学生生病,她带着他们彻夜奔波到医院,一直守护在学生身旁。她心里始终记挂着群众,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用一次次感人的事迹践行着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宗旨。基层工作中,我们每天都会面对着很多前来咨询问题、办理业务、反映情况的群众,也常常会深入农户家里给群众做政策宣传,在面对群众时,我们是不是应该以张桂梅同志的精神风貌要求自己?对待群众,我们态度要好一点,笑容要多一点,讲解要清楚一点,多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做好政策“翻译”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顽强拼搏,三尺讲台折射温暖。华坪女子高中建校初期,身为校长的张桂梅遇到各类棘手的问题,筹集建校资金困难、教师队伍人员流失,以及疾病的痛苦折磨,但是对教育扶贫的坚持和对讲台的热爱支撑着她一步一步走下去,张桂梅同志的顽强拼搏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中,面对急难险重等困难时,部分人会出现躲避推脱、敷衍塞责的情况,这既不利于任务的完成,也会使政府工作者的形象在群众心里大打折扣。我们要学习张桂梅同志精神,不仅要会“做事”,还要能“扛事”,面对“硬骨头”,不绕弯、不敷衍,用理论完善决断力,用实践强化行动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钉钉子精神将任务落实,见行见效。
无私奉献,一盏明灯照亮前方。张桂梅老师虽饱受病痛折磨,却依然坚持为教育事业奉献所有的光和热,她无私奉献,为校园建设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她如细雨般润物细无声,不计功名,告诫学生要时刻铭记党和国家的栽培,她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指路明灯。基层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因为紧急任务而牺牲个人的时间,或由于一些特殊情况被百姓误解,此时,我们更要要沉下心来做实事,不抱怨、不消极,学习张桂梅同志“舍小我、顾大家”的精神,用优秀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做事不计回报,功成不必在我,把群众的认可当做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一把标尺,时刻谨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在时代的新征程中脚踏实地、奋勇向前,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6
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一片真情点燃了无数贫困家庭的希望,用自己的赤诚爱心托起了无数孤儿和困难学子的人生梦想,用自己真情挚爱,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大爱无私、大爱无声。她以勇者无畏、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续写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和信仰。在张桂梅同志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张桂梅同志对党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和无限忠诚,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的为民情怀和坚定信仰。其事迹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深化了我们的情感,真可谓感人肺腑、振人心魄、令人肃然起敬。
党总支王从爱书记要求,全校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心系群众的高尚品德;学习她注重学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学习她厉行节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学习她淡泊名利、牢记宗旨、忠诚于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敢闯敢干、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开拓精神;学习她坚定信念、执着坚定、无怨无悔的人生追求。在当前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要把向张桂梅同志学习作为重要载体,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广泛深入学、联系实际学、结合工作学。要把张桂梅同志作为一面镜子,认真开展自我剖析,真正心系于民。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7
那是大约20年前的一天。山路边坐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她手里拿着镰刀,身边放着一个破草筐,呆呆地望着另一座山头。张桂梅看见了,走过去问她:“你怎么了?”女孩回答:“我想读书,但是家里没钱,给我订婚了,收了彩礼要让我嫁人。”张桂梅找到女孩的父母试着劝返,说:“你们只要把孩子交给我就行,学费生活费都不用你们管了。”可即使这样,女孩的母亲仍坚决不同意孩子回校读书,甚至以死相逼。张桂梅无奈,只好把女孩留了下来。
怎么样才能救救这样的女孩子呢?这个难题久久萦绕在张桂梅心头。
当时的张桂梅,已经是华坪县出了名的“好老师”,还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是数十名孤儿的“妈妈”。
当老师,张桂梅发现“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们不读书的理由多种多样:为了给弟弟交学费,姐姐被父母勒令退学回家干农活或外出打工;因为收了彩礼,十几岁的小姑娘也要准备嫁人了。当“妈妈”后,张桂梅又了解到儿童之家孩子们的身世,他们的母亲有的因杀死家暴的丈夫而获刑,有的因落后错误的分娩观念而死亡,留下孤苦无助的孩子。
“培养一个女孩,最少可以影响三代人。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一个现在看来依然有些“疯狂”的想法在张桂梅心中越来越清晰:“我想为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建一所免费的高中!”
