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素养课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劳动教育素养课心得体会(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劳动教育素养课心得体会 篇1
这次系评选劳动教育先进班级,很荣幸我们会审1班被系里评选为先进班级。其实劳动教育这一形式对于现在的我们是很有必要的。也许在开始开展这一活动时我们不理解其意义而有一些抱怨,但是现在,我们深刻理解了劳动教育的意义并感谢学校开展这一活动。它不仅锻炼了我们自主动手能力,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了保持洁净的作风,更重要的是它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强化了班级的班风班貌建设。对于这一点我们深有认识。
劳动教育成绩的取得,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所能做到的。它是全体同学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班的清洁区情况较为复杂,不仅有围绕二号教学楼一周的草坪,而且还有成功大道及二号楼前的路面,其中也包含后面的桐树及周围的.栏杆、路标及名人像等需要擦洗的物件。面对复杂的清洁区,我们班劳动教育小组的划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分组上进行了多次调整,在吸收前次失败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划分。现在我们班级分为7组。1组有5人负责室外劳动区域所有需要擦洗的物件,2组6人负责管理系大楼正门前路面、草坪及树坑。3组7人负责管理系大楼北侧苗圃,4组11人负责管理系大楼南侧苗圃,5组5人负责管理系大楼东侧苗圃,6组9人负责管理系大楼南侧成功大道及人行道,7组7人负责主教室。这些名单的确立也是征求全体同学的意见,根据劳动组长全威楠学姐给我们的建议而制定的。当然,这些组的划分及成员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会根据天气及一些特殊事件的变化做出相应变化。在辅导员老师的关怀指导下,我们知道了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有人情味,我们的劳动教育都尽量照顾到了每一位同学,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完成任务。
清洁区在打扫后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离开,我们会按学号依次确定每天留下同学等待打分组的成员。也正因为这些留下同学的付出,才会有今天成绩的取得。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今天会审1班不会站在这里。无论是否下雨,他们都会在大部分同学走后依然留守在那里。如果有树叶被风吹落,他们会前去拾起。正因为他们的付出,因为劳动教育这一活动,大大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
劳动教育素养课心得体会 篇2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意见》同时提出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立德树人,劳动为先”,劳动是道德臻于完善的源泉。热爱劳动、尊崇劳动、勤奋劳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崇尚劳动、辛勤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生活靠劳动创造,美好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就是要以劳树德,让学生通过劳动切身感受美好的生活需要双手来创造,自觉形成感恩国家、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劳动的思想,培养爱劳动、懂感恩、重节俭、勤奋斗、讲团结、乐奉献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断锤炼其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但不知从何时起,劳动教育渐渐被弱化,学生劳动能力差在我国已经成为常态。不少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上长短不齐,有的学生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有的学生甚至看不起劳动者,不珍惜劳动成果,有的学生遇到挫折和失败后往往一蹶不振。缺少劳动的教育已经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刻不容缓。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劳动教育流于形式,确保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目的,实现劳动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呢?
《意见》的印发,从充分认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等五个方面入手,为切实保障劳动教育提出了具体意见和措施。明确了家庭、学校、社会的不同分工和责任,明确了三者协调共抓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确要求各地区积极拓展实践场所,多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多方面强化安全保障。同时指出,重视劳动教育不是要追求什么时尚,而是学生成长的必备素质,要防止劳动教育中的娱乐化、形式化、惩戒化等问题。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劳动不仅创造了历史,劳动更是成就了教育。劳动教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民族复兴的新时代征程中,让学生、孩子在劳动教育中感悟劳动精神,争做奋斗者,才能不断积累知识和才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出彩人生,为民族复兴提供澎湃动力。
劳动教育素养课心得体会 篇3
人类起源于劳动。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不仅创造了人类本身,而且创造了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保证了人类的延续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学校要给学生参加劳动的机会,劳动是教学,是政治思想课……”值周劳动班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纪律教育、责任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每个班级每学年至少要承担一周的劳动值周工作。
目前,学生中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有所抬头,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忽视劳动素质教育是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在劳动中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劳动过程中逐步渗透德育,具有行知合一的最佳效果,与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人之成德乃在于力行”的主张相符。毫无疑问,将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融入劳动教育是培养一代新人的一条重要途径。可见,劳动课必须渗透德育教育,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这种独特而全面的功效,有意识给以强化。
一、以德育为主题,树立健康的劳动观
在目前重智力轻劳技的大背景下,学生心目中逐渐形成这样的观念:只要把学习成绩搞好,其他什么都不用做。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也被家长代劳。这些都导致学生缺乏责任心,在学校的劳动中表现为对日常劳动和值日工作能不做就不做,有时勉强做一下,也是敷衍了事。自私自利的多,主动为班级集体做事的少。“劳动创造了人类。”试想,一个人连最起码的劳动技能都没掌握,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怎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呢?还谈什么爱祖国、爱人民?
