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反本能读后感

2024/05/16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反本能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反本能读后感 篇1

弗洛伊德曾说: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人们对本能的压制的过程。

本能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就是“趋利避害”。比如,从生物学角度看,享乐是我们的本能。无论是食物还是性,都会给我们带来愉悦感。这本书名为《反本能》,就是“克制本能”,延迟享乐。通俗点说,就是教我们如何战胜“拖延症”。

全书分三大部分:自我提升、群体接触、社会洞见,每部分有四五个专题,每个专题由三五篇软科普小文组成,信息量很大。作为知乎上的心理学达人,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前人的研究和著作,并进行了合理的精简和提炼,读来让人感觉干货满满,受益匪浅。难怪《精进》的作者采铜,说这本书像一本面向普通人的心理学锦囊大全。

其实,经常看个人激励方面书籍的人,对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和案例多少会有些印象。作者的独到之处在于,对材料的精简和提炼,并进行了系统归纳和研究。尤其是开篇对人类本能的论述,让我印象深刻。作者提到:

直到现在,控制我们行为的大脑成分依然是主要充满生物体本能的那部分,是处于大脑深处的那个区域,我们称之为爬虫脑(潜意识系统)……而被新构建出来的两个区域——边缘系统和新大脑皮层,在对人类行为的控制上可能只有几亿年,而爬虫脑对生物行为的控制甚至可以追溯到生命出现的那一刻……经科学验证,我们的`行为决策大多数都源于大脑的爬虫脑区域。

所以面对这种人类遗传至今的那些原始本能,我们只有压制、克制它,延迟享乐,我们才有可能在有限的人生中创造出更大的成就,这也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动力所在。当然,克制本能也需要合理的方法和技巧,书中作者就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比如有效重复、心理奖惩、有效放松等等。

书中很多案例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困惑的问题,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如何摆脱手机和网络的诱惑,回归到那个慢时代的自己,远离垃圾信息。用作者的话说,刷手机其实是陷入了时间的黑洞,手机和手机应用的背后有成千上万的产品经理在努力让我们“上瘾”,想一想都不寒而栗。书中在这方面有较多论述,感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其实,跟大多数高不成低不就的当代大学生一样,我也时常被浮躁蒙蔽双眼,试图寻找成功的捷径,可往往由于对捷径的追求,反而浪费了更多的时间,还不如踏踏实实,一点一点地进步。就像作者在书后总结的那样:

沉下心来,才能够真正学到东西,而不是虚假的进步。敢于去做那些见效慢而且看上去很土的办法,可能会让自己进步得更快。就像阅读这本书一样……

反本能读后感 篇2

弗洛伊德曾说: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人们对本能的压制的过程。

本能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就是“趋利避害”。比如,从生物学角度看,享乐是我们的本能。无论是食物还是性,都会给我们带来愉悦感。这本书名为《反本能》,就是“克制本能”,延迟享乐。通俗点说,就是教我们如何战胜“拖延症”。

全书分三大部分:自我提升、群体接触、社会洞见,每部分有四五个专题,每个专题由三五篇软科普小文组成,信息量很大。作为知乎上的心理学达人,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前人的研究和著作,并进行了合理的精简和提炼,读来让人感觉干货满满,受益匪浅。难怪《精进》的作者采铜,说这本书像一本面向普通人的心理学锦囊大全。

其实,经常看个人激励方面书籍的人,对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和案例多少会有些印象。作者的独到之处在于,对材料的精简和提炼,并进行了系统归纳和研究。尤其是开篇对人类本能的论述,让我印象深刻。作者提到:

直到现在,控制我们行为的大脑成分依然是主要充满生物体本能的那部分,是处于大脑深处的那个区域,我们称之为爬虫脑(潜意识系统)。而被新构建出来的两个区域——边缘系统和新大脑皮层,在对人类行为的控制上可能只有几亿年,而爬虫脑对生物行为的控制甚至可以追溯到生命出现的那一刻。经科学验证,我们的行为决策大多数都源于大脑的爬虫脑区域。

