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2024/05/26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精选35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1

学习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尤其是他所研究的课题,生命化教育,颇有感触,并有所理解、认识和收获。

张文质老师在《生命的礼赞》一文中简述了什么是生命化教育,他认为生命化教育就是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它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达和理解,它必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我记得杜郎口中学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这都体现的是对于人性的关注和关爱,与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与“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理念是相切相关相融的,是一脉相承的。

张文质老师说:学校应当是幸福的乐园。生命化教育是学生的幸福,是教师的幸福;教师的幸福,是教育的幸福。但是,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得到有尊严的学习生活吗?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是幸福的吗?

按常理,学习优秀的学生在校生活应该是幸福的,其实,不尽其然。尖子生为了在学习上拔尖,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苦和心血。上课认真听课这是没说的,下课十分钟也不能浪费,午休时间,课间时间,放学后的时间,双休日,节假日,所有能利用的时间,几乎都不会让其白白流过,他们每天每日都是在学海中苦苦地挣扎着,并时时担心成绩掉下来,名次滑下来,学习负担重,精神压力大,整天都是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中。现在,学生没有几个能达到以学为乐、学中作乐的境地。学习好的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并不是幸福快乐的。

学习优异的学生在校生活不是幸福的,那些在学习上有障碍的学生,他们在校的生活更不会有幸福可言。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加之一些教师不端正的教育态度和生硬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导致一部分学生厌学、惧学,最终弃学辍学。这就形成了各班级中的学困生(过去叫做差生)、流失生。

生命化教育的理念是对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是要让每一个人都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的意识。可这些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中不可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排队、按名次进行分桌、按名次分配考场、张榜公布排名榜……这不都是我们做教师的经常性的.所作所为吗?也就是在这些司空见惯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教育行为中,学生没有安全感,整天在提心吊胆中渡过,怕成绩下降,怕名次排下去。好学生怕,学习不好的学生更怕。哪次开家长会后不是阵阵电闪雷鸣?阵阵狂风暴雨呢?大批的学生在一次次考试失败的打击下,失去了幸福感、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渐地加入到了厌学的行列中,变成了学困生。

今年我市中考的考生有1931人,不及格的人次有5131人次(各科不及格人数相加得出),平均每学科不及格人数是733人,占37.96%。这不是一笔小数字吧?这还不算中途辍学的呢。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一张高分的卷子,但连最基础的知识都没掌握多少的学生,带着自卑,带着耻辱走向社会又能做什么呢?

这些学生的问题,有社会的原因,有家庭的原因,有家长的原因,有学生本身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教师的原因。

生命化教育就是对每个孩子的一份真爱、一份关注、一份尊重、一份赏识、一份等待、一份宽容,它努力培植的是对生命的敏感,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肯定所有生命的意义。这“所有”,就应包括优秀生,也应包括学困生。

而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在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行为能力的培养。学校关心的是升学率、优秀率、平均分;老师关心的是考上重点高中的有几个,能升学的有几个,课堂上眼中只有学习好的学生;家长关心的是考了多少分,能不能成为学习的尖子生,能不能考上重点高中,能不能考上好大学。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封锁严密的加工厂,学生是训练有素的整天等待接受知识的容器。是我们关注的目光不对,是我们关注的支点放错了。我们有真爱,但我们爱的方式不对;我们有关注,但关注的对象不对;我们有赏识,给的却是极少部分的优秀生;我们还缺少尊重,师道尊严几千年,不可能一下子改变;我们还缺少等待,总是急不可迫的恨铁不成钢;我们还缺少宽容,总认为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

我们要做到对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必须从珍爱生命做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要引导学生对更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让老师幸福地教学,让学生幸福地学习,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2

《教育是慢的艺术》是张文质教育演说的集子。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更是一位教育的观察者,一位不断发现问题并且表现得忧心忡忡的“教育随行人”。我觉得他的观察比他的实践更有用,因为我们的教育需要这样一位观察者,以诊断存在的问题,开出药方,我们都是裹挟在教育体制洪流中的一个小小的个体,我们跟着体制走,却往往跳不出圈外,去反观以下自己的教育行为。在本书中,他提出了很多观点,教师要有生命意识,着眼大事情做小事情,教师要看到孩子的未来而着手教育,追求立竿见影是反教育的等等,“教育是慢的艺术”是他一篇教育演讲的题目,也是落实他“生命化教育”的一个主要支撑点。

张文质说,“童年决定你的未来,童年塑造你的未来”,童年的重要性要求我们一定要善待每一个生命,开发生命对未来的向往,让未来的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正因为这样,所以,教育急不得,有时,孩子的考试成绩好,有可能孩子童年中具有高度精神生命潜质的东西就会失去或者压缩,所以,我们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提高生命意识。他一再强调,“立竿见影往往是反教育的”,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学生迟到,教师摔他两耳光,他感到非常屈辱,明天就不会迟到了,这是有效果的,但这是教育能做的吗?虽然有成效,但不能做,因为你剥夺了人的尊严,伤害了生命。他提出了四个方法:第一,要树立一个乐观的学生观,不要过早对人下判断。为教育者很多时候,要有一种悠闲的心态,“静待花开”;第二,要随顺人的善端。不要“轰轰烈烈”的教育,一切“轰轰烈烈”背后都可能充满了露骨的功利取向,都可能导致对教育的扭曲;第三,要随顺人的生命自然的.教育,把人从自然状态引导到应然;第四,用自然、恰当的方式来成全人的禀赋。

经由他的观察,我看到了我们现行教育存在的问题,也以他的观察为镜,反观我的教育教学行为,我蓦然洞悉了了自己的问题。

这么多年来,我太追求工作的结果与成功,逐于“技”,而忽略了“人”。自己这么多年来,追求课堂教学的技巧与本领,但忽视了我的工作不是“物”,而是“人”,首先应关注的、最后应关注的都应该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不可替代的个体——儿童。张文质说,“良好的教育在细腻与沉静之中,良好的教育在敞开与自由之中。”这些年来,我太追求所谓工作的成功,整个人变得急吼吼的,对学生也是控制多于培养,正像张文质说的那样,把学生教得不快乐,也伤了自己,自己也得不到快乐和幸福,因为我们工作的快乐和幸福是与学生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的经验世界约束了我们的认识。所以要建设一所优质学校,要强调培养视野开阔的人,要倾听窗外的声音,要不断挣脱自己生存环境和知识的限制,努力学会‘睁眼看世界’,也努力为自己创造这样的机会。”我想,那些名师们,那些人们所说的“大地方”的教师们,他们所达到的高度,绝不是仅追求“技”的结果,而是他们的视野、见识和思想追求要远高于我们,只有这些软实力才能产生真正的成就,否则即使有一时、一定的本事,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满足不了我们内心深处的需求,我们整个人还会是消极的。

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所有关于技艺的追求,都应该在生命意识的烛照之下,其实,仅教育是慢的艺术吗?成长何尝不是呢?生活何尝不是呢?生命何尝不是呢?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3

学习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尤其是他所研究的课题,生命化教育,颇有感触,并有所理解、认识和收获。

张文质老师在《生命的礼赞》一文中简述了什么是生命化教育,他认为生命化教育就是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它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达和理解,它必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我记得杜郎口中学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这都体现的是对于人性的关注和关爱,与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与“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理念是相切相关相融的,是一脉相承的。

张文质老师说:学校应当是幸福的乐园。生命化教育是学生的幸福,是教师的幸福;教师的幸福,是教育的幸福。但是,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得到有尊严的学习生活吗?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是幸福的吗?

按常理,学习优秀的学生在校生活应该是幸福的,其实,不尽其然。尖子生为了在学习上拔尖,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苦和心血。上课认真听课这是没说的,下课十分钟也不能浪费,午休时间,课间时间,放学后的时间,双休日,节假日,所有能利用的时间,几乎都不会让其白白流过,他们每天每日都是在学海中苦苦地挣扎着,并时时担心成绩掉下来,名次滑下来,学习负担重,精神压力大,整天都是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中。现在,学生没有几个能达到以学为乐、学中作乐的境地。学习好的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并不是幸福快乐的。

学习优异的学生在校生活不是幸福的,那些在学习上有障碍的学生,他们在校的生活更不会有幸福可言。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加之一些教师不端正的教育态度和生硬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导致一部分学生厌学、惧学,最终弃学辍学。这就形成了各班级中的学困生(过去叫做差生)、流失生。

生命化教育的理念是对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是要让每一个人都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的意识。可这些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中不可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排队、按名次进行分桌、按名次分配考场、张榜公布排名榜……这不都是我们做教师的经常性的所作所为吗?也就是在这些司空见惯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教育行为中,学生没有安全感,整天在提心吊胆中渡过,怕成绩下降,怕名次排下去。好学生怕,学习不好的学生更怕。哪次开家长会后不是阵阵电闪雷鸣?阵阵狂风暴雨呢?大批的学生在一次次考试失败的打击下,失去了幸福感、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渐地加入到了厌学的行列中,变成了学困生。

今年我市中考的考生有1931人,不及格的人次有5131人次(各科不及格人数相加得出),平均每学科不及格人数是733人,占37。96%。这不是一笔小数字吧?这还不算中途辍学的呢。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一张高分的卷子,但连最基础的知识都没掌握多少的学生,带着自卑,带着耻辱走向社会又能做什么呢?

这些学生的问题,有社会的原因,有家庭的原因,有家长的原因,有学生本身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教师的原因。

生命化教育就是对每个孩子的一份真爱、一份关注、一份尊重、一份赏识、一份等待、一份宽容,它努力培植的是对生命的敏感,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肯定所有生命的意义。这“所有”,就应包括优秀生,也应包括学困生。

而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在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行为能力的'培养。学校关心的是升学率、优秀率、平均分;老师关心的是考上重点高中的有几个,能升学的有几个,课堂上眼中只有学习好的学生;家长关心的是考了多少分,能不能成为学习的尖子生,能不能考上重点高中,能不能考上好大学。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封锁严密的加工厂,学生是训练有素的整天等待接受知识的容器。是我们关注的目光不对,是我们关注的支点放错了。我们有真爱,但我们爱的方式不对;我们有关注,但关注的对象不对;我们有赏识,给的却是极少部分的优秀生;我们还缺少尊重,师道尊严几千年,不可能一下子改变;我们还缺少等待,总是急不可迫的恨铁不成钢;我们还缺少宽容,总认为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

我们要做到对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必须从珍爱生命做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要引导学生对更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让老师幸福地教学,让学生幸福地学习,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4

《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本书,是我的一位教师前辈向我推荐的。__年5月份第一次读,读着张文质的文字,满满的都是真实。他一直在讲教育的真相,一直在强调生命化的教育,读得我心里很痛的那种感觉!

和另一位教师前辈交流,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怎么会有心痛的感觉?她说,痛苦,就不要读了!于是,就把它搁置那里了。为了完成此文,又拿起了这本书。一年多的沉淀,心境完全不一样了,没有了曾经的痛彻心扉。

当教师失去了她该有的阳光下最光辉的师道尊严的时候,我们只能向自己寻找答案,一切从自己的内心去探求。也许,就是那种笑着哭的感觉吧。就是那种流着泪去追寻梦想——砥砺前行、静待花开、用生命去绽放教育的绚烂焰火!

在《直面教育与生命的悲情》一文中,我读到“德国教育家洪堡在一百多年前做了两件有深刻影响的事,一个就是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工资,结果使得优秀的人才大量涌向学校;一个是实行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免费教育。德国,哪怕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最有创造力的国家之一。这跟洪堡教育改革的理念所开启的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心里是振奋的!真的羡慕德国的教师从业者,不是艳羡他们高额的工资,而是眼气高额工资所带来的当教师的师道尊严!

我们当教师的有尊严吗?

有些家长一提起老师,就咋咋咋地评论。就是社会上,也总是贬低教师。我真不知道教师都犯了怎样的道德失误?世人为什么要用超于常人的道德标准绑架教师?

教师,是神?还是个人?

当孩子在学校擦伤,家长跑到学校嗷嗷叫:孩子交给你,就给我看成这!当老师和他讲道理时候,他说:滚一边儿去!甚至是想要向老师大打出手!

当教师的是否要问,教师的师道尊严,哪里去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泥泞中,用那遥不可及的梦想支持着我们前行!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5

学习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尤其是他所研究的课题,生命化教育,颇有感触,并有所理解、认识和收获。

张文质老师在《生命的礼赞》一文中简述了什么是生命化教育,他认为生命化教育就是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它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达和理解,它必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我记得杜郎口中学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这都体现的是对于人性的关注和关爱,与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与“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理念是相切相关相融的,是一脉相承的。

张文质老师说:学校应当是幸福的乐园。生命化教育是学生的幸福,是教师的幸福;教师的幸福,是教育的幸福。但是,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得到有尊严的学习生活吗?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是幸福的吗?

按常理,学习优秀的学生在校生活应该是幸福的,其实,不尽其然。尖子生为了在学习上拔尖,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苦和心血。上课认真听课这是没说的,下课十分钟也不能浪费,午休时间,课间时间,放学后的时间,双休日,节假日,所有能利用的时间,几乎都不会让其白白流过,他们每天每日都是在学海中苦苦地挣扎着,并时时担心成绩掉下来,名次滑下来,学习负担重,精神压力大,整天都是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中。现在,学生没有几个能达到以学为乐、学中作乐的境地。学习好的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并不是幸福快乐的。

学习优异的学生在校生活不是幸福的,那些在学习上有障碍的学生,他们在校的生活更不会有幸福可言。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加之一些教师不端正的教育态度和生硬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导致一部分学生厌学、惧学,最终弃学辍学。这就形成了各班级中的学困生(过去叫做差生)、流失生。

生命化教育的理念是对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是要让每一个人都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的意识。可这些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中不可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排队、按名次进行分桌、按名次分配考场、张榜公布排名榜……这不都是我们做教师的经常性的所作所为吗?也就是在这些司空见惯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教育行为中,学生没有安全感,整天在提心吊胆中渡过,怕成绩下降,怕名次排下去。好学生怕,学习不好的学生更怕。哪次开家长会后不是阵阵电闪雷鸣?阵阵狂风暴雨呢?大批的学生在一次次考试失败的打击下,失去了幸福感、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渐地加入到了厌学的行列中,变成了学困生。

今年我市中考的考生有1931人,不及格的人次有5131人次(各科不及格人数相加得出),平均每学科不及格人数是733人,占37.96%。这不是一笔小数字吧?这还不算中途辍学的呢。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一张高分的卷子,但连最基础的知识都没掌握多少的学生,带着自卑,带着耻辱走向社会又能做什么呢?

