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生物听课心得体会(精选2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11月1-4日,我有幸参加山东省初中生物教学能手评选观摩活动,这让我很自然的想起了去年差不多同一时间的山东省初中生物优质课,上一次的指导、促进、监督与激励依然在自己的头脑中,而这一次无疑又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冲击,20xx年山东省初中生物教学能手听课心得与体会-张立盈。感谢王老师的积极组织以及学校的支持为我的成长提供如此好的学习机会。
这次讲课的内容是
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解释人的性别决定,23位老师代表了山东各个地区的最高水平,他们各具特色、独具匠心,为前来观摩学习的老师展现了别样风采,令前来与会的教师为之喝彩。而我通过本次学习也感受颇多:
一、教师过硬的基本功
每位老师能够在如此场面宠辱不惊,关键就是基本功扎实。简练而到位的语言,清晰的嗓音,语气语调富有亲和力、带有鼓励性,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并且多元化,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当然教学基本功不仅包括教师的语言、板书等,更应包括对教材的把握、挖掘分析、重新组织、策略的合理运用的能力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等。而这些教师无不做的恰如其分。单就讲好普通话给课堂增色这一点又有了切身的体验,这也给我讲好普通话,摆脱“济普”带来了压力和动力。
二、注重创设情境巧妙导入新课
高效巧妙的导入新课,成为了各位选手吸引学生与听课教师的一把利器。像烟台的.王爱娟老师在讲《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就巧妙的以父亲的耕作日记的形式来呈现生产生活中出现的与呼吸作用相关的现象或行为,并且能够贯穿始终。还有十三中的李美玲老师就以自己一家人的照片导入,由外貌的遗传自然联系到性别的遗传,进而引入到新课的讲解。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有趣的导入就可以很快将学生拉回课堂。
三、准确地把握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对教材进行了科学的整理和运用
在这一方面很多老师都根据讲解的需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以更好的达成学习目标。如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的讲解中,有的老师将三个演示实验的顺序微作调整。还有很多老师为了讲解植物的其他器官也可以发生呼吸作用,又将教材进行了拓展,准备了充分的实验材料演示给学生,如叶片、花、果实等,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演示实验就可以说明教材中一个很抽象的概念。
四、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每位老师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采用自主探究性实验、边教边实验、学生参与的演示实验和观察演示实验等不同的实验方法,共同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学习之中。对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之后,逐步对现象进行分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实验的处理,能分组的不演示,能演示的不能由课件中的视频代替,尽可能的增加实验的直观性、可操作性。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中,许多老师还精心设计了实验装置,把实验验中常用的广口瓶、漏斗等换成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料瓶、洗手液瓶、注射液瓶、注射器、保温杯等,将其改装成实验器材,给学生亲切感,给与会的老师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实验材料也由一种拓展成了几种。在《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一节中,许多老师也突发奇想,用橡皮泥、卡片等来让学生演示出性染色体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的过程,见到如此熟悉的器材,自然积极表现,并且都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对于教材给定的实验方案不是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明了了实验原理之后自行设计实验,教师给以简单的指导。只有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过程和结论,才是学生真正理解的,学生才会设计实验,才会明白研究方法,才会去应用。
五、目标的达成清晰自然
越是一节好课,越是上的朴实不做作,越是让人觉得这不是教师的舞台,而是孩子的天下。而教师恰恰起到了这个伟大的“幕后”作用。23节省教学能手课听完,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很朴实,很自然。但是细细品味,每一环节之间过渡自然,衔接自如,通过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过渡到下一环节。虽然有实验,会出现不是预期的实验结果,而教师恰可以利用这种不同更好的诠释知识让课堂显得更加真实,也凸显了教师教育智慧。另外知识目标仅仅是三维目标之一,在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以及讨论交流的的过程中也很好的达到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真的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六、团队合作,发挥集体智慧
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无论干什么都需要集体的力量。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不断进步,同时在交流中还可能迸出创新的火花,让教学思路更加清晰。
参评老师的的优点和亮点还有很多,这些让我在受益的同时也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现谈谈自己的感触。
1.一堂好课应该顺畅、自然,每个环节的链接都要过渡自然,这是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的细节,而细节决定成败。
2.教师的基本功要过硬,无论是普通话、板书还是形态、表情、课堂评价等都要在平时扎实练习,好的板书清新美观,流利的普通话使学生感觉轻松愉悦,丰富的表情使课堂靓丽活泼。
3.课堂提问要讲究技巧。提出的问题不应该过于简单或过难,要有一定的思维力度,让学生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回答出来。引导学生思考时提出的问题要适当,逐步深入,确实遇到较难的问题了,则需要我们及时的点拨。即“引导是关键,点拨是辅助”。
4.平时要多学习多研究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与能力。多听多看才能发现不足,多研究才能弥补。
以上是我对本次听课一点粗浅的认识,总之每一位老师都有我要学习的地方。通过一次次学习也更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将学到的尝试运用的教学中,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2
不久前,我有幸观摩了周老师的教学视频,看了这有声有色的课堂教学,我受益匪浅。
1、巧妙的情景导入
唤起学习兴趣,诱发认知兴趣额智力积极性,对于教学过程中发展知识、技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抱有强烈的兴趣与动机,主动积极地思考与活动,是诱导学生走向教学的前提;也是学生生动地、活泼地、创造性地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很多人都知道情景导入的重要性,但是却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人却忽视了这一点,或者有情境导入却设计得不够巧妙,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从周老师的课堂中,我看到了巧妙的情景导入所带来的效果。同学们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当然,我这里要强调的是“巧妙”二字。周老师仅仅用了几幅图,几句成语,就完完全全地把学生们带入了课堂。可想而知,把情景导入设计巧妙,不在于使用了多么高级的教学设备,也不在于插入了多么精彩的视频,更不在于多么复杂的导入过程。而在于导入的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设计的.情境导入用了视频,相比之下,还是周老师的情景导入比较巧妙。她让学生用四字概括,话题从“花”到“鸟”,我设计中所用的视频则单调了些。
2、生物教学注重学生的探究精神
近几年来,各个学科的教师们都提倡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而生物是一门探究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名生物老师尤其要注重这点。周老师的教学过程对于这一点体现得很到位。例如,她先让学生对图片进行排序再提出概念;又如,她先让学生解剖鸡卵,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探究性学习,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效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探究性能力。我的教学设计对此方面也有所涉及,体现在情境导入的三个问题,但是周老师却可以把这种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教学过程要有 “节奏感”
节奏原本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而教学做为人类特殊活动领域,也具有本身特有的节奏。概括的说课堂教学节奏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规律性和重复性的教学变化形式。节奏不同教学效果不同。课堂教学的节奏感包括教师教学的节奏感和学生思路的节奏感。首先,教师是课堂教学节奏感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概念的形成、知识转换、知识的巩固等细节对学生能否通过教师富有节奏感的引导,形成自己特有的节奏感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培养思维的节奏感。周老师在讲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之后,通过板书归纳和总结了这一知识点,同时通过一个“杜鹃孵卵”的有趣故事过渡到了下一个知识点。至于课堂教学的节奏感,我觉得在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中还很欠缺,在讲课过程中知识的转换和过渡不自然。以至于整个教学过程显得不流畅。这样会对教学带来一定的缺陷,例如:学生不但没有培养出节奏,很可能在知识的转换过程中思维造成混乱,造成课堂中的学习效率低。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要注重这一点。
4、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活化”
有人曾经指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课本内容,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可见,知识活化关系到教学的成败。首先,知识只有活化才能转化为学科能力。众所周知,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必须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具有价值。那么怎么把知识变为能力,知识活化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其次,知识只有活化才能实现教学的功能和价值。周老师在课程的最后,列出一些诗歌让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生物知识来解释诗歌中的动物行为。一般的教师会用练习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周老师这一方法比较新颖,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让学生结合中其它学科的知识来活化生物学科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生物,知识处处不离生物”。
5、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培养
教与学是一种师生双方通过各种媒介进行传授与认识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师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升华感情,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培养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要结合课堂知识,引导学生的感情进行升华。缺少这一过程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也是意义有所缺少的教学。我在备课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在这一课堂中,可以增加一个内容,在课堂的最后引导学生爱护鸟类,爱护大自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其实是个复杂的活动。它里面含有太多的学问,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慢慢去探究,因此,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们应当虚心学习,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提升自己。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3
通过三月十三号的到松山中学学习新的课程模式的活动,感觉收获非常大,感受也特别深刻。现将生物课堂教学和小组互动的学习方式的思考与收获共享如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用种种方式将学生置于新的环境中,激起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新的认知需求,使学生明确了新的教学内容对自己的认知需求到底是什么。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引出了新知识,有助于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任务,使教学有的放矢。
通过学习我觉得在课堂中应注意以下要求:
一、导入要有趣。
导入应引人入胜,有艺术魅力,切忌刻板乏味。为此,教师的语言要风趣活泼,态度要热情开朗,引入方式要新颖多样,引入手段要形象直观。
二、导入要切题。
导入应从教学一堂课的开头会影响整堂课的质量,一个好的教学导入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浓烈的探究学习环境,从而迅速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启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更爱同时,活跃的课堂气氛也可以激发教师上课的激情。反之,如果导入环节出了问题,学生将很难进入学习状态,更调不动他们想说、想参与课堂的欲望。
三、导入要引思。
导入不仅要为学习内容定向,还要为学生的思维定向,使学生一开始就形成教学需要的状态,切忌平淡带过或机械灌输。为此,导入要注重创设问题情景,以疑促思;要善于以旧拓新,促进迁移;要让学生参与活动,发现矛盾,积极思维。
四、导入要简洁。
导入应简洁明快、内容恰当,迅速将学生引入学习状态,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一般导入过程控制在5分钟之内。
在课堂导学和引领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首先要让学生做出应答反应。因此,教师在提问前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提问前可适当保持一定时间的沉默,来唤起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通过手势、音气、音调的变化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是学生的心理因素和教学气氛对学生回答老师所提问题的态度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创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老师应采取与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进行提问,而不是用强制回答的命令语气和态度来进行提问。
三是如果教师自问自答的目的不是为了承前启后或是作为引言来导入新的授课内容的话,教师最好不要自问自答。若代替学生回答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
四是提问后教师要保持沉默,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一些教师从心理上害怕课堂的沉默,往往容易用自己的回答来打破这种沉默,这样做使学生没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又怎样来回答问题呢?