所以面对这种人类遗传至今的那些原始本能,我们只有压制、克制它,延迟享乐,我们才有可能在有限的人生中创造出更大的成就,这也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动力所在。当然,克制本能也需要合理的方法和技巧,书中作者就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比如有效重复、心理奖惩、有效放松等等。

书中很多案例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困惑的问题,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如何摆脱手机和网络的诱惑,回归到那个慢时代的自己,远离垃圾信息。用作者的话说,刷手机其实是陷入了时间的黑洞,手机和手机应用的背后有成千上万的产品经理在努力让我们“上瘾”,想一想都不寒而栗。书中在这方面有较多论述,感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其实,跟大多数高不成低不就的当代大学生一样,我也时常被浮躁蒙蔽双眼,试图寻找成功的捷径,可往往由于对捷径的追求,反而浪费了更多的时间,还不如踏踏实实,一点一点地进步。就像作者在书后总结的那样:

沉下心来,才能够真正学到东西,而不是虚假的进步。敢于去做那些见效慢而且看上去很土的办法,可能会让自己进步得更快。就像阅读这本书一样。

反本能读后感 篇3

读了《反本能》这本书后,我顿时感觉自己找到了自己最需要的东西,这才是我最想学习的事物最本质的样子。

这本书从人性本能上分析人的各种行为,比如拖延、改变、不愿沟通等等。

我们的行为和思维大都由大脑控制,而大脑中保留我们本能的部分更加庞大,所以我们的大多数行为都受到本能的影响。

这本书详细分析了我们本能的起源、发展、进化和最终对我们行为有哪些影响。

自序 走出生活的舒适区,挑战未来无限可能

有一种观点我十分认同。

越是能够克制本能的生物会更高级一些,越是能够克制自己本能的人也往往更优秀些。

越是克制,越是反本能,人表现的'也就更加自律,而自律是变得优秀的必要因素。

要想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让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我们就需要战胜更多跟不上时代的本能反应,战胜自己,如此我们才能从众多普通人中脱颖而出,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卓越。

阻碍我们走向卓越的三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认知模式的稳定性

所谓认知模式,我更愿意把它叫做世界观。

在很小的时候我们的行为模式和思考模式就被外界环境培养起了一个比较基础的模式,作为我们后期认知事物的模板。

当我们面对一个新事物时,我们首先会经过我们世界观的处理,在大脑中找到与之相似的概念,然后去理解它。

比如不懂金融、理财的人第一次听到这两个词语的同时最直观的理解就是管钱的。

因为钱这个概念先于金融和理财的概念,所以我们会本能的以钱的概念来理解它们。

但真正明白这两个概念或者说对这两个概念有着更深刻理解的人会明白,它们不仅仅只和钱有关。

比如这本书中提到的“心理图式”、“首因效应”在我看来就是世界观,因为在我的理解中世界观的概念先于所谓的“认知模式”的概念。

第二个因素:急功近利

我们做任何事的收益都存在滞后性,而我们的思维则存在同时性。这就造成了我们思维的“短视偏向”。无法立刻看到成果,我们就会对现在的方法产生可行性的怀疑。

很多人无法坚持到黎明到来,在前一刻就开始放弃,就是这个原因。而三分热度的原因也是一样,因为没有坚持到收益到来,就认为自己现在的行为是无用的,是错误的,所以放弃了,但却不知道再坚持一刻就能得到巨大的收益。

很多人没能在正确的路上坚持到成果出现的时候,也与优秀无缘。

第三个因素:一直停留在舒适区

永远不要怀疑人有多懒,离开舒适区会让我们消耗大量的能量,意味着短期效能的降低,所以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舒适区,以固定的模式生活、工作。