这些学生的问题,有社会的原因,有家庭的原因,有家长的原因,有学生本身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教师的原因。

生命化教育就是对每个孩子的一份真爱、一份关注、一份尊重、一份赏识、一份等待、一份宽容,它努力培植的是对生命的敏感,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肯定所有生命的意义。这“所有”,就应包括优秀生,也应包括学困生。

而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在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行为能力的培养。学校关心的是升学率、优秀率、平均分;老师关心的是考上重点高中的有几个,能升学的有几个,课堂上眼中只有学习好的学生;家长关心的是考了多少分,能不能成为学习的尖子生,能不能考上重点高中,能不能考上好大学。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封锁严密的加工厂,学生是训练有素的整天等待接受知识的容器。是我们关注的目光不对,是我们关注的支点放错了。我们有真爱,但我们爱的方式不对;我们有关注,但关注的对象不对;我们有赏识,给的却是极少部分的优秀生;我们还缺少尊重,师道尊严几千年,不可能一下子改变;我们还缺少等待,总是急不可迫的恨铁不成钢;我们还缺少宽容,总认为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

我们要做到对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必须从珍爱生命做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要引导学生对更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让老师幸福地教学,让学生幸福地学习,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6

“教育是慢的艺术”,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灵很受触动。慢的艺术,那就不能心急,要耐心等候,慢工出细活。暑假看了张文质的教育演讲录《教育是慢的艺术》,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的教育应该有生命意识,要认识到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要慈悲为怀,要有等待的意识,等待他们成长,等待他们觉悟。

教育要等,要慢。我女儿2岁了,正是独立意识很强的时候,什么都想自己来,什么都不想让我们插手帮忙。她刚学穿鞋子的时候,总是左右脚不分,哪个鞋子在右边,就穿右脚,所以经常是左右鞋子反着穿。

我们经常提醒她,告诉她“穿反了”,然后帮她脱下重新穿好。可她似乎很不领情,不喜欢我们的纠正。既然如此,那之后每次穿鞋子我们都不理她了,由着她去。有一次,她自己穿鞋子,又穿反了,自己感觉到不舒服了,自言自语的说:“不舒服的.?穿反了!”于是自己把鞋子脱下,自己重新正确的穿好。然后高高兴兴的出门去玩了。此后,每次穿鞋,她都会认真观察后再穿,没有再穿错了。

在小孩的成长中,我们只能提醒、引导,成长是要靠他们自己去摸索、去体验的,提醒了,教导了,剩下的就让他们自己消化吸收,我们唯有耐心的等待他们的顿悟。小树要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时间的浇灌与呵护,需要沐浴阳光和雨露,我们浇灌了、呵护了,剩下的就交给阳光和雨露吧。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7

我是一名教师。近期,读了张文质的书《教育是慢的艺术》,感悟很多,随手记在了书页中。现抄录下来,共同行参考。

消极心态害死人。人一旦消极起来,看世界,世界是病态的;看世人,人心是叵测的;看自己,自己亦事事不如人,时时不如意。

人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教育的勇气的消弥,人之主观能动性的消失是无奈的,能继续拥有教育的理想的人是勇士。

有效教学之“效”是什么?是效用?是成人的效用,还是成长的效用,还是成才的效用?是效能?高效、长效还是低效?高效就一定好吗?农药杀虫高效,但有毒。养鸡场的肉鸡生长快,但有激素。

控制班级和关注个体一旦冲突,我们习惯于控制班级,这就是从整体出发,是顾大局。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多少名学生,面对同一篇文章,就会有多少种感悟和体验。标准答案是什么?是小偷,偷去了孩子的梦想,是猎手,折断了孩子腾飞的翅膀。

让老师去关注学生的生命和生活状态,让教大班额的老师去关注这些“教学”以外的东西是很困难的。试问一下能真正关心孩子的生命、生活的家长能有多少?很多家长关注的不也是“成才”而不是成长吗?

应该转变教育的观念的不仅仅是教师,应该是全民。教育改革要全民总动员。如果不,就把学校“教育”二字的概念之内涵缩小一下,不用把家长的教育责任,社会的教育责任都加在学校和教师身上。

知识和文化密切相关,但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现在的教师基本上都是有知识的,但不少人缺少文化。教给学生知识是教书匠,用文化去影响学生才是教育家。

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对“教育”二字都是一知半解的,只会“教”而不会育,不懂得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那么,那些文盲或半文盲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子的,就更可想而知了。

贫穷并不可怕,只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一定可以教育出好子女来。变富了是好事,但如果价值观念扭曲了,再想教育好子女就难了。

不过,这样的家长心目中的好子女也与我们正常人的不同,他心目中的好就是坏。

当老师的要清楚学生的学习该学些什么?学什么呢?学习生活的智慧、生存的技巧和生命的解码。当老师的还要清楚应该指导孩子怎样学?怎样学呢?要让学生乐学、善学、恒学。乐学者,学之有趣,善学者,学之有法,恒学者,学有毅力,学贵有恒也。

错误的教育观一旦在老师身上打下烙印,这个老师就可怕起来,因为他的一言一行都有错误,而他却不自知,还以为自己正确,他越努力,受害的孩子越多。孩子受的害越深。

教育的真实(现实)与教育的真谛(理想)严重脱节是目前一切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人必须生活在现实中。

整个社会都不按规矩办事,如果我们教育孩子按规矩办事,岂不害了孩子。任何教育都要实事求是,与现实相结合。

强调结果的教育是快的教育,强调过程的教育是慢的教育。快好,慢好,不言自明。

教育是上层建筑,经济史基础。经济的发展决定教育的发展。想让大山里的孩子同北京的孩子接受一样的教育是不可能的。一个人的成长,起点是各自不同的家庭。

我上学的时候,很想多看书,可惜无论是家里还是学校里,我都找不到书。现在的社会随处都能找到书,却没有了嗜书如命的人。

我上小学时,有的同伴没有机会读小学,我上中学时,很多同伴又没有机会读中学,我和我们那一代人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今,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每个孩子都必须读九年书,但厌学的孩子却越来越多。

如今的教育有赶鸭子上架之嫌,鸭子不愿上架,硬赶着它们上,结果只能是鸭子辛苦,痛苦,赶鸭子的人亦辛苦,痛苦。

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哪里来?是个大课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教育上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因材施教需要在了解每一个具体的孩子后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付诸实施。如果一个班有40个孩子,这个老师就要根据40种不同情况制订40份方案并付诸实施。统一要求就不一样了,但统一要求扼杀了孩子的差异,不人道,甚至简单粗暴。对于懒惰的老师来讲,自然喜欢选择统一要求,中国人多,学校班额大,是同情,是教育的现实。

理想中的孩子应该是天真无邪的,生命力旺盛的,可型性很强的,有创造力的。现实中却不乏可恶,沾染恶习的孩子。

理想的教育中,教师应该是幸福的,个性化的,有理想、有朝气的,现实中,教师往往有太多的约束,继之而无聊,无奈。

教育的理想是不看成绩,只看学生是否得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现状是只看成绩,成绩之外的都是花架子,有,更好,没有,也无所谓。

珍惜自己的生命,是动物的本能,亦是人的本能。如果有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了,一定是他的心理出现问题了。

好教师对待孩子,应该如大自然对待万物,尽可能地为所有的不同的(孩子)生物提供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创造一切条件让它们按自己的方式生长。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教育是慢的艺术》

对于“教育是什么”这个问题真的没有好好地思考过。自己当教师的生活真的就那么平淡无奇,每天工作的痕迹就像沙滩上的沙子一样,被海水冲洗过后马上就会归与平静。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之后让我对自己的工作开始了慢慢地审视。《教育是慢的艺术》,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在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首先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在教学上,教师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然后顺着这种正道,终成大器。教育恰如教孩子学步。对待学生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不需要越俎代庖。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是必要的。孩子还没有迈开第一个脚步,你就去牵引他,甚至一会儿捉住他的右腿,一会儿抓住他的左腿,帮他迈步,那孩子也许永远也学不会独立迈步。

看了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待学生,我们要有耐心,要学会倾听,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能戴“有色”眼镜。对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所犯的过错,我们需要了解事情的真相,不可只听一面之词,以免造成“错案”,伤害孩子的心灵。即使我们心中有不满,有怒火,都应该压制自己。静下心与孩子交流,打开孩子的心结。也许,你一句温暖的话语,改变的却是一个人的人生。

班里总有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的孩子。我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呢?我是很负责地给他们课外进行再次辅导。但是扪心自问,我的.出发点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自己班的平均成绩能提高一点。估计这样的辅导也就成了纯粹的功课辅导。只要他会做这样的题目就行了。其实这样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了。但如果仔细地想想看,当讲了一遍又一遍的时候,我没有生气?没有焦灼?是的,我生气,甚至愤怒。也有老师说:“我宁可教100个好学生也不想教一个教几十遍都不会的学生。”当然这是没办法时的调侃。孩子之间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速度有差异,一个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差异。他在低年级的时候掌握不了这个知识,而我们老师却那么着急。强迫着小孩一定要弄懂,家长老师不惜用灌输的办法也要他记住。家长说:“看你什么脑子,这点也记不住。考试题目一样的都不会填。”老师说:“就是这么做,等到考试像这样的题目还是这样做,懂了没?”小孩累啊,我们累不累啊?就为了一道等过段时间孩子自然就会的题目。那如果放弃这道题目怎么样?那就是家长要抱怨:“才考这么点分数。”老师要抱怨:“你这道题目做对了,班级的优秀率就高一些了。”原来我们都掉进分眼里去啦!人家可能是大器晚成的孩子哦!

书中也有一行小字提醒了我。“教育需要的是持久的关注,耐心的等待,需要的是潜滋暗长与潜移默化,‘立竿见影’往往是有害的,甚至是反教育的。”培养人是一辈子的事,要作长远打算,教育是一项细活,是一项不能立竿见影的工程。我认为,《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的意义就在于,当大家都浮躁于教育立竿见影、急功近利时,有人大胆地和你谈“慢”,真的很有味道。

总之,我们应该用“慢的艺术”,熏陶自己的心灵;用“慢的艺术”,陶冶每个学生的情操。希望自己能坚持读书,使自己的视野慢慢地变得更为开阔,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充盈起来!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9

知道《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本书已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当时学校刚开始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推荐的书目里就有这本《教育是慢的艺术》自己想当然的以为整本书不外乎是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论述教育为何要“慢”?教育应该如何“慢”的教育实践方法。书刚拿到办公室,就被一位同事“借”走了,这一借算是有去无回了,我和它就这样轻易地擦肩而过了。

20xx年八月陪儿子去博库,在书店又看到了这本书,认认真真看了第一篇,认为很写实,书中有很多案例都很贴近自己这几年的教学感受,看得很释怀,而且和我的课题“研究关于在教学中如何践行生命化教育理念”接轨,立即决定再次收入囊中。

本书共分为十二个小部分,大部分是 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演讲实录。教育是慢的艺术是其中的第十一部分,这一部分又分为三个标题:一、教育者的良知与智慧(与教师的第一次对话)二、旅途的开始(与学生的对话)三、教育是慢的艺术(与教师的第二次对话)。论述的结构是以问答的形式呈现。每一篇都是以老师或学生的问开始,然后结合案例张文质老师进行解答,觉得这种形式倒可以尝试以后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在第三段有这样一段话“后来大家谈到这个问题时有一种共识:教育很容易被简化为训斥、惩罚。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细致、耐心。但有时非常容易就是训斥、强迫、禁止。你可以怪体制,但细想一下,更可能是自身修养、对教育的责任,对孩子的爱心出了问题。大家感觉到生命化教育不仅是指向学生的,更是指向教师的。我们的教育行为怎么生命化起来?”还有一段“生命化教育它首先是理念性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或课题组规划出来的一个步骤,其实你带着生命的热忱进入课堂,然后对孩子所有的生命行为经常给予肯定,学生的面貌肯定是不一样的。”以前总是想着做这个课题需要我在课堂上怎么做?本书中并没有刻意地阐释到底什么才是生命化教育,也没有阐述如何进行生命化教育的方法,但是这些朴实的语言、大量的教育实例,开启了我的智慧之门,让我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位学生,更多的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灵成长。究其实,我应当用心关爱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特长,用音乐浸润生命、用情感启迪智慧。

以前生命化教育一直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口号,理解的比较抽象。此书中大量的对话让我感到生命化教育越来越亲切,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清晰,这些演讲给了自己更多的更积极的暗示和提醒,它让我能以一个母亲的身份用关怀的态读去进行教学。尤其自己是一位音乐教师,在这方面我必须做得比其他学科的老师还要好才行。因为音乐学科可以远离考试给教师们带来的压力,让每个学生在音乐课上享受歌唱的快乐,受到音乐的滋养。虽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但只有理念是不行的,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此中也包括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上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引领学生在音乐中寻找力量,学会在音乐中释放自己的情绪,在音乐中体验情感,在音乐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用音乐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当我这样做的时候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教学的成功,还有自身生命价值的提升和教师的幸福感。

归根结底“生命化教育”就是“责任”就是“爱”!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10

学习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尤其是他所研究的课题,生命化教育,颇有感触,并有所理解、认识和收获。

张文质老师在《生命的礼赞》一文中简述了什么是生命化教育,他认为生命化教育就是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它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达和理解,它必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我记得杜郎口中学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这都体现的是对于人性的关注和关爱,与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与“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理念是相切相关相融的,是一脉相承的。

张文质老师说:学校应当是幸福的乐园。生命化教育是学生的幸福,是教师的幸福;教师的幸福,是教育的幸福。但是,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得到有尊严的学习生活吗?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是幸福的吗?