五是有意识地指名让学生对提问进行回答。这种定向的回答必须是建立在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而并非随意指定任何学生。
六是一般在提出问题后不要重复自己的.问题。因为在重复问题时,往往在用语上会发生微小的变化,导致与开始所提的问题的意思不能保持完全一致,容易使学生的思考中断或引起思维混乱。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堂小组活动的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利用插图,多媒体,生活中的实例,通过问答、讨论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生物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章节均配有与学习资料密切联系的插图,通过对此图的描述、问答和教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利用插图,多媒体,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能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并使其产生探究以了解知识的愿望,为以下教学铺平了道路。
二是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充分掌握学生的好表演、欲成功、易满足等特点,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小组的共同进步联系起来,以点带面,面面相关,这种形式的评价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表现欲。
三是充分发挥优等生的能力。充分利用青少年的好胜、荣誉感强的特点,课堂上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预习,再导入对新知识的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4
20XX年11月1-4日,我有幸参加山东省初中生物教学能手评选观摩活动,这让我很自然的想起了去年差不多同一时间的山东省初中生物优质课,上一次的指导、促进、监督与激励依然在自己的头脑中,而这一次无疑又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冲击,20XX年山东省初中生物教学能手听课心得与体会-张立盈。感谢王老师的积极组织以及学校的支持为我的成长提供如此好的学习机会。
这次讲课的内容是
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解释人的性别决定,23位老师代表了山东各个地区的最高水平,他们各具特色、独具匠心,为前来观摩学习的老师展现了别样风采,令前来与会的教师为之喝彩。而我通过本次学习也感受颇多:
一、教师过硬的基本功
每位老师能够在如此场面宠辱不惊,关键就是基本功扎实。简练而到位的语言,清晰的嗓音,语气语调富有亲和力、带有鼓励性,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并且多元化,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当然教学基本功不仅包括教师的语言、板书等,更应包括对教材的把握、挖掘分析、重新组织、策略的合理运用的能力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等。而这些教师无不做的恰如其分。单就讲好普通话给课堂增色这一点又有了切身的体验,这也给我讲好普通话,摆脱“济普”带来了压力和动力。
二、注重创设情境巧妙导入新课
高效巧妙的导入新课,成为了各位选手吸引学生与听课教师的一把利器。像烟台的王爱娟老师在讲《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就巧妙的以父亲的耕作日记的形式来呈现生产生活中出现的与呼吸作用相关的现象或行为,并且能够贯穿始终。还有十三中的李美玲老师就以自己一家人的照片导入,由外貌的遗传自然联系到性别的遗传,进而引入到新课的讲解。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有趣的导入就可以很快将学生拉回课堂。
三、准确地把握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对教材进行了科学的整理和运用
在这一方面很多老师都根据讲解的需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以更好的达成学习目标。如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的讲解中,有的老师将三个演示实验的顺序微作调整。还有很多老师为了讲解植物的其他器官也可以发生呼吸作用,又将教材进行了拓展,准备了充分的实验材料演示给学生,如叶片、花、果实等,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演示实验就可以说明教材中一个很抽象的概念。
四、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每位老师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采用自主探究性实验、边教边实验、学生参与的演示实验和观察演示实验等不同的实验方法,共同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学习之中。对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之后,逐步对现象进行分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实验的处理,能分组的不演示,能演示的不能由课件中的视频代替,尽可能的增加实验的直观性、可操作性。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中,许多老师还精心设计了实验装置,把实验验中常用的广口瓶、漏斗等换成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料瓶、洗手液瓶、注射液瓶、注射器、保温杯等,将其改装成实验器材,给学生亲切感,给与会的老师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实验材料也由一种拓展成了几种。在《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一节中,许多老师也突发奇想,用橡皮泥、卡片等来让学生演示出性染色体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的过程,见到如此熟悉的器材,自然积极表现,并且都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对于教材给定的实验方案不是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明了了实验原理之后自行设计实验,教师给以简单的指导。只有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过程和结论,才是学生真正理解的,学生才会设计实验,才会明白研究方法,才会去应用。
五、目标的达成清晰自然
越是一节好课,越是上的朴实不做作,越是让人觉得这不是教师的舞台,而是孩子的天下。而教师恰恰起到了这个伟大的“幕后”作用。23节省教学能手课听完,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很朴实,很自然。但是细细品味,每一环节之间过渡自然,衔接自如,通过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过渡到下一环节。虽然有实验,会出现不是预期的实验结果,而教师恰可以利用这种不同更好的诠释知识让课堂显得更加真实,也凸显了教师教育智慧。另外知识目标仅仅是三维目标之一,在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以及讨论交流的的过程中也很好的达到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真的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六、团队合作,发挥集体智慧
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无论干什么都需要集体的力量。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不断进步,同时在交流中还可能迸出创新的火花,让教学思路更加清晰。
参评老师的的优点和亮点还有很多,这些让我在受益的同时也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现谈谈自己的感触。
1、一堂好课应该顺畅、自然,每个环节的链接都要过渡自然,这是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的细节,而细节决定成败。
2、教师的基本功要过硬,无论是普通话、板书还是形态、表情、课堂评价等都要在平时扎实练习,好的板书清新美观,流利的普通话使学生感觉轻松愉悦,丰富的表情使课堂靓丽活泼。
3、课堂提问要讲究技巧。提出的问题不应该过于简单或过难,要有一定的思维力度,让学生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回答出来。引导学生思考时提出的问题要适当,逐步深入,确实遇到较难的问题了,则需要我们及时的点拨。即“引导是关键,点拨是辅助”。
4、平时要多学习多研究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与能力。多听多看才能发现不足,多研究才能弥补。
以上是我对本次听课一点粗浅的认识,总之每一位老师都有我要学习的地方。通过一次次学习也更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将学到的尝试运用的教学中,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5
20XX年11月1-4日,我有幸参加山东省初中生物教学能手评选观摩活动,这让我很自然的想起了去年差不多同一时间的山东省初中生物优质课,上一次的指导、促进、监督与激励依然在自己的头脑中,而这一次无疑又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感谢王老师的积极组织以及学校的支持为我的成长提供如此好的学习机会。
这次讲课的内容是:
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解释人的性别决定,23位老师代表了山东各个地区的最高水平,他们各具特色、独具匠心,为前来观摩学习的老师展现了别样风采,令前来与会的教师为之喝彩。而我通过本次学习也感受颇多:
一、教师过硬的基本功
每位老师能够在如此场面宠辱不惊,关键就是基本功扎实。简练而到位的语言,清晰的嗓音,语气语调富有亲和力、带有鼓励性,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并且多元化,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当然教学基本功不仅包括教师的语言、板书等,更应包括对教材的把握、挖掘分析、重新组织、策略的合理运用的能力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等。而这些教师无不做的恰如其分。单就讲好普通话给课堂增色这一点又有了切身的体验,这也给我讲好普通话,摆脱“济普”带来了压力和动力。
二、注重创设情境巧妙导入新课
高效巧妙的导入新课,成为了各位选手吸引学生与听课教师的一把利器。像烟台的王爱娟老师在讲《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就巧妙的'以父亲的耕作日记的形式来呈现生产生活中出现的与呼吸作用相关的现象或行为,并且能够贯穿始终。还有十三中的李美玲老师就以自己一家人的照片导入,由外貌的遗传自然联系到性别的遗传,进而引入到新课的讲解。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有趣的导入就可以很快将学生拉回课堂。
三、准确地把握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对教材进行了科学的整理和运用
在这一方面很多老师都根据讲解的需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以更好的达成学习目标。如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的讲解中,有的老师将三个演示实验的顺序微作调整。还有很多老师为了讲解植物的其他器官也可以发生呼吸作用,又将教材进行了拓展,准备了充分的实验材料演示给学生,如叶片、花、果实等,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演示实验就可以说明教材中一个很抽象的概念。
四、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每位老师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采用自主探究性实验、边教边实验、学生参与的演示实验和观察演示实验等不同的实验方法,共同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学习之中。对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之后,逐步对现象进行分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实验的处理,能分组的不演示,能演示的不能由课件中的视频代替,尽可能的增加实验的直观性、可操作性。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中,许多老师还精心设计了实验装置,把实验验中常用的广口瓶、漏斗等换成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料瓶、洗手液瓶、注射液瓶、注射器、保温杯等,将其改装成实验器材,给学生亲切感,给与会的老师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实验材料也由一种拓展成了几种。在《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一节中,许多老师也突发奇想,用橡皮泥、卡片等来让学生演示出性染色体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的过程,见到如此熟悉的器材,自然积极表现,并且都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对于教材给定的实验方案不是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明了了实验原理之后自行设计实验,教师给以简单的指导。只有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过程和结论,才是学生真正理解的,学生才会设计实验,才会明白研究方法,才会去应用。
五、目标的达成清晰自然
越是一节好课,越是上的朴实不做作,越是让人觉得这不是教师的舞台,而是孩子的天下。而教师恰恰起到了这个伟大的“幕后”作用。23节省教学能手课听完,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很朴实,很自然。但是细细品味,每一环节之间过渡自然,衔接自如,通过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过渡到下一环节。虽然有实验,会出现不是预期的实验结果,而教师恰可以利用这种不同更好的诠释知识让课堂显得更加真实,也凸显了教师教育智慧。另外知识目标仅仅是三维目标之一,在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以及讨论交流的的过程中也很好的达到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真的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六、团队合作,发挥集体智慧
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无论干什么都需要集体的力量。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不断进步,同时在交流中还可能迸出创新的火花,让教学思路更加清晰。
参评老师的的优点和亮点还有很多,这些让我在受益的同时也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现谈谈自己的感触。
1.一堂好课应该顺畅、自然,每个环节的链接都要过渡自然,这是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的细节,而细节决定成败。
2.教师的基本功要过硬,无论是普通话、板书还是形态、表情、课堂评价等都要在平时扎实练习,好的板书清新美观,流利的普通话使学生感觉轻松愉悦,丰富的表情使课堂靓丽活泼。
3.课堂提问要讲究技巧。提出的问题不应该过于简单或过难,要有一定的思维力度,让学生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回答出来。引导学生思考时提出的问题要适当,逐步深入,确实遇到较难的问题了,则需要我们及时的点拨。即“引导是关键,点拨是辅助”。
4.平时要多学习多研究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与能力。多听多看才能发现不足,多研究才能弥补。
以上是我对本次听课一点粗浅的认识,总之每一位老师都有我要学习的地方。通过一次次学习也更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将学到的尝试运用的教学中,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6
按照学校课程的安排,2月28日下午,我们10级生物科学A班在胡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教育见习课,顺利观摩了来自广州市越秀区应元中学周老师讲解的初二生物——《鸟的生殖与发育》。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是在课堂教学,特别是针对生物实验的创新课堂教学方面,我领悟很多,对教学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周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课堂虽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亮点,让人受益匪浅。
一、课堂的导入(5分钟)
在上课的前几分钟,周老师她先安排了同学们欣赏几张春暖花开、百鸟高飞的资料
图片,这样通过事物的演示、直观的教具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和表象,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首先就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进而再巧妙地引出新课的题目——鸟的生殖与发育。一般而言,教师在引出新课内容都习惯用直奔主题式的导入,这种开门见山的开场白容易让人感到厌倦和疲惫,还有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而周老师的这种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优点:
1、资料的选择目的性强,与教学无关的没有加上去,紧扣课堂教学中心,,体现了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
2、图片给学生展示了春天充满活力的画面,带来了新鲜感、趣味性,有助于同学们产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正确动机;
3、再者,老师的导语既不哗众取宠、繁冗累赘,又不喧宾夺主,很自然地转入正题。
4、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周老师选用了一些符合初二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爱好特征的资料作为导入素材,富有启发性。
教学不是单纯的教授过程,也不是单纯的学习的过程,而是教师的教授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后动的统一。但是二者的统一并不等于二者的简单相加,只有当学生成为自我活动的主体时,真正的学习过程才能形成,从而才能有知识的获取和有效的吸收。所以,教师在教堂中充当的角色之一就是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氛围的驱动者。在视频当中,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周老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周老师又是如何做到给予学生一个充分发挥的舞台同时又不磨灭自己在这个舞台中必不可少的地位?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周老师的教学亮点:
二、新知识教学环节的设计
(1)资料的排序(3分钟)周老师从生活经验和实际案例入手,给同学们提供丰富的资料图片:孔雀开屏、丹顶鹤跳舞、织布鸟筑巢、雌雄鸟交合、鸟在孵卵,母鸟喂雏鸟。然后要求同学们组成小队,各小组根据图片讨论分析鸟的生殖与发育过程和行为特征,得出正确的排序。
(2)学生得出结论,老师做出分析和改正(10分钟)老师指引学生分析各个图片中隐含的各种生物信息和生物行为,循序渐进,由深到浅,由简到繁,得出结果。在这个步骤中,老师鼓励性地纠正学生的错误结论。
(3)穿插杜鹃的生活习性(2分钟)在课中插入一些新鲜的内容,缓冲了学生绷紧的精神,课堂气氛轻松起来,让学生疲累的头脑变得清晰,更好地吸收新内容。
(4)接着,鸡卵的观察(5分钟)她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一个鸡蛋和相应的教学仪器,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打破鸡蛋,观察里面的结构,思考各个结构的功能,同时提出了‘雏鸟是怎样来的?’的探究性问题,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去观察鸡卵而不仅仅是满足好奇心而乱作一番。
(5)学生得出结论,老师做出分析和改正。(10分钟)
(6)板书总结(5分钟)周老师的板书: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合、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七个阶段。总结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7)系统复习(5分钟)在结束新课之前进行系统的复习,把新知识整理化,使学生获得的新内容在头脑中的印象及时得到加深并便于记忆。
周老师在课堂上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各个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各个步骤如何有条不紊、一环紧扣一环,大的环节里又如何安排小的环节,怎样使课堂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种种细节问题她都全面考虑到,从而做到了合理安排,科学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
三、‘指导—自学’式的教学模式,穿针引线
这种教学模式是根据‘教为主导,学位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和‘学会学习’的学习观参加学习,并在实践、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周老师专业地把它应用到教学上来,就拿鸟卵的观察这个环节来分析吧。首先,周老师提出‘鸟卵有哪些结构?各个结构的功能?哪一部分可以发育为雏鸟?’一类问题—————然后,开展小组自学,进行观察鸟卵的实验———探究讨论———得出结果———老师及时评价———系统小结。这种教学模式,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的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这堂课不再是老师的满堂灌,学生被动的局面,而是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的过程。
毋庸置疑,这堂课给了学生广阔的舞台,老师则隐藏在舞台的后面,在适当的时机走出来,及时‘引导、点拨、补偏、补漏’。学生的潜能被挖掘了,教师的作用也发挥的淋漓尽致。可以想象的是,这样的课堂,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因为学生只有在课前进行细致的自学,在课堂上才会有一条清晰的思路,才能经过老师的指导迅速地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而长期这样的学习过程,知识必然更加有效地积累,学生的学习成绩必然会提高。
四、教学目标全面。
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大部分教师忽略了情感价值观这一个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可能失去了对学生的`教育机会,造成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扭曲,教师只教学不育人,也是造成现在学生难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周老师带领同学们探究了鸡卵的结构及各个部分的功能、鸟的生殖发育过程,在讲解到亲鸟给雏鸟喂食的环节时,除了仔细地解释哺育的原因和意义,还自然地链接到生活当中我们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父母的艰辛,学会感恩。这种智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朴实而贴近生活,使学生容易产生共鸣,形成热爱人、尊敬人、责任感、义务感等的道德情感,情感价值观自然得到了升华。
五、过硬的基本功
周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简练到位,表达流利,嗓音清晰,内容的重点难点突出,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并且多元化,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可见,她对教材的把握、挖掘分析、重新组织,策略的合理运用能力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非常强。另外,周老师整节课一直笑容可掬,给人一种可敬可亲的感觉,这样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敞开心扉、大胆向老师提出质疑,而且对学生产生了积极健康的情绪,使教和学更加配合默契。
周老师教学上的亮点还有很多,我认为,没有哪一个课堂是毫无瑕疵的,真正有意义的课堂,是能留给听者启发和思考的课堂,这也是我在周老师的课堂上得到的最大的体会。这些领悟让我在受益的同时也思考以后自己的教学历程,两年后,我也会像周老师一样登上三尺讲台,我是否能做到像她那样,在课堂上充满自信,给学生带来难以忘怀的讲课?而今后,我所要做的,是多学习多研究多练习,多听教学实例,不断总结不断积累,慢慢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进步,将来自信地站在我的讲台上。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7
上周末有幸听一节课:“有氧呼吸的过程”,感悟良多,写下来与同仁共享。
一、课堂实录:
(一)有氧呼吸的过程
1、复习旧知:
2、导入新课:
(1)有氧呼吸的过程
(2)能量多少的区别?