劳动课中的'德育目标是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包括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获得劳动的成就感,让学生懂得劳动的重要性,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产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在这个教育过程中要倾注自己的情感,寓劳动教育与德育一体,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劳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保持环境的整洁需要靠我们的辛勤付出,劳动并不可耻,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换来别人的赏识,服务别人,快乐自己。只有体现到劳动的辛苦后,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一系列的德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促进学生养成坚强的劳动意志,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观念。而实践证明在劳动课中,恰如其分的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还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辛苦的,可是劳动更要付出汗水与艰辛。
二、培养勤劳俭朴、节约利废的优良品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的家长正在代替或剥夺孩子的劳动权利,“蜜罐中长大的一代”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待遇,养成了吃要口味、穿要名牌的不良习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的勤劳俭朴,他们感受较少。时下,校园中对粮食、衣物和学习用具随意浪费丢弃、不会洗衣服、花钱无节制的现象比比皆是,正是这一社会现状的体现。甚至有的学生厌学,觉得即使外出打工也比在学校学习要自由、舒服得多。如何改变学生的这种认识?通过劳动课来进行教育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劳动课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从而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和自己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劳动的可贵,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人处于群体之中,学习、工作、生活的过程都是与人合作的过程,正如歌中所唱:“人字是相互支撑的”。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协作精神、主动团结意识能使学生在自主的基础上正常发展,在劳动课中,由于实际需要经常要开展分组劳动,在劳动中会遇到需要分工的情况,这正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最佳时机。在劳动过程中作为老师一要创设条件,造成生生互助的氛围,分组便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谈,相互评论,相互协作,二要善于发现那些不畏辛苦和善于谦让、宽容别人的同学,及时总结,予以表扬,引导学生向互相合作的方向发展,有助于学生及早认识个人在集体中的正确地位,对于将来适应社会工作,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有很大的潜在价值。
充分发挥劳动课的德育功能,可以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德育教育空洞说教、被动灌输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感悟道德境界,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主动遵从道德规范。同时,要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注意德育工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劳动课的德育功能,将德育教育融入劳动课中。
劳动教育素养课心得体会 篇4
对于小学劳动课这一学科,很多人都不明白它的真正含义,它究竟是一门怎样的课程?要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劳动课与综合实践课又怎样的关系?这些都是我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所关心并长期探讨的主要问题。带着这些问题,今年三月中旬,自己有幸来到著名的XX区汝河路小学,在这里参加了XX区劳动课优质课的听课活动,首先很感谢学校领导能给予自己这次宝贵的学习提高机会,安排了这么好的学习借鉴机会,另为评教师充分的准备,大胆的实践尝试,也给我们指明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探索方向。这次听课活动对自己的触动很多,作为一名支教的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受益也很多,现在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小学劳动课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和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的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小学综合实践课作为一门以学生自主实践探究为主的课程,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采用多种方法,充分强调学生的活动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充分扩展视野,发展能力。这门课程要求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使课程内容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在课程中学会自主实践和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课题的选择从学生实际和兴趣出发。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对于劳动课更是如此,如何真正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课题的选择便显得尤为重要。劳动课课题的选择上要避免大而空洞,主题确定要小,教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课题,这样就使学生的目标感更强,而且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完成。春晖小学老师的《泥塑》一课,就把同学们每天都要打交道的泥的制作搬上了课堂,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动手欲望强烈,整个课堂都弥漫着一种学习创作的氛围;幸福路小学李娜的《剪染纸》,王小玲的《折餐巾花》;齐礼闫小学罗明军的《橡筋动力模型赛车》;京广路小学的林丽的《编织吉祥结》;陇海中路小学海三霞的《设计制作公益广告牌》等。另外,课堂过程中可以采用主动参与、主体体验、探究、调查等主要活动方式,使学生在诸如体验自然、志愿服务、观察、实验、调查、手工制作、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
