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学勇气》有感
倚栏轩整理的读《教学勇气》有感(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读《教学勇气》有感 篇1
老实坦白到今天为止还没全部读完这本书,应该怪我最近一段时间心浮气燥沉不下心来读书写字。也并不是这本书特别难读,其实它带给我许多的感触和共鸣,也能让我不断地回到自我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当我18岁从师范学校毕业成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教学中最让我恐惧的就是被人听课。无论来的是谁,哪怕只有一个人坐在班级后面,无论这节课备得怎样充分,都能让我心惊胆颤手忙脚乱。当我调入二小后更是如此,作为新老师,领导经常听课,恐惧过后是更加的努力付出更多的劳动。当我慢慢地适应了有人听课的状态,正得意随便谁什么时候什么人来听推门课随堂课都不再害怕时。新的恐惧又来了赛课……我想当我能勇敢地面对不再恐惧的时候,我才算真正成长起来了。
我喜爱帕克帕尔默对于恐惧的阐述:“对于正面交锋的恐惧,实际上是一系列始于对多元性的恐惧......假如我们接受多元性我们又将到达下一层恐惧的门阶:当不同的真相相遇时,对冲突的恐惧将随之而来......如果剥掉对直接冲突的恐惧,我们会发现第三层恐惧,既恐惧不断地失去自身认同......我们所冒的是失去自我意识的'危险。”再来看看克里希那穆提是怎样来谈恐惧的:“成为的渴望引起恐惧;要成为,要达成因而要依赖,依赖造成了恐惧。不恐惧的状态不是否定恐惧,不是恐惧的对立面,也不是勇气,而是在了解恐惧的原因的过程中,恐惧就停止了,并不是要变得有勇气,因为,在一切的“成为”中,都存在着恐惧的种子......自我就是一切恐惧的根。”所以接着想说的是要想消除恐惧,自我的认同与完整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工作的时候,,一直以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源于精深的学科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技巧。源于对怎样做一个优秀教师的认识,很有自信自己能做一个优秀的教师。自己认真的钻研学科的专业知识,经常坐在优秀教师的课堂上,认真学习他们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并在自己的课堂上简单的模仿。读了帕克·帕尔默著的《教学勇气》之后,使我的心灵为之一震,才明白自己对教学、教师认识过于简单,过于肤浅。《教学勇气》使我对教学,优秀教学和优秀教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
然而当我回忆我几年的教学工作时,我发现我有很多类似帕尔默所描述的状态:课堂中的“我”与真实生活中的“我”是分离的,缺少自我身份认同和自我完整,“我”独立于学生之外,独立于所教的学科之外。
我们应该如何去寻找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呢?帕尔默在这本书里已经告诉可我们,首先,从心灵导师身上去寻找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我们可以把心灵导师理解为引领我们进入教师这个职业的原因,它可以是我们学习生涯中真实的教师,也可以是感动我们的事件,也可以是我们的理想和抱负,这些可以汇聚我们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也是我们优秀教学的源泉。其次,我们要明白为什么选择某个具体学科作为我们所从事的领域,这部分的知识可以激发我们的自我意识,在这之前,自我意识是处于潜伏状态。当我们寻找到了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我们就不需要躲在讲台后面,利用我们手中的“权力”去控制学生,与学生造成分离;我们也不需要简单的模仿其他教师的教学法方,而是去寻找契合自己个性的教学方式,真正好的教学应该是源自教师的心灵。
在用心读过帕尔默的《教学勇气》之后,使我明白我们应该从学科,学生以及教师的自我知识三个层面来看待教学,优秀教学是源自于自己的心灵,优秀教师是不把自己的教学简单的降低在技术层面,而是在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基础上让自己的教学源自自己的心灵。因此,正如这本书的名字,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鼓起勇气,去开放我们的心灵。这本书真的让人在阅读时会引起许多的感受的共鸣,可是琐碎的感受写出来自己都觉得肤浅得不好意思呢.而且像我这般不善言辞的人而言表达也是一种恐惧呢.好在咱们生命化教育这个美好的学习共同体让我在大家不断的鼓励和关心下也有了表达的勇气呀!
读《教学勇气》有感 篇2
《教学勇气》的作者帕克.J帕尔默是一位作家、教师、活动家。他独立地从事关于教育、共同体、领导、精神和社会变革等方面问题的研究。是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的资深会员,也是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教师养成计划的创立者等等诸多称号。被誉为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最有影响力的领导者”之一。
本书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对教师生涯进行探索的书。作者以轻松的文笔,探讨教师的内心世界。观念发人深省,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有很大启发。
利用寒假简单先看了一遍,有些理论和文字还没有读懂,没有理解,还需慢慢去品读。下面摘抄了一段:
“当我们把某种认定的方法技术捧上天的时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师感到被贬低,被迫屈从于不属于他们的标准。这时,他们必然会感受到痛苦。”
的确,在现实的教改实践中,时不时会有某种“教学方法”的流行,在流行的季节里,正如大家对“名牌服饰”的追随,不论内心是否真正认同,不论是否真的契合自身特质,大家都会自愿或不自愿的去使用,惟恐自己被排除在潮流之外。这样的使用,效果可想而知。做为一个普通教师,我不敢惶论这种流行的是与非,但我真的感受到“理性消费”的必要。当我们要选择某种“流行”的时候,我们应该先深入的去了解它,也深入的追问自己“这种方法所体现的价值是我所推崇的吗?我有推行这种方法的个性特质和优势吗?”。帕尔默认为“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的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这与我们中国的说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当我初遇“尝试教学法”的时候,那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乐趣。而当年的激励纳粹“棒、棒、你真棒!”每次在别人的课堂听到就不自在,在自己的课堂使用也觉得羞愧,那时,我也会责备自己的落伍,而今,帕尔默终于令我释然,与其违心地痛苦地“时尚”,不如真实地坦然地放弃!
