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易经的读后感

2024/05/18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易经的读后感(精选1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易经的读后感 篇1

《易经》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在我还没上学的时候,家里一套厚厚的精装书,上面的两个大字,便是“易经”,这是爸爸最喜欢的书之一,听爸爸说,他小时候很穷,买不起书,便把老师的书借来,手抄了一本,连插图都是仔细的画上去的,我便觉得这是一本绝世好书,但当我认字了之后,却怎么也看不懂易经,总是翻着翻着就睡着了,而父亲却一遍又一遍的翻阅,从中领悟到了很多,有时候,爸爸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者不记得东西放在了什么地方,都会用其中的卦象占上一卦,结果还很准,也许会有人说我迷信,但《易经》的卦象是有根据的,是科学的,有道理的,因此,真的好佩服爸爸可以把易经看的那么透,遇到难题,只要给他一个字,一个笔画数,就可以由此知道事物的好坏。而我却连《易经》的大概内容都不太理解,这学期有幸选了“中国传统文化赏析”这门课,也给我一个名正言顺的读《易经》的机会。

《易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代表作,是“群经之首”。六十四卦是易经的总精脉,它具有象、数、理、卦象、卦德、卦辞的丰富哲理,自始至终是,六十四卦分八个组,以宇宙万物自然之“象”: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以阴阳互变为导线,象征天体运动是昼夜永不停息的。又演绎出社会和人生万事的变化。它又具“数”的深邃特征——太极生两仪阴阳,在阴阳两态中,再加上一个阴态或者一个阳态,使三个态的阴和阳重叠连成一小卦,共有八个不同组合,便称为八卦,卦的形成是离不2开“三”的互相变通,“三生万物”的作用。三个小卦再加三个小卦重叠成一个双重六爻卦象,不同的卦象排列出有八组,八组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是万事万物的类象,其中有千变万化的易理,所以六十四卦是智慧的哲理学。看着里面的配图,以及对历史的简要介绍,我渐渐的对此产生兴趣,开始对神话产生向往,不由的把他和《山海经》,以及龙生九子等传说联系在一起,但是,从学术角度来说,《易经》是一门科学,《易经》的形成过程是几千年历程,从伏羲先始画八卦,以后经过炎帝、黄帝,双从夏周三代,不断地演化,到周文王重新画后天八卦图,整理卦辞、爻辞,后来又经过孔子作《十翼》上下几千年中文化的结晶。它是源自历史各时期中统治们的权术经验、教训、功、利、德、贞的总结,也曾是历史朝代中的帝王国权者行使统治和执政朝纲时的《经论》和教诲书。但曾因六十四卦被视为“占筮之辞”,披上了迷信的外衣,作为预测吉凶的辞令,六十四卦成了古代头领们掌权和使用权力必定要使用的秘密的摇卦占卜。而早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各学派为它正名,他们认为是可生“以史为鉴”“灵警奇奥”的奇书。

易经是一门最高的哲学,不是算命学,所以路边的算命先生根本不代表易经学说。易经分为三种方式解释了整个社会三类人。道家的老子学说是易经中最难,也是最高的学问,它是代表社会最高层阶级的利益和生活态度;儒家的孔子代表中层阶级的利益和生活态度;墨子是代表我们普通百姓的利益和生活态度。这就是易经成为哲学之3父。易经是一门预测科学,是唯物的,不是唯心的。易经里有卦象,就是说8*8=64个卦象分别解释了不同的结果。那就是说卦是预测你现在可能会面临的一种生活的现象,不是本质;也解释了这样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去解决这个现象带来的后果。在这里,人们都会把它解释成“命理“,“运气“然后怎么怎么去化解。其实,对于“命“跟“运“易经有很好的解释,因为卦只代表现象,你自己想想看一个现象能包括了你的真实的本质内容吗。

能解决掉你发生的不好的一切事情吗。能成为你心灵安慰的一种寄托吗。不能的!易经就告诉你一些为人的道理,孔子的理论以及墨子的理论是我们要学习的。学习这些理论后你才能很好的去理解易经讲的卦象是唯物主义哲学,不是算命的。它是可以预测到人生某些阶段一些不顺利的事情以及灾难的事情,但是要变的。“卦“根据你行为的方式以及实践的经历要产生改变的。易经中“易“本身解释就是“变“的意思。就是说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才是真正的道理。我们学习易经就是要学习孔子的做人理论以及墨子的做事理论,一个人能很好的做人,很好的做事情,有非常好的修为,那么有可能成为有作为的人,那就是高层阶级的领域,才能去学习道家的道理。学习易经可以从中看到自己所处环境所产生的很多现象,然后好好总结研究,改变它,改变了这些现象,让它往好的方向发展,那就改变了你的“运“。唯物主义哲学讲,“命”不可变,“运”是可变的。其实,“运”的不断改变,也能导致小阶段的“命”的改变。阴和阳总是处于一个平4衡的阶段,好坏循环往复!学习易经的态度是积极的,不能总拿那个预测现象来对自己的“命”,整天不做事,整天乱想,那什么“运”都不会来。积极的学习其中的精华,积极的吸收于利用,易经它只是能帮助你看到你将要发生的现象,所以真正解决事物还是靠自己的品质和意志。

学习易经不是说我预测出来命不好,我就不努力了,我今年婚姻不好,我就不结婚了。不是这样的,易经它是告诉我们万事要“中庸“,中庸不是极端的意思,解释为恰到好处。事物要符合规律,符合现实要求。就象婚姻好坏,其两个人的结合,最好的结合是“门当户对“。这个是古代人智慧,有他一定的道理。现在人不是要求这个,要求哪个,最终只有“门当户对“的婚姻幸福可能性最大,婆媳关系也最容易融洽。为什么现代单身大龄青年这么多啊,就是没有处理好自己的位置,你到底适合哪个位置,有些人经常说:宁缺勿滥!这种不符合规律的盲目要求怎么能找到幸福!学习易经这要看你带着什么目的读它。它关系到哲学思想、天文地理、政治策略、军事计谋、伦理道德、行为科学、思维方式、人际关系、医学养生、信息预测、文艺美学等等,甚至现代的前沿科学如计算机软件、遗传密码、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等等,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真是“仁者见之谓仁,智者见之谓智,百姓日用而不知。”