按常理,学习优秀的学生在校生活应该是幸福的,其实,不尽其然。尖子生为了在学习上拔尖,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苦和心血。上课认真听课这是没说的,下课十分钟也不能浪费,午休时间,课间时间,放学后的时间,双休日,节假日,所有能利用的时间,几乎都不会让其白白流过,他们每天每日都是在学海中苦苦地挣扎着,并时时担心成绩掉下来,名次滑下来,学习负担重,精神压力大,整天都是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中。现在,学生没有几个能达到以学为乐、学中作乐的境地。学习好的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并不是幸福快乐的。

学习优异的学生在校生活不是幸福的,那些在学习上有障碍的学生,他们在校的生活更不会有幸福可言。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加之一些教师不端正的教育态度和生硬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导致一部分学生厌学、惧学,最终弃学辍学。这就形成了各班级中的学困生(过去叫做差生)、流失生。

生命化教育的理念是对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是要让每一个人都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的意识。可这些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中不可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排队、按名次进行分桌、按名次分配考场、张榜公布排名榜……这不都是我们做教师的经常性的所作所为吗?也就是在这些司空见惯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教育行为中,学生没有安全感,整天在提心吊胆中渡过,怕成绩下降,怕名次排下去。好学生怕,学习不好的学生更怕。哪次开家长会后不是阵阵电闪雷鸣?阵阵狂风暴雨呢?大批的学生在一次次考试失败的打击下,失去了幸福感、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渐地加入到了厌学的行列中,变成了学困生。

今年我市中考的考生有1931人,不及格的人次有5131人次(各科不及格人数相加得出),平均每学科不及格人数是733人,占37.96%。这不是一笔小数字吧?这还不算中途辍学的呢。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一张高分的卷子,但连最基础的知识都没掌握多少的学生,带着自卑,带着耻辱走向社会又能做什么呢?

这些学生的问题,有社会的原因,有家庭的原因,有家长的原因,有学生本身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教师的原因。

生命化教育就是对每个孩子的一份真爱、一份关注、一份尊重、一份赏识、一份等待、一份宽容,它努力培植的'是对生命的敏感,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肯定所有生命的意义。这“所有”,就应包括优秀生,也应包括学困生。

而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在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行为能力的培养。学校关心的是升学率、优秀率、平均分;老师关心的是考上重点高中的有几个,能升学的有几个,课堂上眼中只有学习好的学生;家长关心的是考了多少分,能不能成为学习的尖子生,能不能考上重点高中,能不能考上好大学。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封锁严密的加工厂,学生是训练有素的整天等待接受知识的容器。是我们关注的目光不对,是我们关注的支点放错了。我们有真爱,但我们爱的方式不对;我们有关注,但关注的对象不对;我们有赏识,给的却是极少部分的优秀生;我们还缺少尊重,师道尊严几千年,不可能一下子改变;我们还缺少等待,总是急不可迫的恨铁不成钢;我们还缺少宽容,总认为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

我们要做到对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必须从珍爱生命做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要引导学生对更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让老师幸福地教学,让学生幸福地学习,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11

有幸拜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感触颇深。张文质,福建闽侯人,教育学者,诗人。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生命化教育”的倡导人负责人。多年来致力于“生命化教育”的理论钻研和实践探究,长期植根于中小学课堂,推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在钻研和实践过程中,创办了1+1读书俱乐部,推广1+1式的读书理念。透过学习,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首先我们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时,我们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量与节制。其次要广泛阅读,努力付诸实践,累积经验,构建自己的熟悉平台。

张文质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详尽而又灵动地提炼诠释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当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个观点后,很多人都提出了质疑,因为这天这个时代的确是泥沙俱下万马奔腾的年代,有人认为教育不可能有慢的耐性,更不可能有慢的境界。但是张老师认为: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俗话说慢工出细活。这样的教育在我们任何人看来,兴许都会觉得都是一种理想中的教育,教育是慢的艺术,张老师很显然给出了他自己的宣告。一个字一个词,字是慢,词为艺术。张老师认为我们的教育太快啦,快在那迅速展现而又擦去的ppt上;在了教师应对这一大群叫不出名字却能把课演绎的完美而流畅上;快在了教师与校长们每一天似乎都在忙于应付各种各样事务性的事务上,快在了教师冷漠地看到教室里那些不解而又迷惑的目光上……正如那作者苦恼的快一样,我们这天的学校里。教室座位整洁,台下人头攒动,一派工业化大生产的气势。老实说的确难以看到具有生命个性的人。这也难怪作者所推崇的叶澜教授不断的发出召唤,召唤教育创新要有“具体个人”意识,召唤要在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人”的转向要从“抽象的人”到“具体个人。说到底快到了我们的课堂上都看不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了。慢又是一种什么样貌的课堂,什么样的教育呢?作者眼里慢是像W老师那样的”教师身体动作是慢的,说话的语速是慢的,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是慢的“。又如作者所说的,日本的佐藤学认为”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干沉淀一些有用的东西“。在平时教学活动中,速度要放慢,慢下来教师才干注重到每位学生的艰难并及时赋予帮忙,多给他们带给创新交流经验合作学习的机会,逐渐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潜力。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

张文质老师倡导“生命化教育”。在当今教育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讲,就是把对学生的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它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达和理解,它务必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

“生命化教育”的实现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起主观作用的,就是教师。教师要关注每个独立的学生个体,不仅仅要尊重善待学生,还要钻研学生特点;在注重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带给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异常的情绪变化,及时发明问题解决问题;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引发思量……客观条件,就是课堂环境,教学空间。张文质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文里的一段话:美国教育家博耶说,学校还是小的好。那么“小“到什么程度为好呢?”小到学校所有师生都能彼此叫出对方的名字,亦即人数操纵在二三百人内为最佳”。博耶又说:“当班生数超过30个人时,教师的注重中心就从对个体的关注转为对班级的操纵。”这些见解都令人感佩。但博耶必须想不到,在中国有那么多“名师”能够在叫不出一个学生名字的状况下也能把“课做得神采飞扬”,他更不可能想到一些更厉害的“名师”竟能够在体育馆数千名观众面前在叫不出一个学生名字的状况下把“课做得神采飞扬”,也许,从某种好处上说,这正是中国教育胜过美国教育“难能可贵之处”。

假如教学课堂环境没有保障,首先就给教师组织课堂带来了艰难,信息的传输呈单向化而不是多样化,“生命化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而一味地强调教学质量,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师业绩的标准之一,也是对教师的不公,因为能把”课做得神采飞扬“的老师究竟是少数。以”生命化教育“为理念,就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既要强调教师的主观作用,又要营造良好的关注学生独立个体的空间,把“生命化教育”具体落实到教育过程中的每一细节和实处。

教育是慢的艺术。在教学上,教师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明,然后顺着这种正道,终成大器。教育是些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东西。功利的教学都是短暂的,不关注长远的,不关注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的。我们的教学钻研,也是慢的艺术,有所发明,有所专心,慢慢地去做。这个慢,就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过程,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慢,就是不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期盼,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浮燥与功利,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12

有幸拜读了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细细品读“慢教育”所蕴含的哲理,如同一股清泉流入心间,沁如心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快餐时代”,不论干什么都争分夺秒,一味贪快,却缺失了积淀的过程。教育亦是如此。

“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积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在快速行进的课堂学生实际上是很被动的跟随者,只能一路吃力地跟着,跟不上的注定要掉队。”所以当我看到这些语句的时候心里涌动的竟然是感动。如果用花儿解释先生的理论,那就是是花儿终究都会开放,但却有花期早迟素淡的问题,你难道会说寒冬的梅花逊于早春的桃花?或者丰满的牡丹一定强于清瘦的兰花?既然花儿都是如此,为什么我们非要培养同时开放同样灿烂的孩子呢?

这种积淀在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上的体现尤为突出。在题为“直面教育与生命的悲情”和“如何建设一所优质学校”的演讲中,先生多次谈到“阅读”──一这与我们的语文教学专家的观点出奇的一致。讲到了当今孩子的阅读现状,并精辟地阐述“阅读几乎为零的孩子才真正叫作输在起跑线上,对孩子的未来来说才真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阅读为一个人的成长精神打底,甚至为一个人立精神,生命是从阅读开始的。”等等。当然先生疾呼读书的同时更多思考的是教育中的中心和重点──孩子!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事实也证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实际上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靠学生课外自学、自修而成。只有在长期的课外阅读过程中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才能吸收文化,感悟、积累、运用语言,形成文化的积淀,逐步建构自己的文化。小学生的记忆力强,大量的阅读后,哪怕是囫囵吞枣的阅读,也能储备知识。当他们长大或工作时,会发现胃底层,有未来及得消化的丰厚的积存,从而大受裨益。

最后给大家分享书中的一段话作为结束:“教育需要的是持久的关注,耐心的等待,需要的是潜滋暗长与潜移默化。教育能像蜗牛散步一样,只要放松心情,放慢脚步,放长眼光,才能以诗意的态度,发现教育生命之美,享受到职业的幸福感。

教育是慢的艺术好词好句

1、我们要坚定地把孩子培养成有责任感、有独立意识、有判断力,同时生命又是非常阳光的那样的人的教育信仰。

2、人需要梦想,尽管无法实现,甚至不切实际,但无妨去梦去想。梦想要超脱一些,离奇一些,天马行空一些,但就是不要太现实。

3、教师之间最理想的关系是“学术性交往与亲情性交往”。

4、我们帮助孩子获得知识,我们学习和孩子共同生活,也许只有在这样的一体感中,孩子们才能感受我们对他们真挚的希望,这种希望不是外在的对他们的馈赠,而是,这就是共同生活的意义———我们彼此葆有希望,这样的信念是生活的动力也是价值所在。

5、生命化教育是什么?连作者都不愿给它下一个定义。应为定义是死的,而生命本身是鲜活的、灵动的、变化着的。

6、把生命化教育具体化,也是一种个性化教育。面对具体的人,尊重每一个人,顺应人的禀赋,扬长胜过避短,肯定人的天性和独特性。

7、生命化教育还在于老师自身的提高。老师心灵的成长,是老师自身的幸福,也是他面对学生的幸运。

8、把生命化教育换一个词,就是“生命在场”。我喜欢这个词,非常之“当下”,自然得像拂面的清风。

9、学会宽容、学会等待、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赞美、学会参与、学会合作、学会表现、学会反省、学会创造。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13

读了《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要属《“消极”是我们最可怕的敌人》这一篇了。文中提到“我们最可怕的敌人就是对一切事物的消极心理。”这种消极心理一旦驻进我们的心灵,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我们经常会情不自禁、甚至无法克制地以这样的方式处人、处事、处己,却不自知!因此,我们教育者要拥抱一颗积极向上的爱心,让教育变得更阳光。

彬是我班成绩很差的一个女孩子,不仅如此,连字迹也很不端正。开学初,每天的课上都要开小差、做小动作,所以每天的课堂作业不是来不及就是错误连篇,因此,她就成了我课上重点关注的对象,也时常在课上会受批评,而她,每次都朝着我笑笑。起初,对于她,我真的有点无可奈何。偶然的一次机会,我正翻阅她写的《一天一事一感受》时,发现她每天都写了被批评的事,不是受老师的批评就是受家人的批评,看到这,我的心不禁地抽搐了,“原来孩子每天都生活在批评中,那她怎么会感受得到温暖呢?感受不到温暖,又怎么真正地去爱呢……”一连串的.问题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不禁对她投去怜悯的眼神。

放晚学了,我依然在批她订正的课作,“今天真棒!这么快就订正好了,看来彬越来越能干了!”话刚落下,她立即露出了笑容。正在这时,她的妈妈走进了教室,过来问问她的情况,我看得出她紧张的情绪,笑容一下子消失了,我笑着说了一句:“挺好的!”顺便把彬叫过来,两人一起和我面对面坐着,我拉起彬的手,不禁感觉她的小手一直在颤抖,说:“彬,赵老师觉得你比刚开学,表现好多了,你觉得呢?”点点头。“那你觉得自己还有哪些要改进的地方呢?让赵老师当你的朋友,一起来帮助你,好吗?”沉默了一会说:“我上课还不够专注,发言还不够积极,作业……”“哦,这些问题都好解决,只要彬你愿意,照赵老师说的去做,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一定能克服的,你相信老师吗?”笑眯眯地点点头。于是,在她整理书包的期间,我还跟她的妈妈达成了协议。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彬进步了,人也开朗了许多。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14

寒假里有幸拜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感触颇深。张文质,福建闽侯人,教育学者,诗人。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生命化教育”的倡导人、负责人。多年来致力于“生命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长期植根于中小学课堂,推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创办了1+1读书俱乐部,推广1+1式的读书理念。通过学习,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首先我们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时,我们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其次要广泛阅读,努力付诸实践,积累经验,构建自己的认识平台。

张文质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详尽而又灵动地提炼、诠释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当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个观点后,很多人都提出了质疑,因为今天这个时代确实是泥沙俱下、万马奔腾的年代,有人认为教育不可能有慢的耐性,更不可能有慢的境界。但是张老师认为: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俗话说慢工出细活。这样的教育在我们任何人看来,或许都会觉得都是一种理想中的教育,教育是慢的艺术,张老师很显然给出了他自己的宣告。一个字一个词,字是慢,词为艺术。张老师认为我们的教育太快啦,快在那迅速展现而又擦去的ppt上;快在了教师面对这一大群叫不出名字却能把课演绎的完美而流畅上;快在了教师与校长们每天似乎都在忙于应付各种各样事务性的事务上,快在了教师冷漠地看到教室里那些不解而又迷惑的.目光上……正如那作者苦恼的快一样,我们今天的学校里。教室座位整齐,台下人头攒动,一派工业化大生产的气势。老实说确实难以看到具有生命个性的人。这也难怪作者所推崇的叶澜教授不断的发出呼唤,呼唤教育创新要有“具体个人”意识,呼唤要在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人”的转向要从“抽象的人”到“具体个人。说到底快到了我们的课堂上都看不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了。慢又是一种什么样子的课堂,什么样的教育呢?作者眼里慢是像W老师那样的”教师身体动作是慢的,说话的语速是慢的,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是慢的“。又如作者所说的,日本的佐藤学认为”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一些有用的东西“。在平时教学活动中,速度要放慢,慢下来教师才能注意到每位学生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多给他们提供创造、交流经验、合作学习的机会,逐渐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能力。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

张文质老师倡导”生命化教育“。在当今教育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讲,就是把对学生的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它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达和理解,它必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

“生命化教育”的实现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起主观作用的,就是教师。教师要关注每个独立的学生个体,不仅要尊重、善待学生,还要研究学生特点;在注重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提供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异常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引发思考……客观条件,就是课堂环境,教学空间。张文质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文里的一段话:美国教育家博耶说,学校还是小的好。那么“小“到什么程度为好呢?”小到学校所有师生都能彼此叫出对方的名字,亦即人数控制在二三百人内为最佳”。博耶又说:“当班生数超过30个人时,教师的注意中心就从对个体的关注转为对班级的控制。”这些见解都令人感佩。但博耶一定想不到,在中国有那么多“名师”可以在叫不出一个学生名字的情况下也能把“课做得神采飞扬”,他更不可能想到一些更厉害的“名师”竟可以在体育馆数千名观众面前在叫不出一个学生名字的情况下把“课做得神采飞扬”,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中国教育胜过美国教育“难能可贵之处”。