“也许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以主体为中心”
我们的教学经历了“学科中心说”“教师中心说”,而今已步入“学生中心说”,学生和学习过程比教师和教学过程更重要,教师的角色在促进者、学习同伴和必要的监控机制间转换。而帕尔默认为这几种方式均有启发性和优点,但又未能完全解决问题,要么教师成为权威,要么学生永远不会犯错。他提出应该以“第三事物”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专注这一“伟大事物”,构建复杂互动的真正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没有单方面的教学者,也没有单方面的接受者,更没有单方面的成长者,它就是一个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影响”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里,真正的教学和教师的自我完善也就产生了。读到这里,帕尔默为我们描绘的美好愿景宛如就在眼前,只是,要实现它,真的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不过,我们已经上路了,不是吗?以主体为中心是不是又是一种新的“主体中心说”呢?
这本书不同的人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像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一样,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和作者某些观点相符,会引起我的共鸣,他呈现了一个奇妙的心灵世界!还需反复去读,反复去琢磨。
读《教学勇气》有感 篇3
春花秋月总能引发诗人的感怀,而寒来暑往却能激起老师的惆怅,在你我的教学生涯里,这样的疲惫,迷茫偶尔会悄悄浮上心头,我们不知道“明天”是否还有继续的勇气。
面对教师这种心灵的迷失,帕克,帕尔默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里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生物学、心理学、甚至物理学、化学、宗教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的很多观点都给我震撼的感觉,加之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让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听,去体会。帕尔默认为教学的困惑主要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自我认同的分离,而当分离产生后,面对源自内心的恐惧,教师只能在面具后隐藏,与内心隔离、与学生隔离、与学科隔离、与同伴隔离……此刻,教师深感疏离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离”。所以,帕尔默呼唤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坦然面对恐惧,积极重建联系,在“共同体”中实现真正的教学,也重新找到自我的价值和教学的勇气。
毫无疑问,《教学勇气》正是冥冥中我们所要追寻的答案,更是对我们内心呼唤的回应。读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掩卷沉思,会不自觉地把帕尔默的描述和我的心灵状态或教学状态进行比照,在比照中感慨、顿悟!
1、“当我们把某种认定的方法技术捧上天的时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师感到被贬低,被迫屈从于不属于他们的标准。这时,他们必然会感受到痛苦。”
的确,在现实的教改实践中,时不时会有某种“教学方法”的流行,在流行的季节里,正如大家对“名牌服饰”的追随,不论内心是否真正认同,不论是否真的契合自身特质,大家都会自愿或不自愿的去使用,惟恐自己被排除在潮流之外。这样的使用,效果可想而知。做为一个普通教师,我不敢惶论这种流行的是与非,但我真的感受到“理性消费”的必要。当我们要选择某种“流行”的时候,我们应该先深入的去了解它,也深入的追问自己“这种方法所体现的价值是我所推崇的吗?我有推行这种方法的个性特质和优势吗?”。帕尔默认为“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的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这与我们中国的说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当我初遇“尝试教学法”的时候,那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乐趣。而当年的激励纳粹“棒、棒、你真棒!”每次在别人的课堂听到就不自在,在自己的课堂使用也觉得羞愧,那时,我也会责备自己的落伍,而今,帕尔默终于令我释然,与其违心地痛苦地“时尚”,不如真实地坦然地放弃!
2、“也许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以主体为中心”。
我们的教学经历了“学科中心说”“教师中心说”,而今已步入“学生中心说”,学生和学习过程比教师和教学过程更重要,教师的角色在促进者、学习同伴和必要的监控机制间转换。而帕尔默认为这几种方式均有启发性和优点,但又未能完全解决问题,要么教师成为权威,要么学生永远不会犯错。他提出应该以“第三事物”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专注这一“伟大事物”,构建复杂互动的真正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没有单方面的教学者,也没有单方面的接受者,更没有单方面的成长者,它就是一个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影响”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里,真正的教学和教师的自我完善也就产生了。读到这里,帕尔默为我们描绘的美好愿景宛如就在眼前,只是,要实现它,真的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不过,我们已经上路了,不是吗?