(3)反应物有哪几种?
(4)氧的来源,酶能否缺少?
(5)有氧呼吸的本质?
(6)atp的水解过程?
(7)散失的能量可惜否?
(8)发生的场所?
(9)粮仓中间的粮食为何易生霉?(引出粮食的正确保存方法:通风,干燥)
3、有氧呼吸知识小结:
(1)总反应式:
(2)概念: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h2o,同时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
(二)无氧呼吸
1、反应条件:缺氧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反应过程:分两个阶段
2、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叫发酵。
(1)酒精发酵(酵母菌制酒)
(2)乳酸发酵(剧烈运动)
(三)列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学生完成)
(四)知识的实际应用:
1、出血伤口的处理(创可贴,透气)
2、植物松土(呼吸,防水淹,土壤板结)
3、水稻田要露、要晒
4、发酵生产(酒、酱油、醋)
5、破伤风疫苗
6、提倡慢跑(有氧运动)
7、贮藏粮、蔬菜、水果的环境(低温、低氧)
(五)巩固练习
二、评议
1、上课声音轻柔,讲授知识点时娓娓道来,给人的感觉就象是在讲故事;而提问时声音抑扬顿挫,引领大家层层深入的思考。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老师的提问设计巧妙,问题的连贯性很好、逻辑性严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成了教学目标。还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们听课老师的注意,学生在提问和回答问题时不必起立,像国外大学的自由上课气氛,学生显得很自在,而且这样也节省了时间。
2、上课的节奏掌握得得心应手,提问时给足了学生思考的空间,而且老师还特别仔细倾听学生的质疑,非常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重视与学生的沟通,而不是拘泥于对教材的处理,敢于让学生展露错误,还借此作为了课堂资源的延伸。(在一个知识的巩固练习中,有个学生分析不当且叙述较长,这种情况一般老师因怕完不成教学目标从而都会打断学生的讲述,但老师却给予了鼓励的语气和目光,耐心引导学生解决了疑问。可以想见,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心情是愉悦的,学习是高效的。)
3、课堂活动和练习的安排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把对知识点的掌握分成了记忆性、理解性、应用性、分析性、综合归纳性、评价性,像抽丝剥茧般让学生轻松理解了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最值得称道的是在本节中,老师大量联系自然的、工农业生产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起了学生和听课老师极大的兴趣,极好的体现了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的教学本质。在学生和老师不停的质疑和答疑中,让我们明白了怀疑和好奇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不拘一格的提问中,我们看到了敢于质疑教材、权威的初生牛犊的勇气,相信这样的孩子就是我们中国振新的希望。
5、最后也小结一下听课的体会:这是我随意去听的一节课,感觉却是天然去雕琢(经常听的一些课彩排了三四次,老师和学生的配合天衣无缝,完美无瑕,却让学生和听课者都味同嚼蜡),这体现了老师专业素养的深厚,对学生的关爱让人感到其人格魅力的高尚,情景创设到位,真正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一节优质课。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8
通过三月十三号的到松山中学学习新的课程模式的活动,感觉收获非常大,感受也特别深刻。现将生物课堂教学和小组互动的学习方式的思考与收获共享如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用种种方式将学生置于新的环境中,激起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新的认知需求,使学生明确了新的教学内容对自己的认知需求到底是什么。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引出了新知识,有助于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任务,使教学有的放矢。
通过学习我觉得在课堂中应注意以下要求:
一、导入要有趣。
导入应引人入胜,有艺术魅力,切忌刻板乏味。为此,教师的语言要风趣活泼,态度要热情开朗,引入方式要新颖多样,引入手段要形象直观。
二、导入要切题。
导入应从教学一堂课的开头会影响整堂课的质量,一个好的教学导入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浓烈的探究学习环境,从而迅速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启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更爱同时,活跃的课堂气氛也可以激发教师上课的激情。反之,如果导入环节出了问题,学生将很难进入学习状态,更调不动他们想说、想参与课堂的欲望。
三、导入要引思。
导入不仅要为学习内容定向,还要为学生的思维定向,使学生一开始就形成教学需要的状态,切忌平淡带过或机械灌输。为此,导入要注重创设问题情景,以疑促思;要善于以旧拓新,促进迁移;要让学生参与活动,发现矛盾,积极思维。
四、导入要简洁。
导入应简洁明快、内容恰当,迅速将学生引入学习状态,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一般导入过程控制在5分钟之内。
在课堂导学和引领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首先要让学生做出应答反应。因此,教师在提问前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提问前可适当保持一定时间的沉默,来唤起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通过手势、音气、音调的变化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是学生的心理因素和教学气氛对学生回答老师所提问题的态度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创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老师应采取与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进行提问,而不是用强制回答的命令语气和态度来进行提问。
三是如果教师自问自答的目的不是为了承前启后或是作为引言来导入新的授课内容的话,教师最好不要自问自答。若代替学生回答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
四是提问后教师要保持沉默,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一些教师从心理上害怕课堂的沉默,往往容易用自己的回答来打破这种沉默,这样做使学生没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又怎样来回答问题呢?
五是有意识地指名让学生对提问进行回答。这种定向的回答必须是建立在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而并非随意指定任何学生。
六是一般在提出问题后不要重复自己的问题。因为在重复问题时,往往在用语上会发生微小的变化,导致与开始所提的问题的意思不能保持完全一致,容易使学生的思考中断或引起思维混乱。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堂小组活动的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利用插图,多媒体,生活中的实例,通过问答、讨论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生物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章节均配有与学习资料密切联系的插图,通过对此图的描述、问答和教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利用插图,多媒体,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能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并使其产生探究以了解知识的愿望,为以下教学铺平了道路。
二是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充分掌握学生的好表演、欲成功、易满足等特点,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小组的共同进步联系起来,以点带面,面面相关,这种形式的评价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表现欲。
三是充分发挥优等生的能力。充分利用青少年的好胜、荣誉感强的特点,课堂上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预习,再导入对新知识的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9
20XX年11月1-4日,我有幸参加山东省初中生物教学能手评选观摩活动,这让我很自然的想起了去年差不多同一时间的山东省初中生物优质课,上一次的指导、促进、监督与激励依然在自己的头脑中,而这一次无疑又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冲击,20XX年山东省初中生物教学能手听课心得与体会-张立盈。感谢王老师的积极组织以及学校的支持为我的成长提供如此好的学习机会。
这次讲课的内容是
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解释人的性别决定,23位老师代表了山东各个地区的最高水平,他们各具特色、独具匠心,为前来观摩学习的老师展现了别样风采,令前来与会的教师为之喝彩。而我通过本次学习也感受颇多:
一、教师过硬的基本功
每位老师能够在如此场面宠辱不惊,关键就是基本功扎实。简练而到位的语言,清晰的嗓音,语气语调富有亲和力、带有鼓励性,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并且多元化,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当然教学基本功不仅包括教师的语言、板书等,更应包括对教材的把握、挖掘分析、重新组织、策略的合理运用的能力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等。而这些教师无不做的恰如其分。单就讲好普通话给课堂增色这一点又有了切身的体验,这也给我讲好普通话,摆脱“济普”带来了压力和动力。
二、注重创设情境巧妙导入新课
高效巧妙的导入新课,成为了各位选手吸引学生与听课教师的一把利器。像烟台的王爱娟老师在讲《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就巧妙的以父亲的耕作日记的形式来呈现生产生活中出现的与呼吸作用相关的现象或行为,并且能够贯穿始终。还有十三中的李美玲老师就以自己一家人的照片导入,由外貌的遗传自然联系到性别的遗传,进而引入到新课的讲解。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有趣的导入就可以很快将学生拉回课堂。
三、准确地把握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对教材进行了科学的整理和运用
在这一方面很多老师都根据讲解的需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以更好的达成学习目标。如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的讲解中,有的老师将三个演示实验的顺序微作调整。还有很多老师为了讲解植物的其他器官也可以发生呼吸作用,又将教材进行了拓展,准备了充分的实验材料演示给学生,如叶片、花、果实等,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演示实验就可以说明教材中一个很抽象的概念。
四、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每位老师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采用自主探究性实验、边教边实验、学生参与的演示实验和观察演示实验等不同的实验方法,共同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学习之中。对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之后,逐步对现象进行分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实验的处理,能分组的不演示,能演示的不能由课件中的视频代替,尽可能的增加实验的直观性、可操作性。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中,许多老师还精心设计了实验装置,把实验验中常用的广口瓶、漏斗等换成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料瓶、洗手液瓶、注射液瓶、注射器、保温杯等,将其改装成实验器材,给学生亲切感,给与会的老师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实验材料也由一种拓展成了几种。在《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一节中,许多老师也突发奇想,用橡皮泥、卡片等来让学生演示出性染色体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的过程,见到如此熟悉的器材,自然积极表现,并且都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对于教材给定的实验方案不是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明了了实验原理之后自行设计实验,教师给以简单的指导。只有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过程和结论,才是学生真正理解的,学生才会设计实验,才会明白研究方法,才会去应用。
五、目标的达成清晰自然
越是一节好课,越是上的朴实不做作,越是让人觉得这不是教师的舞台,而是孩子的天下。而教师恰恰起到了这个伟大的“幕后”作用。23节省教学能手课听完,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很朴实,很自然。但是细细品味,每一环节之间过渡自然,衔接自如,通过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过渡到下一环节。虽然有实验,会出现不是预期的实验结果,而教师恰可以利用这种不同更好的诠释知识让课堂显得更加真实,也凸显了教师教育智慧。另外知识目标仅仅是三维目标之一,在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以及讨论交流的的过程中也很好的达到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真的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六、团队合作,发挥集体智慧
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无论干什么都需要集体的力量。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不断进步,同时在交流中还可能迸出创新的火花,让教学思路更加清晰。
参评老师的的优点和亮点还有很多,这些让我在受益的同时也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现谈谈自己的感触。
1.一堂好课应该顺畅、自然,每个环节的链接都要过渡自然,这是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的细节,而细节决定成败。
2.教师的基本功要过硬,无论是普通话、板书还是形态、表情、课堂评价等都要在平时扎实练习,好的板书清新美观,流利的普通话使学生感觉轻松愉悦,丰富的表情使课堂靓丽活泼。
3.课堂提问要讲究技巧。提出的问题不应该过于简单或过难,要有一定的思维力度,让学生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回答出来。引导学生思考时提出的问题要适当,逐步深入,确实遇到较难的问题了,则需要我们及时的点拨。即“引导是关键,点拨是辅助”。
4.平时要多学习多研究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与能力。多听多看才能发现不足,多研究才能弥补。
以上是我对本次听课一点粗浅的认识,总之每一位老师都有我要学习的地方。通过一次次学习也更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将学到的尝试运用的教学中,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10
上周末有幸听一节课:“有氧呼吸的过程”,感悟良多,写下来与同仁共享。
一、课堂实录:
(一)有氧呼吸的过程
1、复习旧知:
2、导入新课:
(1)有氧呼吸的过程
(2)能量多少的区别?
(3)反应物有哪几种?
(4)氧的来源,酶能否缺少?
(5)有氧呼吸的本质?
(6)atp的水解过程?
(7)散失的能量可惜否?
(8)发生的场所?