如果教学课堂环境没有保障,首先就给教师组织课堂带来了困难,信息的传输呈单向化而不是多样化,“生命化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而一味地强调教学质量,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师业绩的标准之一,也是对教师的不公,因为能把”课做得神采飞扬“的老师毕竟是少数。以”生命化教育“为理念,就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既要强调教师的主观作用,又要营造良好的关注学生独立个体的空间,把“生命化教育”具体落实到教育过程中的每一细节和实处。

教育是慢的艺术。在教学上,教师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然后顺着这种正道,终成大器。教育是些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东西。功利的教学都是短暂的,不关注长远的,不关注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的。我们的教学研究,也是慢的艺术,有所发现,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这个慢,就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慢,就是不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浮燥与功利,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15

《教育是慢的艺术》是福建著名学者张文质先生的作品。与其他许多教育理论书籍不同的是,这是一本教育演讲的集子,共收录了张文质老师从2004年到2008年五年间的12篇演讲实录,其中,有四篇是与1+1读书俱乐部成员聚会时的发言,有八篇是到各地学校的演讲,篇幅最长的是后面五篇,占了全书的四分之三。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张老师的演讲,通常是“没有完整的讲稿”,“和大家面对面的谈话时捕捉头脑中快速生成的影像,甚至是不太完整的对某个问题的理解”的呈现。这种生成性为讲演注入了更多鲜活的魅力,反复品读这些“原汁原味”的文字,我仿佛又回到了聆听先生讲座的酷热八月的上海会场,时而言辞犀利、鞭辟入里,时而充分肯定、赞赏有加,时而殷切期盼、信心满怀……从他身上,我不仅看到了生命化教育的希望与未来,更看到了一个有良知的有责任感的教育学者长期致力于教育革新与唤醒的赤诚行动。

一、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实践者

生命化教育是张文质老师的梦想,是忠实的倡导者、实践者,他逢人必讲,走到哪讲到哪,他对老师讲、对学生讲、对家长讲、对学校讲,不遗余力。他到江苏、出广东、上湖北、远赴内蒙古、挺进新疆,倡导生命化教育,建立实验学校。最多的,应当还是他的根据地福建。12次讲演,就有11次是在福建各地的学校。他的足迹差不多快要踏遍福建的每一块土地了吧?

对生命化教育本质的诠释应当数他2004年末在永春师范的一次讲演最为经典。他说,“所谓生命化教育,其实就是一个精神的理念,是对更美好的教育的一种价值诉求。”用一句话来表达,那就是,“把对每一个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它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达和理解,它必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

在他看来,所谓教育,就是对每一个个体生命发展可能性的成全,社会需要这样,学校更要这样。教育是慢的艺术,他通过自己的行走与观察,对许许多多无视生命漠视生命的反教育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痛心疾首,振臂高呼生命的尊严,告诉我们生命的可贵,引导我们期待生命的美好。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明白,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下,要达成这种从生命本原出发的教育理念是何其困难,但张老师始终不气馁不争辩,他以巨大的勇气与力量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二、想大事情,做小事情

面对“落花流水”般的教育环境,张老师对所有一线老师都寄予了深深的理解与敬意,每到一处,他总是平等而亲切地勉励所有的老师们,如何在面对现实的同时,寻求内心精神的丰盈。他处处强调,教师要能够既想大事情,更做小事情。在“生命化教育”12人研究小组聚会上,他说:“今天我们能做的也许不是对教育的想象,而是只能提醒自己这就是我们生存的现实。”但既使这样,“我们要努力回到生命当有的更坚韧的立场,回到作为个人的承担——观察、记录、思考、对话、写作,努力做一个行动者。……努力培植自己更丰富的教育智慧,努力不使自己变得迟钝、衰竭、愚蠢、丧失热情,努力在具体的工作中生发出更多的生命热度与温情,相信自己就是相信灵魂未死的价值,哪怕一点一滴,不是逃向苍天,而是回到尘土,既受苦又痴迷于自己笨拙的努力。”

xx年3月他在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论坛上说:“不要偷走孩子的梦想。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教育危机,不是哪所学校,而是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境遇,教育需要思考大问题,教育也需要在小事上持续、耐心地努力。”

xx年4月他在福州十八中市级专题研讨会上,谈到规模宏大的巨型学校在探索有效教学的艰难时,仍不失时机地肯定到:“教育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贡献出一点点自己的见解,提出一点点自己的思考,它不一定有价值,但作为一个思想的提问者,还是有意义的。”这就是张老师所说的“想大事情”。

那什么是做小事情呢?

张老师说:教师“管好自己的课堂”是做小事情;教师“多一种经历,多读一本书,增强生命的强度”是做小事情;教师“说真话,做真事,善待第一个学生”是做小事情;教师“有学习的倾向,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是做小事情;和同事“交流教育心得,遇到困难开始研讨”是做小事情;甚至每天“把自己收拾得更干净一点等等”也是做小事情。

而作为学校,在“校园内很多树下放有凳子,可以供孩子们课间能够坐着休息”是做小事情;“在校门口放着两排椅子供来接送的家长坐着休息”也是做小事情……他认为,小事情是有着巨大能量的。“目光向内才可能知道自己的责任,才可能知道一切变革正因为‘我’的参与而变得更有可能。”

xx年6月,他在泉州骨干教师培训会上对培训学员们说:“我们几乎没办法在大的格局中做出什么,但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可为的事情,作为一个目击者,一个见证人,观察者,记录者,思考者,作为一个发出自己声音的人。……我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行动准则,就是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大问题要思考,小事情要践行。要从我们能够改变的地方去尝试。”

在永春师范的生命化教育的讲演中,他谈到教师要随顺人的禀赋,树立一个乐观的学生观时,他说:“我们既能够有所思想,也能够有所行动,以自己的创造性工作表达出对学生的信任和期待,也表达出相信每个人都有更美好未来的信心。”每一个教师都应“时时提醒自己、改变自己、克制自己的否定性思维,一点一点地变得阳光起来,积极一点,主动一点,努力在责任之中表达出我们对生命的眷恋。”

三、深入学校、深入课堂

从他的书中,我捕捉到了一个教育学者十几年来不懈的真实的行走历程。他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把自己的教育思考,牢固地扎根在真正的教育基层学校的土壤里。他跑遍了各种各样的学校,城市的、乡村的、城郊结合部的、中学的、小学的、公办的、民办的等等。他说:“我热衷到学校听课,也比较信赖自己所看到的。在这样的现场,你同样是一个教育的承担者,同时往往能够获得一些原先未曾料想到颖悟。”

为了在福州一所学校的教师论坛上进行十几分钟的发言,他特地跑到这所学校去听了两节课:心理健康、历史。他说:“我希望自己能有一点与课堂相融,与学生真正相见了的感觉。”他会跑到自己女儿所在的学校去听课,包括通用技术课、英语课,他都听。有时,他还上课,给学生讲语文讲作文。他说自己每年听课都在100节以上——这是一个什么量?与在我们学校,只要求每个老师一个学期听课量达到12节相比,100节,相当于平均一周都会听二节课!在我们学校谁能做得到?校长一年听课是多少?教研部门的那些各学科教研员们一年听课又是多少?放眼中国教育,敢于跟这100节叫板的,又会有几人?

四、纯朴的乡村教育情结

如果说今天的教育环境已是“落花流水”的话,那乡村教育则早已是“落荒而逃”了。优秀的老师们逃了,优秀的学生们逃了,经费紧张,办学艰难,已非同一般可言。拿我的老家湖北荆州的情况来说吧。家在农村的,只要家长有稍许能耐,都会想方设法让孩子到县城区学校去读书,而乡镇学校的老师,也通常会想方设法调到城区学校去工作。而城区的优秀学生呢?则是流向条件、资源更好的地级市学校或省会城市学校,优秀的老师基本上也是如此。

于是,城区学校的规模总是很大,一个班七十多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而乡镇学校规模则一缩再缩,班数班额不断减少。为了保障那可怜巴巴的乡村教育的基本师资,主管部门不得不采取一些举措,如选择城区学校的老师到乡村学校开展阶段性支教。然而“上有政策,下就有对策”,被安排去支教的老师的情况可谓五花八门:有的老师人去了,但心没有去;有的是今天去了,明天不见了;有的是这个月在上班,下个月就一“病”不见了;而最为离谱的是,有的干脆私自请个人顶替自己到支教的学校去上班,自己玩起了失踪,远走他乡……

张老师深切关注农村的教育,常常深入农村学校进行调研讲学,更把很多农村学校作为生命化教育的实验学校来研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我觉得教育最沉重的问题首农村教育问题。”“今天农村教育问题有一个比高考更沉重的话题,就是这些年来,农村的孩子进入重点大学、进入名牌大学的比例逐年下除,像北大、清华差不多就是15%,所以很多农村的孩子只能上二流、三流、四流,不入流的大学甚至是那些‘野鸡大学’。”

他的敏锐,不是一般的学者可以比的;他的敢言,也不是一般的官员可以比的。阅读这些讲演实录,我常常惊讶于张老师的勇敢,这是一种口无遮拦地道出真相,这是一种残忍难堪的逼近真实。讲真话在当下其实是很困难的事情。我们不是不知道真相是什么,而是说出真相太难了,我们也不是不知道真相被揭露的话会改善现实,但依然选择了沉默,因为,坚持说真话太麻烦,太危险了。

我跟张老师一样,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脚上的泥巴还没有洗干净,脚底还是乡下的泥土,如今虽然生活在南方城市,但我的心仍然扎在老家那一个闭塞贫穷的小村落里。我没有可能再回到老家回到乡村去工作,但我对张老师这样一种质朴的农村教育情怀充满了敬意。他可以一连十几次地到同一所乡村学校——晋江龙林小学去听课调研,可以到农村乡镇去义务讲学,可以到泉州市一所乡镇学校(永和中学)跟学校教师们进行多次座谈、跟学生面对面地对话。

他不是浮在面上,只有空空的关爱;他不是浮光掠影地到此一游,只有留存的乡村图片;他把行动把责任建立在对众多乡村实验学校不辞辛劳的指导与实践之中;他勉励在乡村工作的老师们,要“学会妥协,学会调整,在妥协中前进,在调整中提高”努力增强自我生命的强度。他更大声向有志之士向社会强烈呼吁:目前,农村更需要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农村教育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

与这一本书相遇,是我暑假赴上海的一个意外收获。当我在上海兴高采烈请张老师签名合影时,我感动于文质老师的平等与亲切,读完这本书,我更感动于张文质老师这份教育的赤诚。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也是我的教育责任。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16

“遇上好老师不仅是孩子的福分,甚至也是一个家族的福分,如果我们有这样的福分,我们一生都会有很好的方向感和一种可以汲取的最后转化成为自我提醒,自我督促的力量,我们的生命会始终围浸在人性的光泽之中。” ……品读着张文质先生的字字句句,对于“生命的关注”越发让我意识其重要性,它列举的种种案例:学生轻视生命,学生自卑极端,都是缺失“人文关怀”所至,读着读着,我不禁联想起我们的学生,我的的教学,还有一些没想过或没想清的问题。虽然还是有很多问题解决,但是还是有一点收获的。

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在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首先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教育是慢的艺术。平时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我们要脚踏实地,善于发现,做好观察记录,捕捉更多的瞬间。其次要广泛阅读,努力付诸实践,积累经验,构建自己的认识平台。

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积累而至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跌下去和爬起来。他一跌到,你就去惩罚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励他自主地站起来,那他也许会耍性子,干脆不起来,等着你来拉扯他。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什么?错误是一种经历,错误是一种行为,错误是一种认识的暂缓,错误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学会使用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教师发挥慢的艺术。

任何事物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循序才能渐进。张文质先生说到慢是一种教育的艺术,我觉得值得讨论。我觉得慢是一种科学,更是一种战略战术。网络上盛传着一堂美国的数学课,看过之后,真是感慨万千,浪费一堂课只学一丁点内容。不过,我总算明白了真正的数学是怎样的,而国内的算术又是如何的。

张文质先生书中提到“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急切的盼望着出成效,成正果,能够‘立竿见影’,缺乏期待与从容”;“我们缺乏一种悠闲的心态,缺乏闲心”。不知从何时起,我常常被超负荷的日常教学工作弄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有闲余时间去思考,去关注学生的发展,做教育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有言论说幼儿园学小学的,小学学中学的,中学学高中的,高中学大学的,大学却在学幼儿园的。

我们还会遇到一些学困生,他们之所以出现目前的这种现象,是由于很多不良的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不愿意去学习,有的不按时完成作业,作为老师,可以先不要责怪他们,应该满腔热情的帮助他们,静下心来和他们谈心,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感情教育工作,多夸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正确对待孩子,从而使他们端正学习的目的,建立信心,这样才能逐渐的赶上去。但更多的时候,在对待这些孩子的态度上,我们很多教师和家长有太多的恨铁不成钢、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和揠苗助长、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要知道:儿童接受教育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将外在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素养,一切均需在潜移默化间进行。教育恰如教孩子学步。对待学生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不需要越俎代庖。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是必要的。孩子还没有迈开第一个脚步,你就去牵引他,甚至一会儿捉住他的右腿,一会儿抓住他的左腿,帮他迈步,那孩子也许永远也学不会独立迈步。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

“耐心”是个多好的词啊!这是我听到的最美的评价!其实,我和她一样在千头万绪的教育事件中也会有心烦的时候,但是当我们想到孩子就是在耐心等待的过程中成长的,心态就会平和了许多,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了!让我们一起把教育现场当成生命现场去实践,一起用书中的四句话共勉:“要把教育当作一件事来做;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一件事也不一定能做好;重要的是尽力去做,而且从具体的小事做起,做一件就是一件。”期待,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浮燥与功利。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张老师还提出了一个我们常忽视的问题:教师心态问题。想想自己十几年来的心态,教学成熟了些,但对孩子的热情,对教育的向往,慢慢减退了些。听周围的声音,在作业堆里,烦燥多了些,面对后进生,抱怨多了些。由此,我们教师的心情,阴沉的较多,怎样阳光地面对孩子,面对工作,在张文质先生看来至关重要,缺失的话,甚是可怕,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的同感也越发强烈。

看看我们周围不少成功的老师,都是阳光地面对孩子。每次春游,她总会“玩”在孩子群中,每次活动,都是积极参与,用心组织。算得上实足的“阳光老师”,因此得到了学生的真心真爱。“教育是慢的艺术”,让我们慢慢尝试浸润人性关怀,让我们怀揣着美好的教育理想,共做阳光师生,我们的校园定能更亮丽。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17

我是一名教师。近期,读了张文质的书《教育是慢的艺术》,感悟很多,随手记在了书页中。现抄录下来,共同行参考。

消极心态害死人。人一旦消极起来,看世界,世界是病态的;看世人,人心是叵测的;看自己,自己亦事事不如人,时时不如意。

人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教育的勇气的消弥,人之主观能动性的消失是无奈的,能继续拥有教育的理想的人是勇士。

有效教学之“效”是什么?是效用?是成人的效用,还是成长的效用,还是成才的效用?是效能?高效、长效还是低效?高效就一定好吗?农药杀虫高效,但有毒。养鸡场的肉鸡生长快,但有激素。

控制班级和关注个体一旦冲突,我们习惯于控制班级,这就是从整体出发,是顾大局。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多少名学生,面对同一篇文章,就会有多少种感悟和体验。标准答案是什么?是小偷,偷去了孩子的梦想,是猎手,折断了孩子腾飞的翅膀。

让老师去关注学生的生命和生活状态,让教大班额的老师去关注这些“教学”以外的东西是很困难的。试问一下能真正关心孩子的生命、生活的家长能有多少?很多家长关注的不也是“成才”而不是成长吗?