3、“除了问一个诚实而开放的问题外,‘明确委员会’成员禁止以其他任何方式与焦点人物对话”。
帕尔默认为“要想在实践中成长,一个是达成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一个是由教师同行所组成的共同体。”对于后者,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非常重视,我们通常称其为“同伴互助”,在“同伴互助”中许多老师走出孤独和封闭,在互帮互助中迅速成长起来。但帕尔默的“明确委员会”与我们的“同伴互助”相比,却是别有一番洞天。需要帮助的人被称之为“焦点人物”,“明确委员会”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帮助他——“没有忠告、没有过量确认、不会把问题转移给他人,不用提建议。共同体的成员只会提焦点人物诚实而开放的问题(如,这样的事情以前发生过吗?你有什么感觉?)……”
读到这里,我的好奇心被极大的激发——这样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终于陷入了另一种沉思。帕尔默认为,如果“明确委员会”成员不能走进另一个人的心灵,其实根本无从知道另一个人所问问题的答案。而且除非这个人发自内心的领悟,否则任何的建议也会收效甚微。所以,只问问题好了,需要做的其实只是帮助焦点人物发现内在的智慧。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看出帕尔默不浅的心理学造诣。他的观点甚至对于我们“帮助学生”也有同样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真心地充分地聆听学生的声音,在那开放的空间里,接受学生也接受自己。
《教学勇气》如同一位深刻的挚友,让自己在思考与追问中款款掸去满身的浮躁和疲乏!
读《教学勇气》有感 篇4
时间在眼皮底下流过,只留下感动的心,在忙忙碌碌中,感受努力带来的收获,在盛夏时节感受生活带来的阳光。时间留给我太多的美好记忆,一年的工作告一段落,终于可以停下来调整一下思绪。假期里,我有幸拜读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帕尔默是一位体现教师一词最真意义的导师,她的《教学勇气》极富灵感地表达了对教学的呼唤以及教学的痛苦与喜悦,热情洋溢,引人共鸣。正如在导言中所说:“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
我读着读着不禁被此书通透教师心灵世界的深邃智慧和深刻启迪所震撼,自己的心灵也不自觉地与作者一起经历了一次漫步。
帕尔默在书中敞开心灵,将一个真实的自己展现在世人面前:“那天,我怀着感激的心情走进教室,感激有一个教书的机会,因为教学滋养着我的心灵,在我所知任何工作中,教学对心灵最有益。但是那天下班回到家里,我却再一次确信自己永远干不好教书这一行,这个令人头疼的职业。上我的课时,一开始学生们就像修道士一样静默无声。任凭我使出浑身解数,他们就没有反应……我陷入了由来已久的恐惧中:我的课一定很沉闷……课上到后半段,他们就开始说话了……”多么真实的叙述,多么相似的经历。原来被人们誉为“权威教师”的帕尔默也曾经历过这样的尴尬,也曾有过这样的心灵冲击。但什么使得帕尔默能够走出恐惧,走向成功?读后心中的疑虑释然而解,原来是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
就优秀教学而言,认识自我与认识其学生和学科是同等重要的。当我不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时,我就不能够教好他们。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教的学科——不能够出神入化地在深层的、个人的意义上吃透学科。教师如果做不到认识自我就不可能更好地认识学科、认识学生。看了之后我也在反思,我认识自我了吗?我不能肯定,我还不知道帕尔默对认识自我的界定。但我知道我也是热爱教学,更热爱自己的学生,我同样也体会了因心灵的撞击而产生的.欣喜以及为自己束手无策而尴尬。看了帕尔默的文章后,我才发现原来我的痛苦也是来自我对学生和教学的热爱,这也是一种与幸福并存的痛苦。所以,教师要先自我认知,正确评价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善于通过学习提高自己,再去认知学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运用专业的教育技巧帮助学生,开启学生的心灵。
《教学勇气》恰好是引领教师进行心灵之旅的导航图,阅读《教学勇气》就是一次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但由于自己的理解不够,认识比较肤浅,感受也比较琐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之余,还要认真阅读,认真实践,从中获得教学勇气,提高自身的素养,从而在教学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读《教学勇气》有感 篇5
老实坦白到今天为止还没全部读完这本书,应该怪我最近一段时间心浮气燥沉不下心来读书写字。也并不是这本书特别难读,其实它带给我许多的感触和共鸣,也能让我不断地回到自我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当我18岁从师范学校毕业成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教学中最让我恐惧的就是被人听课。无论来的是谁,哪怕只有一个人坐在班级后面,无论这节课备得怎样充分,都能让我心惊胆颤手忙脚乱。当我调入二小后更是如此,作为新老师,领导经常听课,恐惧过后是更加的努力付出更多的劳动。当我慢慢地适应了有人听课的状态,正得意随便谁什么时候什么人来听推门课随堂课都不再害怕时。新的恐惧又来了赛课……我想当我能勇敢地面对不再恐惧的时候,我才算真正成长起来了。