(9)粮仓中间的粮食为何易生霉?(引出粮食的正确保存方法:通风,干燥)
3、有氧呼吸知识小结:
(1)总反应式:
(2)概念: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h2o,同时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
(二)无氧呼吸
1、反应条件:缺氧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反应过程:分两个阶段
2、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叫发酵。
(1)酒精发酵(酵母菌制酒)
(2)乳酸发酵(剧烈运动)
(三)列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学生完成)
(四)知识的实际应用:
1、出血伤口的处理(创可贴,透气)
2、植物松土(呼吸,防水淹,土壤板结)
3、水稻田要露、要晒
4、发酵生产(酒、酱油、醋)
5、破伤风疫苗
6、提倡慢跑(有氧运动)
7、贮藏粮、蔬菜、水果的环境(低温、低氧)
(五)巩固练习
二、评议
1、上课声音轻柔,讲授知识点时娓娓道来,给人的感觉就象是在讲故事;而提问时声音抑扬顿挫,引领大家层层深入的`思考。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老师的提问设计巧妙,问题的连贯性很好、逻辑性严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成了教学目标。还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们听课老师的注意,学生在提问和回答问题时不必起立,像国外大学的自由上课气氛,学生显得很自在,而且这样也节省了时间。
2、上课的节奏掌握得得心应手,提问时给足了学生思考的空间,而且老师还特别仔细倾听学生的质疑,非常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重视与学生的沟通,而不是拘泥于对教材的处理,敢于让学生展露错误,还借此作为了课堂资源的延伸。(在一个知识的巩固练习中,有个学生分析不当且叙述较长,这种情况一般老师因怕完不成教学目标从而都会打断学生的讲述,但老师却给予了鼓励的语气和目光,耐心引导学生解决了疑问。可以想见,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心情是愉悦的,学习是高效的。)
3、课堂活动和练习的安排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把对知识点的掌握分成了记忆性、理解性、应用性、分析性、综合归纳性、评价性,像抽丝剥茧般让学生轻松理解了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最值得称道的是在本节中,老师大量联系自然的、工农业生产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起了学生和听课老师极大的兴趣,极好的体现了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的教学本质。在学生和老师不停的质疑和答疑中,让我们明白了怀疑和好奇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不拘一格的提问中,我们看到了敢于质疑教材、权威的初生牛犊的勇气,相信这样的孩子就是我们中国振新的希望。
5、最后也小结一下听课的体会:这是我随意去听的一节课,感觉却是天然去雕琢(经常听的一些课彩排了三四次,老师和学生的配合天衣无缝,完美无瑕,却让学生和听课者都味同嚼蜡),这体现了老师专业素养的深厚,对学生的关爱让人感到其人格魅力的高尚,情景创设到位,真正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一节优质课。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11
上周末有幸听一节课:“有氧呼吸的过程”,感悟良多,写下来与同仁共享。
一、课堂实录:
(一)有氧呼吸的过程
1、复习旧知:
2、导入新课:
(1)有氧呼吸的过程
(2)能量多少的区别?
(3)反应物有哪几种?
(4)氧的来源,酶能否缺少?
(5)有氧呼吸的本质?
(6)atp的水解过程?
(7)散失的能量可惜否?
(8)发生的场所?
(9)粮仓中间的粮食为何易生霉?(引出粮食的正确保存方法:通风,干燥)
3、有氧呼吸知识小结:
(1)总反应式:
(2)概念: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h2o,同时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
(二)无氧呼吸
1、反应条件:缺氧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反应过程:分两个阶段
2、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叫发酵。
(1)酒精发酵(酵母菌制酒)
(2)乳酸发酵(剧烈运动)
(三)列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学生完成)
(四)知识的实际应用:
1、出血伤口的处理(创可贴,透气)
2、植物松土(呼吸,防水淹,土壤板结)
3、水稻田要露、要晒
4、发酵生产(酒、酱油、醋)
5、破伤风疫苗
6、提倡慢跑(有氧运动)
7、贮藏粮、蔬菜、水果的环境(低温、低氧)
(五)巩固练习
二、评议
1、上课声音轻柔,讲授知识点时娓娓道来,给人的感觉就象是在讲故事;而提问时声音抑扬顿挫,引领大家层层深入的思考。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老师的提问设计巧妙,问题的连贯性很好、逻辑性严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成了教学目标。还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们听课老师的注意,学生在提问和回答问题时不必起立,像国外大学的自由上课气氛,学生显得很自在,而且这样也节省了时间。
2、上课的节奏掌握得得心应手,提问时给足了学生思考的空间,而且老师还特别仔细倾听学生的质疑,非常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重视与学生的沟通,而不是拘泥于对教材的处理,敢于让学生展露错误,还借此作为了课堂资源的延伸。(在一个知识的巩固练习中,有个学生分析不当且叙述较长,这种情况一般老师因怕完不成教学目标从而都会打断学生的讲述,但老师却给予了鼓励的语气和目光,耐心引导学生解决了疑问。可以想见,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心情是愉悦的,学习是高效的。)
3、课堂活动和练习的安排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把对知识点的掌握分成了记忆性、理解性、应用性、分析性、综合归纳性、评价性,像抽丝剥茧般让学生轻松理解了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最值得称道的是在本节中,老师大量联系自然的、工农业生产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起了学生和听课老师极大的兴趣,极好的体现了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的教学本质。在学生和老师不停的质疑和答疑中,让我们明白了怀疑和好奇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不拘一格的提问中,我们看到了敢于质疑教材、权威的初生牛犊的勇气,相信这样的孩子就是我们中国振新的希望。
5、最后也小结一下听课的体会:这是我随意去听的一节课,感觉却是天然去雕琢(经常听的一些课彩排了三四次,老师和学生的配合天衣无缝,完美无瑕,却让学生和听课者都味同嚼蜡),这体现了老师专业素养的深厚,对学生的关爱让人感到其人格魅力的高尚,情景创设到位,真正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一节优质课。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12
通过三月十三号的到松山中学学习新的课程模式的活动,感觉收获非常大,感受也特别深刻。现将生物课堂教学和小组互动的学习方式的思考与收获共享如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用种种方式将学生置于新的环境中,激起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新的认知需求,使学生明确了新的教学内容对自己的认知需求到底是什么。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引出了新知识,有助于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任务,使教学有的放矢。
通过学习我觉得在课堂中应注意以下要求:
一、导入要有趣。
导入应引人入胜,有艺术魅力,切忌刻板乏味。为此,教师的语言要风趣活泼,态度要热情开朗,引入方式要新颖多样,引入手段要形象直观。
二、导入要切题。
导入应从教学一堂课的开头会影响整堂课的质量,一个好的教学导入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浓烈的探究学习环境,从而迅速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启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更爱同时,活跃的课堂气氛也可以激发教师上课的激情。反之,如果导入环节出了问题,学生将很难进入学习状态,更调不动他们想说、想参与课堂的欲望。
三、导入要引思。
导入不仅要为学习内容定向,还要为学生的思维定向,使学生一开始就形成教学需要的状态,切忌平淡带过或机械灌输。为此,导入要注重创设问题情景,以疑促思;要善于以旧拓新,促进迁移;要让学生参与活动,发现矛盾,积极思维。
四、导入要简洁。
导入应简洁明快、内容恰当,迅速将学生引入学习状态,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一般导入过程控制在5分钟之内。
在课堂导学和引领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首先要让学生做出应答反应。因此,教师在提问前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提问前可适当保持一定时间的沉默,来唤起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通过手势、音气、音调的变化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是学生的心理因素和教学气氛对学生回答老师所提问题的态度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创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老师应采取与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进行提问,而不是用强制回答的`命令语气和态度来进行提问。
三是如果教师自问自答的目的不是为了承前启后或是作为引言来导入新的授课内容的话,教师最好不要自问自答。若代替学生回答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
四是提问后教师要保持沉默,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一些教师从心理上害怕课堂的沉默,往往容易用自己的回答来打破这种沉默,这样做使学生没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又怎样来回答问题呢?
五是有意识地指名让学生对提问进行回答。这种定向的回答必须是建立在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而并非随意指定任何学生。
六是一般在提出问题后不要重复自己的问题。因为在重复问题时,往往在用语上会发生微小的变化,导致与开始所提的问题的意思不能保持完全一致,容易使学生的思考中断或引起思维混乱。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堂小组活动的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利用插图,多媒体,生活中的实例,通过问答、讨论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生物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章节均配有与学习资料密切联系的插图,通过对此图的描述、问答和教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利用插图,多媒体,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能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并使其产生探究以了解知识的愿望,为以下教学铺平了道路。
二是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充分掌握学生的好表演、欲成功、易满足等特点,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小组的共同进步联系起来,以点带面,面面相关,这种形式的评价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表现欲。
三是充分发挥优等生的能力。充分利用青少年的好胜、荣誉感强的
特点,课堂上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预习,再导入对新知识的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13
4月16-18日赴诸暨中学参加了省高中生物优质课与高三复习展示课听课活动,现将活动心得体会交流如下:
一、内容精彩纷呈
本次活动一共有12位教师参加优质课评比,分两个会场同时举行。2位教师上了专题复习课。多位专家作了的点评。
二、主题明确突出
1、本次优质课的主题是:优方法、改评价、高效课堂。
2、围绕着优质课评比,有关领导作了重要讲话,省教研室副主任石世昌老师对一堂好课提出了四个属性:
①充分激励学生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③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
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其中还应该渗透德育教育。省教研员周初霞老师对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也作了要求:
①在你上课之前,学生对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了解了什么?
②在你的认识中本部分知识结构如何?
③在教学活动设计中,主线是什么?怎样来展开学习?