总的说来,它当然是一部揭示万事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哲理著作。《易经》,在古代是士大夫必读的高深教科书;书中提到,全世界中国人的脑筋最好,最活,因为中国人最懂得5变通其实,自然辩证法很大程度上也在讲变通。好中有坏,坏中有好,不好不坏,不坏不好,由坏变好,由好变坏,反反复复,无穷尽也。《易经》中有的道理是深刻的,亘古不变的。你看,易经说宇宙万物归根到底是由两种因素构成的:阴,阳。仔细想想,它的高明简直超出人类智慧了。你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接近的证明这一点,从我们知道原子是可分的开始,就已经往这个方向迈步了。因为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是物理不可分的,分到最后是什么呢?说的好,就是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生万物!我们的祖先,他们是永远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因为他们追求的是智慧,从本质上说,我们的祖先重视的智慧,他们不怎么重视知识。最开始说的读书,实际上指的是明理,读书读的是道理,道理是与智慧相关的东西。然而现在,读书是去学知识,学一些谁也不知道能不能用,对不对的东西,尤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读书早已经不再是它最初的含义了。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易经》是完全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外国人提自然辩证法,其实在科学面前他们欠缺让自然引导他们的科学,我们讲师法自然,不是没有道理的。其实,我觉得我们学的课程是不能叫自然辩证法的,叫辩证法还可以。宇宙中唯一的东西是什么?就是自然,自然是不能加界的,加了界,就讲不通了,只有国家才有界,地区才有界,植物界,动物界也可以。自然是整合的东西,如果自然可以再加界,就表示自然之外还有东西,那就不对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学的辩证法充其量也只是《易经》中的很小很小一部分,冠之以自然是很6不合适的。看过《易经》后变的非常乐观,不管什么样糟糕的事情我都似乎不在乎,就像其中的一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有什么大不了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在我阅读《易经》时,我第一次体会到,这个世界并不那么黑暗,不管有多糟糕都会慢慢好起来,这就是“穷则变”吧!又应一句老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看的那六十四卦,倒不像算命,更像是人生处在什么阶段应采取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当你春风得意时,不要忘乎所以,当你悲痛欲绝时,应该告知自己,新的历程即将开始;当你青春焕发却一无所有,别要忘了你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创造一切;当你的事业初成却不堪一击,别忘了自己的能力正处人生之鼎盛时期;当你为自己的身体与精力的衰竭而彻夜难眠时,别忘了你拥有的物质财富是一般人所不敢与之的;当你步入人之末年而感叹生之短暂时,别忘自己是饱经世事的老者,受到族人的尊敬。

当然,人的一生充满各种变数,但我相信《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当我读完此书,我深深地体会到《易经》给人的世界观带来的影响。抗“迫害”能力特强,很多事情别人认为不可能的,自己居然能忍受的了。起初,自己读《易经》充其量只是想了解一下中医理论的源头,没想到居然让《易经》深深地改变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大概就是“天意”吧!不过,我得感谢《易经》,给我如此大的精神力量去面对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

易经的读后感 篇2

暑假带学生去羑里城研学后,对《周易》产生了兴趣,在图书馆找到这本书认真读起来。

《六韬·三略》曰:“春道生,万物荣;夏道长,万物成;秋道敛,万物盈;万物寻。天生四时,地生万物,天下有民,仁圣牧之。”

天时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四季更轮往复,正如世间一治一乱;昼夜晨昏交替,又似政权一起一伏。人的一生,像潮水般有起有落;人世的悲欢与离合,恰似月亮的阴晴与圆缺,草枯草长,国合国分;一盈一虚,一阴一阳。人是自然的一分子,人世就是自然的化身,这一思想在《周易》这部书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当你读几页《周易》后,就会被这其中阐述的道理深深吸引,为中国古人的智慧而发出由衷的赞叹。

《周易》曰:“乾道变化,各在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周易》向我们传递了凡事都要遵循自然的规律,符合自然的,就是值得提倡的;违背自然的,就是不可取的。而如今,人类却想方设法地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类自以为科技已经很先进了,似乎可以与大自然一较高下。但人类不知道,在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幼稚的孩童,一旦大自然报复人类,那灾难将是毁灭性的。

读《周易》,就是为了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我们积极地学习《周易》,推广《周易》的博大精神,不仅是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古人的智慧,更是为了人类未来的和平幸福。所以,我认为,静下心来,认真地研究研究《周易》,是十分有意义的!

易经的读后感 篇3

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妈妈就陪着我一起读经典,妈妈即使在怀和生弟弟的时候也从来没间断过,现在我们读完了《易经》、《孝经》、《大学》、《老子》、《孝经,国风》、《百家姓》《三字经》、《德育启蒙》、《千字文》、《论语》、《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弟子规》、《中庸》、《成语接龙》、《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增广贤文》、《孙子兵法》、《少年儿童诗词启蒙》、《庄子》,现在我们正在读的经典:《诗经,小雅》、《孟子》、《文学启蒙》。

我妈妈更是把《易经》读了149遍,《老子》读了160遍,《孝经》100遍,《大学》100遍,《黄帝内经,素问》10遍,为我和弟弟做了好榜样。现在我也在挑战100遍,现已通读了七遍。

刚开始读经典时,我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让我们读经典,我很反感。我曾经对妈妈说:“妈妈,我们班的孩子都不读经典,为什么偏偏让我读?”妈妈很淡定的说:“孩子,妈妈告诉你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我们是要学圣贤,我们要做有智慧的人,特别是《易经》更是教我们如何做幸福的人,用变易的思维来面对我们的生活"虽然我对妈妈的这番话还是朦朦胧胧不太明白,但我也明白了妈妈的用心良苦,她希望我和弟弟更优秀,更出类拔萃。

坚持读了一段时间后,我是越来越喜欢上读经典了,特别是《易经》我读起她朗朗上口,美妙无比,我读完《易经》明白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美妙诗句。

《易经》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每古三千年,所以易经将近有九千年的历史;而这个“三圣”事实上远远不止三圣,最早写易经的人是伏羲氏,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伏羲氏死了以后呢?神农氏做;神农氏死了以后呢?黄帝作;黄帝死了以后尧帝接着作;尧帝死了以后舜帝接着作;舜帝死了以后大禹接着作;大禹死了以后周文王接着完成;周文王死了,他的儿子周公接着往下作,这个过程大家可以数一数,八九位圣人,周公死了以后孔子接着往下作。我想易经应该是我的老老老老。老祖宗了吧!