我喜爱帕克帕尔默对于恐惧的阐述:“对于正面交锋的恐惧,实际上是一系列始于对多元性的恐惧......假如我们接受多元性我们又将到达下一层恐惧的门阶:当不同的真相相遇时,对冲突的恐惧将随之而来......如果剥掉对直接冲突的恐惧,我们会发现第三层恐惧,既恐惧不断地失去自身认同......我们所冒的是失去自我意识的危险。”再来看看克里希那穆提是怎样来谈恐惧的:“成为的渴望引起恐惧;要成为,要达成因而要依赖,依赖造成了恐惧。不恐惧的状态不是否定恐惧,不是恐惧的对立面,也不是勇气,而是在了解恐惧的原因的过程中,恐惧就停止了,并不是要变得有勇气,因为,在一切的“成为”中,都存在着恐惧的种子......自我就是一切恐惧的根。”所以接着想说的是要想消除恐惧,自我的认同与完整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工作的时候,,一直以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源于精深的学科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技巧。源于对怎样做一个优秀教师的认识,很有自信自己能做一个优秀的教师。自己认真的钻研学科的专业知识,经常坐在优秀教师的课堂上,认真学习他们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并在自己的课堂上简单的模仿。读了帕克·帕尔默著的《教学勇气》之后,使我的心灵为之一震,才明白自己对教学、教师认识过于简单,过于肤浅。《教学勇气》使我对教学,优秀教学和优秀教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
然而当我回忆我几年的教学工作时,我发现我有很多类似帕尔默所描述的状态:课堂中的“我”与真实生活中的“我”是分离的,缺少自我身份认同和自我完整,“我”独立于学生之外,独立于所教的学科之外。
我们应该如何去寻找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呢?帕尔默在这本书里已经告诉可我们,首先,从心灵导师身上去寻找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我们可以把心灵导师理解为引领我们进入教师这个职业的原因,它可以是我们学习生涯中真实的教师,也可以是感动我们的事件,也可以是我们的理想和抱负,这些可以汇聚我们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也是我们优秀教学的源泉。其次,我们要明白为什么选择某个具体学科作为我们所从事的领域,这部分的知识可以激发我们的自我意识,在这之前,自我意识是处于潜伏状态。当我们寻找到了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我们就不需要躲在讲台后面,利用我们手中的“权力”去控制学生,与学生造成分离;我们也不需要简单的模仿其他教师的教学法方,而是去寻找契合自己个性的教学方式,真正好的教学应该是源自教师的心灵。
在用心读过帕尔默的《教学勇气》之后,使我明白我们应该从学科,学生以及教师的自我知识三个层面来看待教学,优秀教学是源自于自己的心灵,优秀教师是不把自己的教学简单的降低在技术层面,而是在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基础上让自己的教学源自自己的心灵。因此,正如这本书的名字,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鼓起勇气,去开放我们的心灵。这本书真的让人在阅读时会引起许多的感受的共鸣,可是琐碎的感受写出来自己都觉得肤浅得不好意思呢.而且像我这般不善言辞的人而言表达也是一种恐惧呢.好在咱们生命化教育这个美好的学习共同体让我在大家不断的鼓励和关心下也有了表达的勇气呀!
读《教学勇气》有感 篇6
春花秋月总能引发诗人的感怀,而寒来暑往却能激起老师的惆怅,在你我的教学生涯里,这样的疲惫,迷茫偶尔会悄悄浮上心头,我们不知道“明天”是否还有继续的勇气。
面对教师这种心灵的迷失,帕克,帕尔默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里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生物学、心理学、甚至物理学、化学、宗教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的很多观点都给我震撼的感觉,加之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让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听,去体会。帕尔默认为教学的困惑主要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自我认同的分离,而当分离产生后,面对源自内心的恐惧,教师只能在面具后隐藏,与内心隔离、与学生隔离、与学科隔离、与同伴隔离……此刻,教师深感疏离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离”。所以,帕尔默呼唤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坦然面对恐惧,积极重建联系,在“共同体”中实现真正的教学,也重新找到自我的价值和教学的勇气。
毫无疑问,《教学勇气》正是冥冥中我们所要追寻的答案,更是对我们内心呼唤的回应。读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掩卷沉思,会不自觉地把帕尔默的描述和我的心灵状态或教学状态进行比照,在比照中感慨、顿悟!
1、“当我们把某种认定的方法技术捧上天的时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师感到被贬低,被迫屈从于不属于他们的标准。这时,他们必然会感受到痛苦。”
的确,在现实的教改实践中,时不时会有某种“教学方法”的流行,在流行的季节里,正如大家对“名牌服饰”的追随,不论内心是否真正认同,不论是否真的契合自身特质,大家都会自愿或不自愿的去使用,惟恐自己被排除在潮流之外。这样的使用,效果可想而知。做为一个普通教师,我不敢惶论这种流行的是与非,但我真的感受到“理性消费”的必要。当我们要选择某种“流行”的时候,我们应该先深入的去了解它,也深入的追问自己“这种方法所体现的价值是我所推崇的吗?我有推行这种方法的个性特质和优势吗?”。帕尔默认为“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的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这与我们中国的说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当我初遇“尝试教学法”的时候,那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乐趣。而当年的激励纳粹“棒、棒、你真棒!”每次在别人的课堂听到就不自在,在自己的课堂使用也觉得羞愧,那时,我也会责备自己的落伍,而今,帕尔默终于令我释然,与其违心地痛苦地“时尚”,不如真实地坦然地放弃!