为了这个“疯狂”的梦想,她开始四处奔走筹款,风吹雨淋,被冷落,被唾骂,却只筹得一两万元。直到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赴京参会期间,一篇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采访报道让更多人理解了张桂梅的女高梦。
2008年,在中央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华坪女高首届共招生100人。她们大都来自山区,多数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还有一些孤儿残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父母残疾的学生和下岗职工子女。但只要是女孩,只要还想上学,华坪女高都向她们敞开怀抱。三年后,她们中有96人坚持到最后参加高考,全部考上了大学。自2011年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学校综合排名连续10年位列丽江市一区四县榜首。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8
张桂梅,中共党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是媒体多年关注报道的一位先进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每个人,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
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
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妈”、“张妈妈”。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9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坚韧执着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献身扶贫。张桂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她深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扶贫先扶智,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她心系群众,勤俭节约,帮助困难学生,带学生看病,给学生添置衣物,对贫困家庭进行家访,为孩子们争取学习机会。她前前后后为山区的孩子们为慈善和教育事业投入了100多万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给她治病的钱,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并无怨无悔。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张桂梅巾帼不让须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这种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的英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此也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实际行动。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0
20xx年,我校教职工在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下,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式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之后,我为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而钦佩,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持在三尺讲台上而敬佩。
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的肝脏。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在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不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依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
从张桂梅的事迹中,我联想到今天一些不能安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能将心思放在讲台上,再对比张桂梅同志的高尚人格,让人感到如此的震撼。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为人、为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她崇高师德、治学严谨,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她珍爱生命、坚忍不拔,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她是当代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今后的工作中,我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向张桂梅同志学习。
一、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的热爱主要来自于教师对教育在中华民族振兴道路上地位与作用认识,我要以实际行为,扎根于中学教育,让受教育的孩子成才。回想参加工作以来的历程:从1997年9月,我就报着一颗对教育事业无比向往和追求的心走上三尺讲台,开始我平凡的事业。在这十三个春秋所走过的历程中,我永不退缩,更不放弃,我为之努力着、奋斗着,当我取得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成绩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自豪。
二、关爱学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教育的主体,只有把学生培养好,振兴中华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要培养学生,就离不开对学生真挚的爱,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改革不断更新的今天,过去的那种教书匠式的方法肯定是不再可行了。现在的学生,比以前的学生多了更多的想法,受外界的影响也更大,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用什么手段来教育学生?我认为,要教育好学生,杜绝学生的逆反心里、厌学情绪,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学科,绝不是靠武力手段,或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们,孩子有时是淘气,有时是一时管不住自己,并不是真的想要犯错误。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多理解理解他们,多跟他们谈谈心里话,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声,从而对不同的心声进行因材施教。
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新的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培养创新人材的需要,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重视学生的自我锻炼和个性发展,使全体学生的潜能得到最优的发挥,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只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在学生面前才有威信,才有利于教学和班级的管理。所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育动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教学和班级管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工作中我不断向有经验的教师和班主任请教,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经验,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指导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使自己的教法和班级管理工作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同志用生命点滴写就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感受到一个平凡教育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她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1
1995年以后,张桂梅离开大理喜洲,只身来到丽江华坪。初来乍到,她便放弃了进入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的机会,而是选择了中心中学,承担了4个毕业班的政治教学工作,毕业班的女生工作,此外还协助学校搞文艺工作。在工作中,她尽职尽责,奉献了所有精力。