二、教师的指导贯穿每一个环节,作用不容忽视。
劳动课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恰恰相反的是,教师更应该成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领导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实践的过程。劳动课的过程一般包括:引题————实践探究————经验分享————成果发表等几个阶段,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活动的全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探究进度,给予鼓励、启发,推进学习的不断深入。伴随活动过程的展开,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如幸福路小学李娜老师执教的《剪染纸》一课,教师对于染纸的方法指导贯穿在学生的操作之中,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后立即得到解决之法,事半功倍,学生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始终集中在课堂活动中。所以在活动中通过经验分享,师生交流活动的体验与感悟,反思活动过程,可以促使学生认识与情感的升华。这样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扎扎实实的实践活动过程,会让学生终身受益。最后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不管是能力强的还是弱的学生,只要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很多时候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首肯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和鼓舞。
三、劳动活动重视过程的经历,而非最终结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劳动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让学生“说”与“做”统一,将学生想的付诸于实际行动,结合实际活动内容,放开手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社区),走向大自然,让学生亲历活动过程,自己去调查、考察、访谈、收集整理资料,研究或写研究报告。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学生都经历了哪些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们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如何;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被激发出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这次所听的劳动课程,教师都非常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另外还有不少老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在规定的表格中调查相应的内容,有了自己的亲身实践和亲身感受,学生在课堂上自然有话可说,有事可论,所以只有关注的方向落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劳动课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遇到问题时,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才是正确的方向,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或把教师的主管经验强加给学生。
四、劳动课活动中要做到全员参与。
劳动课活动中培养的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无论能力高低,教师都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实践的位置并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充分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让每一个人都对研究活动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研究活动的权利和义务,体验获得研究成果的快乐。劳动课实际在潜移默化中也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每一位学生尽自己所能的发挥自己所起的作用,从而形成一种合力以促成结果的完成,而不单单只让几个能力强的学生控制和把持着局面。在这次我所听的七位老师的课中,每位老师都做到:每一位孩子都有至少一次的回答问题或参与活动的机会,有些甚至有三四次,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照顾和体贴,对于课堂的关注度也会更高。
在本次活动中,自己从这些优秀教师身上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也发现了自己在今后的课堂上应该努力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孩子的突发问题的处理能力;谨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我们教师是辅助者和指导者。劳动课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探索、开发适合自己班级的劳动课题,让课程落在实处,从而真正体现劳动课课程的价值!