2、“也许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以主体为中心”。
我们的教学经历了“学科中心说”“教师中心说”,而今已步入“学生中心说”,学生和学习过程比教师和教学过程更重要,教师的角色在促进者、学习同伴和必要的监控机制间转换。而帕尔默认为这几种方式均有启发性和优点,但又未能完全解决问题,要么教师成为权威,要么学生永远不会犯错。他提出应该以“第三事物”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专注这一“伟大事物”,构建复杂互动的真正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没有单方面的教学者,也没有单方面的接受者,更没有单方面的成长者,它就是一个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影响”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里,真正的教学和教师的自我完善也就产生了。读到这里,帕尔默为我们描绘的美好愿景宛如就在眼前,只是,要实现它,真的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不过,我们已经上路了,不是吗?
3、“除了问一个诚实而开放的问题外,‘明确委员会’成员禁止以其他任何方式与焦点人物对话”。
帕尔默认为“要想在实践中成长,一个是达成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一个是由教师同行所组成的共同体。”对于后者,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非常重视,我们通常称其为“同伴互助”,在“同伴互助”中许多老师走出孤独和封闭,在互帮互助中迅速成长起来。但帕尔默的“明确委员会”与我们的'“同伴互助”相比,却是别有一番洞天。需要帮助的人被称之为“焦点人物”,“明确委员会”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帮助他——“没有忠告、没有过量确认、不会把问题转移给他人,不用提建议。共同体的成员只会提焦点人物诚实而开放的问题(如,这样的事情以前发生过吗?你有什么感觉?)……”
读到这里,我的好奇心被极大的激发——这样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终于陷入了另一种沉思。帕尔默认为,如果“明确委员会”成员不能走进另一个人的心灵,其实根本无从知道另一个人所问问题的答案。而且除非这个人发自内心的领悟,否则任何的建议也会收效甚微。所以,只问问题好了,需要做的其实只是帮助焦点人物发现内在的智慧。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看出帕尔默不浅的心理学造诣。他的观点甚至对于我们“帮助学生”也有同样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真心地充分地聆听学生的声音,在那开放的空间里,接受学生也接受自己。
《教学勇气》如同一位深刻的挚友,让自己在思考与追问中款款掸去满身的浮躁和疲乏!
读《教学勇气》有感 篇7
“那堂课有30名学生,可能有29位是想学的吧,但我无从得知。在最后一排的远远的角落里,有一位‘来自地狱的学生’没精打采地坐着,像个幽灵。……此刻,我已经有25年的教龄了,然而面对‘来自地狱的学生’,我犯了一个没有经验的新手才会犯的最基本的错误:我完全被他困住了,这个教室中的其他人在我的视线中都不存在了。在漫长又痛苦的一个小时里,我把我所有的注意都投向了这个年轻人,竭尽全力想把他从僵化的麻木状态中唤醒。但是我越努力,他好像越向后退。在我被‘来自地狱的学生’困住的同时,我忽视了其他学生的需要,使得其他的学生都成了可有可无的人。”
读完这一段话,我发现自己的心被帕尔默深深地触动了。“来自地狱的学生” ———对我来说,庆幸地是我并没有遇到可以如此来形容的学生。只是,当日复一日地面对着这些调皮捣蛋到让自己有些无所适从孩子们时,我也开始有些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教师这份工作。我还能像当初一样和他们打成一片,陪他们玩陪他们哭和笑吗?我还有能力教给这些孩子们那些我一直在努力教给他们的东西吗?孩子们不是来自地狱,但他们真的是天神赐予教师的天使吗?
随着自己在工作之余一点一点地看完这本书,自己的心也变得越来越明朗。多么美妙的一本书,这是教师能收到的最好礼物之一!帕尔默深入浅出的表达,指引着我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孩子们,认识教师这份职业。她说了很多,而我心中也装着不少的想法。
让孩子们做真正的天使!———这,是我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
此刻,我还是一个教龄不足4年的人———这是我带一年级的第三个年头。还记得当初刚毕业来到这里,我对一切是多么的'充满激情和幻想啊。当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着那些可爱的面孔时,我对自己说:他们是你的天使,你将努力和他们一起在校园的天堂里分享每一个快乐的时光。随着时间慢慢流逝,等到现在回头一望的时候,3年的时间已经走过了。不能抹去那些为孩子们取得好成绩而发自内心欢喜的日子,但除此之外呢?那些你一遍遍去解释一遍遍去劝导的孩子,为什么不能真正进步一些呢?我悉心设计的课件,苦口婆心的诱导,他们为什么不能多在意一些?最起码,为什么他们还是一样上课坐不好,吵吵闹闹,下课东奔西跑让自己担心个没完呢?