1997年8月,民中分设成立正在住院做手术的张老师得知民中学生最穷,生源素质最差,经费最紧张,又看到民中校舍最破陋、设备最差时,她又主动要求调到民中工作,抓学生学习、管学生日常都亲历亲为,一步步推动着教育工作的发展。在她的努力下民中的教育成果不断涌现。
1999年2月,华坪县教育局党委和中共华坪县委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全县教职工和全县人民向她学习,县委还授予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并奖给她1000元,但张桂梅把1000元奖金当场就捐给了县慈善机构。
说到慈善,张桂梅这一生几乎都与慈善事业挂钩。在民中的教育工作中,女生很少,张桂梅意识到,提高山区女孩的素质,至少可以改变三代人。由此,她便萌生了筹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从2002年起她便开始为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四处奔波。
2007年,张桂梅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张桂梅和她筹建免费女高的想法逐渐被更多人知道。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校。2008年8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
张桂梅表示,学校能办起来并走到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作坚强后盾。华坪女高的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教学楼墙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她都记在心里。
为了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很重要的工作。办校10多年来,张桂梅走了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中。山区偏远、山路艰辛,很多学生的家只能靠步行达到,连爬山过去都得好几个小时。
在她的带动下,10多年来,华坪女高以自身独有的特色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发展成长。张桂梅也非常注重新材视角,不断摸索出贫困山区学生教育的规律;把育人当作教育的前提和目标,走到学生心里;她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竭力改变教育背后的贫困。“山里的学生太穷太苦了,又那么善良懂事,我想帮帮她们。”正是秉承着一颗仁爱之心,张桂梅“让教育走得更深更远”。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2
张桂梅创办女子高中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众多适龄失学女孩的上学问题,帮助她们走出闭塞的村落,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可当无法保障学生安全的时候,何谈追逐梦想?
对此,为保障新招收100名学生的'安全,张桂梅便带着全校的女老师和学生一起走进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简易“宿舍”,白天教学,晚上休息。同时,又安排学校里的男老师在教学楼的楼梯间搭起“木板床”,轮流值守校园安全工作,全体教师为学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关。
当张桂梅决心要创办女子高中之时,便知其一路坎坷,在这样的环境里,全校仅有的17名教职员工中有9名相继辞职离开,100名学生有6名提出转学,这些情况让创办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维艰的张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贫困家庭女孩?免除学杂费的办学制度?女子高中能否办得下去?面对社会上的质疑声,张桂梅鼓励大家:“留下的8名老师中有6名共产党员,只要党员在阵地就在,女子高中这块教育扶贫阵地一定守得住。”
张桂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没有放弃建立女子中学的决心。
2008年9月,在张桂梅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下,全国惟一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子中学终于顺利成立。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3
张桂梅作为千千万万基层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这三十年中也一直积极践行这一人生追求。
作为一名教师,她心系困难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教育扶贫行列,在她的努力下,华坪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自己却甘守清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张桂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家访。张桂梅身体不好,但是她却从来不让学生家长来开家长会,自己拖着生病的身体进大山挨个对学生进行家访。在遇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时会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给学生和家长做工作,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就是这样的家访,张桂梅坚持了十年,帮助很多想辍学的孩子又重新走进了学校,坐在了课堂上学习。
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4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苦,因为她觉得“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同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因为如此,张桂梅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她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民奉献一辈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同志践行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同志,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是我们基层共产党员的骄傲。
的确,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就必须情系群众、一心为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落地落实、做事做实。张桂梅同志,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我们一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记住,这里—更需要我们!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5
张桂梅,像一团火、一盏灯、一颗星,燃烧着、闪烁着、散发出爱的光芒,向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播撒希望的种子,引领她们走出大山。在她身上,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勇担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她以自己的行动和忠诚诠释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新时期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仁心大爱和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
一个心愿: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
60岁后,能够干什么?多数人是退休回家,含饴弄孙,悠闲自适。但在张桂梅眼中,60岁则是焕发生机活力的又一个起点,培养山区贫困家庭女学生的“第二春”。
“我一定要让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今年62岁的张桂梅激情满怀地向记者“规划”着未来。
随着年岁的增长,张桂梅非但没有放缓将贫困山区女学生带出大山的节奏,反而增加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
“每天5点半起床的张老师,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教师韦堂云说,每天早上,叫完学生集合后,张老师回到办公室一边啃馒头一边开始处理日常事务,等忙完手里的活,她还要去各个教室检查,常常没有一个完整的早餐时间。
很多人问张桂梅,华坪女子高中建校以来,你已经帮助了1500多名山区贫困学子走出大山,还把自己获得的70多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丽江华坪女子高中也连续10年获得了丽江市高考综合第一的好成绩,如今都这把年纪了,有必要这么拼吗?
