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致良知心得体会

2024/05/22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致良知心得体会(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致良知心得体会 篇1

一、幸福家庭

幸福是需要每个人去耕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分耕耘十分收获,每个人都想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和生活,我们都要彼此付出真心,去建设我们的心灵品质,去除心中那些“小我”。其实人心就像一面“镜子”,如果镜子本身是污浊的,那么任凭你怎么打扮镜子里的自己都是模糊的;如果镜子本身是明亮的,那么镜子里的自己肯定是光亮的,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从“镜子”的本体上去修炼,把镜子上的灰尘去除,而不能去抱怨镜子不够明亮。学了致良知后我明白了任何事情只有向内求,多分析一下自己的问题,那么很多烦忧就不破而解,我们的幸福就随之而来,迎接一个幸福圆满的人生。

二、反省

从北京学习回来后我的反省总是断断续续的,这次反省的能量场确实很大,一开始我就泪流满面,在反省中我发现了自己身上很多的“小我”,比如:自卑,多愁伤感,有自闭症,做事不够坚持。以前总是感觉自己做了很多事都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自暴自弃,这次反省我明白了是自己的心不够纯,自己的内心被乌云遮蔽了,每次在工作的过程中自己的心没有全力以赴甚至有时带着情绪做事。常常有人问我反省有效果吗?学致良知能让我赚钱吗?能解决我的生活问题吗?反省肯定是有效果的,只是你反省的深入与带给你的能量成正比。学致良知确实不能解决每个人的生活问题,但是每天我们做深刻的反省,反省后我们会活得更加轻松自在,更好的心态面对你的生活问题。有时身边的人总笑:“你立志成圣人你就能成为圣人吗?”。我想那些人理解错了,我们学的是圣贤文化,学的是圣人做人做事的那颗心,先生说圣人之所以被称为圣,只因他们心中纯粹都是天理,没有丝毫人欲夹杂其中,就像纯金一样,金只要足色才叫纯,金子的份量有轻有重,但是他们的成分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经常反省,学习圣人把内心的私欲去掉,在陈九川和阳明先生的聊天中就说到这样一句话,九川说功夫很难,先生说常快活就是功夫,我们把反省的功夫练好,那么我们就会走向康庄大道。

三、孝顺

我们现在每个人都觉得很孝顺,对自己的父母很不错,对父母的孝顺停留在物质层面,回家给父母拿点钱,偶尔打个电话回去关心一下,逢年过节嘴上说是陪他们,其实回到家基本上不是在牌桌上就是和别人在酒桌上,父母想和我们吃顿饭都没有机会,也许这就是我们现实版的“孝顺”。这次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孝顺要从心开始,养父母之心,去深入了解父母内心深处想要的东西和想法,我们要满足他们内心的想法,让他们的晚年能够快乐幸福的度过,我们要用父母小时候养育我们的那颗父母心来对待我们日渐年老的父母。

四、感恩

感恩师傅让我们牵手圣贤,接触并学习致良知来建设我们自己的心灵品质,师傅给我们提供的一次次学习机会让我在学习和反省过程中发现自己身上那么多的“小我”,只有把“小我”去除,那个“大我”才会从阴暗的角落里走出来,重见光明。

感恩中快平台,让我们在青春岁月里留下奋斗的足迹,是这个平台让我们成长成熟,是平台给了我们点石成金的手,感恩平台像父母一样一直包容我们的过错,每次当我们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的时候是平台在背后给我们支撑,给我们改过的机会。

感恩祖国,正是祖国的强大才给了我们一片祥和安宁的`环境,让我们在和平安全的环境里能够安心地去实现我们的自身价值和抱负。

致良知心得体会 篇2

今天的课主要说了知行合一和中国文化,我的理解就是想和做不光是简单的统一,从最初的认识错知错行和正知正行到天理合一(此处最终的高度的用词没记住不够准确,大意就是大众公认的认可的一个好的行为准则)是一个逐步攀登的过程,刘老师的解释知和行原本就是统一的,我这样想就这样做了没有对错之分,后来想想也会有这样的情况,比如去有些事不会想那么多,也就是常说的“不过脑子”看见产生的结果了才知道“哦!原来这样。