④用一句话描述本节课学生的收获。
3、高三复习课的主题是:重点如何突破?试卷讲评如何评?诸暨中学的'赵文浪老师做了《神经冲动产生与传导相关曲线分析》的展示,台州中学的特级教师金松涛老师作了《台州市高三理综生物部分试卷讲评》的展示。印象深刻的是金老师基于学生自我诊断的学习讲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精化,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交流,学生学习的指导。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14
按照学校课程的安排,2月28日下午,我们10级生物科学A班在胡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教育见习课,顺利观摩了来自广州市越秀区应元中学周老师讲解的初二生物——《鸟的生殖与发育》。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是在课堂教学,特别是针对生物实验的创新课堂教学方面,我领悟很多,对教学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周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课堂虽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亮点,让人受益匪浅。
一、课堂的导入(5分钟)
在上课的前几分钟,周老师她先安排了同学们欣赏几张春暖花开、百鸟高飞的资料
图片,这样通过事物的演示、直观的教具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和表象,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首先就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进而再巧妙地引出新课的题目——鸟的生殖与发育。一般而言,教师在引出新课内容都习惯用直奔主题式的导入,这种开门见山的开场白容易让人感到厌倦和疲惫,还有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而周老师的这种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优点:
1、资料的选择目的性强,与教学无关的没有加上去,紧扣课堂教学中心,,体现了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
2、图片给学生展示了春天充满活力的画面,带来了新鲜感、趣味性,有助于同学们产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正确动机;
3、再者,老师的导语既不哗众取宠、繁冗累赘,又不喧宾夺主,很自然地转入正题。
4、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周老师选用了一些符合初二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爱好特征的资料作为导入素材,富有启发性。
教学不是单纯的教授过程,也不是单纯的学习的过程,而是教师的教授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后动的统一。但是二者的统一并不等于二者的简单相加,只有当学生成为自我活动的主体时,真正的学习过程才能形成,从而才能有知识的获取和有效的吸收。所以,教师在教堂中充当的角色之一就是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氛围的驱动者。在视频当中,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周老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周老师又是如何做到给予学生一个充分发挥的舞台同时又不磨灭自己在这个舞台中必不可少的地位?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周老师的教学亮点:
二、新知识教学环节的设计
(1)资料的排序(3分钟)周老师从生活经验和实际案例入手,给同学们提供丰富的资料图片:孔雀开屏、丹顶鹤跳舞、织布鸟筑巢、雌雄鸟交合、鸟在孵卵,母鸟喂雏鸟。然后要求同学们组成小队,各小组根据图片讨论分析鸟的生殖与发育过程和行为特征,得出正确的排序。
(2)学生得出结论,老师做出分析和改正(10分钟)老师指引学生分析各个图片中隐含的各种生物信息和生物行为,循序渐进,由深到浅,由简到繁,得出结果。在这个步骤中,老师鼓励性地纠正学生的错误结论。
(3)穿插杜鹃的生活习性(2分钟)在课中插入一些新鲜的内容,缓冲了学生绷紧的精神,课堂气氛轻松起来,让学生疲累的头脑变得清晰,更好地吸收新内容。
(4)接着,鸡卵的观察(5分钟)她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一个鸡蛋和相应的教学仪器,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打破鸡蛋,观察里面的结构,思考各个结构的功能,同时提出了‘雏鸟是怎样来的?’的探究性问题,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去观察鸡卵而不仅仅是满足好奇心而乱作一番。
(5)学生得出结论,老师做出分析和改正。(10分钟)
(6)板书总结(5分钟)周老师的板书: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合、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七个阶段。总结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7)系统复习(5分钟)在结束新课之前进行系统的复习,把新知识整理化,使学生获得的新内容在头脑中的印象及时得到加深并便于记忆。
周老师在课堂上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各个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各个步骤如何有条不紊、一环紧扣一环,大的环节里又如何安排小的环节,怎样使课堂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种种细节问题她都全面考虑到,从而做到了合理安排,科学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
三、‘‘指导—自学’’式的教学模式,穿针引线
这种教学模式是根据‘教为主导,学位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和‘学会学习’的学习观参加学习,并在实践、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周老师专业地把它应用到教学上来,就拿鸟卵的观察这个环节来分析吧。首先,周老师提出‘鸟卵有哪些结构?各个结构的功能?哪一部分可以发育为雏鸟?’一类问题—————然后,开展小组自学,进行观察鸟卵的实验———探究讨论———得出结果———老师及时评价———系统小结。这种教学模式,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的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这堂课不再是老师的满堂灌,学生被动的局面,而是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的过程。
毋庸置疑,这堂课给了学生广阔的舞台,老师则隐藏在舞台的后面,在适当的时机走出来,及时‘引导、点拨、补偏、补漏’。学生的潜能被挖掘了,教师的作用也发挥的淋漓尽致。可以想象的是,这样的课堂,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因为学生只有在课前进行细致的自学,在课堂上才会有一条清晰的思路,才能经过老师的指导迅速地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而长期这样的学习过程,知识必然更加有效地积累,学生的学习成绩必然会提高。
四、教学目标全面。
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大部分教师忽略了情感价值观这一个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可能失去了对学生的教育机会,造成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扭曲,教师只教学不育人,也是造成现在学生难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周老师带领同学们探究了鸡卵的结构及各个部分的功能、鸟的生殖发育过程,在讲解到亲鸟给雏鸟喂食的环节时,除了仔细地解释哺育的原因和意义,还自然地链接到生活当中我们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父母的艰辛,学会感恩。这种智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朴实而贴近生活,使学生容易产生共鸣,形成热爱人、尊敬人、责任感、义务感等的道德情感,情感价值观自然得到了升华。
五、过硬的基本功
周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简练到位,表达流利,嗓音清晰,内容的重点难点突出,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并且多元化,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可见,她对教材的把握、挖掘分析、重新组织,策略的合理运用能力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非常强。另外,周老师整节课一直笑容可掬,给人一种可敬可亲的感觉,这样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敞开心扉、大胆向老师提出质疑,而且对学生产生了积极健康的情绪,使教和学更加配合默契。
周老师教学上的亮点还有很多,我认为,没有哪一个课堂是毫无瑕疵的,真正有意义的课堂,是能留给听者启发和思考的课堂,这也是我在周老师的课堂上得到的最大的体会。这些领悟让我在受益的同时也思考以后自己的教学历程,两年后,我也会像周老师一样登上三尺讲台,我是否能做到像她那样,在课堂上充满自信,给学生带来难以忘怀的讲课?而今后,我所要做的,是多学习多研究多练习,多听教学实例,不断总结不断积累,慢慢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进步,将来自信地站在我的讲台上。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15
20xx年10月23—25日,我有幸参加初中生物课跟班听课活动,无疑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感谢江西师大老师的积极组织以及南昌各校的支持为我的成长提供如此好的学习机会。使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通过本次学习也感受颇多:
一、教师角色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新的课堂教学,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纯粹的“教书匠”,也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所感觉到的,上课的老师在课堂上不像是“老师”,反而像一位朋友,没有一味的去讲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比如:此次跟班听课,我发现实验中学万凌云老师的生物课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发。万凌云老师在上课时,与学生的互动性很高,不再是那种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通过采取互动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对音乐课更加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强调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不自觉地记住很多知识,而且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所记住的东西往往是很多的,并且能深入的理解其中的精髓。我觉得这是我最应该向老师学习的地方,我作为一名新教师,由于我的课堂控制能力还不够,所以大部分上课时间都是我在讲,学生在听,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而忽略了让学生通过自学去发现,去寻找,去领悟。学生在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而教师自己只是一位引导者,学习活动中的参与者。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体现出教师角色的转变。
二、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次教研活动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最为深刻,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并尊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结果,耐心聆听每一位同学的意见,适时给予鼓励和点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和谐、宽松的内部环境中去获得新知,变被动为主动,转客体为主体。比如洪都中学的刘丽萍老师在《细菌》这一课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橡皮泥制作细菌模型,并加以引导学生正确做法,结果不言而谕,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使本堂课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和课堂形式的多样化
教师不在是知识传授者,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的课堂教学,而是综合运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尤其给学生创设观察的情境和思考的余地,让他们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课堂中他们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少问几个是什么;让学生多讲一点,自己少讲一点;让学生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责备。采取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来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如:师生互动、小组比赛、创设情境,真正实现了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原则。
四、深挖教材,并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作为一个教育者,上好课的第一步必须是研究教材,备好课。作为本次活动中的几位教师,从讲课内容上,可以明显感受到对于所授内容的潜心钻研,从教学目标到具体的落实方法,从重难点的把握到突破,牢牢紧扣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活动,不但完成了基本的教学目的,更重要的一点是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进一步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培养了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南昌十九中学的曾苑苑老师所讲授的《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这一课当中,曾老师紧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在洗菜时发现菜叶上有菜青虫,怎么知道它是一种怎样的食物?教师引导学生想办法怎样去解决,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不但想出了好的办法,而且间接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本节课,带着问题。这主要是教师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准确把握和创造性的使用,没有局限于书本上的死知识,而是很巧妙的引入了本节课题。
五、课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联系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加注重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尤其是生物学科,怎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生物意识,动手操作能力是中学生物教学的根本目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就是要把课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起来,在生活中学习生物知识,然后把学到的生物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真正实现了实践性学习的原则,使枯燥无味的生物知识转化日常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南大附中的赵丰硕老师在《广泛分布的细菌和真菌》这一课教学中,赵教师讲细菌生存的基本条件时,提出的三个问题都从生活实际出发,把生物知识还原到生活,更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总之,通过这次听课评课的培训,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许多差距与不足,也从优秀教师那里获得了许多经验与感悟,今后我将不断反思,不断努力,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喜欢学习、学会学习、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也使自己不枉为人师。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16
在真正投入到创新实验计划当中之前,我以为不会很难。因为课内实验我们也做了很多,只要做好预习工作,好好听老师的讲解,再加上自己多动脑筋,几乎没遇上什么比较大的困难,实验完成起来也比较快。各种各样的实验加起来,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学到了很多,让自己对于这样的研究与实验工作也更加感兴趣。
但是真正开始创新实验计划时,发现我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空间。一切要从头学起,从最简单的做起。与高年级的学长比起来,自己的基本实验技能与专业知识少的可怜,面对那些精密的仪器与无数的文献资料,信心一下子被浇熄了大半。每天跟在学长后面做着清洗瓶子,到扫卫生,摘桑叶,诸如此类的体力活。貌似什么也学不到,看着学长学姐一言不发的熟练操作,却一点也摸不到头脑。 有时真的懊恼的有些想泄气,但幸亏老师常常与我们开会讨论,开导鼓励我们,他还时常有意无意地启发我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古语说的没错:耳濡目染。一天天下来,不知不觉当中,我们的实验技巧越来越熟练,对于一些仪器的基本操作也能单独上手,学长学姐很有耐心地一次次纠正我们犯下的或大或小的错误,并不厌其烦的叮嘱我们注意安全。
渐渐地我们可以单独完成一些比较系统全面的实验工作。但错误当然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人往往要犯错之后才能明白如何不犯错和为什么不要犯下这样的错误。比如因为我们某一步的实验操作不规范,导致最后的实验结果不尽入人意,无法纳入最后的总结分析中,也就是说我们白忙活一场。其实这样的失败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通过它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个实验步骤的原理、影响及具体细节。
重复这是整个实验过程中常做的一件事,面对规律性不强的实验结果,我们只有一次次反思,重新再来,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失败,我们就只得求助于学长学姐和老师们了,但是这样具体的操作细节中失误,非当事人又是无法完全了解的,还是需要我们自己一点一点的去摸索。
当然整个实验过程中最困难的还要数自行设计实验的具体步骤了,老师所能给的知识一个全面概括的指导意见,让我们不致发生方向性的失误。老师也给了我们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但同样的道理,具体到某一方面我们还是要自己去搜索,筛选,概括。有时甚至要面对一些英文文献,仅凭我们已有的英文水平还过于单薄。困难就是让人来解决的。我们摸索前进,自己跑到机房查资料,下载翻译软件,制定实验方案,阅读大量晦涩难懂的文献,失败了就再来一次,总结后再勇往直前。困难一个接着一个,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们就要毅然决然的走下去,不管后面的路是沼泽泥泞还是荆棘丛生。
终于我们的实验数据慢慢变得有规律起来,面对棘手的麻烦我们也能镇定自若,实验的因素探索一个个完成,一点点接近于目标。回望之前,发现与取得的成绩,获得的知识相比,以前都算不了什么。
不得不承认,通过这项本科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我们学到了很多,得到了很多,有些是书本上永远也学不来的,有些仅靠我们自己摸索几乎为不可能的,有些仅凭我们自行监督是无法坚持下来的。
在这里要感谢关心爱护我们的老师,学长学姐还有同届同学以及学弟学妹,没有你们我们无法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
实验一 :本次试验中对交换机的基本配置的学习研究有了新的体会,在计算机上配置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掌握交换机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的区别,以及模式之间的切换。实现上有了一定的突破,在配置过程中用到的命令,让我感觉到英语也要多学习,尤其是专业英语,对配交换机有很大方便!
实验二:这次实验关于交换机的全局配置,通过交换机的全局的基本配置,让我充分明白配置交换机的设备名称和配置交换机的描述信息必须在全局配置模式下执行。Hostname配置交换机的设备名称。当用户登录交换机时,你可能需要告诉用户一些必要的信息。你可以通过设置标题来达到这个目的。你可以创建两种类型的标题:每日通知和登录标题。Banner motd配置交换机每日提示信息motd message of the day。Banner login配置交换机登录提示信息,位于每日提示信息之后。
实验三:做实验既能加深我们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认识,学会应用这些原理,又能煅炼我的动手能力,通过这次实验让我明白对于网络,我们要树立重视实践更甚于重视理论的观点!业余时间扩宽计算机网络硬件方面的视野,尤其希望可以去电信公司的机房参观学习,提高个人修养与能力;加强本实验小组内部各成员之间的交流,现在的团队合作精神很重要,要及早的去培养。
实验四:这次实验总体来说没什么困难,都是一些基本的交换机配置,但是最后的思考题中提出一些问题还是很有意思的,配置起来也很有趣。主要是查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主要要到的技术原理是查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命令要在特权模式下执行。Showversion查看交换机的版本信息,可以查看到交换机的硬件版本信息和软件版本信息,用于进行交换操作系统升级时的依据。Show mac-address-table查看交换机当前的MAC地址表信息。Show running-config查看交换机当前生效的配置信息。
实验五:通过这次实验,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的知识储备、文献储备、材料准备、方法准备可以避免手忙脚乱,充分的预实验使你充满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就不必“从头再来”。最不能容忍的是在开始的几步偷懒,造成后面总有一些无法排除的障碍。这次实验让我学会了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是指在一个物理网段内,进行逻辑的划分,划分成若干个虚拟局域网。VLAN最大的特性是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进行灵活的划分。
实验六:这次实验总体来说没什么困难,都是一些基本的交换机和Vlan配置,但是最后的思考题中提出一些问题还是很有意思的,配置起来也很有趣。让我明白了千万不能把时间全部消耗在实验台上。看文献、看书、看别人的操作、听别人的经验、研究别人的思路,边做边思考。要学会比较,不要盲从。否则,会被一些小小的问题困扰许久。要想让自己知识更加的丰富,只有让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相应的结合起来;才会学到更加丰厚的知识和地道的经验!
实验七:通过这次实验,让我体会到对于网络,我们要树立重视实践更甚于重视理论的观点,做实验既能加深我们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认识,学会应用这些原理,又能煅炼我的动手能力,人总是有一点虚荣心的。只把成功的步骤或漂亮的结果记到实验记录里,是很多人的做法。殊不知,许多宝贵经验和意外发现就这样与你擦肩而过。客观、真实、详尽的记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实验八:计算机网络的实验在做了几周后终于把交换机有关的实验的全部做好了!个人感觉通过这几次实验,自己在计算机网络方面有了很多的了解,对计算机网络也有了更多的兴趣!让我明白了英语也要多学习,尤其是专业英语,对配置路由,交换机有很大方便,根据需要加深网络编程语言的学习;多看看<网络工程师>方面的书,对了解网络有很大帮助.对于网络,我们要树立重视实践更甚于重视理论的观点!