“我没时间了,多抢一点时间,多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是多作一份贡献,特别是要培养出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张桂梅说。
身体本就不好,还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张桂梅全身时常疼得动不了,可她却瞒着所有人,吃点止痛药,稍好一些,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今年3月,张桂梅再一次住院。医生要求静养。这对视时间如生命的张桂梅来说,简直和病痛一样难受:“静养,把我照顾管理学生的权利都夺走了,这样干待着,太浪费时间!”
好不容易熬过了3天3夜,张桂梅稍微缓过劲来,没等医院同意出院,她就自己偷偷跑回学校。“孩子考上好学校,就是最好的药!我一定要培养出能上清华、北大的女学生。”说话间,张桂梅的眼睛里闪烁着充满希望的光芒。
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张桂梅忘记了病痛,忘记了年龄,使她浑身充满了力量。为了学生,她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几次晕倒在讲台上,而每一次张桂梅都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命运放在心坎上。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6
那是大约20年前的一天。山路边坐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她手里拿着镰刀,身边放着一个破草筐,呆呆地望着另一座山头。张桂梅看见了,走过去问她:“你怎么了?”女孩回答:“我想读书,但是家里没钱,给我订婚了,收了彩礼要让我嫁人。”张桂梅找到女孩的父母试着劝返,说:“你们只要把孩子交给我就行,学费生活费都不用你们管了。”可即使这样,女孩的母亲仍坚决不同意孩子回校读书,甚至以死相逼。张桂梅无奈,只好把女孩留了下来。
怎么样才能救救这样的女孩子呢?这个难题久久萦绕在张桂梅心头。
当时的张桂梅,已经是华坪县出了名的“好老师”,还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是数十名孤儿的“妈妈”。
当老师,张桂梅发现“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们不读书的理由多种多样:为了给弟弟交学费,姐姐被父母勒令退学回家干农活或外出打工;因为收了彩礼,十几岁的'小姑娘也要准备嫁人了。当“妈妈”后,张桂梅又了解到儿童之家孩子们的身世,他们的母亲有的因杀死家暴的丈夫而获刑,有的因落后错误的分娩观念而死亡,留下孤苦无助的孩子。
“培养一个女孩,最少可以影响三代人。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一个现在看来依然有些“疯狂”的想法在张桂梅心中越来越清晰:“我想为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建一所免费的高中!”
为了这个“疯狂”的梦想,她开始四处奔走筹款,风吹雨淋,被冷落,被唾骂,却只筹得一两万元。直到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赴京参会期间,一篇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采访报道让更多人理解了张桂梅的女高梦。
2008年,在中央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华坪女高首届共招生100人。她们大都来自山区,多数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还有一些孤儿残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父母残疾的学生和下岗职工子女。但只要是女孩,只要还想上学,华坪女高都向她们敞开怀抱。三年后,她们中有96人坚持到最后参加高考,全部考上了大学。自2011年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学校综合排名连续10年位列丽江市一区四县榜首。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7
张桂梅创办女子高中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众多适龄失学女孩的上学问题,帮助她们走出闭塞的村落,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可当无法保障学生安全的时候,何谈追逐梦想?