我的理解是想和做是两种行为,我们需要通过参照”过来人或是公认“的标准来修正他们统一的一个过程。中国文化讲的不多,对于传统文化我个人除了书法其他不是很喜欢,我的认知里人类文明的演变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蜕变过程,所有不合时宜、不符合人性、落后不能满足需求的东西都会慢慢被淘汰,如果能实现穿越我想绝大数人是不愿再退回去的,这也说明潜意识里大家已公认现在或是未来的生活方式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金一南教授的《心胜》视频我看了好几遍,每一次看完都热血澎湃。尤其听到杨靖宇那句,“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朱德在南昌起义南下队伍全军覆没后,依靠心胜,保留住中国革命的火种,激励仅存的八百多人继续前进。最后百万雄狮渡江去,解放全中国。心胜不是唯心主义,心胜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是我们由内而外焕发的生命力。

1、战胜对手有两次,一次在自己心中。

2、多数人因看见而相信,少数人因相信而看见。

3、历史因少数人的坚持而改变,正是因为他们没有随波逐流,而成为中流砥柱。

4、中国革命的历史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光明,就能驱走黑暗。就能从困苦中走向胜利。

致良知心得体会 篇3

近期公司组织致良知学习,我们卡车服务站在孟站长的带领下也认真学习了致良知里面的内容,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感觉受益良多,也深有感触。

“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天生的善良。“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就是知行合一。

人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友文化、有信念,有一颗宽大的心,既然人生中有某些事情要面对,与其做无所谓的挣扎,还不如放下心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不要有幻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克服所谓的困难,用自己的努力体验前人经历过的境界,只要打通心灵的一些关节,做什么事情都能适应都能做得做得很好,每天想不通的时候,问下自己“要是圣人处于这种环境下,他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做法呢”所以努力让自己做事情达到一种新的境界。首先要培养自己接受现实的心态,放弃一些负面情绪,以一种积极、冷静、乐观的态度去应对所遇到的一切事情,只有这样,我的内心才会发出巨大的能量,心平气和的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并把事情做到最好。

对于企业的“良知”就是对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作为一名员工,做任何事情要从公司利益出发,公司的利益就是我们自己的利益;我们要正确地面对问题,用“致良知”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我们也就进步了!企业也就发展了!

致良知心得体会 篇4

一、幸福家庭

幸福是需要每个人去耕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分耕耘十分收获,每个人都想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和生活,我们都要彼此付出真心,去建设我们的心灵品质,去除心中那些“小我”。其实人心就像一面“镜子”,如果镜子本身是污浊的,那么任凭你怎么打扮镜子里的自己都是模糊的;如果镜子本身是明亮的,那么镜子里的自己肯定是光亮的,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从“镜子”的本体上去修炼,把镜子上的灰尘去除,而不能去抱怨镜子不够明亮。学了致良知后我明白了任何事情只有向内求,多分析一下自己的问题,那么很多烦忧就不破而解,我们的幸福就随之而来,迎接一个幸福圆满的人生。

二、反省

从北京学习回来后我的反省总是断断续续的,这次反省的能量场确实很大,一开始我就泪流满面,在反省中我发现了自己身上很多的“小我”,比如:自卑,多愁伤感,有自闭症,做事不够坚持。以前总是感觉自己做了很多事都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自暴自弃,这次反省我明白了是自己的心不够纯,自己的内心被乌云遮蔽了,每次在工作的过程中自己的心没有全力以赴甚至有时带着情绪做事。

常常有人问我反省有效果吗?学致良知能让我赚钱吗?能解决我的生活问题吗?反省肯定是有效果的,只是你反省的深入与带给你的能量成正比。学致良知确实不能解决每个人的生活问题,但是每天我们做深刻的反省,反省后我们会活得更加轻松自在,更好的心态面对你的生活问题。

有时身边的人总笑:“你立志成圣人你就能成为圣人吗?”。我想那些人理解错了,我们学的是圣贤文化,学的是圣人做人做事的那颗心,先生说圣人之所以被称为圣,只因他们心中纯粹都是天理,没有丝毫人欲夹杂其中,就像纯金一样,金只要足色才叫纯,金子的份量有轻有重,但是他们的成分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经常反省,学习圣人把内心的私欲去掉,在陈九川和阳明先生的聊天中就说到这样一句话,九川说功夫很难,先生说常快活就是功夫,我们把反省的功夫练好,那么我们就会走向康庄大道。

三、孝顺

我们现在每个人都觉得很孝顺,对自己的父母很不错,对父母的孝顺停留在物质层面,回家给父母拿点钱,偶尔打个电话回去关心一下,逢年过节嘴上说是陪他们,其实回到家基本上不是在牌桌上就是和别人在酒桌上,父母想和我们吃顿饭都没有机会,也许这就是我们现实版的“孝顺”。

这次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孝顺要从心开始,养父母之心,去深入了解父母内心深处想要的东西和想法,我们要满足他们内心的想法,让他们的晚年能够快乐幸福的度过,我们要用父母小时候养育我们的那颗父母心来对待我们日渐年老的父母。