读《易经》让我明白圣贤其实是内心强大的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是无论身处顺境逆境,都能快乐幸福的人;是遇到什么困难,都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的人;是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委屈磨难,都能从最合适的角度去看待的人;是无论到哪里,都能与人和谐相处的人;圣人,是无论做高官还是普通人,都能够幸福的人。这也是妈妈让你们读经最大的心愿,愿你们今后可以做个幸福的人!幸福的人,是具备幸福力的人,幸福的人,是有教养的人,让他人感觉到舒服顺眼的人。

感恩我们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如此好的经典,让我们有如此多的精神营养,我和妈妈还会继续将经典读下去,我要“为天地立命,为往圣继国学,为天下开太平,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易经的读后感 篇4

易经,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熟悉到从小挺起,陌生到对其一点也不了解。现在,借着团校视频授课,有机会看了曾仕强的《易经的奥秘》,突然发现一些最基本的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事事物物都与易经相关,而现在科技的发达也归于易经,真得感觉很惊讶。

一阴一阳,亦阳亦阴,阳中含有阴,阴中亦含有阳,看着自己的手就想到了他的阴阳说,有时想想也不无道理,阴不能缺少阳,而阳亦不能缺少阴存在,就像大拇指与四个手指一样,一奇一偶,一阳一阴,对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人生来其实就已经于已经相关。

听着他的阴阳说,感触很深,手指的活动也不自觉的多了起来,感觉到了手上的神经均与大脑相连,这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父亲让我多活动手指,当初不明白,也不知道该怎么让我的手指活动起来,因此有空没空就帮妈妈做做家务。现在了解了,原来他是想让我的大脑发育起来。想着老一辈人都有这种思想,他们没有读过书,更何况读易经,却知道的比我们读书人还多,我们还得借着他人的讲解才能理会到,不知道是他们的经验还是祖父辈人的潜移默化。不过这确实管用,手指经常活动,发现自己灵活了很多。

看着曾仕强的讲解,听着他的解读,理解了很多小时候父辈人的教育,因此现在要多活动活动,特别是手指活动,虽然大脑已发育的差不多,但相信还是会有助于大脑灵活。

易经的读后感 篇5

《易经》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起源,是万经之首。它充满着神秘的色彩,许多人都对其充满了好奇心。种种感情,我阅读了。

其实,我并非直接阅读的《易经》,我文言文水平较差,我阅读的是曾仕强教授对《易经》的解析,间接阅读了《易经》。曾仕强教授是著名学者,也是我非常关注的学者。感触颇多,其中《胡雪岩的启示》尤甚。

这次阅读曾教授的解析,认为观点都比较符合自然辩证法的!现在,许多人对易经有不少误解,当然,更多的人是对易经不了解,尽管他们血液中有着易经的基因!

《易经》告诉人们,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而又是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人生的路虽然是曲折的,但我们还必须得按部就班。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头走起,该受的苦你必须要受,该喝的蜜你必须要喝,不可越雷池一步。

书中提到,全世界中国人的脑筋最好,最活,因为中国人最懂得变通其实,自然辩证法很大程度上也在讲变通。好中有坏,坏中有好,不好不坏,不坏不好,由坏变好,由好变坏,反反复复,无穷尽也。

都说是外国人提出的自然辩证法,其实不是的,也有人觉得是近代我们中国处处落后,又不求进取造成的这种想法。其实,《易经》它包含了全世界最好的辩证法,而且它的提出比外国早了好几千年,并且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东西,易经不光是辩证法,它是一个系统,一个有机的系统,一个全世界最大的系统,比当今的网络系统还要大,网络的发明归根到底也是与《易经》有关系的。

《易经》中有的道理是深刻的,亘古不变的。易经说宇宙万物归根到底是由两种因素构成的:阴,阳。仔细想想,它的高明简直超出人类智慧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接近的证明这一点,从我们知道原子是可分的开始,就已经往这个方向迈步了。因为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是物理不可分的,分到最后是什么呢?就是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生万物!

什么叫知识?知识是会被时间否定的东西。

什么叫智慧?智慧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

外国人做的东西,从本质上说他们追求的是知识,所以,他们有那么多的专利知识产权。

我们的祖先,他们是永远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他们追求的是智慧,从本质上说,我们的祖先重视的智慧,他们不怎么重视知识。最开始说的读书,实际上指的是明理,读书读的是道理,道理是与智慧相关的东西。然而现在,读书是去学知识,学一些谁也不知道能不能用,对不对的东西,尤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读书早已经不再是它最初的含义了。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易经》是完全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外国人提自然辩证法,其实在科学面前他们欠缺让自然引导他们的科学,我们讲师法自然,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要因生活中的一些细小过失而后悔,如果事事追悔,恐怕一个人一辈子都会生活在数不清的悔恨之中。如果错已铸成,且又无法弥补,要当机立断:吸取教训,以后不要再犯。这种很干脆的自我警告,比放在心里悔恨更有用。

古人的智慧结晶。只能用这些来表达;我把上天所赐予的沧桑和考验,都铭刻在这如石头般的坚硬。刻入我的追求,刻入我的所爱。它在一个不为人知的所在,无所不在。以一个昏昏噩噩的身影和无灯无烛夜自明的无我境界。也许到你死时也不会明白这些文字所在的光芒。千百年后人们翻开这些曾经的思想,这些在漫漫长夜中并射出的火花还在我们面前,光芒万丈,人们无法解释这黑暗划过的每一道光闪,令这凿穿倍感光芒,而那些不朽的文字。才是无边的痛苦。

来时欢乐去时悲,空往人间来一回。我生之前谁是我。我死之后我是谁,不如不来也不往,也无欢乐也无悲。

易经的读后感 篇6

《易经》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在我还没上学的时候,家里一套厚厚的精装书,上面的两个大字,便是“易经”,这是爸爸最喜欢的书之一,听爸爸说,他小时候很穷,买不起书,便把老师的书借来,手抄了一本,连插图都是仔细的画上去的,我便觉得这是一本绝世好书,但当我认字了之后,却怎么也看不懂易经,总是翻着翻着就睡着了,而父亲却一遍又一遍的翻阅,从中领悟到了很多,有时候,爸爸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者不记得东西放在了什么地方,都会用其中的卦象占上一卦,结果还很准,也许会有人说我迷信,但《易经》的卦象是有根据的,是科学的,有道理的,因此,真的好佩服爸爸可以把易经看的那么透,遇到难题,只要给他一个字,一个笔画数,就可以由此知道事物的好坏。而我却连《易经》的大概内容都不太理解,这学期有幸选了“中国传统文化赏析”这门课,也给我一个名正言顺的读《易经》的机会。