对此,为保障新招收100名学生的安全,张桂梅便带着全校的女老师和学生一起走进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简易“宿舍”,白天教学,晚上休息。同时,又安排学校里的男老师在教学楼的楼梯间搭起“木板床”,轮流值守校园安全工作,全体教师为学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关。
当张桂梅决心要创办女子高中之时,便知其一路坎坷,在这样的环境里,全校仅有的17名教职员工中有9名相继辞职离开,100名学生有6名提出转学,这些情况让创办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维艰的张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贫困家庭女孩?免除学杂费的办学制度?女子高中能否办得下去?面对社会上的质疑声,张桂梅鼓励大家:“留下的8名老师中有6名共产党员,只要党员在阵地就在,女子高中这块教育扶贫阵地一定守得住。”
张桂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没有放弃建立女子中学的决心。
2008年9月,在张桂梅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下,全国惟一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子中学终于顺利成立。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8
校外进行家访,校内开展“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张桂梅和老师们边研究边探索,感性的认知慢慢聚拢,理性的判断渐渐升腾,老师、学生的心渐渐和党支部、和张桂梅凝聚在了一起。
8月1日,张桂梅要去学生陈明思家家访。当天她的身体很不舒服,走两步就要歇一歇。可当她看见远远来迎接她的陈明思,紧蹙的眉头马上舒展开来,微笑着拥抱着学生,轻声询问假期作业的完成情况。
2014年到2015年间,陈明思的奶奶和弟弟相继去世,承受不住家中变故的父母经常吵架,有时还会打架,导致陈明思无心上学。张桂梅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到陈明思家家访,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如今陈明思的父母不吵架了,父亲还去打工挣钱了。
“很多道理以前都听过,但由张校长说出来让我更信服。”陈明思说,“在我情绪不好的那段时间里,我不想和任何人讲话,校长就让我和她一起住,每天不管多疲惫,只要校长发现我情绪不对,她都会和我谈心,给我讲革命先烈的故事,慈祥的眼神里,流露出对我深深的爱,慢慢地我开始和校长讲心事了,现在校长已经成为我的知心长辈。”
陈明思告诉记者,现在她在“演绎红色经典课间操”中扮演江姐,演的次数多了,自己也受到了感染。她每天最期盼的就是跳《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献》,一听到歌声响起,就特别振奋,她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辈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浑身充满了劲,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她相信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考上向往的上海财经大学。
多年来,张桂梅把家访作为一种工作常态,坚持走进家庭、携手育人,深入到每个贫困学生家里,前后共走了10余万公里。在她的教育影响下,女高的学生都在心里暗暗许下向革命先辈学习,努力拼搏实现自己梦想的心愿。
“学校每周都开展的‘五个一’活动,一日一次重温入党誓词和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革命历史故事片等活动,让我们耳濡目染,提升了自身修养,我们的心和张老师连在了一起,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来成了大家共同的心愿。”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办公室主任张晓峰说。
当年因不堪学校严苛管理而离开的陈建华老师,不仅又回到了女子高中继续任教,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离开学校后,一直都听到张桂梅老师的故事,张老师把自己融入时代、将信仰融入生命,让我深受感动,我也想做像她一样有信仰的人。”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9
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一片真情点燃了无数贫困家庭的希望,用自己的赤诚爱心托起了无数孤儿和困难学子的人生梦想,用自己真情挚爱,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大爱无私、大爱无声。她以勇者无畏、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续写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和信仰。在张桂梅同志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张桂梅同志对党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和无限忠诚,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的为民情怀和坚定信仰。其事迹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深化了我们的情感,真可谓感人肺腑、振人心魄、令人肃然起敬。
党总支王从爱书记要求,全校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心系群众的高尚品德;学习她注重学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学习她厉行节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学习她淡泊名利、牢记宗旨、忠诚于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敢闯敢干、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开拓精神;学习她坚定信念、执着坚定、无怨无悔的人生追求。在当前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要把向张桂梅同志学习作为重要载体,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广泛深入学、联系实际学、结合工作学。要把张桂梅同志作为一面镜子,认真开展自我剖析,真正心系于民。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30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我为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而钦佩,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持在三尺讲台上而敬佩。
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的肝脏。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