《教学勇气》让我静下心来,重新开始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们是谁。……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的学科。”———先从帕尔默的这段话说起。佛语说,心中有佛,眼中所见便是佛。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教书的动机和方式。我们不该为了潜意识中自我的表现欲而去要求孩子们一起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教书的对象是孩子,所以教书的目的是做一切能让孩子感到快乐、学到知识、找到理想的事情。不能因为教书是我的职业,自己就把一切教学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去。在教学的方式上,帕尔默要求我们要学会倾听,“倾听学生尚未发出的声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断地宽容他人,关注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意味着不能匆忙地用我可怕的言语去填塞学生的沉默,并且不要迫使他们说我们想听的话;意味着充满深情地走入学生的世界,以便他或她把你看成是能一直倾听他人真话的言而有信者。”此外,我们不能将自己平时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教学中去。要学会控制孩子们的情绪,首先需要自己做到最大的耐心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当你在为孩子们课堂上的小动作烦恼不已时,你是否也注意到了也许某次自己走进课堂时一个不经意的黑脸也已经吓到了你眼前的这些孩子们?
孩子们是天使———我说这句话,是因为我发现自己需要重新好好认识孩子这个概念。一年级的学生几乎还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调皮、贪玩、打闹等等,其实这些不正是他们的天性吗?我们难道要一直愚蠢地为这样可爱而美好的天性而懊恼不已吗?问题在于沟通协调的技巧和自己的心态。“一般地说,小孩子了解老师的心,比老师了解孩子的心还要透澈。这是不足为怪的,因为,一个自由自在的孩子既能用他的机智保卫他的生存,他当然要把他所有的机智用来摆脱暴君的锁链,夺回他天赋的自由;反之,老师是不会去窥探孩子的心的,因为他没有任何切身的利益促使他这样做,所以他有时候觉得让他偷懒或瞎闹一阵反而对自己有好处。”这是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的观点。要真正了解一个孩子的心理咨询是需要非常多的知识和经验的,但孩子的一些普通天性却是可以好好去认识并把握的。他们贪玩,不听话,些许的逆反,我们也许应该考虑给他们更多自由的空间;他们天真极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施展的空间;他们需要被赞美,失落时需要更多的呵护;另外,我现在想,我们应该像尊重大人一样尊重他们,这其中就包括多去倾听。
孩子们是这个世界的天使。有多少人长大后怀念孩子时的纯真简单啊!作为教师,让自己努力去做他们的朋友吧。“不可使还不喜欢读书学习的学生对读书发生厌恶的心情,不可使他尝到读书的苦味,以免他过了青年时期还觉得读书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理想”。
要让孩子们做真正的天使。笑着的天使,即使他们在哭在闹,那也是哭着闹着的天使。
读《教学勇气》有感 篇8
每当拿到一本书,随手翻两页,总能看清楚书中所写内容,而《教学勇气》却让我遇到难题了。
因为无论我翻开到书的哪一页,我似乎都看不清楚,他究竟想告诉我什么。
有人告诉我,这本书很好,值得一读;也有人劝戒我,这本书是翻译来的,不好读。
别人的经历永远无法替代我的思考,因此,我决定好好读一读他,希望会与书中的作者有直面心灵交流的机会。
“在《教学勇气》中,帕克帕尔默带领着教师,为重新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
下了晚自习,《教学勇气》也正好读完,走在回家的路上,感觉心灵忽然清晰、明亮了很多。我知道,在帕尔默的带领下,我进入自己的心灵进行了一次短途旅行,并且这次旅行将给我带来终身难忘的印象。
我是谁?
想起古希腊神庙“我是谁”的刻字,太阳神阿波罗神庙的门楣上的神谕:认识你自己。
导言部分,源自教学心灵的教学,指出,教师应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弗洛伊德说:“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当一个老师如此真实的了解自我是谁时,才会了解他的学生们是谁。
其实,作为教师,我们做好工作的能力源自于对“我们自己是谁”的认识。好的老师,正如作者所说,具有联合的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这些编织者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讲授法、苏格拉底是的对话、实验室实验、协作解决问题、有创造性的小发明。好老师形成的联合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即人类自身在整个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
基于这样的前提,我懂得: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在书中,作者介绍了自己30年来在教学方面的探索,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明,他教过成千上万的学生,参加过很多教学研讨会,观摩过其他老师的教学,阅读了不少教学著作,反思了自己的经验,也积累了一大堆实实在在的方法,但是每逢走进一个新的班级,好像一切又都重新开始。这些问题常常是他惊慌,而他对这些问题的反应,尽管随着岁月的磨炼,表面上圆滑老练了,但实际上仍感力不从心,像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一样摸索着。
30年来,他努力探索教学技巧,但上的每一节课似乎都会遇到同样的情况的:我的学生和我,面对面地进行一种古老精深的、被称之为教育的交流。但他发现,教学技巧虽能应付,但是仅仅靠技巧是不够的。当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时,唯一能供我立即利用的资源是:我的自身认同、我的自我的个性、还有身为人师的“我”的意识——如果没有这种意识,我就意识不到学习者“你”的存在。
由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清晰的了解自己对于教学是一件多么有益的一件事,当我们忘记了自己内心的多样性,忘记了自己走向个性的漫长持续的过程,我对学生的期望是过分的,不真实的。任何真正可信的教学要求最终是来自教师内心的呼唤。这种呼唤使我尊重真实的自我。
读《教学勇气》有感 篇9
“那堂课有30名学生,可能有29位是想学的吧,但我无从得知。在最后一排的远远的角落里,有一位‘来自地狱的学生’没精打采地坐着,像个幽灵。……此刻,我已经有25年的教龄了,然而面对‘来自地狱的学生’,我犯了一个没有经验的新手才会犯的最基本的错误:我完全被他困住了,这个教室中的其他人在我的视线中都不存在了。在漫长又痛苦的一个小时里,我把我所有的注意都投向了这个年轻人,竭尽全力想把他从僵化的麻木状态中唤醒。但是我越努力,他好像越向后退。在我被‘来自地狱的学生’困住的同时,我忽视了其他学生的需要,使得其他的学生都成了可有可无的人。”
读完这一段话,我发现自己的心被帕尔默深深地触动了。“来自地狱的学生” --- 对我来说,庆幸地是我并没有遇到可以如此来形容的学生。只是,当日复一日地面对着这些调皮捣蛋到让自己有些无所适从孩子们时,我也开始有些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教师这份工作。我还能像当初一样和他们打成一片,陪他们玩陪他们哭和笑吗?我还有能力教给这些孩子们那些我一直在努力教给他们的东西吗?孩子们不是来自地狱,但他们真的是天神赐予教师的天使吗?