《易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代表作,是“群经之首”。六十四卦是易经的总精脉,它具有象、数、理、卦象、卦德、卦辞的丰富哲理,自始至终是,六十四卦分八个组,以宇宙万物自然之“象”: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以阴阳互变为导线,象征天体运动是昼夜永不停息的。又演绎出社会和人生万事的变化。它又具“数”的深邃特征——太极生两仪阴阳,在阴阳两态中,再加上一个阴态或者一个阳态,使三个态的阴和阳重叠连成一小卦,共有八个不同组合,便称为八卦,卦的形成是离不2开“三”的互相变通,“三生万物”的作用。三个小卦再加三个小卦重叠成一个双重六爻卦象,不同的卦象排列出有八组,八组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是万事万物的类象,其中有千变万化的易理,所以六十四卦是智慧的哲理学。看着里面的配图,以及对历史的简要介绍,我渐渐的对此产生兴趣,开始对神话产生向往,不由的把他和《山海经》,以及龙生九子等传说联系在一起,但是,从学术角度来说,《易经》是一门科学,《易经》的形成过程是几千年历程,从伏羲先始画八卦,以后经过炎帝、黄帝,双从夏周三代,不断地演化,到周文王重新画后天八卦图,整理卦辞、爻辞,后来又经过孔子作《十翼》上下几千年中文化的结晶。它是源自历史各时期中统治们的权术经验、教训、功、利、德、贞的总结,也曾是历史朝代中的帝王国权者行使统治和执政朝纲时的《经论》和教诲书。但曾因六十四卦被视为“占筮之辞”,披上了迷信的外衣,作为预测吉凶的辞令,六十四卦成了古代头领们掌权和使用权力必定要使用的秘密的摇卦占卜。而早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各学派为它正名,他们认为是可生“以史为鉴”“灵警奇奥”的奇书。

易经是一门最高的哲学,不是算命学,所以路边的算命先生根本不代表易经学说。易经分为三种方式解释了整个社会三类人。道家的老子学说是易经中最难,也是最高的学问,它是代表社会最高层阶级的利益和生活态度;儒家的孔子代表中层阶级的利益和生活态度;墨子是代表我们普通百姓的利益和生活态度。这就是易经成为哲学之3父。易经是一门预测科学,是唯物的,不是唯心的。易经里有卦象,就是说8*8=64个卦象分别解释了不同的结果。那就是说卦是预测你现在可能会面临的一种生活的现象,不是本质;也解释了这样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去解决这个现象带来的后果。在这里,人们都会把它解释成“命理“,“运气“然后怎么怎么去化解。其实,对于“命“跟“运“易经有很好的解释,因为卦只代表现象,你自己想想看一个现象能包括了你的真实的本质内容吗。

能解决掉你发生的不好的一切事情吗。能成为你心灵安慰的一种寄托吗。不能的!易经就告诉你一些为人的道理,孔子的理论以及墨子的理论是我们要学习的。学习这些理论后你才能很好的去理解易经讲的卦象是唯物主义哲学,不是算命的。它是可以预测到人生某些阶段一些不顺利的事情以及灾难的事情,但是要变的。“卦“根据你行为的方式以及实践的经历要产生改变的。易经中“易“本身解释就是“变“的意思。就是说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才是真正的道理。我们学习易经就是要学习孔子的做人理论以及墨子的做事理论,一个人能很好的做人,很好的做事情,有非常好的修为,那么有可能成为有作为的人,那就是高层阶级的领域,才能去学习道家的道理。学习易经可以从中看到自己所处环境所产生的很多现象,然后好好总结研究,改变它,改变了这些现象,让它往好的方向发展,那就改变了你的“运“。唯物主义哲学讲,“命”不可变,“运”是可变的。其实,“运”的不断改变,也能导致小阶段的“命”的改变。阴和阳总是处于一个平4衡的阶段,好坏循环往复!学习易经的态度是积极的,不能总拿那个预测现象来对自己的“命”,整天不做事,整天乱想,那什么“运”都不会来。积极的学习其中的精华,积极的吸收于利用,易经它只是能帮助你看到你将要发生的现象,所以真正解决事物还是靠自己的品质和意志。

学习易经不是说我预测出来命不好,我就不努力了,我今年婚姻不好,我就不结婚了。不是这样的,易经它是告诉我们万事要“中庸“,中庸不是极端的意思,解释为恰到好处。事物要符合规律,符合现实要求。就象婚姻好坏,其两个人的结合,最好的结合是“门当户对“。这个是古代人智慧,有他一定的道理。现在人不是要求这个,要求哪个,最终只有“门当户对“的婚姻幸福可能性最大,婆媳关系也最容易融洽。为什么现代单身大龄青年这么多啊,就是没有处理好自己的位置,你到底适合哪个位置,有些人经常说:宁缺勿滥!这种不符合规律的盲目要求怎么能找到幸福!学习易经这要看你带着什么目的读它。它关系到哲学思想、天文地理、政治策略、军事计谋、伦理道德、行为科学、思维方式、人际关系、医学养生、信息预测、文艺美学等等,甚至现代的前沿科学如计算机软件、遗传密码、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等等,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真是“仁者见之谓仁,智者见之谓智,百姓日用而不知。”

总的说来,它当然是一部揭示万事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哲理著作。《易经》,在古代是士大夫必读的高深教科书;书中提到,全世界中国人的脑筋最好,最活,因为中国人最懂得5变通其实,自然辩证法很大程度上也在讲变通。好中有坏,坏中有好,不好不坏,不坏不好,由坏变好,由好变坏,反反复复,无穷尽也。《易经》中有的道理是深刻的,亘古不变的。你看,易经说宇宙万物归根到底是由两种因素构成的:阴,阳。仔细想想,它的高明简直超出人类智慧了。你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接近的证明这一点,从我们知道原子是可分的开始,就已经往这个方向迈步了。因为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是物理不可分的,分到最后是什么呢?说的好,就是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生万物!我们的祖先,他们是永远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因为他们追求的是智慧,从本质上说,我们的祖先重视的智慧,他们不怎么重视知识。最开始说的读书,实际上指的是明理,读书读的是道理,道理是与智慧相关的东西。然而现在,读书是去学知识,学一些谁也不知道能不能用,对不对的东西,尤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读书早已经不再是它最初的含义了。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易经》是完全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外国人提自然辩证法,其实在科学面前他们欠缺让自然引导他们的科学,我们讲师法自然,不是没有道理的。其实,我觉得我们学的课程是不能叫自然辩证法的,叫辩证法还可以。宇宙中唯一的东西是什么?就是自然,自然是不能加界的,加了界,就讲不通了,只有国家才有界,地区才有界,植物界,动物界也可以。自然是整合的东西,如果自然可以再加界,就表示自然之外还有东西,那就不对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学的辩证法充其量也只是《易经》中的很小很小一部分,冠之以自然是很6不合适的。看过《易经》后变的非常乐观,不管什么样糟糕的事情我都似乎不在乎,就像其中的一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有什么大不了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在我阅读《易经》时,我第一次体会到,这个世界并不那么黑暗,不管有多糟糕都会慢慢好起来,这就是“穷则变”吧!又应一句老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看的那六十四卦,倒不像算命,更像是人生处在什么阶段应采取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当你春风得意时,不要忘乎所以,当你悲痛欲绝时,应该告知自己,新的历程即将开始;当你青春焕发却一无所有,别要忘了你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创造一切;当你的事业初成却不堪一击,别忘了自己的能力正处人生之鼎盛时期;当你为自己的身体与精力的衰竭而彻夜难眠时,别忘了你拥有的物质财富是一般人所不敢与之的;当你步入人之末年而感叹生之短暂时,别忘自己是饱经世事的老者,受到族人的尊敬。