四、感恩

感恩师傅让我们牵手圣贤,接触并学习致良知来建设我们自己的心灵品质,师傅给我们提供的一次次学习机会让我在学习和反省过程中发现自己身上那么多的“小我”,只有把“小我”去除,那个“大我”才会从阴暗的角落里走出来,重见光明。

感恩中快平台,让我们在青春岁月里留下奋斗的足迹,是这个平台让我们成长成熟,是平台给了我们点石成金的手,感恩平台像父母一样一直包容我们的过错,每次当我们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的时候是平台在背后给我们支撑,给我们改过的机会。

感恩祖国,正是祖国的强大才给了我们一片祥和安宁的环境,让我们在和平安全的环境里能够安心地去实现我们的自身价值和抱负。

致良知心得体会 篇5

在人生的不惑之年,我能够得遇《致良知》是我的幸运,我甚至感觉自己的人生是从这时开始,这首先要感谢我的同事钟万书老师的介绍和重庆涌泉学院朱云秀校长的召集,让我有机会接触《致良知》的学习并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良知友伴砥砺前行,收获光明温暖的生活。

阳明先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但他却不是一个成熟的政客,所以当他初入仕途,遭遇混迹政坛的坏人刘瑾后,因为自己的仗义执言而受到攻击,身陷牢狱,最终又被贬贵州。贵州地处偏远,生活艰难,瘟疫肆虐,从中原流放到这里的人,有的死在半道,有的死在流放地。艰难困苦中,阳明先生用内心的意志抵抗物质的贫瘠,用平静温厚之心对待凶险,沉湎在儒佛道思想,最终龙场悟道。

苦不入心,生命自有芳华。阳明先生的这段人生经历给了我莫大的启示和收获。幸福之于人,就像尾巴之于狗,怎么转圈都咬不到,但是只要你向前走,它就会乖乖地跟在后面;苦恼之于人,像运动员握在手里的铅球,除非尽力抛出去,否则就是沉甸甸的负担。倘若一直把那些不幸或者痛苦的经历捧在手里,势必身心俱疲。而如果不把苦楚和悲痛放入心间,生命也自然会绽放芳华。

经历了 8年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我心力交瘁,一身伤痛,短短三年的休整后,我于这学期又被任命为班主任,而且身兼教研组长、读书引导等数职,工作千头万绪,每天晨光熹微中出门,万家灯火后回家,还要给在市里上高中的儿子陪读,一路的风尘奔波之苦对我本已千疮百孔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我也曾经想要放弃,可是最终我还是在坚持我能够坚持的,放下可以放下的,因为那些乖巧懂事的孩子和理解支持我的家长们给了我巨大的温暖和加持,所以我立下大志,要用书籍灼照良知,让读书引领成长,在应试的寒凉中坚守语文的快乐和诗意,这就是我的教育理想,我要学会转变观念,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天堂。

感谢《致良知》,我今生最美的遇见!

致良知心得体会 篇6

致良知”包含“致知”和“实行”两方面的内容,即:一方面,我的良知能够让我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行为,并且能确保这种选择是具有道德意义的;另一方面,我又必须按照我的选择去实施我的行为,否则就谈不上真正的“知”。所以“致良知”既反对“坐而论道”,亦反对“随事体认天理”(一边实践,一边体会所实践之事所蕴含的天理),因为前者会流于空谈,后者则会导致将“天理”当作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从而把“良知”与人的现实行为割裂开来。

“致良知”是伴随着“格物”展开的,联系阳明学中的“行知合一”以及对意义世界的构造,我们可以明白,虽然“良知”普遍的先验存在,但阳明学中包含对扬弃“良知”主体意识的超验性,所以“良知”若不“致”,即使承认良知本体的存在,但也对我们的意义世界毫无益处,也就是可以看作在良知意义上的不存在。而阳明先生提出“致良知”就是为了能够在世上“流行发用”,怎么可能会忽视良知意义呢?从阳明生前与两位最得意的门生的“天泉论道”中我们也可以找出证据。阳明面对王龙溪的“四无说”表示在本体上的肯定,但也对钱德洪从工夫(实践)上展开对良知理解表示肯定,即使在本体上阳明确实认同良知的超验,先验性,但是在良知的意义上,他不忘用“致”,用实践来突出“良知”在意义世界中的作用。