几次晕倒在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不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依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为人、为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她崇高师德、治学严谨,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她珍爱生命、坚忍不拔,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31
12万公里家访路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难,是张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区条件艰苦,再加上张桂梅对工作要求严格,很多年轻教师难以适应。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中有9名辞职,教学工作近乎瘫痪。
焦虑、沮丧的情绪包围了张桂梅。在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张桂梅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了入党誓词,诵读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师眼里泛起泪花,他们被张桂梅的无私打动,他们要和张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办好,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
留住了教师,还要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很多学生的家在偏远山区,有的地方只能靠步行到达,但张桂梅要求自己“要亲自到每一个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与张桂梅多次同去的华坪县电视台记者王秀丽,对家访的路心有余悸。“在路上,我害怕得腿发抖,甚至觉得鞋底会被脚趾抓穿。在一些路段停车休息时,我连车都不敢下,害怕自己会不小心跌下山崖。”
张桂梅也害怕。一次,她坐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下悬崖粉身碎骨”。11年来,张桂梅在大山里走了近12万公里,对1345名学生进行了家访。家访途中,她摔断过肋骨、发过高烧、迷过路,还曾因身体虚弱晕倒在路上。
为了把儿童之家和女子高中顺利办下去,张桂梅不得不四处筹款,但这条路同样艰难。
一次,张桂梅到昆明某企业寻求帮助,未等她把话说完,企业领导就叫保安赶她走。张桂梅不走,保安就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她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衣服被狗撕破,脚上鲜血直流。无助的张桂梅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还有一次,她在街头募捐,被人认为是骗子,有人还朝她脸上吐口水。离开人群后,疲惫、伤心、无助的她坐在街头靠着墙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
后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她到北京录制了一期节目,这期节目为她募到了100多万元。
然而,没人知道,她才到北京就接到哥哥病危的电话,哥哥想在弥留之际见见离家几十年的妹妹。张桂梅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去录制节目。她怕错过时间人家就不让她上节目了,她怕不上节目就会失去筹款的'机会。等她录完节目,哥哥已经过世。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32
忠诚执着守初心,无私奉献担使命。6月29日,省委宣传部在昆明举行“云岭楷模”专场发布会,授予张桂梅同志“云岭楷模”称号,大力宣传弘扬她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格,激励全省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向她学习,凝聚万众一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斗志。
省委副书记王予波,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金出席发布会。
张桂梅同志是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教育扶贫先进典型,是忠诚践行关于教育扶贫重要论述和“四有”好老师要求的杰出榜样。
张桂梅同志是一名贫困山区基层教育工作者,现任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
她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坚守贫困地区40多年,把全部身心投入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尤其为解决贫困山区女孩教育问题,克服种种困难,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
她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立校之本,把理想信念作为育人之基,用红色教育树人铸魂,让16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
她敬业奉献,长期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在与时间赛跑和病魔的抗争中,以实际行动兑现“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无私无我,给予福利院孤儿和贫困山区女孩母亲般的呵护,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托举起了贫困山区孩子“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和梦想。
张桂梅同志先后荣获:“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百名优秀母亲”等荣誉称号。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33
那是大约20年前的一天。山路边坐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她手里拿着镰刀,身边放着一个破草筐,呆呆地望着另一座山头。张桂梅看见了,走过去问她:“你怎么了?”女孩回答:“我想读书,但是家里没钱,给我订婚了,收了彩礼要让我嫁人。”张桂梅找到女孩的父母试着劝返,说:“你们只要把孩子交给我就行,学费生活费都不用你们管了。”可即使这样,女孩的母亲仍坚决不同意孩子回校读书,甚至以死相逼。张桂梅无奈,只好把女孩留了下来。
怎么样才能救救这样的女孩子呢?这个难题久久萦绕在张桂梅心头。
当时的张桂梅,已经是华坪县出了名的“好老师”,还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是数十名孤儿的“妈妈”。
当老师,张桂梅发现“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们不读书的理由多种多样:为了给弟弟交学费,姐姐被父母勒令退学回家干农活或外出打工;因为收了彩礼,十几岁的小姑娘也要准备嫁人了。当“妈妈”后,张桂梅又了解到儿童之家孩子们的身世,他们的母亲有的因杀死家暴的丈夫而获刑,有的因落后错误的分娩观念而死亡,留下孤苦无助的孩子。
“培养一个女孩,最少可以影响三代人。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一个现在看来依然有些“疯狂”的想法在张桂梅心中越来越清晰:“我想为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建一所免费的高中!”