应该转变教育的观念的不仅仅是教师,应该是全民。教育改革要全民总动员。如果不,就把学校“教育”二字的概念之内涵缩小一下,不用把家长的教育责任,社会的教育责任都加在学校和教师身上。

知识和文化密切相关,但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现在的教师基本上都是有知识的,但不少人缺少文化。教给学生知识是教书匠,用文化去影响学生才是教育家。

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对“教育”二字都是一知半解的,只会“教”而不会育,不懂得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那么,那些文盲或半文盲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子的,就更可想而知了。

贫穷并不可怕,只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一定可以教育出好子女来。变富了是好事,但如果价值观念扭曲了,再想教育好子女就难了。

不过,这样的家长心目中的'好子女也与我们正常人的不同,他心目中的好就是坏。

当老师的要清楚学生的学习该学些什么?学什么呢?学习生活的智慧、生存的技巧和生命的解码。当老师的还要清楚应该指导孩子怎样学?怎样学呢?要让学生乐学、善学、恒学。乐学者,学之有趣,善学者,学之有法,恒学者,学有毅力,学贵有恒也。

错误的教育观一旦在老师身上打下烙印,这个老师就可怕起来,因为他的一言一行都有错误,而他却不自知,还以为自己正确,他越努力,受害的孩子越多。孩子受的害越深。

教育的真实(现实)与教育的真谛(理想)严重脱节是目前一切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人必须生活在现实中。

整个社会都不按规矩办事,如果我们教育孩子按规矩办事,岂不害了孩子。任何教育都要实事求是,与现实相结合。

强调结果的教育是快的教育,强调过程的教育是慢的教育。快好,慢好,不言自明。

教育是上层建筑,经济史基础。经济的发展决定教育的发展。想让大山里的孩子同北京的孩子接受一样的教育是不可能的。一个人的成长,起点是各自不同的家庭。

我上学的时候,很想多看书,可惜无论是家里还是学校里,我都找不到书。现在的社会随处都能找到书,却没有了嗜书如命的人。

我上小学时,有的同伴没有机会读小学,我上中学时,很多同伴又没有机会读中学,我和我们那一代人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今,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每个孩子都必须读九年书,但厌学的孩子却越来越多。

如今的教育有赶鸭子上架之嫌,鸭子不愿上架,硬赶着它们上,结果只能是鸭子辛苦,痛苦,赶鸭子的人亦辛苦,痛苦。

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哪里来?是个大课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教育上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因材施教需要在了解每一个具体的孩子后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付诸实施。如果一个班有40个孩子,这个老师就要根据40种不同情况制订40份方案并付诸实施。统一要求就不一样了,但统一要求扼杀了孩子的差异,不人道,甚至简单粗暴。对于懒惰的老师来讲,自然喜欢选择统一要求,中国人多,学校班额大,是同情,是教育的现实。

理想中的孩子应该是天真无邪的,生命力旺盛的,可型性很强的,有创造力的。现实中却不乏可恶,沾染恶习的孩子。

理想的教育中,教师应该是幸福的,个性化的,有理想、有朝气的,现实中,教师往往有太多的约束,继之而无聊,无奈。

教育的理想是不看成绩,只看学生是否得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现状是只看成绩,成绩之外的都是花架子,有,更好,没有,也无所谓。

珍惜自己的生命,是动物的本能,亦是人的本能。如果有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了,一定是他的心理出现问题了。

好教师对待孩子,应该如大自然对待万物,尽可能地为所有的不同的(孩子)生物提供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创造一切条件让它们按自己的方式生长。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18

张文质在关于童年我有几个基本的看法写到:

一个人能安身立命,显示自己独特性,带给你一生幸福、自信的,一定是你的长处。就像西方人说的天才如果放犯错了地方可能天才就难以成为天才。所谓的天才就是他的禀赋、独特性。但我们的教育常常不尊重它的独特性。前面我为什么要举我孩子的例子,其实那是一种忧虑。她对写作也有优势??小学就出书,初二又获一个全国性大奖,出版社跟她签约,马上要出第二本书。如果她要走这条路,可能走得很顺。但她能否考上一类高中,这却是一个很难预测的.问题。按现在的评价机制,他再平庸,但会考试,他就可以顺利地读个“好”高中、“好”大学。一个人很有天份,某个领域很有才华,但考试成绩上不去,她可能很麻烦。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我和我的同学刘增爱。我从很小的时候受母亲影响,对绘画很痴迷,在我的记忆里,不是看画就是画画。上初一时,我发现我们班还有一位绘画高手,她叫刘增爱,她擅长画红楼梦人物,她画的很快,很流畅,她的笔下一会儿就能流淌出婀娜多姿的林妹妹、晴雯、薛宝钗、王熙凤等,个个裙带飘飘,貌美如花,线条流畅,特别是手指的造型各不相同,有时,还要配上背景,看到她的画真是羡慕死我了,好多同学都向她要画,在我们学校已是小有名气。我们俩经常在一起画,当然是我努力地向她学习。可是,她不太努力学文化课,初中毕业就回家务农了,一直到现在,变成了一个早已和绘画毫无关系的农妇。想到这里我至今都为她惋惜,可惜了她的艺术才华,如果当年她的文化课好一些,她的人生道路就会改写了。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社会会有很多吧?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19

《教育是慢的艺术》是张文质教育演说的集子。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更是一位教育的观察者,一位不断发现问题并且表现得忧心忡忡的“教育随行人”。我觉得他的观察比他的实践更有用,因为我们的教育需要这样一位观察者,以诊断存在的问题,开出药方,我们都是裹挟在教育体制洪流中的一个小小的个体,我们跟着体制走,却往往跳不出圈外,去反观以下自己的教育行为。在本书中,他提出了很多观点,教师要有生命意识,着眼大事情做小事情,教师要看到孩子的未来而着手教育,追求立竿见影是反教育的等等,“教育是慢的艺术”是他一篇教育演讲的题目,也是落实他“生命化教育”的一个主要支撑点。

张文质说,“童年决定你的未来,童年塑造你的未来”,童年的重要性要求我们一定要善待每一个生命,开发生命对未来的向往,让未来的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正因为这样,所以,教育急不得,有时,孩子的'考试成绩好,有可能孩子童年中具有高度精神生命潜质的东西就会失去或者压缩,所以,我们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提高生命意识。他一再强调,“立竿见影往往是反教育的”,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学生迟到,教师摔他两耳光,他感到非常屈辱,明天就不会迟到了,这是有效果的,但这是教育能做的吗?虽然有成效,但不能做,因为你剥夺了人的尊严,伤害了生命。他提出了四个方法:第一,要树立一个乐观的学生观,不要过早对人下判断。为教育者很多时候,要有一种悠闲的心态,“静待花开”;第二,要随顺人的善端。不要“轰轰烈烈”的教育,一切“轰轰烈烈”背后都可能充满了露骨的功利取向,都可能导致对教育的扭曲;第三,要随顺人的生命自然的教育,把人从自然状态引导到应然;第四,用自然、恰当的方式来成全人的禀赋。

经由他的观察,我看到了我们现行教育存在的问题,也以他的观察为镜,反观我的教育教学行为,我蓦然洞悉了了自己的问题。

这么多年来,我太追求工作的结果与成功,逐于“技”,而忽略了“人”。自己这么多年来,追求课堂教学的技巧与本领,但忽视了我的工作不是“物”,而是“人”,首先应关注的、最后应关注的都应该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不可替代的个体——儿童。张文质说,“良好的教育在细腻与沉静之中,良好的教育在敞开与自由之中。”这些年来,我太追求所谓工作的成功,整个人变得急吼吼的,对学生也是控制多于培养,正像张文质说的那样,把学生教得不快乐,也伤了自己,自己也得不到快乐和幸福,因为我们工作的快乐和幸福是与学生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的经验世界约束了我们的认识。所以要建设一所优质学校,要强调培养视野开阔的人,要倾听窗外的声音,要不断挣脱自己生存环境和知识的限制,努力学会‘睁眼看世界’,也努力为自己创造这样的机会。”我想,那些名师们,那些人们所说的“大地方”的教师们,他们所达到的高度,绝不是仅追求“技”的结果,而是他们的视野、见识和思想追求要远高于我们,只有这些软实力才能产生真正的成就,否则即使有一时、一定的本事,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满足不了我们内心深处的需求,我们整个人还会是消极的。

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所有关于技艺的追求,都应该在生命意识的烛照之下,其实,仅教育是慢的艺术吗?成长何尝不是呢?生活何尝不是呢?生命何尝不是呢?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20

“遇上好老师不仅是孩子的福分,甚至也是一个家族的福分,如果我们有这样的福分,我们一生都会有很好的方向感和一种可以汲取的最后转化成为自我提醒,自我督促的力量,我们的生命会始终围浸在人性的光泽之中。” ……品读着张文质先生的字字句句,对于“生命的关注”越发让我意识其重要性,它列举的种种案例:学生轻视生命,学生自卑极端,都是缺失“人文关怀”所至,读着读着,我不禁联想起我们的学生,我的的教学,还有一些没想过或没想清的问题。虽然还是有很多问题解决,但是还是有一点收获的。

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在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首先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教育是慢的艺术。平时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我们要脚踏实地,善于发现,做好观察记录,捕捉更多的瞬间。其次要广泛阅读,努力付诸实践,积累经验,构建自己的认识平台。

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积累而至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跌下去和爬起来。他一跌到,你就去惩罚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励他自主地站起来,那他也许会耍性子,干脆不起来,等着你来拉扯他。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什么?错误是一种经历,错误是一种行为,错误是一种认识的暂缓,错误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学会使用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教师发挥慢的艺术。

任何事物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循序才能渐进。张文质先生说到慢是一种教育的艺术,我觉得值得讨论。我觉得慢是一种科学,更是一种战略战术。网络上盛传着一堂美国的数学课,看过之后,真是感慨万千,浪费一堂课只学一丁点内容。不过,我总算明白了真正的数学是怎样的,而国内的算术又是如何的。

张文质先生书中提到“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急切的盼望着出成效,成正果,能够‘立竿见影’,缺乏期待与从容”;“我们缺乏一种悠闲的心态,缺乏闲心”。不知从何时起,我常常被超负荷的日常教学工作弄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有闲余时间去思考,去关注学生的发展,做教育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有言论说幼儿园学小学的,小学学中学的,中学学高中的,高中学大学的,大学却在学幼儿园的。

我们还会遇到一些学困生,他们之所以出现目前的这种现象,是由于很多不良的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不愿意去学习,有的不按时完成作业,作为老师,可以先不要责怪他们,应该满腔热情的帮助他们,静下心来和他们谈心,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感情教育工作,多夸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正确对待孩子,从而使他们端正学习的目的,建立信心,这样才能逐渐的赶上去。但更多的时候,在对待这些孩子的态度上,我们很多教师和家长有太多的恨铁不成钢、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和揠苗助长、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要知道:儿童接受教育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将外在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素养,一切均需在潜移默化间进行。教育恰如教孩子学步。对待学生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不需要越俎代庖。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是必要的。孩子还没有迈开第一个脚步,你就去牵引他,甚至一会儿捉住他的右腿,一会儿抓住他的左腿,帮他迈步,那孩子也许永远也学不会独立迈步。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

“耐心”是个多好的词啊!这是我听到的最美的评价!其实,我和她一样在千头万绪的教育事件中也会有心烦的.时候,但是当我们想到孩子就是在耐心等待的过程中成长的,心态就会平和了许多,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了!让我们一起把教育现场当成生命现场去实践,一起用书中的四句话共勉:“要把教育当作一件事来做;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一件事也不一定能做好;重要的是尽力去做,而且从具体的小事做起,做一件就是一件。”期待,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浮燥与功利。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张老师还提出了一个我们常忽视的问题:教师心态问题。想想自己十几年来的心态,教学成熟了些,但对孩子的热情,对教育的向往,慢慢减退了些。听周围的声音,在作业堆里,烦燥多了些,面对后进生,抱怨多了些。由此,我们教师的心情,阴沉的较多,怎样阳光地面对孩子,面对工作,在张文质先生看来至关重要,缺失的话,甚是可怕,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的同感也越发强烈。

看看我们周围不少成功的老师,都是阳光地面对孩子。每次春游,她总会“玩”在孩子群中,每次活动,都是积极参与,用心组织。算得上实足的“阳光老师”,因此得到了学生的真心真爱。“教育是慢的艺术”,让我们慢慢尝试浸润人性关怀,让我们怀揣着美好的教育理想,共做阳光师生,我们的校园定能更亮丽。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21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寒假读了张文质老师编辑写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这本书是张文质老师在多个场合的演讲集,语言浅显易懂,处处显示出张老师对教育的关注、关心与反思,他主张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教师塑造身边的小环境,解放孩子。回想从教十三年,我很有感触、深有体会。作为教师的我们,今天该怎样理解“教育是慢的艺术”呢?令我思考很多很多……