随着自己在工作之余一点一点地看完这本书,自己的心也变得越来越明朗。多么美妙的一本书,这是教师能收到的最好礼物之一!帕尔默深入浅出的表达,指引着我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孩子们,认识教师这份职业。她说了很多,而我心中也装着不少的想法。
让孩子们做真正的天使!--- 这,是我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
此刻,我还是一个教龄不足4年的人---这是我带一年级的第三个年头。还记得当初刚毕业来到这里,我对一切是多么的充满激情和幻想埃当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着那些可爱的面孔时,我对自己说:他们是你的天使,你将努力和他们一起在校园的天堂里分享每一个快乐的时光。随着时间慢慢流逝,等到现在回头一望的时候,3年的时间已经走过了。不能抹去那些为孩子们取得好成绩而发自内心欢喜的日子,但除此之外呢?那些你一遍遍去解释一遍遍去劝导的孩子,为什么不能真正进步一些呢?我悉心设计的课件,苦口婆心的诱导,他们为什么不能多在意一些?最起码,为什么他们还是一样上课坐不好,吵吵闹闹,下课东奔西跑让自己担心个没完呢?
(教学勇气)让我静下心来,重新开始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们是谁。……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的学科。”---先从帕尔默的这段话说起。佛语说,心中有佛,眼中所见便是佛。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教书的动机和方式。我们不该为了潜意识中自我的表现欲而去要求孩子们一起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教书的对象是孩子,所以教书的目的是做一切能让孩子感到快乐、学到知识、找到理想的事情。不能因为教书是我的职业,自己就把一切教学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去。在教学的方式上,帕尔默要求我们要学会倾听,“倾听学生尚未发出的声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断地宽容他人,关注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意味着不能匆忙地用我可怕的言语去填塞学生的沉默,并且不要迫使他们说我们想听的话;意味着充满深情地走入学生的世界,以便他或她把你看成是能一直倾听他人真话的言而有信者。”此外,我们不能将自己平时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教学中去。要学会控制孩子们的情绪,首先需要自己做到最大的耐心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当你在为孩子们课堂上的小动作烦恼不已时,你是否也注意到了也许某次自己走进课堂时一个不经意的黑脸也已经吓到了你眼前的这些孩子们?
孩子们是天使---我说这句话,是因为我发现自己需要重新好好认识孩子这个概念。一年级的学生几乎还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调皮、贪玩、打闹等等,其实这些不正是他们的天性吗?我们难道要一直愚蠢地为这样可爱而美好的天性而懊恼不已吗?问题在于沟通协调的技巧和自己的心态。“一般地说,小孩子了解老师的心,比老师了解孩子的心还要透澈。这是不足为怪的,因为,一个自由自在的孩子既能用他的机智保卫他的生存,他当然要把他所有的机智用来摆脱暴君的锁链,夺回他天赋的自由;反之,老师是不会去窥探孩子的心的,因为他没有任何切身的利益促使他这样做,所以他有时候觉得让他偷懒或瞎闹一阵反而对自己有好处。”这是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的观点。要真正了解一个孩子的心理是需要非常多的知识和经验的,但孩子的一些普通天性却是可以好好去认识并把握的。他们贪玩,不听话,些许的逆反,我们也许应该考虑给他们更多自由的空间;他们天真极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施展的空间;他们需要被赞美,失落时需要更多的呵护;另外,我现在想,我们应该像尊重大人一样尊重他们,这其中就包括多去倾听。
孩子们是这个世界的天使。有多少人长大后怀念孩子时的纯真简单啊!作为教师,让自己努力去做他们的朋友吧。“不可使还不喜欢读书学习的学生对读书发生厌恶的心情,不可使他尝到读书的苦味,以免他过了青年时期还觉得读书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理想”。
要让孩子们做真正的天使。笑着的天使,即使他们在哭在闹,那也是哭着闹着的天使。
读《教学勇气》有感 篇10
“那堂课有30名学生,可能有29位是想学的吧,但我无从得知。在最后一排的远远的角落里,有一位‘来自地狱的学生’没精打采地坐着,像个幽灵。……此刻,我已经有25年的教龄了,然而面对‘来自地狱的学生’,我犯了一个没有经验的新手才会犯的最基本的错误:我完全被他困住了,这个教室中的其他人在我的视线中都不存在了。在漫长又痛苦的一个小时里,我把我所有的注意都投向了这个年轻人,竭尽全力想把他从僵化的麻木状态中唤醒。但是我越努力,他好像越向后退。在我被‘来自地狱的学生’困住的同时,我忽视了其他学生的需要,使得其他的学生都成了可有可无的人。”
读完这一段话,我发现自己的心被帕尔默深深地触动了。“来自地狱的学生” --- 对我来说,庆幸地是我并没有遇到可以如此来形容的学生。只是,当日复一日地面对着这些调皮捣蛋到让自己有些无所适从孩子们时,我也开始有些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教师这份工作。我还能像当初一样和他们打成一片,陪他们玩陪他们哭和笑吗?我还有能力教给这些孩子们那些我一直在努力教给他们的东西吗?孩子们不是来自地狱,但他们真的是天神赐予教师的天使吗?