为了这个“疯狂”的梦想,她开始四处奔走筹款,风吹雨淋,被冷落,被唾骂,却只筹得一两万元。直到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赴京参会期间,一篇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采访报道让更多人理解了张桂梅的女高梦。
2008年,在中央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华坪女高首届共招生100人。她们大都来自山区,多数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还有一些孤儿残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父母残疾的学生和下岗职工子女。但只要是女孩,只要还想上学,华坪女高都向她们敞开怀抱。三年后,她们中有96人坚持到最后参加高考,全部考上了大学。自2011年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学校综合排名连续10年位列丽江市一区四县榜首。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34
学习张桂梅同志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她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实际行动铺就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圆梦之路。多年来她一直住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陪伴学生学习生活。她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学习张桂梅同志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她心怀大我,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长期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多方奔走筹集善款,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师者大爱。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珍视教师职业荣誉和肩负的职责使命,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将满腔热忱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积极投身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要将学习活动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相结合,与庆祝第36个教师节相结合,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报刊、展板橱窗等宣传阵地,线上线下和校内校外联动,迅速掀起学习张桂梅同志的热潮。要把学习活动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师生厚植家国情怀,要深入宣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赤诚情怀,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35
1995年以后,张桂梅离开大理喜洲,只身来到丽江华坪。初来乍到,她便放弃了进入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的机会,而是选择了中心中学,承担了4个毕业班的政治教学工作,毕业班的女生工作,此外还协助学校搞文艺工作。在工作中,她尽职尽责,奉献了所有精力。
1997年8月,民中分设成立正在住院做手术的张老师得知民中学生最穷,生源素质最差,经费最紧张,又看到民中校舍最破陋、设备最差时,她又主动要求调到民中工作,抓学生学习、管学生日常都亲历亲为,一步步推动着教育工作的发展。在她的努力下民中的教育成果不断涌现。
1999年2月,华坪县教育局党委和中共华坪县委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全县教职工和全县人民向她学习,县委还授予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并奖给她1000元,但张桂梅把1000元奖金当场就捐给了县慈善机构。
说到慈善,张桂梅这一生几乎都与慈善事业挂钩。在民中的教育工作中,女生很少,张桂梅意识到,提高山区女孩的素质,至少可以改变三代人。由此,她便萌生了筹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从20xx年起她便开始为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四处奔波。
20xx年,张桂梅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张桂梅和她筹建免费女高的想法逐渐被更多人知道。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校。20xx年8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
张桂梅表示,学校能办起来并走到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作坚强后盾。华坪女高的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教学楼墙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她都记在心里。
为了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很重要的工作。办校10多年来,张桂梅走了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中。山区偏远、山路艰辛,很多学生的家只能靠步行达到,连爬山过去都得好几个小时。
在她的带动下,10多年来,华坪女高以自身独有的特色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发展成长。张桂梅也非常注重新材视角,不断摸索出贫困山区学生教育的规律;把育人当作教育的前提和目标,走到学生心里;她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竭力改变教育背后的贫困。“山里的学生太穷太苦了,又那么善良懂事,我想帮帮她们。”正是秉承着一颗仁爱之心,张桂梅“让教育走得更深更远”。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36
2007年1月,一场以向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丽江市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记者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
出生于1957年的张桂梅,年轻时不仅长得非常漂亮,而且性格开朗,能歌善舞,对生活充满憧憬。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庭,夫妻双双在大理市的一所中学教书。但正当夫妻俩沉浸在甜蜜、美好的生活中时,不幸却突然降临到他们的头上,她的丈夫得了不治之症。为了给丈夫治病,她东奔西走到处借钱,能够借到钱的地方都借了,该花的钱都花了,但丈夫的病还是不见好转。1995年,身患癌症的丈夫离她而去,张桂梅陷入极度的悲痛之中。后来,在同事的帮助下,她决心重新振作起来,为了摆脱令她触景生情、伤感悲痛的环境,1996年8月,张桂梅从大理调到华坪,在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
新的环境赋予了张桂梅新的生机。来到华坪民族中学后,她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政治课教学工作。她所教的班级有的在前院,有的在后院,相隔100多米,早上、晚上、前院、后院,她来回奔走,天天如此,好像忘记了疲倦,享受着工作的快乐。可就在这时,不幸再次降临到她的头上。1997年4月,张桂梅感觉身体消瘦得特别快,脸也变得特别黑,但肚子却越来越大,硬硬的摸上去像块石头,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结果吓了她一跳,原来肚子里长了一个肿瘤。医生要她马上住院治疗,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但是,想到承担的4个毕业班的学生再过几个月就要参加中考,在这个节骨眼上怎么能扔下他们不管呢!一边是学生的前途,9年的期盼;一边是自己的生命,怎么办?