实验九:本次试验中对路由器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学习研究有了新的体会,在计算机上配置路由器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掌握路由器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的区别,以及模式之间的切换。实现上有了一定的突破,在配置过程中用到的命令,让我感觉到英语也要多学习,尤其是专业英语,对配交换机有很大方便!
实验十:这次实验关于路由器端口的基本配置,通过路由器端口的基本配置,让我充分明白
锐捷路由器接口Fastethernet接口默认情况下是10M/100M自适应端口,双工模式也为自适应,并且在默认情况下路由器物理端口处于关闭状态。路由器提供广域网接口(serial高速同步串口),使用V.35线缆连接广域网接口链路。在广域网连接时一端为DCE(数据通信设备),一端为DTE(数据终端设备)。要求必须在DCE端配置时钟频率(clock rate)才能保证链路的连通。在路由器的物理端口可以灵活配置带宽,但最大值为该端口的实际物理带宽。
实验十一:通过查看路由器的系统和配置信息实验,加深我们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认识,学会应用这些原理,又能煅炼我的动手能力,通过这次实验让我明白对于网络,我们要树立重视实践更甚于重视理论的观点!业余时间扩宽计算机网络硬件方面的视野,尤其希望可以去电信公司的机房参观学习,提高个人修养与能力;加强本实验小组内部各成员之间的交流,现在的团队合作精神很重要,要及早的去培养。
实验十二:通过这次实验,让我明白做过实验的人都经历过失败和挫折。有些失败应当在预实验阶段发生,你这时能坦然接受。假如不做预实验,在正式的实验中遇到,你的挫折感就很明显。假如你因为赶时间而误操作,你会沮丧。假如你能因为目前心浮气燥而果断地放一放,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假如你早上进入实验室之前还不知道今天要干什么,你最好想好了再去。最大的错误是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记住,屡教不改者不适合做实验,要想让自己知识更加的丰富,只有让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相应的结合起来;才会学到更加丰厚的知识和地道的经验!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17
(一)、错题统计,找准错因(课前准备)
1、在每次阅卷后教师应进行必要的数据统计,如测评结果的统计——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题的得分率;错误率的统计——主要是统计学生出错率;错误类型的统计——主要是统计学生出错的类型及人数。
2、课前教师要认真检查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统计各题的错误率,细致诊断学生的解答,弄清哪些题错得多,错在哪里,找准错误的症结。准确地分析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及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讲评时有的放矢地解决这些缺陷和问题。
(二)、自主纠正,反思内化
1、自改:要求先独立自查,尽量尝试自行订正。学生自己纠正前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如:应得分与实得分;错因分析;以后的目标等),并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上标记,因为这是后面小组内交流的重点。
2、互改:在小组内重点交流做标记题目,由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由会做的同学进行讲解,展示思路。在这个阶段由学生给学生讲解达到学会的目的。组内都不会或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就由组长记录并反馈给老师。
(三)、展示思路,暴露问题
将互改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展示,将“问题”充分暴露出来,将“错因”充分暴露出来,将“当时的解题思路”充分暴露出来。或学生讲解,或师生共议。
(四)、重点点拨,方法指导
根据学生暴露出的问题,教师需要重点指导。这是试卷讲评课的发展部分,重在解法的强化、规律的总结、认知结构的完善等。
1、学生已经将大部分题目的解题方法得以掌握,但只是做到了就题论题,教师应根据学生暴露的问题“借题发挥”,进行重点指导;在分析学生解题思路展示的基础上,找出学生在理解生物学知识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法上存在的缺陷等,发挥好教师的支架作用。
2、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找准切入点,进行方法指导。如从何处分析,为什么这样分析,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如何挖掘隐含条件,如何建立正确模型,如何排除思维障碍等。还要指导如何快速切题,如何才算完整的叙述规范的表达等。
(五)、变式训练,升华提高
针对有代表的共性题设计相应的变式练习。以练促思,以练促改,练中悟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知识,掌握方法、思路、规律。
(六)、反思总结,二次达标
1、学生总结本次考试的经验和教训,并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2、针对出错多的试题,再设计类似的试题组成试卷,进行二次过关,以检查学生改错程度和掌握程度。
第二:导学案的编写和应用
编写好设计精到的导学案是关键
设计应用好教材、教法、学法落实的载体---导学案,做好学案导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为: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加强能力培养,增加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它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自学疑难信息反馈、学习探索过程的学法指导、学能尝试测试、自我矫正反馈等环节,由师生共同完善。好的“学案”,实际上就是教学内容的深化与延伸,它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并可超越教材构成知识网络,使知识的网络构成体系,它体现的是师生共同探索知识、方法、规律和被优化了的过程。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教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训能达标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体系。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把学生由观众席彻底推向表演舞台。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关于“学案”的理解及学案的编写
课堂教学中有两种尴尬的现象:一是强调落实基础知识,就是满堂灌,一味对观点、结论的死记硬背,产生所谓高分低能的学生;二是强调发展能力,就是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汇报演讲,表面热热闹闹,实际上知识的掌握却大打折扣。究其原因,满堂灌是缺少学生的参与、缺少活动,只背结论是缺少对知识形成过程和运用过程的体会。而后一种热闹课堂中的“参与、活动、过程”则由于未能紧紧围绕知识点来展开,流于形式。
利用学案则既可以克服上述两种模式的不足又能够保留它们的优点。因为学案把知识点问题化、练习化,进而过程化,并以此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既紧扣知识点,又展开活动、体验过程,而且有学生的充分参与。需要指出的是学案设计的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到使用效果。所以最后着重谈一谈如何编写学案。
“学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了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启学生智慧、发展学生能力而设计的,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它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学案能体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二)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教材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三)阅读思考是学案的特色。
(四)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
学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编写的,但不是教案的浓缩,所以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一)课时化原则 分课时处理学习内容,防止几个小专题的内容只写成一个学案,一般一个小专题为1-2课时。
(二)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三)参与化原则: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通过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四)方法化原则: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教学变“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发展性。
(五)层次化原则: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
依照上述原则编写成的学案一般构成主要有:
(一)学习目标
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而是用“能记住”、 “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二)知识准备(课前小测)
为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将学习新知识必需的上一节课知识、或其他章节的旧知识,设计成小的问题组、或习题、或预习指导。
(三)知识构成及对应练习
知识构成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线索针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基础知识是学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印证的材料等。上述要素的编排要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对于重点内容要设计思考题。
1、知识点1及对应练习1
2、知识点2及对应练习2
3、知识点3及对应练习3 … …
对应的练习要与知识点在内容上和学习目标上相呼应。
(四)学习方法的总结
学案中所介绍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一般包括记忆方法,分析、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
(五)知识结构整理归纳(课堂小结)
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具体的知识点要尽可能留出空由学生来填。与其他章节知识联系紧密,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他章节等知识联系。
(六)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是对一节课学习的检验巩固,有选择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训练题的设计,要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提倡多种题型合理搭配,题目编排由易到难,控制习题数量,按容易题、中等题、高档题等,其比例为3:5:2,为兼顾程度较高的学生,可适当编排一些选做题,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水平。
学案把教学内容问题化、练习化。学案与一般的训练题或试题的区别在于它的条理性和递进性:即学案中的问题或练习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呈现顺序与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呈现顺序是一致的,而一般的训练题或试题则是不一致的;另外,学案中问题或练习的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由现象(事实)到本质(结论)、由结论到运用等递进的过程,一般的训练题或试题递进性没有那么明显或没有体现那么完整的递进过程。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18
20**年10月20日,我参加了在育才中学举行的初中生物听课活动,无疑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使我受益良多,现将我的感受总结如下:
一、教师角色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新的课堂教学,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纯粹的“教书匠”,也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所感觉到的,上课的老师在课堂上不像是“老师”,反而像一位朋友,没有一味的去讲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比如:育才中学的颜秀红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很高,不再是那种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通过采取互动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对生物课更加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强调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不自觉地记住很多知识,而且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所记住的东西往往是很多的,并且能深入的理解其中的精髓。我觉得这是我最应该向老师学习的地方。
二、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次教研活动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最为深刻,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并尊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结果,耐心聆听每一位同学的意见,适时给予鼓励和点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和谐、宽松的内部环境
中去获得新知,变被动为主动,转客体为主体。比如沙敦中学的郭兰子老师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自己去总结没有分解者的后果,并加以引导学生正确做法,结果不言而谕,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使本堂课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和课堂形式的多样化
教师不在是知识传授者,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的课堂教学,而是综合运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尤其给学生创设观察的情境和思考的余地,让他们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店子中学的李艾玲老师和马头一中学的李昭老师采用的讲课模式,既活跃了课堂,又激发了学生们的热情,真正实现了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原则。
总之,通过这次听课培训,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许多差距与不足,也从优秀教师那里获得了许多经验与感悟,今后我将不断反思,不断努力,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喜欢学习、学会学习、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生物老师。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19
20xx年10月23—25日,我有幸参加初中生物课跟班听课活动,无疑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感谢江西师大老师的积极组织以及南昌各校的支持为我的成长提供如此好的学习机会。使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通过本次学习也感受颇多:
一、教师角色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新的课堂教学,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纯粹的"教书匠",也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所感觉到的,上课的老师在课堂上不像是"老师",反而像一位朋友,没有一味的去讲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比如:此次跟班听课,我发现实验中学万凌云老师的生物课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发。万凌云老师在上课时,与学生的互动性很高,不再是那种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通过采取互动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对音乐课更加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强调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不自觉地记住很多知识,而且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所记住的东西往往是很多的,并且能深入的理解其中的精髓。我觉得这是我最应该向老师学习的地方,我作为一名新教师,由于我的课堂控制能力还不够,所以大部分上课时间都是我在讲,学生在听,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而忽略了让学生通过自学去发现,去寻找,去领悟。,学生在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而教师自己只是一位引导者,学习活动中的参与者。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体现出教师角色的转变。
二、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次教研活动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最为深刻,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并尊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结果,耐心聆听每一位同学的意见,适时给予鼓励和点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和谐、宽松的内部环境中去获得新知,变被动为主动,转客体为主体。比如洪都中学的刘丽萍老师在《细菌》这一课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橡皮泥制作细菌模型,并加以引导学生正确做法,结果不言而谕,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使本堂课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和课堂形式的多样化
教师不在是知识传授者,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的课堂教学,而是综合运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尤其给学生创设观察的情境和思考的余地,让他们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课堂中他们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少问几个是什么;让学生多讲一点,自己少讲一点;让学生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责备。采取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来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如:师生互动、小组比赛、创设情境,真正实现了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原则。
四、深挖教材,并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作为一个教育者,上好课的第一步必须是研究教材,备好课。作为本次活动中的几位教师,从讲课内容上,可以明显感受到对于所授内容的潜心钻研,从教学目标到具体的落实方法,从重难点的`把握到突破,牢牢紧扣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活动,不但完成了基本的教学目的,更重要的一点是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进一步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培养了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南昌十九中学的曾苑苑老师所讲授的《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这一课当中,曾老师紧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在洗菜时发现菜叶上有菜青虫,怎么知道它是一种怎样的食物?教师引导学生想办法怎样去解决,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不但想出了好的办法,而且间接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本节课,带着问题。这主要是教师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准确把握和创造性的使用,没有局限于书本上的死知识,而是很巧妙的引入了本节课题。
五、课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联系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加注重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尤其是生物学科,怎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生物意识,动手操作能力是中学生物教学的根本目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就是要把课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起来,在生活中学习生物知识,然后把学到的生物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真正实现了实践性学习的原则,使枯燥无味的生物知识转化日常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南大附中的赵丰硕老师在《广泛分布的细菌和真菌》这一课教学中,赵教师讲细菌生存的基本条件时,提出的三个问题都从生活实际出发,把生物知识还原到生活,更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总之,通过这次听课评课的培训,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许多差距与不足,也从优秀教师那里获得了许多经验与感悟,今后我将不断反思,不断努力,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喜欢学习、学会学习、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也使自己不枉为人师。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20
昨天上午,不到10点半,我和几位老师乘车来到了临沂翔龙金凤大酒店,每人交了200元钱,安排好了食宿,歇了一下。12点开始午餐,饭后休息了一会,步行来到临沂十五中,开始了听课学习,听了三节课,课题是一样的,是复习的第一个专题《生物与环境》。
今年我市进行了中考改革,八年级的生物和地理学科在六月份和九年级一起中考,下年的九年级不再考这两科。连续带了四年九年级和一年七年级,本来今年带的是八年级,想轻松一下,紧张的中考扑面而来,没有回旋的余地。
三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在讲台上展示自己,任凭他人评说,通过听课,受益非浅。
今天上午不到8点到达十五中,开始了上午的学习。
讲课的三位老师说了自己的讲课思路和反思。
然后其他几位老师进行了专业性评课和分析了去年的试题和建议。如下几点,对我启发很大。
1、定位要准:目标明确,二轮复习专题要打破四本书的限制,专题不是分开,而是交集。本专题不仅要联系到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作用,还要联系到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教材要优化组合。
2、高效课堂,不仅容量大,还要有效果。课前导入和最后几分钟都要利用好,不要耽误时间。
3、精选题目,精讲精练,易综合不宜简单。
4、面向全体学生,提醒学生查阅资料。
然后听了临沂二十中的田总秀老师的报告:《我很庆幸自己成为一名生物教师》,讲述了自己教学的做法。
最后密老师讲了课程标准和概念教学。中考变化是要用陈述句解释概念,而不是以前的填空的形式。
学习是伴随一生的活动,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不断积累和成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知识的海洋里,勇于探索的人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21
4月16-18日赴诸暨中学参加了省高中生物优质课与高三复习展示课听课活动,现将活动心得体会交流如下:
一、内容精彩纷呈
本次活动一共有12位教师参加优质课评比,分两个会场同时举行。2位教师上了专题复习课。多位专家作了的点评。
二、主题明确突出
1、本次优质课的主题是:优方法、改评价、高效课堂。
2、围绕着优质课评比,有关领导作了重要讲话,省教研室副主任石世昌老师对一堂好课提出了四个属性:
①充分激励学生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③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
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其中还应该渗透德育教育。省教研员周初霞老师对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也作了要求:
①在你上课之前,学生对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了解了什么?