学习也是一种会消耗大量能量的事,所以很多人不喜欢学习,或者即使学习了,明白了道理也不愿意去改变,归结于自己太懒。

优秀的人总是少部分人,战胜自己的本能,走出舒适区,我们才能成为那优秀的少部分人。

感性面,天性本能,能够对事物产生情绪,知觉痛苦和快乐;理性面,反思系统,能够进行深思熟虑,观察并且反思行为。

控制感性面的大脑区域叫边缘系统,控制理性面的大脑区域叫新大脑皮层。

新大脑皮层进化时间较边缘系统更短,所以我们很多时候更受到感性的影响,容易冲动,理性难以驾驭。

感性与理性的矛盾——一个渴望即时享乐,另一个更懂得克制自己。

反本能读后感 篇4

什么是本能,什么是反本能?习以为常、安于现状是本能;跳出舒服区,打破习以为常,一点点改变自己就是反本能。

延迟享乐是反本能的重要表现。马云创业之初放弃安稳的教师职业,却为每月员工工资的发放而发愁,就是延迟享乐。

许多来京的打工者,满足于一份收入。因为安于现状,他们来京十多年,收入却无多大改观。我的一位朋友不这么想,他说,这不是我来北京的初衷。

他认准注册会计师是改变命运的一条路,花费五年时间拿下了这个会计行业的全国最高等级职称证书。圈内人知道,拿到这张证书的概率极低,但他成功了。他说,五年内,无论多忙,当天定好的学习计划必须完成。别人在玩乐时,他在看书;别人侃大山时,他在看书;别人周末睡懒觉时,他已起床看书。因为他知道,现在不吃苦,将来更痛苦。

他虽然延迟了享乐的时间,但他获得了更多的快乐。

延迟享乐,更能成功。有一个心理学经典实验叫“棉花糖实验”,这个实验在十年之后得到的结论是:当初等到研究人员回来才吃糖的小孩,长大后更能自我激励,拥有更强的抗挫能力;那些马上吃掉糖的孩子则更易分心,缺乏动力,做事的规划性较差。后来根据这个实验,乔辛·迪·波少达与爱伦·辛格合著了《先别急着吃棉花糖》,提出成功就需要做到反本能。

我国针对反本能的研究可追溯到1920年。郭任远,1898年生于广东潮阳,1970年卒于香港。他是享誉世界的现代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家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美国现代心理学奠基人,我国现代心理学拓荒者。1920年,他在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系读书时,最早提出了“反本能说”,曾震动整个欧美心理学界,推动了心理学向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独立学科的转变。

相比深奥的反本能理论,心理学研究与实践者卫蓝则给予了操作层面的建议。他阅读了三百本以上的心理学和自我管理类书籍,查阅大量文献,致力于心理学知识的生活化应用,从而让枯燥的理论变得有趣。

卫蓝对反本能有一套自己的解说:为什么我们总是想着玩手机?因为我们有一个享乐的大脑(人的生物属性本能);对症下药,改变很简单,到适合的地方,做适合的事(反本能的具体做法);“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因为它总是沿着相同的人性和本能前行。不再重蹈覆辙,就需要与本能做有效的对抗。

畅销书《精进》作者采铜在很多年前就关注着卫蓝。他说,卫蓝的《反本能》建筑在丰富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之上,针对每个人在自我提升和人际交往等方面迫切求援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建议。它是面向普通人的心理学书籍,很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成功学的书很多,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从人性角度出发,教你如何成为成功的人。《反本能》也从人本身的'根源展开,对具体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比如,为什么我们总是想放弃?为什么改变那么难?《反本能》说,看得见的进步,让改变更有效;到合适的地方,做想做的事;最好的办法不会一开始就出现,所以别让思考止步。

《反本能》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反本能之自我提升。绝大多数人缺乏的不是战胜慵懒和胆怯本能的勇气,而是改变的技巧。这是走向卓越的关键。这部分通过五章内容,阐述了反本能并非多难的事,前提是你要反本能,你就能做到。作者从人本身具有的本能属性入手,解答了反本能的具体做法,告诉你要成为有所成就的人并非难事。

第二部分是反本能之群体接触。每个人都希望被理解,但不一定能实现,有时甚至被误解。那么,为什么别人会不理解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别人理解?我们该如何与别人更好地相处?

第三部分是反本能之社会洞见。简言之就是让你看到过去看不见的,说清想说的。我们每天面临很多决策,但我们的精力有限,不可能管控自己的每一个决策。面对如此多的问题,如何取舍、减少失误?

弗洛伊德说,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人们对本能进行压制的过程。卫蓝说,对抗你的习以为常,就要“反本能”。