张桂梅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但这些磨难更加激励起她对生活的爱和希望。想想那些学生期盼的目光,她咬紧牙关,回到学校把检查结果锁进抽屉。这一切,她没有告诉任何人,一直坚持到把学生送进考场才住进了医院。1997年7月,张桂梅做了肿瘤切除手术。手术后,医生要求她必须注意休息,最少要调养半年。可是为了学生,她在手术后的第24天,又走上了讲台。
张桂梅的事迹迅速传遍华坪大地。县政协委员来学校视察,校长在汇报时,介绍了她的情况。听了介绍以后,所有委员马上起立向她三鞠躬,并当场为她捐款6230元。县里召开第八次妇代会,全体代表和县领导都为她捐款。希望她好好治病。对此,张桂梅眼泪夺眶而出:“病无情,人有情,这是一些多好的人啊!”
发生在丈夫和她自己身上的两次磨难,使她想到,人与人之间是多么需要理解、帮助和支持呀!如果没有华坪人民,她的生命将无法延续。她说,她的生命属于华坪,把全部精力奉献给华坪人民。正是由于这种感恩的心态和情怀,张桂梅把人间最伟大的母爱献给了他的学生和那些失去父母而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37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坚韧执着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献身扶贫。张桂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她深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扶贫先扶智,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她心系群众,勤俭节约,帮助困难学生,带学生看病,给学生添置衣物,对贫困家庭进行家访,为孩子们争取学习机会。她前前后后为山区的孩子们为慈善和教育事业投入了100多万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给她治病的钱,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并无怨无悔。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张桂梅巾帼不让须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这种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的英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此也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实际行动。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38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难,是张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区条件艰苦,再加上张桂梅对工作要求严格,很多年轻教师难以适应。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中有9名辞职,教学工作近乎瘫痪。
焦虑、沮丧的情绪包围了张桂梅。在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张桂梅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了入党誓词,诵读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师眼里泛起泪花,他们被张桂梅的无私打动,他们要和张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办好,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
留住了教师,还要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很多学生的家在偏远山区,有的地方只能靠步行到达,但张桂梅要求自己“要亲自到每一个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与张桂梅多次同去的华坪县电视台记者王秀丽,对家访的路心有余悸。“在路上,我害怕得腿发抖,甚至觉得鞋底会被脚趾抓穿。在一些路段停车休息时,我连车都不敢下,害怕自己会不小心跌下山崖。”
张桂梅也害怕。一次,她坐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下悬崖粉身碎骨”。11年来,张桂梅在大山里走了近12万公里,对1345名学生进行了家访。家访途中,她摔断过肋骨、发过高烧、迷过路,还曾因身体虚弱晕倒在路上。
为了把儿童之家和女子高中顺利办下去,张桂梅不得不四处筹款,但这条路同样艰难。
一次,张桂梅到昆明某企业寻求帮助,未等她把话说完,企业领导就叫保安赶她走。张桂梅不走,保安就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她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衣服被狗撕破,脚上鲜血直流。无助的张桂梅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还有一次,她在街头募捐,被人认为是骗子,有人还朝她脸上吐口水。离开人群后,疲惫、伤心、无助的她坐在街头靠着墙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
后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她到北京录制了一期节目,这期节目为她募到了100多万元。
然而,没人知道,她才到北京就接到哥哥病危的电话,哥哥想在弥留之际见见离家几十年的妹妹。张桂梅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去录制节目。她怕错过时间人家就不让她上节目了,她怕不上节目就会失去筹款的机会。等她录完节目,哥哥已经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