结合到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在心中已经明觉到了自己的孝顺之心,明白了孝顺的含义,但无法在我们的意义世界中表现出孝顺的行为,那么我只能说,我们掌握的是“孝”的概念,而非“孝。同样,如果只是在本体上将“良知”给“致”(穷尽)了,而不在工夫上将“良知”给“致”(实践),那么我们掌握的只是“良知”的本体概念,而非全部的“良知”。所以这两个“致”都是不能够忽略的,真正的“致良知”中的“致”便是在本体与工夫上同时开展对良知的体悟,用康德的话来讲,一者是对纯粹理性的感悟,一者是对实践理性的体悟。

通过学习致良知,我感觉到一个人可以走快,但一群人可以走远。这是能量场的力量,有圣贤者指引,有同修则善砥砺,内心开始安静下来,变得更有力量,不再轻易受物所奴,开始懂得拒绝与区分不靠谱的人和事。致良知的学习没有终点,要终生学习,终生践行。

致良知心得体会 篇7

一、幸福家庭

幸福是需要每个人去耕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分耕耘十分收获,每个人都想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和生活,我们都要彼此付出真心,去建设我们的心灵品质,去除心中那些“小我”。其实人心就像一面“镜子”,如果镜子本身是污浊的,那么任凭你怎么打扮镜子里的自己都是模糊的;如果镜子本身是明亮的,那么镜子里的自己肯定是光亮的,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从“镜子”的本体上去修炼,把镜子上的灰尘去除,而不能去抱怨镜子不够明亮。学了致良知后我明白了任何事情只有向内求,多分析一下自己的问题,那么很多烦忧就不破而解,我们的幸福就随之而来,迎接一个幸福圆满的人生。

二、反省

从北京学习回来后我的`反省总是断断续续的,这次反省的能量场确实很大,一开始我就泪流满面,在反省中我发现了自己身上很多的“小我”,比如:自卑,多愁伤感,有自闭症,做事不够坚持。以前总是感觉自己做了很多事都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自暴自弃,这次反省我明白了是自己的心不够纯,自己的内心被乌云遮蔽了,每次在工作的过程中自己的心没有全力以赴甚至有时带着情绪做事。常常有人问我反省有效果吗?学致良知能让我赚钱吗?能解决我的生活问题吗?反省肯定是有效果的,只是你反省的深入与带给你的能量成正比。学致良知确实不能解决每个人的生活问题,但是每天我们做深刻的反省,反省后我们会活得更加轻松自在,更好的心态面对你的生活问题。有时身边的人总笑:“你立志成圣人你就能成为圣人吗?”。我想那些人理解错了,我们学的是圣贤文化,学的是圣人做人做事的那颗心,先生说圣人之所以被称为圣,只因他们心中纯粹都是天理,没有丝毫人欲夹杂其中,就像纯金一样,金只要足色才叫纯,金子的份量有轻有重,但是他们的成分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经常反省,学习圣人把内心的私欲去掉,在陈九川和阳明先生的聊天中就说到这样一句话,九川说功夫很难,先生说常快活就是功夫,我们把反省的功夫练好,那么我们就会走向康庄大道。

三、孝顺

我们现在每个人都觉得很孝顺,对自己的父母很不错,对父母的孝顺停留在物质层面,回家给父母拿点钱,偶尔打个电话回去关心一下,逢年过节嘴上说是陪他们,其实回到家基本上不是在牌桌上就是和别人在酒桌上,父母想和我们吃顿饭都没有机会,也许这就是我们现实版的“孝顺”。这次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孝顺要从心开始,养父母之心,去深入了解父母内心深处想要的东西和想法,我们要满足他们内心的想法,让他们的晚年能够快乐幸福的度过,我们要用父母小时候养育我们的那颗父母心来对待我们日渐年老的父母。

四、感恩

感恩师傅让我们牵手圣贤,接触并学习致良知来建设我们自己的心灵品质,师傅给我们提供的一次次学习机会让我在学习和反省过程中发现自己身上那么多的“小我”,只有把“小我”去除,那个“大我”才会从阴暗的角落里走出来,重见光明。

感恩中快平台,让我们在青春岁月里留下奋斗的足迹,是这个平台让我们成长成熟,是平台给了我们点石成金的手,感恩平台像父母一样一直包容我们的过错,每次当我们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的时候是平台在背后给我们支撑,给我们改过的机会。