当然,人的一生充满各种变数,但我相信《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当我读完此书,我深深地体会到《易经》给人的世界观带来的影响。抗“迫害”能力特强,很多事情别人认为不可能的,自己居然能忍受的了。起初,自己读《易经》充其量只是想了解一下中医理论的源头,没想到居然让《易经》深深地改变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大概就是“天意”吧!不过,我得感谢《易经》,给我如此大的精神力量去面对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

易经的读后感 篇7

暑假带学生去羑里城研学后,对《周易》产生了兴趣,在图书馆找到这本书认真读起来。

《六韬·三略》曰:“春道生,万物荣;夏道长,万物成;秋道敛,万物盈;万物寻。天生四时,地生万物,天下有民,仁圣牧之。”

天时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四季更轮往复,正如世间一治一乱;昼夜晨昏交替,又似政权一起一伏。人的一生,像潮水般有起有落;人世的悲欢与离合,恰似月亮的阴晴与圆缺,草枯草长,国合国分;一盈一虚,一阴一阳。人是自然的一分子,人世就是自然的化身,这一思想在《周易》这部书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当你读几页《周易》后,就会被这其中阐述的道理深深吸引,为中国古人的智慧而发出由衷的赞叹。

《周易》曰:“乾道变化,各在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周易》向我们传递了凡事都要遵循自然的规律,符合自然的,就是值得提倡的;违背自然的,就是不可取的。而如今,人类却想方设法地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类自以为科技已经很先进了,似乎可以与大自然一较高下。但人类不知道,在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幼稚的孩童,一旦大自然报复人类,那灾难将是毁灭性的。

读《周易》,就是为了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我们积极地学习《周易》,推广《周易》的博大精神,不仅是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古人的智慧,更是为了人类未来的和平幸福。所以,我认为,静下心来,认真地研究研究《周易》,是十分有意义的!

易经的读后感 篇8

《易经》告诉人们,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而又是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人生的路虽然是曲折的,但我们还必须得按部就班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头走起,该受的苦你必须要受,该喝的蜜你必须要喝,不可越雷池一步。

第一感悟:心有乾坤神闲气定——戒除浮躁

当人们浮躁的时候,应该想想那浩繁飘渺无穷无尽的宇宙,为什么它能够数亿年的时间仍然坚守着自己的法则,遵循自己的规律不动遥。

第二感悟:锲而不舍奋发进取——磨掉幼稚

如果说一个成年人很幼稚,就不是那么好听了,多少有点讽刺的意味。说明他(她)不懂事理,不辩是非,不通达。说重一点就是他(她)很傻。

第三感悟:目标明确果断前行——战胜疏懒

要找聪慧者,要找我们的“启蒙”老师作为指导,而不是“启蒙”老师来找我们,如果“启蒙”老师指出我们的缺点和错误,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去改正。

第四感悟:等待时机慧眼明察——走向成熟

等待是一种智慧。等待是一种积蓄。等待是一种信念。人们之所以等待,是因为时机还没成熟。

第五感悟:冷静反省心安理得————避免争执

我们必须学会反省,当我们做事之前反省了,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办事才能得心应手,即使遇到挫折由于预先考虑的明白,心里也会有准备,不至于最后会把事情办咂,甚至走向歧途。当我们做事之后反省了,从中得到经验教训,就可以为以后的成功铺好路。

第六感悟:伸张正义宽厚仁慈——化干戈为玉帛

国家出师有名,惩恶扬善,是为了伸张正义,为天下人谋福利,这是大义;同样一个人也能出师有名,而这个“师”就是“小师”。就是人们心中的正义之道,就是做正义之事,这个义也是小义。

第七感悟:相亲相爱和平共处——赶走孤独

爱需要相互帮助,爱需要相互依靠,爱需要理解,爱需要交流,爱需要磨合,爱需要缘分,爱可以赶走孤独。

第八感悟:以退为进蓄势待发——鼓足干劲

提起以退为进,我们不禁想起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胯下之辱,退一步进两步这些先人们留下来的典故。最有代表性的,要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故事吧。这种海阔天空表示让自己有更多的回旋余地。

第九感悟:奋勇前行坚持真理——靠近成功

成功固然是每一个人所向往的,但成功的前提必须奋勇前行坚持真理,没有奋勇前行,成功只能是一个泡影;没有坚持真理,成功只能与我们背道而驰。

易经的读后感 篇9

暑假带学生去羑里城研学后,对《周易》产生了兴趣,在图书馆找到这本书认真读起来。

《六韬·三略》曰:“春道生,万物荣;夏道长,万物成;秋道敛,万物盈;万物寻。天生四时,地生万物,天下有民,仁圣牧之。”

天时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四季更轮往复,正如世间一治一乱;昼夜晨昏交替,又似政权一起一伏。人的一生,像潮水般有起有落;人世的悲欢与离合,恰似月亮的阴晴与圆缺,草枯草长,国合国分;一盈一虚,一阴一阳。人是自然的一分子,人世就是自然的化身,这一思想在《周易》这部书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当你读几页《周易》后,就会被这其中阐述的道理深深吸引,为中国古人的智慧而发出由衷的赞叹。

《周易》曰:“乾道变化,各在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周易》向我们传递了凡事都要遵循自然的规律,符合自然的,就是值得提倡的;违背自然的,就是不可取的。而如今,人类却想方设法地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类自以为科技已经很先进了,似乎可以与大自然一较高下。但人类不知道,在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幼稚的孩童,一旦大自然报复人类,那灾难将是毁灭性的。

读《周易》,就是为了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我们积极地学习《周易》,推广《周易》的博大精神,不仅是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古人的智慧,更是为了人类未来的和平幸福。所以,我认为,静下心来,认真地研究研究《周易》,是十分有意义的!