劳动教育素养课心得体会 篇5
劳动教育是人生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劳动教育是通过家务劳动树立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有责任感的社会人的过程。家庭劳动教育关系到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意志和品质,对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其聪明才智及动手能力都有重要作用。我们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活动:
1、家长学校讲座,指导家庭劳动教育。通过讲座使家长明确家庭劳动教育的目的及意义,掌握家庭劳动教育的方法。家长通过写家教感言从思想上对劳动教育非常重视并鼓励孩子参加劳动活动。
2、学校印发家庭劳动教育宣传提纲,指导家庭劳动教育。通过与分散、口头与书面等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
3、导学生的家庭劳动活动。学生开展家庭劳动实践活动家长给予指导,学生写劳动感受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家长对学生的劳动情况也给予评价,以此促进家庭教育的开展。
4、支持学校的劳动教育活动。5月份学校组织劳动技能比赛,学生在家中进行训练,班级进行预赛,学校进行决赛。家长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学生准备必备的工具和材料,在家庭中按照比赛的要求多次训练。六年二班陶然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掌握包饺子的技能在家已经连续吃了四天的饺子了。五年级的水果拼盘比赛家长积极准备食材并帮助设计造型,购买厨师帽、手套等。总之,通过家庭劳动教育的指导家长家庭劳动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劳动教育素养课心得体会 篇6
对于小学劳动课这一学科,很多人都不明白它的真正含义,它究竟是一门怎样的课程?要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劳动课与综合实践课又怎样的关系?这些都是我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所关心并长期探讨的主要问题。带着这些问题,今年三月中旬,自己有幸来到著名的XX区汝河路小学,在这里参加了XX区劳动课优质课的听课活动,首先很感谢学校领导能给予自己这次宝贵的学习提高机会,安排了这么好的学习借鉴机会,另为评教师充分的准备,大胆的实践尝试,也给我们指明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探索方向。这次听课活动对自己的触动很多,作为一名支教的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受益也很多,现在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小学劳动课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和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的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小学综合实践课作为一门以学生自主实践探究为主的课程,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采用多种方法,充分强调学生的活动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充分扩展视野,发展能力。这门课程要求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使课程内容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在课程中学会自主实践和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课题的选择从学生实际和兴趣出发。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对于劳动课更是如此,如何真正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课题的选择便显得尤为重要。劳动课课题的选择上要避免大而空洞,主题确定要小,教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课题,这样就使学生的目标感更强,而且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完成。春晖小学老师的《泥塑》一课,就把同学们每天都要打交道的泥的制作搬上了课堂,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动手欲望强烈,整个课堂都弥漫着一种学习创作的氛围;幸福路小学李娜的《剪染纸》,王小玲的《折餐巾花》;齐礼闫小学罗明军的《橡筋动力模型赛车》;京广路小学的林丽的《编织吉祥结》;陇海中路小学海三霞的《设计制作公益广告牌》等。另外,课堂过程中可以采用主动参与、主体体验、探究、调查等主要活动方式,使学生在诸如体验自然、志愿服务、观察、实验、调查、手工制作、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
二、教师的指导贯穿每一个环节,作用不容忽视。
劳动课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恰恰相反的是,教师更应该成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领导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实践的过程。劳动课的过程一般包括:引题————实践探究————经验分享————成果发表等几个阶段,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活动的全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探究进度,给予鼓励、启发,推进学习的不断深入。伴随活动过程的展开,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如幸福路小学李娜老师执教的《剪染纸》一课,教师对于染纸的方法指导贯穿在学生的操作之中,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后立即得到解决之法,事半功倍,学生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始终集中在课堂活动中。所以在活动中通过经验分享,师生交流活动的体验与感悟,反思活动过程,可以促使学生认识与情感的升华。这样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扎扎实实的实践活动过程,会让学生终身受益。最后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不管是能力强的还是弱的学生,只要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很多时候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首肯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和鼓舞。
三、劳动活动重视过程的经历,而非最终结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劳动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让学生“说”与“做”统一,将学生想的付诸于实际行动,结合实际活动内容,放开手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社区),走向大自然,让学生亲历活动过程,自己去调查、考察、访谈、收集整理资料,研究或写研究报告。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学生都经历了哪些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们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如何;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被激发出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这次所听的劳动课程,教师都非常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另外还有不少老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在规定的表格中调查相应的内容,有了自己的亲身实践和亲身感受,学生在课堂上自然有话可说,有事可论,所以只有关注的方向落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劳动课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遇到问题时,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才是正确的方向,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或把教师的主管经验强加给学生。
四、劳动课活动中要做到全员参与。
劳动课活动中培养的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无论能力高低,教师都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实践的位置并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充分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让每一个人都对研究活动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研究活动的权利和义务,体验获得研究成果的快乐。劳动课实际在潜移默化中也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每一位学生尽自己所能的发挥自己所起的作用,从而形成一种合力以促成结果的完成,而不单单只让几个能力强的学生控制和把持着局面。在这次我所听的七位老师的课中,每位老师都做到:每一位孩子都有至少一次的回答问题或参与活动的机会,有些甚至有三四次,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照顾和体贴,对于课堂的关注度也会更高。
在本次活动中,自己从这些优秀教师身上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也发现了自己在今后的课堂上应该努力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孩子的突发问题的处理能力;谨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我们教师是辅助者和指导者。劳动课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探索、开发适合自己班级的劳动课题,让课程落在实处,从而真正体现劳动课课程的价值!