感恩祖国,正是祖国的强大才给了我们一片祥和安宁的环境,让我们在和平安全的环境里能够安心地去实现我们的自身价值和抱负。

致良知心得体会 篇8

局里组织学习阳明先生的致良知,经过近半年的认真学习,通过每周写心得、汇总学习感悟、集中学习分享等方式,使我对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有了较为系统、深刻的认识,感悟颇深。通过学习反思自己,才发现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认真的阅读学习了,心态长时间都处在比较浮躁的状态,现在通过学习致良知感觉真的需要让自己的心静一静,认真思考下自己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做事的方式方法。通过学习使我亲身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变化与能量的提升,非常感谢单位和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提升的机会。现将学习《答聂文蔚书(其一)》一文的学习感悟和大家进行分享。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先生口中的“良知”是指不依赖于环境、教育而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和情感,也是至善本体在是非知觉上的当即呈现,也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既是每个人的“本心”;良知之心人人具有,圣人与常人无异,圣贤之所以成就伟大,是因为他们依良知而行。而我们多数人为什么不能保持和守住本心,那是因为有些人的良知在工作或生活中被各种私欲或其他消极的东西蒙蔽了,才会有人逆着良知做事,对自己、对别人甚至对企业都没有好处。

当今社会,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是手忙脚乱、越忙越乱,把事情弄得一团糟,自己也困顿不已、狼狈不堪。为什么会这样?阳明先生一语道破天机——那只是因为你的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结果,恐惧得到坏的结果,于是就蒙蔽了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它本来就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致良知,就是发掘自己的良知,让良知主宰自己。一是要自己的“良知”不被蒙蔽,做到“存天理,去人欲”,只有事上磨、时时磨、心上学、心上觉,摒除一切私欲,提升心性、磨炼灵魂,才能修得一颗至诚之心。第二个要将“良知”贯彻到生活工作实践中,就是“知行合一”。

如何做到提升心性、磨练灵魂?工作有战胜欲望、磨炼精神、塑造人性的效果,你在工作中表现如何,良知轻而易举的就能知道。在工作中自然而然的按照良知要求去做事,不欺良知这才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的真"修行"。所以,知行合一、脚踏实地的认真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孔子云:“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如果有闲工夫抱怨不满,还不如努力前进、提高。每日检查自己的行动和心里状态,是否只考虑了自己的利益,是否待人接物有不妥之处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培养对任何细小的事情都心怀感恩的心性,真诚待人、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努力工作。不要总是忿忿不平、杞人忧天、自寻烦恼。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的内心开始安静下来,我将怀着一颗真诚、质朴、敬畏、感恩的心,沿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工作,提升服务水平,为焦作分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致良知心得体会 篇9

近期公司组织致良知学习,我们卡车服务站在孟站长的带领下也认真学习了致良知里面的内容,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感觉受益良多,也深有感触。

“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天生的善良。“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就是知行合一。

人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友文化、有信念,有一颗宽大的心,既然人生中有某些事情要面对,与其做无所谓的挣扎,还不如放下心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不要有幻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克服所谓的困难,用自己的努力体验前人经历过的境界,只要打通心灵的一些关节,做什么事情都能适应都能做得做得很好,每天想不通的时候,问下自己“要是圣人处于这种环境下,他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做法呢”所以努力让自己做事情达到一种新的境界。首先要培养自己接受现实的心态,放弃一些负面情绪,以一种积极、冷静、乐观的态度去应对所遇到的一切事情,只有这样,我的内心才会发出巨大的能量,心平气和的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并把事情做到最好。

对于企业的“良知”就是对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作为一名员工,做任何事情要从公司利益出发,公司的利益就是我们自己的利益;我们要正确地面对问题,用“致良知”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我们也就进步了!企业也就发展了!

致良知心得体会 篇10

近期集团组织了学习致良知的活动,当时就想到当年背古文时的那种愁,一想到古文就有点读不懂,难理解,不上口的感觉。当我认真读了之后,就感觉有一种正能量在心中燃烧,被书中的语句深深吸引了。

一、阳明的精髓在于致良知

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

二、立志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说到: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许曰改过;四曰责善。无论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我们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顺利实现我们所立之志。所以凡事都要先立志才能成功。

三、阳明心学在于心

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所以我们不要被繁华扰乱我的心,我们要认真的读懂自己,心之光明,则万事光明。荀子曰“养心莫善于诚”诚是心之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功夫。所以心即理。

四、心向善

人之意念,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恶,就应该在事上磨练。道德不是虚假的框架,而是真实清澈的洞见。

对个人来说,破除心中的贪念、邪恶、嫉妒等,变得饱满圆融、至善至诚,既是个人更高层次的需求,又能让心灵更安定,心情更快乐。

总之,我们要用心体会这个世界,心存善念,致良知,凡事多磨,多下功夫,让阳明心学发于心,止与行,知行合一。不要让外界扰乱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