易经的读后感 篇10

《周易》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全世界都在研究与讨论。这本书包罗万象,天文、历史、军事、哲学等等都有涉及,就象我们现在也有很多人在研究《红楼梦》一样,世界观不同,造成研究结果的不同。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谈不上研究,但是书中的文字与哲理,我认为是很值得我们一看和把玩的。

我看《周易》,虽然没有看懂什么,也感悟到了其中有些为人的道理。象书中第一卦,‘乾’卦,乾为天,说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强不息’,这是告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终,不要半途而废;还说‘潜龙勿用’是说万事不要强出头,能办的就办,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千万不要去做,通俗的解释就是说,枪打出头鸟;‘坤’卦,坤为地,是要我们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载物’,这是教我们做人要有宽广的胸怀,不要斤斤计较;‘恒’卦,孔子在系辞中说‘夫妻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授之以恒’,这是教我们知道,怎样做一对好夫妻,夫妻的形成,就要持之以‘恒’;‘姤’卦,有一女侍五夫之象,是说女人的不好让我们‘勿娶此女’;还有‘否极泰来‘这个成语,也是来自源于《周易》;《周易》里有‘否卦’和‘泰’卦,是说世间的事物‘不能终否’,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往好的方面转化,‘阴极必反,阳极必至’的道理,是告诉我们,任何事只要持之以恒,就有成功的希望;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事物的量变,必然要达到质的变化。对于做人或做事而言,都要掌握‘度’的含义,万事都不要过‘度’,过‘度’后,一定要引起反方向的变化。

《易经》告诉我们凡事都有阴阳两方面,为人处世如此,思考问题亦如此。所谓阴阳就是相对的正反两方面,你不能太阴,也不能太阳。因为物极必反,万物都讲究平衡。万物既是对立又是统一,互生互换。

易经的读后感 篇11

想必80后的人都对这种题材的文章有着充分的认识和深刻的体会,他们在小学和中学时代最常写,最头疼,最痛恨的一种文章。说实话,以前写读后感都是被逼的,但这次是自发的,由衷的想写点东西。

为什么要写读后感呢?因为看了一本书,有些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是对一本书的理解,或者对一些观点和事件的解读和看法。书是死的,要讲的事情都在里面,但读书的人各有不同,我认为世界上最难懂的书是《庄子》,只举例子,完全不讲道理,因此1000个人的脑子里有1000种解释。我想以后我的空间里多一些这样的文章比较好,一是支持独立思考;二来,你可以不同意我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一个交流的平台;三是推荐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一个人是有局限性的,多接触事物,去糟粕留精华是有好处的。我想,分享一些智慧,交流一些理念,达到明理的目的,不是比转载一些类似于“2009年十大最囧的事”,或者记流水帐的文章要好很多吗?总之一句话,各有所爱,各取所需,不喜慎入。

废话说到这,先来谈谈读书,本来《易经的奥秘》央视10套“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某天“不慎”换台瞅了一眼,就这样一直看完了,没看的还要在网上补,后来又买了这本书。题目用了“浅谈”这两个字,实际上书已经反反复复读了好多遍了,有时先翻翻目录,觉得哪一章有意思就翻出来看。为什么要反复看呢?首先是信息量比较多,有的内容看过就忘了;其次是作者在讲道理的时候有些推理过程由于时间的限制而省略掉了,因此需要反复推敲。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去网上下载视频,而要去买本书回来读的原因。说实话我痛恨读书,喜欢直观的东西,多省事啊,不费脑子,但哲学这玩意不“参”是不行的。视频固然好,一句话说完即逝,当你还在回味它的道理时,别人早都讲到下一个意思上去了。而书则不然,想停就停,想读就读,随心所欲,给你充分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这可能就是读书的乐趣所在。

说说《易经》,作者认为《易经》揭开宇宙一切一切事物的密码,因此我们必须学习它。不论你懂不懂易经,你都会不由自主的按照易经的道理去做,因为它是大自然的法则。因此,《易经》是真正的智慧,而不是一般的知识。我认为讲的确实有点悬,但可以接受,不至于是万事万物的密码,而起码是中国人行事的法则,是中国人的智慧。这里必须做下解释,知识和智慧的区别在于,知识是随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而发生变化的,比如人们发现了中子,电子,质子,认为它们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不能再分,这些都是知识。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又发现了夸克,那么这个知识就被更新了。但智慧是恒古不变的道理,是事物发展的本质,无论外部的现象怎么变,这个本质是不会变的。比如是人都会死亡,自从人类出现至今5000年无一例外,我想以后也不会例外。因此《易经》告诉人们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识,想在中国从好事,做好人,就必须学习《易经》。它是永不过时的,只不过不同时代的人们需要根据社会的现状去理解它,这个“时”是很重要的,这也正是《易经》的重要思想之一。

《易经》本没有深浅之分,而是悟道之人各有高低罢了。古书都是这样,很难有准确的解释,而作者理解的《易经》的道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即不学术气(抠文字,多论证,脱离现实意义),水平又很高,把《易经》解释的通俗易懂,又内涵深刻,真是古为今用的好例子。为什么说作者的水平高呢?这得从作者曾仕强的背景说起。首先他是管理哲学专业毕业,而且有着丰富的留学背景(美国读的硕士,英国读的博士),可以说他了解中西方文化。这点在他的书中体现的很到位,一说中国人怎么怎么样就一针见血的切中要害。他经常拿中国人和西方人做比较,能够发现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差异,通过总结这些差异得出结论。可以说他比专门研究中国人的中国人更了解中国人,经常照镜子的人看不出丑,经常看别人的人才明白什么叫美,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易经》的道理被他从观察中国人的行为当中描述的相当准确。其次,我推断他的《易经》启蒙受到了国学大师南怀瑾的影响。南老的《白话易经》我也瞅过两眼,比较学术化,但水平是相当高的。曾先生学得南老的精髓,就连行文用字都偶尔体现出南老的风格,也算是师出名门。最后,他是管理哲学科班出身,把《易经》赋予哲学化思想而为民所用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件事,因此对于这项工作而言他是相当专业的。