“慢”需要感悟。“有时候我们简直就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办法让他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我们经常无法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出恰当的判断,也无法洞悉一个成长中的儿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的保护和帮助他,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这样的文字,总是一次次惊醒我要学会等待,学生不需要的担心,而需要关心;学生错了,不需要责骂,而需要理解;学生不需要说教,而需要分享;学生不需要冷落,而需要疼爱。学生本身就是希望,我们尽管为学生着想,为教育的慢而崇拜。我坚信,我的眼里没有差生,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他神圣的理由,都有他存在的价值。比如面对一些问题儿童,爱因斯坦到十岁才可勉强说话,海伦凯勒两岁的时候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舟舟被认为是弱智少年,却是世界级的天才指挥家。

这学期,我新接了一个一年级的班,真的发现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不知道家住哪里的'孩子,不能说话,眼睛不能聚焦的孩子,不能听见同伴说话,带上助听器才可勉强听见声音的孩子,但是,这又怎么样呢?谁能敢说,他们不会是下一个爱因斯坦,舟舟或者海伦凯勒?时间是证明学生成长最好的东西,不是靠老师的声嘶力竭的呐喊和批评甚至奚落讽刺,置之不理。这样的孩子一定会有独特的视角和自己的思想。老师生拉硬扯地教育管教,怕是会误事的,也不会有什么成效,“教育是慢的艺术,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千万不要在无意的伤害中偷走了孩子的梦想。

“慢”需要等待。教育的等待会让我们看到更多美好的东西,在课堂上即使我们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方法教授同样的知识,也不会使学生取得同样的成绩。那就让我们学会等待吧,用耐心静静地等待,用宽容温暖去等待,用汗水辛勤去等待。就像农民一样,春日里播种,把对秋天果实累累的向往融于浇水施肥、松土拔草、辛苦耕耘之中,尽管有许多果实的收获是要等到来年乃至他年的,但他们依然不恼怒,不气馁,继续默默耕耘,因为他们相信,每一粒种子都有发芽成长结果的那一天!作为教师,“等待”就是见证学生成长的过程,“等待”给了学生成长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等待”是对学生的信任,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关注和挖掘学生的潜力是至关重要的。面对每一个学生时,我们始终都要有这样的心理暗示:在他的成长中一定有很多潜能没有被挖掘出来,我们不要着急,慢慢等待,等待的过程也是孩子潜能释放的过程。真诚地赏识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期待并加以特别引导的话,那他们的潜能将会得到充分地挖掘。教育是慢的艺术,是等待的艺术。对学生的教育永远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惟有耐心的等待,坚守,我们才能看到花开的美丽。

“慢”需要永恒的责任。张老师告诫我们:要加深对教育的理解,确立自己的生命价值与目标。本书中,他提到马克思·范梅兰对教师最好的描述:成为学生心目中能够替代父母角色的人。他还说:“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倾听、观察、记录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到教育,回到细致、持久的省悟之中”。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认为,教育往往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积淀一些有用的东西。在教学中,我们要去慢慢地感悟,教育是浸润和雕琢的境界,要保持“慢”,慢,代表是平静和平和;慢代表是细致和细腻;慢代表的耐心和耐性,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心情。

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

1、学会宽容,学会善待学生。我们的孩子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密码,带着独特的禀赋,带着不同家庭的影响来到学校,宽容、尊重差异,就是培植文化与人的多样性。

2、学会等待。因为每个人都会有智慧的觉醒,有一个精神力量增长的过程,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所以教师要有等待之心。

3、学会倾听。更多倾听孩子的心声。

4、学会欣赏,哪怕孩子只有点滴进步,我们也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

5、学会赞美。教师应大声说出对孩子的肯定和表扬。

6、学会参与。参与到学生生活中去,真正和学生在一起。

7、学会合作。任何课堂的成功都有赖于师生的对话、互动、合作,而合作能力的培养,只能在合作过程中实现。

8、学会表现。教师要有很好的“舞台感”和课堂表现能力。

9、学会反省。不仅思考教育方法、策略、技术,更要检讨在成全人的方式、价值取向上的对与错。

10、学会创造。通过成就学生的方式来成就自己。我们的成就感、满足感离不开课堂和学生。要成为有魅力、有感召力的人。成为引领孩子人生方向的人。

我非常喜欢“慢教育”这个词。教育并不是立杆见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与教育背道而驰。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学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成长的快乐,慢慢地陪着学生长成参天大树,何尝不是一种睿智,一种气度?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22

有幸拜读了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细细品读“慢教育”所蕴含的哲理,如同一股清泉流入心间,沁如心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快餐时代”,不论干什么都争分夺秒,一味贪快,却缺失了积淀的过程。教育亦是如此。

“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积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在快速行进的课堂学生实际上是很被动的跟随者,只能一路吃力地跟着,跟不上的注定要掉队。”所以当我看到这些语句的时候心里涌动的竟然是感动。如果用花儿解释先生的理论,那就是是花儿终究都会开放,但却有花期早迟素淡的`问题,你难道会说寒冬的梅花逊于早春的桃花?或者丰满的牡丹一定强于清瘦的兰花?既然花儿都是如此,为什么我们非要培养同时开放同样灿烂的孩子呢?

这种积淀在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上的体现尤为突出。在题为“直面教育与生命的悲情”和“如何建设一所优质学校”的演讲中,先生多次谈到“阅读”──一这与我们的语文教学专家的观点出奇的一致。讲到了当今孩子的阅读现状,并精辟地阐述“阅读几乎为零的孩子才真正叫作输在起跑线上,对孩子的未来来说才真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阅读为一个人的成长精神打底,甚至为一个人立精神,生命是从阅读开始的。”等等。当然先生疾呼读书的同时更多思考的是教育中的中心和重点──孩子!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事实也证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实际上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靠学生课外自学、自修而成。只有在长期的课外阅读过程中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才能吸收文化,感悟、积累、运用语言,形成文化的积淀,逐步建构自己的文化。小学生的记忆力强,大量的阅读后,哪怕是囫囵吞枣的阅读,也能储备知识。当他们长大或工作时,会发现胃底层,有未来及得消化的丰厚的积存,从而大受裨益。

最后给大家分享书中的一段话作为结束:“教育需要的是持久的关注,耐心的等待,需要的是潜滋暗长与潜移默化。教育能像蜗牛散步一样,只要放松心情,放慢脚步,放长眼光,才能以诗意的态度,发现教育生命之美,享受到职业的幸福感。”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23

暑假里有幸拜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感触颇深。张文质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详尽而又灵动地提炼、诠释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这个时代的节奏是快的,教育也是快节奏的。在教育中,我们追求的往往是快速见效果,而忘记了教育是慢的艺术,甚至忽略了教师的以身作则。我们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

应试教育就像工厂的流水线,孩子们被作业加速加工,慢慢失去灵气,真是无奈的现实。但是张老师认为: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俗话说慢工出细活。这样的教育在我们任何人看来,或许都会觉得都是一种理想中的教育,教育是慢的艺术,张老师很显然给出了他自己的宣告。

慢是一种什么样子的课堂,什么样的教育呢?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教师速度要放慢,慢下来教师才能注意到每位学生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多给他们提供创造、交流经验、合作学习的机会,逐渐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能力。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

教育是慢的艺术。在教学上,教师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然后顺着这种正道,终成大器。教育是些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东西。功利的教学都是短暂的,不关注长远的,不关注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的。我们的教学研究,也是慢的艺术,有所发现,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这个慢,就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慢,就是不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浮燥与功利,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慢”绝不是懈怠。既然是一种艺术,那就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要学会等待,因为有一种爱叫做等待,十个指头还不一样齐呢!学生参差不齐,也许有的学生属于大器晚成型的,读小学时懵懵懂懂,若是逼急了,说不定埋没了将来的人才。“每个人成长的环境、家庭对孩子的期待各不相同,每个孩子智能状况各不相同,学习心向也不一样,怎么能简单地对之做评判呢?所以真正的帮助都应该是具体的、个别化的,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我突然想起我以前的一位同事。她课间经常和个别孩子在谈心,有时在教室门口,有时在操场边上,有时就坐在大樟树下。她的`一个姿势至今我记忆犹新——就是俯下身子,右肩半倾斜,头朝着孩子,手在比划着什么。我想,这就是低声下气的教育,这就是和颜悦色的教育,这就是慢的教育艺术啊!

张文质先生说:“生命化教育,就是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它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达和理解,它必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这个具体的实践过程,往往就只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关切的姿势,一种换位的思考,一段深入人心的谈话……

慢慢地来,慢慢地教,慢慢地手把手,慢慢地陪着她背记单词……在慢慢中,我们也师,我非常喜欢“慢教育”这个词。教育并不是立杆见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与教育背道而驰。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成长的快乐,慢慢地等待着孩子长大,何尝不是一种睿智,一种气度?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24

这个学期一开学,我们校长发给我们每位老师一本书,我的书是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希望我们提高教育理念,能得到成长。

我在课余和国庆节期间拜读了其中的一些内容,感触颇深。张文质,福建闽侯人,教育学者,诗人。 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生命化教育”的倡导人、负责人。多年来致力于“生命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长期植根于中小学课堂,推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创办了1+1读书俱乐部,推广1+1式的读书理念。通过学习,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首先我们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时,我们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其次要广泛阅读,努力付诸实践,积累经验,构建自己的.认识平台。

张文质先生在《直面教育与生命的悲情》中,他写道“其实,我们从每个人的经历中都可以看出,教师的真挚关爱对人的幼年时期的成长,对人生建立的信心是多麽重要的一件事啊!就像美国诗人艾米斯说的那样,哪怕仅仅把一只晕厥的知更鸟送回巢中,我们也就不虚度此生!”我很认同张文质先生的这个观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遇到过好多事例,我现在所教的四年级有一个调皮男孩,想象力特别好,绘画形式很独特,也很大但,我选他当课代表,当我刚说时他激动了好一会儿,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向我提出他不想当,但是,能看的出他是犹豫的,因为长时间的在班级中的表现不好,可能是对自己不自信的原因。我还是坚持让他当,他也就依从了。时间过去了一个月了,有一天,调皮男孩的一个好朋友突然问我:“老师,王景鑫真的是美术课代表吗?”我说:“是啊”,“啊,你真的是课代表!”这时,我看到王景鑫已经是满脸自豪,激动地脸都红了。我很是感慨,我深深的感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这句口号是多么重要啊!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25

有幸拜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感触颇深。张文质,福建闽侯人,教育学者,诗人。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生命化教育”的倡导人负责人。多年来致力于“生命化教育”的理论钻研和实践探究,长期植根于中小学课堂,推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在钻研和实践过程中,创办了1+1读书俱乐部,推广1+1式的读书理念。透过学习,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首先我们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时,我们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量与节制。其次要广泛阅读,努力付诸实践,累积经验,构建自己的熟悉平台。

张文质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详尽而又灵动地提炼诠释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当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个观点后,很多人都提出了质疑,因为这天这个时代的确是泥沙俱下万马奔腾的年代,有人认为教育不可能有慢的耐性,更不可能有慢的境界。但是张老师认为: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俗话说慢工出细活。这样的教育在我们任何人看来,兴许都会觉得都是一种理想中的教育,教育是慢的艺术,张老师很显然给出了他自己的宣告。一个字一个词,字是慢,词为艺术。张老师认为我们的教育太快啦,快在那迅速展现而又擦去的ppt上;在了教师应对这一大群叫不出名字却能把课演绎的完美而流畅上;快在了教师与校长们每一天似乎都在忙于应付各种各样事务性的事务上,快在了教师冷漠地看到教室里那些不解而又迷惑的目光上……正如那作者苦恼的快一样,我们这天的学校里。教室座位整洁,台下人头攒动,一派工业化大生产的气势。老实说的确难以看到具有生命个性的人。这也难怪作者所推崇的叶澜教授不断的发出召唤,召唤教育创新要有“具体个人”意识,召唤要在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人”的转向要从“抽象的人”到“具体个人。说到底快到了我们的课堂上都看不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了。慢又是一种什么样貌的课堂,什么样的教育呢?作者眼里慢是像W老师那样的”教师身体动作是慢的,说话的语速是慢的,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是慢的“。又如作者所说的,日本的佐藤学认为”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干沉淀一些有用的东西“。在平时教学活动中,速度要放慢,慢下来教师才干注重到每位学生的艰难并及时赋予帮忙,多给他们带给创新交流经验合作学习的机会,逐渐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潜力。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

张文质老师倡导“生命化教育”。在当今教育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讲,就是把对学生的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它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达和理解,它务必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

“生命化教育”的实现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起主观作用的,就是教师。教师要关注每个独立的学生个体,不仅仅要尊重善待学生,还要钻研学生特点;在注重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带给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异常的情绪变化,及时发明问题解决问题;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引发思量……客观条件,就是课堂环境,教学空间。张文质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文里的一段话:美国教育家博耶说,学校还是小的好。那么“小“到什么程度为好呢?”小到学校所有师生都能彼此叫出对方的名字,亦即人数操纵在二三百人内为最佳”。博耶又说:“当班生数超过30个人时,教师的注重中心就从对个体的关注转为对班级的操纵。”这些见解都令人感佩。但博耶必须想不到,在中国有那么多“名师”能够在叫不出一个学生名字的状况下也能把“课做得神采飞扬”,他更不可能想到一些更厉害的“名师”竟能够在体育馆数千名观众面前在叫不出一个学生名字的状况下把“课做得神采飞扬”,也许,从某种好处上说,这正是中国教育胜过美国教育“难能可贵之处”。

假如教学课堂环境没有保障,首先就给教师组织课堂带来了艰难,信息的传输呈单向化而不是多样化,“生命化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而一味地强调教学质量,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师业绩的标准之一,也是对教师的不公,因为能把”课做得神采飞扬“的老师究竟是少数。以”生命化教育“为理念,就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既要强调教师的主观作用,又要营造良好的关注学生独立个体的空间,把“生命化教育”具体落实到教育过程中的每一细节和实处。

教育是慢的艺术。在教学上,教师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明,然后顺着这种正道,终成大器。教育是些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东西。功利的教学都是短暂的,不关注长远的,不关注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的。我们的教学钻研,也是慢的艺术,有所发明,有所专心,慢慢地去做。这个慢,就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过程,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慢,就是不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期盼,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浮燥与功利,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26

暑假偶然翻阅了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让我感受到了“生命化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在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耳熟能详的话有了更深的了解。