②在你的认识中本部分知识结构如何?
③在教学活动设计中,主线是什么?怎样来展开学习?
④用一句话描述本节课学生的收获。
3、高三复习课的主题是:重点如何突破?试卷讲评如何评?诸暨中学的赵文浪老师做了《神经冲动产生与传导相关曲线分析》的展示,台州中学的特级教师金松涛老师作了《台州市高三理综生物部分试卷讲评》的展示。印象深刻的是金老师基于学生自我诊断的学习讲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精化,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交流,学生学习的指导。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22
不久前,我有幸观摩了周老师的教学视频,看了这有声有色的课堂教学,我受益匪浅。
一、我的教学思路:
Part1情景导入阶段
给学生观看关于“鸡的孵化与发育”的短小视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a:养鸡场的母鸡下的蛋都能孵出小鸡吗?
b:为什么鸡蛋放在平常的柜子里不会孵出小鸡?
c:刚孵出的小鸡毛茸茸的,十分可爱。可是刚孵出的麻雀粉红的皮肤上一根毛也没有,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看视频,通过直观的视觉享受唤起学习兴趣,诱发认知兴趣和智力积极性。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课,让学生培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10分钟)
Part2观察鸡卵的结构
a:学生分成小组,课前让学生制作鸡卵的简单模型。
材料:乳白色塑料袋子、透明塑料袋子、自来水、黄色乒乓球等
要求:制作出的鸡卵模型至少要有三个结构,结构越多越好。
b: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展示所制作的模型,并说出所表示的结构。
c:对学生的模型做出评价,补充模型上没有展示出来的结构(胚盘、卵壳孔等)。引导学生讨论鸡卵各结构(卵壳、卵膜、卵白、卵黄)的功能。并且解决part1中的问题a。
(10分钟)
Part3鸡卵的发育过程
Ppt图片展示鸡卵的发育过程,提出“受精作用、体内受精”等概念,并且提出鸡卵发育的条件,引导学生解决part1中的问题b。
(2分钟)
Part4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筑巢、产卵、育雏概念的形成)
图片展示:孔雀开屏等。针对图片中鸟类的各种行为提问学生,鸟类所处阶段与行为目的。
(8分钟)
Part5早成鸟和晚成鸟
早成鸟和晚成鸟概念的提出,并且解决part1中的问题c。
(2分钟)
Part6知识巩固与运用阶段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把这节课所学知识牢牢保持在记忆里,并且学会灵活运用。(5分钟)
Part7课堂小结(3分钟)
二、我的收获
1、巧妙的情景导入
唤起学习兴趣,诱发认知兴趣额智力积极性,对于教学过程中发展知识、技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抱有强烈的兴趣与动机,主动积极地思考与活动,是诱导学生走向教学的前提;也是学生生动地、活泼地、创造性地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很多人都知道情景导入的重要性,但是却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人却忽视了这一点,或者有情境导入却设计得不够巧妙,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从周老师的课堂中,我看到了巧妙的情景导入所带来的效果。同学们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当然,我这里要强调的是“巧妙”二字。周老师仅仅用了几幅图,几句成语,就完完全全地把学生们带入了课堂。可想而知,把情景导入设计巧妙,不在于使用了多么高级的教学设备,也不在于插入了多么精彩的视频,更不在于多么复杂的导入过程。而在于导入的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设计的情境导入用了视频,相比之下,还是周老师的情景导入比较巧妙。她让学生用四字概括,话题从“花”到“鸟”,我设计中所用的视频则单调了些。
2、生物教学注重学生的探究精神
近几年来,各个学科的教师们都提倡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而生物是一门探究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名生物老师尤其要注重这点。周老师的教学过程对于这一点体现得很到位。例如,她先让学生对图片进行排序再提出概念;又如,她先让学生解剖鸡卵,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探究性学习,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效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探究性能力。我的教学设计对此方面也有所涉及,体现在情境导入的三个问题,但是周老师却可以把这种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教学过程要有“节奏感”
节奏原本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而教学做为人类特殊活动领域,也具有本身特有的节奏、概括的说课堂教学节奏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规律性和重复性的教学变化形式、节奏不同教学效果不同。课堂教学的节奏感包括教师教学的节奏感和学生思路的节奏感。首先,教师是课堂教学节奏感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概念的形成、知识转换、知识的巩固等细节对学生能否通过教师富有节奏感的引导,形成自己特有的节奏感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培养思维的节奏感。周老师在讲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之后,通过板书归纳和总结了这一知识点,同时通过一个“杜鹃孵卵”的.有趣故事过渡到了下一个知识点。至于课堂教学的节奏感,我觉得在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中还很欠缺,在讲课过程中知识的转换和过渡不自然。以至于整个教学过程显得不流畅。这样会对教学带来一定的缺陷,例如:学生不但没有培养出节奏,很可能在知识的转换过程中思维造成混乱,造成课堂中的学习效率低。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要注重这一点。
4、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活化”
有人曾经指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课本内容,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可见,知识活化关系到教学的成败。首先,知识只有活化才能转化为学科能力。众所周知,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必须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具有价值。那么怎么把知识变为能力,知识活化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其次,知识只有活化才能实现教学的功能和价值。周老师在课程的最后,列出一些诗歌让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生物知识来解释诗歌中的动物行为。一般的教师会用练习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周老师这一方法比较新颖,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让学生结合中其它学科的知识来活化生物学科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生物,知识处处不离生物”。
5、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培养
教与学是一种师生双方通过各种媒介进行传授与认识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师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升华感情,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培养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要结合课堂知识,引导学生的感情进行升华。缺少这一过程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也是意义有所缺少的教学。我在备课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在这一课堂中,可以增加一个内容,在课堂的最后引导学生爱护鸟类,爱护大自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其实是个复杂的活动。它里面含有太多的学问,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慢慢去探究,因此,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们应当虚心学习,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提升自己。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23
通过三月十三号的到松山中学学习新的课程模式的活动,感觉收获非常大,感受也特别深刻。现将生物课堂教学和小组互动的学习方式的思考与收获共享如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用种种方式将学生置于新的环境中,激起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新的认知需求,使学生明确了新的教学内容对自己的认知需求到底是什么。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引出了新知识,有助于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任务,使教学有的放矢。
通过学习我觉得在课堂中应注意以下要求:
一、导入要有趣。
导入应引人入胜,有艺术魅力,切忌刻板乏味。为此,教师的语言要风趣活泼,态度要热情开朗,引入方式要新颖多样,引入手段要形象直观。
二、导入要切题。
导入应从教学一堂课的开头会影响整堂课的质量,一个好的教学导入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浓烈的探究学习环境,从而迅速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启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更爱同时,活跃的课堂气氛也可以激发教师上课的激情。反之,如果导入环节出了问题,学生将很难进入学习状态,更调不动他们想说、想参与课堂的欲望。
三、导入要引思。
导入不仅要为学习内容定向,还要为学生的思维定向,使学生一开始就形成教学需要的状态,切忌平淡带过或机械灌输。为此,导入要注重创设问题情景,以疑促思;要善于以旧拓新,促进迁移;要让学生参与活动,发现矛盾,积极思维。
四、导入要简洁。
导入应简洁明快、内容恰当,迅速将学生引入学习状态,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一般导入过程控制在5分钟之内。
在课堂导学和引领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首先要让学生做出应答反应。因此,教师在提问前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提问前可适当保持一定时间的沉默,来唤起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通过手势、音气、音调的变化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是学生的心理因素和教学气氛对学生回答老师所提问题的态度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创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老师应采取与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进行提问,而不是用强制回答的命令语气和态度来进行提问。
三是如果教师自问自答的目的不是为了承前启后或是作为引言来导入新的授课内容的话,教师最好不要自问自答。若代替学生回答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
四是提问后教师要保持沉默,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一些教师从心理上害怕课堂的沉默,往往容易用自己的回答来打破这种沉默,这样做使学生没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又怎样来回答问题呢?
五是有意识地指名让学生对提问进行回答。这种定向的回答必须是建立在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而并非随意指定任何学生。
六是一般在提出问题后不要重复自己的问题。因为在重复问题时,往往在用语上会发生微小的变化,导致与开始所提的问题的意思不能保持完全一致,容易使学生的思考中断或引起思维混乱。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堂小组活动的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利用插图,多媒体,生活中的实例,通过问答、讨论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生物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章节均配有与学习资料密切联系的插图,通过对此图的描述、问答和教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利用插图,多媒体,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能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并使其产生探究以了解知识的愿望,为以下教学铺平了道路。
二是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充分掌握学生的好表演、欲成功、易满足等特点,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小组的共同进步联系起来,以点带面,面面相关,这种形式的评价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表现欲。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24
20xx年4月14—15日,我参加临沂市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研讨会活动,无疑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使我受益良多,现将我的感受总结如下:
一、教师角色发生了彻底的转变新的课堂教学,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纯粹的“教书匠”,也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所感觉到的,上课的老师在课堂上不像是“老师”,反而像一位朋友,没有一味的去讲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比如:鲁桥一中的黄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很高,不再是那种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通过采取互动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对生物课更加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强调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不自觉地记住很多知识,而且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所记住的东西往往是很多的,并且能深入的理解其中的精髓。我觉得这是我最应该向老师学习的地方。
二、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次教研活动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最为深刻,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并尊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结果,耐心聆听每一位同学的意见,适时给予鼓励和点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和谐、宽松的内部环境中去获得新知,变被动为主动,转客体为主体。比如汶上县二实中的何敬霞老师教学中,让学生自己亲身感受蝗虫等生物的身体结构,并加以引导学生正确做法,结果不言而谕,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使本堂课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和课堂形式的多样化教师不在是知识传授者,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的课堂教学,而是综合运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尤其给学生创设观察的情境和思考的余地,让他们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练习的设置上,何静霞老师采用娱乐节目开门大吉的形式出示问题,既活跃了课堂,又激发了学生们的热情,真正实现了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原则。
总之,通过这次听课学习研讨,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许多差距与不足,也从优秀教师那里获得了许多经验与感悟,今后我将不断反思,不断努力,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喜欢学习、学会学习、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也使自己不枉为人师。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25
4月16—18日赴诸暨中学参加了省高中生物优质课与高三复习展示课听课活动,现将活动心得体会交流如下:
一、内容精彩纷呈
本次活动一共有12位教师参加优质课评比,分两个会场同时举行。2位教师上了专题复习课。多位专家作了的点评。
二、主题明确突出
1、本次优质课的主题是:优方法、改评价、高效课堂。
2、围绕着优质课评比,有关领导作了重要讲话,省教研室副主任石世昌老师对一堂好课提出了四个属性:
①充分激励学生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③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
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其中还应该渗透德育教育。省教研员周初霞老师对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也作了要求:
①在你上课之前,学生对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了解了什么?
②在你的认识中本部分知识结构如何?
③在教学活动设计中,主线是什么?怎样来展开学习?