《易经的奥秘》这本书主要还是偏重于管理方面的思考,对《易经》的解读也侧重于功名利禄的仕途之道,而对家庭,子女教育等问题,只用了一个章节的篇幅去介绍,实在不能说的很全面。另外,有些解释其实很牵强附会,不过也无伤大雅,不至于威胁到他核心的思想。因此,我想读书的目的还是在抛砖引玉,通过这本书传达理解《易经》的一种思路,而最后悟道的工作还是要亲自去读《易经》原文,至于能有多少收获,全凭个人的慧根和修为了。

易经的读后感 篇12

《易经》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在我还没上学的时候,家里一套厚厚的精装书,上面的两个大字,便是“易经”,这是爸爸最喜欢的书之一,听爸爸说,他小时候很穷,买不起书,便把老师的书借来,手抄了一本,连插图都是仔细的画上去的,我便觉得这是一本绝世好书,但当我认字了之后,却怎么也看不懂易经,总是翻着翻着就睡着了,而父亲却一遍又一遍的翻阅,从中领悟到了很多,有时候,爸爸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者不记得东西放在了什么地方,都会用其中的卦象占上一卦,结果还很准,也许会有人说我迷信,但《易经》的卦象是有根据的,是科学的,有道理的,因此,真的好佩服爸爸可以把易经看的那么透,遇到难题,只要给他一个字,一个笔画数,就可以由此知道事物的好坏。而我却连《易经》的大概内容都不太理解,这学期有幸选了“中国传统文化赏析”这门课,也给我一个名正言顺的读《易经》的机会。

《易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代表作,是“群经之首”。六十四卦是易经的总精脉,它具有象、数、理、卦象、卦德、卦辞的丰富哲理,自始至终是,六十四卦分八个组,以宇宙万物自然之“象”: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以阴阳互变为导线,象征天体运动是昼夜永不停息的。又演绎出社会和人生万事的变化。它又具“数”的深邃特征——太极生两仪阴阳,在阴阳两态中,再加上一个阴态或者一个阳态,使三个态的阴和阳重叠连成一小卦,共有八个不同组合,便称为八卦,卦的形成是离不2开“三”的互相变通,“三生万物”的作用。三个小卦再加三个小卦重叠成一个双重六爻卦象,不同的卦象排列出有八组,八组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是万事万物的类象,其中有千变万化的易理,所以六十四卦是智慧的哲理学。看着里面的配图,以及对历史的简要介绍,我渐渐的对此产生兴趣,开始对神话产生向往,不由的把他和《山海经》,以及龙生九子等传说联系在一起,但是,从学术角度来说,《易经》是一门科学,《易经》的形成过程是几千年历程,从伏羲先始画八卦,以后经过炎帝、黄帝,双从夏周三代,不断地演化,到周文王重新画后天八卦图,整理卦辞、爻辞,后来又经过孔子作《十翼》上下几千年中文化的结晶。它是源自历史各时期中统治们的权术经验、教训、功、利、德、贞的总结,也曾是历史朝代中的帝王国权者行使统治和执政朝纲时的《经论》和教诲书。但曾因六十四卦被视为“占筮之辞”,披上了迷信的外衣,作为预测吉凶的辞令,六十四卦成了古代头领们掌权和使用权力必定要使用的秘密的摇卦占卜。而早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各学派为它正名,他们认为是可生“以史为鉴”“灵警奇奥”的奇书。

易经是一门最高的哲学,不是算命学,所以路边的算命先生根本不代表易经学说。易经分为三种方式解释了整个社会三类人。道家的老子学说是易经中最难,也是最高的学问,它是代表社会最高层阶级的利益和生活态度;儒家的孔子代表中层阶级的利益和生活态度;墨子是代表我们普通百姓的利益和生活态度。这就是易经成为哲学之3父。易经是一门预测科学,是唯物的,不是唯心的。易经里有卦象,就是说8*8=64个卦象分别解释了不同的结果。那就是说卦是预测你现在可能会面临的一种生活的现象,不是本质;也解释了这样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去解决这个现象带来的后果。在这里,人们都会把它解释成“命理“,“运气“然后怎么怎么去化解。其实,对于“命“跟“运“易经有很好的解释,因为卦只代表现象,你自己想想看一个现象能包括了你的真实的本质内容吗。

能解决掉你发生的不好的一切事情吗。能成为你心灵安慰的一种寄托吗。不能的!易经就告诉你一些为人的道理,孔子的理论以及墨子的理论是我们要学习的。学习这些理论后你才能很好的去理解易经讲的卦象是唯物主义哲学,不是算命的。它是可以预测到人生某些阶段一些不顺利的事情以及灾难的事情,但是要变的。“卦“根据你行为的方式以及实践的经历要产生改变的。易经中“易“本身解释就是“变“的意思。就是说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才是真正的道理。我们学习易经就是要学习孔子的做人理论以及墨子的做事理论,一个人能很好的做人,很好的.做事情,有非常好的修为,那么有可能成为有作为的人,那就是高层阶级的领域,才能去学习道家的道理。学习易经可以从中看到自己所处环境所产生的很多现象,然后好好总结研究,改变它,改变了这些现象,让它往好的方向发展,那就改变了你的“运“。唯物主义哲学讲,“命”不可变,“运”是可变的。其实,“运”的不断改变,也能导致小阶段的“命”的改变。阴和阳总是处于一个平4衡的阶段,好坏循环往复!学习易经的态度是积极的,不能总拿那个预测现象来对自己的“命”,整天不做事,整天乱想,那什么“运”都不会来。积极的学习其中的精华,积极的吸收于利用,易经它只是能帮助你看到你将要发生的现象,所以真正解决事物还是靠自己的品质和意志。

学习易经不是说我预测出来命不好,我就不努力了,我今年婚姻不好,我就不结婚了。不是这样的,易经它是告诉我们万事要“中庸“,中庸不是极端的意思,解释为恰到好处。事物要符合规律,符合现实要求。就象婚姻好坏,其两个人的结合,最好的结合是“门当户对“。这个是古代人智慧,有他一定的道理。现在人不是要求这个,要求哪个,最终只有“门当户对“的婚姻幸福可能性最大,婆媳关系也最容易融洽。为什么现代单身大龄青年这么多啊,就是没有处理好自己的位置,你到底适合哪个位置,有些人经常说:宁缺勿滥!这种不符合规律的盲目要求怎么能找到幸福!学习易经这要看你带着什么目的读它。它关系到哲学思想、天文地理、政治策略、军事计谋、伦理道德、行为科学、思维方式、人际关系、医学养生、信息预测、文艺美学等等,甚至现代的前沿科学如计算机软件、遗传密码、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等等,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真是“仁者见之谓仁,智者见之谓智,百姓日用而不知。”