随着自己在工作之余一点一点地看完这本书,自己的心也变得越来越明朗。多么美妙的一本书,这是教师能收到的最好礼物之一!帕尔默深入浅出的表达,指引着我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孩子们,认识教师这份职业。她说了很多,而我心中也装着不少的想法。
让孩子们做真正的天使!--- 这,是我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
此刻,我还是一个教龄不足4年的人---这是我带一年级的第三个年头。还记得当初刚毕业来到这里,我对一切是多么的充满激情和幻想埃当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着那些可爱的面孔时,我对自己说:他们是你的天使,你将努力和他们一起在校园的天堂里分享每一个快乐的时光。随着时间慢慢流逝,等到现在回头一望的时候,3年的时间已经走过了。不能抹去那些为孩子们取得好成绩而发自内心欢喜的日子,但除此之外呢?那些你一遍遍去解释一遍遍去劝导的孩子,为什么不能真正进步一些呢?我悉心设计的课件,苦口婆心的诱导,他们为什么不能多在意一些?最起码,为什么他们还是一样上课坐不好,吵吵闹闹,下课东奔西跑让自己担心个没完呢?
(教学勇气)让我静下心来,重新开始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们是谁。……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的学科。”---先从帕尔默的这段话说起。佛语说,心中有佛,眼中所见便是佛。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教书的动机和方式。我们不该为了潜意识中自我的表现欲而去要求孩子们一起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教书的对象是孩子,所以教书的目的是做一切能让孩子感到快乐、学到知识、找到理想的事情。不能因为教书是我的职业,自己就把一切教学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去。在教学的方式上,帕尔默要求我们要学会倾听,“倾听学生尚未发出的声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断地宽容他人,关注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意味着不能匆忙地用我可怕的言语去填塞学生的沉默,并且不要迫使他们说我们想听的话;意味着充满深情地走入学生的世界,以便他或她把你看成是能一直倾听他人真话的言而有信者。”此外,我们不能将自己平时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教学中去。要学会控制孩子们的情绪,首先需要自己做到最大的耐心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当你在为孩子们课堂上的小动作烦恼不已时,你是否也注意到了也许某次自己走进课堂时一个不经意的黑脸也已经吓到了你眼前的这些孩子们?
孩子们是天使---我说这句话,是因为我发现自己需要重新好好认识孩子这个概念。一年级的学生几乎还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调皮、贪玩、打闹等等,其实这些不正是他们的天性吗?我们难道要一直愚蠢地为这样可爱而美好的天性而懊恼不已吗?问题在于沟通协调的技巧和自己的心态。“一般地说,小孩子了解老师的心,比老师了解孩子的心还要透澈。这是不足为怪的,因为,一个自由自在的孩子既能用他的机智保卫他的生存,他当然要把他所有的机智用来摆脱暴君的锁链,夺回他天赋的自由;反之,老师是不会去窥探孩子的心的,因为他没有任何切身的'利益促使他这样做,所以他有时候觉得让他偷懒或瞎闹一阵反而对自己有好处。”这是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的观点。要真正了解一个孩子的心理是需要非常多的知识和经验的,但孩子的一些普通天性却是可以好好去认识并把握的。他们贪玩,不听话,些许的逆反,我们也许应该考虑给他们更多自由的空间;他们天真极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施展的空间;他们需要被赞美,失落时需要更多的呵护;另外,我现在想,我们应该像尊重大人一样尊重他们,这其中就包括多去倾听。
孩子们是这个世界的天使。有多少人长大后怀念孩子时的纯真简单啊!作为教师,让自己努力去做他们的朋友吧。“不可使还不喜欢读书学习的学生对读书发生厌恶的心情,不可使他尝到读书的苦味,以免他过了青年时期还觉得读书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理想”。
要让孩子们做真正的天使。笑着的天使,即使他们在哭在闹,那也是哭着闹着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