④用一句话描述本节课学生的收获。
3、高三复习课的主题是:重点如何突破?试卷讲评如何评?诸暨中学的赵文浪老师做了《神经冲动产生与传导相关曲线分析》的展示,台州中学的特级教师金松涛老师作了《台州市高三理综生物部分试卷讲评》的展示。印象深刻的.是金老师基于学生自我诊断的学习讲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精化,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交流,学生学习的指导。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26
通过三月十三号的到松山中学学习新的课程模式的活动,感觉收获非常大,感受也特别深刻。现将生物课堂教学和小组互动的学习方式的思考与收获共享如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用种种方式将学生置于新的环境中,激起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新的认知需求,使学生明确了新的教学内容对自己的认知需求到底是什么。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引出了新知识,有助于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任务,使教学有的放矢。
通过学习我觉得在课堂中应注意以下要求:
一、导入要有趣。
导入应引人入胜,有艺术魅力,切忌刻板乏味。为此,教师的语言要风趣活泼,态度要热情开朗,引入方式要新颖多样,引入手段要形象直观。
二、导入要切题。
导入应从教学一堂课的开头会影响整堂课的质量,一个好的教学导入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浓烈的探究学习环境,从而迅速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启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更爱同时,活跃的课堂气氛也可以激发教师上课的激情。反之,如果导入环节出了问题,学生将很难进入学习状态,更调不动他们想说、想参与课堂的欲望。
三、导入要引思。
导入不仅要为学习内容定向,还要为学生的思维定向,使学生一开始就形成教学需要的状态,切忌平淡带过或机械灌输。为此,导入要注重创设问题情景,以疑促思;要善于以旧拓新,促进迁移;要让学生参与活动,发现矛盾,积极思维。
四、导入要简洁。
导入应简洁明快、内容恰当,迅速将学生引入学习状态,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一般导入过程控制在5分钟之内。
在课堂导学和引领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首先要让学生做出应答反应。因此,教师在提问前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提问前可适当保持一定时间的沉默,来唤起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通过手势、音气、音调的变化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是学生的心理因素和教学气氛对学生回答老师所提问题的态度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创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老师应采取与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进行提问,而不是用强制回答的命令语气和态度来进行提问。
三是如果教师自问自答的目的不是为了承前启后或是作为引言来导入新的授课内容的话,教师最好不要自问自答。若代替学生回答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
四是提问后教师要保持沉默,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一些教师从心理上害怕课堂的沉默,往往容易用自己的回答来打破这种沉默,这样做使学生没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又怎样来回答问题呢?
五是有意识地指名让学生对提问进行回答。这种定向的回答必须是建立在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而并非随意指定任何学生。
六是一般在提出问题后不要重复自己的问题。因为在重复问题时,往往在用语上会发生微小的变化,导致与开始所提的问题的意思不能保持完全一致,容易使学生的思考中断或引起思维混乱。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堂小组活动的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利用插图,多媒体,生活中的实例,通过问答、讨论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生物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章节均配有与学习资料密切联系的插图,通过对此图的描述、问答和教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利用插图,多媒体,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能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并使其产生探究以了解知识的愿望,为以下教学铺平了道路。
二是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充分掌握学生的好表演、欲成功、易满足等特点,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小组的共同进步联系起来,以点带面,面面相关,这种形式的评价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表现欲。
三是充分发挥优等生的能力。充分利用青少年的好胜、荣誉感强的特点,课堂上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预习,再导入对新知识的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27
20XX年11月1—4日,我有幸参加山东省初中生物教学能手评选观摩活动,这让我很自然的想起了去年差不多同一时间的山东省初中生物优质课,上一次的指导、促进、监督与激励依然在自己的头脑中,而这一次无疑又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冲击,20XX年山东省初中生物教学能手听课心得与体会—张立盈。感谢王老师的积极组织以及学校的支持为我的成长提供如此好的学习机会。
这次讲课的内容是
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解释人的性别决定,23位老师代表了山东各个地区的最高水平,他们各具特色、独具匠心,为前来观摩学习的老师展现了别样风采,令前来与会的教师为之喝彩。而我通过本次学习也感受颇多:
一、教师过硬的基本功
每位老师能够在如此场面宠辱不惊,关键就是基本功扎实。简练而到位的语言,清晰的嗓音,语气语调富有亲和力、带有鼓励性,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并且多元化,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当然教学基本功不仅包括教师的语言、板书等,更应包括对教材的把握、挖掘分析、重新组织、策略的合理运用的能力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等。而这些教师无不做的恰如其分。单就讲好普通话给课堂增色这一点又有了切身的体验,这也给我讲好普通话,摆脱“济普”带来了压力和动力。
二、注重创设情境巧妙导入新课
高效巧妙的导入新课,成为了各位选手吸引学生与听课教师的一把利器。像烟台的王爱娟老师在讲《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就巧妙的以父亲的耕作日记的形式来呈现生产生活中出现的与呼吸作用相关的现象或行为,并且能够贯穿始终。还有十三中的李美玲老师就以自己一家人的照片导入,由外貌的遗传自然联系到性别的遗传,进而引入到新课的讲解。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有趣的导入就可以很快将学生拉回课堂。
三、准确地把握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对教材进行了科学的整理和运用
在这一方面很多老师都根据讲解的需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以更好的达成学习目标。如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的讲解中,有的老师将三个演示实验的顺序微作调整。还有很多老师为了讲解植物的其他器官也可以发生呼吸作用,又将教材进行了拓展,准备了充分的实验材料演示给学生,如叶片、花、果实等,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演示实验就可以说明教材中一个很抽象的概念。
四、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每位老师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采用自主探究性实验、边教边实验、学生参与的演示实验和观察演示实验等不同的实验方法,共同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学习之中。对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之后,逐步对现象进行分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实验的处理,能分组的不演示,能演示的不能由课件中的视频代替,尽可能的增加实验的直观性、可操作性。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中,许多老师还精心设计了实验装置,把实验验中常用的广口瓶、漏斗等换成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料瓶、洗手液瓶、注射液瓶、注射器、保温杯等,将其改装成实验器材,给学生亲切感,给与会的老师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实验材料也由一种拓展成了几种。在《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一节中,许多老师也突发奇想,用橡皮泥、卡片等来让学生演示出性染色体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的过程,见到如此熟悉的器材,自然积极表现,并且都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对于教材给定的实验方案不是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明了了实验原理之后自行设计实验,教师给以简单的.指导。只有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过程和结论,才是学生真正理解的,学生才会设计实验,才会明白研究方法,才会去应用。
五、目标的达成清晰自然
越是一节好课,越是上的朴实不做作,越是让人觉得这不是教师的舞台,而是孩子的天下。而教师恰恰起到了这个伟大的“幕后”作用。23节省教学能手课听完,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很朴实,很自然。但是细细品味,每一环节之间过渡自然,衔接自如,通过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过渡到下一环节。虽然有实验,会出现不是预期的实验结果,而教师恰可以利用这种不同更好的诠释知识让课堂显得更加真实,也凸显了教师教育智慧。另外知识目标仅仅是三维目标之一,在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以及讨论交流的的过程中也很好的达到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真的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六、团队合作,发挥集体智慧
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无论干什么都需要集体的力量。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不断进步,同时在交流中还可能迸出创新的火花,让教学思路更加清晰。
参评老师的的优点和亮点还有很多,这些让我在受益的同时也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现谈谈自己的感触。
1、一堂好课应该顺畅、自然,每个环节的链接都要过渡自然,这是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的细节,而细节决定成败。
2、教师的基本功要过硬,无论是普通话、板书还是形态、表情、课堂评价等都要在平时扎实练习,好的板书清新美观,流利的普通话使学生感觉轻松愉悦,丰富的表情使课堂靓丽活泼。
3、课堂提问要讲究技巧。提出的问题不应该过于简单或过难,要有一定的思维力度,让学生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回答出来。引导学生思考时提出的问题要适当,逐步深入,确实遇到较难的问题了,则需要我们及时的点拨。即“引导是关键,点拨是辅助”。
4、平时要多学习多研究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与能力。多听多看才能发现不足,多研究才能弥补。
以上是我对本次听课一点粗浅的认识,总之每一位老师都有我要学习的地方。通过一次次学习也更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将学到的尝试运用的教学中,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
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篇28
20xx年11月1—4日,我有幸参加山东省初中生物教学能手评选观摩活动,这让我很自然的想起了去年差不多同一时间的山东省初中生物优质课,上一次的指导、促进、监督与激励依然在自己的头脑中,而这一次无疑又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冲击,20xx年山东省初中生物教学能手听课心得与体会—张立盈。感谢王老师的积极组织以及学校的支持为我的成长提供如此好的学习机会。
这次讲课的内容是
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解释人的性别决定,23位老师代表了山东各个地区的最高水平,他们各具特色、独具匠心,为前来观摩学习的老师展现了别样风采,令前来与会的教师为之喝彩。而我通过本次学习也感受颇多:
一、教师过硬的基本功
每位老师能够在如此场面宠辱不惊,关键就是基本功扎实。简练而到位的语言,清晰的嗓音,语气语调富有亲和力、带有鼓励性,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并且多元化,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当然教学基本功不仅包括教师的语言、板书等,更应包括对教材的把握、挖掘分析、重新组织、策略的合理运用的能力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等。而这些教师无不做的恰如其分。单就讲好普通话给课堂增色这一点又有了切身的体验,这也给我讲好普通话,摆脱“济普”带来了压力和动力。
二、注重创设情境巧妙导入新课
高效巧妙的导入新课,成为了各位选手吸引学生与听课教师的一把利器。像烟台的王爱娟老师在讲《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就巧妙的以父亲的耕作日记的形式来呈现生产生活中出现的与呼吸作用相关的现象或行为,并且能够贯穿始终。还有十三中的李美玲老师就以自己一家人的照片导入,由外貌的遗传自然联系到性别的遗传,进而引入到新课的讲解。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有趣的导入就可以很快将学生拉回课堂。
三、准确地把握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对教材进行了科学的整理和运用
在这一方面很多老师都根据讲解的需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以更好的达成学习目标。如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的讲解中,有的老师将三个演示实验的顺序微作调整。还有很多老师为了讲解植物的其他器官也可以发生呼吸作用,又将教材进行了拓展,准备了充分的实验材料演示给学生,如叶片、花、果实等,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演示实验就可以说明教材中一个很抽象的概念。
四、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每位老师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采用自主探究性实验、边教边实验、学生参与的演示实验和观察演示实验等不同的实验方法,共同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学习之中。对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之后,逐步对现象进行分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实验的处理,能分组的不演示,能演示的不能由课件中的.视频代替,尽可能的增加实验的直观性、可操作性。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中,许多老师还精心设计了实验装置,把实验验中常用的广口瓶、漏斗等换成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料瓶、洗手液瓶、注射液瓶、注射器、保温杯等,将其改装成实验器材,给学生亲切感,给与会的老师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实验材料也由一种拓展成了几种。在《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一节中,许多老师也突发奇想,用橡皮泥、卡片等来让学生演示出性染色体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的过程,见到如此熟悉的器材,自然积极表现,并且都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对于教材给定的实验方案不是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明了了实验原理之后自行设计实验,教师给以简单的指导。只有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过程和结论,才是学生真正理解的,学生才会设计实验,才会明白研究方法,才会去应用。
五、目标的达成清晰自然
越是一节好课,越是上的朴实不做作,越是让人觉得这不是教师的舞台,而是孩子的天下。而教师恰恰起到了这个伟大的“幕后”作用。23节省教学能手课听完,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很朴实,很自然。但是细细品味,每一环节之间过渡自然,衔接自如,通过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过渡到下一环节。虽然有实验,会出现不是预期的实验结果,而教师恰可以利用这种不同更好的诠释知识让课堂显得更加真实,也凸显了教师教育智慧。另外知识目标仅仅是三维目标之一,在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以及讨论交流的的过程中也很好的达到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真的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六、团队合作,发挥集体智慧
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无论干什么都需要集体的力量。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不断进步,同时在交流中还可能迸出创新的火花,让教学思路更加清晰。
参评老师的的优点和亮点还有很多,这些让我在受益的同时也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现谈谈自己的感触。
1、一堂好课应该顺畅、自然,每个环节的链接都要过渡自然,这是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的细节,而细节决定成败。
2、教师的基本功要过硬,无论是普通话、板书还是形态、表情、课堂评价等都要在平时扎实练习,好的板书清新美观,流利的普通话使学生感觉轻松愉悦,丰富的表情使课堂靓丽活泼。
3、课堂提问要讲究技巧。提出的问题不应该过于简单或过难,要有一定的思维力度,让学生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回答出来。引导学生思考时提出的问题要适当,逐步深入,确实遇到较难的问题了,则需要我们及时的点拨。即“引导是关键,点拨是辅助”。
4、平时要多学习多研究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与能力。多听多看才能发现不足,多研究才能弥补。
以上是我对本次听课一点粗浅的认识,总之每一位老师都有我要学习的地方。通过一次次学习也更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将学到的尝试运用的教学中,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