总的说来,它当然是一部揭示万事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哲理著作。《易经》,在古代是士大夫必读的高深教科书;书中提到,全世界中国人的脑筋最好,最活,因为中国人最懂得5变通其实,自然辩证法很大程度上也在讲变通。好中有坏,坏中有好,不好不坏,不坏不好,由坏变好,由好变坏,反反复复,无穷尽也。《易经》中有的道理是深刻的,亘古不变的。你看,易经说宇宙万物归根到底是由两种因素构成的:阴,阳。仔细想想,它的高明简直超出人类智慧了。你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接近的证明这一点,从我们知道原子是可分的开始,就已经往这个方向迈步了。因为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是物理不可分的,分到最后是什么呢?说的好,就是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生万物!我们的祖先,他们是永远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因为他们追求的是智慧,从本质上说,我们的祖先重视的智慧,他们不怎么重视知识。最开始说的读书,实际上指的是明理,读书读的是道理,道理是与智慧相关的东西。然而现在,读书是去学知识,学一些谁也不知道能不能用,对不对的东西,尤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读书早已经不再是它最初的含义了。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易经》是完全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外国人提自然辩证法,其实在科学面前他们欠缺让自然引导他们的科学,我们讲师法自然,不是没有道理的。其实,我觉得我们学的课程是不能叫自然辩证法的,叫辩证法还可以。宇宙中唯一的东西是什么?就是自然,自然是不能加界的,加了界,就讲不通了,只有国家才有界,地区才有界,植物界,动物界也可以。自然是整合的东西,如果自然可以再加界,就表示自然之外还有东西,那就不对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学的辩证法充其量也只是《易经》中的很小很小一部分,冠之以自然是很6不合适的。看过《易经》后变的非常乐观,不管什么样糟糕的事情我都似乎不在乎,就像其中的一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有什么大不了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在我阅读《易经》时,我第一次体会到,这个世界并不那么黑暗,不管有多糟糕都会慢慢好起来,这就是“穷则变”吧!又应一句老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看的那六十四卦,倒不像算命,更像是人生处在什么阶段应采取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当你春风得意时,不要忘乎所以,当你悲痛欲绝时,应该告知自己,新的历程即将开始;当你青春焕发却一无所有,别要忘了你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创造一切;当你的事业初成却不堪一击,别忘了自己的能力正处人生之鼎盛时期;当你为自己的身体与精力的衰竭而彻夜难眠时,别忘了你拥有的物质财富是一般人所不敢与之的;当你步入人之末年而感叹生之短暂时,别忘自己是饱经世事的老者,受到族人的尊敬。

当然,人的一生充满各种变数,但我相信《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当我读完此书,我深深地体会到《易经》给人的世界观带来的影响。抗“迫害”能力特强,很多事情别人认为不可能的,自己居然能忍受的了。起初,自己读《易经》充其量只是想了解一下中医理论的源头,没想到居然让《易经》深深地改变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大概就是“天意”吧!不过,我得感谢《易经》,给我如此大的精神力量去面对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

易经的读后感 篇13

易经,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熟悉到从小挺起,陌生到对其一点也不了解。现在,借着团校视频授课,有机会看了曾仕强的《易经的奥秘》,突然发现一些最基本的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事事物物都与易经相关,而现在科技的发达也归于易经,真得感觉很惊讶。

一阴一阳,亦阳亦阴,阳中含有阴,阴中亦含有阳,看着自己的手就想到了他的阴阳说,有时想想也不无道理,阴不能缺少阳,而阳亦不能缺少阴存在,就像大拇指与四个手指一样,一奇一偶,一阳一阴,对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人生来其实就已经于已经相关。

听着他的阴阳说,感触很深,手指的活动也不自觉的多了起来,感觉到了手上的神经均与大脑相连,这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父亲让我多活动手指,当初不明白,也不知道该怎么让我的手指活动起来,因此有空没空就帮妈妈做做家务。现在了解了,原来他是想让我的大脑发育起来。想着老一辈人都有这种思想,他们没有读过书,更何况读易经,却知道的比我们读书人还多,我们还得借着他人的讲解才能理会到,不知道是他们的经验还是祖父辈人的潜移默化。不过这确实管用,手指经常活动,发现自己灵活了很多。

看着曾仕强的讲解,听着他的解读,理解了很多小时候父辈人的教育,因此现在要多活动活动,特别是手指活动,虽然大脑已发育的差不多,但相信还是会有助于大脑灵活。

易经的读后感 篇14

《周易》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全世界都在研究与讨论。这本书包罗万象,天文、历史、军事、哲学等等都有涉及,就象我们现在也有很多人在研究《红楼梦》一样,世界观不同,造成研究结果的不同。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谈不上研究,但是书中的文字与哲理,我认为是很值得我们一看和把玩的。

我看《周易》,虽然没有看懂什么,也感悟到了其中有些为人的道理。象书中第一卦,‘乾’卦,乾为天,说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强不息’,这是告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终,不要半途而废;还说‘潜龙勿用’是说万事不要强出头,能办的就办,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千万不要去做,通俗的解释就是说,枪打出头鸟;‘坤’卦,坤为地,是要我们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载物’,这是教我们做人要有宽广的胸怀,不要斤斤计较;‘恒’卦,孔子在系辞中说‘夫妻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授之以恒’,这是教我们知道,怎样做一对好夫妻,夫妻的形成,就要持之以‘恒’;‘姤’卦,有一女侍五夫之象,是说女人的不好让我们‘勿娶此女’;还有‘否极泰来‘这个成语,也是来自源于《周易》;《周易》里有‘否卦’和‘泰’卦,是说世间的事物‘不能终否’,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往好的方面转化,‘阴极必反,阳极必至’的道理,是告诉我们,任何事只要持之以恒,就有成功的希望;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事物的量变,必然要达到质的变化。对于做人或做事而言,都要掌握‘度’的含义,万事都不要过‘度’,过‘度’后,一定要引起反方向的变化。

《易经》告诉我们凡事都有阴阳两方面,为人处世如此,思考问题亦如此。所谓阴阳就是相对的正反两方面,你不能太阴,也不能太阳。因为物极必反,万物都讲究平衡。万物既是对立又是统一,互生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