书中提到教师需要带着生命的热忱进入课堂,然后对孩子所有生命的行为经常给予肯定。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我们要脚踏实地,善于发现,做好观察记录,捕捉更多的瞬间。其次要广泛阅读,努力付诸实践,积累经验,构建自己的认识平台。

作为一线教师,我非常喜欢“慢教育”这个词。教育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急功近利与教育本义背道而驰。以“慢”的心态对待教育,慢慢欣赏学生成长。张文质老师在书中提到“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急切的盼望着出成效,成正果,能够‘立竿见影’,缺乏期待与从容”;“我们缺乏一种悠闲的心态,缺乏闲心”。不知从何时起,我也常常被一些日常教学工作弄得焦头烂额,没有花时间去思考,去关注学生的发展,做教育应该做的事情。

张文质老师在谈到生命教育的“关键词”时,提及了“等待、耐心、从容、宽容、期待、悠闲、优雅、细节”,这些都是我们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所要培养的姿态和心态。”慢教育”并不局限在课堂上,而应包含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从这样一个意义来讲,老师真的需要处处留心教育资源,关注教育对象,以一个等待的姿态倾情投入教育,时刻关注生命的成长。

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需要我们的教育才能成长,而不是说你今天说要把学生规矩成什么样子,学生明天就会是什么样子。他们不可能规规矩矩地按我们的想法去做,他们的思维还不成熟,在学习的道路上难免出这样那样的错误,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的。学生工作是一项反复的长期的工作,需要慢性的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要在实践中漫漫形成。老师工作要有长远的规划和目标。切忌急于求成,要抱着每一朵生命之树都会开花的心态,我们要温柔、耐心、更需要悠闲的等待。

从现在开始,我时刻要提醒自己,学着克制自己,慢慢适应学生的身心变化,因为教育就是慢的艺术。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27

最近,刚刚读完张文质写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感受很深。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在本书中,通过记录作者的一些讲演录,从而揭示教育应遵循的一些规律,以及现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读来发人深省。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文化的变革越缓慢越好,因为只有在这种缓慢的过程中,才有真正有意义的东西沉淀下来。”他提到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会取得成功的前提,是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数十年,才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经验。而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教育研究的课题往往研究不到一两年就结题了。教育教学往往都是急功近利的,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教育又怎会积累有价值的经验呢?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

“学生对教师的情感,首先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你是怎么注视孩子的,你眼中透出的是不是善意、慈祥、期待和肯定……”当我读到这里时,不仅感到惭愧。在日常的生活中,每当看到孩子们在课上不专心听讲时,自己往往就会用愤怒的目光看着孩子,直到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孩子们在课间大声吵闹时,有时也会大声斥责他们。在日常的一点一滴中,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自己也失去了很多。

“教育要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发展。”这句经常挂在我们口边的话,在现实生活中,要真正的实现是多么的不容易。作者提到一则报道:美国的盐湖城举办冬奥会时,一所学校举行活动,活动结束时中国使馆的官员致词:要把两个书包作为礼物,分别送给最优秀的男生和女生。可是,整个会场却显的寂静、冷清。原来,该学校从1960年创办以来,就没有评学过最优秀的男生女生,因为所有的孩子都是最优秀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才是真正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发展。在今天,我们的评价往往都是追求立竿见影的“一把尺子”的评价。要想实现多元化评价,就必须多几把尺子评价学生。

在书中,作者的很多语言都很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28

我是一名教师。近期,读了张文质的书《教育是慢的艺术》,感悟很多,随手记在了书页中。现抄录下来,共同行参考。

消极心态害死人。人一旦消极起来,看世界,世界是病态的;看世人,人心是叵测的;看自己,自己亦事事不如人,时时不如意。

人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教育的勇气的消弥,人之主观能动性的消失是无奈的,能继续拥有教育的理想的人是勇士。

有效教学之“效”是什么?是效用?是成人的效用,还是成长的效用,还是成才的效用?是效能?高效、长效还是低效?高效就一定好吗?农药杀虫高效,但有毒。养鸡场的肉鸡生长快,但有激素。

控制班级和关注个体一旦冲突,我们习惯于控制班级,这就是从整体出发,是顾大局。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多少名学生,面对同一篇文章,就会有多少种感悟和体验。标准答案是什么?是小偷,偷去了孩子的梦想,是猎手,折断了孩子腾飞的翅膀。

让老师去关注学生的生命和生活状态,让教大班额的老师去关注这些“教学”以外的东西是很困难的。试问一下能真正关心孩子的生命、生活的家长能有多少?很多家长关注的不也是“成才”而不是成长吗?

应该转变教育的观念的不仅仅是教师,应该是全民。教育改革要全民总动员。如果不,就把学校“教育”二字的概念之内涵缩小一下,不用把家长的教育责任,社会的教育责任都加在学校和教师身上。

知识和文化密切相关,但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现在的教师基本上都是有知识的,但不少人缺少文化。教给学生知识是教书匠,用文化去影响学生才是教育家。

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对“教育”二字都是一知半解的,只会“教”而不会育,不懂得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那么,那些文盲或半文盲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子的,就更可想而知了。

贫穷并不可怕,只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一定可以教育出好子女来。变富了是好事,但如果价值观念扭曲了,再想教育好子女就难了。

不过,这样的家长心目中的好子女也与我们正常人的不同,他心目中的好就是坏。

当老师的要清楚学生的学习该学些什么?学什么呢?学习生活的智慧、生存的技巧和生命的解码。当老师的还要清楚应该指导孩子怎样学?怎样学呢?要让学生乐学、善学、恒学。乐学者,学之有趣,善学者,学之有法,恒学者,学有毅力,学贵有恒也。

错误的教育观一旦在老师身上打下烙印,这个老师就可怕起来,因为他的一言一行都有错误,而他却不自知,还以为自己正确,他越努力,受害的孩子越多。孩子受的害越深。

教育的真实(现实)与教育的真谛(理想)严重脱节是目前一切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人必须生活在现实中。

整个社会都不按规矩办事,如果我们教育孩子按规矩办事,岂不害了孩子。任何教育都要实事求是,与现实相结合。

强调结果的教育是快的教育,强调过程的教育是慢的教育。快好,慢好,不言自明。

教育是上层建筑,经济史基础。经济的发展决定教育的发展。想让大山里的孩子同北京的孩子接受一样的'教育是不可能的。一个人的成长,起点是各自不同的家庭。

我上学的时候,很想多看书,可惜无论是家里还是学校里,我都找不到书。现在的社会随处都能找到书,却没有了嗜书如命的人。

我上小学时,有的同伴没有机会读小学,我上中学时,很多同伴又没有机会读中学,我和我们那一代人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今,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每个孩子都必须读九年书,但厌学的孩子却越来越多。

如今的教育有赶鸭子上架之嫌,鸭子不愿上架,硬赶着它们上,结果只能是鸭子辛苦,痛苦,赶鸭子的人亦辛苦,痛苦。

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哪里来?是个大课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教育上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因材施教需要在了解每一个具体的孩子后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付诸实施。如果一个班有40个孩子,这个老师就要根据40种不同情况制订40份方案并付诸实施。统一要求就不一样了,但统一要求扼杀了孩子的差异,不人道,甚至简单粗暴。对于懒惰的老师来讲,自然喜欢选择统一要求,中国人多,学校班额大,是同情,是教育的现实。

理想中的孩子应该是天真无邪的,生命力旺盛的,可型性很强的,有创造力的。现实中却不乏可恶,沾染恶习的孩子。

理想的教育中,教师应该是幸福的,个性化的,有理想、有朝气的,现实中,教师往往有太多的约束,继之而无聊,无奈。

教育的理想是不看成绩,只看学生是否得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现状是只看成绩,成绩之外的都是花架子,有,更好,没有,也无所谓。

珍惜自己的生命,是动物的本能,亦是人的本能。如果有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了,一定是他的心理出现问题了。

好教师对待孩子,应该如大自然对待万物,尽可能地为所有的不同的(孩子)生物提供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创造一切条件让它们按自己的方式生长。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29

最近,刚刚读完张文质写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感受很深。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在本书中,通过记录作者的一些讲演录,从而揭示教育应遵循的一些规律,以及现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读来发人深省。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文化的变革越缓慢越好,因为只有在这种缓慢的过程中,才有真正有意义的东西沉淀下来。”他提到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会取得成功的前提,是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数十年,才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经验。而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教育研究的课题往往研究不到一两年就结题了。教育教学往往都是急功近利的,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教育又怎会积累有价值的经验呢?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

“学生对教师的情感,首先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你是怎么注视孩子的,你眼中透出的是不是善意、慈祥、期待和肯定……”当我读到这里时,不仅感到惭愧。在日常的生活中,每当看到孩子们在课上不专心听讲时,自己往往就会用愤怒的目光看着孩子,直到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孩子们在课间大声吵闹时,有时也会大声斥责他们。在日常的一点一滴中,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自己也失去了很多。

“教育要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发展。”这句经常挂在我们口边的话,在现实生活中,要真正的实现是多么的不容易。作者提到一则报道:美国的盐湖城举办冬奥会时,一所学校举行活动,活动结束时中国使馆的官员致词:要把两个书包作为礼物,分别送给最优秀的男生和女生。可是,整个会场却显的寂静、冷清。原来,该学校从1960年创办以来,就没有评学过最优秀的男生女生,因为所有的孩子都是最优秀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才是真正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发展。

在今天,我们的评价往往都是追求立竿见影的“一把尺子”的评价。要想实现多元化评价,就必须多几把尺子评价学生。

在书中,作者的很多语言都很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30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 寒假读了张文质老师编辑写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这本书是张文质老师在多个场合的演讲集,语言浅显易懂,处处显示出张老师对教育的关注、关心与反思,他主张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教师塑造身边的小环境,解放孩子。回想从教十三年,我很有感触、深有体会。作为教师的我们,今天该怎样理解“教育是慢的艺术”呢?令我思考很多很多……

“慢”需要感悟。“有时候我们简直就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办法让他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我们经常无法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出恰当的判断,也无法洞悉一个成长中的儿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的保护和帮助他,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这样的文字,总是一次次惊醒我要学会等待,学生不需要的担心,而需要关心;学生错了,不需要责骂,而需要理解;学生不需要说教,而需要分享;学生不需要冷落,而需要疼爱。学生本身就是希望,我们尽管为学生着想,为教育的慢而崇拜。我坚信,我的眼里没有差生,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他神圣的理由,都有他存在的价值。比如面对一些问题儿童,爱因斯坦到十岁才可勉强说话,海伦凯勒两岁的时候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舟舟被认为是弱智少年,却是世界级的天才指挥家。

这学期,我新接了一个一年级的班,真的发现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不知道家住哪里的孩子,不能说话,眼睛不能聚焦的孩子,不能听见同伴说话,带上助听器才可勉强听见声音的孩子,但是,这又怎么样呢?谁能敢说,他们不会是下一个爱因斯坦,舟舟或者海伦凯勒?时间是证明学生成长最好的东西,不是靠老师的声嘶力竭的呐喊和批评甚至奚落讽刺,置之不理。这样的孩子一定会有独特的视角和自己的思想。老师生拉硬扯地教育管教,怕是会误事的,也不会有什么成效,“教育是慢的艺术,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千万不要在无意的伤害中偷走了孩子的梦想。

“慢”需要等待。教育的等待会让我们看到更多美好的东西,在课堂上即使我们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方法教授同样的知识,也不会使学生取得同样的成绩。那就让我们学会等待吧,用耐心静静地等待,用宽容温暖去等待,用汗水辛勤去等待。就像农民一样,春日里播种,把对秋天果实累累的向往融于浇水施肥、松土拔草、辛苦耕耘之中,尽管有许多果实的收获是要等到来年乃至他年的,但他们依然不恼怒,不气馁,继续默默耕耘,因为他们相信,每一粒种子都有发芽成长结果的那一天!作为教师,“等待”就是见证学生成长的过程,“等待”给了学生成长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等待”是对学生的信任,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关注和挖掘学生的潜力是至关重要的。面对每一个学生时,我们始终都要有这样的心理暗示:在他的成长中一定有很多潜能没有被挖掘出来,我们不要着急,慢慢等待,等待的过程也是孩子潜能释放的过程。真诚地赏识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期待并加以特别引导的话,那他们的潜能将会得到充分地挖掘。教育是慢的艺术,是等待的`艺术。对学生的教育永远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惟有耐心的等待,坚守,我们才能看到花开的美丽。

“慢”需要永恒的责任。张老师告诫我们:要加深对教育的理解,确立自己的生命价值与目标。本书中,他提到马克思·范梅兰对教师最好的描述:成为学生心目中能够替代父母角色的人。他还说:“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倾听、观察、记录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到教育,回到细致、持久的省悟之中”。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认为,教育往往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积淀一些有用的东西。在教学中,我们要去慢慢地感悟,教育是浸润和雕琢的境界,要保持“慢”,慢,代表是平静和平和;慢代表是细致和细腻;慢代表的耐心和耐性,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心情。

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

1、学会宽容,学会善待学生。我们的孩子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密码,带着独特的禀赋,带着不同家庭的影响来到学校,宽容、尊重差异,就是培植文化与人的多样性。

2、学会等待。因为每个人都会有智慧的觉醒,有一个精神力量增长的过程,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所以教师要有等待之心。

3、学会倾听。更多倾听孩子的心声。

4、学会欣赏,哪怕孩子只有点滴进步,我们也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

5、学会赞美。教师应大声说出对孩子的肯定和表扬。

6、学会参与。参与到学生生活中去,真正和学生在一起。

7、学会合作。任何课堂的成功都有赖于师生的对话、互动、合作,而合作能力的培养,只能在合作过程中实现。

8、学会表现。教师要有很好的“舞台感”和课堂表现能力。

9、学会反省。不仅思考教育方法、策略、技术,更要检讨在成全人的方式、价值取向上的对与错。

10、学会创造。通过成就学生的方式来成就自己。我们的成就感、满足感离不开课堂和学生。要成为有魅力、有感召力的人。成为引领孩子人生方向的人。

我非常喜欢“慢教育”这个词。教育并不是立杆见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与教育背道而驰。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学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成长的快乐,慢慢地陪着学生长成参天大树,何尝不是一种睿智,一种气度?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31

学习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尤其是他所研究的课题,生命化教育,颇有感触,并有所理解、认识和收获。

张文质老师在《生命的礼赞》一文中简述了什么是生命化教育,他认为生命化教育就是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它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达和理解,它必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我记得杜郎口中学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这都体现的是对于人性的关注和关爱,与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与“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理念是相切相关相融的,是一脉相承的。

张文质老师说:学校应当是幸福的乐园。生命化教育是学生的幸福,是教师的幸福;教师的幸福,是教育的幸福。但是,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得到有尊严的学习生活吗?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是幸福的吗?