劳动教育素养课心得体会 篇7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意见》同时提出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立德树人,劳动为先”,劳动是道德臻于完善的源泉。热爱劳动、尊崇劳动、勤奋劳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崇尚劳动、辛勤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生活靠劳动创造,美好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就是要以劳树德,让学生通过劳动切身感受美好的生活需要双手来创造,自觉形成感恩国家、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劳动的思想,培养爱劳动、懂感恩、重节俭、勤奋斗、讲团结、乐奉献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断锤炼其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但不知从何时起,劳动教育渐渐被弱化,学生劳动能力差在我国已经成为常态。不少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上长短不齐,有的学生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有的学生甚至看不起劳动者,不珍惜劳动成果,有的学生遇到挫折和失败后往往一蹶不振。缺少劳动的教育已经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刻不容缓。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劳动教育流于形式,确保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目的,实现劳动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呢?
《意见》的`印发,从充分认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等五个方面入手,为切实保障劳动教育提出了具体意见和措施。明确了家庭、学校、社会的不同分工和责任,明确了三者协调共抓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确要求各地区积极拓展实践场所,多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多方面强化安全保障。同时指出,重视劳动教育不是要追求什么时尚,而是学生成长的必备素质,要防止劳动教育中的娱乐化、形式化、惩戒化等问题。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劳动不仅创造了历史,劳动更是成就了教育。劳动教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民族复兴的新时代征程中,让学生、孩子在劳动教育中感悟劳动精神,争做奋斗者,才能不断积累知识和才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出彩人生,为民族复兴提供澎湃动力。
劳动教育素养课心得体会 篇8
五月份是忙碌而又充实的一个月,当“满目金黄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的景色过去的时候,也到了油菜籽收获的日子。在唐主任、陆主任的带领下,中、小两部的部分男教师、生活老师开始割油菜、摊场、压场、起场、扬场,最终圆满的完成了此次劳动任务。听起来是很简单,但操作起来是很有学问,有技术含量的,镰刀怎么割?木叉怎么怎么叉?木锹怎么扬?对于我这样从小生活在城里,没接触过的人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颖、不禁感叹古人是何等的智慧造出了这样的工具。每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总会让我学习到很多田园知识、认识一些劳动工具,使我受益匪浅。
临近月底,学校给各班分配了“种植园”,做了广告牌、按照各班菜地的大小,分发了西瓜籽和甜瓜籽。班主任带领学生-----开荒、晒地、播种、浇水、施肥,每位学生都乐在其中,都在盼望着自己班的种下的瓜籽能够生根发芽。那么学校这么做的意义在哪里呢?难道是怕学校里的地荒废了?
我想,学校这么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现在的学生匮乏“农耕教育”,特别是像我这样从小到大没接触过田园生活的人,从小娇生惯养,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小麦和韭菜都傻傻都分不清。虽然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品质不可随意丢弃,特别是今天的学生承载着明天的希望,更不可缺少“劳动教育”。学生在学校不能仅仅学习基础的文化素质,还应该需要学习和锻炼各种体力、能力,在体力劳动中学会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在学校的菜园里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既能活动身体,培养劳动的热情,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百益无一害。
其次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获取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别看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种瓜,包含的知识却是方方面面的。如果没有韩灯占、袁建军两位老师教我,我到现在都不知道瓜应该怎么种,挖多深的土,留多少空,什么时候浇水,所以说学校的分配的“种植园”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锻炼的机会,也让我明白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个道理。
虽然,各班的“种植园”还没有发芽,劳动实践也刚刚起步,但我们坚信,在戴校长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汇贤中学的方方面面都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