按常理,学习优秀的学生在校生活应该是幸福的,其实,不尽其然。尖子生为了在学习上拔尖,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苦和心血。上课认真听课这是没说的,下课十分钟也不能浪费,午休时间,课间时间,放学后的时间,双休日,节假日,所有能利用的时间,几乎都不会让其白白流过,他们每天每日都是在学海中苦苦地挣扎着,并时时担心成绩掉下来,名次滑下来,学习负担重,精神压力大,整天都是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中。现在,学生没有几个能达到以学为乐、学中作乐的境地。学习好的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并不是幸福快乐的。

学习优异的学生在校生活不是幸福的,那些在学习上有障碍的学生,他们在校的生活更不会有幸福可言。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加之一些教师不端正的教育态度和生硬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导致一部分学生厌学、惧学,最终弃学辍学。这就形成了各班级中的学困生(过去叫做差生)、流失生。

生命化教育的理念是对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是要让每一个人都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的意识。可这些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中不可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排队、按名次进行分桌、按名次分配考场、张榜公布排名榜……这不都是我们做教师的经常性的所作所为吗?也就是在这些司空见惯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教育行为中,学生没有安全感,整天在提心吊胆中渡过,怕成绩下降,怕名次排下去。好学生怕,学习不好的学生更怕。哪次开家长会后不是阵阵电闪雷鸣?阵阵狂风暴雨呢?大批的学生在一次次考试失败的打击下,失去了幸福感、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渐地加入到了厌学的行列中,变成了学困生。

今年我市中考的考生有1931人,不及格的人次有5131人次(各科不及格人数相加得出),平均每学科不及格人数是733人,占37.96%。这不是一笔小数字吧?这还不算中途辍学的呢。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一张高分的卷子,但连最基础的知识都没掌握多少的学生,带着自卑,带着耻辱走向社会又能做什么呢?

这些学生的问题,有社会的原因,有家庭的原因,有家长的原因,有学生本身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教师的原因。

生命化教育就是对每个孩子的一份真爱、一份关注、一份尊重、一份赏识、一份等待、一份宽容,它努力培植的是对生命的敏感,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肯定所有生命的意义。这“所有”,就应包括优秀生,也应包括学困生。

而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在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行为能力的培养。学校关心的是升学率、优秀率、平均分;老师关心的是考上重点高中的有几个,能升学的有几个,课堂上眼中只有学习好的学生;家长关心的是考了多少分,能不能成为学习的尖子生,能不能考上重点高中,能不能考上好大学。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封锁严密的加工厂,学生是训练有素的整天等待接受知识的容器。是我们关注的目光不对,是我们关注的支点放错了。我们有真爱,但我们爱的方式不对;我们有关注,但关注的对象不对;我们有赏识,给的却是极少部分的优秀生;我们还缺少尊重,师道尊严几千年,不可能一下子改变;我们还缺少等待,总是急不可迫的恨铁不成钢;我们还缺少宽容,总认为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

我们要做到对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必须从珍爱生命做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要引导学生对更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让老师幸福地教学,让学生幸福地学习,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32

暑假期间有幸拜读了张文质的《教育是慢的艺术》。细细品读,“慢教育”所蕴含的教育哲理,如同一股清泉沁入心扉,让人弥久难忘。

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的是耐心与等待。时下的教育太过功利,有时甚至无视孩子的年龄特征:三岁要背《唐诗三百首》,四岁要学外语,五岁要弹钢琴,未满六周岁要读一年级……在学校里,很多教师的课堂像做工程一样赶抢进度、赶时间,追求所谓的高效率、快节奏、大梯度……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约而同地陷入了一个令人恐惧的教育误区——“快教育”。实际上,对待孩子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更不能越俎代庖——教育的成功从等待开始。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她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她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这是一种何等美丽的教育场景,这是一种何等美妙的教育艺术。

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学会从容与宽容。对于学生的一次次小错误,根本没必要放在心上,更无需揪出来大做文章(但我不是说对于犯小错的同学不管理,不教育,而是教育不能放,管理不能放),因为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因此当你看到这一点,就能从容的看待这一个问题时,在教育学生时,就会多一点耐心,少一些生气。面对孩子的不良习惯、面对孩子的犯错,更需要我们老师以一颗宽容的心,引导他,鼓励他,只有处处为孩子着想,方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才是为孩子的终身发展着想。

正如张文质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所说的:“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让我们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快乐,慢慢地等待孩子长大。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33

对于”教育是什么“这个问题真的没有好好地思考过。自己当教师的生活真的就那么平淡无奇,每天工作的痕迹就像沙滩上的沙子一样,被海水冲洗过后马上就会归与平静。

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之后让我对自己的工作开始了慢慢地审视。他说教育是”艺术“,教育是”慢“的艺术。说实话,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是艺术。难不成是因为在”慢“字上出了问题?

昨晚看电视剧,里边一位教师长者收到了他几十年的一位学生的信和两张戏剧票,信上邀请老师去观看自己的第一次演出,因为老师是他心里所尊敬的人。虽然离开老师多年,但心里一直有老师的陪伴。

这对年长的老师说了这么一句话:”能成为孩子们优秀的向导,没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的事了。“我想这位老师的心里的滋味应该不是一个甜字所能形容的吧。看着听着我的心里也洋溢着幸福的滋味,因为我也是一位教师。

然而,我能成为孩子们优秀的向导吗?并且是当我老了,我的学生长大了的时候,他们会认为老师是他这一生中优秀的向导吗?这个结果我得等到我老了才能分晓。然而,这个过程却需要我此时此刻就开始。

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所说的,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缓慢所以很难立竿见影。然而我脑中却装着必须要立竿见影的命令。来想想我今天的教育。

班里总有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的孩子。我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呢?我是很负责地给他们课外进行再次辅导。但是扪心自问,我的出发点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自己班的平均成绩能提高一点。估计这样的辅导也就成了纯粹的功课辅导。只要他会做这样的题目就行了。其实这样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了。

但如果仔细地想想看,当讲了一遍又一遍的时候,我没有生气?没有焦灼?是的,我生气,甚至愤怒。也有老师说:”我宁可教100个好学生也不想教一个教几十遍都不会的学生。“当然这是没办法时的调侃。孩子之间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速度有差异,一个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差异。

他在低年级的时候掌握不了这个知识,而我们老师却那么着急。强迫着小孩一定要弄懂,家长老师不惜用灌输的办法也要他记住。家长说:”看你什么脑子,这点也记不住。考试题目一样的都不会填。

“老师说:”就是这么做,等到考试像这样的题目还是这样做,懂了没?“小孩累啊,我们累不累啊?就为了一道等过段时间孩子自然就会的题目。那如果放弃这道题目怎么样?那就是家长要抱怨:”才考这么点分数。“老师要抱怨:”你这道题目做对了,班级的优秀率就高一些了。“原来我们都掉进分眼里去啦!人家可能是大器晚成的孩子哦!

书中也有一行小字提醒了我。”教育需要的是持久的关注,耐心的等待,需要的是潜滋暗长与潜移默化,‘立竿见影’往往是有害的,甚至是反教育的。“

”教育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它到底会对学生一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它成全的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把眼光放得这么远了,才能对今天的教育行为有所思考。

我是任教小学语文的老师,于是我的眼光对文字有所偏向。若干年以后,我想我所教的知识对孩子们来说真是不足挂齿了。然而我的小学语文有没有在他童年的时候给他沉淀下什么了吗?

当我年老的时候,如果我也能说上这么一句”能成为孩子们优秀的向导,没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的事了。“那我想,即使我一生的工作再怎么默默无闻也是值得尊敬自己的了。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34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寒假读了张文质老师编辑写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这本书是张文质老师在多个场合的演讲集,语言浅显易懂,处处显示出张老师对教育的关注、关心与反思,他主张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教师塑造身边的小环境,解放孩子。回想从教十三年,我很有感触、深有体会。作为教师的我们,今天该怎样理解“教育是慢的艺术”呢?令我思考很多很多……

“慢”需要感悟。“有时候我们简直就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办法让他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我们经常无法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出恰当的判断,也无法洞悉一个成长中的儿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的保护和帮助他,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这样的文字,总是一次次惊醒我要学会等待,学生不需要的担心,而需要关心;学生错了,不需要责骂,而需要理解;学生不需要说教,而需要分享;学生不需要冷落,而需要疼爱。学生本身就是希望,我们尽管为学生着想,为教育的慢而崇拜。我坚信,我的眼里没有差生,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他神圣的理由,都有他存在的价值。比如面对一些问题儿童,爱因斯坦到十岁才可勉强说话,海伦凯勒两岁的时候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舟舟被认为是弱智少年,却是世界级的天才指挥家。

这学期,我新接了一个一年级的班,真的发现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不知道家住哪里的孩子,不能说话,眼睛不能聚焦的孩子,不能听见同伴说话,带上助听器才可勉强听见声音的孩子,但是,这又怎么样呢?谁能敢说,他们不会是下一个爱因斯坦,舟舟或者海伦凯勒?时间是证明学生成长最好的东西,不是靠老师的声嘶力竭的呐喊和批评甚至奚落讽刺,置之不理。这样的孩子一定会有独特的视角和自己的思想。老师生拉硬扯地教育管教,怕是会误事的,也不会有什么成效,“教育是慢的艺术,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千万不要在无意的伤害中偷走了孩子的梦想。

“慢”需要等待。教育的等待会让我们看到更多美好的东西,在课堂上即使我们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方法教授同样的知识,也不会使学生取得同样的成绩。那就让我们学会等待吧,用耐心静静地等待,用宽容温暖去等待,用汗水辛勤去等待。就像农民一样,春日里播种,把对秋天果实累累的向往融于浇水施肥、松土拔草、辛苦耕耘之中,尽管有许多果实的收获是要等到来年乃至他年的,但他们依然不恼怒,不气馁,继续默默耕耘,因为他们相信,每一粒种子都有发芽成长结果的那一天!作为教师,“等待”就是见证学生成长的过程,“等待”给了学生成长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等待”是对学生的信任,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关注和挖掘学生的潜力是至关重要的。面对每一个学生时,我们始终都要有这样的心理暗示:在他的成长中一定有很多潜能没有被挖掘出来,我们不要着急,慢慢等待,等待的过程也是孩子潜能释放的过程。真诚地赏识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期待并加以特别引导的话,那他们的潜能将会得到充分地挖掘。教育是慢的艺术,是等待的艺术。对学生的教育永远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惟有耐心的等待,坚守,我们才能看到花开的美丽。

“慢”需要永恒的责任。张老师告诫我们:要加深对教育的理解,确立自己的`生命价值与目标。本书中,他提到马克思·范梅兰对教师最好的描述:成为学生心目中能够替代父母角色的人。他还说:“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倾听、观察、记录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到教育,回到细致、持久的省悟之中”。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认为,教育往往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积淀一些有用的东西。在教学中,我们要去慢慢地感悟,教育是浸润和雕琢的境界,要保持“慢”,慢,代表是平静和平和;慢代表是细致和细腻;慢代表的耐心和耐性,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心情。

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

1、学会宽容,学会善待学生。我们的孩子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密码,带着独特的禀赋,带着不同家庭的影响来到学校,宽容、尊重差异,就是培植文化与人的多样性。

2、学会等待。因为每个人都会有智慧的觉醒,有一个精神力量增长的过程,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所以教师要有等待之心。

3、学会倾听。更多倾听孩子的心声。

4、学会欣赏,哪怕孩子只有点滴进步,我们也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

5、学会赞美。教师应大声说出对孩子的肯定和表扬。

6、学会参与。参与到学生生活中去,真正和学生在一起。

7、学会合作。任何课堂的成功都有赖于师生的对话、互动、合作,而合作能力的培养,只能在合作过程中实现。

8、学会表现。教师要有很好的“舞台感”和课堂表现能力。

9、学会反省。不仅思考教育方法、策略、技术,更要检讨在成全人的方式、价值取向上的对与错。

10、学会创造。通过成就学生的方式来成就自己。我们的成就感、满足感离不开课堂和学生。要成为有魅力、有感召力的人。成为引领孩子人生方向的人。

我非常喜欢“慢教育”这个词。教育并不是立杆见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与教育背道而驰。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学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成长的快乐,慢慢地陪着学生长成参天大树,何尝不是一种睿智,一种气度?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35

《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本书,是我的一位教师前辈向我推荐的。20xx年5月份第一次读,读着张文质的文字,满满的都是真实。他一直在讲教育的真相,一直在强调生命化的教育,读得我心里很痛的那种感觉!

和另一位教师前辈交流,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怎么会有心痛的.感觉?她说,痛苦,就不要读了!于是,就把它搁置那里了。为了完成此文,又拿起了这本书。一年多的沉淀,心境完全不一样了,没有了曾经的痛彻心扉。

当教师失去了她该有的阳光下最光辉的师道尊严的时候,我们只能向自己寻找答案,一切从自己的内心去探求。也许,就是那种笑着哭的感觉吧。就是那种流着泪去追寻梦想——砥砺前行、静待花开、用生命去绽放教育的绚烂焰火!

在《直面教育与生命的悲情》一文中,我读到“德国教育家洪堡在一百多年前做了两件有深刻影响的事,一个就是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工资,结果使得优秀的人才大量涌向学校;一个是实行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免费教育。德国,哪怕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最有创造力的国家之一。这跟洪堡教育改革的理念所开启的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心里是振奋的!真的羡慕德国的教师从业者,不是艳羡他们高额的工资,而是眼气高额工资所带来的当教师的师道尊严!

我们当教师的有尊严吗?

有些家长一提起老师,就咋咋咋地评论。就是社会上,也总是贬低教师。我真不知道教师都犯了怎样的道德失误?世人为什么要用超于常人的道德标准绑架教师?

教师,是神?还是个人?

当孩子在学校擦伤,家长跑到学校嗷嗷叫:孩子交给你,就给我看成这!当老师和他讲道理时候,他说:滚一边儿去!甚至是想要向老师大打出手!

当教师的是否要问,教师的师道尊严,哪里去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泥泞中,用那遥不可及的梦想支持着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